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后感作文

2024-09-11

《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后感作文(共14篇)

1.《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后感作文 篇一

《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后感:通往自己的路

张淑灵

我希望我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不仅能够给予学生牛奶,也能够给予学生蜂蜜!

——王君

教育,是以什么样的姿态改变我们又被我们改变,塑造着我们同时又被我们塑造。对教育,我们应该还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化的诠释。

——王君

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因为教育更多意味着责任,即对孩子的一生负责。由爱而升华为责任,需要我们做富有教育智慧的老师。

——李镇西

当你从一个一直埋头于学术的人变成一个以语言为职业的老师,我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忐忑不安好久,怕自己一张嘴秒变“语调颤”和“面瘫脸”!反正我是这样,刚上讲台时,没有自信可言,全凭着那股与生俱来的硬着头皮往前冲的精神气支撑!

我深知自己的“语调颤”和“面瘫脸”都是来自于怕自己教学的不专业耽误学生对知识明快的认知!还有怕不能给学生带来轻松的求学氛围!……但是奇妙的是在没有一个时间节点的具体界定下,那些“怕”没有了,随之一切都明丽起来了!

现在思来,可能是因为在多种教育方式中,我选择了爱与责任这根主线,从而无形中把我和学生的心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共振!但仍旧偶尔会困惑在一年的教学中发生的很多小事!不知自己是否真如某些人口中所说的处理的不尽人意,甚而怀疑自己!幸运一路走来,有很多师友的鼓励和指点,尤其是大姐姐幕静老师不时地对我的具体教学事件的具体分析!同样幸运的是遇到了王君老师的《教育与幸福生活》的这本书!王老师的“下水日记”在用生命的热度细心记录学生们的蜕变时刻,诚如李镇西老师所说,它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细细读来,发现在《教育与幸福生活》这本书中所描述的每个情真意切的故事,其主角是IB班的28个敢于思考和行动的学生和那个拼尽全力却愿静等学生成长的王君老师!王老师是个培育孩子身心强健、学力强和生活有感触的大姐姐式老师,她行走于校园,带来的是专业的教学、甜美的内心与向上的力量!

而王君老师于我来说,是似曾相识的身影,是欲说还休的情怀,是那把又大又笨重的古锁的钥匙!

这身影换来了孩子们,经常张老师张老师的叫,张老师张老师的办公室的寻,张老师张老师的课前课后的诉委屈!

记忆处你的盆栽蒜苗被打碎了,你在两三个同学的簇拥下大哭着跑到楼下一年级找我,哇啦哇啦个不停,就是这样的一个动不动捂着嘴笑张老师你又把“读”读成一声的张哲诚同学,也会把他的委屈和泪水交托给我!在三年级科学的下学期相处中,这孩子更是对我黏糊的很,而且那个“读”梗也不在了,虽然我偶尔还是会把它读错!

记忆处我给四年级一班的同学讲解身体的生理结构,当讲到嘴巴这个部位时,班里有个别爱动的小男生们,不仅头部扭动来回看某个小女生,还不时会传来低声的语言交流,当我正要制止时,教室传来一起一伏的抽泣声,那个小女生哭了!班里更是起哄不停,我一声历下,课暂停,做后面的预习!我从她的前桌了解到,原来她说话有时候会有点结巴,她受不了别人对它的关注!记得后来,和她沟通后,我让同学们抬起头,并介绍了关于产生结巴的几种原因,又向同学们说到,她的结巴就属于后者,只要克服心理恐惧,就会完全OK,然后又举了些案例以及案例中所体现的友爱和坚强!小女生笑了,那种笑好像懂得了什么!以后每次走廊上碰到,她总会大声喊,张老师好!而且课上还会帮我训斥那些不好好听课的学生。(原谅我一时想不出她的名字!)

记忆处办公桌上过几天就会冒出红皮或青黄皮的大石榴和各种口味的手工牛扎糖!随着后来的种种迹向我知道了分别是初一五班的郭同学和宁同学!你们两个的友爱拯救了我思乡思友人的心!还记得平安夜那天学校食堂为全体师生准备了新鲜可口的苹果,但我和老师们用完餐回到办公室后,我看到了那个老大个的红苹果,我看看手里那个小家伙,正恍惚于难道这个大苹果从餐厅追随我来了吗?就看到了踏着欢快步伐的你,走向我说,张老师你要吃这个大苹果,然后你们班又有两三个学生过来,我才知道你把你的那个唯一的苹果给我了,当时我的心里即感动又惭愧!你的眼睛多纯净又多坚定,我不忍拒绝,就把我手中的那个小家伙给你了,你刚开始还不要,我命令到,平安夜一起吃苹果,你轻轻的笑了,说到张老师那我上自习去了,就跑掉了!谢谢你,郭同学,让我一步步肯定自己!

上学期有段时间我特魂不守舍,心情也糟糕的很!那天我没课,白天躲在家里看了一天的小说,但晚上要去学校排练舞蹈节目,所以从家里吃过晚饭就去学校忙活了!刚走到办公桌,桌上那盒精心包装的牛轧糖就映入眼帘!在那一刻眼睛中有种滚烫的东西闯入,从上到下甜化了我那糟糕透顶的心情!谢谢你,宁同学,总是如时的甜我一把,让我感受到身为人师的美好!实实在在的付出,懂你暖你的回报!

记忆处初一六班是我最伤脑筋也最用心的一个班,平时课上纪律的哄乱,课下对生物的不屑,公开课上某些学生的公然作对!但这一切的一切,一时感伤过后,又要重整旗鼓,因为学生本来就是多样的,每个学生又都是多面的!所以,我愿意用心用力去一点点的引导你们发现自己优点的那一面,从而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和持久力!其实在我对教师的认知上,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有教养的人,成绩在我看来是次之的问题!基于这种教育情怀,最终我看到了秋天!吴同学有次作文写到我是他的阳光和他课下不定时的停留在办公桌一角,问我张老师最近干什么呢,或者就是简单的一句张老师,然后注视我一会就离开!刘同学爱跳舞,大部分时间沉浸在艺术世界的天马行空中或她小团体的叽叽喳喳中!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生物成绩更是。她是个聪慧的孩子,在班主任和我的共同引导下,生物课上也不闹腾了!更不可思议的是,中考阅卷归来,有次有六班的课要上,在上课前,她竟然跑过来说,张老师我帮你拿东西吧,那眼神那神情是学生最该有的最自然的样子,别提我有多欣慰了!激动的在其他老师面前叙述她的改变。

还有很多很多触动的故事从小学三一班到初一六班的四个班,以及一些未解决的问题,那个最爱闹腾的王乙奥同学,我现在还在思考如何给你创造一种学生活动的管理职位来发挥你的管理特长;那个六班学习不专注的王同学,我的希望树,虽然我陪你上了三次数学课,还是没有拯救你的专注力和你的数学;还有那两个看问题异于常人的四一班张同学和初一六班的郑同学!还好我足够有精力和你们共与知识博弈,一起成长。

李镇西老师读《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到的是昨天的自己,因为李老师和王君老师是共同成长起来的,读到的是她们的激情青春和她们的浪漫纯真。我读《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到的是现在的自己,更多的是未来的自己!因为对于教育,我才开始!我才坚定自己的信念,想要做出教育的味道,要遵从内心开始!

那现在就从启动被推迟的周末和学生一起用步行丈量云南之约开始!那现在就从教育笔记开始!那现在就从提高个人修养开始!那现在就从……

相信就会如傅雷先生所说“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从义无反顾的坚守“益在天下”的教育情怀那刻起,我想我就带着傅先生的这句话走上了通往自己的路!

2.《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后感作文 篇二

一次大课间跑步, 一个鲁莽的男生从后面冲上来, 把女生后凌琳撞倒在地。此时, 她的脸色苍白, 男生不知所措, 我立即查看, 决定将她及时送到医院, 同时电话联系家长, 却始终没有回音。经过检查, 后凌琳的小腿骨折, 需要马上包扎固定, 她像惊恐的小鸟, 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臂。我一边抚摸着后凌琳的头, 一边鼓励她。过了一段时间, 医生整理完毕, 凌琳也稳定下来, 我赶紧买来牛奶和面包, 一口一口地喂给她吃;然后亲自送后凌琳回家, 才知道她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丢下了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姐弟俩。面对这种情况, 我决定每天接送她上学, 同时呼吁全班学生帮助她, 周末带领部分学生帮助她做家务。后凌琳很快康复了, 学习也稳步上升, 令我更惊喜的是, 在帮助后凌琳的过程中, 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无形中缩短了, 那几名男生的眼神柔和多了。

那次公开课, 我们正在随着音乐做韵律舞蹈活动, 忽然停电让我感到手足无措, 前排的一名女生立即拉扯一下我的衣角, 压低声音说:“姚老师, 我们学过这支歌。”于是, 我们师生边唱边舞, 不知不觉进入了情境中。

肩肘倒立练习时, 一位女生的头发散开了, 我简单给她梳理一下, 不善言辞的她哽噎地说:“老师, 您、您像妈妈……”多幸福的感觉。

不久前, 语文老师拿来周媛媛的周记给我看:“……是体育老师让我们喜欢运动了, 现在就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对体育的喜爱:没有你的日子里, 我度日如年, 当我对你如痴如醉的时候, 你在我的生命中得到升华。啊!体育课——我的最爱!”霎时, 幸福充盈了全身。

做饭时, 心烦气躁的我不小心将手割破了, 情急之下, 就撕了块碎布将手指头缠裹。下午上课, 做示范动作时, 就将布头扯下来塞到口袋里。第二天, 我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个纸包, 打开一看, 一个创可贴和一张小纸条, 几行很娟秀的字映入眼帘:

姚老师, 您的手指破了, 感染了怎么办?我可不想您因此耽误了给我们上课。另外, 我发现您最近精神不好, 是否太劳累了?要注意身体呀!

——爱您的学生敬上

那一刻, 我飞扬浮躁的心被润湿了。

3.书香课堂:幸福的教育生活 篇三

在“书香课堂”里,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放心地交给了学生。一节课,老师精讲的时间只有15分钟,留给学生更多的是自主学习的时间。我们将每班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实行桌对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合作。每个学习小组都自创有自己的小组名称、口号,他们以此激励自己奋发上进。学习小组在学习组长的组织下,依据老师设计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书香课堂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层次渐进式的:导学预习、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当堂测评,可谓步步为营。课堂成为学生积极生存的方式,潜能开发的场所,智力品德提升的空间。以下是吴雪梅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她的伯父,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伯父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为什么得到爱戴)。

[简练的提问,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和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紧紧联系起来,体现系统性。这种开门见山的“开场锣鼓”敲得恰当。]

师:带着这个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读懂了课文中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

生: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

(师打出投影片,指导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明确交待了本节课学习的方法是继续“合作学习”,并出示学习方法提示,这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教给了学生自主读书的具体方法。到位的学法指导对小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师:上节课我们用以上方法进行学习,同学们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仍然用这些方法学习,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各自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一边读一边画出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读书找疑,用笔勾画;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小组学习,了解学生质疑的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摒除一些质量不高、意义不大的问题。)

师:同学们在读书时找到了不理解的问题,现在请你们把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来,请教其他同学。(各小组积极展开讨论,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作出适时的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分组学习的关键在真正的合作。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展示聪明才智,相互帮助、相互启发,以收到“真正合作”的效果,而不是完成形式上的“合作”。这是老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表现。教师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之中,既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又反映出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在“书香课堂”里,我们把积累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开课前,老师要精心储备充足的“食粮”,以备学生享用;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储存下的食粮(积累的知识)拿到课堂,供同学们分享。正所谓:课堂小天地,知识大课堂。在我们的书香课堂中,有一个“经典链接”环节,显示了我校的课堂特色:每学完一个章节,我们会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学生可以海阔天空地链接经典,各抒己见、各领风骚。如学完《山雨》一课,我们会引领学生进行写雨的古诗文链接,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韩愈的《初春小雨》等;学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我们引领学生链接张继的《枫桥夜泊》等。这个引领链接的过程,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呈现的,它是学生思想碰撞、心灵交融、滋养性情、智慧爆炸的蓝天碧海。

在“书香课堂”里,我们把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去评价、检测。在导读预习、展示精讲后,紧随其后的反馈检测便成为“书香课堂”的评价手段。抽测,既是对当日学习任务掌握情况的了解,也是督促学生高效学习,保证课堂教学科学建构的一种较为合理的评价手段,更是让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的一种重要保障。

4.读王君《教育与幸福生活》有感 篇四

苏明灿

阅读,就是让阳光住进心里,驱赶走心里的阴霾与黑暗。近段安徽蒙城县学生群殴教师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老师们对教师职业的忧虑,甚至有人喊出了“中国教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时间教育届上空乌云笼罩,身为老师的我自然也不例外。这几天情绪难免有些低落,批改学生作业提不起劲来,抬头无意间看到书架里躺着的一本新书,才想起这是年前买的,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写的《教育与幸福生活》,一直未抽出时间来看,正好可以好好拜读一下。

《教育与幸福生活》是王君老师于2006年写的,由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主编并作序的,全书分为天使素描、激情岁月、呵护心灵、爱如潮水、教而不思则罔和源头活水六部分,这本书主要是写王君老师与IB班孩子们一道,发现、创造、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温馨过程,还有一些读书心得。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王君老师对教育、对学生、对生活、对生命的赤子情怀像一束阳光照进我的心里,阴霾一扫而光,我顿觉身心舒畅耳清目明,大有拨云见日之感。我在这里略谈感想,和朋友们共享。

一、“教师应该爱学生,不过应该有艺术的爱。教师不是神,既不应该是蜡烛,也不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教师奉献给学生之前,首先要给自己注入生命的动力。教师要想让孩子热爱学习,你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求学者。要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坚忍不拔的人,面对困难你首先必须波澜不惊百折不挠。要想让孩子们成为乐观向上的人,你自己首先应该朝气蓬勃到老也还拥有年轻的心态。”我深为其精辟诊断所折服,其中诸多观点,对于身为教师的我,更有醍醐灌顶的效果。弗洛姆也说:“给予并不是说为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有生命活力的东西。他给予别人的是他的快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和幽默。给予的人不要把被给予的人看作是帮助的对象,而是同他们建造起一种创造性的相互关系。”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老师们的一厢情愿。君不见,教师职业依旧是大学生们不屑一顾的职业;君不见,校园里老师的辛勤无法感化的问题学生数不胜数。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仅仅靠教师负责奉献已经不能改变更不可能塑造学生的心灵了。弗洛姆的论述很精彩,作为老师更重要是教育孩子热爱生活,使他产生这样的感觉:活着是很美的,做一个男孩儿或者女孩儿是很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愉快。

二、“当如惊涛骇浪一般的教育的强势力量无法深入的时候,那就只有寄希望于水的载歌载舞了。微笑着等待,几乎是唯一的温柔的选择。”这是王老师教会我如何对待差生。的确,有一句教育名言说的好: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等待。我们离不开差生,因为我们离不开应试。有优生自然就会有差生,存在即是合理,差生是上天赐给教师的礼品,甚至是中学生教师生存的土壤,是我们的饭碗。对学生过高的预期使我们失去了耐心与爱心,因为已经认定学生个个都该是优生,所以就难以容忍差生的一丁点错误,企图对差生的教育立竿见影,立马生效,但无论你下了多么大的功夫,往往表现在差生身上都是如水滴融入大海,什么都看不见。这样的事,可以说我天天在经历,我在上课时见到差生睡觉、不记笔记和连最简单的字不会写会生气,考试时看到差生什么也不想写趴着睡觉会愤怒,交作业时差生都不交作业会想不通。静下心来一想,其实是自己太心急了。身为特级教师的王君老师在面对差生也一样有过手足无措,被差生漠视的经历,只不过王老师的耐心取得了成效,一个重不交作业的差生竟然也交了作文,这让惊喜不已的王老师在批改后加了一句话“谢谢你交作业”.学生中肯定有少年有为的英才,但也必须承认,有相当多的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他们的成长需要一辈子,他们在一生的大多数时候,只能是差生。人是终生成长的,生命不止,成长不止。所以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差生,对差生多一点宽容与耐心,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应该向王老师学习,“微笑着等待”差生的成长,当然“微笑着等待”不等于纵容不管。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同时,促使自己成长。

三、“孩子,我是你青春的倒影。我快乐着你们的快乐,得意着你们的得意。我是你的欣赏者仰慕者,我是你的崇拜者纵容者。我雀跃是因为你欢乐,我开怀是因为你兴奋。记得:你曾经有那么一个倒影,曾痴痴地等待你欣赏你,如你是他前世和今生的爱情。让我们永远如影相随不离不弃。”王君老师的这些充满着真情、充满着爱意的话简直如电光火石,瞬间照亮我迷茫的心空,让我对师生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常常会高高在上,滥用教师的权力,认为学生该做就是绝对服从老师,不服从就是不尊重老师,把颐指气使、惟我独尊当作引以为荣的事,殊不知,这绝对权威的背后是老师的自恋因素在作祟,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奴才”.陶行知先生认为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这才是师爱的圆满。真正的教育应是弯下腰来和孩子对话、走进孩子的心灵、和童心一起突围。

我还是想以王君老师的一句话作结:我希望我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不仅能够给予学生牛奶,也能够给予学生蜂蜜。

5.《幸福与教育》读后感 篇五

首先我们得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品德,充实的精神生活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幸福,良好的品德培养,让学生充满善意。

其次,不管是在学科教学还是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愉悦,让学生抱着兴趣去学习,这样也可以增进学生的幸福。

再者,想要获得幸福,还得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各方面能力。最后,生活难免会出现苦难和不幸,面对这些,我们得教会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不幸,提高受挫能力,有意义的挫折同样可以增进学生的幸福感。

6.《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后感作文 篇六

和孩子一起幸福花开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和孩子们一起幸福花开》。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作者陈大伟,被誉为教师教育的桥梁专家,他一直致力于为老师,也为了学生搭建一座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他关注一线教师关心的问题,解决老师们棘手的问题,尤其在倡导教师的幸福生活、课程与教学改革等研究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书中运用到作者从一线获得的大量案例,生动而很有说服力。阅读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也有一些感悟。

一、种田靠天气,教育靠关系

这里的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有一个案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从小语文成绩不好,原因是不喜欢语文,而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是不喜欢语文老师。他的语文老师是个年轻的男老师,脾气很大,动不动就训人,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似的。从小学一年级就在他班上,感觉他从未笑过。小男孩不喜欢他,也就不喜欢他的课。四年下来语文成绩一直倒数,因此小男孩一直都是自卑的。有一次,坐在教室里,小男孩开起了小差,老师却突然提问了他,可怜的小男孩连问题都没听清,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准备挨一顿臭骂。可是意外发生了,当他抬起头来,发现老师竟对她深情地微笑了一下。真不敢相信,四年来,老师从未对他微笑过啊!他受宠若惊。“老师对我微笑了,老师看得起我,老师并未嫌弃我成绩差。”想到这里他挺直了腰板,认真听起了课。不一会老师脸又转到他这边来。大概是看见他认真听课的缘故,老师又给他热情一笑。他明白老师这是鼓励他,他的心情从未像那天好过。从此以后,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小时候,我们总会说我某某科不好,原因是我不喜欢这一科,我不喜欢这一科的原因是我不喜欢这科的老师。如今身为老师,你想要学生学得好,就需要学生喜欢你这个学科;要学生喜欢你这个学科,就需要学生喜欢你这个人,就需要你对他笑——鼓励和信任他。

二、教学是幸福的

作者一反以往的观点,提出,老师的教学不是付出,而是收获;老师不是“蜡烛”和“春蚕”,因为蜡烛会燃烧殆尽,春蚕会抽丝致死,教师应该是教室里不断生长的“一棵树”,因为教学使得我们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教学,学生的收获和成长使我们枝繁叶茂,帮助了学生,给我们带来了教学的幸福,也滋养我们自身茁壮成长。有人说学生是上帝,老师是苦役,这样类似的比方也是不恰当的,教育并不是以牺牲教师来塑造学生的,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仅仅是奉献,教师在教育成功时能收获到自身的成就感,提升幸福感,你成就了学生,学生也成就了你,教学的幸福是相互感染的。

教学幸福从何而来?艰辛的生活,每天被调皮的孩子折腾的晕头转向,可是细细回味其中的点点滴滴,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内心的声音却告诉我,你幸福着呢!

而真正让我泪中有甜的却是这帮调皮捣蛋的孩子们!好些孩子不用心读书,还天天惹是生非,甚至成了全校有名的大人物。对他们,我真是又恨又爱!每次上公开课之前,他们从来不预习,却抢着擦黑板,搬凳子,还笑嘻嘻地对我说:“老师,别紧张哦,我们都顶你!”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去年过生日和今年教师节的时候,那群让我不省心的孩子们居然在黑板上写着“祝老师节日快乐”还送了我自己做的贺卡和自己叠的花、等各种小礼物。当听到他们为我唱生日歌的时候,当看到小卡片上歪歪扭扭的字迹的时候,我突然心软了,心动了!居然把他们的种种劣迹忘了个精光!我只知道,当时办公室同事们羡慕的眼神告诉我:你的学生其实很爱你,你真的太幸福了!

7.住宅与幸福生活 篇七

我看了觉得有点不以为然,我觉得一个广告拨动了观众的心弦,是有其符合人性向往美好的原因的。我们身陷凡俗的生活,往往忽略了人性的一些真正的需求。正如三人行中那位剩女所说,我看到那些开敞的厨房,就觉得很喜欢。事实上,那个韩国房产广告并没有去宣扬豪华的别墅豪车,奢华的家居,而是渲染了明媚的阳光,简约的风格,开敞的布置,我认为的确是这个时代让人喜欢的一些东西。我更喜欢讨论的是,这的确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场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结合各自的现实去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而不是以生活的现实性去否定人们对美好生环求的愿望,就像和尚把美女视为老虎一样。如果因为怕老虎而放弃对打动内心的美好和幸福的追求,而去接受一套自己不认同的美好和幸福观,那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一个人看到了这种简约明媚开敞的感觉有所触动,回头环视自己拥挤阴暗的房子不堪忍受,那么他或者她应该是着手清理自己的蜗居,还是赶紧出门去买一套新的房子呢?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起杭州一幢老公寓里的两个邻居,一个中国人家里的阳台上塞满了不要的东西,而隔壁租房的老外却在阳台上放置了鲜花和一张小桌,当作者在拥挤的阳台里透气张望时,看到他的外国邻居在阳台上悠闲地喝茶,老外说这就是幸福美好的生活。建筑师张永和在谈到装修他一套房子的时候说,人家装修是做上很多隔断,而他是敲掉了很多墙,把空间敞开了出来,这也是幸福美好的生活。

很多人都认为一定要拥有足够大的面积,才能谈论生活的美学,或者说生活的美学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撑。很多建筑师也认为只有大房型才能进行随心所欲的设计,而真正把面积给了建筑师之后,有时却往往又不知道如何设计了。我们不是见到很多中国的别墅设计,随着面积的增加,除了不断地增加房间的数量和把所有房间面积平均地放大,然后再加上很多装饰,除此之外还会干什么呢?把这样的房子拍上广告片,我想是不太容易打动那么多人的心弦的。

崇尚生活美学的人,住在最拮据的陋舍,照样能够充满生活情趣,而只会追求面积的人,给他最多的面积,可能也只能多一些钥匙而已。不错,生活的现实和私密性的要求,会有必要的房间数量要求。我们能体会一家几口合居一室的不便,也能欣赏推满了长年琐碎用品的角落所散发出来的温馨记忆,但我们也记得老上海拥挤亭子间里的雅致,走出房门的上海人的整洁,也会辨析疏于收拾的杂乱和艰难条件下仍然追求美好的那种感动。自从推出小户型在住宅设计中必须占有一定比例的要求以来,我就在等待表现小户型美学的设计和广告出来,我甚至都为他们想好了主题----小的才是美的。但今天的主流市场局面是,设计师和房产商练就了一套偷面积的高招,规划局则出台了一些前人和后人难以理解的政策,比如阳台的深度不能超过多少。我们可以设想这样搭建出来的房子,还会有一个可供放置鲜花和小桌子的阳台吗?

所以,韩国的房产广告宣传了一座美好房子的魅力,给予人们幸福生活的想象,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房子不是生活,房子只是房子,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房子,过什么样的生活,生活与房子相遇后会发生什么,相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可以依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去得到。误区似乎是有一种“房子就是生活”,“大的才是美的”,“大房子才能幸福”的假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假象呢?

首先,没有开放商和建筑师提供我们“小的才是美的”的魅力模版,虽然iphone,ipad之类的电子产品不断在轻薄小巧上面展示了科技和设计的魅力,但这股潮流似乎与住宅无关。我们似乎先验地就承认了小户型是不美的,可悲的是有非常多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也是这么的无助和悲观。

其次,我们把太多与生活无关的东西承载在房子之上,我们的真实生活被这些“假生活”所混淆,甚至真正的生活被忽略了。在今天,很多人拥有豪华庞大的客厅,摆设了投资巨大的电视和音响,而这个空间的价值可能仅仅是心理上的,真正的使用价值几近于零。而另一方面,真正与美好生活相关的内容却被忽略甚至否定。为了这个巨大的客厅,可能很多住户不惜把阳台包了起来。前段时间报载,杭州一个楼盘经业主大会投票,拆除了一个住户沿水边搭建的木制亲水平台,理由是违章搭建。我们不仅想到,小区里那些缺乏亲切感的观景水池,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考虑好亲水的平台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轻易地实现在这个平台上喝茶的美好生活呢?而只能望着水一遍一遍地转圈瞻仰呢?我甚至觉得应该让那位搭建亲水平台的住户来做房产广告,告诉人们什么是美好生活。

再有,我们能否对生活有所取舍呢?如果一个人喜欢韩国房产广告片里的场景,但他买不起所有的房间,能不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房间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们一直受到生活是现实的、不能太理想化的教导,所以在选房时,就会选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最面面俱到的房型,结果的实惠却带来了美好的失去。难道就真的没有什么能舍弃的吗?有一个朋友因为喜欢泡澡,就把大浴缸搬到了客厅。当我们看惯了千篇一律的客厅以后,难道每个人不能让自己的客厅变成一个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难得机会吗?

8.《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后感作文 篇八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共同追求,儿童今天的幸福就是人类未来的幸福,虞永平在《幼儿教育》中说“幼儿教育不仅应给幼儿知识、发展儿童的能力,更应该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让幼儿感到幸福”。 幸福的感受能引发儿童不断创造、探究和成长。为儿童开启幸福之门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天职。

在多年的探索中我们认为幼儿园良好的课程就是幸福童年的保证,幼儿园课程必须和儿童的生活联络,必须来自幼儿的生活,也是为了幼儿更美好地生活。我园以课程回归幼儿生活为核心理念,珍视幼儿生活经验、助其体验学习乐趣,将幼儿的知识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课程资源,在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进而热爱生活的过程中,实现了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凸显了我园生活教育的特色办园。

幼儿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生的学习,他们的学习是同每日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没有生活外的课程,也没有课程外的生活”。每日生活就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在我园国家级十二五课题《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园实效性的创新应用研究》的统领下,根据本地资源及区域文化,我园展开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在积极参与中探索学习,广泛认识了生活的丰富,深刻体验了生活的精彩,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生命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一、寻找主题——关注生活

在我园,细心观察孩子生活中的表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及时捕捉教育契机生成并切入到有价值的主题活动,是每位教师的基本功。

二、实施主题——体验生活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而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一种体验,因此感受体验生活是我园生活课程的基础,由于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育百科全书,主题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就需要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去感悟,体验,亲历亲为。通过参与“生活世界”的各种实践活动,孩子们学到了各种知识,获得了各种经验,从而发展了各种能力,而主题实施中,如何有效运用社会实践、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家园联系和环境创设等这些丰富的形式,是让主题目标得到最有效落实的关键。

三、环境创设——美化生活

随着新观念的更新,活动室墙饰不再是静止不动的装饰,主题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为幼儿园课程而创设,而主题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开展。我园充分利用了室内外的每块墙面、每个角落,富于变化,利于活动,便于体验的环境创设,让我园的每一处空间都发挥了更具内涵的教育作用,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

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师幼共同参与环境创设,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自然地将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渗透到其中。如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我园教师和幼儿利用每一面墙进行合理的布局:墙上张贴的是孩子们参与收集的全国的各地名胜古迹和优秀人物图片以及手工绘制的长城,墙下摆放着孩子们用彩泥制作的“中华特色小吃”和亲手创作的水墨画作品、京剧脸谱,教师甚至利用玩具橱的一面让幼儿通过手工折纸逐个连接粘贴制作成北京天安门。通过这样的主题环境创设让幼儿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人文文化,有效达成了主题教育的总目标。

主题环境的创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主题,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的,每一步都是孩子经验提升的体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参与学习的写照,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老师和孩子的智慧、劳动和创造……

四、牵手家庭,丰富主题——创造生活

孩子的生活是有幼儿园、家庭、社会组成的,以幼儿园、家庭影响最为直接,教育不能是幼儿园单抢匹马、独自开展,必须发动家长和园所协同作战、互相支持,将生活教育课程融入孩子的全部生活,才能促进孩子的长远发展。

我园首先借助幼儿园的网站,班级宣传栏、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与家长有效互动,向家长宣传我们的生活化课程和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转变家长观念、听取家长的意见。在家长逐步参与的主题活动中:有材料的提供,有知识、经验的准备,有成果的展示……投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家长也成为了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伙伴,共同分享生活的乐趣,激发创造生活的热情。从而创造出新的生活,新的精彩。

例如在大中小级部开展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中,我园家委会成功发起组织了的“走进大自然,体验田园生活”的亲子自驾游活动。一花一草、一事一物都是活教材,在家长的协助中,我们也将课堂搬进了大自然。寓教于乐,寓教于游,走出园所,融入户外,通过走进田园、寻找春天,参观家乡果都特产“果都咸菜”的制作工艺,参观农家乐“劳动最光荣”蔬菜大棚活动等,开阔了我园幼儿的眼界,培养了孩子热爱大自然、爱护动植物以及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同时孩子们切身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在与果都镇爱心幼儿园小朋友的爱心结对互动活动中,我园家长和孩子还给乡镇孩子捐赠了礼物,孩子们通过自身条件和农村孩子的对比,懂得了节俭,培养了爱心。在这种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模式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到了加强,同时也加深了幼儿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9.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读后感) 篇九

——读《如何掌控你的工作 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有感

自局党委在全局开展“读好书、展风采、比贡献”读书征文活动以来,我利用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如何掌控你的工作 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这本书。书中从当代人的生活状况出发,剖析了人们工作、情绪、生活失衡的种种现象,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内在原因,同时提供了一系列掌控工作、情绪、生活的高效方案,通过事理结合,告诉我们如何改变现状,释放忧郁、焦虑,排解烦恼、苦闷,游刃有余于工作和生活之间,从工作中找到快乐,在生活中获得幸福。

当前,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摆在我们每一名城管执法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愈加繁重,加上城管执法涉及面广、管理体制不顺、执法依据多、管理对象复杂以及人民群众的不理解、社会舆论的偏颇、执法一线的危险等诸多困难,可以说我们目前面临的工作压力是空前的。面对这种情况,如何优质高效的完成好城管执法工作,进而开创综合执法工作新局面,我觉得我们每一名执法工作者都应该把“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作为一种理念,贯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树立执法工作新形象,从而推动城管执法事业创新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呢?我觉得从个人角度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端正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对工作积极负责的人,不论他的工作多么艰辛,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克服多少困难,他都会迎难而上,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进行工作。有了端正的态度,才会有高度的责任心,才会有满腔的工作热情,才会提高执行力、激发创造力,从而做好城管执法工作。

其次要肯于学习,因为学习是掌握科学方法、积累扎实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人只有坚持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才能掌握科学的方法,积累扎实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适应急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在执法工作中不断创造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开拓新局面,取得新成绩。

第三要掌握工作的沟通韵律,因为不会沟通就不会工作。沟通是合作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有沟通,才有理解。有沟通,才能更好合作。良好的沟通可以鼓舞士气、激发工作热情、提高执法工作效率。

第四要宽容豁达、知足常乐,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创造幸福生活。每个人都在生活,怎样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和快乐呢?要有阳光的心态,懂得知足和放弃,使生活的各个方面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生活才会幸福、轻松、充满色彩。要想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目标,仅靠个人的努力还不够,同时也需要单位的党政领导为同志们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提升队员的幸福指数。

一、政治上关心,让执法队员在事业上有奔头。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努力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高执法队员的政治待遇。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学、比、赶、超、帮”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环境上舒心,让执法队员工作好心情。着力改善基层大队的办公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配齐配强执法装备,为执法工作提供精良的装备保障。

三、生活上贴心,让执法队员后方无忧。把执法队员的生活放在心上,及时帮助解决各种困难,时时处处做队员的知心人、贴心人。

四、文化活动上愉心,为执法队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执法队员身心素质的改善与提高,满足执法队员的文化需求。

人生在世,需要工作,需要生活,但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也不见得就顺风顺水,总会出现一些曲折,总会有一些不如人意。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享受工作带给我们的乐趣,用积极的心 态去激励自己,以阳光心态创造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的执法工作就会干得有滋有味,干得有新意,干得有心情,干得有效果。

10.《教育与美好生活》读后感 篇十

伯特兰・罗素的《教育与美好生活》,它太值得所有希望过一种美好生活的人一读,至于涉身教育行业的我们,就更不应轻易放过。本书提出的一些主张是极有价值的。如:必须重视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教育是开启新世界的窗户,与美好的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应致力于培养理想的人及理想的品格;必须克服传统偏见,善于利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新成果来改进教育方法;重视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要给儿童以较多的自由,反对压制和强制……此书虽是20世纪早期作品,然而读来毫无隔世之感;相反,只感觉一股清新的晨风扑面而来。作者所针砭的弊病,仿佛是针对我们随处可见的教育弊病而发,其言论足以让人振奋,让人思索,让人回味。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根源。一切教育的内在主导思想应是从孩子来、到孩子中去,一切教育行为的主导更应是从孩子意愿和需要出发、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我们学校的教育对象就是孤儿孩子们,面对这些有许多缺少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的孩子们,作为教师,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有没有真心实意地想到孩子,有没有重视这些孤儿孩子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我相信每个孤儿学校的老师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都会不断的思考:孤儿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我们肯定是要关心爱护孩子们的,但绝对不能放纵。关爱孩子的身体,让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关爱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关爱孩子的每一个想法,让他们自信地成长。但,不能因为爱他们而使孩子认为自己就是孤儿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中心,更不能因此而使他们目无尊长,觉得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对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的关心和关爱视而不见。对于孩子无理的要求要果断拒绝并给予其合理的解释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要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同时,从小就应使孩子懂得“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理。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老师率先垂范。应该说与孤儿孩子接触最多的非孤群体就是常年夜以继日的工作在这里的老师们。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孤儿孩子们成长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他所接触到的老师影响。如果他接触到的老师精神状态良好,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孩子们也会受其影响,阳光、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反之亦然。所以要想让孤儿孩子们积极健康的成长,必须要解放老师们的思想。老师们不能每日机械的应付日常工作,要利用充分利用好教学闲暇时间自修提升自己,保持神清气爽、思想活跃的精神状态,从心底里接受、热爱我们的特殊教育工作。能够“想到孩子”、善待孩子们的精神需求,改变僵化教条的训导、填鸭授课方式,增加“讨论和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意见的机会”。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参与、互动、协商。它本质上就是在培养学生日后如何生活的一种方式。

春天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所有人心中的梦想,或许我们孤儿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也会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师生互动、共同协商,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和发展量身定制成长计划。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创新的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打造孤儿学校有内涵、有特色的教育;全力打造一流的校园文化,让全体孤儿孩子不仅在这里健康、快乐的成长,更接受到一流的教育、享受最真的爱的滋养!

11.幸福:过一种研究性的教育生活 篇十一

【关键词】幸福指数 研究 教育生活 职业幸福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一件,是教育人的事业。”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的手中”。如此说来,身为教师应该幸福满满才对。但是,由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发起,浙江师范大学任俊教授主持的《2015年全国中小学幸福指数蓝皮书》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幸福感平均分仅为36.34分。可见,幸福,离教师还比较远。

是什么使教师缺乏幸福感呢?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龚道娣老师所著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中指出,工作烦琐机械、个人发展机会有限、对学校管理制度不满意、教育成效滞后等导致教师与幸福感擦肩而过,所以很多人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没有想过“成仙成佛”!

没有教师的幸福,何谈学生的幸福?那如何让教师幸福感回归呢?笔者的体会与经验是过一种研究性的教育生活。这句话里包含三层意思,首先,幸福是目标。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帮助受教育者过上幸福的生活。古语云:助人者,人助之;自助者,天助之。幸福自然也是教育者的必然追求。其次,教育生活是载体。幸福应该发生在教育现场,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发掘、去提炼。最后,是获得幸福的秘密武器。因为教育插上研究的翅膀,你会发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能量,教育的功德,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天地。

如何引导教师过一种研究性的教育生活呢?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 问题发现,重拾职业的敏感,叩响幸福之门

有人说:“陶醉靠成绩,发展靠问题。”的确,很多教师在参加工作的前几年由于职业的陌生,会积极研究碰到的教育问题,专业成长比较快,获得的幸福感也比较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中也指出:我们以为中老年教师最幸福,但其实不然,调查结果显示,最幸福的教师是年轻的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慢慢会偏向保守,往往以经验来应对教育生活中碰到的挑战。如何跨越这一专业成长的高原期?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要有勇气面临新问题。问题大小不论,当然,从研究的角度看,切口越小越好,不要放过一刹那的火花。比如涉及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小问题——学生课前文具准备做得好吗;比如学生生活习惯养成方面的小问题——怎样纠正学生漏带作业本回家的情况;比如涉及学习动力激发方面的小问题——课堂即时评价应把握的原则;比如涉及家校联系方面的小问题——和家长的沟通哪些词语更容易形成共鸣拉近关系。笔者所在学校一位教师发现《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的资料袋很有特色,可以成为导读提纲。于是,他因“材”施教,抛出一个问题:仔细阅读资料袋,你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找到文本的体裁特色——序言,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要求学生回到文本,找一找序言的表征、想一想序言的特点;有的学生发现文本的语言——朴实、纯真的笔调,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找一找这种基调的语言、品一品其中的味道;有的学生找到写作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教师顺手牵羊,让学生找一找在文中用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的眼睛与心灵去观察、体悟人生百态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仔细咀嚼,用心感悟;有的学生找到内容简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教师因势利导,本文写了四件趣事,那么全书又写了什么呢?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整堂课从走进资料袋开启,然后学生用慧眼发现问题,接着教师相机引导阅读,整堂课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让人耳目一新。尝到甜头后,这位教师意犹未尽,下功夫对资料袋进行系统研究,撰写了《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寻宝“资料袋”》一文。在这个过程中,他体会到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找到问题出路,工作才会越来越有动力和方向,教育生活才会越来越有滋味价值,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孜孜以求的过程,不经意间,幸福之门已经叩开,因为你所看到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二、 方法掌握,提升职业素养,踏进幸福大门

朱永新教授指出:“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置于首位的学校,必然是欣欣向荣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近年来,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前所未有,可是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幸福指数并未水涨船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没有找到撬动每位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的支点。这个支点怎么找?其实它就是个人专业发展需求和教育生活困扰的契合点,就是引导教师去捕捉教育生活中的问题,指引他们解决问题的路径,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数学教师经常在考试中要求学生在运算纸上列式、计算,但收上来之后却发现纸上横七竖八的书写编排,随心所欲的省略过程,几乎理不出一个序列,何谈验算的功效。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位数学教师,就以此为题开展研究。首先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查阅相关的文件,了解不同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运算纸上的不同做法,并做了摘记,进行了梳理;然后他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科学运用运算纸,提高解题、计算的准确率;最后他总结提炼创新,在运算纸上画出不同的区域,要求学生在相关区域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此这般,学生的运算纸回收后不再是一张胡乱列式的纸,而是清楚地展示了学生思维过程的美图,教师甚至能够利用学生的运算纸,测算出学生每次测试的成绩。这位数学教师自豪地说:“在指导学生有效使用运算纸方面,我看的文章最多,知道的方法也最多!”分析这位成为“运算纸土专家”的教师案例,不难发现,他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首先是主动、自觉的,有很强的专业成长内驱力;其次伴随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驾马车”——读书、反思、实践。最终他收获了一种职业自信:在这个领域,我可以成为专家!请问,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教师有一种强烈的教育幸福感呢?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由于教师始终紧扣一个词语——研究,研究教育生活中的小问题、真问题,研究教育生活中小问题、真问题的解决方法,才会踏进幸福的大门。

三、 研究改进,树立职业尊严,进入幸福厅堂

教育是动态的过程,这个学生和那个学生不一样,这一届学生和上一届学生也不一样,因此通过研究得出的一个方法未必是适用于整个教育生涯的。不少教师幻想“一招鲜,吃遍天”“凭经验”“吃老本”去解决新问题,自然是常常碰壁、处处受挫,幸福指数当然越来越低。因此,笔者提倡教师过一种研究性的教育生活,不是得出一个研究成果就完结了,而是要把研究出来的设想或者是成果付诸实践,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查看不同的效果,在教育实践中体验出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断改进,不停行走在研究的路上。以上文这位数学教师的情况为例,他的“运算纸”样例在全校铺开后,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测试准确率。同时他还发现,运算纸作为一个中间环节,还需要后续环节的跟进,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于是这位教师又开始了二度研究,在作业错误纠正、作业评价记录这两个方面展开自主研究,开发出试卷纠错单、作业记录单这两个单子,和试卷运算纸一起,作为数学教师的“吉祥三宝”在全县推广。作为“三宝”的创始人,这位教师收获了教研成果,也收获了同事的敬重,收获了教育生涯真正的持久幸福。其实,研究改进教育方法的领域有很多,举例来说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作业,首先可以研究作业布置的不同方式。取得一定成果之后还可以就作业内容的选择、题目形式的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师自己如何编制适合的作业,形成一套自己的练习体系……只要我们多问问自己:这个研究成果可不可以调整?能不能改进?是不是最好?试想,还有什么比找到破解问题的金钥匙更令人感到兴奋、愉悦的呢?众所周知,教师的最大快乐和幸福,不是来自物质利益的获得,而是来自学生巨大的成就和对自己、前人的不断超越,不停息地行走在专业成长的路上,就会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就会达到一种生命的自觉,也就会真正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四、研究记录,摘取职业成长的果实,书写幸福生涯

不可否认,当下的教育研究评价机制和教育生活有脱节、有偏离,多数教师认为研究成果无非就是深奥的课题、晦涩的术语、虚假的数据,而这些诟病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教师对“研究成果”呈现的莫名其妙,认为它高不可攀、假模假式。因此,我们要让研究成果的呈现“任性”一些,“可爱”一点,方能使大家与研究“结缘”。这就首先要引导教师认识到,我们要过一种研究性的教育生活,教育研究应该贯穿整个教育生活,我们应该在教育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在提高中教育,树立研究即是生活的意识。其次要引导教师认识到记录研究成果不仅仅是教育专家的事情,研究成果的形式不仅仅是学院派论文一种,教师就应该去不断丰富并物化自己的成果。例如:一篇优美的教学设计、一则短小而富有哲理的后记、帮助一名留守学生后他发自肺腑的感谢、给一名学生心理上的导航、记录一堂成功课的过程……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平常小事,但是它们有记录的价值。最后还可以通过自我整理、同伴互助、学校推广、专家提升等方式帮助教师将教育成果系统化、理论化。这样,当教师盘点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我的教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留下了实实在在的痕迹。

我们提倡过一种研究性的幸福教育生活,是基于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学生在变,教育的内容在变,教育的方法自然要因人而异,因此需要研究;是基于教师角色的认知,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被无情地驱动着,耗尽自己的教育激情,相反,教师要发挥智慧,献出热情,奉献爱心。这是一个艰辛付出的过程,也是一个收获幸福的历程,从中感受脱胎换骨的变化,体验化茧成蝶的蜕变,享受凤凰涅槃的重生,体会“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改变世界”。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著. 李平沤,译.爱弥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18.

[3]朱永新.谁偷走了教师的幸福?[J].教师博览,2008(3).

[4](美)泰勒·本-沙哈尔,著.汪冰,刘骏杰,译.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5] 陶继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教育与幸福生活》读后感作文 篇十二

——读《一句话改变人生》有感

暑假中,我读了《一句话改变人生》,这本书是张万祥老师收集了400位优秀教师在各大报章杂志上所发表的文章中的600多条精妙语句,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和思考,对我的教育教学受益非浅。下面,我就从中挑选几句我感触颇深的话语,结合我自身工作,与大家交流:

陈久红老师说:“教室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学生是允许犯错的人。很多时候,错误是学生成长的代价与荣誉、扬长补短、不避短不揭短,爱学生更要爱学生的错误,爱有错误的学生。”学生因为有错误才会需要我们老师指导,我们和家长才会看到学生的进步。我想,错误——是人生历程中的一笔财富,他在任何时候都会督促、警醒着自己,让人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我们教师应该适时有效地利用这一点教育、激励孩子,相信有时会比一味的表扬更为有效。

“要常常感激学生使自己拥有了第二个童年:不能抱怨你为学生付出了多少,而要常常感激学生使自己拥有了第二个童年,促进了自己生命意义的升华。”想想还真如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令人难忘的童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美好的童年生活,只能成为记忆深处的回忆。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记得每次音乐课的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把我带回到我的童年,此时此刻,我和她们一起唱歌、一起舞蹈、欢呼雀跃的像个孩子;就连个别孩子犯的错误也会让我时不时想起自己小时候或者童年那些要好的小伙伴们„„在这里我想说一声:谢谢孩子们!

刘福奎老师说“首先要改变自己: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人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别人。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这句话十分浅显,但是道理深刻。我们教师永远无法选择学生,无论基础好坏、无论行为习惯好坏,我们总要同样地面对他们并进行教学。但是,如果我们面对这样不“如意”的学生时感到棘手继而产生厌烦感,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样的情绪就容易影响我们进而影响教学。所以,我们需要做的首先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

“幸福不是毛毛雨,教师职业并不必然是幸福的,它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心灵和积极工作。事实上,任何人的幸福都是在同人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作是人的一种天性,也是人获得幸福、享受幸福的主要源泉。”其实,教育中幸福的感觉并不难找:我们的工作虽然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艰辛的,但当我们触碰孩子

们纯真目光,聆听他们无所掩饰的话语,亲历他们天真浪漫的童年时,就会生出一种幸福的感觉。我们平时总爱盯住学生的缺点或者弱点,总是因此而生气,甚至对学生发脾气,但我们是在教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生活……;我们更应该多看学生的优点,让他们树立自信,感受生活的精彩。当你看到你的学生能独立生活,能自力更生时,就会感受到教育给你带来的大大的、有成功感的“幸福”!

1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篇十三

读了《爱心与教育》后,假期中又读了李镇西的书《做最好的班主任》,近期关注了教育报上教师职业精神的大讨论,结合教师培训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给大家推荐的文章,是教师职业精神讨论中的四篇,年龄段的划分不一定科学,它只能说明教师中的四种现实状况和观点,这个年龄段的教师不一定都是这种现实,其他年龄段的教师可能是这种现实。这些体会我们或许都有过或许有过一种或几种。

第一位教师是在懵懂中学习,文中说:我 开始尝试着改变教育的方式,让爱充满课堂。他们不是我的学生,而是我的朋友。我们的对话是民主而平等的,交流是真诚而炽热的。我不再是强势的老师,而学生 也就会在被尊重中,主动理会我的要求。原来当我满怀爱的时侯,教育就变得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我开始明白,不是自己不爱学生,而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不 知道何时去爱,不懂得怎样去爱。也许,不断学习就是教师职业精神的真谛。

第二位教师是在忙碌中立业,文中说:曾经忙于工作对工作充满激情;曾经忙于学习多次自费到外地听课,自费订阅了十余种教育教学杂志,每种杂志都认认真真地阅读,记了五大本读书笔记;曾经忙于写作。这是一种真正的忙。这种忙,让我充实,让我快乐,让我幸福!今 天这忙的背后,明显缺少了当初的激情,什么事都没做,总是感到很累。所以什么事都在做,什么事都在应付,就这样庸庸碌碌地走在教育的路上,我已丢失了当初 对教育的那份梦想。梦想,应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行李。不管在教育的路上,我们的行走是多么的孤单,但真正能拯救我们的,唯有那烈火般燃烧的梦想!让我们带上梦想,让我们重新忙起来吧!让我们真正忙起来吧!

第三位教师是在激情中绽放,文中说:不太赞同将老师比作蜡烛,因为那种感觉有些悲情。激情地生活,激情地工作,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用你对事业和生活的激情让学生感到生活是一种快乐,学习是一种幸福。老师职业就是一种激情四溢的事业!做老师真好!

第 四位教师是在积淀中思索,文中说:师道如水。水滋润万物却有不求回报的德与仁,所以教师无私;水随曲随直,奔赴百丈深渊,却有毫不退缩的义和勇,所以教师 无畏;师道如水,润万物而无形、无声,所以教师无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做教师无悔。无私、无畏、无痕、无悔是水的精神,更是老师崇高职业精神的形象 写照。

从这些体会中,我们看到:教学要讲究点技巧,但其作用有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与自我完善。不能把教育与生活割裂开,这样教师才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否则教育的幸福既是虚幻的也是低层次的。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

李镇西教师说:教师的幸福来源于(1)享受职业。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有两个办法可以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面对教育的现状,有的老师常常怨言满腹。其实抱怨是改变现 状的第一步,因为不满现状,我们往往才着手改变它。但是当一个老师只停留在抱怨阶段而不采取任何措施时,抱怨的意义就变了。在这种时候,抱怨中既有真实的 不满,也有掩饰自己的作用。当我们不能改变现实时,我们可以改变心态。对一些优秀老师的赞美,往往用“呕心沥血”、“牺牲精神”,我认为这种赞美并没有理 解优秀教师的情怀,照世俗的眼光看他们的确是作出了一种牺牲,但这种牺牲在他们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是一种陶醉。(2)赢得尊严。教育首先是一种职业,不当作谋生的职业,教师吃什么?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要求再高一些,就是不要“仅仅”把教育当作谋生的饭碗,而应该作为事业来 追求。教师要有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赢得尊严”。一个教师,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赖,是一种尊严,教学得到表彰或取得成绩 这是一种成功,也是种尊

严,作典型发言,发表了文章或出版了专著,更是觉得有尊严。(3)学生爱戴。学生爱戴是教师最大的幸福,这种幸福超越了任何来自领导的表扬和奖励。学生私下的议论中把教师分为两类:用心的教师和不用心的教师。用心的教师 热情、亲切、活跃、真诚、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不用心的教师上起课来完全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看起来对教学兴味索然,对学生麻木不仁。要获得学生衷心爱 戴的老师虽然各不相同,但却有着若干共同特征:A.能欣赏学生特殊天赋、才能和潜力,经常鼓励学生。B.能使教材变得妙趣横生。C.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倾诉。D.真正以教学为乐的教师,因为这些教师精力充沛、热情高昂、情绪饱满、神采飞扬。由于被学生爱戴,教师经常被学生感染和感动,所以就会有幸福感。(4)同行敬佩。工作成绩突出,能使得同行敬佩;教育教学方法独到、新颖、创新能使同行敬佩。经常读书学习,能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指导,也能使同行敬佩;能欣赏同事的长处,和同事关系和谐也能赢得敬佩。(5)超越自己。超越自己能让我们不落伍。现在中学生的三大弊病是:撒谎、早恋、厌学。我们很难用传统的权威和说教去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 力,超越自己,适应新变化。超越自已,我们能获得成就感,进而感到幸福。李镇西老师:第一个班:搞未来班是综合素质提高的实验;第二个班:对班级集体主义 教育进行探索;第三个班:进行青春期教育的探索;第四个班:进行班级民主化管理的经验。

这 些体会都是反思的结果,在写作中升华。反思,是指与书籍、与同事、与专家、与自我保持对话关系,从而洞察反省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现状不断地进行修 正。只有这样,教师工作才会具有创造性,才会不断地超越自我,专业化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才会真正体会到一个教师的职业愉悦,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当 教师自己无力促成这种反思的话,则可能会依靠外在的启蒙介入,而外在力量的介入往往会对教师原有的日常教育生活构成冲击,有的教师可能会倾向于抱怨,拒绝 改变。但是不断地接受这种有益介入的教师,则可能促成真正的反思,进而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获得真正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将要进行的教师培训中,既 有全省统一要求的内容,也有学校自己安排的内容。这次培训给大家集中提供了反思的时间,主要目的是对日常教育生活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要尽量写出来,形成文 字。这样有利于大家的真正提高。所以这次培训的主题词应是反思、写作。

教师幸福感的丧失是由于厌倦感的滋生,而厌倦感的滋生,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

远离学生,是指教师和学生心灵距离在拉大。本来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因为感情的隔膜,学生在我们眼前成了物,是分数、是试卷、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目中无人”的教育,怎么可能会有幸福感?

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老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14.幸福/白吃/叫卖/生活与生存 篇十四

【白 吃】

如果你被人误解、挑剔、非难、阻挠、诽谤甚至是陷害,那么你绝对不能趴下。因为那时生活的考验与扩大视野的机会。马克·吐温说:“生活是由幸福和痛苦组成的一串念珠。”痛苦对于人生来说,何尝不是一笔精神财富。一帆风顺的人,常常是浅薄的。因为没有经过生活的历练,只能长成头脑简单的豆芽菜,一股嫩水,一碰就断。

【幸 福】

如果你被人误解、挑剔、非难、阻挠、诽谤甚至是陷害,那么你绝对不能趴下。因为那时生活的考验与扩大视野的机会。马克·吐温说:“生活是由幸福和痛苦组成的一串念珠。”痛苦对于人生来说,何尝不是一笔精神财富。一帆风顺的人,常常是浅薄的。因为没有经过生活的历练,只能长成头脑简单的豆芽菜,一股嫩水,一碰就断。

【叫 卖】

天津有句俗话,叫“赔本赚吆喝”。旧时,走街串巷的小贩,街面摆摊的伙计,都要吆喝叫卖以招徕顾客。市声叫卖亦是一种广告,古已有之。明人史弱翁的笔记中记曰:“京城五月,辐辏佳蔬名果,随声唱卖。听唱一声,即辨其为何物……盖以此曼声为招,彼此感而引。”各地语言不同,风俗各异,叫卖声则不同。故京、津、沪、粤市声各有独立风格,凡异乡之客初到该地,均不知所售为何物也。

旧时津门穿街走巷之担夫行贩,叫卖声各有其妙,以卖糖葫芦者最为简单,就一个字:“堆”。卖冰棍、冰激淋者曰:“凉的败火”。卖水萝卜的必曰:“好大把”。卖桃的必曰:“一兜水”。卖青萝卜的必曰:“赛鸭梨”。卖红薯的必曰:“新出锅的热”。卖烤山芋的曰:“栗子味的”。卖香瓜的曰:“老头儿乐,几个单(钱)一个”。卖西瓜的必曰:“管打管换,败火”。等等不胜枚举。

最有意思的是卖药糖的。一般小贩是在脖子吊一个阶梯状玻璃盒子,外饰绒球电石灯,小格子中装有五颜六色的药糖。叫卖声如唱歌:“卖药糖啦,我的药糖又酸又甜,有橘子蜜柑,清痰去火,有西藏青果,薄荷还有香蕉啊,又香又凉。”在南市荣业大街上权仙影院门口有个摆摊卖药糖的王宝山更奇特。老人须发全白,早年混过洋事,能说一口中国人不懂,外国人听不明白的洋话。他唱的药糖歌不但动听,而且还能打嘟噜,一唱起来,便引来不少人围观,生意火爆。余幼时是其右邻,几乎每天放学都去听唱,但却学他不会。据王宝山说,就连小蘑菇都没学会,何况一个黄毛小儿乎?余成年之后,总算弄明白了,可能连王宝山自己都不知道唱了些啥,噱头也。

【生活与生存】

许多人弄不明白一个道理:生活和生存并不是一码事。生存是生活的前提,生活是生存的希望。千万不能把生存与生活对立起来,使之产生矛盾。因为对生活的期望值越高,其失望率就越大。这种剪刀差往往使赤裸裸的生存与美好的生活情趣统一不起来,问题就在于缺少一个把握美的钥匙。古人曾对此叹曰:“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样样不离它。而今七事皆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余编出现代版,则曰:“香车豪宅明星脸,哥们日夜眼望穿。春梦一醒皆空幻,挤车蜗居方便面。”在处理生存与生活的不协调方面,苏东坡绝对算得是一位高手。

上一篇:《荷马史诗》读书心得个人感悟下一篇: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