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商引资工作会上的讲话(共8篇)
1.在招商引资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一
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非常重要,既是一次总结工作的会议,也是一次表彰大会,更是一次分析形势、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的动员会。刚才,德荣同志对我区去年的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这些意见是经过区委常委会议讨论同意的,是符合东川实际的,希望同志们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会上,表彰了2008年度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先进单位,这些单位是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功之臣,也是推动东川经济发展的有功之臣。对他们做出的成绩,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受到表彰奖励的单位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都要以他们为榜样,争先创优,建功立业,为全区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识务必提高
招商引资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需要,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途径,是增加投入、扩大就业的新载体,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有效举措。一个地方要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是必由之路。
一要高度重视。区委为什么把招商引资工作安排为春节后第一个召开的重要会议,目的就是要引起大家的高度注意,今年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招商引资。2月4日市里召开的招商引资动员会上明确提出,在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中,招商引资所占的比例不能低于40%,招商引资的奖额也不能低于总奖额的40%,并且提出了招商引资是体现第一政绩的要求。因此,全区上下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必须牢记招商引资的任务,必须找准奋斗的目标,必须明白肩负的重担,必须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去年,通过大家的努力,全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15.46亿元,利用外资943.42万美元,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但与全市其他县(市)区的增长相比,我们的成绩只能算是小进步,与全市相比,增幅仍不理想,我区的综合考核在全市仍排在末位。今年,市里下达给东川的任务是内资10亿元,外资100万美元,但东川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自加压力,因此,区委、区政府将今年的任务确定为内资20亿元,外资1000万美元,完成这一招商引资任务,是完成区委二届五次全会和“两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为工业兴区战略的实施打牢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希望大家不要受去年考核排名末位的影响,要知耻而后勇,拼搏奋进,东山再起,以东川负重提速、不屈不挠的精神,努力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的突破,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要认清形势。实践证明,最发达的地区是开放度最高的地区,没有大开放,就没有大招商,没有大招商,就不可能实现大发展。就我区来讲,招商引资是实现工业强区的必然途径和选择,而且我们也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从大环境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许多外企和沿海企业为寻求发展必然将内地和不发达地区作为新的投资选择,这就为我们承接产业梯次转移、吸引外资提供了机遇。从省内来看,昆明等部分中心城市的主城区将实行“退二进三”政策,逐步将第二产业从主城区退出,发展第三产业,以东川的优惠政策和发展的前景来看,将是这些退出二产的最佳落户之地。今年,市委提出当务之急是要“抓项目、增投入、扩内需、促出口、保增长”,长远之计是要“打基础、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谋跨越”的发展思路为我们招商带来直接机遇。从区内来看,优惠政策的优势依然存在,全区上下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熟悉程度明显提高,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具备了一定的招商实力。形势不等于优势,只有全区上下不懈努力,大好的形势才会变成优势,才会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要抢抓机遇。虽然我们在抓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上、方式方法上和思想观念上与
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我们只要创造机遇、把握机遇,招商引资工作是一定会实现突破的。今年只剩10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虽然我们具备许多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但大家要牢记,机遇只会选择有准备的人,如何抓住招商的大好机遇,需要大家敢想、敢试、敢闯。各级干部一定要放开手脚去闯、丢下架子去争、开动脑筋去想,要抓住一切机会、搜集一切信息、抢抓一切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以诚恳的态度、艰辛的努力去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二、思路务必清晰
是否能完成今年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的水平和能力,取决于我们抓落实的决心和态度,取决于抓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集中一切力量,利用一切优势,整合一切资源,以清晰的思路指导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要突出招商引资的重点。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重点围绕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现代化进程开展招商引资,坚持内资外资并举,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智力、管理并重,以多元化的思路推进招商引资。在招商定位上,重点是外引内培,向外引进发展潜力大的工业项目,把引进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要注重引进产业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广、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拉动东川经济的发展。对内盘活、做大、做强存量,要引导区内企业加快技改,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招大强内”的同时,不放弃有发展前景的中小项目,要靠中小项目形成规模,扩充总量。在招商的责任上,群策群力,打人民战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将任务分解到每一位区级领导、市管领导以及各乡镇、各部门、省市驻东川单位的主要领导,明确要求领导挂帅出征打硬仗,这既体现了区委、政府对大家的信任,又明确了领导和单位的任务和责任,避免了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各类招商主体的作用,努力形成市场运作、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在招商的门槛上,要坚持“四个不引进”,即高耗能的项目不引进、重污染的项目不引进、限制类产业不引进、没有安全保证的企业不引进。
二要优化招商引资的环境。要牢固树立“环境是招商引资第一竞争力”的观念,坚持招商与安商并重。要切实抓好政策兑现落实,树立良好诚信形象。要以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为契机,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政府,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环节,行政审批办理时限再缩短30%以上,提高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要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最严厉的问责制度、最严格的限时办结制度和最严肃的服务承诺制度,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要着力整治“脑梗阻”、“肠梗阻”、整治效率低下、整治推诿扯皮、整治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对那些设障碍、出难题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坚决做到部门利益服从全区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要完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做到心为企业所想,情为企业所系,利为企业所谋。政府承诺的保证兑现,政策规定的坚决落实,需要承办的立即办好。要竭尽全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范围,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和诚信环境。
三要拓展招商引资的渠道。要认真开展好各类招商引资重要活动,进一步扩大经贸交流合作,吸引外来投资。要继续开展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招商方式,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组织参加各种经贸活动,加强与企业、集团、行业协会、商会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广交朋友,引导他们或通过他们介绍客商前来我区投资兴业。要继续完善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更新和搜索供求信息,大力推荐和宣传我区各项资源和项目优势,开展网络招商。要认清国家的产业政策,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为招商引资特别是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和高效的金融服务。要加强项目库的建设,精心包装招商项目,连同特区优惠政策,在网上公开发布,广为宣传。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中介
拉动”的原则,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改进招商引资方式。要利用国家出台的特殊政策,积极上省进京,争取更多的扶持资金。要创新园区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使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此外,还要继续探索和实施亲情招商、以商招商、选派优秀干部赴外地挂职招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
三、责任务必明确
加强招商引资,加快工业突破,事关东川经济发展的大局和未来,必须精心组织,全面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招商引资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抓落实;要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分解下达落实到人后,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要坚持招商引资计划保底但不封顶;各级领导要在深入招商中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提高资金到位率和项目运行质量。
二要加强督查,严格奖惩。要加强督促检查,区招商引资考核办要对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月报、季检,跟踪问效,认真总结和宣传好的做法,对于那些影响招商引资大局的后进典型,要问责追究。在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中,区招商引资考核办要在搞好招商引资的同时,做好项目、信息统计工作,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反馈通报情况,对没有按规定到岗到位、没有实际成效的,区纪委要及时提出批评,予以诫勉谈话,严重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可以按相关规定给予处分。年底进行严格考核奖惩,多完成的重奖,少完成的少奖,完不成任务的不奖,主要领导获奖,单位也就获奖,评先才可能。同时,要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定期公布任务完成情况。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加强干部的培养锻炼,按市委的要求,确立以招商引资实绩为重要标准的用人导向,围绕发展用干部、在发展经济的主战场上识别干部、培养干部、选拔干部的要求,将招商引资能力的强弱作为今后干部选拔的一条重要依据。对招商引资的有功人员,要在政治上关心、经济上重奖,对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一年内不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取消单位一切评先树优资格,并且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处理。
三要统筹兼顾,注重实效。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都比较繁重,要重点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要处理好抓招商引资与抓业务工作的关系。招商引资是全区经济工作的灵魂和统帅,任何部门和单位都有责任、有义务投入其中,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同时,也不能因为抓招商引资工作而放松日常工作,常规工作也要抓出成效。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招商引资与即将开始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关系。当前,各乡镇、各部门要抓住时机,加大工作力度,对已开工项目,要加强协调,做好服务,确保工期进度和工程质量;对已签约项目,要跟上做工作,落实保障措施,力争早开工早见效;对意向项目,一定要落实专人,盯紧不放,确保协议变合同,依靠抓落实的成效,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
同志们,招商引资工作事关全局,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以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和动力,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全区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的新高潮,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为推动东川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在招商引资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二
2010年, 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 也是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极为重要的一年。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 对当前国际国内和我省经济形势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总体来讲, 明年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但同时, 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仍然很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结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 2010年我省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 继续按照“1234567”的财政工作思路, 加大收入组织力度, 优化支出结构, 突出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 加大对经济发展、“三农”、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 2010年,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过程中, 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转变发展方式既是化危为机的重要抓手, 更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在继续支持保增长的同时, 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重点在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大力扶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和根本动力。要在继续支持投资合理增长、促进出口稳定发展的同时, 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面落实中央引导消费和扩大内需的一系列财税政策,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进一步增强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既是财政部门服务社会、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 也是增强发展动力、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公共社会事业倾斜, 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四是要把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根据2010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支出需要, 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初步安排1 597.93亿元, 增长15%,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初步安排851.33亿元, 增长16%, 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74.77亿元。2010年, 全省财政支出安排1 455.78亿元, 比上年预算同口径增长20.07%。
下面, 我就做好2010年财政工作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力组织收入, 努力完成收入任务
今年我们初步确定15%的增长目标, 与全国和目前了解到的兄弟省市财政增长指标相比, 这一目标十分积极, 但经过努力,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省委、省政府确定这样的增长目标, 是在深入分析省内外经济形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慎重决策的。从有利因素看, 一是我省经济增长势头向好;二是国家政策环境有利;三是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四是资源类产品价格逐步回升。这些都为我省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 全省广大财政干部职工一定要坚定信心, 要继续坚持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把各种有利因素加快转化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2010年, 要更加突出“加强税源监控”和“提高收入质量”两个重点, 处理好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营造宽松财税环境的关系, 既要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应收尽收, 保持财政收入的合理、稳定增长;又要立足全局, 着眼长远, 注重涵养税源, 增强发展后劲。
(二)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最大限度地筹措资金。要继续按照“八个一块”的思路, 积极“盘活存量”, 不断“扩大增量”, 突出“整合增效”, 强化“撬动引导”,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手段, 全力筹集建设资金。今年省上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共安排资金31.34亿元, 就是要保持支持发展力度不减。各市县也要做好切实资金筹措安排工作, 继续保持并不断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突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如果说去年保增长主要任务是保产能, 今年则是要在调结构当中保增长, 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在支持提升纺织等传统产业、壮大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同时, 将支持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研究支持政策, 加大投入力度, 改进投入方式, 着力支持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 着力支持大型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新型洁净产品等环保产业, 着力支持文化、旅游、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逐渐使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13115”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研究与发展、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扩大和促进消费。要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 加快“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等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促进激活消费市场。四是用足用活政策。要全面落实好中央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 尽快制定第二批拟取消的省级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现有财税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要发挥政府采购功能, 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五是注重发挥协同效应。要主动与业务主管部门对接, 加强与部门的协调配合, 积极研究支持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使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 形成合力, 发挥协同效应。
(三)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2010年, 重点要在“三保、三完善”上下功夫。“三保”:就是要确保已纳入规划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的民生八大工程“提标、扩面、新增”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项“改革”的资金需求。2010年, 全省各级财政计划投入民生八大工程资金321亿元, 比2009年计划投资增加68.75亿元, 其中省本级投入69.74亿元。重点是落实好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政策;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农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蛋奶工程”等民生项目的实施;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改革。“三完善”:一是完善民生八大工程工作机制, 全面推进“三个对接”、“三个落实”;二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专款整合力度, 集中用于支持民生八大工程。同时, 积极利用担保、贴息、奖励等方式, 撬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 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特别是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 要积极探索, 在控制好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盘活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同时, 加大廉租住房建设投入, 实行租售并举, 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三是完善“民生八大工程”规划, 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下一步实施民生工程奠定良好基础。同时,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积极向财政部反映我省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遗留问题, 加快资金拨付, 加强资金监管, 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四) 围绕推进“三化”, 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 要继续把县域发展作为财政支持的一个重点, 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只能加大不得减弱。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20条财税政策, 特别是各市区, 要切实把省上支持县域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抓手, 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农业产业化方面, 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七大工程”, 继续支持稳粮、优果、兴牧、扩菜。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 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等, 给予重点支持。在创新支持方式上, 要通过建立涉农企业贷款贴息联动机制, 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融资方式, 拓宽“一卡 (折) 通”功能等, 有效调动信贷资本、社会资本, 提高财政支持效果。在县域工业化方面, 要围绕县域工业园区建设, 支持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大集团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 促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在城镇化方面, 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支持重点镇建设相结合, 加大财政对重点镇建设支持力度紧密结合起来, 并将财政用于城镇教育、文化、体育方面的资金与“百镇建设”资金相结合, 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镇完善功能, 加快发展。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去年我们检查时发现, 个别地市还存在着截留中、省对县区资金的问题,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五) 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随着财政支出盘子越来越大, 安排好、管理好、使用好财政资金, 责任重大。为此, 要重点在以下15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在完善预算体系上下功夫。要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 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逐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二是在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上下功夫。当前预算管理还存在着预算编制较粗、年初到位率低、预算约束力不强等问题, 2010年, 要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 对办公经费、邮电费、车辆运行费、办公场所修缮费等费用进行跟踪测算,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定员定额标准, 细化预算编制, 全面实施项目库管理, 强化预算约束。三是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上下功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自开展以来, 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集中支付有效的监督作用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10年, 要将省级所有垂直管理的基层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 扩大中省专项资金动态监控范围, 将省级财政集散账户拨付到市县财政专户的资金及基础教育资金、扶贫资金、再就业担保资金、水库移民专项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等专项资金纳入动态监控范围, 确保资金安全。四是在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上下功夫。2010年, 要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提高采购效率。加大电子化采购力度, 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将所有省级部门的政府采购事项纳入电子化采购范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推动所有招投标活动均在标准化评标室进行, 实现“阳光采购”。五是在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上下功夫。这方面主要是推广应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 对非税收入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督管理。将国家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六是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上下功夫。要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处置不规范等问题, 建立健全资产配置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 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七是在推进专项资金整合上下功夫。按照规划整合、项目整合、板块整合的思路, 整合存量与增量、预算内与预算外、中央与地方、财政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等各方面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继续加大省级专项资金整合的同时, 积极指导基层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 对上级专款统筹安排, 捆绑使用, 大力推进资金整合;对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力度大、整合效果好的地区予以奖励, 扩大整合范围, 提升整合效果。八是在加快支出进度上下功夫。今年, 我们要着力抓好“四挂钩”机制的贯彻落实, 严格按照办法要求, 将资金向支出进度快、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部门和市区倾斜,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九是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上下功夫。各级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严格控制公务购车和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会议费用和出国 (境) 经费, 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 严肃财经纪律, 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十是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上下功夫。继续扩大财政省管县范围, 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和财政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县财政管理体制,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 强化乡镇财政对各项财政资金的监管, 切实保障各项涉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十一是在推进财政与金融有效融合上下功夫。今后, 对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 原则上都要和信贷资金、资本市场结合起来, 采取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 引导带动信贷、社会资本投入,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完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 加大对中小企业、涉农企业等贷款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担保补偿机制, 实施企业融资奖励政策, 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加快发展。十二是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上下功夫。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依据, 是财政经济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量化指标体系管理转换的重要依据。2010年, 要认真总结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科技资金绩效评价试点经验, 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旅游促销资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安全生产资金、免费开放博物馆资金等12项财政资金纳入评价范围, 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十三是在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上下功夫。各市区财政部门在资金筹集过程中, 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创新, 着力搭建投融资平台, 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另一方面, 又要坚持适度原则, 切不可超出地方财力可承受的范围, 防止引发政府债务风险。要把防范、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政府性债务由财政统一归口管理并实行“下管一级”, 进一步摸清债务底数, 掌握债务运行情况, 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十四是在加快“金财工程”建设上下功夫。今年重点是围绕“四加快一考核”, 推进金财工程建设。要加快省、市、县、乡四级财政网络建设, 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建设, 实现网上缴税, 提高入库效率;加快应用软件系统的推广使用和支撑平台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快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 实现财政资金全过程监控;按照“分解任务、量化打分、综合考核、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 加强对市县的考核力度, 调动市县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五是在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以加强对重大项目资金、涉农资金、民生资金等的监督检查为重点, 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 探索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 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财政监督管理运行体制, 将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管理全过程,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六)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财政机关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3.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在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篇四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这次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06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对2006招商引资工作引荐人进行表彰奖励,全面安排部署2007年招商引资工作。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可以认真总结去
年以来的招商引资工作,分析形势,找出差距,研究对策,可以更好的指导和开展今后的工作;这次会议也非常必要,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提出了“**”的宏伟目标,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通过这次会议继往开来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重申县委县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决策、态度和工作部署,以保持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延续性,从而保障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刚才,部分乡镇和部门的同志汇报了情况,讲的很好,讲收获、讲差距、讲打算,思路清晰,情绪高涨,干劲很足,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我也感到很受启发、很受鼓舞,同时感到触动很大、压力很大。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招商引资大会,目的就是进一步解决思想,在实际行动上进一步升温加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督促全县上下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再掀招商引资工作的新高潮。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6年,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层层进行组织发动,逐级分解落实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县共引进项目**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不仅加大了社会投资的总量,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而且推动了投资环境的改善,扩大了我们**的对外影响。这说明:我们一直以来开展的招商引资工作是扎实有效的,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和由衷感谢!刚才,对2006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项目引荐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都是推动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有功之臣,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再次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先进为榜样,干事创业,争创一流,为加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我县情况看,在去年引进的项目中,除**集团外,真正对县域经济能够起到支撑和带动作用的大项目还不多,高科技项目、外资项目也十分有限,与先进县市区仍有不同层面的差距;园区的聚集效应还不够突出,尤其是各镇在推进项目落实上,力度还不够大,效果还不够好;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体,其作用发挥得还不够,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新的形势,有的同志对招商引资工作产生畏难发愁情绪,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从大环境看,今年国家继续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土地和信贷持续紧张,对招商引资的负面影响仍然十分明显;各地在招商引资方面,力度不断加大,新招层出不穷,竞争更加激烈,致使招商难度进一步加大。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不引起足够重视,再不加大措施力度,将会给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新的被动,全县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将很难继续保持,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也将越拉越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期,世界看好中国,南方看好北方,国际国内资本正在加快转移,为我们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机遇;经过几年来的招商引资实践,我们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结交了大批外商和朋友,储备了一批可供选择的项目,为更有成效、更大规模地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把握当前形势,正确对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要看到有利的一面,进一步坚定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克服困难,发扬成绩,乘势而上,不断开创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
5.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篇五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大招商动员大会,就是按照战危机,保增长的要求,动员全市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再掀招商引资高潮,在大招商、大开放、大发展上有所作为。招商引资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常抓不懈,紧盯不放,切忌松一阵、紧一阵,热一阵、凉一阵。根据今天打分情况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来看,上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市直部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不如县区做的好,有些部门还有厌倦情绪、懈怠思想。客观上我们上半年战危机的任务比较重,抢险救灾的任务比较重,但是主观上还是没有真正把招商引资摆上位置。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站在战危机、保增长的高度,把大招商作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中心,立即组织起来,马上走出市门、请进家门,掀起新的招商引资高潮,为战危机、保增长提供强力支持。要重点做到“七个结合”:
一、把招商引资与营造浓厚氛围结合起来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强化“首位”意识,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一把手工程”,真正摆在经济工作的“龙头”位置,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招商引资的责任主体在市县两级,要以市县两级的主体招商,带动乡镇招商。要树立明确导向,对招商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干部该经济奖励的经济奖励,该提拔重用的提拔重用。特别是去年提出的千名干部离岗招商,要查找问题,落实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取得实质性成效,对成绩突出的及时兑现政策,激励更多的干部投入到招商引资中去。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招商引资的重要意义,宣传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使招商引资真正深入人心,在全市上下形成万众一心抓项目、聚精会神招大商的浓厚氛围。
二、把招商引资与培养开明开放意识结合起来
招商引资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商丘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招商引资正是战危机、保增长、促发展的重大措施。我们要树立招商就是发展、发展必须招商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开明开放意识。培养开明开放意识,就是要把招商引资与培养明白人结合起来,明白人就是会算账,坚持算大账不算小账,算长远帐不算眼前账,算自己的账不算客商的帐,算活账不算死账。招商引资引来的不仅是资金,而且还有技术、人才、先进管理理念和就业机会等,对引进的项目,不能光看眼前利税,还要看安置劳动力、转化农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间接效应。要敢于做到眼前让利长远受益、政府让利社会受益,舍得投成本、花时间、费精力,舍得把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开发、把最优质的资产拿出来招商、把最优势的企业拿出来嫁接。要树立“你投资我帮扶,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放低门槛,完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商到我市投资创业。
三、把招商引资与增强快速反应能力结合起来
快速反应就是抢抓机遇,机遇就是财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就是要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是战危机、保增长的机遇,含金量很高。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35%以上,在全省名列前茅,在省委全会上受到表彰,主要是我们抓了国家扩大内需、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这个机遇。再就是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广东提出“腾笼换鸟”,福建、江浙提出产业升级,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机遇。安阳滑县建设服装城、洛阳洛宁县发展玩具产业,就是抓住了产业转移的机遇。我们市围绕定点招商,建了一些园区,入驻了一些企业,但总体上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反应要快,出手要快,跟得要紧,抓得要准。省里已经制订招商计划,准备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实现突破,开展11次省级重大招商活动,我们要抓住机遇,迅速反应,主动跟上,结合各自产业优势,拿出参与省市招商活动的具体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招商措施,突出重点,细化责任,统筹安排,不等不靠,确保承接产业转移取得实效。
四、把招商引资与打造自身优势结合起来
招商引资必须打造自身优势,才能赢得主动。一是打造产业集聚区优势。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省已经批下来的各自的产业集聚区,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理念,促进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实现资源统一配置,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度,筑巢引凤,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集聚,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招商引资的广阔平台。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创造优势。在招商引资中,大力宣传推介我市的煤及煤化工、铝及铝的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与大企业、大财团积极对接,逐步做大做强我市的主导产业,吸引更多资金注资商丘,推动我市招商引资上水平。各县(市、区)也要围绕已经确定的主导产业,创造优势,谋划一批有发展前途、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三是打造商会招商优势。实践证明,商会是招商引资的纽带和载体。要在我市积极培育更多的行业商会和外地商会,给他们优惠政策,提供创业发展的平台,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利用行业商会与外地商会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利用外地商会的自身优势,以商引资、以商招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多家商会,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们要充分发挥商会优势,积极引导他们当好政府亲商、安商、富商的助手,通过商会邀请重点客商,以来商投资兴业的亲身经历,宣传商丘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独特的资源环境,更具感召力和吸引力。四是打造亲情招商的优势,商丘文化底蕴深厚,是宋、戴等众多姓氏的发源地,戴氏宗亲在亲情招商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宋良浩先生对商丘的投资,就是亲情招商的成果,这是很好的招商方式。我们要打响“根在商丘”的品牌,利用亲情纽带,搞好招商引资。引导鼓励在外创业有所成就的人回乡创业。
五、把招商引资与扩大工作成效结合起来
扩大工作成效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搞好对接,提高水平。要围绕产业集群进行招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利用完善的配套设施,低成本的建设投入,吸引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不断扩大工作成效,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要围绕确定的主导产业,吸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及研发机构落户我市,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要深入研究国内500强、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动向,加强联系对接,有针对性地制订招商策略,力求招大引强。要围绕自身优势招商,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分析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规律,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找准结合点,进行点对点、门对门招商。继续锁定“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环渤海”等发达地区,有序组织好大型招商活动。各个县有各自的方向和地盘,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成效。要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提高企业增资扩能和实施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六、把招商引资与树立正确的导向结合起来
要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调动各单位、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市里对招商引资做得好的地方给予政策倾斜,对招商引资工作先进的县(市、区)、市直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招商引资完不成任务的给予一票否决。特别是去年提出的上3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县里的同志一定要时刻记在心上,抓好任务完成。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考察、评价、识别干部的标准,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符合干部提拔使用条件的,予以优先提拔重用,真正让他们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得地位、生活上得荣誉,提高各级干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热情,形成人人思招商、干招商的良好环境。要响亮提出“是英雄是好汉,招商引资战场见”的口号。选拔一批干部,充实到招商部门,派驻到招商重点地区,走向招商引资工作第一线,以引进的资金多少看成败,以落地的项目大小论奖惩。各级都要制定完善严格的招商引资工作奖惩措施,明确部门分工,实行招商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投入主要精力,研究和谋划招商项目,努力做到各地有项目,各部门有项目,各产业有项目,形成项目开发、项目研究、项目储备的良性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
七、把招商引资与树立商丘形象结合起来
要把改善投资环境、树立商丘形象作为招商引资的“生命线”来抓,强化人人都是招商主体、个个都是商丘形象的意识。商丘是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应该把讲诚信、讲仁义的品牌打响,推介商丘人诚实可信的良好形象,这是商文化的基本内涵,是软实力,要利用好这个软实力吸引有识之士到商丘投资兴业。要进一步加强硬环境建设,以提高承载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市、县都要搞环境创建活动,每年都要办几件实事,大力加强道路、电力、供排水、燃气、供热、网络建设,提升水平,搞好配套,完善功能,打造宜业、宜居、宜商的环境。要切实优化投资软环境,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荐者是功臣、捣乱者是罪人”的观念,结合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减少办事环节,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企业搞好服务,绝不能“开门招商、关门损商”,在全社会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把商丘打造成投资者的沃土,创业者的福地。通过不懈努力,切实打造“设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工作最高效,服务最优质,投资最安全,成本最低廉”的宽松环境,使外商外资企业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6.在招商引资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六
(2010年4月12日)
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加快拼搏赶超、争先进位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主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凸显招商引资重中之重的位置,大打一场招商引资攻坚战,切实把各级干部推向招商引资的主战场,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的新热潮,务求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可以说,今天的会议既是“百日会战”活动的部署会,也是“百日会战”活动的誓师动员会。以上,刘峰书记宣读了《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实施意见》,县经济开发区、河流镇、瑞鑫集团等七个单位负责同志做了表态发言,大家的发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状态很好,充分表现出务求必胜的决心和信心,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志气,阳信目前就需要这种状态,这是一种奋力有为、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敢于负责、敢于承担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迎难而上、克难奋进的精神状态。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会后立即行动起来,迅速研究措施,抓好落实。下面,就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为什么要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在全县上下形成一种共识:目前,阳信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任务非常繁重,要在低谷中奋力赶超、从洼地中快速崛起,根本之策就是要聚万众之力强势推进招商引资近年来,全县上下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拼搏赶超、争先进位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强领导,营造环境,打造平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落户了一批重大项目,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招商引资工作仍然是全县最薄弱的环节,去年我县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突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群众的认可,唯有招商引资工作成绩很不理想,市认定额为6亿元,仅仅完成市任务的一半,和兄弟县区相比,更是差距明显,无棣县完成23亿元,沾化县完成19亿元,惠民县完成6.8亿元。年初县“两会”上提出今年GDP要增长19.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8%等一系列指标。从一季度完成情况看,GDP增幅为16.5%,比全年目标低了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处于全市末位,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博兴县59个,惠民县26个,沾化县18个,我县仅有4个。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差距很大,今年市里给我县下达的任务是8亿元,但至今仍有85个部门还是空白,这与拼搏赶超、争先进位的要求极不相称。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个别单位思想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缺乏主动性,还存在着“等、拖、看”的现象,有的甚至无所作为、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对此,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时间已过去三分之一,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压力大、任务重,为彻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进一步打破目前招商引资增长缓慢的僵局,县委、县政府决定自今天起至七月底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重要阶段、关键时刻采取的一种必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破难而进,务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是抢抓机遇、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中赢得应有地位的迫切需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国第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区,这是滨州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阳信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机遇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目前,各县区正在认真编制“黄三角”发展规划,规划的核心是产业,而产业的载体是项目。作为“黄三角”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我县能否在主战场中赢得应有地位,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把一批有份量的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规划的盘子,这是当前对全县各级班子和干部的重大考验,这种严峻考验迫使并要求我们必须顺势而动,借势而为,乘势而上,积极对接,以深入开展“黄河三角洲大开发,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黄三角”发展规划,多研究政策、多洽谈客商,通过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引进一批符合规划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使更多的项目挤身于“黄三角”开发规划之中,为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中赢得应有地位和全县大开发、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是拼搏赶超、争先进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县通过强力实施“工业强县”和“大项目带动”战略,积蓄了一些跨越发展的能量,初步呈现出一产、二产、三产同步快速发展,总量、增幅、质量同步快速提升的新态势,但大部分经济指标总量还处于全市末位,拼搏赶超的任务仍然很重,镇域经济还十分薄弱,各乡镇既没有在“顶天立地”上实现新突破、也没有在“铺天盖地”上求得新发展,面对“增速相同肯定退、增量相同难赶超”的发展态势,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抓招商、上项目、扩总量,通过开展“百日会战”活动,动员各级各部门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地抓招商,一轮紧跟一轮地攻投入、抓项目。对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握新形势、瞄准新目标,从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上,突出“百日会战”活动这个中心,以只争朝夕的干劲、锲而不舍的韧劲、比强攀高的拼劲、大胆探索的闯劲,负重奋进,奋起直追,勇当招商引资工作的排头兵。
(三)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是打破招商引资增长缓慢僵局的迫切需要。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不是我县的创举,而是外地的成功经验,杭州市余杭区不仅开展招商引资年、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而且还开展招商引资突击月活动,人家一个月就能引进二三十个亿,比我们一年引进的还多。河南漯河、南阳等地都先后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最重要的一个做法就是敢于打破常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招商,开展“百日会战”活动。我县要打破目前招商引资增长缓慢的僵局,更应该用超常规的手段,把“百日会战”活动作为第一位的任务,以非比寻常的决心、非比寻常的力度、非比寻常的举措抓招商、上项目。县委、县政府相信,只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拼上去、豁出去,“头拱地”的实干,“争朝夕”的快干,“百日会战”活动就一定能够取得丰硕成果。
二、怎样扎实开展好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关键是要在举措上找准一个支点:招商引资不仅要注重思路和战略,更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思路对头全盘皆活,方法得当全局皆赢
(一)要用“重点突破”的方式,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要着力做到“四个突出”、“三个更加注重”。“四个突出”:一要突出工业招商。工业发展是阳信的出路和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在兼顾其他领域招商的基础上,着力以县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招工业项目上,努力把阳信经济发展的大厦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以工业的迅速崛起,引领阳信的赶超发展。二要突出招大引强。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必须着眼招大商,招好商,招强商,招优商。要大小兼顾,以大为主,通过大项目来推动大投资,通过大投资推动大产业,通过大产业推动大发展。三要突出产业招商。要紧紧围绕七大特色产业集群招商,着力突出油气化工新能源和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建设。要处理好引企业与引产业,发展企业与发展产业的关系,着力引进企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能拉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的项目。四要突出规划招商。要紧紧围绕我县“黄三角”发展规划进行招商,积极搞好对接,全力打造循环经济先行区和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着力招引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依托台湾产业园、民俗文化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油气化工产业园等载体功能园区大力开展规划招商。“三个更加注重”:一要更加注重以商招商。成功的企业是一个地方最精美的招商名片,成功的客商就是最好的招商宣传,每一个客商的背后都有一个市场网络,都有一个客商群体。客商的一句评价,可以抵我们说千句、道万句。要利用他们的人脉优势和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客商来我县投资兴业,形成招商引资的连锁效应和群体效应,着力让客商成为我们的招商联络员。二要更加注重领导招商。领导招商是最大的品牌,最高的效率。一个客商看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首先感受到的是这里的领导环境,要通过县级领导、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及领导班子的影响力、号召力、感染力,大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三要更加注重老乡招商。要结合深入开展“回乡创业年”活动,切实加大对在外老乡的招引力度。今年以来,通过深入开展“回乡创业年”活动,招商引资成效非常明显,共吸引回乡创业项目18个,总投资4亿元,其中,在建5个、协议1个、意向12个。下一步,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活动向纵深开展下去,特别是各乡镇党委书记要积极走出去,放下官架子,摆正自己的位置,多与老乡加强联系、沟通,多关心支持他们在外的发展,给老乡营造一个良好舒心的心理环境,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家乡领导对他们的关爱和牵挂。要积极为老乡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最大力度地给他们搞好服务,扶持他们回乡创业,着力形成老乡回家创业,带动其他客商来阳信投资的良好招商引资格局。
(二)要用“争分夺秒”的效率,强化招商引资的进度和速度。招商引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速度和进度上,没有速度和进度,我们抓招商就是子虚乌有、画饼充饥。今天会议之后,各级各部门务必迅速行动起来,要在本单位、本部门内召开一次招商引资动员会。这次会议只开到单位班子成员的层面上,部门和单位还没有真正发动起来,要通过召开动员会,把会议精神迅速传达下去,排兵布阵、调兵遣将,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客商、重点产业,主动出击,加强对接。要见事早,不能见事迟;不能醒得早、起得晚。要争时间,抢速度,争分夺秒,捷足先登。当务之急是要紧紧抓住举办第二十一届梨花会这个大好时机,作为大力“请进来”的重大举措之一,积极邀请客商,对接客商,力争多签约落户一批项目。对希望大的项目,各级各部门要发扬“钉子”精神,穷追不舍,牢牢跟踪,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力争洽谈一个、引进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全力打好“百日会战”这场硬仗,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大突破。
(三)要用“大气大度”的胸怀,提高招商引资的力度和成效。要着力算大帐,算长远帐,算客商帐,始终坚持只要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一切项目都可以谈,都可以引;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提供的优惠政策,都可以优惠;能让的利,都可以让。特别是一些投资规模比较大、科技含量比较高、创税能力比较强,用地比较精的项目,给多少优惠都不过分,让多少利都不过分;只要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都要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要着力保障好用地供应,尽力多争取上级指标;要尽量提高报批率和供地率,能快则快;要切实做好县经济开发区闲置土地收回工作,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应用“倒逼机制”,切实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和单位土地投入产出率。
(四)要用“务实高效”的服务,打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要继续深入开展“发展环境优化年”活动,按照“服务最优、门槛最低、审批最简、信用最高、安全最好”的原则,着力做到服务态度端正到位、审批制度改革到位、工作效率提高到位。窗口和服务单位要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塑形象活动,做到政策熟悉、业务精通、态度认真、服务高效。机关单位要深入开展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和让客商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的“三优三满意”活动,着力做到热情接待,文明礼貌,办事快捷。要最大限度地削减审批事项,切实发挥好县行政审批中心“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作用。要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意识,努力塑造诚信阳信新形象,着力使阳信的部门成为诚信的部门,阳信的企业成为诚信的企业,阳信的干部成为诚信的干部。要大力推进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和司法部门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活动,严肃查处滥用职权、越权执法、野蛮执法、执法不公等现象。要全面提升平安阳信创建水平,着力推行警企挂钩制度,严厉打击破坏企业发展的行为,努力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安全周到的警务服务,切实增强客商的安全感。
三、如何顺利推进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关键是要在行动上聚集一种合力:全县各级干部都要视事业为生命,视招商为使命,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百日会战的大潮中
(一)要强化领导带头,迅速把各级干部推向“百日会战”的主战场。县几大班子领导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要带头走出去招商引资,带领分管部门招商引资。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精心组织,深入一线进行招商;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除负责日常工作的同志,其他同志都要将主要精力转向招商引资工作。要把本级本部门的精干力量组织到“百日会战”的主战场,每个乡镇要组织5至10人、每个单位要组织3至5人的专业招商队伍,定时限、定要求、定目标、定责任,做到专抓、常抓、驻点抓、全天候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投身于“百日会战”的主战场,确保完成会战目标任务。
(二)要强化宣传造势,迅速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百日会战”的主战场。在“百日会战”这项中心工作面前,只有分工的侧重点不同,没有局内人与局外人之分,没有一线与二线之别,个个都是一号选手,人人都是主力队员。要在全县上下着力营造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的浓厚氛围,迅速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百日会战”活动的主战场。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导向作用,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百日会战”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任务要求、及时报道进展情况、宣传招商成果、介绍先进经验。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严厉打击危害招商引资的人,查处破坏环境的事。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动员,层层发动,着力形成“人人关心招商引资,个个参与百日会战”的生动局面,营造出“全员参与、全民动员、全面会战”的浓厚氛围,不断把“百日会战”活动推向深入。
(三)要强化作风转变,迅速把争先进位的精神展现到“百日会战”的主战场。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争先进位意识,在“百日会战”的主战场上一展身手,赛干劲、赛水平,真正形成“你追我赶、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要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精神和连续作战精神,主动登门,抢先联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开展好“百日会战”活动。要强化督导检查,严格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制度,坚决查出问题,查出干劲,查出进度,着力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要严格目标考核,坚决兑现奖惩,着重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招商引资实绩的考核,对在“百日会战”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经济上重奖,政治上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班子不研究,干部不提拔,成绩太差的进行组织调整。
同志们,招商引资工作是一台永不落幕的大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今天起,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的帷幕已经拉开。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非凡的气魄、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工作,团结带领全县45万人民,持续苦干100天,着力打好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攻坚战,奋力谱写阳信跨越发展的精彩华章,为早日实现“拼搏赶超求跨越、争先进位建强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7.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七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 我分别就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 工作
(一) 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 发展成效显著
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保持快速增长。
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 预计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350亿元 (不含烟酒) 、比上年增长20%以上, 省级农产品加工试点示范企业6家、比上年新增3家, 规模以上企业对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2. 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 发展总量快速壮大。
2010年全省从事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企业 (农家乐) 达3939家, 其中休闲农业企业776家、农家乐3163户,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评选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个, 超过目标任务50%。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农村为载体的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 已成为各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抓手。
3. 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 发展贡献不断加大。
预计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5亿元, 同比增长45.6%;上缴税金13.5亿元, 同比增长17.5%;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 带动农户7.5万户, 直接吸纳18.7万人就业, 间接吸纳近100万人就业。实现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0.2亿元;实现利润5.3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 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4. 融资、担保引领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2010年省农委对金融部门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11.4亿元贷款给予了贴息补助。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担保户数207户。担保责任余额9.24亿元 (成为全省同行担保规模最大的担保机构) , 同比上升15.3%, 其中在保涉农项目金额达1.5亿元。贴息扶持和融资平台的搭建, 有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 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绩, 主要是做到了三个贯彻落实:
一是把工业强省的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部工作之中。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是我省农业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为此, 我们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这个重点, 实行以贴息为主、补助为辅, 以扶持规模型企业为主, 培育成长型企业为辅的工作原则, 积极推进我省农业工业化,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把抓项目建设的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部工作之中。省委栗战书书记强调:“抓项目就是抓经济,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我们始终下大力抓紧和强化项目建设工作, 出台了《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库管理办法》 (试行) , 开发了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库软件, 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扶持力度, 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把扶优扶强的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部工作之中。优强企业的崛起是促进整个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始终把扶持省级农产品加工试点示范企业和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信息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 促进优强企业快速发展。
(二) 2011年争取在五个方面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 实现较大发展
1. 抓好结构调整, 努力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上实现新飞跃。
一是要科学合理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 努力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速达到20%以上, 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二是要打造品牌。围绕农产品加工业九大重点产业, 在每个产业中集中扶持2-3个龙头品牌, 以品牌战略带动产业发展, 以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壮大, 促进农业工业化发展。三是要以培育省级试点示范企业为先导, 着力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大企业、大集团,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促进产业化经营。四是要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更好的使用农产品加工专项资金贴息补助, 争取带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扩张。五是要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以省级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主体, 制定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担保“绿色通道”政策, 认一真落实贷款担保费率向下调整20%的优惠措施。
2. 抓好乡村旅游业, 努力在推进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 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要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特色经营”的运行机制, 围绕“十二五”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农家特色的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带, 实现从业农民年收入稳定增长。二是要以公路主干线两侧、重点旅游景点周边、城市 (县域) 郊区为重点, 建设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0个, 以示范为引导,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三是要扎实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 打造品牌, 办出特色, 提升全省休闲农业的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四是要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开发体闲农业项目, 进一步加大农民土地流转力度, 鼓励广大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参与休闲农业的发展。
3. 抓好科技进步, 努力使农产品加工业在增长方式上取得新变化。
一要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 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衔接, 对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进行攻关, 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二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工作, 进一步提升企业规范管理的水平。三要积极争取农业部更多地在我省企业中认定“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支持建立加工企业示范生产线, 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档次。
4. 抓好项目建设, 努力为后续发展提供新支撑。
一是今年省农委将把各地、县项目库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通过项目库建设, 夯实项目入库基础, 使一批有发展前景、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入项目库。二是按照《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库管理办法 (试行) 》, 实行省级入库项目动态管理, 优进劣出, 滚动储备。今后省农委审批的农产品加工扶持项目, 原则上都要出自项目库。三是对《“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专项规划》中的重大项目, 要抓紧跟踪、做好服务, 争取有较多项目可以得到落实。
5. 抓好强基固本, 努力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 发展奠定新基石。
一要进一步抓好统计工作, 特别是要尽快摸清我省休闲农业家底。要继续加强与省统计局、省旅游局合作, 开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月报统计工作。各地、县要按照农业部制发的休闲农业与旅游农业基本情况表的要求, 重点摸清本地休闲农业基本情况。二要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省农委将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目标考核机制, 省与地、地与县要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以确保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要进一步抓好农产品加工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各地要加强对国家和省已经取消的收费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坚决制止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治乱减负专项检查, 做好企业维权工作, 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
二、关于农业机械化工作
(一) 2010年农机化工作成效突出
2010年, 全省农机系统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以落实兑现农机购机补贴为重点, 以抓好重点农时、重点区域、主要作物、主要环节的机械化生产为突破, 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全省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执行, 拉动了我省农机装备大幅提升。
2010年, 中央财政进一步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 增加补贴机具种类, 扩大实施范围, 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覆盖了全省所有农业县。中央下达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亿元, 省级配套资金4840万元。我省主要以农业部公布的通用类目录为基础, 结合贵州山区地理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等实际情况, 确定增加20个非通用类补贴品目, 制定了《2010年贵州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 并按照农业部提出的“三个绝不能”和“三个严禁”的要求, 严格贯彻执行农业部和财政部制定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试行) 》, 努力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让各级政府满意、让农机生产流通企业满意、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为方便农民购机和操作, 除中央资金每台机具补贴标准为30%外, 省级资金每台机具的补贴标准均为8%。从实施情况看, 中央和省级购机补贴资金全部超额完成, 共完成中央补贴资金19619万元, 省级补贴金额5247万元, 地县投入2297万元, 引导农民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投入购机资金14946万元, 购置补贴机具131094台 (套) 、温室大棚23.7万平方米, 受益农户13.48万户, 农机总动力达1680万千瓦, 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2. 农机化服务领域的拓展, 保障了作业水平稳步提高。
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精心组织开展好农机社会化服务。在春耕、“三秋”期间积极组织机耕、机收服务队、抗灾救灾突击队, 加快农作物的抢种抢收进度, 组织开展以耕、种、收为重点的机械化作业, 发挥了农机的生力军作用。特别是针对我省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灾害和下半年的洪涝灾害及农作物病虫害, 组织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政策咨询、机具协调等服务, 积极投入抗旱排涝保春耕、促“三夏”、战“三秋”行动, 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共组织各级农机技术人员2.65万人次深入“春耕三秋”生产第一线, 检修各类农机具15.7万台, 组织农机专业服务队1379个, 举办各类机具演示会330余次, 完成机耕957亩, 机收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面积286万亩, 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
3. 农机化示范项目的实施, 加大了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
全省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 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 加快水稻、茶叶、马铃薯等产业发展, 组织实施好主要农作物关键牛产环节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 进一步加快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步伐。一是精心组织, 做好农业部下达我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的申报、实施及验收工作。去年农业部下达我省9个县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油菜和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共计100万元, 我们及时协调落实资金到位, 督促指导各项目县抓紧实施, 确保了项目顺利完成;二是做好省级农机化示范项目。2010年省级农机化项目投入资金1150万元, 安排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76个县、马铃薯生产机械化16个县、小麦机械化播种示范5个县、玉米机械化收获试验示范2个县、茶叶生产机械化18个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22个县、农机维修网点建设18个县、农机平安示范县建设10个县, 机械化桔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1个地区。农机化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各类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
4.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兴起, 推动了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
2010年全省成立的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231个, 有合作社社员5421 (户) , 服务农户11.23万户, 作业服务面积达318.97万亩, 服务总收入5367.65万元, 机具数量9554台 (套) , 资产总额2960万元。其中, 黔南州都匀市坝固、贵阳市花溪区富民、黔东南州榕江县车江、安顺市昌林四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全国首批100家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称号。为此, 省委王富玉副书记曾批示“贵州农机合作社要用鼓励办法, 加快发展。”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逐渐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5. 安全措施的到位, 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全省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切实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牌证核发和安全技术检验及驾驶人员的培训等工作, 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专项行动。进一步抓好农机质量监督管理, 对农业机械产品进行试验鉴定, 严格农机安全技术监督, 深入开展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积极构建及时处理农机事故保障机制。
(二) 2011年农机化工作重点
随着《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出台, 我省农机工作得到高度重视。省政府参事向省政府提交了《把加快推进我省农业机械化进程列入“十二五”规划重大议题的建议》, 赵克志省长、王富玉副书记、禄智明副省长都作了重要批示。2011年, 全省农机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 积极探索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模式, 突出“一条主线”, 抓好“三项建设” (即:以购机补贴工作为主线, 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化示范项目建设、农机安全生产建设) , 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主要工作目标是:新增各类机具16万台套, 农机总动力达到1730万千瓦, 机耕面积950万亩, 机插秧面积35万亩, 机收面积300万亩。围绕目标任务的实现, 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 加强监管, 进一步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
2011年, 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力争中央和省级投入3.5亿元。一是购机补贴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围绕全省粮、畜、果、蔬、茶五大主导产业, 积极引进、开发、推广和鼓励广大农民购买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新型农机具, 加快农业生产产前、产后机械化发展, 逐步实现农村经济各领域机械化生产全覆盖, 推动农村持续发展。二是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为抓手, 在调整结构、补贴比例、加强薄弱环节等方面下功夫, 促进农机拥有量不断增加。针对目前实施的省级购机补贴资金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省申请国家购机补贴资金的现状, 我们将借鉴省外的普遍做法, 在确保省级购机补贴资金力度不减的前提下, 不限定补贴比例, 取消统一补贴8%的做法, 根据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制定补贴标准。如对粮食生产关键环节的作业机具及我省农业特色产业作业机具提高补贴比例;对在我省用途不广的机具少补或不补, 以增加农民购机积极性, 促进全省综合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将从省级购机补贴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 作为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以及水稻、玉米、油菜、小麦、马铃薯、茶叶等重要农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试验示范经费。四是进一步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阳光操作。五是加强监管, 严格执行“三个禁止”、坚持“五项制度”、做到“八个不得”, 真正把农机购置补贴这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2. 精心组织, 进一步抓好农机化示范项目建设。
要按照“稳点、扩量、巩固、提高”的要求, 全力抓好水稻机插秧项目的实施, 组织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 加大茶叶生产机械化推广力度, 认真做好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试验示范, 做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提高示范区农机技术装备和农机作业水平, 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大扶持, 进一步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2011年我省将创新农机服务组织形式, 鼓励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 开展示范建设, 拓宽服务模式, 积极推行订单作业、承包服务等农机服务方式, 着力提高农机经营效益, 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多样化创建、规模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
4. 把握农时, 提高重点作物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把春耕、“三夏”、“三秋”作为农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战场, 在重点农时季节, 积极组织机耕机收服务队、抗灾专业队, 加快农作物抢收抢种进度, 确保关键农时季节生产顺利进行, 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防灾救灾的主力军作用, 努力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5. 强化意识, 提升农机安全发展水平。
广泛开展好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落实农机事故防范措施, 扎实推进“创建平安农机, 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积极贯彻实施国务院印发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加强基础建设, 完善监管体系。制定农机事故处理和安全技术检验规章, 加强农机监理人员业务培训, 将农机安全的工作重心将转向田间地头, 加强对拖拉机培训机构的管理, 推动农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的提升。做好农机维修的分级分类管理和技术等级审定工作, 促进农机维修质量的提高。
8.在招商引资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八
一、总结成绩,把握方向,增强做好健身气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成立10周年时,刘鹏局长在为纪念中心成立10周年制作的画册题写的序言中对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10年来所做工作和所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总结健身气功这些年来的发展,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在健身气功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指导和支持,始终得到各级政府以及体育部门、行业体协、体育院校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各级健身气功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了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比赛已经举行两届,很多高校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明年还要进行中小学健身气功课程试点。民政部、外交部等部门对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的成立和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给予了有力支持。
体育总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健身气功工作,各有关司局也给予了很多指导和支持。以总局名义对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批准健身气功列入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正式比赛项目,批准申请成立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批准健身气功申报国际奥委会群众体育奖等,可以说对健身气功的每一步发展都给予了特别关爱。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体育部门的领导参与健身气功活动的越来越多,各地健身气功的管理机构、社团组织、经费逐年增加。总之,健身气功的发展离不开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基础建设扎实。为了加强阵地建设,体育总局从2005年起启动了健身气功“和谐站点”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引领下,各地站点不仅数量逐年有新突破,而且通过树立标杆发挥示范作用,使站点建设从城市到农村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目前,排在前3位的山东、河南、江西,站点数量均已超过1000个,有24个省区市站点达到了300个以上。除站点建设外,健身气功推广工作也在不断探索一些新路子,比如江苏南京开展的广场教学,北京和浙江杭州建立的健身气功俱乐部,武汉体育学院正在筹建的健身气功培训基地,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全国推广。近年来各地重视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骨干培训工作,既有对管理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常规培训,也有新开辟的行业体协骨干培训,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巡回教学活动,将健身气功志愿教学、骨干培训、展示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年来,健身气功科研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完成了90多项课题研究,特别是先后编创的9套新功法,深受社会好评和广大习练者喜爱。在科研成果基础上编撰的一系列科普读物、成果汇编、知识荟萃等,为广大群众习练健身气功提供了实用性强、易懂易学的理论指导。
三是大型活动活跃。近年来健身气功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注重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各种类型的活动遍布城乡,丰富多彩,并且形成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按照“活动与建设并举”的原则,各级体育部门、行业体协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表演展示和交流比赛活动。江西、江苏、安徽等省还使健身气功登上了全国农运会、全运会、全国体育大会等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的表演展示舞台,安徽亳州创办了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这些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各地展示交流、赛事活动越办越多、越办越好,可谓是遍地开花,今年广东、江苏、上海等许多省市举办活动都在10场以上。除表演、展示、交流等活动外,多层次的全国比赛、邀请赛、联赛等赛事也已逐步形成体系。以活动和竞赛搭建平台,实现了促进建设、营造氛围、推动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海外推广深入。健身气功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人类健康,既是健身气功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走过5年历程,每年推广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展,每年健身气功社团组织都在增加,每年表演展示、教学培训、科普讲座都在改进,每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规模和水平都在提高。特别是今年,首次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和在香港举行的两岸四地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均获巨大成功。可以说,健身气功对外推广工作每年都有新突破、新进展。随着“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的深入开展,这项工作赢得了海外合作伙伴的欢迎,得到了我有关使领馆、当地华人华侨和新闻媒体的支持和肯定。健身气功国际比赛的参与面广,代表性强,水平较高,是对外推广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健身气功的文化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发展繁荣的任务,同样肩负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培养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在我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健身气功工作同样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健身气功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中华文明有着紧密联系。深刻认识气功文化的现实价值,深入挖掘气功文化的内容精髓,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并且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对于发展繁荣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健身气功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理论建设,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加强健身气功基础理论建设,这几年大家做了很多工作,编撰出版了一系列科普读物和科研汇编,去年启动的“四种健身气功辅导教材”和“健身气功学”两项重要课题正在进展中,在各种骨干培训中也开始融入一些新的理论内容,这是很好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视野可以再开阔一些,争取更多领域、更多学科、更有建树的专家,整合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健身气功文化理论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二是打造活动品牌,进一步凸显健身气功的文化特色。随着新功法的深入推广,健身气功的活动逐渐多了起来,也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活动。比如前面提到的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不仅在国内开展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表彰。再比如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等,这些活动都是很好的品牌。健身气功开展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很不易,需要巩固完善,需要创新发展。活动开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问题。要突破这些瓶颈,就要从增强文化内涵入手,想办法在活动中凸显健身气功的文化特色,使我们的品牌活动更加精彩,更有吸引力。
三是开展宣传报道,进一步营造健身气功的文化氛围。健身气功的媒体宣传曾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健身气功》杂志、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网站、中国体育报健身气功专栏等自有媒体的宣传效果越来越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电视媒体也逐步开展了一些宣传报道,节目的收视率也比较高,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健身气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媒体和人群的关注。宣传报道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什么时机宣传、在哪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都是很有学问的。健身气功的宣传报道既要把握好政策尺度,确保适时适度,积极稳妥,又要根据形势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突出文化特色。
nlc202309011240
四是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做好健身气功的文化传播。这些年“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的成功开展,让世人了解健身气功,走进健身气功,更多的海外人士因此爱上了中国文化,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健身气功的各项工作中,最能体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的就是海外推广。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开创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新局面。我们就是要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把更加引人入胜的内容展现给海外人士;就是要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海外人士;就是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以更加卓有成效的组织和人员动员海外人士。我们看到,今年的健身气功通过进入欧盟总部、进入孔子学院、进入国外高校,正在逐步向国外主流社会发展,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已经批准成立并正在筹备之中,这些都是当前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重头戏。希望今后继续加强研究,准确把握这项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行之有效、事半功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努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做贡献,为造福人类健康做贡献。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健身气功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工作千头万绪,我想大家还要继续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继续贯彻积极稳妥的方针,坚持正面宣传推广,树立健身气功科学文明的形象。健身气功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关乎群众健康,关乎文化发展。健身气功工作能够在困境中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好的局面,既来自于全国健身气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也得益于各级领导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建设体育强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健身气功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今年总局领导对健身气功工作的一些批示,也反复强调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二)进一步加强站点管理。建站设点,是管理健身气功的重要抓手,也是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重要依托。实践证明,这些年健身气功之所以能够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夯实了站点这个基础,通过组建站点形成了基层规范化的管理网络,构建了群众练功和交流的平台。因此,站点建设在健身气功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管理工作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在今后工作中还必须继续坚持。加强站点建设一定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多少是衡量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志,但数量要服从质量,要严格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进行管理。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既要做好年检工作,又要在平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进一步探索推广模式。随着健身气功越来越为群众所接受,以站点为主的健身气功推广模式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拓展。今年气功中心初步制定了健身气功俱乐部和健身气功培训基地配套管理制度并启动了试点工作,从策划到实施,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一定要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运作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真正做好试点工作,从而上升为可以在更大范围推广的样板。气功中心已经连续两年与群体司合作举办行业体协健身气功培训班,这是推广工作一个新的领域,能够使更多群众受益。我们以前有过在厂矿企业推广健身气功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够结合行业体协的特点运用好,推广好。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参与了健身气功比赛。健身气功进学校、进课程对于健身气功发展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下一步要加强与教育部的沟通,争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在制度建设方面,为了统一国内外练功人员等级,便于管理,在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之外,国内也要开展健身气功段位制试点工作。希望尽快制定出试点工作方案,做好相关评定和套改工作。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推广的新路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然,工作中还必须坚持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招商引资工作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11-06
在2015年全县招商引资动员会议上的讲话08-20
在全区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大会上的讲话09-02
XX县长在招商引资培训会上的讲话06-16
在全市招商引资季度投资分析会上的讲话11-01
镇党委书记在县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0-30
五年来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讲话09-27
招商引资座谈会讲话07-03
在全县重点城市招商活动调度会上的讲话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