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的近义词(共11篇)
1.接受的近义词 篇一
接收:①收受:~来稿 ㄧ~无线电信号。 ②根据法令把接收
采纳:1.接纳;接受。采纳
承担:1.担负;担当。承担
承受:1.接受。 2.承担;禁受。 3.继承。承受
担当:承当;担负(任务、责任等):勇于担当重任。担当
继承:①依法承受(死者的遗产等):~权ㄧ~人。 ②泛继承
接管:接收并管理:~政权 ㄧ~财务。接管
接纳:①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他被~接纳
经受:承受;禁受:~考验ㄧ~多次打击。经受
批准:上级对下级的请求等表示准许:学校已批准了我们提出批准
领受:犹接受。多用于接受好意:好意我领受了。领受
给与:1.亦作“给予”。 2.使对方有所得。给与
授与:1.亦作“授予”。 2.给予。授与
回收:①把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收回利用:~余热 ㄧ~回收
2.接受的近义词 篇二
随着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魔幻现实主义也迅速风靡世界,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在这次世界性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浪潮之中,中国文坛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百年孤独》在198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在小说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能力,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世界,反映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30年后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将虚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诺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给出这样的高度评价:“莫言的作品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美大文豪马尔克斯,联想到他是在模仿马尔克斯的作品。但实际上,莫言不是模仿马尔克斯。莫言对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在结合幻想和现实方面他甚至超越了马尔克斯。”
在阅读了二人的小说后,读者可以明显感觉到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经提出的“影响的焦虑”的存在,任何作家都会受到前辈文学名家和经典名作的影响,这种影响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是那种“熟悉的、在脑子里早就有的东西”,但是这种影响也会使后人产生受到约束的焦虑。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无疑具有经典文学作品的特质,莫言对它的接受中,实现了对文学的延续或经典的扩容。莫言曾坦言是《百年孤独》让他感受到了马尔克斯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的哲学理念,他曾说:“我认为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他认为世界是一个轮回,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人的位置十分渺小。他无疑受了相对论的影响,他站在一个非常的高峰,充满同情地鸟瞰着纷纷攘攘的人类世界。”
一、叙述手法
《百年孤独》在结构方面就具有其独到之处,小说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从将来的角度回忆现在或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几乎是其他作家所没用过的未来视角。“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小说共有二十章,第十章以这样的叙述开篇:“多年以后,当奥雷连诺第二次躺在临终的床上,他将会想起他的头生子出生的那个六月的雨天的下午。”一个是家族第二代的代表,一个是第四代的代表,小说正是以二人的“前瞻”与“后顾”展现了“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的百年兴衰与家族宿命。小说故事的发展被阻隔,顺势的时序被打乱,读者在阅读中必须调动主观想象,重新组装情节才能完成阅读。
莫言在《红高粱》中这样写道,作品中就出现很多类似回顾性叙述中的预叙情况,“七天以后,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莫言选择了独特的叙事视角,即追述的追述,用“我”来叙述“父亲”甚至再转述我的爷爷奶奶的经历或心理。”这些多次出现的回顾性叙述中的预叙所造成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的交织给作品加进了一种命运感和历史感,随时把读者从全知叙述的似真性中拔出来体味人生的沧桑。
二、象征技法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经常使用隐喻、暗示、借代等表现手法,与传统的象征主义作家不尽相同,传统的象征主义常常是以象征物所蕴涵的抽象意义,使被描写的实体获得一种哲学的升华;而魔幻现实主义的象征手法是在传统的象征主义基础之上增加了虚幻、荒诞、变形的成分,使象征物与被描写的象征实体的确定性增强,弱化其自身的确定性。
《百年孤独》写的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百年时间的兴衰史,更是整个拉美百年兴衰史的再现。小说中描写马孔多居民都得了一种会传染的不能入眠的失眠症,他们整日整夜不想睡觉,在白日里恍惚做梦,并能看到别人梦里的景象,最后整个马孔多镇集体丧失记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在许多物品上贴上标签注上名称和用途,譬如在牛身上贴上一张标签,“这是牛,每天要挤它的奶,要把奶煮开,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对此,国内拉美文学专家林一安先生这样评价道:“作家似乎在不断地变换着哈哈境、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让读者看到一幅幅真真假但、虚实交错的画面,从而丰富了想象力,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是在提醒人们,不要遗忘由苦难与不幸堆积而成的历史。小说中马孔多镇最后被一阵飓风所毁灭,同样具有象征意义,毁灭是一种警醒。正如马尔克斯在诺贝尔奖领奖台上所说:“只要拉美人民记住历史,敢于斗争,打破那百年孤独,布恩迪亚家族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莫言深得马尔克斯创作方法的精髓,因而总是追求一种较为深远的象征寓意的目标,从不满足于仅仅给读者提供一个故事,几个人物,或传达某种情绪和感受,而是力图建造一个从整体上超越具像而又充满暗示性的比现实生活更为丰富深广的哲学世界。莫言善于把哲理与诗融合进小说创作,使得他的小说世界笼罩了一种象征化的诗意和美学氛围。在《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等小说中,莫言大量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那一望无际的红高粱是笼罩全篇的象征,它不是肤浅的“兴”和“喻”不是为了比附而设的可有可无的装饰,它本身也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生灵,与小说的人物平行。而《红高粱》则触目都是红色,“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这里的红色不仅突出了红高粱的广阔壮美的自然景观,更传达出“我”的祖辈们对铺天盖地的丰满旺盛生命力的张扬。
三、变异性
文学不仅仅是语言,它还是进行比喻的意志,是对尼采曾定义为“渴望与众不同”的隐喻的追求,是对流布四方的企望。哈罗德·布鲁姆认为:“一首诗、一部喜剧或一部小说无论多么急于直接表现社会关怀,它都必然是由前人作品催生出来的。”“渴望写出伟大的作品就是渴望置身他处,置身于自己的时空之中,获得一种必然与历史传承和影响的焦虑相结合的原创性。”
莫言对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借鉴不是一种简单的,拙劣的模仿与照搬,而是一种变异与超越。在莫言与马尔克斯的创作之间存在众多的相通之处,这其中不乏借鉴,但更多的是源于共同的对于生活本真的思考与生命意义的终极感悟。正如莫言自己说过:“面对巨著产生惶恐和惶恐后的蠢蠢欲动,是我的亲身感受,别人怎样我不知道,蠢蠢欲动的自然成果就是使近二年的文学中出现了类似魔幻或魔幻的变奏,大量标点符号的省略和几种不同字体的变奏”。
莫言之所以获得诺奖是因为他无法复制的个人故乡记忆。莫言曾经讲过,故乡情结、故乡记忆之所以是一个作家的宝库,是因为故乡与母亲、童年、大自然紧密相连。而莫言的“故乡”已超越了具体实在的“高密东北乡”,成为他想象力源泉的原乡。他不断将母亲、童年、自然糅合成作品情感世界的酵母、想象力驰骋的诱发力,无拘无束地释放着自己孕成于故乡的感觉、体验、想象。“非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和“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始终是莫言长篇小说的关注点所在。他直逼生活苦难和人性弱点,甚至闯人某些创作“禁区”,挣脱历史功利、意识形态等种种羁绊,以大悲悯展示中国人的现代历史和生命历程。
从莫言的小说里体现着讲求逼真再现性的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精神,同时又有作家对马尔克斯或者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与创造性变异。阅读莫言的作品过程中,一面呈现的是岁月流逝、往事如风的感慨,一面却是历史与现在交织的回环往复的效果。日本文学界这样评介莫言的创作:“在西欧文学压倒性的影响下和历史传统的重压下,展示了带领亚洲文学走向未来的精神,他不但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旗手”,我们会更深切感受到,莫言30年的小说,以其孕成于“高密东北乡”的独特创作,展现出足以与世界文学对话的中国文学世界。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其世界性的瞩目成功猛烈地撞击当时中国作家的心灵, 在中国文坛上得到普遍的接受, 如莫言, 扎西达娃等。而莫言的小说以不争的实力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文学的星空多了一颗以中国人命名的恒星。本文主要从接受学的角度探讨莫言对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接受的具体性与变异性。
关键词:比较文学接受学,莫言,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参考文献
[1]莫言.两座灼热的高炉[J].世界文学, 1986 (3) :298.
[2][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 译.南海出版社, 2011.
[3]莫言.红高粱家族[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87.
[4]林一安.《百年孤独》后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4.
[5][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孤独——1982年12月8日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讲话.何榕译.参见林一安编《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
[6][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 译.译林出版社, 2005:8.
[7]莫言.黔驴之鸣[J].青年文学, 1986 (2) .
[8]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代序言.莫言.生死疲劳[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3.
3.接受的幸福 篇三
两个月后,稻盛和夫刚刚走出医院大门,就迈进了京都圆福寺的庙门,他辞去了公司的一切职务,告别了风尘俗务,剃度出家,被赐法号“大和”。一生笃信佛教的他想通过修行,寻找到心中的答案。
在寺院里,他不再是“圣人”,而是成了一个和芸芸众生一样的普通僧人。虽然他拥有的金钱可以买下无数个这样的寺院,但他在这里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一样的僧舍,一样的衣服,一样的食物,甚至身体尚未恢复,也要手捧托钵,到附近的人家,挨门挨户地去化缘。
那是深秋的一天,天气已经有了冬天般的肌寒。稻盛和夫身着青布袈裟,头戴竹斗笠,光着脚,穿着草鞋,走进村落,一家一家地站在门前诵经、请求布施一些钱和米。托钵化缘是一件苦差使,从草鞋里露出来的脚趾头被沥青划破渗出了血,他强忍疼痛,一直化缘了几个小时。
黄昏时,稻盛和夫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迈着沉重的脚步踏上回程。返回寺庙,要穿过一个公园的大片树林。风吹过时,便有很多落叶蝴蝶一样飞舞着飘落下来,隐没在地上厚厚的一层落叶里,融为枯黄的一片。眼前晚秋的悲凉,不禁让稻盛和夫想到了人生的境遇,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时,马路对面一个正在扫地的老婆婆放下手中的扫帚,径直向他走了过来,伸手从里边的衣袋里,摸出一枚一百日元的硬币,递到了稻盛和夫的手里,说道:“你是修行的出家人吧,你的肚子一定很饿吧,这个你拿去,买点面包什么的填填肚子。”
当一只苍老的手,把一枚硬币塞进手里的瞬间,稻盛和夫就像全身被电击一样,激动得全身颤抖,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他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也就是在那一瞬间,仿佛醍醐灌顶般,他突然感觉自己开悟了,达到了一直所苦苦追求的幸福的境界。稻盛和夫后来描述当时的感受说:“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这就是幸福的至高境界。那种泪流满面的幸福,不是用脑来感觉到的,而是全身的细胞都能感觉到,这可能就是内心开悟的人能够感受到的幸福吧。”
不久,稻盛和夫就离开寺院,还俗了。他现在有了新的使命,他要把一种活法和善的理念传扬下去。如今,年已77岁高龄的他依然奔波在天上地下的旅途中,奔波于人们心灵的世界里。
4.接受的句子说说 篇四
1、不能改变的就接受,接受不了的就放弃,没有什么缺之不可,更没有什么是非你不及。
2、活着是痛苦的,因为我们将要面对亲人、爱人、友人的离开,束手无策、伤心到冷漠……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将会以什么方式离开?我突然好害怕,害怕不能再和亲朋好友多见两面,害怕会有很多措手不及的遗憾来临!欲哭无泪…但愿所有活着的人,能好好珍惜在世的每一天,善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或每一个人;也祝愿离去的人能在天堂过得快快乐乐、无忧无虑,永远脱离活在这世上的烦恼与忧愁。
3、一个人心里的接不接受,往往在于那个人得到消息的十分钟之内他就已经有了结果,剩下的纠结只是无用的心理暗示。
4、寒冬来临的时候,最好的取暖方式是接受和习惯寒冷。
5、所谓的命运,并不是无法抗拒,而是可以抗拒但又必须接受,这样的未来,大概,才是命运真真实实的本来面目吧…… ——胡鳕 《恶魔狂想曲明日骄阳》
6、结了,离了,好了,坏了,香了,臭了,笑了,哭了,喜了,忧了,想了,忘了,双了,单了,来了,去了,活了,死了,收了,放了,早了,晚了,美了,丑了。无常的人生才正常,在变化中我们老去,最初的美好幻灭后便是另一个未来的开始,面对无常只有学会接受,无论好坏都是命运给你的礼物。
5.接受预备党员的程序 篇五
一、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1、递交入党申请书:要求入党的人必须自觉自愿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2、团组织推优:团员青年申请入党,团组织需召开团员大会,请团员进行民主评议,提出推荐对象;团
支部委员会在对推荐对象进行认真考察的基础上,讨论确定推荐名单,填写推荐对象审核表,报上级团组织审定;上级团组织进一步审核考察后,签署意见向党支部推荐。
3、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接到团组织的推荐意见后,根据本人申请、团组织推荐意见进行初步的全
面了解 考察,及时进行讨论研究,确定人选,送党校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对政治觉悟较高、思想素质较好、愿意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者,经过党支部大会讨论,可以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申请入党的同志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组织要对他们加强培养和教育。
二、确定发展对象
对已被确定为积极分子的同志,党组织指定1—2名正式党员为培养联系人;申请入党的同志应经常主动向联系人汇报思想,以便组织了解自己的思想情况。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讨论后确定为发展对象。
党组织对积极分子进行全面的考察与了解,重点考察以下五个方面:
a.政治立场:看其是否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否坚决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
b.思想觉悟:看其入党动机是否纯正,是否具有共产主义信念,是否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否具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是否做到个人利益符合党的利益,是否对党忠诚老实。
c.工作表现:看其是否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认真负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否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d.组织纪律观念:看其是否自觉遵守政纪国法、社会公德和规章制度,是否自觉维护社会秩序。e.群众观念:看其是否密切联系群众,是否敢于维护群众的利益。
此外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还要进行政治审查,内容包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三、填写入党志愿书
党组织对培养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考察,如认为其已经具备入党条件,就会正式通知其填写入党志愿书,并指定两位正式党员为其入党介绍人。
四、支部大会讨论接受预备党员
党支部召开发展党员大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进行表决是否接受其为中共预备党员。
五、党委审批
党委在接到党支部关于发展对象的报批材料后,要派专人同发展对象谈话,着重了解其入党动机,及对党组织的认识,目的是考察其是否真正具备党员条件。
六、入党宣誓
预备党员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同济医院硕1102班党支部
6.孔子学说在美国的接受 篇六
美国人最初是通过欧洲人间接了解到孔子的。而欧洲人与孔子的第一次对话, 要追溯到16世纪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这位“基督教的孔夫子”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 随后被译成法文、英文等多种语言出版。北美洲殖民时期, 欧洲人又将其带到了美洲大陆。
殖民时期的北美对孔子的了解, 主要来自东印度公司的报告和一些旅行者的只言片语。1735年某期的《纽约周报》用整个头版刊登了一篇读者来信, 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儒学的崇拜和孔子对中国人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文末还引用了近十条孔子语录。这是目前可以找到的在美洲大陆最早提及孔子的出版物。
从北美洲殖民时期到1776年美国建国, 再至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 在中美直接交流几乎空白的背景下, 虽已有极少数美国人了解到了孔子的存在, 但孔子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仍十分遥远神秘, 更多的只是一个东方文明的抽象符号。
一、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传教士的儒学研究
美国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直接接触开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当时新教传教士和商人、驻华官员等开始来到中国。他们成为了美国人直接了解中国的窗口, 后来更成为美国汉学的奠基人。
在传教过程中, 传教士们深刻体会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影响。为了以“孔子加基督”的手段达到“以儒释教”目的, 他们开始较为深入地研究儒家思想。以早期传教士们的研究工作为起点, 美国的汉学研究蓬勃地发展起来。一批传教士成长为中国学家, 著名的有裨治文 (E.C.Bridgman) 、卫三畏 (Samuel Wells Williams) 、丁韪良 (William A.P.Martin) 、林乐知 (Young John Allen) 等。
公理会教士裨治文 (E.C.Bridgman) 1832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丛报》 (The Chinese Repository) 。其主要内容除中国历史、地理等, 还介绍儒家典籍, 旨在帮助在华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思想。
传教士出身的中国学学者卫三畏 (Samuel Wells Williams) , 于1848年出版了《中国总论———中华帝国的地理、政府、教育、社会生活、艺术、宗教及其居民概览》, 这是美国学者介绍中国的第一本专著。
与此同时, 一些汉学教学及研究机构相继成立。1876年卫三畏在耶鲁大学开设中文课程, 设立汉语教研室和东方学图书馆。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先后开设中文课程并建立了图书中心。1842年, 裨治文、卫三畏、顾盛等人组织的美国东方学在美国正式建立, 被认为是美国中国研究学术组织形成的标志。国外传教联谊会 (1888) 、美国亚洲协会 (1898) 等相关机构也相继成立。
这一阶段的美国人对儒学的研究, 是在中美两国国力相差较大的背景下发生的。虽然也有为学术而研究的目的, 但强国对弱国经济掠夺、文化侵略的目的更为明显。正如费正清在评述美国“东方学会”时所指出的, 美国的中国研究“从一开始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使命感。”[1]
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于世俗生活的指导性, 是早期的研究者们基本认同的。卫三畏在他的书中写道:“孔子的著作同希腊和罗马哲人的训言相比, 它的总旨趣是良好的, 其鲜明的实用性和对当时社会的适应性方面, 则超出了西方的哲人”。[2]
另一方面, 儒学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直接影响到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这又是为传教士们所恼火的。“数十年来, 信 (基督教) 者因不乏人, 不信者仍指不胜屈, 推其故, 则中夏所尊者士, 士所拘泥者儒书也。”[3]因此林乐知提倡“以儒释教”, 以儒家学说为工具宣传基督教, 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达到“以教代儒”, 其实质还是一种文化侵略。
二、20世纪初至50年代:儒学研究的转型时代
早期的美国儒学研究沿袭了传统的欧洲模式, 多以中国的历史、地理等为研究对象, 到20世纪开始则更侧重现实问题的研究, 呈现出自己的特色。这与当时美国在远东进行扩张的政治动机有着密切关系。鉴于中国在远东地区的重要地位, 美国在这一时期显著加强了对中国的研究。各种学术团体、政府机构纷纷成立:1919年的“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y) 、1923年“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1925年太平洋学会 (American Council of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27年“布鲁金斯研究所”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28年哈佛燕京学社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等不胜枚举。
这一时期的研究的重要成就之一, 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开始建立中文图书中心, 一大批中国古典著作被译成英文, 为下一时期美国汉学研究的腾飞做好了准备。
三、二战后至70年代:儒学的民主之争
美国汉学研究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 成为海外汉学的后起之秀。这一时期的汉学研究者开始大量借助史料和考证, 构建了一种区别于欧洲汉学模式的新型美国汉学。不仅如此,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对于儒家学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论调。
顾立雅被认为是最早从事儒家研究的美国学者。顾立雅 (Herrlee Glessner Creel) (1905-1994) , 曾任芝加哥大学东方语文系主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亚洲学会会员等, 是西方著名的汉学家, 同时也是孔子研究的权威。曾著有《孔子与中国之道》、《孔子真面目》、《从孔夫子到毛泽东的中国思想》、《传说中之孔子》多书。
顾氏认为, 孔子哲学中蕴含着民主的思想。在他看来, 美国民主思想的构建和发展,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而儒学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是学术界早已认同的事实。顾立雅在《孔子与中国之道》中, 发现并承认了美国民主思想中的儒学影子, 他指出:“孔子哲学对美国民主思想之发展的影响, 主要的并且只可能是通过这种法国影响表现出来。”顾立雅的这番论述, 对于五四时期中国人把孔子思想当作民主的对立面而打倒的那段历史, 不啻为一种讽刺。
以费正清为代表的哈佛学派, 则提出了与顾立雅相反的论调。
哈佛学派认为, 儒家家长统治是专制主义的温床, 儒家学说中本就缺乏自由民主的基因;且由于近代西方入侵, 中国国内马列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所以儒学作为一种思想已经死亡。这一悲观论断明显受到了两极社会冷战的背景影响。
比较顾费两家言论, 看似矛盾实则不然。顾立雅的研究以早期孔子思想为蓝本, 挖掘其对早期西方世界的影响;而费正清的研究重点是孔子思想对于近代中国发展“停滞”现象中所扮演的角色。深究下去, 二者的研究其实都表现出了“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四、七十年代以降:走向世界的孔子哲学
70年代, 中美关系破冰;90年代, 苏联解体, 冷战宣告结束。这一时期, 中美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中国改革之后的三十多年间, 经济飞速发展, 使世界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等中国。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以至孔子学说直到21世纪初, 基本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 但到本世纪, 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带来的困境让更多的学者们开始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美国学术界也受到这一时代大背景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学术论调较之上一阶段明显转向。墨子刻 (Thomas A.Metzger) 在《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1977) 一书中, 把目光投向新儒学, 认为困境是儒学自身发展从而改造传统的动力, 对新儒学促成民主精神在中国的生成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
此外, 儒学的普适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西方人引以为豪的价值观所面对新时代产生的诸多问题表现出了它的局限性, 1988年1月, 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诺贝尔获奖者国际会议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4]美国学人们也逐渐放低以前居高临下的研究姿态, 以更为平等、平和的态度重新认识孔子和他的学说。
安乐哲 (Roger T.Ames) , 美国著名汉学家, 曾长期担任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代表作包括《孔子哲学思微》、《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先哲的民主:杜威、孔子和中国民主之希望》等。
安乐哲深入研究了儒家的教育思想, 并指出其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他看来, 要让当前的多元世界实现有效的民主, 必须建立和谐的家庭, 而孔子的教育就是要使个人成为家庭中尽责的成员, 进而成为社会尽责的成员。
这一时期, 美国研究者们更倾向于将孔子学说回归到哲学本身。他们改变了他们的前辈一贯的居高临下的姿态, 开始以一种平等的眼光分析比较孔子哲学和西方哲学。他们注意到了美国和中国哲学体系中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如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也正是美国这个移民大国之所以发展成世界强国的哲学基础, 也是多元世界共生共长的一个哲学基础。
结语
孔子在美国的接受经历了从肤浅到深入、从贬到抑的过程。正如顾立雅指出, 孔子思想曾为美国这个民主国家的建立起过推动作用, 但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学界对孔子的研究始终没能完全脱下有色眼镜。事实证明, 学术平等的实现也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近年来, 国内国外的儒学研究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对儒学之重新定位、儒学的现代性、儒学发展的前景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美国著名的儒学研究者白诗朗 (John Berthrong) 认为, 儒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国际性的运动, 它将成为欧洲思想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安乐哲则以为, 儒学未来终将成为世界级的哲学。
然而, 在美国一般民众对于孔子的认识大多是模糊而又肤浅的。虽然孔子的雕像在一些高校和城市都可以见到, 提起孔子, 人们也普遍把他作为一个智者而尊敬有加, 但他们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宗教概念来理解孔子及其儒家教义, 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把儒家称为“儒教”。甚至在在有的书店里, 《论语》也是被放在“东方宗教”一栏的。多数人只知孔子是个中国哲学家, 至于他的哲学思想很多人并没有基本的了解。由此看来, 美国学界对于孔子虽然已有相当认识, 但孔子思想要真正为大众所接受, 还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正如波士顿大学的南乐山 (Robert C.Neville) 教授所说, 儒学为了能够成为一门“世界哲学”, 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 陈同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传教士评传》,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220。
[3]孙越生、陈书梅主编:《美国中国学手册》增订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4]SW Barnett, J K Fairbank, ed.Christianity in China: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M].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5]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林同奇译, 中华书局, 1989年版。
7.接受人性的卑微 篇七
弗里·利安从郊区的豪华别墅搬出来,住进学校附近的公寓里。闲来无事,他架起望远镜,看远处的风景。镜头移动时,他看到了让他心潮起伏的一幕——对面八楼一个穿着比基尼的女人,正对着电视机做健美操。
那一刻,这个一向在女人面前感到自卑的教授,深深爱上了性感的“比基尼”。他当然知道偷窥是卑鄙可耻的,可又无法控制住自己。后来,他竟然用摄像机把“比基尼”的私生活全部拍录下来。
一次看报,弗里·利安得知被自己偷窥的女人,是得克萨斯州名模比赛的实力选手茜玛莉,在得州大学心理学系读研究生,年仅23岁。
在他看来,茜玛莉是一个极富爱心的女孩子。她的宠物狗死了,她伤心了很久。为了帮助她摆脱悲伤情绪,弗里·利安买了一只小狗,悄悄地放在她房门口。没想到,她居然接受了。于是,每当偷窥到女孩儿不开心的时候,他就会在她门口悄悄放一束鲜花、一个布娃娃什么的,逗她开心。
即将举办模特比赛了,为了帮助茜玛莉赢得比赛的胜利,弗里·利安四处收集资料,把她的长处和缺点一一写下,悄悄放在她的门口。他的这一暗恋行为,让茜玛莉深为感动,尽管她不知道关心她的人是谁。
得州名模大赛在海德歌剧院举行,前几轮,茜玛莉一路领先。有一轮回答问题,主持人让选手讲一件人生中最感动的事。茜玛莉动情地讲:“有一个陌生朋友,一直在我身边默默地关注着我,送给我礼物,赠我良言。开始,我觉得他可能有恶意,但半年多来,他一直关心我,从没做过对不起我的事。这样一份来自陌生人的友谊,让我非常感动。”守候在电视机旁的弗里·利安也被感染了,眼睛红红的,万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
茜玛莉轻松进入前十名,唯一能与她抗衡的,是一名叫朱丽安娜的女孩儿。大家纷纷预测冠军将从她们两人中产生。弗里·利安的心弦绷得更紧了,决定全天候偷拍茜玛莉的生活,记录她决赛前最难忘的人生片段。
没想到,决赛前一夜,茜玛莉的竞争对手朱丽安娜突然被人杀死。警察在案发现场找到一条手链,上面刻着茜玛莉的名字。茜玛莉承认那条手链是自己的,但否认了自己是凶手。她解释说,案发当晚,她一直在家里。但由于缺少证据和证人,警方对她的口供表示怀疑。茜玛莉被警方控制了。按照比赛规则,如果决赛不到场,茜玛莉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弗里·利安教授十分焦急,期待着茜玛莉能赶在决赛前被无罪释放,他深信,她才是当之无愧的冠军。他突然想起,那盘录像带可以证明她不在作案现场。摄像机的时间显示,能够证明她那天在家中,录像里还能听到当地电视里访谈的声音。公布这盘录像带,就可以证明茜玛莉无罪,但同时,也将暴露了自己最不光彩的一面:偷窥。这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弗里·利安的心落在爱和正义之上,决定把录像带交给警察,并向警察公开自己偷窥的秘密。
茜玛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准时参加比赛,获得了冠军。弗里·利安的偷窥丑闻,却闹得沸沸扬扬,他只得辞职,躲到梅克斯小镇的一家旅馆里。茜玛莉在报纸上刊登了《寻人启事》:弗里·利安教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致命弱点,即使伟人也不例外。我接受你的崇高,同时也接受你的卑微。我爱你!我们大家都爱你!
旅馆老板在感人的《寻人啟事》面前,把弗里·利安给“出卖”了,将茜玛莉和教授的学生们领到小镇来。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茜玛莉穿着漂亮的长裙,戴着金色的皇冠,走在队伍最前列,弗里·利安打开门,从阴暗中走出来,走向阳光。
弗里·利安教授手里的镜头,记录了他卑微的灵魂,然而,当他将录像带交给警察的时候,卑微的灵魂走向了崇高。人性如弗里·利安教授手里的镜头,存在阴阳两面。我们在推崇人性中崇高的一面的同时,也要接受人性中卑微的一面,这才是完整的人性。
赵自力摘自《抚顺日报》
8.坦然接受挫折的日记 篇八
孩提时代的我,生活一帆风顺,从没有遇到什么挫折。这让我万分轻信自己的未来是充满光明的,没有妈妈口口声声所说的什么“挫折”。然而,命运终于还是让我和挫折交上了“朋友”。四年级,我第一次参加作文竞赛,换来的是名落孙山。知道获奖的名单中没有自己,我气恼过,我痛恨过,怪自己不争气,怪自己没有发挥更好的水平。但这只是徒然,我丝毫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成绩。我担心,担心看见获奖同学喜滋滋地享受成功的喜悦,更担心听见同学的冷嘲热讽。我怕,真的怕!
也许是偶然,在我打算放弃写作的那一刹那,内心有一个声音在痛斥我不够坚强,责怪我不该因为一次小小的挫折就萎靡不振。我懂了,面对挫折,我不该如此懦弱,而是应该用一颗平凡而真诚的心去接受它。
于是,我从头开始,从最基本的日记开始练起,一天一篇。同时大量阅读名著等书籍,丰富自己薄弱的知识,一点一滴,慢慢积累……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六年级的作文比赛,主题是“友谊”,这似乎很合我的胃口。赛场上,我拿起笔一挥而就,顺利地通过了预赛。不久,我又在学区获得了二等奖。这个奖项虽然不高,但对我这个曾经在心灵上受过重创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喜悦,是一种辛酸而又自豪的甜蜜和幸福。
或许,对于伟人来说,挫折是一种享受。我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我能在挫折中体会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在挫折中分析失败的原因,这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旅途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借鉴。
9.接受的解释及造句 篇九
2、我能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
3、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对不能接受未奋斗过的自己。
4、不能接受千夫所指,就别与世界为敌。
5、当别人指出你优点的时候,应该虚心接受。
6、如果你给我的和给别人的一样,那么我不接受
7、你必须接受别人的渐行渐远,因为你无法挽留。
8、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9、一个人可以接受被毁灭的事实,却无法接受被打败的事实。
10、有些事,发生了就只能接受。有些人,失去了就只有放手
11、我们之间隔的不是距离,而是一颗接受彼此的心。
12、置身于更严酷的环境,接受试炼才能成长。
13、只有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才能安然享受生命的平等。
14、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15、我能够接受命运无常,却不愿接受人生威胁。
16、一切都在改变,多到让人无法接受。
17、很多东西,一开始你会觉得无法接受,但一旦你接受了,也就那么回事而已。
18、一个人的品行不取决于这人如何享受胜利,而在于他如何接受失败。
19、我是一个活的很丧的.人,我不想接受新的事物,也不想接触新的人,不想给人添麻烦,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20、我宁愿选择一无所有,也不想再接受时而在时而又消失的东西,因为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真的不好受。
21、接不接受是你的事,追不追求那是我的事,既然你把我当成普通朋友,你完全可以不在意我。
22、真相总是令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总是令人难以满意却又不得不宽容。
23、不管有多难受,你都必须得去接受;因为这就是生活,你别无选择。
24、我接受你坏,也接受你好,接受不曾邀请的来,也接受头也不会的走,但不接受你再回头。
25、你做了选择,于是你接受孤独,接受寂寞,接受匆忙的脚步,接受暗夜的寒风,接受痛哭的时候将过去忘却。
10.把握受众的接受取向 篇十
在美国,很多撰稿人在谈及他们的责任时,都会提到评论写作中四个最重要的目的,即为读者大众服务;为读者、社区和国家提供一个论坛,即一个自由交换观点的市场;做社会的守望者;为你的读者提供信息并引导他们去促成变革。而他们的评论结构,大都是"马拉犁"结构:
导语--表明主体、解释议题、界定问题
主体--报道细节,提供"增值"的调查研究,提供不同观点,援引平衡的以及相互对立的消息来源
结论--提出你的见解,建议(要求)有所作为,号召读者介入
在这种结构方式下,从受众出发,美国新闻评论人又进行了多方面的结构尝试。
(一)个性化的"你"结构
美国新闻评论人非常清楚,评论人撰写评论最具有挑战意味的是要拉近读者与评论人的距离,是要把评论中涉及的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或化作可操作的简单事物,以便受众能够理解。于是,他们尝试个性化"你"结构的写作,收效非常好。个性化的"你"结构主要有两个优势:第一,对你--读者--说话,把一个模糊的、遥远的问题加以个人化处理。它邀请"你"参与聊天,令人感到亲切实在。第二,相关于抽象的词被简化成读者容易把握的具体形象,而且几乎可以听到读者的反应。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评论都适合用这种结构模式。运用"你"模式必须精确才是。如果受众不容易辨认出评论中的"你",那么,受众就不会愿意看这篇评论,评论人就会在仓促间失去受众。
(二)"同我一起想像"结构
"同我一起想像"结构使受众参与想像。这也就是画一张"图画",并邀请受众看着它,一起参与想像。有时候,这个邀请是暗示的,"图画"描绘出来了,作者假设受众会看着它,深临其境。有时候,这个邀请是明确的,并作为局外立场的一个问候,短小精悍。
(三)问题式结构
同我国新闻评论人一样,美国新闻评论人同样承认媒体是回答问题的行当,所以,有的时候也通过问一个问题作为评论的开头,以抓住受众的注意力。这个问题其实是撰稿人和受众之间建立起的一座桥梁、一个纽带,是实现一对一关系的另一种手段。这种结构具有很多优势:它是疑问式的对话;它把受众吸引到一个谈话中来,而不是把事实、评论人的见解和答案统统硬塞给受众;如果评论人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就能获得受众的认同。所以,不能用对受众吸引力不大或没有吸引力的问题作为开篇。当然,疑问式结构单单是一种手法,以此来激发受众兴趣,这种结构同样会给受众一种亲切感。
(四)"我们都置身其中"结构
在美国新闻评论人心里,非常注重评论的话语口气,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评论能否被接受的问题。所以,"我们都置身其中"结构也是美国新闻评论人常用的一种评论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评论人用"我们",即撰稿人和受众在一起的视点说话。
美国评论人认为,作为新闻评论撰稿人必须问自己的评论文章是否通过了SEA测试,即激发(Stimulate)受众、解释问题(Explain Question)、提出解决问题的主张(Advocate),也就是它有没有激励、解释、提出倡言?或者紧扣新闻,为评论增添力量,为报纸增强时效性、时事性和针对性。
诚然,上述我们涉及到的美国新闻评论结构模式,并不是说它包括了所有美国新闻评论的结构特征。这里,我们只是指有代表性的侧面而已。
二、评论的"他律"与"自律"
美国新闻评论人明白,仅仅形成一个吸引人的或令人震惊的结构是不够的,在这之后,还要把握写作技巧,让新闻评论的思想逐步前行,从而得出一个有意义的,即激发(Stimulate)受众、解释(Explain)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主张(Advocate)结论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结构,美国新闻评论人最注重的是如何使新闻评论更具冲击力。为此,美国新闻评论人始终注意在评论中加入新的信息,插入戏剧性的引述或是加强提醒受众的段落。当然,很多时候,当评论的主题合适的时候,美国的新闻评论人更愿意让受众开怀大笑,他们会不失时机地用一些诙谐和幽默,来解答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正如生活中人们总需要解决问题一样,生活中的人们同样需要诙谐和幽默,而这的确能有效地为评论增添光彩。
美国新闻评论人认为,评论作者必须保持写作的推动力,引导受众随着评论一步步缓缓前行,以获取一定的认知。否则评论作者就会失去受众,当然这样也就失去了信息传播的任何机会。
美国新闻评论人认为,评论作者带领受众前行的最佳方式就是向他们呈现思想的合理的、富于逻辑性的线索。相应地,这又通过受众反馈回去,并与基本报道及调查研究的合理性联系在一起。我们知道,新闻评论信息内容存在形式有"三个层次":属性信息,语义符号的直义,评论作品如停留于此,必导致浮浅、空白;实体信息,语义符号的暗示,新闻评论选择什么事实、表达什么观点,或勾画出一个什么样形象,说明什么问题,使读者受感染;关系信息,语义符号的隐义,作为信息的本质,是信息层的最深一层。受众在接受后,同原有信息发生微妙作用,得到一种规律性认识。评论信息如能挖掘到最深的层次,信息量最大。有些评论没能挖掘出这一层信息来,就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不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反馈效果也不会好。所以,一个好的评论人,不仅要把思想表达清楚,还要挖掘它的本质,用语不仅要准确、简洁,还应有美感。正是在这种"他律"与"自律"中,美国新闻评论人坚决反对凭空想像的写作,因为这种写作掩饰不了叙事和推理中的基本缺陷,会使受众产生抵触心理。他们知道,如今的受众都太成熟了,不允许也不接受评论作者只用机智巧妙的词汇替代事实材料,或者只用灵活的行文替代逻辑推理。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是完全反对灵活的行文,因为它能够帮助评论作者保持关键的阅读推动力,吸引受众与评论一起前行,并接受评论的信息。然而,最重要的仍然是事实和材料,以及事实材料运用的方法。那么,美国新闻评论人是如何运用事实和材料,注意写好新闻评论的呢?
(一)给受众一个"附加值"
美国新闻评论人十分注意把新的、重要的信息深深融合到一篇评论之中,即能够给评论加入一个"附加值",目的在于吸引受众接受下去。正如美国资深新闻研究人员HL门肯所说:"评论撰稿人存在的理由只有一个:他对某个问题有明确的看法,在该问题上他见识广博,比一般人要知道得多。"
(二)戏剧效果的引述
评论作者向受众展示一个富有戏剧性效果的画面,为评论本身增添可读性,使受众情愿、乐意去接受相关的更多内容。
(三)提神醒脑段落的运用
大家都知道,相关于教育、科学内容的评论,很难引起受众的注意,吊起受众阅读的胃口,所以一般作者写起来都会很吃力。然而,美国新闻评论人十分注意提神醒脑部分的运用,敏锐而不失逻辑,并且从某种角度上直指评论的中心要点,可谓一石数鸟。
(四)有趣词句的运用
美国新闻评论人认为,受众是需要"召唤"的,所以适当地施展微妙的手法用一些机敏的词句来"召唤"受众是必要的。这种召唤法的运用,不仅能为行文增色,并且能给受众必要的推动力,推动他们关注评论。
(五)给受众严肃的"早期警告"
美国新闻评论人虽然追求新闻评论的生动有趣,但他们也非常清楚,评论人不能仅仅依靠灵活的写作就能把受众拉进评论之中。因为灵活的写作、机敏逗人的词语、曲折的暗示,对某些题材的评论并不适用;有时,受众需要的是"警告"。这类写作可借鉴的经验就是,评论作者要婉转行文,暗藏意旨吸引受众,而不是去告诉他们、向他们灌输;恰恰相反,是让受众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
(六)不忽略小事情
一般人总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评论总要关注大事情。事实上,这是片面的观点。许多受众其实恰恰不太关心与他们无关的所谓大事;有时候,他们更关心身边和生活中的小事情。比如小小的愤怒、小小的快乐、小小的烦恼等等。美国新闻评论人认为,一个新闻评论人如果能适时地反映这类小事情,就能赢得受众的赞许。
(七)倾听读者的意见
对于美国新闻评论人来讲,有时也会觉得自己的创造性源泉枯竭了。这时,他们通常会更为关注受众的Email、电话、信件等,希望评论的点子就在这些发来的信息中被启动。
这些信息会告诉新闻评论人,许多美国人在想什么。因为即使一个评论人总在旅行、谈话并尽可能多地阅读,仍旧会有在思想上被孤立的危险,仍有与受众疏远、冷淡的危险。
总之,美国新闻评论人认为,了不起的评论作者会倾听并回应受众。当然,他们也喜欢对英雄故事发表评论,因为人人都热爱英雄、喜欢英雄;但是他们同样也喜欢对普通的甚至令人好笑的平民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事件发表评论,从而达到关注民生、民情之目的。他们认为,如果评论者的评论能够深入生活,把甚至"笨汉故事"都评论好的话,评论的大环境就会更好,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会更好。
三、"统一场"的必由之途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信息时代"科学的"统一场"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集体无意识"和"意识的延伸"是有相同、相通之处的。而我们也知道,从信息学来看,受众在信息面前并非百依百顺,他们有一定的信息心理行为特征,具有选择信息的能力。从这一点来说,新闻评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去"与"回",也在一个"统一场"中,并非是传者的单向行为,而是传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行为。美国传媒十分重视新闻评论的信息传播,特别是报纸的社论。卡斯柏·约斯特说,新闻是报纸的身躯,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普利策则表示,我的《纽约世界报》有巨大的篇幅,有许多栏目,而我最关心的是社论。
我们知道,"统一场"理论是由麦克卢汉提出来的,没有麦克卢汉可能就没有"统一场"理论,但是并不是没有麦克卢汉就没有"统一场","统一场"是客观存在的。美国新闻评论人十分注意"统一场"效应。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评论专栏作者沃尔特·李普曼,先后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新闻周刊》上开设政治评论专栏《今日与明日》,辛勤耕耘该专栏36年,大量作品为国内外250多家报刊转载,备受世人关注。他曾被美国总统誉为相当于"五十个师的军队"的力量。而这个力量的代表作、原载于1957年10月10日《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评论《月亮的启示》曾轰动一时。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李普曼十分注意"统一场"效应。
11.论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篇十一
美术本质的诸方面特征是通过美术活动的各个方面, 包括美术活动表现出来的。首先, 美术接受和消费在其现实性上是美术活动的完成。虽然没有美术生产活动, 就没有美术作品的存在, 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就没有对象。但同样, 如果没有美术的接受与消费, 美术创作与美术作品就都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完成自己的任务。正是在这层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 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在其现实性上是美术活动的完成。
其次, 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在潜在的意义上有同时是整个美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这就意味着, 美术的接受与消费也必然以观念上的动机、目的构成美术活动的起点和开端, 所以它在观念上, 也即潜在的意义上必然现行于现实的行为而成为整个过程的起点和开端。
第三, 美术的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之中。这就是说, 美术家在创作过程中, 他有意无意都得考虑自己的美术作品将被哪一阶层、社会群体所接受。比如说如果作品接受的对象是市民阶层, 或者说是一般的普通大众, 那么, 创作者在选材、风格、语言等方面就必须考虑到这一阶层人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 从而使作品真正做到使他们“喜闻乐见”。如果是探索性作品, 目的是解决艺术史中的某些问题, 并对其进行实验性探索, 那么这类艺术家心目中“潜在的观众”则只是一少部分对这类艺术问题同样感兴趣的艺术家、专家、学者和有较高鉴赏力的人。当然, 社会接受群体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
二、美术接受方式与美术作品
当美术作品被创造出来还未进入接受过程之前, 它在两层含以上还仅只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第一层含义是指接受使作品从潜在的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第二层含义是指美术作品作为一个召唤结构, 只有接受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伊瑟尔认为, 美术作品的结构是一种召唤的结构, 只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填补和具体化这个艺术图式的空白和不确定点, 完成这个召唤的结构。我们可以把美术作品的召唤结构分为这样几个层次。第一、物质材料层。这是文学作品可以忽略而美术作品必须加以强调的层面。这是因为在美术作品中, 它不仅象文学作品中的物质材料一样起着承载作品的作用, 而且本身就是美术语言的一部分而具有含义和审美价值。第二、形式结构层。不管是抽象作品还是具象作品, 都存在着抽象的形式结构层。这个层面在美术作品中不仅表现为形态, 而且包含着肌理、笔墨、笔触趣味等内容。第三、课题所指含义层, 它更多地体现在写实性和有形象的作品中。第四、意义集合层, 它是指前三个部分相互结合所产生的作品中各层面的相互联结中。当然, 它们只有通过接受才能被具体化, 并转化为被实现了的美术作品。
三、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作过程
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作过程的根据。首先在于美术作品属于科学哲学家普尔所说的“第三世界”中存在者。即它与纯自然物的“第一世界”不同, 它负载着主体给予它的意义, 具有符号功能。同时它也与“第二世界”中的纯主观的思想和观念不同, 思想和观念已被物化在相应的物质媒材上而具有不同地域的接受者;能超越作者的时代曲面对历史中无限的接受者。其次, 对美术作品接受的无限创作过程的根据还在于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第三、历史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是一个先后相继、不断向前的不可逆的过程, 而且自爱形态上她还是由先后之间的差异、区别、变化、不同所构成的。没有后一点, 可以说人类只是生活在有时间但无历史的状态中。因为人类的历史不象自来水管中流的水, 能在容量、深浅、速度、温度等方面保持前后的同一, 而是更像大河中的水, 因地势的变化而会在不同地段呈现出宽窄、曲直、急缓、深浅、速度等差异。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这种特点为美术作品在历史中被接受者无限地创造奠定了基础。因为这样, 不同历史中的接受主体就会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而有所创造。
更进一步看, 接受的无限创造性还表现在不同历史时代的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因为实际上, 接受者在接受历史中的艺术作品时, 虽然是直接面对作品观赏的, 但是在他观念中, 则已注入了不同时代的接受者对作品的评价, 而新的评价和阐释也正是在前人评价和阐释的基础上产生的。
美术接受创造的无限性不仅表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和历史性上, 而且也表现在个体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和社会群体接受的共时性组合上。也就是说, 同一作品会随着我们不断接受新的只是, 开拓新的视野的成长过程而获得新的含义。从社会群体接受角度看, 个人之间在气质、思想、修养等方面的差异也能使美术作品在同一个时代中呈现出无限丰富的意义。
摘要:美术既是一种意识形态, 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种活动不仅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而且同样表现为美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接受与消费的过程。这意味着, 美术活动是由相互联系, 先后承接, 动态发展的各个环节联结而成的整体。正是在这一整体中, 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接受,本质,创作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宏亮, 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
[2]王永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美与时代》.2013.11.
【接受的近义词】推荐阅读:
接受生活的馈赠初二作文08-26
接受捐赠学校的感谢信07-25
接受上级领导检查的欢迎词07-08
给予比接受更幸福的哲理故事08-16
接受失去作文10-12
接受地证明11-06
让宝宝接受挫折教育10-29
接受中共预备党员决议11-06
接受教学反思指导的反思顶岗实习生实习体会07-18
《接受我的爱》读后感范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