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教学设计

2024-06-19

《人口》教学设计(精选8篇)

1.《人口》教学设计 篇一

《人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统计图表描述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3.会运用地理语言描述从统计图表中判读出来的信息,提升统计图表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判读。

难点: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教学策略

本节知识基本上都要从统计图表中来获取,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着重体现在读图分析过程的设置上,包括提什么问题、问题出现的前后顺序、哪些问题适合独立分析、哪些问题适合小组讨论等等。结合学生学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读图指导。

■教学准备

教材补充:我国近年部分省人口密度数据及分析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政区图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设计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为主,绘图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口最多的国家

教师:提到中国的人口,大家能用怎样的关键词形容它呢? 学生回答预设:多。

设计意图: 简单直接了解我国人口特点。讲授新课──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及国策

教师:其实我国人口“多”这个特点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任何地理现象、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下面阅读教材中的曲线图,请同学们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特点?并尝试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回答预设:我国人口增长前期平稳,从1950年后突然增长加速,1980年后增长又趋于平稳。

设计意图:落实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并能结合自然、历史、人类活动需求等要素分析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

教师:1950年以前,社会发展缓慢,医疗卫生落后,死亡率相对较高,文明程度也低,这些原因使得人口增长缓慢。1950年至1980年,也就是解放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再加上政策平稳的因素,人口增长迅速(在这里一定要强调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影响)。1980年前后,中国提出一项重要国策──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所以呈现增长平稳趋势。

承转过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人口密度公式,知道人口密度是表示某地区人口疏密程度的重要依据,从而引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学生:学生温故知新,复习计算人口密度公式。

教师:为学生呈现我国部分省份人口密度数据,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学生:学生阅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数据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特点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逐一分析问题,在图中找寻北京、郑州、乌鲁木齐、拉萨等人口疏密程度不同的城市,说出它们的人口密度,描述分布特征,通过问题设置,了解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特点及产生原因。采用逐渐深入的提问方式。

教师:请同学们找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座城市,从位置上看,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沿海或临海。

教师:这些城市人口密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人口密度大于600人/平方千米,属于人口稠密地区。

教师:请同学们再找到郑州、武汉、成都三座城市,看看他们的人口密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人口密度大于600人/平方千米,同样属于人口稠密地区。教师:阅读中国地形图,分析这三个城市的地形特点。学生回答预设:多为东部平原、盆地地区。

教师:请同学们再找到乌鲁木齐和拉萨两座城市,从海陆位置方面描述他们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属于西部内陆地区。教师:人口密度呈现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平方千米,人口稀疏。教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造成这两个城市所在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

学生回答预设: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

教师:读人口密度分布图,在西藏地区,为何拉萨及其附近区域的人口密度会略高于周边地区呢?

学生回答预设:与城市的形成、社会因素和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

教师总结:可见,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许多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采用学案问题引导的方式,层层深入,让学生突破本节课重点及难点。

讲授新课──人口分界线

教师:通过学生绘图(在人口分布图上找寻人口分界线最佳位置),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呈现出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的特点。阅读材料,了解这条界线的产生及意义。

学生: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上找寻人口分界线,并说明找寻理由。设计意图:拓展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结合教材资料,培养学生地理素养。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材料,知道我国人口分布比例特点,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认知。

设计意图:运用课本原文文字来说明问题,鼓励学生从课本出发,应用原文“说话”。总结: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完成板书。板书: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点就是将课标要求的“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进行逐层深入式地探究,通过读数据、读图、绘图三级梯度,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口分布问题,并将人口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这一难点,通过问题设问的形式在课堂讲授中巧妙穿插,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难点。

2.《人口》教学设计 篇二

1社区动态人口管控研究现状

在这些原有的动态人口管理方式下,动态人口大都从面对制度上排斥,到心理上的逐渐分割,动态人口由于分散与低的组织化程度,其各项要求往往得不到流入地社区各部门的重视。整体上看,我国当前基层公共性的服务职能发展现出不平衡不规律的发展,全面管理效率不高,水平一般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动态人口社区化进程和融入[1]。 因此,建成社区基层的区位化管控体系,是目前我国动态人口管控体系上的最大目标。社区调节效率低,社区组织管理方式错位,社区管理组织常利用临时性的管理法,来应对社区动态人口管理情况,由于现行管理方法突显强制性,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和谐[2]。在社区动态人口管理过程中,在动态人口管理过程中也主要以社区的管理组织:社区居委会来出台相关政策,所在的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民警物业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但这部分社区的力量相对薄弱,出现条块分割与强弱不一的局面,造成基层基础工作无法开展,社区工作执行中权责不统一、社区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严重,基层微观上的工作无法推行到位。外来流动人口对县经济发展和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否认,流动人口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社会治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甚至会在各种利益因素的交织影响下诱发各种犯罪因素。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当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安机关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主力军,应加强对本辖区的流动人口管理力度,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各种错综复杂的治安问题。

2面向社区的动态人口管控方案设计原则

面向社区的动态人口管控方案设计原则的归纳,是管控系统设计向全方位、纵深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社区管控系统设计原则进行总结,为系统设计和建设提供指导,保障系统总体设计和局部优化的顺利进行, 通常遵循如下的设计原则。

(1)易用性:系统界面设计和操作应具有易用性, 能充分考虑到各社区系统用户的计算机水平差异。

(2)可靠性:系统安全系数要高,社区管控系统涉及到社区内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社区空间位置信息也属于保密信息。

(3)一体化管理:管控系统包括历史静态数据和实时动态数据两部分,不同数据在底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数据间的相关性,在应用层面注重不同信息的整合,以期实现信息平台的一体化管理。

(4)数据成果共享: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 能够通过网络将本地动态人口管理信息进行共享,防止数据库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5)可扩展性:平台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未来系统的优化和升级调整预,在系统体系设计上为后期的远景发展留下足够的扩展空间。

(6)分析处理能力:管控系统除数据存放功能,对其在实时动态数据的识别和分析上也有很高的要求,完善的数据分析功能是管控系统管理、预警的有利保障。

3应用层架构设计

对应用层按照具体的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前部层、外部连接访问协议转换层、逻辑层、数据访问存储连接层、监控管理层和数据存储层等主要模块。

(1)外接系统连接层:负责连接各类政府的信息系统, 实现异地数据库的连接。

(2)外部连接访问协议转换层:是对外部系统请求的处理模块,通过语义转换把外部访问请求转成系统所使用的通用访问协议。

(3)逻辑层:系统的核心层,采用面向服务方面的设计架构,包含了各项所有的业务逻辑,是表现层功能的具体实现。

(4)数据访问连接层:是数据访问的中间件,由于不同部门的数据库系统在软件设计上会有差异,因此在数据访问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屏蔽数据结构差异对系统应用功能的影响。

(5)监控管理层:对系统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控,本层主要实现系统管理和系统监控。

4应用层功能设计

(1)应用层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功能,是连接底层数据库和高层用户展示的中间环节,在整个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应用层设计采用模块化方式,便于今后系统的更新和优化改进,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关系耦合,尽可能降低单一模块错误对整体系统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对于应用层设计业设置了一系列规范和指标, 便于在系统部署过程中进行比对。

(2)客户端:为减轻系统的安装维护工作量,客户端采用B/S模式,采用富客户端技术,以增强系统的可操作性,避免操作不方便。

3.“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篇三

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主要途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与变化,因此,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通过人口增长模式的学习与探究,让学生正确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准确理解环境与人口容量、人口迁移打下良好基础。教材首先以“历史上的人口增长”轨迹图和两个活动,介绍世界人口增长史上的速度变化和引起人口增长的原因,然后讲述三个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代表国家或地区以及导致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导因素。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节教材选用的图表、活动较多,强调学生的读图、析图和处理数据信息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图表等资料。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人口数量的认识,学生由于熟悉而容易接受,对于其中的某些知识,学生凭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可以理解,如对人口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概念容易理解,人口增长原因也能联想到生产力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医疗技术发展。但是,这些理解可能是不深入、不全面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将教学目标涉及内容转化为身边案例,通过案例探究、读图分析、思考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思维活动、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以获取和深化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时期人口增长模式;通过比较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和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五、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该节课教学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构建起一条基于学生认识水平的人口发展主线。将人口变化的特点、规律与案例有机结合,符合高中生认知规律和实际学习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也利于其在学习情景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优化选择教学要素和教学手段,积极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学习情景,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终生发展有用地理的理念。整节课教师直接讲解内容很少,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提出要求学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扮演“引导者”角色,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学生通过读图以及思考和讨论问题,获得问题答案。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过程与方法”目标得到体现和落实。(浙江省湖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地理教研员 周尚荣)▲

一、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主要途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与变化,因此,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通过人口增长模式的学习与探究,让学生正确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准确理解环境与人口容量、人口迁移打下良好基础。教材首先以“历史上的人口增长”轨迹图和两个活动,介绍世界人口增长史上的速度变化和引起人口增长的原因,然后讲述三个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代表国家或地区以及导致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导因素。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节教材选用的图表、活动较多,强调学生的读图、析图和处理数据信息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图表等资料。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人口数量的认识,学生由于熟悉而容易接受,对于其中的某些知识,学生凭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可以理解,如对人口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概念容易理解,人口增长原因也能联想到生产力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医疗技术发展。但是,这些理解可能是不深入、不全面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将教学目标涉及内容转化为身边案例,通过案例探究、读图分析、思考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思维活动、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以获取和深化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时期人口增长模式;通过比较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和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五、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该节课教学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构建起一条基于学生认识水平的人口发展主线。将人口变化的特点、规律与案例有机结合,符合高中生认知规律和实际学习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也利于其在学习情景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优化选择教学要素和教学手段,积极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学习情景,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终生发展有用地理的理念。整节课教师直接讲解内容很少,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提出要求学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扮演“引导者”角色,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学生通过读图以及思考和讨论问题,获得问题答案。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过程与方法”目标得到体现和落实。(浙江省湖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地理教研员 周尚荣)▲

一、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主要途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与变化,因此,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通过人口增长模式的学习与探究,让学生正确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准确理解环境与人口容量、人口迁移打下良好基础。教材首先以“历史上的人口增长”轨迹图和两个活动,介绍世界人口增长史上的速度变化和引起人口增长的原因,然后讲述三个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代表国家或地区以及导致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导因素。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节教材选用的图表、活动较多,强调学生的读图、析图和处理数据信息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图表等资料。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人口数量的认识,学生由于熟悉而容易接受,对于其中的某些知识,学生凭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可以理解,如对人口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概念容易理解,人口增长原因也能联想到生产力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医疗技术发展。但是,这些理解可能是不深入、不全面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将教学目标涉及内容转化为身边案例,通过案例探究、读图分析、思考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思维活动、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以获取和深化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时期人口增长模式;通过比较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和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五、教学过程(表1)

4.地理课《人口》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新课标:

解析“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和计算的能力。

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能力目标:解析“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和计算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认识我国人口国情与国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价值观。

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

人口增长过快、基数过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进度

1课时

自测题整合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望青年教师参考应用的时,对所提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板书设计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人口东多西少

[引入]人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么我国的人口数量有多少?谁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重点是数据掌握]

[板书]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教师指导读图[1.9 我国人口的增长],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1)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由曲线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1949—1982的33年中增长4.9亿,82—90的8年中增长1.3亿,最后三年就增长0.6亿。

(2)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达到12.95亿,占世界的1/5。

2、课堂活动--交流讨论: [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敢于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3)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变缓,主要原因是什么?

(4)通过[1.10 ]图,进一步理解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举例分析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环境、经济的影响?说明人口增长必须要与环境、经济发展相适应 > [递进式研讨,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 我国人口的特点是:增长速度快、数量大。那么人口的分布式不是均匀的?

[启发学生回答,递进式的交流补充,就能使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有着深刻的影响]

[板书]

二、人口东多西少

1、课堂活动 [活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彻底完成,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

根据图1.12,完成图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人口密度的计算,并运用人口密度分析我国的人口分布状况?例举我国人口稠密省区与人口稀疏省区。

2、读图[1.11 我国人口密度图]: [指导学生看图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

(1)牢记东、西部划分界线,比较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大小,学会运用数据说明我国的人口分布情况?

(2)运用人口增长的理论分析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比西部地区大的原因?[参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小结] [本课内容较少、结构简单,可由学生自我总结一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5.《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篇五

第一章 第一节 三.学时 1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解读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课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生需先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之后,学生需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增长模式的特点;最后学生需学会运用资料判断不同地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2.难点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七.教学过程 【引入】“世界70亿人口日”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70亿。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衡量人口增长速度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地区一年内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阅读教材p3,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 ①工业化程度较高,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们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③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相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①生物学规律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社会保障等。【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① 高—高—低”模式 模式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出生率极高(﹥3%)死亡率极高(﹥3%)自然增长率极低(≈0)

人均寿命短,人口增长极为缓慢。社会发展阶段

狩猎文明。原始社会。原因

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分布

热带森林等极落后地区

模式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出生率极高(﹥3%)死亡率高(﹥2%)

自然增长率较低(﹥1%)

人均寿命有所延长,人口增长缓慢 社会发展阶段

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原因

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生产力水平低下 分布

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特点

出生率高(﹥2%),死亡率低(﹤2%),自然增长率高(﹥1%)。

人均寿命继续延长,人口快速增长。社会 发展 阶段

工业文明时期(工业化初期)。

发达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20世纪50年代~现在 原因

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分布

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讨论分析: 措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特点

出生率低(﹤2%),死亡率低(﹤2%),自然增长率低(﹤1%)。人均寿命进一步延长,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

后工业文明(新技术革命)时期,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 原因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 分布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芬兰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讨论分析: 影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慢 ⑴劳动力紧缺: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低 ⑵老龄化现象严重:

①增加社会保障和青壮年人的生活负担;②老年人生活孤单, 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吸纳移民

2、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

6.中国的人口的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在课标中蕴含着对学生各种数据及统计图表、人口分布图的判读能力的要求,也蕴含着对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要求,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能力的训练与渗透将成为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此外,也涉及到了新课标的总课程目标中的一些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如“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知识与技能要求中的“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节属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情况、分布及人口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节是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重要内容。人口国情是我国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国情,它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产业特别是农业的影响十分深远。因而理解中国的人口突出特点、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学生学好中国地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节知识点较少,内容简单,便于掌握,教师可充分利用本节内容的教学,帮助一些七年级地理学得较差的同学重树学好中国地理的信心与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人口知识及问题在各类媒体、以往的教材中大量出现,学生应对本部分知识十分熟悉,教师可不必大量讲析,学生便可理解。在本节中大量应用了统计图表,但这一知识在七年级数学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故而读图特别是一些简单的统计图,不成为本节的重点讲授的内容。初中生正处于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的时期,且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比较燥动,因而对于这种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应适当加入一些比较深动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

对主要来自农村本校的学生而言,八年级学生也正处在学习两极分化的阶段,出现了一部分学地理的能力较差的学困生,同时学生的讨学思想已渐渐表露出来,即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要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在课堂中有所得十分困难;要让一些对地理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吃饱、吃好,这也有难度。

(四)设计思路 古人云:“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习惯,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本人主要采用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三导式”(导学、导疑、导练)教学模式,即先利用学习资料,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教师进行心要的学法指导后,学生围绕教材开始自学,并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教师从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精讲,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大部分学生会的少讲,学生不会的、重难点知识精讲,之后结合学习目标和板书进行小结全课;最后用一页16开的练习进行巩固。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大大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与增长情况,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概况。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三、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

四、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学媒体:学习资料(每位学生一份)、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在课上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中国人满为患的图片和漫画,问:学生以上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从而导入本课。

[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法]

1、分发学习资料,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解析学习目标,即知识要点:人口的数量、增长、产生问题及对策、分布概况等四点,记忆为主;技能与能力要求:学会看各种统计图表

3、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①复习读图的三步骤(图名、图例与注记、主图)

②要求:先通读课本相关内容及教材中所配的各种图表,对一些重要的知识划起来;再结合教材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13分钟左右)

学生按要求进行自学,完成导学练习。

教师巡视,督促个别学生进行自学,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在预习情况,为下一环节的精讲做好准备。对一些速度快的学生,特别是对一些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表扬与鼓励,催促一些较慢的学生抓紧时间。

布置一些完成任务的学生思考:①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在1949年前后变化明显?②你能估计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吗?③课本第13页图1-10“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分析我国1990年、2005年农村、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趋势。④阅读课本第12页和阅读材料《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并完成之后的阅读练习。[教师精讲](18分钟左右)

1、全班学生齐答: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的人口总数。结合图1-7“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要求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读出世界人口前三位的国家,并请另一位成绩较差的同学说出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教师解析21.2%的含义:世界平均每5位人中就有1位是中国人,从而说明中国人口众多。

2、由学生回答导学练习的第一大题的第2、3题。介绍世界通常将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称为人口大国,全球只有20个左右,而中国有9个省区人口超过5000万,说明我国是人口大国中的大国。

3、结合导学练习中的第二大题第2题,引导学生归纳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坡度的含义,让学生明确曲线图的判读方法。

4、问:①1949年前后中国人口增长的变化原因是什么?(请一位中等生回答)

②现在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对于“人口基数大”这一特点,可能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归纳出来)

③1982年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变慢的原因是什么?(全班齐答,介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效,少生了4亿的人口,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省了约6万多亿元)④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请一位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并结合课本第14页的图做少量的讲析)⑤社会上存在“现在孩子越来越少,计划生育政策可以不实行了”观点,这种观点对吗?(学生会出现两种观点,教师应利用导学练习第二大题的图、前面所得的结论和课前所展示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压力依然巨大,还必须继续坚持实行。)

5、请一位中等生说出导学练习的的第三大题的练习1的答案,并说明是如何得到答案的,从中让学生明确人口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及至分层设色图的判读方法。

练习:我国人口最稀疏的是什么地区?(用做检查人口分布图的判读方法掌握情况)

6、请学生回答课本活动2的答案,并要求说出计算公式,巩固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7、学生阅读课本第12页的阅读材料《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并思考所附问题,说明我国人口的另一特点: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

8、课本第13页图1-10“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由学生分析我国1990年、2005年农村、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趋势。[小结本课]

结合学习目标,将板书中的划线部分内容删除,让学生一起再填一遍,进行总结。[当堂巩固](10分钟左右)

学生先独立完成巩固练习,之后对答案。因练习很基础,没有准备讲析的,但仍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学生提出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评。[作业布置]

1、填充图册P7-8

2、夺冠百分百P5-6

九、板书设计 §1.3中国的人口

一、数量世界第一 2000年

12.95亿

二、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持续增长

3、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四、分布不均:

1、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

2、农村、城镇人口分布的特点:农村人口多,但大量向城市迁移

十、教后反思

按此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且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精讲内容较多,导致上课节奏过于快,学生巩固练习时间偏少。此外,学生长时间自学或练习,上课气氛比较沉闷;且学生自学速度不一,常出现大部分学生已完成,在等一小部分学生的情况,上课时效性不高,下次可改用分散学、分散教的方式,即展示一个目标,指导学法后,学生针对这一目标的相关内容进行自学,再精讲这样的顺序展开教学,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国的人口 【学习目标】

记住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政策,根据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记住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导学练习】

一、读课本第10页,完成下列问题。1、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________ 亿。2、2000年,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____,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___,我们福建省的人口是____________人。3、2000年,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省级行政单位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和课本第14页,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人口增长曲线的起点是公元年,人口仅为亿。

2、从公元2年到1949年我国人口增长了_________亿,增长速度___ ____;而从1949年至 年人口增长了_____

亿,增长速度____

_,基本上呈上升趋势;之后 人口的增长速度变__________。

3、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是。

三、读课本第12页图1-9,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到黑河和腾冲两地,用一条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读出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人口密度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人/平方千米,以西以北地区的人口密度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平方千米。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西北______、东南_______。

2、完成课本第13页活动4。【当堂巩固】

我国的人口数量和陆地面积分别排在世界第几位?()

A.第一、第三

B.第三、第一

C.第一、第二

D.第二、第三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

A.河南省

B.江苏省

C.福建省

D.北京市

3、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

4、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

B.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D.社会劳动力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

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6、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西北多,东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西北少,东南多 D.东北少,西南多

7、为了有效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我国实行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

A.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城镇人口要控制,农村人口不用控制 C.城镇人口不用控制,农村人口要控制

D.东部地区要控制,西部地区不用控制

8、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平原、盆地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多 C.经济和交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D.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10、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_______________亿,我国陆地领土面积有____________万平方

7.《人口》教学设计 篇七

1 出租屋管理系统设置的必要性

管理流动人口的最佳方式即“出租屋”管理,定位出租屋后,要在其特性的前提下总结规律进而开展社会管理,规避管理过程中的行政性强权管理,使管理更具人性化。出租屋是有房屋的所有人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将住房让给其他人暂住,房屋租赁作为一种简单的民事行为,基于平等互利存在的市场性交易活动。

目前,由于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垄断或者控制逐步弱化,目前很多资源和信息政府的掌控力度略显不足,因而要在动态环境下,让出租屋遵从市场运行机制开展有效的社会化管理。但是管理中要注意社会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集中,同时分好主要和次要,引导的主体是市场,政府做好协调和监督的辅助工作,通过强化社会管理理念,进而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掌控,目前出租屋的控制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录入信息和相关数据,时刻监控城市流动人口的变化状况,这对于稳定城市经济发展,保障城市稳定有积极意义。

2 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点

2.1 业务特点

2.1.1 信息量大,信息增长速度快

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能达到十万计左右,如果城市规模比较大能够达到百万计人口,其中每一个流动人口能够包含的文字信息或图片信息等都极为丰富,另外还有出租屋的人口数量,或者人员信息管理等相关数据,这部分信息量加在一起数据量非常庞大,并且信息持续增长量也非常迅猛。

2.1.2 数据种类繁多,处理方式多变

流动人口信息是一个多变的信息,所以,政府需要在此做好相关的数据统计和调查,通过统计中的分析、查询或者决策等相关措施,统计不同类型的流动性人口,针对人口状况开展针对性处理措施。因而,计算机处理系统应是并行的多功能处理系统,在处理期间要保障处理的灵活和稳定性,并且在处理过程中要集聚拓展性,满足数据的繁杂性要求,分类好各类数据。

2.2 系统设计出发点

由于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具有多点、多层、多级式的,因而出租屋以及流动人口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不同区域之间掌握的信息有不同之处,为在管理进程中满足“旅业式、小区物业式、散居分片式”的管理要求。就需要对各类要求和任务做好系统化统计,第一,要求应用系统的结构设计要根据流动人口的业务流程或者业务要求进行系统化设计,设计进程中需要综合政府、派出所、街道服务中心,建立网络化管理模式,并通过社区管理的方向及时将信息传达到派出所,然后由派出所出面把所有的信息网络散布到区公安分局和市公安分局等人口普查部门;第二,应用系统管理过程更具多样性要求,由于应用系统不是单一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管理模式,在管理时可应用近年来比较常用的技术(GIS),用以表达出租屋和流动人口间的空间信息内容。

3 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因素

3.1 业务划分、功能设计的准确性要求

业务范围设计时需要率先考虑情况公安部门和政府部门在流动出租屋内的人口实际情况,系统在人口统计的过程中要适应人口的增长和需求变化状况,因而,系统可以借助于灵活的框架结构做好组件计算。框架结构在开设时要本着灵活的开发模式做相应数据处理,根据社区现有的需求量做好二次需求开发,这将为实现各类服务功能做好系统重建,同时组件技术设计进程中,要根据要求做好需求定位,并根据调度状况更新部分组件或加入组件做好系统原型调整,目的是适应新的变化发展要求。

3.2 系统设计契合居民居住习惯

系统设计时,要根据现有的居民居住习惯开设流动人口设置要求,比如:旅业式和小区物业式设计要求中,要求设置要符合行政区域要求,设计进程中需要有行政区域、街道或者固定的社区、任意的小区。同时,系统要衔接CCIC,系统设置的宗旨即分析出租屋或者流动人口信息系统的要求,并对应数据量做好相应的街道以及门牌号码录入、利用上述编码需要做好社区、行政区域和派出所的综合人口普及分布,并为出租屋的流动人口分布划分好地域,并基于此建立街道编码以及社区编码的对应关系字典,该字典能够契合管理信息系统和常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间的相互衔接,起纽带作用。

4 系统基本功能描述

第一,基本的业务数据主要是采集完成后对数据进行系统更行,检索时要求通过“简单”或“组合”的方式处理信息,保存数据。完成上述操作后要通过列表或者详细的方式检索出对应数据打印出数据内容,就此通过直观的方式调整数据采集的格式,用以增加自定义数据项目;第二,系统监控系统主要为客户提供系统化监控流程,并且让系统化业务在监控中得以发展,监控后台数据环境是监控的主要工具。通过系统监控能够便于控制后台的系统运行状况,进而保障系统运行的优劣与否,也能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第三,借助综合性搜索引擎,完成数据检索的功能性,数据检索即将数据的各个表格全部串联在一起,形成关联,并将相关的数据结点融入其中,然后进行数据查询,提供便于自定义查询的条件性输入模式;第四,数据传输系统主要是让数据有个数据库传输到另一个数据库上面并通过查询条件和查询数据需求做好系统化传送,通过前台界面操作进行启动传送功能,这能保障后台实时,自动的数据库传输模式;第五,用户管理实现能够保障用户维护系统化模块,用户管理权限的运用不但能够增加用户的使用率,更能随着用户新信息的变化适度的删除、修改相应用户信息,给予用户某种权限受理,进而取消用户的某类权限操作;第六,操作时为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应运用布控比对报警功能用以实现出租屋和流动人口或者CCIC等公安系统的信息前台和后台的报警数据分析,很多信息录入到系统内,就要根据信息状况做好信息筛查和信息比对,马上检索出可疑信息,然后运用CCIC(违法犯罪分子信息)做信息库的比对,实现库内的信息对比报警,提升信息数据的高效使用性。

5 结语

管理出租屋的流动人口需要运用CIS管理系统做好出租屋的人员管理,并要不断地延伸管理状况做好细节掌控,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也要让出租屋内的流动人口与公安的人口信息想对应,形成立体网络监控的方式,实现智能化控制要求,满足综合性信息共享。进而满足系统网络化集成,应以建立统一性好、共享信息强的基本系统化支持方案,让集成化综合管理系统结合GIS平台,满足系统的可视化控制要求。系统门禁控制器、APP客户端以及后台服务管理软件界面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周昌文.村级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2016(8):12-13.

[2]章俊楠.火炬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云南大学,2013(11):3-4.

[3]谢国聪.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3.

[4]黄淑娥.实现城市出租屋和流动人口有效管理的新思路——以广州市为主要观测点[J].政法学刊,2015(9):13-14.

8.《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反思 篇八

“人口的迁移”这个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和人口流向是教学的重点。

国际迁移的特点,19世纪前的特点,课本以一个实例解释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我在课堂上列举了学生喜爱的电影《黄飞鸿》,还有当前热播的电视剧《下南洋》一些人口迁移情节,让学生可以形象理解。对于图1.8,我让学生看图后归纳出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以锻炼学生的看图能力。

国内迁移的原因:古代的迁移,我列举了“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实例,让学生了解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和战争。1949-1986年期间的原因,我用“新疆建设强兵团”“北大荒”让学生知道这是国家政策的结果。学生对于这些是很有兴趣的。学习的效果也是不错的,这从下节课的复习提问中可以看得出来。

对于80年代以后的人口遷移,我让学生根据图1.9先说出人口迁移方向,然后提问,为什么要由内地迁往沿海地区、迁向工矿区,由农村迁向城市?结果学生回答得很朴实“赚钱”两字,这也达到了教学的效果,也就是由于经济原因人民自发迁移的。

对于第9页的活动,特别是第二题是本节的难点,也是最频繁的考点,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我也是让学生先思考后回答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人口迁移的原因”也是本节教学重点,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我也列举了很多大家感兴趣的实例,如:有人在发达城市买房,取得当地户籍,其子女考大学相比在我们江西考大学容易。当前电视当中出现的相亲节目,一旦相亲成功,组成新的家庭,势必会有人口迁移,通过这些例子学生的上课氛围很好,也能学到知识。对地理这门课程感兴趣,学生就喜欢地理,以后学习就可能事半功倍。

对于第10页的案例2,我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将其信息结合活动提出的问题,以小组讨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在学习活动中,分析美国在各历史时期中的人口迁移规模、特点、原因,引导学生在课本文字、图像中提取有关的信息,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对于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觉得还是由于传统教学效率不高,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讲练习,这可能会使学生学习效果不是那么完美。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会精编精选练习,且练习要符合新大纲能力要求。毕竟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应充分重视课堂练习对地理知识的检验作用,并重视对练习的指导,以提高训练质量。

从这一节来讲,我愉快地上完了这堂课,心情比较舒畅,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不错的。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领悟大纲是教学的基础,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巧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发展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下个学期,我想学校多媒体做好后,我们会做得更好。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催泪毕业演讲稿学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