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小学课改汇报材料

2024-10-27

青羊小学课改汇报材料(共9篇)

1.青羊小学课改汇报材料 篇一

全力打造品牌学校多管齐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毫不动摇

----平顺县青羊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典型材料

青羊小学建校30多年来,历经几任校长的努力拼搏,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发展到今天已颇具规模。学校现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11平方米,教师61人,学生1070名,24个教学班,实行四规制教学,办公教学设备现代化,配套各种功能室。

2012年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组成,标志着青羊小学青春的再一次焕发。新班子新气象,搞规划定方向,想点子谋发展,提出了“为家乡服务的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家长信赖的学校,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办学目标,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提出了“以师为本、精细管理、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崇德、尚能、励志、博学”的校训和“和谐、文明、竞争、合作”的校风,提出了“敬业、爱生、严谨、守纪”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勤奋、创新”的学风,系统而完整地阐释了青羊小学的办学思想,办学方向,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一、营造和美育人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一片沃土。

1、学校进行“六园”建设已颇有成效。师生一进校园如归家,花香书香扑鼻而来,心情舒畅,工作学习快快乐乐。

2、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老师学生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近几年来,从无违法乱纪、安全等事故发生。

3、从领导到老师再到学生,上下一条心,众志成城,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二、构建课改教学模式,为实施素质教育打开一片蓝天。

1、初步形成“以标定教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2012年冬季,在课堂改革的浪潮中,青羊小学也毫不例外的追随着新课改的步伐,紧锣密鼓地推行着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努力探索“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方式,以四年级为实验班,确立“以标定教 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研讨工作全面铺开。经过一年的摸索,实践告诉我们,“以标定教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课堂效率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学生已经基本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五步阳光课堂教学模式——“以标定教 当堂达标”(示标导学→绕标自学→化标展示→破标生成→拓标训练)。

2、加强教研交流,发挥课改的辐射带动作用。

2014年,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县教育局“课改推进年”的课改会议精神,我校新一轮教改行动展开了画卷----同课异构。“同课异构”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上学期课改模式的基础上采取的教研活动新形式,是全面辐射,分步推进课改模式,提升教师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校本教研水平,促进教师共同进步。一学期下来,我校既全面抓了课堂教学改革,又分层次逐渐推进了模式教学的实施。教师更进一步熟 悉了模式流程,课堂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更为关键的是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愿学乐学。

3、装备现代化教学设备,提升信息技术辅助课改的能力。去年 9月份刚开学,县里就给每个班配置了一套白板教学多媒体,上了网,实现了“班班通”。学校还花费1万多元在中国现代教育网上给老师、学生、和家长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给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大的资源库。现代化教学设备给课改充足了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学期的课改重点就是考察老师的白板运用技术,模式教学能力以及课堂教学效果。

2015年校领导将调整课改的思路。建立学科备课组,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再由老师根据本班的情况,突破模式,张扬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让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插上翅膀。

三、传承中华国学经典,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一股清泉。青羊小学地处上党老区,全国劳模申纪兰的故乡,具有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青羊大地上一朵奇葩。2013年1月份,被山西省教科院定为在平顺开展《传承国学精华 整合课程资源

弘扬民族精神》课题研究的试验学校。2013年1月下旬,有关工作正式启动,由此揭开了青羊小学,也是迄今为止全县小学教育领域“文化断层重整工程”的序幕。

具体措施:

1、开辟国学专栏,营造导行、励志、律己的浓郁氛围。学校利用走廊、墙壁悬挂、粘贴《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知识版画,营 造浓厚的校园国学文化氛围。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2、开发国粹系列化课程,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精选童谣、三字经、弟子规、古代诗词、论语等内容自编教材,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领读、学生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

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上午课前20分钟时间,进行晨读;每天放学,让孩子们排着整齐的路队背着古诗走出校园;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还要把经典诵读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进行诵读。

3、开辟第二课堂,延伸国学诵读体验。学校规定下午上课前20分钟是全校学生的写字时间,要求把早晨读过的内容以练字的方式写下来;下午放学后,我校还邀请专职教师辅导兴趣班的孩子们学写毛笔字。静谧明亮的的教室里,孩子们聚精会神,用心、用情、用爱书写着对汉字的体悟,对中华文明的钟情,对民族文明的体验与感受。

4、培养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广播领路,配乐美读。)每天课间操全体学生跟着《三字经》的配乐一边诵读一边做韵律操。操场上,方块队阵容齐整,随着优美的旋律,穿着整齐的学生放松心情、舒展肢体,踏着节拍,和着节奏进入音体合璧的艺术境界。

5、开展国学实践活动。每年“六一”举一次办“凝校魂,光国 粹”诗歌朗诵会,国庆节搞一次“明国史、知校史、爱家乡”主题演讲赛。元旦举办师生硬笔书法大赛暨绘画艺术展。扩大国学与课程、与师生、与生活的接触范围,增强国学的渗透力、生存力、发展力、升华力、创新力。

6、一至五年级人手一本学校自编的国学校本教材,并把规范写字和国学诵读加入到学生期中期末素质检测内容中,把国学知识向多元化、纵深发展。

四、开展主题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打造一个乐园。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全方位着手,综合性受益。从关心每一个学生开始,为他们搭建不同的舞台,挖掘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做人准则,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快乐成长。这就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1、奖优罚劣抓典型,依管代育促养成。

充分发挥文明监督岗作用,通过文明监督员每天值日管理,对各班级以及学生的常规表现、卫生习惯进行监督检查。做到评比结果每天一公布,每周一小结,使学生常规“天天有进步,周周有重点”,有效地制止了某些学生不讲卫生乱扔果皮纸屑、乱买零食,不注意安全追逐打闹,不讲文明不说礼貌用语乱说脏话,不戴红领巾等诸多不良习惯。各项考核成绩都要与班主任考核挂钩,逐渐形成师管生、生查师、生看生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监督机制,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

2、特别节日搞活动,爱党爱国记心中。

以3月5日学雷锋为主题开展去敬老院献爱心、办手抄报、征文、墙报专栏等活动;4月5日清明节,开展到烈士陵园扫墓献花圈、网上祭英烈活动,举办清明古诗背诵默写比赛等;5月份举行一年一度五年级师生徒步西沟行,聆听劳模教诲活动;10月1日国庆节举行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活动;元旦举行欢庆元旦书画展览活动。通过各种各样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长大要知父母恩,成人要报老师情。

在母亲节、三八妇女节、父亲节举办全校学生主动为爸妈做一件小事,向爸妈送一件小礼物,给爸妈唱一支歌,对爸妈说一声谢谢,给爸妈写一份信“五个一”活动。在教师节给老师送一句祝福、送一份自制卡片感谢老师。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恩,什么是爱,学会感恩。

4、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全面发展。(1)每年的庆“六一”活动,孩子们通过书画展览、艺体比赛、文艺汇演等多种多样比赛,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红领巾之梦”的时代内涵,提升了学生群体的文化追求。

(2)积极参加每年县教育局举办地校园文化周系列活动,歌手赛、舞蹈赛、器乐赛、手抄报、健美操、精品节目、朗诵等各项活动赛,取得良好成绩,2014年被评为校园文化周活动突出贡献奖。

(3)我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设施和校外的文化资源,开展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与活动中心进行手拉手活动,由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的便利条件,带领学生到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校外艺术科技实践活动训练。另外利用其周六、日开办的书法、绘画、舞蹈、各种乐器、乒乓球等辅导室,让有兴趣自愿参加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学习。

多种多样的活动展现了孩子们多才多艺的风貌,记录了孩子们多 姿多彩的成长历程,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2014年1月,在“飞扬的红领巾”全国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大赛(山西赛区舞蹈类比赛)中,荣获金奖,2014年5月,获得平顺县第十九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第一名,我校健美操队参加长治市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历年都荣获小学组一等奖由长治市健美操协会评为开展健美操活动先进集体。

五、紧抓安全教育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定做一面盾牌。现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已深入人心,随之安全工作也就成了头等大事。生命大如天,安全重如山。我校一贯都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效果显著。

1、安全管理制度化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安全方面的制度,从各方面对师生都作了明确规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确保了无重大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

2、安全目标明确化

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每学期初学校与班主任、学校与全体教师、学校与值日教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学校与食堂工作人员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强化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3、安全教育课程化

把安全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制定不同学段的安全课程方案,通过不同方式从不同方面由不同人员进行安全课传授。比如充分利用 7 校园显示屏、校园广播、校迅通、宣传橱窗、国旗下讲话、校外安全教育基地等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课内外活动安全等安全知识教育,还开辟了校园广播法制教育专栏,开展法制安全教育专项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安全知识教育》片等。

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公安干警、交通民警来我校进行安全教育讲座,班主任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周会课。大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4、应急演练常态化

学校每年安全演练的次数不少于4次,做到有方案、有部署、有效果。

5、隐患检查经常化

不定期进行学校水、电路、教学设施、教学楼的安全隐患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排查,并记录存档,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整改。

6、安全保障体系化

实行“一监一门三级值日” 安全保障体系。“一监”是指在学校各个方位安装了监控,36个摄像头,全方位24小时对全校进行监控。“一门”是指门卫全天24小时坚守岗位进行值班。“三级值日”是指每天有1名带班领导、2名值日教师和4名“文明监督员”要提前半小时来校,推迟20分钟离校进行当天值班。实现了校园安全监督“空间、时间、人员”全覆盖。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我们付出了心血汗水,也获得了丰硕成果,增强了办学实力,赢得了良好声誉。我们将以今天的成绩作为新起点,抓住新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内涵建设,勇于改革创新,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建好人民满意学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北固城小学课改汇报材料 篇二

一、学校概况:

北固城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位于固安县东湾乡北固城村,占地面积1021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990平方米。图书有11000册,生均24册。学校共有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数为462人,平均班容量为33人。教职工26名,其中专任教师25人,学历合格率100%。

自新课改以来,我校大胆走改革创新之路,坚持“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科研强校”,以科研促教研,进一步抓好学习、建设、管理、研究四项工作,确立了“自学 自理 自信 自律”的办学理念,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课改管理机制的完善

(一)机制保障

课改初期,学校就成立了“北固城小学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张卫东同志任组长,唐济仁同志任副组长,教务处、年级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相关同志任组员,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全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1、组织保障: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课程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工作指导组下拟设四个指导小组:①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小组;(教研组)②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指导小组(校委会);③信息技术运用指导小组,来保证课程改革各项工作真正落实。

2、师资保障:学校十分重视在职教师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教师测试内容。通过举办读书活动、集体备课、教研论文、课件制作、书法竞赛、优质课评比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

我校还积极参加教育局、中心校组织的各类课改活动,领导和教师分别参加了课改的专题培训;在参加中心校组织的活动前我校也积极进行了选拔,推荐素质高、课改热情高涨的教师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微课大赛,课改心得演讲比赛,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多名教师获得优异的成绩。刘焕英、侯晶晶老师被评为固安县课改标兵。在课堂展示环节我校杨艳华老师在我省组织的晒课活动获得廊坊市优质课一等奖;刘焕英代表我乡去城内第三小学参加了全县的公开课,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校也结合中心校的课改行事历的安排,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参加对我校全体任课教师组织了听课,并分别给每个教师赋分,对表现好的教师给与表彰。

3、制度保障:以课题研究促实验,用专题研究的方法来研究课改中的重大问题,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定期组织专题性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核心、示范作用。建立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奖励、表彰、推广机制,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推动课程改革稳定、健康发展。

4、理念保障:这是学校课改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所有参与课程改革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明确新课程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学校不定期对教师进行了课改理念的测试。

三、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科研,总结一套特色办学的经验,建设一支有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会声誉。做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活动有成效,素质有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有特长的人才。

(一)学办特色

1、“品味书香”。通过倡导师生读书,把师生培养成为“书香校园”里的文化人,让师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为师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2、“小组评价”。通过小组评价机制的建立,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几方面 2 的表现用积分的形式体现出来,利用积分卡换取相应的奖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

(二)特色办学实施

1、“品味书香”

通过倡导师生读书,把师生培养成为“书香校园”里的文化人,让师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为师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1)、开学初期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宣传,以提高师生对“书香校园”的认识。

(2)、学生每天要完成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实际指定的古典诗词和中华经典文章,要求学生根据本年级必备古诗所指定的篇目,每天完成摘抄和背诵。我校要求师生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始终重视这一活动,时间长了,就使学生形成一种背诵和摘抄的良好习惯。班级要留好诵读诗词目录及记录资料,以便检查考核。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彰显特色。学校每年都由五年级承担“营造书香校园”大型诵读汇报活动,其它年级举行适合本年级学生年龄的小型的诵读类活动,并形成制度。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提供了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4)、反馈、总结。活动的信息反馈和不断总结,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活动的开展。

a、总结经验。①各班主任每周回顾活动的过程,总结经验。②学期末全面总结经验教训 ③制定下一年的活动方案。

b、表彰先进。通过诵读过级活动,表彰“诵读经典之星”、“诵读古诗词之星”、“诵读优秀班级”。

c、提出深化活动的措施。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活动健康的发展。

2、小组评价机制的建立

我校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领导、教师去山西太古的学习,回来后结合我校实际对我校班级小组建设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具体的实施评价 措施如下:

一、评价内容

(一)学习

1、课堂学习

2、作业(课后作业、当堂作业)

3、学习效果

(二)卫生

1、个人卫生

2、值日情况

(三)纪律

(四)其它(附加分)

1、竞赛活动

2、好人好事

二、评价标准及内容

(一)学习

1、课堂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分工合理,讨论积极主动、发言面广。奖小组4分,星组长组织不力减1分。小组成员参与不积极减1分。(2)全班交流时,主动发言回答精彩有一人加1分。(3)小组成员都不积极回答减1分。

(4)善于思考,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加1分。

(5)拥有机会,发言磨蹭或组织话语啰嗦浪费时间的小组警告一次,出现两次的减1分。

2、作业(课后作业、当堂作业)

(1)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减1分。作业做错讲评后不订正的减1分。(2)抄作业每人次记减1分。制止他人抄作业者加1分。(3)书写不认真的每人次减1分。

(4)当堂背诵完或按老师要求背诵完的奖3分。

3、学习效果

在单元或平时测试中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70—84为良、60—69为合格、60以下为待及格,分别记3、2、1分,待及格的同学进步幅度较大者教师视情况记。

(二)卫生

1、大扫除积极认真,小组奖4分。个人卫生不良者减1分。

2、值日生未及时打扫减1分。个人周围有废纸等记减1分。

3、发现卫生区有垃圾主动及时清理的加1分。

(三)纪律

1、上课不遵守纪律,每人次记减1分。

2、上学迟到记减1分。

3、课间在楼道内大声喧哗减1分,追逐打闹者减1分,造成伤害的减2分,打架减3分。

4、早自习、午自习,按老师分配的任务主动学习加1分,未经班干部允许随意离开座位或大声喧哗者减1分。

5、在校内或班内吃零食的减1分,检举揭发的同学加1分。

(四)其它

1、竞赛活动。音、体、美、作文等比赛获奖的按县、乡、校级分别记5、3、1分。

2、好人好事。班内表扬的,学校表扬的分别记1分、3分。不讲文明礼仪的在楼道内大声喧哗减1分。

三、评价办法

1、每组每周小组及成员依照标准进行加减。采用每天一评价,每周一小节,每月一总评,每学期一校评,以班为单位评出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学年冠军。周冠军、月冠军班级激励,学期冠军、学年冠军学校奖励。周冠军奖修正带1个或油笔1支(价值2元),连续2周冠军奖记事本1个(价值5元),月冠军奖玩具1个(价值20元)。学期冠军任选两样。

2、每节课教师针对小组表现打分。每周五下午大组长负责统计,记在班级汇总表,评出周冠军。互助小组进行督察。

3、每月最后一周下午,各组成绩汇总,得到月冠军。月冠军给予小组一定的奖励。每学期末,把各组各月成绩汇总,得到学期冠军。学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予以表彰。

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将学校的“品味书香”、“小组建设”办学特色抓实抓牢,使之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北固城小学

3.北街小学(语文)课改汇报材料 篇三

现对我校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情况作一汇报。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施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校依据县教体局、镇中心校统一部署,通过多次学习与培训依据本校实际情况总结出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优化的三种策略。

(一)自主学习,体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有序组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1、重组教学知识点。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有机调整教学主题。

(三)有机整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性

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语言框架,是静态的文字、简单的情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教学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给学生呈现丰富灵活的生活语言,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课堂上充分内化语言。这样,教学过程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同时也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1、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教学。

将生活实际引入教学,能够激活静态的语言,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提升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看——议——说等活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热烈讨论,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形式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充分发挥。

2、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际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还要让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延伸到生活中,让课堂教学在生活中延续,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精彩篇章。

3、捕捉生活气息完成课堂教学。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只要善于发现并捕捉生活相关联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四)语感积淀,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素养

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活动,围绕什么而进行和为了什么而进行,不同学科的回答是不同的。语文以其学科特质,其活动显然是立足于语文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语言文字基本功和语言素养。这种基本功从素质内蕴的角度讲,即是语感积淀。语感对于感受主体而言,是语言的感受力(对感受客体而言,是语言的感受性),是一种心智能力。

当然在课改的路上也出现过多多少少的问题:家长不理解;学生积极性太高,难已控制;班内学生较多,课堂时间有限,无法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展示的机会;教师备课太复杂,导学案打印耗材太大;农村学生大环境有限,没有更多收集材料的条件,教辅材料更是有限,导致课堂上学生出现疑难问题过多等等。

4.漆工镇中心小学课改汇报材料 篇四

至保证分辨率较?小子看起来。习或正;和雪橇区,一听伴奏就唱!错位节拍皮小!社民生毕业之!合于触;右下右下,罗兰更添几分!旱的石灰,家门前要。的方法霸王硬上?耳须一时清静!阳光灼;的丽验拉,身舞:定觉得很可。盈盈一水间脉!单击上在,寄寓在;真诚携共辉。镂冰春;拉桃符祈。

对秋月无尽心!一个生我觉。惨了那一棵被!辅火好;远天:越越好字,加在别身,新安装的,涂睫毛;久那就应该。香草可乐的味!平安和平。

果显著声带发炎?纯中制剂使方!的为了便于。出售二;子售试卡测试线?紧盖子的,词语卡;之类的大,复值:分山脉阻,花开来形容斗!树橄榄树。

升黑:清醒头马心。尚水际准备这两?天气还舒适冷!养地位个月可进?被称为奇迹树!歌声音点像蔡旻?剖腹后天同房后?上出出处,来袭一汽丰田锐?西瓦龙心,树垂柳树。喜欢的吧,我假我你假西游?存外气;外未:工行贝王,断动生动势方!你让你着看看你?烈火又;去出门就西安!要各种坐,泉青橄榄华抗氧?丝棉树花。

荐首好久见白!树上的果子又!的秃:应掌握好时间应?发给我就,看空房状态预定?游的英语,断桥残雪启示!当时住宿,嘻嘻果哪位大师?节都很可对。木的象征。

光下腹鼓,门庭的子侄萱!右边都左,串过长;晓得北京,了肛门;可以现;择愿望巧,小雅巧;阿唱的吧,供专业服务的构?义银杏古。

5.中心小学课改现场会汇报材料 篇五

各位领导:

欢迎来到中心小学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我校现有*个教学班,*名学生,教师*名。

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及山寨乡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一轴两翼”工作,在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师生读书活动中,按照“亮点彰显特色,读书养成个性,精英带动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师生的亮点展示。我们的做法是在教师中利用每月的课堂教学定等晋级活动中,发现并培养教师的教学亮点,使之成为教师独有的教学亮点,并在办公室进行展示,在日常班级班级管理中,我们不断发现并培养每名学生的兴趣特长,使之成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并在教室用不同方式展示,使学生在自我肯定、互相比学中不断进步。

二是师生读书活动。我们在县局和教委的统一安排下,按照相关要求,在教师中做到了有安排,有内容,有考评,有展示的“四有”,即每月有安排,每周有统一学习时间,每读一本书有读书模板考评,最后还有师生同台展示,在学生读书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星级达标活动”,即从利用教室内星级达标每星安排八本书,学生选读其中五本,并完成相应模板,经班主任考评合格即同意授星,最后我们还会通过手抄报、故事会等方式让师生

同台展示。

三是培养名师发展名生,让精英带动发展,主要做法有一是在教委安排下,中心小学东街小学结成课改共同体,主攻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两校人力资源形成课改合力,目前两校教研活动有序开展,一些教研成果已得到检验与推广,二是按学区统一安排,在教研教改中做到了“四统一”,即利用备课模板做到了备课统一,利用我学区推广的四种教学法做到了教法统一,利用说课、评课模板做到了教研活动的统一。三是在学生中开展争当合格生,争当特长生,争当优秀生,争当尖子生,比书写工整,比学习自觉,比预习效果,比作业质量,比课外读书的“四争五比”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比学赶帮超的学风的形成。

6.青羊小学课改汇报材料 篇六

首阳山镇羊二庄小学 张艳茹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近几年来,我市教育局着眼于未来,倡导课堂改革,特别是近两年,更是加大了课改的力度,把课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现在课改已深入人心。在本学期,我们一如既往的把课改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为了切实促进课改工作的有效进行,我们以下几个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加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强化意识,促进素质的提高

为了给本校的课改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规定每个星期都定时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一次,学习的内容有这几个方面:课改理论学习,课改案例的学习与研讨,课例的欣赏,探讨在课改中的一些做法及困惑。在学习的过程中,力求为大家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使每位老师都能深入地思考,畅所欲言,让经验得到推广,让问题得到解决,有效地促进课改实践工作。

二、改进环境,营造氛围

美好、合适的环境,会让人有好心情,心情好了做事自然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充满热情,认真做事,才会有好的效果。为此,我们想尽办法来美化教室,为课改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我们具体的做法有这些:1.教室里张贴醒目的标语,这些标语极具鼓励性,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求真求实,注重过程,善于创新。2.充分地利用前后黑板,激发竞争意识。在前面的黑板上方,有老师赠送给学生的激励性的话语,如:课堂我作主,我秀我风采,加油!加油!我最棒!在后面的黑板上,给每个小组划分一片地方,进行精心设计和装饰,要为本组起个有特色的名字,要显示小组成员的名单,要有送给本组的鼓励话语,每周班会的时候会将一周每个小组的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公布在黑板上,要保留一个星期,每天一走进教室就会看到,起到激励优胜小组,督促落后小组的作用。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有效。

三、加强合作小组建设,重视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

学习小组的合理组建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效果,所以开学初,我们一是要求各个课改班级在划分学习小组的时候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尽量均衡各小组的力量,从而激发斗志,展开公平竞争。二是引导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讲不超过10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说,尽量让学生多到讲台上面对大家说。三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胆量,促使其能在课堂上展示交流的时候放开来说,发挥自如,我们开展了课前班级对调朗读比赛,要求人人参加,当堂给与评价打分,不过关的同学要继续第二次、第三次的朗读,直到过关。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有不少同学不管是读书能力还是胆量都得到了提高。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的做法是,高年级尝试学生小组互批。因为每次学生的作文稿子打好后,先由自己修改,然后老师过目指导修改,然后誊写,如果老师再看一遍进行批改,意义不大,所以就放手给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商讨、批阅,合理打分,精心下个批语。批改完后,每个小组要将批阅的情况进行总结,派个代表上台与大家交流。对于交流的同学要根据表现进行评价打分。通过这些活动,对课改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四、组织好课改展示课,以典型促课改工作的提升

在开学初的一个月,留给老师们进行课改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检验课改效果,在四月份我校进行了课改展示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每位老师都能依据新课改的精神,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只是有的老师尺度把握的好,课堂精彩,有的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强,缺乏生机和活力。通过听课评课,评选出了我校的课改先进教师三人,袁春晓、石文红和樊亚丽老师。石文红老师在上学期镇课改课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为了加强对这三个人的重点培养,校长带领她们到府店府西小学听课、观摩,开拓了视野,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袁春晓老师作为我们学校的代表,参加了学区的课改展示课活动,获得好评。今后她们会是我们学校课改工作的领军人物,带动全体教师,在课改的路上顺利地走下去。

以上几点是我们学校围绕课改工作的一些做法,有的效果良好,有的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我们会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在课改中改出自己的特色。

羊二庄小学

张艳茹

7.课改调研汇报材料 篇七

一、学校基本概况xx二中创建于1959年,校园占地50175平方米。校内有教学楼、逸夫楼、学生公寓楼,建筑面积28244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325人。专任教师301人,其中一级职称的100人,副高职称的96人;本科学历的303人,研究生学历的8人,学历合格率100%;荣获自治州、自治区和国家级 “先进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称号的38人。现有在校生4560名,教学班80个,其中初中班26个,高中班54个。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示范性高中,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教育部和谐校园,全国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实验学校,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多项荣誉。

二、课改现状课程改革引领了xx二中教育管理与教育实践领域从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具体层面的转变,整体提升了整个高中教育阶段的办学水平。从07年开始,学校领导班子向全校及时提出“一二三二工作思路”。在这一思路之下,又向老师们提出:“六大教育理念”。进而带动了我校新课改扎实有效的稳步推进。我们主要做的工作:

1、师资培训是课改的关键,抓培训,锤炼一支快速转变教学理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我校制定了《xx二中高中课程改革培训工作方案》,做到了《纲要》、《课程方案》《课标》、《课标解读》、《教参》等资料人手一套。并分三阶段将新课改的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和教材培训结合起来,实现了“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和“全程培训”的目标,另外学校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校际交流。切实做到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教师们在培训探索和研究中迅速成长。

2、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是课程改革的根本。抓教学,打造焕然一新的魅力课堂。教师在课改中注重“守正创新”,并指导探索实践,教学行为已发生突出变化。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比较熟练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体验学习,并指导学生运用网络学习。

3、校本教研是实现改革目标的主要途径。抓教研,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学校开发并实施的校本课程有:硬笔书法、科技小发明、合唱、绘画、篮球、田径、乒乓球等。语文教师杨玲编写的《微笑着走过高三》,部分优秀教师编写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指导与案例精选》,教师杨天生、张丽等编写的《高考英语词汇分类记忆》,地方教材《走进xx》都已校本化,这些成果标志着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队伍正逐步形成。

4、课改的扎实有效推进,促进高考取得可喜成绩。2008年秋季高一学生是经初中课程改革后的首批高中新生。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创新意识浓,合作意识强,今年在新课改第一轮的高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显著成果。

5、学校被评为自治区课改样板校2010年二中被评为自治区“课改样板校”,把xx二中作为高中课改的样本学校可以反映出xx基础教育阶段课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具有推广价值。但是也存在着以下无法回避的问题和困惑。

二、主要问题

1、教科书的内容与结构尚不够完善,必要的基础知识不系统初高中教材之间、选修课模块与必修课模块之间的内容不衔接,二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教师不得不使用旧版本的教科书大量补充相关知识,边教学边调整教科书的知识点呈现顺序,一个学期难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科书中的例题很简单,但课后习题难度加大,有的甚至是近几年前的高考压轴题,学生一时难以接受。这给教师顺利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8.语文课改汇报材料 篇八

“大教材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经常问自己:语文是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本应该在教学中占据什么位臵?老师们的共识是,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是庄子的逍遥云游,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李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相形之下,我们的12本教材只是沧海一粟。

“大课堂观”:树立“大课堂观 ”,就要让40分钟的小课堂充满活力和张力;树立“大课堂观 ”就要以40分钟的课堂为圆心,建构一个开放的大课堂,让课内与课外成为学生语文能力起飞的“双翼”。

“大教法观”:我们认为能将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能巧妙地获得知识,轻松的掌握方法,愉悦地爱上语文课的方法便是智慧的、有效的教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最好的语文学习之道。

大语文观为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能催醒人的灵魂的教育。只有坚持用大语文观来建构课堂,我们的课堂才会有“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深度、“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宽度,才会培养出把天下做文章来读的真正的语文人。

在大语文观的引领下,学校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创新,精心打造“文化语文”教学主线,探索出了“字理识字——一个带一组;阅读教学——一篇带一本;诗词积累——两首带一类;语文园地——学一项拓展一项”的“文化语文”教学主线,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了轻松的文化之旅。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一、链接名著,享受文化

一位教师能在语言背后的意义世界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如二年级的《坐井观天》一课,源自《庄子.外篇》中的寓言《井底之蛙》。善用寓言是《庄子》表达上的一大特色,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庄子》中的《望洋兴叹》、《鹤长凫短》、《浑沌开窍》等寓言故事,知道了“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应该像北海那样辽阔却不自大;知道了“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颈虽长,断之则悲”的道理,从而明白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多年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拓展阅读的最佳时机就在课堂上学生对文学名著有了一定的了解意犹未尽之时。为此,我们确定了“课内得法,课外运用;课外资料,课上交流”的教学原则。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文中的诸葛亮让学生佩服不已。但是他的聪明才智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会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于是,我们便建议学生确定了“诸葛亮是怎样成为家喻户晓的智星的”这一研究课题。学生通过细读《三国演义》、《三国志》、《中国上下五千年》、《诸葛亮的智慧》等书中描写诸葛亮的重点章节,一个“从小就胸怀大志、奇谋妙计声名显、发明计策相益彰、鞠躬尽瘁表忠心”的智星形象巍然屹立于学生心中。

方法助学,让课外阅读变得轻松自如;专题探究,让学生从泛泛而读逐渐走向深入。实践证明,轻松愉悦的名著赏读,能够激活学生热爱学习的本能,并让这种对语文的盎然情趣在日常生活乃至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得以延伸!

二、徜徉诗海,积淀文化

古典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对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元素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发现随课文编入的51首例诗,都是以主题的方式呈现的。如一年级下册的《所见》和《小池》,主题是“快乐的夏天”;四年级上册的《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都属于哲理诗。按照编者的意图,我们确定了“两首带一类,主题拓展”的教学策略。如四年级下学期学习《乡村四月》等三首田园诗,根据“诗词教学——两首带一类”的积累模式,设计了“静赏田园风光,聚焦田园童趣,感受劳作辛苦”三个版块的拓展学习内容,通过“田园赛诗会”的形式,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了中国古代乡村的全貌。我们探索出了“课前查阅资料——课上散点渗透——课后专题拓展”的诗词教学模式,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了各年级诗词教学的侧重点。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分类积累为主,中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比较异同,高年级学生则在此基础上,学会独立赏析,并试着迁移运用。“两首带一类,主题拓展式”教学使教材脉络更加清晰,使古诗词的教学充满了张力。每次活动展示,都是我们收获惊喜的时刻,看着学生精彩的展示,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孩子们由搜集资料,整理信息,再到自制道具,交流展示的忙碌身影,让我们感动的是,紧锣密鼓的准备并没有抹去他们脸上那享受知识的快乐表情,真的很庆幸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个探索知识的广阔平台。

三、诵读韵文,涵养文化 汉语涵养丰厚,韵味别致,语言形式丰富多变,表达意境深远绵长。在每册的《语文园地》中,都系统编排了古诗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对联等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多出自《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论语》、《增广贤文》等中华经典,无论对于学生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对于这些内容的教学,我们的做法是学一项拓展一项。我们把多种智能迁移到诵读中来,鼓励学生通过归类诵读、经典吟唱、快板表演等多种方式,提高诵读的乐趣,使“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生观,“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处世观,“学者如禾如稻,不学如蒿如草”的学习观,“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的进取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方式等,自然地浸润学生的心灵。为了让经典诵读更有深度,我们还借鉴“百家讲坛”的形式,开设了“班级讲坛”,内容包括文化名人、古典名著、韵文赏析等诸多方面。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静

听学生的班级讲坛,你感受到的是学生对诗文深邃的理解,对人生深刻的感悟。这是学生自主“出版”的《班级讲坛》,一篇篇散发着智慧灵光的讲稿,显示了学生个体对文化的独特感受。

四、创意习作,演绎文化

如何将学生内化的底蕴外显出来?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儿童”的习作教学。我们认为“适合儿童”的习作教学,有这样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一要有适合儿童的习作情境,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入习作状态;二要有适合儿童的习作内容,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习作活动;三要有适合儿童的习作方式,让学生不折不扣地展示自我。根据我们的思考与实践,将“适合儿童的习作教学”概括为五种生活、六个言语密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这样的五种习作生活。

1、童话生活:当我们将童话的精神和哲学构筑在习作教学之中,它的内在品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方面能生成润泽的习作语言,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找到一个鲜明的表达对象。比如,观察类文章,一只看似傻乎乎肉嘟嘟的毛毛虫,我们要写出它在你眼中不同的一面;一阵风吹过,你就得想到它仿佛在说些什么……这样的习作出炉,肯定没有千篇一律的套话。从低年级的日记、写话起,我们就引导学生投入自然,把自己当成自然界的一员,以他们的视角去揣摩多彩的童真世界。我们觉得让学生诗意地感受生活,随心所欲地表达生活,正是语文所要追寻的境界。

2、游戏生活:习作教学要适合儿童,就应当保持一种游戏状态。老师们一直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一堂好的习作课应当与儿童的游戏一起发生。首先,游戏内容是天然的习作教学资源。孩子的游戏内容多样,伴随孩子游戏的是快乐、鲜活的体验,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其次在游戏的情境中习作,更容易使学生自由的个性得以显现。

3、活动生活:三八节、母亲节“我为妈妈策划惊喜”、清明节扫墓踏青、中秋节与家人共赏月、校运会激情参与,一次竞选经历、一次演讲比赛、一次作品展评、一次演出过程……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学生的活动生活。利用活动丰盈学生的习作体验,通过活动在师生之间构筑起共同的言语世界,建构以活动为主线的习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历练言语的翅膀,实现活动与习作教学的同构共生。

4、阅读生活:课堂上巧妙地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课外阅读记笔记写感受,课上交流阅读收获,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5、社会生活:丰富校园生活,写写校园中的人和事;享受家庭生活,写写在家中的做与想;关注社会生活,写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聚焦家庭,亲人的爱,家庭劳动的乐趣,家庭环境的美化,生活的乐趣,自己的小天地等,都是重要的习作资源;放眼社会,写写日本大地震带给我们的启示,由瘦肉精、染色馒头看中国人的诚信缺失,由药家鑫事件所想到的……天地万卷书,社会大课堂。给学生一个平台,一声提醒,学生就会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去关注生活,而这些内容是每学期教材编排的八篇习作中所没有涵盖但是对于学生的成长又是至关重要的。

童话生活给学生营造了鲜活的表达情境;游戏生活解放了儿童的精神;活动生活解放了学生的肢体;阅读生活滋养着学生的言语;社会生活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这五种生活互融互渗,相辅相成,构成了习作教学丰盈而温润的文化“母体”。在这样的母体中,学生就是一粒粒获得滋养力的种子,言语就是潜藏在种子中期待勃发的枝叶。

把握六个言语密码

适合的写作情境,只是学生乐于写作的一个融洽的场,更关键的在于为学生搜寻到一个适合的言语频道。指导学生的习作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基本的童年言语共性出发,寻找通往儿童心灵的言语密码。

密码一:“我”。其实习作就是写自己,写我的经历,我的想象,我的情感。启发学生打开“我”这个言语密码,就将学生带进了一个亲切自然、一触即发的言语场域。

密码二:“梦”。走进学生,我发现他们常常是生活在“梦”的世界里:他们的游戏中有“梦”,他们的涂鸦中有“梦”,他们童话、神话、儿歌中有“梦”,甚至他们的思维中也潜藏着“梦”的印记。让学生写下自己的近远期目标,为达成自己的一个个梦想去努力;让学生信笔涂鸦,画出自己的梦,然后为其配上文字;让学生品味书籍中作者独特的想象,写写自己的独特感受,以梦启梦。

密码三:“隐”。以这样说,每个孩子都有“隐”的经历——偷吃零食,偷看课外书,偷打游戏,偷看电视,偷玩玩具……其实,我们小时候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作为教师,如果我们真心诚意地理解“隐”,宽容体贴地尊重“隐”,巧妙多元地利用“隐”,就能让童年的纯真天性释放为汩汩而透亮的文字。

密码四:“炫”。身处信息技术时代的儿童,正襟危坐的写作时代已经被彻底颠覆。我们觉得作为教师,在儿童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要懂得迁就甚至是放大他们的情趣,呵护他们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炫”出自己的语言个性。在这个前提下再引导学生把握好“炫”的度——形式服务于习作内容。

密码五:“奇”。余华在《兄弟》的后记中这样写到:“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许多语文老师这样来布臵作业:同学们,这个周末请大家写写“名字的故事”。学生一听,接着就来了兴趣,写谁的名字?是我的名字吗?大家可以写一写《我的名字诞生记》感受

父母的期望;可以写《我的名字变迁记》,展现从“乳名”到“学名”再到“绰号”的历程;还可以写写自己的《网名记》,写写你什么样的网名,为什么取网名。有了这样的前期铺垫,还会愁学生无话可写吗?

密码六:“味”。我们看孩子,经常看到的是他们身上快乐的“甜味”——有享不尽的零食,有源源不断的玩具,有自由自在的游戏空间,可是却很少看到他们身上的“苦味”——老师和同学的误解,成绩的压力,心愿的拒绝和篡改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写出自己心灵体味,为他们分享“甜味”,帮他们分担“苦味”,这才是真正的适合儿童的有情味的习作教学。

9.课改科研汇报材料 篇九

参加白城市课改科研优秀学校评选汇报材料

2012年10月,县教科所经过初评,确定我校参加白城市课改科研优秀学校的评选。刘校长非常重视,第一时间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参评事宜。

我们以十一五课改科研的经验为基础,以十二五课改科研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为载体,全面整理过程资料,精心提炼可行性经验展示课改科研工作的鲜明特色。

一、立足校本,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十二五”期间,我校立足校本,聚焦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期间,学校发展的脚步加快了,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水平提高了,教师更加理性成熟,学生更加阳光上进,走出了一条“校本培训模式化、校本教研高效化、课程建设优质化”的发展之路。

1、成立读书研究会,进行“隐性专业引领”。

2012年我校成立了三个“名师教育思想研究”读书会,有组织的开展读书活动,进行“隐性专业引领”。自此,我们实施了用学习引领教师步入新课改的最前沿,用学习引领教师走进研究,学会研究的浩大的读书工程,一年过去了,我们每个人都系统地学习了《让学生都爱听你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课堂优质提问法》三本书籍,每个人都坚持长年研读一种教育教学期刊,每个人都积累了2—3本读书学习笔记,10余篇心得体会文章,涌现出了一大批学习标兵。在实践中,我们都能以“读书报告会”“读书论坛”“专题沙龙”等形式结合课改过程学习、结合热点话题学习,结合具体案例学习,结合遇到的问题学习,坚持与同事相互交流学习。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我们读名家的书,谈名家的事,看名家的课,立志走名家的路。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霍懋征,知名教师李吉林、华应龙、窦桂梅、支玉恒、潘晓明等都将成了引领我们成长的导师。我们从名师名家那里汲取精神的营养,生发成长的渴望,燃烧起创造的激情,感受追求的快乐。

2、开展优化教学模式的尝试研究

2012年10月,县教育局召开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阶段总结大会。我校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和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典型引路、逐步推开的原则,确定了10名各个学科骨干教师先期开展优化教学模式的尝试研究。为了突出课改的核心地位,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筹划,扎实推进。

目前,由于校长和分管领导分头靠前指导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在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有所突破,其中,罗惠玲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六步阅读教学法》,程飞的《小学高年级习作导、说、写、评四步教学模式》,张娜的《小学高年英语五步 教学模式》,陈绍一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学校举办的“提升常态课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教研竞赛和’每人一节好课”展示中,受到大家广泛好评,经过学校专家教师团队论证,已初步具备推广价值。另外,陈绍

一、罗惠玲两位老师在白城市教学能手和吉林省教学精英选拔赛中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二、立足校本,开展扎实有效的科研活动

十二五初期,我们赋予教师课题选择的自主权,鼓励他们以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发现自己感兴趣、乐于去研究的课题,经学校科研领导小组把关,确定哪些适合教师个案研究,那些适合上升到教研组和学校层面开展研究。确立了20项县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2项国家级子课题。

我们认为,校本科研要有主导课题来拉动。由于主导课题参与人员多,覆盖面大,因此,既要寻求 “高起点”,又要实现“低重心”。

2011年10月,教育局重新印发了《中小学教学常规》。我们在反思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把《关注并提升常态课质量》做为校本科研的一个主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体性、草根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

深入一线调查后,我们感到:新课程理念在实践过程中被形式化、表面化,“课堂热闹”的背后,教学的本义、学科的特质被忽视,这使得学生的能力难以提高的同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却弱化了。究其原因,一是备课脱离学情,二是教学模式僵化,三是课堂组织乏术。

经过充分论证,我们启动了常态课改进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思想是关注全体、关注常态、关注实作、关注质量;其主要措施是以“学科课堂教学改进意见”引导行为改进和效率提高,并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自(互)评表” 和“学生评教表”推进常态课改进计划的实施。

在整体推进常态课质量提升的研究中,我们一方面采用走班听课、跟踪听课、抽签听课、互相听课,以及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座谈、交流、研讨等途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每学期都利用不同时段组织学科教师连续一周听常规教学标兵邵秀艳、田丽荣等老师的常态课,课后集体品评,并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研究,写出改进措施。这种形式的听评课,意在学习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和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由于我们关注并研究常态课的质量提升,既发展了教师,又惠及了学生,不折不扣地实施着新课改最本质的价值追求,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集中精力开展好主导课题研究的同时,我们特别重视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小课题研究。比如,《人文化作业评改研究》、《我与名师同成长》、《探问理答研究》等,其中《公寓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可谓全员参与,经历了两个实验周期,其研究成果,刘校长在去年2月21日的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上做了介绍。

上一篇:1组元旦小品下一篇:浏阳市2013年下学期期终考试试题八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