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习俗调查报告

2024-10-27

安徽习俗调查报告(精选8篇)

1.安徽习俗调查报告 篇一

民俗文化

阜阳剪纸

阜阳地区的剪纸,应用范围很广。一种是在喜庆节日用红纸剪作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或隐喻;另一种是作为鞋帽、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一般为花卉、鸟、虫等。

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是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人们习惯用剪纸装饰物品。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花样,也欢喜用剪纸作底稿。朴素的审美观,形成了艺人剪纸风格和作品内容。

阜阳剪纸兼有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色,即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其作品有单色的、填色的、染色的,有粗壮单纯的、细致精繁的,还有借鉴西洋绘画的线条组合形式的。

徽州祠祭

徽商资本和官祠堂在徽州古建筑中,无论从建筑设计、工艺美术、雕刻装饰等都是高档次的,它在徽州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为中外诸方面尤为建筑界的专家、学者所重视和赞誉。从祠堂建筑的规模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姓氏宗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家族繁衍及盛衰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祠堂建筑源于徽州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昔日的徽州农村,不是生产型的农村,而是消费型的农村。徽州人甚为讲究“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商”或“学而困则商”。他们常年在外,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创造了充裕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发展条件;成为富豪大贾之后,便投资故里。除建造住宅、购置山场、田地、造桥、筑路、投资办学等以外,就是建造祠堂、庙宇以树碑立传,光宗耀祖,博取声名。徽州歙县在明代时期,仅徽商投资建造的祠堂就有百余座。可以说在当时宦资本是祠堂和其他建筑的经济之基础。

徽州的强宗大族,历来是聚族而居,尤在南宋之后,特别是受了程朱理学思想的重要影响。尊祖敬宗,崇尚孝道便就成了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和宗旨。然在宗族下的祠堂则是村落的核心,居首要地位。在乡土社会中宗教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需求又总是连在一起的,它是人们信仰的依托,因此祠堂、庙宇是人们趋吉避凶可信赖的保护点。旧时徽州各姓宗族都建有祠堂。祠堂建筑有两大类:一类是宗祠,一类是支祠(包括房祠)。宗祠是指某一姓氏后裔子孙为祭祀一世祖所建的祠堂为宗祠。一个村落的姓氏只有一座宗祠:也有少数姓氏建有两座宗祠的(就是一个村落的某一姓氏有两个一世祖),但没有三座宗祠的。宗祠的祠名是突出某一姓氏即某氏宗祠,如:程氏宗祠、胡氏宗祠、汪氏宗祠等等。支祠是指宗祠下属某一支内为祭祀某一代祖所建的祠堂,它的祠名便是突出某一支内的某一个祖宗,以其名字为署祠名即某某公祠。房祠同样是支祠下属某一房内为祭祀某一代祖所建的祠堂(又称香火屋)。

当地民俗

一、黄山节令习俗

春节: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辈向长辈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辈之间也互相恭喜。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晚上还要送祖宗回山,在祖宗画像前摆上酒菜,焚香祭拜,家家户户还要张挂彩灯,徽州区岩寺镇的元宵戏灯最为盛行。

二月二:农历二月二是土地爷的生日,古徽州称为“龙抬头”。大约是因进入仲夏时节,雨水渐多,可以听到雷声了,所以有这种说法。在农村,这一天农民忌下地,妇女忌拿针线清闲过一天。绩溪县的规矩,这一天还有包扎一生糯米一个的粽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为百花生日,故又称“花朝节”,这一天,文人陈设百花,举行文昌会,比赛诗文。

二、黄山生产习俗

开秧门:农村每年早稻的第一次插秧称为“开秧门”。

打锣封山:山区为保护森林形成许多条规习俗,打锣封山就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每年冬季,村或乡定人鸣锣,口中呼唤所封山场的地名,串村走户,昭示禁戒规约。此后,家家户户,互相告诫,不得犯戒。鸣锣同时,在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牌、石牌,以标明禁山范围。

接财神:徽州以农历五月五为财神日,工商业者多在这天接财神。

开张礼:徽州新店开张这天,要在店门口披红结彩,挂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还奏乐,以示庆祝。对开张这一天上门的顾客,象征性的手下红纸包(货币退还),同时赠送一定的货物,如布店赠3尺红布,百货店赠送一件日用品等。

学艺:民国时期,学艺拜师必须经过中荐人出面,为师徒双方商议协约。洽妥后,徒弟要办拜师酒,向师傅行大礼。砖工学艺,一般一年出师;木工学艺,则为三年,均无工资,师傅只供给伙食。三年升为伙计,师傅给一定的生活费,艺成后才离师营生。

风土人情

徽州古牌坊民俗文化

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歙县牌坊很多,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渊远流长的关系。以儒学思想为精神世界主要内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条件成为他们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动力。歙县人少小离乡背井,外出经商,足迹遍天涯。出门少则三年五载,多则数十载,为了高堂双亲有人照应,行前一般都要先完婚。在外经商,若不能发迹,则羞见家乡父老。商人发迹了,钱财显赫,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盛况,其财力左右国家经济命脉达三百余年之久。朝庭对徽商当然刮目相看,恩宠有加,徽商于是进入了“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良性发展轨道。

浪迹天涯而发迹的徽商,为了光宗耀祖,他们奏请皇上恩准,荣归故里,兴建牌坊,旌表功名、义寿、贞节……,树碑立传,以求流芳百世。黄山市现存的明清两代的牌坊甚多。著名的如歙县棠樾牌坊群、黟县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歙县县城的许国石坊等等。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志坊;二类为功德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

节日吃鳝鳖和藕

按农历年俗,一年有三大节,除过年外就是中秋节和端午节。合肥地区人们过端午和中秋.有一种特殊的食俗,就是端午要吃鳝鳖,叫“箭杆黄鳝马蹄鳖”;中秋要吃藕,而且是以吃包河无丝(私)藕为荣。

“箭杆黄鳝马蹄鳖”在合肥是老幼皆知的一句熟语,它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包拯入朝为官时正过国家边防吃紧,金人、西夏,不断寻衅滋事。前方告急、而皇宫里却大摆酒席,花天酒地,还要包拯从家乡巢湖进贡鳝鳖。包拯很恼火,就从巢湖采购了一些小鳝鳖。是上一见黄鳝象箭杆,只有手指粗.不肥;鳖象马蹄,不大。绷着脸说:“包拯.你搞什么名堂?这么小的鳝鳖怎么吃呢?”包拯慌忙奏说;“陛下,如今戍边的将士要的是‘弓断足,马匹多’,我一急,就购了‘箭杆黄鳝马蹄鳖’.我也知道这些不够斤两的鳝鳖不肥美.但我想奏明圣上。边防吃紧,我们在朝的,可不能只图吃喝.不思江山永固呀!只要圣上多想边防,多置弓箭,多买马匹,西夏和金人就不敢小视我们;只要边防稳固.国泰民安,使是细鳝小鳖,皇上也会吃得鲜美可口的。”经包拯这么一说,皇上有些醒悟了。说来也怪,箭杆黄鳝马蹄鳖.就是味道不差。从此,就拿“箭杆黄鳝马蹄鳖”作为美味佳肴。如今合肥一些饭店还挂出“箭杆黄鳝马蹄鳖”作为美味菜肴招徕顾客。端午节人人吃鳝鳖,有不忘遗训,居安思危的意思。

中秋节,合肥人除吃月饼外,还要吃包河无丝(私)藕。传说包拯晚年,仁宗封赏功臣要把半个合肥城封给包公。包公要他的后代自食其力,拒绝皇上的村赏。但仁宗一定要封赐,最后把一段护城河封给他。皇上金口玉言,再不领封,便有抗旨之罪。包公万般无奈,只好领封,但心里很不安。看到护城河里的藕荷,经过再三考虑、对藕荷作了规定;河藕能吃不能卖,包拯铁而藕无丝(私)。说也怪.别地的藕,是藕断丝连,但包河藕无丝。从此,合肥地区便留下一句歇后语“包河藕——无丝(私)”。包拯后人恪守包公这一遗训,并在中秋这夭品尝包河藕,加冰糖,以示“冰心无私”。包河里的藕,也只是送给乡邻吃,从不卖钱。这一美德,人们竞相效法.遂成风俗。

2.安徽习俗调查报告 篇二

当我们走在曲阜的街道上,总能看到不同书体、不同内容的楹联;当我们逛逛曲阜的春节集市,看到人们对春联的精挑细选,也总能感受到曲阜人对春联、对书法的喜爱之情。

钟鼎家声振玉堂——孔府的对联与春联

谈到曲阜的对联,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孔府的对联了。“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孔府是孔子嫡长孙的衙署,也是他们的住宅。除了门柱上长期悬挂的木制对联,孔府还保存着数量可观的各式挂对,以供各室在不同时节悬挂。这些对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或为皇亲贵冑所赠,或为著名文人所撰,或为历代衍圣公所书,不仅书法艺术高妙,联语内容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孔府大门明间柱上“与国同天”一联就真实地反映了孔府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显赫地位;府内忠恕堂屏风上悬挂的“交友择人处事循礼,居家思俭守职易勤”一联,是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撰题,联语体现了孔府的主人对自己和家人在为人处世上的严格要求;西花厅明间北墙上的木刻楷书挂对“曲室摇风灯一穗,高斋听雨夜三更”,是郑亲王庆至第三子、光绪二十三年封镇国将军的乐泰题赠给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的。据孔府文物档案馆孔祥胜馆长介绍,孔府各厅室内悬挂的对联并非完全固定不变,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更换,但在孔府文物档案馆的现存档案中,还没有发现专门记载这些对联更换的完整档案。改革开放以后,出于各种需要,国家对孔府各厅室内的对联进行了复原陈设,复原工作也就只能依照这些零散记载进行了。

与中国传统习俗一致,每逢春节,孔府的各个门上都要张贴春联和门神。孔府文物档案馆至今还保留着孔府专用的明代门神印版和清乾隆二十四年、二十五年的春联底本。这个春联底本不仅详细记录了孔府各门柱上的春联内容,还注明了春联的纸色、长度、宽度,以及张贴门神的种类。根据这份档案我们知道,孔府春联的不同纸色有着等级之分。其中朱笺纸的级别最高,用其书写的春联大都张贴在重要建筑上;丹红、松笺依次递降,一般贴在次要建筑上。比如:大堂檐柱用朱笺纸,长三节,春联为“北阙颁光华玉律金仪旋转万年新日月,东山迎瑞霭龙章凤綍炜煌九命旧冠裳”;前上房东间门柱用丹红纸,长七尺,宽四寸,春联为“榆翟荣辉花绕潘舆陈圣善,珩璜逸响歌盈韦幔颂劬劳”;东一间“珩璜哕锵和淑气,凤仪麟趾集新年”的春联则用松笺纸书写。与春联一样,各门上张贴的门神也有等级之分,将军贴在官衙的通行门和内宅正门上,加官和门神贴在官衙厢房、室内的内门后门以及内宅较重要的门上,而“福”字则贴在内宅小建筑的门上。

孔府的春联一般由擅长书法的专门人员来书写,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张贴,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孔府张贴春联的习俗曾一度中断,重新开始张贴始于1998年并逐渐常规化。现在的孔府春联是由孔府管理机构中擅长书法的工作人员来书写,在春节前的一两天张贴,春联内容和规制仍旧遵循所存清代档案的记载。

普地春阳万福辏——普通百姓家中的春联

贴春联,不仅是孔府这样的显贵人家过年时必要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样也是普通百姓必不可少的大事情。在曲阜,除了有丧事的人家不能贴春联之外,无论贫富贵贱,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即使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家,也以自己的方式张贴写有古兰经文的“春联”。

与孔府的春联由专门的人员来书写不同,百姓家里的春联大多是请人代写或是在集市购买。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普及,尽管现在不识字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但是另一方面,现代书写工具的变化,简便快捷的钢笔书写迅速取代了毛笔书写,甚至是电脑输入和打印逐渐代替了手写,因此普通百姓中会使用毛笔的人已经不是太多了。随着市场化进程,请人代写春联也在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集市上购买自家所需的春联。我在今年的春联市场上发现,用毛笔书写的春联也在减少,印刷春联占到市场总量的一半以上。在我的记忆中,十几年前,在曲阜东关市场上出售书写春联的摊点多达数十个,而今年却只有五六个了。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尼山孔庙右后方的夫子洞村,全村五十多户人家中只有三五家贴的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其余无一例外地出于“机器印刷”。在一些无人居住的废弃房屋的门上,我仔细辨认着残留的春联文字,却发现不少是用毛笔书写的。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后,这些春联的纸色已经变白,墨迹已经暗淡了。

书写春联大约从入冬就开始,由于绝大多数书写者白天还有其他的工作,写春联只能在晚上进行。袁曾国是曲阜乡村中学的一位英语教师,自幼喜爱书法,尤喜颜真卿的楷书,几十年临习不辍。一方面为了增加练习书法的机会,一方面为了方便百姓,他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书写春联并销售。每年农历十一月开始,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写春联,每逢周末或假日,还常常会写到凌晨三四点钟。对书法的痴迷加上多年的勤奋,袁曾国的书法水平长进很快,现在写的春联作品在市场上已数上乘,这也为他赢得了更多顾客。虽然现在能够写春联的人相对少了,但有些乡间写手的书法水平却非同寻常。他们往往有着良好的文学基础和书法功底,自己却从不以书法家自居,平时津津有味地看字帖,几十年如一日地用毛笔书写,写得一手好字。遇到邻里乡亲需要帮忙,便帮着做一些记账之类的活计,每逢春节也帮着大家写写春联。他们的书法情结不仅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而且也影响到周围的人们。曲阜旧县一街的春联写得很有水平,就与书法家陈松谷先生多年居住在这里有很大的关系;龙虎村的春联写得很好,也与这里出了很多爱好书法、擅长书法的人们有直接关系。

每年的腊月二十之后,曲阜的城乡集市已经非常热闹了,但春联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农历二十六之后的四五天。东关市场是曲阜最大的集贸市场,春联市场就设在靠近市场西头的道路两旁和城门旁边。今年腊月二十八,我带着撰稿任务来到春联市场,首先见到的是一家祖孙三代的春联摊位。蔡运华老人是息陬乡的一位退休教师,自幼喜欢书法,几十年练习不辍。从没有正式拜师学习过书法的蔡大爷,凭着自己的悟性和多年的钻研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隶书,写得方正雍容、丰厚饱满。在老人的影响下,儿子蔡荣福不仅也走上了教育岗位,成为乡里的一名中学教师,而且同样酷爱书法。与父亲不同的是,蔡荣福更擅长楷书。老人忙着招呼顾客,现场书写春联的任务就由儿子来承担。还是小学生的孙女在一旁帮着抻纸、倒墨,她一边认真地看着爸爸书写,一边情不自禁地学着书法的运笔动作,用手指在空中比比划划。蔡荣福也会偶尔停下笔来,给女儿讲解一些书法运笔结体的要领。

在门上张贴春联、悬挂红灯笼,在堂屋明间的北墙上悬挂中堂和对联,是除夕那天的重要工作。爷爷领着孙子,爸爸喊着儿子,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张贴春联。一般春联从外面的大门开始贴起,依次是堂屋、偏房,最后是内门和院内的其他小房门。核对完春联的内容,确定好张贴的位置,年轻人忙着刷糨糊、贴春联,上了年纪的长辈在较远的地方审视着春联的高矮、偏正,叮嘱着将春联张贴平整、牢靠,小孩子则捧着等待张贴的春联,满怀好奇地欣赏着大人们忙活。民俗的传统、文化的意义、礼仪的程序、书法的蕴涵,就在长辈们的引领下,在年轻人的操作中,很自然地传承给了下一代。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正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们停下年前的忙碌,走出家门,纷纷到左邻右舍家拜年。走街串巷间,对各家的春联进行品赏,遇到文词或书写高妙的春联,便会停下来反复玩味,赞叹不已。李魁海先生自称是一位“玩”家,他家中有瓷器、竹雕、木雕、建筑饰件等各种收藏,他对曲阜一带的历史掌故也所知甚多。尽管他不多写书法,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他告诉我,在他小时候过春节时,都要挨家挨户去看春联,见到写得好的春联就会非常高兴,抄下来或背下来,牢记在心。“心里那股子高兴劲儿是没法用语言说出来的。”李魁海说这话时,脸上仿佛浮现出几十年前看到那些对联时的兴奋表情。

奇文妙墨炳其华——曲阜人的春联情结

曲阜人历来非常重视对联,他们撰写联语,或刻于竹木,或书于纸绢,或自己悬挂,或赠送朋友。特别是春节期间,文人总免不了挥毫泼墨,书写春联自然成为首选。且不说历代衍圣公有多少对联墨迹存世,也不说孔姓的其他人如孔尚任、孔继涑、孔繁裕等人散落在民间的对联作品。单单是桂馥,这位清乾隆庚戌年的进士,就在曲阜留下了许多对联作品。现代书法家陈松谷、周翰庭、刘汉良等,都秉承曲阜的对联传统,以各种不同书风留下了大量对联作品。春节期间,书法家们还常常举行书写春联的雅集活动,“舞雩书春”春联雅集活动,汇聚了曲阜老中青三代书法家,他们聚在一起,切磋书艺,欢庆新春。

3.安徽习俗调查报告 篇三

摘 要:

传统文化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载体。通过了解唐山,沧州,保定居民对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变迁的看法以及他们文化行为的变化,分析出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关键词:

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变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03302

1 研究背景

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传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吃”上。同时,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设立,为人们营造传统节日氛围,使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发展更有利。另一方面,当今全球化发展日益明显,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度降低,传统的文化节日变成了单纯假日,其文化意蕴在人们心中日趋淡漠。

2 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变迁情况调查結果

我们选取“唐山,保定,沧州三个城市”为调查对象在实地调查同时用问卷星网络问卷进行辐射,共发放1021份问卷,回收1000份,回收率达98%。

2.1 节日度过方式分析

由图1看出,72.5%的被调查者选择根据不同的节日选择不同的过节方式,除此之外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选择走亲访友增进感情,多数被调查者仍保留了传统的过节方式,但是8.5%的被调查者也选择不过节。

2.2 节日习俗方式改变的看法分析

由图2看出,随新兴事物的出现,大众过节方式发生了改变,26%的被调查者认为改变非常有意义表示赞同;26.5%的表示这些改变有意义,便捷生活,其中3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意义,14.5%表示认为这种改变无所谓。

2.3 节日习俗变化的看法分析

由图3看出,66%的被调查认为洋节日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渐渐被人们所忽视,52.5%表示自己想坚持传统文化节日习俗,但是缺乏氛围,29%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的庆祝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24.5%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节日习俗太过繁琐,受到束缚。

2.4 节日习俗变化的态度分析

由图4看出,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变迁65.5%认为随时代发展风俗被人们淡忘,61%认为我们因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习俗发生改变。45%的被调查者认为节日习俗的改变更好的贴近生活,39.5%表示传统节日习俗的改变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2.5 节日习俗变化的建议分析

由图5看出,78%被调查者提出在宣传上弘扬民族文化,74%认为应从现在创造有趣的活动,54%的表示对于外来文化应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425%的被调查者表示应开放更多的节假日。

2.6 节日习俗变化态度的分析

由图6看出,未来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传承415%表示有危机感,39%选择了比较乐观,14.5%的被调查者表示很乐观,其中有5%的被调查者表示节日习俗在未来的传承令人堪忧。

2.7 不同职业被调查者对不同节日习俗的方式

由图7可以看出,不同职业的人群对于节日的度过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的人们会依定不同的节日而过节,通过职业不同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人群对于度过节日的不同喜好。

2.8 访谈分析

我们对唐山、保定和沧州政府部门负责人、文体局方面负责人和一些民俗博物馆,唐山市丰润区民俗专家周学军,香涛华学社负责人等进行了访谈,我们针对三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归纳,对下列三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对于现在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变化,对于当地居民的影响有哪些?

伴随节日习俗的变化,居民的节日习俗也发生变化,人们之前繁琐的礼节变得简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拜访方式更加有亲和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交流更多的依赖电子信息产品,加大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传统文化文献方面的参观宣传较弱。

(2)对于现代传统文化节日习俗构建,相关部门有没有相关政策?

有。在传统文化节日方面的政策,部门与国家保持高度的一致,不断改革创新,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下去。

(3)对于未来的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变化,有何创新性建议?

相关部门会深入贯彻国家政策,在节日习俗方面秉承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节日的习俗应更多被大众人们知晓,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3 意见及建议

通过我们的调查,对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抵住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文化节日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西方节日渗入中国,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节日进行保护。

(2)政府等部门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弘扬民族文化,大力宣传传统节日,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节日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以后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要加大对传统节日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以促进传统节日更好的发展。

(3)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组织相关活动,为传统文化节日进行创新。例如端午节吃粽子,春节吃饺子等,政府应针对不同节日开展相关趣味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树立人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意识。

4.婚姻习俗调查报告 篇四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小一号字,华文新魏)

——副标题(三号,楷体)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专业 任 课 教 师

08051153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类

陈琳

完成日期2009年 10月 8 日

礼仪之光

————石桥镇婚姻习俗调查

婚姻是人生一大重事,忽视不得也小看不得,过了这道坎,就步

入了人生的第二个漫长的等待期,等待着新生命的诞生,等待一个崭

新世界的来临,等待他们以后也会像我们一样的继续这样使命下去,一切看起来是那么顺其自然。婚姻作为人生这么重要的事,历来受到

人们的重视,而婚礼作为重中之重肯定也不会可以轻视,隆重婚礼上的各种各样的礼节和习俗也是很值得注意的,婚礼特色因地区、时间

而有所不同,而今天要讲的就是我们石桥镇当地的婚姻习俗,虽然中

国民族的婚礼很多习俗与理解是相通的,但是每个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广西苍梧县石桥镇、礼节、排场、习俗、喜庆

石桥镇位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在广西最东面,此地处于两广交

界地,位于苍梧县东北部,距梧州市57公里,属亚热带、半丘陵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优质稻谷,俗称苍梧县

北部粮仓,虽然本镇以农业经济为主,但是石桥镇却是全国小康示范

镇和广西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市、县文明圩镇和文明市场,大部分的青年人都去广东打工为生,本镇以及附近几个镇的婚姻习俗

大体上没什么区别,因为我们这边地区没有少数民族,所以婚姻习俗

基本上都是典型的汉族婚姻仪式,但是也有不少地方特色。在此给大

家分析一下。

在此先说一下我们这里婚姻习俗的历史,据我在村里面问老人得

出的结果,在九几年以前,我们这的婚姻习俗还是非常传统与保守的,基本上都是通过说媒来定婚情的,根本上没有什么自由恋爱,就拿我的爷爷奶奶来讲,我爷爷也是到了结婚年龄就叫媒人找了一个也是待

嫁的女生,基本上是双方见过一面之后就开始订婚了,根本没有拍拖的这么一个阶段,我爷爷说那是因为那时根本没有空谈感情,因为那

时才五几年,新中国成立没多久,到处都在搞大生产。还有一种情况

是叫“童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

这个在清朝流行的习惯在我们村也有发生,我采访了一下这个童养

媳老婆婆,她说那时是因为家里面孩子太多,家里面没有经济能力

供养起这么多个小孩,结果是她们最小的两个姊妹(另一个是她妹

妹)被家人送给别人当童养媳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招婿婚,招赘婚

大多是因为女方的父母没有儿子,他们希望招赘女婿来照顾他们,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种情况,我的二叔就是,因为女方那边没有男丁,所以他们两结婚的时候是男方“嫁”到女方去,这样就我二叔名义上

就成了岳父的儿子了。

跟这几种传统保守情况不同的恋爱自由是九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事,下面重点讲这种情况。

现在我所见的恋爱比较少说媒这一情况了,当然也是存在的,但

不细说,现在一般的恋人之间都是彼此自愿相识自愿交往恋爱自由,跟基本的谈婚论嫁的习惯差不多,比较有特色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说亲,在择亲的基础上,男家则备办一篮糯米饭,几斤肉,一壶

酒,几斤米糕(或饼子)等,于吉日良辰正式托媒人将礼物送往女家

举行“吃开口饭”。女家热情接待,邀请家族长辈陪同媒人进餐。从

此双方婚姻关系正式认可,结成亲家,往来逐渐密切。

订亲,通过“吃开口饭”后,时隔一年半载,就举行较为体面的订亲仪式。订亲时,男方要备办猪肉鸡鸭肉、水酒、米糕(或饼子)、、香烟、白糖、礼金、等礼物,其中,猪肉、水酒、米糕、礼金等主要礼物的数量多少,事先征求女家的意见确定。订婚之日,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和押礼先生及一批青年将礼物送往女家,对方将送去的礼物摆设在堂屋,供众亲友观赏。女家举办宴席盛情款待亲友及媒人押礼一行。宴会结束,媒人、押礼,告辞回程。押礼一行到达后,主人将女家互换互赠的礼物摆设在香火下,烧香燃烛,供奉相亲,举办盛席宴请亲友,订亲事告结束。

迎亲,在女方方面,出嫁前要把有关的嫁妆准备好,不管是哪个姑娘出嫁,习俗当中一定要准备的是三包稻谷和三个母亲或亲人送的星状的东西,表示三生有幸的意思;在男方方面,迎亲一定要带一两个伴郎到村口等着,等到新娘到来的时候,新郎就牵着新娘的手或者就和新娘一起走着回新郎家,沿途遇到的人,如果是成年人的话新郎必须在伴郎的帮助下的给沿途遇到的人点上一支烟,如果是小孩的话,就发一个利是,到新郎家后,新郎家就开始招呼新娘家来的客人。在招呼客人的时候,一般最重要的是吃饭的时候,当客人们在进餐的时候,新郎要和新娘向客人们逐一敬酒递烟,客人在喝下新人敬的酒之后,就会分别给一个结婚利是新郎和新娘。等敬完酒之后,新娘就进入洞房等候新郎。吃婚宴这里称作“饮酒”。这里的婚宴都是十八个菜,三个汤。这十八个菜有十个用小盘盛装,这些是小菜,另外八个则用大盘盛装,有鸡鸭鱼肉等,三

个汤为二咸一甜。客人们八人一席坐好后就开始上菜,上酒。客人们便开始开怀畅饮。说吃婚宴是叫做“饮酒”是因为酒过几杯之后新郎就开始到每个席上去敬酒。新郎敬的酒是一定要喝的,一席之中的长辈是敬酒的主要对象,这样敬过一圈酒之后新郎就喝了不少的酒。新郎敬过酒之后,新郎的父母也要来到宴席上劝酒,目的是要客人们喝的尽兴。新郎的父母劝完酒之后新郎又开始第二轮敬酒,经过第二轮的敬酒之后,酒量大的新郎喝的晕晕忽忽,酒量小的则是酩酊大醉,新婚的第一天也就此结束。婚宴结束后客人们稍做休息便陆续回家了,热闹的村庄也渐渐平静下来。

新婚后第一天早上,新娘和新郎要向家翁家母敬茶,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茶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新人在拜过祖先,向父母敬茶,这样不单代表答谢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亦代表双方家长接纳新郎或新娘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身份备受确认的象征。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内,通常都放上两枚红枣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长辈喝了新娘这杯茶后,会送上金手镯、玉器等首饰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又会在盛托香茶的盘上(俗称「槟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为对新娘的赏钱。

新婚后三天是新娘回娘家的日子,新娘回娘家也是要有些东西要准备一下的,一般要准备的是要做两箩的年糕一些大蒜,还要带几只鸡,这几只鸡都是要给自己的直系亲属(母亲,兄弟姐妹等)的,在娘家吃了饭之后,新郎新娘会给村里面的小朋友(未满16岁的孩子)发红包。一般在新娘回娘家之前的一两天,新娘的家属会向村里面的小孩子说新娘什么时候会回娘家以及什么时候可以来领红包,一般到那时基本上村里小孩子都会守在外面,就等着新娘吃饱饭发红包。基本上整个婚姻过程就是这个样子。

结婚对于农村人来说算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它宣告了一个新家庭的成立,所以婚姻一定要非常隆重,这是婚姻永远也不会改变的特点。即使是并不富裕的家庭也要尽可能把婚礼办得很排场,因为婚礼这天是人一生最值得纪念并怀念的一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婚姻的花费也提高了,例如“送帖”的金额从原来的3~4千元到后来的7~8千元再到现在的一万零一元,迎亲工具则是从以前的“八抬大轿”到现在的“四轮轿车”。这些都真实地体现了婚姻习俗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带来的变化。

5.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篇五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春节之所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是因为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

通过我的调查得到,中国人普遍会过小年。在这一天,各个家庭的妇女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拜神这预兆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人们都会过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腊月二十三,就是家家大扫除的日子。再往后,到了除夕,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必须有鱼,象征年年有余,再者,要有鸡,象征着吉祥如意。大年初一,第一件事是要“开门炮仗”,接着要拜年、占岁、吃斋等。而大年初二是回门的日子,各个家庭里又添了几分喜庆。

在以往中国的春节里,大家都要贴春联,放鞭炮。大年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大街上还有各种舞龙,舞狮,人们都喜欢去逛庙会,猜灯谜,年味儿十足,城市里,农村里,所有人激情四射,一片热闹声,一片欢笑声,一片红。

而在这几年里,老一辈的人们评价道:“现在的年过得不像年,春晚依然那么精彩,可是有一些祖上传下来的风俗,早已被工作和忙碌冲刷的一干二净。大街上的吆喝声,欢闹声都也慢慢褪去了,一家人坐在自己的房子里玩手机,看电视,还是一样的贴春联,放鞭炮,但是已经没有往年的味道了。过年呢还是要回到农村里,即使大家蹲在地里,拔拔萝卜,耕耕田,种种地,大家一起流汗,也挺幸福,这年过的就舒心!”

是啊,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们炎黄子孙,却没有将那些传承下来的习俗发扬光大。春节,是于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节,所以我们更应当重视它。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但是,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也应该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和家人一起享受这最美好的时光。

6.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篇六

调查时间:2010年2月16日

调查地点:山东省诸城市后寿塔村

调查人:林慧

调查问题:春节习俗中的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压岁钱。被调查者:家长、老前辈、有关资料

调查结果:

1、贴对联

春联是从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吃年夜饭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汇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吃,也可以在长辈家吃。对于年夜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很讲究的,在我们当地,年夜饭至少要炒六个菜,然后再煮上一大盆大锅饭,焖一盆大米,在午夜12点还要吃饺子,第二天就不用再吃太多饭了,都忙着到处去拜年。

3、拜年及收压岁钱

正月初一拜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日子,因为我们可以受到许多压岁钱。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专门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小孩的妖怪,有一对夫妇用红纸包了几个铜钱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妖怪来了以后,这个小孩身上冒出红光,妖怪吓得赶紧跑了,其他人也学者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妖怪果然不敢来了。所以,现在长辈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以祈求孩子们来年平平安安。

4、调查体会:

7.安徽习俗调查报告 篇七

明代北方著名散曲家沁水人常伦在《沁水道中>云:“处处人家蚕事忙, 盈盈秦女把新桑, 黄金未遂秋卿意, 骏马骄嘶官道旁。”可见当时沁河流域蚕桑生产是何等兴盛。两汉和隋朝时期, 沁河流域的蚕桑丝绸业就已经很发达了。到了唐宋元明清时代, 这地方的蚕丝生产达到了鼎盛, 创造出中国丝绸史上最为辉煌的品牌。特别是明代, 闻名全国的“潞丝”主要出产于潞州 (今长治) 和泽州 (今晋城)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业教授邹逸麟先生在《有关我国历史上蚕桑业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一文中, 曾提出了“蚕桑事业是我国数千年来主要产业, 它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它还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的观点。《诗经》中也出现了很多表现蚕桑文化的作品, 如《汾沮洳》“彼汾沮洳, 言采其莫”“彼汾一方, 言采其桑”, 《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 桑者闲闲兮, 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 桑者泄泄兮, 行与子逝兮。”

这一切, 无不说明蚕桑丝绸的生产在中华民族古老悠远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这里有着无穷的民众智慧的结晶, 这里有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的精髓。蚕桑丝绸文化不仅仅表现为科学技术和物质创造, 他同时也表现为种种民俗事象和意识形态。

今天的阳城县和沁水县属于古泽州的行政范围, 阳城与蚕桑的渊源相当悠久, 汤曾祷雨于桑林, 而沁水县南阳村更是家家户户栽桑养蚕, 研究分析这两个县的养蚕习俗, 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山西东南部古泽州的蚕桑历史, 为读者展现一个北方蚕乡明珠。

一、关于田野调查

2009年上半年, 为了完成本次田野调查, 我多次深入阳城沁水两县, 共走访了8个村, 涉及调查访问对象15人。

(一) 古泽州蚕桑渊源

远在37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 沁河流域就有了蚕桑业。《竹书纪年》记载:“商汤二十四年, 大旱, 王祷于桑林, 雨。”桑林在今阳城县蟒河镇, 因广植大片桑树而得名, 至今这里的大山中还有成片的野桑树林。清代泽州知府钱塘人朱樟纂修的《泽州府志》《风俗》篇“民重农桑, 性多朴直, 前代以来, 多文雅之士。”在垣曲、沁水、阳城交界处, 至今还保留着原始混交桑林。”田野调查我们可以看到, 在阳城县寺头乡、河北镇和沁水县南阳村等地, 都蕴藏着丰富的桑树品种资源, 许多古老桑树, 树龄多在一二百年以上, 有的达五六百年。这些都是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珍稀树品。

(二) 蚕区分布

在5000年的蚕桑历史长河中, 蚕文化不仅渗透到了历史、神话、文学、绘画方面, 而且从地名上也能发现蚕桑的印记。现沁水县境内有“桑叶沟”“桑树圪坨”“桑院”等地名。全县21个乡 (镇) , 341个行政村, 50738户农户, 有近80%的农户从事栽桑养蚕。1965年农业部把沁水县端氏镇树为北方栽桑养蚕的样板, 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成为沁水县部分乡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而阳城县, 根据山西省详细地图并通过各县政协调查统计, 阳城以桑命名的地名有很多, 山西省总共有85个, 阳城就有36个, 全省以桑命名的乡镇有4个。1阳城县河北镇斜岭山脚下还有个桑葚区, 西取九甲村的西区口, 东至赵沟村的歇凉泉, 一个自然流域内有24个庄, 分属九甲、六甲、赵沟三个村管理, 因盛产桑葚而得名。

二、古泽州养蚕习俗的生态文化透视

每个地域的人文形成都与所在的地理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古泽州地处太行山西麓, 其境内又有一条河流——沁河, 境内主要以山地为主, 古人说, “潞以水名, 其称上党, 谓居太行之颠, 地形最高, 与天为党也”, 就是称其为上党的原因。

(一) 沁河文明与山地特征

生命离不开水, 地球上从微生物、植物到动物, 乃至人类, 生命的进程演化都离不开水, 所以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从渔牧狩猎到农耕时代都是逐水而居, 并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可以说, 没有河流就没有人类文明, 同样也正是有了人类赋予河流生命, 二者和谐相生,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黄河流域在远古时期, 气候温和湿润, 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 树林茂盛, 适宜渔牧和农耕, 从150万年前在现今陕西省黄河岸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西侯度猿人开始, 到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为止, 中华民族的先人就一直生存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产生于黄河流域的文明叫做黄河文明, 黄河中下游是核心区域, 即当代行政区划的陕西省泾、渭水流域, 山西南部, 河北南部, 山东东部以及河南的北部。古泽州境内发源于太岳山的沁河, 是山西境内仅次于汾河的第二大河流, 属于黄河水系, 沁河在沁水县端氏镇至阳城县润城镇之间, 主要流经长治的沁源、晋城的大部分, 长不过160公里的沁河却将它所有的钟灵毓秀与文运才思都毫不吝惜地集中赐予了这里。

古代社会水利条件落后, 在多山地带, 农业灌溉一直是件难事, 农业主要靠天生产, 农民主要靠天吃饭, 其艰难可想而知。由于多山的地理环境, 导致此地的大片农田稀少, 难以耕作, 古泽州先民便发明了梯田的种植方法, “中国梯田的起源始于汉代, 盛于唐、宋。养蚕业的兴起, 与地埂桑的栽培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地埂栽桑的确切年代虽无法考察, 但从历史记载可以推论, 晋城地埂栽桑至少也有1500多年以上的历史”。2

(二) 生态文化圈

文化圈论最早源于拉采尔 (Ratzel, F.) 开创的传播论。拉采尔在他开创的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作《人类地理学》和《民族学》中论述了人类及其文化的地理分布, 在个别文化的地理分布方面进行了先驱性的研究。他解释各种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的某些现象之所以相似, 是由于生活习惯与文化通过介入方式从一个中心向四外扩散的结果。古泽州虽地处山区, 但其周边都是华夏文明最灿烂的区域, 西边是河东地区 (今运城、临汾一带) , 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传说中“尧都平阳, 舜都蒲坂, 禹都安邑”, 都在这块土地上。上古时代女娲氏炼石补天、神农氏尝百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舜耕历山等均发生于此。东南面是中原地区的核心——河南省, 正南便是三大古都之一的洛阳, 因在古洛水之阳而得名,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这两个地区发散开来, 就是我们说的黄河流域中下游, 是黄河文明的中心区域, 即当代行政区划的陕西省泾、渭水流域, 山西南部, 山东东部以及河南的北部, 形成了一个生态文化圈。古泽州也因此受益匪浅。

1926年, 我国第一代田野考古学家们在山西运城夏县西阴村发掘了一个仰韶文化遗址, 出土了著名的半颗蚕茧。切割的原因, 可能是为了取蛹供食用, 也可能是为了取茧丝为纺织原料。西阴村离黄河不远, 同时出土的还有与纺织有关的石制纺轮、纺锤和骨针、骨锥。说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或更早一些, 人们已经开始利用蚕茧了。

建国后, 考古工作者又在黄河流域的河南荥阳县青台村发掘了粘在头盖骨上的丝帛和残片, 以及十余枚红陶纺轮, 则把丝织品实物的上限提到了5500年以上。

这些考古资料证明了丝绸的起源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而泽州地处黄河流域, 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 山高谷深, 交通闭塞, 便构成了民俗文化生长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历山是中条山的主峰, 位于沁水县城西南部56公里处, 是沁水县、垣曲县、翼城县、阳城县等县的交界处。《穆天子传》载:“天子四月休于获泽, 以观桑者, 乃饮于桑林”。古代桑林乃是蚕桑集中产地, 周穆王所以“休于获泽”, 其目的就是为了观赏人民的采桑活动, 而且在桑林大摆饮宴, 以致庆贺, 这说明阳城蚕桑业的起源可以推至周朝时代, 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采桑、养蚕、缫丝是阳城广大农民的主要副业收入, 素有“一亩一株桑, 种地不纳粮”的说法。

三、古泽州蚕俗信仰与禁忌

如前所述, 先民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学会了栽桑养蚕, 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 人们虽渴望多产丝, 但无法有力控制蚕丝生产, 于是就幻想出一些能掌管蚕丝生产命运的神灵作为精神寄托, 希望神灵帮助自己解决蚕丝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 就诞生了蚕神信仰, 与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禁忌。

(一) 神秘的禁忌

古代科学落后, 人们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事物或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而依靠神秘的禁忌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在一些特殊的生产活动中禁止某些语言或行动, 这实际上是原始信仰的残存。

蚕的一生经历的几次变化令人感到非常惊奇, 首先从蚕卵变为黑蚁 (也就是我们说的幼虫) , 然后慢慢长大成我们熟知的蚕, 再吐丝结茧变成蚕蛹, 最后蜕变成蛾, 一生还要经过几眠几起。这种动与静的变化引发了古人对生死及天地的联想与思索。

古泽州地处太行山山区, 交通闭塞, 与外界沟通不便, 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滞后, 但也因此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养蚕禁忌。

忌门:养蚕开始, 蚕家门帘上钉一块红布, 一般人见布止步。其目的是防止外人、生人、传移孝人、孕妇、未满百天的产妇闯入蚕房, 冲起晦气, 带来鬼怪。养蚕期间蚕房内皆出于封闭状态。蚕儿要搬家, 将蚕掩盖, 上放一块红布方可搬动;售茧时, 用红布放置茧上面, 再放新鲜桑叶若干片, 还得放两小块炭方可出门, 以防蚕娘飞走, 再不回来。

忌动作:蚕房内严禁脱光衣服, 以防蚕宝宝不穿衣 (即不结蚕茧) ;忌戴草帽进蚕房, 怕蚕宝宝学样“戴帽” (脱皮至头部脱不下) ;即蚕娘养蚕期看戏, 以防蚕儿翘着“看戏”不食叶;不可敲击蚕房之门窗、蚕箔, 怕惊动蚕儿乱跑;忌烧皮毛乱发;忌蚕妇之手不可撷苦, 犯之蚕必青烂;蚕房遇蛇是吉兆, 忌驱赶;忌油烟、煤烟、腥味。

忌口:语言上忌讳尤为普遍, 见到死蚕只许悄悄揲去, 不能言传;平素骂人“吃叶不结茧”, 蚕期严禁此言, 以防应验;在蚕室不可说“姜”, 以防得僵病;忌说“葱”, 怕冲撞蚕神;忌说“走”, 怕蚕行走, 得脓病;送客时, 不说“走”, 怕把蚕神带“走”减产;忌哭泣, 忌叫唤, 忌争吵, 忌秽语淫词。

(二) 蚕俗信仰

古泽州, 人们把蚕神称做“三蚕娘娘”, 分别指养蚕神 (嫘祖) 、地桑神 (马皇后) 、天蚕神 (马头娘) , 流传着很多蚕神传说。3

阳城每年农历三月三是蚕神节, 养蚕户们要到蚕姑庙里上香。阳城县横河镇马炼村有一处蚕姑庙遗址。蚕姑庙分上下院, 正小三间, 两侧有小耳房, 供奉的神像有好几尊, 以前每年农历三月三有庙会, 唱三天戏。后来洪水把庙冲毁了, 庙里两块碑, 只有一块被挖掘出来了, 现放在本村黑虎庙前院的墙角。4由于年久无人看管, 碑身字迹模糊不清, 但仍可看出这是一通为蚕茧买卖公平合理而立的碑。

现将碑文整理如下:

立茧秤碑序

盖闻生民以来, 居民乐业由此而出也, 夫农养蚕、植桑、结茧、缫丝而成习, 捐上乃闰国之珍宝, 下可齐家立身理宜雯敬。

三蚕圣母应□神圣功德之恩, 近闻四邻村庄, 皆有茧称一事, 独盘亭无此备社, 偶起此念, 想来社之茧可归於社众便卖, 方为三□益。凡商考坐庙求得货农之□□, 庙而得财, 社内抽油资而荣社, 真乃神从人愿。意欲已定, □力难全。今同和阖社□处□心公请酒共议, 既妥商翁畅允所有条例, 辟开於后, 勒石□传万古足哉。

一议茧入社者, 买卖两家每茧一斤, 各出油资钱三文;

一议在社人等, 不许在家卖茧, 如私卖茧者, 照帐□罚;

一议新旧四位老头每日一位, 七位茧头每日一位, 轮流周转在庙执日主价过秤;

一议每年六月初六日, 祀三蚕圣母尊神, 所用之物照帐办理, 此日勾帐交头, 不许失误, 和违者遵古惩罚;

一议社抽油资, 只许置买社物花费, 不许□迹祭祀使用。

大清道光二十一年暑月吉旦

阖社□立吉

廉坡村南坡庙位于沁水县城东南约2公里的廉坡村西侧的山坡上。南坡庙是当地人对三蚕祠、玄帝庙、菀痘神母庙、真武庙、高禖祠的通俗叫法, 该庙究竟主祠何神, 由于神像已毁, 我们不得而知。据74岁的LSL老人回忆, 老早以前只有前院, 后来当地的一个老财主建了后院。前院住道士, 后院东南龙王殿, 西南风王殿, 东面娘娘殿, 西面蚕姑姑殿, 献殿二层是祖师爷、魁星爷, 正殿是玄武殿。

1945年被学生破坏了, 47年成了党校。平时从腊月初一到正月初五一直上香。每年有两次庙会, 分别是, 三月二十娘娘殿, 唱三天戏;七月十五玄武殿, 是综合性的庙会, 两社轮流组织。当时的廉坡村分东西两社, 东社是廉坡、高楼庄、东山、官官山、杨河, 西社是南坡、东汉、丁家庄、田界、杨山、老沟。其祖父LSHJ光绪生人曾是东社的社首。5

嫘祖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正妃。是她发明植桑养蚕、缫丝制衣, 使人类走出赤身裸体的荒蛮时代, 和黄帝一道开创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 被誉为“人文女祖”, 祀为先蚕和行神而世代尊崇。《史记·黄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 而娶于西陵之女, 是为嫘祖。”《路史·后记》等典籍也记载:“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 以其始蚕, 故祀之先蚕”。她和马皇后都有上层建筑的政治影子, 不是我们讨论的民间信仰范畴。

(三) 民间万物有灵信仰

马头娘为蚕马神话中蚕女的原形, 主要情节为:古一老者出门, 家留一白马, 女思父, 承诺只要白马寻回其父便嫁于它。当白马驮回父亲, 父却食言, 将马杀了。一日大风, 马皮将女卷走, 后父在一棵树上找到女时, 女已变成马皮裹着的蚕。这就是民间关于蚕的来历。6

原始人类的神灵崇拜和神话共存于一个混沌的统一体中, 都是对自然力的一种形象化。那个时候, 原始人类常常会崇拜动物身上的自然属性。蚕的一生是动与静的转变, 这引发了古人的联想与思索:蚕卵可以说是生命的起源, 孵化成幼虫是生命的诞生, 幼虫眠与起相当于人生的几个成长阶段, 结茧成蛹是生命的结束, 最后化蛾是灵魂的升天。他们还不会按照自己的模样去塑造神灵, 却会模仿他们常见的动植物乃至无机物去塑造他们心目中关于神灵的种种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原始宗教中常会出现许多动物神的原因。换句话说, 蚕的生理变化与原始人类的某些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远古时期人们视蚕为龙的化身和吉祥物, 不仅隆重地祭祀它, 还用陶、骨、玉等作成蚕 (蛹) 形饰品佩带。我们看殷墟卜辞中的“蚕”写作, 这说明殷人崇拜的蚕神很可能就是蚕。也就是说, 是动物神。“贞元示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这是甲骨文祭祀蚕神的占卜。占卜是为了获得启示, 事先知道凶吉, 在殷商时代特别流行。在已出土并翻译成功的殷墟甲骨文中, 出现最多的是有关蚕事的卜辞。从此我们可以看到三千六百年前, 我国已有养蚕业。从这些卜辞中还可以看出, 蚕桑是每年的重要收成之一, 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需要获取蚕丝, 可又不容易得到它。他们觉得蚕是种神奇的动物, 就向蚕祈求, 祈求它的保佑和支持。他们把蚕本身当作祈祷、祭祀的对象。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动物是人不可缺少的、必要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 对于人来说就是神。”由此可见, 当时人们崇拜蚕为神是极自然的事。殷代, 人们刚刚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当时的神灵崇拜仍有很大的原始性, 祭“蚕示”正是沿袭了传统的动物神。

这种动物神崇拜带有浓厚的神秘性和万物有灵信仰的特征, 很少人的因素。但是随着观念的变化, 在它身上, 动物的因素渐渐减弱, 人的因素慢慢增长, 于是在原始宗教中又出现了一种半人半兽神。天蚕神——马头娘, 正是这样一种神灵。

蚕风民俗扬, 蚕歌轻轻唱。古老的华夏文明为现代人提供了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 它体现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失去了根, 失去了灵魂。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条根脉, 古泽州蚕桑历经几千年代历史沉淀, 为当地的物质文明作出了贡献, 也为精神文明提供了丰富的素养。

摘要:阳城古称“获泽”, 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最早可上溯到商周时代, 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竹书年记》载:“汤二十四年, 大旱, 王祷雨于桑林, 雨。”《穆天子传》载:“天子四日休于获泽”。“甲寅, 天子作居范宫, 以观桑者, 乃饮于桑林”。桑林在今阳城县的蟒河镇, 是当时蚕桑集中产地, 至今这里的大山中还有成片的古野桑树林。沁水县南阳村家家户户栽桑养蚕, 蚕桑作为一项传统产业在全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论从文献资料还是从实地考察结果来看, 古泽州都是北方蚕桑技术基地。本文将以阳城沁水两县为例, 从生态文化、民俗信仰方面, 通过田野调查、访问等形式, 运用民俗学理论分析研究蚕桑生产带来的一系列蚕风民俗。

8.安徽岳西养生文化产业园建设调查 篇八

居民不满补偿和征地方式

岳西县温泉镇解放村,这个位于丘陵地区的小山村风景优美,百姓生活一直安宁富足,但是,从2011年3月份岳西县温泉镇政府为国际养生产业园区开始征地以来,村民们宁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截至目前,仅温泉镇解放村已经有514亩耕地被强行征用。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祖祖辈辈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将成为一个集旅游、休闲、房地产和商业于一体的地方。

在解放村村中心的一条小河两岸,一大片土地被围墙围住,里面各种机械声轰鸣,这里将被建设成养生产业园区项目的温泉小镇,是一个纯地产项目,土地平整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挖地基作业。

据解放村村民高有(化名)介绍,目前产业园区正在建设房地产和放养园项目,放养园项目目前还未开工,温泉小镇项目共征用该村330多亩土地,每亩耕地补偿为29820元,青苗费另外作价补偿。

“我们4口人,只有不到两亩的耕地,这次基本都占用完了,征地补偿款不到5万元,青苗补偿费有几万元。”高有告诉记者,除了征地补偿和青苗补偿外,当地政府既没有给村民上养老保险,也没有对村民未来生活出路作出任何规划。

“如果种地,我们家每年能收入十几万,但是现在就补偿这么点钱,以后怎么生活?”早在征地之时,高有不同意征地,被当地派出所请去“喝茶”,“现在补偿款还没到手,补偿太低,如果不提高,我是不会去领的。”

针对农民提出的补偿款过低问题,记者采访了开发商安徽盛世天源国际养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该中心总监姜庆给记者提供了一份电子版答复材料(材料落款为“岳西国际养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指挥部”),对岳西县地区村民的年收入提出不同的看法:“(岳西县)一亩粮食作物亩年收益1500元—2000元,茶桑亩年收益3000元—4000元,技术含量高的一些特种种植项目亩年收益可达5000元—10000元。两亩地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不符合事实。”

据解放村另外一位村民尚菊华(化名)介绍,同样的耕地,在别的地方补偿每亩地都在10万元左右,“我们只有不到3万元,这明显的不合理。”

而上述姜庆提供的电子材料也对此作出了回应:“我县收储土地价格严格按《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安徽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皖政〔2009〕132号)文件执行,29820元/亩。地面附着物及青苗费严格按《关于安庆市辖各县(市)征收土地上青苗和房屋等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庆国土资〔2010〕365号)文件执行。我们不知道哪里有10万元/亩的补偿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还得知,虽然在开村民大会时,有很多村民们因补偿低不同意征地,但是温泉镇政府为每个被征地村民都在银行建立账户,把征地补偿款打入卡中,“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反正人家现在已经开始建了,补偿款也打到你的账户了,我们还能怎么样?”面对当地政府这种征地方式,尚菊华称当地村民有苦难言。

据当地村民介绍,目前安置房虽然还没建成,但是规划区部分村民已经被拆迁,补偿标准按第三方评估作价进行补偿,在安置房建成前,对村民进行部分房租补偿,补偿标准为,村民原有住房面积低于或等于160平米的按每月每平方米4元补偿,超过16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月每平米2元补偿。

另外,村民们的安置房于2011年底才开始启动,至少在2012年9月份以后才能完工,目前部分村民的房屋已经拆迁,更多的房屋已经被列入近期的拆迁规划中。整个2012年,这个地区12个村组的大部分耕地和家园将不复存在。

开工建设土地面积存疑

据公开资料显示,国际养生文化产业园区一期项目用地涉及解放村等附近12个村组,涉及耕地面积为1345亩,目前完成土地收储514亩,其中安置区117亩,文体中心183亩,风情小镇87.8亩,温泉水疗功能123.2亩。

目前安置区和风情小镇已经开始建设,但是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该项目涉及的土地中只有87.8亩是经过招拍挂取得的,其他土地至今并没有取得合法的土地使用手续。

2012年3月19日,针对该项目的相关用地审批手续,记者来到岳西县国土资源局,该局规划科提供的国有土地审批文件了解,有关岳西国际养生文化产业园区的土地分别出现在两次城镇建设用地批次中:2010年12月31日经过安徽省人民政府审批皖政地【2010】812号《关于岳西县2010年第二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的批复》,其中的106.5亩专门为该项目预留;2011年12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皖政地【2011】1037号《关于岳西县2011年第三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的批复》,其中的63.4亩专门为该项目预留。

记者在岳西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科提供建设用地出让记录了解到,截至目前,岳西县国土局土地出让中心通过合法程序和手续为岳西国际养生文化产业园区提供的土地不超过百亩。据这份资料显示,出让时间为2011年2月,出让金额为11409万元,保证金为2282万元,使用年限40年、70年不等,出让总面积为58550平方米,折合为87.825亩。

但按高有等当地村民所述,在围墙范围内,产业园区开工面积至少为333亩,也就是说至少有250亩的在建土地并没有办理相关的合法手续,属于违规建设。

对此,安徽盛世天源国际养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总监姜庆称,目前开工只有87.8亩,没有村民所说的333亩那么多。

姜庆提供的电子版材料中显示,整个项目预计于2012年年底全部开工,占地5700亩。但目前项目涉及的土地只有不到170亩的土地经过安徽省人民政府审批,而经过审批的土地对于近万亩的土地使用量仅仅为冰山一角,以其规划的实际占地面积来说,目前通过审批的土地占用地总量不到3%。

上一篇:房地产营销策划的问题下一篇:英语演讲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