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提纲标准

2024-08-22

本科论文提纲标准(共8篇)

1.本科论文提纲标准 篇一

本科论文提纲

一、套版印刷的含义与基本技术特征

中国古代套版印刷的滥觞——学界的几种观点

套版技术的成熟与分化——明末彩色印刷的兴盛,套印书的大量出现与木版画

二、清代套印本的`基本情况——概述官、私、坊三方的特点

以“内府本”为例,分析其使用技术、刻印范围、刻印目的等,折射当时国家中央刻书的一些特点

三、简介欧洲的彩色印刷技术的起源

欧洲彩印技术与我国套版印刷技术的异同

木版画和后来的年画虽然与套印书同出一个源头,但是限于篇幅就不能详细的写了。此外,套印本与现代彩印书相比较,从中也可能发现人们对书的观念——如书的作用、阅读的意义等等的一种转向。最后一部分涉及外国出版史的一些内容。

2.本科论文提纲标准 篇二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呈持续旺盛的态势,会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因此欣欣向荣。然而,伴随着会计专业的迅猛扩招,各高校广纳生源,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却因缺乏统一标准参差不齐而广受诟病,从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会计高等教育的功能发挥和使命实现。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和财政部为了监管高校的办学质量,规范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引导高校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组织研究制定约100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制定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即将出台,届时各高校将对照着“国标”来进行会计学专业的自我建设和改革。其实不仅国内,早在1980年全球商学院三项国际认证中含金量最高的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AACSB)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套会计学项目的认证标准,将其从商学院整体认证标准中独立出来。1991年AACSB修订了会计教育项目的认证标准,强调使命导向和高质量的教学过程。2013年,AACSB发布了新版的会计教育项目认证标准,提出会计教育必须创新和投资知识资本,发展新课程以应对商业世界的新变化。

会计高等教育的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是保证会计高等教育质量的两种制度性安排。国家标准是会计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强制性且基本的门槛标准,是各高校设置会计学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国家据此对高校的会计专业开展评估。国际认证标准是更高的标准,由各院校自愿申请认证。经过AACSB会计教育项目认证,对高校的会计学科发展、教育质量、学生和雇主满意度,以及国内国际的影响力等,均有重要的提升意义(孙铮、李增泉,2014)。不满足国家标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面临生存危机。不学习国际标准并以之作为努力目标,在国内激烈的会计高等教育资源竞争中就难有大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发展前景堪忧,离“高水平”、“国际化”的专业建设普遍目标渐行渐远。因此,本文将以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的共同导向为依据,结合当前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如何提高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水平进行思考,以应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从而谋求会计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会计学专业国家标准、国际认证标准的共同导向

(一)两类标准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2013版AACSB会计学项目认证标准包括两大部分:AACSB国际会计认证资格标准和会计认证标准。在第一部分认证资格标准介绍了核心价值和指导原则,以及通用标准。第二部分会计认证标准包括:(1)介绍;(2)会计学术机构战略管理和创新;(3)会计学术机构的参与者———学生、专业人员和教师;(4)会计学习与教学;(5)会计学术、职业参与和职业互动。从(2)到(5)提炼出九条高度概括的标准,涉及对会计学术机构的使命、智力贡献、财务资源、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技能要求等方面的评估认证要求,并且就这些标准中的重要概念给出了定义,明确了标准的判断基础和文档提供指南。我国2014年制定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两类标准的最大不同在于目的不同而导致的设计理念不同。AACSB标准目的是用来指导会计学术机构的整体认证,而国家标准是用来指导提高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国家标准主要关注的是教学,而AACSB认证标准侧重对会计学术机构的总体评价,涵盖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即智力贡献。此外,国家标准既然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就把教学输出结果———将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专业人才作为标准的首要目标。而AACSB标准体现战略管理的全局观,将机构的所有参与者(教师、员工和学生)放在同等位置上设定一些共性的要求标准,对师资和学生的要求都是会计学术机构的目标,而不是像国家标准中把师资标准作为实现学生标准的手段。

资料来源: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第三稿)。

(二)两类标准的共同导向

从本文所关心的会计学专业建设角度来说,虽然中外文化和表达方式不同,两类标准在目标使命和指标建设上仍有异曲同工之处。鉴于目标使命对确立会计学专业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性意义,且提纲挈领各项具体指标的建设,本文就从目标使命着手分析两项标准的共同导向,并对照它们再来改进指标建设中的具体问题。

国家标准中针对培养目标,强调了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其中,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交融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外向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或社会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培养规格部分,国家标准具体解释了对学生的知识要求、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三方面,能力结构包括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素质结构包括人文和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三方面。

AACSB认证标准没有针对学生培养目标做出明确要求,而是将对学生的要求作为对会计学术机构要求的一部分来阐述的,散见于各部分标准。首先,对会计学术机构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是:一是学术机构必须鼓励和支持全体员工和学生的道德行为。二是学术机构保持一个大学的环境,学生、教职员工、管理层、学术团队和从业者可以在其中互相交流合作以支持教学、学术和社会参与。三是会计学术机构必须证明其通过政策、程序、课程、研究和其他活动对当前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关注、参与和回应。其次,在学术机构的战略管理和创新标准中,提到了会计学术机构应产生对理论、实务、会计教学、商业和管理有影响的、高质量的智力贡献。最后,在会计教学和学习标准中,指出课程和学习目标应能反映知识的更新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对比发现,两类标准中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都有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都有沟通交流、面向实践和学术创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都要求知识的相关性、应用性和动态性。基于二者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高度一致性,在具体的指标建设上,可以看到两类标准均涵盖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源保障等方面要求。其中,在课程设置上均要求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了课堂教学方式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样性等;在师资配备上均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鼓励教师参与专业与学术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在资源保障上均强调会计学高等教育的软硬件的配备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可见,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为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了风向标的作用,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应以此为导向,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

三、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师资配备与学生规模扩张不匹配

近年来会计学专业报考需求旺盛,各高校迅速扩大招生,以规模论英雄,师资力量不足和生源质量下滑的问题随之产生。教学人员和教学场所的紧缺,使得会计本科专业教学普遍无法实现小班授课,难以保障精耕细作和因材施教。在课时任务紧张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机会大为减少,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极不理想。生师比失调带来的另一后果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价也给教师造成严重负担。为了减少作业和试卷的批改工作量,少留作业和减少试卷的主观性试题成为很多会计专业教师不约而同的选择。由此带来的后果一是教师不能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质量;二是试卷中主观试题的减少也使得教师不能充分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知识运用的能力。此外,师资紧张也表现为结构的不合理,多数教师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和相应的实务经验,从而形成照本宣科的授课范式,培养的学生进入职场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适应实务,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实现无缝对接。

(二)专业教育重核算而轻分析,教学理念落后

会计本科教育过多地强调对学生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忽视学生财务分析和会计监督能力的培养。如从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到高级财务会计,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都是核算的重要性、会计规范的重要性,即以编制出财务报表为最终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成为硬学、死学的机器。总体上,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法在会计教学中运用还很不充分,教学设计没有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高度重视。以讲授会计信息使用者这一基本问题为例,在国内财务会计的课堂上教师可能大多会依照教材告诉学生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哪些,他们分别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仅此而已。而笔者在加拿大访学,却看到国外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哪些,他们对信息有什么需求,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信息提供者造成了什么压力,会计丑闻因何爆发,再让学生举例有哪些影响较大的会计丑闻案例,由此分组讨论对会计信息监管的必要性,最后自然过渡到会计准则的规范作用,并讲授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避开会计教材的差异不谈,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分析与合作沟通的能力,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是被动灌输而是灵活运用,且知识结构不是孤立的“点”,而是形成有序的“线”和“面”。这可能是我们国内会计专业教学普遍缺乏的融会贯通意识。

(三)通识教育与实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虽然会计高等教育一直在努力探索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但目前的培养模式改革并没有明显改善会计学专业人才的素质。这是因为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也多采用一味灌输的方式,在成绩考核方面也偏重于对标准答案的记忆和对认识问题的统一性,导致本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的通识教育变成了仅仅为了凑足学分的工具。实践教学也不够理想,多数高校拥有的实践基地不足,甚至有名无实,学生要想进入社会实习多数只能自己去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的效果,为了应付毕业实习,有些毕业生只是随便找家公司盖章,或者找家公司实习几天走过场,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四、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对策建议

(一)对教师实行分类培养和引进,实现师资结构的优化调整

拥有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保障。然而,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规划。从高校师资来源看,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是长期必然选择。内部培养方面应鼓励教师进行各种进修和培训,包括博士学位教育和博士后深造、访问学者、挂职锻炼、参加各种学术培训和会议等,将教学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再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外部引进方面,各高校要大胆地从实务界或其他高校引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财务精英和专家,作为学生的实践导师或外聘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而师资结构的科学合理性是建立在师资来源基础之上的。国家标准和AACSB认证标准对会计专业师资结构的科学合理性都有一些量化的标准,各高校可对应加以改进。其中AACSB认证标准对会计学术机构的教职员工做了详细分类,依据教师初始的学术准备和职业经验(是否具有博士学位或职业经验),及其后续较多参与的职业互动活动类型(学术研究型还是应用实务型),将教师分为四类,具体如表2所示。AACSB认为一个会计学术机构至少40%的教职员工应该是SA,至少60%是SA、PA或SP。总之,高校可以在尊重教师个人兴趣的同时,对教师选拔和培养方面有所引导和倾斜,整合教师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资源,以改善师资结构,解决教师因缺乏理论高度和实务经验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最终使学生受益。

资料来源:AACSB.Eligibility procedures and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accounting accreditation.

(二)革新教学理念,基于学生特点和办学特色改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正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理想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尽可能系统和完整的整体。在这其中,要合理分配不同课程的搭配比例,包括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比例以及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努力体现出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层次性和延展性。尤其是在目前普遍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提高通识课程的基础性、广博性和实践课程的应用性、丰富性,这也是两类标准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再强调的内容。同时本文认为,针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特点,各高校还应该从课程设置的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开设符合不同学习阶段特点的课程。首先,开设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目前高校实行会计学大类招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即对进入会计学专业的所有大一新生不分专业实行统一授课,到大二再根据学生和校方双向选择进行专业分流,将其划分至诸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资产评估等专业中。各高校应针对这种专业设置的改革,开设相关会计学专业导论课,主要讲授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异同,以便让学生根据各自特点合理选择相关专业。这样每个学生均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滑的缺点。

其次,设置会计学专业顶点课程。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设置专门的顶点课程,帮助学生整合和梳理大学所学的所有专业课程,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理论框架,并在此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何玉润、李晓慧,2013)。即当学生在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核算方法和核算规则之后,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避免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和会计监督的现象出现。

最后,开设分流发展指导课程。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可以根据学生职业规划的不同来设置各种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如对于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选择偏向理论导向的课程,这些课程将对其未来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而对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的同学可以选择偏重实践导向的课程,强化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跨越,避免出现能够轻易解决课本上的问题,而面对实务工作却变得茫然的现象。

(2)设置突出不同办学特色与优势的课程。根据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的共同导向,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和定位办出特色,以满足各行各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因此,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本科院校可以在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实行分类分层建设,避免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一些本科院校可以根据其办学实力开设注册会计师(CPA)专业方向,或借助其与国际院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开设国际会计专业方向,培养国际注册会计师(如ACA、ACCA、CGA等),从而使其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多地体现出我国或国际注册会计师的特色。除此之外,根据会计学专业与不同专业学科之间具有交叉性的特点,会计专业可以与金融专业相结合开设金融会计课程,与人力资源专业相结合开设人力资源会计课程,与法律专业相结合开设法务会计课程,与建筑工程类专业相结合开设工程造价、工程预算课程等。通过这些交叉课程的开设,不仅使学生开拓视野,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机会,而这些精通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才资源是社会稀缺的,从而有助于学生就业。

(三)改进教学管理,注重过程控制与结果反馈

高校本科专业的建设应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学管理应采取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在过程控制方面,要以两类标准为导向,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第一,大力推广采用案例教学、职业情景模拟、“慕课”(MOOCs)、翻转课堂等多元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第二,学生的最终成绩应综合考虑期末的卷面分和平时过程分,并适当加重平时过程分的比例,其中过程分的参考依据包括阅读文献、写小论文、参加小组讨论和陈述、课堂主动回答问题和课后主动问问题等,并且过程分由任课教师于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及时判定,避免把过程分当成最后卷面分的“调节剂”。各高校通过对这种过程分的控制可以避免教师出现课堂上一味灌输,缺少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批判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各高校应提供长期合作和稳定的实习基地供学生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第四,鼓励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和学术研究项目,聘请相关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或顾问,或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申请的课题中来。在结果反馈方面,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分阶段(如毕业工作1年内、1-5年、5-10年、10年以上)的就业情况反馈机制。从毕业生自身的反馈和所在单位的反馈来分析毕业生就业和工作状况,找出目前在校生教育的优劣势,发扬优势,弥补劣势,使未来的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需求,增强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五、结论

从财政部2010年发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来看,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还面临着较大的缺口。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事关会计高端人才培养是否成功,进而影响企业管理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实现专业建设的标准化管理,解决当前专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将有助于会计学本科专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即将正式出台,届时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将以此为准绳,制定适合自身会计学专业建设的教学质量学校标准。各高校在制定校级标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AACSB国际认证标准,以国家标准为基本要求,以国际认证标准为参照来提高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争取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确保教学质量高于国家标准,并向国际认证标准看齐。

摘要:除了国家标准,国际上对会计学专业教育最具权威性的指导标准是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制定的会计教育项目认证标准。本文基于对我国国家标准和AACSB国际认证标准这两类标准的对比研究,找出其共同导向,据此分析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三方面阐述了相应对策,以期对当前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标准,国际认证,会计学,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会计研究》2014年第11期。

[2]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会计研究》2013年第4期。

[3]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会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4]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第三稿)》(http://wenku.baidu.com),2014年。

3.本科论文提纲标准 篇三

关键词: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要求;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广泛,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迎来了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然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也面临不少困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深化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十二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如何准确把握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任务,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扎实推进高等学校的各项建设,把高等教育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紧紧抓住高等教育质量这一生命线,乃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根本任务。

作为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研制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于规范我国本科专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质性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一、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原则和依据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2013年7月17日发布的《关于理学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框架说明》通知的精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乃是该专业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适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设置专业的参考。各高等院校增设新专业时,应对照“标准”来评估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是否达到专业的基本要求。二是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指导性规范。学校要以“标准”为基础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规划。三是作为质量评价的参考。因此,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的原则是:(1)把握好标准的定位。将“标准”作为各类本科专业设置、建设和评价的基本要求和依据。(2)统筹考虑标准内容的集成。将“标准”作为专业准入的门槛,指导高校制订和实施本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3)按照参考框架进行研制。“标准”应严格符合教育部的统一格式,对于我国各类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普适性。(4)科学合理确定标准内容。“标准”内容要尽可能体现专业类的共性要求。(5)注重相关标准的衔接。“标准”要注重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标准、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等的衔接,工科专业类国家标准要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相衔接。(6)广泛征求意见。“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不同类型高校和行业企业的意见,达成基本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实际存在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的类型。因此,在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过程中还必须关注以下重要事实:(1)正视高校多样性现实。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分工,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与特色,彼此不可替代。不同高校办学历史、学科基础、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服务面向等存在较大差异。制定统一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应该尽可能避免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同质化,甚至导致一些高校失去自己特色。应该在大类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分类学科的质量标准,使之更有针对性。(2)要充分注重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及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多重需求。(3)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分层次,充分容纳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4)允许专业类的特色培养目标。即不同高校可以在符合“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定位制定自己的进一步细化、量化的质量标准。从而鼓励各高等学校决策者根据自身的类型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策略,办出特色,有效规避“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

二、地质学专业特色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其研究的尺度大到全球甚至整个宇宙,研究的时间长达数十亿年,其中有高等生命出现的时间也长达5~6亿年,无法用实验的方法重现。与其他经典自然科学相比,地质学对大部分问题只能用定性的方式表述,用将今论古推理的方法。研究方法包括岩石、矿物、化石的鉴定,逻辑推理,以及将今论古的类比法等。因此在研究手段和思维方式上地质学及地质教育与其他学科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地质学是“推理和历史的科学”。地质事实往往是对地质作用结果的描述而不是作用过程的描述,地质作用历史的漫长性和地质客体的巨大性及其演化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主体不能亲身历验地质作用过程及作用范围,地质实验也只能反映一种极为理想的边界条件下的情形。因此它的教学和研究手段必须建立在倒推性思维(对过去事件的预测和推断)、宏观尺度思维和综合大量不完备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并且由于地质学的推论常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了地质学理论的普遍假说化倾向,为基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2)地质学在整体系统科学思维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地球自身就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地核、地幔、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社会等构成的统一巨系统,因此在地质教学中必须注重整体性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3)地质学的很多理论模型必须建立在大尺度、长时间、大空间的框架下。因此,地质学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长尺度时间的理解能力。

(4)地质学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地质学所研究的客体——地球在空间上的巨大性、非均衡性、复杂性,使得地质学事实普遍存在不完整性。

地质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一般的地质研究以及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通过一定比重的野外实际调查,配合相应的室内研究。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构成一次观察、记录(包括制图)采样、初步综合、试验分析、总结提高以至复查验证的完整的地质研究过程。因此,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从简单的观察记录到高水平的分析综合能力。

地质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性与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上,对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客观现实的综合考虑。

三、目前我国地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与国外地学领域各高等院校相比,我国的地质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理科地学的一些专业,除了专业知识面偏窄之外,其专业技能训练有余,科学思维训练不足。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解应用题”的能力。这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无法把握隐藏于各种现象之后的内在联系,“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因而难以在理论探索过程中有大作为。中国地质界曾经创立了多个地质学理论,涌现出李四光、黄汲清、陈国达、张文佑、张伯声等一大批著名地质学家。但近年来,研究人员的学位层次越来越高,研究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科学理论的研究却未见有显著突破。虽然其内在的原因不少,但理科地质学的教育理念和着重点显然需要思考和界定。

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科研意识、科学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一个人的科研意识、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是很难通过某一门专门的课程来培养的,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感染,在教学中改革内容、改进方法,以加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增设选修课和一些不计学分的任意选修课。不把教学活动囿于教室课堂,而要扩展到整个校园以至于校园之外。要努力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注重教育的个性和适应性。

在教学环节上则主要表现在: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注入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实践教学环节滞后,突出认识与方法的训练,实践课程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训练方法传统落后。特别是课程的“自我封闭”和传统教学思想方法的束缚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环节尚未构建起既科学合理,又有新技术新方法参与、多学科交叉综合,激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完整教学体系,缺少综合性、研究性教学实践,缺少创新性思维引导。“一锤定音”的考试方式,主要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优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因此,在制定“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进行全面的革新,建立以现代地质学理论为主导、新技术为手段,引导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的课程体系。系统改革实践教学构架,构建在教学上循序渐进,内容上密切协调,地域上相互关联,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赋予课堂教学、课程实践、野外实践新的内涵。

四、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地质学专业(专业类代码:070901;学制:4年;学生毕业后获理学学士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发展对地质学的需要,适应未来学科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协调统一,知识面宽,基础厚重,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突出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潜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按照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地球科学学科服务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地质学专业的涵盖面也在横向、纵向上不断拓展延伸,并形成一些新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地质学人才培养上各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在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或职业型等多种办学类型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培养规格。各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类型的不同制订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所制订的培养目标应符合学校的基本定位,应开展人才需求的广泛深入调研;对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可达成;各校应根据人才需求和培养效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自我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

2.素质结构要求

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训练并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如对文学、历史学、地理学、书画、音乐、艺术、美学、世界经济、国情等知识都有所了解,而且还应具有现代意识和较好的语言表达与人际交流能力。

3.能力结构要求

在本科教育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的生存力,也是人在社会中产生直接作用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而言,主要的能力包括:

(1)获取知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自学能力,应体现在更新原有专业知识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等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交与表达能力,指能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交往中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信息处理能力,即具有辨别、判断各种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与归纳决策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书本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还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需要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能力。主要应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计算能力,撰写科研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应用能力。

(3)创新能力。只有开拓创新,才会有突破和发展。在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以抽象逻辑思维为特征、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水平,提倡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创新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等。

4.知识结构要求

(1)坚实的工具性知识。大学生应较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具备初步的外语写作和语言交流能力。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熟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并培养初步的科技写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通过政治理论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程的学习,了解文化、艺术、历史、哲学、政治学、思想道德、法律、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培养科学人文素质。

(3)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应具备系统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较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较为广博的综合交叉学科知识。通过专业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架构,了解地质科学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问题,跟踪地质学研究的最新理论。大学生知识结构应以本学科专业为基础,并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学习状况,进行多元化选择,努力做到基础知识要广,专业知识要新,理论知识要深,应用知识要多,跨学科知识要宽。

5.师资队伍

本专业应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承担本专业课程的主讲老师应符合教育部要求的岗位资格,主要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

根据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等学校类型不同,建议生/师比例为8:1~16:1之间,最高不超过18:1。

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应有合理的比例。建议比例关系为1:2:4:1,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高于该比例关系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应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以富有朝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为师资队伍的主体。

重视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优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缘交叉,改善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

师资队伍中以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为主体,严格控制硕士以下学历的教师数量和比例。应大力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不断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

适应地质学专业学科特色,不断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新进教师原则上要有至少一年的实验室工作经历。形成能够满足实验教学需求、队伍稳定、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

本专业所在校/院(系)应拥有爱岗敬业的专职教辅/教学管理人员队伍,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素质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辅人员应具有学士及学士以上学历。

6.教师背景和教师发展环境要求

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制度,落实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和明确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职责要求和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价,不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本专业所在院/校原则上应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对新进教师实施岗前培训,并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岗位资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究教学发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专业所在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师发展环境。

7.教学条件

本专业所在院/校应具备基本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视听室等各类功能教室,能够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需要。各种教室的利用率高,普通教室和部分多媒体教室原则上应向学生开放。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教材选用要符合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正式出版的优秀教材,尽可能做到使用近10年内出版的新教材,专业课程应有符合教学大纲的讲义。

学校和院系公共图书馆应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中外文期刊、各类资料、数字化资源和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以满足教师和学生查阅和借用的需要。

基础课程实验室要能满足教学要求,普通实验仪器要做到每个学生人手一台,贵重的或特别的实验仪器也要有让学生观摩甚至操作的机会。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设备仪器)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一定金额以上,达到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要求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设置若干个实验,编制实验教学大纲并有实验员管理和辅助教学实验工作。鼓励教学实验室和部分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

本专业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能满足地质学教学实习和其他教学活动的要求。各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在校内外建设实习基地。

本专业所在院/校应依托校园网,对教学、管理、科研、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进行整合。基本具备从环境(包括教室、设备等)、资源(包括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体系。

8.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学校应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实施校、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制,教学管理队伍稳定、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合理,运行有效。

(1)管理决策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由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委员会和院(系)本科教育教学委员会构成的管理决策体系,负责决策重大教学工作并审议重要教学文件。

(2)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及教学规章制度构成。学校就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训练、毕业设计(论文)、考试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制定质量标准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教务处及教学单位负责质量标准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实施全面、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达到教学质量动态监控的目标。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不仅包括教学质量,还包括学生工作质量和后勤服务保障质量等方面;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包括课堂教学质量、实验教学质量、实习实践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4)信息反馈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信息反馈体系。该体系应由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教学工作例会、教学督导座谈会、学年教学工作考核及总结等内容组成。通过对教学情况的通报,将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和整改问题。另外将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管理决策系统,使决策部门及时评价、修订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达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5)教学质量改进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教学质量改进体系。该体系主要对信息反馈系统提供的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自我评估主要是完成学校年度质量报告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审核评估的自评报告;第三方评估主要包括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用人单位对学生和学校的评价,以及各类大学排行榜的学校综合评价。通过解决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达到教学质量改进的目标,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善和稳步提升。

(6)教学质量激励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应逐步建立教学质量激励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奖励和惩罚两个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奖惩制度,对教学成果、优秀教师、各级各类比赛获奖等进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良性循环;通过教学事故处理、教师晋升职称一票否决等措施,使教学过程更加规范,确保教学质量。

9.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升学后的跟踪调查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定期或不定期跟踪调查毕业生工作情况及升学后的学习情况,广泛收集信息,并以此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招生计划等的参考依据。

10.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本专业所在院/校应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当代地学教育办学基本方针。在严格执行本专业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办学条件,提出高于国家标准的本专业建设发展和持续改进计划和方案,及时跟踪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根据地质学的内涵和功能变化,及时调整和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专业建设的持续稳步发展。

四、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建议

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目的就是要让教育适应社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适应学生对教育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适应不同教育层次和教育水平的学校多样化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扬。因此,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本质是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求面向学生的教育,是建立适应学生需求驱动的高等教育体系。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分工,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与特色。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现在由不同类型、层次、规模、学科结构和办学形式的高等学校所组成的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决策者要根据自身的类型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策略,办出特色;根据各学校的类型定位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或职业型等多种办学类型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培养规格,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类型的不同制订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4.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篇四

本毕业论文的选题是:《诉讼欺诈问题的探索》。本文是针对诉讼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而提出的,如行为人出于不法目的,故意提起民事诉讼,做虚假陈述、提供伪造的证据或串通证人作伪证,意图使法院做出错误判决,以借助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强制执行力,实现其占有财物、财产性利益的目的或其它非法目的。这种行为即诉讼欺诈,它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也严重扰乱了我国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极大地损害了司法的公正性和司法机关的权威形象,更阻碍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

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1、理论意义:使我们明确诉讼欺诈的概念、特征及主要表现形式。此外,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关于诉讼欺诈的理论,使我们能够用比较法的视角,去审视国内外关于诉讼欺诈的理论差别;通过对诉讼欺诈的法律责任的研究,明确诉讼欺诈的法律责任承担的理论基础及其承当形式。

2、实践意义: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特别是对司法实务部门的相关司法时间的研究和探讨,来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应该如何应对诉讼欺诈这一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这一研究的目的除了完善立法外,相信还会对司法实务部门对诉讼欺诈问题的处理以及对构成犯罪者的定罪量刑能产生积极作用,使司法实务部门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保障合法公民的权利,惩罚违法犯罪分子。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

1、诉讼欺诈概述;

在本部分中,笔者对诉讼欺诈的一些基本概念及诉讼欺诈的行为模式展开研究;

2、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研究;

本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分析对比了学术界的各种观点,即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3、诉讼欺诈行为的立法和司法对策研究

本部分主要论述了应该如何通过法律来控制诉讼欺诈行为,以维护合法权利人的权利,维护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

4、诉讼欺诈责任制度研究

本部分主要阐述了应该如果追究诉讼欺诈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分别从刑事责任、司法责任和民事责任三个角度展开。

完成情况:

本课题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三稿,并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完成了论文的修改工作。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是在老师的指点下都克服了。目前在最后的阅读、纠错阶段,等到最后的定稿以及答辩。本课题研究完成得比较好,基本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本文得以完成,离不开老师的辅导,在此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英语翻译情况: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涉及的英语翻译都是本人亲手进行的,单词、语法的校对也是我亲自进行的。所完成的英语翻译符合英语语法规范。英文翻译和原文的匹配性良好,文句通顺,可读性强。

自我评价:

本人在完成本论文的过程中表现良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很多资料,学到了很多知识,获益匪浅。总体自我评价优秀。

真实性承诺:

5.本科英语毕业论文提纲 篇五

摘要 5-8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8-15

1.1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 8-13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1.3 Statement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s 13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13-15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5-23

2.1 Definitions and Features of Lexical Chunks 15-16

2.1.1 Definition of Lexical Chunks 15-16

2.1.2 Features of Lexical Chunks 16

2.2 Classification of Lexical Chunks 16-19

2.2.1 Lewis’s Classification 16-17

2.2.2 Nattinger&DeCarrrico’s Classification 17-19

2.3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Lexical Chunks 19-21

2.3.1 Psychological Linguistic Basis 19-20

2.3.2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20-21

2.4 Previous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xical Chunks and Writing 21-23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23-43

3.1 Restatement of Research Questions 24-25

3.2 Experimental Subjects 25-26

3.3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26-27

3.3.1 Questionnaire 26

3.3.2 Pre-test and Post-test 26-27

3.4 Procedure of the Experiment 27-41

3.4.1 Pre-Test 27

3.4.2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periment 27-41

3.4.3 Post-Test 41

3.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41-43

3.5.1 Collecting Data from Questionnaire 41

3.5.2 Collecting Data from Pre-test and Post-test 41-42

3.5.3 Data Analysis 42-43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43-52

4.1 Answers to Research Question One: Do most of the senior school students enjoy writing before the experiment? If not, what is the reason? 43-46

4.2 Answers to Research Question Two: Can students’ ability of writing be promoted by using lexical chunks? How can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be promotedin this way? 46-49

4.3 Answers to Research Question Three: Do students tend to adopt this writing approach after the experiment? What are the students’ responses to lexical chunks approach? 49-51

4.4 Summary 51-52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52-57

5.1 Conclusions 52-53

5.2 Implications 53-56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56-57

References 57-60

Appendix 60-64

6.本科论文提纲标准 篇六

题型: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计30分,10题,每题3分,少选和多选都不得分)

二、判断题:(共计10分,10题,每题1分)

三、简答题:(共计36分,6题,每题6分)

四、论述题:(共计24分,2题,每题12分)

一、选择题和判断题所涉及知识点

(详见历年考试试卷)

二、简答和论述

企业信息管理的基本条件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选择过程

在CRM系统中,数据挖掘的基本步骤

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如何获得竞争优势

信息与数据的联系与区别

在企业信息管理活动中,高层领导应注意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利用外联网可以为企业带来的好处

DSS的定义和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步骤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BSP(企业系统规划方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原型法的基本假设

系统分析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供应链的基本特征

信息系统的功能

CIO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

IT外包的收益

信息技术的六种主要任务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电子商务的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信息系统与组织的相互关系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内容

供应链的原则

客户数据的7P分析

IT选型必须遵循的原则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优点 决策问题的分类

原型法的优点和缺点

7.本科论文提纲标准 篇七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转向“大众化”的过程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逐渐成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部分院校在转制之前的特色得以延续和强化, 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都成为教育界首肯和关注的对象。 但是,这类院校由于受到在专科层次的教学体制的惯性, 或者在院校合并过程造成的相互抵触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在层次、类型上实现了制度认同,但是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却没有得到用人单位和学生甚至是教师等主体的认同。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化发展转向了内涵式发展,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那么,新建本科院校如何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节奏, 如何保证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了新建本科院校的战略思维。 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 立体化的发展群体中,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如何理解 “质量”,是不是把重点大学作为标杆来跟进,是不是把同类院校作为节点来超越,其实对于更多新建本科院校来讲,必须在研究高教发展形势、把握本身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的 “质量 ”,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依据 ,按照教育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制订自己的质量标准体系。

1辨析高等教育质量

新建本科院校在充分认识了“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之后,必须在“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什么样”等问题上狠下功夫。 如若不然,很多高校的工作就走错了方向。 近年来, 国家教育部先后印发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等文件并逐步启动实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全面重视和提升质量的标志和导向, 也为各类高等院校的质量提出了共性的要求和标准。 这些共性的要求和标准指导性强、发展空间大,不断强调各高等院校要去创新和要有特色, 同时为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但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落实的过程中, 却遭遇了难题。 其显性的原因不外乎是科研的压力不断加大、课程及教学方式都强调标准化、 教学督导和评价的方式自上而下的严格化,这些都使得作为高校核心的教师群体倍感不适。 深层次思考这个问题, 不难发现这其实是拿着高等教育质量这个大命题不加分解地套在了新建本科院校的身上, 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如何理解“质量”,却没有系统地思考和分析。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什么? 是优质的高等教育模式和体系,以及不断涌现的高质量的高等院校。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质量应当是办学的质量,办学的质量又可以分解为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质量、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文化传承的质量。 但是,不无辩驳地说,当前高等院校最应该重视、最应该研究的应该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是对每一所高校而言,我们最迫切的质量问题应该是提出并回答这么几个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人才的措施有哪些、如何使这些措施落实到位。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更为复杂。 1要明确现在培养的本科人才和原来培养的专科层次人才之间要有区别,以及有什么样的区别;2要研究这类院校培养的人才和已经在本科教育领域积淀几十年的老牌高校之间培养的人才有什么区别;3要分析所在区域、主要用人单位对我们培养的人才的期望值; 4考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所规划的方向和前景。 更加值得研究的是,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讲,是靠一套量化标准还是简单的定性。

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效果取决于措施是否得当。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对象,研究这个系统过程,是按照既往的模式来强化特色,还是探索全新的模式来提升层次, 如果要将两者综合,这中间的投入与效果如何界定,统一的教学要求、模式化的教学体系、毫无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如何突破。

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保证人才培养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手段。 但是,当前新建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式上以行政为主导,教学质量管理决策和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强调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权威,缺少教师和学生的自主认同,基本颠倒了教学体系的主从地位。 很多高校管理手段落后,对于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工具要么弃之不用、要么缺乏系统,形成了落后于其他高校、 落后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过程,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2构建新建本科院校的质量标准体系

2.1以多元质量观为指导构建新建本科院校的质量标准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是顺应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潮流而出现的,必须明白这种历史潮流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要求。 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这个群体中人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育方式有别于从前单纯的精英教育,教育成果也不是塑造社会精英,而是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应用人才为主。 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需要用多元化的教育成果来组织教育教学过程,满足培养对象的需求,达到各种人才的培养目标。 简言之,新建本科院校要树立多元质量观, 要以多元质量观为指导构建质量标准体系, 做好新建本科院校的顶层设计。

2.1.1坚持以学生成长和成才为出发点构建多元质量观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受益人,也是教育质量最直接的评判人,而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要听取和尊重学生的意见。 但是,当前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 从来没有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进行考虑和设计,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求。 在新经济时代的学生,自主意识强、信息获取能力强、对社会的接触渠道多,个体学生成长的轨迹迥异,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事业规划有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清醒的认识。 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生源结构和质量也完全有别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针对这样的学生主体,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掌握他们的成长和成才需要,设计教学目的和质量标准。

2.1.2以教学过程为落脚点构建多元质量观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高度强调“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要以什么为中心呢? 如前文所述,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 那就是要把多元质量观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以教学过程为落脚点构建多元质量观。 教学过程从时间轴的纵向来看,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不同,前期强调基础,后期强调专业, 对于不同阶段的质量标准要分别制订, 并非所有的过程都以60分的考试合格线为单一标准;从课程覆盖面的横向来看,每个课程的目的不同,在无法落实“因材施教”的现状下也并非都要求全面掌握,可以界定不同层次的要求与标准。

2.1.3以教师为主导构建多元质量观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主导, 以教师为主导构建多元质量观应该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大的评判权利, 以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为监测点,辅助以教学管理的相关要求。 而不能在教学管理中完全控制教师对课程和课堂的主导权, 把管理的要求误以为质量的标准,导致很多教师被动适应,放弃了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关注。 只有给了教师质量的主导权,才有可能从微观层面上展开对教育质量的极致追求,否则只会带来教师的抵制和惰性。

2.1.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质量观

大众化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是在毕业之后挑选岗位、 挑剔社会, 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好职业发展和事业规划,在毕业之后能尽快适应社会、达到岗位的要求。 必须承认,大众化教育并非不能培养精英,而是要明确大众化教育培养的是不同层次、不同志向的人才。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多元质量观,就是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解决某个专业指向的岗位群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分析每个岗位的具体标准,因人而异选择性培养和考察,达到学为所用、学以致用。 值得提醒的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是培养简单的职业人,而是有基本的社会认知、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的社会应用类人才。 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家、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倘若大学官员仍抱着乌托邦式的想法,认为高等教育是‘为学术而学术’,而与职业定向毫无关联的话, 那么他们的大学将会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 学生们渴望大学教育能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作为大学的经营者们,这一点必须非常清楚。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质量要求更高、更具体、更具备可操作性。

2.1.5以立体化、非系统化的质量标准构建多元质量观

以多元质量观为指导建立质量标准必定是立体化的, 涵盖的层次和内容、涉及的过程与结果、指向的目标和趋势都会被纳入其中。 围绕着学生成长、教师操作、社会导向和教学管理的所有覆盖面,去分解细化并形成相应的质量标准。 但是,此种质量标准又是非系统化,或者说是不过分强调系统化的。 因为教育的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等同于产品加工的质量, 决不能因为统一的质量标准而摒弃部分学生身上的难得一见的优点, 如果把成套的系统标准强加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过程,对学生来讲,高等教育无异于一把锉刀。 笔者试图来描述多元质量观下的质量标准,见表1。

2.2新建本科院校质量标准体系构建过程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讲, 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质量标准体系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步骤。 多元质量观强调了学生、教师、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但是在质量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却必须依赖于教学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 发挥教学管理决策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要转变观念、 善于调研、认清形势、调整姿态,才能构建切实可行、利于长远的质量标准体系。

2.2.1对接分解国家评估标准

2011年10月 ,国家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新的评估标准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意见和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立足于实际、凝练出特色,认真研究和分解国家评估的有关标准,把国家标准贯穿到自己的质量标准建设过程中去,把国家关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思想贯彻到质量标准形成过程中去。

对于新的评估标准,要深入研究、清醒认识,不能唯国家标准是从,更不能抛开国家标准而不管不顾。 在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对比、论证,坚持原则、突出特色、保证基本条件、提炼优势项目,形成本学校的质量标准体系。

2.2.2做好学生和家长、教师、用人单位3个层次的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真正掌握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订权利的教学管理人员, 却没有充裕的时间和条件去接触学生和家长,并对教师沟通较少、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比较陌生。 闭门造车的成果只能是束之高阁, 唯有深入调研的成果才能切实可行。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座谈会、单独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家长的期望,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符合这些“第一消费者”的需要;和广大教师进行深入沟通,掌握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专业定位、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理解,把作为教学主导力量的老师的意见吸纳进去;社会用人单位的意见尤为重要, 要定期、广泛、深入进行交流,甚至聘请用人单位、有关社会中介组织和知名人士参与到质量标准的制订过程中来。

2.2.3质量标准体系的取舍

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多为应用型、教学型,有别于研究型和学术型的大学, 在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要果断地进行取舍,即有意识地弱化甚至舍弃完全导向于学术研究的质量指标, 强化教学、就业类的质量指标。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弱化对教师学术研究和学生学术素养的质量指标要求, 从表面上看不利于学校的竞争和发展,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教师科学研究的内容更多的是低层次的重复, 或者说有相当一批研究成果并不能带来任何收益,而却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的资源。 只有突出教学、强调应用才能引导教师关注社会需求,关注教学方式改革,才能把全校的资源集中于人才培养上来。

2.2.4做到条块、层次和发展的3个协调

新建本科院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即全校上下、各个专业发展步调一致、齐头并进,在质量标准建设过程中,统一要求的多,分门别类的少。 事实上,可以根据学科、 专业及就业方向形成条块化的标准,可以根据生源状况、年级、 学分状况形成层次化的标准,同时关注,但不能局限于当前时期和所在区域的现实需求形成发展性的标准。 在条块化、层次化和体现发展变换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整合,实现有机协调。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坚持提高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发展中需注意和其他类型高校的区别,以不同的质量观念来开展质量标准体系构建。本文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要坚持多元质量观,要重视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在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中的地位,要注重社会形势发展,根据自身条件形成独特的质量标准体系。

8.本科论文提纲标准 篇八

关键词:地质工程;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

一、引言

地质工程专业是地质类专业之一。地质类专业是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地质问题的工科类专业,主要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战略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地质工程专业主要侧重于研究与地质体相关的工程勘察、设计、监测、施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地质学科与工程学科交叉的学科,包括工程地质与岩土钻掘两个主要方向。

由于地质工程专业在最近的两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变动较大,各高校办学参差不齐。为进一步规范办学,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受教育部委托开展了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为了完成该项工作,教指委成立了地质工程等专业的工作小组,积极参与标准的研制工作。为此,特撰写本文介绍地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的基本情况和思考。

二、地质工程专业发展的历史与办学现状

地质工程专业的名称最早出现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作为专业名称仅十余年的时间,但其所研究的内容和相关的人才培养却有着长期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出于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进行院校调整,1952年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现并入吉林大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相继成立了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学院(现石家庄经济学院)、西安地质学院(现并入长安大学)等,陆续开办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和探矿工程(技术)专业(1992年改为勘察工程专业)。同时,各行业如水利、水电、煤炭、冶金、铁道、交通等部门所属院校以及部分综合性大学也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设立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以及钻凿技术专业或开设了与之相关的部分专业课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固体矿产勘查与开发、地下水及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建筑基础工程、市政建设、道路桥梁建设、国防、建材、水利、水电等十几个领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专业——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以及钻探(勘察工程)专业。

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勘察工程”及其他几个专业合并成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同时设立了涵盖“勘查技术与工程”与“资源勘查工程”(由“地质矿产勘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等专业新合并成立的)两个专业的引导性专业——“地质工程”。当时的地质工程由近10个传统专业合并而成,涉及面很广,因侧重点不一而导致各校所开办的地质工程专业内涵差异较大。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地质类设置了3个基本专业——地质工程(081401)、勘查技术与工程(081402)以及资源勘查工程(081403)。地质工程专业主要包括传统的工程地质与岩土钻掘(探矿工程),不再涵盖其他工科地质类专业,尤其是属于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的内容。

这样,原来采用地质工程专业招生的一些高校正逐步将其中属于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的部分调整出来新成立相应专业;而起初将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归置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高校,又必须将这两部分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分离出来设置地质工程专业。因此,使得两年来进行地质工程专业的调整和申办的高校大幅增加。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07所高校开设了地质类专业,其中开设地质工程专业的有55所,既有教育部直属,也有省属和民办高校。随着专业调整,开设地质工程专业的高校近期还会有大比例的增加。

三、地质工程专业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1.主要研究内容

地质工程专业的研究基础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

(1)开展工程地质评价,研究工程区域稳定性和环境效应,进行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2)开展各类工程选址以及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勘察、评价、设计、施工和管理。

(3)研发岩土钻掘器具、钻掘工艺、钻井液和钻掘安全等技术。

上述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都直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有着重要的社会需求和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破坏、能源危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危机,必须坚持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而地质工程专业在这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人类生活的需要,国家今后仍要加大工程建设的力度,包括城镇建设、交通、水利、电力等。这些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结构和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所面临的各种各样工程地质问题不断增多、难度不断增大。这些都需要地质工程专业来解决。

其次,现在国家对于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除了传统能源的开发外,还要探索新型能源,例如煤层气、页岩气等。在能源的勘探和开采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岩土钻掘技术。这些都无法离开地质工程专业。

再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负荷在加大,地质环境日趋恶劣,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自然地质灾害及人为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评价与预测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这些都无法离开地质工程专业。

最后,国家战略的实施也离不开地质工程专业的支撑。例如目前正在实施的海洋工程中,深海勘探和海底资源开发就要依靠岩土钻掘技术;目前正在实施的探月工程,月壤的取样等也离不开岩土钻掘技术;目前世界各国联合实施的大陆科学钻探更是要岩土钻掘技术大显身手。

所以,地质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其重要作用是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不仅目前是这样,而且将来也一定如此。甚至随着经济的发展,其重要性会越来越大。

2.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地质工程专业的办学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其中有专业自身的,还有和其他专业一样共有的。主要问题包括:

(1)由于近年来地质工程专业的调整幅度大,同时各高校原属于不同的行业部委管辖,其侧重点本来就不同,因此相同的专业名称下,专业内涵差异较大。

(2)地质工程所包含的工程地质和岩土钻掘两个方向,二者的基础差异较大。工程地质方向主要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它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是建立在地质学基础上的。岩土钻掘工程方向主要研究如何借助机械方法破碎岩土层,在地下形成一定规格的钻孔或坑道,以达到找矿、采矿、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治理的目的,除了地质学之外还应侧重与机械相关的内容。上述差异,对于专业内涵的凝练带来不利影响。

(3)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开展实践教学需要的条件较高,除了基础的教学条件之外,对于实验设备、实习教学的投入较大。目前由于该专业就业形势较好,少数高校在教学条件和投入不具备的条件下开办该专业,使得学生的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4)地质工程专业的建设还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无论是人才培养标准,还是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与国际上有着不小的差别。

(5)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比较薄弱;各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水平差异较大,缺乏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一些高校缺乏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地质基础弱化,毕业论文偏多、毕业设计较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

四、地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的基本原则

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该标准一方面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指导性规范;另一方面还作为专业设置的参考,增设新专业时,应对照“标准”来评估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是否达到专业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以“标准”为基础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规划以及质量评价参考。因此该标准的研制对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基于上述分析以及地质工程专业办学的实际,在地质工程专业标准的研制中重点考虑了以下原则:

(1)以专业内涵凝练为核心,加强专业内容建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整合专业内涵,理顺工程地质与岩土钻掘的关系。工程地质方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学生除了需要较系统地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学习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勘察等课程,掌握工程地质勘察、岩土体工程性质分析、工程地质评价以及岩土体加固治理等技术,强化实验和实习、课程设计以及工程应用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工程建设和防震减灾的需要。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学生需要较系统地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还必须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流体力学及液压传动、钻掘工程学、岩土施工设备等课程,掌握在各类岩土体内开展钻掘的技术方法,强化实验和实习、课程设计以及工程应用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工程地质勘察、资源勘探、岩土工程施工等的需要。

(2)突出基础,重点抓好核心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的设置。地质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型工程技术专业,以数学、物理和化学为基础,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具有基础性强、涉及学科多、专业特色突出等特点,所培养的学生除了掌握较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对矿业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地下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思想活跃,具备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除了坚持上述要求之外,对于核心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的设置,工作小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统一的要求,作为标准的核心得到加强,以保证人才培养标准的一致性。

(3)突出各校特色,灵活设置专业课程。标准在对于核心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对于部分专业课程,尤其是选修课,给予了灵活设置的机动性。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侧重点,有所侧重,以反映自身特色,避免千人一面。

(4)强调实践能力,注重提升质量。标准根据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征,突出了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包括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经费保障、实验实习条件等都提出明确要求。一方面作为对于专业评估和新办专业的要求,另一方面指导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籍此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五、地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

1.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要求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资源勘探与采掘、岩土钻掘工艺与设备开发等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具备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意识、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具有从事地质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掌握扎实的地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具有综合运用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地质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具有在地质工程领域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

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2.地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包括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核心课程覆盖知识体系中的全部核心单元,各高校基本设置一致;选修课程各高校往往结合学科前沿和学校自身特色来开设。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主要有以下课程:

(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课程。

(2)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力学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工程测量、工程(机械)制图等。

(3)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共性知识和基本科学方法。工程地质方向主要包括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岩土钻掘工程方向主要包括地质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电工与电子技术、流体力学。

(4)专业类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培养相关工程技能。各高校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自身优势和特点设置上稍有不同。工程地质方向多包括岩体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或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工程地质勘察、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岩土测试技术、工程地质数值模拟等;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多包括岩土钻掘工程(艺)学、岩土钻掘设备、基础工程学、岩土测试技术、岩土施工工程学、钻井液与工程浆液等。

地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地质类工科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相当重要的,强调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的训练。因此,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此外,还多在课余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1)实验与课程设计往往与课程紧密衔接,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多会安排一定的实验和课程设计,例如岩土室内实验等、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等。

(2)地质工程专业的实习通常包括测量实习、地质野外教学实习、专业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或毕业实习。

(3)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之前还要按要求完成一篇毕业设计(论文),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唐辉明,贾洪彪. 充分发挥教指委作用 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2-15.

[2] 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 中国教育,2008-07-04.

[3] 陈永贵,牛利辉,叶斌等. 中英地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对比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13(1):101-105.

[4] 高玉娟,何保,张亚明等. 地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4):194-195.

上一篇:安全生产考核奖惩记录下一篇:厨卫活动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