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2024-08-22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共8篇)

1.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篇一

大余县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汇报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边境,境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我县的文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基本情况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情况

大余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几年来,县博物馆加大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及利用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共征集、收藏各类文物1158件(组)。其中有一、二、三级国家珍贵文物 77件。藏品涵盖了从石器至现代的各类文物,尤其是青花瓷器的收藏在赣南名列前茅,各类石器也享有盛誉。基本情况如下:

1、建立健全各项文物保护工作法规,强化了文物安全。先后通过县政府公布了一批地方法规,如《关于搞好风景名胜、名山游览胜地保护管理的通告》、《大余县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城乡建设中加强文物保护的通知》、《大余县关于重新公布省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控制地带的通知》等。所有的文保单位由县政府下文公布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梅关和古驿道及嘉佑寺塔所在单位与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了文保协议。全县文保单位都进行了建档工作。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采取各种投入形式,先后对梅关和古驿道、陈毅旧居、灵岩寺、南安古码头和“八一”南昌起义整编旧址、赣粤边特委会议旧址、沈发藻旧居及一批古祠堂进行了维修。并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一、二阶段田野调查、复查及验收工作。共完成35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的复查和调查,占目标任务的100%。博物馆还在人员紧的情况下,配备了两名兼职文物保安人员,严格执行库房出入制度,连续30年实现文物安全运行。

2、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充分发挥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 我县共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1处,其中有两处于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关和古驿道、嘉佑寺塔)。各文保单位保护状况基本良好。在11处文保单位中,已开发利用的有:“梅关和古驿道”、“南安古码头”、“刘伯坚烈士墓”、“陈毅同志旧居”和“灵岩古寺”等处;2006年有我馆参加了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出版了《大余文物古迹》一书,反映介绍了我县部分现存的文物古迹和景点及部分我县馆藏文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将汇编《大余县文物概况》,全面反映我县文物古迹资料和现存情况。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与收藏爱好者合办了一个面积200平方米展厅,目前正在进行布展的前期工作,届时将实行免费开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情况

自秦汉以来大余的梅关,就是中原通向海外的唯一通道,素有“海上丝绸之路”美称。秦汉以来,为躲避战乱,中原先民举家南迁于此,大余的土著居民相互通婚,将中原文化和当地的土著文化相融,从而形成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余南安客家文化。

2006年以来,我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组织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对大余县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基本情况如下:

1、成立普查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我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高度重视,2006年,由县文化局牵头,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先后成立了大余县非物质文化领导小组和大余县非物质文化普查小组。确定了由县文化馆牵头,组成普查工作实施单位,建立了专家小组和普查工作队。制定了《大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提高非遗保护意识,夯实普查工作基础。

为提高广大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2006年以来,我们专门编写了“非遗普查和保护知识”在文化遗产日(6月10日)进行宣传。

并发送到各乡镇和有关单位和部门。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图块。并分别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县农民文化艺术节中进行宣传。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我县下一步的普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普查工作人员素质。

为进一步挖掘大余客家文化的内涵,提高工作效率,扎实稳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2006年至今,大余县文化馆普查小组先后选派6人次参加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针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门类齐全,分布广的特点,我馆将全县11乡镇分片管理(以南安镇为界线,分上山片——南安镇、浮江乡、吉村镇、河洞乡、内良乡;下山片——黄龙镇、青龙镇、左拔镇、池江镇、新城镇、樟斗镇),每年组织6次我馆专业人员和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到各片,对乡镇文化站站长、村非遗骨干进行辅导、讲座,并到村间地头下发宣传资料,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知识,为普查工作的展开打好扎实的基础。

正是由于工作机制健全,措施方法得力,2006年以来,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民间舞蹈《南安罗汉舞》、民间美术《核微雕》、民间手工技艺《南安板鸭传统制作工艺》和民间音乐《吉村年歌》4个项目,2008年已列入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名录。其中《南安罗汉舞》、《核微雕》、《南安板鸭传统制作工艺》3个项目,于2009年又列入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继续做好我县的普查工作,根据省文化厅《关于颁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评估的通知》(赣文社字„2010‟16号)和市文广局关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请工作的精神,按照省、市专家小组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同时吸取其它县市普查工作的先进经验,并经大余县非物质文化遗传普查领导小组研究,按照普查工作“必须是立体地、形象地、真实地、全方位地进行记录”的总体要求。2010年普查小组在全县部分乡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现收集线索300多条,其中具有保护价值的项目达20多个。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为积极配合发展我县的旅游事业发展,经专家小组研究

并请示普查领导小组同意,2011年决定对更有价值的我县民间文学《牡丹亭故事原型——“女魂恋人”的传说》和民间舞蹈《旁排舞》进行全面整理、申报。目前申报文本已经整理好了,申报片正在制作过程。

鉴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许多项目都已濒临失传。传承人都年龄偏

1、在当地群众中物色新人,跟随老艺人学唱学跳,解决传承人问题,激发年轻人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2、将普查所获得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并继续完善。

3、在当地物色年轻人进行培训。

4、每年春节时都在当地进行民歌对唱,民间舞蹈 演出,活跃当地群众文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因无博物馆办公、陈列大楼,故无法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等基本职能。

原博物馆建在323国道伯坚大道旁,占地两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于旁边有一加油站,不利于文物安全,所以县政府调整安排博物馆暂时在县文化中心办公,现有临时办公室3间,面积110平方米。合办展厅一个,面积200平方米。近期免费开放。因在文化中心为临时办公场所,所以馆藏等级文物暂时存放在市博物馆。

2、无专项文物征集、维修经费,造成文物征集难、文物保护单位维修进展缓慢。

我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并有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有众多的古遗址、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有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赣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8处,但由于没有专项的维修保护经费,导致文物保护单位维修进展缓慢,举步维艰,难以发挥大余县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社会功能。

3、普查人员培训不够,专业性不强。

文化馆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2010以前只有一人,现在有2人,很多项目的文本撰写和电视申报片的导演、摄像、制作都大,必须要有新的传承人。因此,我们还制订了必要的保护计划:

要请专业人士。目前参加过市级以上组织的普查培训只有2人。

4、普查经费不足,普查工作举步维艰。

2007年到2010年财政拨给的普查经费六万五千元,而每个项目的普查申报开支却要15000-18000(误工补贴、外请人员工资,普查下乡交通、服装道具,学习培训、电视申报片制作等),普查经费的不足,导致普查设备不齐,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我县非遗普查工作的开展。

5、传承人难找,传承保护经费不到位,非遗传承和保护面临困境。

目前已经申报成功的三个省级项目,急需保护经费用于传承人的补贴和培训新人。按照保护计划每个项目每年都必须有一定的保护经费,经费来源是中央财政(国家级),省财政,县财政共同负担。目前省财政已经把《南安罗汉舞》的六万元保护经费拨到县财政。但却没有拨给保护单位及时用于保护计划,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三、建议与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文物事业的投入,兴建一座功能齐全的博物馆。目前已从发改委这条线申报了古驿道博物馆项目,但立项的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争取。初步设想在牡丹亭公园即将建设的南安府街中挂牌合建。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文化资源保护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成效明显。

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专业性强、周期性长、任务繁巨,走专业化的道路是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应组建一支年龄层次合理、专业结构良好、业务素质优秀的专职人员,并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加大资金投入,使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有米可炊,良性循环。

文化资源保护是一项高投入的公益性系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应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县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资金投入,并将政府的扶持资金纳入到预算当中

(文物征集与维修费用,其他县或多或少都有),努力为保护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利用和专款专用。在发挥政府资金保证作用的同时,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制订各种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工作,为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使保护工作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4、加大宣传力度广度,使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全民参与。

一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县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二是县文化资源保护部门应紧抓“文化遗产日”契机,举办图片展示、专题片、讲座等大型系列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县人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5、建立机制,使“非遗”项目后继有人,造福社会。

对我县特色“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实施传承保护。设立传承人激励机制,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帮助传承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加大政策的扶植等等。如建立生产、示范教学基地和举办传承人培训班,通过教学示范、组织活动,使这些有特色精品的“非遗”文化项目能够发扬光大,传承后世,造福社会。

2.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篇二

关键词: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寻根是指世界各个宗族或民族依据文献资料和口头传承文学来探究文化发展历程, 追寻宗族或民族的根源。寻根是一项国际性的活动, 在华人思想意识中最为重要。华人寻根是指华人家族对传统的重视和追寻探讨自己家族的祖先和来源, 通常也意味着华人要饮水思源, 不可以忘记祖宗, 不可以忘记自己文化的历史起源和祖国。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已经有很多海外华人回祖国寻根。华人寻根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 主要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游等多种形式开展。

一、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概述

寻根在文化层面一般分为两类:文明起源和姓氏起源。传统意义的寻根多指认祖归宗、追祖溯源, 即为姓氏起源。周口位于河南省东部, 地处黄淮流域, 现辖淮阳、扶沟、沈丘、太康、郸城、西华、商水、鹿邑、项城市、东新区和川汇区八县一市两区, 其中项城市为代管县级市。周口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 是中华龙文化、姓氏文化、易经文化、道家文化、农耕文化的发源地, 是中华民族寻根问祖之圣地。

周口所辖淮阳, 古名宛丘, 又称陈。传说中的“三皇”, 即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先后在此建都。六千多年里, 羲皇子孙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劳作和征战。他们在这里创造了华夏远古的灿烂文化, 使其成为一盏光辉灿烂的历史明灯。伏羲在此“作网罡、正姓氏、制嫁娶、画八卦、造琴瑟”;女娲在此“抟土造人”, 繁衍了人类。神农氏“尝百草”、“艺五谷”开创了原始农业。淮阳县北城湖旁的太昊伏羲陵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伏羲陵园, 被列为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口所辖西华, 为女娲死后葬身之地。经考证, 位于县城北10公里的聂堆镇思都岗村发掘有春秋时期女娲城遗址, 198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华女娲城经历代增修, 达到相当规模。现占地60余亩, 有牌坊门、女娲陵、补天殿、娲皇宫、伏羲殿、三皇殿、三清殿和两侧廊房等仿古建筑, 古朴典雅, 精雕细刻。各殿和廊房供奉有女娲、伏羲等神像及描绘女娲造人补天功绩的雕塑和壁画, 创意生动, 活灵活现。

周口地区姓氏文化资源丰厚。中华万姓一统, 始自伏羲, 而羲皇故都淮阳, 是中华姓氏最早的肇源地。据初步统计, 发源于周口或历史郡望在周口的姓氏达130多个。其中, 许多姓氏现在已发展成为中华著姓, 如李、王、陈、胡、田、孙、姚、夏、陆、袁、谢、薛、文等, 均位列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100大姓之中, 总人口估计约有4亿左右。

二、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 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 周口有关部门抓住“羲皇故都, 姓氏之源”这一难得的宝贵资源, 举办中华姓氏文化节和朝祖会、召开各种研讨会、组织寻根游,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已打造出羲皇故都、姓氏文化、根文化等根亲品牌。

2004年10月和2006年10月, 周口以姓氏“寻根”为纽带, 以寻根为主题, 以发展为目标, 在淮阳成功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 得到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积极响应和共同拥护, 达成了“万姓同根、源于羲皇”的共识, 从而形成了华夏子孙来淮阳寻根谒祖的热源效应。2005年10月, 淮阳以“谒人祖皇陵, 寻姓氏根源, 品龙湖风韵, 赏古城新貌”为主题, 举办了“中国·淮阳2005姓氏文化寻根游活动”, 这一活动对打造淮阳旅游品牌,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吸引世界华人寻根祭祖, 实现两岸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04年淮阳朝祖庙会的伏羲公祭大典活动升格为省祭以来, 每年庙会期间前来祭祖者不断增多。据悉, 2008年3月22日, 赴太昊陵内及陵前广场祭拜、敬香的游客达825, 601人, 因此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太昊陵庙会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庙会”。庙会期间, 周口还组织召开各种研讨会。比如, 2012年庙会期间, 举办了“中原民俗传承和保护论坛”、“姓氏寻根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高层论坛”;2013年庙会期间, 组织召开了“中华周易寻根祭祖活动暨易经学术研讨会”。目前, 从“春之庙会”到“夏之荷花节”, 从“秋之寻根游”到“冬之民俗展”, 由根亲圣地生发的文化产业链, 已形成了淮阳的大旅游格局。2011年淮阳共接待游客1, 391.5万人次, 同比增长13%;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38.3亿元, 同比增长29%。

(二) 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全市八县一市两区寻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平衡, 差别较大。比如, 西华是远古时代人祖女娲主要活动区域和唯一建都之地, 但周口相关部门对其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淮阳;二是对姓氏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周口除了强调“万姓同根、源于羲皇”之外, 对发源于周口或历史郡望在周口的130多个姓氏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远远不够;三是寻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以淮阳为例, 庙会期间, 面对日均三四十万的寻根朝祖观光游览者, 淮阳的大小宾馆、餐馆、停车场承接力不足, 道路拥挤;四是环境保护、整治力度不够。比如, 太昊伏羲陵旁的龙湖成为路边餐饮小摊倾倒垃圾的场所, 这种现象在庙会期间尤为严重。目前, 龙湖的水生植物腐烂增多、水质负荷加重、生态环境亟待修复等问题已引起淮阳县四大班子领导的重视。

三、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一) 整合资源, 总体规划。

首先, 周口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全市范围内的寻根文化资源的盘查和整理, 建立寻根文化资料库;其次, 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对全市寻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制定总体的开发规划;再次, 要把文化产业与商业、旅游业结合起来, 将寻根文化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民俗艺术资源等联合开发, 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最后, 要创新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管理体制, 克服狭隘的地域意识, 打破行政壁垒, 实现全市各县市区寻根文化资源的统筹开发。

(二) 开发姓氏寻根文化资源。

周口地区姓氏文化资源丰厚, 发源于周口或历史郡望在周口的姓氏达130多个。周口要有效利用这一姓氏文化资源, 通过成立发源于周口的各个姓氏的民间姓氏宗亲组织, 举办各个姓氏的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 吸引各个姓氏的子孙对自己姓氏发源地的关注, 来到周口追根寻祖。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设姓氏文化园, 开发姓氏文化产品, 举办拜祖寻根活动, 进而带动商务合作,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首要的是交通。因此, 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 修建好通往各寻根文化资源地、资源点的公路。对于通往人流量大的资源点的公路, 要适当加宽, 以防寻根活动举办期间交通堵塞。同时, 要开通相关寻根游线路的专线客运, 以方便寻根谒祖者出行。此外, 餐饮、住宿、停车、购物、厕所、医疗、邮政等相关配套设施也要逐步完善。

(四) 加大环境保护、整治力度。

在一些大型的寻根活动中, 比如每年自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的淮阳太昊陵庙会, 寻亲谒祖者往往要焚香烧纸, 从而带来环境污染。据媒体报道, 2013年庙会期间, 河南淮阳太昊陵内的古树就因香客焚香而被烧死。因此, 太昊陵管理处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古迹和减少环境污染, 规定2013年庙会期间香客烧的香高度不得超过50厘米, 直径不得超过1厘米。今后周口各地应以此为戒, 要加强引导, 减少寻根活动中的焚香烧纸现象。同时, 对路边餐饮小摊造成的环境污染, 也应加大整治力度。

参考文献

[1]于扬.河南淮阳被定“中华姓氏起源地”创六千年历史[N].大河报, 2012.3.5.

[2]邵文杰.中华姓氏寻根到淮阳[N].光明日报, 2006.9.6.

[3]董素芝, 张广起.从庙会效应到文化旅游立县——淮阳全力打造庙会品牌透析[N].周口日报, 2012.3.21.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篇三

【关键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内涵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优质的信息资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信息化建设则逐步由注重硬件发展为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开发。该项工作为我国全新的经济增长核心,发挥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当前,信息资源利用开发被更多的机构组织、单位以及行业领域所关注与认可,可优化信息化工作成效,推进传统产业实现优化完善与良好改造,并有效的提升综合竞争力。我国近年来,虽然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卓有成效,然而整体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中等阶段。因而,只有更为注重优质信息资源的利用开发,颁布切实可行的政策制度与法规,做好长期战略规划与整体优质布局,方能提升信息化建设速率。应实现信息资源应用开发范畴的全面拓宽,进而获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优化国民经济建设,创建小康社会。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

信息资源利用开发效果明显,然而仍旧包含较多需要应对处理的问题。具体体现为,我国欠缺宏观管理规划制度,无法做好有效的协调以及管控,令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不充分,效益不明显。同时,社会对该项工作的重视性有限,没能将其置于适宜的地位。较多人仅能在理念之中明确信息资源应用开发重要性,而无法扩充投入、充分开发与应用。我国信息化发展建设同发达国家包含显著的数字差别,同时国内各区域也担负着减少数字鸿沟的重要任务。然而,基于各个不同区域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个人经济水平有限、获取处理数字信息技能差异较大,因而令信息鸿沟呈现出一定的扩充发展趋势。另外,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其发展产业规模有限,市场化发展不充分,因而影响了国际竞争力。再者,相关法律体系也存在不健全问题。例如,信息公开、不当竞争管理、垄断以及版权相关法律制度较为欠缺,因此令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欠缺良好规范的支持。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科学策略

3.1提升认识,巩固信息资源应用开发核心地位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环境构建成型,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效用显著。我国政府将信息资源视为同能源以及材料相同重要等级的生产要素,其成为隐形资产以及宝贵的社会财富。注重信息资源应用开发,可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并提升综合国力。因此,我们应将信息资源应用开发置于适宜的高度与地位,把握机遇,实现创新发展。应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政府文件精神,提升思想认识,明确信息资源应用开发重要性,优化综合实践水平,创设信息化工作综合效益。

3.2扩充信息资源应用开发与共享应用,完善立法管理

为扩充信息资源应用开发,应优化组织机构建设,创建良好科学的资源管理共享应用机制。同时,应做好协调管控、全面规划,完善监督管理,明确政府机构信息应用、交换以及共享应用的具体规则与范畴。另外,应清晰信息共享管理责任主体,创建信息资源具体的共享目录,并实现各类价值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与科学管理。

为有效应对国际竞争,快速的占取信息资源并科学应用,优化决策管理水平,体现良好的行政工作效能,完善公共服务,应加快推进立法建设,确保机密信息资源的可靠安全,开创优质的信息化建设环境。立法核心在于良好的应对信息公开以及共享管理问题。同时,应制定信息资源应用开发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执法管理系统创建,快速出台标准化制度,进而为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开发创建良好的法律保障。

3.3强化资源开发,预防数字鸿沟

政府资源信息应做好公开目录编制,优化政务信息共享,创建交换系统。同时,应优化各类人口信息、地理信息、经济信息的应用与服务管理,提升决策管理整体信息质量。应借助政府机构门户网站,进一步强化政务资源信息的应用开发。另外,应有效的激发政府主导管理效用,做好公益信息资源的应用开发,创建文化信息价值化资源的共享应用系统,做好科技资源的管理整合,并应完善扩充广电资源应用开发效能。可有效发挥政府引导、经费支持、重点扶植作用,对重要领域各类信息资源做好公益性应用开发,并引导企业以及各类组织、社会大众进行信息资源的优质开发,优化公益性管理信息服务。为快速推进信息资源应用开发的市场化,可创建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竞争环境,并推动各类信息商品以及管理服务的顺畅流通。另外,应不断的引领推动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积极创建文化行业、广播电视、出版行业的现代化、数字化产品,优化网络服务,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为有效的应对数字鸿沟问题,应有效的缩短数字差距,可通过大力发展建设经济,提升综合实力。同时,应基于我国国情特征创建适合国情信息通信的实践管理策略。完善信息资源基础管理应用设施,推进通信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加快信息化应用管理进程。再者,应开创良好的保障服务系统,进而有效地减少数字鸿沟。再者,应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全球经济的一致协调发展。应激发国家政策管理引导效用价值,通过实际行动良好的应对西部区域的数字鸿沟,进而良好的处理信息不对称矛盾,有效降低西部以及沿海中部区域信息化资源应用开发工作中包含的差距问题。

4.结语

总之,基于信息资源开发应用重要性,我们只有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认识,巩固信息资源应用开发核心地位、完善立法管理、预防数字鸿沟,方能真正激发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优势,推进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生产的现代化、信息化、高效性、优质性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应萍.ZHOU Yingping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

[2]吴定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27(10).

[3]王建冬,孙慧明,刘合翔.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三种理论视角[J].情报资料工作,2010(4).

4.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篇四

“土司体育文化”附属于“土司制度”而生,特指土司统治地区的体育形态,形成于元明清时期。本文在土司文化的研究基础上,将土司制度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整合,从体育学科的特殊角度对土司社会的发展进行全新的综合研究和解读,提出“土司体育文化”的新概念,是土司学与体育学的对接与转换研究,属于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土司制度属于特殊的历史产物,也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存在的客观历史性是科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对元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体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对土司体育文化体系构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

“土司体育文化”属于创新名词,至今还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概念。但是“土司体育文化”是看得到却摸不到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土司体育文化”进行理论构建。回答究竟什么项目可以称为土司体育,土司体育的概念又是如何界定的,土司体育文化又是如何形成,其构成因素、本质是什么等诸多问题。带着诸多的疑问笔者先阐述文化这一核心主体,然后再循序渐进地深入探析土司体育文化的内在含义及结构,对数百年前的土司体育文化形态进行分析,试图阐析土司体育文化理论概念,构建土司体育文化体系。

1.土司体育文化理论概念阐析

要构建“土司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必须回到其本质核心要素“文化”上来,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本质及其具体内容是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

1.1文化

“文化”的概念是当代所有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石,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一词,19世纪以来人类学家、民族学家都对其做出了各自的界定。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博纳特·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创新了“文化”一词,并把它界定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这一整体概念的提出,是学术界公认较为权威的定义。但是学科不同,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文化的解释有所差异。赵世林把文化与民族联系起来研究,认为文化概括总结了人类的历史与社会生活,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忆与符号表征,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符号,各族人民创造的文化是人类共享的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共同的文化遗产。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同的意见为:“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在民族学研究中对“文化”一词的表述更为具体:文化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

1.2土司文化

“土司文化”是从土司这个概念延伸出来的,附属于“土司制度”。“土司文化”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无形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不仅映射了土司时代的政治特征,也属于历史文化符號。其地域性、民族性、本土性使土司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社会文化特征,其封建性、等级性、传统性又给土司文化蒙上了政治文化的色彩。“土司文化”贯穿于元明清时期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土司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经济水平、科学文化、精神风貌、民族性格与体质的综合表现,能大致勾勒出西南土司长达数百年政治演变的历史痕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遗迹、文化遗存。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土司文化自然就成为不可分割的中华传统民族文化。

1.3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19世纪“体育文化”一词由德国学者G.A.菲特提出,从此在学术界被广泛认可:“体育文化”是用科学和美的规律、生命的规律来解释文化的表现体。“体育文化”的概念是集中地反映人们对体育生活和体育现象的总体认知,指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能以理论逻辑的形式来反映体育客观发展的历史和人类对体育的认识。对于体育文化的研究,大而言之,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体育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某一国家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反映,反过来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其实“体育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伴随人们的身体活动而产生、发展、演变,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思想、政治观念、道德标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深层的文化理念;体现了当下主体社会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风向标及精神象征。

1.4土司体育文化

然而我们不能套用或直接借用“现代体育文化”的概念去定义土司体育文化,因为历史原因、统治阶级的异同、民族形态的变迁导致土司体育形态与其他体育形态不尽相同。为此,本课题沿袭学术界对“文化”解释的精髓理念重新构建“土司体育文化”概念。

从文化形态来说,“土司体育文化”以土司统治者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出现在各种文化环境中,似乎土司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出现它的影子:在巩固土司政权时,它是土司统治者利用的武器;在土司军事战略中,它是强兵练武的主要手段;在土司宗教仪式中,它是保佑众生的法宝;在土司解决民事纠纷时,它是土司执法的标准;在土司庆功享乐时它是主要的娱乐手段。同时,土司作为一个中央朝廷在地方的行政职能机构,其统治者身负重责且具有双重身份——“上需臣服中央朝廷的管制,下需安顺土民”。所以说,土司统治者在选择某项土司体育活动时,既要遵循中央朝廷的律令,又要符合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俗文化,形成了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融的土司体育文化形态。

从文化范畴来说,“土司体育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不是独立的社会现象,不是游离于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之外的人类活动,而是深陷在土司制度、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意识等社会历史因素之中。它为各种土司战争、节庆、祭祀、教化、娱乐生活服务,其影响力及出现频率是其他文化不能比拟的。另外,“土司体育文化”是土司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反映,是遗留的历史体育文化符号,映射了土司时代的体育特征。代表着在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统治阶级下的体育特征,是在土司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育范式,标志着土司地区最高阶级的体育形态。因此,土司六百年的特殊历程创造了世间独有的“土司文化”,“土司体育文化”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一方面承载着“土司文化”,一方面又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载体。

总体来说,“土司体育文化”是赋有特殊政治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括了土司统治者及其治下不同社会阶层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所进行的体育活动,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创新性阶段体育,也是土司辖区社会特征、民族特征的缩影,直接呈现土司时期的体育文化历史现象。以上对“土司体育文化”的总体描述,表明“土司体育文化”的构成必须满足四个要素,且缺一不可:一是时间要素,土司体育项目必须存在于推行土司制度的元明清时期;二是空间要素,土司体育项目必须存在于西南土司管制地区;三是人物对象,组织者必须是土司统治者,实践者为土司统治者或当地土民;四是核心要素,土司体育必须符合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于土司政权统治,而且既要遵循中央朝廷的令制,又要符合当地的民俗习惯。四个要素紧密联系,形成判断土司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准(见图表1)。

综上所述,土司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概念:元明清时期,一种根据土司制度的需要,融合内地汉族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符合当时主流社会需求的特殊体育文化。

狭义概念:土司制度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土司统治者提炼、承袭、整合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还借鉴、吸收、融合外来体育项目(包含朝廷、汉族体育),从而孕育而成的服务于土司制度的民族体育观和一整套体育思想理念。具有军事特征、依附特征、阶级特征、独享特征、地域特征、包容特征、示范特征、行为特征、传承特征、变迁特征、民族特征、时代特征等。

2.土司体育文化的内涵结构剖析

构建土司体育文化理论,其价值在于突出土司制度在土司体育文化形成中的重要功能,其概念也在于揭示土司体育文化形成的一般规律。那么,土司体育文化有哪些要素构成?它的结构是如何划分的?或者说土司体育文化以怎样的形态传承?为了回答以上问题,笔者借鉴“文化”的四元结构主张,将土司体育文化以“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物质文化层、精神文化层”四层次说来展开论述土司体育文化的内在结构。

2.1土司体育的物质文化层

“物质文化层”主要指人们实践、生产、劳动所创造的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土司体育的物质文化层是指土司统治者利用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体育活动来维护土司政权所呈现的物质文化形态,目的是满足土司制度的需要,它是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载体,是整个土司文化存在传承的物质基础。例如,民国《永顺府志》卷二载:“司治二里许,有教场坪,土人常驻于此处演武。又西北五里,有搏射坪,又北五里曰射圃,地势均较宽敞,土人每于此搏射。”史料中记载永顺土司司治外,有宽敞平坦的练武、射箭场地,从土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可以看出土司统治者对发展体育活动较为用心。又如,土家族土司建设摆手堂,是承载土司体育文化的基础设施;傣族土司制造各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龙舟,是賽龙舟运动的必备器材;藏族土司为四十八家锅庄提供赛马马匹;土司率领土民围猎,为“放山”者提供打猎滑膛枪;傣族土司为赛龙舟提供奖品等等。这些都是土司体育活动的资源需求,被赋予了土司制度特殊的政治文化,形成了我们能看到、感知的表层土司体育物质文化现象,直接反映了土司社会中土司体育发展的状况,也展示了人们智慧、才能、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的客观物质载体,是体育发展中硬件设施的直观体现,也是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有力见证。

2.2土司体育的制度文化层

制度是社会实践发展中人们的统一认识,也是相同地域的行为规范。“制度文化”以物质条件为基础,受人类的经济活动制约。在西南边疆土司辖区,以土司统治者的意志为主,土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各种限制、规范、约束自我和他人的体育文化制度。土司统治下形成的特殊土司制度,纵观其特征可概括为:成文法、习惯法兼收并蓄,既有土司府衙所颁布的成文法影子,又有大量不成文的习惯法。立法依据多为数百年来形成的并被公众所默认的传统规范。主要是遵循国家制定的法令,还要依据民间存在的习惯法规,自行制定一些规则用于调整其内部关系,这样的制度惯例也如法炮制在体育行为中。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土司体育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所决定的,导致土司体育的参与形式、裁判规则都反映出强烈的阶级性。也可以理解为在土司制度统治下人们受土司政治、文化、经济的影响约束,常年养成的参与体育活动的风俗习惯、传统礼仪、社会组织形式、规范习惯、竞赛制度、法规等。

例如,《孟连宣抚司法规》三十条规定:两人争吵闹事,谩骂无斗殴流血,经土司议事调解无用,各有各理,且不相让,就由“召龙帕萨”组织斗鸡比赛,以斗鸡比赛定输赢,输者向赢家赔礼道歉,以后不得再有纠缠。孟连宣抚司法规,规定傣家人每次遇到相互间争水、争地等纠纷,土司便用斗鸡来决定结果,避免了撕杀,防止了纠纷**,保证土司区长治久安。傣族土司在判定百姓纠纷时采用斗鸡的体育方式来解决,且人人信服,并愿赌服输。这样的风俗定制形成了常年固有的土司体育的制度文化。另外在《南甸土司刀氏谱序》有载:“……正恐木不知所生,水不知所由出也,龙舟之制于本源之地,司民所得……”由以上的“龍舟之制于本源之地”说明土司统治者认为赛龙舟是傣族先民的“根”及“源”,是土司、土民必须得到的恩惠,定制不容置疑。

可见,封建土司统治者经营下的土司体育文化有着较为深固、鲜明、专制的制度文化,影响限制着土司地区不同阶层的体育形态。

2.3土司体育的精神文化层

精神文化是指人们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思想、道德、伦理、意识等看不到、摸不着,却又是核心理念的意识形态。土司体育的精神文化层面是土司体育文化形成的精神创造部分,受土司政治制度的需求要挟,终极目的是为了维护土司制度,是土司体育文化得以发展承袭的主导因素。

土司统治者的体育意识理念及体育目的是土司体育发展的原始动力。例如,土司统治者需要军事体育来练兵打仗、保疆卫国,于是民族武术、骑射、板鞋、象术等土司军事体育成熟发展,备受重视;土司需要世袭统治大权,必须先保证百姓身体健康,便借用民族武术、丢包等民间体育来增强百姓体质,以保“安居乐业、民平境安”;土司需要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的关系,就利用节庆祭祀中的东巴跳、嘎光、锅庄舞等土司武舞体育来安抚民心,举办组织顺应民情的体育活动,解决矛盾冲突,从而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保驾护航。因此,土司体育的精神文化层面更多是呈现了土司统治者的体育理念与价值观。土司体育理念就是统治者利用符合自身利益的体育活动来维护统治的一种意识观念,始终代表着土司统治者的统治思想,以及最大利益化。

2.4土司体育的行为文化层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生产形式及各种风尚习俗,能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通常也可以把生产力称为“技术行为”,语言称为“符号行为”,伦理称为“政治行为”。那么,在行为文化中加入体育元素,形成“体育行为文化”在本质上体现人在各种体育文化行为中形成的行为风尚,是一种基于主体的体育自觉行为、学习行为及仿效行为。

土司体育的行为文化还充分体现在土司体育项目技能、技术形成及演练过程中。例如土司军事体育中的“土司兵法”或曰“岑氏兵法”。据史书记载,土家族土司曾将士兵置于虎栏之中,以训练其战斗力:“其兵素皆练习,闻角声则聚,无事则各保关呰。盔重十六斤,衬以厚絮,如斗大,甲重者数十斤,利箭不能入,火枪大百步,一人搏虎,二十人助之,以必毙为度,纵虎者重罚,猎他兽亦如此,得擒,则倍赏当先者,务必擒之战亦如之。”其法以围猎为例,把敌人当作老虎,训练士兵如何同心合力把老虎打死,并将此法称为“土司兵法”运用于战争之中。这种较为特殊且残酷的土司军事体育训练方法,就是土司体育行为文化中土司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隐藏着土司统治者专制野蛮的行为文化特征。

因此,土司体育文化研究属于典型的行为文化模式研究,体现鲜明的体育行为风尚,不但强化了土司体育的形成模式,还能形成符合当下土司制度的行为模式,形成良性互动,对土司及治下百姓生理、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论述土司体育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行为文化层”,使我们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揭示了土司体育文化的脉络细节。首先,从物质文化层审视了土司体育文化表层形态,然后通过制度文化层过渡到核心层面——精神文化层,逐层剖析土司体育文化的标准、价值、目的及意义。最后,行为文化层表明了土司体育文化独特的体育形式及习惯行为。四者的关系辨证而独立,形成相互转化、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四位一体结构图,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清晰地向我们呈现了土司体育文化的精髓及符号。

3.土司体育文化的外延形态界定

土司体育文化的外延是指土司体育文化所包含的对象、数量或范围。在西南土司区广泛流传的土司体育活动,由于地域特征及民族特征,与当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重合的几率相当大;同时又由于时代特征,与古代体育史的研究“时间段”相重合。例如,傣族武术既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属于古代体育史的研究对象,它还归属于土司体育范畴。因此,土司体育文化的外延范围模糊不清,要弄清其外延形态,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弄清“土司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古代体育”这三个纵横交错且各不相同的名词概念。

3.1古代体育

“古代体育”是指从原始人开始直立行走到第一次英中战争以前(1840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中华民族体育实践活动总和。《中国体育通史》把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中国古代体育、中国近代体育、中国当代体育。其中,中国古代体育按照年代划分(从史前社会-1840年),分为原始社会时期的体育史,奴隶社会时期的体育史(夏、商、西周、春秋),封建社会时期的体育史(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古代体育史研究时代性强,均以时间为研究链条。

3.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相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而言,指我国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它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但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定义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1986年9月在新疆举行的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术研讨会,参会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首次做了研讨,会上基本有几种看法:

第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

第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继萌芽体育后,在古代体育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农牧时代的产物,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体育传入之前,我国各民族就已经有的那些体育活动;

第三,凡是目前在一些民族地区仍然在流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包括自娱活动)内容都属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范围;

第四,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三性进行概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必须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典型民族特征、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體育活动。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古代体育”“土司体育”辨析

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古代体育”“土司体育”三种体育形态的地域存在空间来看,土司体育产生于西南边疆地区,其生态环境也是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古代体育的地域空间,三者都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繁衍生存,具备共生条件。从研究时间段来看,古代体育研究的历史过程必然包含元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象,而本课题特指的“土司体育”只是被大家忽略了。土司体育研究也属于体育史的研究,只是加上了特定的历史政治因素——“土司制度”。土司体育实际就是研究土司统治者如何利用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来巩固政权的。因此,可以说土司体育研究是对附有特定土司标签的古代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政治差异研究。分析完三者的属性,再来回答之前的问题“傣族武术的归属”,就容易多了。“傣族武术”是傣族先民世代相传,共同创造的民族活动,必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同时它又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看就属于古代体育,而且“傣族武术”在傣族土司统治期间,被傣族土司利用,服务于土司统治阶层,因此,是土司体育项目。

可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古代体育、土司体育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互不分离,但又不能笼统混为一谈,彼此之间又有明确的概念甄别条件及明显的特征区分。

4.土司体育文化的核心本质辨析

本质即事物中质的内在规律性。找到事物的本质,是我们界定一个概念定义、一个名词内涵的关键。因此,要找到“土司体育文化”的内涵,必须先确定“土司制度”的本质。

封建王朝对西南边疆实行土司制度,“以夷制夷”的统治其实质是封建王朝伙同土司专政联合统治,使治下的少数民族群众受到双重压迫剥削。中央朝廷利用土司在少数民族中的影响和势力,建立和巩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而土司统治者也需要借用中央朝廷的封号和威慑力量,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就是土司制度的本质所在。因此,归顺朝廷,且得到朝廷的认可,独自为政,是土司本质的特征。这样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依附在土司制度上的“土司体育文化”也必须兼备这样的本质属性。土司统治者借鉴、利用土司体育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就是土司体育文化的本质内涵。土司体育必须有利于统治集团,如侵犯到土司统治者的利益,必然被抵制。“东巴跳”就是典型的例子。纳西族的宗教祭祀武舞“东巴跳”是纳西土司招魂驱妖、超度亡灵等各种重要节庆祭奠都必用的祭祀节庆仪式,但到了明代,纳西木氏土司对东巴跳采取了排挤抵制政策。追其缘由,主要是因为东巴教对木氏土司政权带来威胁,抵制东巴跳也是对东巴教势力的强行削弱。《东巴经》有记载:“东巴教传统的神,主神是指土酋和官,笨神是指东巴教徒。”土司和教主都尊为“神之列”,两者的地位趋于平等。东巴祭师享有与土司地位同等的特权,再加上其参政职能、世袭制度,严重妨碍了土司的独统意志,威胁到土司的集权组织。木氏土司只能对东巴教采取压抑和削弱的方法,限制东巴跳的发展。土司统治者对东巴跳“有益用之,无利剔除”的态度,就是土司统治者的体育理念。

另外,课题从没有“土司制度”就没有“土司体育文化”的假设角度来阐释“土司体育文化”的形成原因,从土司社会的特殊背景来了解土司体育文化的实质。这样来看,土司体育文化最原始且最重要的内涵其实是依附本质,其产生、发展、消亡,都必须依附在土司制度之上。“土司制度”居主要地位,“土司体育”居从属地位,土司体育受土司制度的影响和控制,前者依附于后者。土司体育的产生、演变、发展、消亡是以土司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军事的需要为基础的,为其服务,并且受土司统治者的主观意识控制和支配、制约。这些特性自然就凸显了土司体育文化的本质内涵。

5.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外资源 篇五

河北省大厂县教育局教研室

刘海云

[内容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内教学资源,还要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就语文学科特点而言,课外学习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凡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要有极强的资源意识,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判断哪些可以作为资源,该如何利用。

关键词:语文课外资源

资源意识

开发利用

相辅相成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内教学资源,还要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就语文学科特点而言,课外学习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凡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外学习资源。

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使其与课内教学资源相辅相成,在语文的学习中会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本文将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之见:

一、利用身边资源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就叫语文。”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往往靠的是口语表达,因此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在生活与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坚持课堂五分钟训练,就是在语文课上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让他们自由发言,可以不拘形式和内容。学生们可以评议时事描绘现象、讲自己的童年、道家庭亲情、说有趣的笑话;为了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还可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并作为单元测试分数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给学生创造了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潜移默化,周而复始,学生积 1 累了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定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因势利导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代的中学生追求时尚,喜欢张扬个性。他们往往做出与学校教学管理方面不符的行为,例如有的同学上课时听流行音乐,教师在上课时遇到这种情况不能简单的呵斥学生,在老师的“ 专注” 之下学生会有所收敛,课下找到学生,不妨和他一起探讨流行音乐的问题,流行音乐之所以吸引学生,是因为其中包含了许多时尚的要素,符合学生们追求新奇、追求个性的心理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同学们课下搜集流行歌曲的歌词并分类整理,例如,在歌词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在歌词中化用古典诗词名句的,在歌词中演绎了古代故事传说的„„同学们积极搜集整理找到了很多这样的歌词(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总也飞不高;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王菲的《但愿人长久》直接把苏轼的《水调歌头》谱曲演唱而成;《霸王别姬》《愚公移山》都是演绎古代故事传说而成的。)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也离不开语文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倡导广泛阅读 培养良好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坚持利用晨读时间为学生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播放小说朗诵、评书精段、一首诗词的精美讲评,一篇散文的欣赏品读,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学生读什么样的书,教师要加以引导,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男生大多喜欢体育、车、战争、自然科学类的书,女生大多喜欢一些情感细腻文笔优美的散文或小说类的书,当然也有学生喜欢动漫游戏类的书,畅销书也是孩子们的最爱。了解了这些,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就有了一定的航向。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把握住无形的精神资源。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图书资料缺乏,我们可以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了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 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在读中质疑。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合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四、利用多种方式,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手抄报,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哪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中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社刊、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招聘小记者,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上;指导学生参加校、市、省、国家级作文竞赛;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我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自办小报,每周一期,稿件的来源、编辑,版面的设计、编排完全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的热情高涨,每一期小报都办得非常出色。优美的散文、燃烧着青春激情的诗歌、幽默诙谐的笑话、富含生活哲理耐人寻味的小品文„„每一期每一版面无一不体现学生们的风采。

教师还要善于抓住身边瞬间的变化,变成生活经验的积累,例如天气的突然变化和一些突发事件都可以巧妙地用作语文课程资源。一次,我在看晚自习时突然停电,面对突发事件,女生惊叫,男生狂呼,老师大喊一声“大家安静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第二天,我就叫学生写了一篇短文,题目就叫“停电瞬间”同学们很快就写完了,连平时一提写作文就头疼的学生都很快就完成了。面对突发事件,学生们或欣喜,或担忧,或恐慌,或淡然,种种情绪都是人物描写难得的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开发利用广博的语文课程资源,这样既拓宽了中学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又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鲜活的课程资源,这要靠我们用心灵去体验去发现去把握。教师要有极强的资源意识,时刻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判断哪些可以作为资源,该如何利用。教师还要有足够的观察力,提取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但并不能取代课内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能舍本逐末。

6.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篇六

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生物质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加工剩余物、薪材及林业加工剩余物等,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等特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的废弃物--秸秆资源极其丰富,对我国开发利用秸秆资源进行发电、制沼气、还田、制饲料以及秸秆的其它用途进行了综述.

作 者:汪P 汪炜 WANG Fang WANG Wei  作者单位:汪P,WANG Fang(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15)

汪炜,WANG Wei(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15)

刊 名:资源开发与市场 英文刊名: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年,卷(期):2008 24(11) 分类号:X712 关键词:生物质资源   秸秆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国  

7.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篇七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两个主体: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利用者。档案工作者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收集、保管齐全完整的档案,对档案进行加工整理、深入加工,从而提供丰富多样、整理有序的档案信息资源。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也离不开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和利用档案的反馈。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引导了档案工作者对档案整理的方向,档案利用者反馈也给档案工作者工作以指导。

1 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变化

1.1 知识性、专业性、公益性

在知识经济社会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档案整理材料和显性知识,而是试图找出档案之间的关联,这种需求就要求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更具有专业性和知识性。档案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一部分,档案的开发利用需要体现出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社会责任。例如,河南省档案局馆举办了“庆祝建党93周年红色历史展”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河南发展成就档案史料展”。两个展览中,都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开发利用档案成果,为传播河南好声音、讲述河南好故事、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中原梦助力添彩。这也说明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于未来公益性质的精神关怀会越来越突出。

1.2 娱乐性

随着一部分历史档案的公开以及人们档案观的变化,在一些影视作品、书籍刊物等文化产品中随处可见档案的影子,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记忆的重述被放置于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内,还原历史事实,将教育与娱乐融为一体。档案的神秘感和真实度足以引起人们对于某一并不了解来龙去脉而又备受关注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档案的极大兴趣。

2 档案利用者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利用,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引导着开发,利用也体现着开发工作的价值。档案利用者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2.1 档案利用者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的检验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成功与否需要靠档案利用者的利用实践来进行检验。从档案利用者的利用反馈,我们可以看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效果。档案利用者利用档案的过程,也是我们检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的一个方面。

2.2 档案利用者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监督者

一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有力的监督,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倘若离开了档案利用者的监督,没有真正了解利用者的需求,将导致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开发成果出现,最终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档案利用者将自己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结果,自己利用的体验反馈给档案部门,并要在以后的利用过程中进行监督,督促档案工作者提高自己的开发水平。

3 档案利用者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主动意识,与档案开发部门的互动少

通常利用者利用档案都是被动的,与档案开发部门的互动就更少了,这使得档案部门无法了解档案利用者真正需求,在开发过程中,只能臆测用户的潜在需求。这就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档案部门不能了解利用者的需求,在档案资料整理或编纂中没有方向,会造成浪费。

3.2 反馈滞后甚至无反馈,缺乏后续监督意识

利用者在使用过档案之后,对档案的内容、形式、质量缺少反馈,这就使得档案工作人员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工作,缺乏后续监督意识,也是档案利用者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 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档案利用者应做好的工作

查阅档案的利用者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这一群体在不断地扩大,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利用者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档案利用者做好了相应的工作、发挥了主导作用,便可以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中大有所为。因此,档案利用者主要应该扮演好“反馈者”的角色。

4.1 档案利用者应变“被动”为“主动”

档案利用者改变“提供什么利用什么”的观念,学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档案相关部门提供的渠道,向档案开发部门提出利用内容、利用方式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档案利用者在利用体验过后,要积极进行反馈与点评,将利用体验好的方面与不足之处反应给档案开发部门,以便档案部门改进工作。

4.2 档案利用者应做好后续监督工作

8.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篇八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遗产

一、突出文化事业公共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平衡、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利益。在城区,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应当在文化生活方式日趋多元的大气候中得到应有的提升;在农村,文化活动的展开要打破“送戏下乡”的固有模式而达至自觉性的常演常新,将有限文化资源最大限度的覆盖到群众的日常生活。

1、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合理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村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乡镇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以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带动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在城乡结合部及乡村重点开设城乡文化交流平台,鼓励城市文化资源向乡镇分流,并对公益性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在融资、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通过切实有效的构建农村文化发展平台,可以使当前的城市文化服务重心彻底下移,从而为广大农村带来实实在在的文化利益;加强城区文化设施大项目与基层文化设施双管齐下的均衡发展, 有利于增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促使公共文化资源公共化的配给。

2、建设乡镇公共文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乡镇以乡镇文化站为先导,村级文化活动室为主体,构建起集图书阅览室、培训室和综合活动室“三室一体”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有效促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性,主动将有可操作性的乡镇公共服务经验推广到具备近似发展路径的其他周边村镇。

3、推进业余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开展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培训平台,以农村业余文艺骨干为重点,以市和区文艺团体工作者义务定向培训为辅助, 加紧组建以民间艺人为主体,以镇村曲艺团、小剧团、秧歌队等为载体的业余文艺团队。这样可以将城市中较先进的文化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扩充到村镇等基层文化服务队伍中去,打破了原有的“送戏下乡”的短暂性对接服务模式,更好地从根本上建立起基层业务群众文化队伍。

二、加强文化产业市场化,打造文化产业集中示范园区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最大限度地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文化,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1、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环境,增强产业实力。以政府规划为指导,以市场调控为基础,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全面升级。要选准重点和切入点,尽快打造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文化产品和知名文化企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走品牌带动之路,着重挖掘和重塑老字号文化品牌,开发和推广创新型文化品牌,积极开发和培育具有国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吸附资本,开拓市场,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2、合理布局基地,建立规模经营。应规划设置规模化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打造和完善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引导建设省级甚至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建设人才、资源、技术集中,富于特色的民营文化经济园区、创意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园区等。摆脱文化经济长期受计划经济条块分割的影响,推进文化小微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滚动开发的产品链条,开拓整个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综合开发的新局面。建议在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时,参照国家高新技术园区或经济开发区实行优惠政策和重点扶持,打造若干规模较大、特点鲜明、文化企业集中、产业链相对完善的文化产业园区。

三、推动文化遗产生活化,强调双遗产协调发展

1、文化遗产保护要融入百姓生活。只有进一步将文化遗产的保护融入到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融入到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去,文化遗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在城市建设方面,建议结合多次文物及文化资源普查成果,将文物保护修缮与城市主题公园建设、绿地建设、特色街区建设有机融合,使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建议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古村落,古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小戏,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使之成为当地村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和文化活动演艺场所。

2、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协调发展。文化遗产应和自然景观融合一体,重拾当地具有历史特色的文化生命力。将众多文化遗产要素有机地融入到旅游景点的建设中来,通过项目建设,充分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景区内的大批文物可以得到保护修缮。建议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加强沟通,通力协作,促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和谐发展。

3、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试点,强调动态的保护理念与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继续活态传承的保护措施,开展民间艺人调查,以资格评定、职称评审等方式资助代表性传承人授徒传艺,并提供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此外还需多方培养传承人,摆脱以往一对一的口传心授方式,将非遗传承知识诗歌化、口诀化甚至故事化后,进入小学生课堂和传承基地,解决传承中后继乏人的问题。

上一篇:课堂教学评价的两种方式下一篇:保护家园,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