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节方案(精选11篇)
1.青年文化节方案 篇一
X x市第九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
后勤服务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0年2月25日下午—26日上午
二、参加活动及人员:市级领导40人、县级预算120人及当地干部群众。
三、初步服务计划
1、后期服务组:主要负责餐饮安全及住宿安排:xxx,xxx各乡镇团委书记、及x x 厂工作人员
2、交通安全组:主要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及车辆停放工作,协调请公安交警大队及xx厂负责
3、安全保卫组:主要负责活动期间安全保卫工作,协调请公安派出所及xx厂经警队负责。
4、消防安全组:主要负责活动期间活动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协调请县消防大队负责。
5、医疗保障组:主要负责为动期间参与人员的提供医疗服务,协调请xxx人民医院负责。
2.青年文化节方案 篇二
关键词:青年文化,审美趣味,审美选择,主流文化
一、“青年文化”的定义表征及其共性探究
研究“青年文化”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 即“青年人的文化” (Youth culture) 和“青年文化” (Young culture) 之间的区别, 在具体的青年文化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 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传与传播, 并受到青年群体的接受和认可的大多是成年社会所创造的文化, 我们所研究和讲述的“青年文化”大部分并不是由青年群体本身所创造, 而是由成年社会创造, 在青年群体中得到广泛接受和传播的文化。所以, 我们所说的“青年文化”不仅包括青年自己创造的文化, 还包括绝大部分的由成人世界所创造的, 为广大青年喜爱并接受的文化。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青年文化”是出自帕森的理论, 他认为“在青年期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中, 性任务和年龄阶段的复杂结合创造出了一种青年特有的行动样式, 他把这种行动样式称之为‘年轻人文化’”。而一个时代之所以会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的青年文化, 一方面与自己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青年作为人的自我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的内在要求。
青年文化虽然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会出现不同的时代特点, 但是归结起来仍有一些共通之处。首先, 青年文化是一种同伴文化。青年从家庭中脱离出来, 更多的是以群体的面貌出现, 他们结成团体, 有着高频度的接触和交往, 互相进行影响。青年寻求更多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 同伴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青年在这样的寻求过程中更倾向于信任和依赖同伴, 因为在这样的交往中青年可以找到更多同等地位的感觉, 自主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有一种“自己做主”的感觉, 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青年所追求的心理感觉。其次, 青年文化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道格拉斯和瓦尔斯勒认为“亚文化群最一般的含义是某一主体文化中较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定义为一套世代相袭的共同具有的意义和行为模式, 亚文化群就可以简单地说成是这种文化任何一个可以辨认出来的组成部分。”米尔顿·戈登则认为“亚文化群概念是指某一国民文化的分支, 它是由阶级地位、种族背景、居住地区 (城市或乡村) 、宗教渊源这类社会情境因素的结合构成, 但是它们一经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某种具有一定功能的统一体, 对有关个人产生一种综合的影响。”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林顿“将民族中仅在某些特定的人们中间存在的特有文化叫做特殊文化, 也就是亚文化, 以便从指称社会中的一切正常的成人所共有的文化即普遍文化中区分开来。”而青年文化也是一种亚文化, 它不能体现社会主流文化的全部内容, 只代表了社会中的一部分人, 我们前面提到, 青年文化有很大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成人世界, 是成人世界创造出的一些文化为青年群体所接受才产生了具有特色的青年文化, 而成人世界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表, 其对青年群体的亚文化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可以说, 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母体主流文化之间是有联系又有偏离。再次, 青年文化还表现为一种过渡性文化。青年时期作为一个人由孩童成长为成人的过渡时期, 具有较不稳定的特性。
二、当代青年审美趣味所凸现的青年文化特征
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较父辈时代而言有了很多新的变化, 上代青年文化可能更多得从社会理想, 文学陶冶, 政治关心等方面来体现, 而今天的青年更多得参与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 而由此所形成的青年文化, 也折射出青年群体不同于以往的审美趣味。
首先, 青年对服饰的选择体现了青年文化中的“蔻化”倾向以及反叛性和多元性。所谓的“蔻化”倾向, 是指成年人以追求回归孩童化心态及行为方式的言与行, 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成人玩具, 以卡通形式出现的成人社会故事, 以及大众普遍的一种扮嫩心理, 都是当代人“蔻化”的表现。而作为由孩童阶段向成人世界过渡的青年群体, 其中有一部分人在其服饰审美的选择上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蔻化”倾向。这部分的青年多以哈韩, 哈日的装扮为典型, 女孩一般以夸张的妆容, 厚重的刘海, 蓬乱的发型, 松垮的服装, 以及扮嫩的表情为代表;而男孩则以宽大的T恤、牛仔、板鞋为代表。这样的外型打扮, 在很多青年中已经成为时尚, 受到追捧, 在很多城市, 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中成为很多青少年的流行装扮指标。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 以哈日哈韩特色为装扮的青少年毕竟只是整个青年群体的一部分, 而其他还有很大比例的青年则在服饰选择上有着各种审美趣味, 但又可以说是异中有同。以牛仔裤为例, 现今的青年, 大多以牛仔裤为主要的裤装选择, 这在青年人群中都似乎成为一种共性。
其次, 青年在娱乐方式以及流行偶像上的审美趣味反映了青年文化的动态性、整体性以及边缘性。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生活观念和方式的改变, 在青年文化中, 流行文化、通俗文化迅速发展, 青年也是一窝蜂地涌向潮流文化所带来的新鲜事物, 从这可以看出青年文化的发展具有动态性。理查德·弗拉克斯曾说:“青年是最难接受传统同辈社会的, 也是最难为后者接受的。所以, 他们是最经不起文化压力和紧张的, 也是最易接纳文化潮流的时代变迁的。”在今天,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传媒节目和自我参与的活动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 也越来越多地以流行明星或者体育明星作为追捧的偶像和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超级女生、快乐男生、我型我SHOW、中国好声音等等的选秀娱乐节目已经把大众的或者说是青少年的娱乐审美趣味打造得日趋一元化, 而这些节目如此受欢迎并可以使为数众多的人投身其中, 就可看出青年在喜好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青年在这一年龄阶段, 有着共同的社会环境困扰和发展需要, 因此虽然阶层千差万别, 但在审美趣味和选择上却可以呈现很大程度的整体一致性, 而这为我们进行青年文化研究, 更深入地了解青年并可以正确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而一系列的选秀节目, 也催生了一批新生的明星, 比如李宇春、张靓颖、吉克隽逸等等, 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06年产生的李宇春, 其以中性前卫的造型和表演方式成为众多青年喜爱的对象, 而青年对这一青春偶像的选择似乎不再遵循以往的偶像准则, 女孩的漂亮抢眼已经不再是选择的标准, 反而是中性的性格、行为方式和外形赢得了众多少男少女的心, 并且引发了新一轮选秀活动中对中性风潮的大量拷贝和青少年群体在装扮言行方面的中性化选择。从中可以看出, 现今的青年文化在急速地向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倾倒,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了边缘性的特征, 即不为成人社会主流文化所理解的审美趣味和选择倾向。
参考文献
[1]杨雄, 等著.转型社会研究文库——社会专型与青年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201.
[2]董志敏.接受与超越:青年文化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7.
[3]道格拉斯和瓦尔斯勒.越轨社会学[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95, 96.
[4]石川荣吉.现代文化人类学[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236.
3.青年心态与大众文化 篇三
这些年来,对于80后的关注一直是媒体和公众的热点。现在80后已经开始进入了30岁的门槛,逐渐进入人生的中年阶段的开始。现实的种种问题开始超越了想象,变得更加现实和具体。与此同时,90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将在今年的暑期毕业走向社会。中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的第一代人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状况和心态会对于社会的未来有深远的影响,他们的问题和困扰也会成为社会本身的问题和困扰。
在2008年之后,中国告别了百年的悲情,进入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国家的上升和崛起带來了新的自信,“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引发了热议,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期许和要求。一面是社会在迈向新的阶段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诸如道德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公众人物的诚信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和腐败、环境等问题的公众关注度前所未有地提高;另一面是公众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感的提升。这样的状况当然对于青年有相当的影响。
“80后”“90后”可以说是中国市场经济下成长的第一代人,他们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和长辈的更多的关爱和呵护,也生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富裕的时期。因此在现在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困扰是诸多新型的问题,如物质问题是对于住房的强烈的期待和房价之间的差距,高端消费品的消费渴求和现实的收入之间差距等所造成的苦恼等等;精神问题是对于真情的渴望和情感被物质化的苦恼之间的反差,以及对于社会的高度期待和现实给予他们的满足之间的反差等等。同时,他们普遍的对于自己上升的强烈期待和现实“完成不足”的状况之间的反差也使得其困恼具有某种普遍性。而新媒体的成长又让他们在新的舆论空间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放大了他们的不少困惑和问题。这些都构成了一个“问题群”,造成了不少80后和90后的“幸福感”低迷,社会“认同感”低迷的问题。
但在近年以来,青年所喜爱的大众文化的创作,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和效果。诸如《失恋33天》这样的情感剧,《武林外传》这样的喜剧,《宫》这样的穿越剧等;也有像《非诚勿扰》这样的情感类的综艺节目或《天天向上》这样的知识性的趣味节目等。这些作品虽然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也还显得肤浅和缺少深度,但其对于现实的态度相当积极和正面,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是通过努力奋斗来实现自我价值和解决自身危机和困扰的态度,是接受现实的挑战,正面面对自己的问题健康而切实的心态,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为80后年轻人所喜爱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来让他们能够在休闲娱乐的轻松状态中接受正面的价值,从而提升他们面对生活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所谓的“治愈系”的作品,指的正是通过一种明亮、健康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播,使年轻人在现实中遇到的多方面的问题得到一种化解和了解。大众文化虽然有其局限,但其对于青年的心态和生活的正面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对他们更加有韧性地面对社会问题有其积极的意义。
4.南宁市乡村青年文化节策划方案 篇四
策 划 方 案
一次一百零四万人的盛会;一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竞赛;一个花都人民特有的喜庆节日;届时,人流蜂拥而至,到处将是人山人海;广场上鲜花齐放,鼓乐雷鸣,人人欢天喜地,个个神采飞扬;海报、传单、横幅、高音喇叭……商机涌动,尽在喧哗与喜庆之中!
主办:××××××××××
协办:××××××××××
——活动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团十五大精神,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青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引导及促进农村青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创造新业绩,按照团市委《关于以“增收成才我能行”为主题开展广西“乡村青年文化节”的通知》(南团发[2004]30号)精神,经团市委领导与横县政府领导商定,南宁市乡村青年文化节将与横县2005年茉莉花节同时在横县举办。为将这两次盛会更完美地融合,南宁市乡村青年文化节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充满地方特色的,集大众性、趣味性与创造性为一体的竞技比赛项目为主。项目设置方案如下:
一、南宁市乡村青年文化节“第二届横县乡村青年歌手大赛”
(一)大赛宗旨
■ 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展示当代青年风采、选拔歌唱新秀,服务文明县城;
■ 树立花都形象,宣传花都文化,丰富青年文化生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 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激发广大青年热爱花都,建设花都、振兴花都的热情;
(二)大赛时间:××××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大赛地点
(四)参加对象
除专业歌唱演员外40周岁以下的生活和工作在横县的青年,包括初中和高中生。
(五)内容和形式
1、曲目要求思想健康,具有时代气息,能反映当代青年崇高的理想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丰富的精神生活;
2、鼓励演唱组合报名参赛,一个组合为一个名额,每位选手或组合限唱一首曲目;
3、比赛不分唱法,民族、通俗、美声均可,演唱可采取独、对唱等形式;
4、伴奏可采用自弹自唱、请他人伴奏、或使用伴奏带等形式;
5、决赛时可以有伴舞,舞蹈演员、服装及其它道具一律自备;
6、鼓励创作型歌手参赛,对于演唱原创歌曲的选手可以酌情加分;
7、比赛分预赛、决赛二个阶段进行,选手按抽签顺序上场,当场评分,现场公布比赛结果。
(六)选手报名及推荐办法
1、为扩大活动覆盖面,拓宽活动领域,本次大赛组委会要求各乡镇推荐至少2名青年选手,县直各单位推荐至少1名青年选手,同时面向全县征集参赛者。
2、推荐歌手须提交下列材料:①推荐表;②身份证复印件;③一张一寸彩色近期免冠照片;④推荐材料请报到团县委办公室。
3、其它有意参赛者可于4月26日前持报名材料到团县委办公室报名参赛。
4、推荐及报名均免收报名费。
(七)奖项设置
冠军1名奖金8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
亚军1名奖金5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奖牌
季军1名奖金2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奖牌
另评横县优秀歌手10名,均颁发获奖证书、奖牌及奖金。
二、南宁市乡村青年文化节“在希望的田野上”劳动竞技大赛
(一)时间:4月30日
(二)地点:体育中心广场(或西南成品茶市场)
(三)大赛宗旨:
劳动竞技大赛以倡导新风、传播文明为主题。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先进的活动陶冶人为目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以及广大农村青年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从而调动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农村经济建设,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项目设置:
(1)横县鱼生【名刀】争霸赛
选料考究、刀工精湛的“横县鱼生”堪称广西一绝,常作为迎宾待客的上等佳肴,成为横县“饮食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大赛举办的宗旨是通过比赛将横县丰富的传统鱼生文化和青年劳动技能结合起来,让更多人了解横县,进一步展示横县青年风采。
比赛分组进行,将评选出“金刀、银刀、铜刀”若干名,均颁发证书及牌匾。
报名方式:请于4月26日前持报名材料到团县委办公室报名参赛;同时鼓励群众现场报名参赛。
(2)巧手制花球,茉莉花迎宾——茉莉花绣球限时制作比赛
勤劳的壮家人民向来都有以茶待客之礼,热情好客的花都人民更有以花会友之礼仪,现场制作并抛送茉莉花绣球,除了能赛出花都人民善良的心灵,更能展示花都人民特有的迎宾礼仪。参赛者均有精美礼品赠送。
报名方式:持报名材料到团县委办公室报名或现场报名均可。
(3)玉米飘香口口甜——啃玉米比赛
一人一盘甜玉米,一声令下开始啃,规定时间内,看谁啃得又快又干净,啃多者为优胜者。比赛分组进行,每组评选“快嘴”一名。
报名方式:持报名材料到团县委办公室报名或现场报名均可。
(4)蚕茧吐丝情传万里——巧手抽丝比赛
比赛按每5人一组进行,在规定时间内抽出的蚕丝最长的为优胜者。横县是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比赛的寓意为:横县的桑蚕产业闻名全国,情传万里。
报名方式:持报名材料到团县委办公室报名或现场报名均可。
(5)竹编制作比赛
比赛按每10人一组进行,由组委会指定一个竹编成品为参照,在最短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制作的为优胜者。
报名方式:持报名材料到团县委办公室报名或现场报名均可。
(6)甘蔗削皮比赛
比赛按每10人一组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谁削得最多为优胜才。
报名方式:持报名材料到团县委办公室报名或现场报名均可。
(7)其他项目正在征集中
三、南宁市乡村青年文化节“横县首届茶艺大赛”
1、大赛宗旨
为了加强我县茶文化的交流与推广,提高我县茶艺表演水平,促进花都茶文化发展,通过比赛培养更多的青年文化人才。
2、举办时间和地点
××××年4月28日-5月1日在西南茶城举办。
5、参赛对象
全县各乡镇、茶叶团体、学校、茶叶生产企业、茶楼茶馆等各茶艺表演队及广大茶艺爱好者。参赛人员的服装、背景、音乐、茶叶等有关参赛用品自备,组委会提供桌椅和音响。每队限定5人。
4、奖项设定
特等奖1名奖金:(待定)授予奖牌和证书
一等奖2名奖金:(待定)授予奖牌和证书
二等奖3名奖金:(待定)授予奖牌和证书
三等奖4名奖金:(待定)授予奖牌和证书
另设最佳表演奖、最佳人气奖、最佳组织奖各1名,均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
——招商计划——
本届南宁市乡村青年文化节赞助商分为项目冠名赞助商及友情赞助商两个级别,其中项目冠名赞助商三名,友情赞助商若干名。他们分别可以获得不同的荣誉回报、宣传品回报、活动现场回报以及新闻媒体回报等。回报丰厚,敬请关注以下具体细节。
※项目冠名赞助商 赞助金额:每项3万元
南宁市乡村青年文化节之第×届横县乡村青年歌手大赛暨×××杯乡村青年歌手大赛 南宁市乡村青年文化节之“在希望的田野上”劳动竞技大赛暨×××杯劳动竞技大赛 南宁市乡村青年文化节之横县首届茶艺大赛暨×××杯茶艺大赛
(一)荣誉回报:
1、赞助企业可自主选择以上任意一项大赛进行冠名;
2、比赛开始前邀请赞助企业代表上台讲话,并授予荣誉证书及牌匾;
(二)宣传品回报:
1、门票以赞助企业冠名,背面印制赞助企业广告或企业简介;
2、比赛现场舞台背景中心出现冠名赞助企业名称及标志;
3、决赛现场悬挂横幅一条,赛场门口摆放企业宣传展板一块;
4、企业宣传资料将与大赛资料同时发放给现场观众;
5、在所有大赛宣传品上印制企业名称及标志;
6、赠送赞助单位大赛经典DVD光碟和总决赛颁奖实况DVD光碟五套。
(三)活动现场回报:
1、邀请企业领导出席比赛现场并为获奖者颁奖,赠送比赛现场门票20张;
2、本项活动期间,提供10个标准展位的场地给赞助企业作宣传及促销;
3、参与其它项目活动时,均提供5个标准展位的场地给赞助企业作宣传及促销;
4、所有项目活动均允许赞助企业使用电视机、音箱或高音喇叭,但不能影响活动进行及其它赞助商的宣传促销活动;
5、比赛进行中可作企业产品展示及有效回报观众活动。
(四)新闻媒体回报:
1、活动期间赠送横县电视台黄金时段20分钟宣传广告每天2次,共播放3天;
2、在横县之窗网站大赛专题网页上刊登大幅广告60天,并友情链接企业主页;
3、电视录播时企业名称或图标出现达20分钟以上,在横县电视台新闻时间转播;
4、同时可以参预其它活动项目的宣传活动。
(备注:上述方案为暂定框架,具体回报方案可根据赞助企业特点,由双方共同商定。)
※友情赞助商 赞助金额:2000-10000元
赞助商可根据不同的赞助金额选择以下的回报条款:
(一)以下条款各友情赞助企业均可享受:
1、邀请赞助企业代表出席比赛现场,并授予荣誉证书;
2、各赞助企业均可获赠各项比赛现场门票各10张;
3、赠送赞助单位大赛经典DVD光碟和总决赛颁奖实况DVD光碟一套。
(二)以下条款每项均需赞助500元:
1、比赛现场悬挂横幅一条;
2、在赛场门口摆放企业宣传展板一块;
(三)以下条款每项均需赞助1000元:
1、门票背面印制赞助企业名称及标志;
2、比赛现场舞台背景中心出现冠名赞助企业名称及标志;
3、在横县之窗网站大赛专题上悬挂大条幅广告30天,并友情链接企业主页;
4、提供活动现场标准展位一个;
5、活动现场使用电视机、音箱或高音喇叭,但不能影响活动进行及其它赞助商的宣传促销活动;
(四)以下条款每项均需赞助3000元:
1、电视录播时企业名称或图标出现达20分钟以上,在横县电视台新闻时间转播;
2、活动期间在横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20分钟宣传广告每天2次,共播放3天;
3、在所有大赛宣传品上印制企业名称及标志。
(备注:上述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回报方案可根据赞助企业特点,由双方共同商定。)
活动策划:××××××××××××××××××
地址:××××××××××××××××××××
5.乡村青年文化活动方案2 篇五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属各企事业单位: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进一步得到提高。过去的那一套文化活动模式已不能适应农村青年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农村青年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和青年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组织引导广大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以更佳的状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创造新业绩,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活动,打造农村青年文化精品,培养农村青年文化人才,引领农村青年文化潮流,普及推广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积极引导我镇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创造新业绩,为永乐建设“经济强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时间安排
2011年1月10日-2011年8月15日。
三、活动内容
1、篮球比赛 时间:2011.1.10-2011.1.12 地点:镇篮球场
要求:每个支部必须有一队报名参加。
2、拔河比赛
时间:2011.1.13-2011.1.14 地点:镇篮球场
要求:每个支部必须有一队报名参加。
3、中国象棋比赛 时间:2011.1.15 地点:镇餐厅
要求:每个支部至少有一人报名参加。
4、羽毛球比赛
时间:2011.1.16-2011.1.17 地点:镇羽毛球场
要求:每个支部至少有一人报名参加。
5、文艺表演 时间:2011.1.18 地点:剧院
要求:每个支部至少有一节目报名参加。
6、书画展览 时间:2011.1.18 地点:镇大会议室 要求:每个支部尽量搜集优秀书画作品,并推荐能人现场表演书画技巧。
四、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各项比赛将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证书、奖金。具体奖项名额及奖金额度另行确定。
活动将通过参考各项比赛成绩和各支部参加人数,对各支部进行考评,评出优秀支部予以奖励。
五、工作要求
6.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冬春季节回乡青年相对集中和元旦春节的有利时机,以“拓展青年素质,服务青年成才”为宗旨,以“送岗位、送文化、送法律、送卫生”活动为主要载体,举办青年文化艺术节,活跃全某地青年文化生活,培养青年文化人才,引领青年文化潮流,通过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全某某山区经济强某地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二、宗旨和主题
宗旨:拓展青年素质,服务青年成才。
主题:送岗位、送文化、送法律、送卫生
三、主要活动
大悟某地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由创建“共青文明示范街”青年志愿者在行动、预防艾滋病“青春红丝带”卫生宣传周、“你在他乡还好吗”农村务工青年座谈会、“关爱老区”企业用工招聘会、“青春喝彩”青年文艺汇演等五大系列活动组成。
1、以向城乡青年送岗位为主要目的,举行一场大型用工招聘活动。积极向上争取重视和支持,立足某某、某地及某地内企业,充分挖掘企业用工岗位,在某地体育馆内举办一场某某、某地及某地内用工企业与城乡求职青年供需见面洽谈会。通过洽谈会,促成用工单位与我某地求职青年签订用工合同,从而达到更好地促进我某地广大青年特别是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目的。
2、以活跃青年精神文化生活为出发点,举办2-3场“青春喝彩”为主题的青年文艺汇演。参加汇演的节目形式体裁不限,歌舞、小品、诗歌朗诵、曲艺、绝活表演均可,并可增设与现场观众互动的知识问答、游戏节目等。节目内容要弘扬时代主旋律,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展现当代大悟青年的风采。参加表演的节目由艺术节组委会统筹安排,每个乡镇一个节目,每个战线3个以上节目,根据各单位报送节目的数量和质量,既可以由一个战线或一个单位独立承办文艺汇演,并以“××杯”或“××之光”冠名宣传,也可以由多个单位共同承办,联合演出。每场演出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艺术节将评选优秀节目奖、组织奖若干,并给予相应奖励。
3、以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为着力点,开展一次农村务工青年法律援助座谈会。组织某地司法局、某地法院、某地检察院、某地公安局、某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的法律和劳动保障专业人士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义务接受群众咨询。
4、以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主题,集中一周时间开展预防艾滋病“青春红丝带”活动,开展预防艾滋病卫生知识专题讲座,并组织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防治艾滋病卫生宣传活动。
5、按照“四个一”的要求,开展创建“共青文明示范街”活动。围绕一个目标即某地委、某地政府创建某某级文明卫生某地城的目标,建立一支100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创建一批青年文明号单位,树立一个品牌即“共青文明示范街”。
四、具体安排
艺术节系列活动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为:
(一)宣传发动阶段(XX年12月5日-14日)
本次活动规模大、内容多、涉及面广、意义重大,各相关单位接通知后,要迅速按要求做好活动的宣传发动和前期部署工作。青年人数较多的单位要积极筹备,按时、按要求报送节目;某地直各单位要充分发动,组织志愿者参与到全某地文明卫生某地城创建活动中去;各乡镇团委要深入村组农户摸清外出务工人员与打算外出务工人员底数,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某地委宣传部、团某地委将联合有关单位举行“大悟某地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
(二)组织实施阶段(XX年12月15日-XX年1月20日)
1、XX年12月15日—20日,招募青年志愿者,创建“共青文明示范街”;
2、XX年12月25日—30日,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青春红丝带”卫生宣传周;
3、XX年1月5日—10日,组织召开农村务工青年座谈会;
4、XX年1月15日—20日,组织开展用工招聘会及青年文艺汇演,节目报送截止时间为XX年12月25日。
(三)总结表彰阶段(XX年1月21日-25日)
文艺汇演活动结束后,组委会将根据艺术节期间各个活动的开展情况,表彰奖励一批先进个人和单位。主要是表彰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一批先进组织单位及个人和一批优秀文艺节目。
五、活动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整个活动圆满成功,特成立大悟某地首届青年文化艺术活动组委会。名单如下:
活动顾问:xx 某地委副书记
活动策划: xxx 某地人民政府副某地长
组委会主任:xxx 某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xx 团某地委书记
组委会副主任:
xxx 某地文体局副局长
xx 某地司法局副局长
xx 某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7.青年文化节方案 篇七
《教育大辞典》对亚文化的解释为:亚文化是总体文化的一部分, 是对主导性文化的补充。任何群体, 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价值不同, 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活方式、语言、价值体系, 体现鲜明的集团、全体个性、语言、凝聚力的文化形态, 即为亚文化。据此分析, 青年亲身参与并创造了属于青年自己的文化, 其中某些部分是具有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的, 可称之为“青年亚文化”。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 是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受众, 青年亚文化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高校青年亚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追求轻松、自由、愉悦和感官刺激, 如录制小咖秀等搞怪视频;第二种是身心躁动不安, 宣泄个人情感, 如沉迷网络游戏;第三种是无道德准则的社会反叛行为, 如嘲讽集体荣誉。总体而言, 高校大学生群体参与和创建的青年亚文化, 打上了属于他们“90后”的烙印, 相对于主流价值观而言, 具有边缘性、批判性和对抗性。他们追求个性, 勇于表达自我, 推崇快乐至上, 但缺乏理性的思考, 缺少社会经验;他们的价值观更加理性且现实, 更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自由独立, 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趋向薄弱。
二、高校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成因及其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
高校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青年亚文化多出现于社会转型期。目前,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社会转型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 受到多种文化的熏陶和不同观点的影响, 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第二, 高校学生是“指尖一族”“社交一族”, 在新媒体时代, 监控环境相对宽松, 互动中负面信息更容易传播, 在充满负面情绪的空间里, 面对舆论压力, 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更为理性的观点会选择沉默, 即传播学中提到的“沉默的螺旋”。第三, 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期, 也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思想冲突最剧烈的时期, 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 加之个人社会阅历较少, 青年容易出现价值冲突和迷茫, 青年学生成为易感人群, 容易产生负面认知和偏见, 出现对主流价值的抵触甚至对抗。
青年亚文化深刻影响青年的集聚方式、思考方式、行为方式, 对高校共青团工作而言, 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 青年亚文化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存在一定冲突。青年亚文化崇尚个人主义, 高校共青团工作推崇集体主义, 这直接导致高校共青团工作在组织、动员过程中出现组织者热情高涨, 但参与者极不情愿的两极分化现象;青年亚文化倾向于选择多样性, 高校共青团工作强调统一性,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共青团活动的影响力和组织的号召力;青年亚文化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 而高校共青团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另一方面, 青年亚文化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可以整合。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直面冲突, 客观分析, 开展研究, 不应漠视青年亚文化, 或一味打压青年亚文化。青年亚文化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 倒逼高校共青团工作改变观念, 变革“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 开始关注青年群体的特殊性, 挖掘青年群体的真正需求, 更加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行有效、深入的对话。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多样性、个性化, 不乏生机和活力, 对高校共青团传统工作而言, 是有益补充。高校共青团可汲取青年亚文化的精华, 对现有的活动形式、载体路径进行创新, 设计出更符合青年群体特点、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进而提高共青团工作的活力和影响力。
三、青年亚文化背景下高校共青团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析
高校共青团应发挥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对青年亚文化进行引导整合, 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 破解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困境。
(一) 重新塑造团干形象
首先, 团干要从平等的视角看待问题, 与青年进行对话,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有效发挥团干的主导性。其次, 团干要更新话语体系。团干要分析高校青年的话语特征, 更新话语体系, 更生动、更接地气地将党政所需、青年所求、共青团能为传播好。
(二) 经营好新媒体阵地
青年亚文化在网络上最活跃, 微博、微信是他们的“地盘”。高校共青团要建设好、经营好新媒体, 实现对青年亚文化的积极引导。一方面,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注重及时观察青年的思想动态, 畅通青年诉求渠道, 培养“向上向善”的意见领袖, 提高青年的媒介素养, 形成主流价值的有效覆盖, 抓好思想引领工作;另一方面,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搭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服务平台, 延伸工作手臂, 丰富工作手段, 更好地服务青年。这些平台不仅要建起来, 用起来, 还要火起来, 真正成为让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温暖的集聚地。
(三) 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活动
高校共青团对青年进行思想引领, 要充分研究青年的特点和需求, 进而培育有效的载体, 选择有效的路径。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开展活动前, 要进行必要的调研, 重视青年受众的体验, 提供让青年尖叫的服务, 才能提升青年对共青团工作的满意度、忠诚度、黏度。
(四) 开展公益活动, 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打动人, 除了正义的号角和内心的爱。开展公益活动, 尤其是微公益, 可有效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郑州大学的志愿服务团队长期关注自闭症儿童。3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愿加入该团队, 坚持到偏远的福利院做志愿者, 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数据分析, 进行爱心义卖, 不仅帮助儿童康复, 而且帮助家长渡过经济难关。在志愿服务中, 这些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与同龄人相比, 他们更加珍惜大学生活, 也更乐于传递爱, 奉献社会。
在青年亚文化背景下, 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工作任重道远。高校共青团需要进行相关调研, 开展实用性研究, 不断探索有效途径;需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提供资金、场地等保障, 最终建立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2]李海峰, 赖雄麟.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形成、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高教探索, 2009, (1) .
[3]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4]马中红.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5]吕文, 秦健超.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 2013, (9) .
[6]黄汀.从价值冲突到价值整合[J].湘潭大学学报, 2011, (9) .
8.聚青年力量 筹文化盛典 篇八
出于敬佩,出于欣赏,记者冒着漫天飘舞着的雪花,来到吉林省的松原市。拜访这位文化界的铿锵玫瑰以及她经营十多年的创艺广告印业有限公司和新崛起的青年力量文化创意产业机构。青年力量,核心在于创意;创艺广告,核心在于设计与制作。两者并肩作战,以松原为基地,以长春为核心拓展境内外创意结合。慢慢辐射整个东北,下一站计划向北京进攻。
回首往日,再看今朝,贵在坚持
杨昕如此概括她至今为止的事业历程:“作为一个女同志,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走过来,其中辛酸很多,但是一切贵在坚持。当艰辛过去了,就是幸福。”
高中毕业后,20岁的她,踏进了社会。她的第一份工作:手工雕刻,主要做刻章、微雕之类。做了两年微雕后,为了生存尝试了很多行业,曾经摆过小摊,做过厨师、面点师。记者眼前的这位女子,言语豪爽、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流露出岁月积淀的一股向上的力量。
1989年,她创立了吉林省松原市创艺广告印业有限公司。从制作起步。至今,经历20年发展的创艺广告,从原来的1个人已发展成70多人的团队。2007年4月份,她在长春设立了新的分支机构“青年力量文化创意机构”,组成一支活力四射的创意团队。
每一个精彩的成功背后,辛酸隐含在角落里,“坚持”让她明白,“美丽”还在后面。沉甸甸的声腔中,她讲述了曾经那段含泪的回忆。
2004年。她正怀二胎。有一个学校给她打电话,请杨昕接受一个17岁残疾少年。学校了解杨昕在松原市是做创意的带头人,更重要的是杨昕的心地善良早已众人皆晓。17岁少年。脖子歪的,整体形象欠佳,天生的遗憾无法逃避,少年个人素质很好,虽家境不好,但非常努力,自己努力挣钱生活,同时勤奋刻苦学设计。考虑后,她决定接受这个少年。可是又出现令杨昕忧心的情况,在公司担当重要角色的陈经理与杨昕说,若留下这个女孩,他就离开。处于这种两处为难境况的杨昕最后选择了17岁少年。重要人才的离开,工作的压力,让她心情低落很长一段时间。生气、身体不适以及工作压力等一系列负面因素。更加令杨昕悲伤的事接踵而来,她怀胎七个月的儿子没保住。记者眼前的女主人公落下了泪花,她作为母亲,心头肉少了一部分,那种痛只有她自己才能深刻体会到。流泪的场景仿佛此刻在杨昕眼里重新上演一遍,值得欣慰的是,杨昕经过6年培养的残疾少年,至今已成人,带着嘱托,去闯事业了。
失去的,总有东西会去弥补,命运考验着杨昕,但她用心对待,在长春外国语学院就读的女儿各方面都非常的优秀。中文演讲拿到全国第一等奖项。已经入党,成为吉林省的优秀学生千部。
事业和家庭联系紧密,杨昕满脸幸福,她最感谢的是她的军官丈夫,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杨昕来讲,起着关键作用。1989年,杨昕在丈夫的支持下,把全部的家产当了,花费十几万买了一台机器用于工作,但买来之后机器却“休克”,不能用。但她并没灰心,一个人跑去北京学习,回松之后她加强学习,打开了市场,更新技术,机器派上用途,由此得到社会的认可。事业真正从那时开始,1998年。当时公司只有12人,她把合作社承包下来,请了些大学生,一步一步地逐渐发展起来,同时,她一直坚持提高个人的知识素养。高中毕业走向社会的她。一刻没有停下学习。今年,她正要从清华的管理研修班毕业。
杨昕的奋斗,可以凝练成三个字——“不容易”,但杨昕自己却会心一笑:“我相信坚持,现在我很幸福。”
抵挡不住的优势:“青年力量”团队
青年力量,之所以谓之“青年力量”,关键在于“青年力量”团队。整个青年力量团队,即长春的文化创意机构和松原的创艺广告。总共100A的大集体,很大一部分是杨昕十几年的伙伴。杨昕坦言:“虽然这个团队比较难管,但我们团队做出了社会真正需要的东西。团队的实力体现在一个个成功的作品中,而对于‘青年力量’来说,他们还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力量:一种独特的精神笼住整个团队。工作能力、团结精神,我的这个青年力量团队都令我感到极其欣慰。”令杨昕记忆犹新的是为2008年松原城市奥运盛况的创意制作。当时青年力量接下了别人三个月没做完的创意,她三天三夜没睡觉,领着她的团队做好后,一起把案子交到政府的书记手里,得到市政府的赞赏。
“青年力量”新成员都是由国际4A广告公司的一群经验丰富的精英组成。这群年轻创意队伍的思想是不受束缚和羁绊的,他们思维活跃,懂得合作,在关键时刻能把创意做好,岁月的积淀、锤炼中形成了一种团队的魅力。“青年力量”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容易出现人才紧缺、资金不足的情况,但他们总是可以凭借着团队魅力去吸纳四海英才。
2007年10月,青年力量以传播创意为目的,进入东北一些高校,举办数场公益学术性讲座,在青年学生中产生极大影响,为了满足相关专业的青年人对广告创意学习的需求,成立了一个开发青年人创意力和培训青年人创意性思维的培训机构一一“T&D创意大本营”。作为“青年力量”的一个创意团队,创立两年来,成功完成了起步、发展、跨越的“三级跳”。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类比赛,还在国际创意奖Oneshow华文奖项里取得参加人数第一、入围率第一、获奖率第一的傲人佳绩。
人们常说,青春,潜藏着无数潜能。“青年力量”就是如此,一股20年积淀的100多人的团队凝聚力维持着。同时。他们的新力量“T&D创意大本营”扩大新的能置。
东北文化底蕴,成就青年力量
“青年力量”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深处东北文化森林的青年力量,在文化资源上占有东北的三大传统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孙中山曾经来到东北,称赞松原的风水好,是块宝地。
杨昕着重提出查干湖旅游文化,它是满蒙文化的结合地。查千湖旅游区的打造,查千湖冬捕的渔猎文化,用鱼骨头设计制作成画。满族文化中的绣花枕头、绣花鞋等。
信仰方面,东北文化的亚洲之最。松原的佛教宝殿——龙华寺,佛教文化的一种传承。节日庆祝方面,端午节,传统的民族节日,历史深远悠长,艾蒿,香草,龙舟等在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东北深厚的文化融进文化创意里面,融进“青年力量”之中,才能彰显出民族的文化,也只有民族的才能走向国际。
登上大舞台的刘老根大文化;2800只马头琴齐奏都已走向国际。在创意上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青年力量”给吉林石油的企业文化做创意,获得了中国石油集团一等奖。
杨昕引领她的团队,正在筹备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吉林省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为促进吉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青年力量和创艺广告依托优势资源优秀,正在筹建加工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人民币,集广告、动漫、出版、印刷、传媒、艺术设计、旅游艺术品加工、会展、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吉林省松原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园将秉承“文化成就时尚,创意引领未来”的理念,遵循“品牌、时尚”的产业定位,以广告媒体建设、满蒙特色文化开发、旅游艺术品设计加工为着眼点和立足点,重点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依托第三届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实现松原市、吉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的总目标。
聚青年力量,筹文化盛典
9.青年文化节方案 篇九
(2)通过志愿服务培训,提高我校青年团员的奉献意识、服务素质;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对象:每天两位志愿者
四、活动内容:
1、制作“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季”活动宣传单并发放;
2、制作以延安革命旧址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以黄帝陵为代表的黄帝文化,以黄河壶口瀑布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以陕北民歌、安塞腰鼓为代表的黄土风情文化为主题的宣传单并发放;
3、延安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线路介绍及宣传单发放;
4、积极学习各景点讲解词,人人争做红色旅游景点义务讲解员;
5、积极参加社区卫生打扫,营造干净文明的城市形象;
6、学唱红色歌曲,并积极教唱红色歌曲,宣传红色文化。
五、基本要求
1、统一着装,文明宣传,宣传准备要充分,参与展示要积极,宣传气氛要浓厚。广泛宣传延安首届红色文化旅游季各项活动,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氛围;
2、志愿服务过程要扎实。要通过此次服务,切实增强学生素质,提高服务水平,使广大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能够胜任、能够出彩;
10.乡村青年文化节总结 篇十
“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总结
根据团区委工作部署,按照团市委《关于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的通知》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活跃我项目区区农村青年文化生活,展示我区农村青年精神风貌,营造文明健康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文化氛围,将我区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上来,项目区团工委在项目区各村广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和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为深入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提供保障。
对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进行部署,结合本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突出特色,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文化节活动有计划、有步骤、见实效。
二、统分结合、重在基层,努力扩大乡村青年文化节的覆盖范围。
举办乡村青年文化节,目的是活跃农村青年文化生活,营造健康文明、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加强农村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从青年的需求和愿望出发,组织开展了“***镇街
办庆元旦文艺汇演”、“***镇街办第一届群众艺术节暨十佳青年歌手大奖赛”“ 龙灯队迎新春表演”、“ ***镇街办庆新春文艺汇演”、“组织青年志愿者清扫社区、慰问孤寡老人”以及各村青年联欢晚会等活动,并注重调动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符合本地区实际、便于更多青年参与的区域性活动。
三、突出特色、寓教于乐,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蓬勃开展。
1.动员各团支部,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团员青年特长,编排一批反映我项目区农村现实生活、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特色的文艺节目,突出宣传了我项目区的发展思路和前景。
2.团工委紧紧围绕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和增收的中心任务,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事迹宣传为主要内容,大力提高农村青年科技致富、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
3.组织本项目区团员青年以村街道、农贸市场、商业街区等群众经常聚集的活动场所为重点,集中开展以“健康文明迎新春,干干净净过大年”为主题的清理乱堆乱放易燃物品、拣拾白色垃圾、卫生扫除、绿化美化等环境整治活动。
11.一切新文化都是青年亚文化 篇十一
题目起得有点极端,是有感于苏州大学出版的“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丛书”。“丛书”一套七种,每一种都介绍了一种新文化现象,而每一种新文化现象都源于一种新媒介或者说是一种新路径:如黑客、拍客、御宅、恶搞、网游、粉丝、cosplay等,说是新文化,但是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老相识了,他们似乎生来就浸染在这一环境中,如鱼得水。
若干年前,提到互联网,人们还常用“虚拟”这一概念来描述,但是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真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两年前写的一篇文章就是《互联网现实》,换作年轻人,也许十年前就用上这样的标题了,问题不在于是否虚拟,而在于它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实实在在作用。其实又有哪一种文化不是虚拟的?我们在文字虚拟的世界中生活了几千年,慢慢地,书本就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一说阶梯,它就成了实体。其实在这一阶梯上,踩空失足的人很多(或许用“走火入魔”来形客更加确切)。
一切新文化是青年亚文化,是因为今天新文化中新媒介技术的含量所致,每一种文化都有新媒介作为平台,并且与我们以往所理解的文化不同,新媒介文化没有底蕴,没有传统,没有承传,没有内在的逻辑,自然也没有深度,它突如其来,生生地楔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它依托的是年轻人的欲望和活力,就像前两年网上流行的“偷菜”,风靡一时,一旦欲望转移,转瞬之间就会销声匿迹。
依往常的理解,新文化是由新观念和新立场孕育的,新旧文化交替或融合是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演进,如“五四”新文化运动,西方的宗教改革运动等,在这些文化运动的背后,其巨大的技术或经济动因是隐性的,是慢慢发酵,积蓄力量,然后有所突破。但是今天,我们称之为青年亚文化的那些现象,其技术和媒介特征十分鲜明,电脑、手机每一次更新换代,互联网的每一次提速,每一款新的软件面世,都会有相应的新的文化品种产生,而文化观念的形成远没有技术的步伐那么雄健和迅速,因此至少在青年亚文化领域中,观念的文化已让位于技术的文化。技术的文化比观念的文化更受年轻一代青睐,因为观念的文化以长期的积累为底蕴,技术的文化以方便快捷为旨归;观念的文化其丰富性和歧义性相辅相成,把握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而技术的文化以统一性和标准性便于大众接受;观念的文化因深邃而博大,技术的文化以精确而明了。然而,技术的文化在取代观念的文化过程中比较简单粗暴,新技术登场,立马剔走旧技术,犹如电脑的更新换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耳熟能详“发展是硬道理”,现在,新媒介新技术是硬道理。不过新媒介文化总是显得有技术而没品位,说到底还是因为它没有历史,没有传统,没有深度的缘故。但是,品位本身也在变化,品位说起来蛮深奥,仿佛有其漫长的历史渊源,似乎那些有修养的人才配有品位,其实它是表层化的、感受性的和追随时尚的。
二
青年亚文化的提法,显然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如果在主流文化前面也加一个年龄修饰词,应该是中年或中老年主流文化,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权力,另一个是传统。掌握社会资源和社会权力的是中年以上的人群,主流文化作为统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必然反映这一人群或团体的思想和文化。另外,社会主流文化往往要借助传统文化资源,相对于年轻人,年长一辈的优势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熟习。
文化的边界从来是不确定的,主流文化也从来不是凝固不变的对象,它是在吸收、协调和融合各种社会文化的基础上达成的,葛兰西文化霸权或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立场上的。如果我们赞同这一立场,那么应该承认,所谓主流文化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是意识形态运作的结果,它还与一定的社区人群、阶级、文化习惯和传统相应和,在葛兰西的理论中,一种主导文化的形成有不同社会阶层的意志、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博弈,它不是单边主义的产物。葛兰西对市民社会和市民文化既有分析,也有所警惕,倒还没有技术的阴影笼罩,然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化的格局有了基因突变,技术因素在文化中的作用,突然膨胀起来,横行天下。为此波茨曼写了《技术垄断》一书,描述了文化一步一步向技术投降的可怕历程。虽然文化进展从来就与物质技术密切相关,这从人们对文化的命名如石器时代文化、青铜器文化、铁器文化等等上就可以见出,但是那时人们没有波茨曼式的恐惧,通常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出现和运用是相对缓慢的,似乎在等待社会的消化和接受。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后期,新媒介技术突然没有了往常的耐心,一下子就撑破了所罗门的瓶子,蔓延开来,有掌控一切的势头。
新媒介技术和互联网络的产生不依赖于人们已有的文化习惯和传统,而是要改变人们的文化习惯,即新媒介技术的使用者必须适应新的规范,而不是在原有的规范中逐步改进,这里有某种逼迫就范和限制的意味,新媒介文化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是,这既不是社会道德的压力,更不是法律的压力,对于某一年龄层以上的人来说是唯恐落伍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新时代和新媒介技术的产物。以往,每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产生,都带来堕落的可能性,例如上世纪二十年代,人们讨论的是电影对青少年的害处,六十年代,关心的是电视会否教坏孩子,但是,最近我知道家长们最大的担忧是怕电视会看坏孩子的眼睛,而不再是道德担忧,这种情形只有最近一二十年才逐渐显现。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基本是青年人受到来自传统的压力,文化规训是年轻人进入社会的前提。然而,新媒介文化似乎将这一情形颠覆了,使得中年以上的人群担心被新媒介技术所淘汰,他们并不担心被流行歌曲所淘汰,不担心在服饰穿戴方面落伍,但是却担心被某种技术形态所淘汰,这或许就是技术垄断的真正含义。
也因此文化的分层出现了新的现象,以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分转换成传统文化和新媒介文化的区分(当然这里的传统文化和新文化是相对意义上的区分,不是某些教科书中的概念区分)。
这真所谓是几千年未有之变局,掌握政治权力和文化话语权的是中年以上的人群,而开拓新文化形态的主导权却落在青年人手中,这种文化和政治的二元人群对立,使得今天的文化格局呈现复杂的权力关系。即传统的权力、意志的权力与新技术的权力(如果新技术也可以看成权力的话),有点分道扬镳的意思。在往昔,它们之间的配合也并非严丝合缝,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其实正是看到了权力与技术之间的缝隙,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迫使生产关系做出相应的改变。生产力的发展依仗于新兴技术,而生产关系是基于传统和某种权力之上的,它们之间的矛盾是社会演进的助推器。但是这一回,形势更加严峻,即新媒介文化形态不是从以往的文化中脱胎出来,不是从旧文化的内部生长出来的,它既不和以往的文化呈正相关关系,也不是呈反相关关系,既不是类似于康德和新康德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也不类似于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或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反相关关系。新媒介文化提示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文化除了有传承的一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面,还有更多断裂的、并置的、突变的现象,这一切,在新媒介介入的情形下都凸现出来了。
三
青年亚文化往往表现为反规训的娱乐文化,由此带来的文化娱乐化潮流,许多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有分析,然而,它们在当今日常生活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即新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改造,在日常生活中注入了互动性文化。这里,日常生活的互动性,不是仅仅指以往的人际交往人际应酬,而是说原本个人生活空间的阅读、思考、游戏都渗透着人际互动,这在新电子媒介出现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今天流行的电子青年亚文化基本上都是互动文化,无论是手机、微博,还是粉丝文化、拍客文化等等。
在社会学领域,人际互动作为一个课题,早就得到学者们的关注,例如,米德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戈夫曼的社会角色扮演理论等等都讨论了人际互动主题。按符号互动论的看法,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然而,当互联网将纯粹的私人生活拉进了互动空间,私人生活就成为社会生活,私人生活内容的社会化,打穿了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坚固屏障,它在延展了私人生活范围的同时,也扩大了社会生活领域。互动改变生活,互动再生意义。一方面他人生活的神秘性逐渐消退,另一方面生活神秘性的消散所带来的焦虑,使年轻人更加依赖于新技术和新媒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梅洛维茨在《消失的地域》(No Sense of Place)一书中已经了窥见了此种情形,对于这种私生活和社会生活互动所带来的几种后果做了描述,大致是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融合,成年和童年界限的模糊,政治精英在普通百姓面前神秘面纱的剥落等等。但梅洛维茨还是从社会层面来看待这些问题的,他没有也无法预料互联网开启之后,琐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过程,以及与互联网一起成长的年轻人的欲求,他们在赛博空间中寻找新的彼岸世界,难怪当今“穿越”盛行。
苏州大学出版的这套“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丛书”,虽然是以媒介方式和路径来展开,但是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互动类型和方式。例如,情绪的宣泄和互动(参见《迷族:被神召唤的尘粒》、《恶搞:反叛与颠覆》);时尚的参与和互动(参见《cosplay:戏剧化的青春》);信息和资源的分享和互动(参见《黑客:比特世界的幽灵》)。所谓黑客,不仅是指计算机技术高手,黑客群体之间有“以分享、沟通、奉献、无保留等”反商业利益为旨归的互动。互动和分享所带来的娱乐,既是个体的,又是特定小群体的。
当然,这是通过人机互动来实现的人际互动,不同于纯粹的人际互动,不仅是因为其间插入了机器,还因为人际交往的场合发生了变化,或者说面对机器时,原本应有的人际交往场合统统被屏蔽了,由此赛博空间成为一种新社会空间。在这新社会空间中,一些社会常识必须改写,社会学的分类标准应该重新划定。有媒介文化研究者将年轻人中的特殊人群称为“御宅”一族,这是指迷恋于ACG(Animation、Comic、Game)的人群(参见《御宅:二次元世界的迷狂》)。如果放大来看,新一代人群都有御宅倾向,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荧屏上的动漫世界似乎就是现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机互动就是人际互动。
在这人机互动的方式中,重要的一面是由机器决定的,即由媒介技术决定的,然而这新媒介技术的方向是由什么力量所决定的?投资人、技术精英还是处于终端的消费者?为什么在文化和技术的较量中,最后总是新的技术力量占上风?技术是总体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为何这一部分在今天分外耀眼,成为社会文化的推动力量?
说到新技术文化的推动者,最容易想到的是商业利益,商业利益总是将寻求新的市场空间作为自己的目标,历史上有许多时候,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往往遭到拒斥,然后是一个漫长的拉锯过程,直到某个契机的出现才得到大面积的运用,这某个契机可能就是商业利益(如出版业之于印刷机)。问题的关键是除了商业利益,还有没有其他社会条件?例如,新的社会环境和年轻一代人的心理和欲求?
或许我们还应该关注互动过程中的互为媒介现象,新技术往往与青年人互为媒介,青年人通过学习和掌握新技术,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而新技术通常是借助年轻人得到传播和推广。即便是商业利益,它也不会被某一个固定阶层独享,特定的时代总有特定的幸运儿。
【青年文化节方案】推荐阅读:
青年文化交流机制08-21
中俄青年文化交流问题11-01
企业文化青年员工成长复习题11-06
青年书社活动方案08-03
青年教师比武活动方案06-20
青年后备干部培养方案06-17
青年歌手大赛实施方案07-25
有关青年节活动方案09-28
矿山部团员青年活动方案10-03
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范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