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中企业的责任

2024-09-13

食品安全中企业的责任(精选8篇)

1.食品安全中企业的责任 篇一

在企业的生产中,任何人都不愿意发生工伤事故,包括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但是,事故往往在违背人们意志的情况下频频发生,有的企业,在其设备、场地、环境、物流等本质安全状态下,仍然有事故发生。究其原因,是人的问题。通过发生事故的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来分析,最大的不安全因素是“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是靠“人”去操作,选择、运用和改造。尽管通过安全性评价,解决了或者说消除了物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但是,在生产活动中,人们不保持它,仍然会改变,由安全状态为不安全状态,出现违反人的意愿的情况和现象。

无论管理人员或操作工人,安全常识欠缺,技术水平低下,自我防范意识淡薄,不良习惯操作,精神状态疲倦等,都是“人”这个不安全因素产生事故的根源。因此解决了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安全生产的根本问题。要解决人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教育

教育应分对象和层次。所谓对象,即分领导管理层和操作工人群体。所谓层次,即不同的对象应该掌握了解安全知识和常识的深度和范围。作为领导管理层,其掌握的安全知识应该比生产工人广泛,应该了解国家和企业的安全方针、法规和制度,应该具备有发现、制止工人违章现象和事故隐患的能力,同时应具备组织对隐患整改的意识和水平。特别是领导者应该深刻地意识到,为了顺利进行有效的生产,如同需要生产管理一样,也需要安全管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不是一句空话。管理管理,不但要管,更重要的是理,理顺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二字,不能只停留在会议上、标语口号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领导者的行动上。从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及一般管理人员,只要在生产现场,就应该负有发现隐患,制止违章,整改隐患的责任,深刻地意识到安全与提高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生产工人,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本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知识,进行规范作业,自觉遵守工艺守则和安全操作规程。在群体作业中,服从指挥。在特种作业中,应该了解其危险性,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同时对工人要讲明,不能图一时的方便、一时的懒惰去违章作业。发生事故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企业,而是本人。通过对各个层次职工的强化教育,安全生产的观念和安全知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就能抵制管理层的违章指挥和减少操作者的违章作业,从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伤事故。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新职工进厂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复)训教育,中层以上干部教育,班组长教育,安员教育,换岗、复工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通过这些教育,使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在全体职工的行为中得以强化,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局面,使安全管理覆盖到整个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去。

二、强化检查与考核

在一个企业中,由于各人处的位置不同,岗位不同,所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深度不相同,在安全方面所花费的精力也不相同。笔者曾在生产分厂管理生产,现在专职管理安全,对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深有体会的。前者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管理上,这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并且,生产现场是动态变化的,不安全因素始终是存在的,隐患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特别是管理者和操作者在安全常识方面缺陷,加上一些不良习惯或习惯性违章,自觉或不自觉违章,这就给安全生产埋下了一个最大隐患。这就需要专职安技人员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对那些有意或无意的违章现象进行坚决制止、严格考核。

检查的方式有许多,我们经常采用的是,交叉检查,节假日检查,专业检查,日常检查等。

所谓交叉检查,即将被检查单位的安技员分成三个组,甲组单位安装员检查乙组生产现场,乙组检丙组,丙组检查甲组。检查与被检查单位的安技员工互不见面,这样就避免了互相打不破情面,或互相包庇的现象。这种检查有一种宣传效应,对那些自认为不会出事而违章操作的人敲个警钟,同时也促使各单位安技员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搞好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日常检查对于制止生产过程中的习惯性违章及不良的操作习惯起了很大作用。安技部门每天派人到生产分厂进行巡回检查。由于检查巡回没有固定的路线和时间,经常能发现那些违章者,如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有些人自认为干了十几年都没出事,自己小心点就是了,他就不知道出事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这是明知故犯。还有青工叼着烟去搬乙炔瓶,有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等,类似的现象通过日常的检查就能随时发现、制止。

在检查过程中,凡发现违章现象,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职工都一视同仁,严格考核,照章罚款。当然,罚款不是目的,目的是让违章者明白,为了自己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切忌不要违章操作。作为管理者和考核者,决不能心慈手软,姑息迁就。要明白“严是爱,宽是害”这个道理。通过反复检查,反复整改,生产现场的违章现象

就能降下来,从而控制违章造成的工伤事故。

三、指标分解考核和层层负责制

作为安技管理人员的检查和专业人员的检查,毕竟是有限的,要发挥生产单位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积极性,还得靠一些行政措施和管理手段。每年年初,由各二级单位行政一把手与工厂法人代表签订本的安全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中明确了各单位在本的安全工作

内容,工伤指标,由工厂下达给各单位,各单位再与本单位的工段或班组的一把手(工段长或班组长),签定本工段(班组)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分解指标。这样,通过自上而下的指标分解和目标责任的落实,再通过自下而上的工作保证,达到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工伤事故的目的。

四、生物节律的运用

生物节律理论是从人的因素角度来分析发生事故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找出人的内在症结。专家们认为,影响人体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体力、情绪、智力三节律,一个人从他诞生之日起直到死亡,都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用正弦曲线表示),从出生之日的零点开始,先进人高潮期,经过临界期,然后向低潮期过渡。在高潮期内,表现为精力旺盛,心情愉快,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在低潮期内,人容易疲劳、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力低等等。如果三种周期正好都处于临界期,那么这一天就叫“危险日”。此时人体内处在复杂的变化状态,引起心烦意乱,极易出事故。

按照这一理论,我们曾对1981~1985年12例起重伤害事故和1993年一起断臂事故进行分析。13起事故中有11起事故的当事人的生物曲线都分别处于低潮期和临界期,占事故总数的84.6%。这个结果说明,事故发生除了与设备、环境有关,也与当事者本人当天所处的生物节律状态有关。

过去,我们分析事故时,主要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而分析人的因素时,往往也只是分析事故责任者有没有违反操作规程,而没有探索人的内在因素。生物节律理论的提出,给我们预防事故、控制事故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对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起重工、高处作业等危险系数较大的工种,通过人体曲线的计算,预测出从事该工种作业人员的临界期和危险日,以便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减少工伤事故发生。

以上叙述肤浅地从几个测面分析了“人”的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如何控制人的行为来制止事故的发生。总之,通过严密的行政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经常性的严格检查,采取过硬的考核手段,对生产现场进行控制,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才能实现减少事故或不发生事故,促进企业生产顺利进行,提高效益。

2.食品安全中企业的责任 篇二

关键词:党员包保责任制,安全生产,实践探索

近年来, 长平公司党委把党员包保工作作为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健全制度强基础, 丰富内容促、完善考评抓落实, 用量化指标衡量支部与党员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评价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支部和党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 有效地促进了全公司安全生产。

1 健全包保制度, 明确工作目标

1.1 完善包保制度, 强化包保责任

公司党委围绕公司“瓦斯零超限, 水患零威胁, 设备零失爆, 操作零违章, 人员零伤亡”的“五个零”的安全奋斗目标, 更好地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党委先后制定下发了《党员包保活动推进方案》、《党员“无违章身边无事故”活动方案》。《党员包保活动考核标准》、《党员三违事故处罚标准》等规章制度, 明确了党员包保目标、责任、措施等。对党员包保考核标准进行了细化分解, 特别是对党员无违章, 身边无事故考核标准进行了细化, 提出了党员“五带头”、创“三无”包保目标。即带头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带头掌握安全技能、带头遵章守纪、带头查找安全隐患、带头制止“三违”;党员个人无违章、无事故;党员身边无违章、无事故;党员所在班组和所包保责任区内无违章、无事故。

1.2 健全包保网络, 做到包保全履盖

围绕党员包保工作, 公司党委提出了“支部书记包区 (队) 、干部党员包片、普通党员包点、就近划分、全员覆盖”的原则, 各支部明确了党员包保责任区划, 做到了两个100%, 即100%的党员都有包保任务, 100%的岗位都有党员包保。

2 创新活动载体, 丰富包保内容

活动开展以来, 公司党委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员无违章、身边无事故活动的内涵和外延, 在活动中党员们主动引导、带动所包范围内的职工查找人员、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并积极提出整改措施, 充分发挥了党员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表率作用、查找隐患的骨干作用。

2.1 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强化意识

所有党员人人签订了安全承诺书, 并在交接班室向职工进行了公示。通过“承诺”和“保证”, 时刻提醒广大党员树立在工作中“该干什么、干好什么”的履职意识。同时公司党委还为党员共定制党员胸牌900余枚, 为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订制党员桌牌168个, 并特别为井下一、二线党员配发了253枚反光胸牌。通过亮明身份, 展示党员先锋形象, 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和宗旨观念, 真正发挥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的模范带头作用。

2.2 建立隐患排查台帐, 规范隐患排查程序

每个党 (总) 支部都按照方案要求建立起了党员隐患排查台帐, 队里每一名党员每个月在各自包保责任区内排查的每一条隐患, 以及后续跟踪处理情况都一一记录在册, 对党员查出的安全隐患严格按照“定时间、定地点、定责任人、定整改期限、定复查时间”五定的方式进行整改。

2.3 开设党员安全课堂, 提高党员安全意识

在活动中, 公司各党 (总) 支部书记积极带头积极组织经验丰富的党员轮流为身边职工上安全党课, 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知识, 带动身边的职工学安全、知安全。

2.4 建立包保示范岗, 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选树了胶轮车队生产三班、综掘准备队生产一班、洗煤厂洗煤车间压滤岗等10个党员安全包保先锋示范岗, 进一步推广党员包保、身边无事故活动中的先进经验, 使其它支部学有榜样, 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学先进、比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2.5 结合企业实际, 丰富包保内容

结合节支降耗开展了“节支降耗、党员先行”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和党员“包修旧利废, 保节支增收”活动, 广大党员动脑筋、想办法、出点子, 从“办公费用管理、车辆管理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共提出金点子、好建议80余条。结合消防安全广大党员包重点人群、重要防火部位, 开展党员小分队巡查;针对交通安全, 各支部将不放心人员包保到党员, 党员深入宿舍、家中谈心走放60余人次, 保证了职工群众的安全。

3 量化包保考核, 正负激励抓好落实

为充分发挥包保党员及时履职、主动履职、优质履职的作用, 公司党委还将党员无违章、身边无事故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支部精神文明考核范畴, 实行党员违章一票否决, 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实行月度考核还安排专人每月对支部开展的党员无违章、身边无事故落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检查督导, 以保证此项活动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各党支部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不断加强考核管理, 突出奖惩结果运用。如通风队党支部按照党员包保班组日常工作任务量的大小和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及发生违章风险的几率大小, 综合评估给各个班组评定出责任系数, 责任系数最大的为1.5, 如瓦检班组和炮工班组;最小的为0.3, 如女工班组每月根据安全情况和责任系数进行奖罚, 通过奖罚兑现, 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安全包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公司开展党员包保活动以来, 通过实行“作出安全承诺公示安全保证书、挂牌上岗、建立党员隐患排查台账、开设党员安全课堂以及完善考核”等有效措施, 促使党员带头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带头掌握安全技能、带头遵章守纪、带头查找安全隐患、带头制止“三违”, 真正做到带上责任下井、肩负使命上岗, 力求将生产过程中所有不安全因素和问题整改落实在萌芽状态, 降低“三违”发生率, 实现党员身边无事故, 使企业安全再上新台阶。

如综掘三队党支部结合“党员无违章、身边无事故”活动, 精心设计党员包保承诺, 狠抓现场隐患排查, 落实党员包保责任, 实现每月每名党员干部查隐患不低于10个, 排查率达到100%。综采三队、综掘一队、综采准备队等党支部党员包保范围内的违章次数也大幅减少, 杜绝了轻伤及其以上事故, 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也有了明显提升, 安全绩效明显好转。

自活动开展以来, 通过合理划分责任区、将包保责任具体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党员身上, 初步构建起以党员帮保为点, 党员责任区为线、党支部为网的“三位一体”包保格局, 形成了重点区域有党员包保、关键岗位有党员把关、关键任务有党员承担, 艰苦岗位有党员示范, 广大党员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 对安全重点管控对象, 进行重点管理, 对安全管理重点时段、重点岗位进行重点盯防的强大安全监管网, 党员职工积极进取、团结奉献、改革创新的意识有较大增强, 实现了党建工作创新水平有新提升。

参考文献

[1]2013-2017年焦煤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51行业报告网, 2013年7月.

[2]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食品安全中企业的责任 篇三

关键词:食品安全 社会责任 食品企业

0 引言

食品安全是消費者在选购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也是食品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基石。食品安全关系到政府和食品行业声誉、食品企业的生存、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然而不少国内食品企业摒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为了追求利益屡屡犯险,不断制假贩假,甚至不惜以消费者的生命做赌注,使得食品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中国食品企业想要重获消费者信任和获得长远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食品质量、建立起企业食品安全的信誉。

1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1],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从目前食品行业出现的信任危机角度来讲,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要承担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问题。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底线是食品的安全,也就是说,保证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特征,是社会责任的核心[2]。

2 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

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屡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无外乎这样几点:

2.1 把利润作为唯一经营目标

很多食品企业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唯一的经营目标,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久发展。再加上来自国外食品企业的激烈竞争和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企业利润的挤占效应,很多食品企业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为了能够降低成本,不惜削减产品质量水平,甚至危害消费者健康。

2.2 道德文化建设缺失

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在中国起步较晚,企业自身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比较薄弱,侵害劳动者、消费者、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普遍存在。很多食品企业责任人甚至连道德文化和社会责任是什么都不知道。

2.3 法律法规不完善

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不少,但存在立法过于分散、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因此法律法规体系还是不够完善,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立法。从总体上讲,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已经初步确认,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3],难以在规范市场经营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2.4 监管力度不够

一方面,国内不少监管机构在对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执法流于形式,造成监管“真空”。一些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复,造成了谁都可以管,但最后谁都不管的局面。另一方面,犯罪成本太低,而作假的收益又太高,也是中国食品企业屡爆恶性事故的原因之一。如果食品企业出事,一般是监管部门罚一点款了事,难以对这些企业形成足够的威慑。

3 国外食品安全建设的启示

3.1 企业食品安全和道德意识强

很多国外食品企业早就意识到企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它们把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首要任务,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国内外的信赖,成就了一流的品牌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食品监管形成立体网络

在国外,已经有非常多的国家建立起全方位的食品监管网络了。比如,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按照联邦、州和地区分为3个层面监管。三级监管机构大多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采取进驻饲养场、食品生产企业等方式:从原料采集、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从而构成覆盖全国的立体监管网络[4]。

3.3 惩罚力度强

除了直接赔偿外,不少发达国家都有惩罚性赔偿相关法律,让消费者通过法律,把不良企业罚到倾家荡产。其目的主要是对其他企业进行威慑与警示。比如2010年底德国一家养鸡场发现饲料遭致癌物质二噁英污染,事发后,不但德国检察机关提起刑事诉讼,同时该饲料企业还要承担受损农场提出的高达数千万欧元的民事赔偿。

3.4 诚信体系的约束力

不少发达国家是靠一个无形的诚信体系来进行运作的,一旦食品企业的诚信受到质疑或者有污点,其诚信得分会严重下降,后果极为严重,其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银行以后基本上就不会再贷款给这些诚信出问题的企业了。

3.5 有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发展比国内早很多,因此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良好的食品安全状况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其完善的食品安全法。例如:《食品添加剂修正案》、《婴幼儿食品配方法》、《色素添加剂修正案》、《药物滥用控制修正案》、《肉类检查法》、《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等等。每年还有一系列的举措推动食品法律的制度创新。

4 中国食品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建设的建议

4.1 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增强食品安全责任观念

食品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元,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于社会之外而生存,因此,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增强食品安全责任观念,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考虑消费者的利益。食品企业的生存发展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前进,利益与利润并重,义利并行,从关心企业自身利益到顾客利益的方向上来才行,这样才会更道德,更有价值意义,才会走得更远。

4.2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和召回机制,使危害最小化

食品企业应该建立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程质量监控,对原辅材料的供应、食品加工、流通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控制,建立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机制。另一方面,食品企业应该建立相应召回机制,能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及时收回问题食品,从而制止已流入市场的问题食品对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损害扩大化。

4.3 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惩罚力度

建立健全政府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各监管机构内部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监管执法人员素质,以提高监管效率,加强监管力度[5]。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的监督作用,形成多元化监督网络,提高监督效能。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力度方面尤其要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提高犯罪成本,只有在严厉惩罚性赔偿制度下,食品安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4 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消费者利益

中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起步较晚,安全标准层次还比较低,但是为了更有效地防控食品安全犯罪,有必要建立以食品安全基本法为龙头,其他具体法律相配合的多种层次的立体框架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只有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才能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5 结论

食品安全与消费者健康和社会安定息息相关,食品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该要保证消费者的根本利益,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住脚,才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胜.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J].企业活力,2011年[6]:74~76.

[2]刘艳.论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79.

[3]史倩.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D].河南:河南大学,2011年5月.

[4]各国如何应对食品安全事故[J].《品牌与标准化》,2011[11]:53~55.

4.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思考 篇四

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靠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严肃追究各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检查监督、行政执法、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但由于我州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多样化、形势出现复杂化,使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全生产意识不强。不少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安全生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忽视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偏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强调生产第一、质量第一。这是目前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是企业的安全基础不实。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满足于会上讲讲,墙上挂挂,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没有很好地把安全管理作为促进企业安全发展、保障职工人身安全的内在需求去狠抓落实。安全管理网络系

统不全,无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台帐不齐全,记录内容不完整。

三是企业安全培训不严。不少企业未开展三级安全教育活动,没有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调整充实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满足于空洞的理论说教,针对性不强,导制安全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脱节,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安全防范能力。

四是企业安全管理不力。部分企业安全监管人员自身素质偏低,能力偏弱,缺乏专业安全管理知识,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工作责任性普遍不强,无法适应现代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对企业的日常安全监管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安全检查不认真,隐患排查不彻底。

五是企业安全投入不足。部分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往往在生产任务紧的情况下,安全就不重要了,生产设备超负荷运转,甚至带病工作,导致本质安全度下降。对职工的劳动防护用品不按标准配置,降低质量要求,以次充好,使一线职工得不到有效地安全保护。

六是安全体制机制不全。目前安全监管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实施,主要对企业生产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帮助企业排查事故隐患,责令限期改正,虽然在短期内确实能有效地消除一批隐患,但从长远看却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由于企业内部还未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对自身的安全生产工作被动应付,政府检查,企业配合,而不是积极自觉地

排查和治理隐患,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的大局。企业只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才能真正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为企业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形成责权利相结合,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安全生产格局,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企业全体职工人人抓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想安全的意识,确保企业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企业安全基础建设。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做好重点设备、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工作,确保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加强安全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按规定配足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三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最大程度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定期在企业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通过典

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生产现场事故隐患排查等活动,增强企业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企业要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开展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要适合企业的特点和从业人员的要求。实行全员安全培训。改变过去“重视对生产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轻视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的现象,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安全培训和技能训练,严格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上岗。

四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把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作为企业的安全监察重点,定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加强安全检查力度,形成公司每月检查一次、车间每周检查一次、班组每天检查一次的企业安全检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制定治理计划、落实专人负责、限期治理到位。

五是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企业要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技术装备,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科学管理,切实增强企业抗衡不安全因素的能力,提高本质安全度。企业要自觉做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工作,保证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杜绝先天性隐患,从源头上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健全机械、电气等设备的使用、检查、维修和保养制度,严禁相关设备处于超温、超压、超负荷和带故障运行。要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说明正确佩戴、使用,确保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5.探索推行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篇五

2013-3-15 5:15:23来源:2013年03月14日 16:34:2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岳德亮、张遥)“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无疑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题,应该得到绝对重视。”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鸣认为,引入商业保险机制,解决食品安全事故的赔偿问题。

王鸣说,目前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国际上通行的是受害者一般可以从四个途径获得赔偿或者救济:从食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获得赔偿,从食品所在行业协会或商会获得赔偿,从政府获得赔偿和救济,通过保险理赔获得相应的赔偿。我国目前最常见的食品安全事故赔偿解决方法,是沿用了国际惯例的前三种。

“商业保险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赔偿金额过大时食品生产经营者无力赔偿受害者情况的发生,相应可减轻行业及政府负担。”王鸣说。

王鸣建议,采取“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和第三方专业辅助”统一投保的商业保险运行模式,聘请专业的保险经纪人,用机制探索行业管理和保险管理结合的办法是解决食品安全赔偿问题的有效办法,既有利于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保证了食品相关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应责成保险经纪公司调研市场,会同保险公司有针对性地修正和完善保险产品。”王鸣说,不同食品企业的经营规模及经营食品种类千差万别,风险也各有差异,倘若简单地按统一保险费率开发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产品,必将影响企业对保险产品购买热情。同时建立相关奖惩制度,对保险期内表现较好的企业,在续保时,实施鼓励性折扣保费制度;而对于经常出险的企业提高保费作为惩罚。

6.企业安全责任书 篇六

为了加强对我司施工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指导思想方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各项安全生产法规、规范的实施,全面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各项安全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签订以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工作目标

1、一般财务责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0元)为零。

2、微小工作责任事故(给公司造成损失500元以下)不得超过一次。

3、安全投入资金到位率100%。

4、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财务数据及相关证明支持率100%。

二、工作职责

1、严格贯彻执行财务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负责审核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经费支出计划,保证公司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开展得到资金支持;

3、按照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经费支出计划,建立安全生产经费支出专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

4、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经济奖罚的兑现;

5、根据安全生产情况的变化,负责及时修正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支出;

6、监督和检查各基层单位及项目部安全生产经费的支出情况,并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经费支出专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

7、对各基层单位及项目部安全生产经费用于其他款项的,有权提出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8、负责年终对公司安全生产费用进行核算汇总,及时报分管领导审核,并对下一年度的安全生产经费提取和支出提出建议;

9、严格控制资金支出手续,确保财务资金使用的安全。

10、保存并提供安全生产投入费用财务数据及相关证明票据。

三、考核标准

公司每年依据本安全生产责任书对责任人的工作目标完成和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责任人的年度绩效考核。

四、附则

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公司及责任人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执行,至XXX年12月31日止。

7.食品安全中企业的责任 篇七

关键词:食品安全,川菜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食品安全对人类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为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了越来越复杂的工作任务, 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也带来了食品行业的兴盛状态。然而, 食品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各种为了谋求利润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法商家和经营行为普遍存在, 为我国食品企业安全责任的明确与提升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食品安全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成果

1. 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1996年,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研究是从近些年开始的, 最初的食品安全定义是从社会角度出发提出的, 2005年我国学者李磊提出, 食品安全应当是一个食品企业应当履行的对社会的承诺和责任, 它包括与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等相关的全部环节。同年张涛提出了基于法律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概念, 他认为食品安全是一种消费者应得的合法权益, 如果食品企业损害了这种基本权益就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受到应有的法律惩治。之后又有学者针对生态文明角度提出了对食品安全的新定义,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食品安全应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文明水平的表现又是生态发展的需求。总结目前的研究情况, 可以把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 (食物) 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 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2.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成果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存在的基本社会属性。自20世纪初开始已经有学者开始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予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在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1953年霍沃德·鲍恩提出企业除了以自身的利润为主要目标之外, 还需要关注其对于社会的价值, 并且应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随后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一切研究和观点就不断的出现了。我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当时基本上所有的观点都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无论对于企业自身还是对于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11年王骏提出观点, 认为社会责任能够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企业信誉度。朱思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位是能够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相关利益整合, 实现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3. 基于食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成果

我国对于企业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因此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非常完善的基于食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 然而通过对国外食品安全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 我国的也相继有学者提出了多个有代表性的观点。例如2009年柴伟提出的通过科学有效地食品安全生产标准和监管标准体系的建立, 来约束食品企业的生产行为, 从而提高企业对食品安全社会责任的意识。2010年学者黄亚男针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提出了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食品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差、社会责任感不足, 行业的食品安全生产风气缺失等, 他认为加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二、基于食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养成的必要性

1. 是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其重要的社会属性, 更是企业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外在表现。企业的经济利益来源于社会, 企业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利益, 企业就必然要接受社会责任监督。企业的社会责任即是一种具有法制概念的事物, 又是企业自身接受社会监督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企业责任监督机制无论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要改变这种状态, 从不同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入手寻求改革才能实现。而食品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国民的重要问题, 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表现最为欠缺的方面, 所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养成, 对其监督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 是适应道德约束和法律制约的客观要求

基于食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食品关联企业最基本的行业道德, 也是国家法律对企业行为约束的最基本准则。首先从道德方面来说食品企业对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其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业道德, 也是运用道德实现对企业约束的重要标准。其次从法律角度来说食品安全的标准也是法律对企业的重要要求。道德评判对企业来说只是一种软约束, 对于某些丧失了道德底线的企业来说, 只有采用法律手段才能进行强有力的规范。从食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强化上入手, 可以使企业受到的道德约束与法律制约更加有效。

3. 是企业自身良性发展,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食品安全水平不仅是企业自身综合水平的重要表现, 更是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量。当企业面临发展问题或市场竞争时, 不仅可以利用企业的食品安全社会责任作为直接的竞争手段, 甚至能够以此作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 企业严格要求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 借鉴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不断促进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养成, 必然能够在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下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进而获得更大的市场认可度, 提升企业综合国际竞争力。

三、川菜企业的发展现状

1. 川菜企业分布区域

目前川菜企业在我国的分布与人口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即东南部集中且较为密集, 西北部分散且数量较少, 整体来说川菜企业在我国的分布是非常普遍的, 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县城都有川菜馆分布。根据对东部人口比较集中的几个城市做的调查发现, 同其他不同菜系的风味餐厅相比, 川菜餐厅的平均分布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任何菜系。川菜企业的分布区域呈全国化趋势, 几乎在每一个地区都有着较多的经营企业。

2. 川菜行业的市场消费水平

川菜之所以能够遍布全面并且迅速推广开来, 与其亲民的消费价格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本次研究针对多个不同规模的川菜餐厅从品牌背景、原料供应、顾客满意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基本消费数据的调查,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 一般川菜的消费群体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大众化餐厅数量比较多。而在对消费的目的进行调查时发现, 以政务宴请为目的的消费人数极少, 这就说明川菜消费属于一种极其大众化与日常化的消费, 与高端消费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 川菜企业的主要特点

根据对川菜企业的数据调查发现,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规模小、经营散、品牌薄弱三个方面。

首先, 川菜企业规模小。目前, 川菜餐饮企业中至今尚无一家上市公司。川菜企业的行业地位非常重要, 无论是市场占用率, 还是企业数量都领先于很多类型的餐饮企业, 然而其规模小的特点也使企业面临多种问题。这些问题会形成企业自身管理与行业管理的障碍, 使企业责任的落实难度加大。

其次, 川菜企业经营散。目前, 川菜企业多为分散经营, 连锁经营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 缺乏现代大资本运营。由于经营分散, 不能实现科学化管理, 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程度低, 使川菜企业与国际餐饮企业的差距拉大, 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再次, 川菜企业品牌薄弱。虽然许多川菜品牌已经形成了具有明显影响力的国内市场, 并且在经营、管理上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大型川菜企业数量毕竟有限, 多数企业都没有建立自身的品牌经营体系, 仅仅是以提供优质服务、正宗口味为主要手段来实现企业经营发展。而且许多企业规模有限, 更没有关于建立企业品牌文化意识, 对品牌塑造的忽视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各种问题。

四、基于食品安全的川菜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1. 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是企业最基本的责任, 是企业存在的最根本目的。企业必然要能够盈利才能不断扩大生产和发展, 因此无论在任何前提下所做出的企业决定都应当符合盈利的基本要求, 这是企业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 也是最根本要求。基于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企业经济责任的实现就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最大化控制。例如一些小型川菜企业如果要开发新的健康安全食品, 需要从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或工具, 而这些投入又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将企业带入亏损的困境, 那么这个创新方案就应当被予以否定。

2. 法律责任

企业法律责任是根据我国的企业相关法律管理条例规定, 食品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一般企业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依法纳税、质量标准控制、企业运营管理监督等, 每一项责任内容都是法律所强制规定的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从食品安全角度说主要是川菜企业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需要符合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标准, 而不得存在与标准要求不符的现象和行为存在。川菜企业必须以些标准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也是法律所规定的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

3. 伦理责任

伦理责任就是企业要站在社会伦理的视角上评判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 对自身食品安全的质量控制进行标准考核和控制。对社会上的公众饮食需求来说,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最重要的权力, 川菜企业作为为社会公众提供饮食服务的直接行为发出者, 从伦理角度出发保障所提供食品的安全水平, 从而保证公众在消费川菜食品时能够有强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做保障, 这才可以说川菜企业符合伦理责任要求。

4. 慈善责任等

食品企业的慈善责任指那些并非是法律所规定的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 而是从道德角度或者个人文化角度出发, 企业对自身的义务拓展。慈善责任主要包括企业的公益行为、捐助行为、社会公众活动参与等, 企业选择履行这些责任是发自企业自行决定的行为, 将企业自身放置于一个具有社会慈善行为习惯, 或者主动履行慈善活动并以此为责任和义务的行为。对于川菜企业来说基于食品安全的慈善责任可表现为有关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或者企业自行发起的食品安全交流评价活动等, 都是企业在自身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行为。

五、结束语

食品企业无论是食品加工还是生产销售, 只要其存在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不当的行为就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影响大众的生命健康。对于目前在我国占据较大餐饮市场比例的川菜企业来说, 只有从强化其社会责任养成意识做起, 才能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保证, 同时也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丽, 李磊.基于食品安全视角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浅析[J].价值工程, 2009, (11) :22-24.

[2]张庆虹.基于食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王海茸, 张薇.关于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J].企业导报, 2013, (21) :64

8.食品安全中企业的责任 篇八

关键词:食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措施政策;监管监督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全球的一个热门话题,它的核心就是提倡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当拿出一定的精力来回馈社会。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成功企业保持生命力、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解决社会、环境、员工等一些方面的问题,使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以同步提升,即企业的责任竞争力得到增强,这是企业与社会的“双赢”之路。

二、企业责任的概述

尽管发展到今天,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没有很清晰而全面的定义,它正在不断变化而且试图囊括进更多的内容。笔者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是指在持续发展与和谐共存的前提下,企业对于自身以及社会构成体之间的应尽责任,以及社会对其构成体“企业”的社会关系行为规制的总和。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法律责任、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和公益责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玉岭从以下八个方面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1.确保产品货真价实承担明礼诚信的责任;2.交纳税款与承担科学发展的责任;3.承担可持续发展与节约资源的责任;4.承担保护环境和维护自然和谐的责任;5.承担公共产品与文化建设的责任;6.发展慈善事业扶贫济困和的责任;7.确保职工待遇和保护职工健康的责任;8.承担发展科技和创自主知识产权的责任。然而,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水平相一致,中国的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尚处于初期阶段。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引出

依法生产安全、可靠、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的责任,产品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而且在市场国际化的条件下还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广告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时有发生。近些年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具体事件列表如下(2011年上半年的部分主要食品安全事故事件):

事发时间事件内容概况

2011年3月双汇“瘦肉精”瘦肉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常用来防治哮喘、肺气肿等肺部疾病。

2011年3月过期的板鸭超市工作人员油炸过期的板鸭,以熟食再销售。

2011年4月粪坑里掏“地沟油”商贩从粪坑里掏出“地沟油”,运往“土作坊”加工后进入市场销售。

2011年4月墨汁粉条淀粉制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墨汁和工业石蜡,以及食品添加剂柠檬黄、果绿、面粉改良剂。

2011年5月避孕药黄瓜正常情况下,黄瓜成熟后,顶部的小黄花会自然枯萎、掉落。而使用了生长素类激素的黄瓜,它的成熟期也会变短,成熟时顶部还留有鲜艳的黄花。

2011年6月塑化剂事件牵涉很多食品,饮料、果酱、益生菌粉都有牵连。专家称,塑化剂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还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

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离开消费者,企业连生存下去都不可能,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只有企业给消费者提供安全的产品、优质的销售,使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对产品的安全、质量给予充分认可,企业才有可能留住原有的消费者,并逐步开拓新的客户群,赚取更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国民对企业的行为产生了严重的畏惧心理,也同样影响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企业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样政府也负有连带责任。我国政府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同盟”的结构,这种结构严重阻滞了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监管活动,造成政策执行的“梗塞”现象普遍存在。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政府有关部门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552万户次,查处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万余家。然而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被民众怀疑。

四、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应当采取的积极措施

(一)从企业角度看

想要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做为企业,能否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战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国际化形成一个主动自觉的过程,是企业能否积极推动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前提,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中,企业必须根据内外部实际情况选择切合实际的社会责任战略。总体来看,企业首先应从伦理的角度对自身经营思想、营销行为等进行规范、约束和控制,它是企业内在的、自觉的行动和制度安排。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具体的社会责任目标,企业还必须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总体来看,企业需要依据自身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制定和调整具体的社会责任目标和战略,更需要企业从自身的营销行为、经营思想进行内在的自觉的行动,进行有力的规范、自发的约束和主动的控制)(其次,企业不仅要树立正确伦理营销观念和在营销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更应该特别重视和正确处理好企业与顾客、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重视企业决策中企业伦理的作用。

企业如果发现有某项活动不符合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一种选择是取消这种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来消除其影响。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难以有预谋项活动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就彻底地取消那种活动。企业的另一种选择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外部压力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机会,实现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双赢。

(二)从政府角度看

1.是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健全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强化企业的守法行为,让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各项法律进行生产经营、创造利润、为社会贡献,势必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

2.是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跨国公司都把社会责任的履行当做必要的经营内容,设定了专门负责部门和经费保障,更有配套的规范管理程序。这和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的评判是分不开的,在西方,经济指标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基本评价指标)(在我国,依然保持对企业的评价以经济指标为主,这种指标实际已经远远落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方面,市政府需要负担起紧迫的责任

3.是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培训和指导。首先,应该进行必要的培训,让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者对于社会企业责任对企业以及地方发展的重要意义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要帮助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尽快与国际接轨。最后,要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来,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

4.是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加强执法力度。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内容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已有规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法律法规在执行上不尽如人意,执法不严实目前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环节。因此,对表现良好的企业,我们应该及时表彰,领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违法企业要坚决打击,严厉处理,起到警示作用,对有关部门的执法责任,更应该严格要求和严格追究执法不力或者不做为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真正落实政策法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要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政绩观,不能以为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默认甚至“保护”那些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违法悖德企业。

五、总结

总之,尽管我们倡导企业社会责任,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企业、政府,甚至社会公众都存在企业滥用社会责任的可能。中国目前既缺少市民社会基础,又缺乏社会运动的推动,政府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仍然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加之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崇拜行政权力的国家,我国的企业又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许多国企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摆脱“企业办社会”的影响。因而防止政府对企业责任的滥用很有必要。因此,必须明确政府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职责,以法律规范政府的权力范围、限度和程序,使政府及其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避免行政权力对企业的过度干预,防止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名干涉或限制企业经营自主权,防止回到计划经济“企业办社会”的老路上去。(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参考文献

[1] 卢岚,刘开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实施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 匡海波.企业社会责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2—36.

[3] 张国庆,吴有家.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市场经济前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王玲.经济法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中国检查出版社,2008:280.

[5] 黄晓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中国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1.

[6] 姜启军,顾庆良.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战略选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上一篇:七年级英语下册翻译下一篇:qq英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