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日记(共8篇)
1.关于清明节的日记 篇一
逝者长已矣,生者空悲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清明节二年级日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清明扫墓】
星期六时候,父母带着我去扫墓,在爬山时候我看见了许多油菜花,它们开得金黄金黄非常漂亮,到了我们扫墓地方,爸爸就拿着锄头把墓旁边泥土与长草地方,给弄了干净,被风吹下来树叶,我爷爷就把那些树叶扫干净了,直到没有一点点垃圾时候,我们就开始烧纸钱了,在烧纸钱时候我一直在把纸钱往火里面放。烧完纸钱,我们还要放鞭炮,我们在放鞭炮时候草都被鞭炮炸烂了,放完鞭炮奶奶就抓住我手来到墓前让我说一些保佑我与父母话,说了之后我们就下山了,下山之后我与妈妈又要到外婆那里去,外婆也要去扫墓我与妈妈还有外婆与外公一起去太太太公墓前扫墓,就这样我与妈妈一天都在扫墓,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晚上,我与父母在回柯桥路上都很累,只好托我舅舅开车到柯桥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舅舅回家之后,我爸爸就开车回家了,第二天在家里我全身都有点痛,写作业时候还有点头晕,那时候我才知道我生病了,后来吃了一点药就好了,看来我体质还不好连回老家一趟都要感冒。我与父母在爷爷奶奶家看到了与我同岁铁树,它非常大我都可以在它根部乘凉了,而且爷爷奶奶家还多了好多植物,吊兰、郁金香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有一些都枯萎了。
【篇二:清明扫尘】
昨天是清明节第二天,也是一个扫尘日子,我、弟弟、爸爸与妈妈一起去了乡下奶奶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错,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们也无话可说,也只有踩着泥腻山间土地一步一步奋力向上攀登。
终于到了太公、太婆与小爷爷合墓前,我们所有所有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合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香,香在不时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样子。我们所有人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太公、太婆与小爷爷鞠了一个九十度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崇高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与小爷爷合墓前。花篮里花都是白色,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带子死死捆在了花与花篮上。在几片绿叶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太公、太婆与小爷爷烧在阴间钞票,爸爸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有两亿,有一百万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一听还好玩,他们有这么多钱一年也花不完,还用抢什么呢?
太公、太婆与小爷爷你们“走”那么早,我都没有好好孝敬孝敬你们老人家,你们就离开了我身边,在那,陪伴你们只有孤独与寂寞,不……不……不……还有那“无情”春、夏、秋、冬与绿树繁茂山林。要是你们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
在走时候,我们又再次向他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篇三:“清明节”之踏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与李商隐齐名唐代诗人杜牧诗句。而我,又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气呢?
清晨,我睁开朦胧睡眼,换好衣服,迎着朝霞,踏青去了。
我来到了东海公园,太阳刚刚从海平面升。借着那一缕缕阳光,我看到了小草刚刚从泥土里钻出来,迎着春天阳光,茁壮成长……
拐了几个弯,便来到了十八盘。山路崎岖,但花红柳绿十八盘令我神往。尽管爬十八盘是很累,但我毫不在意。在大自然中遨游本身就是快乐。
我气喘吁吁地从十八盘上来,停息了一阵,便又踏上了征程。路边树抽出了新芽,有柳树、松树、柏树、甚至有杉树。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没名字,盛开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在树丛中,我又发现了一条岔路,岔路之中更是别有一番景象:绿发亮树下,点缀着新生小草,真是别有洞天啊……在那玩耍了一阵,我又回到了大路上,因为我发现那条岔路是条死路。
太阳已升到头顶了,中午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滨海路,要回家吃饭了,我借着午后温暖阳光,把这美好一天记了下来。
【篇四:难忘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国人民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敬意与怀念。我们也不例外。
今天,我跟着外公也来到老家拜祭太外公。手上拿着纸钱、鞭炮、香以及一些拜祭东西来到太外公坟前,首先我点燃了三支香插在太外公坟上,接着我们就烧开纸钱来了,这是什么味道啊!我不由自主咳嗽起来,没办法拜祭列祖列宗嘛!再忍一会吧!到了最后,我们挂上了两盏幡,放了一挂鞭炮便回到了在乡下亲人家中。到了吃饭时候,桌子上多出了一副碗筷,问过他们后才知道在今天吃饭时候要先“请”先人吃,然后自己才能动筷。这样便显出后生晚辈对前人尊敬与怀念。
吃完饭我们就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在回家路上我给外公说出了我疑问:“为什么以前清明节都不放假,而今年却定为法定节日?”外公微微一笑说:“唉!由于现在一些年轻人崇洋媚外,只知道什么圣诞节,愚人节,失去了我们自己文化节日。由此下去,可能以后子孙后代都不知道什么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了!为了让我们文化长久下去,国家把他们也定为法定节日,所以才会放假。孙子,你长大后千万不能因为一些外界因素而忘记了我们自己节日啊!”听完外公话后,我感觉到我们这一代任重而道远,长大以后绝不能让我们传统文化丧失,绝对不能!
【篇五:清明节日记】
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日子。是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生命;有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在与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与热血。
曾经,这里刻下了红军屹立不倒精神!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红军冲破国民政府反动派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信念!为了这心中永存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温情!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因为信念永存!
昨天永远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去开拓美好幸福未来,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好本领,弘扬革命精神,争取今后能为祖国与人民做出更大贡献。为谱写祖国繁荣发展篇章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篇六:倒霉清明节】
“沙沙沙……”听,窗外下着雨。雨点像一颗颗晶莹珍珠,落在窗上,像一滴滴眼泪,掉在地上,变成水坑。今天是清明节,却下着蒙蒙细雨。我。弟弟与妈妈坐着舅舅轿车,开到山脚下。下了车,大家都撑着雨伞。五彩缤纷雨伞在雨梦境中,显得格外耀眼。雨点在雨伞上,又渐渐地滴在了我们身上,手上,鞋上,全身都是水,使人感到冷飕飕。山路上全是泥泞,每个人鞋表面都“包”着一层黄泥。
来到坟墓前,雨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弟弟妹妹们也不懂事,只管自己往里面挤,好让自己能烧到纸钱。他们一挤,雨伞上雨水全洒在我身上,我可真成了“落汤鸡”了。终于轮到我烧纸钱,我拿起纸钱烧了起来,还没来得及烧另一张纸钱,火早已被雨水给扑灭了。
我生气了,脚可真痒,真想把那一堆已烧完纸钱给踢了。
下山了,我一身是水,就连鞋子里都是水。这次清明节,缺少乐趣,缺少通衢,更缺少太阳情趣;这次清明节只能说“只有倒霉!”
【篇七:哎~这个清明节】
今天就是清明节了,每到这一天我都会非常兴奋,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回老家扫墓,说是扫墓,实际上是跟我堂哥堂弟上山去玩。
可是回到老家后,我才知道,原来我是属兔,这一年扫墓忌兔,我就不能上山,等于失去一次玩机会。知道后,我别提有多失望,唉~老人们就是迷信,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呆在家里,看电视,不好看;踢球,没人跟我踢;打牌,谁跟我打?哎,没事干,后来,舅舅接我到锦美去看曾外祖母,也好,挺久没见到他们了,就去吧。
在锦美呆了将近一下午,又回到老家西亭,还没怎么跟堂哥堂弟玩,就到四点多了,明天还要读书,就只能回去了。不过今天弄了大半天,就没什么事情跟清明沾上边。
到了马路,就要等车,要知道,西亭到渔溪车可不好等,足足二十几分钟才来了一辆,上面全是高初中人,是要回学校,整辆车挤挤,哎,将就一下咯~
一半路程过去了,一半人也下车了,可没想到是,跟我们并排走车坏了,里面学生就“移植”到我们车了,那可是二十人啊,但我又不能赶他们走,只好再将就一下了。路上,整辆车挤水泄不通,甚至达到了我脸贴在他脸上,他脸贴在他屁股上地步。
总算熬了过去,下车了,一天路程结束了,回家睡大觉吧。
不过,这算什么清明节啊!
【篇八:清明之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转眼,春天来了,清明节也悄悄地来了。春雨似乎知道了什么,不再欢快,不再浠淅沥沥,变得缠缠绵绵,变得断断续续。她声音成为了一种连绵悲伤奠歌,成为人们心中点点思念,成为一种安抚人心心灵之声。
人们伴着雨声来到了公墓,来到着安放灵魂天堂。人们缓缓地走进公墓,脚步不再轻快,变得沉重。车辆也慢慢地行驶,不时发出轻轻喇叭声,那声音不再响亮,变得柔与。这些声音交错在一起,成为一种沉重又柔与叹息,成为一种冲击人们心灵呼声,成为一种对死者安慰之声。
人们手中鲜花,被雨水滋润着,变得更加娇嫩,也变得羞答答,如同一位来祭奠少女。每朵鲜花都在流泪,那晶莹泪珠,一滴又一滴地从脸颊上淌下来,滴在人们手上,滴在公墓地上。每个公墓旁都躺着一捧鲜花,到处都是白黄,星星点点,仿佛星星也来到公墓,为灵魂带来祝福,也给公墓带来生机。淡淡色彩伴着泪水成为一种香气迷人哀歌,成为一种永久记忆之声。
墓前站满了祭奠人们,有脸上淌着泪水,眼角湿湿,嘴边传出一种低低抽噫声。有默默地站在一旁,烧着纸钱,嘴角抽动着,有则拿出水果与酒菜祭奠,让亲人安息。人们思念化成了一种沉默哀调,成为一种爱延伸之声。
雨声、车鸣声、花语声、祭奠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清明之声。
2.关于清明节的日记 篇二
一、具体做法
要求学生每星期坚持最少写三篇日记, 可以摘抄, 但不能全部抄, 至少要写一篇。可以是记录真实的事情, 也可以是读后感, 也可以是自己内心的想法, 但必须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每星期都对学生写的日记进行评讲和交流。几年下来, 很多学生养成了坚持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且虚假作文少了, 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二、写日记的好处
写日记有哪些好处呢?具体说来,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 写日记能为小学生不断增加“积蓄”
大多数学生害怕作文, 不知从何写起, 于是就胡编乱造, 照搬照抄, 写些虚情假意的作文。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学生的“积蓄不足”, 而坚持写日记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药。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可以摘抄课文中的佳词好句, 也可以摘抄课外书上的精彩片段。这样, 不仅调动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而且让学生增加了课外阅读量, 开阔了视野, 增加了学生的词汇的积累。那么写作文的时候就不愁没词可用了。实践证明, 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教育专家们精挑细选出来的, 很多都是名家名篇, 我们应先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再去挖掘其他的资源, 而没有必要去舍近求远。
(二) 写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
学生对写日记有了兴趣之后, 他们必然会对平凡的生活加以留心, 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 用心体会周围的人和事情, 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习惯。这有利于学生不断地认识新事物,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一次, 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在路边看到了一只受伤的野鸡, 于是她便仔细地观察, 并把它写进了日记里:“今天, 我在路边看到了一只受伤了野鸡, 它的羽毛是灰色的, 但是中间又夹杂着一些彩色的羽毛, 这使它有时候看起来会发出五彩斑斓的光彩, 尤其是迎着太阳看的时候。它的小眼睛像宝石一样发着光, 看到我又露出惊恐的神色, 但似乎又在向我求救。于是我把它捧在手心, 这时我惊奇地发现野鸡的鸡冠比家鸡要小, 但是很红。它可能是害怕了, 挣扎了一下, 使出浑身的力气飞出了约二十米。哦, 原来野鸡比家鸡会飞!我又追上它, 把这个再也没力气的可怜的小家伙带回了家。我为它包扎伤口, 给它喂食。我一边忙活一边想, 这是谁啊, 这么残忍!多可爱的鸟儿啊, 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啊……”
在那个星期的日记评讲中, 我在全班读了这篇日记, 并表扬了这位同学认真观察, 勤于思考, 而且爱护小动物, 号召同学们向她学习。从那以后, 学生们的日记里便增加了许多观察事物的内容。有的写观察蚂蚁怎么搬家的, 有的写观察家里小猫小狗打架的, 等等。而且学生们写得都很有童趣,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让我很吃惊。原来, 在我们成人看来这么平常的事情, 在孩子们的眼里竟然这么有趣!而且他们也能把它写得很详实具体, 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看来, 只要引导得好, 就能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三) 写日记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 重视智育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发展, 尤其是心理健康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以至于经常听到有家长或老师抱怨: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到底想些什么, 没法和他们交流!尤其在农村, 老师整天忙于教学, 而学生家长大多数都外出打工了, 他们被赋予了一个新的称号———留守儿童。社会、学校也采取了的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措施, 但也都是治标不治本, 几乎没有人真正地了解孩子们都在想些什么, 他们有什么苦恼和困惑, 所以有很多孩子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时, 写日记就成了孩子们倾诉烦恼、解除苦闷的好办法。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同时, 也能和学生进行更好地交流, 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必要时也能起到给他们疏导心理的作用, 也能对他们给予一定的思想教育, 而且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从而也促进了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
三、指导学生写日记应注意的问题
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几年实践中, 我取得了一点成绩,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走弯路。
(一) 评价应以鼓励为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写日记感兴趣的话, 他们就不会把写日记当作负担, 而是当作一种需要, 一种习惯。在这种需要感、习惯感培养的过程中, 老师的鼓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我深有感受。每次评讲时, 被表扬的同学, 尤其是他的作品在班级被朗读的学生, 下一次的日记一定会写得更认真, 质量也会更好。
(二) 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
对于小学生来说, 书面表达无疑是学习中最难的, 所以, 无论是日记还是作文, 都不能对学生做过高的要求。否则, 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信心, 失去兴趣, 把写日记当作一种负担, 只是应付差事, 那样就达不到训练提高的目的。
3.寻找关于清明的记忆 篇三
追溯历史悠远的清明文化
草长莺飞,芳草萋萋的坟墓前,一杯薄酒、几枝野花,默念着一首悼念的诗——这是著名画家丰子恺画中的清明节。折几枝嫩柳,放在先人坟旁;点燃几柱香,慢慢梵唱;洒下几滴清酒,一身惆怅。
也许你难以想象,二千六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绵山曾经是火的海洋,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熊熊的火光照亮了百里之外黄河的水面,飞禽走兽一时间四处逃窜。
谁是纵火者?他就是晋国的国君晋文公重耳。他既不是在演练军队,也不是狩猎,而是在进行一个寻人的游戏,一场人命关天的追逐。
谁,是他们要寻找的人物?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奇特的方式?
故事还得从公元前655年讲起。当时天下未定,五霸纷争。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这就是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第二年寒食节的第二天,晋文公又带领群臣,素服徒步上绵山祭悼介子推。行至墓前,发现那株和子推母子一起被烧死的柳树又死而复活,绿枝干条,随风飘舞。晋文公触景生情,不禁想起了介子推割股奉君时所说的“我不求任何封赏,只希望您日后能成为一位清明的国君”,以及子推被焚后山洞内衣襟上的那几行血书。于是慎重地折一根柳枝编成圈儿戴在头上,又折几枝嫩柳插在坟头。他还把复活的柳树封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力图政治清明。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功不言禄、遵道行德的介子推非常怀念。寒食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按旧俗,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
唐代,清明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假日,其习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祭奠与嬉游两类。清明节是令人肃穆的节日,可为何又融入了嬉游的成分呢?起初是因为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有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强抵抗力。而后来唐代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后,无形中对清明节进行户外活动起到催化作用。人们有了充足的时间来祭祖和活动,久而久之这种共性形成了气氛,介子推忠孝精神开始融入到整个民俗活动当中。传统文化以空前丰富的形式体现出来并且代代相传。因此,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在这一点上,最直观也最具说服力的要属《清明上河图》了。
走进清明寒食文化的肇始地
它呈现出温吞吞的一片土黄色,细细看去,会发现,岩石表面风化得非常严重,到处都凸显着层层剥落的痕迹,那痕迹仿佛是情感的标识,在我眼中,它代表着浓郁、厚重的历史沧桑。它就是位于山西省的绵山。
这里毕竟是中原腹地,从春秋时来此隐居的介子推,唐初大败甄翟儿的李世民,到中唐时立堂修学的名相令狐楚,南宋时抗击金兵的李武功……许多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她紧紧连在一起;从左丘明、屈原、庄周、司马迁,到杜甫、贺知章、白居易、李商隐、苏轼、李清照、顾炎武许多文人名士的诗文里都能找到绵山的字样。在绵山的历史上,单单被火焚烧,有确切记载的就有三次:要归隐山林的谦谦君子,要拯救家国于水火的抗日斗士,他们都曾来过这儿,企图到这片山林中寻求庇护,然后招来熊熊的山火,然后,把历史的沧桑一点点,一次次地镌刻到绵山的容颜上。
一次次走进了她,便愈加强烈地感觉到,它是一座宝藏:不仅仅是人文景观中体现出来的佛、道、儒兼容并存,还有自然山水的无所不包。这是一处上天偏爱的所在,泉、石、云、树,绵山不但什么都不缺,且各得其所。它们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也使得绵山的气质变得复杂了起来:雄伟、险峻、灵秀、清幽……你很难一语道之。
两千六百多年过去了,绵山成了道家圣地。绵山上的大罗宫,以当年介子推所看到的“大罗仙境”而得名,曾一度被破坏,现存的大罗宫,是介休市乡贤闰吉英先生在原址上所修建的,重修后的大罗宫集道教殿宇之大成,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为“天下第一道观”。
大罗宫里的那些神佛像原本散落山野,由后人收集、保护于众妙堂,共300多尊,每一个都神态自若,栩栩如生,不食人间烟火,他们见证了介子推的种种传说,也见证了绵山的神奇。
介子推的生死之迷目前还无法破解,但绵山祈雨的神奇,今天却是可以实实在在体验到的。
在绵山明道堂的一层,供奉着一座神位,上面写着“天地十方万灵真宰玉皇上帝”。这个神位是明朝万历年问山西清徐县乡民所敬献。它见证了四百年来,绵山祈雨有求必应的传奇。有地方志明确记载,从明朝崇祯十一年到清朝康熙六十一年,附近乡民到绵山祈雨等都如愿以偿。近的一次在2001年。当地大旱,清徐县王答乡的三位老人,把神位从绵山请回,祈求上天降雨。五天后,当地电闪雷鸣,好雨如甘霖下了足足两天,解除了当地旱情。
除了大罗宫为全国最大的道观建筑群,天桥景区的洞神宫、一斗泉景区的洞真宫、朱家凹的洞玄宫等庙观云集,比佛教在山上占有更显要的地位,真个是“大道之山”。绵山的不少崖壁上挂有祥铃、红灯,随风摇曳的灯、铃本是寄托人们精神的一种载体,同时也是现在展现绵山特色文化的一种精彩演出。每当夕阳西下,华灯初起,从龙头寺到水涛沟的十里长廊的悬崖绝壁之上,六十多种灯图亮起来,一时间,月亮、星辰、华灯交互辉映,恍若天上人间。
神秘的介子推,神秘的各种传奇,绵山用她的博大精深,在彩云之下建构了一个五谷丰登的世俗世界,在彩云之上则建构了一个神仙居住的世外桃源。它谜一样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就渗透在绵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之中,绵延几千年,堪称奇异的人间仙境。
寄予清明时节的感怀情思
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是一个很特别的词。写下“清明”一词,就觉有一枝花从烟雨深处斜逸出来,隐隐约约的还有牧童、酒楼、只可遥看近却无的草色……
想想看,清和明是多么吉祥与爽朗的字眼,冰雪消融,
nlc202309011310
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清明这两个汉字并列在一起,原本就应该神奇地构成生动的画面。这不,连古人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不然,怎么会有“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诗句。
这时节,刚刚从严冬酷寒走出的人们,在蛋黄般的嫩阳下,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可以如丛草般疯长的心事一样遐想:暖阳,晴空,轻风,春燕呢喃中,草木回青,万物萌发,草们伸展柔弱的胳臂,树们绽出婴儿般的嫩叶,花们氤氲着青涩的面庞,河边的柳已笼起蒙蒙烟雾,一派春色春水在天地间那么轻盈明朗。大地万物到了这时节,尽显出骨子里那点不甘寂寞的性情来,纷纷扬花拔节。即便有雨,春雨如烟,含珠的桃苞,挂露的垂柳,一齐和着那迷蒙的烟雨向您扑面涌来,令人心旷神怡。
毕竟是在美好而难得的春天了。
然而,这时节却让那一场连绵不绝的雨蒙上了凄凉。这份凄凉潮湿了人的心情,使人双眼盈满一种叫作泪水的液体。
我说的是杜牧在江南杏雨天里的那份诗意。确切地说,应该是湿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次阅读杜牧的这首诗时,心一直介于生死之间痛苦地荡漾着,是生命的沉重。“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一句人生普遍关注而又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让人临风回首,向逝者奉一炷感念的心香。
在农耕时代甚至现在,生者对死亡的缅怀、悼念,只能在一堆黄土处,凝目远眺,似乎这样可以望穿生死界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逝者悠长的思念,才能从挥洒的清泪中找到些许安慰。逝者的肉体永远被埋入泥土深处,埋入岁月,埋入历史深处,个体生命已完全终结,而那由几个符号组成的名字却永远地埋在生者的记忆中,刻在岁月风尘都打磨不去的石碑上。人生一世,草木三秋,几十年只能匆忙消逝了。这难免让人伤怀,生前的酸甜苦辣,使人刻骨铭心。
不缓不急的雨中,浓浓淡淡的烟,是祭扫者的寄托和希冀,升腾着,升腾着,直至与漫天的雨雾连在一起。明明灭灭的火,是祭扫者的梦幻和情思,跳动着,跳动着,火焰中幻化出一位位思念中亲人的影子。
清明飘雨,像抛洒的眼泪,也许只有这样才应了这种气氛,才能给予逝去灵魂的慰藉。过了清明,冬闲的日子就戛然而止。按照农历,清明的后面是谷雨。“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紧张繁忙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一个热烈的季节就要来临了。在这季节的递嬗中,生生死死,湮灭与辉煌,一切自然而真实。
在清明节的背后,我却读懂了这个节日的深沉意义和价值。清明节的节日精神是“将生死并置”。清明节中的“悲欢离合”体现着人文价值。清明时节,面对黄土下的亲人,给予怀念是无可厚非的。通过祭奠,使人想起在过去的岁月里,与他们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以及漂浮着人间的许多遗憾和酸楚。同时,使真正的凭吊者胸中增加了痛,会将一份洁白的心意栽在故人青草萋萋的坟上,长成温馨的慰藉,芬芳生死隔绝的漫长日子。
4.关于清明节日记300字 篇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我想起唐大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
经过几十分钟的汽车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莒溪太太的坟前。我们清理掉墓前的杂草,疏通边上的排水沟,放上供品,点好香、蜡烛,把折好的纸钱烧成灰烬给亲人拜祭,以此寄托对死去亲人的一份思念。我们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我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太太能保佑我读书聪明,学习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
在烟雾弥漫的山野中,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携幼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两个姗姗独行,不愧是我们中华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
5.关于清明节小学生优秀日记 篇五
今年的清明节,大家全家显得尤为隆重,因为大家都聚集在一起,要去乡下拜祭去年刚刚去世的外公。
这一天,大家一行人来到乡下,准备了一番后,大家就上山了。大人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拿着铲子,有的提着篮子。他们脸色严肃,流露出哀思之情。我默默地跟在后面走着,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映入了我的眼帘,一簇簇、一丛丛,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开得那么热烈,开得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也在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吧!
踩过泥泞的田间小路,终于到了山上。一座新坟赫然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外公的坟墓了!一看到这座坟,妈妈和大姨就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我也默默地流着眼泪,外公的面孔仿佛就在眼前,想起与外公在一起的日子:我与他一起下棋,一起看电视,一起吃饭……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可如今,外公却躺在冰冷的地下,怎不令大家伤心欲绝?
爸爸和姨父从远处铲来了一些新土给添上,妈妈从篮子里拿出准备好的.供品,一一摆放在墓前,并深情地说:“爸爸,大家来看你了。”然后开始烧纸钱了,妈妈今年买得纸钱特别多,我挑了一些面额大的:一千万的、一亿的、一百万美金的……我希望外公在阴间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妹妹也不甘落后,一张张拼命地往火里扔。大姨一边烧,一边念念有词:“爸爸,快来拿钱吧!希望你在天有灵保佑大家身体健康,保佑孩子们学业有成……”我也在外公墓前许下心愿:保佑我考上清华大学。纸钱烧完后,爸爸又用酒在墓前洒了一圈,大家每个人在墓前作揖。之后大家带着沉重的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6.清明节的初中日记 篇六
先到村口的老坟地里,给老爷、爷爷和五爷的坟头上各压上烧纸,这是上坟的一个习惯,是告诉先人们他的后代来祭奠了。袅袅的青烟,带着后辈们思念直通天国,愿先辈们都能安息。
老坟中,老爷的坟上香火不是很旺,今日还有我这一辈知道这是老爷的坟地,往后下一辈有几人能知道这是谁的坟茔呢?按照周礼中,帝王要祭奠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人一庙,庶人只能寝祭。以此类推,如果只祭奠父辈为庶人,能祭祖辈可以为士人,祭奠到高祖可以成为大夫矣。但愿我们的`祖坟能有三世、五世、乃至于七世之后还有香火和纸钱!护佑他们的子孙后代进入士大夫行列!
上完老坟,来到塘库岸生产队的集体坟墓地里,那里有爸妈和十大的坟。父辈中,他们弟兄两个是最没有福气的人。我们家的日子才刚刚起步,爸爸却病了没有享受一天的福,仅仅是看到了好日子的希望而已。妈妈还可以,她还可以和儿子过了几天城里人的生活,也见到了自己的孙子。在她们那代人思想里,如果没有孙子那是要比别人笑话的!
看看,墓碑上爸妈的名字,不觉泪留满面。此时回想起在那个年代里,爸爸一个人挣工资,家里五个孩子还有三个老人,那些“艰难困苦繁霜鬓”的日子,他和妈妈怎样渡的。但在我的记忆里,我们的家庭却没有那么多的悲观,家里就是吃包谷榛就酸菜,却也其乐融融,就像庄子说的那样,我们家穷,但不困。这就是父母留给子女最大的精神财富,今天在我的生命中,无论遇见多大的困难,回想起我们虽然贫穷但却怡然自乐的家,就会感到有无穷力量。
上完坟走出地头,遇见永田在浇地。顺便看了四妈,四妈已经老梗了一年多了,现在人廋完了,也认不得人了。永田给她买了气垫床,她一个人睡在房子里。眼睛虽然看着人,但是却没有神气。尽管我明白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谁也逃脱不了,但真真的落在自己亲人身上时却难以接受。
直堡村巷子里,原来繁华的街道,原来熟悉的老人们大多都已经走了。正是他们所拥有的这个村庄给了我快乐的童年、是我的精神生命之根。但今天这里却已物是人非,儿时的伙伴都已各奔天涯,而这个村庄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也许再等3—5年将会被大西安建设的推土机夷为平地,所有村里人让都被集中安置在马庄居民小区里,这里的乡愁将无处可寻觅!
回到直堡村老家的院落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欢笑,唯有这个核桃树依然孕育着新芽!
中午在三姐家里吃饭,席间凯凯的儿子喜宝和女儿糖糖娃,还有欣欣的女儿陆呗呗,三个小孩闹腾的样子,很像但年的直堡村呀。三姐说妙妙的那个郑闻一来了才热闹呢!这个时候的贾村宛如当年的直堡村呀!
晚上会到家里,看了董卿主持的《阅读者》栏目,正好说的是告别。正如栏目里说的那样,古今中外,千古以来人世间的千种风情,无外乎就是生离死别,告别、离别是人生的常态。对此我们应该平静的接受,勇敢的面对每次的“告别”。
7.关于清明节的日记 篇七
关键词:生态美学,清明民俗,人与自然,审美体验,民俗审美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 由鲁枢元、曾繁仁等中国学者提出并一手创立的美学分支, 它与以往的美学区别在于, 整生研究的学术范式;消除审美距离、突破审美时空局限、化解审美疲劳所形成的审美自由;以生态审美场为元范畴生发的话语体系等。[1]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生态美学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文艺生态审美、生态批评、生态艺术哲学、生态环境美学等领域为基本内容, 整合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审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大众文化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的一门显学。当生态美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渐渐将所有人类参与的文化活动都列为对象的时候, 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民俗文化学。于是在生态美学与民俗文化学的交叉地带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成果, 对加深对这两门同是新兴又古老的学科的理解产生了积极作用。
生态美学与民俗学的契合点
生态美学的核心是研究人与自然生态间的审美关系, 如果仅仅将生态美学的对象范畴限定在自然生态范围之内, 无疑对生态美学的广度、深度, 进而对未来的发展都有极大的限制, 可喜的是生态美学的最初建立者们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有学者明确指出:“从目前看, 关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 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我个人的意见更倾向于广义的生态美学, 但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到基础的位置。因为, 所谓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许多基本原理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上升到哲学层面, 具有了普遍性, 也就必然扩大到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由此可见, 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这是基础性的, 然后才涉及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2]这种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思想, 突破了主客二元对立机械论世界观, 提出了系统整体性的世界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张扬了“人—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反对自然无价值理论, 主张重视自然的独立价值。总之, 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 就是一种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另一方面,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民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 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在民俗文化中人类通过审美文化、认知文化和价值文化的方式把握世界。在民俗文化学中, 强调的是以“人”为主体来建立民俗学系统, 在这种学科交互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民俗学和美学就相遇于文化这一人类主观作用于客观的过程之中。正是由于民俗与审美都具有共同的文化本质, 使得两者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特性。首先, 民俗与审美都具有超自然性, 两者的主体都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 而必须有人和人的活动参与其中, 换言之, 两者的出发点和边界都是人以及人化的自然, 自然的不经过人为参与生成的民俗和审美都是不存在的;其次, 民俗与审美都具有超个体性, 所代表的都是整体的人类活动, 个体的人可能会对民俗和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只有全面集中地体现广大的民众所创造的文化内涵的人类共同主客观过程才是民俗和审美的研究范畴;最后, 民俗和审美都具有系统性, 都是由诸多结构和功能组合而成的整体。正是基于上述民俗与审美的共同特征, 使生态美学与民俗学在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 为进一步讨论传统节日民俗最能够的生态审美观提供了可能。
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民俗审美中的映射
所谓生态美学实际上也就是人与自然达到中和协调的一种审美的存在观。因此, 生态美学的提出, 促进了由实践美学向实践基础上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而我们觉得这种转移更能贴近审美的实际。”[3]生态美学来自生命美学和生活美学而又高于它们, 是目前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最好体现, 它主张与追求审美化生存, 强调与凸现生态和谐, 趋向与发展生态审美文明, 是站在“当代美学高原上的美学”[4]
以生命美学、生活美学和生态美学为代表的不同阶段的美学形态, 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而当这些理论和观点投射到民俗审美领域时, 产生了人的民俗、美的民俗和自然的民俗三个层次的审美心理体验类型。
在第一层次中, 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神化的自然审美, 而在民俗审美的心理体验中的“人”首先指人文, 人的民俗即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 这里的“人”的范围是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在民俗审美的观念中, 实现审美价值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是人的体验与实践。在人的体验与实践中, 民俗审美的价值得以揭示民俗审美的内在运动过程, 把握民俗审美精神世界的复杂和神秘。第一层次人的民俗比较单纯和朴素, 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本能, 距今年代相对久远的习俗人的美学意味更为浓烈, 上巳节的高禖祭祀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高禖祭祀最初来自玄鸟神话, 《史记·殷本纪》载:“殷契, 母曰简狄, 有娀氏之女, 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 见玄鸟堕其卵, 简狄取吞之, 因孕生契。”[5]后世的帝王据此把简狄立为掌管生育的禖神, 称为高禖, 又由于远古祭祀高禖的活动往往在野外进行, 祭祀的主要活动是男女杂交野合, 所以高禖又称郊禖。人们发现, 在高禖祭祀活动之后一段时间, 很多女性都会怀孕生子, 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 这不是祭祀时性交活动的结果, 而是高禖神的恩赐, 于是高禖祭祀逐渐被赋予了求子的内涵, 《汉书·枚皋传》载:“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 群臣喜, 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颜师古注曰, “《礼·月令》:‘祀于高禖’。高禖, 求子之神也。武帝晚得太子, 喜而立此禖祠, 而令皋作祭祀之文也。”[6]自汉以降, 祭高禖求子的活动一直盛行不衰, 《后汉书·礼仪志》曰:“仲春之月, 立高禖祠于城南, 祀以特牲。”[7]魏晋时期又进一步增加了高禖坛石一类的祭祀祠庙建设, 《晋书·礼志》载:“元康时, 洛阳犹有高禖坛, 百姓祠其旁, 或谓之落星。”’[8]《隋书·礼仪志》载:“后齐高禖, 为坛于南郊傍, 广轮二十六尺, 高九尺, 四陛三壝。每岁春分玄鸟至之日, 皇帝亲帅六宫, 祀青帝于坛, 以太昊配, 而祀高禖之神以祈子。”又载:“隋制亦以玄鸟至之日, 祀高禖于南郊坛。牲用太牢一。”[9]高禖祭祀的审美文化内涵是以男女自由恋爱为形式的人文美, 也是以人类自身的生产为目的的人性美。人的民俗的审美内涵在高禖祭祀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的民俗始终体现着一种自省意识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在寻求不断反省人的缺陷时, 理性地引入非理性, 在自然环境对于人的自身发展不利时, 人类更加强调的是自身的生产和后代的繁衍, 通过对自己所在种群的理性改造增强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第二, 人的民俗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强调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本体地位, 强调人性是总体的价值标准, 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基于最原始动物性的阴阳交合和种的繁衍的人性, 在高禖祭祀的过程中得到了张扬, 也是以人性为本位的意愿的体现;第三, 人的民俗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价值, 使主体意识得以高扬, 使个体的能力能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释放, 倡导个性合理化发展。高禖祭祀这种带有极强巫术性质的民俗活动本身就是主体生命价值直接诉求的表现, 它使用较能为原始民众观念接受的巫术仪式向所谓的自然神或祖先神要求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实现, 而仪式本身也是一场盛大的社交活动, 在活动中释放能力强大个体的全部体能、智能和潜能以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具体到原始社会即获得更多更好的性交的对象;第四, 人的民俗强调一种超越的意识, 推动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价值, 发挥自身潜力向自身的生命极限和精神极限挑战, 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 实现人性的完满和提升, 在原始社会中, 最能够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和自身意识超越的是繁衍高质量后代的能力, 只有充分发挥了个体的全部潜能, 在对本种群的延续和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才是对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才是人性最完满的提升。
第二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初步具备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处于一种对立中的平衡状态, 虽然在大多数时候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但也有不能为人类认识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人对自然的巨大威力尚存敬畏。在这种客观条件下, 人性的追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主体开始进入审美心理的第二个层次, 开始追求美的民俗。美的民俗是人的民俗实现之后审美内涵的全面升级状态。具体到清明节日系统之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美的民俗是寒食、清明的秋千习俗。关于秋千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 认为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山戎。《荆楚岁时记》隋代杜公瞻注引《古今艺术图》云:“鞦韆, 本北方山戎之戏, 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 乃以彩绳悬木立架, 士女炫服坐立其上, 推引之, 名口‘鞦韆’。楚俗亦谓之施钩, 《涅槃经》谓之罥索。”[10]唐《艺文类聚》卷四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山戎, 寒食日用鞦韆为戏, 以习轻趫者。”[11];第二, 认为秋千之戏起源于汉武帝。唐高无际《汉武帝后庭鞦韆赋序》云:“鞦韆者, 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 故后宫多鞦韆之乐。”[12]《说文解字》卷十五下宋徐铉注曰:“秋千, 按词人高无际作《鞦韆赋》序云:汉武帝后庭之戏也, 本云千秋祝寿之词, 也语讹转为秋千, 后人不本其意, 乃造此字非皮革所为, 非车马之用, 不合从革。”[13];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两种关于秋千起源的说法都不是秋千诞生的本源, 最初原始人类荡秋千只是为了取得高处的食物, “秋千”, 也写作“鞦韆”, 两字均有“革”字旁, 千字还从走旁, 有揪着皮绳而迁移之意。秋千之戏的流传和发展, 充分体现了民俗从满足人性向追求美的进化过程, 从秋千的起源上看, 无论是为了获得食物还是锻炼身手 (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打败敌人以占有更充足的资源) , 都是从满足人的欲望角度出发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的生理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以后, 开始追求精神上美的实现, 反映在秋千上就是其功利性迅速退去, 变成一种单纯的娱乐游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半仙之戏”记载:“天宝宫中, 至寒食节, 竞竖秋千, 令宫嫔辈戏笑, 以为宴乐, 帝呼为半仙之戏, 都中士民因而呼之。”[14]唐代王建《秋千词》细致描写了唐时少年荡秋千的热闹情境:“长长丝绳紫复碧, 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 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 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 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 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 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 足踏平地看始愁。”[15]宋代秋千之戏更盛, 并出现了小秋千、水秋千等次生形态, 欧阳修《越溪春》词写到“三月十三寒食日, 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 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 鞦韆影里, 临水人家。”[16]《岁时广记》卷十六“蒲博戏条”载:“ (寒食) 民间又卖小秋千, 以悦儿童。团沙为女儿立于上, 亦可举之往来上下, 又以木为之, 而加彩画者甚精。”[17]宋时水秋千非常盛行, 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 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水秋千的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表演时, 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 下至庶民百姓, 竞相观看。[18]秋千直至元明清时期依旧盛行不衰, 元朝末年熊梦祥修撰的《析津志》记载:“清明寒食, 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 “上至内苑, 中至宰执, 下至士庶, 俱立秋千架, 日以嬉游为乐。”[19]元代白朴的散曲《天净沙·春》描写了杨柳秋千的春日景象:“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20]明代诗人王问的《秋千行》写了江南的秋千游戏:“此戏曾看北地多, 三三五五聚村娥。笑声还出垂杨里, 倦游归客意如何?今日江南初见此, 丽人如花映瑶水。”[21]清代《新河县志》载:“清明日男女皆插柳枝各祭先垄, 是月家置秋千为戏, 谓之释闺闷。”[22]
第三层次自然的民俗是审美心理的最高状态, 也是最完美的状态, 这里的“自然”, 不是单指客观的自然世界, 而是主体和客体以审美为唯一标准, 完全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的抽象自然。自, 自己, 非他因而自有;然, 这样, 这样的状态。自然指相对于人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3]这—过程, 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披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多少有点诗意。文化的每—次取得, 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同着淋漓的鲜血, 伴同着自然界的一点点丧失。这一过程实际上从某一方面来讲就是“自然的人化”过程, 人类的有意识行为和能动性实践活动将自然界不断地化为人的世界;与此同时, 人类主体自身也逐渐在“人化”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地继续“人化”, 人类的体力、智力、行为能力也在日趋走向所谓“成熟”的同时而“文化”了。于是, 人类开始把自然界作为观赏的对象, 去自觉地把审美视野伸向广阔的自然界、不断促使人与自然界之间新的文化关系状态的建立。从远古至今, 从寒食到清明, 上墓习俗能够绵延数千年不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在人和自然不断互化的长期严酷的过程之中, 祖先成了我们最后最可靠的精神家园, 上墓习俗在某种层面上与其说是人向祖先的崇拜和祭祀, 不如说是祖先对后人鞭策激励和安慰, 也是人类最终寻求到的精神慰藉和归宿。
结论
8.关于《吴宓日记》的通信 篇八
一凡:读到你在《读书》今年九期刊出的《西师往事 北碚夜读》,文中提到,你无法核查二零零二年《文史月刊》刊出的《邓小平与吴宓教授》一文内容是否可信,同时也提及所谓吴宓先生“亲手删改日记”等问题。
我作为《吴宓日记》及《吴宓日记续编》共二十册的责任编辑,自感有必要就我所知,回复一下你的疑惑,并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应该说,你未给哈佛傅高义教授提供这一情况,谨慎态度是正确的,因为此事从未有过任何公私记载,而在吴宓先生巨细无遗的日记上,也未着一字。吴先生家属对于此事,也始终矢口否认。大家的共识是:历史不可以伪造,哪怕是“光荣历史”。
事实上,并不存在吴宓先生删改日记之事。《吴宓日记》前后二十册,都不存在“亲手删改”。宣扬此事的始作俑者,在西南师院时间甚短,与吴宓先生素无交往。《吴宓日记续编》第一册106页(一九五一年四月五日),确曾提及此人。吴先生写这段日记,是为记载西南师院某次镇反座谈会上,与会教职员坦白罪行的情况,其中描述其人道:“泣诉欺瞒之罪,盖其未尝留学苏俄,亦未肄业大学,谨辛苦漂流,从人习俄文,而在校颇作威福。” 从中可见此人在校时的形象,岂是吴先生愿与交往之人?
通过对《吴宓日记》及《吴宓日记续编》的阅读,我深刻感觉到:“记日记”对晚年的吴宓先生而言,几乎是他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而他对自己日记的态度,似在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五日日记中表达得最为明确:
委来,再劝宓焚毁宓日记、诗稿,或简择抄存,以免祸云云。澄意亦同。宓虽感其意,而不能遵从。此日记既难割爱焚毁,且仍须续写。理由有三。(1)日记所载,皆宓内心之感想,皆宓自言自语、自为问答之词。日记只供宓自读自阅,从未示人,更无意刊布。而宓所以必作此日记者,以宓为内向之人,处境孤独,愁苦烦郁至深且重,非书写出之,以代倾诉,以资宣泄,则我实不能自聊,无以自慰也。(2)宓只有感想而无行动。日记所述皆宓之真实见解及感触,然却无任何行事之计划及作用。日记之性质,无殊历史与小说而已。夫宓苟有实际作为之意,则当早往美国,至迟1949秋冬间应飞往台湾或香港。而乃宓拒却昀、穆之招,甘愿留渝,且不赴京、沪、粤等地,足征宓已死心塌地,甘为人民政府之顺民,早同吴梅村之心情,而异顾亭林之志业矣。又似苏格拉底之愿死于雅典,而不效但丁之终身出亡、沦落异域者矣。是则宓可称为顽固落后,而非反动与特务,其事昭昭甚明。且特务行事务为诡秘,岂有若宓之大书特书,将一己之所思所言所行所遇,不惮详悉,明白写出,以供定谳之材料,又靳靳保留为搜查之罪证书哉?!(3)日记中宓之感想,窃仿顾亭林《日知录》之例,皆论理而不论事,明道而不责人,皆不为今时此地立议陈情,而阐明天下万世文野升降之机,治乱兴衰之故。皆为证明大道,垂示来兹,所谓守先待后,而不图于数十年或百年内得有采用施行之机会,亦不敢望世中一切能稍随吾心而变迁。宓乃一极悲观之人,然宓自有其信仰,如儒教、佛教、希腊哲学人文主义,以及耶教之本旨是。又宓宝爱西洋及中国古来之学术文物礼俗德教,此不容讳,似亦非罪恶。必以此而置宓于罪刑,又奚敢辞?宓已深愧非守道殉节之士,依违唯阿,卑鄙已极。若如此而犹不能苟全偷生,则只有顺时安命,恬然就戮。以上乃宓真实之意思,亦预拟之供状。倘异日发现宓日记而勘问宓时,敬请当局注意此段自白,并参阅1951一月十六日所记一段。至于安危祸福,究竟非人之所能知,更非宓所敢深计者矣。……(引自《吴宓日记续编》第一册,111-113页)
此段日记,足可见吴先生性格、当时之心境,以及“记日记”一事在他生活中、心目中的位置。以上种种,请一凡详查。吴彬
当日赵一凡回复吴彬:
吴彬姐,国庆长假安好。接你电邮,知悉种种。看来我只想着纪念吴先生,有些莽撞了。如你所言,我对此事一直怀抱疑虑与希冀。疑虑者,是吴先生日记残缺多少?是否修改过?希冀者,当然是越真实越好!因为你我都知道,它们太稀罕。经你一番解说,我的疑虑基本散去。
可我没料到:吴先生生前计议详尽,早已把身后事安排一个滴水不漏!而他对日记的呵护,又让我有感于那一代中国文人,是如何刚正不阿,忠于史实。由此念及杨绛先生新发表的《洗澡之后》,实可谓同一路风格,即高风亮节,威武不屈。我想写一短文,简要说明之,但望老姐与我合作,即以书信方式,说一说此事原委:你是《吴宓日记》责编,我是学生辈的研究者,联袂作文,自是佳话。如何?恭祈秋安,寒露降也。一凡即日
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八日赵一凡电邮回复吴彬:
老姐如晤:我自十七日飞去青岛,参与王蒙作品研讨会。回京后,又值我老伴感冒发烧,汤水伺候。今日空暇,草成一文,请你先作批评,若首肯,可交《读书》刊发。
二零零六年,易中天教授发表时文《劝君莫谈陈寅恪》,说是陈先生最不该成为公众人物,可他居然成了!借他的吉言,近年来有关吴宓、陈寅恪的研究,颇有一批新书新文面世,我从中摘出十种,列举如下:
[1]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上下卷,广东人民出版社二零零八年版;
[2]蒋书丽:《坚守与开拓:吴宓的文化理想与实践》,社科文献出版社二零零九年版;
[3]侯宏堂:《新宋学之建构: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安徽教育出版社二零零九年版;
[4]陈流求等:《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三联书店二零一零年版;
[5]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中华书局二零一零年版;
[6]吴学昭:《吴宓书信集》,三联书店二零一一年版;
[7]《吴宓评注顾亭林诗》,人民文学出版社二零一二年版;
[8]陈怀宇:《在西方发现陈寅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零一三年版;
[9]茅海建:《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二零一四年版;
nlc202309041851
[10]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增补本),三联书店二零一四年版。
在我看来,吴宓、陈寅恪研究,首先不可分割,理当视为一体。其次,由于历史断裂,人事紊乱,吴、陈研究的文献资料,一来散佚严重,二来法治不靖,这便导致乱象丛生,进而给学者们进一步深入调研,造成莫大障碍!
譬如吴宓晚年在重庆北碚西南师院,虽曾存有一整套《文学与人生》讲义,是以中、英、法、拉丁等多种文字写就。直至一九六六年,方由清华推出王岷源翻译本吴宓《文学与人生》。然而我据此书《后记》始知:这只是吴宓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清华开课讲授《文学与人生》时的提纲!此后,吴先生在西南联大、成都燕京大学,乃至抗战胜利后的武汉大学,都曾讲授过这门著名大课。
一九四八年末在武汉大学,吴先生考虑今后将无可能继续讲授《文学与人生》之类的课程,于是将历年讲义整理修订成书稿,“亲手装订成厚厚两册”,一直随身携带,视若珍宝。十年浩劫中,他曾交人代为保管,但由于保管此书稿之人,“后来竟不肯归还”,以致如此重要文本,长期不得面世,实在令人遗憾!
提纲出版时,封面书名是由钱锺书为自己的老师亲笔题写。书后,则附有吴先生的弟子周辅成、李赋宁、王岷源撰写的纪念文字。以拙见,此书堪称吴先生一生心血所凝,亦是中国大学人文学科难能可贵之通识教材!若经法律程序,收回这件国宝,我建议将它交付外研社,出版多语翻译本(中外文并列)。为了尽量恢复原貌,我本人也愿意参与这套讲义的翻译。
所以提醒老姐,并请转致《吴宓日记》整理者学昭老师,别怪一凡莽撞:我是几番欲写文章,每每受阻于资料可疑、资信不足!不得已采用了围棋招数:先飞一子,刺探虚实,若无大碍,我就要打大劫啦!
如此心境,估计学界不乏其人。这说明什么?我想说:吴、陈研究,尽管步履维艰,悲喜交加,可它始终祸福相依,阴阳流转,实乃我中华文明一大变革卦象。换言之,吴、陈研究一旦遭遇瓶颈,则中国改革窒碍不顺,前景堪忧。若是繁花似锦,佳作辈出,则国家有幸,人民有福,法治中国也能实实在在、向前迈进一大步了。
老姐信中,引述吴宓日记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五日一句原话:“早同吴梅村之心情,而异顾亭林之志业矣。”我顺手检出一段考据,供你欣赏之:此文出自周绚隆老师,他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二零一二年为《吴宓评注顾亭林诗》写代序,全文约一万余字,在杂志刊发时,删节竟达十之有三!我谨引用其中几段如下:
吴宓是学者也是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又经受了东、西两种文明的洗礼。他以研究和教授西洋文化与文学为主要职业,但又志存“保存、发扬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好的,而且可以补充西洋文化之缺点”(《吴宓日记续编》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九日“整理者按”所引吴宓在1966年9月8日“文革”中所写交代材料)。
吴宓曾说:“吾于中国之诗人,所追慕者三家。一曰杜工部,二曰李义山,三曰吴梅村。以天性所近,学之自然而易成。”……值得关注的是,吴宓曾亲手评注过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诗集。从《吴宓日记》和《吴宓日记续编》可以看出,在明清诗人中,梅村诗他是自幼熟读,而且终生引为精神寄托的。……吴宓对顾炎武的接受虽然比较晚,但顾氏“守先待后”、“留播中国文化种子”的责任感却对他影响至深,使他不悔“为圣者徒”。
顾炎武怀着“明道淑人之心”,期待“拨乱反正之事”,……面对世风日下,提醒潘耒,要守其所学,并待机而动,思起而救之。……他担心因社会道德的滑坡而引起中华文化变异,华夏道统中断,故对潘耒切切叮嘱。在给老友黄宗羲的信中他更说:天下之事,有其识者未必遭其时,而当其时者,或无其识。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然而《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圣人复起,不易吾言,可预信于今日也(《与黄太冲书》,《顾亭林诗文集》,第238页;此意亦见于其《日知录》卷十九《直言》条)。
吴宓与顾炎武所处的历史环境虽然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一致。但这几封书信,却都是在文化遭难的非常时期写的,因而顾炎武的“著书待后”和吴宓的“守护其所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就是说,在为后世留播文化种子这一点上,吴宓并未完全异乎“顾亭林之志业”,相反,倒有些与之“风流异代不同时”的味道。
陈寅恪在面临政治压力时那种“壁立千仞”的态度,令他联想到顾亭林。故在一九六二年十月三十一日的日记中说:“并世师友名贤中,独陈寅恪兄为能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有‘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之气概节操,弥可敬已!” 对自己,他的评价是:“宓初亦有志(学顾亭林),但自知甚明:宓只能学梅村。……宓十六年来之行事与心情,固处处不异梅村也!”(见王泉根《重庆发现的吴宓佚文》,《多维视野中的吴宓》,第530页。)
对陈寅恪“高抗之气节”的赞赏,更见于一九六一年八月三十日日记。(日记有云:“然寅恪兄之思想及主张,毫未改变,即仍遵守昔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在我辈个人如寅恪者,则仍确信中国孔子儒道之正大,有裨于全世界,而佛教亦纯正。我辈本此信仰,故虽危行言殆,但屹立不动,绝不从时俗为转移。”)
冬日将至,老姐保重。一凡也要收拾行李,不日南下海口了。
【关于清明节的日记】推荐阅读:
关于清明节日记500字08-22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清明扫墓07-09
关于清明节的谜语全06-25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祭奠烈士06-28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09-10
2022关于清明节的作文600字06-27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800字高二07-06
关于清明节的小学作文500字07-06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参观烈士陵园11-03
关于清明的时评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