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总结

2024-09-14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总结(共11篇)

1.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总结 篇一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

金陵镇中心小学 刘达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情绪。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其中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毫无疑问,这大大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体味。朗读还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

一、首先要会读,读得正确,读得通顺、流利。

课堂40分钟,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时间是非常紧促的,我们利用课堂让学生熟悉课文,对学生作适当地指导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凭借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这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这除了时间的原因外,还有现在的课文大部分已有一定的难度,比较长,和学生个体之间水平的差异。因此,我注重让学生在课前的朗读预习。在课堂上我又通过听录音,范读等,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再让学生结合读课文自由学习生字,为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等,使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正确,读流利。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轧实的基础。

二、把感悟到的说出来,点破那一层蒙笼的情感之纱。在生活中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但在学习中,他们对课文的情感的体验是不足的,而且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发挥部分学生的优势,让他们把从朗读中体会到的那一份情感说出来,取长补短,带动其他学生对文本中情感地体验,使那些对文本中的情感体验不够明了,或暂时还没有体会到的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有利于全体学生把这一情感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为感情朗读课文指明方向。

三、创设情境,宣染气氛。

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感情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在班级里宣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展示,介绍一些课文的时代背景,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演一演,也可以请学生说一说或想象一下类似情况下的心情感受,当然,教师的感情朗读是一种有效而常用宣染气氛、感染情绪的好方法。

四、学会给课文画表情。个人经过实践,觉得给课文画上“表情”的方法就比较有实效。在上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假如》时,我心里又犯难了,又是一篇诗歌,而且感情变换比较多,梦想的期待愉快,现实的难过悲伤相互穿插。虽然词语有体现,比如“红红的太阳、快活地成长、好吃的谷粒、奔跑、游戏” 等都是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情,“寒冷的北风、缩着身子、叹息、苦苦等待、饿得哭泣”等是比较沉重的。单独看这些词句学生理解并不难,读出感情色彩也不难,但是诗歌整体来读,学生转换感情语气就容易卡壳,读来都是一个语气。早读课下课后,我思来想去,本课并不难理解,词语还是较浅显的,学生都理解,感情基调也明显,为什么总是读不出语气呢?再看到一些奖励孩子的带有笑脸的贴纸,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可以在课文词句旁边标出表情呢,让人一看就清晰明了词句传达出的感情。于是我马上重新设计了课件,先出示相关词句,再出示很大的表示心情的符号。接下来的教学,全新的体验让我兴奋满怀。

师:同学们,红红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呢? 生:很鲜红,像苹果那样红。师:回答的真好,(相机出示带着笑脸的红红的太阳、苹果)红红的太阳就像一个大红苹果(可以指导学生用“像”来说一句话)红红的太阳还让你想到什么呢? 生:火

师:火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生:温暖、暖洋洋的、舒服„„

师:对呀,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就不怕冷了,小树就能怎样地长呢? 生:快活地长、快快地长„„ 师出示“快活”,再放上大大的笑脸,让学生在这一句诗旁边画上笑脸。师:看到笑脸,我们应该怎么读呢?(学生很快能答出语速,语调等。)

同理再指导学生在表示难过的诗句旁边画上难过、失落的表情。再整节诗串读,语气感情就都出来了,老师没有需要多次提醒。

整首诗通过画上符号表情,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同时也让诗歌更像一幅生动形象的画,也许在孩子的眼里、心里变成了一部会动会说话的动画片,让他们更乐于去接触文本,更愿意去与文本对话。对于孩子,这是多么新奇的一次语文课,似乎又像美术课,尽量发挥孩子的天性,给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探索世界,全程纪律特别好,课堂氛围活跃。形象思维活跃的孩子,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我想师生教学会更顺利,更快乐。

五、教师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是特别强的。因此,教师应注重范读的重要性,发挥在朗读时的领头羊作用。

当然,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带头作用,榜样示范作用,并不要求学生照搬照抄,囫囵吞枣。模仿也应带有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时就需要个别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也让学生互评互学,不断提高。

这是我对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地一点想法,一点体会,一些还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也许很不成熟,也许有许多不当之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阅读教学朗读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找对学生喜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坚持练习,长此以往,相信一定会有成效。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总结 篇二

一、创设朗读情境是前提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又是什么方式呢?通过笔者教学的经验而言,教师应该是以“创设情境”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感情朗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现代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素材把文本的段落高效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朗读的情感,实现“感情朗读”。例如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课文中有一段写到苏轼与弟弟小时候的快乐时光,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并且整天形影不离。但是,等到苏轼长大之后,兄弟俩各奔东西,分开的时间有些长了。这时,教师为了创设苏轼兄弟感情深厚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播了一段兄弟分开之后,俩人不曾见面而相互思念的画面。所以,他们更能被《但愿人长久》一文中苏轼两兄弟情所感动。每当学生们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时候,笔者都能感受到对亲人思念之情。学生能够在有效朗读情境的支撑下开展有意义的朗读活动,学生的朗读肯定是有效的,有感情的,从而让阅读课堂教学更高效。

二、引发朗读想象是重点

一般而言,想象力是作家创作的源动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适当想象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与作者思想上交流。有时,学生在朗读中不仅要朗读文字的含义,还需要体会文字之上的作者情感含义。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文章段落的进展,从而实现朗读与心声同步,把想象中的心声以“感情朗读”的方式表现。而教师又如何采取一些具体的朗读教学措施呢?就笔者而言,往往是以图片、书籍、资料以及多媒体等展示,而这些展示内容往往是与文本知识或者作者创作背景相关。

【案例】教学《开天辟地》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极大想象力,让学生设想世界的尽头,也就是没有开天辟地之前的世界。学生们听到(看到)这个问题,就十分兴奋。于是,教师开始引出“盘古”的故事,“盘古”相传是一位大神,他昏睡了一万八千年。清醒后盘古开始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这一举动,一切开始变化。而这一过程往往被称为“开天辟地”。在了解这些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文本。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朗读想象提供有效的台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中提升朗读的质量。

三、开展朗读交流是关键

“感情朗读”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朗读形式。而“感情朗读”的关键是“感”,教师又如何帮助学生去感悟呢?教师应该在平时树立一些正确的思想情感,并以这些思想情感去开导学生。在文本教学中,教师以作者的姿态去和学生交谈,谈谈文章的情感取向、文章的人物特点、文章的情感架构以及文章的情感主旨。这样的教学交流是一种深度交流,更是提升学生认识情感层次的好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激发情感,从而去“情感朗读”。

【案例】教学《在大海中永生》的倒数第三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发现学生们对于文本的情感表达各自不一。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深度交流。教师: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与大海在一起,你们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小平爷爷是希望能生活在无数同胞的身边。教师: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在大海中永生?学生:“在大海中”四个字,是指小平爷爷的骨灰随大海永远存在,“永生”则是指小平爷爷随大海永远存在,也指小平爷爷的精神永远存在。在这样的深度交流中,学生尽快地了解到文本的情感。

3.因材施教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篇三

关键词: 小学教育;感情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89-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由此可见,感情朗读视为学生阅读的最高层次,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学生的各种感觉来自于他们对外界的视觉和听觉,根据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把可见引入课堂,让学生直接感受课文的情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春天的美丽景象,我引用课件形象生动的画面,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春天的美丽景象:鲜花盛开的田野,刚刚探出头的嫩绿的小草,吐出点点嫩芽的柳树,叮叮咚咚的小溪;孩子们草地上放风筝;喜鹊、杜鹃枝头欢快地鸣叫等。这般美景,极大地刺激了孩子们的感官,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和接触大自然的欲望,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想象着几个小伙伴相约春游,奔向鲜花盛开的田野,尽情地玩赏无边的春色。从而带着对美好春天的无限赞美的感情朗读课文,越多越起劲,越多越有感情,从中也受到美的熏陶。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所描绘的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他们的体验,引导他们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感情融入到对课文的朗读之中,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如《三个儿子》一课,课文的内容浅显易懂,人物对话较多。不同的人物说话的语气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文中,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孩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那两个妈妈问道:“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两位妈妈说话时很得意,第三位妈妈的话比较平淡。如何把这些语气表达出来呢?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展开联想,平时妈妈怎样夸你的长处?自己被称赞时的心情如何?并学着当时妈妈的语气说一说。在汇报表演阶段,其中一位同学用自豪、得意的语气读出了前两位妈妈的话,现时配以惟妙惟肖的表情,表现出母亲无私的爱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而另一位同学也把第三位妈妈的平淡的话用平稳的语调读出来,表现了她平和的心态。

三、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

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能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从而对他们的朗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揠苗助长》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体会那个种田人“焦急”的心情,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种田人的动作、神态,并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种田人的“焦急”和“急忙”,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生活中找感觉。通过角色体验、练读,学生个个读得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同学们上台表演,一时间,课堂上热火朝天,他们把种田人焦急地在田边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要想办法帮禾苗长高“表演得惟妙惟肖。

又如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一课,为了让学生体会楚王的傲慢,神气十足和晏子的幽默风趣、机智勇敢等人物品质,我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先自读自悟: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对付的?把他们的话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晏子每次的话妙在哪里?当孩子们已经感受到楚王的傲慢,晏子的机敏后,我让两位同学扮演楚王和晏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楚王的神奇、傲慢和晏子的幽默、灵敏被这两位同学表现得淋漓尽致,之后,其他同学以此为范,同桌分角色朗读,大胆尝试,从中充分地体验到文中角色的内在情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教师范读课文,升华文章感情

教师范读课文是最直接和最有感染力的,也最容易引发学生朗读的激情。教师要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和抑扬顿挫的朗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舞学生的情趣,给学生富有情感的形象,唤起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和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当我用饱含深情的声调读完在“小溪、小路”上找雷锋足迹的部分后,我又充满激情地范读最后一段:“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也许是受到老师的感染,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高声齐读:“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又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我利用周总理和傣族人们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插图,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范读,学生们的情感在老师的范读中得到了共鸣,他们的情绪收到了极大的感染。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学生仿佛也置身于傣族人民中一样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老师的范读带动学生的感情朗读,如此一来,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最容易激起感情的共鸣。

4.小学生朗读指导 篇四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学生把书读起来了,琅琅书声已回响在美丽的校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指导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重结果呈现,轻过程指导;重技能训练,轻情感体验;重整齐划一,轻独特体验„„影响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阅读课上应该重视朗读,真正把“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但是在朗读指导的要求、过程、形式和功效诸方面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落实,以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应重在整体感知课文,悉心体察作者情感脉搏的跳动,在具体的语境中“导”:“导”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情感的熏陶;“导”想象力的发挥,预感能力的培养;“导”心灵的沟通,喜怒哀乐情弦的共振。

在指导学生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和点拨,才能使学生朗读入情入境,真正达到读中感悟、以悟促读、读中生情、以情育人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

1.朗读主题式教材编写原则、方法、内容的研究。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关于积累的相关要求,确定主题式教材的编写原则、方法及内容。2.朗读诵读积累目标定位的研究。

参考相关文献,并借鉴其他研究基地的成功经验,召开专题研讨会,确立低、中、高各学段诵读积累的具体目标。3.诵读积累方法指导的研究。4.诵读积累的策略研究。5.诵读积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在探索出诵读策略的基础上,建构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之处:

1.主题式诵读的构想。本课题继承和发扬国学经典教育的优良传统,主题式地整合国学经典教学资源,吸纳国学经典的精髓,开发切合学校实际并相机融入学校阅读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打破了原先以知识逻辑体系框限人和知识单元“见学不见人”的弊端。

2.尊重学生主体。本课题的名称与研究内容鲜明地立足在学生诵读方法的习得和国学积淀上,指向明确,会有力地促进学生国学经典知识的积累,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系统性、操作性强。课改以来,本课题是由主题目标、内容、教材、学习、教学、学习者、教学者、媒体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的组织系统,各要素彼此相互联系。同时本课题观点新颖,表述简约,目标简明,操作简易。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及途径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课堂实践,通过反思、验证、探索出更有效的成果,加以推广。在实验中还要用到的辅助研究方法有: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全国其它学校在文化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诗文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为我所用,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5.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二)、课题研究的手段及途径

1、营造诵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1)提高认识,重视并扎实地开展诵读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学期初各班对诵读要求有计划,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篇目与自选篇目背诵相结合,可以举行“班级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答”、“诗词配画”、“诗词配文 “师生对诗”等等小型而多样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2)每节语文课预备铃响教师准时进入教室组织学生开始课前两分钟的诵读。

(3)每次语文早读安排十分钟诵读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加强诵读指导,开展活泼的诵读活动。让每天清晨的校园内充满朗朗诵读声

2、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

(1)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对经典美文的鉴赏和理解能力并做好读书笔记。

(2)为了确保诵读活动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实验组长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检查督促作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组织检查了解诵读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实验组成员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3、开展“亲近古诗文”活动,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我们通过“民族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薄弱。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我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开列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

①天天背一首古诗: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②每周抄一首古诗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每月下旬同年级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可通过“千古美文”朗读比赛、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诗词短剧表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期末进行总展示。并为设计一张评价一张表,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态度)等。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以次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4、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①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2)探索出有效的诵读教学模式

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5000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洋溢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5、创建“语文与文化”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加厚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的愿望,却没时间和针对性阅读材料。为了解决这个弊端,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我们拟定通过开发《走进古诗文》校本课程、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发展语文素质。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题组首先组织该组成员积极搜集相关资料,认证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和具体的实验计划,然后通过调研、交流访谈、互动研讨、积极实验等活动,不断深入实践、反思、总结,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提高实验效果,从而探索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朗读的方法,激起学生朗读兴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成立课题组,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进一步调查分析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前测调查报告;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参阅相关教学网络资源与教学报刊杂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阶段(2014年7月—2015年7月)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探求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激起学生朗读兴趣;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拓展活动,通过开展朗读拓展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3.第三阶段:提高发展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收集编辑优秀教案、论文、教学反思等。

5.浅谈小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评价 篇五

向能春(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朗读的要求就是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这里说到的四种形式,即集体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和朗读比赛。学生朗读的好与差、正确与否,通过评价使学生最终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总的要求。评价的方式可采取来时评、学生评、老师和学生互评。在评价的全过程中,老师自始至终听取学生评价情况,并在评价的过程中加以指导,使学生的评价思维更开阔,评价的语言更丰富,评价更富有灵性。

关键词:朗读 指导 评价

小学语文课朗读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语文教育专家汪广仁说:“文章乃是有情物,朗读吟诵方知宗。”不管是课程改革前,还是课程改革后的今天,对小学生的朗读仍然有这个要求,否则就会失去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意义。

一、朗读

一篇课文让学生第一次接触、第一次朗读,首先应该读正确,这是初读课文时最起码要求的。其次,在读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句子不重复。通过初读感知文章,了解主要内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脑、心、眼、口统一,注意力集中,让学生在读每一篇课文时能字字圆滑、句句明亮、前后连贯。有了这个基础,再要求学生细读,在细读的过程中加强训练,就能把课文读得顺口流利。通过细读,学生品析文章的句段,感知课文内容,体味节奏韵味。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自然而然地就能以恰当的语调、语气、感情再现文章的内容。

二、朗读的形式

指导学生朗读,形式较多,但最主要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一是集体朗读。这种调动全员的朗读形式,能让每位学生参与进去,做到人人都张口泛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能音调一致、读得上口、书声朗朗,但要防止随心所欲混着读过去的现象出现。

二是分组朗读。分组朗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里参加朗读,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是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形式最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能把孩子那种童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课堂更加活跃、更有生气。同时,使孩子能得到较好的语感锻炼,让孩子在这种场合提高朗读能力,尽情表现自我。

四是朗读比赛。朗读比赛对孩子的激励大、影响力强,孩子能把最佳状态包括心态、形台表现出来,以最好的语调、语气、感情朗读。孩子在此时的表现是十分努力、十分积极向上的,大有非我莫属之势。

三、朗读评价

《语文课标》指出:“评价学生的时候,可以从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该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也就是说,课堂上的朗读,要评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语音是否正确、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是否处理得当,能否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觉良好的状态。依这些评价内容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最终使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个总的要求。

评价的方式,可采取老师评、学生评、老师和学生互评。

老师评。在一堂课中,老师评贯穿朗读过程的始终。但最主要的评价表现在老师的评价语言要有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功能,给学生一个提醒、督促,使学生树立信心,大胆开口朗读,不受拘束。例如。学生朗读《要下雨了》一课时,老师评价说:“这位小朋友读得很好,没丢字,没添字,也没有读错字,而且声音比较洪亮,读得真好,真棒!”又如,教师要求分角色朗读,学生将“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的“低”字读成 “di”第四声,老师评价说:“他在读‘燕子、燕子’时读得清晰带有很深厚的感情色彩,表象了他对燕子的十分喜爱,但是有一点应注意的,飞得那么低的‘低’字不能读成‘di’,以后要注意,总的还是读得好,比以前大有进步,大家鼓掌!”

学生评。学生的评价要作为朗读评价的主体。例如,一个学生朗读了《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教师组织学生评价。有的学生评价:“他读得清楚,读得洪亮。”也有的学生评价:“把小壁虎借尾巴的信心读出来了。”还有的学生评价:“‘爬呀爬’这个词读得很慢,说明小壁虎爬了很远,没有力气了。”更有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读小鱼姐姐的话和燕子阿姨的话是一样的,阿姨比姐姐大,不应该这样。”这些评价太富有灵气,充满了内心感受,表现了童心的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的评价语言,真令人兴奋。

师生互评。即师生一起参与评价的方式。它与师评、生评的方式是紧密相关的,也是有差别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朗读情况、师生交替互动、情感交融的讨论评价。师生互评,这种评价方式是在学生评的基础上,师生互动进行的评价。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小组内针对本文进行朗读,其他成员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巡回指导,也可以作为倾听参与学生活动,做好组织调控工作。要注意对学习小组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整理,最后做出小结。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朗读水平和评价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其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营造朗读环境,要充分发挥评价作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朗读、有所收获,能通过评价能进一步增强对语音、语调、语气、感情的把握和对课文的理解,用声形并茂的语言再现课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形象美、意境美。

总之,朗读是一种最常见的学习活动。指导上好一节朗读课,教师要多一些思考、精心设计,使朗读这种形式成为学生培养语感、学习语言、陶冶情操的艺术创造、艺术享受。通过评价,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更充满信心、充满激情。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真地去学好语文,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升华作文。

参考文献:

6.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篇六

田家寨小学

李文莉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培养语感的好方式,同时也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

那么,何为“朗读”?据字典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当然,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时,朗读不是这种简单的“念”,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直接的训练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开拓思维,激发情感。那么,再课堂教学中,如何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

一、语调。语调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很大。像“啊”这个字,念的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重一点、轻一点„„就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情感:犹豫、坚定、高兴、悲哀、轻松、沉重„„每篇课文有个基本语调或基调。同一篇课文,不同部分、不同句子的语调也不同

二、速度。根据课文的内容,决定朗读的速度。一般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读得稍快一些;庄严、沉痛、平静、悲伤的内容要读得稍慢一些。在一篇课文中,速度也是有变化的。

三、重音。在表达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要读得重一些。重音一般是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有时为了突出某些词语还要一字一顿地读。但在表达幸福、温暖、欣慰、体贴的情怀时,往往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反而比其他语句轻柔。

四、停顿。这里说的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作的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一种特殊意义,可以延长和缩短停顿时间,还可以不按标点停顿。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时,为了增强感染力也可以变化停顿时间。

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抓重点词、句朗读

联系词义入情。抓住一个或一连串的词,通过解析词义达到读得入情入境。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句子来重读、轻读、突出读。

二、针对环境阅读

例:夜晚安静的环境。天黑了,星星淘气的眨着眼睛,互相打闹着。月亮婆婆告诉他们,人们该睡觉了,大家不要打扰他们

夜晚是很安静的。在阅读时,声音应该放轻、放缓,阅读速度放慢。

三、体验朗读。体验朗读又有以下几种形式

1、换位体验朗读。转换角色,体验他人情感,读出情感。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

学生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做丑小鸭,自己被人欺负,被人嫌弃,读出丑小鸭的委屈。

2、唤起生活体验朗读。以生活的感受为牵引,读出感情。

阳光温暖着小朋友们冻僵的手和脸。阳光温暖着小朋友们冻僵的手和脸。引导学生回忆冬天自己被冻的感受,体会“冻僵”时感受就更为深切,再读“冻僵”。

3、表情、动作朗读。做表情、动作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喜爱的形式,游戏形式的朗读更容易使孩子读出感情。比如: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朗读这样的段落时,引导学生配上动作、表情,抓住笑嘻嘻、游来游去、捧起,容易在孩子内心激起共鸣。

四、想象朗读

激发学生想象,丰富文本。可以引导学生从被朗读主体的动作、神态、语言,体味文字背后的画面、蕴涵的不同情感。小蚂蚁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丢了,爸爸妈妈焦急的心情,自己想赶快回家的心情。知道学生朗读出小蚂蚁的心情。

五、看画面朗读 通过画面展示鲜活的形象,借助画面通过视觉给人以内心的深深震撼。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很小,里边的水又少,它喝不着水。怎么办呢?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乌鸦的表情,朗读出乌鸦想喝水又喝不到水的无奈、焦急。

六、辨别标点符号朗读 不同的标点符号有着不同含义,包蕴着不同情感,通过分析标点符号,可以正确把握句段,从而读得更准确、更有感情。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句号用平淡的语气。跟平时说话一样。问号用疑问的语气,心里很奇怪。语气上扬。叹号要用感叹的语气,语气很坚定!收尾要有力度。

七、配乐朗读、补充资料朗读、换词比较朗读、教师示范引领朗读等策略也能使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

7.人格化:感情朗读指导的最佳路径 篇七

在指导学生朗读《特殊的葬礼》中描写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伟壮观场面的时候,通过三次朗读指导,我发现人格化是感情朗读指导的最佳路径。回想三次朗读指导的经过,感触颇深。

从表现出发与文字同行,唯技巧指导令朗读沦为发声过程

[情境再现]

师(出示段落):在朗读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

生:要将“咆哮”读重音,突出大瀑布的流量大。

生:我认为在读这段话的时候要语气高昂。

生:读“一泻千里”等词语的时候要做到语速较快,就好像真的看到了大瀑布往下流得特别快。

……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读出大瀑布的雄伟气势。

[自我辩课]

学生朗读有板有眼,很有气势,听着抑扬顿挫的声音,我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但很快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所有的学生都一个腔调朗读,且表情都十分严肃。一旦朗读结束,学生就立即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好像刚才朗读的内容立即从他们的脑海中消失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知道这种我们通常习以为常的朗读指导是失败的。

反思刚才的做法,可以看到的是,刚才所谓朗读不过是一次发声练习。教师将学生置于旁观者的地位,从文字出发,从表现形式出发。在进行指导朗读的时候,教师注重重音、停顿、语气等朗读技巧,重视的是如何在文字层面上落实这些朗读技巧,力图通过朗读技巧训练来获得所谓的有感情朗读,至于文字后面的内容很少能够考虑到。这样长期训练的结果是很多学生拿到文本就能够拿腔捏调(所谓有感情)地读出来,但是问问学生你明白了什么,好多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样的朗读说到底就是一种操作性的发声练习,将整句话拆分为了一个个词语单位进行重音、停顿的发声训练。朗读变成了一种简单的由符号向声音转换的抽象的操作性训练。学生发出的只是声音,对于语言所附着的内容没有透彻理解。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教师不知道通向活生生的语言和思维的源泉的途径,那么不管他怎么样解释如何读,如何发音,如何掌握语调等等,也教不会学生富有感情地去读。”

明白了不足之后,我立即改进,寻找那条“通向活生生的语言和思维的源泉的途径”,在接下来的朗读指导中,我这样进行:

从存在出发与画面同行,重情境再现使朗读成为还原行程

[情境再现]

师:读这段话时,同学们脑子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听到了瀑布轰然作响的声音,听着这雄壮的声音,我都陶醉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瀑布很宽,从很高的地方流下来,一泻千里,那场面真是壮观啊!

生:我仿佛看到了瀑布从高处飞下来,浪花四溅的样子,那可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师:虽然没有机会亲眼见过塞特凯达斯瀑布,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段视频来感受一下昔日雄壮的画面。

(学生欣赏视频)

师:请大家带着刚才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打动自己也打动别人。

[自我辩课]

整齐划一、拿腔拿调的朗读没有了,学生似乎在倾听瀑布的声音,想象瀑布雄伟的英姿。但是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显得比较庄重,虽然力图通过朗读反映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但学生是拘谨的,文本内容、文本朗读、学生的精神状态三者之间没有形成和谐共振。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回顾刚才的朗读指导,我将学生视为文本创作的参与者,力图让学生以观众的身份去还原作者创作的大瀑布。朗读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想象,这样做当然是为了解决“言—象”的转换,但所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为了想象而想象,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学生是在教师的命令或者是暗示下被动参与。在这样的朗读指导过程中学生还只是一个虚假的参与主体,加上被动的参与方式,当然导致了朗读指导的低效。

从朗读的目的来看,朗读是为了试图还原出客观存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这就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塞特凯达斯瀑布在我们的想象中是多元的,朗读所呈现的是我们每个人眼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将客观存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通过我们的朗读想象创造出来的做法无疑是不现实的。这样来看朗读目的,我们的定位错误了。

如果将语言视为一个存在的场,朗读的过程就是我们融入这个场的过程,学生对于 “大瀑布”“咆哮”“一泻千里”这些需要体验的内容没有体验,或者是感知很少。所以,尽管这时候他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了朗读的创造过程中来,但因为先天因素的不全,儿童还是处于朗读这个场之外,所以,朗读对于儿童而言是个失去童趣的还原行程。

没有情趣的支撑,朗读目的的错位,当然在朗读过程中就不难看到儿童主体的缺位。这样的朗读说到底不过是学生代替文本的作者将他的话说了出来。学生是代言人,当然在朗读中多少也触发了学生内在的固有的情感思维的内核,但学生还是徘徊在作者和自己的边缘,感到无所适从。

“语言传达的不仅仅是用人类语言显示物体和现象,而且还有纯属个人的体验和感受。”是呀,在刚才的朗读指导中我只是重视了让学生去还原画面,但是附着在画面上的作者“个人的体验和感受”没有了,对于学生来说,他没有能够走进作者的心灵中去。而要能够在画面上附着作者“个人体验和感受”的最佳做法就是对于文本内容的人格化,从而使得文本内容得以成为鲜明的形象,“只有当思想体现在鲜明的形象中时,儿童才能够理解”。因此,在朗读指导中要指导学生从鲜明的形象的角度进行朗读练习。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决定从文本内容人格化的角度入手进行朗读指导:

从形象出发与作者同行,人格化的情趣朗读成为创造旅程

[情境再现]

师:如果将塞特凯达斯瀑布比做一个人,那么,你眼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一句话让孩子们思绪飞扬)

生:我认为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一个大嗓门的人,像张飞一样说话高声粗气的。

生:我认为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一个肌肉强健的人。

师:他的肌肉在哪儿呢?

生:他从群山之中走来,书中说了“在他的周围有群山”。

生:他是一个不断变换形象的人。

师:这么说有意思了,但我没有听懂你的意思。

生:我是说当塞特凯达斯瀑布从一百多米的地方泻落下来的时候,他的水流量在发生变化,也就是他的衣裳在发生变化,所以说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人。

生:他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人,需要我们仰起头才能够看得见。从“悬崖”可以看得出他很高。

……

师:那么我们就通过朗读将心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读出来。

[自我辩课]

学生朗读很是投入,有一些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还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看得出来,孩子们真正投入到了大瀑布的情境中,他们从文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在接下来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快要消亡这一部分的时候,我让学生接着朗读,学生的声音自然低了下来,语气沉重,等朗读完毕,学生脸上的神情凝重。看得出来学生确实已经投入了进去,达到了文本内容、朗读、学生内在的精神发展三者之间的和谐律动。毋庸置疑,这次朗读指导是成功的。

反思这一次朗读指导的成功,不难看出人格化是感情朗读指导的最佳路径:

人格化促使学生建立起鲜明形象

朗读不是一种单纯的声音发泄,它是通过声音来丰富文本形象,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通过 “大瀑布在你的印象中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这一提问,使得学生很快就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大瀑布的人格化形象,随后的朗读是学生对于自己头脑中的大瀑布进行丰满,这个过程是学生多元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对于文本内容进行人格化丰满的过程,也是学生丰富情感的过程,从而使得“情感往往是伴随着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产生”。

人格化切合儿童的精神生活需要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没有产生美的创造性劳动,没有童话和幻想、游戏和音乐,就不能想象阅读能够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孩子来说,学习不是生活的附属物,它是孩子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满幻想的儿童来说,世间万物都是富有生命的,也就是说孩子们善于人格化世间万物。这一过程也是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的时候,更是孩子们思维的游戏过程。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当我们提出了“你认为大瀑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时候,孩子们精神振奋。这样的振奋来自于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未知游戏的到来。当我们要求孩子们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人格化的时候,也是“语言连同最细致的含义进入儿童的意识,它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个领域和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手段”。

人格化适合文本的阅读理解过程

“文本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文本化的人格存在,另一方面,人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人格化的文本存在。” “文本是人的一种对象化存在。”文本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人格化的创生产物。客观事物是作为一种形象而进入创作者的视野中的。人格化的朗读指导中人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一个不断建构的存在”,是一个在学生与文本“接触”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创造过程。这个意义建构的两个来源就是文本以及学生自己。在这一朗读过程中,学生和文本主体心灵在某一点上相遇,共同创造着文本的意义,它变成了人的一种内部成长方式,是一个快乐的创造旅程。

实践证明:人格化文本内容是指导感情朗读的新视角,是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最佳路径。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总结 篇八

济南市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 苏琳

邮编:251600

电话:*** 邮箱:sulin6135@163.com 投稿栏目:教学研究栏目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通过朗读,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踏入学校,正是培养其良好朗读能力和习惯的时候,这就更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有“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贫乏,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薄弱,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呢?如何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种具体的做法。

一、重视教师朗读的示范作用 范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亲自读课文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项眼、口、耳、脑并用,情感参与,操作性很强的艺术活动,是教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朗读技巧的运用、语音标准及无声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示范朗读时教师本身要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教师要用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倾听当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品味你朗读时运用的语气、节奏等等,以此帮助学生学会朗读,热爱朗读。

1、课前范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感情基调

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年龄小,识字比较少,认知、感悟能力比较弱,没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在初步接触一篇课文时很难较快地将课文读准确,一篇课文中大多是生字,学生读书时往往结结巴巴,不懂句子的连贯与停顿,经常出现断句不恰当等各种问题,读完一句后也不知所云、有口无心。

教师在教学一篇新课文时可以这样做:在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标出难读的地方,标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的时间,等学生初步预习完课文,教师再开始范读,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听,听生字词的发音,听老师朗读时的感情基调。然后再张口模仿,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读课文,和刚才相比,看看都有哪些进步。这些难点就很容易突破,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也就不再困难了。这样一来,教师语气生动、停顿恰当的范读就能帮学生读通课文,体悟朗读的要领,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弄清楚课文的感情基调,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为学生后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像一年级下册中的《乌鸦喝水》一课,课文虽然短小,却写出了小乌鸦内心复杂的情绪变化,小乌鸦一开始因为口渴而感到焦急,所以到处找水喝,后来终于找到水了,心里充满着无限喜悦,但问题接踵而至,瓶子口太小,水又不多,小乌鸦喝不到水,心里是多失望。但小乌鸦没有放弃,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终于喝到水了,此时此刻,小乌鸦的心里是多么激动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才接触这篇课文,对小乌鸦那复杂的情绪变化肯定理解不深,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声情并茂、情感丰富地朗读,把学生带入到故事中,一是让学生扫清识字障碍,掌握生字的读音,初步感受老师读课文时的停顿、重音,每句话中词与词的连贯,各种句子的不同语气等。二是让学生在老师有感情地范读中,边听边体会小乌鸦的心情变化,初步把握本篇课文的感情基调,为后面的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良好的铺垫。

2、课中范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升华感情

低年级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低年级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而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还是平缓的、低沉的,因此,减少了朗读训练的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在理解学习课文过程中需要教师范读的地方有: 课文的精华之处,表达作者感情的地方教师要范读;课文的难点之处,学生不好理解的地方教师要范读;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强,教学时教师在适当时机范读,能将自己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传达给学生,弥补这一不足。

例如在教二年级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教师范读小柳树说的话“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要用昂扬、得意、轻蔑的语气来读,范读小枣树说的话“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则用舒缓、平和、谦虚的语气来读。以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强烈的语气和读书时表现出的情感状态,让学生体会到两种不同的态度:小柳树的骄傲、得意和小枣树的谦虚、宽容跃然纸上,学生对这句话乃至全文的理解也就更进了一步;然后再让学生尝试朗读,仔细玩味,并互相评价;这样,省去了枯燥的讲解,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变得容易多了。

再例如《乌鸦喝水》一课,第二自然段“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这一段中“可是”一词表转折,跟一年级学生难以讲清,只有通过领读,通过语感来意会。“怎么办呢?”是讲乌鸦在动脑筋想办法,要领读得轻而慢,让学生体会乌鸦在思考,想办法,从而体会到这是一只爱动脑筋的小乌鸦。第四自然段“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了。”“一个一个”领读得慢一点,表达出艰难、通过努力的意思,“渐渐”一字一顿地读,让学生好象眼看着水一点一点上升。这样,把课文变成有声的言语,使文字描绘的意境在脑中浮现,从而加深对课文词句的理解。

二、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自悟自得的。教师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通过朗读,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像《王二小》一课,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王二小的勇敢和机智,感受侵略者的残暴行为,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对王二小的崇敬之情。然后,教师顺势把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感受到课文悲愤、反抗的基调。学生带着这种感悟,自然而然地就能读好课文,读出感情。

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朗读能力 要使学生愿读、乐读,首先要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朗读时,教师可以经常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如配乐朗读、竞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机会,激发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也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小学生涉世不深,认知能力有限。课文中的很多场景是自己没有体验过的。这时教师就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这样对朗读过程中的情景再现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教学《春晓》这首古诗时,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但是背诵时没有感情,对诗意也是一知半解。这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春天的一个早晨,诗人从熟睡中醒来,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欢快地鸣叫声,哦,原来这是昨天晚上那场春雨带来的啊!只是不知道那场春雨吹落了多少花瓣?让人感到惋惜。学生徜徉在这个春天的早晨,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在这种情景之中,再让学生来朗读古诗,不用教师再多指导什么,学生就能朗读的很好。

四、多读多练,鼓励学生熟读成诵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教师要保证每节课中学生都有充足地朗读时间。教师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背诵,以达到积累和运用地目的。另外,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

9.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总结 篇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继续发扬。“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蕴含着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都强调了一个“读”字。如晋代“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思想“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求在读书的过程中多读,读的多,不懂的文意会自然随着读理解和掌握。

可是,长期以来,虽然已经有很多老师注重了朗读教学的指导,但学生在朗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朗读缺乏目标性。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样的朗读缺乏有效性的指导,学生不能入情入境、用心去读。

2.朗读缺乏技巧性。目前不少学生能做到正确去读,但对于如何流利、有感情地读还缺乏一定的技巧和情感,有效性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通过半年的课题的研究,我们的学生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逐步获得朗读的技能,促进他们理解、表达、鉴赏等多项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

课题组的老师通过半年的研究,虽然提高学生自身的朗读水平有了一些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我对下学期的研究做了如下设想。

一、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朗读的浓厚兴趣。指导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朗读技能,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2.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的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和朗读教学水平。3.形成“有效朗读指导”的操作策略,总结出基本规律,以改进朗读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具体做法:

1.调查分析实验班学生的朗读现状,对各班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摸底与分析。一方面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朗读存在哪些问题。

2.学习现有的朗读教学中有关的成功经验,研究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环节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努力将朗读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整合。

3.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

首先制定正确的朗读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在语文课程中,朗读作为一种阅读技能,其自身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因而,一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不宜单方面孤立确定朗读训练目标,而应该在先把握好课文朗读训练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再与其它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制订综合性的教学目标。

其次明确朗读训练的要求。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读,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清楚,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

指导学生流利地读,要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

还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能准确读出词语、句子的重音,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速合适,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

然后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文时要避免朗读的单一性性,力求做到读中有变化,读中有趣味,采用多种朗读指导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能,提高朗读训练的成效。

4.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和实施朗读教学的水平,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益。

5.建立多元化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其在朗读教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把朗读指导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边读边评,或读后再评的方法,课外也可以举行集体经典诵读比赛或个人演讲比赛、课本剧的表演等多种形式,有效评价朗读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

《小学语文课内朗读有效性指导研究策》的总结

光阴荏苒,自从课题确立到如今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和当初决定研究这个课题相比,为了更好地进行反思,现对此次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为研究课题所做的工作 为了课题的研究能顺利的实施,从一开始就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抓手,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朗读教学方面,二是问题的探讨方面。

(一)朗读教学方面

首先在评议“技术”方面进行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可以从朗读的轻、重、缓、急的角度进行评议,其次,在评议朗读内容方面进行方法的指导,文章要表达什么,这种情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没有抓手,有没有具体的文字进行“支撑”。应该采用何种朗读语气进行表现等等。

(二)问题的探讨教学方面

首先,在问题的探讨教学方面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指导学生可以从思考的角度、深度、延伸度方面进行评议,其次,就评议学生的观点可以从所讲述的内容入手,他人的观点是什么,在文章中有没有“支撑”、依据。他人的观点是怎么得出的,是使用提问的方法还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是通过想象联想,还是通过联系课文或生活而得出的等等。

二、所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的朗读评议的机械化

有一些学生对于朗读的评议是有一定能力的,这种能力在一二年级起步的时候,学生就渐渐形成了,但是比较笼统和直观,很带有一些形象性,比如:某某同学没有读出千军万马奔跑的感觉,学生会这样评议。学生在评议的时候很会用自己的直观印象去评价,很少的同学会会就轻、重、缓、急、顿、颤这些问题方面进行评价。但到了高年级,这个过程恰恰倒过来,一发不可收拾,而且学生评议的时候纯粹从朗读的角度出发,忽视了文本中的具体内容,不太从具体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不太注意从情感来整体把握朗读技巧的使用。

(二)学生的对于课文的朗读缺乏热情

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渐渐代替感性思维,语文课堂也随之起了变化,学生的发言少了,表现欲也渐渐褪去了,最明显的就是朗读的热情没有了,尤其是个人的朗读,唯一还有些生气的是的齐读了,与其说是富有生气,还不如说是在沉闷的课堂中的一种“宣泄”,是在老师的命令下的一种被迫行为。朗读是如此,更不用说是评议了。

(三)对于问题的探讨热闹异常,但缺乏创新 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逐渐变强了,理解能力有了不小的进不,课堂上学生对于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还是比较喜欢思考的,但是,往往分析的比较多,同一个答案,会列举许多相同或雷同的依据,很少有同学能提出不同的意见,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同时也缺乏不求甚解的学习品质。

三、下一阶段的调整

10.小学高年级感情朗读有效指导 篇十

翻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我们会发现每课的目标都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对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甚至有人把文章形象地称为作者的心电图。如何把作者所体现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就要在读这方面下功夫。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探寻了富有个性的几点,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感情朗读,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导读:叩击情感大门

每篇课文的课题,都是作者或编委们深思熟虑过后所定,有的能概括主要内容,有的能点明中心,有的是含义深远的词语……教学时,如果能从文章的题目入手,从导读入手,在读题中读出创意,学生就有可能为读喜,为情学。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草原》时,就在课题上做了些文章。

我板书课题后,先给学生想像的空间:你了解草原吗?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生:(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有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有很多的牛羊、骏马……

师:讲得真好。你们的回答使我想起了一首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一起来颂读《敕勒歌》。并相继播放藤格尔的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里,感受蒙古人热情粗犷的形象。

师:有感情地读题(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

师: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这节课的课题教学创意就在于“小题大做”。从板书课题《草原》,说说心目中的草原是怎样的,为课文所写的草原情景做铺垫。接着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再加上吟颂《敕勒歌》,还欣赏了激情澎湃的《天堂》,这就很自然地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的情感,让他们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中,为课堂朗读教学叩开了情感的大门。

二、品读:掀起情感浪花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在读书中培养语感,在读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综观学生的阅读实践,反思课堂朗读的实效,我们可以看出,看似简单的词语还是小学生阅读中的一只只拦路虎,学生常在阅读中对某个词不理解而形成对篇章的阅读障碍。因此,抓好词句的品读,是掀起学生情感浪花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老舍的《林海》,要理解大兴安岭的“岭”的特点时,我充分地运用换词品味训练,省词品味读,词序换位读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中,进入到“大兴安岭”的“岭”中去。在朗读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热爱大兴安岭的浓浓之情。我首先用课件出示下面两句话:(1)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2)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不大一样。我让学生自由读几遍,读着读着,学生发现初看起来意思没有多大差别的两句话,蕴含的情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学生充分体会了老舍在用词的独到之处。“不一样在哪呢?”换词品味后,话锋一转,我引出下文,接着进行省词比较读:(课件出示)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的,矮的,长的,短的……

让学生齐读,他们很快就发现,虽然两个句子都是描写大兴安岭的形态多,但是作者在中间加上一个“点”字,就能体现出大兴安岭的岭虽然高也有限,虽然低也有度,尽管姿态各异,但却悬殊不大,因此给人“温柔”的感觉,从中流露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最后进行了词序换位比较读:(课件出示)

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那么多条岭。

读后学生体会到:火车“疾驰”“几个钟头”沿途擦过车窗的岭多得看不过来了,何况山势在蔓延,“看不完”可见其多,“看不厌”不仅因为岭千姿百态,更与岭的线条美,令人赏心悦目有关,后面一句的表达虽然意思没有改变,但语意不如原句显豁,情味也淡了许多。前句将“多少条岭啊!”提到句首,突出了岭的多和作者对此的感叹。

学生的课堂情感需要教师外力的推动,有时是美读体察,有时是思辨比较,有时是投石激浪,从而激起文体与学生的情感浪花,一旦成功,就会像小溪水一样再也平静不下来。

三、诵读:呼唤情感升华

好的文章是作者优美的言辞,丰富的思想和饱含的情感凝聚的,能历经岁月传诵不衰。这些课文,不需要繁碎的讲解,千言万语“读”自明。

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根据取材的内容,重点展开了诵读的过程,以诵读第一自然段为例。为了让学生能走进情境,感受体验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自愿军战士,我先以自己饱满的情感诵读,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而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朗读,然后师生共同入情诵读时,抓住“冒”“顶”“送”等动词展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理解“雪中送炭”这个关键词,再通过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的语调诵读,让课堂出现“忘我”的意境,有些同学感动得就快掉下眼泪。良好的语感,善感的心灵,美好的品质在诵读中渐渐积聚,凝练,升华。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气之所在,我们语文课要给学生创设一个书声朗朗的环境,与教师的恰到好处的理性分析,与其它的语言训练相结合,着眼于学生的素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导读、品读、诵读,显示出课堂的实效。当我们潜心研究,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时,学生们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了。

11.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总结 篇十一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经典诵读认识不足,出现认知偏差

由于“经典”、“诵读”本身涵盖范围广,加之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目的理解不足,因而容易导致教师出现认知上的偏差。据调查,大多数教师认为经典诵读就是对古诗词、古文、古典小说、国外名著的诵读。在实际教学过程,多数教师往往容易将经典诵读教学与古诗文教学混同起来,认为经典诵读教学中选择的经典内容应以那些简单易理解的古诗文为主,这与经典诵读教学所强调的充分利用少年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大量背诵古代最有价值的经典作品相矛盾,这意味着教师未能将经典诵读教学与古诗文教学的不同区分开来,没有真正理解到经典诵读教学的内在涵义。

2.诵读时间分散不固定,诵读途径单一

目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所点时间较少,而且相对分散不固定,这样必然会影响经典诵读教学在教师及学生心中的地位,致使经典诵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难以真正将经典诵读推广到实处。同时,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途径较为单一,完全依靠教师自己挤出诵读时间,因而难以使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持续性、连贯性、系统性得到有力的保障。经典诵读教学强调学生在不断的朗读、熟读、背诵以及吟诵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语言领悟力。因此,在教学中固定诵读时间,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诵读效果自然会有所提高。

3.学生背诵经典困难,背诵效果不佳

由于经典本身所具有的难度,使得小学生的背诵常常建立在半懂不懂或完全不懂的状态下,这样久而久之,容易削弱学生背诵的积极性,降低学生诵读热情。多数人认为背诵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背诵是死记硬背,这完全违背了小学生发展的认知规律,然而事实上,小学生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弱,而理解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因此,儿童时期是中华文化璀璨经典诵读的黄金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记忆潜能的开发,深化诵读效果。

二、提高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1.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诵读认识

目前,多数教师对经典的理解往往集中在古诗文上,认为经典诵读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可理解的内容,而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不适合小学生学习。可见,教师尚未真正把握小学语文实施经典诵读教学的本质,对经典诵读含义的理解不够清晰。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除了会“教”、会“背”外,还应拥有足够的涵养、更多的知识储备来保证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的认识。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开展专题讲座,讲解经典诵读教学的心得体会,传授如何有效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假期进行集中学习,或派遣相关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深化教师的经典诵读意识,树立正确的经典诵读教学观,进而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2.注重诵读途径的多样化,延伸诵读时间

经典诵读教学除了依靠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这种内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在浓厚的书香中茁壮成长,塑造人格、陶冶情操。首先学校要努力创设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可在教室、走廊中张贴图文并茂的古诗、成语故事的图画以及名人名作、经典名言名句等,让步入校园的孩子时时处处感受到经典文化的气息。或利用学校的有声资源,在学生入校、课间休息或放学时间适时地广播经典诗文,成语典故、古代传说等,让学生在经典的韵律下学习、游戏,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其次,家长要努力为孩子们创建一个家庭经典诵读的平台,引导孩子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感受世界,进而获得美的熏陶。如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放置经典诗文、成语故事等诵读资料的小书架,以便于他们随时阅读与温习,可以每天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陪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玩古诗文接龙游戏,讲述成语故事等,帮助孩子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

3.加强经典诵读方法的指导,强化诵读效果

上一篇:遗忘的角落作文1000字下一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