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方略--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2024-11-28

转型期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方略--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精选8篇)

1.转型期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方略--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篇一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韦美日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广西南宁quot摘要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是生活在广西境内的个原住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文化属于“那文化”的范畴。广西的“那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农业社会的文化自主创造的文化开放兼容的文化。关键词地域文化“那文化”开放兼容中图分类号quot文献标识码amp文章编号‟‟‟‟quot‟研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域文化的含义二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特性。有人对众多地域文化的定义作了以下概括自成体系的地域自具特色的文化具有自己的风采和品性并形成为整体的文化有大量的文化现象和遗存并具有独特本质特征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完整的有机体系的文化有相对的地域区分、一定的历史传承、鲜明的自身特征的文化。———这几种提法虽表述不同但共性是明显的可大致概括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自具特色、自成体系的历史文化”。对照这种地域文化的基本含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文化特性十分明显首先从地域划分来看广西地处我国南疆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其次从民族历史发展上看远古时代广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他们是今天广西少数民族的祖先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大量的文化现象和考古发现来看广西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自己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由此而生成的生态文化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鼓、花山壁画、刘三姐的山歌闻名遐迩从完整的体系上看早期的广西少数民族先民就具有自主的文化形态他们的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艺术文化、神话文化、宗教文化、歌谣文化、医药文化等都是有机的整体从自身鲜明的特色和本质特征来看广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属于“那文化”的范畴是东南亚“那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quot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定位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年公布的广西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广西有个地级市quot个县市、区其中‟个民族自治县quot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quot‟个乡镇其中民族乡个。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聚居着壮、汉、瑶、苗、侗、仫佬、仡佬、毛南、回、京、彝、水等个世居民族。其中壮族是现今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广西的壮族人口为多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quotquot-‟.主要聚居在右江河谷地带即广西西部的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少数分布在桂林市、钦州市、贵港市和贺州地区。广西侗族人口‟/-万人占广西总人口-.主要聚居在桂北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广quot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01amp作者简介韦美日/女毛南族广西环江县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年月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34-‟第‟卷第quot期quotamp‟quotamp-.amp/0.123/amp4quot56.1478quot/amp‟8/./.234quot564-‟76-quot万方数据西有瑶族人口quot万左右主要聚居在都安、巴马、金秀、富川、大化、恭城等六个瑶族自治县其余分散在贺县、凌云、田林、南丹、全州、龙胜、融水等县。广西苗族人口quot万人左右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四个自治县其余则散居于资源、西林、融安、南丹、都安环江、田林、来宾、那坡等县自治县境内。广西仫佬族人口amp‟万人占全国仫佬族人口占广西人口的ampquot主要分布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邻近的县。广西毛南族人口‟amp万人占广西人口的amp。主要聚居于环江少数分布在南丹、河池、宜山、都安一带。广西回族人口amp万人主要分布于桂林市及临桂、阳朔以及柳州市、南宁市也有居住于灵川县、永福县、鹿寨县的。广西京族人口ampquot万人其祖先于明朝年间由越南山—带因捕鱼漂海而落居于广西北部湾的麻尾、巫头、山心等地。广西水族人口amp万人主要分布在南丹、环江、河池、宜州、融水、都安等县自治县、市。广西彝族人口amp‟万人仅占全国彝族人口‟万人的很少一部分主要分布在邻近贵州、云南的边缘县份如隆林、百色、凌云等县。广西仡佬族人口amp万人是广西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全国的仡佬族有quotamp万人广西的仡佬族是在明清时期从贵州迁移来的主要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及西林县。由以上广西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广西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小聚居、大杂居的基本格局各少数民族之间交流融合节日庆典风俗习惯互相影响形成了奇特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广西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气候特点也有大的关系。广西西北接云南北接贵州东北靠湖南东南邻广东西南与越南接壤南临北部湾是我国民族自治区中唯一具有沿海南海、沿江西江、沿边越南的省区这种开放性的地理位置给民族之间的往来和外来文化的输入带来便利形成海纳各种不同文化的包容心态。广西是一个山地、丘陵多平原狭小的省区喀斯特广布是其地貌重要特色多奇峰异洞山水秀丽形成众多旅游胜地“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这种地貌特点使聚居的少数民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足性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习惯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广西位于祖国南疆、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北部湾夏半年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冬半年多受大陆气团影响干湿季明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作物几乎全年都可生长气候条件相当优越。这种气候特点使广西少数民族的先民创造了独特的民族建筑———干栏式建筑以避潮湿瘴气、毒蛇猛兽。这种气候也使野生水稻的驯化和大量种植成为可能造就了“那文化”。广西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气候特点决定了它的地域文化不同于中原文化也不同于我国大西北的游牧民族的文化属于“那文化„那‟是壮语稻田之义”即稻作文化“在水稻种植和食用稻米的过程中形成了据„那‟而作、凭„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穿、依„那‟而乐、以„那‟为本的生产生活模式造就了南方稻作文化与北方旱作文化和游牧文化相并列的生计模式和文明类型”。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凭借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勾画广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演化的脉络。据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早在几十万年至一万多年前广西大地上就有古人类的广泛活动。今壮族聚居的右江河谷地带已发现多处六七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留下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有不少文化遗物。五万至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桂中、桂南、桂西的广大地区已发现人类化石十三处文化遗址、遗物分布点一百多处。还有人类制造和使用的打制石器如钦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这些旧石器反映了他们为了生存而同自然界进行了十分顽强的斗争。这些古人类的体质特征大体是头部颧骨较大而且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上门齿呈铲形等属蒙古人种与现代壮族人的体质特征相似。这些发现说明广西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有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习惯和在此基础上创造的特色文化。发展到四五千年至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领域更为广阔。广西境内东起浔江两岸西至那坡、大新南自北部湾北至灌阳、全州已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有数百处之多。据考古学家研究广西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相比有着承传的关系。数万年前至几千年前广西人类同现代壮族在体质上的相似特征有力地说明了他们是广西壮族等土著民族最第quot期韦美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万方数据古老的祖先。在生存进化的链条上广西少数民族的祖先改变生存的环境也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与旧石器时代也很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从商、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生活在广西这片土地上的是“百越民族”中的西瓯和骆越部落。他们耕种“骆田”铸造铜鼓及其他青铜器开拓广西。秦王朝虽派遣号称“五十万”的军卒、贾人、逋逃者到岭南与百越人杂居其实这些南来的中原人只居留于广西桂东北及桂东的一些地方广西的绝大部分地方还是西瓯、骆越人居住。汉朝统一岭南拆秦三郡地为九郡其中苍梧、郁林、合浦等郡在广西其行政设置较秦代缜密汉族人到广西的也增多了影响有所扩大。但中央王朝的势力和汉人的居住地都局限在桂东北及桂东交通比较便利的治所附近许多郡下的县仍为虚设西瓯、骆越和乌浒人仍是广西大地上的主要居民。尽管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广西少数民族有独立、自足的倾向但同时广西的沿海南海、沿江西江、沿边越南的地理位置又提供了较为便利的交通打开了眼界使它具有开放宽容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原的汉文化逐渐进入并扩大其影响范围的心理基础当然武力征伐和政治强权是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公元六世纪以后的唐、宋时期居住广西的壮族先民称为俚、僚、土人。同时瑶、苗等民族开始南迁广西。汉族统治者在经济文化上鼓励生产设立学校。这一时期大批王朝官吏、军卒、商旅、流民从中原各地南来广西而且开始深入到桂西的一些地方如宜州、邕州等地与这里的俚、僚、土等“蛮夷”杂居以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传授给当地人民。可见广西少数民族中的土著民族很早就与汉族打交道也逐渐学会接受汉族的文化和技术同时汉族也在与少数民族杂居的过程中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交互作用的文化生态。明、清时期壮、瑶等少数民族依然是广西的主要居民和主要的劳动生产者特别是广阔的山区主要由他们去开发。明、清时代有大规模的屯田屯田的军士有了土地于是定居生活成为稳定的居民汉族的经济和文化逐渐居于支配的地位。不仅桂东地区在桂西也已普遍有汉族居住与土著居民共同开发山区汉族在经济和文化上也居优势地位。近代以后桂东的壮族大部分已同化于汉族中在桂西的部分山区也有少数汉族被少数民族同化。汉族文化的支配地位在广西较为发达的狭小平原地区表现尤为显著而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少数民族形态的文化保存较为完好。文化的大融合是一种趋势能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但必须建立在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基础上而不是强势文化对弱小文化的征服和压制。所以我国解放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着意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使其能遵循自身的规律得以健康发展以保持中华文化发展的生态平衡丰富具有悠久传统的东方文明的内涵。综上所述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广西少数民族有独特的体貌特征创造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属于民族文化自主发展的时期。从商、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开始汉族文化逐渐进入并不断扩大影响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进入了与汉族文化融合并在交流中不断发展的历史阶段。quot年以后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护和自治区政府的努力下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及对地域文化的开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公布的材料“至今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quotamp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quot‟处quotamp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quot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quotamp处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民族文物有三江程阳风雨桥、花山岩画、忻城莫土司衙署等amp处在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崇左斜塔、三江马胖鼓楼、富川迥澜风雨桥等ampquot处。目前广西馆藏文物中少数民族文物约一万余件其中一级品件、二级品件、三级品‟余件套。此外有关部门还调查整理了壮族、瑶族使用铜鼓的习俗壮族地区的原始制陶术瑶族盘王节等民族节日组织开展岩洞葬、岩画、大石铲、铜鼓包括铜鼓铸造术的铸造试验等民族文物课题研究”‟。最近为了推动我国与东盟quot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弘扬广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由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广西民族出版社联合策划的涵盖广西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quot民族的灿烂历史文化的《广西世居民族历史文化丛书》即将推出这将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

三、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属于“那文化”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amp年万方数据地处“那文化圈”而“那文化圈”的范围“东至我国广东省中部偏东西至缅甸南部和印度西部的阿萨姆邦北至云南中部、贵州南部南至泰国南部、越南中部和和我国的海南省”。“那文化圈”的“那文化”具有同质性“那文化圈”就是稻作文化圈“那”文化圈是稻作起源地之一。“创造这种„那‟文化的是最早居住在这一带的侗台语族群这些族群具有语言同源、以„那‟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居住干栏、使用铜鼓等共同的文化特征”。作为“那文化”的一个分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首先是指广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包括与当地的生存环境相关的干栏式建筑与稻作文化相关的双肩石斧等石器还有与稻作农业密切相关的铜鼓等。其次它涵盖广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即精神文明成果包括与稻作农业有关的花山壁崖画凝结了西瓯、骆越部族原始文化的神话传说有稻作文化烙印的多神崇拜、山歌、壮医等。作为历史的存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不但沉淀在各种物化的形式中也潜存于无形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与广西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一种生活形态它在阐释一种生存哲学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共生共荣的生命哲学虽然简朴但是真挚能唤醒生命中的善良意愿。作为一种演进过程它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一元到多元、由自在到自为的进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创造、开拓的喜悦篇章也有贫穷落后的痛苦和屈辱的哀鸣有平和安宁的田园生活式的诗情画意也有刀光剑影的激烈对抗完成的英雄史诗。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它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一农业社会的文化“那文化”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农业社会的文化是以培植水稻为生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所聚居的地区大都适合种植水稻种植水稻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由这种生产方式演化出以稻米为主食的饮食习惯和其他生活习俗。这些生活习俗可以从其传统文化的物化形式和非物质遗产中得到印证为接近稻田居住不受地面湿气和毒蛇猛兽的袭击形成了干栏式建筑。为适应田间劳动的需要服饰的颜色偏重深色宽松型。为适应水稻生长的需要节日是按农时安排的。水稻的丰收需要充足的雨水便产生了与此相关的多神崇拜。沿着水稻种植这一主线可以为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找到根本的依据所以称为“那文化”。农业社会文化是贴近自然的。广西少数民族在世世代代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学会了敬畏自然。村边的大树被尊为神人们给它上香火乞求它保佑全村的安宁它受到村民的保护。稻田里的青蛙也是神祭祀它可以带来风调雨顺所以有了各地祭祀青蛙的传统节日。农业社会文化是个性化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quotquot个民族各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虽然在大杂居的环境中有趋同的倾向但是在历史传统和基本结构上其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三南”上南、中南、下南是毛南族的聚居地通行毛南语唱毛南语山歌过毛南族的传统节日遵守毛南人的风俗习惯但在其他乡镇也有杂居的毛南族他们除了接受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之外也保留本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农业社会的文化是契约式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组织结构是相对松散的宗族社会有成文的或不成文的村规民约大家共同遵守不遵守者要受处罚要请出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提出惩罚意见再实施处罚。邻里的矛盾和纠纷大多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现在的村民委员会要真正取得村民的信任也得尊重村中有威信的长者的意见。农业社会的文化是自足型的。广西少数民族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山区自然发展出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模式从生产工具到生活用品大多可以自己生产少数才到集市中去购买。祖居乡村很少机会外出的村民尽管生活水平不高但精神上是自足的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没有太多的物质追求农闲的时候在一起谈古论今唱唱山歌农忙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助忙完这一家又到那一家然后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说笑。农业社会的文化是人性化的。广西少数民族的生产劳动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时间、劳动方式、劳动强度、劳动效率完全由劳动者自主决定在生产方面享有精神上的自由养成村民休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在破旧的干栏屋里吃着自产的粮食和蔬菜一边干家务一边教育子女要好好读书一边跟来串门的邻里说话这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虽然辛苦但是人性化的、自由的生活。二自主创造的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是南方稻作文化的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他们运用民族的、群体的智慧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第期韦美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万方数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视角是独特的有地域色彩富有创造性。自主创造的文化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quot原创性广西少数民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那文化”具有原创性而原创总是植根于民族生活的厚实土壤。原创的基本含义是它的生成性它是在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带有明显的环境烙印和民族心理特征。原创的另一特征是其生产性的特点它不但是一种生存智慧的结晶而且是民族生存意识的源头和生存发展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可以形成民族文化的长江大河。原创的示范效应是很明显的原创文化的成型就是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其影响的范围和深度也是层层推进的。从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看广西少数民族的干栏建筑是适应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而产生的既利用了山区坡地的地形特点又避免了南方的湿气和毒蛇猛兽的侵害有别于居住在平原的汉族民居体现了少数民族适应居住环境的生存智慧。广西少数民族先民驯化了野生水稻不仅满足了生存需要而且不断发展了与水稻种植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与禁忌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创造的语言能准确恰当地表达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感受通过俗语、谚语、山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形象生动有浓郁的山区生活韵味音韵和谐回味悠长因此世代相传影响深远。quot情境性文化是一个有生命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情境性而情境不但是环境的产物更是少数民族生命活动的表达方式。文化的情境性首先设定文化特定的产生和发展的环境而这种环境不只是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还有人文因素。情境中的人文因素包括广西少数民族的生存意识、生活态度、宗教信仰、人伦道德、情感趋向等因素的集合。谈论文化的情境性离不开独特的环境氛围更不能忽视主体在特定环境中培育的人格特质不能离开群体利益和规则去追求个体的解放和自主作为环境的产物、作为群居动物离开具体的环境和社会人的自主性就是虚拟的不具有现实意义。广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情境性主要体现在淳朴的民风上因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商意识比较薄弱甚至有轻视、鄙视商人的传统耻于言利更不去争利以和为贵更愿意以物易物的形式互通有无。农忙时节有互相帮忙的传统习俗而不是以雇佣的方式获得劳动力。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外出工作和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多商品经济的意识逐渐侵入少数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对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造成极大的冲击。quot创生性创生意味着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挖掘发展自身的潜能在于善于吸收和利用现存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资源这种吸收和利用不仅仅是单纯的复制和仿造而是为我所用的基础上力图创新以满足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与汉族文化的长期交流与融合中广西少数民族既有广泛的吸收同时也有自己的创.

2.转型期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方略--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篇二

广西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 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长期以来, 大山的阻隔让这里的人们历尽艰辛, 也使得古老的习俗得以沿袭。在山门大开交通便利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 感受着山的壮丽, 水的神奇, 并深受当地独特文化氛围的感染。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 其独特的服饰文化是广西的又一张名片。这里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深厚, 不但有很强的观赏性而且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是我国乃至世界服饰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广西地区民族旅游服饰文化资源的现状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宝贵资源, 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资源。广西作为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魅力。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也是近年来旅游产业开发的又一亮点。为了配合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 广西各地为此也举办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 既收获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展示广西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其民族自豪感。但在笔者看来, 广西地区民族旅游服饰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一) 资源品位高, 商品文化特色差

由于地域交通等原因, 这里的民族文化保存相对比较完好, 保留了各个民族相对独立和别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广西地区民族服饰文化的特色不仅体现在以古朴、庄重为主要特征的不同服装款式的结构特色上, 还在服装装饰等多个方面都有显著表现。因广西地区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和审美观念的差异, 使其服饰本身在款式结构、图案和配饰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然而就旅游而言, 广西地区民族文化旅游服饰开发方面普遍存在着商品文化特色差的问题, 这与民族文化的高品位呈明显反差。例如在旅游服饰产品中, 服饰文化的精粹——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几近消失。缺少精致的、有文化韵味的服饰产品, 所以这里的旅游服饰产品一般价格低廉, 缺乏特色且品相不好。

(二) 旅游服饰文化资源开发与其它旅游资源脱节

服饰资源一般是作为辅助型的旅游项目吸引游者, 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资源不仅增加了当地旅游的魅力, 同时也向世界各国展示其特有的民族风情和精神内涵。但目前广西各地, 却没有很好地把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成辅助型旅游文化景观, 与其它旅游资源脱节, 没有很好地融入到整个旅游过程中。例如在许多风景区, 旅游区内饭店、宾馆、商店、小摊贩的从业服务人员极少有人身着民族服饰。虽然导游大多身着少数民族服饰, 但很多导游的服装与其他民族服饰胡乱搭配, 甚至有些导游还把汉族的现代服装与当地改良过的民族服装来混搭, 给人感觉不伦不类, 很不专业。这些都不利于旅游地特色形象的建立。

(三) 旅游服饰文化资源开发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旅游服饰产品的开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从传统的旅游实物产品开发到深层次的参与体验式产品, 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广西地区由于少数民族较多, 服饰旅游资源也颇为丰富, 但是目前其服饰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只是停留在传统服饰产品和服装的试穿、拍照留影等较低层次。旅游服饰文化资源开发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创新。

三、广西地区民族旅游服饰文化资源的开发对策

同别的资源开发一样, 广西地区旅游服饰文化资源的开发, 可以“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为指导方针, 遵循保护为先, 突出典型, 适度开发的原则, 发挥其旅游价值并使民族文化得以弘扬。

(一) 旅游服饰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把广西地区的民族服饰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 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考察并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区域景观的旅游开发、利用和经营状况后, 就不难发现许多广西少数民族区域景观的“情”与“景”分离现象十分严重:旅游者只见“山歌好比春江水”, 却未必能一睹身着民族不同支系服饰的同胞。缺少了本真自然状态的生活景观, 不能体现该地区的独特风情。我们应有保护性地开发广西地区旅游服饰文化资源的地域、自然人文景观, 营造一个自然的、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实景, 把服饰、文化、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 彰显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

(二) 设计开发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旅游服饰文化产品

就广西地区现有的旅游服饰产品来说, 主要集中在服饰配件和比较粗糙简陋的服装上。例如:廉价粗糙的耳环、项链、手镯, 极易损坏和千篇一律的民族娃娃之类的产品以及大机器生产的所谓的民族面料制成的一些挂包之类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在其他的旅游景区也极为常见, 没有地域特色和设计感的产品使得游客对广西地区的旅游服饰产品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 也给广西的民族旅游事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开发具有实用性, 纪念性、艺术性、审美性和文化收藏性特色的广西民族旅游服饰文化产品。如我们可以利用广西现有的民族资源, 定期组织一些面向当地农民和各大设计院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民族旅游服饰文化产品的设计大赛, 把优秀的设计做出成品推向市场, 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改进设计与提高产品工艺制作水平。当然设计制作此类商品, 不但要依照民族服饰的款式, 而且用料也应尽量使用真实的原材料。此外, 还有各民族的刺绣、编织等相关产品, 也可以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如此循环往复, 这不仅能改变广西地区现有旅游服饰文化产品的局面, 下也可以使广西的旅游服饰文化产品走出广西走向世界。

(三) 创新旅游服饰文化资源开发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广西地区丰富的民族资源来说, 创新旅游服饰文化产品的开发形式是很有潜力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体验式旅游。旅游之美美在过程。由于服饰文化的内涵保留在人们生活之中, 制作相关服饰产品的本身便是一种民俗旅游资源。广西各族的民族服饰不仅可以观看欣赏, 还应该使游客成为该服饰文化创造的主体成员, 让游客参与服饰等相关产品的制作与穿戴等过程进行体验, 加深印象与感受, 这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探索异域风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可以使广西的民族文化在旅游者的实际体验中得以更好地传播。二是充分利用节庆活动与相关平台。广西各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节日较多,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重视和鼓励各民族在自己的传统节日中穿戴自己的民族服饰, 展示其服饰文化。例如传统的晒衣节、祭萨节和红衣节等。另外, 近几年广西的“东盟博览会”和“大地飞歌”等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的开展, 也是其服饰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如果能专门针对这些大型博览会和大型的文化活动来策划和设计其旅游服饰文化产品, 必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文化得以展示、交流与融合, 从而促进当地旅游服饰文化的发展。

(四) 发挥导游信息传输的中介功能

导游在整个旅游活动中, 不但要对旅游者进行游览引导, 同时还要通过自己的言传和外在着装等展现其地域文化内涵。所以导游应在各种不同场景和情境中, 适时传输各族民族服饰的各方面文化信息。例如导游应在其具体的民族旅游景点穿着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 在以旅游体验为主的环节, 以相关实用信息的传输为主, 告知游客具体服饰的年龄、性别及各方面的社会特征, 讲述各地区民族服饰的历史沿革、以及服饰加工工艺、穿着技巧与发展趋势等相关信息, 使游客对广西地区的民族服饰文化有较为明确和详尽的了解。

(五) 其他

此外, 还可以尝试与高校相结合的模式, 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探索与研发, 在服饰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上下功夫找突破, 紧随时代潮流, 开发设计出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民族旅游服饰产品, 并组织力量配合当地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配套开发, 势必为壮大旅游经济, 发展旅游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广西地区各民族的服饰文化, 是世界服饰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 对广西民族地区的旅游服饰文化产品, 在保护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 使广西地区的民族旅游服饰产品彰显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马丽.三江侗族服饰审美及时尚元素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硕士论文, 2008

[2]罗金花.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 (下) , 2009 (01)

3.转型期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方略--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篇三

民族文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民族意识的调控和引导而得以实现。民族意识是人们在族际交往中形成的关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的观念,它能唤起民族成员对民族利益的关注,并在处理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我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建立和谐健康的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发挥民族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对民族意识进行调控,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健康地发展,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具有的推进作用

相对来说,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鲜明是西南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十分突出的。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众多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互相碰撞,互相融合,各族文化既有差异又有统一,形成了多样性的地域特点;由于地处内陆边疆或是偏僻山野,加之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西南民族地区相对发达的汉族地区来说是较为落后封闭的,民族文化保留着某些原始生态性,特色独具,多姿多彩。可以说,拥有悠久历史、多元文化、美丽山水和奇特民风民情,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宝贵文化资源,应当加以保护、传承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凝聚力,而且能够为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民族文化中团结爱国的意识,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提供保障。只有建立一个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物质文明,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政治文明的社会环境,现代化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振奋民族精神,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元素。民族问题是国际政治的一大热点。胡锦涛2006年5月27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1]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保证,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振奋民族精神,为我国的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是推进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的重要文化保障。民族精神往往就孕育在民族文化当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就集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民族文化当中有许多对民族团结、同舟共济的要求和规范,并在千百年代代传承中根扎在人民心中。中华民族文化蕴涵的共同之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各个少数民族则又有各自的追求和特点。由于西南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偏远,经济社会落后,很多民族还保留着原始的宗教信仰,或者守护着古朴的民俗文化,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有的全民族信仰一种宗教,学习和遵守共同的教义,认同共同的价值观。由宗教文化所产生的认同心理是很强烈的,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是巨大的。西南民族地区的回族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就对回族民族文化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回族教坊组织把分散的穆斯林集结在清真寺周围居住,规范他们的宗教生活,伊斯兰教“穆斯林皆兄弟”的信条促进了回族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除宗教文化产生的巨大威力外,世俗文化的力量也不容小视。民族的节庆文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不同内容的节庆用不同的方式将人们召集在一起,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种思想感情或美好愿望,在情感上将人们团结起来,增强民族凝聚力。瑶族的盘王节以祭祀先祖盘王为核心,集中整个族群,通过怀念祖先来强化族群意识。

文化对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它可以凝聚人心,传递社会共识,汇聚民族信念。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就是推进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发展,对整体和个人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教育。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历史传统和新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形成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氛围。因此,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倡导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从而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2、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道德观念,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提供一种良好的精神支撑力。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某些不良影响,某些领域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经济活动中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腐蚀人们的灵魂,污染社会空气,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已经成为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优秀的道德因素,加以现代的整合,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蕴含在传统文化当中。坚持继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也成为促进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紧迫需要。

西南民族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十分注重集体主义的原则和诚实守信的行为方式,对传统道德的教育和传承十分重视,常常借助几千年传袭的民间习俗、故事传说、歌谣等形式,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给族民注入尊老爱幼、互谦互让、家庭和睦等美德思想,引导人们要勤劳、勇敢、诚实、善良,不撒谎、不作恶。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幅壮锦》的传说就是歌颂劳动创造幸福生活,面对艰难困苦不退缩的民族精神,傈僳族故事《找金子》、彝族古歌《猴子变成人》等亦是如此。彝族故事《智慧果》则颂扬智慧、鄙视愚昧。少数民族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我们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中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反对愚昧的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是可以承接和发展的。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热情、好客、豪爽民族性格特质以及诚实、守信的风俗,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建设的良好基础。这些特质同样是当今吸引经济文化交流的潜在资本。西南民族地区在与外来经济文化的交流中,也能不断促进经济建设、提升自己的文明程度。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大力推动民族文化中的道德建设,加快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道德建设,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在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精神。民族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熔铸了历史,创造着未来,显示着创造精神。一种文化没有了创新与发展,其结果是必然消亡的。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一个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高低同样关联着一个民族前途的问题。要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就惟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保持着千百年来形成的原始的天人合一、以伦理常情为中心的文化结构,向来被看作是是处在封闭自然状态、落后生产方式下保守僵滞的文化结构。但这种精神传统的稳定性、封闭性是相对而言的,其中的具体内容则无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着,在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不断丰富着。

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发展进程中多维文化的交汇历史。西南民族地区是地中海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国中原文化等世界四大文化衔接的中间地带,在多种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样性格局与开放性体系,散发着独特魅力。与外界的相对隔绝使他们保留了纯净的人文价值,与外界的交往又促使文化的更新,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创新性表现。他们崇尚自然、注重人伦的理念,在今天重新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为现代文化和思维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也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发展创新,不断地适应新的时代环境。他们的很多人生礼俗,保持了纯厚的人文价值,又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迁,那些繁文缛节和劳民伤财的行为在现代文明程度的提升中不断地被变更、淘汰,并不断融入时代意义。比如,传统地人生礼仪中的成年礼已经发展为现代的成人宣誓仪式,成为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的有效形式。

民族文化的创新精神发展了民族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整个民族,使一个民族能在时代的大潮中立稳脚跟,使一个民族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从而有助于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良性推进。我们要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立足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从丰富多姿的西南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精神,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开拓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使民族文化历久弥新、充满生机。从文化观念的创新到行为的创新,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实,社会的进步也由此成为了可能,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也更为稳健。

4、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适度开发,有利于推进现代文化经济建设,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增加一种新的经济方式。民族文化是西南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我国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西南民族地区,他们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服装、饮食等的民族文化要素,配合西南地区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物产,使西南民族地区散发着迷人的文化魅力。民族文化在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发利用,走产业化的道路。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发挥社会效应,是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赢”产业。文化产业化是文化产业的行业或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化、最大化,用现代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运作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通过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文化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热点。首先表现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兴盛。世人眼中神奇的西藏布达拉宫、神秘的喇嘛教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广西侗族的吊脚楼、风雨桥让众多游客走进了大山,民族风情游在旅游产业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其次是民族文化演出业的起步和快速发展。西南民族地区盛产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如纳西族东巴艺术、壮族山歌、苗族芦笙舞等民族艺术,近年来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走上了艺术舞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创造了颇为丰厚的经济效益。第三是民族文化特色产品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民族艺术品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些文化商品依托民族文化尝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甜头。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是一个苗族村寨,石桥村古法作坊造纸艺术,起源于唐朝中期,保留着原始的家庭作坊生产方式,传统工艺世代相传,是目前保存完好的造纸“活化石”,以造纸为生的农户高达40余户,是名副其实的造纸村,近年来每年销售收入约50万元,生产的金丝、麻丝、压平、云龙、花草、凹凸、皱褶、超薄等八大系列近200款古法彩色手工纸远销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西欧、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制作成贺卡、手提包、店面装饰纸等产品,很受欢迎。由于石桥村古法手工造纸工艺古老,工序繁多且彩色纸与众不同,观赏性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来规划,也具有发展前景。按旅游接待和销售计,彩色纸每天可收入150元,一年可收入45000元,加上一年15万元的订单销售,光彩色纸一项可收入20万元。白皮纸生产每年可增加收入367.9万元,若开展对彩色纸工艺品的研究开发,提高它的附加值,可增加收入近百万元,两项之和可达500万元左右;年旅游接待量为1万人,平均每人按100元计,可达100万元。可见,民族文化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中,不仅“搭台”而且“唱戏”,为经济服务的同时树立了文化品牌,获得了经济效益。

5、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的生态意识,有助于在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贯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和可持续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的根本战略选择,也是发展中国家急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实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保证,也需要较高的人口素质作支撑。对于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来说,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必须实施可持续性发展,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进行科学保护和开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西南民族地区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对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态度十分明显,包含着朴素的自然生存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在采集业中,许多民族通过把握季节、轮换地点的轮耕方式来保证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如傣族柴林的轮换砍伐,能保持林木的持续生长,柴火资源不会枯竭;在渔业生产中,一些民族禁止使用小网眼的鱼网进行捕捞作业。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细节恰恰是民族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反过来又为人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自然食粮。

民族文化生态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民族文化生态不是一种简单的封闭式的行为,应逐步调整民族文化对现代文明的适应能力,运用现代的运营和管理观念来运作,让民族文化的生态在保护的同时得到很好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失掉原有的文化要素,又能够适应时代的进步。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给民族文化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典范。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与原始宗教东巴教相依托,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的东巴象形文字1400 多个单字,被誉为活着的象形文字。在文化经济开发过程中,纳西人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建立了东巴文化研究所,翻译东巴经,对东巴古文化进行诠释和整理,制作特色工艺品推向市场,开发东巴文化旅游,成为世界文化旅游的一条热线。实践证明,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既能为人文精神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独特的文化资源。

(二)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历史上几千年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交往有限等生存方式的制约,加上建国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束缚、行政严格控制、生活方式简单的影响,形成了占主导倾向的传统的保守的社会文化,表现为坐井观天、惟我独尊、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等观念行为,构成经济发展状况滞缓的主要原因。西南民族地区更是长期处于欠发展状态,除了土地分散,人口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外,传统文化的不利因素的阻碍作用也很突出。主要为人口出生率高,教育科技落后,技术落后人才缺乏。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2000年西南民族地区的文盲、半文盲率为2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个百分点。[2]这些不利因素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抵消、抵触和阻碍的影响,由经济教育落后状况所带来的落后文化观念的不良影响,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1、惰性文化观念,不思进取,缺乏经济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存在一种安贫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某些少数民族群众长期生产生活于偏僻落后的地方,习惯于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产生了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经济观,“等、靠、要”的度日观,畏难怕险、墨守成规的工作观,喝酒赌博、事鬼迷性的娱乐观等等。这种惰性文化使人耽于封闭保守,不思吸收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压抑了创新能力。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自足求同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人的主体性丧失,失去自律,更无自觉性。这种浑浑噩噩的惰性文化,对自身缺乏认识,不能激发自身所蕴藏的创造力,缺少进行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内在动力。

2、文化的非理性意识,缺乏市场经营思想,不利于现代经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一种不重生产、藐视商业开发、只重原始消费的自足行为。西南民族地区在历史上由于商品经济关系欠发达,缺乏“经济人”的理性观念和行为方式。对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所做的社会调查表明,有的民族地区相当多的家庭用于宗教活动的开支远远大于子女教育的开支,有的地区政府发了补助款、救济款以及其它名目的款项,受援者不是把钱用在生产经营活动上,而是拿去打酒喝,喝完吃光后再等政府补助等等,广西南丹白裤瑶地区的某些瑶族群众、都安七百弄的部分壮族瑶族群众在八十年代前这种现象比较多。据调查,广西百色田林县浪平乡的清明节祭祖活动“谢坟”长达3天—10天,其间请来当地一二十名“魔公”做道场、还愿等,耗时的同时还要耗费巨资。做一场道场,最长可以连续做10天,至少耗资1.2万元。这类观念和行为,如果不加以改造转变,现代经济活动就没有滋生、成长的土壤,人的主体性难以进行自我生产、自我更新,不利于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推行。

3、文化的孤岛现象,与外界缺乏交流,不愿发展创新。生存环境的闭塞,容易产生与外隔离,自我封闭,狭隘自大的意识。由于西南民族地区地形偏远复杂、流动性差,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与通融,历史上就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文化孤岛”。由于存在与外界的交通、技术和文化的屏障,文化生产的自成体系、自我发育,就形成了与外界社会几乎隔离的自我运行机制。这些历史传统现象至今还在一些地区延续下来,仍然形成封闭性和保守性的认识,他们安于贫困,视野狭窄、见识短线、思路不畅、因循旧例,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表面上看,这种文化的排它与保守是对本民族的纯洁度的维护与捍卫,实际上却是源于对自身存在的独特性与局限性的无知,最终将导致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萎缩与枯竭,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经济生产方式实现良好的转型。

在落后文化观念和保守行为的影响下,在西南民族地区在现代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1、民族传统文化出现断裂现象。落后封闭状态下的文化是脆弱的。由于市场文化、外国文化、异族文化的侵入,民族民间文化的正常延续和发展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容易出现文化断裂,遭致消亡和毁灭的命运。主要表现为:(1)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断裂。学校的教育一律汉族化、优势化,没有民族文化的舞台,导致在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教育上失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2)语言与文学断裂。由于大多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学习使用的都是汉字,造成民族语言的衰退消失,带来很多先民的生产经验的失传;(3)高层文化与低层文化的断裂。外来文化成为高层文化,虽然是新的思想观念,但缺乏传统文化素养,远离民族风格特点,因此在人民群众中起不到传播的作用。(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这种现象将造成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不能可持续发展。

2、民族文化的消散与外来文化的被动拿来。出于对落后贫穷的耻辱感而遗弃自己民族的传统,甚至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对外来文化缺乏一种批判的理性态度,全盘吸收,盲目仿造外来的颓废文化,盛行商品消费的“享乐主义”、“道德娱乐化”,甚至出现道德沦丧的现象,现在某些经济尚不发展的民族地区娱乐歌厅、酒店遍布,“小姐”四处行走,“笑贫不笑娼”;有人为了获得一己私利,不惜造假制假,多次出现假酒害死人的事件;为眼前暂时的经济效益,引进被淘汰技术设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不良现象,使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失去良好的文化环境的支持。

3、民族传统文化缺乏保护,造成文物外流现象。对本土文化自轻自贱,没有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更没有采取措施保护和抢救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致使民族文化大量外流,变成别人的文化珍品。据民族服饰专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介绍,贵州黔东南苗族服饰原来有130多种款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品。但是,我们没有很好认识这块“富矿”的价值,没有采取措施保护和开发,却被外国人采取“低价收购、高价卖出”的手法,进行无序开发,造成了黔东南苗族服饰的严重流失。法国巴黎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馆已收藏了180多套苗族服饰。其中,黔东南的传统苗族服饰108套,极具文物价值的月亮山地区祭祀服“百鸟衣”就有15套,超过了贵州省自己的收藏。据介绍,贵州月亮山地区的祭祀服“百鸟衣”是一种极具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民族服饰,至今月亮山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套“百鸟衣”已有300多年历史,如不采取措施,这套祭祀服有可能会被流到国外,将给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物造成一项无可挽回的损失。[3]

4、民族文化素质低、人才缺乏,发展能力弱化。中国政府一直对少数民族采取一系列经济优惠照顾政策,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必要的扶持,号召发达地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等不发达地区,结成了对口支援关系,努力缩小民族间及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差距。但是,由于西南民族地区教育状况还很落后,少数民族人口的整体文化整体素质较低,相对于人口基数的人力资本存量不足,而且流失严重,更缺少创新型人才,少数民族干部的宏观管理调控能力弱化,所以,很多民族政策没有得到充分执行,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国家提供的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资金、发展资金、补助费、财政定额补贴等多项专用资金,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开发程度低,甚至被瓜分、挪用、侵占;少数民族适龄儿童辍学率高,除了贫困原因,也与不重视教育的风气有关。这些现象,不利于民族地区发展能力的建设,影响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面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在由以农业为主转到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经济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应发挥民族文化在凝聚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作用,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一方面要利用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变迁以适应现代化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注意杜绝民族意识的狭隘性、保守性、利己性所带来的阻滞或破坏民族正常交往与发展的消极影响。

[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N], 新 华 网,2005年05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5-05/27/content_3012553.htm。

[2]姜瑛、李荣,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学术探索,2000年5期

4.广西民族文化 篇四

1、壮族2瑶族3苗族4侗族5仫佬族6毛南族7回族8京族9水族10彝族11仡佬族 板鞋舞

在壮族的文体技艺中最妙趣横生的就是像军阵般有威有势的“板鞋竞技”和“扳鞋舞”。板鞋竞技是以几个人为一队,大家同穿一对长板鞋赛跑;参加者必须步调一致,同心全力,谁要是一个不少心,就会令全队人仰马翻。相传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郎兵赴浙江抗击倭寇,她用三人缚腿赛跑的方法训练郎兵,使得军纪严明、同心协力,后来便演变成这种有趣的运动了。赛龙舟

又叫扒龙船,是群众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南宁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惯。民国23年(1934年)南宁民国日报记载:“扒龙船旧习,行见一年一度,在邕江中游驶竞技矣”。解放后,端午节赛龙舟更成为南宁市别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且规模逐年扩大,赛事越办越好。1997年,南宁市和坛路乡举办的龙舟赛由于规模大,形式新,被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百万群众龙舟通讯赛最优赛区”称号。踩高跷踢足球

这是壮族的“高脚球”,玩起来很像足球。不过却不能用脚来踢,无论奔跑、拼抢和踢球都 能用那对“义肢”。现在用的球是足球,但以前踢的可是柚子。原来,早在南宋时,广西南丹县人就有踢柚子的游戏;每逢中秋还要举行踢柚子比赛,近代发展为踩高跷踢足球,更是别开生面。狮子上金山

在高架上腾空起舞 在壮族人眼里,狮子是祥瑞之物。壮族的舞狮绝技,有高台舞狮、双狮戏球、狮子梅花椿、过天桥、刀尖狮技、狮子上金山等。这一招[狮子上金山],更是险象环生。[金山]是用约35张长条凳叠成17层,高8.5米;表演者扮成[狮子]登上[金山],在晃荡不定的[金山]上跳跃、腾空、起舞,惊险万状,令人叫绝。

上刀山下火海

瑶族是民风较为强悍的民族,他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绝技神功,以显示所向无敌的气概,赤足爬刀梯、过火海就是其中两项惊险的绝技。爬刀梯,又叫[上刀山],是在木梯上安装锋利的刀子作为梯级,赤足踏在利刃上蹬上蹬下,脚底的肌肤竟丝毫无损。过火海有几种形式:一是将若干个铁犁头烧得通红,赤足一步一犁踏在上面疾行而过;一是走过燃烧木炭的[火海];一是[走足灯],即用竹筒做成的灯排成行,一步踏一灯地走过,灯火依然熊熊,真是神乎其技!打磨秋

有一个很美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大旱不雨,庄稼无收,人们陷入恐怖和绝望之中。有两兄弟想出个办法:用木头做成磨秋,荡到天去,求老天爷开恩。他们打了15个昼夜的磨秋,终于感动了苍天,普降甘霖,但兄弟两因过劳而死去。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在节日时打磨秋。打磨秋时,横杆上两端各有1人或两人,交替蹬弹地面使横杆上下起落旋转,同时在杆上做出回转翻滚、以腹贴杆四肢悬空、在旋转至地面时伸手拾花等许多技巧动作,凌空翻滚如空中飞人一般,既惊险又优美。这种活动,彝族叫“磋磋”,汉语称“打磨秋”。同顶

这是考验翻山越山道的腰腿臂功夫。毛南族人居住在广西北部山区,山间险道多,成为形成这[同顶]体育游戏的原因。原来毛南人在过险道时,常用双手合抱物体拿举而过,为了练就硬朗的腰板、腿脚和肩臂力量,所以每逢秋后农闲时和年节,他们就要进行[同顶]比赛。[同顶]比赛每队3人或4人(也有一对一的),在上面的1人踏在下面的人交叉手掌的掌心上,成骑马状,手和肩顶住木杆,全队人同心合力,把木杆的中心悬垂线顶过对方规定线的一方,便是胜方。爬坡杆

顺爬、倒爬、转爬各显奇技 苗族一年一度的[坡会],都要举行爬坡杆活动。在坡会场上,竖起一根约10米高的青桐木杆,杆的顶端挂着腊肉、美酒和糍粑。参加爬坡杆的小伙子们,一个个爬上杆顶喝一口酒又爬下来,他们各显奇技,有的只用手攀爬、身不着杆,有的又爬又蹬,有的顺爬,有的两脚朝天倒爬,有的边爬边绕杆子旋转……,谁爬得又高、又快、难度又大,就会得到满场观众特别是姑娘们的喝彩。与此同时,青年男女围绕着坡杆尽情歌舞,呈现一派欢乐气氛。寻耍乐

踩风车升上空中玩[单杠] 壮语管[踩风车]叫[寻耍乐]。在高约4米的木制风车架上,4人或8人组成一队,每人分别握住现车上的木架,由着地者用力蹬踩,大家同时跟车轮旋转,谁着地一蹬就又把自己送上风车顶,胆大的人还在上面玩[单杠]自转。哪一队在规定时间内转的圈数最多,哪能一队便算胜出。冬泳邕江

南宁冬泳活动始于30年代初。民国23年1月21日,精武体育会邕江举行冬泳,入水者30余人。解放后,冬泳活动更为广泛。1958年1月7日和10日下午,毛泽东同志两次畅游邕江,成为南宁人民掀起邕江冬泳热潮的起点。此后,邕江冬泳成为南宁人民的传统优育活动。每年南宁市都组织各界群众横渡邕江,有些年份黄渡邕江的规模很大,人数达3万多人。1979年以前,冬泳活动由政府牵头组织进行。以后,冬泳活动以自发为主,南宁市冬泳协会成立后,则由该协会组织开展活动。三月三歌节

壮族传统节日。亦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盛况空前。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壮族人民历来都有唱山歌的习俗,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在这一天许多壮家姑娘、小伙甚至是上年纪的老人都会在 2 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以歌定情,以歌会友。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饭和彩蛋,先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

从1993年起,广西在“三月三”歌节的基础上,每年在首府南宁举办“ 民歌节”,广邀国内外艺术家和各界人士参加民歌盛会。1999年起,南宁市政府每年都组织人力物力举办一次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并以第一届(99年)最为成功,现金,民歌节已成为南宁市每年一度的重大节庆活动。

在民歌节成功举办的同时,亦有部分学者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大量采用 流行歌手来吸引观众,加入过多的流行歌曲,以及依靠 绚丽的灯光,恢弘的舞台,浩大的舞蹈场面,来迎合现代都市人的音乐口味,已经完全把 山歌 天然,原生态,质朴简单 的艺术内涵给抹杀了,失去了真正的 歌圩 歌节的意义以及艺术价值,完全成了一台 商业化的明星大汇演了。

而现如今,随着各种商业等因素的影响,民歌节每年的 艺术表演形式都不尽相同,如02年为 国外艺人加国内艺人流水线式的大汇演,03年注重了交响乐队和歌手的现场演奏演唱,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04年则完全侧重于表现东盟博览会的政治主题,05年则通过奥运会开幕式的分章节式表演,但艺术效果不尽人意,06年又是一次明星流水线式的大汇演。可以看出民歌节的主办方对于民歌节的艺术形式定位 非常不明确,导致每年的民歌节都让人感觉捉摸不定,还未算一个完全成熟成形的品牌文化。中国—东盟博览会

是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倡议,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截至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四届,为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十大知名品牌展会,博览会常设机构——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荣获中国会展业特别贡献奖。

2006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荣获“2006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型展会”称号。

【壮锦】

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剧】

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的代表。壮剧大体上可分为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师公剧主要流传于河池、柳州、贵港等地的壮族地区,是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唐代就有了。

【师公戏】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我们那儿供的是玉皇大帝、雷王爷、灶君、太乙真人等)

【麽教】

麽教是道教和佛教在壮族的影响下结合而成的,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师公的职能是为民间祈福禳灾,驱鬼事神;所行法事兼具巫、道、释的特点。同时,汉族道教的正一道和太一道在壮族地区也有所流行,其神职人员壮语称道公,因其专事念经符咒而少解经文,故民间又称“喃嗼先生”。(喃嗼一般是在超度的时候)【踩高跷】 【壮剧】

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的代表。壮剧大体上可分为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师公剧主要流传于河池、柳州、贵港等地的壮族地区,是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唐代就有了。

【师公戏】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我们那儿供的是玉皇大帝、雷王爷、灶君、太乙真人等)【麽教】

麽教是道教和佛教在壮族的影响下结合而成的,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师公的职能是为民间祈福禳灾,驱鬼事神;所行法事兼具巫、道、释的特点。同时,汉族道教的正一道和太一道在壮族地区也有所流行,其神职人员壮语称道公,因其专事念经符咒而少解经文,故民间又称“喃嗼先生”。(喃嗼一般是在超度的时候)【踩高跷】

(每年的三月三,在南宁武鸣县会举行山歌节,还有很多活动呢,踩高跷、竹竿舞···)【哭嫁】

具体我说不上来,我就见过一次。新娘子出嫁的时候要哭,意思是舍不得娘家人,感谢父母亲的养育之恩等等,哭得越厉害越好。甚至有些还会使用很“特别”的催泪弹—-洋葱或辣椒水··· 【鬼节】

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节”,又称“鬼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

广西地名:

南宁市 辖6个市辖区、6个县。市政府驻青秀区。

兴宁区(民生街道)青秀区(长塘镇)江南区(江南街道)西乡塘区(衡阳街道)良庆区(大沙田街道)邕宁区(蒲庙镇)

武鸣县(城厢镇)隆安县(城厢镇)马山县(白山镇)上林县(大丰镇)宾阳县(宾州镇)横 县(横州镇)

柳州市 辖4个市辖区、4个县、2个自治县。市政府驻柳北区。

城中区(城中街道)鱼峰区(麒麟街道)柳南区(潭西街道)柳北区(雀儿山街道)柳江县(拉堡镇)柳城县(大埔镇)鹿寨县(鹿寨镇)融安县(长安镇)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桂林市 辖5个市辖区、10个县、2个自治县。市政府驻象山区。

秀峰区(丽君街道)叠彩区(北门街道)象山区(南门街道)七星区(漓东街道)雁山区(雁山街道)

阳朔县(阳朔镇)临桂县(临桂镇)灵川县(灵川镇)全州县(全州镇)兴安县(兴安镇)永福县(永福镇)灌阳县(灌阳镇)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

资源县(资源镇)平乐县(平乐镇)荔浦县(荔城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

梧州市 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长洲区。万秀区(城东街道)蝶山区(鱼嘴街道)长洲区(大塘街道)岑溪市(岑城镇)

苍梧县(龙圩镇)藤 县(藤州镇)蒙山县(蒙山镇)北海市 辖3个市辖区、1个县。市政府驻海城区。

海城区(中街街道)银海区(银滩镇)铁山港区(南康镇)合浦县(廉州镇)防城港市 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港口区。港口区(渔洲坪街道)防城区(防城镇)东兴市(东兴镇)上思县(思阳镇)

钦州市 辖2个市辖区、2个县。市政府驻钦南区。钦南区(水东街道)钦北区(长田街道)灵山县(灵城镇)浦北县(小江镇)

贵港市 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港北区。港北区(贵城街道)港南区(江南街道)覃塘区(覃塘镇)桂平市(西山镇)

平南县(平南镇)

玉林市 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玉州区东门路。玉州区(玉城街道)北流市(陵城街道)

容 县(容州镇)陆川县(温泉镇)博白县(博白镇)兴业县(石南镇)百色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1个自治县。市政府驻右江区向阳路13号。右江区(百城街道)

田阳县(田州镇)田东县(平马镇)平果县(马头镇)德保县(城关镇)靖西县(新靖镇)那坡县(城厢镇)凌云县(泗城镇)乐业县(同乐镇)田林县(乐里镇)西林县(八达镇)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贺州市 辖1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市政府驻八步区贺州大道。八步区(八步街道)

昭平县(昭平镇)钟山县(钟山镇)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

河池市 辖1个市辖区、4个县、5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金城江区新建路。金城江区(金城江街道)

宜州市(庆远镇)

南丹县(城关镇)天峨县(六排镇)凤山县(凤城镇)东兰县(东兰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

来宾市 辖1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兴宾区建设大道。兴宾区(城东街道)

合山市(岭南镇)

忻城县(城关镇)象州县(象州镇)武宣县(武宣镇)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

崇左市 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江州区石林大道。江州区(太平镇)

凭祥市(凭祥镇)

扶绥县(新宁镇)宁明县(城中镇)龙州县(龙州镇)大新县(桃城镇)天等县(天等镇)广西名人:

侬智高(1025-1055),反宋起义将领,“大南国”皇帝,广源州(今南宁)人。

瓦氏夫人(1498~1557),明代抗倭英雄,广西归州(今靖西县)人。

蒋 冕(1462~1532),明朝大学士、内阁首辅,广西全州人。

石涛(1641~约1718),清初著名画家,广西桂林人。

陈宏谋(1696~1771),清朝大学士、理学家,广西临桂人。

郑献甫(1801-1872),清代著名学者,广西象州人。

韦昌辉(1823-1856年),太平天国“北王”,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

萧朝贵(?—1852.9.12),太平天国开国功臣和杰出将领,广西武宣县东乡人。

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军事统帅之一,广西贵县人。

李秀成(1823-1864),太平天国后期主将,广西藤县人。

陈玉成(1837~1862),太平天国后期主将,广西藤县人。

秦日纲(约1821—1856),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

刘永福(1837-1917),清末黑旗军首领、抗法抗日名将,广西上思人。

冯子材(1818.7.29~1903.9.18),清代抗法名将,广西钦州人。

岑毓英(1829-1889),清代抗法民族英雄,广西西林人。

唐景崧(1841~1903),清末台湾巡抚、台湾民主国大总统、首创桂剧,字维卿。广西灌阳人。

况周颐(1859~1926),清季词人,广西桂林人。

岑春煊(1861年-1933年),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家,广西西林人。

李宗仁(1891.3.13—1969.1.30),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广西桂林人。

白崇禧(1893.3.18—1966.12.2),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广西桂林人。

陆荣廷(1859-1938),桂系军阀,广西武鸣人。

陈济棠(1890~1954),国民党军队将领,广西防城人。

李济深(1885—1959),黄埔军校副校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广西苍梧人。

韦拔群(1894—1932),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领导者,广西东兰人。

梁宗岱(1903~1983),中国现代诗人,广西人(辞海:广东新会人,误)。

梁漱溟(1893-1988),国学大师、“中国最后一个大儒”,广西桂林人。

马君武(1881-1940),著名教育家,广西桂林人。

雷沛鸿(1887年-1967),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广西南宁人。

高致嵩(1899—1937),国民党将领,广西岑溪人。

罗尔纲(1901-1997),太平天国历史学家,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

雷经天(1904—1959),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解放军将领,广西南宁人。

石觉(1908-1986),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广西桂林人。

甘乃光(1897—1956),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教官、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广西岑溪人。

甘丽初(1901—1950),国民党高级将领,广西容县人。

罗奇(1901—1975),国民党高级将领,广西容县人。

黄锦辉(1903—1928),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军事干部之一,广西桂林人。

覃异之(1907—),民革中央常委,广西宜山人。

黄绍竑(1895—1966),民革中央常委,广西容县人。

李明瑞(1896~1931),百色起义、龙州起义领导者之

一、革命烈士,广西北流人。

谭寿林(1896~1931)中国共产党广西地方组织早期领导人、革命烈士,广西贵县(今贵港)人。

王力(1900~1986),语言学家、教育家,广西博白人。

程思远(1908~2005.7.28),著名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广西宾阳人。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4年4月5日出生(证件标明日期为1926年4月5日,误),“新武侠鼻祖”,广西蒙山县人。

白先勇,193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广西桂林人。

梁凯远,1941年10月生,高级农艺师,广西桂平人。

卢嘉祥,1946年生,同声翻译奇人,广西平南县人。

郁钧剑,1956年生,著名歌唱家,广西桂林人。

凡一平,本名樊一平,男,1964年7月生,现为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自治区政协委员,二级作家,广西都安县人。

李宁,1963-9-8,体操王子、“本世纪最佳运动员”之一,广西柳州人。

周蜜,1979.2.18,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广西南宁人。

莫慧兰,1980年7月11日出生,著名体操运动员、创造“莫式空翻”,广西桂林人。

5.转型期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方略--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篇五

关于培育和发展云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思考

立足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走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民族地区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须根据前瞻性和可行性原则,科学地对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进行规划和合理布局.培育、开发并形成遍布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群,突出有特色的支柱产业门类,组建众多的`中小文化企业,走小而专、小而特的路子,以特色制胜.同时重点发展一批市场前景看好,自我积累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作 者:李锐 作者单位:云南省委党校,语文教研部,云南,昆明,650111刊 名:学术探索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EXPLOR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03关键词:文化产业 培育 发展 民族地区

6.维护当代广西民族文化安全的对策 篇六

维护当代广西民族文化安全的对策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伴随着北部湾大开发的热潮,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进入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改变着广西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广西民族文化安全.要分析影响广西民族文化安全的.成因,从中找到解决的途径.

作 者:刘辉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理论观察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127关键词:广西 民族文化 文化安全

7.转型期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方略--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篇七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定形式,是在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学校文化,是在校园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学生为重要群体、以各类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特定时代背景下学校形成的独特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1】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输出机构,先进文化的传播机构,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潜在的隐性教育功能逐步被人们认识,加快推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当今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校园体育文化能有效促进校园体育精神的传播,从而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

本论文以百色学院为例,对广西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从广西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共有的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丰富等特点的角度,挖掘潜在的教育功能,从而提高社会各界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正确认识,加快民族地区高校的转型发展,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西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以百色学院为例展开研究。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问卷调查法、日常观察法、访谈法。

三、分析与讨论

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即其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实践层面、制度与传播层面。[2]

1、百色学院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现状

百色学院地处滇桂黔三省交界的广西百色市城区,是广西桂西民族地区新建的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百色是地处右江流域上游,是集“老、少、边、穷、库”于一身的特殊地区。百色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革命精神文化在此得以大力弘扬与发展。百色学院结合地域特色,在校训“志远行敏,德高业精”的指引下,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的丰富优质资源,将“百色起义”精神与学校办学的“石磨精神”有机整合,既继承了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也体现了崭新的办学理念。

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集竞技健身、休闲娱乐、文化传播于一身,充分既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学秩序、校园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又能有效遏制各种校园不文明行为。百色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特色除其一般表征之外,还体现在地在其域性、民族性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珍珠球、绣球、三人板鞋、高脚竞速、抢花炮、独竹漂、龙舟、壮族舞狮等,已成为学校体育课堂选修项目或者表演项目。

2、百色学院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现状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体育建筑标识与体育环境,如:体育雕塑、体育吉祥物、体育图标、体育建筑布局等,优美的校园体育环境能激发一个人奋发向上的精神。[3]

由表1数据显示:百色学院的校园体育器材基本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短缺,主要表现在:东合校区体育空间的限制,澄碧新区正在建设中,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均体育器材不足,部分体育设施缺失,游泳池、网球场等校园体育硬件设施没有规划;校园体育场馆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现有的一栋三层的综合体育馆,只能基本满足体育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生均体育场馆面积严重不足。

3、百色学院校园体育文化行为的现状

校园体育文化行为主要体现为学校体育群体的体育氛围、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锻炼方式的选择、学校的体育传统以及校园体育在学校日常管理中的份额等。[4]高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包括体育教学、课余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等方面表现出的行为特征。

由表中2数据显示,学生在体育课堂出勤率方面学生表现良好;在学生体质达标率方面基本达标;对于体育社团建设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制度的缺失与学生社团体育活动空间受限方面;在参加传统体育运动会方面,部分学生存在抑制情绪,更多愿意参加一些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如街舞、轮滑、骑行等;在自主参加体育锻炼方面,表现出学生体育活动不足的现象。

4、百色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的现状

校园体育文化制度是联系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纽带,它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依据,保证校园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校园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由表3数据显示:学生对体育教学制度的满意度不高,表现为对考核制度不满、教学内容与学习兴趣的冲突;对体育社团制度的满意度不足,主要表现为学校管理的系统性方面;对体育管理制度的满意度不高,表现为体育活动时间、体育器材、体育场馆的使用方面,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满意度不够,说明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体育政策有关,主要为学校管理制度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不符,阻碍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而影响学校其他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四、结论

1、发扬革命传统,加强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

百色学院坚持着“弘扬传统,艰苦奋斗,磨砺成才”,在这样的氛围中,磨练学生意志,使其在人格魅力、情感世界、面对困难的自信心等方面都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氛围。

2、根据百色学院校区特点,完善校园体育物质物文化建设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建设新校区是发展的必然。新校区建设应根据校区学科特色、办学理念、地域特征、生源结构、男女比例等方面来合理规划和布局。根据百色学院自身办学特点,可以考虑建设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标志建筑,在体育活动场所建设人物肖像和书写体育标语等。

3、提升校园体育行为文化,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与学校建设发展并存的一个长期过程,应纳入学校发展的计划中,并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来有序推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定期举办体育竞技比赛,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有效利用校本体育资源优势;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加设民族体育项目;承办体育赛事,加强校园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借鉴等。

4、完善规章制度,塑造具有民族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用制度规范校园体育文化行为;融合地域优势,开发地方性课程,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任莲香,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5:105

[2]王艳云、左成,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1177

[3]侴丽松,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0:89

[4]陈立国,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5,09:53

8.转型期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方略--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篇八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 土特产品 地域文化 课程项目化

[作者简介]吴红梅(1971- ),女,仫佬族,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广西 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19-02

随着就业市场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有一定设计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成为市场需要的主轴,这就要求学生在高校四年的学习和培养中拥有一定的设计实践工作经验。如何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应用相结合,在20世纪初德国的国立包豪斯就开始探索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并对后来的艺术设计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今我国就业形势下的各艺术类高校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包装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质与应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土特产品,旅游业的发展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销售过程中除了要求产品自身品质过硬以外,产品上市前在包装设计上的成功也尤为关键。这就给本地区高校的包装设计教学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如何将二者进行整合,使整个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土特产品包装呈现新的面貌,增加

产品的销售量,以及让本地高校的包装设计课程更富有实践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土特产品的包装现状及整合契机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生活在广西境内的原住少数民族有11个。这一区域地形复杂,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山区广大,山岭连绵;二是岩溶广布,山水独奇;三是平原狭小,丘陵错综;四是海岸曲折,岛屿众多。错综复杂的地貌和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给人类居住提供了丰富的物种和良好的环境。而其中的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散居在峻山丛岭之中,由于人口较少而又物产丰富,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以村寨为单元的土特产加工,因受到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土特产品都是自家食用或待客,只有极少部分用于赶集时出售,辐射面窄,在包装上就没有太多的要求,一般以当地的竹、叶、藤等材料进行简单的捆扎,有些产品几乎没有包装。随着国家加大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长期困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得以突破,尤其是近几年泛北部湾经济的开发,在整个广西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下,各少数民族地区村寨的旅游也兴旺发达起来,为当地的土特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原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各种土特产都开发出来,并且一改原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为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不但增加了产量,而且在包装材料和形式上也有所讲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土特产品包装呈现新的面貌。笔者到各土特产品专卖店及各旅游景点调查发现,虽然整个广西的民族土特产品在材料和形式上有很大改观,但仍有一些不足,这给本地高校的包装设计教学与土特产品包装的整合提供了契机。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设计上过分依赖电脑、网络等高科技手段。电脑设计及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为设计师在设计手段和获取各种资料上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有不利因素的存在。从现有的土特产品包装看,一些客户由于长期生活在大山中,与外界联系少,对外面的现代社会缺乏必要的了解,以为越是现代高科技的就越好,结果许多设计只是以客户提供的简单信息加上电脑特技和图片来进行堆砌,完全没有地域文化视觉要素;还有的设计是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加以拼凑,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以整体的地域文化特征。

2.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过于笼统。受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相对滞后,在艺术设计领域更是如此,都是尚在发展之中,在本地的影响力还不够。因此,本地土特产品企业对在本地做包装设计缺乏信心,大部分包装都是到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城市去设计制作。外地公司在设计上是有一定的优势,但因路途遥远,不可能对广西少数民族本土村寨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许多土特产品包装在视觉元素的运用上仅仅是运用广西少数民族笼统的视觉元素符号,如壮锦图案、民族服饰、绣球、铜鼓等。这虽然是广西文化的共性,然而各土特产产地的村寨,因受不同历史、文化等的影响,在大广西文化的共性中又有村寨文化的差异性,而这一点才是土特产包装视觉元素的精彩点,也是最能吸引消费者注意的视觉元素。如果土特产的包装缺少这一元素,就无疑给外地游客造成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土特产都差不多,到一地买了另一地就没有必要再买的印象,从而影响了整个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土特产品的销售。

3.缺乏对广西民族传统包装材料和工艺的开发利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各民族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使用了很多符合现代社会对包装所要求的绿色环保材料和加工手法,虽然有些形式与制作工艺落后于现代社会,但只要加以改造,就可以重焕光彩。但时下有相当多的土特产品包装并没有去继承和开发利用传统中有利的部分,而是全盘扬弃,在材料的使用上一味追求现代化和高档,在装潢上追求华丽。如广西一种三件套的土特产包装,制作成一个皮革密码箱,并配以烫金的品牌和商标,十分华丽,但完全失去产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社会追求的环保、绿色、回归自然相背离,这就很难从包装的视觉上吸引消费者,从而影

响了产品的销售。

二、整合广西高校包装设计教学与土特产品包装的策略与措施

广西多所高校都开设有设计专业,特别是作为专业设计院校的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商品包装设计课程更是该院平面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迄今为止,该课程已开设46年。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商品包装设计课程定位是吸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使民族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并侧重从艺术性、科学性相结合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广西高校拥有一批对广西少数民族本土文化有着深入了解的师资队伍,在有设计项目时,都能发动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给企业提供设计和创意方案。这样,既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又为学生参与市场创造了机会。加上与本地土特产品生产地很近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客户能进行深入沟通,并且在诸多方面给他们以不断的技术支持。以上这些都能给民族地区土特产包装与高校包装设计教学的整合提供良好的条件。

1.实施策略。项目化教学是本地高校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实施策略之一。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课程项目化的教学目标是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教学内容是与专业密切联系的企业项目与任务,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性、师生互动性与成果应用性紧密结合。课程项目化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它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从职业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使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专业教师通过课程项目的研究开发、项目教学与成果转化,才能做到高校包装设计教学与行业接轨。教师在课程项目化过程中需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做到“教最新的专业知识”,保证让学生学有所用。课程项目化是提升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的最佳策略。高校包装设计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以及课程项目教学来完成,而课程项目化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项目化也是高校设计教育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需要。学校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与丰富的人力资源,有条件进行课程项目化开发与成果社会化应用,从而服务于企业和行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设计项目带入课堂,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既让学生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技能,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将以往的书面作业转换为与实际项目相接轨的形式,也为实践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带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这种根据企业一个真实项目为主的教学方式,被称为项目化教学;这种新鲜的讲学方式,也是使学生设计成熟的快捷通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优秀学生在校期间就可给企业做兼职设计师。

2.采取措施。因为以往的本地高校设计专业教育一直以虚拟设计为主,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成功案例不多,企业对高校的设计能力还处于观望状态,但现在开始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后,多少能改变以往这些状况。然而刚开始不能全面出击,可以先找几个典型的需要包装的企业进行沟通,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深入企业和市场进行调研,对原有包装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其优劣,实行有效改造或重新设计,使该企业产品在包装上能有效反映产地和地域文化,吸引消费者,推动销量,以影响其他企业,为以后的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

为了将高校包装设计课程与土特产品包装进行有机结合,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教学之路,笔者认为在包装设计课程中要打破以往教学中的教师理论讲解后,学生画草图方案,然后教师定稿,学生再制作的模拟化教学模式,要利用自身所处的地域土特产加工企业众多的优势,将学生的包装课程练习放到土特产加工企业去完成,将二者进行整合。第一步,在上包装设计课程之前要组织相关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对广西土特产品的企业进行摸底,找出哪些企业的包装需要改造,哪些企业在开发新产品需要进行包装设计,并建立相关档案,加强联系,为上课时提供案例和学生进行实践做准备。第二步,在学生学习完包装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后,以分组的形式下到相关企业,与企业直接交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包装方案,在企业提出整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应用。即使方案应用后,这些学生还要继续对该企业的产品包装进行跟踪服务,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不间断的实践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在这些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以后的教学实践做准备。这样,学生在毕业前就有了一定的包装设计实践能力,为顺利就业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广西高校的包装设计课程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土特产包装做支撑,实践的机会非常多,如果能把企业和市场与课堂联系起来,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设计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能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企业提供很好的设计方案,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参考文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M].柴常佩,译.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4.

[2]尹定邦.设计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上一篇:文明礼貌三字经下一篇:数据库课程教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