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人生哲理的诗句

2024-09-06

激励人生哲理的诗句(精选7篇)

1.激励人生哲理的诗句 篇一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25句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10.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1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6.言必信,行必果。

1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篇二: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1、【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3、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4、【题目】琴诗(宋 苏轼)【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5、【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6、【题目】八阵图(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

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7、【题目】观书有感(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8、【题目】拟古(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9、【题目】论诗(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10、【题目】草(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1、【题目】寄兴(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12、【题目】雪梅(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13、【题目】惠崇春江晓景(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4、【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15、【题目】感怀(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16、【题目】赤壁(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17、【题目】蚁(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18、【题目】读《陈蕃传》(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19、【题目】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诗词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20、【题目】小松(唐 杜荀鹤)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21、【题目】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2、【题目】放言(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23、【题目】论诗绝句之二(清 赵翼)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4、【题目】咏史(唐 高适)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25、【题目】诗一首(杨虎城)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6、【题目】古瓦砚(宋 欧阳修)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7、【题目】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恩来)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八、实践论

28、【题目】《西施》(罗隐)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29、【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篇三:古诗词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古诗词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王湾《次北固山下》(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木兰诗》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苏轼《水调歌头》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

王安石《登飞来峰》

4、考点归纳

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赏表达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5)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

5、艺术手法归纳 艺术手法,又称为表达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等。(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变化、联想、衬托、对比、想象、照应、点染、托物言志、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情景交融等。

(4)行文结构: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绚丽明快、清新淡雅、言简意赅、含蓄委婉、苍劲悲凉、豪放雄健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等。附: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初中古诗词典故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2.激励人生哲理的诗句 篇二

关键词:前赤壁赋,人生问题,人生哲理

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公认的美文, 文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夜游赤壁时水光、山色、明月所呈现出的优美意境。一般来说, 写景总要抒情,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抒发怎么的思想感情呢?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在黄州夜游赤壁时写下这篇赋, 应该与遭贬后的苦闷心情有关。所不同的是, 赋中的大量篇幅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探讨人生, 充满了哲理意味, 成为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文中都蕴含哪些人生哲理呢?笔者认为, 这篇文章共显现出了四个方面的人生问题, 即人生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人生有无意义;人生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这些人生问题是深刻的、富于现实意义的, 笔者在对这四个人生问题进行阐述的同时, 结合文中苏轼对这些人生问题的看法, 试作哲理意义上的分析与探讨。

一、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文中写道:“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作者借客之口说出人的一生和浩瀚的宇宙相比是短暂的、渺小的, 这种有限性不禁使人引发悲伤之感, 即“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人生是短暂的, 从人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预示着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这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 文中作者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的回答是:“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的这一辩证思想显然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 《庄子·德充符》中有“自其异者视之, 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 万物皆一也。”即从不变的角度看, “人生代代无穷已”, 人生是无穷尽的。但这里有个问题, 从个体生命的角度看, 人生是有限的, 不可逆的, 短暂的, 苏轼的看法显然不能否定人生短暂这一事实, 只能是自我慰藉的一种说辞罢了。那么既然人生是短暂的, 是不是就应当悲伤绝望呢?其实, 人生固然短暂, 但就因为其短暂而宝贵, 假使人能够长生不老, 同日月天地同为永恒的存在, 那么人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人生变得了然无趣。相反, 人生是短暂的, 在有限的时空中人们去追求和创造, 才能获得有意义的人生。所以, 人生是短暂而宝贵的, 因短暂而宝贵。

二、人生有无意义

文中借“客我”之口说到历史人物曹操:“‘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了, 而今安在哉?”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不管你曾经立下多大的功绩, 到头来还是随滔滔江水永远逝去, 而自身也会成为花下之尘。这里提出了一个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 胡山林在《文学与人生》一书中有过精彩的论述, 书中说:“从终极视角看, 人生是无意义的;从社会视角看, 人生是有意义的。把人放到宇宙大背景下加以审视 (即终极视角) ,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 无非一个生命而已, 实在微不足道。况且, 人总是要死的, 人一死, 生前的百般辉煌万般荣耀都化为虚无, 还谈什么意义?!……社会视角是现实视角、世俗视角、日常视角, 把眼光从遥远的宇宙、终极收回来投向现实的人的生存世界, 我们就会发现人生是有意义的, 这个意义就是:心怀一个目标 (或曰理想、梦想、希望、愿望……) 并为之努力奋斗, 通过努力生存地更好些。‘目标’代表着人的欲望, 是人活着的内在动力, 实现目标, 满足欲望, 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1]

书中从终极视角和社会视角两个方面讨论了人生意义问题, 应该说是深刻而睿智的, 它明确解答了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 即人生既无意义又有意义, 关键是审视人生的角度和对待它的态度, 态度对了,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三、人生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

文中“客”说到曹操“破荆州、下江陵”, 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客”即“客我”, 是作者矛盾思想中的一个方面。作者从客的角度流露出对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 他也渴望像古代的英雄人物那样建立不朽功业, 但是一想到自己被贬黄州的现实, 不禁产生巨大的情感落差, 那些所谓的丰功伟绩对作者来说似乎遥不可及。追求功名的梦想无法实现, 何以排遣心中的苦闷之情呢?文中苏子这样回答:“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露出淡泊名利的思想。这里提出了一个人生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的问题, 追求功利是儒家所倡导的思想, 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理想;淡泊名利是道家所倡导的出世思想, 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如庄子在《逍遥游》中说:“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意思是神人是无意于功绩的, 圣人是不要名位的。看来追求功利与淡泊名利是人生的一对矛盾, 到底该如何取舍呢?苏轼的回答是以主抑客, 赞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但是结合作者被贬黄州的背景, 可以看出作者内心也是矛盾的, 他既有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又有在贬谪之余看破世事、淡泊名利的归隐情怀。这一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取舍呢?在这个问题上,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人生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它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包括这个人对宇宙人生的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觉, 包括这个人的情感、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 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2]冯友兰把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成四个品味, 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3]同时人生有三个层面:日常生活的层面、工作事业的层面、诗意的层面, 其中前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 第三个层面是非功利的层面。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 每个人的人生都包含这三个层面的内容,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人生既有生活、事业的功利的层面, 又有审美、诗意的非功利的层面, 关键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人生在功利与非功利两在层面上应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不能单方面走极端, 只追求功利的人整天忙忙碌碌, 生活会变得毫无诗意, 了然无趣;只求淡泊名利的人没有目标, 只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与自由, 难免陷入消沉, 两者之间应有一个恰当的比例安排, 两者兼顾而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由此, 冯友兰的学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其实结合文章可以发现, 苏轼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是矛盾的, 但是他既没有丢弃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 也没有一味淡泊名利, 而是在自己人生处于低谷时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种相对的平衡, 以求精神解脱, 这与冯友兰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似乎是相通的。

四、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

文章的写作背景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冤入狱, 在狱中, 苏轼的肉体和精神均遭受到严重的摧残, 自度将死, 后来经多方营救, 终于保住了性命, 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到黄州后因生活窘迫, 需亲自垦荒种地养活自己。苏轼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挫折和苦难, 他来到这座荒凉的小镇上, 沉思自己遭受的苦难, 在无尽的痛苦中舔舐自己心灵的伤口, 正是在这种心境中, 作者夜游赤壁, 触景生情, 写下了这篇文章。也就是说, 这篇文章是作者面对苦难遭遇的内心情感的自然表露, 在这种表露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思考。文中的“客我”追忆历史人物的成败, 慨叹自身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 实际上反映出作者贬谪中的苦闷心情;文中“主我”的回答则以眼前流水与明月作对比, 阐明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道理, 指出应享受眼前的美景, 显示出旷达的情怀, 悲哀的感情得以解脱。由此可见, 在矛盾与痛苦中, 苏轼最终想通了, 从苦难中解脱了出来,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胡山林在《文学与人生》一书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层面, 佛道两家帮了苏轼的忙;二是儒家以道自任思想是苏轼坚强的精神支柱;三是高人雅士的人格风范, 让苏轼找到了榜样和同道;四是善处忧患的人生智慧。[4]笔者认为这四个方面概括得相当全面, 可以采信。就《赤壁赋》这篇文章而言, 苏轼对苦难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儒、道、佛思想的兼容互补, 二是善处忧患的人生智慧。

首先, 儒家思想是苏轼的主要思想, 同时他还深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 前文所述的人生追求功利与淡泊名利问题、人生有无意义问题, 实际上就是在人生问题上儒家和道家的不同主张。文中的:“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表露的是佛教无欲无求的思想, 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人有欲望, 克制并消除欲望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所以说在作者身上同时存在儒、道、佛三种思想, 这三种思想相互作用, 排斥掉了各自消极的成分, 留下各自的积极成分进行兼容互补, 共同作用, 在这种作用下, 作者既坚守儒家以道自任的精神节操, 又追求道家的精神自由与佛教“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超脱境界, 达到了一种相对的心理平衡, 在这种心理平衡中, 个人荣辱得失变远了, 变淡了, 这样, 苦难也就被化解和超越了。

其次, 善处忧患的人生智慧在文中表现为苏轼看待事物的辩证方法。作者以流水和明月作比, 阐明人生宇宙变与不变的道理, 说明看待事物不应偏执一面, 而应当换个角度, 从正反两方面去把握, 才能得到更为合理的结论。既然月亮有圆有缺, 是自然之理, 那么对于人生中的苦难来说, 从一个角度看固然不幸, 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人生中的真实存在, 有幸福就会有苦难, 没有苦难也就没有幸福, 这样一想, 作者对自己的苦难遭遇也就想通了, 坦然接受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作者用儒、道、佛三种思想互补作为思想武器, 加上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 勇敢面对苦难, 最终化解并超越了苦难, 不失为人生苦难问题的好的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 《赤壁赋》中蕴含的这四个人生问题都由作者被贬黄州的遭遇所引发, 由作者的悲伤苦闷心情所统领, 通过对这些人生问题的分析, 我们看到了苏轼在逆境中苦闷、彷徨寻求精神解脱的心路历程, 同时也从中体验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对每个人无疑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山林.文学与人生[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2:14-16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方大学出版社, 2009:451-452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291-292

3.吃面条的人生哲理 篇三

第一天晚上小猴妈妈端来了两碗面条,一碗上面有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小猴选择,小猴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有鸡蛋的那一碗。但它吃上以后,才发现妈妈那碗居然在面的下面藏着两个鸡蛋。

第二天晚上,小猴妈妈又端来了两碗面,仍然是一碗上面有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它选择。

小猴吸取第一天晚上的教訓,选择了没有鸡蛋的那一碗,但是出乎它意料,这碗面里没有像第一天晚上那样埋着鸡蛋,只是一碗面。

小猴迷惑地看着妈妈,妈妈告诉它:“想占便宜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第三天晚上,猴妈妈端来了两碗一样的表面没有鸡蛋的面条让小猴选择,小猴却说:“妈妈累了一天,妈妈先选。”

猴妈妈笑了,随手拿了一碗吃了起来。小猴端起了另一碗。这一次,妈妈和小猴的碗里都埋着两个鸡蛋。

猴妈妈告诉小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它吃亏的。”

讲完这个故事,我扭头问旁边的女儿,如果你是小猴,你该如何来选择呢?

出乎我的意料,女儿说:“如果是我,我就把两碗面条放到一个大盆子里,搅拌匀了,再和妈妈分,这样才公平,公平了,就不会打架了。”

呵,我没有想到女儿会这样说!那晚,我本来是想给女儿上一节道德教育课,没想到她却给我讲出了一个看似平常却意义深刻的道理。面条的确是该公平地吃,其它的什么都不用考虑,生活中至少我们应该努力地去这样做。

4.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篇四

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3、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6、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8、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9、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2、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3、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5.富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篇五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6.蕴含人生哲理的经典诗句 篇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哈利·波特》中的人生哲理 篇七

非常流行的《哈利·波特》系列书中没有谈到宗教,但却确实教给了我们一些哲理。这些哲理为众多宗教所认可,即:不杀生、不撒谎。但除此之外,它还包含着一些更为微妙的生活哲理。

1. Beware of pompous3) people

No one would deny that the series' obvious villains4) — Voldemort5) and Draco Malfoy6)— are dangerous. But it's the conceited7) secondary characters — like Gilderoy Lockhart8), Percy Weasley9), and Cornelius Fudge10) — who often do just as much damage as the true bad guys. Their self-satisfied bumbling11) leaves Harry and his friends exposed to the Basilisk12), an impostor Mad-Eye Moody13), and Voldemort himself.

In Harry's world as in real life, serious evildoers14) are always a threat, but pompous people wreak15) plenty of havoc16).

1.小心自命不凡的人

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该系列书中最明显的恶棍——伏地魔和德拉科·马尔福——是危险人物。但还有一些自负的次要人物——比如吉德罗·洛哈特、珀西·韦斯莱和康奈利·福吉——也常会像真正的大坏蛋一样带来同样的破坏。他们自满的愚蠢错误把哈利和朋友们直接推到了蛇怪、假冒的“疯眼汉”穆迪以及伏地魔本人的面前。

哈利的魔法世界一如我们的现实生活,大坏蛋们固然是威胁,但自负之人也会带来浩劫。

2. Stay true to your nerdy17) friends

From the moment Harry first met hapless18), round-faced Neville who was searching for his lost toad, he's been kind to this timid Gryffindor19). Harry has been loyal to daffy20) Luna and to Dobby, the often irritating and unconventional21) elf. And Harry defended his best friend Ron when everyone else was furious with him for his poor Quidditch22) skills. All these characters have stuck by23) Harry in his hour of need, in some cases saving his life.

The lesson: Don't disown24) your true friends, even they are nerdy.

2.对不讨人喜欢的朋友也要保持真诚

哈利第一次遇到倒霉的圆脸纳威时,纳威正在寻找失踪的宠物蟾蜍。从那一刻起,哈利便一直友善对待这位羞涩的格兰芬多学员。哈利还一直真诚对待疯疯癫癫的卢娜以及时常发怒的古怪精灵多比。当挚友罗恩因魁地奇球球技不佳遭到其他人恼怒攻击时,哈利也总会挺身而出维护他。在哈利需要帮助的时候,所有的这些人也都忠诚地帮助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救了哈利一命。

这就告诉我们:不要轻视你真正的朋友,即便他们并不是那么讨人喜欢。

3. Realize that your famil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you think

Ron's brothers overshadow him, and his parents often embarrass him. Harry's aunt, uncle, and cousin actively oppress him — and his parents are dead. Yet for both of them, family holds the key to mysteries. Ron's parents and brothers are in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protecting Ron and Harry in ways they learn only late in book five. Harry's parents died to save him, yet live on in important ways. And his nasty25) aunt is grudgingly26) part of a secret blood spell protecting him from Voldemort.

In other words, even when we feel distant from our families, they may be helping us in ways we don't know.

3.要认识到:家人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罗恩被兄长们的光芒遮盖,父母也常令他感到难堪。而哈利则处于姨妈、姨夫和表弟的故意折磨之下——并且父母双亡。但对他们俩来说,家人是解开疑团的关键。罗恩的父母和兄长们是凤凰社的成员,竭尽全力保护罗恩和哈利,但他们俩到了第五部书中才知道这些情况。哈利的父母为救哈利牺牲了,不过依然以重要的方式存在着。而哈利那个讨厌的姨妈,虽然很不情愿,却还是成为了神秘血咒的一部分——正是这个咒语保护着哈利免受伏地魔的伤害。

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感到和家人心存隔阂,他们仍然可能正以某些不为我们所知的方式帮助着我们。

4. Speak your pain

Harry's refusal to share his fears and feelings, or ask for help, once seemed like a frustrating tic27). In the past few books, however, it's become clear that it's his tragic flaw. In the early books, it's worrisome when he doesn't alert Dumbledore that his scar is hurting; if he did, Dumbledore might know when Voldemort is plotting something. In Goblet of Fire, it's maddening when Harry doesn't tell Neville that he needs a way to survive under water, since Neville knows about a plant that makes humans grow gills28). And in Order of the Phoenix, it's heartbreaking to contemplate the alternate future lost when Harry doesn't use Sirius' mirror to talk to him — or warn him of danger. 29)

In every case, Harry would have saved time, trouble, and maybe even a life if he had opened up to those who care about him. In each book, despite the rising stakes30), he thinks that he'll just worry people or that they won't be able to help him anyway. Assuming31) he knows how people will react, and hiding the truth in a misguided attempt to protect them, is Harry's great failing. When Harry does talk to his friends, they often are able to help him or allay32) his fears. But when he keeps secrets, Harry makes himself and others miserable33) and more vulnerable34).

4.说出你的痛苦

哈利拒绝让别人分担自己的恐惧和感受,也拒绝寻求帮助,这种拒绝一度有些像令人恼火的痉挛。而前面的几部书已经很清楚地表明,这种拒绝正是哈利的可悲缺点。前几部书中,哈利额头的疤痕隐隐作痛,但他却不告诉邓不利多。这实在令人担忧;如果他说了,邓不利多校长或许在伏地魔策划阴谋时,就能有所察觉。在《火焰杯》中,哈利需要知道一种在水下存活的方法,但却没有告诉纳威。这真让人发狂,因为纳威知道有种植物能让人长出腮来。而在《凤凰社》中,哈利没有通过小天狼星的镜子和小天狼星交谈或是示警,结果眼睁睁让可以改变的未来消失不见。这简直令人心碎欲狂。

上一篇: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题下一篇:案例分析报告一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