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考点篇:南昌起义

2024-08-23

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考点篇:南昌起义(通用8篇)

1.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考点篇:南昌起义 篇一

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习主席关于治军的重要论述

(一)关键词:士兵提干考试 大学生毕业士兵 张为臻 提干考试 军事知识 中国强军梦

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关于治军的重要论述20条治军方略。

1、要坚持从政治上考察和使用干部,使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 2012年11月16日下午,习近平出席了在京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习近平强调,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首位,使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官兵思想中深深扎根,确保全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要加强军队党的建设,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

2、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强大的信息化战略导弹部队

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二炮兵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代表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信息化战略导弹部队。

3、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012年12月8日和10日,习近平在广州战区考察。他在会见驻穗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时指出,一是要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二是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三是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

4、要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关心关爱基层官兵,注意把人力物力财力向边防、向基层、向一线倾斜

2013年2月2日和4日,习近平分别来到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兰州军区机关视察。他指出,要着力加强作风纪律建设,抓好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落实。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部队蔚然成风。要严肃各项纪律,确保政令军令畅通。

5、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2013 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全军要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

6、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

2014年4月9日,习主席来到海军驻三亚部队,先后视察了井冈山舰和某新型潜艇。视察期间,习近平听取了海军部队工作汇报,对近年来海军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官兵牢记强军目标,努力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梦,强化使命担当,矢志扎根军营、建功军营。

7、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奋斗 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1日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全军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紧紧围绕我军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

8、深入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2014年11月5日,习近平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视察。习主席在视察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把国防科大办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张为臻博客

9、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视察济南军区部队时强调:“军事训练是提高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突出使命课题训练,加大对抗性训练力度,走开基地训练的路子,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锻炼部队。”

10、必须抓住战略契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

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实现强军目标,要坚持改革正确政治方向,坚持贯彻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坚持以军事战略创新为先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保障。(来源:中国军网)

2.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考点篇:南昌起义 篇二

关键词:士兵提干 优秀大学生士兵 张为臻 士兵提干考试 基本常识 司马迁 《史记》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张为臻博客。

史记史学影响

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中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3.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考点篇:南昌起义 篇三

关键词:士兵提干 大学生毕业士兵 张为臻 士兵提干考试 军事知识 陆军兵种

中国陆军兵种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是陆地作战的主力,是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中历史最久,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历次作战中发挥最出色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抢险救灾中的中坚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五大战区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是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五个战区的总称,为正大军区级,由中央军委建制领导。

陆军是国家军队里的一个大的兵种分类,主要是指在陆地上作战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侦察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1、步兵徒步或乘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实施机动和作战,由山地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装甲步兵)、信息化步兵、边防军组成。

2、装甲兵以坦克为主战武器,步战车、装甲车、保障车辆为基本装备,执行地面突击任务。

3、炮兵以各种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

4、防空兵以高射炮、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为基本装备,遂行对空作战任务。

5、航空兵装备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其他专用直升机及轻型固定翼飞机,遂行空中机动和支援地面作战任务。

6、工程兵担负工程保障任务,由工兵、舟桥、建筑、伪装、野战给水工程、工程维护等专业部(分)队组成。防化兵担负防化保障任务,由防化、喷火、发烟等部(分)队组成。

7、通信兵担负军事通信任务,由通信、通信工程建设、通信技术保障、航空兵导航和军邮勤务等专业部(分)队组成。来源:张为臻博客。

4.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考点篇:南昌起义 篇四

关键词:士兵提干考试

大学生士兵

张为臻

军事知识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目录共13篇:上卷: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中卷: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下卷: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十三篇内容详解: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Artof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五轮书》(宫本武藏))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

《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

《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

《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

《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张为臻博客。《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

5.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考点篇:南昌起义 篇五

关键词:士兵提干 提干考试 张为臻 基本常识 中共七大

【材料概述】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

【材料分析】

1945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七大的预备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七大”工作方针》的讲话,指出“七大”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

在“七大”正式会议上,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由华北、华中、西北等几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代表作了工作报告。大会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考点归纳】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

2、毛泽东《“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七大”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张为臻博客

3、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6.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考点篇:南昌起义 篇六

关键词:士兵提干 士兵提干考试 张为臻 定义判断 社会壁垒

【定义分析】

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社会壁垒由各种国际公约的社会条款(包括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动权利、劳动技术标准等条款)构成,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辅相成。

社会壁垒产生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发展中国家过度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

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追求高额利润

三、各种国际公约和国际法律文件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社会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能有效的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如下对策:

构建一个标准认证体系:①加强教育,提高认识;③建立社会壁垒预警机制。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战略:①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企业主动应对社会壁垒:①企业要积极申请并取得社会责任认证,进一步改善国外对我国劳动标准的片面看法。特别是要重视贸易对象国的产品认证要求,根据进口国的要求提供合格的商品;②企业既要遵纪守法,又要遵守道德规范国际标准;③改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劳工待遇。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考点配题】

社会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以其他国家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壁垒的是()。

A.甲国认为乙国制衣业雇佣童工现象严重,因而取消了该国的贸易订单 B.甲国在从乙国进口的奶粉中发现某种重金属含量超标,即终止了该项贸易 C.甲国受经济危机影响,国内工人大批失业,为给工人创造就业机会,甲国政府终止了与多国的进口贸易

D.甲国认为乙国汽车制造业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会对汽车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因而取消了从乙国进口汽车的订单

【答案】:A。

7.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考点篇:南昌起义 篇七

关键词:士兵提干

优秀士兵提干

张为臻

分析推理

同义词辨析

D

1、哆嗦、颤抖: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

3、陡峭、峻峭: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

4、电讯、电信:前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5、独立、独力:前者指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6、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7、抵制、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

8、对于、关于: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后者指(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2)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9、戴、带:“戴”作动词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红花、戴袖章”。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戴高帽子、戴绿帽子”。“不共戴天”的“戴天”是头顶着天,“戴罪立功”的“戴罪”是顶着、承担着罪名。“戴孝”是身穿孝服、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也常常写作“带孝”。在实际运用中,说“带孝”或“带着孝”更为常见。因为有的人并不一定作“戴孝”的穿着,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而已。

10、度过、渡过:“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由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不过,在文言文中,“度”有时也通“渡”;如《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隔绝,虏军岂能飞度?”而“渡”却不能通“度”,二者是混淆不得的。

11、到、倒:为了避免混淆,特别要注意这几点。(1)“倒霉”,也作“倒楣”,里面的“倒”不用“到”。(2)副词“到底”跟“进行到底”里都是用“到”,如“你到底去不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3)副词表示跟意料相反的“倒”,不能写成“到”。如“这样一来倒省事了、听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我倒要听听”。(4)副词表示让步、转折的“倒”,不能写成“到”。例如:“我有倒有,可是不在身边。”“学倒学过,可是早忘了。”(5)表示催促、追问的副词“倒”,不能写成“到”。如“你倒快唱呀、你倒会不会呀”。这里的“倒”是“倒是”的意思,不是“到底”的意思。以上几句中的“倒”都可以说成“倒是”。

E

1、而后、尔后:都是连词,常用于书面语言。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尔后:从此以后,此后。“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2、恩惠、恩赐: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3、偶然、偶尔:前者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后者指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张为臻博客。

F

1、幅、副: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度、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

2、发奋、发愤: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3、抚养、扶养: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4、发现、发明: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

5、法制、法治: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6、复员、复原: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7、风气、风俗、风尚:“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8、妨害、妨碍: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9、肤浅、浮浅: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后者指浅薄。

10、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11、富裕、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

12、赋予、付与:前者指(上对下)交给,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

13、废除、废黜、解除:“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权;“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14、凡响、反响:“凡响”指平凡的音乐;“反响”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反应。

15、负心、腹心:前者指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2)比喻极亲近的人(3)比喻诚意。

16、抚育、哺育、抚恤:“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17、分辨、分辩:“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

G

1、改进、改善:搭配对象不同,前者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后者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2、沟通、勾通: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3、公然、公开:前者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后者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4、关注、关照:前者指关心重视;后者指关心照顾。

5、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6、光临、惠顾:前者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后者是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7、工夫、功夫:前者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8、贯穿、贯串: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9、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句”决不能用“度”。

10、给予、给以:前者是书面语,也作“给与”,读jǐ yǔ;后者所带宾语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并且多为抽象事物,读gěi yǔ.11、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杂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

12、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13、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8.大学生毕业士兵提干考试军事考点篇:南昌起义 篇八

关键词:士兵提干考试

大学生士兵

张为臻

军事知识

孙子兵法

【第三篇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第三】译文

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

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象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张为臻博客。

智慧启悟:

这一章所讲的内容即是军事谋略,又是政治和外交谋略。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军事家,但他并不认为战争是解决国与国间纠纷和争议的唯一手段。要征服敌国,可以用军事手段,一战争解决问题,但这却不是最最高明的做法。他说,百战百胜其实算不上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如果不通过交战就能够使敌国的军队屈服,这才是最高明的。孙子崇尚的是军事谋略而不是铁血杀伐,因而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军事理论。

孙子在本章里还提到“全胜”的计谋,使敌国的军队屈服而不靠作战,获取敌国的城邑不靠强攻,控制敌国不靠持久战,不使自己疲惫而又可获全胜,这就要靠智谋。

所以,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国家之辅助也。辅助之谋缜密周详,则国家必然强大,辅助之谋疏漏失当,则国家必然衰弱。所以,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的战守之事、内部事务而同理三军之政,将士们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军队战略战术的权宜变化,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疑虑。军队既无所适从,又疑虑重重,诸侯就会趁机兴兵作难。这就是自乱其军,坐失胜机。

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机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智慧启悟:

上一篇:集体婚礼策划方案下一篇:四上周末语文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