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1.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篇一
--精选公文范文--------------------------关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心得体会
1、课堂教学中要将教点、考点、学点有机结合,重视操作实践,关注不同学生
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要考虑到我们所教的,与学生所需的、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之间是否有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使这些关系更密切,怎样使我们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怎样的设计安排更有利于学生对当堂内容的掌握等等。
在这条建议中提到要重视操作实践,关注不同学生,这是我们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很关键的一环。目前我们的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听得多,活动参与得少等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缺乏精讲多练的意识和举措,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因此建议老师们重审教案,提炼教学重难点,压缩讲授的内容,提高学生----------------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的参与度,关注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提升度,研究精讲多练的方法。
2、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操作环节
我们现在基本都具有了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意识,在备课中、在课堂上也能看到一些关注实效性的设计,但是我们回想一下,是不是每节课上在实施这些设计时都真正落实了?是落实在老师的讲解上,还是落实在学生实践中呢?
因此建议老师们在备课上下功夫,在教学的重点环节设计好操作的步骤、方法,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3、教学做到“三个实”,即教师备课要实,课堂训练要实,习惯培养要实
要想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就体现在“实”字上。我们应做到踏踏实实教学,扎扎实实训练,实实在在提高。
首先,备课要实。备课的关键是明----------------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确一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这节课,我到底要让学生学会什么,目的一定要明确,且求精不求全。待目的明确后,在思考我运用什么方法、借助哪些手段、设计什么问题、安排怎样的环节达到这个教学目的,甚至要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我应该怎样引导调控等,把备课的功夫下在关键处。
第二,课堂训练要实。这里的训练应该是根据学科特点,学科知识能力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某些环节,强化训练学生学科基本功。换句话说,课堂上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形成,要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习惯培养要实。这里的习惯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学习习惯,有些是常规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流畅表达的习惯、正确书写的习惯、规范站立的习惯等。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的主要任务之一,一定要有训练、有强化、有检查。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2.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篇二
教学的过程、认知的过程、情感态度形成的过程是在学生积极地、实质性地参与,即主动参与的条件下实现的。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条件下, 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呢?
1.丰富 自 己 ,用 教 师 的人 格 魅 力 感 染 学生 。
从老师自身首先应该做到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用自己的热情影响学生,所以每位教师首先要问自己:“我热爱我所教授的学科吗?”其次,应该有深厚的学养。教师要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卓越的才华,博得学生的信赖。比如我们经常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历史教学,可是我们连一点基本常识都没有,却说是指导学生,既在骗自己,更是骗学生。所以,历史教师应多读一些书丰富自己,当学生完全信服于你时,才会更深地迷恋你的课,神情专注、兴致高昂地投入。
2.营 造 和 谐 民 主 的学习 氛围 ,善 于提 问 ,并 鼓励 学生发 问。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被“汉化”的问题,是一个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但学生对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前,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如何? 与中原地区文化相比,是进步还是落后?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是把他们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强加给中原地区人民而遭到反抗好,还是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以得到中原地区汉族人民的接纳好?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被“汉化”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等等。通过这样的启发,学生不仅得出正确结论,而且认识到:“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更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3.讲 述 生 活 化 的 历 史 ,使 学生 乐 于参 与 学习 。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是个难题,在初中教学中,由于受课时限制,再加上历史长期以来的“副科”地位,如果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只重知识,不重趣味,则很难引发学生共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教育认定生活即教育,而主张教育必须通过生活实现。”这就启示我们学会做有心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引发学生共鸣。比如,合理利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资料,如《大国崛起》、《长征》及“百家讲堂”等各种专题纪录片,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另外,教师生活化的语言,也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像易中天教授的语言艺术很值得中学历史教师学习, 为什么易教授的讲座那么受人的欢迎,除了他渊博的知识外,很重要一点就是他的语言艺术,很生活化,能“给人一种幽默享受”。
二、重视有效的教育资源
1.合 理 利 用 多 媒 体 教 学 。
多媒体以其信息量大、传输快、音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喜爱。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确实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展示材料,既快又方便;展示图片,真实直观;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 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还可以方便地增删内容。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因无法加到板书中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所以教学资源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教学效果的现代化,多媒体网络资源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应处理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它们都是为教学服务的。
2.合 理 利 用 学生 之间 的 差 异 。
余文森教授说:“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 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 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差异的利用不仅仅体现在分层教学和弹性作业上,还应当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关于过程与方法这个总目标指出:“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正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才需要交流,也正因为在交流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学会倾听、学会提问、学会互助、学会欣赏的品质,因而在合作中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充 分 发 挥 校内 、校 外 的教育 资 源 的作 用 。
应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等各类教学设施的作用。图书馆主要的历史资源有历史典籍、历史书籍报刊、现代历史作品和教育类书籍等,是师生能接触到的最方便的资源之一;正确引导学生上网搜寻资料,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还可以利用家庭、社会中的一些校外资源, 比如七年级的活动课———《编写个人成长史》,怎么编写成长史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的资源,像出生证明、照片、幼儿园的入园证明、小学毕业证等一些实物资料,以及家长和邻居的评价,都可以编写到自己的成长史中。通过“编写个人成长史”让学生了解到历史并不神秘,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有历史,从而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由于在编写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隐瞒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件,从而明白历史并不是客观的,可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隐瞒真相;同时锻炼学生收集史料的能力。
摘要:追求有效的历史教学,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那么应该非常有效的;教师要善于捕捉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此外,还要努力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3.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途径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然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对历史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教学是任何一个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这样,才能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历史课改的标准又提出了更新的教学观念和目标,但是,是否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要在是否落实到实处。由此看来,历史教学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同时也要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历史课程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能力,以便学生更快的适应今后社会的发展。具体可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善于让学生多思考。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讨问题中,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历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第二,鼓励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而且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个性也要非常关注,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很好的学习。
二、对教学方法加以科学、合理的整理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一样的发展结果,而是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于历史的学习,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和当今现实有很多差别,可以说对现代生活没有多大用处,学习成绩的好坏职能反映出学生记忆能力的强弱。所以,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想法,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历史和现代生活结合在一起,搭建一座历史和现代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历史,找寻历史发展规律,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学生自由结合,共同学习。事实上,合作学习不单是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最有效途径。合作学习的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来说,关键重视学生的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思维视野也就开阔了,这样,历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设计问题要精练,激发学生的思维。设计问题是一门学问,一方面,教师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问题,启迪人的心灵,发散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教师由浅入深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此的循环下去,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教学的方法要合理、科学。尽量使用多媒体设备,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其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视频,便于学生记忆。但是,使用多媒体设备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幻灯片的数量不可以过多,声音不能过大,否则不能充分表现出主题,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噪声污染,因此,教师的讲课方式和手段要科学、合理。
四、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和训练
提高课堂教学的保障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方式,例如:书面评价、论文评价、活动评价等。适当的训练是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课堂章节训练、课下作业训练等。教师在进行课堂训练的时候可以随机抽选几道题目来检测教学效果,进行此项训练效果不太明显。课堂训练一般带有历史特性,结合课本上的教材来设置问题,这样,才能覆盖所有的知识,又能巩固知识重点。
五、结束语
总体说来,近年来,我国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然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对历史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教学是任何一个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鲍雪丰.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7).
[2]陈文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考试周刊,2010(56).
[3]张风梅.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4]陆鹏.浅谈提高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27).
作者簡介:杨红斌(1971-),男,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4.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篇四
福清市占阳侨中 何细妹
近几年许多教育者提出“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教学”是指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45分钟中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北师大的赵亚夫教授在他主编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中提出:有效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信息进行加工,通过积极的探索获得新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消极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必须破除“教师中心论”,确立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论”,意识共享;抛弃教师“一言堂”和“单向灌输”,精讲多练与精讲多议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因而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形成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应充分关注并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度与亲合度。所谓自由度指课堂宽松和谐自然。这里的“自由”,意在力求确保学生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保持、优化和张扬个性;所谓亲合度指师生平等合作交流。所谓“亲和”,则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应有素养,创造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和谐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它必须由传授者与接受者双边配合才能完成。对预定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与学双边活动,而影响这个质量水平的一条无形却又有力的杠杆就是情感因素。历史教师不仅要科学准确地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用充分的情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对学生抱有爱心。马克思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在此前提下教育学生,学生才乐意接受,教育方能获得成功。其次,尊重学生。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种尊重就在于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完全平等的人”,而不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没有尊重,教育就难以深入人心,取得应有的效果。再者,理解学生。教师应该更容易理解做学生的苦衷,因为我们也曾有过那段纯真而渴望的年代,让每一颗心灵快乐健康地成长,是我们对教育最大的理解。
二、活用教材,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笔者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广阔背景,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有意识增加故事情节,以本人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授第五章“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课文为例,先以朗诵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项羽兵败被围时唱的哀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引入到战火纷飞的古战场。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巧设问题情境。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现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历史”原本是有生命的,是很生动的。在教学上,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历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历史有关的影音,重现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在讲授红军长征一节,可以用江西民歌《十送红军》来渲染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百姓依依惜别的场景。如果再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介绍一二九运动时,脍炙人口的《毕业歌》,尤其是歌词中“满耳是大众的嗟伤,一年年国土的沦丧”反映出当时民族危机严重的历史背景,更能引起不同时代学生共鸣,激发其爱国情感。
又如使用具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创设情景,播放历史纪录片、历史影片或图片感受历史的真实,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绎历史人物,模拟历史场景等。学习知识的渠道应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来自书本、课堂,也可以通过课外书、网络媒体、实践而获得。为了找寻人生的答案,让学生明白,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当然,教师也要警惕上演“燃烧自己,却未照亮学生”的教学悲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情境重现,激发学生反思、质疑,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发挥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功能。有一位教学专家认为:建构中学生的历史能力,主要不是靠给学生灌输多少历史知识,而是在学生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吸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四、重视教学过程的信息反馈的调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未来学家宣称:“未来的文盲是指不会学习的人”。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让他们逐步做到在离开教师这根“拐杖”后自己也能够独立“行走”。这也是评价“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双方根据相互的信息反馈来判定自己的行为绩效,并对自己的行为活动作出调整和控制。教学信息反馈的调控功能就是这种反馈所具有的制约教学行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水平与策略的属性。为了积极有效地发挥教学信息的反馈的功能,教师应以正面启发和肯定为主,对学生进行教学信息反馈,要正确评价教学效绩,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调整,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篇五
如何提高常态课中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文/张丽娜
摘 要:随着近年来中考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了一个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效果,必须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历史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历史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中考的整体成绩。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由于一些不利因素使常态课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对影响初中历史常态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提高历史教学常态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6.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篇六
一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 紧扣历史教材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依据, 也是高考的依据。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 所以说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可以重点研读课程标准本体部分的陈述,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对学生要求的不同, 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钻研教学内容, 要把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有机地结合起来, 理解教材, 挖掘教材, 吃透教材, 才能为更好的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从“演讲者”的角色过渡到“聆听者”的角色, 从塑造学生到引导学生。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加大了。教师应该做课程的引导者, 在这个前提下, 尽可能地成为课堂的开发者。一堂好的教学课, 不是讲的越多就越好, 而是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肩负着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创新的义务。只有对老师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新课改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 正确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前, 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那么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都有哪些呢?
1. 利用身边的资源, 体现历史的丰富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 历史课程资源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报刊、文学作品等不同类型的物质资源, 充分体现历史的多样性。如我们生活的城市周围有哪些文物古迹, 利用节假日实地考察,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自身素质, 展现历史的生动性
一节课成功的好坏不在于教师教的怎样, 而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艺术是让学生喜欢历史课的首要因素。教师的情绪感染着学生, 如果上课“一言堂”, 毫无生气, 学生也会死气沉沉、毫无兴趣。台上十分钟, 台下十年功,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注意个人的积累和修养, 多读书,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 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调动学习兴趣
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感到陌生, 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 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 有时单靠教师讲解, 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教师能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既可增强授课的生动性, 又容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手段有着其自身突出的优点,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认真研究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意图, 还要科学地使用多媒体;并将其与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 既能直观形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发扬个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让学生参与教学, 培养创造性思维, 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 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条件, 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重新认识, 有利于教师展开教学研究, 它不是简单的回顾, 而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更为理性的分析思考, 寻找解决的方法, 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使课堂教学更趋于优化, 从而使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总之,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教, 学生怎样积极主动地学, 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 要实现有效教学, 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 立足学生, 让学生乐于学、主动学、学会学。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7.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篇七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历史概念 思维能力 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102-02
关于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著名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而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则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就历史学科而言,笔者认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努力实现了三点目标,学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发展,那样的教学就是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具体来说:一是把握历史概念;二是注重思维训练与启迪;三是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
一、把握历史概念
高考命题专家一再呼吁,中学历史教学要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而历史知识结构是由一个个历史概念组成的,通过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可以把那些相对孤立、分散的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有机地纳入完整的科学体系之中,使学生“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进而形成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网络。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形成历史概念,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能力和解题能力,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中学历史概念主要指史实概念,由外延与内涵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历史概念的外延包括时间、地点与人物、经过、结果。历史概念的内涵,则包括背景与后果,背景要素通常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因素;二类是从原因、目的(如直接与间接、表面与根本、主观与客观等)、条件(必要性与可能性、主观与客观等)来分析历史事物发生前的种种因果关系。后果,即历史事物或事件在历史上的作用(直接或间接、进步性或阻碍性等)、影响(深远或暂时、积极与消极等)、地位、价值及实质(或性质、本质)等等。历史概念源于史实,掌握基本史实是形成历史知识概念的基本条件。但学生如果只记住一些杂乱无章的历史知识而不真正理解它,就不能说真正形成了科学的历史知识概念。教师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加大对历史概念的复习和教学,不能停留在仅仅知道有这个概念的水平上,要对概念的成因、内涵、外延、影响、作用、评价等全面深刻把握。近年来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历史概念的考察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2008年对分封制、宗法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人文主义等概念的考察;2009年对“封邦建国”、光荣革命、君主专制等概念的考察;2010年考察了心学、双百方针、谏议制度等概念。因此,教师要想切实就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注重历史概念的教学。
二、注重思维训练与启迪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创造,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思维训练与启迪。经过实践体验,笔者发现以下是加强学生思维训练与启迪行之有效的一些办法:
(一)培养学生学会阅读课本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出示阅读提纲、寻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重点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等办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具体来说,教师出示的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寻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一些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必修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指导学生阅读时还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就是重点词,应理解其在经济、政治上都高度集权的含义。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并能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出来。
(二)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自己不停留于传统思维,要大胆质疑敢于形成与众不同的新观点,尤其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对有争议的问题,提自己的新观点。例如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对鸦片战争性质的讨论等等,学生都可以大胆讨论,不必拘泥于教材现有观点,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己独立思考,作出不同于教材的评价分析。
(三)引导学生在史料中寻找历史真相
在文综高考模式下,历史科的试卷越来越注重史料的分析和考查。近年的中学历史新教材,更注重了史料的功能,节选了许多有关文献资料。这些史料,大都是为了说明和论证课文中某一知识和结论。教师有必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史料中寻找历史真相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并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例如:
材料一: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材料二: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业的限制;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款。
——摘自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条例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设问:看了以上材料,设想你是20世纪初的民族实业家,你觉得有哪些因素会有利于你的事业发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三段材料后就可以得出结论: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思潮的促进。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明确了相关知识点,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还能使学生在材料解析过程中,培养了论从史出的求实精神,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关注中华文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青年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尤为重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充分进行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教育的条件。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突出以下三点人文情怀的塑造:
(一)爱国情操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中化民族的悠久文明、激发民族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振兴中华的重要精神因素。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是过去前人的经验总结,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让学生自觉地产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例如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人类文明策源地之一,四大发明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又如,在学习到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文学史时,可以利用著名诗人屈原的爱国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他有一句名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充分反映了诗人的爱国爱民之情。再如,教师通过中国近代史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还更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高考的视角来看,历史学科的考试,也要给情感因素的测量评价以适当的地位,但它又不同于政治学科及或其他学科,而是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寓意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蕴含在历史学科的试题之中。如: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功绩,这三次会议解决的问题给了我们什么启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这三次会议,都克服和纠正了党的左右倾错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或政治路线,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党的领导若为左右倾错误所统治,革命和建设同样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此题政治性强,突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教育深刻,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更加坚定党的领导的信念。
(二)社会责任感
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近几年,社会上时常出现一些人道德感淡薄、社会责任感消失,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历史上有许多优秀人物都生动展示了他们的高贵品质,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精神、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救国情怀、少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民族责任感等等。青年一代作为国家栋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结合中外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启迪学生,要从小建立起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的精神。
(三)尊重自然,和谐发展观
战国时期荀子就说“制天命而用之”,庄子也说“天与人不相胜”,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古人尚且明白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又何况是身处21世纪的我们呢!古今中外历史上有不少正面或反面关于人与自然发展的史实,青年学生可以通过历史课堂学习充分体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关注环境保护、不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可持续之道。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我们历史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对历史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以上仅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认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关于提高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11-02
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教育论文11-16
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08-2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6-30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07-28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9-22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感受06-28
关于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10-02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