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井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共7篇)
1.老君井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一
提高不大。我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面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息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调整结构的需要。我县经过“八五”和“九五”期间的高稳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仍有50%的农田属中低产田,这部分农田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特别是坡耕旱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弱,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另外,我县虽已形成县级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牵头,乡镇农科站和畜牧兽医站为载体,科技示范户为触点的农业服务体系,但在服务过程中仍于产中指导为主,对产前的市场预测和产后的流通指导较少,无法提供给农民超前市场信息,农户难于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虽着力建设了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没有贮藏、冷冻、周转条件,交易完全处于自然成交,同时据调查我县70%左右的农产品无固定的交易场所,均为占道经营或市场外零星交易,已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尝大流通的需要,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由于市场体系建设不适应当前结构调整需要,对农民起不到引导的作用。
四是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据农业普查,全县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97.9%,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农业科技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16%,低于全省0.19%的平均水平,同时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中,大部分属于产中服务型人才,缺乏综合性、多学科方面的知识,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农技服务机构设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特别是乡镇农科部门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更为简陋和落后,难于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五是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亟须提高。近几年来,我县着力实施“无公害行动计划”,但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业主认识不到位,仍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重点,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消费观念尚未改变,优质优价难于体现,致使农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
六是涉农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我县虽扶持建设了一批粮油、茶叶、木材、果品、畜产品、药材等涉农龙头企业,但这些企业多数体制不活,经营管理不善,部分面临破产倒闭,无法有效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涉农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还无法有效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七是农业投融资体制不畅,结构调整的资金不足。农业结构调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和开拓农产品市场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一些种养大户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低。由于我县耕地相对短缺和劳动力严重过剩,使得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成为阻碍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
三、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
我们认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进行客观的分析,获得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第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涉及到区域布局、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涉及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二,目前整个国民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居民的就业、收入和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农产品尤其是食品的需求增长缓慢,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乡镇企业进行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安全生产,提高发展水平,需要一个过程。第三,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前几次调整相比有很大不同。一是农产品供需形势不同。前几次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供求总体上偏紧的背景下进行的,整个农产品市场是卖方市常这次调整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现在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化和多样化要求;三是调整的主体不同。过去结构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而现在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种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现在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是一种立体式的调整。因此,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复合型的,要求比过去更高。
(二)今后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工作重点
工作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侨乡、品牌优势,走“农业稳县”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优、调特、调名、调强为突破口,以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思维、科技化的手段、城镇化的战略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巩固粮、油两大基础产业,提升烟、林(果)两大支柱产业,拓宽畜牧、茶叶两大骨干产业,培植药材、香料、野菜等新兴后续产业。扶优扶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突破加工业,打造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投入,努力把腾冲建成绿色农业经济强县,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工作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在全县树立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念,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工业、旅游业、实施城镇化战略等结合起来。二是坚持市场引导,结构调整要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不能盲目调整,造成新的积压和卖难。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把市场需要和本地的优势结合起来,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四是坚持品质第一,从种子开始一直到加工、销售,层层严格把关,确保我县生产出优质农业产品。五是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自主权,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尊重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在培植新兴产业上,坚持走示范带动的路子。
工作要点:扎实抓好“124688”工程。
实现一个目标。围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这一目标,实现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5%以上,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50元。
依托两个资源优势。一是依托国内外市场和国内外资源;二是依托腾冲丰富的资源及区位优势。
抓住四个机遇。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二是抓住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盛民族文化大省和打通南亚和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机遇;三是抓住中国入世后农产品具有激烈的竞争优势;四是抓住市委提出的两极带动的机遇。
重点抓好六个新突破。一是在农业生产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即加快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有新的突破;即:对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扶持上有新的突破;以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上有新的突破;在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上有新的突破,在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申报认证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在建立无公害农产品专柜上有新的突破;在发展订单农业上有新的突破。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有新的突破,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监督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体现优质优价;抓好烤烟生产,加快发展茶叶、畜牧、经济林果和渔业,扩大农民增收领域;调整农业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把优势产品做强做大,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四是市场体系建设要有新的突破,在第三期城市建设中,要规划建成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农产品专业市场,同时,完善、规范固东、芒棒、中和等农产品批发市常五是劳动力就业有新突破。要加大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变,向城镇转移,拓展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六是在全面实施科技兴农上有新的突破,即进一步开发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坚持测土配方施肥,完善和提高我县的旱作节水农业,现代农业立体栽培,现代设施农业的空间,在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运用上开创新的局面。
建设八个优质农产品基地。一是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即在不同的海拔区建设热区优质软米、特色饵丝专用米、糯稻与优质粳稻、优质大麦、荞麦、优质高产专用型饲料包谷等基地;二是优质油料基地,即在巩固和提升油菜产业的同时,开发我县特有的木本油料(红白花油茶等);三是建设无公害、有机生态茶园两个,即清凉山、高黎贡山生态茶园;四是优质烟叶基地;五是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在稳步发展生猪的同时,重点发展肉牛、奶水牛、黄山羊、肉鹅、山桂花密等优质特色畜产品,上市交易肉牛1万头;六是优质中药材、香料基地,大力培植以草果为主的香料作物6万亩,新植以茯苓、重楼、厚朴、山楂、柯子为主的中药材;七是优质林(果)基地10万亩;八是特色农产品基地,2005年种植木薯2000亩,山葵300亩;同时巩固和培植蔬菜(开发高黎贡山野菜)、干(水)果、花卉、甘蔗和水产业。
建立和完善八大体系。即良种推广、农产品安全监测检验、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农业科研教育、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保障、农作物病虫害及畜禽疫病防治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等八大体系。
(三)、当前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结构调整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农产品市场和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滞后,信贷等支持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各地干部克服困难,有所作为;要通过细致的工作,把政府的决策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
2、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在稳定粮食总产、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改革耕作制度,开拓农业发展的新空间。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被破坏,严格控制基本农田农转非,做到稳定粮食政策和基本农田面积,确保人均占有粮食400kg。目前在粮食面积调减较多的情况下、更要重视粮食问题。为此,要在加强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加工转化和专用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使之尽快形成自己的农业优势。
3、结构调整与参与市场竞争的关系。要认真研究农业的比较优势,对于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要通过改良品质、提高质量和深度加工等措施,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要大力发展,增加总量,拓宽市常要抓紧清理和整顿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的产品。
4、结构调整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关系。建立科学准确、反应灵敏和运转高效的农业信息体系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当前,一要加大农业
0万元。
5、大麦、果脯、酒类、荞麦等加工,我县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开发潜力大,县政府应预算30万的贴息引导企业发展基金,农业局负责无公害原料基地建设,引导企业申报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认证,按公司+基地+农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政府办企业转向引导企业创办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建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6、畜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省委、省政府提出5—10年内把畜牧业建成一个大产业。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并由生产优势向加工优势,创汇优势、网络优势转变,为我县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建议:五年内建成年出栏5—10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县,实行舍饲管养,大田种草10万亩,实现产值2—3亿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400—600元,以满足保山保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需要,年产4.5万吨的规模,具体措施是:①建饲养能繁母牛20头以上的专业养殖大户2000户,每户补助贴息2000元,计400万元。②建养牛示范村40个,每村养牛户达100户,每户饲养能繁母牛3头以上,每村建一个冻改点,每村扶持4.5万元,计180万元。合计580万元,县财政分两年补助200万,县农业局分2—3年向国家、省争取项目资金解决380万元。
7、建议农业信贷由支持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流通等多样化的市场主体转变,向支持无公害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通过信贷杠杆作用引守龙头企业走专业化、深加工、大流通、外向型的发展路子。优先支持农企业在季节收购、技术改造、市场营销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需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有偿无偿资金,扶贫开发项目中的财政资金和工业发展资金等重点投入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突破隶属关系,所有制界限。行政区域界限,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
8、建议县财政每年应安排5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资金,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调整补贴重点,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按照适当集中,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扶成长项目的原则,主要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用于以良种为主的重大科技推广和新技术开发;用于优质和专用原料基地建设;用于受冲击较大的敏感性农产品、专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于市场信息等体系建设。县级各部门要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农业。各乡镇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本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稳县战略。
2.老君井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二
实践证明, 财政支出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用十分重要。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生态建设, 抗灾救灾, 扶贫开发以及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 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另外, 农业的发展在税收方面也需要政府的扶持。目前,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在政策取向、政策组合、政策手段运用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政策作用和政策潜力也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一、财政支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支出政策, 主要方式是投资、补助、补贴等, 一类是税收政策, 主要方式是轻税、减免、退税等。在支出方面, 中央财政现有直接支持“三农”资金15大类, 包括基本建设投资 (国债资金) 、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农村中小教育支出、农村卫生支出、农村救济支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这一口径是目前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支出最大的口径, 基本涵盖了中央财政支持“三农”的各个方面。
在税收方面, 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一直实行轻税和税收优惠政策。自1958年全国人大颁布《农业税征收管理条例》以来, 农业税一直实行增产不增税,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前的1999年, 农业税的实际税率为2.5%,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后, 农民的整体负担大幅度下降, 2004年中央又出台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减免试点。与此同时, 国家财政对特定地区和特定群体实行社会减免政策, 对受灾地区和农民实行灾歉减免政策。在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和出口退税上, 国家财政对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实行进项抵扣政策, 对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实行优先退税政策。此外, 国家财政还通过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 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通过利用外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并且政府大力推进农村改革, 主要是支持农村深化改革, 促进理顺农村经济关系, 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补贴等。
二、中国现行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 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形成
近年来, 国家财政各项支农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用于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没有增加, 反而有所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前, 该比例在8%以上, 最高为10%以上;而2000年以后, 基本上是在8%以下, 2005年更是降低到7%左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近3年来出现了徘徊和下降。尽管, 这几年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 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 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 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 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二) 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
集中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 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 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发展政策的多目标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 又要考虑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因此, 一段时间内或每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同时确定多个目标, 即使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 但政策目标仍呈多元化。具体到每个农业职能部门, 当年的工作目标也是发散的。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针对每项政策目标设立、分配。第二, 体制转轨的不完全性。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都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 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 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 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 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目前最突出的是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和农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 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三) 高效、规范的支农机制没有形成
尽管这些年,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也在管理中引入了诸如公式法、因素法和专家评审制度, 但由于资金分属各个部门管理, 各部门对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不同, 加上运行环节多, 过程长, 管理成本高, 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形成, 导致资金到位率低。挤占挪用现象普遍, 违规违纪现象在各部门、各领域时有发生, 除此之外, 农业国有事业单位机构臃肿, 国家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业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 “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严重。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三、完善中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
(一) 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财政支农的界定是以市场是否失灵为依据, 而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和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农业是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为此, 应根据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适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 适当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 遏制其占GDP、财政总支出、财政收入等比重的持续下滑, 保持投入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中“黄箱政策”保留支持空间 (8.5%) 和“绿箱政策”条款对农业进行保护和补贴。
(二)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推动农业产出的增长, 农业产出的持续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政府增加财政支农的力度。有关研究表明, 农业科技投入的边际回报率最高, 农村教育投资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次之, 农牧户自身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最低。因此, 在中国财政支农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根据WTO的规则和公共财政的要求,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方针, 可考虑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力争由现在的11%提高到本世纪末的15%, 农业科技推广投入比重由目前的30%~40%提高至50%以上;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比重可提高到8%, 基本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适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 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 调整财政支农方式, 灵活运用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
根据国际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取向, 改进补贴方式, 减少对中间环节的间接补贴, 增加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 提高财政政策效率;农业补贴同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挂钩, 鼓励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注重对农业保险业务亏损的补贴, 强化农业保险防灾补损职能, 支持农业保险业务的全面展开。注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和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除价格补贴保护外, 利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多种手段,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税收杠杆的利用, 通过启动免征农业税政策和其它税收优惠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利用财政投资融资手段优化农业信贷体系, 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摘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们要准确把握农业发展新趋势, 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财政支出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用十分重要, 针对中国现行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财政支农工作提出了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调整财政支农方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财政支农,财政补贴,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于国安.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业财政工作[J].财政研究, 2004 (5) :18-20.
[2]胡德仁, 刘亮.加入WTO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目标定位及政策选择[J].财政与税务, 2002 (7) :8-10.
[3]朱海洋.“入世”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取向的思考[J].财政与税务, 2002 (9) :69-74.
[4]刘斌, 张兆钢, 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3.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篇三
展政策,试验示范样板以及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市场营销情况等。
具体参观了蒙自农业科技示范园,蒙自万亩石榴园,通海蔬菜基地、蔬菜保鲜、蔬菜市场体系建设以及通海县农业局蔬菜示范基地,易门县2000亩蔬菜基地以及蔬菜真空预冷保鲜体系建设,泸西兰天公司彩椒基地,罗平油葵、万寿菊、脱毒姜基地以及慷葆绿色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
采取看听的方式,看:主要是看基地、看规模、看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看新品种试种情况。听:主要是听取当地党委、政府介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扶持政策、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效益情况,听取农业部门介绍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情况以及如何引导农民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情况等,从总体情况来看,通过参加这次县委、政府组织的考察,大体了解了外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法,在思想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受到了很大启发,得到的体会很深,进一步的了解到我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地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于鞭策农业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调整工作思路、在结构调整中注重“实”字上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同时已感受到压力很大,俗话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这是摆在农业部门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应学习借鉴的经验
1、重规划。针对“两广”夏季蔬菜因气候炎热而难予栽种的实际,为做到合理安排作物及播期,打好时间差,获得较好的种植效益。蒙自、易门、通海、罗平都分片区实行了总体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例如,罗平县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区域优势,合理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形成了城镇、城郊,坝区、河谷槽区,低热河谷槽区,山区、半山区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带,使农民的人力、物力资源得予合理配置,建立名特优新品种开发—冬早蔬菜—养殖业三位一体的产业带。另外,他们在规划上都是围绕市场需求,着眼于大中城市,一定程度地缓解了供求矛盾。
2、真投入。在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选择的关系,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的关系,以特色求市场,靠优质服务占领市场,显得极为重要。例如,易门县为确保蔬菜产业的顺利发展,政府投资300万元先将冷库建立起来给老板租用,现正在考虑逐步将产权有偿转让给老板。通海县为鼓励菜农建大棚,政府实施了农户每建一亩大棚补助3000元的政策,对年营销量1000吨、5000吨、万吨以上的大户都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从总体情况看,在扶持上他们都是采取扶两头,一是对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政府都安排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扶持;二是对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户和企业都在政策(税收)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3、新机制。产品生产出来后,总是要通过营销环节进入市场,如果机制不活,就会形成产销脱节,寻求不到市场。通海县在这一方面做得较为灵活,采取县里面设立蔬菜协会,由科技人员、行政人员、老板和菜农组成,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然后再按片区分设若干个专业协会(合作社),这样就把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个环节都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有关行政部门只是履行引导、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整个市场风险都由协会来自行承担,真正做到了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市场经济体制已初见雏形。
4、强科技。科技是一个产业的重要支撑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产业的发展更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离不开职能部门,从考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一是相关部门给予积极的配合,二是乡级农科人员全部用于抓结构调整项目落实,技术指导和相关咨询服务,保证了学有所用,技术专长得予有效发挥,三是大胆的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如通海县每年都将引进200—300个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四是给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创造空间(我县至今还无高级职称人员),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他们研究在一线、指导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使一些新品种很快就得予推广。
5、引龙头。每个产业的发展总是需要龙头来带动,这在考察的几个县当中各有千秋,蒙自县是围绕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吸引龙头企业(走进来)→带动产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易门县是先请进来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带动产业规模发展→满足市场需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引龙头时,有关部门(农业、科技、乡镇企业、招商局、地方党委、政府)通力配合、共谋发展,竭尽全力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龙头企业留得住、得发展。
6、抓“实”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一旦规划出来后,就得结合实际分步实施,不能随心所欲违背市场规律和脱离实际,想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这样就会乱了阵脚。从通海、蒙自、罗平、易门几个县实施的情况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选准了主导产业后齐上阵抓落实,使之发展一项成熟一项,形成了一个县上领导亲自抓、乡(镇)领导主持抓、农业部门具体抓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扼制了只听见唱功、而不见做功的现象滋生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间。
二、体会和收获
这次考察,通过看了外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与我县的现状相比后感受很深,在找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接触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从中也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取得了一些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思想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虽然我县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在主观上我们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是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的,敢想、敢闯、敢试、敢干的精神仍处于低迷状态,通过这次考察,外地在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思想新、起点高、步子稳的做法给我们农业部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为今后的工作找准了方向,明确了定位。
其次,领导重视,真抓实干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外地在抓农业、扶农业上是有思路、有行动,在巩固原有产业、做强做优现有产业、打造延伸产业链方面切实做到了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在“实”字上作文章、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把“一个产业,一个责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个配套政策,一个实施单位,一个考核办法”的产业路子落到了实处。
第三,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每一个产业在起步时总是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科学的引导,由于现阶段大部份农户还受一些老观念、旧思想的束缚,市场经济意识淡溥,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还很低。因此,发展项目一旦确定后,政府在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同时,相应承担了一定的风险,首先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通过一段时间的逐步引导,循序渐进,使群众主动树立参与意识,分步朝着市场化方向运作和发展。
第四,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正确处理好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的关系,科学指导与尊重农民选择的关系,这是结构调整的客观所在,由于农民常期受到“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和“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旧观念束缚,从考察的县市情况来看,每个产业在起步阶段都会受到一些阻力,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是,他们始终做到了给予投入,用于构建基础设施和实施试验示范,做出真正的“样子”给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切实抓住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要素,加大投入,扶强扶优。
第五,突出重点,巩固产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终落脚点。各地因自然条件、群众基础、经济基础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选择产业,突出重点上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跟着别人“屁股跑”,因此,在优化发展产业的布局上,各自有各自的重点,但总的都是遵循一条原则,就是“围绕市场调结构,突出特色创市场”。另外,在产业的发展上,都注重两个字,就是“巩固”,在巩固原有产业、培育后续产业方面的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三、今后工作建议
通过到外地去看现场,听介绍,应该说,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更新,作为农业部门深感压力很大,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实施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对今后如何工作谈五点建议。
(一)落实规划,确保措施到位。县委、政府已制定出了《西畴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县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的与乡(镇)配合,围绕大规划制定小规划,上下衡接,形成互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抓好落实。坚决杜绝只见规划不见措施,或是说“只见唱功,不见做功”的现象发生,一旦如此,产业结构调整将会与外地的差距越拉越大。
(二)加强配合,确保工作到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部门与部门间、部门与乡(镇)间,部门、乡(镇)与农民间的协调配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引导,向他们贯输市场经济理念;二是要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科技水平;三是要搞好服务,提供市场信息,真正使农户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四是逐步以县或乡为单位建立行业协会,实施管理、技术、信息、营销一体化服务,逐步树立协会驾驭市场的意识。
(三)试验示范,确保技术到位。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种植品种,这是获得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作为农业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只有不断的引进新技术和围绕市场需求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才能获取种植业的有效价值。对试验成功推广的品种加大技术指导力度。起步阶段就要确保在农户面前推广的成功率,这样才能够取得农民的信任,从而实现顺利推广,获取效益。
(四)强化规模,确保资金到位。产业散、乱、杂、小,在我县还较为突出,形不成规模,难以体现出效益来。为此,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进程中,应在规模上下功夫,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产业一旦确定,必须集中资金进行投入。可以借鉴外地的一些经验,就是扶两头,一是政府给予农户一定的扶持,因为一个产业在刚起步时,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将这些风险都转嫁到农户的手中,很容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所以,可采取政府已承担部份风险,取得农民的信任,从而推动产业发展。二是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给予一定的扶持,以确保得予顺利推广。
(五)引进龙头,确保产销落实到位。从外地的经验来看,有先发展产业吸引龙头的,有先引进龙头来发展产业的,从我县的情况来看,以产业来吸引龙头较为适合,因为,没做出什么东西来天天喊引进龙头企业这对我们结构调整很不利,搞半天可能会两手空空,从而与外地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只有做出点实的东西来,才能吸引一些龙头企业进来。另外,对龙头企业、农户和营销户要有激励机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样就不会造成生产和营销脱节,反而还会促进结构调整的进程。
4.老君井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四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历程,效果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既是一个历史性话题, 也是一项现实任务, 调整合理与否, 这是关系到“三农”事业兴衰的关键所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先后进行了六次调整, 因此, 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七个时期:
1 农业产业结构混乱阶段: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以前, 由于政府实行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和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 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使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粮食产量持续走低, 农村居民温饱难以解决, 更不能满足对城市的供给。1952年粮食收购只增加了11.6%, 而销售却增加了44.7%。到1953年, 国家粮食收购计划只完成了80.1%, 而粮食销售同比增加了31.3%, 供需缺口达40亿公斤。再加上1959年——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 使得农业生产雪上加霜。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条件下, 农业各部门比例严重不协调, 主要表现为种植业所占比例过大。
1978年, 农、林、牧、渔各个部门的产值分别为:80%、3.4%、15.0%、1.6%, 种植业所占比重是其他各部门的四倍。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十分不合理, 最为突出的是, 重视粮食作物生产, 而严重忽视经济作物生产。全国种植业播种面积中, 仅粮食作物所占比重高达80%, 而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所占比重不达20%。除种植业外, 其余三部门内部结构均不合理, 其中, 全国猪牛羊肉总供给中, 猪肉占94.3%, 牛羊肉只占5.7%;全国水产品总供给中, 天然生产占73.9%, 人工养殖占26.1%。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 劳动力资源充足, 森林、草地、湖海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此时的农业产业结构与这样的国情极度不相符,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和劳动力等其他资源的浪费, 从而限制了农民增收的范围, 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这一时期农业发展非常缓慢。
2 增量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阶段:1978-1984年
针对改革开放前农业产业结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及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转变, 1979年中央指出:“要有计划地逐步改变我国目前农业的结构和人们的食物构成, 把只重视粮食种植业、忽视经济作物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的状况改变过来。”同时强调, “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 认真抓好棉花、油料、糖料等各项经济作物, 抓好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实行粮食和经济作物并举, 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以“决不放松粮食生产,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为调整目标。从此, 拉开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
1978—1984的五年期间,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9.07%, 各部门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57%、13.28%、10.29%、12.24%。以种植业为主的不合理结构开始向各个部门全面发展的合理结构转变, 1978年农、林、牧、渔各部门产值比为:80.0%、3.4%、15.0%、1.6%, 到1984年调整为:67.92%、5.69%、20.18%、3.83%。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粮食作物占相当大比重的状况得到改善,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减小, 但粮食产量却逐年增加, 平均每年增长5.06%;而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逐年增加 (具体情况见表1) 。这充分说明农业产业结构的初步调整使得农业各部门比例趋于合理, 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 农业总产值增加, 农民收入提高。这一时期,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与此同时, 随着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实施, 农民对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自主经营权, 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 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劳动生产率提高, 粮食产量连年增加, 再加上粮食的大量进口, 粮食供应量大幅增长, 缓解了国内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3 非农产业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1年
经上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粮棉生产总量连年增长, 再加上大量进口, 到1984年, 粮棉生产由供不应求状况转变为供过于求的过剩问题开始显现。1985年, 国家改粮棉统购为合同定购, 意味着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与此同时, 连续几年的“卖难”问题大大打击了农民生产粮棉的积极性, 粮棉播种面积也随之减少, 粮棉生产总量大幅下滑, 分别由1984年的40730.5万吨、625.84万吨下滑到1985年的37910.8万吨、414.67万吨。而其他多数经济作物如糖料作物、油料作物、特用作物及肉、蛋、奶、渔等农产品的生产仍处于供不应求状况, 结构性过剩成为第二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诱因。
1985年, 中央明确指出要“抓紧粮多棉多的有利时机,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 并提出将以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粮棉集中产区的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林业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倡导发展养殖业和其他经济作物, 利用行政手段将不适宜种粮食的耕地退耕还林、还牧。诸多政策的出台, 标志着中国开始了又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这一时期, 粮棉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以粮棉为基础的农产品价格仍不断下降。粮棉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动幅度较大, 生产徘徊不前;肉类、奶类、禽蛋等畜产品产量逐年大幅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收入差距加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明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4 产量、质量、效益相统一阶段:1992-1997年
到1991年, 粮棉生产的结构性过剩问题明显暴露出来, 农产品价格不断下滑, 农业生产效益不断下降, 从而导致1991—199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下降, 年均下降1094.93千公顷和29.5万吨。但是, 粮食持续减产导致1994年粮食结构性短缺, 粮价又迅速攀升, 导致通货膨胀。
为了增加粮食供给, 抑制通货膨胀, 1992年, 国务院指出“要以市场为导向, 继续调整和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把扩大优质产品的生产放在突出地位, 并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抓紧抓好”。1993年, 中央特别指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开始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 并要求“要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 优化品种结构, 使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这就标志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单纯注重产量开始转变为质量、产量协调发展和突出农业效益的新阶段。
从1995年以后, 农业连年丰收, 农副产品供给日益增加, 过多农产品的供给迫使农副产品价格全面下降, 通货膨胀的状况得到控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由倾向植物性食物转变为更加青睐动物性食物, 再加上需求拉动和价格刺激, 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 畜、牧、渔业比重不断上升, 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由于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实质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5 基于市场需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阶段:1998-2003年
1997—1998年, 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跌, 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增幅逐年下降, 甚至出现负增长, 是最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诱因。以往时期,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解决的关键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追求的目标是增加农产品总量。而这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更为复杂的背景:居民日益变化的消费结构;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走向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中国加入WTO。
1998年,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农业发展状况作出了“粮食和其它农产品大幅度增长, 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 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的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 中央将把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的“战略性调整”作为这一时期的工作重心。
1998—2003年, 我国耕地总面积大幅减少, 而且缩减的净耕地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 粮食播种面积也在缩减, 截止2003年, 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到15亿亩以下, 这是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 粮食作物的占比达到65.2%, 蔬菜、瓜类作物的占比高达13.3%;农业总产值中, 农、林、牧、渔业的占比分别调整为50.1%、4.2%、32.1%、10.6%。这一时期,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4-2014年
2004年初,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 并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关键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为此, “一号文件”中提出了9个方面、22条具体措施, 其中重点指出要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 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这是我国在加入WTO后,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应对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新形势下,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必要举措。
2004—2014年, 我国粮棉油糖、果菜茶、水产品、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全面快速发展, 品种和品质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 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更趋合理, 集中体现在农民收入、农业产量显著增长。这一时期, 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 连续四年超过1.1万亿斤;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 连续五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由于这次调整是着眼于长远和未来战略性调整, 将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并对我国“三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7 农业产业结构主动调整阶段:2015年-至今
2015年, 农业部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基于2004—2014年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和农民增收“十一连快”的良好势头, 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高起点上的主动作为、主动调优。
最近一轮调整中, 明确指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两稳、两增、两提”。其中, “两稳”是指稳定粮食产量、稳定粮食产能, 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自足、农产品绝对安全放心。“两增”是指农民增收、农业增产, 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和农业综合素质提升。“两提”是指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使农业生产由增量为主转变为产量、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由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式”生产真正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式”生产。
参考文献
[1]熊德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关键、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6) .
[2]傅沂.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路径依赖研究[J].经济问题, 2008 (01) .
[3]钟怀宇.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及调整方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04) .
[4]刘媛媛.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及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05) .
5.老君井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五
一、合理调整农业布局, 立足区域优势,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实质上是对生产能力的调整, 是生产能力在各种农产品之间的重新分配, 最终目的是实现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 只有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形成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的区域产业结构,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有力的地位。各个地区必须选择最具本地优势的农产品加以重点扶持重点发展, 使资源、技术、区位等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当地条件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 注重改进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维护和提高产品的信誉, 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和销售区域, 并不断增加产品竞争能力, 努力开拓新的市场, 使区域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充分发挥和逐步扩大, 并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最终形成各具特色又互为市场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 从而使各个地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都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二、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大庆市农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以合理开发、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 以生态农业经济建设为重点, 以农业生态工程为手段, 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为载体, 逐步提高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在今后的时期, 大庆上下应着力实施“四大生态农业经济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百亿斤粮食生产基地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 同时, 充裕的粮食也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因此, 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几年来, 大庆市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作为提高粮食产能的重中之重, 实施了抗旱保收田、农机合作社、生态环境建设三大工程。形成了较完善的集农业科研、培训、推广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紧紧围绕优化品种, 提高质量、注重效益、定单生产。大庆市的龙凤将相当于全区三分之一的土地, 以承租反包的形式, 通过发展招商农业, 建设了龙凤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让胡路、萨尔图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千亿斤粮食产能目标, 大庆市决定实施“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规划”, 到2012年将粮食产能提高到50亿公斤以上, 以全省5.5%的耕地实现10%的粮食产能。
2、畜牧业继续平稳发展, 占据第一产业的“半壁江山”
大庆市是在草原上兴起的石油城市。大庆草原是松嫩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大力发展畜牧业, 把粮食主产区同时建成畜产品主产区, 把当地生产的粮食通过养殖业转化成肉、禽、蛋、奶、鱼等高价值产品, 改变农户单一经营种植业的生产方式, 推广种植业和养殖业复合发展, 不但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而且可以缓解粮食卖难问题。2000年制定的《关于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 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是:围绕把畜牧业建设成农村经济“半壁江山”的目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 依托资源优势, 加快科技进步,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素质, 加快畜牧业向现代产业、外向型经济的转变进程, 推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由过去的以“奶牛为主导, 家禽、生猪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变为“以奶牛为主导, 特色畜禽、生猪、家禽三足鼎立”的局面。
3、以实施无公害、绿色产品基地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经济工程
目前, 黑龙江省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大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大庆市上下的共识。2000年以来, 大庆市在寻找农业出路, 确定产业方向过程中, 他们进行了广泛考察、深入比较, 最终确定了“粮经济向牧经济转变, 特色向绿色升级, 种养向加工延伸”的思路。全市紧紧围绕杜蒙伊利集团为龙头的奶牛养殖加工、大庆金锣集团为龙头的生猪养殖加工等主要产业链, 加强政策扶持、基地建设, 搞好利益连接。并制定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若干意见》, 积极为金锣、日月、吉泰、伊利等龙头企业争取省配套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大庆市目前已成为全省拥有绿色和有机食品品牌总数第一的城市。大庆市的绿色食品共参加香港、上海等地的展销活动6次, 有11个产品荣获中国农博会金奖、最佳产品包装设计奖。在天津、上海、广州分别成立了华北、华东、华南3个绿色食品销售中心, 并在全国建立了130多个销售网点。
4、特色旅游观光农业基地的建设
所谓观光农业, 就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 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 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 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 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大庆市对发展观光农业进行了规划, 重点建设“两廊一带”, 即着力打造“东、西干线”旅游农业长廊, 和发挥沿松嫩两江和“乌双”两河形成的湿地、湖泊及自然人文景观优势, 建设沿江、沿河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让胡路休闲观光带建设了向荣葡萄采摘园区、三胜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红骥牧场蔬菜棚室园区等;银浪生态园是集采摘、垂钓、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区, 占地面积6000亩。今年该区还将开发建设科普示范区、农业科普示范区、湿地观光区、特色美食区、疗养别墅区、商务接待中心等, 使这里成了市民的后花园。通过具体的规划, 大庆市预计在2011年, 使观光农业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 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
三、建立起具有大庆特色农业结构新体系的构想
今后, 全市农业调整总的思路是:依托资源优势, 面向市场, 坚持突出比较效益, 发挥区域特色, 实现规模推进的原则, 把结构调整和实现增收, 发展农业产业化, 加快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重点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 优化区域布局, 培育优势产业, 提高农产品转化水平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建立起具有大庆特色, 适应小康社会建设要求的农业结构新体系。
1、优化农作物品种和品质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和大庆市的资源条件, 在确保全市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合理确定粮经饲比例。即在稳步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同时, 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 形成“三元”种植结构, 2010年要达到30∶40∶30, 基本形成较为合理的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 按照口粮、加工专用粮对粮食不同品质的要求, 扩大优质水稻、专用玉米, 青贮玉米和优质小杂粮生产, 坚持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的路子, 继续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
2、加快畜牧业发展
充分发挥大庆市的资源优势, 把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以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改良为重点, 加快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以推进规模化、规范化为重点, 提高饲养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以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 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加强畜禽良种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为重点, 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坚持区域布局、规模推进的原则, 重点建设好六大牧业基地。重点建设好奶牛、生猪、肉牛和肉羊、肉鸡和蛋鸡、大鹅、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等六大牧业生产基地。
3、突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 建设高标准的绿色食品示范带, 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组织实施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谷子、水稻、绿豆、胡萝卜、红干椒、马铃薯等18个种养业绿色食品基地, 以肇源、杜蒙为重点, 建设绿色特色食品示范带, 积极扩大绿色食品品牌群体规模, 抓好有发展潜力的名特优产品的绿色品牌申报和认证, 加速特色产品向绿色、有机食品的转化升级, 成为全省重要的绿色食品开发生产基地。大力开拓绿色食品销售市场, 以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为依托, 以大庆绿色食品经销中心为主体, 建设好大庆绿色食品专业批发市场, 健全销售网络,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销售手段, 增强大中城市市场开拓能力。
4、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大庆市观光农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基于其目前的情况, 政府要重视加强规划与指导, 把观光农业规划区的建设视为一项新兴产业和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之一, 应在人力、资金、技术、政策上适当倾斜, 投入资金建设硬环境, 配以优良软环境。同时, 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资金投入,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为观光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宏观管理、组织机构、财政政策等领域, 通过技术支持、合同规范、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贸易许可等各种手段, 为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层面上的支持。
发展观光农业旅游要在政策法律的指导下进行。众所周知, 观光农业涉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包括土地、水体、山林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整合。因此, 观光农业涉及面广, 各种形式的农业旅游, 都应该依法进行, 在当地区域内纳入相应的管理机制, 得到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这是观光农业有序经营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摘要:本文阐述了合理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并从大庆市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立足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的成效。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的重点。
关键词:生态农业,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杨军:黑龙江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考[J].理论探讨, 2005 (6) .
[2]周文、王炜:关于推进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3]赫修贵:把黑龙江省建成亚洲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J].世纪桥, 2009 (3) .
[4]卢秉福、周艳丽、张紫鑫:黑龙江省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3) .
6.老君井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六
关键词:灰色关联法,偏离—份额法,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以及各部门内各生产门类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指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调整农、林、畜牧、渔业及其内部的组合比例和相互关系以及现代农业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使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佳的动态过程。
滇中地区主要是指云南中部以昆明为核心,半径约150—200公里左右包括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四个州市组成的行政辖区。随着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不断发展,国家“桥头堡”、“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提出,如何使经济圈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基础条件等优势,建设西部具有较大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城市群,将成为区域在“十三五”期间必须要考虑的重大问题,而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将对于整个经济圈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
1、构建数学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法(GRA)是基于灰色系统相关理论的一种多因素分析方法,是由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对《云南统计年鉴》中各个地州市的农、林、畜牧、 渔业产值数据进行收集,将滇中城市经济圈2004—2013年的农、林、牧、渔的总产值作为特征比较序列,记为A0={A0(2004),A0(2005),…,A0(n)};将各年份中的农、林、 牧、渔业产值作为相关因素序列,记为Xi={Xi(2004),Xi(2005),…,Xi(n)},i=1,2,3,4;采用极小值法对特征序列和因素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次求差序列,公式为 Δi(n)=|A0(n)-Xi(n)|,Δi(k)= (Δi(1),Δi(2),…,Δi(n))。
再次计算关联系数。
在n时刻,特征比较序列A0(n)与因素序列Xi(n)的关联系数Ri(n)可由下式计算:
其中:M,m分别表示各个 Δi(n)绝对新式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ρ 称为分辩系数,本文取0.5。
最后求解灰色关联度,关联度是各子序列与母序列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的平均值。
2、灰色关联计算结果及分析
基础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初始值表1。
根据 Δi(n)、Ri(n)的公式计算得到关联系数表2,具体如下。
再根据表2的数据计算灰色关联度得到结果(0.9002,0.6417,0.8878,0.8207)。
综上所述,在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中,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影响最大的是农业种植业产值,其关联度为0.9002,其次依次是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和林业产值,关联度分别为:0.8878、0.8207、0.6417。因此在滇中城市经济圈中农业种植业、牧业对对城市圈农林牧渔产值关联度较大,说明两大产业部门收入对总产值贡献较大、效益最好。 而林业、渔业与总产值关联度相对较小,十年来所占比例不大,表明其在滇中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 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以制定产业发展长期扶持政策为主。
二、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是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把区域经济的增长量分成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Ni)、结构偏离分量(Pi)、竞争力偏离分量(Di),四者关系为区域经济增长Gi= 份额分量Ni+ 结构偏移分量Pi+ 竞争力偏移分量Di。
根据偏离份额法测度模型,本文以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作为参照区域,选取时间范围为2004—2013年,其中:2004—2008年为第一阶段、2009—2013年为第二阶段,通过比较2004—2013年时期内滇中城市经济圈农、林、 牧、渔总产值经济变化与参照物经济变化的偏移量,来分析区域内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优势部门,评价滇中经济圈内农业产业结构竞争力的强弱和优劣,最终确定农业四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1、数学模式
滇中城市经济圈农、林、牧、渔总产值为X,全国农、 林、牧、渔总产值Y作为参照标准,在经过一段时期[0,t]的发展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将发生改变。设经济圈产业被划分为i(i=1,2,3,4)个,则Xi0表示经济圈第i产业初期经济量,Yi0表示全国第i产业初期经济量,Xit表示经济圈第i产业末期经济量,Yit表示全国第i产业末期经济量。
设R、r分别为在[0,t]期内全国经济增长率、滇中经济圈经济增长率,则Ri表示在[0,t]期内全国第i产业经济增长率:Ri=(Yit-Yi0)/Yi0,ri=(Xit-Xi0)/Xi0;以全国第i产业占总量的份额将滇中城市经济圈第i产业规模标准化得到:Xi0′=(X0*Yi0)/Y0。
设在[0,t]期内经济圈第i产业的增长量为Wi,Wi=Ni+ Pi+Di;Ni=Ri×Xi0';Pi=Ri×(Xi0-Xi0');Di=Xi0×(ri-Ri); 总偏离度PD=Pi+Di。
2、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公式,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计算得出下表3中相关指标,具体如下。
(1)总体偏离情况
由表3可知,滇中经济城市圈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总增长量Gi全部增长且为正值;2004— 2013年各部门的增长水平基本上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其相对增长率rj— Rj除第二阶段中林业其相对变化率为-0.5983,明显滞后于全国增幅水平外, 其余时期发展良好。
从总偏离度PD计算结果看在2004—2013年期间负值产业部门占一半以上说明经济圈农、林、牧、渔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总增长量Gi数据显示林业从-169.37增长到3.62,渔业从-58.51到6.55,说明林业、渔业虽然基础比较弱、比例小,但两大产业发展迅速,正逐步缩小与全国水平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实施了“桥头堡”、“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圈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提升空间相对比较大。
(2)结构偏离分量Pi分析
2004—2013年农业、渔业Pi均小于0,说明经济圈内农业、渔业的结构落后于全国水平,两大产业结构不平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圈经济的发展;林业从第一阶段的-395.38到第二阶段的0.49,与区域全面建设“森林云南”、 加大特色经济林种植息息相关。
(3)竞争力偏离分量Di分析
2004—2013年农、牧、渔业竞争力偏离分量Di>0,研究表明,与全国相比滇中地区在发展农、牧、渔业具有一定的区位竞争优势,也是近年来农、牧、渔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林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由第一阶段的正值变成第二阶段的负值,说明目前经济圈林业竞争力在消退,因此,如何转变发展模式,将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林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1、打造滇中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根据滇中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农业资源,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为方向,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同时引进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上下游产业协调、产业链联系紧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最终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新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特色品牌+ 科技创新+ 协整发展”。
2、滇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增加烟草、香料、油料、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加强对云药、云茶、高原果蔬、高原薯业等高原农业的宣传,大力扶持绿色、有机食品深加工、保健食品、以天然药物提取物为主的生物化工及现代医药;林业方面稳定大宗出口果品面积,搞好高原山区的立体开发,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牧业方面扩大生态养殖规,推进畜牧品种改良,同时建设集加工、储藏、冷链物流、产品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渔业方面在不破坏水体环境的前提下,大规模发展区域优势特色鱼种养殖。
3、转变发展模式,增强产业竞争力
滇中地区农业应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培育绿色、有机食品知名品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以国外市场为导向,围绕出口创汇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的品种,组织农副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的生产和加工,加快外向型高原农业的发展;发展以采摘、观赏、休闲、农家乐、教育为主的观光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未来形成以“生态农业为基础, 创汇型农业为突破口,都市农业为亮点”的滇中农业发展新模式。
四、结论
第一,滇中地区农业、牧业对城市圈农林牧渔总产值关联度较大,林业产值与总产值关联度最小。第二,滇中地区总体增长势头良好,从竞争力偏离分量指标看农、牧、渔业与全国相比具有一定的区位竞争优势,但从结构偏离分量指标看农业、渔业的产业结构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水平。 第三,滇中山地多,地形错综复杂,气候多变,同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比较复杂,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调整政策时应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田燕: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
[2]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
[3]陈烦、周祖竣: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湘西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
[4]陈英基:基于博弈论的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分析[D].兰州大学,2008.
[5]张若雪: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成都市产业结构分析[J].北方经贸,2013(10).
[6]谢心庆、许英: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4).
7.老君井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七
1 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1.1 农业资源丰富
潘集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北部, 面积600 km2, 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 是淮南国土面积最大的区, 区辖11个乡镇、街道, 人口44万人。潘集境内原煤探明储量37亿t, 是安徽乃至全国第一煤电大区、能源新区, 境内有七大煤矿、三大电厂。潘集区境内沃野平畴, 物产丰富, 素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誉。全区耕地面积3万hm2, 建立了优质粮、精细菜、养殖业、豆制品四大基地和农业科技园, 农业产业化水平逐年提升。区委、区政府正以推动科学发展、加速潘集崛起为主题, 以“2345”提升行动计划为抓手,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开放兴区、民营富区、统筹建区、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 加速潘集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资源大区向工业强区、城市郊区向北部新区的转变, 建设淮南煤电化三大基地的“主战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1.2 塌陷区土地面积较大
潘集区目前沉陷水面逾533.33 hm2。塌陷区地面高程在海拔18.6~22.5 m, 田集街道塌陷区主要位于泥河以北, 重点涉及转塘、杨集、潘庄、秦庄、李圩、刘龙6个社区。已修复塌陷区土地利用是中心区水面养殖, 湿地种植水生植物, 外缘坡地种植粮、菜、果、林和发展畜牧业, 传统的修复方法使得塌陷区系统结构未尽优化, 恢复效益提升迟缓。
1.3 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潘集区制定了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 具体见表1。先后实施了丰收计划、沃土计划、星火计划、种子工程、菜篮子工程等, 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已建成6 666.67 hm2优质粮基地、2 666.67 hm2蔬菜基地、3 333.33 hm2水产养殖基地、50万只蛋鸡饲养基地、全省最大年产1 200万袋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等。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 平牧公司已成为“全市十大龙头企业”, 其产品被省农委命名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佳益米业公司生产的优质大米和小杂粮被省粮食局及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省放心粮油”称号, 被省农委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淮南市农业大区潘集区认真开展农业抗雪救灾和春季生产科技服务工作, 保障了潘集区及全市的生产自救恢复。
1.4 区政府加快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大提升
2013年, 区政府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民生工程, 加以推进。区财政拿出100万元以奖代补, 鼓励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同时,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力争完成土地流转2 666.67 hm2。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产学研合作, 利用科技优势, 把对接的27个项目, 打造成潘集区现代农业的品牌, 形成潘集区的现代农业模式。瞄准市级、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目标, 充分发挥潘集区优势, 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延伸农业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 积极培育一批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1~2个省级龙头企业, 扶持2个以上农业主导产业, 培育2个产值达1 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争创2个市级以上农业示范小区、5个以上农产品品牌。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结构调整不平衡
农产品大路货多, 精品、名品少;原始或简单加工的粗产品多, 精深加工品少。农民就业过于集中在农业, 导致农业经营规模小, 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滞后, 限制收入增长。截至目前, 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只是在数量关系上做文章, 尤其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仍然在年复一年地发展低质大路货品种, 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的趋向日益加重。
2.2 现行政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
一是价格政策。目前没有完善测量的标准及手段, 无法实现优质优价, 影响了粮食结构调整。二是信贷政策。农业结构调整需要资金的投入, 由于信贷抵押制度及其严格的审批标准制度, 通过乡镇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目标考核政策。目前一些地方在结构调整中, 有意识地将某种产业、产品总量增减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 搞强迫命令, 侵犯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4,5,6]。
2.3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潘集区土地流转处于自发阶段, 缺少有效的市场机制, 缺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流转信息不畅, 思想上不够重视, 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 自发性、随意性、分散性和盲目性很大。流转协议多为口头协议, 即使进行书面协议, 内容也过于简单, 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4 农民不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
当前我国农业还处在以农民为主体的产业经营当中, 农民既是生产者, 又是产业的经营者, 我国的家庭经营还是一种小农式的分散经营, 农户的投资能力弱, 经营规模小, 经营方式落后, 不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在结构调整中, 农户不仅对资金投入负担不起, 对新技术把握不住, 而且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信息, 最终造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严重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快发展中介组织。中介组织不仅可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而且能够把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更直接、有效地带给农民, 还能够解决单个农户资金不足、经营规模小的问题, 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3 推进新形势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3.1 创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制度
为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 潘集区架河镇改变以往思路, 以“百果园”探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出三步走战略。一是“葡萄园”先行先试, 科技助力占领市场高地。经过前期土质分析及品种测试, 该镇帮扶杨集村种植能手流转土地逾6 hm2用于葡萄栽植, 配备农技人员全程跟踪, 提供技术培训、农残检测、信息服务、政策咨询等全方位服务。采用新型栽培模式, 培育出优质葡萄粒大甘甜, 在2013年9月上市时, 以平均高出市场价20%的价格依然被抢购一空, 成功占领潘集市场高地, 葡萄园创收近350万元。该镇积极扶持懂技术、会经营的种植户为标杆户, 着眼于科技帮扶, 辐射周边农户, 共同探索农产品转型、质量升级、农产品推介。二是“流转园”善行善试, 政府红利化作润农春雨。该镇大力推进土地流转, 促使土地向大户集中, 2013年完成土地规模经营面积800 hm2, 土地流转率达到22%。该镇争取更多产业扶持政策, 加强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融合, 扩大畜禽规模化发展, 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 搭建平台创建西瓜交易市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逐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安排出专项资金30万元, 以奖代补, 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采摘园”厚积薄发, 产业延伸链条枝繁叶茂。为充分挖掘农业产业潜力, 引导产业链由一产向三产延伸, 该镇计划以西瓜、酥瓜、葡萄等主导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 加强同当地旅行社的对接与合作, 发掘和开拓瓜果采摘游路线3条, 并结合架河沿淮武庙等村小河鲜农家乐饭店、“三洼一湖”特色垂钓, 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7,8,9]。
3.2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评价体系和农业生产质量监督体系, 推进优质农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制定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 为实现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提供良好的政策保护;建立中介组织, 发挥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功能, 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在融资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 努力发展二、三产业。
潘集区2012—2013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提出4点要求:一是开拓创新, 扎实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二是迅速行动, 确保完成秋收秋种工作;三是突出重点,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四是加强领导, 强化各项保障措施。
3.3 坚持以市场导向为驱动, 构建合理的农产品购销体系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使资源流向适应市场需求。因此,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指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并且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
对此, 潘集区架河镇力冲“销售洼地”助农产品出“深闺”。一是培树“订单农业”。发动辖区内13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积极走出去跑市场找项目, 把订单领进门, 积极寻求与省、市知名食品企业对接, 给农户吃下销售“定心丸”。二是夯实“政府调节”。指派专业人员分析市场利弊, 合理调节大小年, 指导应季栽种品种及规模, 避免扎堆上市, 实现收益最大化。在大力发展西瓜、酥瓜种植的同时调整每季1~2个新品种、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发展, 带动全镇形成规模种植和销售。三是牵线“销售能手”。农业部门利用活跃在农产品交易市场上的经纪人具有信息灵通、熟悉市场、市场应变力强、善于把握商机的特点, 加强与其联系, 建立“农产品经营能手库”, 目前库中共有36人且在不断更新增加中。合作社及时推介该镇农产品, 扩大销售覆盖面, 提升架河农产品知名度, 双向互动成功实现了小产业与大市场的成功对接。四是探路“网络团购”。该镇立足农村产业调整, 挖掘农产品销售新途径, 着力提升主要农产品西瓜、酥瓜的深加工率, 探寻深加工率高的新品种, 拟发展杨集自酿葡萄酒等特色产业链, 谋求良好的品牌效应, 为日后招商引资及农业产业纵向发展积聚力量。
3.4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大技术支持, 推动农村经济规模的扩大, 而且能够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因此,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潘集区将规范潘集酥瓜设施栽培生产技术, 提高标准化种植生产技术水平, 增强潘集酥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促进酥瓜产业的健康发展, 并为下一步申报潘集酥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下基础。目前, 潘集区酥瓜种植面积达1 000 hm2, 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酥瓜生产专业村及生产基地, 酥瓜栽培时间从12月到翌年8月, 上市时间从4月底到11月初, 平均效益逾9万元/hm2, 酥瓜种植户户均增收4 000元以上。另外, 从2012年开始, 潘集区高湖村开始试种富锌稻, 效果良好。2013年, 高湖村把富锌稻种植面积扩大到逾4.67 hm2, 通过富锌种子育苗, 并施用富锌肥, 即便在2013年夏季特殊的高温环境中, 秋季富锌稻仍然获得了让人满意的产量。从前期检测结果看, 富锌稻米产品高出普通稻米1倍以上的锌含量。水稻的产量也比普通稻米大幅提高。以当前价格计算, 富锌米的市场价格达到15元/kg, 生产效益良好, 种植户可以实现增收。目前收割的富锌粳稻属晚稻品种, 达到150 d的生长期, 而一般的水稻生长期只在130~140 d, 生长期的延长, 使富锌粳稻的滋味更好, 营养也更丰富, 更受到市场欢迎。
3.5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构建农业产业化区域格局
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支持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 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 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 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 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
2013年潘集区高皇镇“连线成片”构建农业产业化区域格局。一是沿淮一线蔬菜产业带, 蔬菜种植增加到666.67 hm2, 重点建设安台、段湾为中心的韭菜、西红柿专业村;二是沿泥河一线水产养殖, 充分利用水产资源, 发展养殖水面333.33 hm2, 重点打造赵岗、苏咀水产养殖专业村;三是中间片蔬菜基地建设, 力争面积增加到1 066.67 hm2, 建设大集萝卜专业村、孙岗莴笋专业村, 龙窝、民主叶菜类专业村。在各村成立蔬菜专业组织, 初步形成以协会、合作社为主导、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新模式和集中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格局, 培育2~3个较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省级以上龙头企业, 打造淮南“小寿光”。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淮南市潘集区是一个农业大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 多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随着当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必须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通过分析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该区农业生产实际, 提出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对策, 以期为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对策,安徽淮南,潘集区
参考文献
[1]张建军, 陈永宁.对甘肃酒泉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J].西部金融, 2009 (12) :50-51.
[2]程艳平, 王岩, 李成福.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 2011 (6) :251-252.
[3]王平, 李正功, 李正汉.潘集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1) :360-361.
[4]宋真真, 高明芳, 史向群, 等.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33) :16411-16413.
[5]朱显岳.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3) :513-517.
[6]熊德平, 冉光和.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 23 (6) :442-446.
[7]闫素珍.临河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1) :6-8, 18.
[8]全洪友.桂林市雁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7) :384.
【老君井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08-06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08-0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7-27
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情况思考07-06
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19
老君堂村“阳光村务、诚信计生”材料10-19
洛阳老君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10-18
丽江老君山景区森林防火扑火应急预案11-04
农业产业投资报告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