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观后感

2024-09-08

艺术家观后感(共8篇)

1.艺术家观后感 篇一

《艺术家》观后感

电影安排最巧妙的还是对声音的处理。《艺术家》采取默片手法,除了背景音乐并无他音效。但当默片明星乔治看不明影史的发展趋势落得末路潦倒时,苦闷中发梦,竟然声效突现,钟声、铃声、车声、人声、狗叫声,可就是没有乔治自己的声音。乔治与妻子不合,所争执的关键问题就是乔治不肯同她讲话——这里“讲话”是个明显的双关语,一方面指明面上乔治冷落妻子不与其交流,另一方面则暗喻他拒绝拍摄有声电影的事业选择。后来乔治寻死,以字幕插入的一声巨响既推进故事进程,又跟观众抖了个不大不小的包袱,下面的段落水到渠成。这些与声音/声效有关的片段使声音脱离了一般电影的约定俗成,从一个理所当然的技术要素飞跃成为电影故事的重要角色之一,人围绕声音所作出的判断与电影工业所作出的选择彼此映照,最终不是声音为电影服务,倒是视效跟表演形式为声音的出现锦上添花了。

除了对声音效果的巧妙运用,《艺术家》对视觉效果的不吝开发也极为娴熟。乔治独自看电影,投在屏幕上的影子弃他而去,这小花招虽耍得老套,但用在该情该景却正贴切。乔治在片场遇见佩皮,第一次二人隔着布景斗舞,一里一外,一个俏皮一个大方,性格特色立现;第二次则一个下楼一个上楼,双方地位心态的变化被斜切画面的楼梯表现得清清楚楚。正因为没有声音,视觉艺术的功用才更为重要,才必须调动一切画面要素与表演要素,充分渗透剧情,激发强烈的视觉表现力。

将电影技术元素与电影故事表现紧密结合是《艺术家》区别于《雨果》的成功之处。无论是视觉效果、表演桥段还是声音元素,一切都融入《艺术家》的情节发展,彼此相互促进。技术为电影故事提供亮点与依托,故事则为技术要素提供方向与目标。在此之上,再加入一点爱情,一些怀旧的温柔,和很多自默片时代沿袭而来的幽默,一场声影传奇就此诞生,想不讨好莱坞电影工会大众的喜爱都难。

另外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扮演乔治的法国演员让•杜雅尔丹(jean dujardin)。我没看过杜雅尔丹的其他作品,可大屏幕上他留着两撇小胡子灿然一笑的滑稽样子真吸引人。说实话乔治这个角色很不好演,尤其前半场他春风得意自信十足的戏,自负太过容易显得“二”,招人反感;而表现不足又不吻合他大明星的身份,会与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产生断层。杜雅尔丹的自负有种“很傻很天真”的可爱劲在其中,十分难得。不管是乔治与佩皮眉目传情还是穷途潦倒的悲苦自怜,他都把握得真挚诚恳,表情与肢体状态松弛自然,不做作,也不发力过猛。除了最后一场的舞技不尽如人意之外,这一年还真难有能与他相媲美的最佳男主角了。

至于《艺术家》究竟算不算一部真正的默片,我觉得这根本算不上一个问题。电影的发展是与电影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的,纯粹出于致敬的目的故意历史倒退避而不用现时的摄影技术、机位安排、剪辑手段和音效,除了表达怀念之意外对作品的完整性并没多大意义。《艺术家》所采取的默片时代流行片头、黑白色彩与无声手法,都与剧情发展相辅相成。在这基础上运用超越默片的技术元素,反而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怀旧但不守旧,这是《艺术家》的最聪明之处。

高一(4)班

彭元 12号

2.艺术家观后感 篇二

关键词:《蒙娜丽莎的微笑》,艺术史教育,艺术史教师的魅力

教育, 似乎是电影题材中永恒的经典主题。《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于2003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带有浓浓的20世纪60年代古典浪漫风格的校园题材电影。影片由迈克·内威尔导演, 茱莉亚·罗伯茨、克斯汀·邓斯特和朱丽娅·斯蒂尔斯等联袂出演。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女子名校卫斯理学院, 清朗的天空中红色的枫叶随风飘摇, 欧式的古典建筑经典而浪漫, 看似文明开放的大学校园里, 天真烂漫的学生却接受着古老传统而腐朽的教育。时值1953年的美国, 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随着妇女运动的崛起, 传统观念与进步思想正在激烈交锋, 而二战后的美国社会致力于鼓励在战时走出家门工作的女性们重新回家, 担负家庭的重任。刚刚从风气开放的伯克利大学毕业的凯瑟琳·沃特森来到了美国著名的卫斯理女校担任艺术史教师。她发现她所梦寐以求的女性领导者摇篮的卫斯理有很多陈规陋习令她无法忍受。在凯瑟琳的班上, 以贝蒂、琼、丽薇、康妮为代表的女孩在初次接触凯瑟琳时, 在课堂上对她发起挑战, 甚至让她有些下不来台。经过了解, 凯瑟琳调整教学方法, 采取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 自信大胆的实践。最终以她真诚的态度, 丰富的艺术史知识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蒙娜丽莎。

本影片从人物角色角度看, 是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要线索:一方是教师 (凯瑟琳·沃特森) ;另一方是几名主要学生 (贝蒂、琼、丽薇、贝克等) 。从剧情发展角度看, 是以艺术史教育与师生情感沟通以及各自的情感发展为线索。而本文将从艺术史教学及师生互动角度, 呈现教师教学改变, 个人魅力对于学生的影响, 尤其是其中艺术史教育及艺术史教师所展现的魅力, 以及对学生人生的积极影响。

一、艺术史作品情节贯穿始终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部以艺术史教育为其中一条主线来展开的电影, 片中出现了许多经典名作, 它们的出现超越了作品本身的含义, 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关系的叙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第一次在电影中出现, 是在凯瑟琳去往卫斯理女校的列车上。她怀着对学校和学生的憧憬, 在火车上看西方绘画立体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的幻灯片。《亚威农少女》作为毕加索的代表作是第一幅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开创了绘画艺术史上的新局面, 也引起了很大争议。这幅画的出现预示着凯瑟琳是一名具有反叛精神的现代艺术教育者, 呼应了电影的主题。

第二幕是凯瑟琳到卫斯理女校后第一次上艺术史课程, 是按照史坦顿教授的教学大纲进行的。从远古时期西班牙史前壁画的《受伤的野牛》到法国一万年前的《马群》, 卫斯理勤奋的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通读教材及补充材料。这些内容也是传统的艺术史教育必须讲述的内容, 凯瑟琳在学生们的挑衅下, 传统的教学方法宣告失败。

第三幕是在凯瑟琳在反思教学方法、认真研究学生档案后之后第二堂艺术史课程上, 用20世纪苏婷的油画《腐尸》作为开篇, 出人意料地震慑住了学生。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决定?之后用自己小时候的绘画、自己母亲的照片、激起学生的思考。学生不再拘泥于书本的知识, 开始发散自己的思维。这就是教育上的批判思维的建立, 同时是她自己个性的体现。

第四幕是凯瑟琳带学生欣赏现代派画家杰森·波洛克的作品。她让学生不说话, 只用眼睛看, 没有作业, 甚至不用喜欢它, 只是去看它, 去思考就够了。这种教学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方式, 让学生正视内心, 感受前卫的艺术理念。

第五幕是凯瑟琳的一堂艺术史课程。在这时, 戏剧的矛盾冲突达到了顶点。此次, 她并没有带来什么经典艺术史的内容, 而是展示当时的一些流行广告。当时社会所鼓吹的成功女性形象是:全优生, 被训练用物理学知识计算所做的肉团的质量, 体积, 评价的标准是老公身上的衣服熨烫是否笔挺。凯瑟琳反对女人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反对男权至上, 她希望教育的是未来社会的领袖, 而不是他们的老婆。看到学生的传统观念如此根深蒂固令她万分沮丧。

最后一幕是凯瑟琳带着学生欣赏、品评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此时的女孩们, 经过将近一年的艺术史熏陶, 可以非常自如、毫无约束地谈出自己的观点, 而这时, 凯瑟琳更像是一个参与者、旁观者, 在欣赏着她的杰作。

通过对凯瑟琳艺术史教学的发展, 展开了影片的发展线索。艺术史教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带动了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转变。被称为“全美女性领导者摇篮”的卫斯理女校学生从最开始对凯瑟琳态度的高傲、挑衅到最后的信服、爱戴是艺术史教育的成功, 也是艺术史教师的成功。

二、艺术史教育的魅力———塑造独立全面人格

艺术史课程最早出现于德国, 1813年德国哥廷根大学首先设立了艺术史的全职教授席位, 以后逐渐在欧洲大陆推广开来。在美国, 常春藤名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最先设置艺术史课程。哈佛大学的查尔斯·诺顿教授最早开设艺术史相关的人文学术讲座。他认为“艺术史是一种最为神圣的文化传统。通过研究艺术, 人们可以发现自身潜在的精神追求和美的理想, 使自己变得更加文明”。艺术史课程的传统教学是以历史编年体为主线开始: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浪漫主义等。探讨时代历史风格的变化发展, 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经典作品。而本片当中展现出来的艺术史教学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1. 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思维能力。

在影片当中, 凯瑟琳第一次上课是按照传统的艺术史授课大纲开始, 但是遇到一群学霸级的学生在开课之前将所有教材及课外补充资料通读过。虽然学生貌似对知识点掌握了, 但她还是发现问题:学生的批判思维不够, 从此她更重视艺术史教育的育人方面, 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 带入革新思想, 吸引学生, 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对于品学兼优的琼, 她客观地就她的论文给出“C”的成绩, 同时又推荐给她书籍, 引导鼓励她思考自己的观点, 培养她的批判思维能力。凯瑟琳带学生观看现代派画家杰森·波洛克的作品, 不说话, 用心灵感受艺术, 不用交流, 没有作业, 只是体会和思考。在她的努力之下, 学生有了很大转变。曾经是学校传统捍卫者的贝蒂, 不再迷茫和彷徨在自己失败的婚姻当中, 勇于挣脱世俗的眼光和母亲的控制, 起诉离婚, 开始新的人生。康妮走出自卑的阴影, 去除偏见, 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优等生琼是她倾注心血最多的学生, 虽然申请耶鲁大学法学院成功, 但是最终放弃学业, 回归家庭, 因为那是她内心真正的需求。艺术史的教育不能以固有的思维和模式进行, 不应该以记住什么时期的什么作品, 重要艺术家及其风格是什么, 而是通过教育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变化的、开放的、互动式的艺术史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内心, 以正确的价值观面对自己的生活, 而这种影响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

2. 课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塑造全面艺术观。

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说:“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 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艺术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精美的经典作品, 或者只是艺术评论家或美学家著作中的文字, 它是一种不断变化, 充满生命力的形式。凯瑟琳从授课之初的采用传统方式, 到后来带学生们走出课堂、观看现代艺术家的滴画;讲解凡·高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加艺术体验。每一位艺术家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 学生首先通过凯瑟琳的讲解对凡·高的精神气质有所了解, 然后学生们自己分析, 动手临摹, 加深认识, 增强体会。而学生们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激发起了兴趣。凯瑟琳采取一种轻松的、游戏的形态, 甚至加上自己的大胆改造培养学生的艺术品位、艺术思维。艺术教育不是固化的, 评价标准应该是看学生们通过艺术教育的熏陶, 有没有被激发起对艺术及对人生的兴趣。凯瑟琳的教育是成功的。

三、艺术史教师的魅力—春风化雨、滋润人心

教育除了课程的内容、教学设施之外最重要的一环是教师影响。凯瑟琳作为电影当中的主角, 是具有自由思想, 女性解放精神的代表。美国上世纪60年代正值民权运动的蓬勃兴起, 作为民权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女权运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凯瑟琳所代表的先进的、前卫的改良派与卫斯理女校所代表的因循守旧的传统派之间也产生的冲突, 可以说影片中的卫斯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而凯瑟琳作为教师以自身的行动证明自己的人生理念和追求, 实现梦想。影片开篇就已道明:“凯瑟琳·沃森这位来自奥克兰州立大学的新手老师用她智慧的头脑弥补了出身的贫微, 来到全国最保守的校园卫斯理, 并非想要融入其中, 而是要做出改变。”这种改变正是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个性解放的表现, 而她不仅成就了自我, 而且成功地影响了她的学生们。

片中后半部分凯瑟琳通过自己的努力, 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她受学生的邀请参加她们的“亚当的肋骨”的秘密团体, 这个团体的名称很有寓意。在《圣经》当中上帝先造出亚当, 而后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做出夏娃, 这仿佛预示着女性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存在。在聚会上, 女生们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没有结婚?”这反映了学生的价值观, 以是否结婚作为衡量女性人生的标准。而凯瑟琳简单地讲述了自己的初恋, 告诉大家与前男友分手, 她回答道:“我不结婚是因为我不想结婚, 不是每一段感情关系都要走向婚姻, 我只是不想人生围绕着结婚这件事展开。”在后来与学校的意大利语教师邓巴之间的感情同样有所体现。在恋情刚开始享受其中, 追求快乐, 而在得知男友对她撒谎, 这是她最不能接受的, 于是毅然决然地分开。这一切都反映了她的人格独立, 自由选择的精神。她的感情观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同时, 她工作认真努力, 目标明确。凯瑟琳从州立大学到卫斯理教书的目的是作出改变, 虽然面对严格的陈规陋俗, 却敢于打破常规。她将教学方式和内容作出改变, 她与校长直接谈话, 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卫斯理没有马上变得开放, 至少她所带来的思想已经植根于此, 在慢慢生根发芽。凯瑟琳也拒绝学校严苛条件下的续聘, 毅然离职。而对待学生, 她春风化雨, 将她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不仅教书, 更是育人。她并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而是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这最为成功的证明就是贝蒂的转变。贝蒂作为校友会主席的女儿, 深受传统价值观影响。她最先抨击为学生提供避孕用品的学校护士, 使其被解雇。她写校报文章批判凯瑟琳在课上教导她们拒绝“女性生来就有的权利———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她在卫斯理正是传统观念的化身, 背负着家族的荣誉, 母亲的寄托。而在经历一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失败婚姻后, 从凯瑟琳的反对者转化成了最亲密的支持者, 再一次审视了自己的婚姻和价值取向, 决定不再做家庭和婚姻的附庸, 毅然离婚, 继续去纽约求学。凯瑟琳的言传身教在学生身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贝蒂的转变其实标志着这群女生们已经开始独立思考, 进行自主选择了。在她的引领下, 女孩们正视自己的内心, 不再为外界的观念和评价所干扰, 追求自身完善, 和自我实现。

“我的老师, 凯瑟琳·沃森, 坚守自己的信念, 不轻易与人妥协, 就算是卫斯理也是一样。我谨将最后的这篇社论献给这位独特出色的女性, 她是我们的偶像, 教我们用全新的视野看世界。当你们看到这篇文章时, 她已前往欧洲了。在那里我知道她一定会克服新的挑战, 获得新的思想。她曾说轻易放弃的人是漫无目的的流浪者。但并非所有的流浪者都是漫无目的的流浪。尤其是那些突破传统寻求真理, 不僵固受限, 不受约束的人。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每每看到此处总是令人感动, 潸然落泪。当汽车缓缓远行, 女生们仍然不想割舍, 骑自行车一路追来, 流泪挥手。凯瑟琳微笑着挥手告别。此时, 达·芬奇大师的画作《蒙娜丽莎》仿佛渐渐与凯瑟琳合体了。嘴角那一抹若隐若现的微笑, 其知性的真实的魅力, 唤醒了人们的思考, 启迪了人们的心智。这种在当时的前卫与创新的行为不正是凯瑟琳身上自由、平等、解放、追求真知的魅力体现吗?

参考文献

[1]肖飚.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J].电影文学, 2013 (5) .

[2]杨红英.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J].电影文学, 2014 (16) .

[3]徐涵.关于艺术教育电影的断想[J].艺术评论, 2010 (6)

3.从媒材视角观后现代绘画艺术 篇三

材料是绘画作品最基本的物质构成,是绘画作品得以形成和存在的物质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就是把主观构思通过特殊的物质材料传达出来的过程,在这里,物质材料的纯自然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材料。莫里斯·科恩在为《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基础》一书所作序言中写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材料,它们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且也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和思想领域。材料已经与食物、居住空间、能源和信息并列一起组成人类的基本资源。”

在艺术家使用材料之前,它不能表达任何含义和情感,但是在使用之后,其就变成了负载创作主体情感的艺术媒介。可以说,材料承载了画家所有的意图和审美,成为绘画全部意义的唯一载体。画家通过对材料审美属性和表现属性的把握,将材料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语言和画面,进而表达自己的感情。“媒介(medium)”一词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频率使用的词语,它可以指代任何在人际沟通和交流中承载信息或含义的东西。如绘画的材料是颜料和画布(纸),媒介则是色彩和线条;雕塑的材料是大理石、石膏、泥等,媒介是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体)。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和媒介是一对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范畴,材料是天然的或人为加工的不带任何个人情感色彩的物质实体,而媒介是负载有创作主体情感的、经过艺术材料转化而成的一种形式,是经过情感化、经验化、概念化处理的艺术材料。材料向媒介转化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艺术家的情感、意识与艺术材料互相融合的过程,即创作主体的艺术创作过程。绘画艺术无论是观念还是形式的演变,无一不与材料的变革紧密相连。从原始岩画到纸本素描,从湿壁画、木板蜡画、丹培拉绘画到布面油画,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的工业化生产的油画颜色、乙烯、丙烯颜料及各种媒介剂,从单一材料到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它们不仅说明了材料的变革对艺术的发展变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还证明在材料的变革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观念变革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这种物质和观念、精神上的材料就是使绘画艺术变迁的关键因素——媒材。

早在古希腊,艺术与技艺没有分别,而且人们将有一定技艺的人统称为艺术家。艺术通常被看作是技艺的表现,并以技艺为标准来定义“艺术”。技艺的表现途径就是媒材,材料与技术紧密相连。“置于眼睛与对象之间的媒介(medium)会以自身的存在影响对象的颜色。”这是达·芬奇提及的空气透视方面的观点。虽然这个媒介是指空气,但涉及到了眼睛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就不再只是一个物的概念,也就是说人们的观看也需要一定的媒介,这自然包括观看绘画。媒介贯穿整个绘画历程,材料作为媒材的构成与媒介息息相关。“艺术家受魅惑的想象就生活在他的媒介的能力里。他用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特殊灵魂”。美学家鲍桑葵在《美学三讲》中提出了媒材与艺术家的关系。不同的艺术都有其特殊的物质材料,因而,对艺术家来说,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不同时代因技术的演变发展导致创作观念的不断改变从而必须采用不同的材料媒介。

艺术是通过材料体现媒介的创作过程。艺术家创作的手段就是将材料转化成有形的视觉语言作品,通过媒介表达思想观念进而实现情感的升华。艺术史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或多或少的伴随着媒材自身的变革,在某些情境下媒材的变革甚至会成为各种艺术潮流、风格演变的先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的媒材不断涌现,艺术家们也试图利用各种媒材本身的特有品质,创造出他们心中神往的艺术精华,在让人们感受到材质美的同时更能让人感受到人类的伟大与智慧。

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叶,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成为人们新的目标。与此同时,由于新的科学技术在各个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社会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开始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各国先后进入蒸汽时代,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艺术思潮的发展。艺术家周围的生活环境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面对生活、面对自然,艺术家们敏锐地捕捉了生活瞬间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从而创作了一批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工业化也使得新的色彩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并且能够直接使用,这极大地满足了艺术家的创作需求。绘画艺术经历空前的巨变,这自然与材料的繁荣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工业的发展直接促成了绘画艺术材料的革命。

1841年尚·G·兰德发明了挤压式锡管颜料,对绘画艺术而言,管装颜料的问世是极具革命性的。管装颜料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颜料的应用性和便携性。此后,大多画家都开始使用方便、快捷的管装颜料,这大大提高了他们户外创作、写生的可能性。由于挤压式管装颜料比传统的颜料浓稠,因此需要松节油等油类的稀释及画笔的变革,这就使得油画颜料的色彩更加丰富,油画技术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同时,画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对造型、色彩观念和表现手法上的探索,这导致艺术家们绘画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色彩都有了直接的变化。这一时期,绘画艺术风格开始逐步走向多元化、自由化,这和画家寻求与个人独特的风格相适应的材料技法密不可分。绘画材料的选择也不再像过去受传统绘画材料和制作程序的束缚,艺术家们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的材料和技法融合在一起。如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他们将激情寄予稠厚的颜料、奔放的笔触、明亮的色彩中,他们将浓厚的油彩与传统的皂化腊等绘画媒材混合,寻求厚重的笔触及亮丽、透明的色彩效果,使观者可以感受到油画材料的表现力带给画家的激情。

同时,摄影这一媒材的产生也强烈冲击着绘画艺术。从1839年摄影技术产生的那一刻起,其就以令人震惊的无可比拟的再现性,引来大众的无限追捧。摄影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绘画艺术的地位受到猛烈冲击,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受到大众质疑与威胁,更体现在由此引发的人们视觉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些威胁和质疑,都迫使艺术家开始尽量发掘不同于摄影的更加独特的艺术个性、观念性,并力图以完美的绘画作品将其展示出来。和摄影这一媒材相比,传统绘画的经典性、手工制作性、独一无二性决定了它无可比拟的艺术价值,但同时,这些特性又恰恰限制了它的传播;而摄影的纪实性、瞬间性、精确性、可复制性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摄影很难准确表达艺术家的思想,也不能完全扩展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摄影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绘画艺术的低迷,但是,正是因其强大的冲击力,又使得绘画艺术在剧烈的竞争下产生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另外,光学和色彩学的科学实验也在理论上支持画家们在实践方面的探求。由于印象派时期色彩理论的发展与普及,画家们能够更科学地了解色彩的语言魅力和规律,从而找到了新的绘画表现方式。印象派的画家把物理学家谢夫勒尔、马科斯威尔等在光、色、视光学法则方面的发现付诸实践,这改变了他们调颜色的方式。他们不再是在调色板上调色,而是把纯净的颜色一笔笔摆放在画面上,因此将这称之为“光学混合”。

通过人们熟知的印象派绘画和摄影以及光色学,可以看到媒材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因而也迅速改变着艺术的面貌,刷新了人们对艺术的看法。最为直接的是艺术家在材料观念性认识的选择应用上,开始意识到材料不仅是艺术表达的媒介,更是艺术的语言。随着科技进步,人们逐渐拓宽了材料在经济生活中的认识领域,深化了人们在艺术领域中对材料的认识。艺术家对材料观念性的认识从材料外部形态向材料内部蕴涵的转化,使材料本身的表述被发现、被挖掘、被张扬和被材料意志化,艺术语言也在材料自身自然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和表现中得到新生。

“后现代”这个词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但西方人真正把“后现代”作为一个理论命题用在艺术上是在1960年。此时出现了一种脱离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的倾向,其表现为要改变现代主义建筑那种只考虑材料和结构的态度,开始考虑到居住者的文化趣味和当地的文化氛围。考虑到不同对象对生活的要求和喜好不同,设计者把现代技术和生活趣味结合起来,并且对传统的样式有选择地重新启用,以具有人情味的样式改变了现代建筑的刻板和冷漠。于是“后现代”就被用来指述这种和现代主义不同的新建筑倾向,而后这种思想又扩展到绘画领域。后现代艺术家采用眼前各种题材和媒介材料,探寻新的艺术样式表达自我,从而创造了人类新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构建了人类新的艺术观和生存价值观。

对于后现代主义艺术家而言,各种艺术形式只不过是艺术家传递信息的方式或手段。艺术家之所以从事诸如绘画创作这种工作,不过是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传达艺术家的思想,而且艺术家对这种方式或手段的使用又十分得心应手,仅此而已。这决不是在标榜“为艺术而艺术”,因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已经不再信仰或遵循以往艺术为自身所确立的评判标准。因此,绘画变成了某种手段而不再是目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在对材料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和传统相比,在媒材的选择和利用上强调了关注材料本身蕴含的意义。这个阶段的作品更多是靠媒材的运用来说明意义所指,这个阶段广义的艺术消融了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雕塑,和装置成了一个概念,并且融入了影像、DV、人体和诸多能表现艺术家观念的材料。

艺术家们通过引进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探究材料与表现这一艺术领域,意识到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并借助于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在新的艺术观念指导下,赋予材料新的精神内涵,他们从文化与观念的角度寻找创新与发展,从材料语言的角度拓展艺术思维的新空间。后现代艺术的媒介材料存在于全部的物质世界,它改变了既往艺术各个体裁互相分离的概念,建立了多媒体大综合的概念,把艺术空前地、无限地扩大化。后现代有一句名言“你认为什么是艺术,它就是艺术”。正是出于观念改变的缘故,艺术的媒介与领地才空前地变化与扩展了。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后现代将当代与传统的、流行的与民族的、前卫的与原始的艺术符号综合使用;将艺术的与非艺术的符号综合使用;将二维三维与四维的符号综合使用。这些在既往艺术史中都是没有先例的。由此而形成的“新绘画”、现成品、装置、大地、捆包、行为、影象等新艺术媒介,极大地拓展了艺术的表现领地,使艺术世界发展出许多新样式、新手法,更新了视觉印象,富于时代气息。

综上来说,新时期的媒介,不仅作用于艺术作品展现震惊效果,而且更进一步为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传媒、消费和网络实现了后现代艺术的媒介性存在。媒材与观念的传达成了作品的主要问题,观念艺术品不以表面形式为最终目的,但它却必须借助于材料以及材料的表面形式来传达作品的观念。后现代艺术家采用眼前各种题材和媒介材料,探寻新的艺术样式表达自我,从而创造了人类新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构建了人类新的艺术观和生存价值观。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4.饥饿艺术家读后感 篇四

令我震惊的是,饥饿艺术家临死前的表白。他只能挨饿是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假如能找到适合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象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

这句话曾让我落泪,而对饥饿艺术家的感情变得复杂了起来,不再是单纯的同情,感慨,而是有一种无奈与崇敬之情参杂在内。饥饿艺术家在临死之前告诉人们,他之所以不吃东西,是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语出惊人,原来艺术家并不是真正的因为对艺术的追求而不吃东西的,而是因为不能。原来艺术家也不是多么神圣的人,他也不是为了艺术可以连生命都不要的人。但是转过头来再冷静的想一想,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因为没有合适自己口味的东西吃就能一直饿着自己而不勉强吃一点东西呢?当然不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也许这就是我对艺术家有崇敬之感的地方。文章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这是他最后的几句话,但在他那瞳孔已经扩散的眼睛里,流露着虽然不再是骄傲,却仍然坚定的信念:他要继续饿下去。”我想,饥饿艺术家不再骄傲是因为自己没有合适食物的无奈,而仍然坚定就是自己对艺术的坚持和追求了。

美国文艺理论家R·W·斯托尔曼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其中的含义:社会学的、宗教的和形而上学的。首先“绝食艺人在笼中的困境代表了艺术家在现代世界中的困境:与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格格不入。从这个角度来阅读,《饥饿艺术家》是一个社会的寓言。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示,就是艺术家和社会的分离”。从宗教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绝食艺人看作一个神秘主义的代表者,一个圣人,或者一个神父。故事便以历史的观点讽喻了宗教的困境。用宗教术语来表示,就是神和人的分离,灵与肉的分离。”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绝食艺人代表精神,作为精神存在的人,豹相应地代表物质,人的动物性。用形而上学的术语来表示,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

从这三个层面对作品的理解相对应,饥饿艺术家似乎也隐含了创作者的三个身份——即作为现代人、犹太人和艺术家的卡夫卡。犹太人对民族宗教的虔诚、现代人对发达工业社会的赞美和艺术家对自我实现的推崇在卡夫卡身上不再凸显,取而代之的,是拥有着三种身份的卡夫卡对自我身份与作为普世的人的生存状况的痛苦思索和不懈追问。一直以来,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让人们相信,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在作品中的映射:病逝前一个月,卡夫卡曾在病榻上艰难地校对这篇小说的清样,并在读完之后泪流满面。艺术家的悲惨遭遇似乎象征着现实中卡夫卡面对严酷的社会压力不断躲藏自己、隐蔽自己。但透过眼泪,我们能读到的更有卡夫卡对人类社会二元对立难以调和的哀叹与被困在现代社会的悖谬陷阱中无法自拔而神伤。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极少数自己满意出版的小说。在我看来就是卡夫卡自己的投影。饥饿艺术家一生的表演都没有得到过观众的肯定与赞赏,即使他曾得到过极高的声誉,观众给予他的也不是由衷的肯定。甚至惊叹于他是怎么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进食的。对于艺术的偏执使他坚持到最后,谱写下悲哀的艺术人生。

饥饿艺术家的一生是可悲的,对于自己的艺术他一直都在寻求观众的肯定与赞赏,而却到死都没有得到。饥饿艺术家的职业荣誉感让他即使饿死也不会吃东西,但是观众并不能理解这种所谓的艺术,观众们认为作为一个正常的人类是做不到这样的事的。因此,即使饥饿艺术家想方设法的让人们监视自己,向他们展示自己的超能力,但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人们的肯定。人们跟着时下的潮流之风每天都要去看一次饥饿艺术家的表演,没有任何理由,只是赶个时髦罢了。人们对饥饿艺术家的赞赏也是对饥饿艺术家行为的一种曲解,或许在观众看来,饥饿艺术家之所以应该被赞赏并不是因为他能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依然能延续生命,而是惊叹于艺术家居然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偷偷进食,并没有人真正理解饥饿的艺术,因此,即使艺术家曾经名声大振,他也是可悲的,因为他的艺术实际上是被观众亵渎了。而后期饥饿艺术家来到了杂技团以后,更是得到了惨不忍睹的待遇,他已经完全不能勾起人们的兴趣了,即使他自称自己的技艺完全不减当年,但是他依旧只能是人们去观赏野兽是被带过一眼的角色,直到他要死的时候依旧没有人理解他的艺术。饥饿艺术家的另一可悲之处在于,自己对艺术的追求永远的不到满足。饥饿艺术家永远都觉得自己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然而一旦到了四十天的时候他就不得不被经理硬生生的拖出来,吃令他恶心的食物。然而经理这一决定的理由是四十天之内人们可以被各种广告吸引而来,然而四十天之后,人们就会疲乏,表演场就会门庭冷落。因此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艺术家不得不牺牲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因此他永远都得不到满足。

卡夫卡的小说一直都是学界研究讨论的焦点。无论是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家、现代主义理论批评家还是当代前卫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寻出大量的因素来为其理论作支撑。从中我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他的小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仅植根于卡夫卡对于人性和世界的洞察,也来自它的文体和形式的新奇。《饥饿艺术家》最为完美地展示了卡夫卡小说的写作技艺:一种不断翻转、在众多可能性之间不断滑动和制造反讽的艺术。

5.艺术观后感 篇五

南溪五中

王磊

宜宾这座美丽的城市,给人带来了多方位的需求。鲜美的鱼,清新的茶,醇香的酒,物质的需求并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大江冲出来的文化也同样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今天在宜宾六中的艺术展厅中进行了一次艺术的遨游,使我的艺术观有了新的认识,让宜宾的石文化、竹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和长江文化融入到课堂。

一、石文化

“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冲出了一件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观赏挂在墙上的石刻作品,从作品中去了解六中的发展历史,作品是那样的震撼,带着每位观赏者看到六中建校史的一步步发展。鹅卵石在艺术家的眼里变得富有诗情画意,中国画的意境在石文化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用小鹅卵石点缀的梅兰竹菊,让人体验到艺术的真谛,陶醉在石文化中的我迟迟不愿离开。

二、竹文化

南方的空气中总是青青草香中带着泥土味,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宜宾儿女离不开风骨亮节的竹文化。大量以竹为题材的中国画供欣赏者欣赏,竹之韵,韵味十足。欣赏到一幅横批是竹怀心志的对联,“高风亮节立天地,虚怀若谷住人间”,书法劲道。“虚竹品自高,江韵润书香”艺术家在斗笠上进行绘画,题材展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光荣。竹签上的绘画有文人画的情趣,远离城市的喧嚣,悠然自得地过着乡村生活,让艺术在“静”的生活中渲染。欣赏着那一朵朵像花一样的油纸伞,让我回忆起《再别康桥》里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三、酒文化

将谷类磨碎,煮烂,加入谷壳以便提高蓬松度,加入曲,发酵,蒸馏出酒。用艺术的形式描绘整个过程,开粑、落缸、寖米、蒸饭到品酒,用特有的艺术材料来进行表述,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有许多剪纸艺术来表现酒文化,色彩分明,技法精湛,各具特色。

四、饮食文化

大家一起品茶、聊天、吃燃面等这样的生活场景在宜宾随处可见。用彩艺的表现技法,形象生动地展现每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艺术的饮食在展示台上更直观形象的立体展示,活灵活现的饮食作品恨不得伸手抓来尝尝它的味道,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看其景,入其味。

五、长江文化

长江养育了宜宾人民,乘坐着人民路小学的船感受蜡趣和陶艺进入展厅,让蜡染进入课堂,再现儿童的天真童趣,表现人性的真善美、传承和发扬三江民族传统工艺美术。长江艺娃用泥当笔绘出了好奇心,绘出了创造力,绘出了最美童年。陶艺的船长带着嘻哈的船员进入新的世界,扬帆起航。每一件陶艺作品都是精雕细琢而成,让人目不暇接,情景丰富多彩。有三人围在桌子上吃宜宾特色的土火锅,划着拳,表现的绘声绘色,大黄狗伸出那红红的大舌头,整个场景给人其乐融融之感。

6.798艺术区观后感 篇六

我早就听说过,在北京朝阳区大山子,有个798艺术区。那一地区在50年代,曾经是前苏联和东德援建我国最大的电子工业区。也曾经辉煌过。

那天我突然也想去看看,我家离那里坐车还算方便,但我一到东直门就有点不知所措了。说实话,那一地区的变化太大了,连我这老北京都找不着北了。以前的东直门一带,还相当的落后,路窄车稀人也少。看看现在东直门,马路上车水马龙,高层建筑鳞次栉比,恍如隔世一般。糟糕的是我一时找不着车站,后来我跟着两个外来年轻人的后边,才找到车站,真是惭愧呀,给咱北京人丢老脸了。我深感己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也许真的老了。

到798来参观的人,大都属于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年轻人,也不乏外国人,我算是鹤立鸡群了。这个艺术区特别有意思,它即是艺术区,向大众展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又是生产区。有些厂房和车间里,工人师傅们还在辛勤地工作着。我曾推开一扇门进去,被里面的景像吓一跳。里面机器马达轰鸣,机油味扑面而来,工人师傅们穿着油吃麻花的工作服,像辛勤的蜜蜂一样忙碌着,这种环境我非常熟悉也特别亲切,因为我也曾经在这种环境里工作过,为社会也做过贡献呀!

我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店里,发现了几幅装饰在相框里的艺术画。挺幽默的,但文字更幽默,看了忍俊不禁。我将文字记录下与大家分享。

798艺术区观后感二

北京早已经不再“宜居”了,然而在798的艺术氛围还是让人感觉到精神的慰籍,思想是奔放的,表现手法是犀利的,没有人去管生活中的是是非非,让你在心灵的天空中自由的漫步。

红砖的老房子让我们想起80年代工厂的轰鸣声,穿着蓝色工作服父母们穿梭在其中,我们放学后边玩耍、边等父母下班!感觉父母们工作是充实的,工友情谊是深厚的,叔叔阿姨的和蔼可亲的,我们的童年精神上是快乐的!

面对奔放的艺术作品,不由得起第一次拿起笔画画的感受,纸是粗糙的,带着天然的机理!笔是最普通的中华牌2B铅笔,当时市面上很少能看到“自动铅笔”呢!纸与笔的接触,慢慢留下了涂鸦的痕迹,随着懵懂思想的游动,画出我们眼中事物模样,去被大人们当作“简约”艺术作品,可与凡高、莫奈的艺术成就相媲美。然而,目前电脑艺术设计已经逐渐使设计师艺术的想象力缺少,表现手法日趋的相同,快餐式的设计更多的依靠图片素材,抄袭现象严重,设计的原创性又在哪呢?可悲啊!

798不是什莫艺术区,是艺术人的生活区!普通人看来这地方有点怪,变形的人物,宣泄的色彩、一群疯子在画呀画啊,知道外面东发生了什么吗?这种看法的人一定不少,我可以打个简单比喻来解释这个问题,就好比动物园中人隔着护栏看猴子。人说:“这些猴子就会傻吃颞睡的,逗人开心”,没准猴子正和同伴说:“你瞧这帮人还不敢快工作,都要没饭吃了,还有空看我们笑呢”。我打这个比喻不是在讽刺什么人,希望大家能明白个体的人在追求上是不相同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必要不同的人群互相鄙视,还是求同存异的好。艺术人用自己的人生观看待世界,用自己的艺术手段表现思想;普通人可默默的欣赏,也可参与其中国共产党享乐趣!

798艺术区观后感三

今年是北京798艺术区所在地718大院走过50周年,9月28日-10月15日,一场名为“创意建筑——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记忆”的大型创意建筑展览将在798广场4号地举办。(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展览汇集近年来国内具有影响力、地标性的经典建筑,以图片、模型、装置、雕塑的形式,在创意文化节上亮相,向世界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进程及创新意识。

去798创意广场,给我的感觉像是个工厂,是一个像部队那样纯粹的地方,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能体会到工业、艺术、商业的痕迹在798的厂房里混居着、发展壮大着。798艺术区作为北京当代艺术的聚集区,已经逐渐成为北京市和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标。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这些创意产业基地大多建在原有的老工业建筑内,如老厂房、老仓库等,为这些本已废弃的历史建筑注入了新的产业元素,使得工业建筑在艺术产业的大潮下焕发出生机。

现在,798艺术区包括画廊、出版、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家居设计、音乐演出、影视播放、艺术家工作室等。此外,各种各样的绘画展、摄影展、实验戏剧、音乐会、时装发布会等艺术和商业活动每天都会在798艺术区上演。一些世界著名品牌也看中了798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影响力,纷纷选择798艺术区。这里都市工业园区变身艺术园区、逐渐成为时尚的发源地。以优越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的综合实力、日益扩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高度云集的文化创意人才,为朝阳区具备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并形成多元化、发散性的发展局面。

798艺术区观后感四

——9月21日游“798”

人员:美术组教师

周一,798艺术区尤伦斯美术馆有个展,我们美术组的几位老师去看了,整个展览像个庞大的工程,其作品的庞杂程度不是一般艺术爱好者可以理解的。一直认为邱志杰的作品和人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每个作品都是个自闭但又充满张力的个体,而且作品本身都透露着邱志杰作为一个艺术家对作品的控制欲是很强烈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作品和他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甚至整个创作的思维是非常私人化的,但是他似乎又不想过多表达关于作品的创作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某种神秘感就产生了……

与画家相通的是他的绘画作品,我长久地停留着一动也不动,任凭这不可表达的整体,在天空的静谧及这一时辰的忧郁中慢慢地渗透入我的身心。我不清楚心中萦绕着什么,也不能将之表达出来,那是难以名状的时刻,我身心中好像某种东西开始入睡,而某种东西正在苏醒。(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景观、观景台以及内部全是白色背景,艺术家企图通过用这种静默而且封闭的方式观看远景来启发观者对自身的沉思和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脱掉鞋子走进去,一切都是白色的,让观者似乎感到到了一个神秘的环境,像梦一样。这个装置作品好像一个过滤器一样,将走进去的观者复杂的生活记忆给过滤掉了,在那个作品里只有静默的呼吸。

“鸟儿飞过天空,不留下任何痕迹,但它仍欣喜,曾经飞过。”——泰戈尔

“常常一个人,想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在脑子里营造出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每日优游于这心造的封闭的世界中,浑然无察。” ——韦尔乔

7.浅谈艺术的创造者——艺术家 篇七

艺术家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这两大特点相互结合相互制约。

艺术家所具有的主体性, 指忠于内心, 是艺术家情感特性的体现。艺术家是艺术作品创造的主宰者, 需要对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 只有积累丰富饱满的人生经历, 成为一个思想者, 内心需要更深刻的人生感悟, 艺术家才能在艺术作品中流露出真实情感。真正的艺术家, 是志行高洁淡泊名利的, 他们心系社会, 例如19世纪画家库尔贝, 在他的画作中, 记录的是最真实的人文生活场景, 1851年展出的《石工》, 这幅作品表现出采石工正在工作的场景, 画面中的人物真实自然, 平凡而又质朴, 真真切切的描绘出当时采石场环境下的劳动人民, 库尔贝在艺术上是一位革新家, 他在反对学院派的斗争中做出了贡献, 他和杜米埃等人为艺术走向现代化、生活化、真实化以及为开拓现实主义的绘画道路所作出的功绩给予充分肯定。2当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时, 前提是对生活的观察积累, 其次是对所积累的物象进行加工。例如, 徐芒耀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是实现了人物与物景之间的角色互换, 他的作品《我的梦》系列, 体现了画家的臆想, 将现实与梦幻, 真实与虚幻结合起来, 画面呈现出神秘与荒诞的意蕴, 打破了空间与人物、现实与想象的阻隔, 完美的将个人绘画意识与观察物象的有效结合, 成为中国当代具有影响力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艺术家需要具有浓厚的情感特征, 即对艺术的强烈激情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是一种对艺术的热爱与热情, 在艺术创造中起“推动”的作用, 一切成就源于热爱, 只有热爱, 才会用心;只有热爱, 才会具有对艺术的献身精神;只有热爱, 才会忠于内心。

同时, 创造性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特点, 一位艺术家要具有一定的艺术资质, 即要有卓越且不平凡的艺术资质。这种艺术资质可分为:观察力、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积累, 能使其内心对人生具有一定的深刻感悟, 艺术家犹如一名思考者, 只有内心的丰富与强大, 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这便是观察力与感受力的完美结合。那么, 艺术家还要拥有“记忆力”的艺术素质的原因是, 在艺术家观察事物且感受事物后, 还需要艺术家把零散的、不规整的记忆碎片合成一个完整的场景, 补充一部分的不完美, 使画面在画家心中思想更加饱满。例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最初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形象, 是人间最美的女性的结合体, 他凭借精细的观察力与记忆力, 从而创造出最美圣母的形象, 正是拉斐尔卓越的艺术素质, 使得他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想象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具体特征, 更忠于艺术家的内心层次, 是完全从无到有的过程。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充分表现出的积极的创作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整幅画面体现出荒诞且不合逻辑的视觉感, 三个静止的表, 一个被搭在树枝上, 一个在方台的边缘仿佛即将融化, 另一个横卧在奇怪的生物之上, 背景则是加泰隆的风景, 各各物象细节精美写实, 手法高超, 将想象与暗示运用到极致。

后人区分很多形容卓越艺术家的词句, 例如“艺术天才”。我认为, 每一个独立的个体, 都是从一般艺术上发展起, 不同于其他的是, 这类人比常人的艺术技能训练更加刻苦, 在不断艰苦探索中, 并加以思想的深化和艺术修养的提高, 用审美能力与艺术技能相结合, 从而整体提高创作境界。若一个“天才”, 不去刻苦潜心训练专业技能, 那么他的内心的创作灵感是无法表达在作品之中的, 所以, 后天的训练是为先天的灵感做准备的。例如梵高, 出生于, 1853年且1879年开始绘画, 接触绘画已将而立之年, 在梵高早期创作中, 他的绘画风格深沉且厚实, 这与他之后的绘画风格有很大差异, 其成因是曾在矿区工作时受到巨大打击, 但却在迷惑与困惑中找到一生的归宿, 他喜欢米勒和伦勃朗, 在纽南时期就开始自学苦练素描, 为其今后创作奠定了一定的绘画基础, 在阿尔时期艺术创作进入了高峰, 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他更具有绘画天赋的一面, 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极富天才的独特视角和丰富的情感, 是指在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使之达到他一生的绘画创作高峰。

此外, 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艺术家与社会生活具有时代与民族的特性, 艺术家并非独立存在的个体, 他们与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方面息息相关, 如政治、道德、经济等。例如王悦之的《弃民图》表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的流亡生活, 采用卷轴画的装裱方法, 具有民族特色。《台湾遗民图》描绘三位妇女手捧地球模型作祈祷, 富有装饰性, 融中西画图案为一体。其次, 艺术家的社会生活体验对艺术家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社会生活的体现对艺术家的心灵感悟起了决定性作用, 例如刘晓东的完虐现实主义, 当时身为知识青年, 他对生活的无聊精神冲突, 他的作品仿佛都处于瞬间被静止而定格在画面上。

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 对现今社会生活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并非人人都是艺术家, 艺术家是集创作灵感与绘画技巧于一体, 用他们的灵魂精神来创作。

摘要:艺术世界是由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者共同构成的, 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先决条件, 起着主导作用, 而艺术欣赏者则与艺术作品共连, 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艺术家的创作前提和创作过程, 因此, 本文浅谈艺术的创造者, 也便是艺术家, 从艺术家的特点及价值等方面, 更深入的剖析艺术家。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作品,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春著.《西方美术史教程》.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5.

8.不懂数学的艺术家不是好艺术家 篇八

我们先来把雕塑界的大美女《断臂的维纳斯》稍稍改变一下:

变化一:保持女神的身高不变,将女神的上半身(头顶到肚脐的距离)增长,下半身(肚脐到脚底的距离)减短。

变化二:保持女神的身高不变,将女神的上半身减短,下半身增长。

是不是觉得变化后的“美女”变得好畸形哇⊙v⊙,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了简便,我们不妨将女神“简化”成线段AB(见图4),

通过测量及计算可以发现:

AC/BC=BC/AB≈0.618

“0.618”,好熟悉的数字,是不是在哪里见到过?哎呀!这不正是咱们九年级数学课本里面说的“黄金分割数”吗?

科普时间到

据说,公元前6世纪的某天,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路过一个铁匠铺,突然被一阵清脆悦耳、宛如天籁的打铁声吸引住了。他驻足细听,凭直觉认定这声音有“秘密”。于是他走进铺里,仔细测量了铁砧和铁锤的大小,发现二者长度的比例近乎1∶0.618……

想不到吧?“黄金分割”的发现竟与音色有关,这就叫“不懂艺术的数学家不是好数学家”!

除了最简单的线段的黄金分割,我们生活中还常遇到黄金长方形。请看图5:

在长方形中,点为边上的一点,满足的条件,点称为边的黄金分割点,且有.

这种长宽比的长方形特别美观,所以被称为“黄金长方形”。

古希腊建筑的杰作——供奉雅典娜女神的帕特农神庙,即使历经无数岁月,依旧是那么的磅礴大气、雄伟端庄,这得益于它在设计上多处运用了黄金长方形的原理。你可以结合图6给的提示,数一数它用到了几次黄金长方形哟。

为什么有些同学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有些同学的字却不大如人意呢?这背后也有黄金分割在“作祟”。

在汉字书法艺术中,笔画造型和间架结构是构成一个字美感的两大要素。一个汉字,除了笔画造型美观,还要间架结构比例得当、重心平稳,这样汉字的美才能得到完美体现。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在《论书绝句》中写道:“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得证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意思是,把握字的间架结构比设计笔画造型更难,这是因为间架结构会涉及众多笔画之间的纵横、聚散关系,它们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不过自从找到了“黄金律”之后,对间架结构的把握就觉得好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自如了。启功先生诗中的“黄金律”,不用说就是黄金分割理论了。具体是怎样呢?我们来看看。

启功先生认为一字之重心,不在一点,而在四点。那么这四个点如何安排呢?如图7,将一张正方形纸划分成纵横十三路的正方形网格,仔细看看,四个重心点是不是刚好位于从边框数起第5个格子的交点处?也就是说,这四个点分别位于它们所在的线段长度的处。而是多少呢?不正接近0.618吗?

神奇吧?你要是在练字过程中长久没有明显进步的话,不妨试试运用“书法黄金律”!

看了上面那么多有趣的关于“黄金分割”的介绍,某栗子可是闲不住了。经过一番查找,某栗子发现了生活中更多跟黄金分割相关的实例!看完之后,某栗子可是受到了大大的“惊吓”:原来黄金分割这这这这这么神奇、用途这这这这这么广泛!某栗子已经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了——

★当大自然的气温在23℃时,与人正常体温37.2℃的比值将近0.618,这就是最舒适宜人的气温。现在,你知道在夏天空调设定在多少摄氏度是体感最舒服了吗?

★有人对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 乐曲中最感人的高潮旋律出现的时间,大多数与整首乐曲时间的黄金分割点相接近。

★在摄影艺术中,特别讲究将一张照片分为9个黄金长方形,中间一个长方形的4个角为4个黄金点,照片主体的位置越靠近黄金点,其主体形象就越鲜明、越突出,越具有开放性和感染力。

……

你还能不能发现更多的生活中的黄金分割呢?比如8开、16开、32开等纸张的剪裁,向日葵花盘中的螺旋角度,门、窗、桌子等的尺寸……欢迎大家跟身边的伙伴以及某栗子分享哟!

上一篇:高级技师工作业绩证明下一篇:汉语歌曲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