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读后感

2024-10-23

先生读后感(共12篇)

1.先生读后感 篇一

你有没有时常感觉身体里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对你说“你还是去看看吧,我感觉我在你身体里对你不好”而另一种声音却在反驳“你觉得不好就不好啊,我要我觉得不好才会去心理咨询,其实我觉得我在你身体里挺好的”,这个对话像不像正在被焦虑和抑郁情绪困扰的你?你对很多事情也提不起兴趣,不想见人不想打扮,什么也不想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主人公蛤蟆先生心境就是如此,这看似是一本童话故事,却道出了我们成年人面对焦虑和抑郁最真实的感受。

从开始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到不愿意面对,觉得丢脸恐惧,再到了解自己的成长中原生家庭的羁绊,童年中的亏欠,成年后愤怒背后的故事,最后说出“我好,你也好”。蛤蟆先生被治愈了。

一开始,蛤蟆先生哭着跟心理医生说道“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这个感觉有没有似曾相识呢?也许只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子,某个瞬间,一直看似积极乐观的你,却突然间失去了快乐的能力,那些让人斗志昂扬的正能量通通试失效,所谓坚强,不过是一盘散沙,你像一个皮球慢慢泄了气,做什么都没力气,甚至觉得活着都没意义。

这本书将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通过幽默的小故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蛤蟆先生找心理医生的10次咨询中,部分读者可能会有一些代入感,通过阅读或多或少的感受到力量,但如果已经没有办法继续,请及时寻求专业力量的帮助,相信你也能遇到苍鹭,我们可以拥有美好。

这本书触动我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深陷痛苦时,却不自知自己为何痛苦,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剧本活成了悲剧,却不知这是我们自己亲手造成的自证预言,然而你卖力的演绎悲情的痛苦人生游戏,最后赢了游戏,却输了自己。

蛤蟆从一开始像个孩子一样依赖父母权威,依赖心理医生给他一个答案,通过追溯童年,直面内心的恐惧,到最后幡然醒悟,没有人可以真正帮你,没有人可以给你答案,能帮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2.先生读后感 篇二

苏教版的教材中, 现代散文大概有五十篇, 占所教篇目的百分之二十六七。《藤野先生》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散文在频繁更换的教科书中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证明它确实是名篇中的名篇, 可以称之为“经典之作”。

我依据郁达夫的“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 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文章里有表现出来的个性, 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的观点, 确定了这篇散文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先生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藤野先生。

2.体会鲁迅先生个性化的言语表达。

3. 感受鲁迅先生独特的情感认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研读文章

一、背景资料

(一) 从鲁迅先生的著作中, 我们可以看出, 其学生时代的三位老师———寿镜吾先生、章太炎先生和藤野先生, 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让他铭记难忘。那位读书痴醉时只管自己尽情“拗过去, 拗过去”的寿镜吾先生, 大家并不陌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生动描述。章太炎先生是鲁迅的国学导师,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就是回忆章先生的, 那是鲁迅先生一篇没有完稿的绝笔之作, 是他逝世前忍着极度病痛写的。藤野先生则是鲁迅日本留学期间的一位日本医学教授, 一个异国的普通老师让鲁迅先生念念不忘并专门撰文纪念想必是有原因的。我们会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找到答案。

(二) 鲁迅去日本的时候, 日本的国力正逐渐强盛, 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 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了中国的北洋水师, 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气氛。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 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 因此, 他们 (指中国人) 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 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 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 就常常遭受少年人的辱骂。 (为什么不回去流血?还在这里读书做什么?) 鲁迅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 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鄙视和轻蔑中间, 请想一想, 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 怎么能忍受这样的侮辱?

(三)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选择学医的, 因此1904 年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在《〈呐喊〉自序》中, 他谈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历程。他说:“我的梦很美满, 预备卒业回来, 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 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是两年后他决定弃医从文, 这是由于那次课堂上看幻灯片的经历。他说:“从那一回以后,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四) 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敬重的老师;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 年, 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 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 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 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 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 《鲁迅选集》出版, 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 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 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五)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 又过了相当的年数, 很可悲的是, 当时的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所以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 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 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 另眼看待。我少年的时候, 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 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 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 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 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 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选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二、自主阅读

(一) 请给文章的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 阅读本文至少三遍, 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你读书的感受, 做批注。

(三) 本文的叙述结构是比较清晰的, 按在东京 (与藤野先生相识前) ——在仙台 (与藤野先生相识处) ———归国后 (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 的线索自然行文, 围绕藤野先生的“为人行事”把诸多材料有机组织起来, 丰富而不紊乱, 可谓“形散而神聚”。

1.课文的主体故事就发生在仙台, 现在请大家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 整体感知课文。

(1) -段, 在___, 表达对______的厌恶;

(2) -段, 在___, 回忆与_______的交往;

(3) _-段, 在___, 表达____对的怀念。

2.速读课文, 练习一下概括能力, 说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另外, 本文还延展开来, 写了两个“事件”, 一个可以称作“匿名信事件”, 你能说出另一个吗?

3.作者这样选材, 这样安排结构, 这样表达语言, 有什么效果, 如果是合理的, 是富于表现力的, 合理在哪里?表现力在哪里?

(四) 我想从人教版教材“研讨和练习”的一个题目说起:关于课文, 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 讨论一下,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 标题是“藤野先生”, 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 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 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 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 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 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第二课时———学写文章

《藤野先生》是一篇记人叙事性散文。文章笔法有致, 去粉饰, 剔雕琢, 朴实自然, 给人以清新之感, 表现了鲁迅散文质朴洗练的风格。它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散”而“不散”的结构

(一) 形散:

第一部分:鲁迅写了在东京“清国留学生”白天黑夜不务正业, 寻欢作乐的生活。他们在“樱花烂漫”的大好春光里, 不知勤奋学习, 而是溜达闲逛, 以致使富有爱国主义的作者决定:“去别的地方看看, 如何呢?”这样的起笔似乎离题太远, 与标题”藤野先生“关系不大。

第二部分:

(1) 写了去仙台的路上, 看见“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时的感受, 以及对仙台的介绍:规模小, 冬天冷, 没有中国留学生;

(2) 初到仙台时受到的优待:学校不收费, “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一位先生三番动员自己搬到一家离监狱很远的客点里去;

(3) “漏题事件”和“电影风波”。

这三处是节外生枝的闲笔, 也与标题“藤野先生”不符。

第三部分:

惜别藤野先生后, “总还时时记起他”以及后面“点上一支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的一段文字, 表面上看来仍没有紧扣藤野先生, 似乎“结尾不圆”。

(二) 神不散:

(1) 作者写东京环境的污浊以及“我”的憎恶, 无非是从侧面揭示:东京无可恋, 交代作者去仙台学医, 从而结识藤野先生的起因, 为以后突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伏笔。正如欲画花红, 先画绿叶一样, 这些“闲笔”起到了“烘云托月”, 很好地为中心服务的作用。

(2) 日暮里:林贤治在《人间鲁迅》一书中介绍:就怕见“日暮里”三字, 当时想起《离骚》里的“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的句子, 竟升起一种被放逐的感觉。黎孟德在《黎教授教你读鲁迅散文》一书中介绍:实际是写作者耳闻“日暮”之名联想到祖国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 也如日暮一般的情况而增的忧国之愤。

(3) 水户:“水户”是明末思想家朱舜水因反清事败长住日本讲学客死的地方。作者写水户, 增强对爱国者的景仰, 平添救国之志。这两处点染交代了作者和藤野先生结识的思想基础。

(4)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以“物以稀为贵”的好奇心来关心自己, 正好与藤野先生在科学上帮助自己以“平等待我”的崇高品格形成对照, 突出了藤野先生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5) “漏题事件”和“电影风波”有三个作用:

A.成功地凸现了“我”的形象。

四件往事:我与藤野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

漏题事件:我与日本青年之间———是歧视与被歧视的关系。

电影风波:我与中国看客 (充当示众的材料) 之间———是鄙夷与被鄙夷的关系。

B. 受军国主义毒害, 怀着民族偏见的日本青年也与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 认真教学形成对比, 再现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C.交代了作者弃医从文, 离开藤野先生的原因。

(6) 文章的结尾从“我”的角度写出了藤野先生的巨大影响。即透过学生这面多棱镜, 折射出老师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 从而突出老师的伟大。这种艺术折射法写足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 更能反衬出藤野先生品格的高尚!

文章的主题应该是:歌颂藤野, 怀念藤野, 激励自己。为了表现这一思想, 鲁迅把对藤野先生的歌颂、怀念和自己的思想发展交织起来, 相互辉映, 即透过学生这面多棱镜, 折射出老师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 从而突出了老师的伟大!这种艺术的折射法, 写足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 更能反衬出藤野先生品格的高尚!

二、白描与对比的人物描写

(一) 白描:原指国画中那种纯用墨线勾勒, 不着颜色来表现物象的技法, 文学上借用过来, 就是指那种不多加渲染而用精炼的笔墨,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鲁迅笔下藤野先生外貌、声调和生活方面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他俭朴、勤苦的作风。

1. 外貌: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黑瘦”是藤野肖像特征;“八字须”是日本人蓄胡子的习惯;“眼镜”是潜心于学术研究者所用之物。文中删去了原稿“高身材”和与学者无必然联系的“大眼镜”的“大”字。这样, 文章就极俭省地刻画出了藤野先生的学者形象。

2. 声调: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这种声调正表现出藤野先生是胸有成竹, 不慌不忙的饱学之士。

3. 衣饰: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有一回上火车去, 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一方面突出了藤野先生专心致力于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当时日本的地位。藤野先生是属于当时日本下层知识分子。所以他的生活作风正是他低下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反映。

1901 年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师;

1915 年由于没有学位, 不能在大学任教而离职, 在慈善医院工作一年;

1916 年回乡自设诊所。

(二) 对比:就是在正和反、美和丑的比较中描写人物。

1.受军国主义毒害, 怀着民族偏见的日本青年 (学生会干事的上窜下跳和后面日本学生欢呼“万岁”) 也与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 认真教学形成对比, 再现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2.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以“物以稀为贵”的好奇心来关心自己, 正好与藤野先生在科学上帮助自己以“平等待我”的崇高品格形成对照, 突出了藤野先生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3.文章通过“我”在东京以及去仙台路上的见闻和对仙台恶劣环境的迅速适应与清国留学生的对比, 表现了“我”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 把全部心血投入的心理。

4.在漏题事件中, 弱国子民鲁迅在强国留学受人歧视, 日本学生对藤野先生精心辅导异国的“闯入者”表示嫉妒和不满也是必然的, 但是鲁迅毕竟可以去斗争。比较之下表现出日本学生器量狭小。

5.在电影风波中, 鲁迅看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 人民不觉醒是民族落后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啊!你作为人类的价值何在?难道只是为了充当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吗?比较之下, 一个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灵魂”, 还有一群是面无表情的“躯壳”。

在文章里, 鲁迅熟练运用白描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成功地刻画了藤野先生和“我”的形象。

第三课时———学改文章

一、文章究竟该怎样修改

(一) 鲁迅先生的经验: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 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 毫不可惜。”“我写完之后, 总要看两遍, 自己觉得拗口的, 就增删几字, 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 宁可引古语, 希望总会有人懂, 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 是不大用的。”

(二) 惠列赛耶夫的经验:

应该这么写, 必须从大作家们完成了的作品中去领会。那么, 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 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 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 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 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 这要改作, 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 还得加些渲染, 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黄庭坚就从宋祁修《新唐书》的一本手稿中受到过教育。

鲁迅自己的手稿也正是我们学习修改文章的一种很好的教材。仔细研究鲁迅的手稿, 研究他的每一处删改, 就可以得到更多有益的启发, 得到学习写作的门径。

二、细读研讨

(一) 为什么要这样改?

(二) 改过之后好在什么地方?

(三) 不这样改行不行?

(四) 是不是还有别的改法?

(五) 可以去找找鲁迅先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列举几处鲁迅先生的修改实例, 出自《跟鲁迅先生学改文章》, 朱正著, 岳麓书社。

三、拓展学习

(一) 找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连同本文做点比较阅读和研究, 以《鲁迅和他的老师》为题写本周的作文。

(二) 课余收集鲁迅先生的手稿, 继续学习揣摩鲁迅先生的文章修改艺术。推荐书目: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

参考文献

3.先生教我做“先生” 篇三

下课回到办公室,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如何当好班主任》,是宋玉送的。前两天我刚批评她,她什么意思?是在示威吗?……书中夹了一张卡片:“老师您不要误会,我不是对您的能力有怀疑,只是看您每天管理班级太忙太累,这本书可能对您有帮助,想让您轻松地和我们共同享受生活!”我不禁为自己的狭隘而感到羞愧,多好的学生啊!这本书能帮助我管理好这个男生调皮,女生爱玩的班级吗?

以后的几天,看了魏书生的这本书,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自己几年的教育生涯,深感惭愧和内疚。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这成为看魏书生的书的同时常常徘徊在脑海中的疑问。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强的自己对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总体看,这个班的纪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学见了老师像老鼠见了猫。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减退了,热情少了,积极性没有了,总体成绩也不见上涨,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维的特点不见了,而作为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就更大了,上课不活跃,死气沉沉,有问题也不问了,这种课上得实在难受,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子,是我。即使有很重要的事老师也不会知道的,他们不愿意告诉你。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地了解和简单地评价学生,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提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而自己在过去几年的教学生活中,多为一点论,把后进学生看得一无是处,师生互相埋怨,甚至和自己对着干。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段的努力,都有了进步,师生关系也不像以前,有好多同学开始跟我说悄悄话了,对我的一些意见我也能听到了。

一次批改作文时,我班的张姗姗同学把她的苦恼写在了日记上。她说她的爸爸经常看她的日记,她对此行为很不理解,认为这泄露了自己的隐私。看到这,我思考了一会,在作文本上写下这样几句话:张姗姗,老师也有过相同的经历,有些事情不能客观地评价是对还是错,要看它的出发点,如果是因为爱和关心,就应该被原谅。此后,张姗姗同学像变了个人似的,开朗起来了,笑容又重新绽放在她的脸上。后来她还主动告诉我,她经常和爸爸谈心,关系很融洽。

谁说一语只值千金?我认为,它可以创造一个生命,拯救一个灵魂。

一日,我去2班上课,刚走到2班门口,班长突报:“快,老师,张萌和刘猛正因为一本故事书在吵架呢!”我走进教室,只见一男一女正吵得面红耳赤。我一方面要上课,一方面生气他们为故事书而战,一怒之下,呵令这两个学生站在讲台上,等候我处理。谁知,刚下课,班长又报告:“老师,张萌跑了!”我赶紧去找,结果没找到,和家长也联系不上,经和其他学生沟通,我才知道,张萌父母离异,她也因此患上了自闭症,她感觉老师让她站在讲台上,会使其他学生看不起她。当然,事情我处理完了,但是从这件事中,我吸取教训,赶紧调查,发现班里父母离异的学生竟有5个。我感谢这件事的发生,至少让我意识到: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熟悉并考虑学生的状况,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

俗话说得好,“要得公道,打个颠倒”,以前,我常觉得教师在地位上就是与学生不一样,教师就要高一层,就是权威,所以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地服从,无条件地执行老师的安排,不得顶撞和不满,如有违反,那就是对老师的无理,就是不听话。所以师生平等很难在现实中体现。一个学生说:“您可以用平和的语气与我们沟通,您在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理也是很不平衡的,您体会不到我们的心情,我们为了让你的怒火平息装出一副诚恳的态度,殊不知我们很反感,而不是真的去改过了。”是啊,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班主任对后进生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使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学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文明宣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及社会服务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

班主任要想真正地帮助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必须先触摸到学生的心灵。只有深入学生的心里,班主任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只有触及到学生的痛楚,才能对他们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浮在表面的管教、居高临下的训导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要进入到学生的心里,班主任要学会找准时机,切忌浮躁;学会等待,避免匆匆上阵。善于观察的眼睛也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善于观察,就能“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透过学生的表情和举动洞察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掌握学生的心理,才能知道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

“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我们不能单单解决表面的问题。如果只想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其心理,且不论能否解决,若是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其他问题产生。只有心理上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解决。只有学生的人格健全,学生的行为才能真正地改善。

树给了叶以养分,叶又使树葱茏,我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因学生而繁茂,因班主任工作而充实。

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绿意,根也有根的感受。做一名班主任,做一名与学生共成长的班主任,我真的很快乐。

4.民国先生读后感 篇四

潘晓丰

暑假读了《民国先生》,感触颇深。此书以扎实的史料功夫,流畅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近代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不为之人知的风采、情意、抱负与挣扎。从北大校长蔡元培,到好父亲梁启超,从教育实业家张謇、陈嘉庚、李光前,到出版巨擘张元济、陆费逵,从名人雅集,到友人情谊,本书呈现了民国文化人的人生百态和民国新教育各方面的图景,读之令人感叹。

在近年来的民国热中,民国教育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书通过各章角度独到的观察、叙述,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民国文教生活的全景画,其丰富的内容能让读者对民国教育的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此书叙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文人往事以及作者的身边事,文字平易而不失文采,娓娓道来像演说也如好朋友之间的聊天,读来十分亲切。

书中以人带事,不但介绍了民国时传统学校教育的情况,也探讨了家庭教育,教育出版,学校音乐教育等问题,令读者在感慨之余,也对当下的教育产生思考。

特别是梁启超先生的事例,更令人受启发。梁启超先生早年投身政治,但出生入死的残酷生活并没有让他变得世故、冷酷、无情或者圆滑,他总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重情感,那么富有人情味,他的整个人生观贯穿着“爱”和“美”。他说:人类生活,固然离不了理智,但不能说理智包括尽全人类生活的全内容,此外还有极重要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生活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表出来的方向很多,内中最少有两件的的确确带有神秘性的,那就是“爱”和“美”。

梁启超这种人生态度,对他的孩子们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而他的孩子们也都得到了他的真传,虽然每个人都有一部艰辛的奋斗史,但他们个个生机盎然兴会淋漓,从不悲观,个个都在追求“爱”和“美”,成了人生的成功者。

由于孩子远离身边,梁启超只能在书信中了解孩子们的思想、生活、学习的新情况。收不到他们的信,每次都焦急万分,而收到来信时,则会像小孩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在信中,梁启超常常这样称呼他的孩子: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那两个不甚宝贝的好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孩子们、老白鼻……从这些称呼当中可以足见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向父母讨债的。天下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必耗费父母的心血,真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样梁启超的这些子女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在梁启超给子女的家信中,也能常常看出作为父亲的煎熬与纠结。

梁思成与梁思永,从小就是一对活宝,专爱调皮捣蛋,对他们的成长,梁启超没有少操过心。1923年5月8日,他在给思顺的信中写道:“你最爱的两位弟弟,昨日,从阎王手里把性命争回。”原来5月7日,思成与思永开着刚从菲律宾带回来的汽车被另一辆汽车撞伤了。时隔三天,5月11日,梁启超在给思顺的又一封信中写道:“前两天我去看他们,思永嘴不能吃东西,思成便大嚼大啖去气他。思成腿不能动,思永便大跳大舞去气他。真顽皮得岂有此理。”须知此时的梁思成已经是22周岁的大人了,尚且如此顽皮,可想梁启超的孩子绝非天生优秀,全是后天成就。因为这场车祸,梁思成推迟一年出国留学,并留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左腿比右腿短了一截,更严重的是他的脊椎受到了严重损伤,后来得天天穿着钢制马甲。但梁启超并未对这样的孩子打骂相加,甚至连腹诽都没有,反而仍在信中给予赏识与鼓励:“这回小小飞灾,很看出他们弟兄两个勇敢和肫(纯)挚的性质,我很喜欢。”对推迟一年出国,梁启超还特别写信给梁思成宽慰他:“盖身体未完全复元,旅行恐出毛病,为一时欲速之念所中,而贻终身之戚,甚不可也。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畏。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

5.马裤先生读后感 篇五

为什么叫他马裤先生呢?因为这位火车上的客人无名,穿着马裤,所以叫他马裤先生。为什么以他为主题?因为这个故事在他的叫声中开始的。

在故事中,马裤先生不停地叫茶房帮助他拿很多东西。我觉得他十分懒。他自己不去,而要茶房帮着拿。而且他的叫声还十分惊人,也就是很大,茶房就算是有天大的事也要放下,来伺候这位马裤先生。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只有四个字拿手巾把。在马裤先生叫了5次之后,茶房不是装听不见就是耳朵已被震聋,头也没回地就走了。看来茶房也被叫烦了,懒得理他。之后,他叫了40―50次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说明茶房已经讨厌他了。在我进了城后,还听见了一声茶房!。看到结尾,我乐坏了。

6.《汪汪先生》读后感 篇六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汪汪是狗还是人,他的主人玛克斯都一如既往的爱着他。可是烦恼事情还是一件接一件——他习惯把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伸出舌头去添人家的脸表示友好,却遭到斥责,他半夜跑到街上对着一群狗狂吠,其实是想和他们交朋友,却被抓到了警察局,还有,他的学会用马桶,

而不能在街边随便找棵树撒尿······还有问就是他最大的烦恼是他爱上了的丽希布鲁夫人。

汪汪先生的经历故事留给我了很深的印象。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大家来路不明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7.缅怀张正东先生 篇七

张先生如今走了,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外语教育事业,离开了他无数的难以割舍的朋友和弟子走了。但是,他的心仍然牵挂着外语教育,他的观念、精神和理想仍然存于世间。

作为他的学生和朋友,我深知,最能告慰先生在天之灵的不是我们的泪水而是我们为继续他未尽的事业所做的努力。

张先生给我们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丰厚的。这里,我想着重追思以下四点:

一、治学严谨敬业执著

自1956年以来,张先生出版专著十多部,发表书文600多万字。仅《琼林摭萃》《张正东自选集》就有百万字。文章涉及范围有:中国教育、中国外语教学历史和现状研究,外语教学法,外语教育政策(特别是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外语课程发展,外语教师发展,外语教学科研等。

他的严谨体现在自选集选文的原则上:三不选(虽有学术价值而短期内难进入我国学者研究日程者不选、创新性的独立见解稍逊者不选、今后借鉴可能性较小者不选)、三必选(有创见者必选、涉及仍需解决的问题者必选、心中念念难忘而同行极少置意者必选)。

敬业精神充分表现在五次全国性调查工作中。他尊重科学,重视实证。每次课改,他都积极参与或主持全国中学调查,不辞辛苦,各处奔走。特别是1999年的全国高中英语调查研究,西南师大外语教研中心在他的带领下,争取到教委基教司的支持,联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英语教学做了调查,得出结论“中学英语教学有了明显的进步”:1.水平普遍提高,差距缩小;2.英语综合水平和听能成绩均有提高;3.开始了五种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从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转变,从机械性操练为主转向兼用言语活动,教学语言从汉语转向英语。他肯定“华氏结构功能法”的同时,又呼吁英语教学大纲必须更新,为新一轮课改做了舆论准备。

二、立足实际爱国爱生

张先生一向主张学习西方,研究国外教学理论和方法要从实际出发,基于国情,中西合璧,反对“拿来主义”。他本人身体力行,总结我国百余年的外语教学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他遵循“厚今薄古”的原则,把1862年至1999年的中国外语教育史划分为(1)译学中心期、(2)欧法中心期、(3)东西跳动期、(4)走向自立期。就在他去年末身患绝症之前,他还在雄心勃勃地表示要研究新千年我国外语教学的演进。

他始终强调,我国英语教学不可能不受中华文化和教学环境的制约;立足实际,借鉴西方经验、理论,做到光大中华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注意母语与目的语的关系的研究;注意我国外语教育的多元化。这是爱国爱生,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

三、刚直不阿直言不讳

张先生一生不唯上,不唯众,不随声附和,人云亦云,敢于直言。要做到这点不但要有勇气,更需要公心。记得在1987年研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时,部领导想削减课时,张先生直指基教司领导大声疾呼,如果谁要过多削减外语课时将要成为“历史的罪人”。2004年11月,他致信给教育部长,提出:一、科学地、透明地制定一套外语教育政策,以解决外语教育的宏观问题;做到外语教育目的多元化,要求分地域,据实统筹;循序渐进,学外语不能急于求成。二、新世纪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要从我国实际出发考虑应该和可能如何(做),要尊重已有的经验。他指出“十年课改五年完成”的做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而是大跃进。实际证明他是正确的,课改正分期分批稳步地进行着。

张先生本着对上对下负责,对国家、对子孙后代负责敢吐真言,在当今教育这片净土已受功利主义污染的情况下,有这样的精神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啊!

四、热情待友道义之情

张先生对致力于外语教育事业的志同道合者满腔热情,推心置腹;对小字辈爱护备至,帮助扶植,甘当人梯。我与先生虽相隔千里,但常常热线相同,通话很长。我们由于关注点相同,话又投机,尽管因经历各异,观点并非完全一样,但互无保留,开诚布公。有时遇到困惑,我与张先生聊聊,茅塞顿开,立马觉得轻松许多。先生对我的厚爱、支持,终身难忘。最令我感动的是,当我请他为我的自选集写序时,他不但欣然同意,而且写得热情洋溢。他对我这个后生的肯定使我深为感动,深受鼓舞。

张先生广结善缘,不仅结交名流,也热情讴歌那些不善突显自己而对外语教育做出很大贡献的人。他写“赤诚的中国心—记邓炎昌教授和他的朋友们”一文的过程中,不辞辛苦采访、调查、撰稿、改稿,用他那朴实无华,然而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笔调把邓炎昌和胡鉴明教授写得惟妙惟肖。

8.说说“杨绛先生”的“先生”之谓 篇八

这就是“大义灭亲”的故事。在古代,君臣家国属于“大义”,自己的儿子,属于“亲”。由于这个“亲”祸国殃民,有伤“大义”了。所以,在两者的权衡之中,石碚选择了前者,杀了自己的儿子。

钱锺书先生的妻子,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杨绛女士在2016年5月25日以105岁高龄去世,各媒体纷纷以“杨绛先生”的称谓予以报道。有人困惑:“先生”向来是对成年男性的一种普通称呼,大家为什么不约而同称她为先生呢?

其实,“先生”这个称呼其实由来已久,用以称呼女性是近代以来的事。搜索百度百科可知,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先生”的称呼针对着不同的对象。

孔孟时代,主要用以称呼父兄或年长有学问的人。例如《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先生,谓父兄。”《孟子·告子下》:“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赵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

战国时代,主要用以称呼有德行的长辈。比如《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宴坐,谓三先生日:‘愿闻先生有以补之阙者。”姚宏注:“先生,长老,先己以生者也。”先生的本意就是指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后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

清初,曾经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盛行起来。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犹如现在某些地区对老师的泛称。

但是这些称谓说的都是男性,包括后起的尊称教师、会计、账房、算命师、风水师、说书、评弹等玄学或艺术工作者为先生,女性向来是不在其列的。

据著名语言学家刑福义先生考证,将女性称为先生这一用法,大体上跟中国现代史同步。目前最为有说服力的权威文献是毛泽东1936年9月18日写给宋庆龄的信(《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庆龄先生左右:

武汉分别,忽近十年。每从报端及外来同志口中得知先生革命救国的言论行动,引起我们无限的敬爱。一九二七年后,只有先生与我们的同志们。……尚有赖于先生利用国民党中委之资格作具体实际之活动。兹派潘汉年同志前来面申具体组织统一战线之意见,并与先生商酌公开活动之办法,……同时请先生介绍与先生比较接近的诸国民党中枢人员……与汉年同志一谈,不胜感幸。

顺问近安

毛泽东

“九一八”五周年纪念日

一信之中,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宋庆龄七称“先生”,既见个人敬重之情,又含家国深远之意。周恩来总理在邀请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的信中,也称她为“宋先生”;国民党方面称宋庆龄为“宋先生”就更普遍了。事实上,在那个时代,这种用法相当普遍。许多与宋庆龄同时代的知名女性,也经常被称作先生,如何香凝(生于1878年)、许广平(生于1898年)、冰心(生于1900年)、冯沅君(生于1900年)、沈祖棻(生于1909年)、张充和(生于1914年)、谢希德(生于1921年)、周与良(生于1923年)等。可见,即便从20世纪算起,称女性为“先生”这一用法也有将近百年历史了。

纵观这些被称作“先生”的女性,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们身上这样一些特质: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都曾从事与文化、教育相关的工作;都享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崇高的社会威望,相应的,年紀也都比较大。

众所周知,在古代男权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女性社会地位较低,受教育机会较少,往往受到歧视和压迫,自然也就没有被称为“先生”的机会和可能。20世纪以降,女性地位不断提高,杰出的知识女性代不乏人,那么,作为通称的“先生”向女性开放,既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

9.《汪汪先生》读后感 篇九

在这本书里有许多的人物。有喝了蓝药水变成人的汪汪先生,还有汪汪的主人马克斯,马克斯的爸爸施泰伦先生,施泰伦先生的朋友埃德加先生,眼镜店的验光师丽希布鲁夫人,服用蓝药水有母狗变成女人的冯阿尔腾斯坦茵夫人,喝了蓝药水变成的兔人和鸡人【他们是埃德加先生的兔子和鸡】,汪汪先生的意中狗爱德里娜等等,等等。在这里面我最喜欢汪汪先生。因为他帮助了埃德加先生找到了他的鸡和他的兔子。

在这里面有许多的故事。比如说警察局的一幕,追寻兔人和鸡人,失意人和失意狗,尴尬的三角恋,马克斯谈汪汪先生的教育等等,等等。我最喜欢马克斯谈汪汪先生的教育这个故事。因为青少年教育部的人要来。如果检查不好马克斯就要被送到养育院。所以呢,施泰伦先生就教育了汪汪先生。之后汪汪先生就做得非常好。

10.《臭臭先生》读后感 篇十

我在暑假里看了一本书,书名叫《臭臭先生》,我很喜欢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有时让人开怀大笑,有时让人忧伤。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

《臭臭先生》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臭臭先生是个流浪汉,少女克洛伊每天去上学都会遇到他,但是从来没有跟他打过招呼。有一天,参加竞选的妈妈提出要把所有的流浪汉赶出小镇,克洛伊自作主张把臭臭先生藏进了自家后院,故事由此展开。克洛伊的妹妹安娜贝尔觉得姐姐不应该跟流浪汉打交道;妈妈觉得收留臭臭先生会影响自己的竞选,克洛伊应该怎么办?臭臭先生身上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原来臭臭先生竟然是一位勋爵,虽然大家都想让臭臭先生当市长,但是最后臭臭先生却又去流浪了。这本书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不要以貌取人,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像克洛伊一样有爱心。

11.先生读后感 篇十一

一、从散文集《朝花夕拾》这一整体角度分析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本写于1926年的散文集。这一年,“三·一八”惨案发生,鲁迅先生以实际行动参加了群众斗争,对屠杀者发出了愤怒的抗议,他指出“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还与“现代评论派”展开激烈的论战,始终站在青年学生一边,揭去了那些欧美绅士们虚伪的面具,戳穿了他们所玩弄的扮演帮凶的把戏。“三·一八”事件以后,鲁迅受到了北洋政府的通缉,前往厦门大学担任文科教授。在厦门,鲁迅完成了在北京已开始动笔的这本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虽然十篇各自独立成篇,但又首尾相连,紧密贯通。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躲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所谓“休息”和“准备”,实际上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的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赞扬藤野先生,怀念藤野先生”,实在是没有结合这本散文集的背景和创作意图,把这篇文章与《朝花夕拾》中其他文章割裂开来,把它看作是片段的回忆录,满足于对这篇文章作单篇的分析,而没有把《朝花夕拾》看作是有机的整体,从总体上来理解和把握这一散文集的构思、寓意和思想。

二、从《藤野先生》这一个体角度分析

《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的第九篇,前一篇《琐记》,详细记述了作者到异地南京去求学的经过。在南京求学几年,大失所望。在《琐记》的末尾说:“所余的还只是一条路:到外国去。”到哪里去呢?1902年作者到了东京。那么东京又是怎样呢?那就是《藤野先生》一文中开头的这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就恰恰反映了作者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接着写中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糜烂庸俗的生活,他们白天迷恋樱花,并把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弄成各种花样,不以为丑,反以为美。晚上则学跳舞,震得地板咚咚地响,造成“满房烟尘斗乱”,这与表现藤野先生有何关系?其实是反映一个爱国青年忧国忧民的悲愤,紧扣“无非这样”,表达失望之情。至于“日暮里”和“水户”,不正是反映作者没有找到救国之路的迷惘和苦闷吗?不然这两个地名为何还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藤野先生也没有什么关系。至于受到优待,教参分析认为鲁迅先生是心存感激的,然而作者却用“白菜”和“芦荟”自比,把这种优待幽默地自嘲为“物以稀为贵”,难道我们不能读出一个弱国国民被同情的心酸和隐痛吗?在仙台求医的过程中,写藤野先生和“我”谈话交流的内容不多,但写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的内容却很长,作者是不是有意突出这两件事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上的打击?如果说,匿名信事件只是让作者感到被歧视,进而不平,“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那么,看电影事件就使作者彻底认识到中国之所以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最终促使鲁迅先生找到了救国的关键,于是,“在那时那地,我的意思却变化了”,“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梳理自己的思想,进行着深刻的内省,所写文字虽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但这不正是自己当初离开藤野先生的初衷吗?因此,不能偷懒,要继续斗争!

三、从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来分析

鲁迅先生逝世后,藤野先生写过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写道:“那时我在仙台的空崛街买了房子,周君虽然也到我家来玩过,但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据说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墙上,我真感到高兴。可是我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把这张照片赠给周君的了”,“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照片的呢?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我虽然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从这封信的内容看,藤野先生与鲁迅之间没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也没有非常深厚的师生感情。

从以上三点分析来看,虽然藤野先生的确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老师,没有民族偏见,对鲁迅很关心,但是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只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来组织材料的。不能说题目叫《藤野先生》,就表明了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写藤野先生的。文章是重点写自己思想变化的历程,通过回忆往事,梳理思想,激励自己继续战斗。

12.别了,“跛脚先生” 篇十二

本来, “学做人 (品行) ”与“学做事 (知识) ”是学生在校的双重任务, 相应地, 育人与教书、德育与智育、“传道”与“授业、解惑”就是教师岗位的双料素质、双重职责, 两者应可得兼, 缺一则不成其为师。可以说, 为人师者, 才学疏漏是误人子弟, 德行粗劣更是误人子弟, 有德而不育 (彰、张、为) 同样也是误人子弟。“教书”“育人”应该是如影随形、须臾不可分离的。然而却总有学校和教师棒打鸳鸯, 把两者活生生地隔离开来, “各搞各的”“老死不相往来”, 乃至对立起来, “水火不容”“有你无我”。

这样的教书先生, 我们不妨给他个封号吧———“跛脚先生”, 特点是素质发展片面畸形, 课堂教学、教育科研马马虎虎以上, 个别甚至教学、课题荣誉证书不少, 所谓的论文著作一大摞, 但“育人素质” (德育素质) 却连“马虎”水平都够不上, 是其弱项、“心病”“死穴”, 活脱脱一个走起路来左脚 (教学与科研素质) 高、右脚 (师德形象与德育能力) 低的形象。

“跛脚先生”“跛脚现象”于教育事业殆害无穷:一是加剧教学与育人“两张皮”现象, 不利于教师本身的全面高素质专业化成长;二是有违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理念, 不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是学生在此等先生“教化”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相对滞后, 智力发展遭遇“瓶颈”, 学习后劲不足, 最终反过来制约着学校及教师本人所孜孜以求的教学质量;四是个别“跛脚先生”身上的教科研“光环”对其他教师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欺骗性, 一些学校还把他们隆重推介为“品牌教师”、树立成全体教师的“标杆”。“跛脚先生”们名利双收, 于是, 教师队伍中闭门造“文”的多起来了, 潜心育人的更少了, 浮躁的教育心态、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盛行一时。

造成“跛脚先生”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两种:第一种可概括为“重教书、轻育人”“只教书, 不育人”, 教学、教科研与育人“两张皮”。如, 有的教师宁愿多上课也要想尽办法逃避当班主任。症结出在教育理念与工作态度偏差;第二种可概括为“乐教书、惧育人”“长于教书、拙于育人”。其症结就出在育人素质能力低下。

根治“跛脚先生”病根唯有对症下药, 这剂“药方”就是:强化育人意识、提高育人素质。换句话说, 就是要建设全面高素质德育队伍。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面向全体教职工进行育人素质建设, 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认识, 推进全员育人机制的建立。不重视这点, 就极易造成教师角色的窄化、异化和冲突, 导致育人主体孤立化倾向 (即把德育重担都推到班主任等部分教师身上) , 进而助长教师发展片面化, 偏离全面高素质德育队伍建设的基点;二是专职德育队伍建设, 重点是班主任队伍。正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教基[2006]13号) 指出的:“在普遍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努力承担育人工作的情况下, 班主任的责任更重, 要求更高”“充分发挥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不强调这点, 就是无视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实情和优势, 抓不住全面高素质德育队伍建设的重点。

看来, 学校是需要立即与“跛脚先生”永别的, 那么, 以什么样的方式礼貌地送走“跛脚先生”呢?

正本清源, 更新观念, 牢牢树立“德育也是业务”意识。

“我们这个老师业务能力很强!”“这位同志业务不怎么样。”“这个人的业务水平如何啊?”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评价或问话。并且这样的话通常出自于教育系统的长者、尊者、领导者。换个位置, 如果上面三句褒扬 (肯定性评价) 或批评 (否定性评价) 以及有意识的发问出自君之尊口, 或者当下是你听到这话, 你的初衷为何?作何感想?如何回答?

1.直截了当:你如何理解教师的“业务”两个字?

老实说, 目前社会上对教师“业务”的理解在实践中是有些偏颇的 (尽管理论上并不偏颇) , 很多人仅仅把教师的“业务”看成是“教学业务”“课堂业务”或者甚至是“教科研业务”, 而容易忽略“育人” (德育) 这块教师理所应当的“业务” (“主业”) 。极端的情况是:一个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天天与学生“混”在一起的老师, 甚至有可能被视为“不务正业”。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德育工作“讲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历史脉迹, 有德育工作不够专业化、较难专业化的实际, 有德育易“虚”难“实”难衡量等操作层面的问题, 有德育工作细碎、繁琐往往“劳苦无功”的问题, 有德育“百年树人”而非“立竿见影”, 投入到产出的过程周期长的问题, 有德育工作不够“实惠”的因素, 有在社会大气候面前学校德育孤军奋战、独木难支的困境等, 等等。

“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等等标语口号见诸于党的政策文件, 甚至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也首次把德育作为一项法律条款, 更别说遍布于各种教科书、教育理论著作中的文章。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一到现实中就行不通了呢?

有部电视剧叫《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我这里也要说:“别拿德育不当业务, ”讲大点, 有个“教师业务观”的问题, 即, 我们如何形成并实施:基于对教师的深入了解的、挤干泡沫、去伪存真的真实业务观, 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相匹配的全面业务观, 以及动态发展的业务观、特色业务观, 等等。

为此, 重要的一点是:树立“德育也是业务、更是业务”的认识, 让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在学校生根开花, 建立、健全全面系统、科学合理、动态发展的教师业务考核评价体系, 为老师们搭建更大的舞台、打开更多的门窗, 开辟更广的专业化发展通道, 避免任何以偏概全、本末倒置、急功近利的做法。

2.宁静致远, 慢工细活, 苦苦练就“德育基本功”

三笔字、普通话、演讲、备课说课公开课、课件制作等“教学基本功”得到各地各校的高度重视, 热热闹闹的“比武”活动层出不穷、奖项荣誉名目繁多。然而, “德育基本功”却鲜有人提及, 从学校到教育行政和科研部门一直未予足够的重视。

什么是“德育基本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教师应该掌握的做学生思想品德工作的“看家本领”———学科教学的情感渗透、一堂班队课、一期黑板报、一周国旗下讲话、一篇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一篇学生转化个案、一则安全预案、一场个别谈心、一次家访、一个致家长的电话、一项德育活动的创意、甚至教室的布置、宿舍内务指导、运动会入场式的一句响亮口号设计, 都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德育功底”。

教师的专业化应该是两条腿走路, 左脚是学科教学专业化, 右脚是德育专业化 (包括但不限于班主任专业化) 。当然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 学科中也有德育, 学科教学是德育主渠道, 但德育还有大得多的领域:班主任、辅导员乃至宿舍管理员。要推进德育专业化, 就应该苦练“德育基本功”。

学校和教育业务部门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教师“德育基本功”比赛来创设氛围、引领观念, 进而有效改变“教学基本功”是“硬功夫”、“德育基本功”是“软功夫”的状况, 让教师把“软功夫”也练成“硬功夫”, 提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全面能力素质, 让德育工作者也有更多机会得到掌声和实惠。

上一篇:白酒厂商联谊会区域经销商发言稿下一篇:预测小升初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