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ph的计算教案(共6篇)
1.溶液ph的计算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提高有关的计算能力,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
(2)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统一的和谐美以及“此消彼长”的动态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水的离子积。
[教学过程]
见ppt文件。
[课堂练习]
1.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为( )。
(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2.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12 (B)7 (C)6 (D)2
3.纯水在25℃和80℃时的氢离子浓度,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
(A)前者大 (B)相等 (C)前者小 (D)不能肯定
4.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常数为1.6×10-15 若用定义pH一样来规定pD=-lg[D+ ],则在该温度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净的重水中,pD=7
(B)1 L溶解有0.01 mol DC1的重水溶液,其pD=2
(C)1 L溶解有0.01 mol 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2
(D)纯净的.重水中, [D+ ][OD- ]>1.0×10-1 4
5.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H+ ][OH- ]乘积不变 (B)pH增大了
(C)[OH- ]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H+ ]增加了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 )。
(A)pH=4 (B)[H+ ]=1×10-3 mol・L-1
(C)[OH- ]=1×10-11 mol・L-1 (D)[H+ ] ・[OH- ]=1×10-14
7.某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说法均欠妥
8.常温下, 某溶液中水的电离度a=10-10/55.5(%), 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12 (B)10 (C)4 (D)3
9.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 )。
(A)pH=3的HNO3跟pH=11的KOH溶液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中和10 mL 0.1mol・L-1 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mol・L-1 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不同
(B)等体积pH=3的酸溶液pH=11的碱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pH=7
(C)体积相等, pH相等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 H+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pH=3的甲酸溶液的[H+]与pH=11的氨水溶液的[OH- ]相等
11.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 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如果取等体积的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酸的序号填写)。
12.在25℃时, 有pH=a的盐酸和pH=b的苛性钠溶液,现取VamL盐酸用该苛性钠溶液中和,需VbmL苛性钠溶液。若a+b=13,则Va/Vb=____________。
13.将pH=3的弱酸溶液稀释100倍,该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答案]
1CD,2AD,3C,4B,5BD,6D,7D,8AC,9D,10CD。
11.(1)c>b=a 。(2)b>a=c。(3)c>a>b 。 b>c=a 。
12.1:10。
13.3
2.溶液ph的计算教案 篇二
口决:
碱按碱, 酸按酸, 二者混合在其间.
异强混合看过量, 酸碱等量注意盐.
无限稀释接近七, 同强等混弱点三.
强酸强碱和十四, 等量中性不必算.
注解:碱按碱:两强碱溶液相混和, 求混合液的pH, 应先计算混合液的c (OH-) , 再计算混合液的pOH[pOH=-lgc (OH-) ], 最后再用pH=14-pOH计算出混合液的pH.
酸按酸:两强酸溶液相混合, 求混合液的pH, 应先计算混合液的c (H+) , 再用pH=-lgc (H+) 计算混合液的pH值.
在其间:所得混合液的pH一定介于原来的两溶液的pH之间.
异强混合:指强碱与强酸混合.
注意盐:注意生成的盐能否发生水解使混合液的pH>7、<7或=7.
同强:指强酸与强酸, 或强碱与强碱.
同强等混弱点三:两强酸 (或两强碱) 等体积相混合, 如果两种原溶液浓度相差较大 (1000倍以上, 即pH相差3以上) , 所得混合液的pH比原较浓溶液的pH弱0.3.“弱”的意思是, 若两者为强酸, 则用较浓酸液的pH加上0.3, 若两者为强碱, 则用较浓碱液的pH减去0.3.
最后两句:强酸和强碱的pH之和若恰好等于14, 二者等体积混合时, 混合液肯定显中性, 即pH=7.
为熟悉以上口诀的用法, 请做以下练习.
1.求下列各题中的pH (常温、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 :
(1) pH=10和pH=8的两强碱溶液以体积之比2∶3相混合.用第一句, 碱按碱)
(2) pH=5和pH=6的两强酸溶液以体积之比3∶2相混合. (用第一句, 酸按酸)
(3) pH=4的强酸与pH=11的强碱溶液等体积相混合. (用第三句) .
(4) pH=6和pH=3的两强酸溶液等体积相混合. (用第六句)
(5) pH=3.7的强酸与pH=10.3的强碱溶液等体积相混合. (用七、八句)
2.解答以下各题
(1) pH=9或pH=10的两强碱溶液相混合, 混合液pH的范围如何? (用第二句)
(2) 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 所得溶液的pH一定等于7吗?为什么? (用第四句)
(3) 某同学说, pH=5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000倍后pH=9, 对吗?为什么? (用第五句)
3.pH=a的NaOH溶液与pH=b的KOH溶液以体积比m∶n相混合, 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 试求混合液的pH.
答案:1. (1) 9.6 (2) 5.2 (3) 10.6 (4) 2.3 (5) 7
2.略
3.溶液ph的计算教案 篇三
例1 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0.1 mol·L-1 CH3COOH溶液pH约为3 ②0.1 mol CH3CO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相同条件下的盐酸弱 ③相同条件下,把锌粒投入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前者反应速率比后者快 ④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变红,再加CH3COONH4,颜色变浅 ⑤pH=1的CH3COOH与pH=13的NaOH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⑥CH3COONa水溶液的pH>7 ⑦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比0.1 mol·L-1的NaCl溶液大 ⑧ pH=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pH>4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⑦
C. ④⑥⑦⑧ D. 全部
解析 电离方面:不能全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故①、②、③、④、⑤能证明;水解方面:电解质越弱,对应离子水解能力越强,故⑥、⑦能证明;稀释方面:弱电解质稀释时继续电离,故⑧能证明。答案:D。
点评 多角度考查电解质,涉及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强弱电解质的比较。特别提醒:证明某酸是弱酸的途径很多,关键是证明其不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考点2 溶液的pH及其计算
例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解析 强酸溶液稀释100倍pH上升2,①正确;氢氧化钡为强碱,混合恰好中和,②正确;pH=1的强酸溶液由酸电离出的c(H+)为0.1 mol·L-1,而水所电离的c(H+)为10-13 mol·L-1,两者的比值为1012,③错误;电离出的c(H+)=0.1×0.1%=10-4 mol·L-1,pH=-lgc(H+)=-lg10-4=4,④正确;HA的酸性比HB的强,但没有给定相应的浓度,不能比较pH大小,⑤错误。答案:C。
点评 考查pH有关计算,涉及溶液的稀释、酸碱中和、pH计算。溶液pH的计算应注意:(1)若溶液为酸性,先求c(H+),再求pH;(2)若溶液为碱性,先求c(OH-),再由c(H+)×c(OH-)=10-4,求c(H+),最后求pH。
【专题训练】
1.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溶液分别滴入到氢氧化铝的白色固体中,所看到的现象是( )
A. 都溶解
B. 只有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解
C. 只有滴入氨水溶液的溶解
D. 都不溶解
2. 用水稀释0.1 mol·L-1的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c(OH-)c(NH3⋅H2O)] B. [c(NH3⋅H2O)c(OH-)]
C. c(H+)和c(OH-)的乘积 D. OH-的物质的量
3. 在pH=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出的OH- 浓度分别为a mol·L-1与b mol·L-1,则a和b的关系为( )
A. a>b B. a=10-4b
C. b=10-4aD. a=b
4.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
A. 9.0 B. 9.5 C. 10.5 D. 11.5
5. 已知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HClO⇌H++ClO-,达平衡后,要使HClO浓度增加,可加入下列物质( )
A. SO2 B. Na2CO3 C. HCl D. NaOH
6. 下列事实可以证明NH3·H2O是弱碱的是( )
A. 氨水能跟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B. 铵盐受热易分解
C. 0.1 mol·L-1 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D. 0.1 mol·L-1 的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7. 将0.1 mol的下列物质投入1 L水中,所得溶液的pH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Na2CO3 ②NaHCO3 ③CH3COONa
④CH3CH2ONa ⑤NaHSO3 ⑥NaCl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⑥⑤
C. ④①②③⑤⑥ D. ②①④③⑤⑥
8. 将40 ℃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 ℃;或加入少量CaO,但温度仍保持40 ℃,在两种情况下均未改变的是( )
A. Ca(OH)2的溶解度、溶剂的质量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 溶液的质量、水的电离平衡
D. 溶液中Ca2+的数目
9. 今有①CH3COOH ②HCl ③H2SO4三种溶液(用序号填空),
(1)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是 ;
(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的关系是 ;
(3)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需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关系为 ;
(4)當p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的关系是 ;
(5)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 ,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相同状况),所需时间 ;
(6)将pH相同的三种酸均稀释10倍后,pH关系为 ;
(7)将pH相同的三种酸加水稀释后,pH仍相同,稀释后三种酸的体积关系 。
10. (1)100 mL pH=12的NaOH溶液,要使它的pH降到11。
①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 mL;(溶液总体积允许相加,下同)
②如果加入pH=10的NaOH溶液,应加 mL;
③如果加入0.01 mol·L-1的盐酸,应加 mL。
(2)某二元弱酸H2A,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2A⇌H++HA-、HA-⇌H++A2-。已知二元弱酸的一级电离程度远远地大于第二级电离的程度。设有以下四种溶液:
A. 0.01 mol·L-1的H2A溶液
B. 0.01 mol·L-1的NaHA溶液
C. 0.02 mol·L-1的HCl与0.04 mol·L-1的NaHA等体积混合
D. 0.02 mol·L-1的NaOH与0.02 mol·L-1的NaHA等体积混合
据此填空:
①c(H+)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②c(H2A)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③c(A2-)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11.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
(1)配制100 mL 0.10 mol·L-1 NaOH标准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NaOH溶液的浓度
(mol·L-1)&滴定完成时
滴入NaOH溶液
的体积(mL)&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mL)&1&0.10&22.04&20.00&2&0.10&22.12&20.00&3&0.10&22.08&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简述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操作 ;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 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E. 滴定到指示剂刚变色,摇动锥形瓶后颜色褪去,没再继续滴定
F.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0 20 60][BaSO4/g][pH][7][VBa(OH)2/mL]12. 有H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20 mL,在溶液中加入0. 025 mol·L-1 的Ba(OH)2溶液,生成的BaSO4的量和相对应的溶液的pH如图所示,求解下列问题(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最初混合溶液中H2SO4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4.溶液pH典型考点探析 篇四
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是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四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湖北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溶液pH的考查要求明确规定为:“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但是溶液的酸碱性及pH是电解质溶液的一个宏观表现,它反映了溶液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以及电解质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溶液的酸碱性和pH一般都是与其他知识糅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学生出错的概率非常高。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溶液的pH,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此特将溶液pH的典型考点进行简单归纳和总结。
二、考点归纳
考点一:pH对离子共存、离子反应的影响
1.pH的大小会影 响离子的 共存此类 题型特点 明显,可以用离子共存的思想解题,即凡是在一定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 均不可大 量共存。如S2-和SO2-3只有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才能大量共存,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反应();Fe2+和NO3在酸性条件下不 能大量共存等。
2.pH的大小对离子反应的产物有影响
此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沉淀,所有学生平时需要注意积累。如高锰酸钾的氧化性随酸性的增强而增强。一 般而言,KMnO4在酸性条 件下被还 原成Mn2+,中性条件下被还原成MnO2,碱性条件下被还原成MnO2-4。
3.pH对金属阳离子沉降有影响
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中,pH的大小会影响金属阳离子的沉降先后顺序。如2013年高考化学重庆卷的第8题的第(4)小题就是对这个考点的考查(题给相关信息详见上图)。在溶度积的有关计算中经常会涉及溶液的pH。在化学与技术知识板块中考查除杂问题时经常也会用到一定pH条件下的离子沉降。
考点二:电化学中的pH变化
这个考点一般会考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查整个溶液或某电极附近溶液的pH的变化;二是考查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对电极反应的影响。解此类问题的要点是准确把握电极反应。
【例1】(2013年全国大纲卷)电解法处理 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2-7)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2-7+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B)。
A.阳极反应为Fe-2e-=Fe2+
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
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
D.电路中每转移12mol电子,最多有1molCr2O2-7被还原
考点三:中和滴定中pH变化图像及其应用
此类题目首先要掌握中和滴定时溶液pH变化图像的典型特点,即在滴定终点附近存在pH的突变。中和滴定pH变化图像的应用一般会考查滴定终点附近某些特殊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包括等量 关系和不 等量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寻找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和中和后pH=7的点(如右上图)。
考点四:不同溶液的浓度c与pH之间的对应与比较
此类题目一般有两种题型,即在一定 温度下,对于不同溶液,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比较pH(同c比pH);或者同pH时比较物质的量浓度(同pH比c)。解题规律小结如下。
在相同温度下,
1对于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的两种酸 溶液,酸性越强者pH越小;pH相同的两种酸溶液,酸性越强者物质的量浓度越小;
2对于碱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的两种碱 溶液,碱性越强者pH越大;pH相同的两种碱溶液,碱性越强者物质的量浓度越小;
3对于强酸弱碱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溶液,弱碱的碱性 越弱者pH越小;pH相同的两 种溶液,弱碱的碱性越弱者物质的量浓度越小;
4对于强碱弱酸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溶液,弱酸的酸性 越弱者pH越大;pH相同的两 种溶液,弱酸的酸性越弱者物质的量浓度越小。
考点五:pH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反映
水的电离容易受到溶液酸碱性的 影响。若向水 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受到抑制;若向水中加入可水解的盐,对水的电离则起到促进作用。此类题目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找准溶液中哪个微粒(指H+或OH-)全部由水电离产生。
【例2】25℃时,在等体积的1pH=0的H2SO4溶液、20.05mol/L的Ba(OH)2溶液、3pH=10的Na2S溶液、4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A.1∶10∶1010∶109
B.1∶5∶5×109∶5×1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
小结:常温下,若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则溶液的pH越接近7,水的电离程度越大;若水的电离受到促进,则溶液的pH越接近7,水的电离程度越小。
考点六:溶液(酸或碱)pH的计算
1.单一酸或碱溶液稀释后与pH有关的分析与计算
【例3】将体积都为10mL、pH都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a倍和b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将体积均为10mL、浓度均为0.01mol/L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m倍和n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4,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规律小结:
1强酸溶液,pH(稀释)=pH(原来)+lgn(n为稀释的倍数);
强碱溶液,pH(稀释)=pH(原来)-lgn(n为稀释的 倍数);
对于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其pH最终会无限接近7,所以要注意稀释极限。
2弱酸(碱)稀释时,pH值的变化趋势要慢于强酸(碱)稀释时的pH值的变化。
2.强酸或强碱溶液混合后与pH有关的计算
(1)常见类型:酸酸混合、碱碱混合、酸碱混合
(2)解题核心:判断混合 后溶液的 酸碱性,若呈酸性,用H+的浓度进行运算;若呈碱性,则用OH-的浓度进行运算。
【例4】某温度 (t℃)时,水的离子 积常数Kw=10-13,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9∶2;所得混合液的pH=10,则a∶b=101∶9。
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pH问题在电解质溶液板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小专题复习和有针对性的训练,特别是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归纳学生的错误根源,将各类题型认真总结,讲通讲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摘要: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pH问题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和高考必考点。对溶液pH典型考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可帮助学生归纳错误根源。
5.溶液ph的计算教案 篇五
1.NaHCO3溶液pH的计算
Na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变化(将H3O+简化为H+):
(1)NaHCO3Na++HCO-3
(2)HCO-3H++CO2-3
(3)HCO-3+H2OH2CO3+OH-
(4)H2OH++OH-
25℃,H2CO3的电离常数Ka1=4.4×10-7,Ka2=4.7×10-11;H2O的离子积常数,Kw=1×10-14。
假设c(NaHCO3)=0.1 mol/L,则c(Na+)=0.1 mol/L, HCO-3发生电离或水解的只占少量,故c(HCO-3)≈0.1 mol/L。
根据H+的来源,NaHCO3溶液中质子守恒式为:
c(H+)+c(H2CO3)=c(CO2-3)+c(OH-)
将Ka1、Ka2及Kw表达式代入质子守恒式变形为:
c(H+)+c(H+)·c(HCO-3)Ka1=Ka2·c(HCO-3)c(H+)+Kwc(H+)
通分:Ka1·c(H+)2+c(HCO-3)·c(H+)2
=Ka1·Ka2·c(HCO-3)+Ka1·Kw
代数计算:
c(H+)≈4.55×10-9mol·L-1
pH=8.34
2.CH3COONa溶液的pH的计算
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存在下述变化:
(1)CH3COONaNa++CH3COO-
(2)CH3COO-+H2OCH3COOH+OH-
(3)H2OH++OH-
CH3COONa溶液中质子守恒式为:
c(H+)+c(CH3COOH)=c(OH-)
将Ka,c(H+)·c(CH3COO-)c(CH3COOH),Kwc(H+)c(OH-)代入质子守恒式:
c(H+)+c(H+)·c(CH3COO-)Ka=Kwc(H+)
通分:
Ka·c(H+)2+c(H+)2·c(CH3COO-)=Ka·Kw
代数计算:c(H+)=1.32×10-9mol·L-1
pH=8.88
3.结论
Na2CO3溶液的pH最大是没有疑问的。通过前面的计算可知,0.1 mol·L-1的NaHCO3溶液的pH=8.34,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的pH=8.88,因此等浓度的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的大小顺序应为Na2CO3>CH3COONa>NaHCO3。
4.分析与讨论
Na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变化:
(1)NaHCO3Na++HCO-3
(2)HCO-3H++CO2-3
(3)HCO-3+H2OH2CO3+OH-
(4)H2OH++OH-
在NaH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是由各平衡的平衡常数所共同制约的。在同一体系中各平衡中存在的相同微粒的浓度是相同的,即(2)式和(4)式中的H+的浓度是相同的,(3)式和(4)式中的OH-的浓度是相同的。故H+和CO2-3是不能通过出处来比较浓度大小的。随着(2)式电离出的H+不断增多,(3)式水解出的OH-不断增多,使得(4)式的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使溶液中H+和OH-浓度减小,CO2-3的浓度变大。也就是说,HCO-3的电离和水解是相互促进的,使得等浓度的NaHCO3溶液的pH小于CH3COONa溶液。只考虑HCO-3的水解,而忽视其电离必然导致不可靠的结论。
中学阶段,在进行离子浓度的排序以及等浓度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排序时不要求通过计算来分析,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回避这类问题,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计算来得到结论,这样既可以使他们对于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的认识大为提升,又培养了其从定性到定量,从微观到宏观的化学思想方法。
6.溶液ph的计算教案 篇六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50mL烧杯、250mL量桶, 100~1 000μL可调式移液器 (芬兰) 、pH值检测仪 (上海理达仪器厂) , 不同pH值的口蹄疫病毒培养悬液、7.5%碳酸氢钠溶液1 000mL。
1.2 方法
在室温环境下, 用量桶准确量取抗原液100mL置入烧杯内, 用pH值检测仪检测pH值, 然后用微量移液器添加不同量的7.5%碳酸氢钠溶液, 充分混合后测定抗原液的pH值。
2 结果
2.1 按抗原液体积的1%梯度添加时pH值的测定结果 (见表1、图1)
2.2 按抗原液体积的0.2%梯度添加时pH值的测定结果见表图
2.3 按抗原液体积的0.05%梯度添加时pH值的测定结果 (见表3、图3)
从图2、图3看, 7.5%碳酸氢钠溶液调节的pH值在7.4~8.4这个范围内呈线性相关, 且图3更加明显。
3 分析
3.1 对表3作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
3.1.1 相关系数法
对表3求和﹑积和平方、平方和后得出表4。
3.1.2 相关系数的计算具体如下:
计算得出表5。
3.1.3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为了证明试验组样品相关系数r是相关系数ρ=0的无相关总体得来的组样, 还是从ρ≠0的有相关总体得来的组样, 即r存在的整体 (7.5%碳酸氢钠调节后的pH值) 在一定范围内是否存在线性相关, 故对相关系数r进行显著性检验。假设H0∶ρ=0, 由于r与ρ=0之差同r的标准差Sr的比值呈t分布, 故按下述公式t= (r-ρ) /Sr=计算相关系数的自由度 (df) , df=n-2=7-2=5, 计算出6组样品的t值及标准t值, 具体见表5。
3.1.4 小结
1号样品的t﹥t (0.05, 5) =2.571, 即P<0.05, 表明7.5%碳酸氢钠溶液添加量与调节后的pH值相关显著;2~6号样品的t﹥t (0.001, 5) =6.859, 即P﹤0.001, 表明7.5%碳酸氢钠溶液添加量与调节后的pH值相关非常显著。相关程度:1号样品r=0.756 9, 2~6号样品均在0.990 0以上。
3.2 回归分析
通过显著性检验已经证明, 用7.5%碳酸氢钠溶液调节后pH值呈线性相关, 为了能从一个变量的变化估测另一变量的具体变化, 因此建立回归方程来确定它们的函数关系。
回归系数即斜率的计算公式:b==
具体计算值见表5
由于试验过程有操作误差, 故6个样品的回归系数有所不同, 为了减少误差, 取6个样品回归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总体回归系数 (即方程的斜率) , b= (b1b2+b3+b4+b5+b6) /6=1.088。
由于被测样品抗原液的pH值是不固定的, 因此直线的pH值即方程的a值是不固定的, 故直线的回归方程为:y=a+1.088x。式中:a为抗原液调节前的pH值;y为调节后的pH值, 根据工艺要求可确定之;x为7.5%碳酸氢钠溶液的添加量 (V/V) 。
4 结论
经统计学分析, 7.5%碳酸氢钠溶液的添加量与抗原pH值变化的相关直线方程为y=a+1.088x。将方程转换成x= (y-a) /1.088即可求7.5%碳酸氢钠溶液的添加量, 这样就可以精确地指导实际生产中pH值的调节。
【溶液ph的计算教案】推荐阅读:
有关溶液的相关计算题09-27
溶液的渗透压教案08-25
高中化学选修4教学设计有关pH的简单计算09-12
《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08-30
听《溶液》复习课的反思08-07
电解质溶液复习学案09-02
溴化钠溶液蒸发设备设计10-0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06-16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09-09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