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2024-08-14

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共9篇)

1.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篇一

投资的选择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个人将属于其合法的所有人民币或者外币储蓄机构,储蓄机构等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活动.

2、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3、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获得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4、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股票、债券和保险

2.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篇二

1.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主要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其核心是“遏制共产主义”,“冷战”,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美国“冷战”政策的内容:杜鲁门主义(政治)、马歇尔计划(经济)(实质是通过经济控制西欧)、北约(军事,1949),苏联的应对措施: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华约(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德国分裂和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5.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法德矛盾的化解

6.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由三个部分组成:1951年,《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7.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是,美国推动的民主改革

8.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

9.不结盟运功的特点是:非集团、不结盟,20世纪70年代的重要任务是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动纲领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0.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1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12.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13.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3.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篇三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因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

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译文】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阳 做助手。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子蒙嘉。

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大王把剑背到背上!”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鸿门宴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翻译】

沛公驻军于霸上,没能和项羽见面。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宰相,珍宝全都据为己有。”项羽大怒说:“明天犒劳士兵们,替我攻破沛公的军队!”正当这个时候,项羽有四十万士兵,驻扎在新丰鸿门;沛公有十万士兵,驻扎在霸上。范增劝说项羽说:“沛公居住在函谷关以东的时候,贪于财物,喜欢美女。现在进入函谷关,在财物方面没有索取,在妇女方面没有宠幸,这说明他的志向很不小。我让人望他的云气,都呈现出龙虎的样子,呈现出五种色彩,这是天子的云气。赶紧攻击他不要失去时机!”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张良在这时候跟从沛公,项伯于是在夜里骑马到沛公的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张良,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开,说:“不要跟着他一起死啊。”张良说:“我替韩王送沛公,沛公现在有急事,独自逃跑离开他是不仁义的,不能够不告诉他。”张良于是进去,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沛公。沛公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出的这条计策?”沛公说:“有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就可以占领秦国的全境称王了。’所以听从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部队能跟项王抗衡吗?”沛公沉默不语的样子,说:“本来就比不上他啊。将要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叛项王。”沛公说:“您怎么会跟项伯有交情呢?”张良说:“秦朝的时候,他跟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如今有紧急的事情,所以特地来告诉我。”沛公说:“(项伯)和您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沛公说:“您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得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于是进来会见沛公。沛公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约定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函谷关,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官吏和平民,查封官府和财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日日夜夜盼望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详细地说明我不敢忘恩负义。”项伯答应了,告诉沛公说:“明天不能不早些来向项王道歉。”沛公说:“好的。”于是项伯又在夜里离开了,到达军营里,把沛公的话全部报告给项王。趁机说:“沛公如果不先攻破关中地区的话,您怎么敢进来呢?如今别人有很大的功劳却攻击他,这是不仁义的啊。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项王答应了。

沛公第二天使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见项王,到达鸿门,道歉说:“我与将军您合力攻打秦,将军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攻破秦军,能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您。现在由于小人的谗言,让将军跟我之间产生了隔阂。”项王说:“这是沛公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这样的话,我怎么能到达这种地步呢?”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曾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接连三次举起佩戴的玉玦示意项王,项王却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来。召唤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心慈手软。你进去,上前给他们祝酒,祝过酒后,请求舞剑,趁机在座位上攻击沛公,杀死他。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完酒之后,说:“君王和沛公一起饮酒,军营之中没有用来娱乐的东西,请让我来舞剑吧。”项王说:“好的。”项庄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时时用自己的身子像翅膀一样掩护沛公,项庄不能够攻击沛公。

于是张良到军营的门口去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非常危急!如今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一直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生共死。”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了军营大门。交叉举戟的卫兵想拦住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他的盾牌一撞,卫兵们倒在地上。樊哙于是进去,揭开帷幕面向西站定,瞪着眼睛看项王,头发向上指着,眼眶都裂开了。项王手握剑柄,直起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这是沛公的警卫樊哙。”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杯酒。”于是给了他一大杯酒。樊哙下拜称谢,起身,站着喝完了。项王说:“赐给他猪腿。”于是给了他一根生猪腿。樊哙把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上面,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再喝酒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畏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推辞呢!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就像害怕不能杀尽一样,对人用刑就像害怕不能用尽酷刑,天下的人们都背叛了他。怀王和各路将领约定说:‘首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做关中王。’现在沛公首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像毫毛一样细小的东西都不敢靠近,查封关闭皇宫,回来驻军于霸上,而等待大王的到来。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止其他的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这么辛苦,功劳这么大,没有给他封侯的奖赏,却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是已经灭亡的秦国的后继者啊。私下里认为大王不应该这样做!”项王没有用来回答的话,说:“坐下。”樊哙跟从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沛公起来去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沛公出去以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召回沛公。沛公说:“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现在别人正是刀和菜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告辞呢?”于是就离开了。就让张良留下来辞谢。张良问道:“大王带着什么来的?”说:“我拿着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献给亚父。恰好他们生气,不敢献礼。您替我献给他们吧。”张良说:“遵命。”正当这时候,项王的部队驻扎在鸿门下,沛公的部队驻扎在霸上,相距四十里。沛公就丢下车马、随从,独自骑马,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个人拿着剑和盾牌跑,从骊山下,取道芷阳从小路走。沛公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的军营,不超过二十里。估计我到了军营中以后,你才进去。”

沛公已经离开,从小路到达军营之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经不起多喝酒,不能亲自来告辞。特地派我捧着一双白璧,拜两次献给大王,一双玉斗,拜两次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儿?”张良说:“听说大王您有责备他的意思,已抽身离开,(现在)已经到达军营中了。”项王就收下了白璧,放在座位上。亚父接受了玉斗,放在了地上,拔出剑把它撞碎,说:“唉!这小子不值得跟他 谋划大事!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马上就会成为他的俘虏!”

4.高中政治必修二选择题必背知识点 篇四

2. 我国正在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 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是弱化政府职能。

4. 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5. 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6.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5.高中政治必修一选择题必背知识点 篇五

2. 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注意时间的统一)。

3.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3.股票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股息或红利收入、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4. 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

5. 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6. 股票所反映的是所有权关系,债券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6.高中必修五语文必背知识点 篇六

8.咬文嚼字

1.有关常识: 作者朱光潜,著名现代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2. 生难字注音:

锱铢(zī zhū) 镞(zú) 岑寂(cén) 尺牍( dú) 下乘(chéng )

蕴藉(yùn jiè) 付梓(zǐ)

3.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不领会精神实质的现象)。

锱铢必较:对极小的事情都计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很多,学问渊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版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4.本文在写法上,选取了典型材料来阐释道理,例证论证的方式:

(1)引用郭沫若剧本《屈原》的例子,意在说明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2)援引《史记》李广射虎的例子,意在说明换了说法意味就变了。

(3)引用贾岛,韩愈“推敲”的例子,意在说明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

(4)引用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诗句,意在说明善于用字的联想意义。

9.说“木叶”

1.字音字形词义:

林庚(ɡēnɡ) 王褒(bāo) 征戍(shù) 橘颂(jú) 招徕(lái)

涔阳(cén) 陇首(lǒnɡ) 寒砧(zhēn) 桅杆(wéi) 袅袅(niǎo)

窸窣(xīsu) 迢远(tiáo) 灼灼其华(zhuó) 得鱼忘筌(quán)

得鱼忘筌:得了鱼就忘了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筌,捕鱼的竹器。

2.本文是一篇文艺评论,作者林庚,著名的学者、诗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进一步强调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2).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7.高一地理必修二必背必考知识点 篇七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态问题: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建设、道路铺设等,开挖地表,排弃土石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生风沙。

(2)污染问题: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煤矸石等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铁矿、铝土矿优势,主要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5.环境保护和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洁净煤技术等;

②调整产业结构,如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8.高一历史必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八

一、初步发展(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原因:1、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

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短暂春天(黄金时代)(1912~1920)

原因 ①辛亥革命扫除障碍(根本原因)②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④一战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短暂的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三、曲折发展

1927~1936 发展较快、1937~1945民族工业萎缩、1945~1949民族工业绝境

阻碍中国资义发展因素:本国封建主义的剥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9.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篇九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我的地盘我做主

含义:封邦建国。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将[土地与人民]分给[王族、功臣与古圣帝王之后]

内容: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积极);诸侯在其领域内有很强的独立性(消极)

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含义: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正妻所生儿子为嫡出,其他为庶出,嫡出比庶出“高贵”(“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目的是为解决贵族之间在财产、土地与爵位等的继承问题上的矛盾。

②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秦朝之后,分封制逐渐消失,但宗法制的影响持续至今。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首创皇帝制度:皇位世袭家天下;皇权至上(不能超越皇帝的待遇,如他人用“朕”、黄袍等会有杀身之祸)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③

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战国时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郡县制,但在全国推行是在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后)

4、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趋势之一: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①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财政上[设转运使,控制地方财政];政治上[用文官,设通判];军事上[强干弱枝]

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2点):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行省制的开端]

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趋势之二: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

唐朝三省六部制:分工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其作用:削弱相权(从独相到群相),加强皇权(可对比西方三权分立政治记忆:“三权分立削王权,三省六部强皇权”)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太祖朱元璋废宰相制度,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复存在;但皇帝兼任宰相造成皇帝负担沉重;在此情况下,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虽权高于六部,但它不是法定机构)。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6、科举制:“第五大发明”

正式形成:[隋炀帝]创设进士科 ②

选拔标准:[才能]。科举制改变了汉代察举制以[品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人才选拔标准的局面。品行可以造假,门第出身不能改变,但才能靠后天的勤奋是可以培养的。虽然你出身贫寒,但只要你“十年寒窗”并通过考试就会出人头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历史影响(3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直接民主

确立过程:[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改革达到顶峰(“黄金时代”)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奴隶制民主]

8、罗马法:西方文明三大来源之一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为[《十二铜表法》]。习惯法是约定俗成,成文法是明文规定(例如,没有法律条文规定学生应该向老师打招呼,但现实中却都这么做,此所谓习惯法;成文法可避免罗马贵族任意解释法律)。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最终完成。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民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万民法是罗马对外扩张的结果,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外邦人]的法律关系。③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④

历史影响(2点):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罗马法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与人人平等符合资产阶级利益);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形成了当今世界两大法系之一的大陆法系)。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9、近现代资本主义两大政体之一:君主立宪制

① 英国君主立宪制: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21年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她(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政府首脑是[内阁首相]。英国国家权力中心是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有权宣布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的只能是议会)。② 德国君主立宪制: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同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这标志着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处于德国国家权力中心的是[皇帝]。

10、近现代资本主义两大政体之二:民主共和制

① 美国总统共和制:该政体是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正式确立起来的,这部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在这部宪法中体现了[三权分立]、联邦制、民主等原则。处于美国国家权力中心的是[总统](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三军总司令)。

② 法国议会共和制:该政体的确立是在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后。法国国家权力中心是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立法权属于议会,总统也由议会选出)。

11、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共同点 ① 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② 资产阶级代议制(间接民主)③ 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2、中国近代史(1840-1949)的三个关键词:列强入侵、“两半社会”、救亡图存(本节内容侧重于理解)

① 列强入侵:经济侵略与军事侵略。军事侵略主要表现在五次较大的侵华战争,分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华]。

② “两半社会”:列强入侵使得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西方列强迫使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司法、经济、外交主权遭到破坏)。[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③ 救亡图存: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进行了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

13、中国近代史三个关键词之一:列强入侵

①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其条约内容: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英国为打开中国的市场]。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在1858年的《天津条约》中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陆(例如,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③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有四大战役: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之战、[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割辽东半岛、台澎列岛,赔款[2.3亿两白银],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等四口通商,日本[可在中国投资设厂](标志着列强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阶段)④ 八国联军侵华(1900):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在1901年的《辛丑条约》中,赔款4.8亿两白银(当时中国人每人一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一线,惩办反帝官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⑤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第一次取得反帝的完全胜利。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是中国取得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正面战场中,[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在敌后战场中,[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历史不会忘记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如1937年12月13日开始的南京大屠杀有30万中国人被残忍杀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第一次取得反帝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国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

14、中国近代史三个关键词之二:“两半社会” ① [开始沦为]两半社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② 两半社会[程度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③ 两半社会[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

④ [完全沦为]两半社会:八国联军侵华后(洋人的朝廷)

15、中国近代史三个关键词之三:救亡图存

① 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与洋务运动(结局:失败)

②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结局:失败)。太平军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 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廷对峙局面的形成。天平天国运动期间有两个革命纲领,分别是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与后期的[《资政新篇》]。这两个革命纲领都无法实现,其原因分别是:《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而《资政新篇》不能满足农民阶级的真正需要(土地)。值得一提的是,《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③ 民族资产阶级: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结局:失败)。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其革命纲领为三民主义。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后,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定都南京,采用公元纪年。不久,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从反封上看,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反帝上看,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④ 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局:成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党的一大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之后开展了北伐战争,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独立领导革命的道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后6天,中共八七会议召开,会上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立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清算了右倾错误,但“左”倾错误开始在党内蔓延。最终,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迫使红军长征。在长征过程中,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会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长征胜利结束后,不久就迎来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同年8月至10月,国共两党在重庆开展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内容为:[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双十协定》并没有阻止蒋介石发动内战。在战争初期,共产党处于劣势,但共产党逐渐掌握主动权。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战役,即[辽沈战役](最早开始)、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本节内容侧重于理解)① 社会性质:“两半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反官(反抗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族(反帝)民主(反封)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新”:1840-1919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进行过反帝反封的抗争,但都失败了。1919-1949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是民族民主革命,并且一般来说要由资产阶级完成。但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它不能领导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帮助资产阶级完成了这一任务,所以仍然是民主主义革命范畴。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新”就在于:无产阶级领导,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前途是社会主义。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6、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② 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1871年的[巴黎公社]

17、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①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 四月提纲: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封建主义的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革资本主义命)的任务。

③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18、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制度:“一根二基”

①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召开。在这次会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② 基本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在北平召开了新政协,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起到[临时宪法]作用。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③ 基本的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三者顺序不能颠倒)。我国最早和最晚成立的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1947;西藏:1965年]。

19、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①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② 改革开放后民主法制建设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0、祖国统一大业:

① “一国两制”:由[邓小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个国家:统一的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它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却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② 海峡两岸的统一趋势。九二共识的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① 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具体有三个方面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② 外交成就。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1954的[日内瓦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1955年的[万隆会议](也叫万隆会议,中国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2、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3点):

[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

23、新时期我国外交建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新时期外交政策目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和行动)。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4、两极世界的形成。美国“冷战”政策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冷战的措施: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约的成立]。

25、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4点):[欧洲的联合](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发展为欧盟);[日本的壮大](20世纪80年代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

29、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① 美苏两极格局正式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上一篇:毕业生评语下一篇:员工出游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