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要求改进阅读教学

2024-10-05

把握教学要求改进阅读教学(精选12篇)

1.把握教学要求改进阅读教学 篇一

正确把握课标要求全面推进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汉语拼音又是比较枯燥的符号,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要改变目前拼音教学繁、难、偏、旧的现状,就要正确把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领会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摒弃一些陈旧过时的认识和做法,对汉语拼音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

一、正确定位汉语拼音学习目标,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对汉语拼音更新进行了定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汉语拼音具有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这三项功能。初入学的孩子既要学好汉字,又要学好拼音字母,难度偏大,负担过重。由于汉语拼音帮助阅读,学生必须学会直呼音节,而直呼音节对广大学生 特别是方言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不仅费时,而且难以做到,学生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鉴于此,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换言之,汉语拼音只起一个“正音”的“拐杖”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这样设定要求的考虑是立足于用,只把汉语拼音作为认读汉字、纠正方言的工具,起一个辅助作用。除此以外,不再有繁琐的知识要求。这样做比较符合实际,有利于大面积达到汉语拼音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有助于改变汉语拼音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的状况。总之,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对小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对消除学生厌学情绪起了很好的作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识字,扩大了识字量,为学生提早进入阅读打下了基础。

二、打破单一学拼音的方法,将学拼音、识汉字、读韵文有机结合起来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歌谣、口诀等韵文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材料。人教版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打破了单一学拼音的方法,将学字母、拼音节、看图识字、看图说话、读句子、读儿歌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安排不仅巩固了汉语拼音的运用,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的思想,而且便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了条件。学完拼音,学生认识了70个高频字,读了11首儿歌,学习内容的多样化,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多方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例如,拼音第四课《d、t、n、l》,除学字母、拼音节的练习外,还有两项内容。第一项是看图识字,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一匹马驮着米袋在前面走,后面小兔追上来告诉他,他的米袋漏了。然后,带调拼读音节,认识“大、米、土、地、马”五个字。第二项是读儿歌《轻轻地》,儿歌只有四句,却明快活泼,充满童真童趣,“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儿歌采用全文注音,第一次出现的本课所学的音节用红色标出。安排儿歌的目的是在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拼音,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三、树立新的汉语拼音教学理念,使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 汉语拼音本身比较枯燥,单靠一张嘴死记硬背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根据刚入学孩子思维形象具体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以及拼音教学的规律,都需要教师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游戏、活动等教学形式,缩小幼小衔接的跨度,帮助学生学好拼音。具体做法有:1.活化插图法。汉语拼音教材配有多幅精美图画,这些图画大部分是表音表形的,且生动有趣,启发性强。比如第一课声调教学,如果凭空讲声调符合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可以借助教材中汽车行走的图画编一则顺口溜,“一声大路平又平,二声汽车爬上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汽车冲下坡”。再配合手势,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四声的读法。2.表演活动法。利用小学生好动、爱表演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所学内容。比如,学习声母“j q x”与“ü”相拼时,可采用做头饰,教儿歌,组织学生表演等形式进行。学生一边表演,一边念口诀:“好朋友,j、q、x,一块出门去,碰见小小ü,小ü有礼貌,脱帽敬个礼。”通过这些表演活动,学生既掌握了“j、q、x”与“ü”相拼的规律,又受到了文明礼貌的教育。3.实物演示法。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观印象,使拼音字母生活化、形象化,可用短棒、细绳摆出各种字母,也可以巧用手势演示字母,比如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绕圆是“o”,分开是“c”,横上右手食指是“e”。这些动手、动脑又动口的活动,把记形与发音紧密结合,于快乐学习之中熟记字母。4.其他能激发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拼音的方法。比如,对照情景图自编歌诀法,讲述故事法,学生分组拿着声母韵母卡找朋友拼读法,各小组学生按序“开火车”竞读音节法,中间是声母、四周是韵母的拼读转盘法等等。这些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互动活动,寓教于乐,注重整合,才能帮助学生走出拼音枯燥难学的阴影,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学习方式里学习语文,拥抱知识,体味乐趣。

本网站旨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网站转载的资料,如果作者不希望我们在网上使用其作

2.把握教学要求改进阅读教学 篇二

一、英语阅读起始阶段的三年级, 重点关注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

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 学生首次尝试学习国语之外的第二语言, 既有学习的新鲜感, 又有学习的挫败感。因而, 在教学中必须把兴趣的培养作为三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

1. 加大兴趣培养, 引导学生喜爱英语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阅读中, 我总是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一是做到多鼓励不批评, 二是注意采取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 三是把孩子日常喜欢的情景引入课堂。如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创设情景, 利用挂图讲故事, 角色扮演等等, 使课堂增加了无穷的乐趣。

2. 创设英语情景, 让学生得到广泛的语言实践

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简单的英语组织教学, 创设英语情景,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也有利于减少学生英语学习的挫败感。课堂上, 无论上课时师生相互打招呼、问候、道别, 或是我发号教学指令让学生参与活动等, 都用英语来说,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英语环境中听、说、读、写, 逐步培养英语语言习惯。

二、英语阅读推进阶段的四年级, 重点关注英语阅读方法的指导

1. 加强方法指导, 让英语教材阅读眼到、心到、手到和嘴到

在指导中, 我们要求眼到:就是跟读的时候眼睛始终关注所读的内容;心到:就是要做到对于所读的内容要有心地记住它们, 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手到:意思是读的时候手要指着所读的内容一个一个地读, 读到哪里手指到哪里, 目的是要让孩子真真实实地去认识每一个单词和每一个句子;嘴到:指的是要求孩子在跟读时要大声地读出来,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要能用英语与人交流, 如果读的时候都不能大胆大声地读出来, 那么以后要实际运用的时候就会更害羞。

这“四到”一定要配合在一起实施, 缺一不可, 只要能坚持下来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以后的学习就可轻轻松松, 水到渠成。

2. 强化单词与对话, 让英语教材阅读为理解与交流服务

四年级两册书的A版块主要是Read and Say, 一般由四幅图构成, 内容为两个角色之间就某一话题进行对话。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前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足的、形式多样的机械操练和意义操练。机械操练的形式要具有趣味性, 如可以利用升降调, 有节奏地诵读、吟唱歌谣、活用歌曲等;意义操练要尽量利用身边的资源, 还要注意情景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轻松愉快的机械操练, 使学生既能把语音语调读准读熟, 又能把单词、句型结构记熟。通过真实有效的意义操练, 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能自如地运用所学词句进行交际。

在学生能脱稿表演书本会话后, 教师应根据教材中会话内容, 巧妙利用教材中其他相关教学任务或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 让学生将会话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拓展并运用到真实的语境中。这样的任务形式很多:可以根据板书的关键词或图片, 让学生复述或缩写会话内容或根据教材内容, 让学生续编会话, 可以让学生以该会话为范例, 根据自身情况创编会话内容, 可以准备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讨论会话, 可以让学生进行调查 (make a survey) , 完成调查表并予以汇报等。

三、英语阅读转折阶段的五年级, 重点关注英语阅读活动的开展

五年级是学生英语学习由对话阅读向语篇阅读学习的转折阶段, 这一阶段, 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一系列的英语阅读活动的开展上, 让学生在活动中, 逐渐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1. Pre-reading的活动设计

Pre-reading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扫除部分阅读障碍, 为接下来的阅读学习做好适当的心理和知识准备。

2. While-reading的活动设计

While-reading环节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所要阅读的内容外, 更主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训练学生听读能力 (Listening) , 略读能力 (Skimming) , 精读能力 (Intensive reading) 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判断题或者填空题等需要学生作进一步思考的题型。

3. Post-reading的活动设计

这个环节主要是在语篇学习的基础上, 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 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问题, 为学生提供陈述自己观点、看法的机会, 为学生多提供交流的机会。读后活动一般可以包括:复述和转述所学内容;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拓展对话, 写小语段等。

四、英语阅读巩固阶段的六年级, 重点关注英语阅读的课外拓展

六年级是小学英语的巩固与检验阶段, 关注的重点是延续并加以巩固五年级的一系列英语阅读活动, 同时, 在学生能熟练运用这些阅读技巧进行教材阅读的基础上, 加强课外拓展。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自创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必须具有趣味性、适宜性和匹配性。

拓展课外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 使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我们让学生掌握以下策略:整体领悟, 跨越障碍;寻找理由, 确保无误;多种表达, 防止僵化;注意文化差异, 学会英语思维。

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要求的层次把握 篇三

一、了解

指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它的同类词有“知道”、“初步认识”。初中函数要求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概念及三种表示法。如:(1)函数y=2x+3中的字母x、y为变量,而常数2、3为常量;y关于x的函数y=ax2 (a≠0)中x、y为变量,a为常量。(2)函数概念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不同的表达,但本质都是在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y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要求对每个确定的x值有唯一的y之与它对应。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都必需满足这个特征。给出y和x之间的不同表达关系,我们要能辨别是不是函数关系,是哪一种表示方法,不需要背概念,也无需说为什么。

二、理解

指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俗地讲某一概念不仅要求知道是什么,还能分清容易混淆知识,达到学生准确地接受。它的同类词有“认识”、“会”。初中函数要求理解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及表达式。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y=kx+b(k≠0)当b=0时的特殊情形,它属于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所有图像特征与性质它都具有,但b=0从而有其特有特征与性质,图像恒过原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比较,都是函数,都采用的是形式定义,形如y=ax2+bx+c(a≠0)的函数叫二次函数,其中a≠0与表达式中ax2+bx+c为二次整式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一般有三种形式:一般式y=ax2+bx+c(a≠0);顶点式y=a(x-h)2 +k(a≠0);y=a(x-x1)(x-x2)(a ≠0)。三种形式反映函数的不同方面,一般式直接得出函数图像与y轴交点坐标(0,c);顶点式直接得出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h,k);交点式直接得出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坐标(x1,c)、(x2,c)。理解了三中表达式的特征与不同,我们就能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形式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三、掌握

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通俗地讲教师对这一概念有充分认识,而且传授给学生也要求学生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掌握真正的含义。它的同类词有“能”。初中函数绝大部分内容都要求掌握,中考能力区分常常靠函数考查。函数内容呈螺旋式递进,要求掌握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分析,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实际问题中的函数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求出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一些函数值;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表达式、图像与性质;能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用图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开口方向及对称轴。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①y=6x2+5x+3

②y= ③y=

④y=

解读: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知道求函数自变量的范围就是求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值,还需让学生清楚初中阶段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依据有:(1)整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2)分母不为0;(3)偶次方根被开方数不为0;(4)0次方的底数不为0。

【例2】求抛物线y=-2(x+1)2-3的顶点坐标及与y轴的交点坐标。

解读:(1)除了让学生知道抛物线顶点式y=a(x-h)2+k中得其顶点坐标为(h,k),更应该让学生明白函数图像的顶点其实就是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地方,由完全平方的非负性知,顶点式中求顶点就是当a(x-h)2=0时,相应的x,y值,这样才不会弄错x、y的符号。

(2)求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一定让学生明白是x=0时,x、y的对应值才是函数图像与y轴交点的横纵坐标,避免与一般式y=ax2+bx+c(a≠0)与y轴交点坐标为(0,c)混淆,从而在顶点式中错把(0,k)当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

四、运用

指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它的同类词有“证明”。如初中数学要求能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能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以上论述可能还缺乏严格性与精确性,真正对每个层次的具体把握很难作出严格标准的界定。这需要对人的真实思维、理解状态做深入地研究。但作为教师不断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加强对“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的层次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达到真正的给学生减负的目的。

4.阅读教学中整体把握的策略 篇四

一、以“朗读”作为基础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要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沉浸到文本之中,引导学生读出情味,读出美感,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并且要力求在诵读涵咏中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当,语句的优美;感受节奏的跌宕,音韵的和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从而高效地走进文本的局部。

教学片段一:如笔者教学《夏感》的教学片段:

师:朗读是开启语文殿堂的金钥匙。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在诵读文章的时候,要在脑海里想象文中的画面,要读出轻重缓急。

(学生自由朗读)

师:根据刚才的朗读,你觉得你比较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说说你的理由。可以从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词语、句子、修辞),表现出什么(情感、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虑。

生:“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句中,“涌”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作者把“麦”说成“海浪”,“汽车”说成“船”。说明了麦子多,车开得快。突出急促、紧张、热烈、壮观的气氛。

生:“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这句中,“沸腾”二字让人体会到夏天的热烈,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并且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

生:“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句话,从色、味几方面描写麦浪、表现了夏天的热情。

生:“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用白描的语言来描写质朴的农民,把农民弯腰收割,汗流浃背的劳动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四个“快”字突出了农民渴望收获的急切心情。

„„

分析: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教学说明指出:“要在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通过朗读,学生不仅体味到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紧紧地抓住本文语言优美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品析他们喜欢的句子,从而达到对夏天特点的把握,直接进入到文章内容、情感的内核,有效地实现局部突破。

二、以“复述”作为跳板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来把自己或别人说过的话重复说一遍。但复述不是背诵,而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章的主要情节。复述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积累、内化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有时恰当地运用复述,能够把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进行有效地穿掇。

教学片段二:下面是笔者执教《智取生辰纲》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认真浏览课文,准备复述。)

生:复述课文。

师: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大家觉得吴用、晁盖他们智不智?(智)那你觉得吴用、晁盖等的“智”体现在哪些地方?他们利用了哪些条件?

(学生进入文本局部的学习,寻找归纳表现吴用、晁盖他们“智”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析:复述产生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复述。复述直接体现着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然后引导学生以谈感悟的形式巧妙地过渡到对文章局部的分析,实现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有机衔接。

三、以“概括”作为引导

“概括”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进行归纳表达。概括,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之上,概括,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初步理解之上,它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概括能使读者更明确地把握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准确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更好地进入文章的文本。

教学片段三:如笔者教学《孤独之旅》的教学片段:

师: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快速浏览后)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过程。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在随父亲放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生: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的经过,展现了杜小康从孤独害怕到逐渐懂事、坚强的成长过程。

师:三位同学的发言中都谈到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放鸭。那我想问一句,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段放鸭之旅呢?

生:他的家庭突然遭到了变故,他家原来是油麻地最殷实的一户人家,突然之间跌落到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

师:他家遭遇了怎样的变故,请同学们课外有时间阅读一下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了解一下究竟是怎样的变故。谈到这次去放鸭,杜小康愿意吗?第一段中是否有相关的信息。生:不愿意。“只好”可以看出来。

师:“只好”是什么意思?

生:不得不,无奈的意思。

师:这说明杜小康是不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既然他不愿意,那他在这趟旅途中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找一找,杜小康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生认真跳读课文,勾画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概括内容”作为手段,很好地把“整体把握”与“局部突破”结合起来。教师在“整体把握”中要求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巧妙地结合学生回答的“放鸭”导入文章的局部分析: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次放鸭之旅?杜小康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吗?杜小康在放鸭的旅程中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引导,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四、以“换题”作为切入

文章的题目,或者是全文的线索,或者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或者借物喻人,象征某种事物„„有时,我们可以利用“题目”为教学导航:或者是要求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重新改写,或者是要求学生对题目加一定的修饰限制词语,换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实现从整体把握到局部品味的突破。

教学片段四:下面是宁鸿彬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1]的一个教学片段:(案例有删改)

师:下面大家准备一下读课文前我布置的作业,可以只拟标题,能解释一下这样拟题的理由当然更好。

生:我拟的标题是《家里人与于勒叔叔》。因为小说主要反映了家里人对他的不同看法,于勒有钱时说他好,没钱时说他不好。

师:家里人都指谁?

生:指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弟弟。弟弟就是文中的“我”,“我”叫若瑟夫。

生:我拟的标题是《期望》。因为课文一开始说于勒糟蹋钱,家里人期望他不要乱花。又期望他离开家人的身边;还期望有钱的于勒能改变家里人的生活状况;在船上看见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又期望那个穷水手不是自己家里的那个于勒。

生:我拟的标题是《于勒的变化》,因为课文几次写到于勒的变,家里人对他的看法也几次改变。

师:正是因为于勒的变化,才引起家里人对他看法的变化。

生:我加的标题是《记一个生活不会计划的人的遭遇》,因为于勒一开始就不会计划着花钱,后来才沦落到被人看不起的地步。

生:我加的标题是《可悲的于勒》。因为于勒在美洲有钱后,曾给家里人写了一封信,当时家里人很势利,见他有钱,就希望他回来,后来在船上看到了穷于勒,却骂他,不关心他,说明于勒的处境很可悲。

师:你再进一步说说他还可悲在什么地方?

生:可悲还在于勒所处的社会环境,那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钱的关系。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但是刚才你们拟的标题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于勒身上。课文除了写于勒,还写到了好多人。你们还可以打开思路,从别人的角度拟题,使标题更加丰富。

生:我拟的标题是《变色的世界》。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变色龙》一课,那篇文章写的是人对狗的态度的变化,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人的态度的变化。

师:人对人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当于勒胡花钱时,人们就讨厌他;当于勒有钱时,人们就说他是好人;当于勒最后成为卖牡蛎的老水手时,人们又骂他是骗子。这是以一个家庭的情况反映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六亲不认的情况。

师:你拟的标题很好,解释得也很深刻,揭示了那个变色的社会中的变色的人的灵魂。这个标题很精彩!

生:我拟的标题是《贫穷与阔绰》。因为小说中的人们对贫穷的于勒和阔绰的于勒态度不同。于勒的“贫穷与阔绰”又是本文的线索。

师:你不但给文章拟了一个不错的标题,而且又指出了文中的线索,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

师:刚才大家拟的标题都很好。有人从于勒的角度拟题,有人从家里人的角度拟题,这些标题交代清楚了文章记叙的事件,有的还触及了事件的本质。这样的标题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我们通过这项活动知道了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几个什么样的人,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的。

生:“变”字。因为故事不但告诉了我们于勒的变,还告诉了我们别人对于勒的态度也在变。

生:我认为应该用“钱”字。因为于勒没钱就被人看不起,而有了钱才使得大家盼他盼得望眼欲穿。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那么哪个字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呢?

生(齐):钱。

师:对。小说就是围绕一个钱”字展开的。于勒有钱时,大家都盼他;没钱时大家就躲他,骂他。正因为于勒对钱占有的多与少,才引出了他的亲属几次对他态度的变化。那么,文章是怎样围绕一个“钱”字展开故事的呢?

分析: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透过“题目”这个眼睛,我们就能透视文章的深处。通过对题目的拟改,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我们迅速地阅读分析文章帮助很大。这个教学片段,宁老师通过让学生“换题”(也包括补充题目等形式)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而且在阐释换题的理由中,教师因势利导的引导归纳,巧妙地切入了文章的局部。

五、以“猜想”作为比较

猜想,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有情有趣的学习方法;猜想,是一种思维过程,一种有根有据的思维过程;猜想,是一种体验过程,一种有滋有味的体验过程。猜想,能够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让学生带着期待读书。学生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内容,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再结合学生的“比较”,巧妙地实现局部突破。

教学片段五:如笔者教学《风筝》的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风筝》,现在请大家不要忙看书,思考一下,如果你就是鲁迅,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生:可能会写他小时候和伙伴们放风筝的事情。

生:可能写风筝是怎样做成的,有多么漂亮。

生:可能会写他放风筝的时候出现断线等意外的事情。

„„

师:你们都很富有想象力,放风筝确实是我们童年时代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但鲁迅先生的这篇《风筝》,是不是这样写的呢?他要表现的东西是否与我们猜想的一致呢?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阅读课文。

(学生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的思想。)

师: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与你猜想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我”折断弟弟心爱的风筝,表现了“我”的忏悔心情。

生:这篇文章写作者由眼前的风筝联想到他儿时踏毁弟弟的风筝的事情,表现了他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师:那“我”是怎样踏毁弟弟的风筝的呢?“我”对放风筝有怎样的认识上的转变,让我们走进这些段落。

分析:猜想,是发现的设想;猜想,是探索的动力;猜想,是创新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猜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用“猜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这将对课文的阅读起到很好的“定向”。再在学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与开头的设想进行比较,从而完成了文章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抓住“我”“踏毁风筝”这个事件,直接进入文章核心内容的学习和品析,完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的突破。

六、以“体会”作为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表个人的阅读体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尤其是在“整体把握”阶段,引导学生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产生的感想,获得的体验,能够为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细部打下很好的铺垫,有利于打通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通道。

教学片段六: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散步》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先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家庭?

(教师有表情地背诵课文,背景音乐响起。)

师: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融洽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互敬互爱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

师:对,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请同学们把文章齐读一下,读出这种和谐,读出这种幸福。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听着大家这么投入地朗读,我也融入到了文中那和谐的氛围里,我想问一下,这个和谐的家庭,难道就没有一点矛盾吗?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师:这个分歧主要集中在文中的第几段?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谈体会”的形式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学生读了文章,一定有很多话可以表达。通过这个表达,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被激发出来,而且教师就抓住学生的表达“和谐”这个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既然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但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有没有分歧呢?既然有,那是什么分歧?这就很巧妙地进入到了文章的局部。

七、以“活动”作为载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活动,利用活动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在活动情境中的体验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教学片段七: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变色龙》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有没有同学自愿上台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根据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尽可能地模拟人物的语气语调。几个学生上台表演,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很活跃。)

师:大家来说一说,谁表演得最形象逼真?

(学生争论评议,普遍认为是扮演奥楚蔑洛夫警官的xxx同学。)

师:看来大家对奥楚蔑洛夫这个主人公已经有了初步的把握,我想问一下,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有多少次“变化”?具体是怎样变化的呢?

(学生开始细读文本,探寻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

生: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变化了六次。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疯狗、下贱胚子、野狗;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那么小、名贵的、娇贵的、怪可怜的。

分析:创设有趣而有实效的场景活动才会有学生的激情互动,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高潮迭起。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来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热情。并通过对这个活动表演的玩味评议,引导学生进入品析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进入到文本的局部品味。

汪潮教授说,整体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精彩!总之,“整体把握”是“局部品味”的先决条件,“局部品味”是“整体把握”的必然要求。没有的精当巧妙的“整体把握”,“局部品味”就会“入”而无依,教师的“教”就会虚无所托;没有扎实细腻的“局部品味”,“整体把握”就会“悬”而无靠,学生的“学”就会浅尝辄止。因此,恰当处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关系,真正实现他们之间衔接过渡的自然、巧妙、新颖,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流畅,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1-2 p64―67。

5.把握教学要求改进阅读教学 篇五

考点:整体感知文段的基本内容,把握的写法(修辞、结构)。

知识要点:

1、能把握新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基本内容,能掌握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根据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显的课外文言文,并能把握其基本内容。

考试说明:

1、能按要求概括(或用原文中相关语句概括、或用自已的话概括。)新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内容(主题、形象及作者的观点)。

2、能按要求概括(或用原文中相关语句概括、或用自己的话概括。)浅显的课外文言文的内容(主题、形象及作者的观点)。3、评价作者的观点。4、能按要求翻译文言文语句。5、能体会出文言文的写法、结构、修辞等方面的特点。6、正确理解或添加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考点例析:

一、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然后答题。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通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指宫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选出对省略成分理解正确选项。

A(太监)才与绢数尺。

B(太监)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C(我,指农夫)不取直而归。

D(农夫)遂殴宦者。

2.把“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简析:第1题是对文言文省略成分的考查。答案是:1、ABCD。第2题要求根据前后文,翻译文言文句子。答案是:2.我有父母妻子儿女,他们在等着我,我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第3题要求学生对文言文的主题、人物形象作简略的比较性阅读。答案是:3、本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迫害。两个受害者相比,卖柴农夫性情刚强,敢于奋起反抗,而卖炭

翁则淳朴善良,逆来顺受。(本题只要意思符合即可得分)

二、阅读下文,然后答题。

惊潮

浮白斋主人

海上每遇八月,潮声夜吼,震撼城市。

至正①间,有达鲁不花②者初至,闻此,夜不敢卧,因呼门者问之。

门者从睡中失答曰:“潮涌上来也!”

不花惊趋入内,呼其妻曰:“本冀做官荣耀,不意今夕共作水鬼。”合门号恸。

外巡更夫闻哭,以为有变,传报正佐③,诸官皆颠倒④衣裳来救。不花恐水涌入,坚闭不纳。同僚破扉排墙而入,见不花夫妇及奴婢,皆升屋大呼救我。同僚询知其实,忍笑而散。

【注释】①至下: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的年号。②达鲁不花:蒙语译音人名,姓达鲁,名不花。③下佐:正官和副职。④颠倒:倒置、错乱。、综观全文,导致达鲁不花丑态毕露的一句话是什么?

2、能概括达鲁不花的丑态的成语是:

3、翻译文中的黑体句子。

6.把握教学要求改进阅读教学 篇六

复习目标:

1、认识把握文学作品主旨的重要性。

2、掌握把握文学作品主旨的方法。

3、准确解答把握文学作品主旨的相关题目。复习重点:

1、掌握把握文学作品主旨的方法。

2、准确解答把握文学作品主旨的相关题目。复习过程:

一、展示中考文学作品类文章考试内容和要求,其中一考点为: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二、解释何谓作品的内涵:文章内涵就是文章的主旨,也就是通过作品描绘出的形象及社会生活所显示出来的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想要借作品表达的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的感悟。)

三、举例相关课文,具体解释作品的内涵,如何概括作品的内涵。

《变色龙》:本文主要通过写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的变化,讽刺了像奥楚蔑洛夫一样溜须拍马、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奴性人格。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在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爱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雪》:通过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对比,赞美了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雪,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让人生升华。

四、领悟作品内涵中考相关题型 1直接考主旨

2000中考17题: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2002中考17题:本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析语句含义

2008中考《歪儿》第18题:文章结尾说:“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歪儿的眼睛是如何被“点亮”的? 3谈感悟说启示

2006中考《词典的故事》19题: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2005中考《一窠八哥的谜》18题:结合你的成长经验或阅读积累,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4评价作者观点

2004中考《为你自己高兴》第14题: 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的? 5谈题目的含义

2007中考《鼓神》第18题: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

五、方法指导

1统观全文,立足整体,把握全文的主旨。

(关注文章题目、关键句段、细节描写等,通盘理解文章的中心和情感)2分析和评价必须紧密结合作品的实际,切忌抛开作品做漫无边际的分析。

六、具体题型答题技巧

1直接考主旨: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

(赞美了、批判了、批评了、揭示了、讽刺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分析语句含义: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进行思考;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这要联系主题来思考。

3谈感悟,说启示:切合原文主题;观点明确,阐述理由;语言流畅,简明完整。4评价作者观点:结合文章主旨;抓住关键语段充分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分析

7.阅读教学应正确把握多元解读 篇七

一、多元解读应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新课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这里关于阅读教学的阐释, 形式上强调“多角度、有创意”, 过程上凸显了体现阅读个性心理的“反思”和“批判”, 目的和效果上明确了“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显然, 课标已将阅读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凸显了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这是我们指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时必须把握的。“多元解读”只是阅读的一种方式或手段, 不是目的, 我们不能为多元而多元, 更不应该把多元泛化。多元解读必须有利于思维的拓展,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多元解读应从文本出发

由于读者的知识、性格、兴趣、社会背景、阅读目的的不同, 因此阅读带有较强的个性差异, 阅读者的体验往往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因此, 新课程强调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 “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注意“价值取向”与尊重“独特体验”并重, 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可以视为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 注意文本价值取向则可以看作是多元解读的前提。毋庸讳言, 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赋予了文本在独特背景下特定的价值。解读文本, 首先应该以尊重作者、尊重文本本身为前提。解读的多元, 就是依循文本特定价值指向的多元, 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的剖析和理解才合乎文本的解读之理。也只有如此, 学生结合自身生活、情感对文本的延伸、拓展、深化, 甚至于批判、否定才具有意义和价值。面对一部作品, 如果不深入研读、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多元解读”的结果就很可能是一知半解的;如果抛弃文本作无限制的自由解读, 则更可能是南辕北辙。多元解读绝不能偏离文本的叙述语境, 语句意义的理解必须结合文本的整体语境进行品味、比较、分析。取其一点, 不及其余, 必然会背离文本, 学生解读《背影》而有“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之说即源于此。多元解读还应注重社会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不单单是语文本身, 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 解读文本不能漠视道德准则、善恶标准, 甚至政治要求, 读出“杨白劳无赖”、“康大叔英雄”则是令人担忧的,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要“多元”而包容。多元解读必须从文本出发, 阅读的多元必须以尊重文本为前提, 背离文本, 必然违背语文教育之本或偏离课改的初衷。随心所欲任意解读, 无论怎样多元, 都是对阅读文本、对作者生命活动的一种亵渎。

三、多元解读应以真诚的态度谋求平等对话

阅读个性化, 有利于对文本认识的返璞归真, 还其本来面目, 有利于丰富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质疑、求异能力。但个性化的阅读是绝对不可忽视文本的存在的, 我们不必仰视文本, 但也不能俯视文本, 而应以自己真诚的态度与文本进行平等对话。在此“对话”之中, 文本既是“对话”存在的条件, 又是“对话”形成的资源和凭借。我们应该仔细地倾听文本, 认真关注文本发出的声音。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好更深地与文本展开对话, 从而使多元阅读获得更丰富多彩的意义。“为求新颖强取意”, 过于张扬自己的个性, 唯我独尊, 任意剥夺他人的话语权, 是有悖于多元解读的初衷的。与文本对话, 应求理性参与, 不能凌驾于文本之上。多元解读还应谋求与其他阅读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语文教学是一种具有确定目标与追求的活动, 它不同于个人的阅读, 而是集体对一个文本的解读, 这就需要尊重他人的解读意见。由于文本解读切入的角度不同、视点不同, 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法, 自然也有不同的解读结论, 这些结论是可以并存不悖的。在文本的解读上, 不同的阅读主体, 地位是平等的, 均有权参与文本意义的构建。课堂上师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 要尊重他人的声音, 尊重他人的话语权。“多元解读”忌讳一言堂, 对文本的解读应求有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敢于向别人发出自己的声音, 同时又要有容纳他人的读解意见, 让他人有表述自己观点的权利, 这也是“多元”本身意义所在。

8.阅读教学要把握“三到” 篇八

一、多元模式阅读教学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①能看图识词;②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汇;③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二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①能认读所学单词;②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③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④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⑤能借助于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⑥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因此根据课程标准和平常的英语教学活动我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分阶段进行实施。第一,小学低年级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的内容,从听到说,要循序渐进。第二,小学生中段的阅读应首先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以后,完成课后练习并能复述或者表演所学的内容。第三,小学高段的阅读应该首先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以后,能根据图片或者上下文的意思来解决短文中的新单词和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在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之后,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再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结合听、说、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多种策略进行阅读教学

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第一,针对中低年级段孩子们好动的特点,采取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更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图片、实物、播放录音或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来理解一些单词和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或No 的问题或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反复地阅读,仔细体会;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第二,针对中高段学生自主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该提出几个有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学生小组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与讨论,共同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其语感,加深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三、多种渠道促进阅读教学

学生们的阅读发生在课内与课外两个场所,但主渠道应该是在课堂,因为课堂中的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如何从文字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如何评价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等。这些阅读技能的训练对中低年级段孩子的阅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紧紧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所以,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高年级段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等。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以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9.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篇九

顾德希

基本训练的内容要求初步明确,不等于实施问题就解决了。为了使阅读基本训练真正落实,抓出实效,还有大量要做的事。这里主要谈谈怎样在课堂上凭借课本加强有关训练。

这涉及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两方面问题。

从教学思想上来说,我觉得如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仍是问题的症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是紧密联系着的。如果不能弄清学生在课堂上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教师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作为认识的主体,学生在阅读课(主要反映“讲读”)上认识活动的规律是什么呢?我认为应当把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认识活动和学生在其他学科讲授课上的认识活动做一对照。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比如数学、物理),可以把学生的认识活动概括为“接受知识信息──加工知识信息”的过程。而阅读课上能否这样概括呢?阅读课上学生也要接受一些语文知识的信息并完成对这些语文知识的加工,这是没有疑问的。但阅读课上学生的大量认识活动是“接受课文信息──加工课文信息”,这也是显而易见的的事实。课文信息显然与知识信息有着很大的区别。接受和加工“知识信息”,这是对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概念、原理、定律进行思维操作;接受和加工“课文信息”,这是对以各种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形式呈现出来的、没有既定内容限制的语言材料进行思维操作。

能不能把这“没有既定内容限制”改一改,改成“在语文基础知识限制以内”呢?如果能够这样改,那么语文课上学生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其他学科就接近得多了,阅读课的改进也许就将是另外一种局面了。但这样改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所决定了的。除非语文课不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一项主要任务,而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来代替,否则决不能把学生在课上的思维操作对象限制在现有的语文基础知识范围以内。因为,某些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是(或顶多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某些必要条件,而远不是充要条件。“阅读能力”的构成中除了所谓“基础知识”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生活阅历,各种文化知识,思想观点,读书经验,心理素质等等。所谓阅读能力就是这诸多因素(当然要加上语言的基础知识)汇合在一起对课文(即作品)进行分析―综合所达到的水平。如果仅仅用掌握和运用某项基础知识来要求学生,那将难以符合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那样也就不可能把学生的`认识主体的地位真正摆恰当,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改进阅读教学,必须看到学生的课堂认识活动是双轨运行的,有两条认识的轨道,一条是接受和加工知识信息的认识轨道,一条是接受和加工课文信息的认识轨道。二者有分有合,但不能混为一谈。后者有时(只是“有时”)可以包容前者,前者有时可以独立存在,但前者绝不能取代后者。在文言文的阅读课上前者可能显得更重要些,在现代文的阅读课上则是后者更重要。而在高中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把后者的位置充分突出出来,因为此时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分析―综合上有更多的需求。

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必须适应学生认识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概括为“引着他们(指学生)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认识”。这是极精辟的见解,也是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所应追求的境界。如果把我对改进阅读教学方法的主张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让学生在接受和加工课文信息的阶梯上攀登。

接受加工课文信息,就是运用分析―综合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思考。阶梯,就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一个阶段,或者说就是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段认识过程。若干问题的解决构成了课堂上学生思维认识的一条轨道。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一次次主动地沿着这条轨道努力攀登,从而使他们的阅读基本能力得到增强和提高,这就是我在改进阅读教学方法上所力图解决的具体课题。

(

10.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篇十

青县流河中学

王会来

说明文不同于其他文件,没有曲折的情节或感人的故事,能够很快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策略,很容易把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变成死板地填鸭式课堂。因此怎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语文课的工具性作用,成为说明文阅读教学改进的关键。下面,就是我通过近期学习王漫老师《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策略》之后的一些改进想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请学生课前积累资料

其实,任何课堂的效率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必须从让学生自由地查找积累资料。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精心设计问题,布置预习任务:查找与要教学的说明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并且指导学生整理、积累资料为己所用。查找、积累相关的资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独立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查到的有关的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当中去,从而产生成就感,还会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深度和广度。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不点自破,学生发言和讨论就会十分积极而有效。若有学生提出疑问,就会有学生主动地根据自己资料做出解答或补充。这样,学生们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问题来自于学生,解答同样来自于学生。这种方式很有效地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励他们更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地查找资料和学习。

二、变抽象为直观,加深学生理解程度

说明文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让学生查阅资料之外,我们有必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一个理解和认知上的平台,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讨论、交流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主体性的深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教育教学资源,把更直观的东西呈现给学生。图片可能比课本插图更逼真,视频可能更具趣味性,实物则更直观。这些手段的运用一定会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地理解。而请学生在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实物之前有目的地提出相关要求,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更认真,更积极,观察的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三、以朗读、思考、讨论代讲,为学生搭建参与平台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去帮助学生构造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只有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新的认知结构才能构建起来。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机会为学生搭建参与学习、展示、讨论、交流的平台。比如:课前布置查阅相关资料的预习作业;课堂上提供边读课文边观察的机会;同时还要做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讨论,使其动起来,提高主体参与的深度!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往往害怕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所以抓紧一切时间用来讲解文中所谓的知识点。这样,只会剥夺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往往事倍功半。如果我们能恰当利用教学手段地为学生理解课文搭建平台,引导他们去理解课文,并且通过恰当的语言做引导,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其效果比单纯地分析课文要好得多。

11.把握教学要求改进阅读教学 篇十一

因此,找回教师主导的缺失,研究教师置入的时机和方式,可采取以下适时有效的手段。

一、探究时引领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寒号鸟》一文时,学生就“寒号鸟”这一角色形象进行探究,畅谈自己的感悟。有的说:“寒号鸟悲惨结果是自己造成的,是懒惰害了它自己”。有的说:“寒号鸟太贪玩,贪玩不会有好结果”……这些感情都符合文本的价值取向,也是学生在探究时的真实感悟。可是,一位学生却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我认为寒号鸟的死不仅仅是它的原因,其它的鸟如果有些同情心,把巢让给它住一住,寒号鸟不也就免于一死吗?”部分同学也表示认同这一观点。显然,这种探究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航道,如果教师还是放手不管,必定会使学生认识发生混乱。教师及时参与引领:“是啊,寒号鸟真是太傻了,它为什么不向其它伙伴求救呢?”这一引领,学生的交流畅通了,大家一致指责寒号鸟,不仅不搭窝筑巢,就是连求救也懒得去做,这种懒鸟的死是咎由自取。

反思: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新亮点,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探究,自然就会遇到困难,就会卡壳。此时,教师要把握机遇,适时引导,以便学生能顺利解决问题,取得成功。以上案例中教师适时参与引导,不仅把学生的认识归结到“懒惰”这个主旨上,而且深化了对“懒惰”的批判,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感悟时点拨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悲壮的一幕》民族英雄科马洛夫“遇难”时,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出现了理解感悟不到位的情况。有的同学说:“我从‘最后两个小时’、‘10分钟’这些词句感受到科马洛夫有常人没有的伟大品质,他心中想到的只是工作,把什么都置之度外了……”有的说:“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他太伟大了……”,言外之意,我们离英雄距离太远,悲壮是他的专利。上课的教师觉察到了这一点,相机采用了独白:“是的,真是责任重于泰山。虽然时间不多了,但他能在紧急的时间内首先汇报工作,真让人敬佩。同学们,如果是你,是我,我们也都会这样做的,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那一瞬间,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家人吗?”学生寻找根据,纷纷发表自我见解。此时,教者并没有脚踩西瓜皮,让学生滑哪儿算哪儿,而是话锋一转,进行了总结提高:“科马洛夫有没有想着家人,我们可能无法考证,但是从后面剩余的时间里的告别场面,我们感受到他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有着真情的人。”学生都不禁地点头认可。

反思:新理念认为阅读教学的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载体,在自主阅读中,引发对文本蕴涵的思想感情的品味过程,从而获得深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在学生对文本的具体体验过程中,由于知识和认识水平的缺欠,一定会出现不到位的现象,这得靠教师参与点拨,否则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一定是低层次的。在以上案例中,我真为这位老师的适时点拨叫好,因为他把学生对人物的体验从“神”拉回到了“人”,激活了学生的思想,架设了一座文本与学生解读之间的桥梁。

三、对话时梳理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时,“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学生在交流时,仅仅局限在“只有肯攀登,才能登上山顶;只有肯前进,才能看到大海”。这样的对话交流显然是肤浅的。教者适时梳理:“同学们要与鸟禽野花联欢,与青山绿水相聚,就必须要攀登,要前进,在这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对话,明白了: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发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再让学生谈启示,学生的话题就宽泛多了,他们认为一切成功都必须依靠这种精神。这就深化了对课文的认识,从而启示他们为将来参与改造自然、改造人生作准备。

反思: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实施对话的过程,并认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均是在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的。有效的对话当然可以达成以上目标,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认知局限,往往对文本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含义,会出现“对而不明”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发挥思维的梳理作用。

四、赏析时指导

案例:在教学《小镇的早晨》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参与指导的。

师:是的,小镇的早晨的确是热闹的,“热闹”体现在哪里?请边读课文边作批注。

生:河埠头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说明小镇热闹。

生:路不宽,人很多,体现小镇早晨热闹。

生:沿街农副产品多,有各种蔬菜、鱼虾、鸡鸭,体现小镇早晨的热闹。

生:小摊子多,可以看出早晨热闹。

教师在此并没有罢休,继续引导:谁能通过朗读,把“热闹”的感觉表现出来呢?

学生试读,教师继续指导:你觉得哪些词读好了最能体现“热闹”?

学生通过讨论:有的认为把“唤醒”读重些、高兴些,能突出热闹;有的认为把“伸长”一词读得活泼一些,能把鸡鸭一起叫的热闹场面表现出来;有的认为应把“火苗舔着的大锅”中的“舔”字读得富有情趣,更能体现热闹……

反思:阅读教学,要对话就必须有话题。话题从何而来?话题应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中来。对文本的感悟源于对文本的字、词、句、段的品评。品评不到位时,感悟不可能到位,对话自然也就不会高质量,收获也就不会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自然也就会受影响。因此,指导学生提高品评能力应是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以上案例,学生在教师的层层指导点拨下,通过反复读、品、评,不仅感受到了语言美、意境美,而且感悟到了作者用词之美,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心灵的沟通。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总之,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的立体对话,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缺失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和谐的,只有三者融为一体,才会呈现出和谐高效的状态。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新理念方兴未艾之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真理”的置入尤为重要。我们语文教师应研究置入的方法方式,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构建出和谐、高效的阅读教学。

12.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把握 篇十二

如果仅仅说读书的话,只要学生到了一定的语词积累水平,就可以读通文章,但是不是可以读懂,就不一定了。就像看戏一样,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教学生读,然后告诉他们应该懂些什么,对这篇文章应该记住些什么,甚至要求背诵下来。对于一些经典篇目,也许有这个必要,但学生究竟知不知道这些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应该如何掌握,应该如何理解,这些也许未必清楚。也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旦学到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或同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就像双方初次见面一样,陌生得很,以前学的任何文章就如同过往云烟一样消散了,学了这篇,忘了那篇。以至于老师每次教新的课文时,学生就如同给洗脑了一样,白纸一张,从头开始。这样不但不利于老师的教学,而且达不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是说在强调老师应该传授的是学习知识的方法,而非知识本身。知识何其之广,仅仅几年、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怎能“博览”?

就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并恰当地运用策略,就是初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教的内容。

阅读策略就是指读者用来理解各种文章所用的可灵活调整的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的认知活动计划。教师所要进行的策略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意识,掌握运用一定的、适当的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能力。好的策略教学不是死记硬背,学生不应该只记住策略的基本操作步骤和简单地执行这些步骤,而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策略的使用范围、使用目的及使用时间。

从阅读教学实践的角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教学。

一、把握中心内容的策略

对于要学习的文章来说,能否迅速、有效地把握它的中心内容,是作为一个熟练的读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必须先把文章中重要的和次要的内容区分开来,这样不至于一叶障目。好的策略有:1.运用已有知识和阅读经验拟定文章的中心;2.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写作背景的掌握明确文章中心;3.凭借对文章结构的知识,纠正、确定中心。

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朱自清的《背影》,在教学中,首先在浏览文章时,根据已有经验,知道是写父亲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其次对朱自清文风的了解,他笔调细腻,以前学过他的《春》,知道散文的所谓“神散形不散”,必是以人写情;最后,文中前后出现四次“背影”,明确“背影”这一细节是散文的线索(散文一般都有一条明确的线索),贯穿全文,是抒情的主要依托,明确作者以“背影”抒情,对照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

我们要注意,有时候读者的认识未必就是作者的认识,在利用自己的经验的同时要考虑的更多的是作者的感受,而非仅仅是自己这个旁观者的。在这篇文章中应考虑作者回忆父亲的初衷不仅仅写父亲的爱子之情,更是寄托自己的爱父之情。

二、概括信息策略

在学生阅读之初,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包括概括句子、段落、部分内容和整体内容甚至概括中心内容。这需要长期的训练,循序渐进。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文本进行深度认知、加工的过程。要概括文章内容,需要对句子、段落等进行内容取舍,提取精华,浓缩成形。把看似分散、凌乱的内容提炼为集中、简明的认识。首先需要从作者的角度概括,然后从自己这个读者的角度,加入自己的理解去表述。

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在教学时,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掌握中心:母爱。文章写了几个零散的片段,没有顺序性,如何把握呢?我就让学生分别概括几个段落的内容。结果是分别写了四个片段:元宵夜的“巡阅”,讲故事流泪,丰富的内心世界,劳碌的身影。看则凌乱,但综合最后一节来看,恰恰表现了母亲的各个精神、性格方面:她的慈爱、善良、不溺爱、能干、奉献。这样才形成了作者心中那个丰满、立体的母亲形象。正是通过这样的概括,我们才深刻认识到了文章的主旨:不仅仅是对母爱的颂扬,更多的是对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的表现,为母亲在旧社会中被压抑和埋没的命运的同情和深切思考。

三、联系信息质疑、探究主旨策略

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通过题目、内容简单地理解主旨,这样的文章,需要我们在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质疑,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说的提出问题,不是教师的提问,而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具体来说:1.在阅读之初,学生应该为自己设疑,与主旨有关的,与题目有关的一些设想。这样设疑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时明确阅读目标,重点阅读对解答疑惑有用的部分,忽略无关的内容,提高阅读的效率,使阅读不至于“偏题”;2.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不理解的句子或段落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运用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来理解、释疑;3.在阅读完成时,提出一些综合性的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阅读习惯。

阅读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时,首先就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导向接下来的阅读。例如:幽径上有什么事发生?悲剧指什么事?作者与此关系如何?他想到了些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一直往中心“悲剧”去理解,不会偏向对古藤的描写这些次要的内容。其次,在对句子“……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的理解时,也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人生的“玫瑰花”指什么?“荆棘丛”是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在文中指什么?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玫瑰花”是美好的,“荆棘丛”是痛苦的,二者明显是个对比的关系,在文中,美好的是作者能感受到古藤的生机,痛苦的是古藤被毁。那么这两个暗喻句也就理解了。最后,在阅读完全文之后,认识到作者不禁感叹古藤被毁,还提到了无人关心、过问古藤的生死。最后回到主题,幽径的悲剧到底是什么,是古藤的被毁,还是无人关心呢?我们可以意识到,与先前古藤也一度在十年浩劫期间被毁相比,更让人心痛的是现在在北大的燕园,这个全国的最高学府,在改革春风吹了十几年后,仍有愚氓的灭美现象,而且有民众对这种现象漠不关心,如若不见的情况发生,这才是真正的悲剧。因此,文章的主题应上升到作者呼吁提高民众素质的高度上,呼吁人们维护真、善、美的高度上,而非仅仅讨论“悲剧”而已。

四、选择、监控、评价策略

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效果取决于学生对策略的选择、监控、调整。首先是选择策略。在阅读之初,根据阅读对象、任务、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策略,导向正确的阅读方向,有目的地阅读。例如阅读小说,就要注意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把握和环境的烘托作用;如果是散文,就注重景物的描写、情感的抒发、线索的寻找;略读的文章,关注主题的把握;精度的文章,注意细节的描写等。其次,在阅读过程中,要监控策略的使用,看所使用的策略能否理解文章的内容。如果说出现不能理解或理解错误的情况的话,就要调整阅读策略,改变注意水平和阅读速度。也就是说,在发现阅读困难时知道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例如:查查其他相关资料、多读重点段落、联系写作背景等。最后,阅读结束后评价自己的理解程度,了解自己使用策略的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目的,从而获得反馈信息。例如与老师给出的理解或同学的理解做比对,与作者自己或其他书评的人的观点对比,使自己对以后阅读使用的策略有一个依据。

阅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作者具有交互性的交流与理解。所有的读者,不管是初学的还是熟练的,都在运用自己本身具有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文章所提供的线索及阅读情境的暗示重新建构文章的意义。因此,对于阅读来说,除了原有知识以外,还应该应用一套灵活和广泛适用的策略对文章进行理解。这样的理解是主动的、积极的,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文章的过程就是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阅读策略教学作为一种主流教学传播开来,为学生形成新的阅读观服务。

参考文献

[1]章熊.谈谈现代阅读的能力要求.中学语文教学.第1期.

[2]彼得.A.瑞德帕兹著.查勋远译.阅读的革命——怎样读难懂的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金振邦.文章解读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校园生活的段落下一篇:人事主管职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