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精选7篇)
1.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篇一
达州工务段线路作业指导书(试行)
目录
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3
二、破底挖翻浆……………………………………………………9
三、不破底清筛道床………………………………………………14
四、小型机械捣固…………………………………………………18
五、成组更换单开道岔……………………………………………24
六、成段更换钢轨…………………………………………………29
七、更换钢轨………………………………………………………33
八、更换基本轨……………………………………………………40
九、更换辙叉………………………………………………………45
十、更换尖轨和可动心轨…………………………………………50
十一、更换道岔护轨………………………………………………55
十二、单根更换混凝土枕…………………………………………58
十三、起道…………………………………………………………61
十四、拨道…………………………………………………………64
十五、改道…………………………………………………………67
十六、道岔起道……………………………………………………69
十七、道岔拨道……………………………………………………71
十八、混凝土岔枕提速道岔改道…………………………………73
十九、螺栓涂油……………………………………………………78
二十、调整胶垫……………………………………………………80 二
十一、整治接头错牙……………………………………………82 二
十二、锯轨………………………………………………………84 二
十三、方正轨枕…………………………………………………86 二
十四、锚固砼枕螺栓……………………………………………90 二
十五、整治钢轨接头错牙………………………………………93 二
十六、枕木削平…………………………………………………94 二
十七、枕木捆扎…………………………………………………96 二
十八、接头螺栓涂油……………………………………………99 二
十九、钢轨、辙叉打磨………………………………………102 三
十、调整轨缝…………………………………………………105 三
十一、安装和更换钢轨夹板…………………………………108 三
十二、整理道床………………………………………………110 三
十三、工地铝热焊……………………………………………112 三
十四、胶接绝缘接头…………………………………………120 三
十五、矫直钢轨硬弯…………………………………………124 三
十六、钢轨钻孔………………………………………………127 三
十七、钢轨修理………………………………………………129 三
十八、钢轨打磨、焊补………………………………………132 三
十九、线路、信号标志的埋设及刷新………………………137 四
十、单开道岔检查……………………………………………141 四
十一、提速道岔检查…………………………………………144
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
一、作业技术要求
1.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滚筒配合撞轨法或滚筒结合拉伸配合撞轨法。采用滚筒配合撞轨放散方法时,应在接近设计锁定轨温的条件下进行,松开扣件和轨道加强设备,长钢轨下垫滚筒,配以适当纵向撞轨、横向敲击,使长钢轨自由伸缩;采用滚筒结合拉伸器方法应在轨温比较低的条件下,在利用滚筒放散的同时,用拉伸器拉伸,但原锁定轨温不清楚、不准确时,必须在滚筒配合撞轨放散的基础上,通过测温、计算后,再用拉伸器拉伸。
2.应力放散时:
2.1 应每隔50~100m设一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位移量,及时排除影响放散的障碍,总放散量应达到计算数值,钢轨全长放散均匀,锁定轨温准确,对部分位移不均处所要增加撞击次数和振动频次。
2.2 垫滚筒时需撤下胶垫并清理轨底,滚筒间隔8~10m。2.3 放散应合理设置撞轨点,直线地段一般不超400m,曲线地段不超300m。放散区段内有曲线时应注意曲线拉直对放散应力的影响。
3.锁定轨温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左右两股长钢轨的锁定轨温相差不超过5℃。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分段或分次放散时,交界处必须重叠放散50~100m,两相邻单元轨条的 锁定轨温差不超过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条的最低、最高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10℃。放散应力锯切钢轨应选择在原有焊接接头处,尽量不新增工地焊接接头。
4.长轨(两)端(左右股接)头相错不大于40mm。5.缓冲区钢轨接头,应使用不低于10.9级螺栓,扭矩应保持700~1100N·m,绝缘接头轨逢不得小于6mm。
6.轨枕螺栓涂油、拧紧,扭力矩应达到80~150N·m。7.缓冲区调节轨及其配件无缺损,配短轨时,一律锯轨,钻孔,严禁气割、吹孔。
8.几何尺寸达到标准,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齐全、有效。9.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后,应按实际锁定轨温及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和位移观测标记。
二、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工具材料:钢轨拉伸机、撞轨器、滚筒、立管、内燃扳手、加力扳手、活动扳手、短路铜线、氧割设备、丁字套筒、撬棍、起道机、油脂、扁刷、胶垫、轨温计、锯轨机、扳手、钢轨钻孔机、道钉锤、接头螺栓、鱼尾板、长孔夹板、短轨头、无孔夹具、防护用品及劳动保护用品。
1.2 作业前调查:测量轨温;调查钢轨爬行量,桥梁、道口位置及影响施工的其他设备;测量长轨端错差,缓冲区钢轨长度、轨缝、错差及相邻道岔前、后轨缝接头、错差等数据。1.3 计算:根据现场调查和铺设的原始资料,确定放散后锁定轨温,计算长轨放散量,调节锯轨量。
1.4 施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现场复核并进行工作量划分。将所需配轨运到现场。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施工时,应提前进行联系。
2.作业
2.1 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施工负责人确认行调给点的起、止时间和命令号后,发布施工命令,将短路线安设在被换钢轨两端的两股钢轨上,做好电路联通,并设置好停车信号。
2.2 每隔8~10m散布滚筒一个,做好钢轨拉伸器和撞轨器安装准备,每50~100m设置临时位移观测点,拆除防脱防轨、轨距杆等线路加强设备;对无法松动的螺栓提前进行处理,防止影响施工。
2.3 封锁命令下达后,拆除影响长轨自由伸缩的道口铺面和其它障碍物,拆卸长轨放散端接头夹板及电务联接线,卸下全部扣件,更换事先准备好的调节轨。
2.4 先放散一股钢轨,用起拨道器或撬棍撬起钢轨,每8~10m抽出一块胶垫垫入滚筒,垫板较厚地段应撤出影响放散的垫板,同时对轨枕螺栓进行涂油。2.5 用撞轨器进行纵向撞轨,用道钉锤横向敲击,释放长轨内应力,直到长轨放散端空头数值不发生变化时止,记录此时轨温和需拉伸的长度。
2.6 调好缓冲区及保留段轨缝,拧紧扣件安设拉轨器,进行拉伸。同时用撞轨器、道钉锤敲击振动钢轨,方正个别拉斜轨枕。
2.7 一股钢轨放散达到要求后,撤出滚筒,整正胶垫,必须拧紧长轨拉伸端50~75m范围内的全部扣件和接头螺栓,达到规定扭矩要求后,方可拆下拉伸机。按上述程序对另一股钢轨进行应力放散。
2.8 放散后进行焊接或上紧夹板联结。轨枕、胶垫恢复到正确位置,拧紧放散地段的全部螺栓,恢复已拆道口铺面和其它障碍。
2.9 开通前检查:钢轨应力发散完成后,施工负责人对轨道几何尺寸及零配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放行列车条件。
2.10 开通线路:经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驻站联络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开通线路销记。
3.作业后
3.1 复拧全部轨枕扣件及接头螺栓。记录各临时观测点的位移量,重新进行位移标记,3~5日后再全面复拧一次。3.2 施工负责人对作业地段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回检记录。
三、安全措施及要求
1.列车限速条件:封锁前1小时限速25km/h,开通后第一列25km/h,2小时内45km/h,其后正常,容许速度120km/h以上线路,80km/h一列后恢复正常。
2.避车要求:
2.1 按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2.2 遇降大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视线了望时,禁止人员上道作业。
3.必须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技术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4.由职务不低于车间副主任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
5.施工前,应对机具进行检查,机具状态不良严禁上线使用。6.必须在扣件松卸完毕后,再从长轨拉伸端依次往另一端垫滚筒,防止未松开的螺栓拉斜枕木。起拨道器不准放在铝热焊缝处,垫、撤滚筒时注意不要压伤手指。高温季节用起拨道器向外拨短轨时,钢轨外侧不得站人,以免钢轨弹出伤人。
7.在小半径曲线上进行应力放散时,应在钢轨内侧轨枕螺栓上插入立管,防止钢轨出槽或翻倒。
8.现场必须配备氧气、乙炔等切割设备及钢轨、夹板、接头螺栓等应急备品,防止拉伸器无法卸下或拉伸不能合拢,而无法按时开通线路。9.拉伸机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放散时轨温与放散设计锁定轨温相差较大时要考虑拉伸器最大拉力,禁止拉伸器超范围工作,同时观察压力表变化情况,避免超压拉伸。
10.在线路上推动撞轨器时,要防止撞坏电务设备。撞轨时卡具安装要牢靠,用力适当,防止伤人。
11.电气化区段在同一供电区,同时拆下两股钢轨时,必须办理停电施工手续,供电部门配合。
12.电气化区段更换带有回流线的钢轨时,必须事先通知供电部门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准作业。
13.电气化区段更换钢轨前应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规定安设连接导线,即轨道电路短路线。非自动闭塞区段在被换钢轨两端轨节间安设一条纵向连接导线,自动闭塞区段在被换钢轨两端的左右轨节间各安设一条横向连接导线,导线两端用夹子牢固夹持在相邻的轨底上,导线在换轨作业完毕后方可拆除。
二、破底挖翻浆
一、作业条件
1.必须在“维修天窗”、“施工天窗”时间内作业。
2.处理翻浆冒泥(不超过5孔)作业必须满足《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规定的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10℃以内进行;+10℃以上禁止进行处理翻浆冒泥作业。必须备足道砟,防止发生胀轨跑道。
二、作业技术要求
1.清挖深度:单线线路中心一般挖至轨枕底下50~100mm,轨枕头挖至轨枕底下150~200mm,轨枕头外侧挖至路基面;双线线路内侧挖至轨枕下50mm,线路中心挖至枕下100mm,外侧轨枕头挖至轨枕下150~200mm,轨枕头外顺坡挖至路基面。
2.道岔清挖枕盒内一般挖至轨枕下100mm,外股钢轨下挖至轨枕下150mm,枕端挖至轨枕底200mm。挖翻浆冒泥必须挖至轨枕以下250~300mm,条件允许的必须形成双面排水坡。
3.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2.2条、《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第3.1.3条之规定:无缝线路正线在允许速度250Km/h<Vmax<200Km/h线路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6m;160 Km/h<Vmax≤200Km/h线路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5m;Vmax≤160Km/h直线地段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4m,曲线地段半径大于600m的道床顶 面宽度为3.4m,曲线半径小于等于600m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5m,砟肩堆高0.15m,边坡坡度为1:1.75。普通线路正线直线地段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1m,曲线地段半径大于800m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1m,曲线半径小于等于800 m的曲线外侧道床加宽0.1m,道床顶面宽度为3.2m,边坡坡度为1:1.75。
4.道床整理后外观整洁,达到饱满、均匀、坚实,坡面、坡脚整齐、无杂草。
5.边坡道砟清洁,清筛用的筛子孔径应不大于15mm,筛余量按体积比不超过5%。
6.路堑地段不得将筛余物抛在路堑边坡上。
7.成段清挖作业时必须有线路安全加固、防胀、防断措施。
三、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工具:道尺、起拨道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三齿耙、铁筛、砟叉、钢卷尺、轨温计等。
1.2 校对量具:作业前,由负责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量具进行检查核对;由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是否完好;内燃冲击镐机手检查机械性能是否良好,油箱油料是否充足,油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
1.3 到达作业地点后首先测量轨温,确认是否符合作业轨温条件,做到超温不作业。并严格执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1.4 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
2.确定清挖范围
根据现场线路板结及翻浆情况,确定板结及翻浆位置及作业量,划定作业范围。按区段“天窗点”和施工进度分配作业数量。
3.扒砟开口
用捣镐、叉子扒出表层清砟,从边坡开口,向道心开挖。4.清挖道床
从开口处向道心清挖,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刨松后,对不洁道砟进行清挖。把清砟扒至两侧,再逐步向下、向里开挖。再以适当坡度向外顺坡,以利于排水。清砟均匀地倒在后边的空位上,弃砟堆放在路肩上。
如遇连续无雨天气的道床板结,可先对板结层进行浇水软化,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刨松或捣松,筛余物随时弃置路肩外。
5.回填道砟、捣固
挖完一空,回填一空,并及时回填枕头道砟进行串实并捣固。挖一空,捣固一根,打好八面镐。工作结束后,最后道床边坡的缺口用堆放在第一轨枕空路肩上的道砟回填。并回收散失清砟。
6.检查几何尺寸
检查清挖地段的水平、高低、三角坑等线路几何尺寸,对线 路进行整修。
7.整理道床
收工前,用开口时堆在路肩上的道砟,填补最后缺口,收集散落道砟,均匀与整平清挖后道床坡面。如果道床断面不符合标准,补充道砟并均匀,夯拍坚实。将筛出余土清除,并整平路肩。
8.回检验收:施工负责人对清挖范围,逐渐回检找细,保证清筛质量。按验收标准对线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不合格的及时返工。
9.撤除防护:经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驻站联络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开通线路销记。
10.回收机料具
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1.在Vmax≤120Km/h的线路破底挖翻浆连续2根及以下的作业,由职务不低于工长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开通后放行列车不限速;在Vmax>120Km/h的线路破底挖翻浆,以及在Vmax≤120Km/h的线路破底挖翻浆连续3根及以上的作业,应纳入月度施工方案,施工负责人必须由职务不低于车间副主任的人员担任,并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表2.2.1、《既有线提速200~250km/h 线桥设备维修规则》表11.2.1和《成都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成铁运【2008】780号)附件11 之规定执行放行列车条件。
2.遇降大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视线瞭望时,禁止人员上道作业。
3.雨天及雨后2~3天不宜进行挖翻浆作业。4.道砟不足及未备足石砟不得进行挖翻浆作业。5.按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6.挖翻浆作业时,应左、右股同时开挖,各组之间应最少间隔六根轨枕,注意施工过程中避免发生机具伤人等施工、人身安全事故。
7.在轨道电路上,防止金属工具搭接两股钢轨,严防联电。
三、不破底清筛道床
一、作业条件
1.必须在“维修天窗”、“施工天窗”时间内作业。
2.无缝线路清筛道床作业必须满足《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规定的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20℃以内进行;+20℃以上禁止进行不破底道床清筛作业。必须备足道砟,防止发生胀轨跑道。
二、作业技术要求
1.线路清挖深度:单线线路中心一般挖至轨枕底下50~100mm,轨枕头挖至轨枕底下150~200mm,轨枕头外侧挖至路基面;双线线路内侧挖至轨枕下50mm,线路中心挖至枕下100mm,外侧轨枕头挖至轨枕下150~200mm,轨枕头外顺坡挖至路基面。
2.道岔清挖深度:枕盒内一般挖至轨枕下100mm,外股钢轨下挖至轨枕下150mm,枕端挖至轨枕底200mm。条件允许的必须形成双面排水坡。
3.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2.2条、《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第3.1.3条之规定:无缝线路正线在允许速度250Km/h<Vmax<200Km/h线路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6m;160 Km/h<Vmax≤200Km/h线路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5m;Vmax≤160Km/h直线地 段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4m,曲线地段半径大于600m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4m,曲线半径小于等于600m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5m,砟肩堆高0.15m,边坡坡度为1:1.75。普通线路正线直线地段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1m,曲线地段半径大于800m的道床顶面宽度为3.1m,曲线半径小于等于800 m的曲线外侧道床加宽0.1m,道床顶面宽度为3.2m,边坡坡度为1:1.75。
4.道床整理后外观整洁,达到饱满、均匀、坚实,坡面、坡脚整齐、无杂草。
5.边坡道砟清洁,清筛用的筛子孔径应不大于15mm,筛余量按体积比不超过5%。
6.路堑地段不得将筛余物抛在路堑边坡上。
三、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工具:道尺、起拨道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三齿耙、铁筛、砟叉、轨温计等。
1.2 校对量具:作业前,由负责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量具进行检查核对;由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是否完好;内燃冲击镐机手检查机械性能是否良好,油箱油料是否充足,油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
1.3 到达作业地点后首先测量轨温,确认是否符合作业轨温条件,做到超温不作业。并严格执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1.4 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
2.确定清挖、清筛范围
根据现场线路板结及翻浆情况,确定板结及翻浆位置及作业量,划定作业范围。按区段“天窗点”和施工进度分配作业数量。
3.扒砟开口
用捣镐、叉子扒出表层清砟,从轨枕端部开出宽700mm左右的口子,为倒筛做准备。将开口处扒出的清砟堆在路肩上。
4.清挖道床
从开口处向道心清挖,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刨松后,用叉子对不洁道砟进行清筛。清砟均匀地倒在后边的空位上,污砟堆放在路肩上。
如遇连续无雨天气的道床板结,可先对板结层进行浇水软化,用捣镐或内燃冲击镐刨松或捣松,筛余物随时弃置路肩外。
5.回填道砟
清筛完一空,回填一空,工作结束后,最后道床边坡的缺口用堆放在第一轨枕空路肩上的道砟回填,并回收散失清砟。
6.整理道床
收工前,用开口时堆在路肩上的道砟,填补最后缺口,收集散落道砟,均匀与整平清挖后道床坡面。如果道床断面不符合标 准,补充道砟并均匀,夯拍坚实。将筛出余土清除,并整平路肩。
7.回检验收:施工负责人对清挖范围回检找细,保证清筛质量。按验收标准对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及时返工。
8.撤除防护:经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驻站联络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开通线路销记。
9.回收机料具。
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1.由职务不低于工长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地段开通后放行列车不限速,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地段放行列车或单机是首列速度不得超过160Km/h。
2.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视线瞭望时,禁止人员上道作业。
3.雨天及雨后2~3天不宜进行清筛作业。
4.道砟不足及未备足道砟不得进行挖翻浆、清筛作业。5.按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6.清筛作业时,各组之间间隔应在六根轨枕以上,逐孔倒筛时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配合,避免发生机具伤人等施工安全事件。7.清筛轨枕头道砟时,不准破坏轨下枕底道床。8.堆放在线路中间的道砟不得高过轨面25mm。
四、小型机械捣固
一、作业条件
1.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业务培训并考试合格由段批准后方可上岗。
2.线路、道岔捣固作业影响其它单位设备时,必须联系有关设备管理单位配合,方可施工。
3.走行架及走行轮安全可靠,绝缘性能良好。4.线路捣固机每2台为1组, 作业人数按规定配置。5.在无缝线路区段作业必须满足《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规定的作业轨温条件: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20℃以内进行。必须备足道砟,防止发生胀轨跑道。
二、作业技术要求 1.两侧捣镐张合同步。
2.手压泵工作可靠,可实现捣镐的提升、张合全动作。3.落镐位,以钢轨为中心左右偏差不超过20mm,以轨枕为中心偏差不超过30mm。
4.下插深度,镐掌上缘低于轨枕底30-40mm左右。5.小型液压捣固机必须双机作业,并做到同起同落,动作协调。6.手压泵全行程压动不大于13次,升降油缸应能由最低点升至最高点。
7.作业质量达到线路作业验收标准。
三、作业程序 1.作业前
1.1 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
1.2 打开捣固机机罩,确认小型液压捣固机各部件齐全、良好,检查紧固螺栓。
1.3 加强对皮带罩的检查,确保皮带罩完整有效。1.4 确认机油、燃油、液压油、冷却水充足,各部位润滑良好。
1.5 启动发动机,试运转3~5分钟,检查发动机工作状态,确认发动机性能良好。
1.6 确认液压、机械传动系统作用状态良好,换向阀扳动灵活,换向准确,定位可靠。
1.7 捣固装置升降灵活,无卡阻和爬行现象。
1.8 走行轮和下道轮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检查下道架是否良好,转头销锁定是否正常。
1.9 检查调试捣固镐、传动皮带、安全装置(手压泵)、夹轨钳,捣固镐板必须配套使用。
1.10
机器达到安全使用要求,操作人员向施工负责人报告准备完毕。
2.上道作业
2.1
按施工负责人上道指令,安放走行架并连接牢固,平稳推机上道。
2.2 插入定位销,收起下道架挂牢,并加强锁定挂钩,杜绝在操作中因机械的抖动导致下道架脱钩。
2.3 按施工负责人划撬位置、夹实数量标示进行操作,操作顺序为下插→夹实→张开→提升→转移。
2.3.1 下插:捣固机要定位,镐板在轨枕前后和钢轨左右的距离要均匀,并垂直下插,不得撞击钢轨、轨枕及联结零件。下插要稳,遇阻力时应边下插边略做张合动作。镐板上缘应插到轨枕底面下30-40mm。
2.3.2 夹实:在镐板下插到位后即开始夹实。夹实时,镐板夹到行程终了后,应持续夹实2-3s。夹实次数和轻重应根据线路条件和起道量决定,本着“小腰轻、大腰实、接头加强”的原则。木枕线路按“1-2-0”夹实,即每根轨枕夹实一次,在钢轨接头和空吊板处适当增加夹实次数,小腰处不夹实或轻夹;混凝土枕线路按“3-2-1”夹实,即接头夹3次,其余夹2次,小腰与轻捣符号处夹1次。对接头和重捣处应先夹2次,然后张开镐头提升后再下插夹实1次。2.3.3 提升:每捣完一根轨枕后,两台捣固机要同时提升镐板。严禁镐板在夹实状态下提升。
2.3.4 转移:动作要迅速,做到边升镐边推移捣固机,走圆弧形,并不得碰撞轨枕及联结零件。两台捣固机应同起、同落、同时转移推进,动作一致,保持平稳。操作中用耳听、眼看、鼻闻、手摸的方法:听有无异常声响,看捣固机位置和各部件状态,闻机械各部摩擦等有无异味,摸油泵、振动轴温升变化。若发现内燃机、油泵、轴承、液压油超过额定温度,机械发出异响或出现异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下道,查出原因修理好,经试机再上道作业。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2.4 作业中注意观察发动机、油泵、多路换向阀的工作状态,走行架连接部分、底架定位插销、大小胶套等各机械部分的使用情况,及时补充损耗的冷却水。
2.5 作业过程中应随时对作业质量进行跟机检查,对不达标的处所立即返工。
3.作业后
3.1 接到施工负责人下道指令后,将捣镐张至最大并提升至最高点,准备下道。
3.2 发动机怠速运转3~5分钟后,关闭燃油箱开关,发动机熄火。
3.3 将下道架安放平稳,并向线路外方倾斜5°,推机下道,捣固机推至下道架最外端,将捣固装置降至最低,插入安全销,分开走行架并撤出线路,确认不侵入限界。
3.4 用专用拉杆将下道架与轨底连接牢固。
3.5 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紧固、润滑,擦拭机器,更换失效的零配件。
3.6 保养结束,将走行架放在捣固机外侧并与设备一起加锁固定,加盖机罩,用绳扎紧。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须放尽发动机内的冷却水。
3.7 全面回检线路,经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驻站联络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开通线路并销记。
3.8回收机料具。
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1.由职务不低于工长(无缝道岔时车间副主任)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放行列车和单机时不限速。
2.按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3.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使用劳保用品。
4.在下道架上停放时应将捣固装置降至最低,用安全销锁定并加锁,防止滑移。
5.停机状态下方可加注燃油,加注燃油时机器旁严禁吸烟、禁止明火。
6.宜使用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燃油、机油、液压油。7.严禁在线路上和未停机状态下进行机器的检修、保养、检查。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响、异味和其他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下道检修。
8.小型液压捣固机需在线路上推行时,必须在封锁时间内进行,过道岔时注意防止掉道。
9.小型液压捣固机作业时,严禁穿越捣固机,多组同时上道作业时,相邻捣固机距离不小于3m,走行保持同步。
10.小型液压捣固机作业时,其下道架应有专人负责,并随主机移动,距离不得大于15m。
五、成组更换单开道岔
一、作业技术要求
1.道岔及前后线路方向要顺直,各部几何尺寸都要符合《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中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的要求。
2.道岔爬行量不超过20mm,配轨合理,消除接头1mm以上的错牙。
3.在更换不同类型的道岔时,对岔后连接曲线的整正必须同时达标。
4.对原有道岔存在的渡线方向、道岔位置不正等问题,要通过道岔大修进行移位。有加强设备要求的道岔,必须同时安装齐全。
5.做到工完料净,轨料集中堆码存放,零部件收集整理。
二、作业程序 1.前期准备工作
1.1 现场调查。确认新旧道岔的型号,调查旧道岔爬行情况,查明前后连接轨的长度、轨缝,磨耗量和渡线长度,施工场地周围环境,有无障碍物,要考虑新道岔铺入后是否会侵入限界。
1.2 使用长钢尺采用简易法测定道岔位置,如结合线路改造需要移位时,可使用经纬仪复核道岔位置。1.3 配轨。核对好道岔位置及更换引轨的起终点,同时要考虑道岔前后钢轨接头相错量和串动钢轨的方向,并分别量出新旧道岔长度,再确定道岔前后的配轨长度,然后锯轨、钻眼,锁定线路,防止爬行。更换新道岔时,道岔前后各一对引轨应同时更换成新轨。
1.4 协调配合。如整个施工中对车站有什么要求,占用股道和时间,电务的配合,道岔移位对电缆设施的影响,还有通信、照明、广播、电线杆的移位等协调配合。
1.5 检查道岔钢轨。新道岔钢轨在自由状态时是否有硬弯,尖轨、基本轨弯折点位置和弯折量是否正确合理,复核主要配件的数量和规格,防止出现差错。
1.6连接轨组:
1.6.1 把新道岔的轨件按上、下股分别运放在旧道岔两侧相应的位置,连接成两组。上股组包括直股基本轨、尖轨、外直轨和导曲线上股轨;下股组包括曲股基本轨、尖轨、导曲线下股轨和内直轨。因辙叉较重,可放在适当位置,暂不连接,如图28所示。
1.6.2 滑床板除锈打磨后,连接到新道岔基本轨相应位置上。
1.6.3 新道岔钢轨上标出枕木位置、支距点、轨距加宽及递减距离。对支距垫板排队编号。
1.6.4 同时成组更换岔枕时,将岔枕按长度运到适当位置,按要求进行调头、翻身、编号,划好直股钢轨底边的位置线,并按规定进行捆扎。
1.6.5 更换不同类型的钢轨时,先在道岔直股每隔五根枕木更换一块新垫板,以确保在不更换岔枕的情况下新道岔铺设后的位置准确。
1.6.6 准备工作的检查及施工安排。施工负责人在封锁前几天,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对工具、机具、材料、作业人员、运输、后勤和防护工作进行布置和落实,交代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等。
2.基本作业
2.1 按规定设置防护,并在车站行车设备登记簿内登记,根据封锁施工命令设好限速、封锁防护信号。
2.2 慢行前的准备:
2.2.1 起道钉。每隔3根枕木起掉一根枕木的道钉,其余道钉试起后复位,每2只螺纹钉中换一只为道钉。
2.2.2 卸夹板。卸掉夹板上4个以外的螺栓,保持每端钢轨有2只接头螺栓。
2.2.3 道岔前后钢轨、零部件到位。
2.2.4 转辙部分需要拆除的螺栓、杆件等要试松,加垫垫圈或更换。
成组更换岔枕时,将枕木盒内石碴按有关规定扒出。2.3 慢行期间的准备:
2.3.1 起钉。枕木隔一起一钉,更换岔枕时起掉所有方向钉。
2.3.2 拆除轨距杆、支距杆和防爬设备。
2.3.3 扒碴。按有关规定将枕木盒内剩余的石碴扒出。2.3.4 如道岔纵向位移量超过80mm,岔枕又不同步更换,要做好转辙部位岔枕的方枕工作。
2.3.5 有控制锁的道岔,会同电务做好准备,待电务封锁命令到达后,将道岔钉固,拆除侧股钢轨。
2.4 封锁施工:
2.4.1 起掉全部道钉,卸掉联结螺栓,拆除夹板、杆件。2.4.2 抬出旧轨,搬运旧叉心、旧岔枕。2.4.3 整平道床,新岔枕、垫板到位。
2.4.4 抬入新轨,合龙门,道岔与线路方向顺直。2.4.5 钉道。一人负责看方向,先钉外直股,再量支距,钉导曲线上股,最后量轨距,钉内直股和导曲线下股。
2.4.6 拨正方向,起平轨面,消除一级以上水平超限,分两次回填石碴。2.4.7 指派专人配合电务调试转辙部分设备。
2.4.8 检查施工地段的方向、水平、轨距、道床和行车标志,符合开通线路条件后,通知防护员撤除停车信号,重新设置限速防护信号,再通知车站开通线路。
2.5 施工后慢行:
2.5.1 每通过一趟列车,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消除超限。
2.5.2 全面复紧螺栓,补齐、打紧道钉,消除空吊板。2.5.3 安装杆件和防爬设备,回填整理道床。2.5.4 回收旧轨、旧料,堆放整齐。
三、安全措施及要求
1.连接轨组必须垫平、放稳、固定,其高度不得高出既有线钢轨顶面25 mm,其距钢轨外侧不得少于150mm,不得影响道岔扳动转换。
2.在轨道电路区段进行道岔施工时,电务信号停用前和开通后要防止工具、材料连电短路,影响行车。
3.准备工作的程度以不影响行车安全为度,各种机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和邻线。
4.作业时人多集中,前后左右应相互照看,搬运钢轨等重物要一人指挥,作业人员动作一致,注意脚下障碍物,确保人身安全。
5.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施工,配轨时要测量轨温,对道岔更 换时的轨温要预测,要考虑钢轨温差伸缩量对轨缝的影响。
6.防护员要确认慢行、封锁命令的号码和起止时间,执行《安规》的有关规定,正确设置防护。
六、成段更换钢轨
一、作业技术要求
1.换入的钢轨须确认无重伤,钢轨断面应一致,长度应与计划尺寸相符。
2.轨缝合理,接头错差量需符合《修规》有关规定。3.接头错牙在正线及到发线上不超过1mm,在站线及专用线上不超过2mm;焊缝接头在线路开通前进行钢轨探伤,焊缝平顺度达到要求。
4.扣件、零部件齐全、有效,扭力矩达标。5.轨距、方向、递减率符合《修规》规定。6.线路标志清晰、准确、完整。
二、作业程序 1.准备作业
1.1 配轨:确定换轨范围,分别丈量左右股换轨长度,合理选用换入钢轨,确保钢轨无伤损、硬弯,钢轨断面尺寸和类型符合要求。
1.2 放置新轨:将准备换入的钢轨按顺号运送到换轨地点。曲线地段按规定合理设置缩短轨。1.3 连接钢轨组:将钢轨连接成一定长度的钢轨组,并根据轨温和钢轨长度合理设置轨缝。钢轨组长度一般为300-500m,直线地段可长一点,曲线地段宜短一点。
1.4 放置钢轨组:钢轨组可放在道心或枕木头上并进行固定,放置时应严格执行《安规》的有关规定。在高温季节放置的钢轨组,应安排专人定时加强巡查,防止钢轨组侵入限界。
1.5 曲线地段放置钢轨组时,应进行曲线空、搭头的计算,尽量避免封锁换轨时钢轨组位移量过大。
2.封锁前准备
2.1 封锁前列车限速时,可按《安规》的相关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2 木枕地段可插入道钉木片,混凝土枕地段可将卸下的螺栓涂油。
2.3 如换入的钢轨不是同一类型时,应将有关配件分发到各自更换地点。木枕地段可在标准股一侧每相隔五根轨枕事先更换成新垫板。
2.4 拆除影响换轨作业的防爬器、拉杆和道口板等。3.施工封锁换轨
3.1 卸扣件:卸下中间扣件,卸掉与钢轨组对应的接头扣件。
3.2 拨出换下的钢轨:将换下的钢轨拨至轨道外侧,在混凝土枕地段,应将钢轨抬起至超过扣件螺栓高度再拨,避免碰伤 扣件螺栓。拨出和拨入钢轨都是先标准股,后另一股。
3.3 拨入钢轨组:将换入的钢轨组拨至应有位置,并控制预留轨缝,普通线路立即联结接头,上紧螺栓;无缝线路地段要注意预留焊缝,轨缝不符要求时,可用液压匀缝器或拉抻器及时调整到位,加设轨缝片,先上紧一端扣件,固定好钢轨位置。
3.4 安装扣件或焊接接头:钢轨到位后,先将其固定,再上好接头夹板或进行接头焊接。中间扣件先上标准股一侧,每隔5-6根轨枕上一组,一人看方向,一人拨正钢轨,其余1-2人将标准股固定,另一股量轨距并安装扣件。
3.5 施工结束,如需慢行,应按慢行条件设置防护。依据施工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整修线路,使线路达到正常运行状态。
新轨换入后,安装好前后端的夹板,上好4个螺栓,用轨距尺测量好轨距,随后钉上里口一个道钉,钉好外口道钉。混凝土枕线路,上好扣件螺栓。
4.整理与回收材料
4.1 上齐接头和中间扣件。4.2 拨正方向,改正轨距。4.3 更换和修理失效零部件。4.4 回收旧料,清理场地。
4.5 补充、刷新标志(如无缝线路长度、轨条编号、锁定轨温、起讫里程等),埋设位移观测桩。
三、安全措施及要求
1.施工封锁时一定要确认封锁命令和封锁起讫时间,按《安规》规定设置防护后方能施工。
2.封锁前各项准备工作不能做过头。
3.抬运钢轨时,要统一指挥、动作一致,注意不伤手脚。4.使用工具要注意前后、左右人员安全。
5.在轨道电路区段,使用工具、材料时要防止搭电短路,造成红光带。
七、更换钢轨
一、作业条件 1.须在天窗点内进行。
2.轨道电路区段须有电务人员配合。3.更换带有回流线的钢轨须供电部门配合。
4.电气化铁路同一地点同时更换两股钢轨须接触网停电。
二、作业技术要求
1.更换钢轨时,换入的钢轨与线路上相邻钢轨的断面应基本一致,换入钢轨与既有轨型不一致时须用异型轨过渡,钢轨接头处轨面及内侧错牙正线及到发线不大于1mm.,其他站线不大于2mm,并确认无伤损。
2.成段更换25m钢轨时,应在中间轨温tz±30℃范围内进行。3.成段更换钢轨时,线路上的两股钢轨接头一般应采用相对式。曲线地段外股应使用标准长度钢轨,内里股应使用厂制缩短轨调整钢轨接头位置,剩余的少量相错量,应利用钢轨长度误差量在曲线内(有困难时可在直线上)调整。直线地段应按钢轨长度误差量配对使用,在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差量最大不得大于15mm。
钢轨接头采用相错式时,其相错量不得小于3m。线路上个别所插入的短轨,在正线上不得短于6m,在站线上不得短于4.5m,并不得连续插入两根及以上短轨,个别插入短轨线路的允许速度不得大于160km/h。
4.成段更换钢轨时,应按轨温计算轨缝,并应设置均匀。每千米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80mm,1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160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
5.接头相错量应符合以下要求,新轨时:直线不得超过20mm,曲线不得超过20mm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再用轨时:在正线及到发线的直线上其误差不得超过40mm,其他站线上不得超过60mm。曲线上的误差不得超过40mm(正线、到发线)、60mm(其他站线)加规定缩短量一半。如因配轨不当,接头相错量较大时,应按第7.1.3条的规定调配钢轨,不得用增减轨缝尺寸的方法调整接头相错量。
6.钢轨编号、标记正确,字迹清晰。
7.下列位置不应有钢轨接头,否则应将其焊接、冻结或胶结: 7.1 明桥面小桥全桥范围内。
7.2 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各2m范围内。
7.3 设有温度调节器的钢梁的温度跨度范围内。7.4 钢梁的横梁顶上。7.5 平交道口铺面范围内。
三、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工具材料:钢卷尺、锯轨机、钻孔机、仿型打磨机、吊轨车、拉轨器、翻轨器、起钉垫、起钉器、撬棍(含开口撬棍)、道钉锤、改道扳手、丁字套筒、钢丝刷、导线、长效油脂、扁油刷、道尺、轨温计、弦线、直尺、起拨道器、耙子、道镐、钢轨、鱼尾板及接头螺栓、木楔、活动扳手、防护备品及劳动保护用品等。
1.2 丈量钢轨及调查轨缝。
1.3 单根换轨前,必须正确地丈量和细致检查待换下钢轨的长度、高度、侧面磨耗程度等,并据此进行配轨。成段换轨前,应使用钢尺丈量新(连接的)钢轨(组)长度,同时测量轨温,确定预留轨缝,并应与计划换掉的钢轨总长度(含轨缝)一致。换轨前认真检查计划换轨处的前后轨缝和错差(至少5—6根轨)。不良轨缝应事先调整,防止拆开接头后,两端钢轨伸缩影响连接,在炎热或寒冷天气,应将换轨处所前后5根钢轨的轨枕螺栓扭矩适当加大,防止过大的伸缩。
1.4 调查联结零件状态。
1.5 在有轨道电路的地段,要通知电务人员提前钻好导线孔。
1.6 摆放钢轨:准备换入的钢轨在普通线路木枕区段时,应放在道床砟肩上或枕木头上。混凝土枕地段,应放在道床砟肩
上。两端用卡子卡在轨枕上或穿入木枕钉固,如钢轨组较长,中间应每隔50米安装一个。
1.7 散布材料:散布夹板、道钉孔木片及需补充、更换的道钉、扣件、胶垫、铁垫板、螺栓、垫圈等,如不同类型钢轨必须备异型轨或异型夹板。
2.作业
2.1 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
2.2 拆卸防爬器轨距杆及接头螺栓:拆除防爬器,卸下轨距杆及轨道加强设备;卸掉计划换轨地段的所有接头螺栓及夹板。
2.3起道钉或松卸扣件
2.3.1 木枕地段:当准备换入的钢轨组放在钢轨外侧时,起下外口和需要改小轨距处所的里口道钉,插入道钉孔木片并拨起里口道钉。当准备换入的钢轨组放在钢轨里侧时,起下里口道钉和需要改大轨距处所的外口道钉,插入道钉孔木片,并拨起外口道钉。
2.3.2 拆卸配扣件:起下全部道钉或卸下所有扣件。2.3.3 拆除、安设铁垫板及扣件:更换不同类型钢轨时,撤除旧轨型铁垫板(胶垫、扣件),安设新轨型铁垫板(胶垫、扣件),36 木枕还应用木塞将旧道钉孔填满。
2.3.4 拨轨:拨出旧轨,拨入新轨,在混凝土枕地段先将钢轨抬高后,再拨出钢轨,避免碰伤螺栓。根据当时测量的轨温设置轨缝。
2.3.5 安装夹板:安装夹板,拧紧接头螺栓。
2.3.6 检查轨距、打道钉、安装扣件并拧紧。木枕线路更换不同类型钢轨时,需先用木钻钻好钉孔再打道钉。更换失效零配件。
2.3.7 安装防爬及轨道加强设备。
2.3.8 拨正轨向:遇有轨向不良时,应拨正。如有高低或左右错牙必须调整。
2.3.9 开通线路:施工负责人对换轨地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施工负责人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停车防护,通知驻站联络员销记。
3.作业后
3.1 全面回检线路,经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驻站联络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开通线路并销记。
3.2 回收机料具,将旧轨集中堆码,动车径路钢轨必须立即回收。
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1.成段更换钢轨长度不大于100m时,应在天窗内进行,由职务不低于工长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成段更换钢轨长度大于100m时,应纳入月度施工方案,由职务不低于车间(副)主任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
2.按有关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3.个别插入短轨线路的允许速度不得大于160km/h。4.需要截断钢轨和钻螺栓孔时,应全断面垂直锯断钢轨,用钢轨钻孔机钻孔、倒棱。严禁使用垛子和其他工具强行截断钢轨和冲孔,严禁锤击轨底。处理线路故障,只有在特殊困难条件下(如无缝线路胀轨跑道、钢轨折断)可个别采用乙炔切割或烧孔。采用乙炔切割或烧孔的钢轨,必须在24h内更换。在更换前应派人昼夜监视,限速不超过45km/h。
5.用锯轨机切割钢轨时,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其他人员应远离锯轨机两侧和前方,防止锯片破碎伤人。
6.装卸、搬运钢轨时应确保人身及行车安全,钢轨按规定位置摆放稳固,不得侵入限界。
7.安装夹板时,禁止将手指伸进螺栓孔内。
8.拨动钢轨时要协调一致,人员不得站在钢轨翻动前方,打道钉时,人员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飞钉伤人。
9.木枕使用钻孔机钻孔时,要认真检查电线路及插座连接是否良好,防止联电和漏电伤人。
10.加强料具管理,施工时做到不侵入邻线,封锁前和开通
后妥善放置在限界以外。人员要按规定下道避车。
11.无缝线路地段严格执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4.6.6条作业轨温条件规定。
12.电气化区段严禁在同一地点将两股钢轨同时拆下,如需在同一地点将两股钢轨同时拆下时,必须对该供电区段实行停电。
13.电气化区段更换带有回流线的钢轨时,必须事先通知供电部门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准作业。
14.电气化区段更换钢轨前应安设连接导线,即轨道电路短路线。非自动闭塞区段在被换钢轨两端轨节间安设一条纵向连接导线,自动闭塞区段在被换钢轨两端的左右轨节间各安设一条横向连接导线,导线两端用夹子牢固夹持在相邻的轨底上,导线在换轨作业完毕后方可拆除。
八、更换基本轨
一、作业条件 1.必须在天窗内进行。
2.更换有缝道岔基本轨必须有车间技术干部到位卡控;施工负责人不低于工班长,天窗时间不少于60分钟。
3.更换无缝道岔基本轨必须有段技术干部到位卡控;施工负责人不低于车间副主任,天窗时间不少于90分钟。
4.必须通知电务人员配合。
5.必须在车站设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现场、两端防护员,工地两端设置响墩及移动停车手信号防护。防护设置好后方可进行作业。
二、作业技术要求
1.有缝道岔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不超过1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无缝道岔焊缝用1米直尺测量:动车径路工作边肥边和顶面凹凸不大于0.2mm,其它线路作边肥边和顶面凹凸不大于0.3mm。
2.轨底落槽,靠紧滑床板台边,轨撑密靠,连接螺栓紧固。3.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尖轨顶宽50mm及其以上断面处,尖轨较基本轨不得低于2mm及以上。
4.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提速道岔在牵引点中心处容许缝隙不得大于0.5mm,在牵引点之间容许缝隙不得大于1mm。
5.作业后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符合路局相关文件要求。
6.冻结无缝道岔固定型辙叉接头冻结应采用高强螺栓,扭矩应保持1100~1400 N·m。
7.普通道岔接头螺栓的扭力矩应达到700-900N.m,扣件螺栓的扭力矩应达到80-150N.m。
三、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材料工具:内燃扳手、小型内燃捣固机、起道机、撬棍、起钉垫、起钉器、道钉锤、活动扳手、丁字套筒、钢丝刷、长效油脂、油刷、道尺、起拨道器、木楔﹑钢尺、新基本轨、胶垫、导线、轨温计﹑木块、备用螺栓、螺帽、垫圈、弹条、扣件﹑防护备品及劳动保护用品等,动车径路还应有轨道车及轨道吊(运送钢轨并及时回收废旧钢轨);气温过高或过低还应准备拉轨器等。
1.2 按规定设置防护。
1.3 调查预定更换的基本轨前后轨缝,基本轨接头相错量及前后钢轨磨耗情况。测量无缝道岔作业轨温,满足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
1.4 检查新、旧基本轨类型﹑长度是否相同;新基本轨轨
撑眼距及螺栓孔位置,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及弯折量;限位器孔位置是否正确。
2、作业 2.1 调整轨缝
2.2 卸螺栓:将计划更换的基本轨接头螺栓和尖轨跟端螺栓卸掉,拧上螺帽,放在岔枕上,取下夹板放在枕木盒内,无缝道岔用喷灯将胶接接头胶粘剂烘烤熔化,卸下螺栓和夹板。
2.3 起道钉或卸扣件:将辙后垫板和普通垫板外口道钉起掉(扣件卸下),里口道钉不起(扣件卸下)。
2.4 卸轨撑(或滑床板弹片):将基本轨上轨撑、顶铁等相关配件全部卸掉,连同螺栓一起放在岔枕盒内。提速道岔取出滑床板销钉、弹片。
2.5 拨出旧基本轨:向外侧拨出旧基本轨,将垫板和滑床板清扫干净。
2.6 换入新基本轨:将新基本轨拨入,使轨底顶靠滑床台,两端轨缝均匀。提速道岔将基本轨轨底插入尖轨承轨台内,顶靠滑床台,将弹片插入滑床台内,插入弹片应注意区分弹片上下面(40mm长短斜捎面为上面),并使弹片后端与挡铁密贴,在将销钉表面涂油,穿入滑床台侧面的钉孔,用手锤敲击钉头,使其就位。
2.7 零配件除锈涂油:各种螺栓进行涂油,检查尖轨跟端螺栓孔是否有裂纹。
2.8 安装螺栓:使尖轨跟端、内外钢轨及间隔铁、夹板眼一致后,穿入螺栓,禁止用锤敲击螺栓强行穿入。无缝道岔区段接头需胶接或焊接时,按胶结钢轨绝缘作业和无缝线路钢轨铝热焊作业标准执行,安装冻结接头时,扭矩达到标准要求,恢复原结构和锁定轨温。
2.9 插木楔钉道钉(或安装扣件):钉孔纠正后插入经防腐处理的木楔,直股基本轨按轨向,曲股基本轨按轨距要求将起下的道钉钉好;安装扣件,进行拧紧。
2.10 安装轨撑:轨撑前部顶紧基本轨,后端紧靠挡肩,安装并拧紧与滑床板及钢轨连接的螺栓。
2.11 开通前检查并调试:施工负责人对轨道几何尺寸及零配件进行全面检查,并配合电务人员进行道岔调试,确认放行列车条件。
2.12 开通线路:施工负责人对轨道几何尺寸及零配件进行全面检查,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停车防护,通知驻站联络员销记,开通线路。
3、作业后
3.1 施工负责人对作业地段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回检记录。3.2 全部达到作业质量验收标准后,施工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结束作业,撤除防护。
3.3 回收路料:将旧基本轨移到限界外摆放整齐,并用油漆标明为废旧钢轨;动车径路上应立即装车运出。
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1.由职务不低于工长(无缝道岔时车间副主任)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放行列车和单机时不限速。
2.作业中设专人进行防护,认真瞭望,邻线来车时停止作业,按规定下道避车,人员、材料、工具不得侵入限界。
3.在电气集中联锁的道岔上进行作业,须有电务人员配合,并经双方确认设备恢复正常,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方准开通线路。在电气化线上有供电设备区段作业时,还须有供电人员配合作业。
4.轨道电路区段更换时,按规定连接导线方可作业。5.拆装轨撑、滑床板时,注意勿压伤手指,拨出拨入基本轨时应统一指挥,动作一致,防止伤人。
6.轨道电路区段撤除导线后,施工负责人要及时同驻站防护员联系确认车站信号台信号显示是否正确。
九、更换辙叉
一、作业技术要求
1.辙叉心轨轮缘槽宽(测量位置按标准图和设计图规定)为46mm,容许误差为-1,+3mm。
2.换入的钢轨与线路上相邻钢轨的断面应基本一致,两端接头轨缝均匀,轨面及内侧错牙正线及到发线上不超过1mm,在其它线上不超过2mm。
3.无缝道岔导轨、辙叉、心轨、翼轨的扣件扭矩应保持120~150N·m;固定型辙叉接头冻结应采用高强螺栓,扭矩应达到1100~1400N·m。
4.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 mm,容许误差0-3mm;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容许误差0-2mm。
5.辙叉下枕木无空吊。
6.线路轨向、轨距、高低、水平容许偏差,应符合换轨区段线路允许速度的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管理值的作业验收标准。
二、作业程序 1.作业准备
1.1 材料工具:撬棍、起钉垫、起钉器、道钉锤、道尺、45 活动扳手、钢轨打磨设备、螺纹道钉、钢丝刷、油刷、直钉器、起道机、新辙叉、回流线、新道钉、木楔、轨缝调整器、丁字套筒、轨温计、钢卷尺、长效油脂﹑备用螺栓、螺帽、垫圈、弹条、扣件、1m直尺、防护备品及劳动保护用品等。
1.2 校对量具:更换辙叉作业前,由换轨负责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量具进行检查核对(道尺必须定期由计量部门进行检定,保持量具准确);由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是否完好;内燃冲击镐手检查内燃冲击镐是否良好,油箱油料是否充足,并带足油料。
1.3 调查计划更换的辙叉前后轨缝和钢轨磨耗情况,必要时,应先进行轨缝调整,如前后钢轨磨损严重应同时更换。将符合标准的辙叉运到作业地点。
1.4 用钢尺丈量新、旧辙叉长度。辙叉趾、跟端宽度是否相符,实际断面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新辙叉有无伤损,确认有无轨道电路连接线眼孔。
1.5 按规定设置停车信号防护,例:在Vmax≤120km/h区段线路作业时,区间线路上在距施工地点两端各20 m处的线路中心设置停车信号牌(灯),两端防护员在距施工地点两端各860m处顺列车运行方向左股轨面上设置第一个响墩(双线应在右侧路肩上设置作业标)、840 m处右股轨面上设置第二个响墩、820m处左股轨面上设置第三个响墩,防护员在距施工地点两端800 m处顺列车运行方向左侧的路肩上显示移动停车手信号。站
线线路上在距施工地点两端各50 m处的线路中心设置停车信号牌(灯),如一端不足50 m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设置距离。
2.作业
2.1 卸螺栓:卸下夹板及辙叉趾端、跟端螺栓,拆下夹板、间隔铁并检查,由电务人员拆除导接线。
2.2 起道钉或卸扣件:起出辙叉两侧道钉或卸下扣件。
2.3 拨出旧辙叉:旧辙叉要拨到道岔外,如有空吊板时,应进行捣固。
2.4 削平清扫:将辙叉两边及辙叉下岔枕削平,清扫干净,摆正垫板。
2.5 除锈涂油:将卸下的夹板、螺栓及间隔铁除锈后涂油。2.6 拨入新辙叉:新辙叉拨入后,均匀两端轨缝,铺正垫板。
2.7 上夹板及螺栓:放正间隔铁,上好夹板,拧紧螺栓。2.8 调整尺寸:纠正钉孔,整直道钉,插入木楔,按改道作业标准,调整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尺寸,打上全部道钉或上好扣件,拧紧螺栓。
2.9 开通线路及回检:
确认放行列车条件:线路Vmax≤160km/h地段作业完毕开通后放行列车不限速,线路Vmax>160km/h地段作业完毕开通后放行列车或单机时首列速度不得超过160km/h,特殊情况下由施工领导人决定。
开通线路: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放行列车条件,人员、机具撤出限界以外后,通知工地防护员撤除停车防护,由工地防护员用对讲机通知驻站联络员作业完毕,开通线路;驻站联络员接到工地防护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在“运统-46”销记。
2.10 作业回检:列车通过后,施工负责人对作业地段轨向、轨距、高低、查照间隔、护背距离、接头错牙、螺栓扭矩等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作业验收标准的处所进行整修。木枕地段:复紧接头螺栓,起出道钉旋入螺旋道钉;砼枕地段:复紧接头螺栓,整正歪斜的胶垫和扣件,补齐缺少的扣件,然后全面复紧,做好回检记录。作业结束后,将旧辙叉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在端部用红油漆打上“X”、写上“报废”以避免重新换上线路。恢复线路外观,清理现场,回收旧料。
2.11 全部达到作业质量标准后,施工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结束作业,撤除防护。
2.12 回收料具、堆码。
三、安全措施及要求 1.按规定要求下道避车
2.由职务不低于工长或班长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3.电气集中道岔作业使用的撬棍、起拨道器杆必须带绝缘装置,起拨道器禁止安放在绝缘接头处,以防联电。
4.将新辙叉稳固放置在侧向线路中,放在道心时,距线路上钢轨不少于300mm,辙叉顶面超出线路上钢轨不大于25mm。
5.拨入、拨出辙叉时,做到统一指挥,动作一致,相互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工具碰撞伤人。
6.打磨辙叉时,使用电砂轮前,应检查砂轮片是否完好,有无裂痕,砂轮片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失效,机壳是否漏电。作业人员必须配戴护目眼镜。
7.严禁扩大施工准备范围,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方可开通线路。
8.电气化区段作业时,应有供电部门人员配合,配合人员未到场禁止作业。
9.更换辙叉避免在轨温较高的时间进行,以防胀轨造成更换困难,干扰列车正常运行。
10.轨道电路区段撤除回流线后,施工负责人要及时同驻站防护员联系确认车站信号台信号显示正确。
十、更换尖轨和可动心轨
一、作业技术要求
1.可动心伤损尖轨应与基本轨同时更换。困难时可单独更换尖轨,但在更换前应校核尖轨几何尺寸,更换后应进行基本轨、尖轨顺坡打磨,保证换后符合技术标准。
2.尖轨完好,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提速道岔在牵引点中心处容许缝隙不得大于0.5mm,在牵引点之间容许缝隙不得大于1mm。
尖轨底与滑床台﹑滑床板应密贴,缝隙不得大于1mm。
3.顶铁顶靠在基本轨轨腹部,间隙不大于1mm。4.尖轨跟端轨面及内侧错牙不超过1mm。5.尖轨无轧伤、无拱背。
6.尖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的断面处,不低于基本轨2mm。7.尖轨各部轨距不大于±1 mm,Vmax>120km/h轨距变化率不大于0.7‰,Vmax≤120km/h轨距变化率不大于1‰。
8.尖轨在第一拉杆处的最小动程须满足:直尖轨动程为142mm,曲尖轨动程为152mm;AT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普通道岔为180mm,12号提速道岔为160mm;18号道岔允许速度大于160km/h时为160mm,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时为160mm或180mm(具体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办理)。
2.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篇二
更换绝缘子及金具有多种方法, 但都大同小异, 作业的关键是如何转移导线荷载, 具体采用什么方法可由作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作业习惯确定, 作业流程基本相同。
(1) 卡具更换单片绝缘子检修
在耐张杆塔或大截面导线的线路上, 由于导线绝缘子受力较大, 如采用双钩紧线器或者滑车等工具来收紧导线, 就很笨重, 劳动强度很大, 但用绝缘子卡具更换就比较轻松。绝缘卡具就是上下两片夹具夹在不良绝缘子相邻的绝缘子钢帽上, 通过收紧夹具之间的丝杠, 来转移不良绝缘子的受力, 然后更换不良绝缘子, 如图2所示。此方法适用于更换耐张杆塔或者是受力大的直线杆塔绝缘串中的单片绝缘子。此外还有适应于更换绝缘串两端的不良绝缘子的端部卡具, 它弥补了普通卡具不能更换绝缘子串两端绝缘子的缺点。
用卡具更换单片绝缘子检修方法, 人员组织一般不少于四人, 其中, 工作负责人一人, 安全监护人一人, 杆 (塔) 上作业人员一人, 地面作业人员一人。主要工器具有铝合金闭式卡具 (根据绝缘子型号确定) 、导线保护绳、单滑无极绳、丝杆等。
作业步骤:杆 (塔) 上作业人员携带单滑无极绳至杆 (塔) 横担, 系好安全带, 在适当位置挂好单滑无极绳;再与地面人员配合起吊闭式卡具、导线保护绳等工器具;然后安装导线保护绳, 同时沿绝缘子串进入被更换绝缘子处, 将闭式卡具安装在被更换绝缘子相邻两片绝缘子的钢帽上, 取出被更换绝缘子两端的锁紧销;收紧卡具丝杆, 使绝缘子松弛后摘下被更换绝缘子, 同时起吊新绝缘子并安装到位;放松卡具丝杆, 恢复绝缘子原受力状态, 安装绝缘子锁紧销, 拆除卡具;杆 (塔) 上作业人员与地面人员配合将工器具利用单滑无极绳吊至地面, 工作结束或转移。
工艺标准:绝缘子在安装前应逐个将表面清洗干净, 并应进行外观检查。瓷绝缘子用不低于5000V的绝缘电阻表分别进行绝缘测定, 绝缘电阻小于500M的, 不得安装使用;悬垂绝缘子锁紧销一律向受电侧穿入, 耐张绝缘子锁紧销一律由上向下穿人。
危险点控制:闭式卡具必须与绝缘子钢帽接触紧密, 且拧紧固定螺母;摘取被更换绝缘子前, 应检查扣具受力情况, 确认合格后, 方可取下绝缘子;导线保护绳要连接可靠, 且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2) 双钩紧线器或葫芦更换直线杆 (塔) 整串绝缘子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线路更换直线串整串绝缘子的工作。其作业原理是通过收紧双钩紧线器或者是葫芦将绝缘子荷载转移至双钩紧线器或者是葫芦上, 拆除旧绝缘子, 安装新绝缘子, 如图3所示。
停电更换110~500k V线路直线杆 (塔) 整串绝缘子要求作业人员在五人以上, 其中工作负责人一人, 安全监护人一人, 杆 (塔) 上作业人员一或两人, 地面作业人员两人以上。主要工器具有双钩紧线器或葫芦、导线保护绳、钢丝套、单滑无极绳等。
作业步骤:杆 (塔) 上作业人员携带单滑无极绳至横担, 系好安全带, 在适当位置挂好单滑无极绳;地面人员起吊工器具, 杆 (塔) 上作业人员安装导线保护绳、钢丝套;然后沿绝缘子串进入导线侧, 同时将双钩紧线器 (葫芦) 的两端分别与钢丝套和导线固定。杆 (塔) 上作业人员用单滑无极绳将横担侧第2~4片处绝缘子串绑扎牢固后, 收紧双钩紧线器 (葫芦) , 同时取下横担侧和导线侧第1片绝缘子的锁紧销;待绝缘子串完全检驰后, 将绝缘子串从导线侧脱开。地面人员收紧单滑无极绳, 由杆 (塔) 上作业人员将绝缘子串从球头挂环处脱开;地面人员起吊新绝缘子串, 同时将旧绝缘子串放落至地面;杆 (塔) 上作业人员将新绝缘子串安装到位后拆除工器具并吊至地面, 杆 (塔) 上作业人员下杆 (塔) , 工作结束或转移。
工艺标准:绝缘子在安装前应逐个将表面清洗干净, 并应进行外观检查;瓷绝缘子用不低于5000V的绝缘电阻表分别进行绝缘测定, 绝缘电阻小于500MΩ的, 不得安装使用;悬垂绝缘子锁紧销一律向受电侧穿人;更换复合绝缘子串时, 应采用软梯上下导线, 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防止损伤复合绝缘子。
危险点控制:钢丝绳、双钩紧线器 (葫芦) 在收紧过程中应仔细检查其受力情况, 确认合格后, 方可脱开绝缘子串;双钩紧线器或葫芦与导线的接触处应缠绕铝包带, 以免损伤导线;绝缘子串捆绑必须牢固, 避免突然断开掉落绝缘子和砸伤地面人员。
(3) 用双钩紧线器或葫芦更换耐张紧绝缘子串
该方法适用于更换单串耐张绝缘子串, 使用中要配合三角形线夹, 用于夹紧导线, 对于双串绝缘子, 还要配合大刀卡等工具, 工作中, 由于绝缘子串子自重的作用, 需要使用托瓶架才能摘脱绝缘子串导线、横担的连接, 如图4所示。
实际情况是用带电作业工具更换耐张绝缘子串相对轻松、方便。比如用翼形卡 (前卡) 或者是大刀卡, 联板卡固定导线侧, 把导线收紧, 松弛绝缘子串更换。
对于500k V线路更换耐张绝缘子串, 由于绝缘子数量多、重量大, 可用专用的托瓶架更换, 也可以用抱杆和吊瓶钩更换, 如图5所示, 下放和起吊绝缘子可用人力或机动绞磨牵引。
(4) 提升器更换架空地线悬垂线夹
这种方法适用于停电或在带电杆塔上更换110~500k Y线路架空地线悬垂线夹。人员组织不少于四人, 其中工作负责人一人, 安全监护人一人, 杆 (塔) 上作业人员一人, 地面作业人员一人。主要工器具有架空地线提升器、钢丝套、工具U型环、单滑无极绳。
作业步骤:杆 (塔) 上作业人员携带单滑无极绳至架空地线悬挂点处, 系好安全带, 选择适当位置固定好单滑车;地面人员起吊钢丝套和U型环, 由杆 (塔) 上作业人员将钢丝套和U型环固定在杆 (塔) 上 (作为防止架空地线下坠的保护措施) ;地面人员起吊架空地线提升器, 由杆 (塔) 上作业人员安装提升器, 摇动手柄, 将架空地线提升至使悬垂线夹松弛的位置, 然后拆下旧悬垂线夹, 安装新悬垂线夹。利用单滑无极绳放落工器具, 作业人员下杆 (塔) , 工作结束或转移。
工艺标准:悬垂线夹U型螺栓应紧固到位;安装后的悬垂线夹应与地面垂直。
危险点控制:在带电杆塔上更换绝缘的架空地线线夹时, 要用短接线短接架空地线后方可工作;提升器安装应牢靠, 其受力后必须检查各部位的受力情况, 确认合格后, 方可拆除线夹;地面作业人员不得在架空地线下方作业或逗留。
2 更换或修补导地线
耐张段内更换导地线可分成两种方法, 一种是从直线杆塔上落下导地线至地面更换, 另一种是从耐张杆塔上松落导地线至地面的更换。采用什么方法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看, 现将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 直线杆塔落地更换导地线
此方法适用于地势平坦, 更换导线的部分位于距耐张杆塔较远的地方。图6为更换220k V线路, 导线型号为IGJ-300及以上一段导线的现场布置图, 以更换7号的右边导线为例。
作业步骤:如图6所示, 在5号塔右边线小号侧和?号塔右边线大号侧各打一临时拉线, 锚固好导线;将6号塔右边线悬垂线夹松开, 用滑车将导线放落至地面, 将旧导地线切断更换等长新的导地线, 并用接续管接续好;起吊6号塔右边线导地线, 恢复设备, 工作结束。5号塔、7号塔绝缘子串在导线落地检修时, 分别向小号侧、大号侧倾斜不超过15°。
(2) 耐张杆塔落地导更换地线
此方法适用更换的导线位于耐张杆塔较近或者是大跨越的地方。图7所示为更换220k V线路, 导线型号为LGJ—300及以上一段导线的现场布置图, 假定1号塔为耐张塔, 2号、3号塔为直线塔, 以更换2号杆塔附近的导线为例。
作业步骤:在3号塔小号侧和1号塔大号侧各打一临时拉线;将2号塔左边线悬垂线夹拆下, 将导线移放到放线滑车内, 拆下1号塔的跳线;在1号塔设置牵引钢绳、导向滑车、绞磨等牵引工具;收紧牵引钢绳;在1号耐张绝缘子串不受力后, 摘下横担悬挂处的连接销子, 随即用绞磨将导线放松落地, 摘下绝缘子串;在2~3号之间, 把落地的导线切断, 将更换的新导线用接续管与旧导线连接好, 牵引新导线, 挂到横担上, 最后连接跳线。3号塔绝缘子串在导线落地检修时, 向大号侧偏斜不超过15°。
(3) 软梯高空不落线修补导线
当导线损伤在修补的范围内时, 可以采用修补的方法。用软梯高空不落线修补导线的方法适用于停电处理35~220k V线路导线损伤, 如图8所示。一般人员组织为六或七人, 其中工作负责人一人, 安全监护人一人, 导线上作业人员一人, 杆 (塔) 上作业人员一人, 地面作业人员两或三人。主要工器具有软梯、软梯头、翻转滑车 (栽头滑车) 、单滑无极绳。
作业步骤:登杆 (塔) 作业人员携带翻转滑车至杆 (塔) 横担处, 系好安全带, 将带小绳的双向滑车挂在需修补的导线上;地面人员将滑车沿导线拉至导线损伤处并利用双向滑车的小绳将软梯挂在导线上, 方法如图9、图10所示。导线上作业人员携带单滑车绳沿软梯至导线损伤处, 系好安全带, 清除导线上的氧化层或其他异物;地面人员起吊修补导线用材料及工具, 导线上作业人员修补导线;导线修补结束, 导线上作业人员沿软梯返至地面, 拆除工器具, 工作结束或转移。
1一导线受伤处;2一绝缘软梯
工艺标准:铝单丝缠绕修补导线要求是选用与导线相同型号和规格的单根铝丝, 缠绕长度不得小于l00mm;铝线的两个端头应拧成小辫。预绞丝修补导线要求是预绞丝的长度不应少于3个节距, 将导线损伤最严重处确定为预绞丝缠绕的中心, 预绞丝应呈螺旋状紧密绞在损伤导线上。补修管爆压修补导线要求是补修管放人导线后, 必须复查补修管的位置, 确保导线损伤点在补修管的中央, 且损伤部位应放在补修管的背侧;先用塑料带在管外包5~6层, 再缠一层黑胶布, 滤油纸浸湿后再在管外包2~3层。要求保护层总厚度约为3mm;所有保护层的长度均应大于药包长度5~10mm;导爆索要按规定尺寸紧密缠绕, 缠绕的方向要与保护层缠绕的方向一致, 缠绕时不得敲击, 防止导爆索在缠绕时发生硬弯、硬折;爆压后补修管的外观质量, 检测方法是游标卡尺测量外径其误差必须符合SDJ 276-1990《架空电力线外爆压接施工工艺规程》规定;飞边、毛刺及表面烧伤应锉平, 并用砂布磨光;爆压管出现裂纹或穿孔必须割断重补;弯曲度不得大于2%, 超过此值时可在补修管上下面垫硬木, 用锤子敲击弯曲处校正, 校直后的连接管严禁有裂纹或明显的折痕。
1—导线;2—走线滑车;3—软梯头架;4—软梯梯身;5—保护绳
危险点控制:悬挂软梯前, 必须验算导线的安全系数, 且系数不得小于2.5;认真核实档内交叉跨越情况, 必须保证软梯下压后作业人员或导线与交叉跨越物的安全距离;登软梯前, 应对软梯进行试验, 确认牢固可靠后, 方可攀登;所有作业过程均不得失去监护;爆破人员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 且有爆压合格证的人员担任;导火索的长度要足够长, 能确保点火人离开危险范围, 引爆时操作人员只能处于雷管开口端反方向, 爆压过程中严禁任何人进入危险区域之内;缠绕导爆索时, 不得用力挤压或敲击;遇到哑炮时, 应等20min后才能接近导爆索, 找出原因, 妥善处理;导爆索、导火索和雷管必须办理领退料手续, 剩余部分应及时退库;分裂导线必须加装护套, 以免损伤其他导线。
参考文献
3.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篇三
关键词:线路施工;配电线路;危险点;预控
变电站和线路工程是国家电网建设的主要内容,线路工程根据输送电压的不同分为送电线路和配电线路工程。本文主要分析配电线路施工中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即低于220千伏电压等级的线路,其中最高电压等级不超过66千伏。与配电线路相对的是送电线路,也称输电线路,即220千伏、330千伏、500千伏、750千伏、1000千伏以及100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线路。电力线路施工危险性大、事故突发性强,容易发生各种伤害事故,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及拆除工程倒塌等方面,需要特别加强安全管理水平与方法,电力线路施工危险点预控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1 危险点预控
危险点预控即对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危险点加以预测、预防,是一种安全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危险点分析辨识与危险点预防控制。危险点辨识也叫危险源辨识,是指发现、辨识危险点,技术层面指防止事故发生、减少或者避免事故造成损失的一系列安全技术。危险源查找、分析、辨识是预防、控制危险点的基础与前提,要从线路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动态控制危险点,单位与个人明确预控重点,责任到人,建立重点突出,层层把关的预控网络,从而保证线路施工安全有效进行。
2 电力线路施工特点
电力线路工程施工的工作场地在室外,施工环境差,社会环境以及雨雪等自然环境对施工的限制性较大,施工期间存在巨大的风险;需要进行大量的高空作业与交叉跨越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要经常在深山峡谷中施工,交通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施工人员作业环境与生活环境差;需要多工种动态配合,作业环境多变,作业设施具有临时性,人与机械设备流动性大,造成施工人员、机械、作业材料动态聚集,施工安全隐患复杂、形式多样、安全风险大、管理难度大。
3 查找危险点
3.1 前期准备工作 核实施工人员是否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安全防护以及安全操作知识,防止高空坠落、触电风险;在安全措施编写方面,如果没有安全技术措施或未交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不严密、不完善,人员选派上违反规定,指派不符合电力线路施工要求的人员上岗,可能导致起重伤害或者触电伤害;线路复测阶段,要防止深山密林中的动物伤害,对施工人员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3.2 铁塔组立阶段 该阶段安全风险较大,施工人员多,技能很难保证,独立施工时间长,监护相对缺乏,高处作业,机具影响较大,需要尽量避免交叉作业。主要危险点包括:地锚埋深过浅;工具器械有缺陷;起吊物下方停留、行走;擅自更改作业方案,未经技术人员同意;随意拆除受力部件、临时拉线,不按规定使用拉线;安全带使用错误;高处作业人员随意向地面抛扔工具、器械以及物料等;高处作业人员转移位置过程中失去保护,随身背带器材上塔或在塔上移动;高塔作业没有采取垂直、水平的保护措施。
3.3 架线施工阶段 该阶段的危险点主要包括:架线前没有对器具进行仔细检查;通信设备障碍;挂瓷瓶时人在垂直下方作业;展放导引绳时在没有专人看护的情况下跨越架;导引绳临锚在跨越架上;抗弯连接器不符合要求;离带电线路距离达不到安全要求;未按要求进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就进行作业;挂线时耐张绝缘子串不安装临时接地线;放线过程中牵、张机没有接地措施;站在线弯内侧处理被挂线,站在圈内或转弯的内角侧展放余线;中断信号的情况下放导引绳、紧导地线;跨越即将离地的导地线;在没有撤离导地线前就拆除临时接地线。
4 危险点预控措施
4.1 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该对施工地区的地势地形与电力线路施工作业特点对照分析,在危险点辨识的基础上,编制安全施工策划,准备教育培训,做好策划工作。预控措施主要包括:切实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明确安全职责,强化安全操作技能培训;重要危险性较高的作业以及分部工程都需要编制安全措施,经交底、全员签字后才能正式施工,对没有安全措施以及交底的情况有权拒绝施工;认真调研,编制有针对性与操作性的安全施工措施,严格审批,未经审批的措施不能进行现场施工;严禁不符合施工要求的人员上岗施工,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作业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严禁无证作业、无证驾驶;在野外施工时,应携带必要的防护用具、器械、保卫器械以及药品,取得当地群众支持,采取防护措施。
4.2 铁塔组立阶段 工作票上注明挖坑尺寸,地锚埋设前由专人测尺检查,检查后在工作票上签字确认;按作业指导规范规程配置工具器械,应符合技术检验标准,带有许用荷载标志,对规格进行严格检查,严禁不合格器具投入使用;加强现场监督,严禁擅自更改作业方案,更改方案需要经过原编审人员同意,合理安排工作程序,起吊物垂直下方严禁人员逗留行走,避免上下交叉作业;在采取补强措施的情况下才能拆除受力构件;高处作业人员塔上移动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用绳索传递物品,严禁抛掷,塔上、地面设监护人员,监督提醒作业人员,参加定期体检,严禁患有职业禁忌症人员参与施工。
4.3 架线施工阶段 架线准备工作应仔细检查相关工具器械,派专人监护施工,严禁违规操作。临近带电作业首先应申请停电,若无法停电则需要编制特殊的安全措施,经总工批准、运行单位同意后,按规定办理推重合闸等手续,运行单位需派人监督施工,带电线路附近施工需设警示牌;按要求办理停电工作票,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未经许可严禁作业,若汇报送电严禁再次登杆作业,严禁约时停电送电。附件安装时,在挂耐张串之前将耐张瓷瓶用金属线短接,在附近安转作业前挂好保安接地线;上下瓷瓶串必须使用下线爬梯和速差自控器;导地线附近安装完成后,人员没有全部撤离前严禁拆除临时接地线,竣工验收后再进行拆除。
5 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危险点预控的内涵,简要介绍了电力线路施工的特点,并分析了施工准备阶段、铁塔组立阶段以及架线施工阶段危险点的查找与相应的预控措施。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危险点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组织措施与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黄龙.论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进行送电线路安全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1).
4.作业指导书 模板施工 篇四
一、材料要求
(1)模板采用规格为951mmX1830mmX16mm胶合板拼装,模板龙骨用于50mmX100mmX3000mm及100mmX100mmX4000mm方木参考选用。
(2)模板及龙骨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其设计要求。安装前先检查模板和方木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3)对拉螺栓:采用ø14以上的Ⅰ级钢筋(最好用HPB300),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沾油备用。
(4)隔离剂:严禁使用油性隔离剂,必须使用水性隔离剂。
(5)模板截面支撑用料:采用钢筋支撑,两端点好防锈漆。
(6)支架系统:钢管、扣件等。
二、质量标准
2.1主控项目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稳固。
(2)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结构(底板、中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3)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及其混凝土接搓处。
2.2一般规定
(1)模板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能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规范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三、安全技术要求
(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端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木楔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2)采用桁架支模应严格检查,发现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及时修复。
(3)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4)支设4m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不足4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5)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
(6)拆除模板应先办理《拆模申请令》,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后方可拆除。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工完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7)拆除薄腹梁、吊车梁、桁架等预制构件模板,应随拆随加顶撑支牢,防止构件倾倒。
(8)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扎脚和空中滑落。
(9)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10)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11)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
(12)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抛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加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13)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14)支撑、牵杆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1.8m高以上。
(15)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杆、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附落。
(16)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地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上的预留,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17)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的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除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伤人。
(18)在组合钢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用36伏低压电源或采用其它安全措施。
(19)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在梁底模上行走。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20)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21)模板顶撑排列必须符合施工荷载要求,尤其遇地下室吊装,地下室顶模板、支撑还另需考虑大型机械行走因素,每平方支撑数,必须根据荷载要求。
(22)砼板上的预留孔,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就做好技术操作规程(预设钢筋网架),以免操作人员从孔中坠落。
(23)工作台、机械的设置,应合理稳固,工作地点和通道应畅通,材料、半成品,堆放应成堆成垛,不影响交通。
(24)操作木工机械不准戴手套,以防将手套卷进机械造成事故。
(25)木模车间内的锯屑刨花应天天清理。在车间内禁止吸烟动火。
四、安全防护措施
(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隙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落伤人。
(2)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3)拆模后模板或方木上的钉子,应及时拔除或敲平,防止钉子扎脚。
(4)模板施工完毕现场内所有遗留扣件、扣件丝杆、对拉螺栓、螺帽、钉子等零星材料全部清理上来并投入使用;暂不使用的退回仓库,不需退回仓库的清理到原材料堆放处。
(5)所有废旧大板上钉子起净,并整齐堆放;可重复使用的大板必须清理至上面施工现场合理利用。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4标
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4标项目经理部
5.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篇五
甲方(供电部门):南宁供电局江南供电分局
乙方(业主单位): 丙方(施工单位):
乙方和丙方因 地铁二号线 项目建设需要进入甲方电力设施在位于星光大道凤凰纸业公司宿舍门口的,东区917线天筑丽城1开闭所至天筑丽城2开闭所联络电缆 的保护区作业,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明确双方安全责任,确保施工中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三方协调一致,签订本协议。
第一条 甲方安全责任
1、乙方和丙方进入线路保护区施工前报甲方后,甲方应对乙方和丙方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或资料,可通过签订本协议书约定有关安全事项。
2、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和丙方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在开始施工前报甲方备案。
3、甲方有权检查督促乙方和丙方执行有关电力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规定,对乙方和丙方现场施工机具或施工作业等不满足电力设施安全运行要求或者有可能威胁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并发出安全整改通知书,直至满足电力线路保护区安全要求为止。
4、乙方和丙方因施工不当造成的甲方电网、设备事故,甲方有责任负责调查、统计上报。乙方和丙方在施工中如发生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规定的特大事故,甲方有权督促乙方和丙方立即通知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要求派人保护现场,并有权要求乙方和丙方提供事故调查书面结论及处理意见。
第二条 乙方和丙方安全责任
乙方和丙方对工程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身触电伤害、电网、设备损坏事故承担安全责任。乙方和丙方应切实履行以下安全责任:
1、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建 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等有关电力生产规程和其他安全生产规定、制度,并严格执行如下规定:
1)划出安全范围,做好现场施工的安全警示标识、危险区域设置警示围栏等警示措施,确保主管施工安全的负责人及危险机具操作人员能够按要求落实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并将安全责任传递到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及每一位施工人员。
(1)地下电力电缆保护区宽度:
地下电力电缆保护区的宽度为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两平行线内区域。
2)不得在杆塔、拉线基础的10米范围内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
他有害化学物品;10米之外开挖取土不得影响电力设施基础的稳定,如可能引起基础
周围土壤、砂石滑坡,进行上述活动的单位应当负责修筑护坡加固;
3)不得在保护区内堆土,如有特殊施工区域,必须保持土面与电力线的距离不小于表3 所规定的距离;
4)严禁吊车在高压线下方或跨越高压线进行起吊作业。临近带电体处吊装时,起重臂及
吊件、建房设备、工器具、材料施工人员任何部位与带电体(在最大偏斜时)的最小
净空距离不得小于表4规定的距离;
5)在电力路线下方通过的泥头车、挖掘机、推土机、吊车、运输车辆等高大机械必须保
证表4所规定的安全距离;
6)不得利用杆塔、拉线做起重牵引地锚;
7)不得在杆塔内(不含杆塔与杆塔之间)或杆塔与拉线之间修筑道路; 8)不得拆卸杆塔或拉线上的器材,移动、损坏永久性标志或标志牌; 9)不得兴建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
10)不得影响电力设施交通的畅通,应预留出通往杆塔、拉线基础供巡视和检修人员、车
辆通行的道路;
11)不得损坏电力设施接地装置或改变其埋设深度;
12)不得在距电力设施周围500米范围内(指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因工作需要必须
进行爆破作业时,应当按国家颁发的有关爆破作业的法律法规,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 措施,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并征得当地电力设施产权单位或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报 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13)不得进行其它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
2、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的一切施工活动,必须编制安全施工措施交甲方备案,施工前乙方和丙方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整个施工过程正确、完整地执行,无措施或未交底严禁布置施工。
3、开工前,乙方和丙方应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将参加安全教育人员名单(包括临时增补或调换人员)备案。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有有关部门核发的合格有效的上岗资格证书。
4、乙方和丙方应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施工范围装设施工机具与电力线路需保持的安全距离警示牌或标志,不得超越指定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擅自拆除、变更甲方电力线路防护设施及警示标识。
5、乙方和丙方必须接受甲方监督、检查,对甲方提出的安全整改意见必须及时整改。
6、乙方和丙方施工过程中发生人生伤亡(因高压线触电)、电网和设备事故或危及电力生产运行的不安全情况,应立即报告甲方,并积极配合调查。
7、乙方和丙方应执行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施工报告和处理规定》和《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对人员在施工中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还必须用立即用电话、电传或电报等向事故所在地的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工会报告,按规定组织调查处理,并由乙方和丙方统计上报;如发生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规定的特大事故,还应立即通知当地政府、公安部门,并要求派人保护现场。并将事故调查组的事故调查报告及乙方和丙方事故处理意见提交甲方备案。
第三条 甲方、乙方和丙方负责人联系方式及响应时间
甲乙丙三方应以工作联系单、传真、电传等书面形式送达对方。接到对方的书面联系时,应于4小时内予以响应。
1、甲方指派(姓名及电话号码)胡敏*** 负责与乙方和丙方联系电力设施安全防护方面的工作。
2、乙方和丙方应设有专职电力设施保护安监人员。乙方指派(姓名及电话号码);丙方指派(姓名及电话号码)作为现场安全监督人员,并与甲方保持联系。
第四条 违约责任
1、由于乙方和丙方现场施工造成甲方电力设施基础稳定、设备损坏等财产损失,由乙方和丙方依法承担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刑事责任;甲方将通过诉讼方式要求施工单位赔偿电量损失金额,被损坏设备材料的购置、更换、修复费用。乙方和丙方还将赔偿因停电给用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或第三方因此造成的全部损失。
2、如乙方和丙方现场施工机具或施工作业等不满足电力设施安全运行要求或者可能威胁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经甲方对乙方和丙方提出书面整改意见不及时整改的,甲方将启动“电力设施联动保护机制”对乙方和丙方相关用电区域进行停电,暂缓用电报装业务,并上报当地政府与案件部门要求处理。
3、发生以下情况需停工整顿的,因停工造成的违约责任由乙方和丙方承担;(1)人身伤亡事故(因高压线触电);(2)发生甲方电网、设备事故;(3)发生乙方和丙方现场施工机具或施工作业等不满足电力设施安全运行要求或者威胁甲方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行为需要整改的。
第五条 本协议自甲、乙丙三方签字之日起生效,至乙方和丙方向甲方办理完毕退出电力设施保护区施工作业之日终止。
第六条 本协议期限内,三方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协议,如有未尽事宜,须经三方共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
第七条 争议解决方法 发生争议的,三方进行友好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条 本协议一式肆份,甲方执贰份,乙方和丙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九条 经三方协商,需补充的其他条款: 甲方(盖章):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江南供电分局 甲方代表:(签名)
地址:南宁市壮锦大道8——18号
邮编:530031 电话:*** 电话:2701319 协议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名)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协议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名)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协议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协议签订地点:南宁市江南区 附件:事故定义与等级确定 附件
事故定义与等级确定
1、在《电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施行前,事故的定义和等级确定: 1.1 人身设备事故的定义和等级确定:
1)较大及以上人身、设备事故定义和等级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
2)一般人身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3人及以上1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3)人身重伤事故,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进行界定,是指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一般设备事故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南方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的造成500万及以上,不满1000万直接经 济损失的事故。
5)A类、B类一般设备事故,是指《南方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的事故定性。
6)人身轻伤事故,是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人身轻伤的确定按法(司)法(1990)6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标准。1.2电网或电力系统(以下简称“电网”)事故的定义和等级确定:
1)重大及特别重大电网的事故定性按上级事故调查组的事故调查报告来确定。2)较大电网事故是指《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4号)和《南方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的特大电网事故。
3)一般电网事故是指《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4号)和《南方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的重大电网事故。
6.施工图审查作业指导书 篇六
一、工作程序
1、技术部综合员填写施工图审查委托书和申请表(委托书和申请表均在审图中心取得,委托书一式四份),委托书需加盖公章。
2、技术部综合员携带相关图纸和资料到审图中心进行报审。(详见流程图)
3、报审后,各专业图纸分别由相应专业专家进行审查。15个工作日内可以出具施工图审查意见单。
4、将施工图审查意见单并反馈给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根据施工图审查意见单修改施工图。施工图修改完成后,将修改后图纸再次报到审图中心进行复审。
5、复审合格后,在审查合格的施工图上加盖审查合格章,并
按照工程建安成本的1.5‰交纳审图费,最后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证》。
二、注意事项
1、报审前将各种手续、计算书等资料准备齐全。
2、将第一次审查意见提供给设计单位时,同时将各专业审图专家的联系方式提供给设计单位,并叮嘱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在改图过程中不明事宜或有争议问题与审图专家多沟通,以争取图纸修改一次后即可合格,缩短审图时间。
3、各工程施工图可以分专业单独审查,某个专业审查合格后即可通知设计单位晒该专业图纸。
4、单体工程较多分批报审时,每批报审工程有一个报审号,需同一批图纸均审查合格后方能获得审查合格证。
7.概述架空线路作业安全措施 篇七
线路停电工作, 除应完成保证电气工作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外, 还应遵守本条的规定。
1.1 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产权属于用电单位, 并自行负责维护
者, 工作需要由供电系统变电站停电时, 应事先与供电部门办理停电手续。
1.2 停电工作的安全措施完成后, 应立即在已停电的线路断路设备处悬挂“禁止合闸, 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1.3 工作结束后, 工作负责人检查工作质量, 拆除所有接地线, 线路即视为带电。
全部工作人员离开工作现场后, 方可申请送电。一经申请送电, 任何人不得再登杆工作, 如需要再进行工作, 应重新办理停电手续。
1.4 气候条件恶劣时, 如雷雨、6级及以上大风应停止线路作业。
2 登杆工作安全措施
2.1 登杆前应先检查杆根是否牢固, 新立杆的杆基未夯实以前, 禁止攀登。
2.2 登杆前应检查登杆工具, 如梯子是否牢靠, 安全带、脚扣、安全绳、小绳等是否完好。
2.3 高空作业人员 (包括地面辅助人员) 必须戴合格的安全帽。高空作业时, 杆塔上必须系好安全带, 并应注意过往行人与车辆安全。
2.4 使用脚扣应符合下列规定:
a.脚扣大小应与电杆的直径相适应;b.脚扣上必须有大、小皮带, 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整无损。如有豁裂或糟朽应更换后再用;c.使用带有防滑橡胶脚扣登杆时, 应检查胶皮层有无脱落、离骨及平滑现象;d.脚扣使用前, 应检查是否已摔过, 如开口过大, 过小或歪扭等, 都应进行修理。
2.5 使用安全带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安全带使用前, 应检查有无腐朽、脆裂现象, 所有钩环是否牢固, 带上的孔限有无豁裂;b.安全带上的钩环应有保险装置, 防止自动脱钩;c.安全带应系在可靠处, 禁止拴在横担、跳板, 杆尖上以及将要撤换的部件上;d.系安全带时, 首先将钩环钩好, 保险装置上好后再行探身或后仰, 禁止听响探身。在杆上转位时, 不应失去安全保护。
2.6 使用梯子应符合下列规定:
a.梯子的长度应与施工场所的高度适应;b.梯子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牢固完好, 有无劈裂或损坏;c梯子的荷重应大于登梯者的体重及所载荷物的全部重量;d.梯子的竖立与地面的夹角以60°为宜。在光滑及冰冻地面上应有防滑措施;e.梯子上的工作人员, 不应探身, 以防止重心偏移摔伤, 同时必须把腿别在梯凳中间, 不要站在最上一级上工作;f.梯子应有专人相扶。梯子上有人工作时不应移动梯子根, 且梯子下方不准过人;g.梯子如架在导线上或金属架构上, 应有金属钩, 金属钩与梯子连接必须牢固;h.梯子不应架在箱、桶、平板车等不稳定的物体上;i.需要在杆上绑紧梯子时, 使用的小绳直径不宜小于15mm;j.双梯下端应没有限制开度的拉链。高度超过4m时, 下部应有人相扶, 上边工作人员应系安全带作业;k.使用金属材料的梯子进行低压带电作业, 应采取绝缘措施。
3 在带电线路邻近或交叉处工作的安全措施
3.1 如果停电检修的线路在另一带电线路上方, 原则上将下方带电线路停电, 否则应制定安全措施, 并满足下列要求:
a.带电与停电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符合规定;b.在带电线路上方交叉的线路上进行检修, 如需松动导线时, 必须在带电线路上方设跨越架或用高车等设备, 其架宽应比线路横长出3m, 并和线路中心位置相一致。跨越架两瑞应有档线柱等防止导线脱落、滑跑的措施。
3.2 使用绞车等牵引工具时, 应接地。拆导线时, 亦要将所拆导线接地, 以防止感应电压。
3.3 检修线路中某一段与带电线路邻近、平行时, 应在检修的线路靠近带电线路的线段上增挂接地线。
邻近带电的杆塔应挂有“禁止攀登, 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3.4 同杆并架的线路及35k V以上的并行线路, 当一路带电运行另一路停电检修时, 每基杆塔均应设专人监护。
4 立、撤电杆工作安全措施
4.1 立、撤电杆工作要设专人统一指挥。
开工前, 应讲明施工方法和联系信号。工作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在居民区或交通道路上立、撤电杆时应设专人看管行人和车辆。
4.2 立、撤电杆要使用合格的起重工具, 施工前, 应在现场检查机具是否良好。禁止过载使用。
4.3 立、撤电杆过程中, 杆坑内禁止有人工作。除指挥及有关人员外, 其它人员应撤至距杆坑1.2倍杆高的距离以外。
4.4 立杆过程中, 如必须修理坑壁时, 应暂停立杆工作, 并采取防止杆身滚动的措施。
4.5 撤杆时应先检查杆塔的导线、拉线及拉线的稳固情况, 防止松拆拉线过程中倒杆。
4.6 使用吊车立、撤杆时, 应注意事项:
a.吊车位置应适当, 吊车支架应放妥, 应有防止下沉、倾斜的措施, 吊钩应封口防止吊绳松脱;b.钢丝绳应系在杆身的适当部位, 防止打“前沉”;c.用吊车按杆时应先试拔, 如有问题应检查有无卡盘及底盘等其它物体;d.起吊过程应有专人指挥, 分工明确, 并与司机确定指挥信号;e.起重机下不许站人。
4.7 吊车在带电线路或设备附近工作时, 吊臂及被吊电杆应与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 应符合规定。并应有专人监护。
5 放、紧线工作安全措施
5.1 放线、撤线和紧线工作, 均应设专人统一指挥。所有工作人员应明确联系信号,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
5.2 在架设线路的上方或邻近有带电线路或设备时, 放、紧线过
程中, 除将导线接地外, 还应用小绳拴好, 指定专人拉紧, 防止导线弹碰上方或邻近带电线路。
5.3 紧线前, 应检查导线有无被树枝、房檐卡住, 被泥土埋住, 被冰冻住现象和其它障碍物。
5.4 紧线器的选用应根据导线截面的大小, 紧线时应慢慢升起, 尤其在大档距的山区。
紧线时工作人员不得跨在导线上, 不应站在导线内侧。
5.5 紧、撤线前应先检查拉线、拉桩。
在无拉线、拉桩的电杆上紧线时必须先打临时拉线。在紧大截面导线过程中, 应有专人观察拉线、拉桩有无变形现象。
6 户外变电设备和配电变压器台上工作的安全措施
6.1 在户外变电设备和变台上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6.2 户外变电设备和变台工作应认真执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措施。并悬挂安全标示牌、装设临时遮栏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6.3 在变台上工作, 如果高压侧线路不停电, 只能拉开跌落式熔断
器工作时, 必须确保人体的任何部位及工具在最大操作范围内均应满足对带电部分的最小安全距离, 并应设专人监护。
6.4 在变台上工作, 无论线路是否停电, 必须先拉开低压倒隔离
开关或取下低压熔断器后, 再拉开跌落式熔断器, 并在停电的高压母线上栓好接地线。
参考文献
[1]雷宁.浅谈10kV配网架空线路运行检修带电作业[J].宁夏电力, 2009 (3) .
【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推荐阅读:
线路旁施工安全措施09-03
绿化施工作业指导书06-19
砼施工作业指导书10-22
作业3 旅行社产品线路设计06-25
融创施工图作业指导书09-15
2015年北京地铁线路规划图(北京地铁各线路的颜色)09-07
线路设计方案08-20
供电线路检修09-19
java 学习线路08-13
高频电子线路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