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2024-10-14

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精选8篇)

1.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篇一

2014年平面设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济南市长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O一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平面设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广告创意、设计水平,能够熟练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InDesign等流行平面设计软件进行海报、画册、动漫、包装、书刊杂志、折页等常用平面广告设计,成为集广告策划、平面设计与制作、广告印刷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二、业务工作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艺美术各类产品生产企业,从事广告设计和制作、装饰装潢、产品造型、室内装饰设计等工作。

根据以上业务范围,可将工艺美术职业岗位大致分为4个专门化方向: 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包括工艺绘画的设计与制作。

广告制作与装潢。包括从事商品包装、展示、广告的设计与制作。工业造型设计。包括从事日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实样与模型制作。

室内设计装饰与装修。包括从事室内环境设计、室内装修施工制作和管理。

三、知识与能力结构

(一)知识结构

第一部分结构素描、设计素描.色彩原理、色彩配色、设计色彩、色调小稿训练、色彩长期作业

第二部分 Photoshop CS2:Photoshop操作基础、图象优化处理、经典实例分析与制作 Illustrator CS2:广告招牌制作、灯箱广告、服装广告设计、企业徽标设计、名片设计

Coreldraw13:包装盒的设计、宣传单、海报及名片的制作、产品及商业广告设计、名片设计 第三部分 Photoshop高级:讲解海报设计、包装盒设计、CI设计、产品广告设计、后期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Illustrator高级:广告插画制作、矢量描图、角色贴图制作、广告创意稿、印前制作技巧等 第四部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色彩设计学、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图形创意、招贴设计

第五部分广告设计(CI策划)、VI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视觉导向设计、软件综合

(二)能力结构(1)、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形成专业基本能力,手绘+核心能力(设计创新)+扩展能力(表达与交流)。(2)、软件操作的能力,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 Acrobat四个软件(3)、良好的设计思维表达能力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一定的鉴赏能力,学会设计以下内容的能力:

标志设计(logo设计,商标设计,企业标志)

CIS设计、VI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识别系统设计)广告设计、广告创意设计

海报设计、DM 设计(宣传单设计)

样本设计、宣传手册设计、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楼书设计、年报设计 包装设计

书籍插画绘制、贺卡设计、请柬设计 报纸、杂志排版设计 各类印刷品设计等等。(4)、室内设计分析能力、表现能力。(5)、能够根据项目的要求,确定完成项目的所需要的技术与方法,并较熟练的完成任务;(6)、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与交流,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四、课程设置及内容

(一)文化基础模块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3).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4).英语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5).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 《素描》

本课程进行素描基础理论和技法的讲授,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对形态的敏锐感受力,能理解和表现对象的结构、色调和气氛,加强速写、默写练习和多种技法练习,为学生打下较坚实的造型基础。《色彩》

本课程讲授色彩的基本知识,进行色彩写生练习,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与运用色彩塑造物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运用色彩塑造形象和表现情绪的能力。《构成基础》

本课程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通过点、线、面、体的构成练习,使学生树立造型和色彩构成原理,掌握形态构成的方法,培养和开发学生设计思维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作为计算机系列课程中的启蒙课程,为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为学生继续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奠定了基础。《Photoshop》

课程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系统学习,牢固掌握软件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对平面设计作电脑辅助表达,使设计者的艺术灵感,在计算机上最大限度的得以实现,Photoshop能够通过计算机构思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延伸创作者的创作灵感,特别是与包装、海报以及印刷等相关的内容。善于利用日益增多的各种设计素材库,对图像进行处理,变化出更为丰富的视觉语言,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无穷创造力和想象空间。《Coreldraw》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要求能独立进行相应广告设计、封面设计、商标设计。进入社会后能迅速参与实际工作,并运用已有的软件知识,不断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五、实践性教学和毕业实习

(一)实践性教学

鼓励学生到广告公司实践学习,使学生了解实践应用过程, 使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见习

组织学生到与专业关系比较密切的企业进行实习,有条件的要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有关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一般情况,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技能,最后达到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并为就业创造条件。

(三)教学阶段的技能训练

1.标志设计(logo设计,商标设计,企业标志)

2.CIS设计、VI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识别系统设计)3.广告设计、广告创意设计

4.海报设计、DM 设计(宣传单设计)

5.样本设计、宣传手册设计、画册设计(宣传册设计)6.楼书设计、年报设计 7.包装设计

8.书籍插画绘制、贺卡设计、请柬设计 9.报纸、杂志排版设计 10.各类印刷品设计等等。

(四)毕业实习

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从设计构思、设计文案和图稿到产品(实样)制作的全过程。根据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和作业表现的设计及制作水平评定成绩。

广告公司、印刷厂、装饰公司

六、(一)作业

分书面作业与上机作业, 布置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是教学组织的重要环节,原则上每一章节的教学都应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作业。

(二)成绩考核

教学形式采用教学与启发并行,注重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40%,考试占60%

七、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与教学进度计划

1、教学环节时间表(附表一)

2、教学进度计划表(附表二)

八、第二课堂

开展兴趣小组、去广告公司参观、积极参加各项专业活动

九、专题讲座

2.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篇二

一、改进服装设计课教学

服装设计作为设计艺术范畴, 自然离不开绘画基础, 绘画基础的训练不仅是为了画好服装画和设计图, 还关系到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形式法则的培养。国内服装院校的绘画基础教学, 承接了许多美术学院传统的绘画基础教学模式, 由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逐步深入的训练过程, 学生在基础教学的训练中, 几乎占有了大学学习一半的时间, 但是服装设计绘画并不需要如此严谨的基本功训练。其表现为:一是时间不允许, 一些高校教师认为, 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 必须要有较强的绘画功底, 加强绘画训练, 能培养高级服装设计人才, 因而将设计类最基础课程作为训练绘画的基础, 然而服装绘画只是服装系统工程的一小部分, 只是对服装光影、服装色彩搭配及服装形式法则美等基本过程的训练。大部分应该是对服装造型及结构变化, 裁剪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服装绘画表现是人与服装的关系, 人是第一位。必要的人体结构知识, 对物体结构、空间、质感等非光影效果的理性表现, 以及大量的人体, 着衣人物动势的速写等短期作业, 则是绘画基础训练的主体内容。

在服装绘画基础教学中, 缩短基础绘画课程的教学, 加强服装款式设计和服装系列设计的教学课程。服装款式图设计 (包括三个基本元素:造型、式样、部件细节) 是设计工作的核心部分, 各种原则、原理、要素皆贯穿于服装造型中, 涉及到穿着者体型, 服装构成及设计图等问题。然而服装设计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能及时捕捉那些变化而流行的服装流行元素。加强服装款式图绘画课程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动手绘画和观察力, 设计出流行而时尚的款式图。服装系列设计是针对现代工业中的成衣生产, 其系列是变化有序的定型产品, 设计在基本产品上作多样化外观发展。基本产品的设置是为了规范生产管理, 保证产品风格和质量。加强学生服装系列设计的课程, 让学生在学习设计中能对服装有全面了解, 因为系列设计不同于单件设计, 对于服装设计的三大因素 (色彩、面料、款式) 的使用要求更加客观和严格。在服装设计中必须考虑服装色彩、材料、造型、式样、配件等一系列元素。特别是在工艺制作上要考虑是否生产出来。改进服装设计课教学, 让学生真正理解设计, 才能更好的设计服装产品。

二、服装款式设计与结构设计要和实际相结合

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 许多高等院校的服装专业学生只会简单的服装结构, 对于变化的服装款式, 并不能绘画合理的结构制图, 在服装设计中只能说是“纸上谈兵”, 这样的设计并不能算真正的设计。

服装设计的教学重点, 是针对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相结合教学, 将所设计的款式图用服装结构图绘制出来。从教学方面来讲, 针对服装设计的教学老师, 不仅要有较强的设计绘画功底, 较强的结构分析能力, 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服装工艺技术水平,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分析服装设计原理。特别是在服装设计绘画中, 学生的作品不能只停留在纸上绘画, 还必须把服装款式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对应起来讲。我们说服装的结构样板设计是服装造型设计到缝制加工的中间环节, 也是实现设计效果的根本手段。它根据款式图或效果图所设计的轮廓造型和细部造型, 将立体的服装分解成平面的衣片, 揭示服装整体与细部的组合关系。要准确地实现将效果图转化为结构纸样, 不仅对效果图中款式和轮廓造型有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熟练掌握纸样的设计原理, 还要对服装结构中的构造线、分割线、拼接线、装饰线、细节的搭配比例等进行深刻的分析, 才能把各种不同的服装款式绘制出理想的结构图。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设计, 才能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服装。

三、加强工艺制作训练

一些高等院校认为, 我们是培养服装设计人才, 因此大面积开设设计方面课程, 减少工艺课的训练, 然而作为一名设计师, 服装设计效果图是设计构思的视觉表达之一, 而这个设计是否能够实现, 还必须运用具体的面料, 通过一定的裁剪方法, 制作工艺等来实现。许多服装专业学生在服装设计过程中, 能很快的表现服装效果图, 当问他们制作方法时, 却全然不知, 裁剪制作后的服装与实际绘画不相符。特别是现在许多毕业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对衣料的性能, 裁剪方法和制作工艺等实际操作方面一知半解, 其构思肯定不着边际, 绘画出的效果图非常美, 但实际生产不出来, 即使勉强做出来, 也无法达到绘画的效果。因此在就业中往往会受到阻力, 由此可见, 掌握裁剪, 制作的基本技能对于设计师不仅十分必要, 也必不可少, 事实上, 许多的设计的技巧, 设计的感觉, 不在纸上面, 而在实际制板、裁剪和缝制过程中。反复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去体验面料的性能, 了解整样搭配和处理细节, 把实践中掌握的细节, 运用在设计中去, 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设计。

四、服装设计教育应与服装企业紧密结合

我国的服装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起步较晚, 而相当长的时间处于办学摸索阶段, 但还是为服装行业提供了不少较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从学生就业反馈信息, 我们应该意识到, 高校服装人才的培养不是艺术上的加工, 应该培养高层次, 符合企业需要和发展的人才。这样, 在服装人才培养方面就出现了问题, 我们在服装教学上要更新服装人才的培养模式, 服装人才的培养, 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和市场。因此, 服装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将服装教育与服装企业一体化。当前, 随着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 我国服装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服装产品本身的特点就还要不断推陈出新, 因此服装教育也要立足现在, 放眼未来, 与时俱进, 具体地说, 我们要开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发散性思维, 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开拓性精神。在以设计为主的同时不能忽视工艺操作, 市场需求等知识的加深, 在以工程为主的同时要不忘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以及款式造型能力等;同时应注意学校之间交流, 互相取长补短, 并掌握一定管理学、组织行为知识;另一方面, 我们还可以请知名的企业家, 专业技术人员走进教室, 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授实践心得体会和经验, 以及企业急需什么样的人才。这样我们适时地加强学生相关知识。培养出适

高校声乐教学方法浅谈

杨颖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摘要:结合笔者的具体声乐教学实践, 本文总结和推荐了几种常用并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的高校声乐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使用, 以达到最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声乐教学方法;启发;欣赏;机理;整体性

高校声乐课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艺术类学科, 它的科学性, 实践性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着较强的体现。声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 锻炼学生的发声技巧, 改善其嗓音及心理调控力, 增强对所表现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声乐教学方法的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声乐教师只有大胆尝试, 勇于探索, 积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总结推荐几种常用并且教学效果良好的声乐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运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 通过自己的消化思考, 清晰地了解和掌握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在启发式教学中最常用的是语言启发, 通过老师形象的比喻, 使一些较为抽象的歌唱概念和技术, 转化为一种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形象和感觉。例如, 在讲到高位置起音时, 通过语言讲解, 在学生眼前展现出一幅瀑布飞流的景象, 使学生明白声音要一次到位, 从高的地方顺畅的流泻下来, 而不是像登山一样一步步够着唱。通过简单的动作手势配合教学也是启发式教学法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些手势动作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更好更直观地理解与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例如在讲到口腔后边的打开, 小舌竖起等问题时, 都可以通过手势给予学生最直观的展示。情感引导法在启发式教学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古文《毛诗序》中说到:“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而咏歌之。”由此可见情感在歌曲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歌唱是情感表达最直接的方式。在歌唱教学中, 通过对歌词内容的讲解, 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表达欲望, 从而更好地去理解和表现歌曲内涵, 创造出更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例如在教授咏叹调《为艺术, 为爱情》时, 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 曲作者及歌剧《托斯卡》剧情的介绍, 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主人公托斯卡对于艺术, 爱情的忠贞, 对生活的热爱, 对于命运的悲愤, 以及对于上帝虔诚的祈祷。演唱起来更加生动, 情绪更加饱满, 生动, 丰富。

二、欣赏式教学法

欣赏式声乐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学中以欣赏的眼光和心态观察了解学生, 并以欣赏的语言态度发现, 分析问题, 提出并解决解决问题。歌唱艺术的特殊性导致了声乐教学的独特性。若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在歌唱表演中不成熟时, 课堂教学难免不够顺畅, 教师此时的心理上难免会出现急躁情绪, 这种情绪无意识的传递给学生后, 会引起其生理和心理上的更大的紧张失调, 影响问题的解决。此时, 一定要将“赏识”放在首位, 调整好心态。发现, 分析并解决问题。当“欣赏”这种情绪处于主导地位时, 教师的语言, 心态, 表情都会有良好的反映, 这种好的情绪与状态传达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总之, 在服装设计教学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探索, 也有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也为我国服装行业输送了一大批设计骨干。但在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观念上的错误倾向也不能忽视,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对毕业生的选择越来越高, 越来越注重其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 因此, 只有在教学中不断修改偏差, 不断完善, 让专业体系的内部环节密切相联, 才能使服装设计教学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才能为服装行业培养出更优秀的设计人才。

给学生时, 必使其身心愉悦, 加之教师正确的引导, 笔会产生良好的歌唱教学效果。

三、机理教学法

机理教学法通过对发声中相关生理机理的自觉操控, 反复练习, 使学生对歌唱所用各部分肌肉的有意识控制逐渐转化为下意识的行为。机理教学法对声带发声状况的显微镜探视研究, 使声乐教学从抽象神秘变得具体而科学。在机理教学法这个大的系统中, 初期的“乐器制造”阶段, 声乐教师要能够对气息, 共鸣, 发声, 咬字吐字的相关心理, 生理, 物理声学规律有熟悉的洞察力, 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声乐训练, 以便高效的解决与之相关的技能, 技巧和肌体协调性问题。机理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摆脱由过去的经验主义方法束缚所导致的反复不前的学习状态。利用正确的发声原理快速掌握发声的基础知识, 纠正了许多错误的观点, 统一了许多不正确的, 容易引起学生混乱的声乐观念和教学提法。机理教学法简单易学, 只要学生自身嗓音条件良好又敢唱就很容易掌握。但是它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机理教学法训练的前提是对发声器官的充分了解, 掌握了一定的发声基础之后, 否则教学起来就有可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另外还有许多的声乐问题无法用机理教学法统一解释, 所以还必须和其他的声乐教学方法配合起来使用, 才能在声乐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整体教学法

声乐教育中的整体教学法是指将学生自身的生理素质条件, 音乐形象和心理素养这三者统一起来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诸方面同步发展的教学方法。歌唱是一个整体性活动, 是在生理, 心理, 形象三方面因素相协调的基础上展开的。任何一方面的缺陷或不足, 对它的效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好的正确的歌唱状态中, 呼吸, 共鸣, 语言, 情感, 音乐形象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几个要素相辅相成, 相互作用, 联系紧密。只有这些要素都协调好了, 歌曲的艺术表达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在整体教学法中要求教师遵循“局部服从整体, 整体服从内心, 内心服从音乐”的原则。将音乐与心理, 生理因素相结合, 促使学生进行全身心的训练, 培养个因素之间的协调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歌唱技术。在声乐教学中运用整体性教学法, 有助于学生克服歌唱中的紧张心态, 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 刘朗.声乐教育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5.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 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7. 王紫剑.对声乐机理教学法及现实应用的初步探讨[D]天津音乐学院

8. 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摘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服装人才, 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教学计划:一、改进服装设计课教学;二、服装款式设计与结构设计和实际相结合;三、加强工艺制作训练;四、服装教学应与服装企业紧密结合。

关键词:工艺,服装款式,服装结构,服装设计

参考文献

[1].徐雅琴, 服装结构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一版.

[2].森郁子[日]服装样板设计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7, 第一版.

[3]李当岐, 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第一版.

[4].张文斌, 服装工艺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7, 第一版.

3.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篇三

内容摘要:检察教育培训应遵循按需施教的原则。做到在了解调研内容,掌握调研方法,深入地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根据领导素能培训、任职资格培训、专项业务培训、人才培养与重点工程培训等各类型班次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设计,从而增强和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检察教育培训 需求调研与分析 教学计划设计

一、培训需求的调研

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服务大局,按需施教。需求调研作为检察教育教学计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对于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需求调研的内容

一是战略需求,一般受约于国家总体目标的达成,涵盖了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各方面的方向性需求。二是组织需求,是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来界定未来组织对参训学员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并规范、引导其行为模式的发展方向。三是岗位需求,即通过工作分析来界定该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内容和标准以及该岗位必须具备哪些素质能力和要求。四是个人需求,一般根据组织目标、工作实践及个人成长等提出学习需求,它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组织需求与岗位需求。

(二)需求调研的方法

1.资料分析法。为了降低工作的成本,便利后续工作的进行,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对象的培训需求情况。资料分析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但资料分析法也存在一定缺陷,一是资料收集的难度较大,来源不定、可信度不一,需仔细甄别;二是资料收集难免有所偏失,分析过程中依据资料而定量、定性,有可能得到以偏概全的结论。因此,资料分析法一般作为初步调研方法,起到粗筛的作用,后期还需用其他方法再行补充调研。

2.观察法。指不经与对象的直接接触,由观察者自行捕捉对象的表情变化、行为偏好等,从而获得信息的一种方法。如对出庭公诉人进行观察,其表述的逻辑性、辩论的技巧性强否,可作为依据,推测其需求。观察法最主要的优点在于直接、及时,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不需要经过他人转述,因此能获得较为真实的信息,同时,一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信息,也能由观察者的敏锐感觉捕捉得到。但观察法也有较为突出的局限性,观察者的主观判断分量太大,受自身背景、专业能力及水平的影响,不同的观察者可能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

3.人员访谈法。根据访谈参与人数的多寡,人员访谈可分为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两种。座谈会更为正式,可由主持人引导,座谈人员按照某种顺序轮流发言,再交叉讨论。座谈的对象可以是随机抽取的,但更多情况下,应当呈现一定规律,最好具有代表性,如从年龄、职级、业务方向、男女性别或地域分布等角度切入、抽样,使得信息的来源更为多样、更为全面。个别访谈从形式上来看较为自由,面对面的交谈氛围也较为轻松,可采取一对一的模式,也可以进行少数几人的个别访谈。访谈可以仅进行一次,也可以对几个对象逐一访谈,形成关于培训需求的系列访谈。

4.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的运用最为普遍,其突出优点在于可以大规模开展,并且能够通过对结果的量化处理,揭示出具有可比性的信息。从形式上来说,问卷可设计成开放型问卷和选择式问卷,开放型问卷主要是提问,不预设答案;选择式问卷则设定答案,供定项、不定项选择。更为科学的做法是二者结合,在一份问卷中既设置定项、不定项选择,也设置开放式提问,选择为主,便于定量分析;开放提问为辅,提升调研的全面性、延展性。

二、培训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一)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培训需求分析模型主要有:三层次分析模型、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胜任力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等,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调研对象、软硬件条件等情况进行选择。

(二)培训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务部对学员培训需求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样本来自于四个类型班次(领导素能培训、专项业务培训、重点人才培养、西部地区专业培养工程)的学员,发放数量为200余份,回收数量为187份,基本涵盖了检察培训的几大主要对象,同时,从年龄、性别、层级、所在地区、业务方向等尽量予以平衡,经过统计,数据情况如下:

1.培训周期需求分析。从统计数据看,无论哪种类型的班次,对于学员们来说,最合适的培训周期应为每一年1次。这种频度,既能达到更新知识、提升技能的培训目的,又不至于影响日常工作,是普遍愿意接受的培训周期。

2.培训时间需求分析。最受欢迎的培训时间是5-6月,比例为36.9%;次之的是3-4月,比例为29.8%;9-10月排名第三,比例为14.3%;紧随其后的是7-8月,比例为10.7%;支持人数较少的是1-2月和11-12月,比例分别为4.8%和3.5%。

3.培训学制需求分析。作为当前培训的趋势,短期培训受到广大学员的认同,其中,领导干部认为素能培训学制安排为7-10天较为合适,10-15天也乐于接受;其他类型班次意见不一,比较分散,但总体而言,10-15天的支持人数最多;重点人才培养和西部地区专业培养工程可安排得更长一些,尤其是西部班,很大一部分学员支持培训学制在2个月以上。

除此之外,学制的设置还应考虑培训主题、内容、形式等,综合各种因素予以确定,以满足多数学员的需求。

4.培训内容需求分析。学员们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比较突出的是:领导干部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宏观形势的掌握非常重视;专项业务培训的重点还是在于能力建设;重点人才培养则在法学前沿、宏观形势以及能力建设方面需求较大;西部地区的检察干警对于法学知识、能力建设、心理调适感兴趣。

5.培训师资需求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最受学员欢迎的师资是高校知名专家、检察业务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另外,法院系统业务专家受到专项业务培训班检察干警的青睐。

6.培训方式需求分析。学员们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一对多的讲授式授课形式,结构式研讨、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等具有突出的亲历性、实效性特质的互动式新型培训模式受到广泛欢迎。

三、各类班次教学计划的设计

针对不同类型班次,基于培训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教学计划的设计有一定规律,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领导素能培训班教学计划的设计

一是在课程结构上,领导干部素能培训班宜采取“模块化课程”模式。如国家检察官学院举办的省级院新任检察长培训班就将培训内容分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检察制度与检察业务、法学前沿理论、领导管理科学、检察队伍建设与廉政教育、世情国情教育六个单元,每一单元又由不同教学内容组成。这种设计主题集中、明确,结构严谨又不失灵活,调整时也比较方便。

二是在课程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学员具体情况及组织需求,将法治理念、领导决策及检察业务作为培训重点。从总体上分析检察机关和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研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建设和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从全局上驾驭检察工作的能力和依法领导执法工作的水平,增强战略思维、组织领导和指挥决策能力。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如增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媒体沟通与新闻发布、协调和管理社会事务、团队建设、心理健康与调适等方面的课程,启发学员思考,提升领导干部把握全局、科学预见、战略决策、机遇研判、管人用人等能力。

三是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培训方式的创新,除了传统的专题讲座外,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组织学员实地考察调研;开设分组研讨、学员论坛、工作交流等研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设置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等将学员带入真实情景,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贯彻现代培训理念。

(二)任职资格培训班教学计划的设计

国家检察官学院开展的任职资格类培训主要有基层院新任检察长轮训班、初任检察官资格培训班。以下以初任检察官培训为例,对该类培训课程设计做一实证性地探索和分析。

一是在课程结构上,为体现培训内容的类型化及系统性,宜采用模块化课程模式,如分为三大模块:职业基础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通用技能培训。其中第二模块为培训的重点。

二是在课程内容上,第一模块职业基础培训中的政治理论及职业素养部分可以下设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等课程。法学前沿部分可以下设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的前沿、热点问题课程。检察制度的基本理论部分可以下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法律监督理论、检察权、司法体制改革与检察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第二模块岗位技能培训中的公诉技能培训部分可以下设刑事实体法的司法适用、公诉业务流程、证据理论、证据实务、讯问与调查、审讯策略与技巧、庭审紧急情况的应对与处理等,职务犯罪侦查技能培训可以下设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的司法适用、侦查业务流程、侦查机制、侦查谋略、侦查措施等,诉讼监督技能培训可以开设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的检察监督、民事审判及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以及刑事判决执行的检察监督等;第三模块通用技能培训中检察文书的撰写部分可以开设文书的书写格式、写作技巧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及公文流程等。

三是在教学方法上,应适应青年人的特点,采用更加开放、参与度更高的方式,综合运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分组研讨等教学方法。突出强化业务技能训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使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操作性、技能性等特点,充分调动受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专项业务培训班教学计划的设计

一是课程结构设置上,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具体课程或者模块化课程模式。如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分院在实施职务犯罪侦查业务培训时,分别设置了法律能力、职务犯罪侦查原理、初查工作技巧、侦查决策和指挥能力、立案谋略与技巧等十个模块。上海分院采用“套餐式”模式,根据确定的课程结构和不同的检察业务要求,将业务课与公共课相结合。

二是在课程内容上,要对当前刑事政策、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进行培训,使检察干警及时掌握最新法律规定、立法背景及含义,优化旧有知识结构,提高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自2012年起,国家检察官学院就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的修改及实施情况作为业务培训的重点,并多次举办专题研修班,不断增强检察人员对新法律的理解和适用。

三是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不同授课内容,选择不同方式。如对新法律的立法背景和含义理解宜采用专题讲授的形式,对实务中的疑难案例或工作技巧可采取案例研讨方式,对提高具体业务技能的可以采取示范演示和观摩方式。另外,在业务培训中还要大力推广案例教学,突出业务培训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在参训人数较多的业务培训中,还可以尝试小班教学,如第55期高级检察官研修班(公诉业务)就将全部学员分为四个小班交叉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人才培养与重点工程培训班教学计划的设计

人才培养和重点工程培训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岗位、对象或地域实行的培训,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检察业务专家培训班、检察机关培训师培训班、青年检察官专题研修班、西部地区检察官专业培训工程培训班等。关于此类培训班教学设计的建议:

一是在课程结构上,为体现培训内容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可以采用课程模块或单元法,如第2期检察机关培训师培训班就围绕培训主题,从“培训师的角色认知”、“培训师的能力培养”、“检察教育培训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和“培训技能示范与演练”四个单元展开。

二是在课程内容上,应注意选择彰显培训目的的课程,如对检察业务专家的培训,就要从加强实践锻炼和理论培训两方面入手,研究司法实务中有争议的实体、程序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完善相关规定的建议,为立法、改革做参考。此外,检察业务专家还承担着在检察队伍中“传、帮、带”的作用,因此也应当设置一些课程开发、授课技能、教材编写、课题申报等方面的课程,促进检察业务专家的全面发展。

4.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篇四

济南市长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O一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2013年平面设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 专业建设现状

本校平面设计专业自2006年开办以来已有8年办学历史,目前11级学生在校外实习,12级及13级两个年级共三个班,总共110人.学校有专业美术老师2名,专业平面设计老师8名,承担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和软件课程。美术基础实训室一间,设备齐备,计算机操作室五间,有计算机300台。平面实习基地一个,实习设备多台,完全满足现有学生实习操作的需要。

二 专业建设条件

本校平面设计专业建设优势比较明显。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一)建设思路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社会需求量较大,无论本地(济南地区)还是外地(周边城市)。都急于招聘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加快建设平面设计专业,能更好的为我校的学生就业展示出良好的就业形势。

(二)专业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中职学校学生在校学习一技之长,关键是要在校所学与市场的工作相接轨,能够学以至用。学生在校学习两年之后,我们要努力使学生能够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并能够在短期内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具体目标

学生在校通过两年的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造型能力;美术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美术设计软件,能够根据主题独立设计制作出完整的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制,采用2+1教学模式。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现代平面设计实践技能,能够从事企业产品装潢、广告设计、品牌推广、企业形象设计及设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业务范围

人才培养规格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质;能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平面设计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能掌握常用的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多媒体产品开发、广告设计与创意、印刷品的设计、展览展示等。

熟悉平面设计行业发展规律,掌握市场调查和营销策划方法,对信息学、传播学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

掌握影视艺术与动画的基础理论;

熟练掌握绘画基本功、创意设计及表现,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掌握色彩理论和配色技法;

掌握线条在速写中的重要作用与审美法则;

掌握平面设计的形态构合与组织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等理论知识;

掌握立体思维的基本概念,形式美的原理与法则

掌握摄影构图的一般规律,具有美学基础和造型艺术理论知识;

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和基本理论,掌握电影、电视在技术与艺术创作上 3 的各种技巧;

(2).能力结构要求

掌握素描规律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把握动画掌握素描规律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具有运用色彩去表现设计者的设计构想,恰当地运用色彩去体现动画角色的形象特征,合理地配置场景的能力;

具有对人体的迅速捕捉造型能力;

掌握用笔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线描能力, 掌握墨与色的关系及运用能力, 具有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及基本创作能力;

具有分析色彩的相貌、明度、纯度等的面积对比状态的能力;

具备相应的平面设计能力;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具有使用常见工具软件的能力; 熟练掌握设计软件的核心内容和使用技巧,具有实际操作能力;

具有综合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生成简单的多媒体动画的能力;

掌握摄影构图的手段与技巧,并能联系摄影实践,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具有独立创意构图和拍摄制作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1).公共课

德育 本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初步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遵法、守法;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的有关知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创业知识,在条件成熟时自主创业。

(2)语文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 4 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3)数学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英语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7)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5 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8)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课程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一门选修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学习和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升心理素质,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9)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一门选修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了解有关商务礼仪的基础和知识,理解礼仪与公民道德建设、与个人素质的关系,掌握礼仪规范要求,并养成自觉习惯;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形成内外兼修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竞争能力。

2.专业基础课

(1)基础与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Internet基础知识、连接Internet、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搜索Internet资源、文件下载和上传、使用BT传输资源、网上聊天与娱乐、网上新闻与 BBS、上网安全与管理等。

(2)Office应用

通过Office工作环境介绍,以及对Office组件(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的深入学习,使学生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常用功能,能自己处理文字与排版,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及数据库建立使用,达到正常的办公人员的水平。

(3)素描

通过对结构素描、光影素描、设计素描等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能运用到计算机的平面设计上。

(4)平面构成

通过对平面构成的讲解,使同学们对平面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并对层次加以了解,使之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过程中能运用自如。

(5)色彩与色彩构成

通过对色彩原理以及色彩调配的讲解,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水平,以便在计算机网页制作或平面设计时达到最佳的颜色搭配效果。专业课

(1)广告设计

学习广告学发展史、概念和分类,广告招贴、广告创意、广告构图与草图绘制、POP广告设计、DM广告设计、广告与市场、消费者心理、广告与法律等。

(2)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概述、训练;设计与立体构成、空间与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美学原则、立体构成形式、立体构成设计方法等。

(3)CorelDraw 设计基础

CorelDraw是一个强有力的图形图像制作和大型绘图开发工具,本课程讲解了CorelDraw的各种知识点以及进行平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CorelDraw基础知识、文件操作与页面设计、绘制线条和基本图形、编辑图形、多个对象的组织、色彩填充、轮廓的编辑、制作矢量图效果、输入与编辑文本、编辑和处理位图、输出及打印图像等。

(4)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

使学生了解Photoshop的功能、特点、概念、术语和工作界面,熟练掌握图像编辑、通道、图层、路径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图像色彩的校正、各种特效滤镜的使用、特效字的制作和图像输出与优化等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图层风格、流体变形及褪底和蒙版,制作出千变万化的图像特效。

(5)计算机维护与组装

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课程,学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调试与维修。主要内容包括PC机组装、硬故障检测与排除、软件安装、软故障检测与排除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基本维修方法等。

(6)网页制作

本课程以丰富的实例、生动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网站建设的全部过程。具体包括网站设计基础知识、网站的整体风格创意设计、网站结构版式设计技巧、网页动画特效制作,以及网站上传、维护、更新的操作方法。

(7)Flash动画设计

本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Flash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主要介绍了Flash的基础知识、绘图工具和文本工具的使用、动画的制作、动作脚本的编写、动画角色的设计、动画作品的设计和商业作品的制作实例等内容。

(4).专业实践课程

专业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所需基本技能的训练手段,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予以切实保证和加强。根据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的要求,专业实践教学分为教学实践和毕业顶岗实习两个环节。

中英文录入

强化利用常用输入法进行中文、英文键盘输入,录入数度达到中文60字/分钟、英文70字/分钟,为后续的技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办公自动化软件实训

内容涉及到Office系列中Word、Excel、PowerPoint的高级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文字处理,图文混排,Word的高级功能,表格操作,数据处理,幻灯片的制作和设计及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等。

素描实训

通过实训强化学生在石膏几何体、静物、风景等临摹与写生方面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分析与表现的综合能力,并引导学生熟悉艺术的审美法则和空间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软件的各项功能,并灵活应用于完成各类平面设计的工作。

网页制作实训

通过对网页制作工具和制作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网页设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根据实际制作相应的网站。

平面设计Photoshop实训

通过大作业的形式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像设计和创意的基本方法,并在实习过程中迅速提高应用Photoshop软件的综合能力,包括:设计和创作能力,编辑和应用技巧,图像的输出方法等,增强使其独立从事平面图像的设计和制作能力,缩短与社会从业岗位需求的距离。

CorelDraw设计基础实训

通过对CorelDraw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软件的特点及应用领域,数字图像的基本知识,深入掌握CorelDraw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能熟练应用CorelDraw绘制矢量图,进行包装、广告、产品造形设计制作。

顶岗实习

毕业前顶岗实习是教学过程最终阶段的重要实践环节。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指学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按照学校实习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上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包括实习、预就业和已签定就业协议的提前就业等。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培养、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四教学计划编制说明

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根据市场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而制定。

(一)在培养规格方面

强调学生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明确指出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产品开发,广告设计与创意,印刷品的设计,展览展示等领域。

(二)在能力开发上

将学生的能力开发分为“基本素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技术基 9 础能力”、“专业实践技能”等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三)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

5.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篇五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通过社会调查,结合市场需求和未来产品需求,酝酿选题,在系、教研室及指导老师具体指导下,完成设计方案。结合各自选题的情况,完成产品模型或样机。同时,提出论文选题,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提交产品版面设计和设计报告书。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包括论文、版面、设计报告)是一次全面总结和检查四年来的学习成绩而进行的考核。通过毕业设计,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考核他们综合运用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学、美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总体策划能力和掌握的各种业务水平,及在生产过程的社会交际能力。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毕业设计选题范围

1、改良性产品设计。

2、概念化产品设计。

3、系统化设计。

4、陶瓷产品专题设计。以上课题可以是:

1、与企业结合的实践课题

2、与教学建设相关的课题

3、与社会关注点相关的课题

4、在设计领域有一定前瞻性或研究性的课题 毕业作业要求:

1、产品模型或样机

2、设计报告书(封面、目录、封底及版面设计)

市场调查报告、现有产品分析(经济、技术、结构、造型)、设计定位、设计构思、设计三套方案、方案确定、工程制图、效果图、产品工作流程说明、产品应用场景。

3、版面:形式不限,规格由两幅900×1200横构图的展板构成,tif格式,精度150dpi以上。图面上应以简体中文和英文标出毕业设计的名称、学校名、作者及指导教师姓名。刻录光盘。

4、毕业设计论文

(1)选题原则应是毕业设计(创作)的调研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创新、项目发展的前瞻研究、技术应用规范、设计方案评价及设计过程中的体会、经验、教训、收获等方面的理论总结与提升。

(2)论文撰写要求

a.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篇论文(对论文的理解不应局限于书面文字,包括图形、图表、制图等)。

b.论文要求打印,统一格式,统一封面,装订成册。c.写出150-200的论文摘要(中、英文对照)。

d.文字通顺,资料丰富,分析深入,结果准确,图表清晰规范。e.附参考文献或信息资料来源。

f.论文应综述前人的相关工作,说明本项研究的起点、研究的创新之处。论文中不得采用伪造或篡改的数据与资料,不得抄袭他人成果,所有引用的观点和资料必须说明出处。凡有弄虚作假者,以零分计。

(3)论文格式参照教务处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制作。

(4)篇幅四千字左右,答辩前打印一式十份,供参加答辩教师审阅。答辩后交四份给指导教师。未交齐者不给毕业成绩。

三、毕业考察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针对毕业设计对市场作进一步的调查,明确社会、市场的需求。(2)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

(3)针对毕业设计的选题,选择合作企业,并了解企业的工艺技术和工艺流程。

毕业考察的作业要求

(1)市场调研报告一份,文字流畅,结构清晰、完整,2000字左右,内容充实。

(2)相关的资料(彩色照片)20张。(3)需装订成册。

以上作业必须在2012年元月7日前寄到学院,否则该课程将无成绩。

四、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第1周:确定设计课题 第2周: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 第3周:设计构思 第4周:完成设计构思 第5周:设计深入

第6周:完成设计报告书 第7周:毕业论文课题确定

五、毕业制作与论文时间安排

第1-8周(2月6日-4月6日)主要完成产品模型或样机制作,完成论文初稿。

(1)学生在进行毕业制作前提交毕业制作计划时间表,并严格执行计划时间表,以便指导老师参考并定期检查。

(2)下到制作点后及时与指导教师取得联系,明确制作地址、联系电话。(3)前四周若不能落实毕业制作场地,在第四周必须返校。

(4)第9周(4月9日)返校。返校后应立即向指导老师报告,以便教研室对设计作品进行汇看,不合格的应及时返工,并交论文第一稿

(5)第12周(5月1日)交论文第二稿,检查展板、报告书。

(6)第13周(5月7日)交论文第三稿,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打印。若没按上述计划进行,指导教师可拒绝审阅,并不记成绩。

第13周将毕业答辩、作品陈列的准备工作完成。第14周毕业答辩,答辩时间待定。

毕业答辩结束后,按毕业设计指导书要求将各项教学文件归档。

指导教师: 潘玲霞 章 建 袁火琴

6.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 篇六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教学计划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专业代码:580106)专业代码:580106)(高中三年制)高中三年制)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机 械 工 程 系

二〇〇六年六月 〇〇六年六月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专业代码:580106)根据教育部 《关于制订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 和省教育厅 《关 于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的通知》精神,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吸收和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普通 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树立现代教育观 念,按照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 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的增减和提高的要求,结合社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人才需求情况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发展特点,特制订本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与学制 年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2.学习期限:三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模具 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模具设计、制造与维护能力,在生产 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1.德育方面 毕业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 和职业素质。具备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文化基础,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技术综合实现能力和技术规范实施能力,能适应市场经 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2.智育方面:(1)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工作;(2)从事金属材料、塑料等制品的成型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现场技术管理 工作;(3)从事模具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工作;(4)从事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5)从事新产品开发工作;(6)具备金属材料、塑料等一般复杂程度模具的设计能力;(7)操作、保养普通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 1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8)操作、保养常用数控机床和其它数控设备的能力;(9)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含一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加工程序的能力;(10)选用、设计制造和调试工装、刀具的能力;(11)从事数控加工(含一般机械加工)的现场技术管理能力;(12)设计、制造模具的能力;(13)具有从事模具生产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14)管理、维护数控设备(含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初步能力;(15)应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设计机械和电气图样,编制 加工程序及设备通讯的能力。3.体美方面: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运动技能、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健康的审 美意识,身体健康,体魄强健,能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4.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与翻译能力,能听、说基本的英语日常会话。应用计 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设计机械和电气图样,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 能力。通过劳动部高级模具与制造操作员和高级钳工(或车工、铣工、电焊工等)的技能鉴定。

三、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1.本计划理论教学 67 周;实践教学 65 周;考核 5 周,主要实践环节包括 入学教育 1 周,毕业教育 1 周,军训 1 周;公益劳动 5 周,教学实习40 周,岗 前实训 17 周。2.全学程总学时 2911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1826 学时,实验实习实训 1546 学时,两者之比为约 1:1。教学时间分配见附表 1

四、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1.本专业全学程共开设 32 门课。其中基础课 13 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 19 门(必修课 15 门、选修课 4 门)。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约为 3:7。2.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见附表 3

五、主要课程说明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含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环节;选修课主要根据学生就业开设 相应的实用课程。

(一)基础课 2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1.思想政治理论课(114 学时)本课程主要包括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 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门课程。本课程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充分认识毛泽 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概述,深 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了解现行的法律法规基本内容,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 社会实践,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兼讲《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内容。2.形势与政策(20 学时)本课程以课堂专题讲授与辅导讨论有机结合为主要形式。通过学习使学生 加强对国际和国内形势宏观、科学的认识,并从中学到科学分析形势的方法。讲 授中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着重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而展开, 力求贴近学生,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3.体育与健康(108 学时)本课程通过体育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实践,全面增强学 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喜爱体育,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态度,以及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品质。4.语文(60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两部分,一部分以阅读为主,精选古今中外公认的文学名篇,另一部分以写作为主系统介绍写作知识。使学生学会欣赏文学名篇和掌握阅读方 法与技巧,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5.数学(10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集合、不等式、函数、数列、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 学、积分学,向量代数与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无穷级数,常 微分方程等。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高等数学运算、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和走向社会打下基础。6.英语(104 学时)在高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以培养学生 外语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同时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听、3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说、读写的语言训练; 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语技术资料的能力,听说能力和基本的书写外语信函等应用文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外语使用能 力打好基础。7.计算机应用基础(60 学时)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工作 打下基础。

(二)专业课 8.工程制图与 CAD(126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绘图。使学生掌握画法几 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机械制图的标准;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视 图表达能力;能绘制出较复杂的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能正确标注尺寸、公差配 合、表面粗糙度;正确选用材料并拟定热处理要求:图样还应具有正确的结构工 艺性,恰如其分的技术要求。9.工程材料与热加工(4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金属构造、力学性能及实验方法、Fe-Fe3c平衡图、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材料、非金属材料,金属的铸造和焊接等内 容。使学生掌握工程材料的性能、用途和热处理方法:具有合理选材和正确确定 热处理要求的能力:具有铸件、焊接件结构工艺性的分析能力。10.电工学与电子学(108 学时)本课程包含电工学与电子学两大部分。前者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及计算,电机、电器工作原理、参数及选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测量仪表; 后者主要讲授交、直流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的工作原理与应 用。使学生具有理解、维修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和一般电子线路的能力,具 有使用电气测量仪器和电子仪表的能力。11.工程力学(112 学时)本课程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前者主要讲授静力学、运动学、动力 学等内容;后者主要讲授拉伸、压缩、剪切、挤压、弯曲、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物体受力分析和运动的基本规律,并 能运用这些规律对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 掌握强度、刚度理论并熟练地对机构进行强度、刚度计算。1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6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 4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尺寸链基本知识、技术测量和光滑极限规范等内容。并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尺寸测量、角度和锥度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形状和 位置误差的测量、普通螺纹联接及齿轮的测量等方法。13.液压与气动技术(6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原理,液压与气压元件结构、工作原理 与选用,液压与气基本回路,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使学生熟悉液压与气 动元件结构、功能与选用方法: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分析与故障原因及排 除方法:具有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能力。14.机械设计基础(72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常用机构工作原理及设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使学生掌 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具有运用机构与机械零件设计资料设计 机械装置和机械零件的能力。15.塑料模塑成型技术(6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塑料特性及应用,塑料工艺性能;塑料制品的精度与结构工 艺性:塑料注射模塑、压缩模塑、挤出成型、中空吹塑等的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程序;塑料注射机、挤出机等成型机械的类型、型号、技术参数与选用、装模与 调试:塑料模零件加工工艺与塑料模装配:以及先进塑料成型模具。使学生具有 编制与实施塑料成型工艺并设计塑料模的能力。16.板料冲压成形技术(72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板料冲压工艺性能,冲压成形基本原理,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冲压基本工序的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规程编制方法:冲压成形机械 类型、特性、技术参数与选用、装模、调试;冲模零部件加工工艺与典型冲模装 配;使学生具有编制与实施冲压工艺规程并设计冲模的能力:具有编制与实施冲 模零件加工工艺与冲模装配的能力; 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有关冲压有关有 冲压模设计制造技术问题的能力。17.模具数控加工技术(52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的基本原理;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与操作方法:数控加 工的工艺特点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使学生对数控加工的知识框架有清楚 的认识,掌握对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具备对较复杂的模具零件 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处理的能力,熟悉编程前数学处理的目的和基本方法;具有对 轮廓加工、简单型面加工的数控程序的手工编制能力。并初步掌握计算机自动编 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初步具备实施模具的数控加工的能力。18.模具 CAD/CAM(10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述模具 CAD/CAM 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用软件的使用方法。5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实现模具 CAD/CAM 的条件,模具 CAD/CAM 工程数据库 的特点、内容及图形数据库中的模型设计方法:掌握模具图设计常用软件,几何 造型常用软件的使用。具备从事模具 CAD/CAM 一线工作的能力。19.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48 学时)本课程系统介绍各种冷作模具材料、热作模具材料、塑料模具材料的化学成 分、生产工艺、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对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 模具材料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20.压铸模设计(26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压铸生产过程和特点,压铸合金性能:压铸件结构工艺性: 压铸主要工艺参数选择;压铸机种类及工作原理、压铸机选用:压铸模分类及设 计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设计夺铸模的能力。21.模具专业技术综合教程(104 学时)本课程是配合实训内容,在实训期间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主要讲授钢 铁材料及应用常识,车、铣、磨削基础知识,冷冲压与塑料成型技术的基本知识,冲模与塑料模制造的基础知识,模具特种加工方法,以及模具检测技术等。使学 生将实训中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为学习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打下基础。22.工模具制造技术(6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工模具制造基础、模具制造工艺和夹具设计三大部分。模具 制造基础主要讲授金属切削加工基本规律,各种切削加工方法的典型面加工,所 用机床及附件、刀具、工件装夹,检测方法与量具等内容;模具制造工艺主要讲 授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质量分析等内容;夹具设 计主要讲授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及定位与夹紧装置,各种机床夹具的典型结构与设 计方法。使学生具有根据实际加工条件,正确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正确选用 机床与刀具,正确确定夹紧定位方法,正确确定检测方法及检测量具或仪器,设 计制造一般夹具,并通过机床、刀具、夹具的调整达到加工质量要求的能力。

(三)选修课 23.现代礼仪与艺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礼仪的概念、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言谈礼仪、接待礼仪、现代交际礼仪等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为提高 个人竞争能力、自身修养、塑造良好个人形象、促进社会文明打下基础。同时通 过艺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艺术欣 赏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及学生的审美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还可通过演唱、舞蹈、表演等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4.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6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本课程主要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理论、邓 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25.文学概论

通过讲授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提高欣赏、分 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26.历史 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讲述,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把祖国建设好的雄心壮志。27.哲学 本课程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提高辩证思维能力。28.口才、应用文写作与实训 本课程主要讲授口才能力培养、口才应用和写作知识及应用文三部分。使 学生有较好的口才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29.模具技术经济分析 本课程主要讲授价格的基本知识,模具价格的构成、模具价格的经济分析及 评价方法,型腔模具(塑料模和压铸模)的价格估算,冲压模具及其他模具(锻 模、粉末冶金模、冷挤压模、玻璃模、橡胶模和简易模)的价格估算问题。培养 学生具有模具成本核算的基本能力,树立技术经济分析的观念。30.加工中心操作 本课程分为三部分,一是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讲授数学知识,公差、制图、材料、数控技术、切削刀具及切削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基础知识;二是专业 知识部分,主要讲授加工中心、常用刀具及辅具、机床夹具、常用测量器具、加 工工艺、程序编制;三是加工中心操作及实例。使学生在就业前复习在校期间所 学课程内容,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31.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本课程主要讲授钳工工艺:划线、錾削、锯削、孔加工、螺纹加工、刮削、研磨、矫正和弯曲、铆接、装配知识、钻床夹具等。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 钳工工艺的实际操作技术。

六、教学实训

(一)普通钳工基本训练(30 学时)本环节主要认识钳工的工具,训练锯、凿、锉、钻、划线等钳工的基本操作 7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方法。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钳工工具进行一般的钳工加工。

(二)认识实习本环节是通过对产品厂、模具厂、冲压车间、塑料成型车间参观,了解产品 生产的全过程、制造工艺及装备;了解机器装配过程及零部件配合情况:了解自 动化生产及新技术应用情况。让学生对与模具专业相关的企业有初步认识;对模 具专业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技术基础课增加感性认识。

(三)计算机实训(30 学时)本环节是配合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集中训练环节,主要针对计算机等级训练。

(四)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设计(30 学时)本环节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分析与选用 机械零件材料和制定热加工工艺的能力。

(五)车、铣、磨基本训练(90 学时)本环节是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完成作业等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车床、铣床、磨床的性能、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初步掌握车、铣、磨的工艺的特点及 加工方法和实质。了解各种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 用。具备动手独立完成一般技术要求的零件的车、铣、磨加工的能力。

(六)机械测绘(30 学时)本环节是对工程制图及 CAD 课程所学知识的实际训练。通过绘制较复杂的 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达到熟练运用机械制图的标准,正确表达工程图纸的目的。

(七)互换性原理与测量大作业(30 学时)本环节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配套实训。通过对动手操作与示范相结合 的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常用测量器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尺寸测量、角度和 锥度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普通螺纹联接及齿轮的 测量等方法。初步认识气动、电动量仪测量,三坐标测量机测量。

(八)模具组装基本功及钳工(30 学时)本环节是模具专业的重要实训环节。包含钻、铰、扩、攻丝、套丝、抛光、研磨、凸凹模配制等模具钳工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应具有对简单模具的钳工加工 和装配的能力。并达到模具钳工二级的鉴定要求。

(九)液压传动课程设计(30 学时)本环节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配套实训。通过对典型设备液压与(或)气压 控制系统的拆装、调整及性能与故障的检测。使学生熟悉液压与气动元件结构、功能与选用方法;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分析与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并进 行一般功能的液压或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十)专业生产实习(30 学时)8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本环节是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的,分两个阶段。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较全 面的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实际知识;深入了解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模具制造工 艺与设备:认真分析典型冲压件、塑料件及其他制品生产工艺、模具及所用成型 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特性:认真总结不同类型产品生产企业有关车间的装备 特点。应用已学知识,分析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与 方法。了解各类企业的管理体制及其优点和存在问题,了解本专业技术人员在企 业中的职责,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增强纪律观念、职业道法与团队精神。

(十一)模具拆装与测绘(30 学时)本环节是一次重要专业实践教学。学会典型冲模和塑料模的拆卸与装配,并 在压力机或注射机上装模调试成形出合格制件:分析现有模具的总体结构、零件 结构与相互连接的合理性,对不合理部分提出修改的建议:分别测绘一副典型冲 模和塑料注射模,并绘制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

(十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60 学时)本环节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训练。运用所学的机构工作原理和机械零 件知识,进行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训练运用机构与机械零件设计资 料设计机械装置和机械零件的能力。

(十三)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60 学时)本环节是工模具制造技术课程的配套训练。运用所学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进行机械零件制造工艺的制定和机夹具的设计。训练学生根据实际加工条件,正 确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正确选用机床与刀具,正确确定夹紧定位方法,正确 确定检测方法及检测量具或仪器的能力。

(十四)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30 学时)本环节是重要的专业实践环节。主要运用所学的成形原理与其它相关的专业 知识进行冷冲压工艺与冲模、塑料模成型工艺与塑料模的设计的初步训练。使学 生掌握成形制品的分析方法,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程序,模具设计资料的使用 及模具制造训练。

(十五)岗前培训(510 学时)为取得两种等级证书打好基础,进行为期 3 周的岗前培训,以期缩短上岗适 应期。(十六)公益劳动与机动(150 学时)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每学期安排一周的公益劳动。(十七)第二课堂 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和假期 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专题竞赛、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技术服 9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务等活动。学生在三年教育时间内,应利用假期进行为期 40 天的社会实践;积 极参加数控课程、机械制造等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其他有关部门的安排,参加专 题竞赛、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技术服务等活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见附表 3

七、教学组织 组织教学要以应职岗位的人才规格为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 合素质。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模块式、CBE 等,大量利用直观演示、双边教学、快速联想、小组讨论、作业练习、启发 式等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最新知识以增加学生知识 面,教学内容应突出必需、适用、实用的原则,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要以“应用”为主旨特征,各课程、单元之间不强求学科的系统性,要关注学生 职业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应以学生为中心,并注意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习惯、品质、意志等方面的培养,使其职业技能达到从事相应职业岗位(岗 位群)工作所需的要求和标准。

(一)基础课 从应职岗位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应是教法改革和内容选择,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恰当地分配每一次课的时间,确定自 学讨论、讲授、实验与练习所占的时间比例。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上为续课程打下基础。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以报告、文艺汇演、音乐、美术欣赏及健康咨询等提 高学生素养;结合“两操一课”与体育竞赛增强学生体质;开展英语知识竞赛、演出与口才训练、书法、绘画、微机强化等培训班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推 销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二)专业课 1.课堂教学:以适用、实用为原则,优化知识技能结构,形成与应职岗位 相一致的教学内容。从应职岗位需要出发,将各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 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突出能力教育。各课程要根据本专业在社 会生产中的发展规律和生产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作好时续上的必要调整。要积 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影视﹑电脑课件等现代教学 手段,并注重教学信息资料单﹑作业单﹑技能单﹑图表图像等教学资料的建设,10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提高教学效果。要引导学生选择好规定学分的选修课,并精心组织教学,以扩大 学生的知识面。2.教学实训: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在恰当时间。具体安排时间或全部集中或 以周为单位分散。要充分认识教学实训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真准备 好实训大纲,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应职岗位需要 进行专项技能培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多做﹑反复做,使其把主干课程的知识与专 业技能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综合技能,教学实训重点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 养和训练,所以,还要重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和培养。3.岗前实训:最后一学期,以顶岗形式安排就业前综合实训。模拟顶岗,强 化训练,使学生稳定的掌握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并将各专项技能联贯起来形 成职业岗位能力,以缩短进入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增强就业能力。

(三)供职技能教育 包括口才与演讲﹑书法与写作﹑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人才市场消息 ﹑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通过选修课和晚自习﹑第二 课堂活动培养,达到增强供职技能的目的。

八、成绩考核

(一)本计划设置的所有必修课和学生选定的选修课及岗前实训等均在教学 过程中或完成教学目标时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取得该课程学分。

(二)理论知识成绩采用百分制,技能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 定。专业课理论知识和技能两项考核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定为该门课程不合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技能考核应根据应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其相应的主要技能 考核项目,由专业课教师组织考核。

(三)教学实训、岗前实训由指导教师和实训基地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综合技能和工作态度。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定。及格者 取得相应学分。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获取等级证书。岗前实训结束后,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 定,获得教育部的计算机二级考试、劳动部高级数控工艺员和劳动部高级车工(钳 工、铣工、焊工)职业资格证书。

(五)学生学习质量评定采用学期成绩分。学期成绩分=∑(换算前课程成绩×所得课程学分)+奖励成绩分 课程成绩=(理论成绩+技能成绩)÷2 技能成绩按“优 90 分,良 75 分,及格 60 分”折算。11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

(六)考试方法:采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抽查、实际操作等方法。

九、学分计算

(一)一门课程按每 16 学时 1 学分计算。

(二)教学实训、岗前实训、公益劳动按每周 1 个学分计算。

(三)计算机应用和职业资格证书每个计 1 学分。毕业总学分最低标准为 175 学分。其中基础课 34 学分,专业课 74 学分,集 中实训及其他环节 59 学分。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见附表 2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机 械 工 程 系 二○○六年六月 12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附表 1 教学活动 入学教育 军 训 机械测绘 计算机实训 钳工实训 车工实训 铣、磨实训 CAD 实训 教 学 实 训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设计 测量大作业 液压课程设计 模具组装基本功及钳工考级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 模具拆装与测绘 机床电路安装 电气控制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 专业生产实习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 公益劳动与机动 岗前实训 学期考核 基本工种培训 毕业教育 合 计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周 数 1 1 67 1 1 2 2 1 1 1 1 1 1 2 1 1 1 2 1 1 5 17 5 3 1 121 90 30 2911 3 1 175 21 20 21 20 21 学 时 30 30 1826 30 30 60 60 30 30 30 30 30 30 60 30 30 30 60 30 30 150 510 学 分 1 1 126 1 1 2 2 1 1 1 1 1 1 2 1 1 1 2 1 1 5 17 1 1 1 1 1 3 1 18 1 1 1 1 一 1 1 1 15 1 1 2 2 1 1 1 1 1 1 2 1 1 1 2 2 1 1 17 11 16 11 13 2 3 二 4 5 三 6 附表 2 课程类别 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课 集中实训及其他 环节 合计 总学时数 570 1124 132 1058 2911 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表

总学分 34 74 8 59 175 学分百分比 19% 42% 4% 35% 100% 集中实训按每周 30 学时计 1 学分 按每 16 学时计 1 学分 备注 13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附表 3 课 程 类 型 序 课程名称 号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基 础 课 30 % 2 形势与政策 3 体育与健康 4 大学语文 5 高等数学 6 大学英语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工程制图与 CAD 9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 10 电工学与电子学 11 工程力学 12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 专 业 课 62 % 13 液压与气压技术 14 机械设计基础 15 塑料模塑成型技术 16 工模具与制造技术 17 板料冲压成形技术 18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19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20 压铸模设计 21 模具 CAD/CAM 22 模具专业技术综合课程 23 现代礼仪与艺术 24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5 文学概论 选 修 课 8 % 26 历史 27 哲学 28 口才、应用文写作与实训 29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30 模具技术经济分析 31 加工中心操作工 32 专题讲座 合 计 1826 132 总 学 时 114 20 108 60 104 104 60 126 44 108 112 64 64 72 64 64 72 52 48 26 104 104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理 论 教 学 114 20 16 60 104 104 45 110 36 80 92 52 52 64 50 48 66 40 42 20 50 40 15 26 8 28 10 12 12 8 14 16 6 12 6 16 54 64 92 实 践 教 学 学 分 7 1-5 1 4 4 7 7 4 8 3 7 8 4 4 5 4 4 5 3 3 2 7 7 4 5 5 5 4 5 4 2 8 8 训 2 2 3 3 4 3 3 4 4 6 4 实 1 1 1 2 1 1 2 1 2 2 1-4 2 4 4 4 4 4 6 4 4 4 4 4 4 6 前 4 岗 4 4 2 2 2 2 2 2 2 2 考核 考 试 考 查 一 学 期 学 时 分 配 二 三 四 五 六 96 36 8 1.2 4.5 2 2 2 2 1153 443 126 26 28 28 26 26 14 1本文由x3s232ndmh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教学计划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专业代码:580106)专业代码:580106)(高中三年制)高中三年制)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机 械 工 程 系

二〇〇六年六月 〇〇六年六月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专业代码:580106)根据教育部 《关于制订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 和省教育厅 《关 于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的通知》精神,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吸收和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普通 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树立现代教育观 念,按照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 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的增减和提高的要求,结合社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人才需求情况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发展特点,特制订本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与学制 年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2.学习期限:三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模具 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模具设计、制造与维护能力,在生产 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1.德育方面 毕业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 和职业素质。具备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文化基础,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技术综合实现能力和技术规范实施能力,能适应市场经 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2.智育方面:(1)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工作;(2)从事金属材料、塑料等制品的成型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现场技术管理 工作;(3)从事模具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工作;(4)从事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5)从事新产品开发工作;(6)具备金属材料、塑料等一般复杂程度模具的设计能力;(7)操作、保养普通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 1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8)操作、保养常用数控机床和其它数控设备的能力;(9)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含一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加工程序的能力;(10)选用、设计制造和调试工装、刀具的能力;(11)从事数控加工(含一般机械加工)的现场技术管理能力;(12)设计、制造模具的能力;(13)具有从事模具生产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14)管理、维护数控设备(含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初步能力;(15)应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设计机械和电气图样,编制 加工程序及设备通讯的能力。3.体美方面: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运动技能、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健康的审 美意识,身体健康,体魄强健,能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4.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与翻译能力,能听、说基本的英语日常会话。应用计 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设计机械和电气图样,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 能力。通过劳动部高级模具与制造操作员和高级钳工(或车工、铣工、电焊工等)的技能鉴定。

三、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1.本计划理论教学 67 周;实践教学 65 周;考核 5 周,主要实践环节包括 入学教育 1 周,毕业教育 1 周,军训 1 周;公益劳动 5 周,教学实习40 周,岗 前实训 17 周。2.全学程总学时 2911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1826 学时,实验实习实训 1546 学时,两者之比为约 1:1。教学时间分配见附表 1

四、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1.本专业全学程共开设 32 门课。其中基础课 13 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 19 门(必修课 15 门、选修课 4 门)。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约为 3:7。2.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见附表 3

五、主要课程说明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含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环节;选修课主要根据学生就业开设 相应的实用课程。

(一)基础课 2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1.思想政治理论课(114 学时)本课程主要包括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 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门课程。本课程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充分认识毛泽 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概述,深 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了解现行的法律法规基本内容,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 社会实践,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兼讲《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内容。2.形势与政策(20 学时)本课程以课堂专题讲授与辅导讨论有机结合为主要形式。通过学习使学生 加强对国际和国内形势宏观、科学的认识,并从中学到科学分析形势的方法。讲 授中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着重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而展开, 力求贴近学生,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3.体育与健康(108 学时)本课程通过体育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实践,全面增强学 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喜爱体育,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态度,以及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品质。4.语文(60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两部分,一部分以阅读为主,精选古今中外公认的文学名篇,另一部分以写作为主系统介绍写作知识。使学生学会欣赏文学名篇和掌握阅读方 法与技巧,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5.数学(10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集合、不等式、函数、数列、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 学、积分学,向量代数与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无穷级数,常 微分方程等。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高等数学运算、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和走向社会打下基础。6.英语(104 学时)在高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以培养学生 外语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同时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听、3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说、读写的语言训练; 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语技术资料的能力,听说能力和基本的书写外语信函等应用文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外语使用能 力打好基础。7.计算机应用基础(60 学时)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工作 打下基础。

(二)专业课 8.工程制图与 CAD(126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绘图。使学生掌握画法几 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机械制图的标准;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视 图表达能力;能绘制出较复杂的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能正确标注尺寸、公差配 合、表面粗糙度;正确选用材料并拟定热处理要求:图样还应具有正确的结构工 艺性,恰如其分的技术要求。9.工程材料与热加工(4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金属构造、力学性能及实验方法、Fe-Fe3c平衡图、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材料、非金属材料,金属的铸造和焊接等内 容。使学生掌握工程材料的性能、用途和热处理方法:具有合理选材和正确确定 热处理要求的能力:具有铸件、焊接件结构工艺性的分析能力。10.电工学与电子学(108 学时)本课程包含电工学与电子学两大部分。前者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及计算,电机、电器工作原理、参数及选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测量仪表; 后者主要讲授交、直流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的工作原理与应 用。使学生具有理解、维修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和一般电子线路的能力,具 有使用电气测量仪器和电子仪表的能力。11.工程力学(112 学时)本课程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前者主要讲授静力学、运动学、动力 学等内容;后者主要讲授拉伸、压缩、剪切、挤压、弯曲、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物体受力分析和运动的基本规律,并 能运用这些规律对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 掌握强度、刚度理论并熟练地对机构进行强度、刚度计算。1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6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 4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尺寸链基本知识、技术测量和光滑极限规范等内容。并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尺寸测量、角度和锥度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形状和 位置误差的测量、普通螺纹联接及齿轮的测量等方法。13.液压与气动技术(6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原理,液压与气压元件结构、工作原理 与选用,液压与气基本回路,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使学生熟悉液压与气 动元件结构、功能与选用方法: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分析与故障原因及排 除方法:具有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能力。14.机械设计基础(72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常用机构工作原理及设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使学生掌 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具有运用机构与机械零件设计资料设计 机械装置和机械零件的能力。15.塑料模塑成型技术(6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塑料特性及应用,塑料工艺性能;塑料制品的精度与结构工 艺性:塑料注射模塑、压缩模塑、挤出成型、中空吹塑等的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程序;塑料注射机、挤出机等成型机械的类型、型号、技术参数与选用、装模与 调试:塑料模零件加工工艺与塑料模装配:以及先进塑料成型模具。使学生具有 编制与实施塑料成型工艺并设计塑料模的能力。16.板料冲压成形技术(72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板料冲压工艺性能,冲压成形基本原理,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冲压基本工序的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规程编制方法:冲压成形机械 类型、特性、技术参数与选用、装模、调试;冲模零部件加工工艺与典型冲模装 配;使学生具有编制与实施冲压工艺规程并设计冲模的能力:具有编制与实施冲 模零件加工工艺与冲模装配的能力; 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有关冲压有关有 冲压模设计制造技术问题的能力。17.模具数控加工技术(52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的基本原理;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与操作方法:数控加 工的工艺特点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使学生对数控加工的知识框架有清楚 的认识,掌握对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具备对较复杂的模具零件 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处理的能力,熟悉编程前数学处理的目的和基本方法;具有对 轮廓加工、简单型面加工的数控程序的手工编制能力。并初步掌握计算机自动编 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初步具备实施模具的数控加工的能力。18.模具 CAD/CAM(10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述模具 CAD/CAM 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用软件的使用方法。5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实现模具 CAD/CAM 的条件,模具 CAD/CAM 工程数据库 的特点、内容及图形数据库中的模型设计方法:掌握模具图设计常用软件,几何 造型常用软件的使用。具备从事模具 CAD/CAM 一线工作的能力。19.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48 学时)本课程系统介绍各种冷作模具材料、热作模具材料、塑料模具材料的化学成 分、生产工艺、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对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 模具材料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20.压铸模设计(26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压铸生产过程和特点,压铸合金性能:压铸件结构工艺性: 压铸主要工艺参数选择;压铸机种类及工作原理、压铸机选用:压铸模分类及设 计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设计夺铸模的能力。21.模具专业技术综合教程(104 学时)本课程是配合实训内容,在实训期间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主要讲授钢 铁材料及应用常识,车、铣、磨削基础知识,冷冲压与塑料成型技术的基本知识,冲模与塑料模制造的基础知识,模具特种加工方法,以及模具检测技术等。使学 生将实训中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为学习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打下基础。22.工模具制造技术(64 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工模具制造基础、模具制造工艺和夹具设计三大部分。模具 制造基础主要讲授金属切削加工基本规律,各种切削加工方法的典型面加工,所 用机床及附件、刀具、工件装夹,检测方法与量具等内容;模具制造工艺主要讲 授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质量分析等内容;夹具设 计主要讲授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及定位与夹紧装置,各种机床夹具的典型结构与设 计方法。使学生具有根据实际加工条件,正确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正确选用 机床与刀具,正确确定夹紧定位方法,正确确定检测方法及检测量具或仪器,设 计制造一般夹具,并通过机床、刀具、夹具的调整达到加工质量要求的能力。

(三)选修课 23.现代礼仪与艺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礼仪的概念、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言谈礼仪、接待礼仪、现代交际礼仪等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为提高 个人竞争能力、自身修养、塑造良好个人形象、促进社会文明打下基础。同时通 过艺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艺术欣 赏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及学生的审美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还可通过演唱、舞蹈、表演等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4.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6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本课程主要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理论、邓 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25.文学概论

通过讲授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提高欣赏、分 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26.历史 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讲述,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把祖国建设好的雄心壮志。27.哲学 本课程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提高辩证思维能力。28.口才、应用文写作与实训 本课程主要讲授口才能力培养、口才应用和写作知识及应用文三部分。使 学生有较好的口才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29.模具技术经济分析 本课程主要讲授价格的基本知识,模具价格的构成、模具价格的经济分析及 评价方法,型腔模具(塑料模和压铸模)的价格估算,冲压模具及其他模具(锻 模、粉末冶金模、冷挤压模、玻璃模、橡胶模和简易模)的价格估算问题。培养 学生具有模具成本核算的基本能力,树立技术经济分析的观念。30.加工中心操作 本课程分为三部分,一是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讲授数学知识,公差、制图、材料、数控技术、切削刀具及切削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基础知识;二是专业 知识部分,主要讲授加工中心、常用刀具及辅具、机床夹具、常用测量器具、加 工工艺、程序编制;三是加工中心操作及实例。使学生在就业前复习在校期间所 学课程内容,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31.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本课程主要讲授钳工工艺:划线、錾削、锯削、孔加工、螺纹加工、刮削、研磨、矫正和弯曲、铆接、装配知识、钻床夹具等。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 钳工工艺的实际操作技术。

六、教学实训

(一)普通钳工基本训练(30 学时)本环节主要认识钳工的工具,训练锯、凿、锉、钻、划线等钳工的基本操作 7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方法。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钳工工具进行一般的钳工加工。

(二)认识实习本环节是通过对产品厂、模具厂、冲压车间、塑料成型车间参观,了解产品 生产的全过程、制造工艺及装备;了解机器装配过程及零部件配合情况:了解自 动化生产及新技术应用情况。让学生对与模具专业相关的企业有初步认识;对模 具专业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技术基础课增加感性认识。

(三)计算机实训(30 学时)本环节是配合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集中训练环节,主要针对计算机等级训练。

(四)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设计(30 学时)本环节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分析与选用 机械零件材料和制定热加工工艺的能力。

(五)车、铣、磨基本训练(90 学时)本环节是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完成作业等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车床、铣床、磨床的性能、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初步掌握车、铣、磨的工艺的特点及 加工方法和实质。了解各种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 用。具备动手独立完成一般技术要求的零件的车、铣、磨加工的能力。

(六)机械测绘(30 学时)本环节是对工程制图及 CAD 课程所学知识的实际训练。通过绘制较复杂的 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达到熟练运用机械制图的标准,正确表达工程图纸的目的。

(七)互换性原理与测量大作业(30 学时)本环节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配套实训。通过对动手操作与示范相结合 的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常用测量器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尺寸测量、角度和 锥度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普通螺纹联接及齿轮的 测量等方法。初步认识气动、电动量仪测量,三坐标测量机测量。

(八)模具组装基本功及钳工(30 学时)本环节是模具专业的重要实训环节。包含钻、铰、扩、攻丝、套丝、抛光、研磨、凸凹模配制等模具钳工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应具有对简单模具的钳工加工 和装配的能力。并达到模具钳工二级的鉴定要求。

(九)液压传动课程设计(30 学时)本环节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配套实训。通过对典型设备液压与(或)气压 控制系统的拆装、调整及性能与故障的检测。使学生熟悉液压与气动元件结构、功能与选用方法;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分析与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并进 行一般功能的液压或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十)专业生产实习(30 学时)8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本环节是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的,分两个阶段。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较全 面的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实际知识;深入了解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模具制造工 艺与设备:认真分析典型冲压件、塑料件及其他制品生产工艺、模具及所用成型 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特性:认真总结不同类型产品生产企业有关车间的装备 特点。应用已学知识,分析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与 方法。了解各类企业的管理体制及其优点和存在问题,了解本专业技术人员在企 业中的职责,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增强纪律观念、职业道法与团队精神。

(十一)模具拆装与测绘(30 学时)本环节是一次重要专业实践教学。学会典型冲模和塑料模的拆卸与装配,并 在压力机或注射机上装模调试成形出合格制件:分析现有模具的总体结构、零件 结构与相互连接的合理性,对不合理部分提出修改的建议:分别测绘一副典型冲 模和塑料注射模,并绘制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

(十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60 学时)本环节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训练。运用所学的机构工作原理和机械零 件知识,进行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训练运用机构与机械零件设计资 料设计机械装置和机械零件的能力。

(十三)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60 学时)本环节是工模具制造技术课程的配套训练。运用所学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进行机械零件制造工艺的制定和机夹具的设计。训练学生根据实际加工条件,正 确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正确选用机床与刀具,正确确定夹紧定位方法,正确 确定检测方法及检测量具或仪器的能力。

(十四)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30 学时)本环节是重要的专业实践环节。主要运用所学的成形原理与其它相关的专业 知识进行冷冲压工艺与冲模、塑料模成型工艺与塑料模的设计的初步训练。使学 生掌握成形制品的分析方法,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程序,模具设计资料的使用 及模具制造训练。

(十五)岗前培训(510 学时)为取得两种等级证书打好基础,进行为期 3 周的岗前培训,以期缩短上岗适 应期。(十六)公益劳动与机动(150 学时)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每学期安排一周的公益劳动。(十七)第二课堂 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和假期 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专题竞赛、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技术服 9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务等活动。学生在三年教育时间内,应利用假期进行为期 40 天的社会实践;积 极参加数控课程、机械制造等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其他有关部门的安排,参加专 题竞赛、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技术服务等活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见附表 3

七、教学组织 组织教学要以应职岗位的人才规格为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 合素质。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模块式、CBE 等,大量利用直观演示、双边教学、快速联想、小组讨论、作业练习、启发 式等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最新知识以增加学生知识 面,教学内容应突出必需、适用、实用的原则,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要以“应用”为主旨特征,各课程、单元之间不强求学科的系统性,要关注学生 职业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应以学生为中心,并注意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习惯、品质、意志等方面的培养,使其职业技能达到从事相应职业岗位(岗 位群)工作所需的要求和标准。

(一)基础课 从应职岗位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应是教法改革和内容选择,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恰当地分配每一次课的时间,确定自 学讨论、讲授、实验与练习所占的时间比例。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上为续课程打下基础。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以报告、文艺汇演、音乐、美术欣赏及健康咨询等提 高学生素养;结合“两操一课”与体育竞赛增强学生体质;开展英语知识竞赛、演出与口才训练、书法、绘画、微机强化等培训班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推 销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二)专业课 1.课堂教学:以适用、实用为原则,优化知识技能结构,形成与应职岗位 相一致的教学内容。从应职岗位需要出发,将各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 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突出能力教育。各课程要根据本专业在社 会生产中的发展规律和生产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作好时续上的必要调整。要积 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影视﹑电脑课件等现代教学 手段,并注重教学信息资料单﹑作业单﹑技能单﹑图表图像等教学资料的建设,10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提高教学效果。要引导学生选择好规定学分的选修课,并精心组织教学,以扩大 学生的知识面。2.教学实训: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在恰当时间。具体安排时间或全部集中或 以周为单位分散。要充分认识教学实训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真准备 好实训大纲,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应职岗位需要 进行专项技能培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多做﹑反复做,使其把主干课程的知识与专 业技能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综合技能,教学实训重点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 养和训练,所以,还要重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和培养。3.岗前实训:最后一学期,以顶岗形式安排就业前综合实训。模拟顶岗,强 化训练,使学生稳定的掌握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并将各专项技能联贯起来形 成职业岗位能力,以缩短进入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增强就业能力。

(三)供职技能教育 包括口才与演讲﹑书法与写作﹑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人才市场消息 ﹑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通过选修课和晚自习﹑第二 课堂活动培养,达到增强供职技能的目的。

八、成绩考核

(一)本计划设置的所有必修课和学生选定的选修课及岗前实训等均在教学 过程中或完成教学目标时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取得该课程学分。

(二)理论知识成绩采用百分制,技能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 定。专业课理论知识和技能两项考核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定为该门课程不合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技能考核应根据应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其相应的主要技能 考核项目,由专业课教师组织考核。

(三)教学实训、岗前实训由指导教师和实训基地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综合技能和工作态度。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定。及格者 取得相应学分。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获取等级证书。岗前实训结束后,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 定,获得教育部的计算机二级考试、劳动部高级数控工艺员和劳动部高级车工(钳 工、铣工、焊工)职业资格证书。

(五)学生学习质量评定采用学期成绩分。学期成绩分=∑(换算前课程成绩×所得课程学分)+奖励成绩分 课程成绩=(理论成绩+技能成绩)÷2 技能成绩按“优 90 分,良 75 分,及格 60 分”折算。11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

(六)考试方法:采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抽查、实际操作等方法。

九、学分计算

(一)一门课程按每 16 学时 1 学分计算。

(二)教学实训、岗前实训、公益劳动按每周 1 个学分计算。

(三)计算机应用和职业资格证书每个计 1 学分。毕业总学分最低标准为 175 学分。其中基础课 34 学分,专业课 74 学分,集 中实训及其他环节 59 学分。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见附表 2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机 械 工 程 系 二○○六年六月 12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附表 1 教学活动 入学教育 军 训 机械测绘 计算机实训 钳工实训 车工实训 铣、磨实训 CAD 实训 教 学 实 训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设计 测量大作业 液压课程设计 模具组装基本功及钳工考级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 模具拆装与测绘 机床电路安装 电气控制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 专业生产实习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 公益劳动与机动 岗前实训 学期考核 基本工种培训 毕业教育 合 计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周 数 1 1 67 1 1 2 2 1 1 1 1 1 1 2 1 1 1 2 1 1 5 17 5 3 1 121 90 30 2911 3 1 175 21 20 21 20 21 学 时 30 30 1826 30 30 60 60 30 30 30 30 30 30 60 30 30 30 60 30 30 150 510 学 分 1 1 126 1 1 2 2 1 1 1 1 1 1 2 1 1 1 2 1 1 5 17 1 1 1 1 1 3 1 18 1 1 1 1 一 1 1 1 15 1 1 2 2 1 1 1 1 1 1 2 1 1 1 2 2 1 1 17 11 16 11 13 2 3 二 4 5 三 6 附表 2 课程类别 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课 集中实训及其他 环节 合计 总学时数 570 1124 132 1058 2911 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表

总学分 34 74 8 59 175 学分百分比 19% 42% 4% 35% 100% 集中实训按每周 30 学时计 1 学分 按每 16 学时计 1 学分 备注 13 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高职)附表 3 课 程 类 型 序 课程名称 号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基 础 课 30 % 2 形势与政策 3 体育与健康 4 大学语文 5 高等数学 6 大学英语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工程制图与 CAD 9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 10 电工学与电子学 11 工程力学 12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 专 业 课 62 % 13 液压与气压技术 14 机械设计基础 15 塑料模塑成型技术 16 工模具与制造技术 17 板料冲压成形技术 18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19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20 压铸模设计 21 模具 CAD/CAM 22 模具专业技术综合课程 23 现代礼仪与艺术 24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5 文学概论 选 修 课 8 % 26 历史 27 哲学 28 口才、应用文写作与实训 29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30 模具技术经济分析 31 加工中心操作工 32 专题讲座 合 计 1826 132 总 学 时 114 20 108 60 104 104 60 126 44 108 112 64 64 72 64 64 72 52 48 26 104 104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7.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篇七

一、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单元模块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它要求教师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对新的教育理念不能只停留在认识理解层面, 关键要改变教学行为进行实施操作。教师必须做到专业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双翼并举, 理论和实践之间活跃往返, 这样做往往能产生出色的实践, 并能使自己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成为教育实验的先锋。模块只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个有力的参考资源, 是教学活动的载体, 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 但实际上不少教师仍然实践着“教模块教材”, 学校特色教学模块没有开发, 要注意资源设计, 利用这些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 要善于驾驭教材。

二、以五个领域目标与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为主线设计教学单元模块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 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 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与建议。在设计前要整体通盘妥善解决单元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和各模块内容系统性的问题。采用模块教学设计代替原有的教学进度表, 要求教师要把整个模块看作一个整体, 把整个模块的主题提炼出来。要写出每个模块要解决什么问题。

三、与学生一起设计好评价量规

在进入学习之前, 由教师与学生一起来制订评价量规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评价量规本身对学习目标是具有引导、定向、驱动意义, 所以评价量规的前置与学生参与有利于有效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模块,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教学效率,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正确处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者的关系,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单元模块教学设计中, 既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由教师先带领学生精心策划, 课的情感基调创设好, 只等学生上台尽情表演。经过几轮单元模块教学以后,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安排单元模块的学习, 包括单元的选定, 单元活动的组织, 单元评价的实施, 老师一起参与学生的讨论, 必要时可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老师的位置从主体退到主导, 既而又退到指导作用,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充分的提高。

五、模块设计要关注回归经验与生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完全用讲解和示范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感受, 应引导学生从生活性的活动中去领悟动作的要点与意义。在教学设计上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 强调学生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 倡导探究式学习, 克服呆板的接受式学习方式, 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感受和体验教学内容。

六、设计多种掌握学习的

策略, 并指导学生根据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会学习

8.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篇八

所谓主题课程就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目标,将教学当中所要涉及的知识、经验、方法和技能整合到一个个适合儿童学习和掌握的主题活动当中,让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多个学科的学习,形成较强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开展主题课程教学时,如果能有效地运用音乐来组织教学,更容易唤起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更有助于儿童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一、应用策略

1.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使用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环境评估量表(ECERS—R)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根据季节和节日、社会生活的变化,将个性化教学计划当中的长、短其目标整合到月主题活动当中,如“春天来了”、“交通工具”等,而后将月主题活动分解为周主题和日主题,形成主题网络体系。

2.设计主题活动

按照主题活动计划,设计内容短小直观、节奏欢快清晰的游戏活动。如配合“春天来了”编排小蜜蜂采蜜活动,以《蜜蜂做工》为背景音乐;在“交通工具”主题活动当中则可以将《小司机》作为背景音乐。

3.课程教学设计

主题课程按每周五次设计,每次活动时间为30分钟,采用团体教学的形式进行。在30分钟当中,音乐占60%,游戏占40%,采用常规、导入、新授和结束“四段式”教学。常规部分引导孩子通过律动或游戏认识和介绍自己,向同伴问好,可将《你好歌》、《点名歌》等加以改编,以更好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导入部分可通过儿童已经熟知的音乐节奏来吸引其注意力,引发儿童新的思考;新授部分则以主题为中心,引导儿童通过参加主题活动不断延长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更好地学知识,如可将“击鼓传花”和“开火车”的音乐游戏融合到语言主题课《大猫小猫在唱歌》当中,使儿童更好地掌握“喵喵喵喵喵”的节奏。结束部分则可在类似《大猫小猫动起来》的音乐当中完成知识的小结,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下结束教学。

二、效果分析

笔者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并采用学习态度观察评量表、沟通行为量表、情绪行为量表和社会技能量表分别测定了教学前后儿童在学习态度、行为能力、情绪行为、社会技能的实际水平,对比分析得知,儿童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以情绪行为的改善最为明显。

1.儿童的情绪自控能力增强,有助于其正常行为能力的养成

特殊儿童自控能力差,行为表现形式单一,情感幼稚,经常哭闹不止,甚至会攻击同伴,而教师的语言指导往往无法取得预期效果。通过实践发现,通过改编《快乐歌》等,特殊儿童会形成愉悦的内心体验,自觉停止哭闹、玩凳子等行为,自觉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而伴随音乐节奏拍手、跺脚、拉手等动作也使其感官需要得以满足,使之更关注教学活动,更容易形成一些正常的行为。总之,将音乐活动应用到特殊教育活动设计当中,儿童会更喜欢参与活动,更乐于自我表现,更有助于其正常交往方式的培养,并最终使正常的行为代替异常行为,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

2.激发儿童的认知潜力,使之形成了更强的认知理解能力

通过实践来看,将音乐活动融入特殊教育活动设计当中,使儿童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同时完成听、说、玩、乐等活动,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他们认知的深度,使之拥有了更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达到了潜能综合开发的教学目的。

3.提供了多样化的沟通交流渠道,增强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特殊儿童,特别是智障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差、掌握词汇量少、发音不清、语言运用能力差的问题。可将儿童的名字填入到歌词当中,让儿童伴随着音乐节奏说“小明|小明|你在|哪里|拍拍|小手‖”,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并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增强语言理解能力,实现语言交流能力的提升和词汇量的增加。综合来看,将音乐活动融入特殊儿童教育当中,设计出主题性的教学活动,使儿童的沟通行为和渠道更加丰富,表达和交流的欲望更强,语言能力提升更快。

4.通过创造体验式的团体活动,增强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由于语言能力差,特殊儿童难以与他人进行有效交往,经常表现出依赖性强、胆小怕事、冲动等特征,很难与同龄人融洽相处。将音乐活动融入特殊教育活动当中,使儿童借助音乐建立起与周围的人、事、物的情感,更快地接受周围的事物,学会大方地表现自我,学会处理简单的人事关系。 通过系列式的主题活动教学,特殊儿童会建立起强烈的交友欲望,学会礼貌求助,而愉快的团体活动体验,又会丰富其交友方式,使之更为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主动地在活动当中学会与人相处,实现情感的升华。

将音乐融入特殊儿童教育当中,开展系列化的主题课程教学,能够使特殊儿童参与康复教学和训练的积极性更高,使其学习态度、情绪行为、沟通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得到明显改善,获得更好的教学和康复训练效果。

上一篇:2011新铺乡小学生运动会开幕致辞下一篇:2010报检员考试知识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