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辉煌成就

2024-08-26

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精选8篇)

1.改革开放辉煌成就 篇一

“古老的故事说也说不完,火红的日子爱也爱不够;炙热的太阳为大地绽放光芒,沸腾的生活为拉萨谱写辉煌......”艳阳下,一排排崭新的藏式四层楼房底层小院的门楣上,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硬化过的整洁的小区空地上,身着五彩节日盛装的村民,手拉手围成大圆圈跳起了传统的锅庄舞,喜悦尽情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

在我国西南川、滇、藏大三角地带,蜿蜒着一条起于唐代、兴于明清的多民族物质文化交流通道和中外文明传播之路--茶马古道。这条横贯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神秘古道,无论是从云南普洱茶的原产地西双版纳、思茅出发,还是由“天府之国”四川成都起步,南北两线均必经藏东重镇昌都,并在这里汇合,开始其雪域高原之旅。

昌都,是川、滇、青三省进藏的重要门户,是藏东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名扬天下的川藏、滇藏两条公路交汇于此。这里是三江并流的主要区域,旅游资源极为富集,奇峰异洞、神山圣湖、雪域风光等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康巴文化”底蕴。

我就生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作为一名在八十年出生的公民,我有理由经历中国从振兴到腾飞的过程。岁月的年轮在我的生命历程里划去了八千多多个日日夜夜。对于这些逝去的时光,没有遗憾,没有后悔,便是我最大的财富。二十多年,经历了新中国不断崛起的过程。是荣耀更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 自尊。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改革开放的春雷就这样打响了,自此以后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也在改革开放的号声中开始发生变化。

在我出生之前,妈妈本来是住泥巴房的,家里连电视、录音机也没有,买肉买米都要一大早起来排队,并且要手持粮票,那时就算有钱也未必能容易买到菜,除非你是当官的或者你认识那些卖菜卖米的。市场上根本没有现在那些叫嚣的商贩,人们根本没有经商这个理念。家里的人均月收入才二十多块,每餐吃的都是很简单。一家三口就挤在四十来平方米的房子,没有购物广场也没有ktv,街上也只是些破破烂烂的房子和黑乎乎的小卖部。

在我出生之后,爸爸和妈妈买了摩托车、录音机、冰箱、彩色电视。他们不用再排队买菜了,市场上什么菜都有,只要有钱就可以买了。马路由柏油路变成了水泥路,马路两旁也出现了一些饭馆和商铺。我们也从30平米的房子搬到了70平米,家里的家具也齐全了,爸爸妈妈睡的是席梦思了,我的床下也铺了一层有一层褥子。那是他们工资平均也有500块了。因为爸爸常年外出学习,家里就我和妈妈,所以生活也有了充足的保障。我可以穿很漂亮的衣服了,可以背崭新的书包。

我十岁以后,世界最高跑到最长的邦达机场建设完工,这样我们打外地就方便了很多,在国家给予的政策条件下我来到了内地西藏班读书,那是我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精彩。

小学的时候,老师用的是木黑板,擦黑板用的是抹布,教鞭就是一根树枝,我们用的桌椅都是木头钉成的,一不小心裤子就会被钉子刮破。因为我各自比较矮,有的时候还要跪在上面听讲,教室的地板是水泥地,窗户是木框的,窗户要用铁扣关上的。我们的体育课很单调,一般都是跑跑步,没有什么体育器械。更没有电脑室、音乐室或实验室这些先进的设备。

到外地上了初中后,黑板是塑料的,有专门的黑板刷,教鞭是用专门的作图长尺,我们用的桌椅是用铁和木做成的了,光滑而素雅,舒服极了。教室的地板是水磨石地板砖的,窗户可以直接用铁栓关上了。我们的体育课有了各种各样的器械: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毽子、鞍马、板球;我们有了电脑课、音乐课、实验课、美术课,还有了相应的电脑房、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

初中毕业后,我回到了昌都准备参加中考,回去后我发现昌都的变化也很大,我加周围有了一些新的建筑,附近开了不少新店,有了两家规模不算很打的超市,里面的东西虽说瓶中不算多,但是对于那是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我兴奋于家里的变化,家里买了新的大电视,还买了冰柜,爸爸妈妈用的也好了吃的也很丰富有营养,党对西藏的支援,我那是真的是深深的体会到了。

高中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回了外地,虽然高中还是那个高中,但是学校也明显有了大的变化,操场全改为塑胶场地,有了新的教学楼和办公楼,寝室里也安装了洗衣机,空调等,我们每个教室都有一台电脑,老师上课一般都是用多媒体来播放课件,视觉、听觉设备兼具,我不由感叹:改革开放改变的太多了。我们教室的地板是磁砖做的,窗户是铝合金的推窗。上体育课的器械比初中多了排球还有一个健身房,还有一个宽敞的礼堂。

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大四的学生了,家里的条件不错,自己也在党的培养下,逐渐的成熟稳重,回首改革开放以来我所见证的变化,俨如神七升空一般神奇,这些变化全世界的人们都看得到,中国崛起了!这一切都始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我们要谨记:闭关自守是富强不起来的,只有打开国门才能发展自己。所以,正如主席所讲,我们要“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四十年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如同一部跨时空梦幻电影,恰似在昨日,却是在今天。四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制度不断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回忆四十年来的成就,走过的历程,不得不感谢改革开放对西藏的伟大政策,使我能够稳步发展,让我们共同展望祖国明天的更加美好。

2.改革开放辉煌成就 篇二

一、从歌声中聆听改革开放的喜悦

这段时间电视上一直在播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歌曲》, 其中有沈湘为电影配唱的《夜半歌声》, 王宏伟唱的《西部放歌》, 正是这样的一首首或婉转动听、或慷慨激昂、或饱含深意、或情真意切的歌曲, 伴随着我从童年, 到少年, 再到青年, 随着音乐的响起, 思绪翩翩起舞。情至深处, 足以让我伴着对音乐向往和追求。多少次都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歌唱家, 也能站在舞台上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

30年飘过的歌声数也数不清楚, 每每回忆, 都仿佛在向逝去的岁月问候, 在向曾经的自己缅怀。30年岁月在每个人脸上划下了无法抹去的记忆, 失去的, 得到的, 数也数不清, 有的人走了、有的人来了, 我们共同经历的、共同承担的, 已经沉淀成一种情结, 在心底发了芽。就让这30年的百首金曲带着我们一同走入回忆, 缅怀该缅怀的, 欣慰该欣慰的。音乐奏响的那一刻, 请共同哼唱《走进新时代》, 静静品味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 慢慢分享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喜悦。

二、从歌声中看改革开放的变化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国社会改革, 如一阵春风吹醒了祖国大地, 国门打开了, 思想开放了, 人们渴望着改变那束缚已久的文化娱乐生活, 禁祻的思想和压抑的情感如洪水破坝一样宣泄出来。很多在当时看来十分新奇又不可思议的“玩意儿”开始流行, 比如流行歌曲的出现就是中国娱乐圈的一大进步。2008年, 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的30周年, 但记忆中, 总有一些熟悉的歌声回荡在耳边, 伴随着我们成长, 难以忘却。1977年关牧村《打起手鼓唱起歌》曾被定为“靡靡之音”在改革开放初期七十年代末, 关牧村曾以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等作品为大家熟悉。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等地举办个人演唱会。她的音色甜美, 浓情, 凝厚, 具有多方面的修养, 她演唱的《金风吹来的时候》获农村歌曲演唱一等奖, 《一直难忘的歌》获全国优秀影视歌曲奖, 1989年在“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评选中获“豪江杯”奖, 1989年参加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国际“艺术成就奖”, 1989年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有观众形容关牧村的歌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大地, 又像潺潺的流水, 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关牧村的质朴、豁达和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使得她的音乐中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她的演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 成为我国蜚声中外的女中音歌唱家之一。

三、用歌声回顾和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年

蔡诏序在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是我国声乐界有影响的男高音歌唱家。在声乐艺术上坚持用科学的发生法唱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作品。他的嗓音圆润, 清亮, 感情朴实亲切, 演唱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槐花几时开》等歌曲让人难以忘怀。

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谷一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她是中国歌手中第一个把气声唱法运用到歌曲演唱里的歌手。对中国流行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演唱的歌曲《边疆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知音》、《乡恋》等当初被誉为靡靡之音, 遭到全社会的大讨论。然而李谷一对我国民族声乐和通俗音乐和发展, 做出了新的突破, 开创了一代歌风。

彭丽媛1981年, 由施光南作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很快响彻祖国大地, 令人雄心奋发。那一年, 彭丽媛还不满20岁, 但却在青歌赛上把这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唱得端庄大气。很多年之后, 她成了民歌的一种高度。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 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 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

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是为电视连续剧《天路》创作的主题曲, 由张千一创作, 浓郁的西部风情在那个时代是流行元素, 而《青藏高原》这首歌的出现, 改变了人们对通俗歌曲的一贯看法。让老百姓认识到, 原来通俗歌曲一样可以很大气很高雅。这首歌也因为音域跨度大而成为了许多人展现演唱实力的绝佳首选。

张也在1997年把《走进新时代》这首主旋律歌曲唱得家喻户晓。《走进新时代》是歌颂我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 另外一首《东方红》和董文华的《春天的故事》则分别歌颂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和第二代领导集体。一首歌标志一个时代, 标志一代领导人———这是很有特色的创作歌曲。在此后的许多大型晚会和电视节目上, 这首歌成了必备的压轴曲目。张也这一深情“表白”, 全国人民都心领了。

2006年7月1日, 青藏铁路开始全线通车运行。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天路》做为青藏铁路开通的庆贺歌曲, 由石顺义作词, 印青填词, 歌手韩红演唱, 歌曲大气高亢, 民族风格明显, 凸显了青藏高原的美丽风光和青藏铁路的壮丽成就。

结语

将近三十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 但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至今还时时会回响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优美动人的歌声。30年, 足够漫长;30年, 又极为短暂。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未来, 还将有一个又一个30年, 伴随着祖国的腾飞, 也会有一首又一首优秀的歌曲被载入历史的画卷扎根于人们心中。

摘要:自从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 中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的改革开放, 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特别是中国的歌唱事业。

关键词:喜悦,改革开放,变化

参考文献

[1]江明-.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改革开放30年铸就昭通教育辉煌 篇三

一是领导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十分重视昭通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朱镕基总理、温家宝总理、教育部周济部长及历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教育厅等领导都亲临昭通,给予昭通教育关心支持。昭通各级党委、政府更是义不容辞,紧紧抓住教育发展机遇,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兴建学校,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大发展。1983年,地委召开全地区教育三干会,昭通教育迈向稳步发展轨道。1990年底,地委、行署再次召开地区三级干部会议,提出“教育为本,科技兴昭”的战略决策,切实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全社会进一步统一“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认识。1995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教育三干会后,昭通进一步兴起了大办教育的新高潮,“教育优先”得到落实,一系列教育改革拉开帷幕。2003年7月,昭通市根据《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精神,结合昭通市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由市5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市、县、乡三级干部参加的振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昭通市委、昭通市人民政府贯彻〈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这个文件,认真分析了昭通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明确了未来10年昭通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市“两基”攻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昭通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结合昭通教育工作实际制定了5个教育综合改革文件(《昭通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昭通市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意见》、《昭通市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昭通市关于大力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昭通市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昭阳区、威信县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区,昭通市一中和昭通市职业技术学校为市直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以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把“人事权、分配权、办学自主权”交给学校,充分开发和挖掘学校的潜力。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多渠道投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教育发展,建立适应全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推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民办教育小而弱的局面已经打破,高中“瓶颈”的突破不再仅仅依靠政府办学来实现,一大批优质的民办学校涌现出来。镇雄县一次性投资1000多万元的长风中学、昭通华宇特色学校等发展势头喜人。高中教育规模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从低谷中走出,正向做大做强的目标迈进。2007年底,昭通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在水富县召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促进“两基”攻坚,推动昭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昭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9.3亿元,教育支出19.5亿元,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30.92%,人均教育经费上升到357.55元,是1979年的86.57倍;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430.6万平方米,是1979年的7.68倍。2008年,完中教学仪器装备率由86.2%提高到93.6%,初中教学仪器装备率由67.5%提高到88.2%,完小教学仪器装备率由60.6%提高到69.7%;完中学生生均图书由6册增加到7.8册,初中学生生均图书由3.4册增加到7.8册,完小学生生均图书由2册增加到5.69册;计算机数从无到有,2008年计算机达9853台,卫星教学收视点达986个,光盘播放系统达到2343个,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204间,计算机教学在城区学校逐步普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点和光盘播放系统逐步增多。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新跨越。改革开放前,昭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学历低,合格率低。改革开放以来,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素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上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增多,初中教师基本上达到本科毕业,高中教师队伍中研究生也有了一定比例。1979年,全市共有教职工22257人。其中中小学教师21814人,中小学代课教师2894人,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3.26%,大部分教师学历不合格。自2003年起,针对昭通市学校用人制度和教师补充机制不适应现实需要的状况,市教育局加强对教师入口的质量管理,坚持教师补员“凡进必考”的原则,采取直接到高校招聘紧缺学科教师、考试招聘特岗教师和补员考试招聘3种方式招聘,极大地缓解了昭通市教师队伍的紧缺状况。至2008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49233人,其中师专595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50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63人、普通中学17096人、职业中学599人、小学29149人、特殊教育学校69人、幼儿园1012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3.88%,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22%,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12%;有42701名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467人,有69名教师获得云南省特级教师称号。

四是基础教育成就辉煌。昭通是贫困地区办大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尤其是让适龄儿童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昭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昭通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落实政府责任,在困境中奋起,举全市之力,克难攻坚,全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基础教育取得辉煌成就,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良好条件。从2005年起,国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小学、初中上学不交费,还有生活补助费”已成为老百姓经常谈论的话题,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党和国家的温暖。至2008年,全市除鲁甸、镇雄两县外,9个县区已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2%,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达96.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25.88%;全市11个县区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青壮年文盲率降至3.5%以下;水富、威信、昭阳、绥江4县区通过了“普实”验收。全市小学在校生764970人,比1979年增加333477人,增长77.29个百分点;初中在校生289272人,比1979年增加217853人,增长3.05倍;高中在校生52573人,比1979年增加42719人,增長4.34倍。2008年全市有22244名考生报考,比1978年增加16146人,增长2.65倍;一大批学子进入高等教育学校殿堂,2008年录取人数达11935人,比1978年增加11509人,增长27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抓好基础教育,实施农科教统筹,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开展农村智力开发,走产教结合、联合办学的路子,把人口大市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市,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县区农中逐渐发展为职业高级中学,有的县还整合现有职教资源,建成职教中心。从2005年起,全市每年召开1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切实把“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思想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昭通市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使市属中专和各县职业高中实现了优势互补,招生和毕业生推荐就业实现稳步增长。2006年4月,市直中专学校划归教育局管理。为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做大做强昭通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整合财校、农校、职业技术学校资源建设和市卫校与市人民医院整合升专的规划,整合中专和职高学校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专业设置上走“长短结合,以短为主”的路子。在教师选择上走社会化聘任为主的路子,在投资方式上走多元投资的路子。在办学形式上走“开门办学,联合办学”的路子,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解决高中“瓶颈”问题结合起来,与实施“百万劳务输出工程”、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四大支柱产业建设结合起来。市直各中专学校积极响应,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广开就业门路,形成“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至2008年,全市有职业学校17所,比1983年增加5所;在校生20377人(职初生2254人),比1983年增加17627人,增长6.4倍。

六是特殊教育谱写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关心残疾人教育。为实行残疾儿童普及义务教育,通过采取随班就读等多种形式解决残疾人教育问题,特殊教育学校从无到有。2003年本着“特教特办”的原则,对特殊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市教育局先后拨款90余万元改善聋哑学校办学设施。2004年12月,特殊教育学校提出创办昭通特校盲生部,让多类残疾人共同接受教育。同年,市政府批准开办盲教育,实现残疾儿童聋哑教育向聋哑盲教育的转变。全市各县区也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救助贫困残疾少儿入学的活动。至2008年,全市有特殊学校2所,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小学生人数达3259人,初中达971人。

七是学前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幼儿教育事业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无论在数量和教学质量及管理方面,都有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体现了启蒙教育的特点,为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云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的意见》后,昭通地直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先后办起了各种类型的托儿所、幼儿园。幼儿教育从县城向农村延伸,入园幼儿成倍增长,从单一的县幼儿园发展到各乡镇中心学校的学前班。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市财力紧缺的情况下,采用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向企业、社会各界、家长多方筹资,逐步改善办园条件,一些县幼儿园变多年的“走读式”为“全日制”。1996年,昭通市3所幼儿园被评定为地区优级幼儿园;1998年,昭通市3所幼儿园被省教委认定为一级二等示范幼儿园,5所幼儿园认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幼儿园。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支持,昭通民办幼儿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县区民办幼儿园增多;2002年,全市有46所私立幼儿园。至2008年,全市有幼儿园60所,比1978年增加48所,增长80个百分点;在园幼儿人数61152人,比1978年增加59120人,增长29.1倍。

八是高等教育同步发展。昭通师专建校30年来,一直本着“大学无疆,大人有容”的校训,“崇德、敬业、求实、创新”的校风,“静、进、竞、敬”的学风和“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严格执教”的教风,“尊师重教,为国育才”,始终把改革与发展摆在学校的首要位置。多年来一直积极研究、探索高校办学与管理,不断推进学校各項改革,狠抓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05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教职工参加的“学校发展战略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对“十一五”期间将昭通师专建设发展成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目标形成共识,并明确了今后学校发展的重点是以征地扩建为基础的硬件建设;以提高教师师德和教学学术水平,改善教师学历、职称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创新特色、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的专业学科建设;以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至2008年,有在校生5822人,比1978年增加5461人,增长15.1倍,昭通师专升本工作正在积极努力。

九是德育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开放30年,昭通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加强德育干部队伍建设,紧紧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德育工作载体。1981年起,每年3月均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积极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充分利用班会(周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校会等形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1994年起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组织各中学推荐、评选省地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从1997年起,昭通行署教委贯彻落实以“八有十无”为条件,开展创文明学校活动;2001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2003年,全市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至2008年,全市有5所学校获省级文明学校,30所学校获市级文明学校称号。

改革开放30年,昭通市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教育仍然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教育历史欠账和投入严重不足,各级各类学校校舍设施不足。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缺编,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教师严重不足,教师学历合格率低,学科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不稳定,教师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学校管理滞后,缺乏有效竞争激励机制和活力,现行机制和政策难以适应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两基”巩固和提高任重而道远,高中办学规模小,教师、校舍严重不足,高中阶段就学压力越来越大。昭通教育的腾飞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回顾过去,30年艰苦创业,奠定了昭通教育坚实发展之路,铸就了昭通教育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博学儒雅、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强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实现教育公平。树百年根基,兴千秋大业。昭通教育将继续托起明天的太阳,走向更加令人瞩目的辉煌。

作者单位 云南省昭通市教育局

4.改革开放辉煌成就 篇四

来源: 编辑: 作者: 添加时间:2008-12-16 9:15:2

2景德镇在线讯:每到清晨或者傍晚,在乐平市城乡广场、公园,伴随着飞扬的曲调,人们纷纷翩翩起舞,大家在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中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改革开放30年,是乐平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30年。特别是近年来,乐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带领83万乐平人民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文化,普及群众文化,完善文化市场秩序,文化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成就辉煌。

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30年来,乐平文化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初期,城乡文化基础设施简陋,群众文化生活十分匮乏。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乐平市文化事业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投资2.2亿元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乐平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文化广播电视大楼等一批骨干文化设施,新增文化场馆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广播电视传输网点建设883个,工程改造100余处,架设光缆396公里,新建二级站6个,城区户户通有线电视,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3.2万户,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达85%,自然村覆盖率达56%。2008年,开工建设了集大型剧场、展厅、演出大厅和会议室为一体的乐平市文化艺术中心,并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到2009年,乐平市16个乡镇将全部建成乡镇文化站,活动室、表演厅、阅览室一个不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

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乐平市文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发掘了镇桥镇浒庵古戏台等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9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了泪滩双月等7个景德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大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对大量的古建筑(民居、戏台)、古桥梁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修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近13万字的《乐平市文物志》编撰也已完成初稿。

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近年来,乐平市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基本上做到了重大节日有晚会,大型活动有演出,月月都有群众文化活动。160多个健身辅导站300多个群众文体组织遍布乐平城乡20个乡镇(街道),引导群众投入到健康的娱乐健身行动中。在不少农村还形成了独具乐平特色的广场文化:100多个农村业余剧团唱响串堂锣鼓,历经10载春秋的镇桥镇蔡家村农民书法协会将书法展览办到了外地,乐港里汪、袁家等村的手狮舞被列入非物质保护遗产,塔前镇塔前村“五老”文艺宣传队50年如一日坚持免费巡回演出,高家镇鸟树村农民业余乐队荣获东方之星艺术盛典推选活动银奖。

乐平市还经常举办广场文化表演和比赛活动,让参与者在比赛中获得乐趣,在比赛中提升水平,连续7年举办了才艺大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仅2008年,就成功举办了首届农民书法大赛、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唱勤政廉政歌曲,树团队和谐形象”歌咏月活动、“捐资助学”锦溪之夜文艺晚会、首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迎奥运集体婚礼以及“争做合格乐平人”歌舞才艺大赛等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展现和充分的发展。乐平市还积极鼓励广场文化中好的节目参与全省、全国的相关比赛活动,乐平红杜

鹃辅导站组织节目在2007年上海第九界国际艺术节“海派秧歌”邀请赛中获银奖,在香港第八界中老年音乐舞蹈、服饰风采大赛获得了“紫荆花”最高奖;乐平市小朋友潘伊笑、洪欣瑶和高家镇鸟树村农民业余乐队唢呐手吴小

三、临港镇网络歌手许嘉文先后亮相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神州大舞台》等节目。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频繁

改革开放以来,乐平市坚持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和乡镇自办文体活动等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乐平赣剧团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民,送戏下乡3000多场,观众达800多万人次。仅2008年,乐平赣剧团就巡回演出81天,演出176场,观众人次达40余万;乐平市电影公司共放映优秀国产故事片4740场、科教片6000多场次,观众人数达 100万余人次;图书馆两室共开放300天,接待读者10028人次;乡镇(街道)举办群众文体活动73场(次),参加活动人数1.5万人次,观众达15万人次。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乐平市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迅猛篷勃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先后多次被省文化厅、省广电局分别授予全省先进文化县(市)、广播电视乡级事业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节庆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农民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异彩纷呈;文化“三项活动”的开展,“农家书屋”。2008年一座投资6600万元,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集演出、办公一体化等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大楼拔地而起,文化事业基础不断夯实。

二、电影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建国初,在乐平看电影是一种“奢望”,改革开放初,看电影几乎成为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部.8.75毫米、16毫米胶片放映机曾一度主导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市电影公司每年送电影下乡达5000余场次,全市60余万农民可从中受益;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由以前只收到两三个节目的黑白电视,到今天可以看40多套节目的数字高清电视,从转播节目到自办节目。电视精品栏目《洎水有约》、《一方水土一方人》等,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歌颂了真、善、美,极大地满足了市民对本土文化的需求。1999年以来,乐平电视台深挖潜力,苦练内功,不断提升电视新闻报道质量,在中央、省、市用稿连续实现重大突破,新闻报道数量和质量连年跃居全省兄弟县(市)级台先进行列,60年来,该台从一个只差转三套节目的转播台发展成为如今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节目丰富的现代化县(市)级电视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圆满完成,全市架设电视光缆1000千米,覆盖全

市20个乡镇,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5万余户,实现全市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85%。乐平转播台的建成,使该市15万农户可以通过无线收听收看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全市广播和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

三、专业艺术成果丰硕:乐平赣剧团积极创新发展,努力探索赣剧表演新形式、在巩固传统赣剧的基础上推出了京剧、黄梅剧和现代歌舞、小品等,每年送戏下乡演出达20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5.改革开放辉煌成就 篇五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十三五”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重大风险挑战,中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实实在在的数据是最有力的注脚。“十三五”时期,我国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 2015 年的 3.95 万亿美元增加至 2019 年的 4.58 万亿美元,连续3 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连续 11 年保持第一出口大国地位;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在全球跨境投资持续低迷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逆势增长,2017 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2016—2019 年吸收外资合计达 5496 亿美元;对外投资有序发展,2016—2019 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合计达6344 亿美元,稳居世界前列。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选择。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经贸摩擦加剧,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加之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前景有不少担忧。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中国将继续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从而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强心剂”。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体现了中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五年来,从放宽市场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到出台《外商投资法》、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推出一系列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兑现了“中

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郑重承诺,更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各国带来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6.中国改革开放 成就斐然 篇六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8-01-07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改革开放 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所以,十七大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个提法,我觉得提得很好。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七大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3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6、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7、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

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9、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10、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11、1993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12、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13、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85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医疗卫生系统也开启了改革的历程。医改的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医改的政府态度是:给政策不给钱。其政策为药品可加价15%,以弥补政府投入之不足。上世纪90年代,医改再掀波澜。1992年9月,卫生部根据国务院意见,提出医院要“以工助医”、“以副补主”。2000年,改革逐渐向纵深发展,触及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200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八部委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俗称医改“十四条”;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的《关于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决定》的出台,开启了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标志着我国

全面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确立,其最大意义在于稳步推进公有住房的出售,通过向城镇职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我国住房私有化的进程。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是由于此文件废除了住房实物分配的制度,为商品房的发展扫清了“竞争对手”,从而确立了商品房的市场主体地位。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995年9月25日—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5、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996年12月1日,中国开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7年9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3月5日—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

19、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

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立足于我国已经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1、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

22、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成立。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4、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写入宪法。它适应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加强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5、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

26、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

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7、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2005年4月29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28、2006年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006年10月8日-11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29、2007年《物权法》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30、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7.改革开放辉煌成就 篇七

十七届三中全会再谈农业问题,标志着我国又将掀起新一轮的农村改革的高潮。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提出质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的飞跃。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乘胜追击,大搞工业、军事,加强进出口贸易,快速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便于立于世界强国之列。事实证明这一切固然重要,我们却更不应该忘记农业在国家稳步发展中依然起着全局性作用。

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忽略农业往往会导致整个经济出问题。农业基础不牢固,国民经济又如何稳定?现代化建设虽然会降低农业的比重,但是却不会使农业的地位和作用降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的是城市和农村共同的小康,农村不发展,社会就不可能全面进步,我们所得到的小康社会,也就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由此可见,发展农业的力度不但不应该减小,反之农业的发展仍应加强。

回首过去的三十年,农村的改革过程为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为我们今天再次加大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展现出广大农民无限的创造力。

从小岗村农民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到广西的宣山合寨村的农民第一次使用民主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委会,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冒出的乡镇企业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国农民三大历史性的创造,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村的发展。中国农民不仅充分显示出了在农村改造中的主体地位,真心实意地把自己的劳动力、资金、热情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农村改革中去,更体现出了广大中国农民蕴含的潜力和智慧。

1978年到1984年,中国的改革起始于农业改革。把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作为一个切入点,在“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基础上建成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农村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短短几年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从局部扩展到全国各地。农民真正地成为了主体,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上的积极性,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谱写了人类消除贫困的崭新篇章。

1985—1991年间,中国农村进入到了改革成功、效率提高的阶段,把农村改革引领到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改革外部环境的更高层次。改革的重点转向了对市场的全面探索,全面确立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在产品的流通体制、农产品市场的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非农业企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农村的改革逐步走向市场化。这一期间我们也遇到了许许多多,如资金紧缩、市场疲软等无法预料的困难,使农民的收入进入了改革以来的徘徊期。这一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的改革创新都不可能永远的一帆风顺,我们应该具备面对和应付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准备。

1992—1998年间是中国经济的又一轮高速增长期。邓小平于1992年初的南方讲话和同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农村的改革也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市场取代了计划。在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上,市场逐渐发挥了主导作用。期间,通过用立法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一时期,使我国农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使得农村经济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1999年至今,农村改革的重点逐渐改变到解决深层次矛盾的阶段。农村综合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的重点。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的平衡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改造的热点问题。从取消各种农业税,使得农业进入无税时代,从而减轻了农业的负担,到改革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体制,使农业进入了一个对外开放的新空间以及推进城乡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等改革。对粮食体制改革,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上做了深入的工作。我国的农业发展,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真正意义上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功。

过去的三十年,记录了我国农村的改革历程,期间农村的体制和机制发生的变化是彻底的。市场取代计划在农村的发展中逐渐起了主导作用。农业发展的手段和环境日复一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大,产生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业的竞争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那个想象中的美好愿望,而是成为了我国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

我国的农业发展和整个中国的科技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国家想要平稳进步,发展农业依然应该是所有其他工作的基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科学发展观,强调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为了我们建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让大多数农民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农村的全面发展。而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生态环境不能得到改善,发展就永远不可能称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由此可见,我们今天的科学发展就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农业。而今天的农业该如何发展,我们应该提早做出详细而缜密的规划,这样我们的前途才会充满光明与美好。

首先,还要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因为虽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主体逐渐转向工业,但农业永远是一种不可代替的产业,没有农业社会就没有保障,现代化高科技也好,超常规武器研究也罢,没有什么产业可以离开农业,农业永远是一切产业的基础。

其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上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现代化的农业必须遵守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等要求,面对全国粮食生产局面依然严峻,依然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形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必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如何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努力进取,使农业生产基础提高,设备条件改善,优化农村的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的市场竞争力,应该上升为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另外,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民的权益、农民工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未来的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之路依然严峻,我们必须开拓进取,探索创新出一条最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但也遇到一些困难。农业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应该处理好农业发展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8.改革,渐步辉煌 篇八

泱泱华夏,巍巍长城、四大发明、二十四史……承载中华五千年之民族精神!

苦难中华,一杆烟枪、一个园子、八年抗战……祖国历经苦难,在风雨飘零中成长!

睡狮猛醒,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中国梦”……东方巨龙再腾飞,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闭关锁国——旧中国,积贫积弱

近代中国,科技革命成果武装下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愚昧封闭、贫穷落后、摇摇欲坠的旧中国封建王朝的大门。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伴随《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百年屈辱,百年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近代中国人民一次次地英勇抗争一再证明:封闭导致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救,变革方能图强!

道路决定命运!旧民主主义革命没能救中国,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新中国,东方破晓

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偷着实行农业大包干,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18个红手印。“大包干”“秘密契约”“红手印”,小岗人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80年,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成立。“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开启了城市改革的大幕,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代科技工业城市建设踏上新征程。

“白猫黑猫”理论、“摸着石头过河”、“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步走”战略,新决策导航中国改革巨轮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才是硬道理,新理念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成富民兴邦、祖国统一之大业。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红利——新世纪,渐步辉煌

“银河”计算机,“天路”通车,北京奥运,“和谐号”高铁,莫言、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勇向极限挑战,敢与世界争锋,龙之子孙昂首屹立东方!

“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探海、北斗导航、“萤火”火星探测、“悟空”暗物质找寻,能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天之骄子领跑世界科技!

APEC会议、金砖国家峰会、博鳌论坛、朝核会谈、G20峰会、联合反恐、海外追腐,能负责,敢担当,勇承担,和平发展,新时期天朝大国地位尽彰显!

人民币升值、自贸区成立、位列第二经济大国、美丽健康中国建设、“打虎拍蝇”反腐倡廉,能干事,敢干事,干大事,一心为民,新一代共产党人胸怀盖过天!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波澜壮阔的改革风雨历程,破除了制约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改革新标——中国梦,开启新纪元

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改革的评价新标准:“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

“两个是否”新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体现了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我国改革理论增添了新内涵,是改革“向何处去”的正确答案,是改革“改得怎么样”的衡量尺子,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论断新思想,是对我国改革实践的新认识,是我国改革成效评价标准的新发展。

伟大复兴“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带一路 ”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网络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双创”、供给侧改革、二孩政策落地,方向决定成败,目标引领未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未来深刻变革!

中国改革驶入快车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上一篇:诗词鉴赏论文下一篇:教师节感恩老师的问候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