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2024-07-07

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通用10篇)

1.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篇一

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仪器及材料

土样:18号土样 试剂及培养基

培养基: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几丁质酶真菌筛选培养基;果胶酶划线分

离培养基;几丁质酶划线培养基;细菌半固体培养基;淀粉培养基;葡萄糖酵解培养基;乳糖酵解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

a)试剂:草酸铵结晶紫染液、番红复染液等各种染料以及卢戈氏碘液、95%

乙醇、5%孔雀绿水溶液、无菌水等

仪器

锥形瓶(500mL×2;300mL×2;100mL×3)、培养皿(20套)、试管(20支)、移液管(3支)、烧杯、玻璃棒、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涂布棒、U型管、德汉氏小管、酒精灯、漏斗、接种环、滤纸、棉塞、牛皮纸、无菌操作台、灭菌锅、纱布等

细菌的筛选,分离纯化及鉴定 细菌的筛选

土样处理

配制生理盐水:在烧杯中配置200ml0.85%的生理盐水,用移液管各移取9ml于五支洁净试管,再移取90ml配置好的生理盐水于三角烧瓶,并放入少许玻璃珠,包好灭菌;

加土样:冷却后准确称取10g土样放入盛有90ml无菌生理盐水并带有少许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充分震荡摇匀,然后放在30℃恒温培养箱中静置15min。

果胶酶菌种筛选

梯度稀释:用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到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此为10-1稀释液,以此类推制成10-

2、10-3两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如下图);

涂布:配制果胶酶筛选培养基,110度灭菌20-30分钟,冷却后倒平板在培养皿盖周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分别写上10-

1、10-3两种稀释度字样,每稀释度标记三皿,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由10-

3、10-1两管土壤稀释液中吸取适量对好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央位置,每皿准确放入0.2ml,用无菌玻璃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其方法是将菌液先沿一条直线轻轻地来回推动,使之均匀分布,然后改变方向90度沿另一垂直线来回推动,平板内边缘处改变方向用涂布棒再涂布几次;

培养:将平板倒置于30℃恒温箱中培养1-2天;

果胶酶透明圈平板检测:取10-1涂布平皿,用0.5%的刚果红染色15-20min后,倒掉刚果红,用1mol/L的NaCl脱色几分钟至观察到透明圈,则说明水解圈内的菌有水解果胶的能力;

菌落描述:取此菌进行菌落形态描述,就菌落的大小(大、中,小),颜色(白,黄,粉红等),干湿(干、湿),边缘(整齐,不整齐),表面(光滑,粗糙,有无突起等)分别进行阐述并详细记录; 细菌的分离纯化

划线分离:制备果胶酶划线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挑取具有水解圈的菌种,第一次划线分离培养1-2天后取分离所得单菌落再进行第二次划线分离,划线分离的具体方法是:先在平皿上划定区域,然后将接种针在火焰上进行灭菌操作,取含菌种的培养皿,在火焰上方(注意:不

图 细菌的划线分离示意图

能离火焰太近)打开培养皿盖,先拿接种针在上盖处划线以降温,然后用接种针轻挑所选菌落一到两下,将平皿盖上放好,再取刚刚冷却了的干净平皿在1区进行划线接种操作。操作完毕后对接种针进行灭菌操作,完成后在火焰上方打开平皿盖,将接种针冷却后从1区引线到2区,再如图所示划线,划完后引线到3区,同上进行划线,划线完毕后盖盖平放;

纯种保藏:再配制一份普通细菌培养基,分装试管后灭菌,制得斜面,将纯种划线接种在斜面上培养保存并进行下一步的鉴定。

a)纯种果胶酶水解能力的测定

配制果胶酶筛选培养基,110度灭菌20-30分钟,冷却后倒平板在培养皿盖周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将分离纯化的细菌点种于平板上(注意:点种的量不宜过多,以3~4个为宜),在30℃培养箱中培养1~2天,取培养后的平皿用0.5%的刚果红染色15-20min后,倒掉刚果红,用1mol/L的NaCl脱色几分钟至观察到透明圈,测量并记录透明圈的大小

b)简单染色步骤 i.涂片 取一块载玻片,在上边用胶头滴管加半滴无菌水,用接种环无菌操作将沾有菌的接种环置于载玻片上的无菌水种涂抹,待看到微弱的浑浊即可;(注意取菌不要太多)

ii.干燥与固定

涂菌面朝上,通过火焰以干燥并固定菌物,固定过程应使载玻片通过火焰2-3次,注意温度的控制,过热的温度会将细菌杀死,温度以手背感觉微微发烫为标准;

iii.染色

将载玻片平放于载波片支架上,滴加结晶紫染液覆盖涂菌部位即可,染色1.5min iv.水洗

倾去染液,将载玻片的涂菌面朝下,自来水冲洗,水流不宜太急、太大,至洗出水无色为止;

v.干燥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自然干燥; vi.镜检

将制备好的样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

c)革兰氏染色步骤 i.涂片

先在载玻片一侧用记号笔标记间隔的四个区域,在另一侧四个区域的位置分别滴加半滴无菌水。分别取四种活跃生长期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一种自选菌)按常规方法涂片(不宜过厚),用酒精灯按照简单染色中所述干燥和固定的方法对四种菌进行干燥和固定。

ii.初染

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使之覆盖涂菌部位,染色1.5min后水洗; iii.媒染

先用卢戈氏碘液冲去残留水迹,再用碘液覆盖1min后水洗; iv.脱色

先用乙醇冲去水迹,然后用95%乙醇覆盖脱去色素,脱色约30s,立即用水冲洗;

v.复染

先用番红洗去水迹,然后滴加番红复染1.5min后水洗; vi.镜检

将制备好的样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用油镜观察细菌。分别以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染颜色作为对照,来判断枯草杆菌以及另一种自选菌的染色结果。

d)芽孢染色步骤 i.涂片,加热干燥及固定

在洁净盖玻片接近中部两处分别滴一滴无菌水,分别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及梭状芽孢杆菌。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加热干燥及固定;

ii.孔雀绿加热染色

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向载玻片上滴加5%孔雀绿水溶液使之完全覆盖涂菌部位,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孔雀绿着色能力强,加热可使较难染色的芽孢染成绿色,且再难洗脱)至染液冒蒸汽开始计时并维持5min,注意加热时应以有蒸汽微微冒出为宜,过热或加热不足均会影响观察效果,且加热时在载玻片上随时补加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iii.水洗

水洗一定要等载玻片冷却后进行,否则可能导致载玻片的破裂。具体水洗按常规方法进行; iv.复染

用0.5%番红水溶液复染2min; v.水洗并干燥

按常规方法水洗后自然干燥; vi.镜检

先在低倍镜下寻找视野范围,然后换用高倍镜调焦,最后加香柏油在油镜下仔细寻找两种细菌以及其周围或内部染成绿色的芽孢。

e)半固体穿刺法观察细菌运动性 i.配制培养基

配制半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装于4支试管内,110度灭菌20-30分钟,正立于烧杯中冷却至室温;

ii.在无菌操作台上右手握接种针,以针挑取菌苔.垂直刺入半固体琼脂培养的中心直至接近(但勿触及)试管底,然后循原路退出。如图所示:

iii.接种完成后在30℃条件下培养两天观察并判断其运动性。

2.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70例临床患儿的粪便标本, 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GB16002-1995) 中的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男41例, 女29例;年龄3个月~7岁, 其中1岁以下4例, 1岁~2岁18例, 3岁~7岁48例;病程平均2 d~7 d。将所有粪便标本取样后进行细菌培养。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 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对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1.2.2 检验方法

(1) 病原菌检测:对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将全部粪便标本做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同时再选取SS培养基, 于37℃下培养20 h, 将SS琼脂平板中培养的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反应和血清凝集试验以分离鉴定出志贺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菌属。 (2) 药敏试验: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三嗪、阿莫西林进行药敏试验, 35℃下培养18 h~20 h, 测量抑菌圈的直径,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判断药物敏感性。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在70例标本中检出62株病原菌, 阳性率为88.57%。其中志贺菌检出30株, 占48.39%;肠致病性大肠杆菌16例, 占25.81%;弧菌属11例, 占17.71%;其他占8.06%。检测出的所有病原菌中, 志贺菌所占比例最高。

2.2 药敏试验结果

药敏试验显示, 上述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三嗪、阿莫西林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见表1。

3 讨论

志贺菌属包括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宋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四种, 其中福氏和宋氏志贺菌在我国较为常见。该细菌经口感染, 且感染仅限于胃肠道, 侵入血流的很少。其潜伏期短则数小时, 长则6~7 d, 大部分为1 d~2 d。多见于小儿的疾病为急性中毒性菌痢, 主要由志贺菌含有的内毒素引起微循环障碍所致[2]。本次统计结果表明, 志贺菌在所有检出的致病菌中最多, 远高于其他致病菌。

针对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手段, 临床上多采取药物治疗, 对志贺菌感染, 需要合理有效地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但治疗过程中切忌过量或者长期使用抗生素, 以防产生肠道菌群失调[3]。同时, 在关注志贺菌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的病原菌例如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等, 因地域的不同此类菌群的致病性也有所差异。因此, 深入研究导致儿童腹泻的病原菌, 对临床预防与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 根据儿童细菌性腹泻致病菌的药敏试验可看出,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致病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三嗪、阿莫西林等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这也导致了临床治疗的不便。

综上所述, 引起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主要为志贺菌, 在临床治疗中耐药性较高, 应合理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李超强, 朱欣凯, 黄美燕, 等.4 592例小儿腹泻的病原体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24) :3303-3304.

[2]陈尤佳.145例细菌性腹泻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 :58-59.

3.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篇三

关键词 结核 结核杆菌耐药性检测

为摸清我院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有效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我们收集2003年8月~2005年10月的162例结核病人的结核菌培养阳性菌株,分别用10种抗结核药物进行了药敏实验,并对耐INH、RFP及HR者的菌株分别与利福喷丁(RFT)、左氧氟沙星(L-OFLX)和力排肺疾(DIP)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3年8月~2005年10月的162例结核病人的痰培养阳性菌株,其中男87例,女75例,年龄13~71岁,平均29岁。有85例检测为耐R菌株,59例检测为耐H菌株,其中对32例耐HR病人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

方法:①菌株:经BACTEC-960-TB系统中12B培养基对结核分支杆菌进行初分离,菌型鉴定或应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提取并菌型鉴定。②结核杆菌耐药性测定:应用改良罗氏培养基按《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制定的标准,由本院检验科自制。③疗效判定:依据《肺结核化学疗法》所制定标准。

统计学方法:组间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

结 果

耐药率:共对162例结核病人耐药菌株进行了10种药物的药物敏感实验,其耐药率结果顺位次序分别为链霉素(SM)(89/162)54.9%,RFP(85/162)52.5%,INH(59/162)36.4%,吡嗪酰胺(PZA)(38/162)23.5%,乙胺丁醇(EMB)(18/162)11.1%,丁胺卡那霉素(KM)(16/162)8.0%,對氨基水杨酸钠(PAS)(11/162)6.8%,左氧氟沙星(L-OFLX)(7/111)6.3%,DIP(7/111)6.3%,卷曲霉素(CPM)(5/111)4.5%。其中初始耐药率分别SM(24/162)14.8%,RFP(22/162)13.6%,INH(17/162)10.5%,PZA(12/162)7.4%,EMB(7/162)4.3%,继发耐药率分别为SM(65/162)40.1%,RFP(63/162)38.9%,INU(42/162)25.9,PZA(26/162)16.0%,EMB(14/162)8.6%,耐HR率为(49/162)30.2%。从结果可以看出,我院为高耐药区域,耐药种类以SM、RFP、INH为主,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发生率亦很高。

耐HR菌株与其他药物的耐药情况:对耐RFP85例菌株和耐INH59例菌株及耐HR49例菌株分别与RFT、与OFLX和DIP之间进行耐药敏感测定,其耐RFP菌株结果为RFT(82/85)96.5%,L-OFLX(4/85)4.94%,力排肺疾(3/85)3.66%,耐INH菌株结果为L-OFLX(4/49)8.16%,DIP(6/49)12.24%,经卡方检验:RFP与RFT之间的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耐RFP、INH及HR菌株与OFLX、DIP各组间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5。见表1。

以上结果说明,RFP与RFT之检存在明显交叉耐药性,而耐RFP、INH及HR菌株则对L-OFLX和DIP具有很高敏感性。

治疗与转归:我们对32例MDR-TB病则进行了应用L-OFLX、DIP、EMB、PZA四联用药方案的临床观察,其结果有效率95.83%。从而说明我院的MDR-TB病人对OFLX和DIP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以痰菌阴转率、病变吸收与症状好转率三者综合治疗有效率,OFLX组为95.83%。

讨 论

化学疗法是目前控制结核病的最主要手段,INH和RFP是当今抗结核治疗的最主要的药物,如结核菌对HR耐药则化疗的成功率将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同时还对其他抗结核药耐药。

我国长期以来,抗结核药物广泛使用并仅限于数种常用药,这必然引起结核菌耐药性的变迁。由此而引起的耐药率的增加现已成为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属于高耐药区域,耐药率顺次序以INH、SM、REP居前三位,平均初始耐药率为45.9%、继发耐药率为52%、耐HR率为15%。

由于单耐药和MDR-TB菌株的不断扩散有可能使结核病难以用现有的化疗方案加以控制,对耐药菌的监测及相应的敏感药物选择,在目前结核病治疗中已是一个重要课题。所以针对性地开展本区域内耐药结核病的的监测与相应敏感药物的选择,是我市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通过我所耐药结核杆菌的监测及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耐药率顺位次序为SM54.9%、RFP52.5%、INH36.4%、HR30.2%。以继发耐药为主,我市耐药顺位次序与国内报道基本相同。我市属于高耐药区域。

通过对耐HFR、LXH、HR菌株的敏感药物选择的实验研究,其结果证明,RFP与RFT之间存在明显的交叉耐药性,耐INH、RFP及HR菌株则对L-OFLX和DIP均敏感。目前国内对L-OFLX治疗耐药结核病的报道很多,均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对应用DIP者则少见报道,所以DIP对耐药结核杆菌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的价值。

4.生物实验报告 篇四

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3.脂肪的鉴定原理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 染成红色

三、实验过程(见书p18)

四、实验用品(见书p18)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范文网【】

五、注意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2.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3.蛋白质的鉴定中先加双缩脲a,再加双缩脲b

5.大学生物实验报告 篇五

题目:用短语,不用句子:……的研究,不要用学科题目作标题;英文:A study of…… 通讯作者:BOSS,支持者

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不宜举例,不用引文。英文摘要调整一下,符合英文顺序。关键词:分子式、化学式不作为关键词,要写全名。常规技术不做关键词如离心,英文关键词用,隔开

前言:常见的引言包括以下内容:

1 提出课题的现实情况和背景;

2说明课题的性质、范畴及其重要性,突出研究的目的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评价;

4 达到研究目的的研究方法和实(试)验设备;

5 研究工作的新发现。

研究背景理论依据(XX是什么,研究进展,实验原理包括方法原理、实验对象原理即为什么选这两个对象,有无关联,判断原理的依据)、研究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方法(怎样研究)400-500字左右,文献综述包括在前言里。

写前人……本研究……希望得到……的结果

材料:写主要的,例如树脂,Tris,其他就写国产分析纯,如NaCl,烧杯、试管不写

方法:众所周知的方法不写,如离心。写出方法名字,注明参考文献,重点写改进方法。例如:提取效果为……的电泳进行检测

结果:比例尺、图标、放大倍数;不进行评论评价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不要原始浓度,电泳的各个泳道是什么一定要写出来。洗脱图自己重新做一个,标注单位。柱层析的峰要写标号,注明是什么蛋白。

结论:实验表面结果,反映了什么现象。相同因素之间,不同因素之间。方法怎么样。 讨论:得到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原因大小程度。建议、改进可放分析讨论。1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出现意味了什么?用理论解释。2比较与前人异同(异:解释差异;同:更加证明)3研究有什么新发现,可能的原因4实验的不足

其他:同一结果图表不共存,如果图不能直接说明可以附上表,图上无多余的线,违反总体趋势的个别点可以去掉。折线图横轴按实验进行顺序编写。小数点位数保持一致。 (适用于细胞生物学及植物生理学)

微生物及生物化学有待补充。。。

致谢:协助、资金支持,200字

生化海报:IgG与别人标准进行比较,pro标准曲线不过0点,标准pro只有280nm,几个样都要算。

图名称包括:方法、目的、对象

电泳:上样顺序、其他分子量、marker分子量、分析趋势(迁移率一般达不到0.999) 紫外:峰1,峰2,那个是我们的

写分析不写说明,与其他步骤联系起来,层析与电泳联系起来说明

分析:最后有结论,浓度、回收率提取出来,图有序列关系,按实验进行顺序

海报一般是竖的,存PDF或图片

分析讨论对结果讨论,对别人展示好的一面,不是注意事项

6.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篇六

××××××××××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为食品监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环境,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供传染病和人类,动物和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1]。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以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中毒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它对提高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保证出口等方面具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意义。

水是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必须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是否合乎标准,除需对其感官质量、放射性物质、与健康有关的无机成分等进行分析测定外,还必须对微生物进行检测。通常通过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群数来确定水的卫生质量,如果水源被粪便污染,则有可能也被肠道病原菌污染而引起伤寒、痢疾、霍乱等肠道疾病的流行,但肠道病原菌在水中数量较少,又容易变异死亡。因此,从水中特别是自来水中分离病原菌有困难。而大肠杆菌是肠道好氧菌中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一种,所以,常将其作为粪便污染的标志,即根据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来判断水源是否被污染,并间接测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一般规定,1ml自来水总的总菌数不得超过100个;每1000ml自来水中大肠菌群不超过3个。同样,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也是大多数食品微生物指标中的两项指标,只是数量要求随不同的食品而异。

细菌总数是指被检样品经过处理(如剪碎、研匀),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由于一个活细胞能形成一个菌落,因此,菌落就是待测样品所含的活菌数。由于每种细菌都有一定的生理要求(如对氧、培养温度、培养基的pH等),所以,培养时应该用不同的培养条件及不同的生理条件去满足其要求,才能将各种细菌都培养出来。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只用一种常用的方法去作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所得结果指包括一群能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上或其他培养基上生长的嗜中温性需氧菌的菌落总数。本实验通过取样对自来水和黄酒中的微生物进行了检测,以期了解该两样样品中微生物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标准,并熟悉水及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食品在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被微生物污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评价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要采用微生物检验指标采进行。常采用的微生物检验指标为三项细菌指标,即细菌

数量(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和致病菌[2]。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湖水、黄酒

1.2培养基

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

1.3仪器

恒温培养箱(温州康鼎净化工程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苏州宏瑞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蒸汽式高压灭菌锅(诸城市永泰机械有限公司)。

1.4细菌总数的测定

1.4.1采样

瓶装发酵酒的取样: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灼烧瓶口灭菌,用石炭酸纱布盖好,再用灭菌开瓶器将瓶启开,倒入500ml灭菌磨口瓶中,覆盖一灭菌纱布,轻轻震荡使气体逸出,待检。

湖水的取样:将无菌带玻璃塞的广口瓶浸入离湖面10-15cm水下,盛满后将瓶口盖好,再从水中取出,待检或保存于4℃冰箱保存。1.4.2检样稀释

将1ml待测液加入含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成10-1稀释液,再吸取1ml稀释液加入到含含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成10-2稀释液,同法,配制稀释度为10-

3、10-

4、10-5的稀释液。1.4.3倾注培养

选择10-4和10-5两个稀释液,分别取1ml于平皿内,及时倒入约45℃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约15ml,摇动混匀,待凝固后将平皿倒置于36±1℃的恒温箱内培养24±2h后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总数。

1.5大肠菌群检验

1.5.1 检样稀释

将1ml待测液加入含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成10-1稀释液,再吸取1ml稀释液加入到含含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成10-2稀释液。1.5.2乳糖胆盐发酵

分别取1、10-

1、10-2稀释液1ml注入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于36±1℃的恒温箱里倒置培养24±2h,如乳糖胆盐发酵管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1.5.3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于36±1℃恒温箱倒置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做革兰氏染色和复发酵证实实验。1.5.4复发酵证实实验

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挑取:①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②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③淡红色,中心较深的菌落。具有以上特征的菌落均为可疑大肠杆群菌落,挑取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对应接种到乳糖发酵管内进行复发酵,于36±1℃的恒温箱倒置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凡在乳糖发酵管内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如不产气或革兰氏阳性,则可报告大肠军群阴性。

2结果与分析

2.1细菌总数

表1 湖水的细菌总数测定结果

样品 1 2平均菌落数 菌落总数(个/ml)

取湖水、黄酒稀释度为10-4和10-5的稀释液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内混合培养,每一稀释度2个平板。将平皿倒置于36±1℃的恒温箱内培养24±2h后取出,采用肉眼直接观察计数各平板的菌落数,并计算两者的菌落数,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可知湖水的细菌含量为1.25*105个/ml,比黄酒的细菌含量高。查阅资料得,1ml自来水的总菌数不得超过100个,本实验所测的样品湖水和黄酒中的菌落总数均超过100个,所以细菌都超标,不符合安全标准。

湖水10-4 12 13 12.5

1.3×105

湖水10-55 5

黄酒10-4

0 0 0

<1×104

黄酒10-5

0 0 0

2.2大肠菌群检验结果

表2 湖水及黄酒的大肠菌群检验的结果

伊红美篮平板上

稀释度 管号 乳糖胆盐发酵

有无可疑菌落

1003 1

10-13 1

10-23

分别取黄酒和湖水1、10-

1、10-2稀释液1ml注入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进行乳糖胆盐发酵的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湖水的三个稀释度的九只试管中大肠菌群均为阳性,即都含有大肠杆菌。而黄酒的三个稀释度的九只试管中大肠菌群均为阴性。查MPN检索表可得出每100ml湖水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2400个,每100ml黄酒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30个。这表明了湖水中大肠杆菌含量较高,而黄酒中大肠杆菌含量较低。

无气泡

红色

无气泡 大肠杆菌群阴性

无气泡

红色

无气泡 大肠杆菌群阴性

无气泡

红色

无气泡 大肠杆菌群阴性

革兰氏染色 复发酵

结论

3讨论

食品中的微生物有许多种类,有的可导致人类产生疾病,有的对人类无害,也有的可产生一些不能令人忽视的代谢产物,因此食品中的微生物,尤其是一些致病微生物常常是作为人类是否能够食用该食品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可导致人类感染的致病菌的种类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有污染致病微生物的可能。一旦污染,微生物将大量繁殖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或导致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对人们的危害极大,快速检验方法是社会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

[1] 龙夫.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动向[J].食品安全, 2004, 6:55-56

7.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篇七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2012年1月9号, 扬州市邗江区某养殖户所饲养的2 800只70日龄的高邮麻鸭发生零星死亡, 10 d内相继死亡200只。鸭群中少数鸭不愿下水, 行动缓慢, 羽毛松乱, 两翅下垂, 低头缩颈, 剧烈腹泻。对病死鸭剖检发现皮下组织和腹部脂肪及浆膜有出血斑点;心包积液呈透明橙黄色, 心冠脂肪及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肝脏肿大、本试验取病死鸭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1.2 实验材料

鲜血琼脂培养基, 麦康凯培养基, 生化发酵管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批号20110210) , 计16种;超级新生牛血清购自赛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批号070905) ;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批号20111103) , 计15种。实验动物ICR小鼠4只, 雄性, 购自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1.3 方法

1.3.1 细菌鉴定:

无菌采集病死鸭肝脏组织制成触片, 进行美蓝快速染色后镜检, 同时无菌取死鸭肝脏, 在鲜血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上划线培养24 h。观察菌落的生长特性[2]。纯培养后, 连续传代3~4次, 保证菌体高纯度, 然后进行染色和生化鉴定。生化鉴定时, 每根生化管滴加25μl新生牛血清, 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待检菌接种于管内的培养液中, 然后分别用25μL液体石蜡封口, 置于37℃温箱培养48 h。1.3.2药敏试验:用灭菌棉签挑取待检单个菌落, 涂布于鲜血琼脂培养基表面, 然后贴各种药敏纸片, 每片的中心距离不小于15 mm, 37℃培养24 h后测量各药敏纸片的抑菌圈直径, 记录结果[3]。

1.3.3 动物实验:

用生理盐水洗下鲜血琼脂培养基表面的菌苔, 腹腔接种0.2 m L、0.4 mL于2只小白鼠, 另以0.2 mL生理盐水注射小白鼠作阴性对照, 做好标记, 观察小鼠的情况。

2 结果

病料触片经美蓝染色后镜检呈蓝紫色, 两端着色深, 中间浅的球杆菌。纯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呈红色, 类似2个断开且靠近的球杆菌, 与病料中培养出的细菌形态一致。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经过37℃培养24 h后, 出现灰白色、湿润、边缘齐整、露珠状小菌落, 不溶血;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

取纯培养的细菌进行生化试验, 生化反应特性结果与细菌培养特征结果结合分析得出见表1。

由药敏纸片周围抑菌圈大小感标准的结果表明:对头孢曲松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菌必治等药物中度敏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药物名称、抑菌圈直径及判定结果见表2。

注射分离菌株的小鼠在接种后4 h内先后出现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等症状, 24~48 h内死亡, 对照组小鼠精神良好未见异常。剖检可见死亡小鼠肝脏充血性和渗出性炎症;肠道出血;心包积液。无菌采集病变脏器染色镜检并同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4], 分离菌的特征和从病料中分离的基本一致。

3 分析讨论

通过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分离培养特性、生化实验、药敏实验和动物实验, 并结合病史、病理变化以及动物致病性实验, 证明分离所得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本次实验分离得到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对头孢曲松钠高度敏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等药物的敏感性较低。据了解, 该鸭群在患病期间曾用过氟苯尼考、磺胺嘧啶等抗菌药, 并未能控制住病势, 这说明该病原菌对一些药物存在着耐药性。因此, 在使用抗生素对病菌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应先进行药敏试验, 从中挑选出对病菌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来提高疗效。

注:+:产酸-:无变化:产酸又产气

mm

注:“R”代表耐药或低度敏感, “MS”代表中毒敏感, “HS”代表高度敏感

参考文献

[1]王成, 李军.鸭巴氏杆菌病的实验室检验及鉴别诊断.养殖技术, 2011 (5) :103-104.

[2]赵德明, 张仲秋, 沈建忠, 译猪病学 (第8版)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

[3]唐先春, 吴斌, 索绪峰, 等.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畜牧兽医学报, 2005 (6) :590-595.

8.生物实验室自查报告 篇八

时光匆匆,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不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自查报告吧。那么自查报告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实验室自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实验室自查报告1

为深入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江西省卫生厅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我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根据县卫生局安排,对我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进行自查整改,自查整改情况如下: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

检验科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江西省卫生厅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进行学习,并对有关生物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实验室所从事的实验活动均严格遵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同时,对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二、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管理及运输

根据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相关人员主要学习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的管理严格登记制度,收到菌(毒)种后立即进行编号登记,详细记录菌(毒)种的名称、来源、特性、用途、批号、传代日期、数量。在菌(毒)种的管理,安全保卫制度,安全保卫措施,保管过程中,传代、分发及使用,均应及时登记,定期核对库存数量。菌(毒)种在进行销毁时,灭菌指示标志,灭菌效果,同时做好销毁

登记等内容。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在此次自检中,我院实验室对以前制订的处置意外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体系,进一步进行了修订,使之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针对当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或设施出现故障时,我们制定了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及其处理原则。同时规范了菌(毒)种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的的处理原则、皮肤刺伤(破损)的处理原则、离心管发生破裂的处理原则并建立了意外事故报告制度。在实验室的显著位置张贴了实验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消防、医院、水、电气维修部门电话。

四、医疗垃圾废物处理工作

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规范医疗垃圾废物的安全管理,我科对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自查了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否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包装物、容器是否符合标准,警示物是否醒目,是否存在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的情况,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是否按照感染废物进行销毁、消毒管理;医疗废物再医疗卫生机构内暂时存储是否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废物转运交接是否完整。通过检查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基本达到,存在少数交接签字记录不完整的情况

五、提高意识,加强学习

组织检验人员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同时加强了实验室的准入制度的管理,标明实验室类型、负责人及其联络方式。加强了个人安全防护,并要求检验人员严格遵守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通过这次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提高了全体检验人员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

生物实验室自查报告2

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二)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三)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五)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前款规定所称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制定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并应当召开听证会或者论证会,听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投资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专家的意见。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认可机构应当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三级、四级实验室进行认可;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5年。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三)具有与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四)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三级、四级实验室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应当向原批准部门报告。

生物实验室自查报告3

为加强我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确保微生物实验室不发生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晋中市卫生局文件要求,对照检查内容,对我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工作,检查结果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我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具有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建有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所有实验活动均有实验记录并进行归档。

二、实验室布局设施及环境

微生物实验室分区明确,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同区域之间无交叉分布,实验室门有可视窗,并标示有生物安全标识和生物安全危害警告,工作人员衣物与实验室工作服及物品分开存放,实验室台面、墙壁、天花板和地面易清洁、无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实验室配备有生物安全柜并储备有足够的实验防护用品和器材,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在实验室的出口处配备有洗手消毒设施,二级实验室在工作区配备有洗眼装置等,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实验室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实验室所有设备功能正常,状态良好,并进行定期维护,每天早晨均监测室内环境参数,且参数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相关要求。

三、人员与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均经过职业技术的职称考试,考核合格并取得资质,HIV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所有实验室的活动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非实验有关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操作人员防护水平符合相关规定。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制定了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实验室污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处置意外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体系,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规范了皮肤刺伤(破损)的处理原则、离心管发生破裂的处理原则并建立了意外事故报告制度。

五、菌(毒)种及样本管理

本实验室不保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六、废物处置

9.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篇九

一、实验室资质和备案情况

医院检验科已于2017年六月向区卫计委申请BSL-2实验室备案。PCR实验室资质已于2016年10月通过**市临检中心现场评审!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

我院已成立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及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主任,副院长***、***任副主任,委员会明确了职责,建立了工作制度,详细了规划了生物安全管理的工作细则。检验科在此基础上建立实验室安保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实验室所从事的实验活动均严格遵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同时,对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三、人员培训与管理

目前检验科共有工作人员*名,其中全部为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学历*名,中专学历*人,均获得医学检验专业资格资质(副主任检验师*名,主管*名,检验师*名,检验士*名),全体人员获得艾滋病检测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两名人员获PCR培训上岗证,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所有实验室的活动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非实验有关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操作人员防护水平符合相关规定。

四、实验室环境、设施及设备

实验室入口处及内部张贴有生物安全危害标识,走廊设置紧急撤离路线标识。实验室内干净整洁无与实验无关物品,门禁系统已安装使用。实验室内各消毒用品均在效期内,实验室内设有洗手池及洗眼装置。各仪器运行状态正常,均有相关操作及维护程序。实验室内配备4台生物安全柜,放置位置合理,使用规范,均已定期更换滤网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实验室备有高压灭菌器,运行状态良好。

五、实验室记录和档案

目前实验室尚未通过生物安全审批,但已申请BSL-2实验室备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均有记录,样本保存及销毁均有记录,消毒液配置及使用均有记录。实验室备有紧急安全防护装备(隔离衣,防护服,防护眼罩,N95口罩,橡胶手套。)定期检查,均在效期。实验室各设备均有使用及维护记录,操作人员已通过考核。

六、实验室应急预案

实验室有针对相关意外事故的紧急预案,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并可以及时处理,意外事故的物资储备在设备科及院感科。目前尚未发生意外事故。

七、个人防护

有专门人员承担院感工作,实验室人员每年有体检,并有健康档案,个人防护物品充足。

八、菌(毒)种和样本的储藏与管理

目前本实验室不保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病原微生物。样本管理严格登记制度,样本后立即进行编号登记,对于阳性留存样本有唯一识别编码,并及时登记,按规定冷藏或冷冻保存。样本在离开实验室前均进行高压灭菌销毁时同时做好销毁登记。

九、实验室废弃物管理

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包装物、容器符合标准,警示物醒目,不存在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的情况,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按照感染废物进行销毁、消毒管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完整。从业人员每年进行相关培训,并配备必要防护用品。实验室高压灭菌巨鹿完整,交接记录完整,废弃物由专业公司定期运走。

通过这次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提高了全体检验人员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

10.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篇十

1 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1. 1 病料的采集

在4个养殖场中对有明显腹泻症状的, 或泻黄白痢的85只仔猪用直肠棉试子沾取少许排泄物混悬于装有1ml营养肉汤的试管中。

1.1.1. 2 培养基

营养琼脂平板, 营养肉汤, 麦康凯琼脂培平板, 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均购自天津黄博生化试剂有限公司。

1.1.2 试剂

微量生化反应管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宝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1.3 方法

1.1.3. 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将采集的病料同时无菌操作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 37℃培养24h。

1.1.3. 2 生化试验

选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红色单菌落, 分别做各种细菌微量生化实验。

1.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从规模化养殖场采集的85份检样中共分离到79株大肠杆菌。其培养特点: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粉红色圆形、隆起、光滑、边缘整齐、直径1.5~2.5nm的小菌落, 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形成紫黑色, 具有金属光泽, 直径约2~3的菌落, 普通肉汤中呈均匀混浊, 管底有灰白色的沉淀, 振荡呈云雾状散开并有粪臭味;革兰氏染色镜检, 革兰氏阴性, 两端钝圆的短粗杆菌, 或多单在, 偶有2~3个菌体连在一起的;生化实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果糖、甘露醇、产酸产气, 多数不发酵蔗糖或者少数延迟发酵蔗糖、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产生靛基质、三糖铁底部产酸、尿素酶试验阴性。

2 致病性试验

2.1 方法

将79株大肠杆菌, 分别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物, 摇床37℃培养24h作为致病性试验菌液。一测定菌数:用平板计数法调整每1ml肉汤培养物约含1×109CFU。二病料的注射:取体重均匀健康小白鼠10只, 分别腹腔注射肉汤培养物0.2ml/只, 观察发病和死亡情况, 剖检变化, 并进行细菌分离。

2.2 结果

试验动物接种后连续观察4d, 结果55株全部致死小白鼠, 24株不能致死小白鼠。对致死小白鼠剖检观察, 心外膜出血, 肝脏发黑出血。从死亡小白鼠的肝脏、腹水、脾脏、回收菌的形态染色, 生化特性与接种菌完全一致。在分离的79株菌中确认55株为致病性菌株, 占分离菌株的69.6%。

3 血清型的鉴定

3.1 大肠杆菌标准O抗血清

22种致病性大肠杆菌O抗原标准血清由中国兽医监察所提供。

3.2 O抗原的鉴定

将分离的5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 37℃培养24h。2000rpm离心5min, 将其上悬液以8000rpm离心10min。然后将其沉淀物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30亿/ml细菌的菌悬液, 将稀释的菌液做好标记, 120℃高压灭菌2h, 将每一种菌液作为抗原和标准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 来确定其O血清型。

3.3 结果

其中1株没有鉴定出血清型, 共定型5种血清型, 分别为O8﹙23/55﹚、O139﹙15/55﹚、O54﹙11/55﹚、O141﹙4/55﹚、O138 (2/55) 其中O8、O139、O54为主要的血清型占总量的89.1%。

4 药敏试验

按WHO推荐的Kirby-Baver纸片扩散法进行, 挑取以鉴定好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匀密集划线于营养琼脂平板上, 用灭菌的镊子取各种药敏纸片按每两个纸片中心距离不少于24mm分别贴于培养基表面, 纸片一旦贴在某一位置上不应变动位置, 37℃培养24h。药敏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 的标准进行对照。以抑菌圈直径>20mm为极敏、抑菌圈直径在15~20mm之间为高敏、抑菌圈直径在10~14mm之间为中敏、抑菌圈直径<10mm为低敏、无抑菌圈为耐药。其结果见附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55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21种受试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其中对磺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青霉素类的药物耐药性强, 耐药率均达到70%以上。对头孢噻圬、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和新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氨苄等有一定的耐药性。

5 讨论和结论

5.1 耐药性分析

从总体上看, 细菌耐药率依次为青霉素100%、林可霉素100%、红霉素96.3%、磺胺甲基异恶唑92.7%、磺胺92.7%、强力霉素85.5%、链霉素81.8%、氨苄青霉素81.8%、阿莫西林80%、利福平69%、氟喹诺酮类61.8~70.9%、卡那霉素54.5%、庆大霉素43.6%、头孢氨苄38.1%、氟本尼考27.3%, 细菌对头孢噻圬、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及新霉素敏感, 耐药性低于10.9%。本次实验的耐药情况和全国的耐药情况基本相同。虽然经过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表明耐药性与一些地区或猪场的投药直接相关, 但是只用过2~3种抗菌药, 甚至未投药的猪场与总体耐药情况也非常相似, 说明细菌的耐药性除了与养殖场投药直接相关外, 还与当地其它养殖场用药的小气候乃至全国范围的大气候有关。细菌耐药现象严重, 大多数细菌耐多种药物, 在耐药菌株中, 对3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都较高, 为61.8~70.9%。因为喹诺酮类是化学合成的药物, 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 细菌对结构相似的药物都能产生耐药性。另外, 应引起重视的是:兽医临床使用时间较短的头孢噻圬在本次测试中也发现已经存在耐药的趋势, 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其适应性产生的速度很快。

5.2 耐药性的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一份报告, 告诫人们目前可治愈的疾病———从咽炎到结核病和疟疾, 有可能成为不治之症, 这种危险来自于抗药性, 而它不管源自何地, 将最终随着日益发达的旅游和贸易活动一体化很快传遍全球。通过DNA指纹辨别技术, 科学家确定源自东欧、亚洲和非洲的抗药性TB菌株已在西欧和北美的病人身上出现。因此, WHO号召所有医疗研究者要对传染病作出“更理智和更广泛的努力”。因为抗药性的发展正在抵消过去十年所取得的医学进步, 而新药 (代替已失效的药物) 的开发速度明显跟不上需要。近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报告已逐步证明动物应用抗菌药与耐药性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1997年10月WHO在柏林召开的《关于抗生素应用于食品动物对人类医疗的影响》专家研讨会上, 与会者一致认为, 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并且存在耐药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弯曲杆菌通过食品传递到人, 从而给人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的可能性。丹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 一种鼠伤寒沙门氏菌异常抗药性菌株通过食物链已传播到人体, 此外抗药性菌株的流行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如多药抗药性TB的治疗费用要比非多药抗药性TB高百倍。动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谱普遍比人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谱广泛, 而且耐药强度也比人源大肠杆菌强, 这一现象说明, 由于兽医临床大剂量、不合理、大范围、种类无限制的使用抗菌药导致动物源性病原菌耐药现象异常严重;另一方面说明来自动物的病原耐药问题比人源性病原的耐药更严重, 最终对人类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

5.3 合理使用兽用抗菌素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猪舍卫生, 以预防为主, 减少猪只患病, 以减少用药次数, 这是根本途径。第二对症用药, 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和有效的浓度, 并测定致病菌的敏感性, 做到有的放矢。对杀菌剂要一次性给足剂量, 抑菌剂要保持在有效的浓度之内。为了降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在临床使用中还应该交替使用高敏的抗生素。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慎重用药防止滥用;应根据规定选用抗生素的种类、用量及添加方法。 (2) 在同一地区注意不要长期低剂量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抗生素, 在临床用药时更要根据疗效注意更换, 否则致病菌易产生抗药性。不使用或少用人畜共用的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

参考文献

[1]吴文福, 巫月生, 赖月辉, 等.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1, 26 (1) ;1-2.

[2]王红宁, 刘书亮, 等.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防治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1999, 21 (4) ;264-267.

[3]P.R.默里, E.J巴伦, 法勒.临床微生物学手册.[M].科学出版社, 2005, 6.

[4]王晶钰.陕西省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 1996, 26 (3) ;15-17.

上一篇:加拿大研究生申请条件下一篇:美术老师的采访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