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024-10-15

物流行业社会环境分析(精选8篇)

1.物流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篇一

我国污染行业的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

与“十五”相比,“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社会形势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宏观调控也需要相应的进行一些调整。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形势将基本保持稳定。据预测,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GDP平均增速将在8%-9%之间,保持稳定增长;价格总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在-1%-3%的区间内波动,基本上处于我国价格的合理运行区间之内。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的整体形势将保持稳定,不存在明显的需要拉动经济增长或平抑物价的压力。这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同时应该看到,“十一五”期间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加大。

一是改革的难度加大。我国真正的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的。应该承认,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很多领域的改革。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我国改革遵循的是先易后难的方针,原来改革的领域是一些问题比较简单、容易解决的领域,而现在需要改革的则是非常复杂的关键领域,不是单独一个领域能够推进的。改革难度的加大为宏观调控的实施带来了很多困难。例如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完善问题,涉及社保的体制选择、资金来源、运用以及储蓄模式等等。社会保障体制的选择有可能会对财政产生巨大压力,而财政政策历来和货币政策是联系在一起的,社保体制的改革对于宏观调控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是社会稳定的难度加大。这集中体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过大的收入差距上。从就业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年减弱。GDP 增长的就业弹性从1980 年-1989年期间的0.323 降低到2004 年0.1 左右。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经济每增长1 个百分点,仅仅拉动就业增长0.1 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大约在0.3-0.4 之间。可以说,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非就业的经济增长”。而由于劳动适龄人口的大量增加(20 世纪70年代、80 年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目前正好进入就业年龄),以及城市化带来的大量农业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和国有、集体企业大量富余人员下岗,“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估计,2004 年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已经接近10%。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话,在“十一五”期间,这个数值将进一步上升,进而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从收入差距方面来看,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表明,在发展 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将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从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收入差距(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达到3.2∶1,再考虑城市居民还享有公费医疗、失业保险、住房补贴、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方面的非货币收入因素,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高达5 倍-6倍,是世界最高的。反映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6,大大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虽然国家从20 世纪90 年代末开始采取或强化了一些措施(如减轻农民负担、逐步取消农业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收入调节等)抑制收入差距扩大,但成效并不显著,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分析,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将难以避免,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社会稳定应该是任何政府追求的首要目标,因此,在“十一五”期间,这二者应该是我国宏观调控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三是资源瓶颈约束突出,环境污染加重。未来15 年,中国将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将是资源消费高峰。2003 年,中国石油、铝、铜、镍、钢铁、煤炭和水泥的消费分别占到全球消费的7%、19%、20%、21%、25%、30%和50%.中国对钢铁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和日本需求的总和,而中国对铜、镍、锌、铁矿砂和水泥的需求也都超过美国。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

10、1/20 和3/5.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面临资源压力将会更大。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显。而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又带来了环境的高污染。据世界银行测算,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 的比重就达8%以上。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 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 的15%。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据专家分析,如果我国要实现2020 年GDP 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 倍-5 倍;如果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就必须提高8 倍-10 倍。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宏观调控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不面临着很大压力,而过高的失业率和过大的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同时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应该不再以经济增长(GDP 的增长速度)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对象,而应该重点调控失业率水平、收入差距及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增长速度、重要商品供求平衡程度、环境污染程度,同时兼顾经济安全、金融稳定程度等指标。

文章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

2.物流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篇二

一、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 物流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物流是生产性的服务行业。简单地说, 物流是通过提供将货物从供应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存储和运输服务, 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业。物流行业受到社会结构、社会风格、文化习惯、宗教信仰、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 物流行业范围广泛, 涉及铁路物流、公路物流以及航空物流等, 因而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物流业作为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 近年发展十分迅速。首先是国家加大了交通设施的建设进程, 如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完善给物流运输提供了多种选择。其次是我国的集装箱运输在世界各国集装箱运输领域占有优势地位, 这为我国的物流运输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平台。第三是我国的国际海洋运输船队运力强大, 设备齐全, 港口数量众多, 有能力完成外贸运输和国际货物交流。第四, 我国是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不同行业融合度增加, 这些都为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第五,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国际互联网这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手段运用到现代化贸易中, 也将物流行业带入信息化时代。第六,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量稳步提升,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等关系日渐紧密, 经济、文化等的往来越来越多, 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第七,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日渐更新,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有所增加, 网上购物、代购代运、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外卖上门等物流业务日渐增加。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良好物流服务系统的基础, 加上有序的管理和组织, 物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必将远大。

二、物流职业环境分析

物流行业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朝阳行业和新兴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与各国间的经济壁垒逐渐被打破,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渐频繁。网上购物逐渐被人们接受, 坐在家里购物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现代社会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 相互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 而彼此之间联系的纽带恰恰是物流行业。物流行业的触角可以延伸到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层面, 大到国与国之间, 小到人与人之间, 企业与企业之间, 企业与个人之间, 物流行业就像布满人全身的血管一样, 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行业。

物流行业, 包括陆上物流、水上物流、航空物流等。可再细分为陆上仓储、运输、邮政快递、外卖快递、代购代运、配货运输等。水上物流包括江河水上物流和海上航运物流等。如果按货物类别可分为:冶金物流、医药物流、烟草物流、汽车物流、邮政物流、粮食物流、家电物流、书刊物流、石化物流、日用物流等。综上所述, 为物流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喜的发展前景。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遍布国内、国际各地的各种物流企业就业, 包括国有的、私营的、外资的等物流公司就业。这些公司为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岗位, 包括储运、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岗位, 相关的系统化管理岗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岗位、电子商务物流岗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岗位等。

三、物流专业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发展期,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在助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的市场开放度的不断扩大, 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不断融合, 物流行业将越分越细, 物流行业的岗位将越来越多, 物流行业所需人才也将越来越多。党的十八大以后,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从总体上说,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还将处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期, 国家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仍将不断扩大, 这无疑将为我国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因而也就为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物流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好好钻研物流专业知识, 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包括物流管理知识、外经外贸知识、会计成本核算知识、系统化管理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等专业知识。另外, 还要有比较熟练的外语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 多多地到实践中体验磨练, 既要学习国内的物流经验, 也要学习国际上的物流经验, 逐渐把自己打造成物流行业的行家里手, 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全新的行业, 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热点。然而, 物流人才的供应却存在着很大的缺口。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物流,管理,贸易

参考文献

[1]丁东升.物流行业发展之我见[J].商场现代化, 2010年12月 (下旬刊) , 总第633期:58.

3.物流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篇三

摘要:本文通过对物流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指出物流企业需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迎合高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对商业模式概念和创新综述的基础上,基于本文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商业模式和物流企业模式的概念。进一步,本文论述了在当前的高竞争环境下,我国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包括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平台商业模式、以物流金融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和生态圈商业模式。

关键词:物流企业 高竞争环境 现代物流体系 商业模式

一、物流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现代物流业是我国新兴的产业,近些年来快速发展,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当前,我国物流业所处环境较之前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国内外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时期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经济体均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发展水平回落,国内外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深度调整时期。我国在国际大环境影响下,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外部需求明显收缩,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我国GDP增速继续下降达到7.3%。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给物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虽然物流规模持续增大,但是增速有所降低。

(二)物流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当前,我国市场低层次物流需求,即传统的运输为主的基础物流服务需求基本趋于饱和,服务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油价、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物流要素价格成本的上升使得基础物流服务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单纯的依靠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和大量的资源投入已经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受到中国物流需求市场的吸引,国际一流物流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如UPS、TNT、FEDEX和DHL[1],而在中国本土也成长起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如中远、中外运、中铁快运、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宝供物流、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顺丰快递等。国际上一些已经形成较为完善体系的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本土物流企业不断成长,受到来自于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和挑战,我国物流业的高竞争格局开始形成。

(三)客户需求趋向于多样化

就物流需求市场而言,随着工业化推进和产业升级,工业企业将加快资源整合和流程改造,专注于专业化,对于物流功能多数会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分离外包,第三方物流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企业对物流服务、成本、柔性和准时性要求更高,客户的物流需求将不再仅仅停留在运输等基础物流服务方面,精益化、差异化、专业化、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需求将会有新的增长。多样化的物流需求也让物流企业面临更多的变化[2]。

总的来说,我国物流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物流企业将面临着高竞争的格局。但是同样应该看到,我国物流需求市场仍然拥有巨大的潜力。物流企业如何在变革时期拓宽视野、抓住机遇,创新商业模式是每个企业更应关注的问题。在新经济形势下,发掘适应新环境、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商业模式对我国物流企业极其重要。创新商业模式将成为实现我国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

二、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概念

(一) 商业模式概念研究综述

国际上开始对商业模式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那个时期,出现了一批互联网企业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赚取了丰厚利润的现象,进而专家学者展开了对商业模式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商业模式的初步概念最早于1957年由贝尔曼提出。泰默1998年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界定,他认为商业模式是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3]。莫里斯等(Morris et al.)对商业模式提出六方面组成因素,分别是: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市场、内部能力、竞争战略、盈利模式和增长模式[4]。走特等(Zott et al.)对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近期的发展和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认为商业模式强调的是系统性、整体性的企业商业运作,是公司为利用商业机会,设计交易的结构、内容和治理方式以创造价值[5]。约翰逊等(Johnson et a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对商业模式的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客户的价值定位;利润模式,包括企业在对客户价值定位基础上,设计企业与外部交易方的交易内容、交易方式;以及所形成的盈利模式和收益模式。商业模式概念出现不过短短十多年,其理论来源虽然深厚,但是比较统一的商业模式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研究范式尚未出现[6],对于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成果更是比较稀少。本文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商业模式以及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 商业模式概念

综合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其资源、能力价值化的核心逻辑和思维方法,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为了创造价值。因此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和过程来说,商业模式是在合理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定位、提出价值主张、营造价值实现方式,发掘价值潜力,最终实现企业、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商业模式的架构如图1所示。

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点特性:

1、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商业模式是由多个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达到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进而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2、商业模式的动态性。商业模式的存在总是有一定前提的,即为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商业模式将不再适合企业发展,因此企业需要随着环境变化不断对商业模式进行调整、改善或者重构。

3、商业模式的差异性。商业模式形成后,是不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对于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就是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方式。

(三) 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概念

物流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生产制造等产业的特征。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商业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内外部环境下,识别企业核心能力,合理配置资源,提出价值主张,营造价值实现方式,发掘价值潜力,高质量地满足客户物流及其衍生需求,进而实现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

随着竞争环境的加剧、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企业对物流服务、成本、柔性和准时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整个物流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阶段,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应注重形成自身独特的商业模式。

三、 我国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未来发展方向

从我国物流业所处宏观和行业环境来看,传统的商业模式显然不再适合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今天高度竞争的环境,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或重构。本文基于对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的分析,提出我国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

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主要是做好客户定位,提高公司对某一行业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甚至竞争对手形成不同层次的伙伴关系,整合供应链上游资源、内部资源和下游客户资源,为核心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并通过服务从采购、物流、分销等多项增值服务中获取利润。这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在于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集成商的角色,能够有效地获取供应链上游资源,并且能够快速地分销产品,协助客户更专注的从事核心业务,实现了多方“共赢”,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需要物流企业掌握大量的客户资源和信息资源,对所从事行业供应链具有较好的掌控能力,能够高质量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施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所供应链管理总成本降低、所服务企业准时交货率提高,订单满足提前期缩短,库存降低资产运营业绩提高现金流周转周期加快[7]。

当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物流公司开始采用这种商业模式。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这种商业模式的公司。怡亚通深入挖掘企业发展需求,整合供应链优势资源,在中国率先构建全程供应链整合服务平台,通过不同的供应链服务模式,帮助不同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实现从研发、采购、生产到市场营销、分销终端等各环节的全程供应链管理和优化,最大限度促进所服务企业价值增值和提高竞争力。怡亚通目前所从事行业包括了电脑、通讯、服装、百货等多个不同行业,其网络覆盖了国内外。怡亚通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约116亿元,同比增长53.85%;实现营业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80.33%[8]。

(二) 以物流金融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以物流金融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其客户主要定位在进行物流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中小型客户,这一类客户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信贷资金的缺乏和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能力的缺乏,资金不足的风险成为这些企业的发展瓶颈[9]。金融服务能够解决物流过程中的融资问题,使企业能够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产品开发和快速扩张方面、有效地盘活物流过程中的资金沉淀、提高企业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10]。物流企业作为客户和金融机构的纽带,通过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帮助减少客户交易成本,通过增值服务从中获得收益。物流金融的主要业务方式包括:质押、担保、垫资、租赁、信托、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等,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是多种模式的混合,物流金融为主的商业模式将成为我国物流企业未来开展的热点。目前,我国开展物流金融实践活动的物流企业包括中国储运公司、中远、中铁物流、宝供物流、深圳怡亚通等第三方物流公司,对于有些公司,物流金融已经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

中储于1999年开始开展质押监管等物流金融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物流金融业务的领军企业。公司发展物流金融在客户定位方面选择定位在中小客户,这类客户数量众多,亟需缺乏资金支持,因而较易发展成为稳定的客户群。在探索的过程中,中储物流紧抓客户需求,不断尝试新的物流金融模式,为公司赢得了发展先机和发展空间。截止到2010年,中储质押业务已经推广到全国27个省份,年质押监管规模超过了600亿元。监管品种具有保质期长,质量检验标准通用,用途广泛(主要为原材料方面产品),价格稳定,易保管,流动性较好,易变现等特点,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及其矿产品、有色金属材料及其矿产品、煤炭、石油、化工、汽车、家电、轮胎、玻璃、化肥、纸业以及农产品等十二大类。中储物流的主要物流金融模式有动产监管、质押监管、抵押监管、贸易监管,并在原有的提单模式、保兑仓模式和供应链模式融入到其中,进行物流金融模式的创新[11]。

(三)平台商业模式

平台商业模式起源于平台经济。徐晋等认为平台是一种现实或虚拟空间,该空间可以导致或者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12]。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平台商业模式开始出现,如苹果、淘宝、亚马逊、中国移动、各类超市等。物流行业中,各类大型交易和流通市场实际上就具备了平台商业模式的雏形。

物流企业平台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构建多边市场实现资源的集聚。平台可以将需求方、供给方、信息提供商、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咨询机构及软件商等各类主体聚拢在一起,满足各主体物流、资金、信息等各个方面的需求[13]。物流企业通过经营平台或者直接为平台上主体提供服务获取收益。平台商业模式的特点在于其价值潜力,当平台用户超过一定规模时,其网络外部性将大大增加,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对用户进行收费来获取巨额的收益,同时物流企业也可直接提供平台客户各种服务,如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获取收益。平台商业模式因其网络外部性而受到瞩目,在多个行业都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但是,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平台商业模式的要求也很高,在资金、客户资源等各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积累。在平台商业模式建设初期,如何增加客户规模,让平台良性运转将是物流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公司“双平台”商业模式是平台商业模式中比较成功的范本。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公司通过构建物流园区+电子商务中心的“双平台”打造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圈。在早期的经营中,国际物流集团积累的丰富的客户资源,具备了良好的融资平台,在客户和资金方面得到了保障。国际物流公司逐步将原来只对上游,或者只对下游的单边市场拓展成为同时面对多类型客户的多边市场,并且,在运营过程中,国际物流公司通过一系列相关联的业务运作,如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物流金融、贸易等高端物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持续吸纳新客户。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构建平台商业模式,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亿,利润超过了6亿元。

(四)生态圈商业模式

生态圈商业模式是平台商业模式的一个升维度状态。多个平台的建设和整合,就形成了生态圈商业模式。生态圈商业模式业务范围很广,能够实现从客户需求开始到库存计划、订单下达、仓储运营、干线调配、末端配送、线下运营、全国仓储圈地、线上协同、信息平台建设、大数据战略、金融服务、延伸到制造代工等等的全方位可视化完全供应链服务[14]。生态圈商业模式对于物流企业的规模、在供应链上的影响能力、企业信息技术水平、人才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构建难度很大。当然,如果物流企业能够建立一个状态良好的生态圈,带来的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总体来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开放协同大背景下,物流企业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选择一个良好的适应当前环境的商业模式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是既是高竞争环境下物流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需要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5]。内部需要物流企业的管理层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敏锐的抓住市场契机,尝试开展创新性业务,在管理层面上引导和支持员工进行创新,开展更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商业模式;物流企业要培养良好的人才队伍,重视物流人才的团队建设,加强物流商业模式的学习;营造创新、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外部环境中,政府要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落实对物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引导推动物流企业在商业模式方面的升级转型,提升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扶持发展大型物流企业。

参考文献:

[1]丁依萍.如何将现代物流建设向纵深推进[J].金融经济,2009(2):26—27

[2]周国华.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谢乃明,刘思峰.关于家电流通企业商业模式的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0):31—35

[4] Morris M.,Schindehutte M.,

Allen J.. The entrepreneurs busi-

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72—735

[5] Zott C.,Amit R. The fit b-

etween product market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 Implication for firm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1—26

[6]Mark W J ohnson, Clayton M

Christen,Henning Kagermann. Rein-

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86(12):51—63

[7]霍春辉,刘力钢,张兴瑞.供应链服务集成商业模式解析[J].经济问题,2009(7):52—53

[8]卓志坚.供应链管理研究——怡亚通公司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7

[9]夏露,李严锋.物流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3

[10]戚琪.物流金融——物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N].中国保险报,2009—06—30(2版)

[11]张墨晗.我国企业物流金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8(14):88-89.

[12]徐晋. 平台经济学(修订版)[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13]白雪.我国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分析[J].企业导报,2011(5):121—122

[14]龚英.虚拟供应链的商业生态圈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2):90—92

[15]王海萍.物流产业的经济性软环境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丛刊,2012(3):46—47

〔本文系中国物流学会2014年重点课题“高竞争环境下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4CSLKT2-001)阶段性成果〕

4.手机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篇四

一、宏观环境的分析: 1.政治、经济环境

党的十六大以后,新一轮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高潮会给电子产品市场的扩展带来新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从而为手机产品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快速发展,电话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为我国手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空间。预计到2004年我国手机用户将达到3.2亿户,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经国家批准的手机生产企业共有36家(含22家三资企业),到2002年底全国已形成2亿部的生产能力。1998年至2002年,累计生产手机2.7亿部,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10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700亿元。尤其是出口快速增长,2002年的出口量是1998年的225倍,手机出口额达53亿美元,名列出口产品前茅,已成为拉动我国电子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经济全求化打破了传统的仅限于某一区域的竞争模式,自改革一来,我过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过力不段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人门对手机的需求有越来越来高。

2、法律环境 中国入世关税下调手机制造成本降低,出口环境有望进一步优化。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并履行关税减让承诺的第一年,2002年5300多种商品关税下调方案。其中电子产品关税下调幅度为107%,这对于主要元器件都依赖进口的手机产业来讲制造成本将有望显著降低。同时中国入世,将改善国产手机出口的国际贸易环境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较为公平合理的待遇获得更多的出口机会。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实行“信息技术产品协议”税率,包括手机在内的一些其他产品的关税税率逐渐降低,直至2005年全部实行零关税。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手机进口税率已从3%降至0。这进一步刺激了外国手机对中国的出口。一些手机厂商为了等待税率下调,甚至将上年末部分进口额转移至今年。

2、技术环境: 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传统产品正在大规模地从工业化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有足够的自身优势成为新一轮手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电信运营业调整已近结束,在调整过程完成后,各大电信运营商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将通过上市筹措资金、扩大业务容量、开拓增值业务等措施来加快发展,从而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通信产品将面临新的发展机会。

二、微观环境分析: 1.消费者特征: 消费者在对一般产品的选择和使用上“喜新厌旧”本是人之常情,谁会喜欢那些款式陈旧、性能落伍的产品呢?但“喜新厌旧”这一特征在中国手机市场上显示得更为淋漓尽致。手机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人们以拥有一部摩托罗拉的手机为荣,当时手机的款式是又大又笨,俗称“大砖头”(南方称“大水壶”)。几年之后,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纤巧”成为人们对手机的企盼,于是爱立信的手机(388、398)乘虚而入,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在手机性能上也上演了一出出推陈出新的“闹剧”。英文显示的手机、中文显示的手机、中文短消息、彩色手机、可换彩壳的手机、双频手机、能上网的手机等等。中国手机市场的这一特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想在市场上不被驱逐出境,必须有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只有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向市场推出更好更新的、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才可能在这一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一定要不断地监测、研究、探索消费者的需求动态,适时推出能够形成新卖点的产品,这是在手机市场上制胜的先决条件。

2、供货商

中国手机市场的现状似乎并不乐观:产能过剩、营销及渠道成本增加、利润摊薄、技术竞争激烈,这一切似乎都表明手机市场已经分疆列土、群雄鏖战,新势力根本无从入手。然而,一些简单的数字远不能反映问题所在,而且这些在其他领域拼杀多年的产业资本也不至于打一场根本没结果的仗,问题的关键在于:行业调整和品牌整合过程中是否还有潜力可挖?是否还有某些市场空间被忽视了?是否可以用品牌、技术或渠道的比较优势挤占新一部分的现有市场?

手机产能的高速扩张抵消了手机消费的增长,手机消费的实际增幅一直保持在20%左右。消费需求的增长与产能的扩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保证其潜在市场的占有率,成长中的市场对于任何一个品牌而言都是机会均等;市场细分和品牌多元化是任何一个成熟产业的必然要求,因此更多品牌参与竞争是市场成熟和产业成熟的必然趋势;资本和产业的国际化使中国手机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入的新兴品牌都有各自赖以立足的比较优势。

3、竞争者

近来媒体不断关注到有许多国内外厂商力图在2005在中国手机市场上有所作为:创维、华为、长虹等传统家电及通信设备商高调涉足手机业,而原有的二线品牌奥克斯、东方龙、天时达等也酝酿再发力

摩托罗拉是最早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它曾经以绝对的优势垄断了中国的手机市场。

爱立信是看准了中国手机市场从模拟到GSM转换所带来的市场机会的厂家之一,并以其纤巧的手机机型,赢得了许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在刚进入中国GSM市场的时候,也曾威风凛凛。从近几年的市场情况看,诺基亚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1997年还处于GSM市场上第三名的位置,且与冠亚军的差距非常大。到1998年末登上了GSM手机市场的冠军宝座。1999年8月,诺基亚在GSM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了36%,高出摩托罗拉5个百分点,高出爱立信25个百分点。

近来,除了为牌照将信产部告上法院的奥克斯和有望在近期获得牌照的创维之外,明基、金立、华为以及老牌彩电巨头长虹等厂商都向有关部门申请开发手机业务,同时,天时达、东方龙等国产二线手机品牌也希望在2005年有所作为。

中国手机市场上演的“国外品牌反击战”和价格战消耗了许多国内一线手机品牌的资金和技术潜力,与此同时,手机市场也由于产能的增加和消费模式的转变而显得缺乏活力。手机产业已经告别暴利时代,市场竞争也日益由过去的单品及概念竞争转向成本控制、技术研发、渠道管理、品牌营销及产能规模等因素决定的整合竞争模式,这些新近势力在这些方面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新势力拥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以创维、奥克斯、明基、华为以及长虹为代表的等新近资本和以东方龙、天时达等为代表的二三线手机品牌并没有经历2004年的行业血战,在资金、库存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没有负担,而且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及各自的比较优势,例如创维、长虹等在品牌认知度及销售渠道上就具有先天优势,其品牌的知名度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品牌延展性,加之其长期经营的销售渠道支持,整合优势非常明显;而奥克斯则是一贯以“价格战”闻名的,其介入手机市场必然带来手机行业的后价格时代。

5.幼师社会环境分析 篇五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知名商人的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考生的父亲为了庆贺儿子金榜题名,在一家著名的酒店订了谢师宴,邀请儿子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老师参加,并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个红包。酒店投其所好,门前特意挂上大红横幅。就在人们欢天喜地举杯相庆的时候,走进来一个老太太。

众人很诧异地问老太太是谁?是否走错了?老太太说,她是这位考生的幼儿园老师。因为这位考生的名字比较特殊,她是在路过酒店的时候,看到横幅上面的名字走进来的,一则表示祝贺,同时,她想看看十几年前的小淘气现在长成什么样了?

考生已经记不起曾经有这么一位老师,老太太虽然不知道这谢师宴结束后还有红包,但仍被误认为企图诈骗遭到众人的鄙视,只好尴尬地走出去了。出门的时候,她嘴里还念叨着:“在幼儿园的时候这孩子就是这样喝汤的,哪里会错呢?”

6.快递行业宏观环境PEST分析 篇六

PEST分析又称大环境分析,是研究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通过Pest分析法,公司能够剖析出自身所处的外部大环境究竟对自己的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以及据此作出战略规划,趋利避害。其中每一个字母各代表一个因素,分别为:P(political—政治)、E(economic—经济)、S(social—社会)、T(technological—技术),接下来将通过pest分析模型,如图2-2所示,对顺丰速运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洞察利害然后灵活应对。

(1)政治环境(Political)

政治环境因素,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因素。

政治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一个行业的兴衰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法规的支持与否。在当下,政局稳定,法规相对严明规范,我国快递行业面临的政治环境总体来说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借力于国家政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另外随着市场准入标准的此升彼降,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依然是挑战重重。

图2-2 快递行业宏观环境PEST分析

2010年,国家制订了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要在前一规划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大力推广快递服务;同时,2009年10月,新《邮政法》正式出台,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快递企业的地位,并且提出了邮政市场鼓励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补充、完善了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的制度和措施,修订了邮政业务资费的制定机制,新法中的其他相关规定也为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行业内的快递企业的自身规范提供了依据。《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设定了更全面、更严格的快递业经营许可标准,为国内的快递企业的发展确立了更高、更明确的目标,这些都必将促进国内快递行业向着规范、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新《邮政法》对邮政专营信件范围的放松也将为民营快递公司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为快递业的发展保驾护航。2006年,邮政部门政企分离改革,开始打破中国邮政EMS快递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为民营快递的崛起创造了机遇,也促使EMS树立危机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巩固市场份额。

另外快递协会的成立也为快递业的健康发展、维护企业的利益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快递协会成立于2009年,是由中国境内的快递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盈利的全国性行业组织,通过发挥自身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指导各地快递行业协会工作等,构建不同市场主体间合作、交流、共赢的平台,为快递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力的条件。

政策上的高进入门槛,对服务能力、安全保障等的更高要求,在另一方面也对民营快递小企业产生了致命的打击,很多公司因此被迫倒闭关门。虽然之前吵得沸沸扬扬的“同城快递50克以下、异地快递100克以下归邮政专营”条款最后没有执行,民营快递总算可以歇一口气,可又有谁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做好应对政策变相的准备可保公司不会在竞争中进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根据欧盟碳交易体系的规定,从2012年开始,中国航空公司进出欧洲的航班都将面临碳指标的问题,出发点是为了降低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如果不达标,则有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停航。这是一个警讯,低碳生活已经从政治的高度进入我们的视线,以货运车、货运航班等高碳排量工具为运输主体的快递公司在这方面无疑压力巨大。

以往中国快递市场是对外企禁行的,但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深入和2001年加入WTO后,在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下,中国快递行业准入规则一再放松,国际快递巨头借此机会纷纷以加盟、收购、然后是直营的方式最终也进入到了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跟中国的快递企业进行龙虎相争,给中国的快企带来了极大的压力。2006年TNT收购中国最大的物流公司华宇集团,从而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的事件,就是在国家政治环境发生改变的背景下发生的,从此以后,中国民营、乃至EMS的发展道路变得更加曲折。虽然如此,但从大体上来说,中国乃至国际上现今的政治环境对快递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有利的,快递企业应抓住这个大好机会,把自己做大做强,提升服务和实力,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经济环境(Economic)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这些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

图2-3 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增长率

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为我国的经济市场注入新鲜跃动的血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加(如图2-3所示),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加入WTO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使我国经济发展更趋于多元化,由此也充实了我国的资本市场同时带来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繁荣,这些变化都必将使快递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跨国经济活动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国家与国家间的快递活动也呈上升趋势发展。中国作为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经济大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增多,带动了中国的快递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物流配送需求的数量与类型大量增加。在强烈运输需求的推动下,快递货物运量快速增长。此外,以因特网为平台的电子商务必将引起在线交易成几何速度增长,配送瓶颈的解决需要大量的门到门服务,而这为快递企业的星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契机。过去主要为公司单位寄送商务快件的快递公司逐步走向普通老百姓,特别是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快递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消费依赖。中国网购交易额在2010年突破了五千亿元人民币,是09年的两倍。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据统计,中国由第三方物流处理的产品只占总体成品的16%,经第三方物流环节的工业原始生产资料只占总体的20%,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只占总体物流业务的2%,而这一数字在美国为8%,在欧洲则为10%。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似性,由此来看,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快递业作为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几年里,必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空间。

我国快递市场目前的形势是国际快递巨头、国营快递和民营快递多方并存的局面,民营快递从诞生起就生存在夹缝之中。中国加入世贸后,按照有关协议,中国加入后3年内,将允许外国服务站在本土设立外资独资子公司,2005年12月,中国快递市场已完全对外资放开,这对中国的快递企业冲击巨大。国内快递企业面对拥有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的外国快递企业的挑战,如何应用现代物流理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提高快递服务水平,应对快递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已经成为中国快递企业的当务之急。

(3)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文化水平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层次; 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 价值观念会影响居民对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及组织存在本身的认可与否; 审美观点则会影响人们对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成果的态度。

首先,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改变了其生活方式、购买习惯,以往只是进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购物,可现在网上购物已经广被接受并成为了一种潮流和风尚,订单的最后实现需要快递公司的协助,得益于此,快递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人们闲暇时间增多而带来的闲暇消费效应也对快递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其次,消费者需求呈多样化,要求快递企业推出更多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选择。同时,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服务速度、服务安全以及服务的便捷等方面。但快递业从业人员的可持续供给不能得到保障,人员流失率高,这极大阻碍了快递业发展,民营快递的竞争本质也像许多行业一样是人才的竞争。

社会人员流动性的增大也促进了快递行业的发展,由于地理位置的移动,业务往来的信函、日常生活信件的收送都变得不方便,传统的邮寄部门效率又极低,客户强烈的时效性需要催生了一批批的快递公司。而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它们对服务业的收费已经不再那么敏感,而服务质量成为他们更关注其的焦点,更加信奉品牌、权威的力量,为了接受更好的服务情愿花费更多的钱,高效率快递应运而生。

对社会责任的关注让顾客对快递公司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大企业客户,他们会对快递公司的文化、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污染的态度、对能源的节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才觉决定是否要开展业务往来,为了获得这些利润大户,快递公司就需加大力度培养自身的品牌价值,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比如说开展绿色物流,保护环境等,这对快递公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居民文化水平的提升,可选择服务的增多,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让他们在选择快递公司时变得更加理性和挑剔,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快递公司留住顾客的成本越来越高,稍有不慎就会失掉一个大户。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具体到快递行业,它既包括各种信息系统的开发、终端设备的研发,也包括各种物流体系的建设,运输技术的更新等等。

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和通讯技术将在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到愈来愈关健的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使企业管理计算机化和企业运行信息化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改变了企业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客户的服务期望。WTO给中国快递企业带来了世界级的竞争对手,他们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配备精良的的营运设施让国内快递企业望尘莫及。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所有从事快递服务的中国企业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快递业竞争的核心将是以科技为依托的服务质量的竞争,加强科技投人迫在眉睫。特别是已经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更要重视快递营运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努力提高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和便利性,完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和快件追踪定位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高价值服务,提升竞争档次和竞争实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大众对绿色经济需求的日益升温、国家对环保工作的日渐重视,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对快递这个运输大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研发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信息管理平台规划更完善的环境保护路线,开展绿色快递工程已经刻不容缓。

7.物流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篇七

组建工作历时一个月,全省分四个片区指定牵头企业负责承担组建任务,其中移动公司负责川东、川西片区10个市州,电信公司负责川北片区及成都6个市州,联通公司负责川南片区5个市州。各地协调小组组长由牵头企业总经理担任,其他两家企业总经理分别任副组长,协调小组接受地方党委及政府各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主动参与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加强网络基础管理,大力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此次各地协调小组的成立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省文明办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文明办将“电信行业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协调小组”纳入本地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成员单位。各市州文明办均对此表示支持并积极给予了指导,如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冯诗福同志亲自参加广安市电信行业协调小组成立后的第一次联席会议,对电信行业创新机制和手段积极投入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6月11日,刚组建完毕的各地电信行业协调小组正式参加了“全省查处取缔黑网吧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成为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牵头开展的打击黑网吧专项行动成员单位。

全省各市州电信行业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协调小组的成立,是电信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关文件精神,携全行业投入未成年人保护事业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在人员经费严重不足情况下,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应对监管形势变化摸索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据悉,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市州无下属机构,全局编制仅18人,面对4519万电话用户、356万互联网用户,2000多家增值电信企业以及22万多个备案网站的电信大省,监管力量明显不足。通过成立市州电信行业工作协调小组参加地方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引导电信运营企业主动协助政府管理,有利于提高电信运营企业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电信企业更多、更广泛、更直接地接受各项政策法规信息,强化自律意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并切实承担其“谁接入、谁服务”的管理责任,促进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8.物流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篇八

关键词:电子商务;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2-0053-03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facilitates the link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its customers, the develop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saves the cost of enterprises. They all raise the enterprises's efficiency. Now, how to make reverse logistics in E-commerce environment becomes the focu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three models, and then designs its operation models.

Key words: E-commerce; reverse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l

0引言

当利润的获得空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逐渐变窄,生产率的提高出现平缓爬升的趋势时,人们开始关注和挖掘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虽然物流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通常指的是产品从生产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正向物流。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社会对资源再利用的重视,以及企业对降低生产成本的追求,逆向物流得以产生并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信息全球化、企业信息化几乎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电子商务方便快捷的优势使得网络无处不在,生产企业、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在形成一条物流链的同时,也被网络绑在了一起。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1逆向物流简述

逆向物流最早于1992年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提出,CLM(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逆向物流定义为: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6修订)中将逆向物流分解为两大类:a. 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b. 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itcs)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还有其他一些学者对逆向物流也有自己的定义和理解[1-3]。综合各方面,我们可以认为:逆向物流是以市场和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回收价值为核心内容,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将物品从消费终点返回生产起点的过程。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过程如图1所示。

2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的特点

逆向物流相对于正向物流而言,表现出缓慢性、不确定性、混杂性、高成本性及价值流向的非单调性等一些特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逆向物流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2.1物流体系的集约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与企业实现了“零距离”沟通,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不仅是一套商品的采购系统,同时也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逆向物流处理方案,实现逆向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因此,企业物流系统中的仓库、配送中心、运输路线等设施的布局、结构和任务都可以进行局部的适当的调整,同时承接企业的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业务,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物流系统的服务半径,实现了物流系统的集约化。

2.2物流网络的协同化

在网络经济高度信息化的情况下,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及消费者之间,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基于实时业务数据汇总的运输及协同加强,在区域范围内实现物流网络的协同化。物流的协同化满足了物流产业衔接性、服务性、整合性的要求,已成为物流产业追求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趋势。

2.3CRM(客户关系管理)的柔性化

“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经营人性化的体现,在逆向物流中,企业直接的服务对象就是消费者,客户关系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可以很方便实现客户信息的收集、管理及客户建议的反馈。这拉近了企业和客户的距离,更容易了解到客户的需求,进而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在客户心中的良好形象。

3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模式分析与设计

关于物流模式的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正向物流方面。董兴林(2004)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正向物流的四种模式:自建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一体化模式和共同配建模式[4]。刘振滨(2006)从信息化程度高低的角度,提出了基于信息网络的逆向物流系统和基于组织网络的逆向物流系统[5]。笔者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三种逆向物流运作模式分别做了分析和设计。

3.1企业自建模式

企业自建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以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筹建逆向物流系统,专门负责企业的物品回收和商品回流。企业内部的逆向物流系统和正向物流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各环节业务流程明确,信息处理简单,但是这种模式的投资成本过高,企业的投资可能会抵掉相当一部分由物品回收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而带来的得利润。这种方式适合于企业资金雄厚,且业务范围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自建模式的逆向物流处理如图2所示。

3.2TPRL(第三方逆向物流)模式

第三方逆向物流模式指由产品的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产品供销链的各方(生产企业、分销商、零售商等)之间的物流业务。这里的第三方逆向物流提供商包括提供逆向物流配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由于逆向物流的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和数量的零散性,也应包括邮局和快递公司等机构。这种模式极大地减轻了企业及分销商的物品回收的压力,使企业可以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务去打造核心业务。当然在这种模式下,也存在着信息传递速度慢、误差大等缺点,同时也延迟了企业对客户信息的反馈,但是对于一些刚刚起步的、资金不是很充裕的企业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TPRL(第三方逆向物流)模式的物流处理如图3所示。

3.3战略联盟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企业与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各物流企业之间以各自发达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为基础,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以实现物流配送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在大范围内的合纵联合,结成的企业战略联盟。在这种模式下各逆向物流提供商之间以信息平台为基础,集约协调,效益共享,共同发展。这种模式要求各企业之间要有标准的、协议化的信息交流接口。战略联盟模式适合组建于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优点在于使各自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和优化,这种模式是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发展的最合理的模式。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方面由于联盟的组成要求联盟的各方有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和统一的协议化的信息交流体系,使联盟的建立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各联盟企业之间既是同盟者的同时,也是竞争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不变的宗旨,这使得联盟企业的不稳定性增加。在这种模式下至少应该有一方非常强大,处于核心位置,来领导整个联盟,协调各方的利益,推动整个联盟不断向前发展。战略联盟模式的逆向物流处理如图4所示。

4结束语

目前,逆向物流在企业中的应用还较少,主要原因有:(1)逆向物流是以顾客需求为驱动的物流,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复杂性不言而喻,需要企业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2)企业对逆向物流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逆向物流所带来的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及提升企业形象等长远的利益;(3)我国企业进行偿试的勇气不足。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下,我国企业选择何种模式开展逆向物流,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协作,也需要企业鼓起勇气,勇于偿试,开拓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高凤民. 电子商务下企业物流模式探析[J]. 物流科技,2003(12):36-37.

[2] 陈宇,唐春勇. 逆向物流的有效管理策略分析[J]. 软科学,2004(1):30-32.

[3]A. I. Kokkinaki R. Dekker M. B. M. de Koster C. Pappis W. Verbeke. E-commerce Models for Reverse Logistics Contributions and Challenges[J]. Computer Society, 2002(6):292-299.

[4] 董兴林. 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04(6):114-117.

[5] 刘振滨.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分析与设计[J]. 经济管理,2006(1):84-86.

上一篇:《赵州桥》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围城》读后感作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