大学国防教育总结

2024-10-26

大学国防教育总结(精选9篇)

1.大学国防教育总结 篇一

刚进入大学这段时期,从起先的茫然不知所措,到不断调整适应,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思想。大学的教学与中学教学是完全不同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固守以前的学习思维,不能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而是要培养自觉主动性,灵活多方式地学习。固然书本上的知识是很重要的,综合素质要建立在牢固的专业知识之上,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仅仅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落后的、迟早被淘汰的,只有掌握了学习能力,才能在生活与以后的工作中善于学习,紧跟步伐。所以,我们应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

进入大学,我们需要独立地安排计划我们的学习。通过这段时期的观察与总结,我的学习计划不断得以完善。首先,我们应认真做好基本的学习方法。比如课前认真预习,带着疑惑进教室听课效率才会更高;做好笔记,不仅记知识,也可以记老师的思想,从老师身上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及时完成作业,这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要保质保量。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博大精深的图书馆、方便快捷的网络、强大的师资力量,我们能够尽情学到方方面面的学问;再次,更重要的是进行各种学习和社会实践,把自己的知识转变成能力,在实践中进步。这是最根本的目的。

步入大学就要求自己学会独立面对处理所有遇到的问题,摒弃幼稚的行为与依赖父母他人的习惯。在衣食住行各基础方面,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照顾好自己;在理财方面,我们要善于筹划自己的金钱使用,不能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在安全方面,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晚归,不单独夜出,懂得突发事故和意外的处理等。

当我们从一个简单不成熟的初中阶段进入大学,会发现周围的环境变得复杂了。大学是个微型的社会,但我们也要知道,大学的竞争与压力及其复杂性,与社会相比仍是很微不足道的。所以,当我们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化,不是去消极对待,做一个独来独往的“独行侠”,而是要学会处理一系列为人做事的道理方法。要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们身边会有形形色色的人,不要只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更要学会与讨厌的人打交道。每个人的圈子不应该是狭隘的,善于与人沟通交往,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与个人魅力;要以真诚之心待人。想让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去尊重别人。虚伪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友谊,最终会遭到友情的抛弃;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宿舍、班级等,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矛盾,这就要求我们理智对待,宽恕待人。

以上就是我入学以来学习生活的报告,我将不断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有修养、有理想的人!

2.大学国防教育总结 篇二

经过几十年的变化,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但总体上是保持在个体意识培养的这条道路上。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 新生教育的目标是要关注“社会需要和个人需求”, 到了60年代左右的时候则是变成了“学术原则”, 此后再变化为强调要实现“社会方面”“智力方面”, 总体目标都是要让学生在学术适应和社会交往上获得充分的指导。

再从内容上看, 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总是立足于生活化的需求, 从“迎新日”或“迎新周”到“新生教育课程”“新生研讨课”等等, 呈现着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从课外兴趣活动中学习, 并回归到课程中。“新生研讨课”往往是在教授主持下, 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进行交流互动, 突出了角色和心理的变化意识。美国大学有一支专门化的教育队伍, 有明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特点, 效果和专业意识是非常高的。

再从中国的教育来看, 我国的新生教育就显得非常的教条化, 非常的死板。比如, 开学往往会有各种形式的专业成才教育、校史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 甚至还要接受军训国防教育, 突出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淡化了生活和学术教育。从人员上看, 往往都是行政人员为主, 辅导员、各系主任为辅, 很多人都是在谈论自己的经验, 缺少专业化和灵活性。

从原因上看, 这也是和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决定的。美国因为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 对于劳动力的素质总是不断地提出要求。“自由”“平等”“参与”是美国文化的核心。高校担负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服务学生, 个人成就不可埋没于集体里, 从而造就一个良好的公民。这种教育突出了自我需要、自我兴趣。而中国的高等教育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强调高校教育工作就是为了政治, 为了国家, 所以过分强调了管理体系, 展开对学生的集中式管理和教育。这种新生教育突出了集体色彩, 忽视了个人的能动性, 将学生束缚在条例、纪律、制度中。

中国的大学新生教育目前就是处在中西方不同范式的夹缝里, 一方面迫于市场压力, 知道教育需要改革, 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又不愿意下大力气进行改变, 总是一拖再拖。对于处于最基层的大学新生教育的承担者来说, 最需要的就是从积极的理念入手, 更新这种僵化的理念, 认清大学生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服务国家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的价值观, 能够积极地完善学生的人格, 而不应该像过去那样, 作为一个行政任务来执行。新生教育者的角色不应该是管理人员, 而应该是一个服务人员, 这是一切新生教育的出发点。

此外, 从教育内容上看, 很多的大学新生都有各种的心理焦虑, 比如为高考不理想发愁, 为就业发愁, 为各种课程的学习方法发愁等等。新生日益增长的学习、成长需求与有限的有效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而高校新生教育在这方面涉及的太少, 往往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 缺乏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为新生教育提供各种灵活的指导, 能够积极地应对学生的需求。新生教育有必要淡化思想教育色彩, 增加职业色彩, 激发起学生的就业意识, 能够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 从而在以后的课程选择上能够更有针对性。教育者还应强调学生对技能的学习, 能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职业技能。

教育者应从新生教育开始, 就要积极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教育。我们国家的心理教育往往都是比较简单的, 如设立一个心理咨询机构, 发放几个简单的小知识等, 效果不佳, 无法解决根本的心理问题。过渡性、社会性、闭锁性、动荡性是大学新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心理特征,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树立起他们的目标感。没有动机就没有动力, 教育者可以多列举一些从坎坷走向成功的例子, 邀请一些心理教育者进行交流会, 而不要办成讲座, 这样更有指导性,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心理, 并有根据地进行调整。

新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个性, 参与实践。为了增强新生教育活动的参与性, 教育者需要建立各种有效的机制。美国大学在这方面总是调动很多的部门, 像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等一起来合作, 并给予教授及相关人员精神或物质奖励。中国的大学可以建立适当的刺激机制, 提供给学生必要的研究经费和活动经费, 加强校内外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在我国, 每年都有数百万新生涌入大学校园, 这个群体既庞大又复杂, 新生教育工作就是要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而且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 随着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的复杂, 大学生只有实现智力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倩仪.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尹冬梅, 丁力主编.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8.

3.谈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 篇三

【关键词】高校 国防 教育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的优秀群体,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源,大学生的素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自新中国成立,我国便十分注重在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果,国防教育的成效已在高校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也得以初步显现。但现代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小以自我为中心,意志力薄弱,在进入大学前接受的教育基本都是为了考大学,因此在他们进入大学后加强国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施行以来,众多高校对大学生国防教育进行了许多探索,也逐步形成了“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国防教育成绩显著。但是,大学生国防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国防教育向更深入、更广泛、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首先,成长环境安逸,国防观念淡薄。90后的大学生,大都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认识,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尚武精神不足,从军、爱军、拥军的意识在减弱。也没有当兵从军、献身国防的意识和经历,对革命光荣传统、军队战斗精神等基本知识不清楚。

其次,信息渠道少,效果不明显。根据调查统计,大学生接受国防知识的渠道主要有电视媒体、报刊杂志、课堂教育等3种形式,占到其知识获取量的95%以上,反映出当前国防教育手段单一,信息渠道少的现实窘境。而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育,多采用老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授受的方式教受,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再次,教育缺乏连贯性。教育成果难巩固。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大学新生军训是国防教育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下很大功夫抓军训。但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组织领导不力,缺乏阶段性计划等因素,后续国防教育没有及时跟上,没有把军训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深化,形成了“军训正规一阵风,训练完后又成空”的局面。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

做好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真正调动起政府各级对国防教育工作的关注,促进高校对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视,争取社会全面支持,分析教育对象特点,探索创新教育手段,抓住关键时段、关键地点全方位开展教育活动,力争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首先,要抓住教育重点环节。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新生军训、校园文化建设、征集新兵等环节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一是要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同国防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把国防教育穿插其中。二是要把开展大学生军训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在完成军事训练课程的基础上,可以请军事专家、英雄模范到学校开办讲座、报告会。放映军事理材的电影、录相、纪录片等等。多途径想办法上好国防知识教育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军营一日”参观活动,全景式地了解军人的一日生活制度,从中感受军人的纪律观念和意志品质。并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三是要把高校征集新兵工作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着重抓好征集前期、欢送新兵和跟踪培养等时机的宣传工作。要搞好征集新兵宣传,营造浓厚国防教育氛围,支持在校大学生踊跃参军,要做好应征入伍大学生的欢送工作。激励他们在军营建功立业,为母校和家乡争光,要注重对入伍学生的跟踪培养和宣傳,发挥他们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其次,要积极探索办好国防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发挥好传统教育模式作用的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学校课堂教育、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各种参观等各种方法,为大学生国防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学校课堂教育。各高校应该开设国防教育课,对国防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解,使大学生成为国防教育的骨干力量。二是举办专题讲座。各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定期举办一些国防教育讲座活动,邀请有关专家介绍世界军事形势和有关热点问题,国防高科技、高技术战争知识,或邀请老将军和军队离休干部作有关国防的传统教育讲座等。三是组织各种参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场所,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部队在进行重大的军事行动(如军事演习、外出驻训、阅兵仪式等)时,可以邀请群众观摩;部队还需经常地有意识地与地方联合搞一些展示形象的军事活动。四是参加国防建设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民共建活动,慰问军、烈属和荣誉军人,开展关心退伍军人活动,参加保护军事设施和支援国防建设活动,举办军民联谊活动。

最后,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切实提高教育效果。要发挥好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选配优秀教师担负教育任务,紧跟国内国际形势,溶入国防新事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育的时事性、针对性和生动性,要发挥好校园网络的“课外辅导员”作用,认真分析受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喜好,丰富和完善国防教育专栏和网页,吸引学生主动来学知识受教育。要开展好经常性国防教育,通过开展国防知识竞赛。举办主题教育参观等等一系列活动,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课堂教育和娱乐活动的各个方面。

4.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总结 篇四

首先在专业介绍中本人认清了我要必学和需选学的内容,通过那次精彩介绍,我摸清自己的学习方向,我区别了大学与高中学习的许多不同之处,了解到物流管理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就业前景。物流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就业前景良好。今后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吃香。

在之后的日子里,老师带大家参观了校史馆,校博物馆以及海口市博物馆专门为我校举办的校内展览,在这些活动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海南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时校博物馆中展览的巨大砗磲化石也深深震撼了我的心。在参观校史馆时,我看见了老一辈校领导当初建校时的不易与艰辛,同时也目睹了学校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

后来的安全教育讲座了解到如何在大学中更好的保会自己,在宿舍中的安全防范知识,通过这次的安全教育,使得我的安全知识面更广了,安全意识更强了,对注意安全的理解更深了。

同时,校方为了激励大家学习,特意请来了学长学姐来为大家做讲座,学长学姐们精辟的讲座让我收获了许多的人生哲理,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让我在努力地道路上更加坚定的走下去。

5.大学校园文明教育活动总结 篇五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文明行为意识,推广校园文明行为,促进大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发扬优良学风作风,学会对国家,对父母,对社会、对老师感恩,树立当代优秀大学生精神文明风范;为了积极响应学务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大学生文明行为教育主题班会系列活动。本次文明行为教育主题班会系列活动在学院党总支的大力指导下,具体安排下已经顺利完成,现将本次系列活动开展情况做总结如下:

(一)多方宣传活动内容,保证活动如期开展

活动期间,我部委会充分利用展板、海报、网络、广播等宣传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全面提高师生思想认识,使全体学生自觉参加各项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精心组织活动,实行有痕管理

要求各班级的主题教育班会有计划、有记录,将班会的文字、图片或影像等相关材料上报至部委,并将班级主题班会开展情况和论文上交情况作为以后评选“先进班级”和“先进团支部”的参考依据,班会前由班长负责考勤,以此来督促各班级认真对待此次主题活动,切实抓好学生的全程教育与管理。

(三)丰富活动内容,让学生人人参与

为开拓活动新思路、研究活动新方法、探索活动新途径,在本次活动内容上,采取了主题班会和论文征集两种形式。在主题班会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发言踊跃,体会深刻;在论文征集中,规定的征文范围广,有做文明使者,树文明新风,建和谐校园;创先争优,讲文明,懂礼貌,从我做起;共创校园文明,我们携手努力;加强道德修养,规范校园文明行为。让学生用自己的手,自己的脑将自身对文明行为的理解写出来,效果较好。

(四)主题班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本次主题班会各班级创新多种形式,活动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

1、制定班会主题。如“做文明使者,树文明新风、建和谐校园”、“告别自身陋习,争做文明学生”、“和谐校园、和谐你我”、“讲文明、树新风”等。

2、签名承诺书,发出倡议,从课堂、教学楼、寝室、食堂、图书馆、办公场所、校园活动时、校园外如何做到文明行为等多方面签署了承诺书。

3、思想碰撞。几乎每个班级都安排了学生自由发言环节,有的是自由主动发言,有的是分组讨论,然后选取代表上台发表小组观点和看法,有的是以寝室为单位选取代表发言。

4、将文明行为意识灌输给每位学生,通过这次文明行为教育,学生们接受了系统的教育,都反思了自己的日常行为,并承诺以后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规范行为习惯,讲文明,树新风,做一名文明大学生,并为构建和谐校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总的来说,这次活动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学院也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新的活动形式,把学生的文明行为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XXX学校

6.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篇六

一、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提起学生兴趣的关键。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互动的基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很复杂的,很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的引导有利于他们能集中思想学习。

二、面对的将是一群陌生的面孔,是一个崭新的环境,就需要我们很好的去适应环境,做好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当我走进学校的时候我就在想,现在的学生是不是和我们以前一样,还是改变了许多……种种问题在我的脑海回荡。当我真正走进教室的时候,我才发现:现在的学生是那样的调皮,是那样的聪明。虽然这样,我还是做了一件事----去记住学生的名字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词和态度。当我第一次真正走讲台的时候,我才发现:平时自信的我,居然有些紧张了,竟连一句:“同学好!”也说得不是很清楚。此时,我停顿了下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同时却有几十双眼睛看着我。突然,我想起了一句话:微笑可以缓解压力和情绪。我微笑着面对学生,果然收到了效果,同学们也开始用微笑回应我,此时的课堂气氛缓解了许多。我开始上课,虽然此节课不是成功,但我学会了怎样去面对学生。师生是有情感的,不是冷漠的面对,更不是教师的独台戏。

四、由于经验的不足,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会犯错误,这需要教师时刻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在面对事件发生时而不至于慌慌张张,手足无措。随着教学的进行,有一次我去上课,本班一个最不喜欢上课的学生,也是最差的学生,在我几次警告下,他……无动于衷,继续做他自己的(因为,我上他们班的课从来没有对他们发过火),我终于无法克制自己对他大声说:“不上课,就给我滚出去”。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几十双眼睛看着我,想着将要发生的事情,我也僵直在那里,心里在悔恨:为什么会这样?要知道高中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几十秒钟之后,我看见他趴在桌子上。我没有在去理会他,继续上课。下课了,正当我走出教室的时候:“老师,我错了,你能原谅我吗?”我转过身冲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如果,我能克制自己,下课在找他谈,事情不是要更好吗?

教育实习是大学毕业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科目,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在实习的过程中你将遇到你从未遇到的新问题和突发情况,这时将要充分利用理论知识结合现实情况来解决问题,做到全面具体----是一件很难的事。实习虽然是短暂的,但让我在其他教师的身上学会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为我们即将踏入社会增长知识,学会生活。

7.大学生三自教育与和谐大学建设 篇七

一、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意义

和谐大学是大学系统中的内外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和谐、相互促进的状态, 是以高校校园为载体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校园;是文明向上、创造竞争、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校园;是结构、质量、效益、规模、速度诸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校园[2]。构建和谐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高校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整体离不开部分, 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高校能够为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先进的科研创新成果, 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校能够为和谐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创造力和传播阵地, 从而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续动力。因此, 高校的和谐稳定是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大学的建设。

(二) 建设和谐大学是高校自身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和关键期, 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高校只有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是硬道理,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有了稳定才能进一步谋求发展, 而稳定来源于校园的和谐。只有和谐, 才能使校园环境井然有序;只有和谐才能保证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有条不紊, 工作、学习都尽心尽力;只有和谐才能团结多方面的力量, 凝聚人心, 从而才能谋求发展、促进发展。

(三) 建设和谐大学是高校师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而孤立地发展。教师和学生是高校的主要组成部分, 校园是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 也只有和谐的校园才能为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机会和强有力的支持。在和谐校园里, 凝聚力和向心力强,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教师和学生的合理愿望与需求能够得到充分地满足, 个人才华得到充分地发挥与展示, 对学校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从而增强其努力地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超越自我,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和谐大学建设的内在关系

(一) 大学生“三自”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大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生是高校的主体, 要建立以学生为重心的和谐大学。大学生“三自”与和谐大学建设是一致的, 在和谐大学建设中, 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发展要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的动力之本, 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外在动力, 并贯穿学生管理工作始末。总的来说, 自我教育, 能够实现学生自身的心理和谐;自我管理, 能够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 以至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自我服务, 能够满足学生的自身需要, 从而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服务。大学生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三自”,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建设和谐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工作。

(二) 大学生“三自”是和谐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的关系是建设和谐大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三自”活动, 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和谐社会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力量。此外, 学生呼唤“以人为本”, 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 关注他们的差异, 张扬他们的个性。在大学生“三自”活动中,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他们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显然, 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实验室里完全实现, 还必须通过大量丰富的课外教育活动来实现[3]。大学生“三自”活动的开展, 使大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自主、自觉地学习掌握自己所需的各方面知识, 通过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参观、实习甚至亲自从事生产试验、服务社会等途径[3], 使他们学会锻炼, 学会交往, 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助、协作的精神。这样, 学生的合理愿望与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个人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就增强了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就进一步推动了和谐大学的建设。

三、发挥大学生“三自”功能, 促进和谐大学建设

当前, 高校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 如大学生诚信缺失, 道德失范, 考试作弊现象较为严重, 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到严厉处分的报道, 不少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被勒令退学的情况;造假成风, 部分学生为了能够顺利就业, 常常伪造各种荣誉证书和技能证书;就业工作形势的严峻, 就业困难的加重, 使很多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同时, 部分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自杀现象屡有发生。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三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 发挥大学生“三自”功能, 能够促进和谐大学建设,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让学生参与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增长才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 创造大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良好条件

高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首先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通过校广播电台、校园网、校报等舆论阵地[4], 弘扬健康、向上的主旋律, 形成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讲文明、讲纪律、讲艰苦奋斗和拼搏向上的校风。通过举办讲座、学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学习竞赛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形成崇尚知识、崇尚科学、钻研学问、追求进步的学风, 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打好专业基础, 增强求知意识, 提高科研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高校要搭建一个“三自”平台, 加大“三自”物资和经费投入, 加强学习场所、活动场所、娱乐场所、劳动场所、实习场所、休息场所、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服务设施以及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对这些设施的日常管理也可纳入资助学生的渠道, 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 使贫困学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鼓励并支持各种学生组织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 使学生“三自”能真正落到实处。除了鼓励各种学生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外, 还要积极探索, 大胆尝试, 逐步扩大学生参与自身事务的范围与力度[5]。

(二) 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三自”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最终取得实效需要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正确指导。班主任、辅导员作为高校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者, 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成才的引路人、指导者;强化班级管理, 充分发挥班级的育人功能, 关键在班主任和辅导员。因此, 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对指导大学生发挥“三自”功能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整个“三自”过程中, 要指导大学生提高对“三自”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管理中, 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模式和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由前台退居后台, 由台上讲变成台下看, 指导学生编演出一幕幕好“戏”[3], 为“三自”提供有力的指导保障。

(三) 注重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

高校学生骨干是联系学校、教师、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与示范作用是“三自”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高校在校学生的规模剧增, 而直接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短缺, 工作任务繁重, 工作难度加大。因此, 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进一步开发学生工作的人力资源, 对于高效、优质地做好新时期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好, 知识丰富、又能协调与同学的关系, 能够增强其自然权威, 而这种权威才是最令人信服的, 因此, 要重视培养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此外, 按照传统学生管理思想, 学生干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学生工作者来“管”好学生, 这样就会导致多数学生对学生干部产生逆反心理。优秀的团队文化是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创建的集体意识, 它包含的价值观、团队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内容均寄托了团队成员的理想、希望和要求, 成员由此产生的认同感, 正是集体凝聚力的来源, 这种文化导向作用比刚性的管理条例更见效, 更深人人心。因此, 学校要引导班干尽己所能, 充分营造健康活跃的班级团队文化, 通过团队文化激励团队每个成员的成才愿望, 并通过各种渠道塑造良好的团队形象, 使这种良好形象强化它内部的作用, 形成良性互动, 从而使“三自”活动从学生自发的管理到有组织的自觉行动, 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四) 建立班集体、学生宿舍导向式“三自”模式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等人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的行为和个体独处时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团体通过创造一种心理动力而影响和改变个体的心理和行为[6]。开展班集体导向式“三自”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行为, 通过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从而获得锻炼机会的一种有效模式。如学生自行选举班委会, 同学们在竞选中能加深对自我的认知;班团干部在组建班委团支部开展各种活动时, 可提高他们自我设计、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在体验成功与感受挫折时能增强其胜不骄败不馁, 自强、自立、自信的心理品质;在行使自己职权时, 能够更严格要求自己以做出表率[7]。这种模式能够不断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把大学生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需要, 提高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自主性。

学生宿舍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宿舍卫生的干净整齐程度, 环境氛围的好坏, 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素质。加深学生在宿舍中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宿舍责任感, 能够使学生在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集体管理和自我管理、集体服务与自我服务的相互促进中获得锻炼与提高。高校要经常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广大学生的宿舍责任感, 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 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使学生在宿舍导向式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相互监督, 不断完善自己, 创造安全、文明、和谐、健康的宿舍环境。同时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能使多数学生的利益得到维护, 实现宿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 充分利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优势

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有效实体。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其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直接性、参与者的自愿性以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越来越为广大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并在大学生“三自”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会以及各类学生社团也因其丰富性和挑战性, 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思想活跃、积极进取、敢于挑战自我的大学生加入其中。在学生会与社团中, 学生处于主人翁的位置, 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 活动中的自我组织、自我检查与自我调控, 活动后的自我评估、自我反思与自我总结等等, 都能使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加强, 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因此, 学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自主优化、整合及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 开展适合时代特色、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 如各种知识讲座、文艺体育比赛、献爱心活动等。大学生通过在学生会、学生社团的锻炼, 可以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8]。

(六) 设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会或自我管理委员会

高校可以在大学生中设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会或自我管理委员会, 并把它们作为大学生“三自”的前沿阵地, 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相应服务。首先, 在理论方面, 可以让大学生共同学习与探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内容、特点与方法, 使大学生对“三自”活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从而提高大学生“三自”的理论水平。其次, 在实践方面, 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定期举办各种大学生自我管理论坛、自我管理沙龙;或定期举行大学生“三自”先进经验报告会, 介绍自己或听取他人的先进经验, 以促进共同提高;或学习名人的有关自我管理的先进经验和体会[7], 不断积累“三自”经验, 从而不断提高“三自”的实践水平。

(七) 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社会、走入社会的重要形式, 更是实现“成长成人成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形式, 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基本途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走上社会、深入社会、认识社会、研究社会, 能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实践的磨练中得以确立、巩固、升华和提高;又能把从课本上与课堂里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 以社会实践的形式服务于社会, 又有利于大学生把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 使其朝着把自己培养成为政治素质优、专业素质高、动手创新能力强、肯于吃苦锻炼和勇于社会实践的优秀人才方向发展[7]。因此, 高校要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特别是要安排好每年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 做到制度上支持、经费上保证, 从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总结表彰等方面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的内容要多样化, 可以分为教学计划内和教学计划外两部分, 前者包括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后者包括社会调查、“三下乡”服务、勤工助学、社会事务活动等[9]。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摘要:和谐大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自身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高校师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以下简称“三自”) 与和谐大学建设息息相关, 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高校要创造大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良好条件, 重视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要建立班集体、学生宿舍导向式“三自”模式, 鼓励学生加入各类学生社团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设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会或自我管理委员会等, 从而发挥大学生“三自”的功能, 促进和谐大学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谐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丹.关于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几方面探讨[J].沈阳大学学报, 2006, (1) :66-67.

[2]吕剑红.以人为本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5) :199-202.

[3]贾克水, 侯铁虎.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可行性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1999, (5) :35-37.

[4]陶宇, 李文明, 王颖, 蔡震宇.论新形势下大学生“三自”教育[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7, (2) :56-58.

[5]何仲坚, 刘庆雪.高校学生“三自”现状分析及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3, (6) :114-116.

[6]肖凡.和谐校园建设简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114-115.

[7]李满林.大学生自我管理探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39-42.

[8]辛亦工, 鲁卫平.当前我校开展大学生“三自”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9) :74-76.

8.大学国防教育总结 篇八

【关键词】农大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70-01

山西农业大学,简称“山西农大”。在山西省属农业专业院校,是一所有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的著名学府。1907年,孔祥熙先生创办私立“铭贤学堂”,逐渐发展壮大为“铭贤农工专科学校”、“铭贤学院”。1951年成立山西农学院,成为当时山西省仅有的两所高等学府之一。1979年更为现名,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彭真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孔祥熙在创办铭贤学校之处,明确向全校师生提出“学以事人”的校训,直译成英语即为“Learning for Service”,即学习是为人民服务。百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山西农业大学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形成了以“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一、农大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类社会日益步入经济时代,大学也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一所大学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往往取决于内蕴于高校自身的大学精神。一般来说“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大学自身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激励,指导和规范大学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的独特气质。”

农大精神是“崇学事农,艰苦兴校”。“崇学”即崇尚学习,学生就应始终以学习为己任,“事农”即应在学习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在 “三农”问题上有所研究和建树,把服务“三农”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艰苦”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和精神,“艰苦兴校”应在保持奋发图强的态度和精神的同时,努力为农大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农大精神以事农、兴校,以服务农业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类人才为己任,在新的历史时条件下,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使命。

百年的历史文化传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山西农业大学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和“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发展基本条件,没有良好的教风、学风是不能形成一种“无敌”精神,更不能去谈如何用农大精神去教育人、成长人。这就构成了农大精神的完整体系。

二、农大精神的具体表现

农大精神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其一,就是农大人。具体来讲就从教师、学生、相关工作人员,甚至包括后勤工作人员等等构成的。第一,在学生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风气,综合素质,学习成果,课外生活。如老师带领学生下乡学习,在调研的同时帮助农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二,在农大教师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上。如常明昌教授的食用菌基地,不仅在该领域有一定的成果,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效益;再者就是与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农业大学在农业等方面进行合作科研,互派留学生、高级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第三,在相关工作人员(后勤工作人员)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工作质量,服务水平、态度,个人工作能力,科学管理以及生活行为。如组织并和学生一起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活动。

其二,即是农大物。具体来讲就是教学实验基地,农大百年建筑物,花草树木。第一是教学实验基地,玉米育种基地,小麦种植基地,山西细毛羊等都是崇学事农的充分表现。第二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物,1907年到今天,这些古老的建筑物记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农大人艰苦兴国、艰苦兴校的历程,蕴藏在其后面的故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第三,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有利于同学直观的了解书本上的知识,从而发扬农大精神。

三、农大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农大精神是科学精神,弘扬农大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品质;农大精神是理性精神、创新精神,弘扬农大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农大精神是民主、自由精神,弘扬农大精神可以促使他们个性全面发展。

1.坚持“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力结合,无疑不使得农大精神发扬光大。精心策划主题班课、主体晚会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对农大精神的理解;在艺术排演中升华农大精神,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加深对农大精神的理解和运用;寻访校友足迹,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听取校友的光荣事迹及对农大精神的全方面理解,发挥校友在农大精神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2.坚持“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发挥校园——主阵地的宣传作用。主要包括农大校报、课间广播、新闻广告栏宣传、板报讲解、教室走廊标语等。再者就是诸如校史知识竞赛、校歌合唱比赛、农大精神相关演讲比赛,甚至可以把有意义的某一天定为“农大精神日”,发动全校师生弘扬和再现农大精神。这些举措都在无形中讲述了农大的发展,让教育主体切身了解农大的发展,真正领悟到农大精神。

3.坚持“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坚持“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和“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建设和谐校园,注重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和优秀的师德师风,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蒸煮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实例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7-68. 143-145

[2]信德俭,温永峰等,学以事人 真知力行——山西铭贤学校办学评述。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9-23

9.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篇九

下面,我就从实习期间自己在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等方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教学实习篇

刚开始的前几周,我主要是听课,听我的科任指导老师周老师在她所教的五年级3班和1班的课。从周老师一开始教学,我就认真做笔记。记下了周老师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解新课以及如何去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就是如何去“有效”整顿课堂纪律。从周老师的教学中我总结出了:

1、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主要是从四会单词和句子入手。

2、从单词及句子的中文意思去讲解知识,其中还夹杂一些课外关于中外文化关系的讲解。

3、抛出问题,穿针引线,引导思考。

4、以怒视、责骂甚至罚站、抽打的方式来整顿课堂纪律。周老师在其他教学方面都不错,就是在整顿课堂纪律的时候就有点过激了。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都是由我来上课。不过我上课的时候大多数是在五(1)班进行。五(1)班的学生虽然没有其他班级那样聪明,而且还有“四大天王”的捣蛋,不过我蛮喜欢他们的。这可能是他们比较听话,而且在我的课堂上很配合我。还记得我在他们班上的第一节课,由于老师临时没空叫我代课,老师在临走前还特别叮嘱我,要是他们不听话,捣蛋,欺负你的话就直接找他们的班主任。听着这些话,我很害怕,毕竟自己没什么经验,而且又没什么准备。上课铃响了,我故作镇定地站在讲台上,刚开始时班级确实很吵,我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怒瞪着他们。后来慢慢地就安静下来,我松了一口气,幸好他们还是蛮听话的。这堂课我按照老师给我的任务教给他们新单词。一说到单词,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不情愿。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想学习单词,他们认为学习单词很枯燥无味。还说老师都是让他们抄抄写写,有时一天能抄上上20遍。原来如此,后来我对他们说,现在老师我给你们教单词,你们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教学,你们会喜欢上我的课,喜欢上单词的。接下来,我从简笔画入手,他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再接下来,我们玩单词接龙游戏,他们兴趣十分浓厚。于是我们就在这么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到了单词。从他们的反应及脸上开心的表情看来,我感觉收到了教学效果了。

其实在教学课前的准备工作上,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认真备课,认真备教案。我只是总体设计了一下这堂课的教学框架,具体细节我会在教学中再进行。不然就像其他人那样总会被教案牵着走,似乎感觉在背教案而不是教学。因为课堂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不仅是思路,还有学生的反应。所以我并不很赞成搬着教案来上课。况且我的课堂也很好地证明了没有详细入微的教案,我的课照常可以上的津津有味,而且老师对我的点评也很高,说我的教学方式多样化,能与简笔画及歌谣结合一起,趣味性强,重点突出,作为一名实习教师能把课上成这样是相当不错了。要知道,周老师是不轻易去表扬人的。看来我真的有进步了。

二、班主任工作篇

做一名好的班主任的确很难。不但教学工作复杂而又繁琐,而且还要管理好整个集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同时又要顾及班中每一名学生,不能让一名学生落伍。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帮助,让他们感觉老师是在关心他,照顾他。如何形成亦师亦友,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和团结的集体关系,对于实习的新班主任来说是具有很大的挑战的。

我是在五(3)班进行班主任工作的。以前总觉得班主任是班里的权威者,什么都不用干,只需吩咐学委干部去跟好班级就行了。后来从周老师身上才知道,班主任每天都要第一个到达学校去监督卫生,有时候还得亲自去打扫卫生。班里一有垃圾纸屑,就马上得清理。而且在课间时,班主任还必须得常常来班级转转,只为了维持秩序,以免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到了放学时候,班主任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这份工作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完成。最大的痛苦是,一旦班级成绩落下了,学校领导首批的对象是班主任,这样压力就更大了。

从周老师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

1、每天坚持7:30之前到课室督促学生搞好课室和公区卫生。

2、在7:40-8:15监督早读纪律及做好考勤工作。

3、每天中午检查托付于学校的午休的人数和纪律。

4、每周一开一次班会,总结上周的日常工作,再根据其中不足加以改正。

5、定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总之,班主任工作大到管理好班级的集体情况,小到监督好卫生。

跟上五(3)班的班主任工作的前几周,我都能按照要求去完成,一切开展的都还顺利,没有什么大问题。然而,就在后两周就出现了一些问题。那是一位学生不小心扭到脚,她那时的表情很痛苦。我以为她的脚骨断了,那时候我很慌张,而且刚好班主任不在。于是我跟另一位实习生陪她去校医室。医生说这是旧伤,看来她是经常性地扭到脚,幸好只是淤青和肿痛而已,擦点药水就好多了。不过她还是不能正常走路。我们给班主任打了电话,原本是想让她送她回去的,可是老师又没空。后来我就骑着自行车送她回家了,那时她真的很感动,也很不好意思,不停地跟我道谢。从那次起才觉得当一名班主任是那么有成就感。还有一次就是一位学生肚子痛,我劝她跟我去校医室,可她就是不肯。还以为是她那个来了,不好意思去,后来问她,她又说不,而且还是不肯去校医室。但是看着她不停地拿手捂着肚子,我很无奈。后来我去买药给她,她起初不是很想吃,后来我还是劝服了。吃完药后,她真的好多了。我还跟她说,以后有事就得跟老师说,老师要为你们负责的。她最后说,我会的,老师,谢谢你,以前没有哪位老师对我是这样好。听着这些话,老师的自豪感又油然而生。在这段班主任的实习工作期间,我真的学到很多,学到了该如何去管理班级,学到了学生之间的情谊,也学到了师生间的尊重及关怀。

三、小结

上一篇: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下一篇: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网上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