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2024-07-29

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11篇)

1.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一

1.好玩的线――激趣

(1)(出示一根棉纱线)提问:看,这是什么?你会用这线来玩什么游戏?想不想现在来玩一玩翻花绳的游戏?两个小朋友一组,请你拿出椅子下面的线和旁边的小朋友玩一玩。

(2)请个别幼儿上来和老师合作示范游戏。

(3)师:和好朋友一起玩线真开心,那如果是一个人,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幼儿缺乏一个人玩的经验,教师可示范。)

(4)教师表演介绍“降落伞、铁塔”等不同花样的玩法。(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体会到一个人也能玩出很多花样。)玩线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2.温暖的线――感“情”

(1)出示毛线,引发幼儿关注到自己着装上隐藏了线。

(2)现场演示织毛衣,进行互动。

师:你们身上的毛衣真漂亮,那你们知道这样漂亮的毛衣是怎么织出来的吗?我们现在就请阿姨现场为我们展示一下织毛衣的本领吧。

(3)阿姨边织毛衣边简单介绍,帮助幼儿感知织毛衣的辛苦。

(4)观看视频,感受线的温暖,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感恩。

(5)用毛线制作爱心礼物。

师:你想把爱心礼物送给谁?你想对她说什么?(展示个别幼儿的爱心礼物)你们用毛线制作的爱心礼物真漂亮,那今天放学回家的时候,我们把它送给妈妈或者奶奶,好吗?

3.有用的线――迁移

(1)观看ppt,感受各种线带给人们的便利和精彩。

师:毛线可以带给我们温暖,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线,你还知道什么线?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线,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一看。

(2)延伸迁移。

――人们在做什么?人们把线织成渔网捕鱼,收获美味的食物。很多时候,人们把线作为工具,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工人叔叔安装电缆、电线,让我们的家里、幼儿园里通上电,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这是什么线?连接电话,相隔很远的人通过电话就可以方便的联系。

――人们可以用麻线来包扎、装饰、悬挂东西。

――你找到线了吗?乐器上也有线,人们可以弹奏出好听的音乐,给我们美的享受。

――人们用线绣出美丽的十字绣,装扮我们的客厅、房间,给我们的生活增添精彩。

――马上要过年了,人们还会挂一些什么样的线制工艺品呢?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你知道这些中国结有什么含义和祝福吗?

――你找到线了吗?马路上的斑马线、地铁上的警戒线可以起到提示、警告的作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起提示作用的线呢?

【小结】原来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的线,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便利和精彩。回去以后你可以再找找,除了今天活动中提到的线,还有哪些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二

一、主题背景下剪纸活动的目标定位

主题背景下的剪纸活动是以主题为线索,以孩子的生活学习经验为基础,并强调与其他领域课程的融合,关注的是孩子整体素质得以发展,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1)激发对剪纸活动的兴趣,培养对周围事物及艺术形式的丰富感受力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2)培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利用剪纸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再现生活经验。

(3)培养自信、细致、坚持的个性。

二、主题背景下剪纸活动的内容选择

课程专家多尔指出:“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设不可更改。”鉴于多尔的理论,大班剪纸活动分为预设和生成两种形式。

(1)预设的剪纸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教育目标和孩子的兴趣、学习需要、已有知识经验,对主题中的教育信息进行提炼后而预先设计、有目的、有计划的剪纸活动。一般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一是剪纸活动的内容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贴近孩子的生活,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

二是在主题活动中孩子对表现的对象是否能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三是活动难易程度是否贴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是活动内容是否适合以剪纸的方式表现,留有较大的想象、探索、创作空间。

(2)生成的剪纸活动是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非预设的剪纸活动。如在主题活动“动物世界”中,我们预设了剪纸活动“小鱼的生日party”,有的孩子的作品里出现了鲸鱼,这引发了孩子们的争论。鲸鱼到底是不是鱼?它和鱼有什么区别?大家通过和家长查阅资料、同伴交流,知道了鲸鱼不属于鱼类,但是鲸鱼可爱的造型吸引了孩子,于是一节剪纸活动“会喷水的鲸”应运而生。

三、主题活动背景下剪纸活动的组织策略

1. 抛砖引玉——积累经验是开展剪纸活动的前提

(1)在环境熏陶中积累剪纸方法和经验。对于一群生活在数字时代的孩子来说,刚开始接触剪纸确实有些不容易。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对剪纸的兴趣?怎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丰富孩子剪纸的方法?《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孩子对形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装饰效果的作品非常喜欢,而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正具有这些品质。于是,我们在活动室的墙面上定期更换剪纸作品,班级游戏区角布置的是用剪纸作品装饰的扇形标记牌,走廊的墙壁是孩子们创意剪纸作品展示区。我们力求让每一个空间都能引发孩子的互动,在艺术熏陶中激发孩子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我们还经常发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搜集优秀的剪纸作品。潜移默化之中,孩子们对剪纸作品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他们通过观察欣赏、沟通交流逐渐增加了对剪纸的了解,这些为孩子的剪纸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主题活动中积累对表现对象的认知经验。我们在主题活动中通过引发孩子与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以及引发孩子积极地自主研究、自主探索、自主尝试、自主发现,帮助孩子拓展迁移新的知识经验,为后期的创作表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实施主题活动“中国娃”适逢国庆节,我们让家长带着孩子去观察发现大街小巷的环境变化,我们也和孩子们在班级共同布置了鲜艳的国旗、喜庆的灯笼,营造出欢乐的环境氛围。孩子们每天观察欣赏着图片,和小伙伴们谈论着怎样给祖国过生日,还兴致勃勃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了“热闹的国庆节”。接下来的剪纸活动“大红灯笼高高挂”完全契合孩子的兴趣需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

2. 授人以渔——自主探索是开展剪纸活动的核心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建构信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南》中强调的“以幼儿为本”“终身发展”的理念,让我们明白“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而“授人以渔,终生受益”。在剪纸活动中我们变孩子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关注学习的结果为关注学习的过程,使技能学习也成为孩子探索学习的过程。我们教师努力创设机会,提供条件,让孩子在与周围环境,包括材料、同伴、教师等的互动中,逐步建构起关于表现技能的知识。

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他们的动作、眼神、表情、情感流露,既要充分相信孩子,为他们提供充分尝试、操作、探索的时间、空间,避免操之过急、直接介入,也应关注当他们在探索停滞不前、创作表现存在难题时适时适当地介入。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同伴之间互学。

3. 循序渐进——尊重规律是开展剪纸活动的保证

尊重孩子,不仅体现在放手让孩子在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表现,还体现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关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尊重孩子的认知与发展规律,尊重剪纸活动的规律。

例如,大班第一学期对孩子剪纸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平剪,保持剪纸线条的光滑、流畅,学习左右对折剪时注意相连的部分不要剪断。随着剪纸活动的开展,我们对孩子剪纸的要求逐渐提高,引导孩子初步尝试四角对折剪和五角对折剪,能熟练地进行直线镂空和弧线镂空,直线要整齐有力,弧线要圆润饱满。

4. 推陈出新——大胆表现是开展剪纸活动的关键

主题背景下的剪纸活动,重点是从情感培养入手,借助剪纸表现,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我们首要关注的不是活动的结果,也不是剪纸技能的训练,而是孩子在剪纸活动中所表达的内心世界,关注支持孩子们创造性的自我表现。在剪纸活动中,孩子由于动手能力的限制,有时作品往往会“不尽如师意”。例如,在“冬天的树”活动中,有个孩子只是剪了几个不规则的长方形,我问他:“树枝呢?”他告诉我:“为了让树长得更高,园林工人们把树枝修了。”我没有批评他,在评价的时候特地为他提供了展示与表达的平台,同时也肯定了他与众不同的想法。因为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大班的孩子在剪纸活动中都是快乐的,他们的创造性也正是在这样宽松、鼓励的环境中不断萌发。在“运动中的人”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剪刀变出了一个个溜冰、跳绳、游泳的小运动员,虽然作品的线条和造型很稚拙,但是却充满着生机与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希望通过教师的启发、引领,通过孩子的自主探究、大胆创作,让手指尖上的智慧之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之窗中美丽快乐地绽放!

摘要:剪纸是我国优美的民间艺术,也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美术活动。文章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为引领开展主题背景下的剪纸活动,并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组织策略三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开展剪纸活动。

关键词:主题背景,大班,剪纸活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组织策略

参考文献

[1]潘美姬.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刊),2015,(10).

[2]黄琼华.运用多维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实效性[J].文教资料,2014,(17).

[3]刘顺敏.试论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趣味性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版),2011,(32).

3.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三

关键词:大班主题;写生创作活动;指导策略

幼儿写生的对象主要就是特定的物体或者景物,通过仔细观察将看到的东西画出来。由于幼儿缺乏经验的积累,他们的创作就会受到限制,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表现技能不够平衡,这样创作就会受到局限。幼儿的绘画缺乏系统性,就无法有效地结合技能和创作。在主题背景下,将写生创作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能促进幼儿创作灵感的发展。

一、借助主题环境提供写生的素材

幼儿自身对于美具有敏感和喜爱,而儿童获得经验的主要渠道就是视觉,利用生动的视觉体验可以将无穷的想象激发出来,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例如,大班主题活动为“鸟的世界”,教师利用网络搜索,可以创设具体的环境,为学生确定具体的主题。例如,我认识的鸟类、鸟的生活环境、鸟的事物等等,将这些不同的主题进行有效的串联,教师和学生一起搜集有关鸟类的信息资料,这样就会为学生提供有关“鸟的世界”,可以制作相关的简报或者鸟类的标本,形成各种丰富的视觉感性材料,进行有效地安排,布置具体的主题环境,教师引导幼儿创设有效的互动,对鸟的外形特征和种类等各种相关的知识经验进行仔细观察,并且用心体验,这样一来,幼儿就会对鸟类的外在美印象深刻,能够对写生创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素材。

二、分层主题的进程

针对写生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幼儿利用自身的视觉感知,对于事物的想象进行捕捉,并且实现再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促进幼儿获得形象感知的能力。在日常写生过程中,幼儿的观察缺乏秩序,也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幼儿自身不知道怎样去对自己看到的物象进行表现,他们通常只是将记忆中的表象进行表现。幼儿对于绘画缺乏想象力。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针对主题开展的进程,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划分,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让幼儿对写生对象的形象特点具有初步的感知,将上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解决。首先教导学生对整体特征进行感知,随后再进行有效的局部观察,学会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有效的对比,最后引导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事物,例如一盆花,让幼儿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仔细观察,形成整体感知,通过对花的花瓣、花径、叶子等各方面进行局部观察,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对写生对象形成整体方面的感知。进行第二层观察,就是感知观察。通过对整体进行观察,让幼儿对两盆相近的花进行比较,幼儿通过观察,就会发现这两盆花在形态和色彩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幼儿通过这样的观察,可以获得多样性的感知,丰富感性认识。随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景感知观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不同的花放置在不同的情境中,这样幼儿就可以明确花的特征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当幼儿在将其细节继续拿给你表现的时候,这些都是最根本的基础。除此以外,还可以激发幼儿对于大自然的兴趣,让幼儿直接对写生对象进行理解和描绘,建立自己的知觉形象,幼儿可以明确观察花的细节特点。

三、创设主题交流平台

写生的过程,就是让幼儿去观察和分析以及理解、获得直接体验、锻炼幼儿智力的过程,可以将自身的观察和认识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创造能力,在未来的创作中也是非常丰富的材料。主题“鸟的世界”,教师创设出美术区域的环境,并且创设出交流展示平台,让幼儿可以自由交流,可以对同班的作品进行欣赏,可以将幼儿的创作欲望充分激发出来。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幼儿以自己的意愿为基础进行有效的组合,将自己想要的画面描绘出来。以鸟的特征为基础,对鸟的生活环境进行自由想象。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按照选择的鸟的标本进行写生创作,幼儿也会变得更加投入和自信,更加生动地将鸟的形态特征表现出来。

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写作创作得到有效的开展,这个美术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促进创造性发展的手段,具有很强的创作欲望,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创作欲望,提高幼儿的写生技能。

参考文献:

[1]邹晓梅.《指南》背景下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6(25).

[2]万新华.图式革新与趣味转变:以十七年江苏国画家笔下的建设主题为例[J].美术研究,2012(1).

[3]刘玉立.大班额背景下如何实现教育过程公平:基于学生参与的视角[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2).

4.下学期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篇四

1、熟悉田里常见的工具,练习“挖、“插、铺”等的田间劳动技能,激发幼儿对简单田间劳动的兴趣。

2、增进对植物宝宝的情感,帮助蔬菜宝宝顺利过冬。

3、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劳作工具、“盖大棚秘籍”四本。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围坐在草地,观察果树林里的植物的变化。

现在是什么季节?气候变得怎样了呢?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变化呢?

果树林里的植物有什么变化?种植园里的植物宝宝会怎样呢?

二、探讨保护植物宝宝的方法。

怎样帮助我们的植物宝宝过冬呢?看看农民伯伯是怎么做的?会用到哪些工具?说说它们的作用?

三、探讨“盖棚秘籍”的步骤。

小组看“盖棚秘籍”的步骤,看明白的地方和同伴说说,不明白的地方稍后大家一起来商量。

四、看图示尝试动手盖大棚。

三人一组,合作完成。提醒注意事项:(1)按照宝典里的步骤操作(2)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五、总结。

延伸:帮弟弟妹妹的植物宝宝铺草。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我设定为大班的一节综合活动。在活动设计上我主要考虑有如下几点:

1.如何突出课题。园长室给我的课题是“给植物带大鹏”,这从字面上理解像是让孩子进行技能操作。但是如何让这个复杂的技能变成孩子自己自主操作呢?我采用了图示进行,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图示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水平,而且对他们来说也是有趣的挑战,因此,我将盖大棚的步骤通过图示的方式展示,让孩子自己看图示操作。考虑到孩子能力的差异,我引导孩子看懂的地方可以和同伴说说,看不明白的可以同伴讨论,让幼儿在和同伴的交流碰撞中学会盖棚的步骤。

2.合作很重要。活动中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三人。在活动开展之前,我就告诉孩子:今天要完成的是小组任务,如果小组合作不好,任务很难完成。这句话大大增强了孩子合作的意识。在活动中我也充分强调了合作:看图示时一组一本,小组先商量图示交流,然后再集体交流,在集体交流时请小组推荐一人介绍,这也增强了幼儿小组主人翁的意识。最后,在幼儿实地操作前我再次强调了:小组合作很重要。从活动效果来看,孩子们小组完成的还是比较好的。

不足:

1.幼儿安全问题。在当初设计活动时我充分考虑了所有安全问题,如:小铁锹的使用安全、砖头的拿放安全、竹片插弯的安全。但是粗心大意,却忽视了身边的建筑物的安全。

5.下学期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 篇五

1、增强幼儿相互合作的意识,激发幼儿滚圈活动中的创造性。(难点)

2、初步感知直线推圈的技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重点)

3、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

4、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5、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韵律操音乐磁带,录音机一部

2、呼啦圈、自制推杆人手一个。

3、准备较宽敞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做韵律操,进行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1、探索徒手滚圈的多种玩法

①自滚自追

②两人对滚圈

③你滚我追

2、滚圈游戏,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

①教师:“老师小时候玩过推环的民间游戏,这个游戏需要用一个推杆把环推着滚起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②教师讲解示范推圈的正确方法。

③幼儿单独练习推圈,教师巡回指导。(请推得好的幼儿演示)

④收器械,教师小结。

三、结束部分

幼儿跟随老师做放松动作,慢慢走回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6.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六

活动目标:

1.感谢在幼儿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2.愿意为幼儿园做力所能及的事,表达自己对幼儿园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所回忆。

2.幼儿已学会诗歌《毕业献词》。

3.幼儿自制红花人手一朵。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的回忆,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师:时间过的真快,你们在小班刚入园的时候的样子我都还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你们个子矮矮的,长的小小的……现在你们长高了,长大了,一个个都成大班能干的小朋友了!

二、引导幼儿回忆,回忆幼儿园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关系与爱护。

1.提问:你们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你们在幼儿园里学习、生活得这么愉快,要感谢谁呢?

2.幼儿自由回忆讲述。

3.师幼共同小结:是呀,三年的生活中,幼儿园的老师、阿姨、食堂的叔叔阿姨和保健室的医生老师都给了我们很多的照顾和关心。

三、感谢活动:送花和朗诵毕业献词,表达幼儿对幼儿园各个工作岗位上的老师的感谢之情。

1.提问:老师、叔叔阿姨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在我们就要毕业的时候,你们想如何表达自己的感谢呢?

2.幼儿自由讲述。

3.集体感谢活动:组织幼儿到各个部门看望心辛勤工作的老师和叔叔阿姨们,朗诵毕业献词相关段落的同时分批为他们送上自制的小红花。

四、实践活动:我为幼儿园做……

1.师:我们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幼儿园不能了,我们能为幼儿园做些什么呢?“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2.幼儿分组讨论讲述。

3.个别幼儿讲述。

4.实践练习:我为幼儿园做好事(清理草坪上的杂草、垃圾,为幼儿园清洁大型玩具等)。

教学反思:

在当今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孩子们感受着来自家庭及各方面的宠爱,成为“家中的太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接受别人的关心爱护,不积极主动对待他人,甚至由娇而横。为此,我们要加深孩子对爱的理解,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快乐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7.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七

下面将结合课例《啊哈, 好大的胡萝卜》, 阐述《指南》引领下的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目标的制定———阅读活动核心价值的把握

以往在制定阅读活动教学目标时, 教师常常会感到困惑, 一本优秀的图画书究竟能使幼儿获得哪些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与故事教学、看图讲述教学在目标的制定上应有哪些区别呢?阅读活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在《指南》“阅读和书写准备”中, 明确了目标1“喜欢听故事, 看图书”;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指南》还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更为具体的阅读活动年龄段发展目标。

在学习、理解年龄段发展目标后, 教师在认真阅读《啊哈, 好大的胡萝卜》图画书后, 结合班级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从知识能力、学习策略、社会情感方面制定了阅读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1.阅读电子书尝试用丰富的词汇描述小兔种大胡萝卜的过程;2.能根据画面的线索, 通过排序、猜测, 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表达对图书的理解;3.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人们的关爱, 愿意和植物做朋友。

二、呈现的形式———阅读活动组织方式的新探索

图画书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 因为无论是扉页、封底还是环衬都是图画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指导幼儿从头到尾阅读图画, 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幼儿忽视的小细节, 也只有读懂了这些细节, 幼儿才会对文本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一) 完整呈现的阅读———借助“小书”自由阅读和借助“大书”集体阅读

1. 借助“小书”自由阅读。

采用人手一本的“小书”这种呈现方式, 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独立捕捉信息的能力。教师一般在幼儿看完后, 会用“你在书上看到了什么”“你喜欢看哪一页”等问题引导幼儿反馈捕捉到的信息, 之后教师据此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阅读。

2. 借助“大书”与教师同步阅读。

采用这种呈现方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对阅读材料获得初步的、整体的印象。教师通过在集体阅读中的适宜提问, 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二) 部分呈现的阅读———借助电子书有重点地阅读

一般来说, 中长篇绘本作品的故事事情节往往有鲜明的矛盾冲突, 且前半部分内容常常是后半部分内容发展的重要线索。对于这样的作品, 幼儿完整阅读时往往难以在头脑中留下完整的印象。因此, 教师可以借助电子书, 采用部分呈现的方式帮助幼儿有重点的阅读。

以阅读活动《啊哈, 好大的胡萝卜》为例, 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目标, 将30页的图画书中的核心图画整理成如下10页的电子书, 并将故事分成3个部分与幼儿共同阅读, 使故事线索更加清晰, 帮助幼儿在首次阅读中能大致理解故事的内容, 为后面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通过图片排序的方法, 让幼儿理解小兔种植胡萝卜的过程。

第二部分:让幼儿大胆猜测胡萝卜的生长情况及故事发展。

第三部分:让幼儿继续阅读电子书, 感受并理解小兔对胡萝卜的关爱。

三、学习的策略———实现阅读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活动, 实际上是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体以稚嫩但丰富多彩的心灵与神奇奥妙的图画书进行互动或碰撞的复杂过程。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 不仅要“看” (观察) 、要“想” (想象) 、要“琢磨” (探究) 、要弄个“水落石出” (理解) , 而且表现出了十分复杂多变的情绪情感。他们或高兴或悲伤, 或喜悦或忧愁, 一会儿情不自禁地比比划划, 手舞足蹈, 喜笑颜开;一会儿又唉声叹气, 愁眉不展, 甚至掉下伤心的眼泪……

虽然幼儿是阅读的主体, 但仍然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选用适宜的学习策略,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图画书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徜徉着、遨游着、观察着、思考着、探索着、猜测着、成长着、发展着……

(一) 经验迁移策略———联想生活经验理解图画内容

《指南》中强调阅读活动要“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图画书的阅读过程既是幼儿与图画书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 也是幼儿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图画故事, 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帮助幼儿阅读的支架, 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启发幼儿运用已经获得的经验背景、情感态度等理解图画书。

活动环节 (一) :通过图片排序的方法, 理解小兔种植胡萝卜的过程。

教师:今天小兔想请大家帮忙种萝卜, 你愿意吗?幼儿纷纷举手表示愿意。

教师:你在幼儿园的自然角种过什么植物, 是怎么种的?幼儿1:我种过大蒜, 要给它浇水、晒太阳。幼儿2:我种过土豆, 要把土豆埋在土里, 要浇水。幼儿纷纷表达自己的种植经验。

教师: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 请你按照种植的步骤排一排、说一说小兔种萝卜这件事。

幼儿分成4个小组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排图讲述。

教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幼儿分组在集体面前表达观点。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想的和小兔做的一样吗?师幼集体按序阅读并讲述图画内容, 幼儿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图画书完全吻合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感。

(二) 预期猜想策略———根据故事线索大胆想象故事发展

《指南》中强调“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 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图画书作为文学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 其展现的艺术和智慧能极大地激发幼儿想象的火花, 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既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美丽的平台, 又对幼儿的想象提出了挑战。幼儿的阅读过程应该是一个循着文本和图画所提供的信息, 不断提高有意想象, 大胆构建故事的过程。

当然,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差异, 想象是一个逐渐丰富完整的过程。例如对于小中班幼儿来说, 他们只能就画面上的内容展开想象, 一般停留在“画面上有什么人、物、他们在做什么”这些非常直观的内容;到了大班, 幼儿则能想到画面不能表现的内容, 开始想象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心理活动, 等等。

活动环节 (二) :幼儿大胆猜测胡萝卜的生长情况及故事的发展。

当幼儿理解了小兔种植萝卜的过程后, 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肢体动作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师:你觉得小兔的胡萝卜会长多大?幼儿争先恐后地说:“会长好大”“像西瓜那么大”“会和小兔一样大”……

教师:小兔会怎样做才能种出好大的胡萝卜呢?幼儿1:天天浇水。幼儿2:要施肥、给萝卜晒太阳。

此时教师对于幼儿的大胆想象要给予适宜的引导, 帮助幼儿学习合理预期故事发展, 提高幼儿有意想象的能力。

教师:你们说的都是要给植物足够的营养, 可是营养越多越好吗?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照顾自己的萝卜呢?幼儿1:土快干了才要浇水。幼儿2:小兔子每天都会去看胡萝卜。幼儿3:小兔子很喜欢的胡萝卜不让别人弄坏了。

(三) 精细加工策略———观察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指南》中对于大班幼儿的阅读目标是“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图画书中很多有创意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妙不可言的, 幼儿一拿到图画书之后, 首先抓住他们眼球的是美妙的图画、色调、形象。为此, 教师应抓住幼儿对图画的关注, 引导幼儿从画面和细节入手, 观察角色表情、画面色彩及背景等多种线索, 建立细节之间的联系, 从中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1. 观察是幼儿阅读的支架———善于发现细节

一本图画书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如何进入这个世界的大门, 要靠幼儿的眼睛、要靠幼儿的耳朵、要靠幼儿的观察, 帮助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 就是给予幼儿进入阅读世界大门的钥匙。

教师:这幅图你看懂了吗?幼儿:看懂了, 小兔子做了一个梦, 梦见萝卜长得好大!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这是梦的?幼儿:有一个云朵在小兔子的脑袋边上, 这是在做梦。

教师:你看到了表示“做梦”的符号, 还有哪里能表现小兔在做梦呢? (教师指图中小兔的眼睛) 幼儿:小兔子睡在床上, 眼睛闭起来在睡觉。

教师:你为什么说小兔梦见自己的萝卜长得好大呢?幼儿:因为萝卜比小兔大好多好多。

教师: (指云朵中的小兔) 是的, 你们比较了萝卜和小兔的大小, 发现萝卜比小兔大好多。

图画书中的文字或是简单质朴, 或是童真稚拙, 或是跳跃动感, 或是诙谐荒诞, 因此,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细节, 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幼儿关注美文中的诗化语言的细节, 让幼儿配上这些优美的的语言文字来讲述画面, 以实现《指南》中强调的“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的目标。

2. 理解是幼儿阅读的目标———多种形式表现

理解是思维的过程, 幼儿对于图画书的理解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指南》中强调“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即是通过多元的形式给予幼儿表达自我理解的机会。

一是动作表演———理解抽象词汇。

教师:这幅图上, 小兔在干吗?幼儿:在跳舞。

教师:这是一段什么样的舞蹈呢?幼儿:好看的舞蹈。 (显然幼儿还不能运用丰富的形容词表达“这是欢快的舞蹈”。)

教师:你能学学小兔跳舞的样子吗? (幼儿积极表演, 情绪愉悦。)

教师:你在跳舞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幼儿1:很快、很高兴。幼儿2:优美的舞蹈。幼儿3:欢快的舞蹈。 (幼儿开始尝试运用形容词表达, 由于认知水平有限, 使得不能果断判断)

教师:我们一起来跳舞,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腕花动作) 再学学小兔跳舞的样子, 哪段舞蹈优美、那段舞蹈欢快呢?幼儿:小兔跳的舞蹈欢快。

二是绘画交流———表达情感体验。

图画书中往往都会蕴含一个道理或者一个美好的情感等待幼儿去发现和体会, 对于幼儿来说可以运用他们擅长的表达方式, 即写画的方法表达情感体验, 这也符合《指南》中提出的“鼓励幼儿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 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要求。

活动环节 (四) :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人们的关爱愿意和植物做朋友。

教师:小兔把胡萝卜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关心他、照顾他, 你有自己的植物朋友吗?你会怎样关心自己的植物朋友呢?你可以在区角活动时画一画和朋友说一说。

教师将集体教学活动巧妙地延伸到区域活动中, 给幼儿更多的表现与表达的机会。

幼儿1:我每天去看它和它说悄悄话。

幼儿2:我每天把它的样子都画下来。

幼儿3:我每天和植物一起晒太阳。

“阅读是生活、阅读是游戏、阅读是学习”, 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 教师要善于研究幼儿、研究图书、研究方法, 和幼儿共同构建学习的支架, 让阅读成为促进幼儿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提升的有效学习方式, 感受阅读带给他们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征求意见稿) [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48/list.html.

[2].林剑萍.幼儿早期阅读研究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八

关键词:活动区;主题游戏;主题;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2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52

活动区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活动区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游戏项目和方式,幼儿教师也可以在游戏区投放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材料,这有利于激励幼儿的游戏热情,丰富幼儿的视野,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组织幼儿园大班幼儿进行游戏区主题活动是一项重任,不仅需要幼儿教师具备娴熟的教学经验和管理协调能力,还必须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游戏内容,以满足全体大班幼儿的需求,提高游戏效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幼儿园大班教学经验,就主题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大班活动区游戏提出几点对策。

一、根据主题设置活动区,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设置不同的活动内容,在活动中突出主题所要发挥的作用。不同的活动主题能够起到不同的教育效果,需要幼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我在活动区给大班幼儿准备了非常益智的玩具和材料,希望以此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比如我设计了一个主题为“有趣的指纹”的活动,通过带领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指纹印画,激发他们对指纹印画的乐趣,使其大胆地尝试用手指印画。我先在活动区准备了足够的印泥、绘画纸、画好的人物动态图,然后导入游戏: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每个手指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警察叔叔会利用这一点来抓坏人,有时候我们在银行取钱也会用到指纹。你们觉得指纹用处大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和指纹玩游戏吧。接下来我让大班幼儿都用自己的手指沾到印泥,然后将人物动态图用手指印画完成。小朋友们可以尝试用各个手指去印画,还可以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做,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二、教师参与到游戏中,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很多幼儿园大班教师认为大班的幼儿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游戏,所以在组织游戏时就处于旁观的地位,未及时跟幼儿进行互动,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与幼儿共同完成游戏内容,获得幼儿的喜爱。另外,有些幼儿园大班教师在幼儿做游戏时常常用自己的想法去约束幼儿,导致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比如在做“吹出的怪兽”游戏时,我为这个主题设计了一个很有趣的开场白:在多媒体大屏幕上给幼儿播放奥特曼打小怪兽的动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同时在活动区准备了一次性纸杯、保鲜袋、油性水笔等材料,希望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感知到空气压力的存在。我先让小朋友在每个保鲜袋上用油性水笔画出怪兽的形象,再将吸管伸入袋中,用透明胶粘捆,使其完全密封,然后将插了吸管的“怪兽”保鲜袋从纸杯上的小孔(事先挖好)中塞入,再用嘴往吸管中吹气,使袋子膨胀,“怪兽”就会掀开盖子跳出来。

三、设计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面向全体幼儿

幼儿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需要考虑到每个小朋友的感受,不能把活动当成是一部分小朋友的专属,要面向全体大班幼儿,这样才能够实现幼儿教育的目标。另外,幼儿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所以,在设计主题活动时,我经常会做出多种主题以供小朋友选择。比如在活动区,我设计了购物的情境,假设小朋友们来到市场买菜,这时我让小朋友自己选择,可以扮演消费者,还可以扮演卖家,然后由消费者和卖家进行讲价,最终达成交易。在这个游戏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幼儿的临场发挥能力。与此同时,我在活动区还设计了“秀出自己”的主题活动,让喜欢表演的幼儿给其他小朋友进行才艺表演。通过表演,小朋友感受到了成功感、自信感,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

四、注重游戏的评价方式,激励幼儿发挥才能

很多大班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区游戏时都非常认真,能够很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也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但是他们往往还欠缺一点,那就是没有对幼儿的游戏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导致幼儿对主题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我在组织幼儿园大班幼儿进行游戏时会非常注重对幼儿的评价,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激发幼儿的游戏潜力,提高他们对游戏的重视程度。比如在主题活动“报纸再利用”时,通过这个游戏要让幼儿养成爱惜报纸、保护环境的意识。我让幼儿亲自动手为芭比娃娃制作一个漂亮的报纸裙子,并给自己的芭比娃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小朋友对报纸的浪费严重,常常是剪出一个裙子感觉不合适就扔了,对于这样的现象我给予了纠正,告诉小朋友要注意节约,不能浪费,不仅是报纸,对生活中的各种资源都要节约。对此,小朋友们都进行了改正,纷纷利用废旧报纸做出了五彩缤纷的裙子。

五、有效进行引导和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只要得到良好的启发和教育,就一定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有的幼儿教师在活动中不知道怎样适时、有效地指导幼儿,结果就导致了幼儿交流空洞,活动缺乏针对性。幼儿教师必须意识到活动前的引导和活动后的交流至关重要,精心地为每次主题活动进行巧妙的构思。比如在进行主体游戏“滚动的小熊”时,我提前在活动区准备了白纸、彩笔、固体胶、制作示意图、二号电池、积木、木板等。游戏的步骤是先沿着白纸上画好的虚线剪下“十”字形阴影部分,将二号电池放在“十”字形白纸的中间,把电池包在里面,并用胶粘牢,然后用彩笔在电池的一面画出小熊的样子,再将小熊的手和脚粘上去,最后将小熊放在不同高度的斜坡上,观察小熊滚动的速度变化。在大班小朋友操作时,我指导他们将电池牢固地包好,以防在滚动过程中脱落,还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小熊在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滚动速度的快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秦雯.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的实施与开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4).

[2] 刘雅琴.快乐游戏我做主——主题背景下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有效策略[J].新课程,2013(6).

9.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九

活动目标:

尝试根据蔬菜的特殊功效为他人开菜单,体验关心他人的快乐。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难点:

根据常见蔬菜的特殊功能为他人开菜单

活动准备:

1、前期已经收集了关于蔬菜营养及特殊功能的资料,并进行过交流。

2、记录纸和笔

活动流程:

交流讨论、实践操作、活动延伸提升经验、迁移运用、情感提升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一)交流自己对蔬菜的了解

1、这几天我们在研究蔬菜,你知道蔬菜有哪些营养呢?

2、蔬菜除了有许多营养,你们还知道蔬菜有哪些神奇的本领呢?

3、教师小结蔬菜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以及钙、铁等我们人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东西。除了有多种营养以外,还有多种奇特的效果,萝卜能治咳嗽、青菜能使大便通常、西红柿、黄瓜能美容

(二)讨论:谁更需要多吃蔬菜

1、教师出示图片一:嘴唇开裂、嘴里长泡泡

1)师:这是我们班的钟颖,她因为一直不喜欢吃蔬菜,嘴唇开裂,嘴里长出泡泡,你们快点帮帮她,让她吃些什么蔬菜好呢?

2)个别幼儿为她配菜,教师用笔画出相应的菜。

2、出示图片二:人瘦小,贫血过渡:你们的本领真大,能根据不同的人给他们配制菜谱,你们真的很有爱心,现在,请两个人一组为我们这里的老师去配菜,要配一道适合每位老师食用的菜。

二、实践操作

1、引导幼儿与同伴商量怎样配成适合老师食用的菜。

2、引导幼儿用语言与老师去交流。

3、代表小组介绍自己的配菜理由

4、教师小结你们真会关心人,真是个有爱心的小厨师,我们一定去试试,是不是象你们说的这样灵,谢谢你们!(幼儿回应)

5、请幼儿为自己家里的人配制蔬菜,排菜单。

教学反思:

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蔬菜品种的多样,积累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在后续活动中,我让家长帮忙收集了许多关于蔬菜营养的资料,孩子们互相交流着自己的信息,对各种蔬菜的营养及神奇的作用产生了兴趣。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责任心内容,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蔬菜的营养价值及保健治病的妙用的相关经验,通过为生活中由于不吃蔬菜而造成身体不适的同伴配菜,来激发孩子关心同伴,愿意同伴服务的责任意识,接着又通过询问当场的老师并小组合作为老师配菜,进一步让孩子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最后让孩子们为家人配制蔬菜,把孩子们的情感推向高潮。

10.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十

活动目标:

1.寻找、尝试、操作保护蛋宝宝的多种方法。

2.感知并体验保护事物的责任心。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生鸡蛋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彩笔、多彩泥、卡纸、皱纹纸、棉花、纸盒、绳、布等辅助材料。

3.幼儿学习资源②第17页。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装饰蛋宝宝。

1.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材料来装饰,让它更像一个蛋宝宝,同时还能起到保护蛋宝宝的作用。

2.幼儿自主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17页《可爱的蛋宝宝》,开阔思路。

3.开展制作活动。

(1)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材料、工具自由进行制作。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装饰蛋宝宝。

(2)教师观察幼儿制作活动中的情况,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困难,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克服困难。

(3)完成装饰后提醒幼儿收拾整理桌面材料。

4.请幼儿互相欣赏并介绍自己的蛋宝宝。

第二部分:保护蛋宝宝。

1.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爱护宝宝的方法。

提问:妈妈是怎样保护宝宝的?你小时候妈妈是怎样爱护你的?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

2.介绍护蛋行动的内容。

要求幼儿利用各种辅助材料将鸡蛋宝宝保护,放在自己身上带一天。一天结束后,看谁的鸡蛋完好无损,体验保护宝宝的辛苦。

3.幼儿操作护蛋的方法。

(1)组织幼儿利用各种辅助材料,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保护好鸡蛋,并想办法固定在自己身上。如用棉花包裹放在纸盒里,将纸盒四边穿上绳挂在脖子上;用布包好放在口袋里等。

(2)引导幼儿相互展示介绍自己保护鸡蛋的方法。

4.幼儿体验护蛋的过程。

整个上午幼儿喝水、如厕、洗手、户外活动,都要将蛋宝宝一直带在身上并时刻关注保护好,教师随时记录鸡蛋破损情况。

5.组织幼儿检查自己的蛋宝宝,探索蛋宝宝完好和破损的原因,引导幼儿交流护蛋行动的感受,体验责任心的重要。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是《保护蛋宝宝》,活动目标是寻找、尝试、操作保护蛋宝宝的多种办法;感知体验保护事物的责任心。

事先我通过QQ与微信告知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熟鸡蛋,第二天带到幼儿园准备上课用,其目的是为了装饰蛋宝宝,二是保护蛋宝宝,三是为了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并让家长想一想怎样让孩子带到幼儿园而不容易碰破。细心的家长有的给孩子缝了布兜并用线挂在脖子上,这样便于携带;有的是用纸盒放上棉花再把鸡蛋放在里面;有的用塑料瓶,里面放上泡沫,再把蛋宝宝放进去。但大部分孩子是用手拿着来的,有的孩子还没入园就碰破了,心疼的大哭起来,由于是初次接触这样艰巨的任务,还不曾尝试过,从入园到装饰蛋宝宝这一环节中就破了11个,在装饰过程中破了2个,在户外活动中,有的孩子在拿着蛋宝宝玩玩具时感到不能好好保护蛋宝宝,就主动不玩了,但还是有9个蛋宝宝没有幸免,被碰破了。到最后只有9个蛋宝宝是完好无损的。我当众表扬了这9个孩子,并授予他们“护蛋小勇士”称号,并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

通过这次护蛋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心,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虽然到最后只有9个完好无损的蛋宝宝,但我认为重要的是过程,是孩子们在护蛋过程中懂得了怎样去爱护它、保护它,责任心增强了,我们的活动目标也就达成了。

11.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篇十一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主题活动。高淳的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是有名的绿茶产区。“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提出的“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文化……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我们开展了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活动目标

1.了解慢城绿茶,初步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2.知道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尝试用“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品茶。

3.初步感受、体验中国的茶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茶叶”调查问卷,了解有关茶叶的知识。

2.物质准备:茶叶、茶壶、茶具、品茗杯,关于慢城茶的多媒体课件,音乐《高山流水》。

活动过程

一、了解慢城绿茶

1.说说慢城特产,引出“慢城茶”。

2.观察慢城茶叶,看看、闻闻、摸摸、说说。

小结:慢城绿茶形状短短的、细细的、尖尖的,像银针一样。叶片卷曲,墨绿色。摸一摸,感觉干干的,闻起来香香的。

3.出示茶园图片,了解慢城绿茶的生长环境。

师:茶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生长,一亩一亩的梯田上种了大片大片的茶树,景色可美啦!欢迎小朋友来做客。

(分析: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慢城满园的茶叶葱翠碧绿,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出活动内容“慢城茶”)

二、欣赏茶艺表演,了解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

1.请幼儿说说怎么泡茶。

2.幼儿欣赏茶艺师表演。

3.讨论泡茶的基本步骤(温杯——拨茶人壶——洗茶——冲泡),鼓励幼儿请教茶艺师。

师:茶艺师往壶里倒人开水,然后把壶拿在手上干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做?用什么把茶叶拨人壶里?第一道茶有没有倒入杯中给客人喝?最后一步是在做什么?茶艺师冲泡的时候水壶拎到哪儿?为什么要把水壶拎得高高的?

4.教师一边出示相应图片一边总结:要泡好一壶功夫茶,首先要温杯,接着把茶叶拨人壶里,倒上水洗茶,最后冲泡。冲泡时把壶拎得高高的,用高冲的方法来冲泡。

(分析:教师提出“怎么泡茶”的问题,让幼儿先结合生活经验发表意见,随即请出茶艺师现场表演。孩子们通过现场观赏以及与茶艺师互动,对如何泡功夫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观茶、闻茶、品茶,感受茶文化

1.欣赏茶艺师如何品茶,初步了解品茶礼仪。

2.师幼一起品茶,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1)奉茶:双手端杯送给客人。

(2)品茶:观茶、闻茶、品茶——看汤色,轻轻吸气闻香,尝试“三龙护鼎”品茗手法品茶。

3.说说慢城绿茶的味道。

4.讨论:除了绿茶,还有哪些茶叶?

(分析:品茶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结合幼儿园开展的“八礼四仪”教育,此环节通过品茶学习礼仪)

四、幼儿尝试泡茶,奉茶给客人老师品尝

1.小组操作:尝试合作泡茶。

2.奉茶给客人老师,把“三龙护鼎”品茗手法教给客人老师。

(分析:除了“开水冲泡”这个步骤由教师操作,其他如“温杯、拔茶入壶、洗茶、倒茶”等程序全由孩子们分工完成。最后,在与客人老师的互动中,活动难点“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得到巩固)

活动感悟

1.活动氛围轻松愉悦。活动中,师幼围坐在一起认识茶叶、欣赏茶艺、品味茶香、泡茶奉茶,形成了热烈、温暖、愉悦、平等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2.文明礼仪融入活动。将文明礼仪的相关内容融人教学,幼儿既学会了观茶、闻茶、品茶的礼仪,又促进了礼貌待人、耐心倾听、愿意请教等良好品质的养成。

上一篇:基础工程施工总结下一篇:宝宝六岁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