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物象鉴赏

2024-06-30

诗歌鉴赏之物象鉴赏(共8篇)

1.诗歌鉴赏之物象鉴赏 篇一

【教案】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

——思想感情类比较

复习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学习答题思路,重点掌握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2、通过诗歌比较鉴赏,训练思维,提高诗歌鉴赏能力。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

考纲回顾: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曾经说:“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诗人作诗其情其志均见于语言,而唐诗、宋词、元曲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精品,所以我们要学习它,要鉴赏它。再者,古人读诗特别注重以诗论诗,有了比较,就能对诗歌有更深刻的认识。从2005年高考起,命题人就将比较阅读引进到诗歌鉴赏中,考查大家阅读、分析、比较、评判的能力。这一变化成了诗歌鉴赏主观题命题的新亮点。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来探寻一下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的答题策略。

那么什么叫做比较鉴赏呢?同学们请看:

(幻灯片)所谓比较欣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比较、鉴赏、赏析。当然目的是为了提升我们欣赏水平,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比较鉴赏的原则:

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方法:求“同”关键词;析“异”关键词

二、典例精析

同题材或同题目的诗是文学史上的常见现象。既然有同题诗,自然就出现了比较。因为“同”,就易使人同中求异,品第高下,衡量优劣。命题人从这一角度命题意在引导读者学会以诗的眼光去发现诗美,品赏诗美,给考生以有益的启迪。

1、辽宁卷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6分)分析:求“同”关键词: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

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体味情感

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是“课内知识课外考”,这一原则在诗歌鉴赏中同样得到体现,命题人常常将所考查的某一句与课文中学过的相关 句子列出来,要求考生从思想感情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比较,既能检测考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重视课本,又能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一举两得。

2、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1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比较情感异同: ①“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求“同”关键词:自许;鬓虽残、衰鬓斑

答案: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存“异”关键词:谁知、心未死;空、衰、斑 答案: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三、实战演练

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细草摇头忽报侬,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荷花入暮犹愁热,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1、比较表现手法

求“同”关键词----

拟人

2、比较情感

存“异”关键词--回首 背 低 藏 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四、小 结

诗歌鉴赏比较原则: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比较思想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比较表达技巧: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附:诗歌鉴赏比较类试题做题方法小结

(一)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2、找准切入点。或从标题入手,或从作品中所选取的物景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词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句入手,或从作品中带有色彩的词语入手,或从作品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或从作者生平情况以及艺术风格入手,或从注释入手。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4、有时还要结合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爱好来评价。

5、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要点齐全。

(二)要注意的几点

1、明确题干要求

2、分析相关内容注意

(1)在背景中理解文本,在文本中推敲语言。

(2)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内容孤立分析,内容凸显情感,景物孕含情感,在对内容的比较上引出思想情感的不同才水到渠成。

(3)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以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经历.思想和艺术风格。

3、精心组织答案

(1)应明确鉴赏的文体归属,(2)应知晓鉴赏的角度和内容,(3)应掌握基本的表述格式。

4、形成文字

(1)只要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故应扣诗歌本身来阐述。

(2)紧扣要求。要看清比较鉴赏的内容及要求,依照要求作答,不可节外生枝,答案尽量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要点要齐全,不能遗漏,注意表达文字的切入点。

(4)认真推敲用语,答案力求表达流畅,用语要准确.简明.规范。

(5)注意表述严密,条理清晰

结尾语:同学们,诗歌之比较鉴赏,除了比较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外,还有更多的方面,希望大家课后多加研究,总结规律,灵活运用。

五、作业布置

2.诗歌鉴赏之物象鉴赏 篇二

一、知人论世

一个时代的诗人无论生活在世俗官场还是生活在深山老林, 都会毫不例外地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 于是便有了建安风骨、盛唐气象。盛世的豪情和乱世的感伤都会诉诸在诗人的笔端, 所以要想读懂一首诗必先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譬如2009年广东卷:

【注】 (1) 瞿唐:瞿塘峡, 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 安史之乱后, 杜甫曾困居于此。

(1)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注释明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后漂泊西南时写下的, 因而我们很快就判断出这是一个动荡不安、国事维艰的时期。而杜甫又是一个“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的系念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伟大诗人, 漂泊西南时期, 时代的动荡、个人的坎坷使得他一有触动便悲慨满怀。这一时期杜甫的诗或感伤国事艰难, 或叹息民生疾苦, 或写怀友思乡, 或写自己穷困潦倒, 于是我们就会很从容地得出答案———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 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当然, 要做到知人论世, 我们平时必须注意搜集整理诗人的资料, 建立诗人的资料库, 正如古人所云:“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

二、体会意象、意境

中国古代诗人大多较为含蓄, 他们的诗歌往往通过意象、意境来表情达意, 因而读古代诗歌时从意象、意境入手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 什么是意象, 什么又是意境呢?所谓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诗歌创作过程中, 诗人的“心”和外在的“物”是互动的, 这一点, 六朝时期的刘勰早就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

是以诗人感物, 联袂不穷。流连万象之际, 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 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

这段话的意思是客观事物会引发诗人无穷无尽的联想, 诗人流连万物之间, 所写之形象既具外物之形, 又与诗人之心相谐。而某些客观物象一次又一次地被赋予了某种特定含义后, 就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些典型的意象, 比如菊的高洁, 松的坚贞, 细雨梧桐的愁思, 等等。于是读到“采菊东篱下, 悠然南山”时, 我们会想到陶渊明的洁身自好的隐逸情怀;读到“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时, 我们会想到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一首诗中多个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在一起又营造出意境。比如: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 《雨霖铃》) 这句中寒蝉、长亭、骤雨三个意象便营造了深秋季节凄凉的意境, 我们很快判断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伤感、凄婉的。在读到“多情自古伤离别”时, 我们便豁然开朗:这首词是写离别的伤感的。譬如2010年江西卷:

(1)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这里直接考意象的含义, 我们联系所学过的诗句“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杜鹃啼血猿哀鸣”等诗句马上就会得到“子规”意象的含义:杜鹃鸟, 俗称布谷, 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传说中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 声音凄切, 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三、品味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诗歌的思想情感最终都要通过具体的词句来表达。如果读诗的时候过不了语言这一关, 就无法谈什么鉴赏。所以, 突破词句障碍, 疏通诗意是鉴赏古代诗词的基础。中国古代诗歌大多篇幅短小, 而又要表达丰富的含义, 这就注定了其语言要精练。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说, 王安石在作“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时, 最初不是用“绿”字, 而是用“到”字, 又改为“过”字、“入”字、“满”字等, 改了十几遍, 才定为“绿”字, 从而使这首诗顿添颜色, 充满生机。“绿”字的用法受到交口称赞。另外,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推敲”的故事都说明古人作诗时注重语言的锤炼。至于“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贾岛, 《题诗后》)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 《苦吟》) 就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了。那么, 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就一定要学会品味语言, 品味那些意蕴丰富、寄寓深邃的语词,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诗眼。由品味语言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深情的凝望。譬如2010年广东卷: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词中“隔”字一语双关, 表面上是写茫茫江水、迷蒙江树阻隔了抒情主人公极目远眺的视线, 实际上却传达出了抒情主人公无法与远方亲人团聚的失望惆怅的心境。如果平时没有品味语言的习惯, 考试时就很难做好此类题目。而且此类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 仅2010年就有广东、江苏、重庆、湖南、福建、四川等六套试卷设置了此类题目, 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3.诗歌鉴赏之动静结合 篇三

动静结合是运用动静相衬的方式来描写景物,进而形成一种情趣或境界的艺术手法。在写景诗中常用。通常由动景和静景两部分组成。这里,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动景,它不仅指声响,还包括动作以及化静为动等现象。如以下三例:

①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王庭珪《移居东村作》)

②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陆游《幽居初夏》)

③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姚范《山行》)

①中以鸟的鸣叫声反衬东村环境的幽静。动景为声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②中,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此地环境清幽。湖水涨满,有时能看到鹭鸟悠然飞下;青草深处,到处回荡着蛙鸣。这两句的动景除了蛙鸣外,还有鹭鸟时而飞下的动作,它们共同衬托出初夏时节居处环境的宁静清幽,意境和谐。③中“绿”字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带了宾语“蘼芜”,化静为动,意为“使……变绿”,似乎将蘼芜由黄变绿的过程真切地呈现在了眼前,具有了动感,同时使无形的春风变得有形,是它的魔力给蘼芜涂上了绿色。

根据动静结合的方式和艺术效果,我们把这种手法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以动衬静,衬托出环境的静、寂、幽、深。动景是陪衬,静景是重点,是基调。如孙觌的《吴门道中》(其二):

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

数声好鸟不知处,千丈藤罗古木昏。

这首诗着力呈现乡村恬静宁谧的风光。黄昏细雨,宅门深闭,古木藤萝,翠绿幽深,村落掩映,炊烟袅袅,一派静谧的乡村烟雨图。静,是基调,是诗人要着力表现的,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鸟鸣更加衬托出这一基调。

2012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宋朝李纲的词《望江南》:“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针对此诗,命题者设计的一道试题是:“‘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其参考答案给出了三个要点,其一是:“‘冰散响描写清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可见,命题者把以动衬静作为一个要点加以考察。

二是动静相衬,相映成趣。动景和静景皆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没有侧重。如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这支曲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繁华富庶、明丽淡远的江南秋景图。前三句为静景,烟波浩渺,荷花丛生,两岸人家雕梁画栋,鳞次栉比,自然之美陪衬人间之繁华;紧接着四句为动景,沙鸥飞舞,珠帘漫卷,画船渐近,酒旗摇曳,真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只有静景,显得单调,只有动景,显得浮躁,二者相互映衬,相映成趣,江南秋景才如此令人心驰神往。

2012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选的是明代金銮的《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围绕这首诗,命题者设计了两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表达题。其中第一道选择题的第三项是:“三四句写柳堤晴日静景,五六句写雨天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显然,这个选项意在考察学生对动静结合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柳堤,诗人着重呈现它茂密繁盛的的特点。如果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去理解,那么,三四两句是静景,重点在于突出柳堤之长之茂密繁盛,五六两句飞燕落花,香雨暖风是动景,重点在于突出柳堤之盎然生机,动景静景相互衬托,共同构成柳堤的美景,不是简单的以动衬静,因为其重点不是突出柳堤的静。可见,这个选项是不妥当的。

三是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增强动感,化无形为有形。如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上片写羁旅漂泊之苦,下片写思想心切和流光飞逝。后三句便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红”“绿”二字本为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樱桃”“芭蕉”,这样一来,把不容易觉察到的颜色变化变为可以捉摸的充满动感的过程,而这似乎可见的颜色变化过程也伴随着时间飞逝的过程,同时寄寓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2012年辽宁省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宋朝张耒的《初见嵩山》:“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针对此诗设计的一道试题是:“‘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其参考答案为:“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显然,化静为动成了这道题的考察重点。

事实上,事物之间的类别界限本来就是模糊的。况且,诗歌鉴赏这种审美活动主要基于主观判断,感情成分多一些,这就造成类别界限很难完全划分清楚。比如本文提到的动静结合的类别,前两者有时候就很难区分,因为某一首诗或某些句子确实兼具二者的特点和艺术效果。如王维的《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其中,第三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潺潺溪水从乱石中穿过,发出细碎的喧哗声,这句是动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幽静和谐,这句是静景。二者都是青溪附近山水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同时,也是以动衬静,小溪的欢唱更加衬托出了环境的清幽。

可见,鉴赏诗歌时,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具体作品做切合实际的分析,胶柱鼓瑟是不行的。如此说来,为动静结合区分类别还有什么意义呢?当我们有这个疑问的时候,说明我们仍在用自然科学思维来审视文学艺术,希望能有百用百灵的公式、定理或者其它一刀切式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艺术,其实,这是违背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规律的,文学艺术有其自身特点,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模式。我们对动静结合的特点加以细究,既加深了对这一手法的理解,增强了答题的针对性,也有利于深入理解诗歌作品。

在教学实践中,动静结合的手法经常出现被过度使用的情况。因为找到动静和静景似乎很容易,学生经常不加辨别,轻易就认定某处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事实上,尽管能找出动景和静景,但不一定就能构成动静结合的手法。如苏轼的《望湖楼晚景》: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熙宁五年(1072)苏轼被派遣担任杭州州试的监试。试院余暇,得以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闲坐,写下这首诗。当学生面对这首诗时,一下子就认定它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认为一四两句是动景,第三句是静景。如果不考虑整首诗的情境,孤立地看这几句诗,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可是当我们把这些诗句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看的时候,这首诗与那些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的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横风吹雨,来势凶猛,霎时,雨收云散,海阔天青,电光如蛇,间或穿梭。此诗为我们呈现了傍晚时望湖楼所见的壮美之景,并于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中寄寓了人世沧桑的感慨。而我们所接触到的运用动静结合的诗通常呈现的是赏心悦目的优美,以及恬静、幽深、宁谧的境界。

最后,简单说说答题注意事项。首先,我们必须整体把握诗歌作品,摸清其主题和风格。如果确认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在表述时应该将动景和静景的内容写出来,最后分析艺术效果。艺术效果必须结合具体内容回答,前文提到的“衬托出环境的静、寂、幽、深”“相映成趣”“增强动感,化无形为有形”等说法只是一般模式,我们必须结合具体诗句加以阐释,像那道辽宁考题所给的答案“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就是很好的例子。

附2013高考语文辽宁卷的诗歌鉴赏试题中的第8题,有助于区分动静结合和视听结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 轩 诗 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4.诗歌鉴赏之物象鉴赏 篇四

一、课堂练习:

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四)。

2、谒 山 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麻姑]是古代传说中的女仙,曾自称在短时间三见沧海变为桑田。

①“触景生情”是诗人创作的直接原因。从这首诗的内容上看,这“景”当是

诗人登山远望,见夕阳西下、水去云回之景。②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要点:景、情、境

诗人看到日落西山,流水东去,白去归去的景象,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沧海来阻止时光的流逝,(步骤一、二)诗人的想像新奇,整个画面奇幻而瑰丽。(步骤三)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怅恨(步骤四)

3、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起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即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景色: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分析: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情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迈。

二、巩固练习

4、【2009·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考点】第一问: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 第二问: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个性解读

【解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鉴赏】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5、【2009·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考点】第一问: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 第二问: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 【解析】第一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第二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句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思路分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诗歌鉴赏】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安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连破泾邠二州,攻占唐都长安达十三天。此次进犯被唐军击退之后,他们又从与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发动进攻,在同年十二月,又连破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广德二年春,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游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诗的后两句“更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主将兼诗人所发布的战斗命令——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让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5.诗歌鉴赏之语言 篇五

第一讲诗歌的语言种类

诗歌的语言从内容上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四类。

1、意象语言

诸如菊、松、燕、雁、云、雨等出现作者笔端,蒙上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借以表达一定思想情感的语言。(见上章附表)

2、情感语言

它可分为显性语言和隐性语言。显性语言直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毫不隐讳,直接抒情,如“哭”“笑”“哀”“悲”等;隐性语言则委婉含蓄,引而不发或引而待发,如“冷”“凉”“凋”“荒”等。

例:灞上秋居马戴

灞原风雨定⑴,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⑵,何年致此身。[1]

注:⑴灞(bà)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⑵郊扉:犹郊居。⑶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作品鉴赏

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诗的首句写诗人与情人梦中重聚,难舍难离;第二句写依旧是当年环境,往日欢情,表明自己思念之深。第三句写明月有情;第四句写落花有恨。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前两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了。

诗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谢家”,代指女子的家,盖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人。大概诗人曾经在女子家里待过,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见过面。曲径回廊,本来都是当年旧游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地进到了她的家里。这里的环境是这样熟悉:院子里四面走廊,那是两人曾经谈过心的地方;曲折的阑干,也像往常一样,似乎还留着自己抚摸过的手迹,可是,眼前廊阑依旧,独不见所思之人。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周邦彦《玉楼春》词:“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一种物是人非的依恋心情,写得同样动人。然而,“别梦”两句却以梦境出之,则前此旧游,往日欢情,别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梦里也难寻觅所爱之人,那惆怅的情怀就加倍使人难堪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作者问: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这后两句诗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

正因为这首诗是“寄人”的。前两句写入梦之由与梦中所见之景,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鱼沉雁杳,有点埋怨了。“花”固然已经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还是多情的,诗人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彼此一通音问的。

这首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而又含蓄深厚。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运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3、象征语言

有些诗句作者赋予它表面语义之外的另一种特定的语义,或全诗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某些人生思考。以说理诗居多。

例:观书有感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1)艨艟[音“蒙冲”]:古代战船。也作蒙冲。(2)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3)中流:水流的中央。

【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析赏】原诗是说:江边停泊着一艘大战船,水不深,船搁浅,怎样也移不动;昨天夜里江边春水涨高了,只见那大船已如羽毛般轻轻飘浮在水面上;想到早先浅水时的想尽办法来推移战船,实在白费力气,看!现在水满了,那船不是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行驶了吗?

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特定称谓语言

在语言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某些特定称谓性的语言,来特指某种特定的语义。在古诗文中运用很普遍。指古典诗歌中常见的特定称谓、典故。(参照“意象”)

第二讲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

一、风格特点

(一)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

1.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

2.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淡质朴、语淡情浓等。

(二)鉴赏语言常用术语汇释:

1、平淡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其中却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又如李煜的《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于平淡之中见新奇。

2、清新自然。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给读者以清风扑面之感。清新之风常见山水田园诗中,以“王、孟”为代表。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风格清新淡雅,最能代表其山水田园诗的特色。孟浩然的诗歌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又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

3、绚丽飘逸或绚丽工整。绚丽工整,或称华丽、工丽。其特点是有华词丽句、文采斐然,用以表达奇巧的情思,又讲究对仗工整。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该诗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之冠”,“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词工语丽,因而博得“旷代之作”的盛誉。此外,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李贺的诗风绚丽华美,如《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玉碎山崩喻众弦齐鸣,以凤凰鸣叫喻一弦独响,以“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又如李商隐的《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及“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无题诗,诗风于工丽中略带沉郁,优美而不失厚重。

4、简洁明快。其特点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干净利落。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又如其《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表现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5、含蓄委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小楼”、“深巷”点明环境静谧幽邃,衬托出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以“春雨”、“杏花”点出江南早春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这两句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慨。又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6、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如杜甫、陆游、辛弃疾,他们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以严格的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而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7、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驰誉诗坛,他的《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8、雄浑壮丽。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

9、豪放旷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高洁特立。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10、幽默讽刺。指诗歌创作中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诗歌举隅: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歌赏析】

这首诗就秦末**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好像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这一句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

次句就“帝业虚”之意深进一层,说是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关河”主要指函谷关与黄河,当然也包括其他关隘、河流,如散关、萧关、泾河、渭河、崤山、华山等。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孙万代诸“龙”之祖。而此时江山易主,“祖龙”一词正话反用,又添新意成了对秦始皇的绝妙讽刺,而且曲折有文采,合乎诗歌用语韵味。

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未冷”云云是夸张的言辞,旨在突出焚书行为的乖谬,实际上从焚书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义旗,前后相隔整整四年时间。

末句抒发议论、感慨。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不是读书人。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过秦论》)的有效措施。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

6.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篇六

2013-12-30

一、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

豪放----婉约-----隽永-----朴素自然----屈原— 王安石— 李商隐— 李清照— 陆游—— 杜甫—— 白居易—— 李白—— 王维—— 辛弃疾—— 杜牧—— 苏轼——

二、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

三、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的词:

1、动词是我们鉴赏诗歌用语的重点,要善于通过动词的使用来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叠词 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4.拟声词

5、色彩词:

四、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例题1 咏柳 宋 ·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示例:“依”字有 之意,(步骤一)写出了柳条 之态,用 的修辞手法,(步骤二)不仅写柳,更。(步骤三,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二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 例2: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 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 形象。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问: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第三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②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例题3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而诗歌的主旨(步骤一)这种 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分水岭 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①一夜声。

【注】:①潺湲:水流动的声音

(1)韩愈在论述七言诗时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六字寻常一字奇。简要指出“溪水无情似有情”一句中的“似”字“奇”之所在。(3分

7.诗歌鉴赏之物象鉴赏 篇七

所谓理智, 这里指的是方法。要准确地解读一首诗, 获得试卷上一个较高的分数, 除需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外, 懂一点方法恐怕是必须的。下面就以2007年福建卷、2008年浙江卷、2008年全国卷Ⅱ、2009年湖北卷为例, 略谈诗歌鉴赏题的应对之法。

例1 (2007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 谢枋得 (1)

十年 (2) 无梦得还家, 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 (1) 谢枋得:宋末信州 (今属江西) 人, 曾力抗元军, 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 绝食而死。 (2) 十年:宋德祐元年 (1275) , 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 家破人亡, 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 (并借梅花的意象) 表现了诗人孤寂寥落的情怀。

(2) 这句诗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例2 (2008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 (1)

(金) 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 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 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 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 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 (1) 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 此诗颔联以____和____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 用典精当, 对仗工整。

(2)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 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1) 屈原白居易

(2) 内容: (1) 漂泊的旅思; (2) 谪官的愁思; (3) 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 (4) 年华易逝的伤感; (5) 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 (1) 触景生情, 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2) 以“羁绪”领起全篇。

例3 (2008年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1)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2) ,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1) 李弥逊 (1085-1153) , 字似之, 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人, 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2)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 想到要把春天网住, 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 小雨霏霏、落花狼藉, 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 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 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例4 (2009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 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 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 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 莫方修芦碍月生。

(1)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 有的是明写, 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 并加以说明。

(2)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1) 过桥人似鉴中行, 暗写人影 (或桥影) 。 (2) 莫方修芦碍月生, 暗写月影 (或芦影) 。

(2) 上句着眼于视觉, 写浮萍破处, 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 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 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 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从上述四个例子中, 我们可以得出诗歌鉴赏题的一些应对之法。

一、知人论世, 结合标题、注解把握诗旨

除一些著名的诗人 (如李白、杜甫、苏轼等) 外, 中学生对试题涉及的大多数诗人的生平并不了解;即便如此, 只要理解该诗可以不联系诗人的身世经历, 那么高考试卷就不会选择作注, 这一方面是控制试卷总文字量和考生阅读量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担心因此误导考生胡乱联系。所以, 但凡诗歌之下出现注解, 那我们通常就可以认定此注有助于考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一般说来, 试卷中的注包括两类内容:一是诗歌中出现的可能影响到理解的难懂字词;二是作者创作此诗时的个人及时代背景, 而这背景又和诗歌抒发的情志密切相关。因此, 一旦试题中诗歌之下出现了注, 就一定要认真地阅读, 以免放走一把命题者提供的打开试题之门的钥匙。

以2008年浙江卷为例, 注解提供了“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一注, 这一内容和回答第二问“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就有直接的联系, 答案中“谪官的愁思”“宦海沉浮的厌倦”都需联系此注得出。2007年福建卷第一问“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2008年全国卷Ⅱ第二问“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也都必须联系注解内容方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二、粗略翻译, 化为散文, 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除读注以外, 将诗歌译成散文也是很好的读诗方法, 这个过程能促使我们不忽略诗歌所表现的任何微小细节。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像翻译文言文那样强调字字落实, 而是只需译出大意即可。当我们从文字层面全面准确地把握了诗歌内容时, 进一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以2008年全国卷Ⅱ《春日即事》为例, 这首七言绝句即使翻译出来也不失其美质。“绵绵春雨就像一张细密的巨大的丝网, 笼罩着世间万物, 是想要网住这易逝之春吗?细雨之下, 满地落英缤纷,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近黄昏了。有谁会到我这被黜之人的冷落之地来呢?鸟儿在暮色中正纷纷归巢, 我也把柴门关上吧。”通过诗歌到小散文的粗略转化, 结合注解中提供的诗人被免职的个人境遇, 诗人所具有的失意的寂寞情怀我们便完全可以体会到了。

三、品意象之味, 入诗歌之境, 准确把握诗人情感

意象乃有意味之物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物象都有各自相对稳定的意味, 如柳 (别情、送别) 、雁 (乡思、信使) 、云 (漂泊、游子) 、竹 (虚心、高风亮节) 、菊 (淡泊、清高) 等, 读诗时要善于抓住意象, 体味诗歌意境。

如《春日即事》中, 丝丝小雨和狼藉落花传达的是绵绵愁绪和伤感情怀, 加之黄昏时间, 车马冷落, 整首诗成功营造了凄凉冷落之境, 很好地烘托了诗人被免职后失意寂寞的情怀。再如2007年福建卷《武夷山中》一诗, 水边独立之青峰, 雨后空旷寂寥的天地, 意象隐蓄清新孤傲之气;另一意象“梅花”则以其雪中绽放、香远益清的形象历来为古典诗词中高洁、孤傲的代名词, 谢枋得以“修得到”与“梅花”相连, 表明了其以梅格自期的志向。所以, 要很好地领会《武夷山中》一诗作者所表达孤傲寥落的情怀, 是离不开对诗中意象准确地解读的。

四、景不会虚设, 情不会架空, 辨清诗中景情关系是走进诗人内心的台阶

中国古典诗歌中, 不少作品都具有诗情画意, 意境优美, 其实应该说具有画意诗情更妥当。画意表明诗中有景堪入画, 而诗情则往往和画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我们鉴赏诗歌谈到景情关系时常说的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这几种表述虽然谈的都是情、景之间的关系, 但彼此之间存有明显区别, 并不能一概而论。触景生情有先后关系, 写景句在先, 抒情句在后, 诗人因景而触发某种情怀;借景抒情的特点是从诗歌字面上看, 有写景句而无抒情句, 诗人之情依托景来表达;融情于景属景中有情, 所以多和借景抒情相连;而情景交融则包括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两种情况, 因此经常可以在诗词鉴赏中看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样连缀表述的形式。鉴于优秀的古典诗歌景不会虚设、情不会架空的特点, 考查情景关系也就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中频现的考点之一。

如《日暮倚杖水边》中首联“水国西风小摇落, 撩人羁绪乱如丝”就是触景生情, 诗人倚杖水边, 瑟瑟西风吹起, 摇落一地黄叶, 眼前的萧瑟之景激起羁旅之客乱如丝的愁绪。而《武夷山中》“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 不言情而情在景中, 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空旷寂寥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属于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若再联系“几生修得到梅花”这句抒情, 则这两句诗在抒情手法上可以说是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五、名称各异, 九九归一, 艺术手法的分析体现读诗“理智”

最能体现考生诗歌鉴赏水平的大概是对艺术手法的分析了, 它要求我们不仅能依靠情感直觉鉴别诗的好坏, 而且能通过理智地分析指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历年来高考都把诗歌的艺术手法作为考查重点是有其充分理由的。虽然各省市高考试卷上对此考点的表述各种各样, 如艺术手法、手法、表现手法、艺术表现、写法等等, 但万变不离其宗, 最终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智分析, 其所涵盖的内容包括诗歌中常见的衬托、对比、烘托, 虚实相生, 正、侧面描写, 赋、比、兴, 修辞, 引用化用前人诗句、用典, 抒情手法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 、多角度描绘 (高低、远近、上下、动静、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的结合) 、象征、先抑 (扬) 后扬 (抑) 等等手法。

如2009年湖北卷《题西溪无相院》一诗就涉及对正、侧面描写, 多角度描绘 (视觉和听觉) 及衬托手法的考查, 而2007年福建卷和2008年浙江卷则都涉及对抒情手法的考查。

8.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篇八

一、具体描写为实,抽象情感为虚。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用具体的事物——绵延不断的一江春水,来比喻亡国之痛的多、深。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这里,愁具有了体积和重量。所以诗歌中具体描写的景物是实,抽象的情感是虚,能把抽象的思想感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的诗歌才是极具感染力的。

二、正面刻画为实,侧面烘托为虚。诗人在诗歌中描写景物时,有时难以正面表达景物特征,或者诗人要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美时,往往会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进行暗示。这种正面刻画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其实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虚实结合。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而每次对月亮的描写其实都是为了烘托诗人的情感。“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时候那种伤感、凄清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用景色描写来烘托听众已经完全沉浸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有余音绕梁的效果,进而烘托出弹奏技艺的高超,“绕船月明江水寒”则烘托了琵琶女孤寂伤感的心境。景物刻画是实,而通过景物的描写烘托出来的情感则是虚。

三、眼前景物为实,追忆过去为虚。诗歌中描写的这类景物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诗人把这些景物写到诗词中,多数是通过对过去的追忆与当前的实景的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春风十里”是虚景,写当年扬州城的繁华景象;而“尽荠麦青青”描写的是实景,写诗人今日所见到的扬州城凄凉的情形。曾经的繁荣与今日的萧条的对比,这一虚一实、对比鲜明的情景,蕴含着诗人对昔盛今衰、盛衰无常的感慨。

四、已经发生的为实,还未发生的为虚。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上片描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和实情,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依依不舍、留恋的情景,是实写;下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想象离别后的景物:一只小船离开岸边,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着柳枝,一弯残月高挂柳梢。着意描绘了词人孤寂的心情,是虚写。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五、本人为实,对方为虚。在抒情性的诗歌中,作者常常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想象将对方的言行写入诗中,从而增强诗词的意趣,开拓诗词的意境,将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这种诗歌,就是今天读起来,我们还会被它的艺术魅力感染。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末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所写的,是一首表达思念妻子儿女的作品,本来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而他却从对方来描写,写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着月亮思念自己。“香雾”一联,描写妻子望月的时间之长,可见盼丈夫早归的感情多么深。有评论家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全诗都从对方写来,都是设想之词,全用虚笔,构思巧妙,所以抒发的情感更加深沉,从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六、眼前看到的为实,想象中的为虚。要表现“竹林桥外锁酒家”的诗意,画家只需画“酒幌”;要表现“深山藏古寺”的画意,只需画打水的“和尚”。在这里,“酒幌”“和尚”是实,“酒家”、“古寺”为虚。在虚与实之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欣赏者的想象。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为实写,三四句为虚写,《梅花落》本是一首曲子,这里写听到笛子吹奏这首曲调,想象梅花片片飘落,随风飘散,洒满天山的情景。这首诗写出了戍守边疆的将士们听到梅花落的曲子从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飘落的情景,抒发了战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诗句,就是诗人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用神奇的语句描写了神仙世界的美好,衬托出现实世界的黑暗,表达了诗人不畏权贵的品质,是虚实结合手法的典型表现。

总之,实境是真实存在的,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是在此基础上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诗词讲究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但无论怎样变化,都是从具体描写到抽象描写,从实景到虚景,从浅入深。它们都能使诗歌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一种深邃空灵的审美境界。

上一篇: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下一篇:小学一年级(除夕)优秀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