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

2024-08-15

如何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共8篇)

1.如何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 篇一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一个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多重视,更大发展,这个民族才能自觉、自信、自强。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要求完成以下重要任务:

(一)、统一认识

充分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文化自觉性,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贯穿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同时,要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

(三)、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

大量优秀文化作品的涌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作品的创作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五)、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六)、积极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队伍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才对于文化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大批文化技术人才。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为实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如何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 篇二

关键词:网络文化,文化强国,草根

一、草根的力量:网络文化的一大特征

(一) 草根:被网络文化形塑的群体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之下, 经历了网络初始传播、新旧媒体互动和外界力量介入三个阶段, 草根群体作为一个被网络文化形塑的群体, 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

按照以往的研究, “草根指和主流的、精英的文化、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活动力量。草根具备三个特点:顽强的生命力, 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大众性, 遍布每一个角落:通俗性, 广大群众容易消化接受”。

事实上, 草根群体的概念由网络而生, 又反过来构成网络社会的一大群体之一, 影响网络文化的构建。在这一双向互动的过程中, 草根群体慢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存在特征。

(二) “生生不息, 连绵不绝”:草根群体的属性

更确切地说, 草根群体是与精英群体相对应, 暂居弱势, 自身素质却在底层大众中占优的群体, 只是缺乏茁壮成长的土壤。因此, 草根群体的存量之大异乎寻常, 可显露出来的却为数不多。

草根作为由基层弱势群众构成的相对于精英阶层的群体, 几乎覆盖了中国版图的每一个角落。而其从事领域之多, 活动范围之广更是仅次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除此之外, 草根并不同于一般的大众, 因为其拥有更为出色的素质、眼界或技能。换言之, 草根群体隐含着一定的褒义元素。因此, 草根文化自来拥有脚踏实地并一直前行的思想信念。

与此同时, 草根之间的土壤共性极大, 联系密切, 占据的社会空间更是广阔, 既拥有或可以很快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又不至于因为社会地位而疏于与他人的联系, 这也是草根群体区别于精英群体的一大属性。

二、草根堆砌楼宇:建设文化强国的作用及对策

网络文化的特征繁多, 其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个性化的特征为多数学者所共识。而草根文化恰能在网络文化环境的四个特征领域给予文化强国极大的助益。

(一) 接收阳光:开放性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广泛的资源共享和打破时空限制上, 也体现在阶层模糊、标签简略等抽象层面上。草根群体乐于使用社交媒体来填补现实, 而非如同所谓的成功人士那样本身就拥有充实的现实生活。而在社交媒体热度依旧的当代网络环境, 这一批喜爱并擅长利用社交媒体的网民完全可以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感召下, 发展文化产业, 促进文化创新事业, 从而实现文化强国。

此外, 文化强国也意味着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社交媒体的使用成本极低, 覆盖面广, 方式喜闻乐见, 可谓进行跨文化与国际传播的一大利器。而草根文化自身带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乐观幽默的自嘲习惯, 能够拉近文化间的距离, 从而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同时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因此, 妥善地对待草根文化, 改变其使用社交媒体的观念及主题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要手段。

(二) 关系紧密:互动性

网络社会的另一显著特征, 或是说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便是足够的互动, 而互动便决定知识传播与共享的效率, 与此同时加大社会成员黏度, 促进社会和谐。相比精英阶层, 草根群体彼此更容易产生频繁而深入的互动。

继续运用“草根”这一生物概念的模型阐释, 草与草之间距离微乎其微, 乃至于根系生于同一片土壤, 血脉相连。而类似树木的精英阶层和其所承载的文化则注重独立和尊严, 互动程度有限。

建设文化强国,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不仅需要个人自身的努力, 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合力。而若充分利用草根群体大多以围绕话题为主的良好互动, 则不难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级传播机制, 从而为文化强国提供道德领域的智力支持。若草根群体重话题而多思考, 固然可以增加传播内容的深度;而若其重互动而轻内容, 也可扩大传播的范围, 对文化强国均有助益。

(三) 标签式的个性:虚拟化中的个性化

网络社会当中, 无论传者受众, 个性都十分鲜明。和订阅类似, 网络相对现实世界简略的拟态环境也提供了许多标签供网民寻找并认证, 从而达到某种少量共性的个性。如微博会在用户注册之处要求其选择喜欢的标签, 以便标签相近的用户联系, 并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

从个人发展和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这种带有明显共性和贴标签性质的个性并不是真正的个性。可作为拥有中国梦的中国人, 民众需要一定的身份认同, 从而发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草根能够作为接受身份认同的先锋队, 承上启下, 带动大众与精英群体共同进行身份的进一步认同, 从而建设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烙印的网络文化。

(四) 敏感的风向仪:对议程的关注

以草根模型的视角来看, 作为柔弱低矮的青草, 对风十分敏感;同理, 作为社会中暂时无法占据大量物质精神资源的群体, 草根阶层对媒体所设置的属性议程十分敏感, 而按照属性议程设置理论, 实质性属性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情感属性, 即新闻报道引起受众情绪反应的方面, 探讨公众对实质性属性所持的态度是正面, 中立亦是反面。这与草根阶层的年轻与情绪化息息相关。同时, 由导向需求理论可知, 个体通过媒介搜寻信息的积极性越高, 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也越高, 而熟知网络媒体的草根阶层更易受到议程设置的影响。

这一特性自然拥有两面的影响。草根阶层容易被舆论影响煽动, 同时也更加容易接收和理解主流价值观议程的合理传输。就理解力而言, 草根阶层足够出类拔萃, 这使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大幅度增强。那么, 在制定政治传播战略时, 便可以将草根群体假定为目标受众, 进行针对性地精准投放。

三、网络社会中的文化强国:未来的预测

(一) 草根型技术人才:网络强国的需求

网络社会的初步构成便是以相对完善的网络技术为依托的, 在未来, 网络强国必然是文化强国的前提。而精英阶层一向偏爱商业和政治领域, 最底层的大众群体又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工作, 只有获得足够土壤阳光的草根才会投身技术领域, 完成民众向技术人员转型的过程, 为国家发展网络技术贡献力量。

事实上, 草根文化中坚韧顽强、乐于互助的部分恰巧符合我国需要开拓式发展技术的国情。由此可见, 在未来的文化强国发展战略中, 社会资源需要向草根群体倾斜, 扶持出坚韧向上的一批高素质的具备草根文化的网络建设队伍, 改变现有互联网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有限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而奋斗。

(二) 草根的茁壮成长:阶层的模糊

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草根群体的贡献, 与此同时, 草根群体也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确立自身定位, 宣传草根文化, 最终在二元的精英与大众阶层中间开辟出独特的文化阶层。

新的草根阶层并非被动地接受定义, 而是成为基层大众心中更为接近的标杆, 扮演着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对于工人的角色。换而言之, 社会阶层更加模糊。与阶层模糊同时发生的, 是知识鸿沟的缩小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由于矛盾内耗的降低而得以实现的跨越式增强。

在未来, 文化强国的楼宇并非依靠传统工业的钢筋混凝土筑成, 而需依靠方兴未艾、渐渐站稳脚跟的草根群体和草根文化堆砌。网络与其群体所承载的文化应当会作为社会舆论、公民活动、政治参与等多个领域的焦点存在, 而文化强国的主体、方式甚至直接目的都会与网络社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一重要性决定了其应当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共识与关注。

参考文献

[1]王琳, 杨永志.论网络文化的现实维度[J].学术论坛, 2011 (35) .

[2]王富强.网络视角表达下“草根文化”发展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 2013 (1) .

[3]李炳毅, 齐春梅.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文化强国[J].科学·经济·社会, 2013 (31) .

[4]彭毅力.网络文化:在生存论的视阈中——一种对网络文化本质的探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 (6) .

3.如何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 篇三

关键词:文化强国;建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24-02

2011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我党首次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并且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1]。

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分析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将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做了新的阐述和提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

回顾我党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可以看出,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十八大将其写入报告,是国情、党情的客观要求,是全球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增强凝聚力、创造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国家、民族实现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我党在新时期能否坚定高举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人民是否能得到全面发展,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我党始终高举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3]而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直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我党自身理论建设的创新发展无不与先进文化的建设有密切的联系。而在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一个拥有九十多年历史、八千多万党员的老党、大党,中国共产党要想始终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巩固文化发展中的引领地位,就必须举全国之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全面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面向21世纪的伟大追求,这不仅需要政治、经济、军事等建设的保障,也需要文化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创造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衰微相伴中华文化的衰微而生,而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则始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开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全新的文化建设。对此,毛泽东曾经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4]从这些可以看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建设,对其在实际上的生存与发展上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只有建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精神上的保障。

(三)实现人民自由全面的发展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也将其视为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不变的历史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一直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恩格斯曾经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5]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要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更要享受到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是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实现与物质生活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1]要想在世界文化潮碰撞中站稳脚跟,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唯一的选择。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安康,既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又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有了这个目标,才能不断强化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提升综合国力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持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就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自身着眼,把我国建成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使我国文化“走出去”,推向世界。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对外交流范围和渠道不断拓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传播的理念、产业的发展差距还很明显,这必然要求我国具有更强烈的文化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有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强了,国家的“出口”才会有影响力,我国的文化安全才会得到更好的维护。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提供强大武器

当前,社会思想文化活跃,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发展迅速,各种论坛、讲座、报告不胜枚举。由此带来的各种思潮纷繁复杂。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必然会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因此,思想文化阵地上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歇。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2],坚持文化发展的导向,占领思想文化的阵地。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正是为占领阵地而提供强大的文化武器。面对思想文化战线的复杂情况,仅靠个人、单位是不够的,必须集全党全国之力,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工具,把最广大的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才能集中起最为强大的力量,理直气壮地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增进社会思想共识,指引文化前进的正确方向,抵御住一切非科学的、错误的、不健康的思想文化观点的侵蚀。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解决当下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根本措施

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的同时,我国的文化领域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总体而言,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1],从中产生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要从根本入手,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不断推进文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首先,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引领全党全国提高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当下,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只注重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给全党提供了契机,使“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这一真理成为共识。在思想观念上转变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发展的错误倾向,为我国文化建设开辟新局面扫清障碍,拓宽思路。

其次,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发展创新。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着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不足,质量有待提高,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足。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牵引,做出文化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组织引导,最大限度地解放文化生产力。

再次,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明素质。在经济高速发展下,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少数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社会上占有很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一些人的“生存法则”。《决定》指出,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1]。因此,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任务十分繁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群众中形成自我教育的氛围,引导群众自觉弘扬科学,抵制低俗,从而使全民族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最后,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一个民族之所以独一无二,文化传统是其主要特质。胡锦涛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6]对于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不仅要注重保护,更要实现现代创新。但在这两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物的保护与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是我国面对的传统文化弘扬的课题,而且是目前我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运用高新技术保护文化遗产,更好地使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真正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和现代化创新。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到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国的文化建设走过了辉煌的十年。文化建设的新成就不断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向前发展。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清国际国内文化发展、交流、碰撞、融合的形势,认清我国文化建设现状。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6]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此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表明党中央已深刻认识到拥有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对于现阶段我国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而每一名党员都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自觉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列中,为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胡锦涛.在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20.

4.如何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 篇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新形势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响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系所在,是衡量小康社会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春风雨露,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也是体现社会各阶层不同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党全民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我们广播电视媒体是传播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广泛最便捷的桥梁和细带,在建设文化强国中,不仅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直接体现者,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间接推动者;不仅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自身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要发挥媒体优势,切实搞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报道,为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决定》精神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广播电视各类宣传如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几点感悟:

一、大力宣传报道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时刻滋润着我们民族的生命,涵养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生活。中央和省级广电媒体,应带头按六中全会《决定》要求,从宏阔视野上疏理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精髓和表现形式,结合时下正在向纵深延展的“走、转、改”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大力度宣传和推介,从战略高度继承好、弘扬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结合实际,宣传报道精华,抨击摒弃糟粕,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中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抵制低俗之风,反对过度娱乐,自身更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净化声频荧屏,拒绝庸俗、媚俗、低俗的文化传播;地方城市广电媒体和县级广电媒体,应坚持本土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大力加强区域性特色文化宣传,推进文化大市、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市、文化强县迈进。例如我们盐城市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又是海盐之城和沿海开放城市,红色文化、白色文化和绿色湿地文化的资源稟赋相当丰富。盐城又是中国淮剧和杂技的发源地,市辖9县(市、区)曾被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文联及相关协会命名的“中国书法县”、“中国散文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二胡之乡”、“中国小戏之乡”、“中国发绣之乡”、“中国面塑之乡”、“中国剪纸之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杂技之乡”、“中国龙舞之乡”等“国字号”的持色文化县名称有10多个,区域文化资源富甲天下。我们盐城广播电视台除了由文艺中心创办了《唱响淮剧》《民间大观》《快乐多看点》等专门弘扬本土特色文化的电视栏目外,新闻中心、社教中心、广播传媒中心、盐城广电报《今周刊》也都设定专栏、专版从不同侧面报道文化强市建设的千姿百态。还结合“五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新闻行动,沿着204国道、沿海大通道、331省道等交通要道,进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题采访,从而保证文化宣传报道在密度、深度、广度、锐度上都浓墨重彩、超出以往,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酿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大力宣传报道和谐文化的丰富内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广电媒体宣传报道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深入研究它的理论体系、丰富内涵、价值目标、社会功能和实践作用,为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比如说,我台社教中心《法眼生活》、《7点看法》栏目通过节目形态,采访报道“孝文化沦丧”的案例,抨击不孝行为,弘扬中华民族“百贤孝为先”的文化内涵;通过纪念雷锋逝世50周年喜看“社会道德依然向善”的系列报道,反映广大市民救死扶伤、拾金不昧、慷慨捐助、助人为乐的各种类型。同时通过具体案例,抨击一些官员道德缺失,一些企业和商人坑蒙拐骗道德沦丧、一些文化名人道德失范、一些公民道德滑坡的不良行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再如,我台新闻中心的《今晚播报》栏目,今年二、三月份浓墨重彩地加强了“雷锋精神”文化内涵的报道,通过系列访谈告诉青少年一代一个寻常的雷锋,阐明“雷锋精神”在上世纪60年代就是“真善美”的化身,70年代是“爱憎分明”的代表,80年代是“钉子精神”的典型,90年代是“爱岗敬业”的模范,21世纪以来是“大爱奉献”的标杆。较为详细地解读了不同时代赋予雷锋精神的不同的含义。这组系列节目不仅老年人、中年人爱看,就是青少年看了也传递善心、传递大爱。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十要有益的。

三、大力宣传报道各地如何转换文化发展方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发布以来,我国各地都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演艺剧团改制转企进度明显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史无前例。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并驾齐趋,文化产业集群也如雨后春笋,令人欣慰。这些,都是我们广播电视媒体宣传报道的极好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我们广电媒体的领导要带头下基层、下文化企业、进文化人家庭。广大广电新闻从业人员也要在文化创新的采访报道中进行体验式“走转改”,牢记“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只有植根基层汲养分,才能贴近实际出精品。”我们盐城市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举办“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大型洽谈会和成果展示会”,2010年吸引国内外投资65亿元,2011年引资达到165亿元。引资改建、扩建、新建的项目达到160多个。我们盐城广播电视台都进行跟踪报道。各频率频道根据栏目的定位和表现形式,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和延展。其中像江苏奥斯乐园、“梦幻水城”、“先锋岛文化艺术广场”等百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周周有跟踪报道,月月有专题展示,文化创新的推进力度不断升温加大,市领导多次在不同会议上给予充分肯定。广大市民群众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也使我们的自办节目的收视率和市场占有份额赢得了双超历史的良好成绩。

四、大力宣传报道地方政府和各地文化新闻单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做法与经验

现在,各级政府和文化新闻单位在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决定》过程中,都能自觉做到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手强,使我们的城乡建设既拥有“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又拥有“文化”。比如我们盐城市近两年来累计投资300多亿元,新建了中国海盐博物馆、盐镇水街、文化艺术中心、广播电视塔、杂技大世界、新体育馆、新美术馆、新会展中心、新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整修扩建了新四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实现了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与此同时,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扩建新建了45家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新建了近400家农家书屋,常年免费对公众开放。以往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民“精神增收难”和老人“精神欠收多”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缓解。我们广播电视媒体抓住亭湖区的“和谐社区天天乐”、射阳县的“文化大逢车村村到”以及有关县(市、区)的“农民上网搞春晚”、“快乐老人才艺大赛”、“民间艺术大会串”、“文化大集月月办”等新老结合的文化活动载体,适时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这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大力宣传报道如何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化人才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强化了艺术教育,社会上各类艺术类培训班更是星罗棋布,灿若云霞。我们盐城广播电视台已经连续三年举办“少儿春节联欢晚会”,推出少年儿童文艺骨干人才300多名,其中有20多人参加全省、全国各类少儿文艺比赛获得一、二等奖或金奖银奖。对这些出类拔粹的少儿文艺人才,我们经常进行跟踪报道或专题报道,鼓励、鞭策他们健康成长。当然,媒体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推介少儿文艺人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类宣传报道,在全社会酿造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牢固树立人才是的第一资源的思想,推进人才强国的战略顺利实施。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报道好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化、文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各种决策举措,解读好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刻内涵和方针政策;同时也要宣传报道好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人才强省、人才强市和人才强县的战略和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报道好中央和各地如何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如何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方式,如果拓宽文化人才培养领域,提高文化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人才队伍情况和经验。报道好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尤其是要报道好各种重大节庆、传统节日、重要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时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各类文艺人才在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广电媒体自身也要借助贯彻落六中全会《决定》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队伍建设,为广播电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障。具体讲,一要通过认真、反复地学习六中全会《决定》,提升广电从业人员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好“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尤其是在当前正在深入开展并永无止境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要自觉俯下身、弯下腰,迈开双脚下基层,不怕一身汗水两腿泥,老老实实地拜人民群众为师,增强对国情、市情、民情的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尊重纸媒体、多媒体同行的创造;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构建新闻舆论的传播臻境,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奋发向上、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氛围;二要建立健全符合时代要求的广播电视人才发现机制和确认标准。注重打披行业、地域界限,实行开放竞争,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三要注重盘活现有人才,做到择善而用,择优而奖,科学使用,分流人才。逐步做到为职择人,任人为贤;四要注重通过绩效挂钩,能者多劳多得的工资奖金分配机制,激发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业绩、锻炼本领。辩识、发现、选拔、使用业绩显著的拔尖人才。还可以通过职称评定、确立“首席制度”、拉大岗位补贴比例、实行优稿优酬、业绩突出者重奖方法提高每个员工适应工作角色的转变能力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转变能力;五要注重人才治理结构的调整。人才重在使用,古语云:“用当其才则安,用非其才则怨。”人才配置使用也有“青春期”、“旺发期”,要不适时机地在一个人才能上升的阶段,对其才能贡献给予正确的评价,并确保他们的技能、志趣、能力、所得薪酬与战略目标一致,要充分让关键人才在最佳时期能发挥最大效应;六要注重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才培训制度。不管是“外引”的人才,还是“内选”的人才,都要通过不间断的培训来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广播电视媒体兵强马壮、人才济济,才有可能促进广播电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广播电视文化繁荣发展了,近而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六、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广播电视产品可以直接走向国际,也可以辅助对外文化交流走向国际。我们要按照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认真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既要统筹中央台和地方台,加快推进广播电视节目海外落地,又要坚持政府推动,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切实做好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四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地方台只有各尽所能,同样也可大有作为。我们盐城广播电视台近年来除了专门成立外宣节目部、不断向央视四套、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组织发稿外,还通过黄河电视台、美国欧洲有关电视频道租频落地,传播盐城的特色文化节目,每年用稿都不少于200篇。最近,正在联系洽谈准备租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有关频率时段,传播盐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文化节目。除此,盐城的发绣、农民画、民间剪纸、面塑工艺、葫芦画、麦秆画走向国际展览、盐城的杂技到世界多国演出,盐城的大学生文艺团队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盐城的书法美术作品赴东南亚诸国交流展出等,我们都派记者跟随采访报道,推介盐城特色文化产品。此外,还多次单独组织或配合政府组织同香港、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尤其是盐城先后开通与香港、首尔、台湾台此市直航后,我们通过各种民间文艺组织同香港、韩国、台湾进行多次多种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优秀传统文化,每次都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邓天文 作者为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

5.建设文化强国 篇五

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因为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一种文化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我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首先,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而发展离不开充满激情的青春理想,离不天大的志向作为前行的航标,离不开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我们会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我们有了坚定的志向和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将志向与目标变为现实。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一旦拥有远大志向和理想,就会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和战胜困难,就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开拓奋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其次,要做到自强,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后,要做到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在科技和教育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当代青年有较多的机会学习、运用、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广大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如果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开文化的支撑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现在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总体小康,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人民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综观世界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共同的精神家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是引领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指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科学发展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鲜明主题,也是文化建设的鲜明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把着力点放到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上来。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措施,着力优化文化发展的布局和结构,推动文化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充分考虑普通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切实维护低收入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鼓励创作生产更多受到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文化的与时俱进,实践的深入推动着文化的不断创新。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要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的要求,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党的十八大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抓紧工作、抓紧落实,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文化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建设相衔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要针对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强化道德修养,强化职业操守,力争使社会道德状况明显好转。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心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声,在人民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着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唱响网上主旋律,使互联网等新

兴媒体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新空间。

6.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篇六

【摘要】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经久不熄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执著。新形势下,建设文化强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文化自信的魂,以改革创新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动力,逐步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群众基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建设文化强国要以文化自信为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经久不熄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执著①。我国文化自信源自对民族的、传统的、当代的、革命的、世界的文化理性审视和借鉴;源于从未间断的传统文化精髓,是在传统文化上的传承发展;源于以一种开放心态兼容并蓄吸收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内的世界一切先进文化,在外来精品之上加以本地化吸收融汇;源于不断壮大的综合实力和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些都是支撑文化自信的内因。只有对本国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在文化强国追求中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给予文化自信深厚历史底蕴。从世界看,文化对传统固有的根本命脉不可割舍,任何一个国家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唯一的结果就是丧失特质。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信文化系统,内涵丰富、体系庞杂,儒家伦理、道家生命哲学和释家宗教信仰构成了完整体系。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从多种族、多民族、多文化不断融合创新中发展,始终如一贯穿着尊生爱人、保民养民的价值追求,浸透着对大众民生的关爱,多重形态文化样式满足了各个时代不同社会阶层文化需求,形成庞大的受众群体,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创新性,即使在外族入侵时期也从未中断,显示出极强生命力,使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这一特性具有重要的精神导向和伦理垂范作用,塑造着民族心理,锻造了民族向心力,铸就着民族精神,维护着民族尊严,展现着民族形象,维系着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强大自信。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精髓结合为文化自信注入活力。马克思主义学说以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其原理、方法、观点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这片灿烂文明的古老沃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关键是其将中国化作为一种内在要求,为不同民族群众理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一样,是一场文化过程,包括文化传播、文化认同、文化融合等环节,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并构成其重要内容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优秀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重要理论,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既从传统文化精髓中找到生根发芽的有效路径,为文化繁荣撒下了种子,也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更为丰富营养和坚实保障。

三是强大综合国力与文化自信相生相伴。文化自信背后是强大综合国力。纵观我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一个国家或朝代文化繁荣、文明输出,无不是立足于强大实力,如我国历史上的秦汉文化、唐宋文化,又如近代历史上以英、美为代表的欧美文化。“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中国文化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起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③近代中国所受的文化冲击,不断失去文化自信,直接源于战争带来的文化输入,反映了国家实力衰败导致文化失去基础。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是政治独立、经济发达、国民富足。中国文化自信在强大综合国力支撑下与日俱增,在对外交往、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也正源源不断进行文化输出,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点。

文化自信是文化进步、国立强盛的结果,同时又增强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信心和方向。改革开放虽使物质极大丰富但出现了“精神文化饥渴”,使文化强国建设有强烈现实性。文化强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发达的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和丰富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会使群众受到教育、感染、鼓舞、激励,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群众也能从丰硕的精神文明中汲取营养、享受成果,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由个体素质提升带动整体水平提高,使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建设相辅相成。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优秀传统文化

蕴藏于传统文化最深处在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为政治国上的民本要求、社会建设上的和谐理念、伦理关系上的仁义主张、事业追求上的自强精神、矛盾解决上的中庸选择、个人理想上的“修齐治平”、社会发展上的“小康大同”,历经数千年始终绽放着光芒,激励着中华民族从历次低潮中走向辉煌,在民族凝聚、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中发挥了强大作用,这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基。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如“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人取象于天,天取象于人”,“为善,天地知之;为恶,天地亦知之”等包含深刻生态智慧,让社会广泛认识“天人对立”、“征服自然”等错误观念对人类存在与延续的危害,把探究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的行为与自然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作为发展始终坚持的第一原则。但也要注意,如庄子天人合一精神境界追求中,尽管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统一的观点有深刻合理性,但其主张“无以人灭天”观点却是消极的、不科学的,需要对这些错误观点加以批判。但无论如何,在当前日益严峻环境形势下,都要把“天人合一”中“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理念吸收贯穿到经济增长、生活改善、城乡统筹发展中④,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人追求高质量生活与自然平衡的关系,让对“与天地合其德”的向往植根于文化最深处,建立起现代生态文化,使生存系统运转更有整体性,实现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就同传统文化精髓找到了契合点。

二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有序治理。文化强国重要标志是文化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在这方面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示范,应着力借鉴继承。如自强不息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民族意志,形成了不断进取和独立自主的民族气概,激励中华民族一次次从困境中昂首走出,谱写无数壮丽诗篇,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同富裕与否、精神信仰无关,是民族优良品质和传统美德之一,同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高度一致,是值得世代继承的传家宝。如中庸思想中“允执其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兼容并包”、“遐迩一体”等思想,小至为人处世、自我完善,大至社会管理、安邦治国,对协调各方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在维护国际秩序中有鲜明时代意义。如传统文化基调是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人本主义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和创造性发展,道德人本主义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用道德抵御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⑤。

三是应继承传统文化融汇中外、开放包容的特质。中华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民族相互融汇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在与世界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使整个肌体保持旺盛生命力,这种强大包容性和世界范围内吸收扩展的特质一直延续下来。这项特质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融汇中外、开放包容的特质同样要发扬光大。另外,中国文化还有不断扩张的特质。中国文化在与外民族文化交流中,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直到清朝,中国文化强烈影响着亚洲国家,日本、朝鲜等国均以中国为文化母体,大规模受容中国文化,中国的科技、数学、瓷器、文学、哲学等对西亚和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升了民族尊严,树立了民族形象。当前,文化在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与世界强国竞争合作中更应继承文化扩张特质,不断让中国文化同世界文化在碰撞中壮大,成为中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

树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世界经济放缓、进入新常态后,内藏于文化之内的差异化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在经济政治格局变动中冲击碰撞越来越剧烈,深刻影响国家行为和地区形势;地球村里依靠互联网形成的各种交往平台在巨大信息流中交换着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人的观念、知识和思维造成巨大冲击;在通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对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都是建设文化强国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文化自信的魂。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理念。核心价值体系把传统文化精髓融进其中,引领文化创造和文化竞争,是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心骨与指南针,是我国区别于以往时代、其他国家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志。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同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一致,是把这些方面串起来的“骨架”。不依托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就失去了基调和方向,中华文化在向世界输出中也失去了特色。完善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要把这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工程做牢做实,强化系统性、针对性、实践性,注重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示范引领、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的统筹协调,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架,但不是文化的唯一表现形式和全部内容。应充分尊重文化强国建设丰富多彩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加快建立起由核心价值观统领的文化形态,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和群众需要生产出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满足群众各层次精神生活需要,增强民族的精神力量。

二是以改革创新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动力。文化强国建设适应新变化、新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将文化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统筹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首先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既要敢于接受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创造性改造为我所用,聚攒“正能量”;也要敢于对文化糟粕、庸俗文化说“不”,对承载这些“负能量”的书籍、影视作品、网络、报刊、广播等加强管控。

其次是改革文化体制,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束缚,特别是要改革政府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使政府由“办文化”转到主要提供公共服务上来,扭转部分文化领域由国有企业高度垄断的格局,加速国有文化企业转企改制。

再次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调动广大文化主体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创造潜能,为全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⑥。

最后是要培育文化创新良好氛围,塑造并传袭创新精神、创新品格、创新哲学,弘扬先进、摒弃落后,宣传奖励先进典型和创新性成果,祛除专制、奴性、保守等有碍于创新的消极落后因素。

三是逐步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群众基础。只有满足群众需求、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强国建设才具备雄厚根基。公益文化事业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要健全发展公益文化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格局。适应多领域、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群众素质,打牢群众基础。从发展历史看,文化深深影响基层群众思想和行为方式,文化创造智慧、源泉和“活水”大多也来自基层民众,基层也是群众展示自我的重要文化平台,当前又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基本单元,地位不言而喻。要紧紧抓住基层文化建设,一方面把传统文化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文学艺术、建筑设计、科技教育等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努力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汲取文化营养,把群众的需求和夙愿作为文化建设出发点,从基层群众中寻找中华民族精神的本源,给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生命力。

四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交流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力量,也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条件⑦,只有在不断交流中才能鉴别真伪优劣,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首先在态度上,必须包容对待多元文化竞争,避免以封闭抗拒心态对待竞争。文化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竞争。要以一种开放心态欢迎世界先进文化走进中国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增强实力、积聚优势,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其次是要在坚持中华文化主体地位下加大同世界文化的交流,在交融交往中使中华文化获得尊重,行使文化话语权,维护国家文化权益,扩大国际影响,增进全民族文化自信。可以是“引进来”,通过文化、科技、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通过互访、互派、互助等努力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还可以是“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不能仅停留在狭义形式上,仅依靠到国外办学院、派留学生、访问学者、表演团体等远难以实现,更要在布局经济和政治项目时逐步增多重大文化项目,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这是文化强国的深层表现。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民间文化交流。民间文化交流“润物细无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渗透力强,主要是通过不同国家、民族最细微个体的交流,从下到上获取不同方面文化内涵,基础最为牢靠。要提高我国同其他国家民间文化交流水平,发挥民间组织、团体、协会乃至个人等多方面的作用,促进多种形式的交流,借助民间力量加深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使中国文化更多被世界接受认可。

(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注释】

①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页。

②徐剑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路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④⑤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8~380页,第384~385页。

⑥涂可国:“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理论学刊》,2013年第6期。

⑦靳凤林:“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5期。

7.如何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 篇七

按观测手段的不同,海洋观测可分为天基、 岸基和海基观测。 天基观测主要指基于卫星、 飞机、无人机、飞艇等空间载体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如海洋水色卫星、机载激光探测等;岸基观测主要指基于岸站、岛屿等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如雷达监测系统、台站水文气象观测等; 海基观测根据水体整个立体空间又分为海表面、 水下和海底三个部分,海表面观测主要指基于海表面平台载体进行海洋环境及大气环境监测, 如船载测量系统、锚系浮标测量系统、表面漂流浮标测量系统等,水下观测主要指基于水下载体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如水下滑翔机测量系统、自治水下机器人等,海底观测主要指布放在海底的各式测量系统,如海床基、潜标测量系统、海底爬行器等。

1海洋观测技术装备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

海洋资源蕴藏丰富,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离不开海洋技术的发展。无论是海底的油气、 天然气水合物、 固体矿产资源,还是海洋渔业、药物资源、水资源(海水淡化,潮汐、潮流、波浪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均需要各种相关海洋新技术的支撑。而在众多海洋工程技术装备中,如油气开发装备、海水淡化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等,海洋观测/监测技术装备是其他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实施的环境保障前提,只有通过观测/监测手段更好地认知海洋环境,才可能使先进的海洋工程技术装备有的放矢,不断扩大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提高海洋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海洋观测技术装备是海洋环境保护的手段支撑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2]的实现,离不开海洋技术的支撑。近些年随着我国沿海工业的迅速发展,海洋排放物对生态系统的污染情况仍呈上升趋势,海上石油作业平台溢油事故和船油污染事件的发生对邻近海域的生态影响是长期的。面对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对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海洋污染物、海上溢油的监测和对海洋环境的维护,是保护洁净的海洋环境、保证安全的海洋食品、促进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途径,而海洋观测/监测技术装备则是实现这一有效途径的关键技术手段。

3海洋观测技术装备是海洋权益维护的信息支撑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提升海洋维权能力, 离不开海洋观测技术装备的信息支撑。我国海洋维权依然面临严峻形势,全海域维权巡航制度的有力执行离不开海洋维权装备的技术支撑。 海洋环境是海洋维权平台和装备使用的特定环境,对其效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空中直升机、无人机、飞艇,还是海面舰船、雷达、导弹,还是水下潜艇、鱼雷、水雷,都面临着海洋的风场、浪场、流场、磁场、压力场、 温度、盐度、深度、密度、腐蚀度和海面大气水气等环境参数的影响[3]。因此,大力发展海洋观测技术装备、及时准确获取海洋环境信息是海洋维权能力提升的必要支撑手段。

4海洋观测技术装备是海洋灾害预警的重要支撑

海洋防灾减灾的前提是海洋预报,海洋预报的基础是海洋观测,海洋观测技术装备是海洋灾害预报警报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三大海区包括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啸、海冰等在内的海洋灾害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大。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05—2012年)统计,自2005—2012年,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295.58亿元人民币, 死亡(含失踪)人数达1 551人;特别是2005年一年的海洋经济损失就达332.4亿元,占同期海洋经济总产值的2%,占全国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16%。因此,为减少海洋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海洋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必须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观测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环境监测/观测技术装备。

5海洋观测技术装备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2]是对海洋科技创新在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中地位与作用的有力诠释, “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2]是对海洋科技发展之路的明确要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权益维护均须相关海洋技术的支撑,但目前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引领力度仍不强,特别是深海技术装备仍远落后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夯实科技创新根基。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资源勘探技术、海洋工程技术还是维权装备技术均离不开海洋环境观测/监测这一关键性和基础性技术,因此要走海洋科技创新之路必须夯实海洋观测技术基础科学、发展海洋观测技术装备产业。

6结论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力全承靠地基。海洋观测技术科学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灾害预警和海洋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学科,为保证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应以国家战略规划为指导、以国家总体需求为目标、 以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为带动、 以市场活动为导向,加强海洋观测技术装备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摘要:海洋观测技术科学是海洋科学的一门基础交叉学科。海洋观测技术装备包括海洋观测平台装备及传感器设备,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灾害预警、海洋科技创新等各项工作的必要支撑手段,在海洋强国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8.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篇八

关键词:先进文化 民族文化 外来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75-01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厚重的人文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的先人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和恢弘气度,在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洪流中,保持了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凸显出独特的魅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大大的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动文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开启了迈向文化强国的时代步伐。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文化体系、大众文化体系建设融入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具体的说,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人民是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把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和热情创作做为文化兴盛的根本力量,这就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注重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文化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国的根本。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血脉和灵魂,同时,文化又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比文化的影响更深刻、更持久。在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突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现。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更是取决于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又不断丰富着文化的内涵,不断加深人们对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理解过程,这就为文化产品的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和素材。文化又是科技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人们利用高科技作为载体,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文化的表现力。“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将会产生新的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支点。“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统一、相互协调,从而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因为科技创新与文化的融合发展,直接催生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并且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文化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经济、产业、产品体现出文化的优秀品格,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才能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国防不断壮大、社会全面进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才能形成与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实力。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国的保证。

上一篇:小学生清明节日记400字以上下一篇:学校纪律教育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