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师版

2024-07-24

定风波教师版(精选6篇)

1.定风波教师版 篇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苏轼的《定**》课堂实录

下面是一堂语文课(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苏轼的《定**》),事实证明它的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

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少年得志,一举高中,名声震动整个京城;他仕途坎坷,曾贵为帝王之师,也曾沦为阶下之囚。他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忠臣,他还是一个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是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还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他就是苏轼,一个有着无穷魅力的人。我们今天将共同学习他的一篇名篇《定**》。学习这首词,我们要把握鉴赏诗词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学习词人旷达的胸襟和从容的气度。

感受: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浑然一体的,它不应该割裂,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各个环节的连贯和统一,注意课堂语言的衔接性和一致性。

二、诵读和背诵:诗词的教学贵在诵读,因为只有进行充分的诵读才能把握词人蕴藏其中的情感。这个环节,我们采用的是竞争比赛的形式,只限前三个小组进行诵读,形式不拘一格。同学们的热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其中第七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演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诵读: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激情澎湃,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然后,我设计的是背诵环节,仍然采用竞赛的形式,各小组在背诵中比的是准确度和熟练度,同学们的积极性相当高。

感受:在2008年山东省教师培训时,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听了一堂语文课《再别康桥》后说“你们课下让学生都干什么了?”。我对此深受启发: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如何实现高效性,如何让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这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一大难题。基础知识、基本文学常识、课文的熟读、背诵和默写这些内容,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课前都自主掌握呢?为此,我要求语文课堂预习前移,以便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如此,我们的诵读、背诵、默写、作者和背景介绍等内容课前同学们都已经熟练掌握。

三、课堂探究和交流:在这一环节,我们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自由发言的形式。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互相补充和质疑,而老师则成为一个倾听者,适时进行点拨。要保证这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必要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求学生课前的充分预习和准备,还有老师更要充分备课,我布臵的探究题目是“词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抒发思想感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请同学们从词中找出句子进行具体赏析。下面是我们部分学生的精彩发言和我的适时点拨。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一词即写出了作者不惧风雨,又写出了作者在官场中不惧挫折的打击表达了作者的豁达与怅然。

生:莫听竹林打叶生中的“莫听”表现了作者没有手到风雨的影响,不被仕途的失意所牵绊

生:“莫听”表明作者不被政界的事物所干扰。师:“穿林打叶”勾画风雨的声势之猛,急风挟雨而来。而“莫听”把它们全部否定,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写出作者道中遇雨却可臵风雨于不顾的镇定态度。每一个人心中都要有一种定力(宗教)和持守(道德),无论面对任何风雨,都要保持这种定力,才能站稳脚步,才不会改变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此处的“莫听”就是一种定力和持守。

生:“何妨"表现的有点俏皮,增加了作者有挑战自然的信心和有轻视敌人的胸怀,“这有什么呢?这算什么呢”的气概 “谁怕”同样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敢于斗争的精神。生:“何妨吟啸且徐行”与小序相照应。

师:“何妨”用反问语气表现潇洒。“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只顾风雨兼程”面对人生的打击和挫折,苏轼始终不败。就像在《老人与海》中说得那样“一个人生来不是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你却打不败他。”“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就是苏东坡。“吟啸”是一种闲裳心情,这是一种无比的镇定和泰然处之。其实人不只是在顺境中能成就自己,而在困境中更能成就自己。

生:“竹杖芒鞋”与“马”形成对比,说明作者是一介平民,远离了官场的争斗反而觉得更加轻松自在。

生:“竹杖芒鞋轻胜马”写了词人拄着竹杖,穿着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放之情。

师:“竹杖芒鞋”和“马”形成对比,比喻归隐生活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反觉一身轻松。封建士大夫所信奉的信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生:“一蓑烟雨任平生”有眼前的烟雨推及人生有力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雨我行我素的超然情怀。

师:我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任凭一生再遇到多少风雨都不怕。潇洒镇定中有几分倔强和抗争。就像高尔基在《海燕》中呼喊的那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要用出世的心情,去做入世的事业”苏轼怀着不追求世俗利禄的心情,能够做入世的事业,这才是真正的伟大。

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为过片,照应上文的“风雨”。上文作者被雨淋透,却只用了“微冷”,折射出作者一生经历坎坷后的一种从容。“山头斜照却相迎“写出了斜阳送暖照的景象,表现出了作者在历经个风雨的磨砺后的对自己晚景充满希望的旷达。

生:“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是转折之笔,刚刚还是风雨交加,作者笔锋一转,雨过天晴,作者以自然界的天天气变化之快、阴晴飘忽不定来暗示政治舞台上的升沉不定。

生:“相迎”一词写出了作者在饱受挫折与打击后仍能看到希望的心情。

师:这句话写出了作者觉醒后的一种真实之感,一种对世俗、人生的清醒和清醒后的淡然。它不同于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同于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经过了风雨的打击,感到寒冷时忽然看到了山头那西斜的太阳,心中马上有一种亲切、温暖之感。它比喻作者历经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因而晚景或尚平坦有望的社会人生感受。

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全诗最精彩之处,个人认为在这最精彩的诗句中最精彩之处是“归去”二字。单从归去这个词上说,作者不惧怕任何风雨,视风雨为无物,对世态变化,作者阴晴如一,给人一种“盛衰荣辱,有何足挂齿?利害得失,正可借这场瓢泼大雨清洗掉,一并来泯灭!”的超凡脱俗感觉,只是一心想要退隐、归去。而“回首向来萧瑟处”中的回首的是自己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所经立过的宦途风雨,作者因此发出感叹、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吧!

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作者在各种磨难后意欲隐居和旷然豁达的心情

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中微妙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然是寻常之景,那社会人生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呢?

师:回头看看自己平生所经历的打击和苦难,我悠然的走着自己的路,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在我的心中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无论打击,无论温暖,都不能干扰我,这是何等的超然和旷达。词人在《临江仙 夜归临皋》中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中,这应该是对“归去”最好的注解。

生:“风雨”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政治打击见怪不怪了,表达了一种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自己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的旷达心境。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的幸与不幸;要以一种旷达的思想去面对生命中的馈赠与灾难;要宠辱偕忘,超乎物外,活出自己的精彩。生:“风雨”二字既指途中的风雨,又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它告诉我们,无论人生路途中遇到多少困难,要相信一切都会归于平静。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正视生活带给我们的磨难,去迎接困苦,终究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体现出了苏轼思想中的佛家思想。“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说没有晴也没有雨,与佛家的“凡所有象,皆是虚妄”意思相近。表现出苏轼参透了宦海沉浮,认识到其实一切都是空的,没有风雨也没有晴。

生: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师:苏轼一生坎坷,仕途多舛,可面对人生挫折,他坦然处之。无论阳光灿烂还是风雨欲来,得也萧然,失也萧然。根源在于他的儒、道、佛思想已经内化为他的人生实践。人生得意时,积极入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生失意时,用道家无为、超脱和佛家空灵来排解。“有了东坡词,心中无难事”,人生即便遭遇再多的风雨,读过苏轼的词,都会变成一篇晴空。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遮蔽人生风雨的“伞”,撑开了一片笑看人生的晴空。今天正好是纪念“5〃12汶川地震”的一周年的特殊日子,在面对如此大的灾难和困难时,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勇敢、拼搏、不畏艰难困苦、笑对人生的精神不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吗?

感受: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同学们的发言相当精彩,整个课堂连贯、和谐,同学们都被这种浓厚的探究和发言氛围深深打动,发言十分积极、踊跃,整个课堂的氛围充满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我想这样的课堂效果得益于我们的课堂模式,那就是:在竞争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引入竞争。

四、拓展和延伸:

(一)苏轼的《定**》透着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那么他的作品是否都传达这种感情呢?

生:《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乡村生活的娴静、平和。

生: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就表明了在圆月之夜苏轼对亲人的思念还有一种美好的祝愿。

生: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传达一种乐观、自信。

生: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他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为国立功的情感。

(二)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说苏轼或他的词。生:他像一川江水,虽然有时遭遇风吹雨打,但一生波澜不惊;他所到之处,带给当地清凉的滋润;晚年他默默地归入大海。(注:风吹雨打 暗喻作者遭遇政治迫害;带给当地清凉的滋润 喻指他无论被贬至何处都把当地治理的政通人和;归入大海 暗喻他晚年看开一切寄情大自然

师:“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传》(林语堂)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五、课后巩固练习:课后请同学们写一篇周记《我眼中的风雨人生》

我知道,任何形式都必须依附于内容才会焕发它的活力。语文课堂改革最终也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备课是永无止境的,它需要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我在准备这堂课时,在我已经胸有成足、安然入睡时,却突然想到了高尔基的《海燕》中的句子“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其实它不正适合用在解析“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吗?

在各位同事的批评和指正下,我进行了自我教学反思:引导学生进行点拨时仍然缺少准确性和启发性;驾驭课堂旨在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条例性,而我的驾驭能力不够,导致课堂稍显混乱,这就是我最真实的感受。

2.苏轼定风波 篇二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苏轼《定**》

主讲教师:王玮

山东师大附中 “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 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 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 的好朋友。”

—林语堂

苏东坡是个沐雨吟啸 的漫步者,是芒鞋胜 马的逍遥客,是无雨 无晴的大智者。请完成作业:

自读第二册“读本”第38篇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第189页)

山东师大附中2015年3月

苏轼《定**》课标分析

本课相关教学指导思想及教学设计参照以下课程标准 第一,关于课程目标

“课标”所强调的课程目标之一是“思考、领悟”:“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鉴于此,本堂课的主要流程就是通过诵读带动学生的思考领悟,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谈到所读出的来的苏轼形象时,当有的学生理解不够准确时,以先学生自主解决、教师之后总结修正的方式来纠正错误理解。

第二,关于选修课的诗歌与散文教学

针对“课标”相关内容的第一、二、六条进行了教学设计:

第一条: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相关教学设计:课后作业为拓展阅读,趁热打铁,加强对苏轼其人的了解。

第二条: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

相关教学设计:读赏结合,以读促赏,以赏带读,具体到词语、单句的诵读,通过学生比读、教师邻读、学生反复读来充分咂摸词句味道。

第六条: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注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不要过于追求统一答案。

相关教学设计:仿写句子练习,意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用新颖的、个性化的称呼来为苏轼命名。

第三,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的评价 “课标”明确:“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考察学生的诗歌散文鉴赏水平。”

相关教学设计:课后作业为拓展阅读,不拘泥于课文内容,阅读效果评价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

后续相关作业为写相关随笔,这种个性化的文学体裁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苏轼《定**》教材分析

《定**》是鲁人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三单元第10课《苏轼词二首》里面的第二首。

本单元前言中明确了这一单元的鉴赏重点——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又是诗歌鉴赏的触媒,读者凭借它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第10课的第一首词是《水调歌头》,这首词因是初中所学,所以高中阶段对该词不做处理。所以《定**》是选读教材中所学的苏轼的第一首词。

该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通过途中遇雨这样一件小事,来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词作字面意思看似简单,但其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较大的理解难度。将这首词作为一课时的讲读文本是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在两篇讲读文本中《水调歌头》已学

第二、这首词所体现出来的苏轼的形象可以为之前学生已学已悟的苏轼形象作补充 第三、这首词的语言风格与以往苏轼的诗文不同

每四、由小事悟人生大道理的写作思路也可以让学生有所借鉴 鉴于以上教材分析,本课在设计上着重考虑了以下两方面:

一、选读文本以自读自悟为主,教师辅助点拨,不刻意拔高。

二、侧重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训练,设计相关教学环节——用文字描绘你心中苏轼的样子。

苏轼《定**》学情分析

本课开设在高二学年下学期,已完成五册必修的学习,其中学习过的苏轼的诗文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对苏轼其人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过的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沁园春长沙》等,对词这一文体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基于对作者、文体的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词时并没有太大的距离感。

本文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难度。学生此前对苏轼思想的理解止于他是一位英雄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高唱“大江东去”,歆慕“千古风流人物”;他是一位神仙——《赤壁赋》中畅想“羽化而登仙”,畅谈自己对宇宙人生的理解。《定**》所蕴含的是词人对待个人宠辱的态度,在经历过是是非非之后的达观和超脱。学生要理解到这一点既要有对苏轼生平的了解,又要有人生经验的体悟,更需要的是对文本细致的咂摸。学生在没有课前预习的前提下,用40分钟的时间体悟到这一层面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的点拨既要到位,又要适度,既要引领,又不能刻意拔高。

这首词是由道中遇雨这一件小事引发了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清新自然。这样的写作思路也可对学生的写作有所借鉴,而且语言风格也为学生所喜爱并易于模仿。同时本词不论从诗人形象的把握,还是对词句的积累,都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素材。

苏轼《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品味其内涵,并用准确的词句表述出来

2、能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鉴赏词人形象,并用准确的词句描述词人形象

3、能够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体味关键词句的内涵

【教学方法】

1、引导法: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诵读法:对关键词语能反复诵读,能过诵读理解深意 【教学时长】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读过一个“羽化而登仙”的神仙苏轼,也读过一个高唱着“大江东去”的豪杰苏轼,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词作《定**》,看看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

二、初读(达成目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1、学生自由诵读

教师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整首词两遍,尽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单生读,师生点评

提问: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得是否正确。预设:(1)“已而遂晴”:“遂”suì,只在“半身不遂”中读suí(2)“一蓑”与“烟雨”间连读好还是停顿好?

明确:稍作停顿,从词语间的意义联系上看,不是修饰“烟雨”,表示“披一身蓑衣,任凭一生烟雨”的意思

三、品读(达成目标:体味情感,鉴赏形象)

1、学生自由诵读

教师要求:继续来读,尽量地读出你理解到的情感,同时思考一上课老师的问题,能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

2、交流讨论

教师要求:我们一起交流,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谈。预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潇洒的苏轼”:

教师:结合着词作中的描写,展开想像,用三四句话描绘一幅苏轼雨中行吟图。(2)“悠闲的苏轼”:

教师:是不是无所事事的悠闲?

明确:对风雨释怀后的内心的优悠自在的表现(诵读体味)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1)“轻松的苏轼”

教师: “轻”是什么意思?竹杖芒鞋拖泥带水会比马轻快吗? 明确:字面意是“轻快”,深意是没有官场的纷扰而来的内心的轻松

(2)“无畏的苏轼”(诵读体味)

一蓑烟雨任平生。

“豁达洒脱的苏轼” 教师:“烟雨”是什么意思?用“风雨”替代“烟雨”行吗?

明确:“烟雨”是“风雨”的意思,象征着人生经历的苦难。不能替代,“烟雨”是指轻笼烟雾的蒙蒙细雨,而不是狂风大雨。用“烟雨”表达了对苦难的蔑视。(诵读体味)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旷达淡然的苏轼”

教师:(1)“归去”哪里?

明确:现实中无处可归,只能回归心灵。预设学生回答及教师点评 ①“归去田园”:苏轼在写完《定**》四年后,即1084年,重新回归官场,怎能说他想“归去田园”? ②“归去官场”:《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任知密州时所做,在词中也有“我欲乘风归去”的说法,怎能说他想“归去官场”(2)为什么说“无晴”,前文明明说了“山头斜照却相迎”

明确:虚写。所谓的“无晴”是指自己的内心已归于平静,风雨和晴天都已无所谓,达到一种宠辱不惊的境界。

(结合学生的讨论书写板书。板书预设:“潇洒、无畏、回归内心、豁达”)

3、写作练习

教师要求:同学们谈了自己所读出来的苏东坡,他或潇洒、或无畏、或超脱,无论是哪般,这就是属于你自己的苏东坡。林语堂先生曾这样描述过他心目中的苏东坡: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幻灯片展示)

请同学们仿照林语堂的这段话,写下你从《定**》中读出的苏东坡。(学生写作练习)(学生写作展示)

四、畅读(达成目标:背诵全词)

教师要求:让我们把《定**》中的苏东坡深深地记在心中,请同学们把这首词背过。

1、学生自由背诵

2、学生背诵展示

五、结语

一首《定**》,让我们再次领略了苏轼的魅力。如林语堂所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他的魅力能够感染你的十七八岁,更能启迪你的二十七八岁,震撼你的三十七八岁,还有以后、再以后。愿同学们课下继续用你们的心去感悟这位伟大哲人的思想和心灵。

六、布置作业(幻灯片展示)

“课下请完成作业自读第二册“读本”第38篇《苏东坡突围》(第189页)”

苏轼《定**》评测练习

1、本课课后作业设置拓展阅读:自读第二册“读本”第38篇《苏东坡突围》(第189页)

2、后续写作练习《苏子,我想对你说》

苏轼《定**》效果分析

《定**》是一篇选读文本,在教学目标设定之初,没有将目标定得很高。基于这篇词作是诗人形象的自我展示,且内涵深刻,因此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词人其人,能够背诵全文,达到积累名篇佳句的目的就可以了。所以从课堂问题设计到课后作业难度都不大,但难度不高并不意味着学生无所获,通过相关途径可以了解并肯定本节课学生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一、课后作业完成效果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是拓展阅读,作品是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阅读调查表明,学生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对苏东坡其人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对其诗文的阅读兴趣也有所增加;阅读过程中有熟悉的感觉,能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相关联想。相关阅读调查问卷如下:

1、本文最打动你的一处是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本文过程中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余秋雨笔下的苏东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上苏东坡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后续写作练习效果

在完成课后拓展阅读作业之后进行了一次写作练习,写一则随笔,题目《苏子,我想对你说》,字数不限。通过批阅可见,学生的文章情真意切,广泛引用苏轼诗句,对苏轼其人了解更为全面,不乏佳作。教师选取若干佳作进行了展示。

三、学生反馈

通过课下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多表示有所收获。学生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对词作的基本内涵理解了,并且能够背诵全文了。较少学生谈到自己诵读方面的收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本堂课在诵读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

苏轼《定**》观评记录

听课教师:山东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马艳文

优点:

1、教学设计:

①以一个大问题领起,贯穿全文,教学设计整体性强,问题明确; ②读赏结合密切,鲜明地体现出语文学科特点;

③诵读、鉴赏、写作多项基本技能得以训练,整堂课充实有效。

2、文本解读:

①文本解读细致,引导问题设计巧妙精准。

②文本重点难点语句解读恰切,相关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③预设充分,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做了充分地预设和相应点拨设计

3、课堂生成:

①教师较好地调动了学生诵读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师生配合较好,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②整堂课生成较为流畅,预设的重难点均落实较好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指导不足:难点之处应该大胆的讲,不能囿于“不讲少讲”的怪圈。如对“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学生对“回归内心”这一说法理解地并不透彻。

2、个别细节处理地太拖沓,浪费了时间。如“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断句,解决这一问题用了三分多钟。

3、应再加强诵读的比重,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自己悟出诗句的意味,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苏轼《定**》课后反思

《定**》这首词用一句流行语来说是“浓缩的都是精华”。这首词很短,正文仅62个字,可是却字字珠玑,句句深味,字面意思看似浅近,但要想摸透个中滋味着实不易。深奥的人生哲理、曲折的人生经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遥远陌生的。这篇课文究竟要让学生理解到一个怎样的程度,怎样去理解是本课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教学设计之初我先将这两个问题做了定位:

一、引导学生对文本理解到何种程度:自读体悟,教师点拨,不刻意拔高理解。

二、怎样去理解:诵读品味,读赏结合,不让语文味流失。

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以一个大问题贯穿始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从导入语的情境设置,到中间环节的穿插,到结束语的收束都以这个问题一以贯之,使整堂课设计浑然一体,不旁逸斜出。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能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能理解到怎样的程度就到怎样的程度,实在理解不透的,先将诗词背过。就像犹太人主张儿童要下“生吞之功”,就是说,不懂不要紧,先吞下去,将来有了社会经历,慢慢会懂的。这些记住的东西,将来一开窍,将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所以,本课设计对文本理解不做过高要求。

其次,尊重语文学习规律,通过读、赏词句来把握文本,把握诗人形象。边读边赏、以读促赏、以赏带读、读赏结合,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下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在课前预设中,感觉这种形式的品读可能比较松散,比较零碎,中间还要穿插教师的引导问题,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这一环节的流程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课堂生成上,个人感觉存在以下优劣之处。

1、能够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诵读,个别难解之处经过老师点拨后,能够用准确的词语口述或文字描述苏轼的形象;在诵读理解文本后能当堂背诵,学生背诵展示效果良好。但对于最后一句话“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解读处理得有些简单,因这句话的解读是由一位学生做答,答得比较准确,但其他学生不一定能真正地理解到位。

2、诵读充分,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通过诵读比较、点评、反复读等各种方式,使读贯穿整堂课,学生的诵读由一开始的不愿读、不会读转变为主动举手读、读出感情。整堂课没有设计齐读的环节,考虑到诗歌的诵读和理解是个性化的,不必统一。但整节课的诵读以单句读为主,没有全词整体诵读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感知。如果再加上教师的范读效果会更多。

3、预设充分,充分地估计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路及回答,师生配合流畅自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比如,对“一蓑”的理解不当,通过深究,彻底弄懂这句话的涵义。

4、教师引导问题穿插合适,基本上每句话的理解都以学生自主解读—教师问题穿插— 学生解答加深理解— 学生朗读体悟的流程一步步读出苏轼的形象。

3.定风波课堂实录 篇三

1、教师问:“提前预习了吗?”“预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感受:我感到代老师的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纵观全国名家讲课,多是直接切入课文,因为其教学艺术已经炉火纯青,无需修饰;我等讲课,多注重优美的导入这是两个不同的档次,代老师似乎已经步入了返璞归真的档次代老师问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是在了解学情,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教师问:“读了吗?”并让生1读生1读后,教师请生2评价生2说:“读得不错”教师追问:“怎么不错?”生2说:“读出了感情”教师总结:“字音、停顿都要关注,但最重要的是感情”

(感受:生2的评价太笼统,教师的追问非常及时,这个追问也为下面的主体环节作了铺垫过渡无痕)

二、结合全词析感情

1、学生诵读全词,思考作者感情

2、三个学生上台演板写作者感情

3、请演板的三个学生分别阐释在学生引原词句子进行赏析阐释时,教师随机引导,如“‘谁怕’改为‘不怕’行吗?”“‘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能‘轻胜马’吗?是客观情形的,还是其他?”“是‘穿林打叶声’淡然还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淡然?”

(感受:请学生演板,然后请演板学生阐释,这无疑是整节课的重点板书这种传统的形式在这里运用得恰当好处,更好的是让学生讲解作者的感情在这里,学生俨然是一个个小老师,在向其他学生讲解着该词的核心当然,如果仅仅如此,学生的水平还是在原有水平上打转学生的感受是粗疏的,还没有深入到文字中去孙绍振老师说:“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面对学生自以为的“一望而知”,代老师开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赏析的深水区

代老师的引导随学生发言而生成,直指文字本身他没有直接就抛出问题,而是依据学生的回答恰到好处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进行精彩的点拨:“‘谁怕’改为‘不怕’行吗?”“‘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能‘轻胜马’吗?是客观情形的,还是其他?”“是‘穿林打叶声’淡然还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淡然?”每一个问题或点拨的质量极高,都能启人心智,这使本环节避免了感情的空对空,上出了语文味由作者感情而辐射整首词的赏析,佩服!)

4、教师问:“有没有不同观点?”一学生回答:“乐观”教师引《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乐观”的注释“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进行引导,另一学生认为:“这是比乐观更高的境界”最后教师引导说出“达观”

5、学生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

6、一学生突然提出新的观点:“这是‘麻木’,因为苏轼受的风雨太多了”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另一学生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如果麻木,心必沉重,怎么会‘轻胜马’呢?”教师又引《谢安传》中“安吟啸自若”来进行拓展解读(感受:在三个演板的学生陈述完后,代老师极力激励其他学生谈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当一学生说出“乐观”时,听课老师都认为不错但代老师却引导学生分析其细微的不足,这一次,代老师引入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乐观”的注释进行引导,此注释一出,学生及听课老师联系作者此时的境遇,恍然觉得“乐观”不妥此处点拨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轻巧无比 代老师是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他在学生的诵读中了解到一个学生的理解时,便极力鼓励其大胆发表见解“麻木”一出,课堂横生波澜经验丰富的教师没有直接发表观点,而是鼓励其他学生辩驳由于前面环节的良好铺垫,另一学生的反驳有理有据,教师引《谢安传》进行拓展更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课堂允许误读,但教师如何对待误读,如何点拨则能显出课堂境界的高低 我深信,代老师一定还有更多的准备学生无论有什么样的见解,代老师的学识和技巧都能从容应对写到这里,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所以伊?尼?乌里扬诺夫写道,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代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这一点

整个环节极具生成之美,有大家风范,如行云流水,随物赋形)

三、知人论世,深入解读作者感情

1、教师问:“一件下雨的小事,怎么就体现了‘旷达’呢?”教师引导说要“知人论世”,并请一位学生介绍苏轼及本词的背景材料(感受:可能是我没有注意到,“一件下雨的小事,怎么就体现了‘旷达’呢?”问题出来之后,下面的课堂始终没有具体的回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2、教师提供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苏轼

①出示介绍“乌台诗案”②出示介绍苏轼在黄州的表现③苏轼当时喜欢陶潜的诗,如“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④出示《苏东坡突围》结尾,教师激情诵读⑤出示另一首《定**》,强调“此心安处是吾乡”

(感受:可能是教师太喜欢苏轼了,在这里教师进行了长时间的激情讲解,是否妥当值得商榷据我了解,在2010年4月,代昆鹏老师曾参加了“首届全国国学课堂教学·中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大赛”并获一等奖,他参赛的课题是《从苏轼到苏东坡》,可以说,他对黄州时期的苏轼了解甚多,故而想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让学生的理解提升一个层次可惜,教师出示的材料有些多,教师的讲解有些多,某些介绍事实上和前面环节有所重复所以,我认为这个环节是有问题的,如何更好的处理呢?我相信代昆鹏老师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

四、教师抒情小结

4.《定风波》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合作式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相比怎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多媒体板书)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多媒体板书课题:定**

二、写作背景简介→→→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①,以及题记(词前小字),了解《定**》的写作背景

提示:可以先请一位同学起来翻译词前的小字的含义。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已第三年。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多媒体板书)

过渡语讲解提问: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自?(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欣赏《定**》的视频录音,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

三、品读诗文,鉴赏形象

1.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录音,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

发挥想象思考:在本首词中,身处风雨之中的行者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即苏轼是怎样的一个人,他 有着什么样的形象特征)从词中找一下答案。→→→学生讨论完成此题。提示:此文属于开放式的设问,言之成理均可得高分。

明确:漫画式的一个老者,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

象。

(1)沉着(淡定)————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

徐行。“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2)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3)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4)旷达(达观)————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有几分禅意了)。

2.解读小序,加深对背景的理解(1)齐读小序。

(2)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多媒体板书)

明确: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3)具体分析

① 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② 地点:沙湖道中

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 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 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 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③ 天气:雨、晴。

④ 人物:雨具、同行、余。

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⑤ 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合作探究

(一)齐读上阙,回答下面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此题)(多媒体板书)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2.在遇雨时,行人及作者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 3.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1)狂风骤雨;

(2)同行:皆狼狈;

作者:独不觉、吟啸、徐行; 心态:闲适、轻松、自如、坦然的心态。(3)大意: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 态度: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超凡脱俗的人生观)。

(二)齐读下阙,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多媒体板书)

1.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提示:此题可以当成是一个话题作文,给你一段古文字,自己加以身体构思,望同学们给它拟出一个标题或者写一句简短的话,此问的含金量极高,能极大的展示出你们的语文修养。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讨论明确:(1)① 阳光总在风雨后;

② 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③ 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④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 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⑦ 打击只会让我们坚强。(要求学生记笔记,上述是写作“挫折”话题作文的最佳素材)(2)提示:联系诗人的生平,尤其是他的人生经历。

① “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②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③ 顿悟及启示: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

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五、信息筛选(多媒体板书)

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这首词作者通过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六、《定**》的思想内容

明确:苏轼在《定**》这首词中,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引用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一句话,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事 原则和豁达胸襟。(多媒体板书)

过渡语:苏轼的处事哲学彰显出诗人独特的人生价值取向,那种不被困难所打败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世所以的人去学习,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苏轼当作是一个硬汉子来敬仰。但我们有一句俗语可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苏轼这位有着侠骨柔情般的关西大汉精魄中去,了解诗人心中那份孤寂的情感,进入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那首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

七、课外延伸————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解析: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多媒体板书)1.课堂小结:

明确: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2.布置作业:(1)背诵《定**》。(2)预习辛弃疾词二首。教学后记:

5.2.5定风波教案1 篇五

教案(人教版必修4)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

①标题《定**》苏轼 ②苏轼生平简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文学成就:

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倾注了毕业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 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

在写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

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扩大词境,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

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有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如《进策》、《思治论》等,尤其是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除诗词文赋而 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 称“宋四家”,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

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不过,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

二、教师范读这首词 提醒:

1、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三、整体讲解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这几年,他内心当然有痛苦的一面,但他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定**》这首词是借“道中遇雨”一事来抒写作者的心境。

上片 :(“莫听”~“任平生”)开篇连用“莫听”“何妨”“且”三个词,使一个在雨中长啸,从容闲雅,且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自我形象跃然纸上。

从“莫听~徐行”意思是: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主人公既有的步伐,“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前行,视风雨为无物,表现得镇静、潇洒。

“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意思是竹杖芒鞋不可怕,只要你以此为乐,一样可以轻松胜过骑马,表现出几分倔强,几分抗争。当然这里的“轻”字另有含义,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也未可知。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不是写眼前景,而是写心中事。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这里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意思是不怕自然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能顶得住人生风雨,说明他自然、旷达。

下片:表现作者心境恬静,听任自然,旷达乐观的胸襟。“料峭~却相迎”:料峭的春风几丝寒冷,山头斜照、气候不定,隐隐地透露出作者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寒冷。但不管天气是阴是晴,政治风雨是寒是冷都听任自然勇敢面对。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回 头看看刚刚遇雨之处,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这里应该说是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呢?只有坦然面对。一个字“归”此时的主人公只想着“归去”,这里也许表现的是苏轼的忧乐两忘,祸福不惊的旷达,但也许表现了他身上的道家意向:退隐和逃离。因在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崇尚老庄哲学、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苏轼一生始终没有真的归隐过,这说明即使严遭挫折,他的基本思想还是儒家的思想观念,他的归隐,只能看作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里宽慰,表达他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语双关,表面是说自然气侯,实则说,人生风雨不 定,政治风雨不测,但他淡化了甚至无视所有风雨,无视处境好坏,无视官职升降,地位得失等,表现了他随缘自适、心境恬静、超凡脱俗的心态。

综上所述:这首词记叙的是主人公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作者洒脱,旷达的性格和胸襟。

需要提醒的是:全词从表面上好像是写自然风雨,但仔细体味,这里写的己经不是自然界的风雨,而是人生旅途中的风雨,怎样对待这旅途中的风雨人生,应该说我们从这首词里找到了答案。当然,苏轼的旷达胸怀,隐含着诗人 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他在《临江仙》中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在这首《定**》之前,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归隐的思想在他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四、重读这首词

五、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特点是:

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眼前的遇雨:可在雨中“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这是眼前景,但都隐喻着苏轼的经历,眼前的雨,喻人生的政治风雨;竹杖、芒鞋、喻苏轼被贬渔樵杂处,放荡出水;“酒醒”隐喻作者经历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

2、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道中遇雨本是生活中常事,但道出人生哲理:人世哪个不遇风雨,遇风雨怎样面对,应

该是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雨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超脱旷达。这些都渗透出他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通脱一系列的人生哲理。

六、作业

1、联系苏轼的一生探究他的旷达胸襟及超脱性格的由来,并讨论从他身上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和学生互动)。

苏轼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鬓微霜,又何妨„„”说明他是多以的渴望建功立业。《江城子》;“大江东去,浪淘尽„„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他在壮志难酬时还有许多感概。但宦海的**,仕途的坎坷使他不得不希望获得精神解脱,“归去”,可见也是自我慰藉的最好方式,“旷达”“超脱”的性格来自于“政治风雨”来自于对人生空漠的看透和体验。

从他身上应该学习他对待人生的旷达胸襟,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2、“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表现词人无惧苦难,听任自然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6.定风波教师版 篇六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本词导入。

(师)说起苏轼,我们很快就会想起学过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出自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站在长江边上,面对奔腾的大江,想到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他想到了谁呢?(生):周瑜。(师)他想到了周瑜这位年少有才而且早早就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年轻将领。想到自己已经早生华发,但是至今仍然功业未成,有了壮志未酬的感慨,所以他说“人生如梦”。那么,苏轼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在那里哀叹、满腹愁情的文人吗?难道这就是豪放派的真正风格或者是豪放派风格的全部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苏轼的另外一首创作于同一年的词--《定**》。

二、了解作者:

(师)苏轼,我们并不陌生。那么有哪位同学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呢?(提示:文学创作和人生仕途)

(生)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

在诗歌创作上,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他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尤其是他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除诗词文赋而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

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师)了解苏轼,我们还不得不了解他坎坷的一生。自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之后,就被朝廷委以重任。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以作诗“毁谤君相”的罪名,罪贬黄州。史称“乌台诗案”。可以说黄州只是他人生梦魇的开始。之后的苏轼又经历了他人生中两次起落。苏轼的一生都在与厄运做斗争,无论遭受怎样严重的政治迫害,也无论周围的处境是如何的举步维艰,他却始终能以旷达的心态泰然处之。本首词就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凄凉潦倒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这首《定**》就表现了苏轼豁达的胸襟和超然的心境。

三、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词。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完之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提示:一件事情应该有时间、地点、经过等等)

(生)大体上的经过就是苏轼与一些人同行,在途中遇雨,和他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余独不觉”,后来雨过天晴,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

2、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抓住“序”的内容,词前小序大体上告诉了我们诗歌写作的背景。那么词作部分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他的“余独不觉”呢?

(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吟啸且徐行”。

3、不惧风雨,在风雨中吟诗长啸,的苏轼给你的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从容。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潇洒。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豁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四、整体感知

1、苏轼在风雨中从容,镇定、豁达豪迈的心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下写作背景,思考一下作者面临自然风雨的从容镇定是不是有着另外的指向含义?

--这里的“风雨”既是指自然风雨,又是指政治风雨、人生风雨。作者面对自然风雨随意而安、泰然自若、也是其面对人生风雨随缘自适、心境恬静、超凡脱俗的心态的写照。

2、本篇文章其实就是用自然界的风雨来隐喻仕途风雨,并进而表现自己无畏也无累风雨的超然心境,那么文章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自然、乐观、旷达的胸襟呢?如果让你抓重点,上下两片各选一句,你会怎么选?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具体操作)(师)为什么是这句话?这句话是如何体现自然、乐观、旷达的胸襟的?这里的蓑象征了什么?(生)思考……(师)作者有一蓑在身,就能任凭那平生的烟雨淋湿。可是他身上有蓑衣吗?不是“雨具俱去”了吗?这里的蓑到底指哪里有蓑衣?(生)心中有蓑衣。所以这句话是写眼中景还是心中事?(生)心中事。(师)那么他心中的蓑衣是什么呢?(生)理想、人生态度。(师)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师)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在遇到雨之后,才能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风雨的潇洒镇静,顶得住人生风雨的倔强抗争。一个“任”字豁达、豪迈,潇洒、乐观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具体操作)(师)如何理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山头斜照正相迎”,明明没有雨了,怎么能说“也无晴”呢?

(师)“也无风雨也无情”书上解释的意思是“风雨的天气和晴朗的天气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在现实生活中,在物质世界里能能一样吗?(生)不一样。(师)肯定不一样,对不对?如果一样就不会出现“同行皆狼狈”了。那是什么没有差别呢?(生)心中没有差别。(师)正因为在心中没有差别,那就是不在乎这些风雨。

(师)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这里的“归”该如何理解呢?“回首向来潇洒处”回过头来看曾经的遇雨之处,这里的遇雨处实际上指的是什么?(生)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师)反思的结果是什么?(生)归去。(师)归向哪里,才能真正做到风雨、晴天毫无差别,真正不在乎这些风雨呢?(生)归于自己的心灵。(师)这恰恰能解释东坡为何不去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只有求得心灵清净才能得以解脱。一个“归”字就把旷达的心态和隐逸的意向表达出来。

(总结)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首词。词中多次写到了雨。――首先写到大雨“穿林打叶”之雨(自然界的雨);然后写到了“一蓑烟雨”(人生中的风雨),最后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心灵天空无风无雨)。我们发现无论是自然风雨还是人生风雨,作者始终能无视风雨的存在,以一种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泰然处之。

五、个性阅读

(师)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了“风雨本客观存在,苏轼却视而不见,偏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获得的心灵慰藉难道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吗?那么你同意苏轼对待人生风雨的观点呢?如果不同意,你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

(总结)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六、艺术特色

(师)刚才我们谈了那么多的“风雨”,现在回过头再来看看文中的风雨的含义

--表面上指的是自然风雨,实际上指的是人生风雨,宦海风雨。

那么这种写法叫做什么呢?

--隐喻寄托。这篇文章正是以整体性隐喻寄托的方式体现了诗词的意境美。

既然这篇文章的风雨还象征着人生风雨,那么,我们从人生的角度来看,这篇词似乎还有着另一番的解读。同学们能不能找出词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自己理解下的哲理性的含义。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

七、朗读指导。

(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感情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读这首词,我想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就让我们放声朗读吧

(朗读指导)首先要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烟雨

其次我们要读出节奏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最后还要读出情感,感情把握是否到位,要看轻重音的处理。无论轻读重读,长读短读,升调降调都是为体悟情感服务。

探讨:哪些词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该怎样读?

--譬如说“何妨……平生”,应该读得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学生自由朗读、找学生起来试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背诵。

(师)有句话说“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不管我们赞不赞同他对待风雨的观点,但他面对厄运豁达、乐观的心态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愿我们都能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用快乐和信心拨开云雾,撑起一片灿烂的晴空。

八、作业:朗读并背诵全词

九、板书

童蓓蓓

上一篇:《不一样的卡梅拉》读后感100-400字范围下一篇:猎头和候选人沟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