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七章练习题(8篇)
1.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七章练习题 篇一
一. 填空题
1.注重气氛、流动性大、非正餐、食品淡化,这是()的 特点。
2.服务员将整盘菜肴、点心分配给各位客人食用,这是()的特点。
3.吸收西餐服务方式的特点,并使之与中餐服务想结合的一种服务方式,又有“中餐西吃”之称的是()。
4.()又叫手推车式服务,起源于欧洲贵族家庭,是一种比较讲究礼节的服务方式。
5.比较快速廉价、一个服务员可以同时为很多客人服务,对服务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非专业的人员经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胜任,这是()的特点。
6.食用许多贵重的餐具,投资大,费用高,同时也需要较多的专业服务员,培训费用和人工成本高,所需的参体内分服务面积较大,空间利用率较低,这是()的特点。
7.服务速度快,费用比较节省,但同样能显示其将军、优雅的特点,所体现的个人照顾较多,同样会是客人感受到特别的照顾,这是()的特点。
8.服务员从厨房取出已盛好的菜肴食品的大盘和加热过的空餐盘,放在坐在宴席首席的男主人面前,必要时男主人亲自动手切开肉菜,并把肉菜配上蔬菜分夹到空的 一个个餐盘里,再分好的餐盘递给站在左边的服务员,服务员再分给女主人,主宾和娶她客人,这是()的 特点。
9.设置在各种中西餐厅内,主要为客人就餐时提供各种酒水饮料,有时也为等客人提供休息、等待的场所和服务,这是()的特点
10.设计比较简单,工作条件有的比较差,因为他不直接面对客人,主要服务都有服务员来完成,这是()的特点
11.组织设置要求很高,其 营业时间短,宾客集中,服务员工作量大,服务速度快,因此对服务人员,调酒员的要求很高,这是()的特点
12.酒吧就谁的毛利率通常高于食品,一般达到(),又是设置更高
13.根据库存烈性酒耗用数计算出来的标准营业收入与实际营业收入数相比较,这种水酒控制的方法是()
14.不管以何种方式定价,整瓶酒售价 都要比零杯售价低()
15.在酒吧的日常运转过程中,对酒水的管理一般采用()非法进行控制
16.讲究气氛、节省人力,但服务节奏较慢,在大众化的餐厅里已不太适用的服务方式是()
17.按照1.5的标准分量/盎司(1盎司=30毫升)的要求,容量为1000毫升的金巴利实际可售分数为()
18.按照1标准分量/盎司的要求,容量为750毫升的朗姆酒实际可售价数为()
19.按照1 标准分量/盎司的要求,容量为700好正的干邑时即可售价数为()
20.客房用餐部理的主要职责()
21.客房用餐部领班的主要职责()
22.餐饮服务中,服务人员应主动、热情、周到、细致、耐心、诚恳的为客人服务,礼节顾客的消费需求并力求提供给你个化服务,这是餐饮服务内容中()体现
23.餐饮服务中要市场关注参订的灯光、空气、温度以及湿度,创造一种客人用餐的环境,这是餐饮服务内容中的()体现
24.餐饮服务中,要保证桌椅、洗手间及电梯等设施设备良好,做到平直精良,状态良好,这是餐饮服务内容中的()体现
25.餐饮企业在开餐前,必须对员工的仪容仪表做详细的检查,临近开餐,所有员工必须进入指定的岗位,姿势端正的站在最有利于服务的位置上,这属于餐饮服务质量控制中()
26.业必须在开餐前备足相当数量‘翻台’用品,如台布、口布、餐纸、刀叉、调料、火柴、牙签等及餐桌上的烟灰缸物品,这属于餐饮服务质量控制的()
27.餐饮开餐钱半个小时对餐厅卫生、墙、天花板、灯具、同分口、地毯、及餐桌椅都要做一遍检查,这属于餐饮服务质量控制中的(0
28.开餐期间,服务员虽然实行分区值台负责制,每人有自己的职责去域,但随着开餐进程的变化,客情和工作量会出现大的波动,管理人员有必要今生第二次分工、第三次分工„„这是属于餐饮服务质量控制中()
29.餐饮产品要起义提供及时服务,如时间场、热菜变凉、凉菜变温,都会影响餐饮产品的消费感受,这属于餐饮服务内容中的(0
30.餐饮服务过程中,如发现有醉酒的客人,应告诫服务员停止添加酒精饮料,对已经醉酒的顾客,要设法让其早点离开,一保护餐厅的气氛,这属于餐饮服务控制中的(0
31.具体负责宴会部的日常运转和管理工作,保证以舒适的环境、优质的食品和良好的服务来吸引客源,通过客人提供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藕汁服务,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属于()的职责提要
32.当客人希望吃快吃饱时,台面设计就应该简介实用,当客人希望吃到地方特色、欣赏到地方文化时,宴会台面设计所体现的地方特色就应该典型一些,浓郁一些,这是遵循了宴会台面设计的()规律
33.婚庆宴席应摆“喜”字席,百鸟朝凤等画面,谢师宴中间应设计巨型红烛。遵循了宴会台面设计的()规律
34.宴会摆台中,中餐台面要放置筷子,西餐台面则要拜访餐刀、餐叉。这寻寻了宴会台面设计的()规律
35.在宴会开餐期间,随着宴会的进程,对出品、服务及顾客用餐状况进行协调和控制,以 顾客的最佳感受,这种活动被称为()
36.大型宴会一般在开始钱()摆好冷菜
37.在宴会开始钱()按照每桌的数量领取酒品饮料
38.使用语大圆桌的多人就餐服务,既可以用于便餐,也客用于宴会服务的是()
39.服务用工多,显得不经济是()的缺点
40.及可以显示中餐菜肴的精美,又能使客人对使用菜肴的卫生放心的服务方式是(0
41.中餐服务中,()对服务员的技艺要求高
42.中餐服务方式中,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式用餐方法和气氛保存比较完整的是()
43.服务程序与安排大体上与国宴相同,宾主按身份排列席次和作此,在礼仪演奏席间乐,但是不悬挂过期,不演奏过个,出席者的规格也低于国宴得是()
44.不拘严格的礼仪,随便、亲切,多用于招待熟识的宾朋好友,生意上的伙伴等,常于午间或者晚上举行,其规模宴会程度或者设宴单位需要而定,席间随意交谈,通常有一个比较端的致辞或者祝酒,这属于()的特点
45.餐饮企业将制作好的菜肴食品艺术、有序的排列在餐厅共顾客自行选择、去用的就餐方式,被称()
46.根据顾客的需要,接受并为其安排合适的用餐场所以及用餐菜品,这属于()
47.装修不知豪华典雅,设施设备高档精良,多采用法式服务,相当于、一部分菜肴客间烹制,这是()特点
48.餐饮提供一定数量、品种的菜点,让顾客随意点菜食用的就餐服务方式属于()的特点
49.由传统俄街边咖啡店发展演变而来,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不同风格、类型的食品,环境宽松,这是()的特点
50.菜从左面上,饮料从右面上,脏盘子从右面撤走,这是(0服务的规则
51.通常服务的节奏较慢,是能够花得起时间又能支付昂贵的餐费的人才能享受的西餐服务方式是()
52.大多设有低矮的餐桌沙发,坐席十分的宽敞,能给 顾客以轻松的书快、舒适自如的感觉,同时,有专职调酒员和服务员为客人提供服务,供应的酒水种类齐全,这是()的特点
53.客人的流动性较大,供应的饮料品种比较简单,且以饮料为主,这是()的特点
54.将就吧某个时期的标准成本数与实际成本相比较,如果发道行偏差,则需要分析找出原因,进而采取措施,强化管理,调整经营,这属于酒吧酒水成本控制方法中的(0
55.白兰地、威士忌和金酒等主要采用()方式进行销售
56.一般进口洋酒瓶镇平销售是的间隔要地域岭北周家,很多餐饮企业为了鼓励客人消费,整瓶洋酒往往以零杯(0分的价格出售
57.各种混合饮料和鸡尾酒的销售控制称为()
58.餐饮服务的内容()
59.许多餐饮管理企业规定:冷菜在客人点菜后的3 分钟必须上桌,第一道热菜上桌不得超过15分钟,客人如无特殊要求整个零点菜点50分钟内必须上齐,这种规定是餐饮服务()体现
60.餐饮服务中,服务人员要能娴熟的向顾客介绍菜品和酒水知识、介绍服务内容及费用标准,并解答顾客提出的问题,这是餐饮服务内容的()体现
61.餐饮企业开餐前,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当天菜肴供应情况,如个别菜肴缺货,应该让全体服务员知道,这样,一旦宾客点到的该菜,服务员就可以即时的向顾客道歉,避免时候引起顾客的不满,这属于餐饮服务质量控制中的()
62.宴会的种类繁多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列出若干种宴会设做与否分为()(),根据宴会礼仪特点客分为()()
63.宴会开始钱的物品准备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64.餐饮每一班次或每餐的服务大体上客分为
65.为了方便综合性饭店常住客人,在客房内提供若干数量酒品、饮料,提供客人自选,这是(0的作用
66.在酒吧酒水混合销售管理中,某种酒水实际消耗量的计算公式
67.酒吧服务员工作时间长,大多数比较灵活,有些升值会有些小动作,国外有时会采用()来检查工作
68.客房用餐部门通常有两个职能是
69.根据餐饮服务的过程,客将餐饮服务工作氛围三个阶段
70.现场督导生在运行的餐饮服务,使其规范化、程序化、并迅速妥善的处理意外事件,这属于餐饮服务质量控制方法中的71.预先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72.现场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73.宴会厅领班的直接上司是
74.宴会活动的服务管理主要包括餐厅的()
75.根据宴会的规格客分为()()()根据宴会的餐食及服务方式特点分为()()()
76.鸡尾酒会的特点鲜明,主要表现在77.西餐服务方式主要包括
78.美式服务也叫()是美国很多餐馆的服务特色
79.影视服务也称
80.临时性酒吧又称(),通常是为了某个宴会或大型活动和()
81.人头马XO每瓶酒得实际容量700毫升,每份按1盎司标准计算,溢损量每瓶约为30毫升,则每瓶人头马俄实际和鸡尾酒的销售份数为()
82.酒吧酒水混合销售又称(),主要对各种饮料和鸡尾酒的销售控制
83.餐饮服务质量控制必须大好三个基础
84.通过服务信息质量的反馈,找出服务工作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的不足,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下一餐或者从此以后的工作管理,以提高服务质量,只顾哭更加满意,这是餐饮服务控制方法中的()
85.进行零点销售和服务的主要有中餐厅主要有中餐厅、扒房、()()()
86.酒吧酒水混合销售的主要控制犯非法是根据白准酒谱进行()
87.餐饮服务首先要保证餐饮卫生,包括服务人员的衣着卫生、个人卫生())()
88.餐饮安全服务的内容包括
二. 解答题
1.鸡尾酒会的特点有哪些
2.宴会预定人员应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
3.试绘制酒吧的组织结构图
4.简述对客房送餐务人员的要求
5.简述餐饮服务的内容
6.绘制客房用餐部门的组织机构图
7.简述进行零点销售和服务的餐厅的种类
8.简述分餐式的优缺点
9.简述俄式服务的优缺点
10.简述控制餐饮服务质量的基础
11.画出宴会部门的组织结构图
12.通常情况下,餐饮必须具备那三个条件
13.客人采用不同的方式预定宴会,其预定程序也不一样。请问:可热不亲自来店面洽交纳定金时,其预定流程是怎么样的14.宴会预定的方式有哪些
15.简述转盘式服务的优点
16.简述美式、法式服务的优缺点
17.简述餐前准备具体要检查和落实的项目
18.餐中服务期间管理人员要加现场督导,在此期间,具体要检查和落实的项目有哪些啊
19.简述宴会环境布置的基本要求
三. 论述题
1.试着列出宴会预定资料的内容
2.指着论述宴会的种类及其特点
3.试着轮式供餐是服务的优缺点
4.试着路数客房送餐服务的程序
5.试着论述客房用餐管理要领
6.试着论述宴会台面设计的要领
2.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七章练习题 篇二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始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活动, 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
(一) 学校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学校还没有认识到双语课程重要性, 没能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更多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支持。例如:在激励机制方面, 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老师所付出的工作量要比全中文授课的老师的工作量大很多, 比如备课时间延长, 不但要准备中文授课内容还要准备英文的授课内容, 课下还要花大量时间搜集英文案例, 课堂授课过程中要能迅速将中文知识转换成英文进行讲解, 工作强度加大, 工作压力增加等。但是如果双语教学老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 而待遇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就会打击教师双语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二)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也会使《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较高, 外语应用能力也相对较强, 但仅限于读写方面, 听说则比较薄弱。这就使得《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推广产生了一定难度, 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进行深入阅对英文教材难以读, 课堂上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也只能听懂部分, 因此很多学生会对这门双语课程产生畏惧感, 课堂上本应是热烈的案例讨论环节现在往往会冷场, 或者学生干脆用中文回答问题, 没能达到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学效果。另外, 一些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误区, 就是把双语课程当成了英语听力课来听, 反而忽略了这门课程本身的内容, 本末倒置。
(三) 师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英文和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施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大量的外语词汇, 能够用流利的英文进行表达。很多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 词汇量大, 阅读能力强, 但口语和听力较差, 英文表达能力弱。因此, 要将这门课程讲得清晰明了, 同时还要组织课堂讨论, 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注意力, 具有一定难度。而外语专业教师, 外语基础虽然不错, 但不懂专业课知识。因此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制约《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开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二、优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 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提高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目前, 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认识到。为确保《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并将此经验顺利推广到其他课程上, 学校应在政策上和经济上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并积极实践双语课程教学。在激励机制上, 对双语教学研究项目经费数量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建立双语教学专项经费。还要制定双语教师薪酬制度, 上调双语课程的教学工作量比例, 使双语课程教师在教学中的超额付出能得到肯定和回报。
(二)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营造英语听说环境
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通过向学生提供英文读物引导学生预习新课, 通过英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曾经所学知识, 让学生始终在英文环境中学习。也可以双语教学课程作为起点, 围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 进行课外活动的延展, 例如组织学生举办模拟广交会, 模拟商品发布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国贸专业技能, 逐步使学英语、讲英语成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自觉行为, 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 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进而对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得到提升。
(三) 着力培养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
教师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 学校必须拥有一批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 学校应该对不管是校内培训还是出国进修, 都给予激励政策。例如, 校内按照教师自愿原则组织各学院骨干教师参加英语培训, 进行脱产学习, 经考试合格的教师方还可以申请出国进修, 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 整合教材资源
选用合适的英文版和中文版教材, 二者缺一不可。外国原版教材实用性强, 案例丰富, 研究的问题更具前瞻性;中文版教材有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案例, 且可以照顾英文程度不是太好的学生, 二者缺一不可。同时, 也可以鼓励学生选读英文经贸报刊, 既能提高外贸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又能开拓学生视野, 及时掌握国际外贸动态, 培养学生从国际视角捕捉外贸发展动向。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涉外性极强的经济类专业课程, 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能借助英语开展外贸活动。目前各大高校均已开展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 但从实践中我们发现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不能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将很难取得质的进步, 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并提出解决办法, 促进《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顺利开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经贸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智华, 胡美珠.《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建设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七章练习题 篇三
【关键词】高职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88-02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到如今国际贸易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在此情形下,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融理论与实务为一体且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专业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系到培养适合我国当前企业所需国际贸易人才的关键。本文试分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并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零散缺少创新。据调查,各高职高专本科院校开设该门课程的课时一般都有55课时至60课时,但教师在授课中没有整合教学内容,课堂上仍然照本宣科、按照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检验、支付、投诉等分割教学,缺少把这些内容串起来的一条主线。
(二)重专业能力轻职业素养。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毕业生“会做事又会做人”即专业能力强和品德好,但浏览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网可知,专业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以“岗位技能型”,为主,过于强调提高学生岗位能力,轻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毫无疑问,这将制约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很多私立高职、三本大学大量增加,学生生源的锐减令全国各类高职院校除了严格按照教育部政策从高考中录取毕业生外还采取了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中职毕业后直读高职等灵活的政策进行招生,这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的理解能力上有很大差异,加大了教师在专业教学方面的难度。
(四)考核方式单一。期末一张卷已成为大部分高校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主要考核方式。在新形势下,结合外贸企业在招聘时要求毕业生有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又有操作能力的现实,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些有效做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专业教师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课堂上采取一些新的做法,也完全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一条贯穿教程内容的主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涉及贸易、物流、报关、报检、金融等行业,专业性强,内容多、学生素质差别大。为了提高学生听课质量,教师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并用一条线把这些内容串起来。具体做法是:以企业实际交易过程为依据,把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设为教学主线,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订立一份国际贸易销售合同各条款为教学目标,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涉及的出口商品品质、数量、价格、支付、包装、装运、保险和索赔仲裁等内容穿插到合同中的品质条款、数量条款、价格条款、支付条款、包装条款、装运条件、保险条款和索赔仲裁条款(如表1)。
表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能力目标学会草拟国际贸易合同
1.会制定品质条款2.会制定数量条款3.会制定包装条款4.会制定价格条款5.会制定保险条款6.会制定装运条款7.会制定支付条款8.会制定检验条款9.会制定不可抗力条款10.会制定索赔条款11.会制定仲裁条款
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
1.掌握品质的表示方法2.掌握溢短装条款的运用3.掌握包装种类及包装唛头4.熟悉价格术语及价格构成5.熟悉保险类别及承保范围6.熟悉装运条款的内容及提单7.熟悉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8.熟悉检验方式及证件类型9.了解不可抗力的构成10.了解索赔条款的内容11.掌握仲裁的效力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先设定一笔交易即两个公司一个国内出口公司另一个为国外的进口公司正在进行某一具体产品买卖,其次,把学生分成每6人为1个小组,各小组要分3个人担任卖方成立虚拟的国内出口公司,3个人成立虚拟的国外进口公司,最后每组成员在课堂上模拟企业实际的交易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模拟企业交易过程的内容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订立合同前的工作,内容包括市场调研、建立业务关系、业务磋商中的询盘、发盘、还盘到接受和订立国际贸易合同;第二部分,进出口商履行合同的工作,内容包括信用证项下支付条款、包装条款、装运条款、保险条款、检验条款、索赔条款等内容的学习和订立。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在指导学生模拟进出口业务操作时,还要全程记录各小组课堂上担任相关业务角色:组织货源业务、报关业务、租船订舱业务、报检业务的各学生表现。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课堂上完成合同各条款的订立,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合同条款订立的过程中可轻易地把课程各相关的知识点串起来,学生在动脑动手去订合同的过程也牢牢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模拟企业实际操作的情景教学法能够收到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的效果。
(三)运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沟通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涉外性和技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中要使用双语教学,同时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合同、信用证和单据等尽量选用英文资料,真实地展现实际业务中的样本,使教学内容紧贴进出口业务实际。同时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外销员、报关员、报验员等资格证书的考试以及毕业后能胜任相应的外贸业务岗位,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将这些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订立销售合同各条款的能力,也要求学生运用专业英语口头表述各项业务的交易过程。
(四)寓职业道德教育于课程教学。“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课件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训练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把对学生思想品质教育、职业道德修养参透于课堂教学中,在课后要充分利用网络各种交流工具,把一些跟课程相关的有用的信息不断地提供给学生,老师既能随时在网上为在校的或毕业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建议,也便于毕业生在工作后可随时向专业课老师传递企业新的资料或资讯,教学相长。
(五)创新考核方式,客观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已不适合客观评定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采取课堂考核、课外作业考核和期未试卷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不但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成绩的评定公平公正,凸显能力技能。
1.课堂考核。教师将上课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双数),每个小组6人。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联系、安排等方面工作。每次课堂练习时,各小组分别扮演卖方或买方,在审阅交易案例后,就交易条件进行小组间交流,组内成员讨论,草拟交易条款,小组代表陈述或在黑板上展示,同学点评,老师点评并记录成绩。以代表小组发言、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教师检查或批阅学生个人课堂作业等项目,按以下陈述的A、B、C档记录成绩:A——能正确表述条款,分清责任与义务,内容完整;B——能基本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不够简明,内容较完整;C——有部分内容不能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明显不正确,内容不完整。其中,如代表小组陈述发言所得A档成绩,则组内成员同样获得一次同等A档成绩,代表者多得一次A档成绩,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课外作业考核。教师设计的课后案例分析题或仿真企业业务操作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书面形式上交作业。作业中陈述的内容必须包括:由哪位学生于什么时间收集到某一篇文章,该文章来自何处?如文章来自“中国商务网”,文章何时发表或何时登载?作者是谁?小组内何时何地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有谁缺席?由谁起草或归纳大家的体会,体会的内容有哪些?
每题安排课堂评议。课堂评议时,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限时3分钟内陈述小组体会。组内成员补充发言,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并按以下要求记录成绩:A——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声音洪亮,仪表端正;B——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基本正确,语言简练,声音较洪亮,仪表端正;C——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部分不正确,语言不够简练,声音不够洪亮,仪表端正。按上述A、B、C三档评定,书面作业由教师评定;代表发言得分,组内其他成员同样取得相应得分,代表者多得一次分;补充发言者为个人得分;组内互评按6人组计,按参与度评2人为A、3人为B,1人为C;组间互评以代表发言的表现比较,本组只评其他各组。以6组计,评出2组为A,3组为B,1组为C。
3.期末考核。该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实践考核以分组完成作业形式。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课堂练习成绩以每两个条款学习内容作汇总1次,每次以A×3+B×2+C×1计算个人得分值,以全班学生人数的分值排序达到前15%以上者为90分以上,达前40%又小于前15%者为80-89分、达前85%又小于前40%者为70-79分、后15%者为60-69分,迟到每次扣3分,旷课每次扣10分,三次或三次以上平时成绩不及格。若干次总和平均即为课堂练习的总成绩。
课外作业成绩,每次作业参照上述课堂练习成绩的计算方法。最后,课程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0.2+课外作业×0.1+课程期末考试×0.7。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理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订立销售合同条款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试方式,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操作的全过程和现代的国际贸易方式有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和把握,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合同条款及后续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和各种国际贸易业务单据的填制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学完本课程能切实提高学生正确履行外贸业务的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现代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训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张卿.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孟祥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万文丽.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JGB299)
(责编 何田田)
(五)创新考核方式,客观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已不适合客观评定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采取课堂考核、课外作业考核和期未试卷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不但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成绩的评定公平公正,凸显能力技能。
1.课堂考核。教师将上课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双数),每个小组6人。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联系、安排等方面工作。每次课堂练习时,各小组分别扮演卖方或买方,在审阅交易案例后,就交易条件进行小组间交流,组内成员讨论,草拟交易条款,小组代表陈述或在黑板上展示,同学点评,老师点评并记录成绩。以代表小组发言、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教师检查或批阅学生个人课堂作业等项目,按以下陈述的A、B、C档记录成绩:A——能正确表述条款,分清责任与义务,内容完整;B——能基本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不够简明,内容较完整;C——有部分内容不能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明显不正确,内容不完整。其中,如代表小组陈述发言所得A档成绩,则组内成员同样获得一次同等A档成绩,代表者多得一次A档成绩,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课外作业考核。教师设计的课后案例分析题或仿真企业业务操作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书面形式上交作业。作业中陈述的内容必须包括:由哪位学生于什么时间收集到某一篇文章,该文章来自何处?如文章来自“中国商务网”,文章何时发表或何时登载?作者是谁?小组内何时何地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有谁缺席?由谁起草或归纳大家的体会,体会的内容有哪些?
每题安排课堂评议。课堂评议时,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限时3分钟内陈述小组体会。组内成员补充发言,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并按以下要求记录成绩:A——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声音洪亮,仪表端正;B——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基本正确,语言简练,声音较洪亮,仪表端正;C——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部分不正确,语言不够简练,声音不够洪亮,仪表端正。按上述A、B、C三档评定,书面作业由教师评定;代表发言得分,组内其他成员同样取得相应得分,代表者多得一次分;补充发言者为个人得分;组内互评按6人组计,按参与度评2人为A、3人为B,1人为C;组间互评以代表发言的表现比较,本组只评其他各组。以6组计,评出2组为A,3组为B,1组为C。
3.期末考核。该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实践考核以分组完成作业形式。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课堂练习成绩以每两个条款学习内容作汇总1次,每次以A×3+B×2+C×1计算个人得分值,以全班学生人数的分值排序达到前15%以上者为90分以上,达前40%又小于前15%者为80-89分、达前85%又小于前40%者为70-79分、后15%者为60-69分,迟到每次扣3分,旷课每次扣10分,三次或三次以上平时成绩不及格。若干次总和平均即为课堂练习的总成绩。
课外作业成绩,每次作业参照上述课堂练习成绩的计算方法。最后,课程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0.2+课外作业×0.1+课程期末考试×0.7。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理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订立销售合同条款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试方式,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操作的全过程和现代的国际贸易方式有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和把握,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合同条款及后续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和各种国际贸易业务单据的填制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学完本课程能切实提高学生正确履行外贸业务的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现代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训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张卿.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孟祥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万文丽.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JGB299)
(责编 何田田)
(五)创新考核方式,客观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已不适合客观评定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采取课堂考核、课外作业考核和期未试卷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不但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成绩的评定公平公正,凸显能力技能。
1.课堂考核。教师将上课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双数),每个小组6人。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联系、安排等方面工作。每次课堂练习时,各小组分别扮演卖方或买方,在审阅交易案例后,就交易条件进行小组间交流,组内成员讨论,草拟交易条款,小组代表陈述或在黑板上展示,同学点评,老师点评并记录成绩。以代表小组发言、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教师检查或批阅学生个人课堂作业等项目,按以下陈述的A、B、C档记录成绩:A——能正确表述条款,分清责任与义务,内容完整;B——能基本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不够简明,内容较完整;C——有部分内容不能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明显不正确,内容不完整。其中,如代表小组陈述发言所得A档成绩,则组内成员同样获得一次同等A档成绩,代表者多得一次A档成绩,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课外作业考核。教师设计的课后案例分析题或仿真企业业务操作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书面形式上交作业。作业中陈述的内容必须包括:由哪位学生于什么时间收集到某一篇文章,该文章来自何处?如文章来自“中国商务网”,文章何时发表或何时登载?作者是谁?小组内何时何地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有谁缺席?由谁起草或归纳大家的体会,体会的内容有哪些?
每题安排课堂评议。课堂评议时,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限时3分钟内陈述小组体会。组内成员补充发言,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并按以下要求记录成绩:A——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声音洪亮,仪表端正;B——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基本正确,语言简练,声音较洪亮,仪表端正;C——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部分不正确,语言不够简练,声音不够洪亮,仪表端正。按上述A、B、C三档评定,书面作业由教师评定;代表发言得分,组内其他成员同样取得相应得分,代表者多得一次分;补充发言者为个人得分;组内互评按6人组计,按参与度评2人为A、3人为B,1人为C;组间互评以代表发言的表现比较,本组只评其他各组。以6组计,评出2组为A,3组为B,1组为C。
3.期末考核。该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实践考核以分组完成作业形式。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课堂练习成绩以每两个条款学习内容作汇总1次,每次以A×3+B×2+C×1计算个人得分值,以全班学生人数的分值排序达到前15%以上者为90分以上,达前40%又小于前15%者为80-89分、达前85%又小于前40%者为70-79分、后15%者为60-69分,迟到每次扣3分,旷课每次扣10分,三次或三次以上平时成绩不及格。若干次总和平均即为课堂练习的总成绩。
课外作业成绩,每次作业参照上述课堂练习成绩的计算方法。最后,课程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0.2+课外作业×0.1+课程期末考试×0.7。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理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订立销售合同条款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试方式,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操作的全过程和现代的国际贸易方式有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和把握,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合同条款及后续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和各种国际贸易业务单据的填制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学完本课程能切实提高学生正确履行外贸业务的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现代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训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张卿.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孟祥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万文丽.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JGB299)
4.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一章练习题 篇四
一、填空题
1、具有可供交换的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2、工业革命以后,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由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已经形成。
3、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称为
4、是否反映在海关的5、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
6、如果一国在某种商品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且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则该国是此种商品 的净出口。
7、8、贸易条件可表示为一国整体进出口商品的。
9、我们将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的情况称之为 贸易平衡。
10、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
1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通常用各洲、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的比重来表示。
12、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划分标准是
13、目前国际贸易的整个交易流程以及进行交易的全部信息都可以通过全球网络进行,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代替传统的纸质单证进行贸易活动的英文缩写是EDI。
14、2007年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做出调整,调整的焦点集中在“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 商品和 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的商品上。
二、判断题
1、地理大发现不仅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增加了国际贸易量,也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对
2、商品贸易条件的恶化必然导致一国贸易得益的下降。错
3、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总和即为国际贸易额。错
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国进出口交易的地区分布或国别分布。对
5、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考察交换活动的角度不同。对
6、按总贸易体系进行对外贸易统计时,是把所有运入国境的货物都列为进口。对
7、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只适用于货物贸易的统计制度。对
8、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对
9、对一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来说,长期的贸易顺差并不一定绝对有利。对
10、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通常以一国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错
11、出口贸易依存度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错
12、商品直接由生产国运到消费国,也可能是转口贸易。对
13、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计量单位不同。错
14、无形商品贸易无需履行海关手续,也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对
15、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统计时,并不是把所有运入国境的货物都列为进口,也不是把所有运出国境的货物都列为出口。对
三、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D)的总和。
A 对外贸易额 B 商品贸易额 C 进口贸易额D出口贸易额
2、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D)的货物总金额。
A 关境B 保税区C 自由贸易区D国境
3、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B)。
A 三边贸易B 转口贸易C 易货贸易D 直接贸易
4、(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A 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日益发展
B 工业原料和制造品的比重开始上升
C 商品交易所和期货交易开始出现
D票据等结算工具开始出现
5、总贸易体系是以(B)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A 关境B 国境C 国境和特别关税区D领海
6、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在于两者(D)的不同。
A 实质内容 B 交换商品范围C 统计范围D 考察交换活动角度
7、以基期贸易条件指数为100,认为一国贸易条件恶化,则表明该国报告期贸易条件
指数(C)。
A 大于100B 小于100C 等于100D没有随贸易额增长
8、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B)。
A 本进口额高于上进口额B 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C 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D外汇流入小于外汇流出
9、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指(D)。
A 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 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10、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B)。
A 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B 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 C 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11、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A)的比重。
A 外贸总额占GDPB 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
C 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D外商投资总额占GDP
12、香港政府统计处规定,(D)是指在香港以外出产或制成的货品,输入香港供本地使用或转口,以及再进口的香港产品。
A 留用进口货物 B 转口货品 C 整体出口货品D进口货品
13、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统计范围。D
A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B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
C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货物 D香港从国外进出口货物。
14、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形成于(D)
A 工业革命后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 封建社会晚期D地理大发现时期
15、对外贸易量是以(A)来表示的。
A 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B 对外贸易额的增长比例
C 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D 现价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16、划分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标准是(A)。
A 商品形态和内容不同B 贸易过程中是否使用单证
C 是否以现汇方式作为清偿手段D 关境和国境
17、贸易条件可用(B)来表示。
A 进出口商品的来源和流向B 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价
C 各类商品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D进出口商品差额
18、一般来说,(B)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大。
A 市场越开放,国家越大,B 市场越开放,国家越小,C 市场越完善,国家越发达,D市场不完善,国家越小
19、计算一国的(D)的方法是以某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货物出口总额。
A 贸易条件B 贸易差额C 对外贸易量D 出口货量
20、(C)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A 现汇贸易B 间接贸易C 无形贸易D 有形贸易
21、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是(C)。
A 社会大分工,地理大发现
B 出现货币,出现商品生产
C 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D世界市场的形成22、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超过初级产品发生在(A)。
A 20世纪8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
C 工业革命时期D地理大发现时期
23、以下哪项不属于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新的发展趋势 B
A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加快
B保护贸易为主流,自由贸易仍然广泛存在C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电子数据交换将成为主流的贸易方式
24、(B)显示在一国的国际收支表上。
A 有形贸易会显示,无形贸易不会B 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都会
C 直接贸易会显示,间接贸易不会D国内贸易
25、贸易平衡是指(A)。
A 出口总额等于进口总额B 对外贸易增长率等于GDP增长率
C 出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等于进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D国际收支平衡
26、对外贸易量可以反映一国(A)。
A 贸易的实际规模B 贸易商品的实际构成C 贸易的实际利益D 比较优势
27、组成关税同盟的国家,(A)。
A 国境小于关境B 国境大于关境C 国境与关境一致D 没有国境
28、某种外国商品进入一国保税区后未列为进口,表明该国贸易统计采用的是(A)。
A 专门贸易体系B 总贸易体系C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DISO9000
29、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在我国贸易统计中(A)货物进出口总额。
A 列为B 不列为C 暂不列为D 视情况列为
四、问答题
1、国际贸易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地理大发现后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成为世界性的商业行为;工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工业革命促进贸易、交通、经济结构、贸易方式发展,政府作用加强;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波动和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并不是一直稳步上升,而是经历了一个由迅速发展转向缓慢、停滞和回升的过程,按其发展历程,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贸易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快速增长,自由贸易为主流,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电子数据交换将成为主流的贸易方式。
2、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最终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8世纪60年代后,欧洲各国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对世界贸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国际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大工业得以广泛建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可供交换的产品空前增加,国际贸易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铁路、轮船、汽车以及电报、电话的应用将整个世界连接为一体,使国际贸易变得更加便利和快速。工业革命促使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工业的比重大幅度攀升,工业品生产的大幅增加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工业原料和制造品作为贸易商品的比重不断上升,机器设备和金属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增大。工业革命促进了贸易方式的进步。样品展览会和商品交易所取代了国际定期集会,根据样品签订合同开始被广泛接受;期货交易也已经出现。信贷、汇票和票据等贸易支付手段也产生了。与此同时,为国际贸易服务的组织也日趋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等等。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发生了转变。工业革命以后,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由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已经形成。
3、国际贸易的内涵是什么?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国际分工的具体表现形式。由于国际贸易是一种世界性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所以国际贸易也可以称为世界贸易。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实物商品和有形商品的交换,即国家或地区之间买卖原料、半成品和制成品的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经济联系的增强,国际贸易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当代国际贸易不仅包括实物商品的交换,还包括服务和技术等非实物商品、无形商品的交换,并且这些非实物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
4、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哪些?有什么重要意义?
进口(Import)与出口(Export)。总贸易体系(General Trade)与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是贸易国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时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对外贸易额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外贸货物贸易量指标可以剔除价格变动等因素对实际贸易规模的影响,准确反映货物贸易的实际规模。贸易条件:如果某一时期内一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则表明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即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也就是说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仅可以反映该国的资源禀赋状况,还可以反映该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反映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 Trade Dependency),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该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也称货物贸易,指那些有形的实物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贸易活动,也称劳务贸易或服务贸易。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
5、试分析贸易差额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表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好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贸易顺差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长期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大量的资源通过出口输出到了国外,得到的只是资金积压。再者,巨额顺差往往会使本国货币升值,不利于扩大出口,还会造成同贸易伙伴的关系紧张。而贸易逆差也并非坏事,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出现一段时期的贸易逆差通常是难免的,在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是顺差好还是逆差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中国为例)
6、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从哪些方面反映一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仅可以反映该国的资源禀赋状况,还可以反映该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7、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快速增长;自由贸易为主流,保护贸易仍然广泛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电子数据交换将成为主流的贸易方式。
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5.国际贸易与实务习题与答案第一 篇五
一、填空题
1.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除了《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外,主要还有()和()。
2.使用贸易术语可以明确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和()的划分。
3.《2010通则》解释了()种贸易术语,分为两组,它们是()的贸易术语与()的贸易术语。
4.《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规定,如本规则与合同发生矛盾,应以()为准。
二、单项选择题
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术语而制定的。
A.FOBB.CIFC.CFRD.FAS
2.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础的,表现为()。
A.惯例即是行业内的法律B.惯例对贸易双方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C.惯例对贸易双方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D.法院会维护惯例的有效性
三、判断题
1.价格术语仅用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因素。()F
2.《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主要在美洲一些国家采用,因此在同美洲国家进行交易时应注意该惯例与《2010通则》的差异。()T
3.由于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律,因此,仲裁中如以惯例作为评判依据的裁定可不执行。()F
四、简答题
6.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题及答案 篇六
2.在关税同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成员对非成员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
3.主张多出口、少进口,以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这种思想属于(C)C.重商主义 4.在同美国进行贸易时,若要取得运费上的优惠,可采用(D)D.OCP条款
5.普雷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是(A)A.中心-外围理论 6.D/P指的是(A)A.付款交单
7.进口关税配额的含义是指(B)B.对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征收低关税,对关税配额外的进口征收高关税 8.对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公司,规定其产品的出口比例,这违反了WTO的(C)C.《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9.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计重办法是(B)B.净重
10.我国进口货物大多数采用的贸易术语是(D)D.FOB 11.品质机动幅度条款一般用于某些(B)B.初级产品交易 12.减价拍卖又叫(B)B.荷兰式拍卖
13.定牌中性包装是指包装上(A)A.有商标、牌号,无产地、厂名
14.在进出口业务中,能够作为货物所有权凭证的运输单据是(B)B.海运提单 15.世界贸易组织已达成的协议有(A)A.农产品协议 16.某合同的价格条款为“每公吨CIF新加坡100美元”,这种价格是(C)C.净价 17.普惠税是(B)B.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商品给予的税收优惠 18.持票人将汇票提交付款人要求承兑或付款的行为是(A)A.提示 19.具有双重保证的信用证是(D)D.保兑信用证 20.在中国的某些旅游景点,外国旅游者的门票价格高于国内旅游者,这种做法不符合WTO协定中的(B)B.国民待遇条款
21.按一般惯例,合同的罚金数额不宜超过货物总金额的(B)B.5% 22.信用证开立的依据是(D)D.买卖合同 23.下列属竞卖的贸易方式是(D)D.招标
24.根据《公约》的规定,合同成立的时间是(A)A.接受生效的时间
25.珠宝、首饰等商品具有独特性质,在出口确定其品质时(C)。C.最好看货洽谈成交 26.《1NCOTEMS 2000》C组贸易术语与其它各组贸易术语的重要区别之一是(C)。C.风险和费用划分的地点相分离
27.按FOB术语签订的合同,采用程租船运输的大宗货物,应在合同中具体订明(A)。A.装船费由谁负担 28.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出口额的依据一般都是(C)C.FOB金额 29.国际货物运输中运用最广泛的运输方式是(C)C.海洋运输
30.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C)。C.不变 1.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属于服务行业的部门有(ABC)A.商业 B.建筑 C.运输 2.FOB、CFR、CIF和FCA、CPT、CIP术语的主要区别是(ABCD)。A.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B.风险转移的地点不同 C.装卸费用的负担不同 D.运输单据不同 3.租船运输包括(AD)。A.定期租船 D.定程租船
4.某海轮在航行途中失火,舱中有布匹和面粉,灭火后发现部分布匹被烧毁,面粉被救火时冲水浸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D)A.烧毁的布匹属于单独海损 D.浸湿的面粉属于共同海损 5.共同海损分摊时,涉及的受益方包括(ABC)。A.货方 B.船方 C.运费方
6.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国应该出口本国(AD)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 D.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 7.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有(ABCDE)A.当事人必须在自愿和真实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B.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具有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 C.合同必须以双方互惠、有偿为原则 D.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E.合同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8.按照出票人的不同,汇票分为(AD)A.银行汇票 D.商业汇票
9.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BCE)B.贸易逆差 C.贸易赤字 E.入超
10.按CIP术语成交的合同,卖方交货后办理交单议付,必须提交的单据包括(ABC)。A.商业发票 B.保险单 C.提单
11.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是(BCD)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C.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扩大
12.CIF贸易术语与DES贸易术语的区别主要有(ABCD)。
A.交货地点不同 B.风险转移界限不同 C.费用构成不同 D.前者是装运合同;后者是到达合同 13.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AB)。A.保护本国市场 B.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14.班轮运输的运费应包括(AD)。A.装卸费 D.平舱费.理舱费
15.为防止运输途中货物被偷窃,应投保(BDE)。B.一切险 D.水渍险加保偷窃险 E.平安险加保偷窃险
1、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是什么?
进口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有三条:
1.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成本。
2.新产品的输入对本国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因而可加速本国的新产品开发和进口替代型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3.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必将加速代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
出口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六条: 1.出口的扩大,意味着本国收入的增加,从而可将更多的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强经济活动的基础,加快经济增长。
2.出口发展,使一国趋于按比较优势原则配置资源,提高生产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3.出口的扩大意味首市场的扩大,使企业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增加利润,增强国际竞争力,这无疑有经济的增长。
4.出口扩大,可以加强出口部门与其他产业和地区的联系,使出口扩张的影响辐射到整个经济中去。5.出口扩大,有助于鼓励外交注入,解决国内投资不足,并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
6.出口扩大和市场扩大,可使创新流动所能获得的收益上升,从而揧本国企业的产品的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有六条: 1.国民经济结构必须较为合理。2.市场机制必须比较健全
3.企业必须具有追求利益的精神。
4.出口产业与国内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在生产、技术和市场等各方面必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5.贸易量必须足够大和持续的时间足够长,以保持足够的出口收入及其收入的稳步增长,从而保持对国内经济持续的中、足够的刺激。
6.要实现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必须保证本国能够获得来自贸易的利益。
2、试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 P224 内部影响:
1.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2.改变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
3.有利于经济一体化国家整体贸易地们的提高。4.成员国经贸政策的自主权相应受到约束。外部影响:
1.一体化对区外非成员国经贸活动的积极影响。
区域性集团实现内部经济一体化后,其成员国自身会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加速发展,扩大对外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贸易总量的增长。
2.一体化对区外非成员国经贸活动的不利影响。
1.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加强对区外国家的保护为特征之一。扩大内部贸易是以牺牲与集团外国家的部分贸易额为代价的,使得区外国家本可以进入区内的商品和劳务受到严厉的保护主义打击,这反映了其固有的排他性和歧视性。
2.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改变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由于贸易转移影响,原来以出口方式进入市场的外国跨国公司,因受到歧视而改为直接投资取代出口,在一体化区域内部直接生产。
3.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利于多边贸易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影响全球贸易环境。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将使若干个实力相当或相近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出现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
3、国际分工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 P19 1.园陵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2.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3.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5.国际分工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度
4、简述战略贸易论的基本论点 P107 1.由于国际贸易中不完全竞争的规模经济存在,国际市场竞争逐渐变为几个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少数厂商之间的竞争与博弈,因而市场份额对这些厂商而言就变得更为重要,因为谁占领市场,谁就获得超额利润。
2.由于市场对一些企业的外部经济效应缺乏足够的反应,由政府干预来克服这种反应不足,可建立一种环境,使革些企业的行为组其化企业带来好处,从而推动其他企业的发展。
5、简述非关税壁垒的作用。P172 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1.作为防御睡武器,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用以保护国内陷入结构性危机的生产部门,如农业部门。2.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用作砝码,逼迫对方妥协让步,以争夺国际市场; 3.是用作对其他国家实行贸易歧视的手段,甚至作为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发展中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1.限制非必需品进品,节省外汇;
2.限制外国进口品的强大竞争力,以保护民族工业和幼稚工业;
3.发展民族经济,以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的控制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敬而远之,完全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而设置非关税壁垒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
6、试述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P136 1.管理贸易日益成为贸易政策的主导内容; 2.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关系相结合的趋势加强; 3.“公平贸易”、“互惠主义”将代替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4.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
5.政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鼓励出口成为推动外贸活动的主导措施; 6.建立经济一体化,实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7、出口替代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你如何评价出口替代战略? P126-127 条件: 内部条件:一定的工业基础,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特殊生产要素,一系列的出口鼓励政策等。
外部条件:较好的地理位置,与世界市场有较稳固的贸易金融联系,筹措资金较容易。评价:优势:
1.有利于较为合理地配置资源; 2.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善; 400有利于提高就业。
不足: 1.出口替代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加深了这些经济部门对国外市场、资金和技术的依赖性;
2.出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发展出口替代工业引进大量外资,使本国主要经济部门为外国酱所控制,从而使大量利润外流,外债急剧增长;
4.实施出口替代战略,以往不均现象同样存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地区的出口替代工业化只给少数的资产阶级带来利益,广大劳动者仍然很贫困,阶级矛盾尖锐,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
8、简述保险索赔的主要程序。P313-314 1.损失通知:被保险人获悉货损后,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或保险单上指明的代理人。
2.向承运人等有关方面提出索赔:被保险人除向保险公司报损外,还应向承运人及有关责任方(如海关、理货公司等)索取货损货差证明,如系承运人等方面责任的,则应及时以书面方式提出索赔。
3.采取合理的施救、整理措施:被保险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损失的扩大,保险公司对此提出处理意见的,应按保险公司的要求办理。
4.备妥索单证,提出索赔要求:索赔单证除正式的索赔函以外,应包括保险单证、运输单据、发票,以及检验报告、货损货差证明等,时效一般为两年。
9、简述对国家竞争优势说的评价 P88-89
1.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决定因素系统为分析一国竞争优势的基础、预测其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潜力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分析框架。
2.国家竞争优势说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弥补了以强调静态比较利益、注重现有要素禀赋为特征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
3.国家竞争优势说注重国内需求的重要性,并强调国家在决定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
计 算 公 式
实际成本(1增值税)
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购货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实际成本1增值税率购货成本退税收入出口退税
1增值税率FOB FOB完税价格1出口税率购货成本CFR完税价格CFR运费 1出口税率CIF完税价格CIF运费保险费 1出口税率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保险金额CIF(CIP)货价(1保险加成率)FOB C实际成本国内费用
1利润率佣金率银行费用率实际成本国内费用海洋运费 CFR C=1利润率佣金率银行费用率CIF C实际成本国内费用海洋运费
1利润率佣金率银行费用率(1加成率)保险费率佣金含佣价佣金率含佣价净价
出口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元)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出口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100%
出口总成本出口商品盈亏率银行外汇买入价出口商品盈亏率1100%
7.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七章练习题 篇七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模式,改进
1 序言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大部分, 也就是关于国际贸易的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的两部分, 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 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2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方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理论部分包括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等内容;实务部分包括市场调研、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货款支付、商品价格核算、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订立和履行。内容涵盖面广, 涉及知识点多。而且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 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中。比如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新的贸易保护壁垒——美国和欧盟新推行的“碳关税”, 新的自由贸易区协议:如2010年9月12日正式生效的“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国际贸易实务部分, 如2009年1月1日开始使用的新版英国《协会货物运输保险条款》, 国际商会新推出的自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等。而很多教材即便是新出版的, 也没有做到全面反映这些新的变化,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 教学活动没有充分反映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新动态, 不能将最新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中的问题。比如选取的案例发生的时间比较早, 内容与目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教师要做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 方能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实用性。
目前教学中, 部分教师在讲授理论部分时, 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平均用力, 不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 存在讲授内容过多, 讲解程度偏深、偏难, 脱离实际的毛病, 学生感觉理论部分难于理解, 不实用;而在讲实务部分时, 不注意基本概念和操作原理的解释, 一味注重所谓实际操作, 比如对于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部分的教学, 花费大量时间在运费、保险费的计算和提单、保险单如何填制上, 造成与后续课程的内容的重复。另外不重视对于实务操作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国内法律的讲解、解释, 结果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学生如果没有建立起总体上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 没有建立起按照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进行规范操作的理念, 掌握的实务操作会流于表面, 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不能提供足够帮助。
2.2 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老师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都会采用多媒体设备, 特别是使用PPT课件授课已很普遍。而几乎每个授课教师也都会列举案例、提问学生和要求学生根据布置的题目分组讨论并进行课堂演讲的形式,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 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的教师使用PPT课件授课时, 课件不够生动, 加上PPT课件承载的内容多, 教师不注意与学生互动, 只顾自己讲, 学生学习会觉得容易疲劳;目前采用较多并且较为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是小组讨论, 即由教师选取或由学生自选适当的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实际问题, 由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分析, 将其做成 PPT, 在课堂上演讲, 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发言后, 由教师进行点评。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 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 并且由于时间有限, 不去充分查阅资料, 不去自学相关知识, 结果导致分析不到位, 基本概念解释不清。导致讨论效果奇差, 浪费课堂时间。
其次, 教师没有很好地控制办法, 出现了搭便车现象。小组中部分同学忙碌, 部分同学不参与讨论, 课堂发言往往是小组代表, 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更加灵活多样, 要能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参与, 教学形式和方法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3 考试形式单一, 考核不尽科学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是考查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改变考试模式,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考试中存在以下问题:
对技能、能力的考核力度不够, 考试形式单一, 考试方式大多侧重笔试, 对于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采用较少。笔试的卷面分数在学期总评成绩的分值比例较高, 笔试的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 名词解释、选择、填空、判断、案例分析等试题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考合一存在弊端。在传统的“教考合一”的模式下, 任课教师既是命题人, 又是阅卷人, 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 任课教师往往在考前划重点, 缩小复习范围或者用各种方式透露考试信息, 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 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 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教学内容上
3.1.1 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
首先, 教师要通过科研, 真正理解教学内容的精髓, 把握本学科或课程的发展趋势, 及时吸收相关领域的最新的科研成果, 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授课内容不可以局限于教材, 可以从网络、有关的报刊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并以此来调整授课内容。比如获知国家自2012年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 取消核销单, 企业不再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做出响应的调整, 按照新的要求、新的办事程序介绍报关、退税内容。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关理论的背景、作用, 并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比如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都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而采取的措施, 都有其实施的条件、作用和目的, 从不同角度看又都会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教师要设法带领学生去联系实际,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上看, 统计数据表明, 同前些年相比, 欧、美、日仍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 但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增势强劲。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贸易地理方向变化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带动学生去做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第三, 加大对贸易理论部分中实用性内容的教学力度。比如“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非关税壁垒”等, 都是我国外贸企业要实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国内外贸企业如何应对外国的“两反一保”措施, 我国如何对进口产品进行“两反一保”。外贸企业如何突破外国的非关税壁垒, 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学生熟悉和掌握的这些知识, 是他们进入外贸企业工作必备的常识。
3.1.2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实务部分内容任课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 与外贸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 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实际案例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当中, 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1.3 突出考证要求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系, 结合有关的考证要求安排教学内容。目前有关国际贸易专业的考证有单证员、跟单员、商务师、外销员等考试, 教师要密切注意有关这类考试的大纲要求和试题内容, 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这类考试, 这也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方面。
3.2 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并且做好课堂设计和教学组织工作
制作PPT课件要增强吸引力。可适当增加图片、视频, 笔者在课件中加入了有关外贸单证的实例, 在讲非关税壁垒措施时, 播放有关的电视新闻视频, 增强了直观效果。
科学的分组和有效管理是提高分组讨论效果的途径。教师在分组时要求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和分工, 小组成员的角色经常变换, 使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任务角色。力求使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小组的管理策略:选择合适的题目, 确立小组目标;合理分工, 强调个人责任;监控学生行为, 提供技能指导;确立标准, 强化评估。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中, 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案例教学要注意:
3.2.1 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选择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在应用时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 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 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采用合适的案例讨论方法
对于简单的案例, 可以随授课进度当堂提出, 教师让学生短暂思考后请学生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 最后教师进行案例总结。对于综合性的有难度的案例, 可以预先布置、分组讨论, 规定时间让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3.2.3 教师做好案例总结
教师对案例分析的评析和总结能够整理学生思路, 统一认识, 进一步提高案例讨论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或报告进行评价, 指出其中的对错、优缺点。然后教师要简明扼要地总结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 并比较分析容易混淆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实践操作, 学生很感兴趣, 针对某些章节的内容可以采用, 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国际货款结算的金融票据内容时, 通过分小组模拟票据流转过程, 可以使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使用从外贸公司获取的真实空白票据的复印件, 分发给各个小组,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教师给出的资料和要求模拟完成一系列的票据行为, 包括出票、背书转让、提示、承兑、拒付、追索、付款。通过模拟操作, 使教学与实际操作环节相融合, 不仅可以加深对相关流程的理解和记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3 考试模式改革
3.3.1 丰富考核形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考试应该突出实践能力的考核、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为改革方向, 打破传统单一笔试的局面, 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比如, 增加口试;要求每位学生画出某种支付方式 (汇付、托收或信用证) 的主要流转过程图, 并进行讲解;提交有关问题的专题报告或小论文;期末的笔试加大主观性试题的比重, 综合性的主观题能够测试出学生综合分析、创新思维能力。口试、专题报告或小论文以及笔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
3.3.2 建立试题库, 实现教考分离
试题库不仅克服了个人命题容易出现的片面性、随意性, 而且保证了试卷测试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 提高了试卷的保密性, 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考分离也是对学生的有效激励,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4 结语
以上是我对改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粗浅认识,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 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理念, 加强自身的科研力度, 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及时丰富、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 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改进考核方式方法,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月, 王贵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示范学报, 2012, (2) .
[2]李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4) .
[3]王成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论坛, 2010, (6) .
8.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七章练习题 篇八
关键词:中职学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28-02
作为中职学校,受高校扩招和中专生免收学费的影响,我校所招收的学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的学生都是思想品质良好、行为习惯优良,且中考分数都是比较高的,老师教这样的学生很有成就感。可是,现在中职学校的的生源多数是贫困的农家儿女、外出务工的农民子弟、学习有困难的初中生和不那么“循规蹈矩”者,无庸置疑,他们属于“弱势群体”。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失败感,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前景十分悲观。所以,有些学生就自暴自弃,或是放弃学业或者抱着混张文凭找个工作的想法。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和时效性等特点知识涉及面较广。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可以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基本概念、理论和惯例,弄清实务操作机理,领会相关知识、理论和技法掌握《公约)}、Incoterms2000、UCP600、ISP98等常用国际公约和惯例,理解分析和处理国际贸易业务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并且通过仿真模拟操作可以让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成为社会需要的外经贸人才。
国际贸易理论课的开设是在第三学期,学生处于老油条状态,她们有自己的思想,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比如商务英语班,她们对英语的定级考试非常重视,对非英语专业的课程不重视,甚至不予理会。同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向来是较难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的,因为学生首先会对其有用性提出质疑,认为所学的理论不能被运用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并且由于理论学习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如果再运用单纯的讲授法来教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很少,并且认识不到课程的有用性,更难以对课程产生兴趣,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愿,结果就造成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却不容易接受的恶性循环。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生动有趣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的程度和学习效果的好坏。但目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1、教学中心存在偏差,重理论、轻实践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实务的比重上,往往多讲理论少讲实务;二是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总体教学上,过分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却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2、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脱节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迅速发展、变化,有关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也在迅速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我们的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很多已与现实不符或根本没有涉及。
3、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将启发式教学实施到位
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时隐时现,没有很好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很多学生反映,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理论性太强,实际应用少,学起来枯燥乏味,兴趣不浓。
4、教学手段单一,师生间的互动不够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一张嘴、一本教材、一个演员,自始至终唱独角戏、包打天下,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
因此,在讲授该课程时,不能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而要结合以下几种方法,才能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紧密联系时事)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即围绕一定的培训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可以将理论和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体现出教学内容,一般选择该领域的经典案例或近期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其次,案例应具有针对性,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难度适合于学生的案例。如果难度过高,学生运用自身知识不能解决,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果难度过低,又会使学生失去挑战的乐趣。再次,案例一定要紧密联系时事。因为现在的学生是在电脑下长大的一代,他们思想鲜明,容易接受新事物,受新事物的影响大。他们比较关注国家大事,对时事、新闻感兴趣,因此在案例教学时紧密联系时事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对09级学生讲解“贸易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贸易化”这一知识点时,所举案例是2010年9月发生的福建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同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相撞,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是中方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让学生对该事件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这使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会使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情景,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建立在情景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工具的应用、角色的扮演来真正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的鲜明特征。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国际贸易教学有助于培养应用型经贸人才,符合国际贸易学科性质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由于内容多,实践性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易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学生学习记忆困难。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情景的设置,并在角色模拟中,在仿真的环境中通过角色的换位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外贸工作特点的理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情景模拟教学的完整过程包括:案例选择-场景设置-分组、角色分工-场景讨论-模拟实施-总结评析。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法,不但有利于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并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动机,加快对惯例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掌握并运用知识。比如在讲授交易磋商的基本程序时,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交易磋商过程的真实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的磋商环境,学生扮演磋商的主体全程参与磋商过程来对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演练。这种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改变原先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这种改变主要包括:
1、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尽量增加课程信息量运用多种软件和工具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特别是像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种实务性强的课程在应用多媒体授课时要结合每节课的主要内容,播放一些真实的贸易流程,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内容。
2、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的教学研究。教师可以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国际贸易实务学习的网络平台。在此平台上应发布教案、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最新信息、国际贸易网站的一些链接并将其与实训室中的模拟操作软件系统链接以便学生课后能自主模拟操作;同时开设在线答疑,以便随时与学生就疑惑的问题进行交流。
总之,中职学校要教好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不能采用单纯的讲授方法,而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把“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使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应用型经贸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瑞芳.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及实践,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3] 肖莉川《中职学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12(07)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七章练习题】推荐阅读: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10章习题及答案07-14
国际贸易实务保险习题及答案07-14
国际贸易与实务题库09-27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集(考试范围)08-27
国际贸易与实务实训07-0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方法07-03
国际贸易实务电函07-03
国际贸易实务试题范文08-16
国际贸易实务试题答案09-17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题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