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服务管理平台(共8篇)
1.汽车服务管理平台 篇一
it服务管理作为一种it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论,从其产生、形成、发展到实施,已走过近20年的历程。在世界范围内,it服务管理体系在许多企业与组织中得到成功推广。因此,能否将it服务管理体系与税务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从而提升纳税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it服务管理体系在纳税服务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电
子税务是现代税收征管发展的趋势,也是优化纳税服务、创建服务品牌的重要平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进步,我国税务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目前一个立体交叉、覆盖面广的综合税收信息网络已基本形成。各类电子涉税系统为纳税人提供更为快捷、便利、公开、公正的税收服务,进一步提高了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使征纳双方的关系更加和谐。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也使税务信息化管理部门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办税虚拟化,信息系统运行水平影响纳税服务质量
随着税收管理由规范化向精细化发展,由管理控制向管理服务并重转变,基层单位与纳税人的工作负担不断增大。只有通过切实减轻基层和纳税人负担方能真正提升纳税服务的质量。信息化网络的存在,将税务征收大厅从现实世界迁移到虚拟世界,纳税人通过网络即可完成大部分涉税事务,免却了奔波之苦;纳税人提供的电子数据也减轻了基层单位录入数据等日常工作的压力。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沟通方式从面对面实体交流转变为信息化虚拟沟通。因此,税务机关只有在虚拟世界向纳税人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方能满足纳税人的各类需要,提高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满意度。
其次,系统多样化,电子税务平稳运转亟需部门横向合作
信息化投入的增加使得各种涉税系统不断推陈出新。整个电子税务系统从支撑的后台角色走上了独当一面的正面舞台,其作为纳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关注。信息系统的多样化使信息系统不再只是信息部门的“家务事”,而是涉及到了所有的税务部门。传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基本上是照搬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虽然加强了纵向管理,但横向交流不足。所以要以“推进纳税服务体系科学发展”为目标,大胆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和固有框框的约束,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增强信息化税务系统对外服务的合力。
再次,覆盖全面化,日常事务高度依赖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
为了进一步方便基层和纳税人,使其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必然要求将尽可能多的涉税事务电子化、信息化。只有全面覆盖税务机关的日常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基层和纳税人的负担。尤其是纳税人在使用各种电子涉税系统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承担了一部分与税务机关密切相关的工作,因此当系统出现故障或使用不便时,极易引起用户的不满情绪。所以说税务信息系统能否为基层和纳税人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服务已经成为影响纳税服务品质的重要因素。
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推进要求采用相应的管理模式来确保其高质量的运行,it服务管理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it服务管理最初是英国政府为解决“政府提供与获得的it服务质量无法满足用户日常需要”而指定中央计算机与通讯局开发的一种管理方法。该方法用以指导英国公共行政机构高效、经济地利用it资源。在国际上,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简称 itil。
itil的整个架构分为六大模块、十个流程、一个职能和三个比较。整个itil体系体现了“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整合it服务与组织业务,提高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的水平和能力”的实施思路。
国内外企业、组织对itil的实践证明,itil能有效地实现信息化管理流程高效化、自动化,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因此,将该管理体系引入税务信息系统管理中,将有助于提升基层和纳税人对税务信息化的满意度,有效地推动纳税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
具体而言,it服务管理体系的引入将从以下多个方面对纳税服务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以人为本,提升税务信息系统服务质量。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原有信息系统的管理方法一般立足于信息系统本身的运转和功能的实现,忽视了人作为服务受众的核心地位。而it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最终以涉税用户为核心,向其提供便捷、高效的各项税收服务;并且通过系统化的建设思路,完善it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纳税服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化繁为简,规范、完善税务信息系统管理。it服务管理体系能够在现行税务系统条块分明的组织结构下建立另一种组织形式,在实际运作中,这种服务理念为先的组织形式可以跨部门、跨条块地对各种资源进行衔接和协调,推进纳税服务发展。这样的效果仅依靠个人自发行为是不能产生的,而必须以一套规范的运行机制为基础,通过组织行
2.汽车服务管理平台 篇二
智能电网以现代输配电网为物理基础,有机融合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智能决策、电力电子技术等,与传统电网相比,具有自治和自愈能力、防御能力、电网兼容性、高效运营和管理、优质和友好型、电力交易的方便性[1]。智能电网将在传统电力网络中应用最新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其目的是优化系统运行,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2],而信息集成作为智能电网信息建设的主要基础工作和关键技术之一,需利用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建立统一信息平台,整合相关业务数据和应用,能自动完成数据和应用的整合,实现全部业务系统的集成[3],促进对整个电网信息的充分掌握。
1 智能电网信息集成的特点
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需要运行控制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信息化有效地集成与融合,建立统一的信息治理体系与信息共享机制。而电力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根据各业务部门的特定需求,分别部署了实现不同功能的应用系统,这些系统所关注的业务对象不同,且基于不同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等;此外,大量数据以多种形式分散存放于不同的应用系统、数据库、操作系统之中,随着不断扩展的业务以及兼并、收购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业务应用和组织机构牵涉其中,复用历史遗留系统与新系统进行集成的成本也随之持续增长,这些原因使得应用系统成为相对孤立的信息孤岛。国家电网公司通过SG186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以及基于SOA的应用集成工作的有序进行,逐步解决了应用系统间信息共享与集成的问题。
随着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增业务应用不断增多,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需求也在迅速增长,集成相关的接口服务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服务蔓延的现象也愈加严重。
1)服务的建设缺乏可视化:难以把握服务的建设状况,难以了解业务需求和服务建设之间的差距,经常发生服务的重复建设。
2)无法定位突发故障原因:缺乏服务建设和再利用的规范,服务的不规范调用引起诸如安全等问题。
3)部门之间服务的共享风险非常高:无法确定服务变更的影响范围,跨系统的调用使得定位故障的原因很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对集成相关服务进行科学、有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服务资产的重用性及兼容性,减少服务重复开发成本。
2 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组成
目前,对于服务全生命周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基于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and Integration)规范对服务进行元数据、标识与分类、发布与发现、版本控制等管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通过创建相应的技术平台和管理流程,明确角色与职责,以最小的成本构筑高质量、易重用、调用安全、运行可控的服务。可将服务全生命周期分为服务定义与开发、服务测试、服务部署与使用、服务运维与监控4个阶段,进而从业务域、服务域、支撑域3个层面对各阶段的组成要素进行划分(见图1)。
1)服务定义与开发:应先调查、记录、深入地验证核心需求并以清晰明了的方式表述,确保需求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而使用具体、完整、易于理解和沟通的术语来定义服务,并寻求稳定且经过验证、开放、通用的技术及标准来实现复杂的系统、以及与业务保持一致的粗粒度服务和接口。
2)服务测试:在开展Web服务测试时,应准确定义Web服务质量并明确其指标,通过测试来度量、加强和保障合格的Web服务质量,此外,还应结合软件测试类别和规范条目来开展标准化的Web服务测试。
3)服务部署与使用:对已通过测试的服务进行合约信息(由一个或多个描述服务的技术接口、质量水平、版本等的文档所组成)完整性验证与资格审批后方可上线部署,且根据相应的服务规划与业务需求及变更对服务的状态进行管理。
4)服务的运维与监控:将监视投入生产应用以后的服务对于不同请求者的及时响应能力,监控服务的运行状态(如服务停止工作、负载不均衡,甚至停机等)或不能满足服务水平协议(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的情况,帮助在问题出现之前检测、预防和确定问题,并对此进一步造成重大影响之前发出警告,甚至可尝试自动纠正问题,恢复系统的可操作状态。
3 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
基于上述从业务域、服务域、支撑域3个层面对服务全生命周期各组成要素的划分,并结合智能电网信息集成的现状分析、问题总结及其发展趋势,对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基于智能服务管理平台来实现,其功能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3.1 服务智能搜索
服务发现包含了2个过程:服务的发布和服务的查询[4]。在由服务请求者、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中心所组成的SOA架构中,服务请求者向服务注册中心发送查询请求,服务注册中心将请求映射为服务请求描述,并通过对基于UDDI的服务注册中心上注册过的服务名称、服务标识、服务属性等信息进行关键字匹配,缺乏对用户查询请求中所需服务能力信息的提取和处理以获得服务功能信息,因而查准率不高,难以保证服务调用的质量,影响服务自动组合的效果[5]。而Web服务的本体语言(OWL-S,Web Ontology Language for Services)作为一种语义Web服务描述语言,相较于传统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从语法上来描述服务接口,它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服务描述,包括服务实体的联系信息、服务的输入与输出、服务执行的前置条件、服务执行产生的预期效果、服务所属的种类、服务质量的评价,以及一个不限长度的服务参数列表,运用OWL-S可在现有Web服务标准的基础上为Web服务扩展语义信息,以一种机器可识别的形式来标识用于服务发现的信息,因而能在可接受的时间和资源限制下,自动操作和推理,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参与。
3.2 策略模型管理
元数据用来描述原始数据的特征和属性,服务的元数据管理主要包括对业务元数据(描述业务需求)、技术元数据(描述服务接口的技术细节)、管理元数据(描述服务管理的具体信息);此外,可对UDDI中的分类与标识系统进行自定义扩展,对服务的元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以有助于更好地对资源进行定位与检索。
而策略信息管理则从原子服务和组合服务的角度,结合评价模型对服务的质量进行审批,包括业务目标遵从性、规范性、性能、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重用性、可组合性、事务完整性等,同时,根据业务变化和服务管理的需要,适当组合服务的访问控制策略、变更管理策略(包括版本变更、状态变更等),并对此进行监控,提供有效的预警机制和事件处理机制,从而促进服务的高效使用,节约系统资源。
3.3 分析监控
1)基于合适的策略模型,对服务的状态变更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通知管理员和用户进行相应处理。
2)对构成组合服务的原子服务、服务及其引用资源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分析,并以易于理解的可视化方式呈现关系视图、详细信息与相应建议,确保在服务变更时降低影响范围。
3)服务的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服务的质量进行按级评价;同时,可对用户的评论列表,以及自动收集的用户使用习惯信息,进行智能筛选、分析归纳,而据此提出服务使用与服务改造的优化建议。
对上述对投入生产应用以后的分析监控,服务的使用分布以及调用情况等提供易于理解的统计报表。
3.4 服务管理流程
从业务流程管理的角度,确保服务的建模、开发、测试、运维的各个活动环节是有序进行的,且每个活动环节都是可度量的,产生规定的输出,并始终符合业务目标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要。它基于业务流程建模标注(BPMN,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Notation)、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等技术标准来定义并控制这些自动活动与人工活动的执行顺序。这些流程包括服务规划流程、服务开发流程、服务测试流程、服务资格审批流程、服务发布流程、服务异常处理流程、服务版本变更流程、服务退役流程、服务优化流程等。
3.5 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
主要从标准化的角度以规范文档的形式对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与组成要素进行管理,包括业务需求分析方法、服务设计规范、服务开发规范、服务测试规范、服务运维规范、服务质量管理规范、服务安全管理规范、服务组合规范、服务变更管理规范、服务优化建议书等。在这些规范文档中,应明确管理流程、人员角色与权限分配,以及所应遵循的操作规范与技术标准等,如在服务开发规范中,其内容包括服务开发流程的前置条件、流程说明,以及开发分工、服务规约、消息模型、命名规范、参数格式规范、技术实现参考等。
4 结语
基于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可有效解决智能电网信息集成中服务蔓延的现象。
1)通过服务的智能搜索、元数据管理及其分类管理、策略信息管理,以及业务需求分析、服务规划、服务识别等促进服务的重用性与兼容性,使服务建设符合业务需求,并以统计报表与视图的形式提供服务使用分布以及调用情况等。
2)结合服务管理流程、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分析监控等规范服务的使用,并提供有效的预警和事件处理机制,快速定位突发故障原因。
3)基于业务需求对服务进行合理规划,并通过集中的服务注册中心,以及明晰、严格的管理规范与流程,以易于理解的可视化方式呈现服务依赖关系与影响分析,促进服务的共享。
参考文献
[1]林宇锋,钟金,吴复立.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J].电网技术,2009,33(12):8-14.LIN Yu-feng,ZHONG Jin,Wu Fuli.Dis-cussion on Smart Grid Supporting Tech-nologies.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9,33(12):8-14.
[2]钟金,郑睿敏,杨卫红,等.建设信息时代的智能电网[J].电网技术,2009,33(13):12-18.ZHONG Jin,ZHENG Rui-min,YANG Wei-hong,et al.Construction of Smart Grid at Information Age[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9,33(13):12-18.
[3]乔·苏蒂斯.SOA实践指南-分布式系统设计的艺术[M].程桦,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姚梦雪,万晓冬.基于普适计算的服务发现系统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3):130-133.YAO Meng-xue,WAN Xiao-dong.Design of Service Discovery System Based on Perva-sive Computing[J].Computer Technologyand Development,2009,19(3):130-133.
[5]郭学俊,杜春,秦雪杰.基于本体的Web服务发现模型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6):207-212.GUO Xue-jun,DU Chun,QIN Xue-jie.Research of an ontology based Web Ser-vices discovery model[J].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2006,16(6):207-212.
3.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 篇三
摘 要:网格化管理体系是指基层政府根据“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因素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明确各个网格主体责任,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对社会各类人群进行精细化服务的一种常态管理方式。
关键词:网格化;网格化管理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网格化管理体系是指基层政府根据“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因素,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明确各个网格主体责任,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对社会各类人群进行精细化服务的一种常态管理方式。网格化管理指的是借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高科技现代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联系,使各个网格单元间可以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的资源,最终实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传递。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是一种社会管理的创造性探索,旨在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及时化、快捷化。
网格化管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应用。通过网格化管理的建设,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城市行政区域划分为各个区,有效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治理创新,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高效能服务。
一、网格化建设研究背景
2009年,社会服务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成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法治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二、国内外网格化研究情况
国外发达国家已较为普遍地将计算机技术、3S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虽然没有具体网格化管理的概念,但在社会管理中也有类似的做法。美国911、311系统就是典型的应用。
美国911紧急求助系统,以“计算机辅助调度和网格地图子系统”为关键技术,这一子系统对城市所有地区每座建筑物都按网格精确划分,报警信息都能精确标注于该地图上,实现管理对象的网格化划分和定位。作为911应急系统的补充,美国电话公司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开发了311市民求助系统,主要提供市民非紧急服务请求,该系统使用网格地图和信息库来实现使用者与服务的精确定位。
网格化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社会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公安巡逻、劳动保障、工商监管、城区管理等领域进行了网格化管理试点。
2005年,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网格单元为基础,建立了指挥、监督两大体系,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推动问题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和有效解决,实现了市、区、专业部门和监督员的四级联动、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并实现城市管理的定量、精准、主动和实时,确保城市管理高效、监管有效和服务到位。2014年,唐山市滦南县在加强市容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依托数字化城市管平台,全面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
三、网格化建设目标及技术性路线
网格化管理即建设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直接表现为管理网格单元的细化,其核心是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促进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形成社区(村)管理、社区(村)服务与社区(村)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治理结构,实现政府职责特别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在基层的有效实施及落实。其建设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2)全面协同、提升效能的原则;(3)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4)科学实用、信息共享的原则;(5)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自2004年10月24日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管理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网格化管理在我国社会管理事务实践中取得了较大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层级混乱、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等老大难问题。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系统基于SOA体系架构、采用JAVA EE平台、使用流行的SSH框技术、基于Web Service数据共享、基于XML的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系统具有数据量大、访问量高的特点,实现了PC终端和手机移动终端数据交互,解决了GIS、MIS、OA融合的问题。
四、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概述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城市的平台,将城市架构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区域。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对于政府来说,主要优势是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漏洞,加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网格化管理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个划分的网格单元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组织服务团队,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最后形成一种网格化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依托信息网格技术建成的一套比较精细、准确、规范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政府通过这一系统,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
建设网格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促进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形成社区(村)管理、社区(村)服务与社区(村)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治理结构,实现政府职责特别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在基层的有效落实。其管理模式有以下9点特征:(1)该模式是整合管理资源的有效手段;(2)具有监控、反馈和督办功能;(3)可以避免城市管理中的死角和盲点;(4)有利于实现市民与政府的快速互动,(5)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6)由粗放管理变为精细管理;(7)变传统管理为信息化管理;(8)变“小城管”为“大城管”;(9)变偏重管理为监管并重。
根据网格化社会公共管理的运行模式,以满足区域居民需求、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为系统建设目标,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具备如下运行方式:(1)多渠道提交,统一受理;(2)一网协同,信息共享;(3)资源整合,服务全面;(4)监管分离,高效运作;(5)分类处置,闭环流程。
五、网格化管理方法的启示意义
网格化管理是社会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一是网格化管理使群众工作的信息传输机制得到有效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传输机制,容易滋长官僚作风,影响对基层群众的服务质量。网格化管理突出强调“面对面”,分区域承包管理服务,要求国家工作人员下移工作重心,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去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落到实处。二是网格化管理使基层工作人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得到有效升华。下沉到网格内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通过经常深入群众走访联系,了解民情、采集信息,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为决策部署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三是网格化管理使传统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得到有效结合,做到了一口受理、一网协同、实时监控、双向考核,有效防止了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实行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党在基层执政的开放性。从基层党的执政能力看,党的执政工作的参与主体从基层党员扩大到各类组织和骨干,工作的对象从组织内部转向基层群众,工作的重心向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转变。从基层工作手段看,通过建立信息化工作平台,把问题的受理、责任单位、处理过程和结果及时公开,提高了基层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化、及时性。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是解决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强化政府职责落实最根本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士源,徐辉,王烷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
[2]王喜,杨华,范况生.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09,(7).
4.汽车服务管理平台 篇四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开募捐平台服务,是指广播、电视、报刊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为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活动或者发布公开募捐信息提供的平台服务。
提供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的广播、电视、报刊、电信运营商应当符合《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规定的条件。通过互联网提供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由民政部指定,并符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的条件。
第三条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在提供公开募捐平台服务时,应当查验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和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得代为接受慈善捐赠财产。
第四条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向慈善组织提供公开募捐平台服务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在公开募捐信息发布、募捐事项的真实性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现慈善组织在开展公开募捐时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批准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告。
第六条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记录和保存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复印件、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复印件。网络服务提供者还应当记录、保存慈善组织在其平台上发布的有关信息。其中,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相关信息的保存期限为自该慈善组织通过其平台最后一次开展公开募捐之日起不少于两年;募捐记录等其他信息的保存期限为自公开募捐完成之日起不少于两年。
第七条民政部门发现慈善组织在使用公开募捐平台服务中有违法违规行为,需要要求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协助调查的,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予以配合。
第八条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停止为慈善组织提供公开募捐信息发布服务的,应当提前在本平台向社会公众告知。
第九条鼓励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为慈善组织提供公平、公正的信用评价服务,对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信用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采集与记录。
第十条个人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困难,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布求助信息时,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
第十一条各级民政部门依法对慈善组织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平台发布公开募捐信息、开展公开募捐的行为实施监督管理。慈善组织有违法违规情形的,由批准其登记的民政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二条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为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提供的平台服务实施监督管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第十三条民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与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部门、电信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共享机制、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和违法违规行为协查机制,强化协同监管。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解释。
5.汽车服务管理平台 篇五
---方城县人社局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部门信访工作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方城县人劳社保局把信访工作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任务和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着力搭建信访服务工作平台,创新管理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共接待来访1236人次,现场解决896件;共受理来信47件,结案率100%。该局被评为“省级2010年度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所办理的“4050”人员工资待遇问题信访案件被评为“市级2010年度信访工作十大精品案件”之一,并多次荣获“全市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其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
该局把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展示部门良好形象的平台,不断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信访股负责,仲裁股、劳动监察、军转办、监察室具体参与,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常年抓,负专责;职能股室具体抓、负实责,人人都是接待员,个个都是责任人的全员信访工作格局。对重大信访案件实行会办制度,对重大政策决策实施办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去年,为了做好新农保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分头到先行试点县学习经验,深入乡村农户调研,在反复论证、评估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成功争取到了试点县。由于宣传透彻、1
工作捞底,措施得力,至2010年底,全县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3%,位居全省43个试点县之首,基本没有发生信访案事件。
二、落实制度,创新机制
该局不断强化制度建设,着力建立高效的信访稳定工作机制。一是创新接访制度。制定了《领导信访接待值班制度》,将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领导成员编好班次,对外公示职务、分工、值班日期,实行周一至周五轮流在服务大厅挂牌值班。对来访入员提出的问题当场给予解答,符合政策的责成有关股室和单位在一个工作日内办结;对不符合政策的耐心给予解释;对不属于职责范围的事项引导其通过法律渠道或有关职能部门解决,实现了信访接待制度化、经常化。二是完善登记制度。严格落实了局属单位每月向局信访办公室上报《信访统计报表》制度,主要统计上报各股室、各条战线工作过程中排查出来的矛盾、焦点、热点问题和各种诉求。使局机关能够及时掌握全局信访动态,加强了局机关与基层单位信访信息的交流,促进了信访问题的解决。三是健全督查制度。对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联名信以及领导批示和省、市、县转办的信访案件,实行“四定四包”,即定包案领导、定具体参办人、定工作标准、定办结时限;包调查、包处理、包做疏导教育工作、包息诉罢访,并加大查办力度,确保尽快结案。同时,加强督促检查,真正做到了有访必查、有错必纠,使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四是建立例会制度。确定每月的10号和25号两天为信访例会日,传达上级的信访稳定工作精神及要求,并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化
解,把矛盾提早排查、提早发现、提早化解。今年7月份,就业局在例会上反映有“4050”人员诉求待遇低、岗位少问题,局主管领导非常重视,协同就业局相关人员,主动到有关部门联系,为困难职工解决了待遇问题,又增设了3 0多个岗位,妥善解决了群众诉求。
三、强化教育,树立形象
近年来,该局着重把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一心一意为百姓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倾力打造高素质的人社干部队伍,用真诚的服务、高质量的办公效率,赢得百姓的信任,从源头上、根本上减少来自人社战线的信访案事件。该局相继开展了“三项技能”、“树三气、反三气”、“四个不让”、“五个一”、“五个表率”、“五讲三树三促”等一系列的提高职工素质的教育活动。并常年坚持升国旗、唱红歌,长期坚持每周举办“人劳社保星光论坛”活动。今年又组织开展了以“群众满意、良好形象、创新发展、团队精神、文明礼仪、共创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六项”教育活动。同时,该局坚持从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入手,不断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定期交流心得、组织分析案例、撰写理论文章等形式,加强信访干部的学习交流,提高信访服务能力。通过一系列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全局同志的政治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提升了信访接待的服务质量。财政局离休干部高某年事已高,眼花耳背,语言交流困难,工作人员就把他提出问题的答复写在纸上给他看,手势文字并用,不厌其烦做解释工作。这位老人非常感激,多次
写诗称赞该局的服务,其中几句是这样说的:“国家关怀暖人心,周到服务心里甜,工作人员态度好,有问必答带笑颜。老干进门如到家,深感后昆敬前贤,开国老人无后忧,安享盛世太平年。”
四、搭建平台,方便群众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优质服务,该局不断加大人事劳动特色的信访平台建设。大胆创新服务工作新机制,着力构建便民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办事程序规范化、工作运行阳光化、便民服务一体化。一是整合职能,建立一站式接访新模式。2008年,结合人劳社保系统整体搬迁,高标准建成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两个服务大厅,对系统内行政审批、为民服务职能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大厅内设置32个办事窗口,各种业务在大厅集中办理,在全省人劳社保系统率先实施“服务群众零距离接触、服务社会一站式办公”的工作模式,工作职能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新突破。大厅工作人员一律统一着装,佩戴胸牌,公开姓名职务,接受社会监督。工作纪律、服务理念、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具体可行的制度规定。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合理划分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具体权限,使工作行为更加规范、高效。二是联席值班,领导坐阵解疑难。为进一步规范信访运行秩序,提高办事效率,办事大厅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二级单位负责人联席值班制度。当班领导负责处理大厅日常信访事务,主要当好接待员,接待群众的政策咨询、问题反映,当好协调员,对涉及多个窗口的事项,给予协调办理,当好监督员,对大厅工
作制度落实进行现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促其整改。这一制度的实施,化解了众多可能造成群体性事件的矛盾。三是现场办公,推行“一线工作法”。对不适宜在大厅办理的事项及不便于大厅办事的群体,该局坚持把阵地前移,开展上门服务。去年借助“和谐中国民生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年活动”和“大走访活动”,认真落实了“四走进”(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企业)活动,抽调30余名干部深入村组,协调解决问题。为搞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军转办协调各有关单位,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全县200多名企业军转干部健全和完善了“五包一保”责任制。县级重点人员由县领导分包,县直系统和乡镇重点人员由系统和乡镇主要领导分包,其他企业军转干部由工作人员分包,并逐级签订包保责任状,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做到了不拖延,不打折,不漏项,落实到户,兑现到人。实施了企业军转干部代表定期座谈对话制度,随时掌握企业军转干部的诉求及思想状况,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发现问题及时化解。县供销社系统一位退休军转干部,身患脑血栓后遗症,儿女下岗失业,生活比较困难,该局就及时去他家看望慰问,当老人接过送来的米、面、油和慰问金时,感动万分,哽咽着说:“谢谢组织,谢谢领导,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五、政务公开,接受监督
为进一步增加政务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对工作的监督。该局强力推进“三公开、一强化、一畅通”。一是全面
公开职权,将主要职能、年度工作目标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向社会公开。二是公开办事程序,健全工作机制,科学制定业务流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好监督。三是公开办理结果,除有特殊规定不宜公开的事项外,所有办理结果都向社会公开。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岗位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推动机关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五是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随时接受群众投诉,深化行风政风建设,做到有诉必受,有受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信访工作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几年来,该局通过积极努力,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省级五型机关”、“省级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政务公开先进单位”、“省级劳动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省级优质服务窗口”、“市级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集体”、“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等上百项荣誉,整体工作连续七年保持全市先进位次。
6.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 篇六
初始运行操作要求
为确保《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顺利上线运行及各级录入数据统一、准确、全面,现就《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初始运行操作做出以下要求。
一.时间要求:
(一)、各级药具管理站在2010年3月1日-15日完成本级的数据录入工作。数据录入期间各级不进行出、入库操作工作。
(二)、录入数据的截止时间为2010年2月28日。
(三)、录入前各级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时间必须调整为准确时间。
二.录入前资料准备:
(一)、准备以下报表:表一《库存药具明细表》、表二《药具站基本情况表》、表三《药具站人员信息表》、表四《使用避孕药具人员基本信息表》。
(二)、各级药具站《2010药具明细账》。
(三)、药具服务平台网址:http://hebyjgl.hbrk.com 三.各级操作使用步骤:
(一)建立用户账号:
省、市、县各级系统管理员建立本级操作使用人员账号及下级系统管理员账号。用户账号的建立原则上可自行设定,用户账号建好后必须建档保存,以备查询。
解释:省级系统管理员负责建立省本级其他操作人员账号及市级系统管理员账号;市级系统管理员负责建立市本级其他操作人员账号及县级系统管理员账号;县级系统管理员负责建立县本级其他操作人员账号及乡级用户账号。各级系统管理员建完用户账号后,应马上将下级单位的用户账号及密码通知下级。为保证系统安全,各级用户要及时修改自己账号密码。
(二)录入数据:
1、省、市、县级数据录入
①登录《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
②录入本级的期初库存。期初库存为截止到2010年2月28日的库存(即录入表一《库存药具明细表》中数据)。
③录入本级的表
二、表三及其它报表数据。
2、乡级数据录入
第一步 软件下载:登录http://hebyjgl.hbrk.com下载最新的《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乡级客户端软件(最新的版本号V2.05)。
第二步 期初开账:首先进行《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乡级客户端软件的安装,然后录入乡本级及各村(社区)期初库存数据(即录入表一《库存药具明细表》中数据,截止时间为2010年2月28日)。第三步 字典更新:以乡级操作员的身份登录(具体的用户名和密码由县级系统管理员设定下发)到《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网址http://hebyjgl.hbrk.com),生成本乡的下载文件后,再运行《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乡级客户端软件,接收上级数据,更新本地药具字典。
第四步 录入、修改使用避孕药具人员信息:以乡级操作员的身份登录到《河北省药具管理服务平台》(网址http://hebyjgl.hbrk.com),下载育龄妇女数据,然后运行《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乡级客户端软件,导入数据后同本级《使用避孕药具人员基本信息表》(表四)进行比对检查,对使用药具人员个人信息不准确的进行修改,没有的添加。然后建立各村(社区)使用避孕药具人员报告单。
第五步 录入本级的其它报表数据:录入本级的表
二、表三及其它报表数据。
第六步 录入截止时间:2010年3月15日前完成系统数据录入工作,《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正常使用状态。3月15日后,各级操作人员可依照平台业务操作规范进行日常业务工作。
说明:
①、报表打印时,建议使用的纸张尺寸: 表一《库存量明细表》:A3(县级)纸或A4纸(乡级)表二《药具站基本情况表》:A4纸 表三《药具站人员信息表》:A4纸
表四《使用避孕药具人员基本信息表》(即村级工作指导单):A4纸
明细帐、分户帐表:A4纸 乡级进调存数据汇总表:A4纸
乡级服用各类避孕药具人数统计表:A3纸
出库单、入库单、冲红单、盘盈盘亏单:票据打印纸或A4纸
②、纸张尺寸说明如下: A3纸尺寸:297×420毫米 A4纸尺寸: 210×297毫米 B4纸尺寸: 250×353毫米 票据打印纸:240×93毫米
四.注意事项:
(一)、各种手工帐、卡、表仍保持现状(包括《村级工作手册》),何时取消等待省药具站通知。
(二)、2010年3月15日后,各级按照《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业务操作规范(《河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平台用户指南》第171-176页)开始正常使用。
(三)、市、县、乡各级辖区内有行政机构变更或发放点增减的,将变更的具体情况报送市药具站,由市站统一报送省站进行更改。
(四)、为保证全省数据的统一、准确,系统将会删除前期使用低于2.05版本的客户端软件录入到系统中的数据。前期已录入数据的单位需重新录入被删除的数据(V2.05版软件对药具品种进行了调整)。这次数据删除不涉及已录入到系统中的使用药具人员信息(即表四《使用使用避孕药具人员基本信息表》中数据)。
(五)、各级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系统问题的,应首先向自己的上级反映,在自己的上级未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将问题整理为详细的文字材料(将自己的联系方式一并写入材料中),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省站及河北师范大学。
省站(业务问题):联系信箱
yjglpt@163.com
联系电话:0311-87700908 河北师范大学(软件技术服务电话):
服务邮箱:hbyjgl@126.com 联系电话:0311-86268151
0311-86268153
7.汽车服务管理平台 篇七
目前,大型公共建筑缺乏用能数据的监管与信息发布,存在能耗数据统计粗放、管理疏漏、缺乏科学的用能监管与预测等诸多问题。这样就导致大型公共建筑中能耗数据统计准确度不高,加大了政府或机构对其进行节能监管的难度,成为制约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推进的主要瓶颈。因此,关于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我们认为,建筑节能需要采用系统化的分析手段,不仅仅是针对空调、照明及电梯的单项节能,而更应该从各方面监测建筑能耗使用情况,结合每个建筑的能源使用特点,分析建筑总能耗、系统能耗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从而挖掘节能潜力,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和方案。
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将建筑围护、机电设备、暖通系统、动力系统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展示各耗能系统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而可以分析各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从而尽可能减少用能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可以切实监测各节能技术、节能设备所带来的节能效果,实现节能的量化管理。可见,能源管理平台可以为能源审计、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节能咨询等节能服务提供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基于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产业
2.1 能源管理系统概述
为了进一步落实建筑节能及节能管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政策、法律及法规。2005年颁布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以强化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2007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建立和完善能效测评、用能标准、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节能服务等各项制度,促进既有高耗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和改造。2008年8月1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先后出台。《条例》分别对既有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规定。
通过汇集建筑能耗统计、建筑能源审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筑与低碳实践、合同能源管理、建筑节能改造等各类数据,构建可实现数据采集与集成、数理统计与分析、市场监管与能耗监测、信息展示与发布等功能的综合性能源管理平台。该能源管理平台的构建,可进一步促进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等方面工作,充分激发节能市场需求,为节能量审核、制定能耗定额、建立能效交易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2.2 基于能源管理平台的节能服务
2.2.1 能源审计
建筑能源审计(Building Energy Audit)是建筑能效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建筑能源审计,是指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法律、技术标准等,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和环境效果进行审计、检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发现建筑节能的潜力。它的主要依据是建筑能量平衡和能量梯级利用原理、能源成本分析原理、工程经济与环境分析原理以及能源利用系统优化配置原理。此外,通过能源审计对能源消费支出账目进行审查,进而对能源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以寻找可以减少能源浪费的场合与途径。
通常情况下,利用传统抄表方式获得的水、电、燃气等能耗数据多为逐月记录值,主要用作收费和统计材料,无法反映建筑物逐日或一天内能耗变化的实际情况。通过能源管理平台的能耗数据实时采集方式,可对建筑物用能情况进行实时分析,为建筑能效优化和节能诊断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其中,分项计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能耗实时数据采集中,该技术通过对建筑物不同耗能系统进行分类、分项能耗计量,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从而得到建筑物的总能源消耗量和不同能源种类、不同功能系统分项消耗量。根据建筑物用能类别,主要能耗包括:水、电、燃气、集中供热、集中供冷以及其他能源等。一般建筑中,电能使用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所以分项计量主要是电能分项能耗的计量。针对电能分项能耗计量,要实现数据监测准确,势必要求对建筑物的用电进行准确和尽可能细化的分项,如将用电能耗区分为照明插座用电、动力用电和空调用电等。可见,利用分项计量系统,能源管理平台不仅能反映建筑的用能状况,还能为能源审计提供基础数据。
2.2.2 节能改造工程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不能一概而论。与新建建筑不同,由于这些建筑的建造时间跨越年代较长,不同年代建造的建筑所选用的围护结构,内部的空调系统,照明设备等各不相同。因此,改造的部位和内容受到很大的限制。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首先要充分了解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特点;其次还要综合考虑节能降耗与改造成本的平衡,选择适合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特点的技术和材料。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结构、不同功能的既有建筑改造应进行现场检测和能耗调研、分析热工性能、诊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模拟节能效果,最后优化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节能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管理的脱节,加上大型公共建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国各地气候、经济、生活习惯的千差万别,造成了节能运行标准缺乏基础数据支撑,节能改造技术的适用性缺乏实践检验。基于能源管理平台,可针对建筑物围护结构及其内部能耗设备能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优化,以尽量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基于能源管理平台,可检查建筑物能源利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诊断主要耗能系统的性能状态,从而找出建筑节能和节约能源费开支的潜力,确定节能改造方案。
2.2.3 合同能源管理
2 0 1 1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落实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扶持政策,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指导方针。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机制,其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从节能投资中所获得的节能收益用于支付实施节能项目的费用。
在合同能源管理中,建筑能耗定额和基准线是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性数据,同时,也是以市场化手段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是建筑能源分配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是指通过测试、计量、分析等方式、确定项目能耗基准及项目节能量、节能率以及能源费用节约的活动。能量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节能率”无法通过测量直接得出。为了对节能改造项目进行节能效益的评估,需要通过测量与验证(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以下简称M&V)将能量予以量化,从而计算节能量。我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极其复杂,不同地域、不同使用强度、不同运行方式都会造成建筑能耗差异显著,即便同种功能的建筑,由于建筑规模、建筑服务水平、用能系统形式等的不同,也能导致建筑能耗存在较大的差异。
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可实现大规模建筑的使用和用能数据采集和分析。以上海为例,目前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其中:市级平台已经初步成形,它具有对全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能情况的能耗统计、综合评价、对标分析、行业监测、定额标示等功能,负责提供全市各领域建筑的用能状况监测和分析。全市17个区县正在逐步建设中的区级分平台,具有对本行政区域内区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效评估、监测预警等功能,并向区县管理部门提供用能状况监测分析。可见,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在分别测量项目实施前后能耗变化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推算出来节能量。因此,通过能源管理平台,深度挖掘分析即将改造和已改造项目的用能数据,可实现项目执行期的测量与验证工作。
2.2.4 项目后期运维服务
考虑到建筑节能服务是跨专业、多融合的服务,集成化建筑节能技术体系涵盖建筑智能化、建筑节能、机电工程等多个节能相关领域。在当前的运维管理实践中,运维管理涉及的专业和范围较广,管理内容繁杂,不少建筑仍还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模式,已经直接影响到了运维服务管理水平。从长远来看,良好的节能设施的运维服务,是以标准化的流程、严谨的检测、维护、保养等操作,为系统的各类设备、设施提供保障,有效提高机电系统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减少建筑机电系统应用的磨合时间,延长设备实施使用寿命,从而节约二次投入和维修成本。
运维管理系统是智能化楼宇集成系统的重要部分,通过能源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员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实现建筑内被集成的各功能子系统以及相应更下层系统、实施、监视、控制和管理等功能。此外,在遇到与能源相关的潜在问题时,能源管理平台可向能源物业管理人员发出告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利用能源管理平台所具备的历史走向与预测功能可帮助客户提高现有环境与能源规划的精度。另外,它还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对能耗设备的计量,从而便于产品成本的精确核算。
2.2.5 专项技术实施方案评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当前,建筑节能及其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也成为提高建筑热环境质量以及满足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建筑节能技术是一种以建筑节能科学为基础,同时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包含了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建材、热工、能源、环境、检测、计算机应用、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技术。整体上,在建筑节能中,高效节能的技术与产品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中央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输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以及餐饮服务系统等。
然而,在具体使用节能技术与产品过程中,对其具体效果的评估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传统的建筑能耗分析方法即计算机模拟计算法,需要建立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但由于所有的模拟计算都是在设定的理想参数下进行计算,不能反映建筑实际运行状态下的能耗状况;而且评价工具(软件)大多是针对专业人员,建筑的实际使用者或者业主、物业管理人员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的房屋能耗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专业领域知识要求比较高,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应用建筑能量管理系统,可对暖通空调、照明、电梯等耗电设备、系统进行分项计量,并可进行常规统计分析,例如同类建筑能耗对比、逐月能耗比较、各子系统用能情况分析等。通过实时数据采集技术,建筑物中各种用能设备大量的运行数据及能耗数据将存储在建筑能量管理系统中。通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处理海量数据并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来对所采用的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进行客观评估。
3 结论
目前,我国对于大型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既缺乏监管所需的基础能耗数据,也缺乏对大型公共建筑低能效高能耗行为的制度控制手段。建筑能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弥补现阶段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和优化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完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通过建筑能源管理平台的建立,实现对建筑能耗基础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有效激励业主自主节能,提高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水平,有效推动低能效高能耗建筑改造的节能运行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
(2)为节能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实施节能管理涉及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测评等诸多方面,建筑能源管理平台的研发和应用,可以为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节能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3)为节能量测算提供科学依据:大型公共建筑受益主体明确,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但是,目前关于制定节能量激励政策的关键环节——节能量绩效,缺乏有效验证手段,需要较为精确和科学的测算方法。建筑能源管理平台融合了建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能耗数据,基于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云计算等科学分析手段,可为节能量测算提供理论依据。
(4)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行政管理支持:建筑能源管理平台不仅可以进行分类、分项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多样化展示,还可以对政策文件、立项文档、招投标流程、节能改造项目推进程度、阶段性成果等方面进行信息发布。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可全面掌握重点建筑能源利用状况,有助于对用能单位能耗指标、耗能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能源消费情况的监管工作。此外,还可以了解用能单位在执行节能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的情况,并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从而帮助用能单位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9)[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3
[2]李兆坚,江亿.我国广义建筑能耗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建筑学报,2006,(7):30-33.
[3]倪德良.上海市建筑能耗之统计分析[J].上海节能,2007,(5):6-9
[4]龙惟定.建筑节能与建筑能效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汽车服务管理平台 篇八
【关键词】农业;科技项目;分层式架构;服务信息平台;管理信息平台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农业科技研究项目的数量也迅速增加,使得传统的项目申报模式和人工管理方式显现出诸多管理的困难和问题,如在项目管理人员较少的情况下要组织好大量的项目申报工作。同时,要在组织过程中做好项目申报的通知、项目申报信息的收集、汇总、分类和分组,以及组织专家评审、汇总评审结果、审核项目立项、监管项目经费进度、项目结题验收、成果推广等诸多业务,不仅工作量非常大,同时也拉长了项目申报时间和立项审批时间,极大地影响了项目综合管理工作效率。由此可见,目前的项目管理显然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复杂的项目综合业务管理需要。另外,我国的科技项目评审起步较晚,我国的国情与西方有很大差别,虽然借鉴了国外很多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在评审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公正的现象。为了保证农业科技项目评审过程的公正性,引入农业科技项目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规避评审过程中的诸多弊端[1]。因此,为了实现农业科技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也为了解目前农业研究有关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动态,从而提高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和农业科技项目评审过程的公正性,因此,有必要研究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利用信息化技术来研发、设计和实现农业科技项目网上评审,在一定程度确保了农业科技项目评审工作能够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同时保证农业科学和技术项目资源更为合理科学的分配,通过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促使政府能够加快政务公开,进而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职能的步伐。
1 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设计
1.1 设计原则
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必须遵守统一的软件开发过程,并用UML (统一建模语言)严格控制实施。除此之外,本平台的设计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平台安全性原则。在基于C/S的数据库平台中,管理员能够很好地规定数据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当数据集中存放在服务器上而不是存放在每个客戶时,平台管理员应保证网络和数据库的安全,并提供存取控制机制,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1]。
(2)数据的可靠性原则要求数据必须保存在能够运行备份程序的平台上,这样用户就不必担心由于断电或硬件故障灯原因所造成的数据破坏[1]。
(3)平台的使用简洁、易用等原则。客户机可支持图形化用户界面,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4)可扩展性原则。平台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扩展性原则。
此外,平台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将平台任务分布在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服务器复制处理WEB应用操作及数据库,客户机负责有关计算及其人机对话,服务器和客户端的任务分工提高了平台的处理速度,减少了数据流量,从而充分利用了平台资源[1]。
1.2 技术架构设计
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采用分层设计式架构设计,通过视图层、控制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共同实现平台的运行[1]。
1.2.1 视图层
视图层在平台中主要指的是表现层。Web界面是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提供服务的主要页面,直接面向用户,比如项目申报界面、项目的审批界面等都属于表现层,它直接面向用户[1]。视图层中控制文件中放置的是Javascript、.cs和Aspx文件。其他文件夹放置的是每个模块的界面文件,即Aspx文件。
1.2.2 控制层
控制层是平台的中枢层,可接收视图层传来的参数,另外控制层可通过调用业务逻辑层中的具体方法来完成平台的转向功能[1]。控制层中的功能包有项目申报管理、项目审批管理、成果展示、资金监管项目验收,这些功能分别存放在业务功能*.cso文件中,控制功能由.cs文件处理完成。
1.2.3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平台数据的操作处理。该层提供了具体的业务操作,还包括了业务逻辑的有效性检查和安全检查[1]。
1.2.4 数据层
数据层将数据以实体类的形式封装起来,封装了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体现了OOP(面向对象编程)的继承性、封装性和重载的三大特性。
1.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本平台的核心。按照项目的要求,我们对数据库做了详细的需求分析,为了满足平台的数据处理需求,选用了 SQL SERVER2005作为中心数据库的管理工具[1]。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表主要有:项目单位信息表、项目类型信息表、项目单位用户登录表、管理员登录信息表、下载文件信息表、单位授权表、项目分组表、立项项目归档记录表、项目信息表、立项项目进度记录表、)项目经费使用记录表、申报项目分组记录表、项目通知公告记录表、项目评审专家分组记录表、专家用户登录表、项目评审专家信息表、项目评审专家打分记录表。本平台的数据库设计参考详细设计中的实体类设计,本平台数据库的ER图如图1所示。
2 平台关键技术
2.1 ASP.NET与Visual Studio 2008
Visual Studio 2008 (简称VS2008)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开发平台,包括Web集成程序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相关的数据库应用处理、设备应用程序开发等,使用VS2008基本上可以完成所有的开发任务。此外,VS2008还提供了各种应用程序的发布与安装。支持ASP.NET是VS2008开发平台的一部分,ASP.NET是一项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应用灵活的新技术,主要用于创建Web动态页面,可以用任何与ASP.NET兼容的语言(包括C#、Visual Basic.NET和JavaScript) 来创建Web应用程序[2]。
2.2 ASP.NET与ADO.NET
ADO是一种比较新的数据访问技术,是微软为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一种新接口,它被用来同OLEDB Provider(数据访问层)一起协同工作,以提供通用数据访问。ASP.NET采用的数据访问模型是ADO.NET,它是对ADO对象模型的扩充,主要用于访问关系型数据库平台及其他类型的数据源,能够组合多个不同数据源的通用数据表示形式[2]。
2.3 SQL SERVER2005数据库
SQL Server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数据库管理工具,其数据库的编程语言为Transact-SQL。SQL Server 2005是基于SQL Server 技术的一款操作简便、易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软件,使用SQL Server2005可以开发出功能强大、安全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并可以针对其目标情况进行快速部署和运行管理。SQL Server 2005还达到了支持大型企业进行联机事务处理、高复杂度的数据分析、数据仓库平台和网站所需的性能水平,能够满足复杂的管理需要 。
2.4 B/S模式与分层式架构设计
2.4.1 B/S模式
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是基于B/S设计模式的,其基本思想是提供基于Web的网上交互功能。该平台的实现需要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和申报农业科技项目。B/S指的是采用浏览器和服务器相结合的模式,它是随着Intemet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可以说是对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一种改进。在B/S模式下,用户对平台的操作是通过操作浏览器来实现的,其中主要的事务逻辑是在服务器端(Server) 实现的,部分事务逻辑在浏览器端(Browser)实现,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客户端电脑的负荷,从而减少平台维护与升级的成本。
2.4.2 分层式架构设计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与单层体系架构设计相比,分层式架构设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因此,农业科技项目综合信息平台采用分层式架构设计,整个架构分表示层、控制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这样可使得开发人员只需关注整个架构中的其中某一层,使他们的分工更加明确,同时还降低了层与层之间的依赖[3]。另外,分层式架构设计在一定的标准化基础上使得平台具有可扩展性和可替换性[3]。
3 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
根据平台分析和平台总体设计的结论,依据面向对象编程和分层架构的设计方法将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按角色从功能上进行了全面的需求分析,最后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用户分为3类,由管理员、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评审专家组成。管理员的平台功能主要由用户管理、基础数据管理、项目申报管理、项目评审管理、项目归档管理、项目进度经费管理、下载管理、通知公告管理等模块组成;项目申报单位的平台功能包括单位项目管理、浏览通知公告、下载文档、申报项目、已申报项目编辑、立项项目管理、修改登录密码;项目评审专家的平台功能主要包括项目的評审管理、专家网评项目管理、修改登录密码。
3.1 用户登录模块
农业科技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用户登录模块是基于口令的、分角色的用户认证模式,用户要访问本平台就必须登录本平台才能访问平台数据,不同角色的用户登录本平台所拥有的权限是不一样的。当用户输入登录的账号信息时,平台会对用户的账号信息进行判断,如果输入正确则允许用户在其范围内访问数据;但是如果输入的账号信息不正确,平台将阻止用户登录。
3.2 管理员功能模块
3.2.1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了对平台中不同类型的用户(评审专家、项目申报单位、农业科技项目综合信息平台管理人员)进行分角色、分权限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员用户管理、项目申报单位用户管理、评审专家用户管理等模块。
3.2.2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申报单位、专家库、项目类型等信息进行维护(添加、修改、删除、检索),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管理、项目类别管理、专家库管理、数据导入管理等模块。
3.2.3 项目申报模块
管理员在项目申报模块中可以为申报单位授权、审阅申报项目、对评审专家和项目类进行分组等,项目申报模块主要包括项目大类申报单位授权、审阅申报项目、项目类评审分组、项目评审专家分组、申报项目评审分组等子模块。
3.2.4 项目评审管理模块
项目评审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查看专家打分、统计项目排名和审定立项项目等3个子模块。
3.2.5 项目进度经费管理模块
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查看立项项目进度、查看立项项目经费明细表。
3.2.6 项目归档管理模块
项目归档管理模块中,管理员可以把已经结题的项目进行归档并可查阅归档项目,主要归档结题项目、查阅归档项目等。
3.2.7 通知公告管理模块
管理员可以添加、修改、删除通知公告。
【汽车服务管理平台】推荐阅读:
民办教育服务管理平台10-13
汽车服务质量管理制度07-01
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管理办法10-07
赤峰市中心城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修改意见稿)09-15
教师服务平台07-24
生活服务平台简介09-02
新支付平台服务合同11-04
平台技术服务合同协议07-13
移动营销服务平台手册08-08
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协议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