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2024-10-10

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共8篇)

1.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篇一

艺术上,朱自清的散文以漂亮、缜密著称。漂亮,指笔触的细腻、描写的生动、画面的优美;缜密,指构思的精巧、结构的严谨,讲究谋篇布局。朱自清与冰心同以文字优美闻名,冰心善抒情,朱自清善描写,在描写中抒发感情,在诗与画的交融上达到高度的成就。在朱自清之前的白话散文中已有游记和写景文。但那些写景文只是感叹“景色绝美”,“景色真是好看”,还不能以语言为工具画出山水景致的状与色。而朱自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创造了情景交融、诗画一体的意境。在当时新旧文学的激烈斗争中,朱自清以模范的白话美文起到了向封建旧文学示威的作用。

朱自清散文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美。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朱自清有一双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而这种发现常常又是有他自己独到之处的。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出发,朱自清十分强调对客观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从不苟同别人而强调亲自体味。他常能突破一般思索的框框,另辟新径,独出心裁,使作品产生一种超尘拔俗、不同凡响的力量。他常在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如《绿》是描写梅雨潭的,朱自清对这里的景色有独特的感受。他撇其形而取其色,显示出观察、描写角度的独特。绿是一种颜色,可视而不可触。但在作者笔下,绿简直像有了魔力,绿得幽深,绿得静美,绿得嫩润,绿得明媚,绿得令人神迷心醉。作品中有这样的描写:“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接着,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色彩——绿,作了丰富的比喻和联想。将梅雨潭水的颜色、涟漪、光泽以及柔嫩、纯洁等各种形态,活脱脱地描绘了出来,临末,还送给它一个圣洁高雅的名字——“女儿绿”。写到此,作者的感情真是柔美到了极点, 可以看出作者已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化在这一潭绿水中。用了一连串奇特的想象、比喻,写尽了绿的千般风韵、万种姿容。然后又用情感的涓涓细流来浸润冲激读者的心灵,创造出优美深远的意境,触发人们共同的美感,使读者也不能不跟着作者一起心驰神往,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读着这样的散文,确实令人叹服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文中用的每个比喻都是那么贴切,都给人以十分丰富的美的享受,使人感到既有一种逼真传神的形象美,又有一种清新宜人的情趣美,还有一种细腻入微的技巧美。朱自清散文的美还表现在结构的匀称和完整上。

他的散文篇幅大都比较短小,多则千把字,少则三五百字,真可谓惜墨如金。作者欲在极经济的篇幅中构思作品,因此,他十分重视结构艺术,讲究篇谋布局,并善于对素材进行去粗取精的提炼和选择,从而疏密相间、详略得当、虚实结合地表现主题。如《荷塘月色》,全文共1500字,格局不大,境界却很深。全篇以时间为顺序,从作者在心绪不宁静的夜晚出游荷塘写起,到游归结束,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随着作者足迹的或行或止,视线的远近高低,用移步换影的方法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像行云流水一般,达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可贵境界。结构文章的同时,作者又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巧妙的安排,没有平均使用笔墨,平铺直叙,而是略写与详写相结合,既有大笔涂抹,粗线条的勾勒,如第二自然段;又有工笔细描,精细入微的描摹,如作品的第四、五、六自然段正面描写荷塘月色的部分。作者按照观察的角度,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选择了一系列最能表达他心绪的自然景物进行绘声绘色地描写。先写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次写月色,再写荷塘四周的环境、景物,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恬淡幽静的荷塘月夜景色,从而烘托出作者寂寞惆怅、孤独苦闷的心境。《背影》的结构也十分精美凝炼。作者抓住瞬息间的生活感受,以最令他感动的父亲的背影为行文线索,用诗的具象方法来构思作品, 将父亲这一瞬间的形象——背影加以诗化。文中四次提到背影,背影的多次出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包含了一次比一次更深浓的感情。第一次是开篇点题。第二次是写父亲过铁道为作者买桔子,是全文的重点,用笔较重。作者怀着对父亲的无比深情,具体而细腻地刻画了父亲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时,虚带了一笔。第四次是作品的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篇末的背影把通篇的情感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平淡一语,既和篇首形成呼应,又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悲思。作品到此戛然而止,曲终情在,令人久久回味。从以上不同的几篇作品中可看出, 朱自清的散文笔触开阔,挥洒自如,看似笔墨放纵,不守成法,却活而不乱,从不逾矩,在不经意中见法度,在自由中见规矩,把放松和严谨、自然气势和艺术匠心完美地结合起来,显示出驾驭作品的功力。

2.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篇二

一、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的口语化特色

(一) 独具谈话风特色, 给人亲切自然的感受

亲切和自然是朱自清的作品中的语言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美学境界, 也是他进行写作时孜孜以求的美学目标。他不赞成用教师的口吻来进行散文创作, 因为那样会拉大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所以, 在他的作品中, 他总是将读者视为自己身边的亲友, 用谈话式、拉家常的方式娓娓叙谈, 营造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 使我们在他营造的浓郁生活气息中发现美的真谛。在这种亲切自然的语言风格背后, 是朱自清先生本人完美人格的自然流露和充分渗透。朱自清先生性情温和宽容, 是他的同事或者学生口中温文尔雅的学者、诗人和至诚君子。正是这种诚恳的人格修养为他的散文作品充满的亲切自然风格奠定基础。

比如, 朱自清散文《儿女》中在描写自家吃饭的情景时, 是这样写的:“接着可又你要大碗, 他要小碗, 你说红筷子好, 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 那个要稀饭, 要茶要汤, 要鱼要肉, 要豆腐, 要萝卜……”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向读者扑面而来, 让读者感到由衷的亲切和自然感, 甚至会引发对自己家庭生活的联想, 这样, 就达到了拉近读者和作者心理距离的效果, 给读者带去更好的阅读感受。

(二) 保留口语的鲜活生动和幽默风趣的特点, 给人纯正朴实的心理感受

口语来源于生活, 而生活是光怪陆离的。所以, 口语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体现着本色的、原生态的生活化形态, 极其富有表现力和新鲜感。所以, 朱自清一贯主张践行口语化这种写作主张, 保存生活语言的生气和活力, 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促使生活语言的纯净化和优雅化。他在进行散文创作时, 关注时代、社会和个人对雅俗观念的变化, 致力于将生活中的俗语和雅语融合起来, 争取达到雅俗共赏的纯正又朴实的美学境界。当然, 这样与朱自清先生极高的文化素养和与知识分子长期交游的生活经历分不开。

比如, 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这篇散文中, 朱自清写到:“我们最要紧的还是看着自己, 看着自己的孩子!谁也不是上帝之骄子:这和昔日的王侯将相一样, 是没有种的!”这种雅俗共赏的例子不枚胜举, 形成独特的口语化艺术风格。

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的情意化特色

(一) 善于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作者善于在散文中穿插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达到促使散文的语言呈现出艺术的美感的效果。这种极妙的手法使其散文作品更富有感情色彩, 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荷塘情景时写道:“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借用渺茫的歌声来对缥缈、悠远、似有若无的荷花的清香进行侧面描绘, 营造出动静相宜, 虚实相生的氛围和艺术效果。而在后一句中, 作者将荷塘中光与影的浓淡比喻为用小提琴演奏出的名曲旋律, 为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烘托出温馨、幽雅的氛围, 使人身临其境一般沐浴在荷塘月色下, 进入朱自清精心营造的独特诗境中。

(二) 擅长通过炼句来实现情意化风格

炼句是散文写作者极为重要的一种写作技巧, 能最充分的体现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文化底蕴。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 我们总会折服于他精妙高超的炼句技巧。比如, 在《匆匆》这篇散文中, 为了表达作者自身对于虚度时间的无限惋惜和彷徨无奈, 朱自清通过炼句, 将句子形成精妙的排比句式, 虽然每一句只有五六个字, 而且多半只有问没有对答, 但是却能在通篇几百字的文章中体现自身思绪的几经变化。在文章中多用“燕子”“微风”“轻烟”等词语, 体现出的和谐统一的韵律美更是能够表达心中微妙的心绪, 使整篇文章自然地表情达意。由此, 朱自清的炼句技巧可见一斑。

三、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的风趣化特色

(一) 通过风趣的语言表现事物可笑的本质

风趣化是朱自清在进行语言创作时与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之处, 是其散文语言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色。朱自清能通过风趣的语言将某种现象和其本质之间的矛盾展现出来, 并且进行巧妙地处理, 使其不会显得突兀。比如, 在朱自清的《择偶记》一文中, 他向读者诉说了自己的“择偶”经历。与其说“择偶”, 其实不如说就是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将自己的婚姻大事在父母的“牌桌”上草草决定。朱自清在进行叙述时, 并没有只是义正言辞地的控诉封建婚姻, 而是用一种风趣的语言风格, 如实地将自身的经历叙述出来。在这个写作过程中, 朱自清将大人们认为谈婚论嫁还过早的心理和作者对婚事毫无意见的心理进行巧妙的对比, 并且在这个鲜明的对比中凸显矛盾和主题, 博读者一笑的同时让读者陷入对封建婚礼的深思。

(二) 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风趣

一般来说, 人们对于准确描述的事物是不会觉得有趣而发笑的。所以, 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 运用独特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等表达方式将某些本身并不好笑的事物描摹的更富风趣感。比如, 在《瑞士》一文中, 将牛描写为“不知汉魏”, 故意曲解这个词语的原意, 以此来调侃牛的乱跑乱撞, 形成风趣化的语言效果。

四、总结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在口语化、情意化和风趣化方面表现出了独特鲜明的美文艺术风格, 极其具有艺术感染力, 能够为读者带去别样的审美感受, 大大增强了其散文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中国的现代散文艺术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和恒久的魅力。

摘要:朱自清的散文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 显示出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具体分析了朱自清散文作品中, 语言的口语化、情意化和风趣化三种语言艺术特色的表现, 并且举了相应的例子来进行详细的说明, 以期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特色,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志聪.论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和《春》的艺术特色[J].青年文学家, 2011.

[2]王宏.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浅析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艺术特色[J].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 , 2010.

3.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三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朱德熙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一言以蔽之,便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炼”的遣词用字,真正保持了既不“过分的要求自然”也不“过分的忽略艺术”的平衡。

一、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作品中都有这类文字,《背影》、《给亡妇》更是以这类文字为主的优秀代表。《背影》中叙事的文字,如“我们过了江、进了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等短短几言,既交代清楚所叙之事,又使读者瞬间引起共鸣,于普通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给亡妇》用第二人称,平白如话,如泣如诉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真实感人。

二、叠词的大量运用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叠词的大量运用。《莱茵河》中描写两岩的古堡,用“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三个叠词将古堡的形态、分布和古老刻画得淋漓尽致。写梅雨潭的“绿”用了“闪闪的”、“汪汪”“松松地”、“滑滑地”、“清清的”,赋予梅雨潭醉人的美。朱自清笔下“脉脉的流水”(《荷塘月色》)、“油油的绿意”(《绿》)、“酽酽的歌喉”(《威尼斯》)、“涓涓的东风”(《歌声》)、“薄薄的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因叠词的运用而增添了几多诗意和神韵。

三、动词的精心选择

朱自清散文对于动词的精心选择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体现了三面围的状态。“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天与水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一个“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两句中,“踞”和“泻”两个动词分别使“亭”和“月光”富于动感。3.人格化。“梅雨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招引”使梅雨潭更具人情味。《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写成了似梦幻、转瞬即逝的精灵,表达了在飞逝的时光面前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心情。

四、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除了将许多形容词重叠起来起修饰作用外,还善于将量词活用作形容词。如“一丝颤动”、“一带远山”、“一道波痕”、“一两点灯光”、“一团烟雾”、“一粒粒明珠”(《荷塘月色》)、“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一角的巖石”(《绿》)、“一片飞烟”(《白水漈》)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和强化形象的作用。关于形容词的精心择炼和创造性使用的例子有很多,如“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别致的威尼斯”、“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的建筑(《威尼斯》)等,这些词语既不怪诞,又不是对象固定不变的修饰语,朱自清先生将其巧妙地挪一挪位置,或赋予其某种感情色彩,它便又有了新的含义,而这些新含义又为其修饰对象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人物语言的揣摩

朱自清的散文写景抒情的多,叙事的少。而在他的叙事散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也很少。但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提炼,最后才出现在作品中。一般来说,朱自清散文中人物的仅有的几句话,都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可以说,朱自清对于人物语言的揣摩和取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给亡妇》中,朱自清只引用了亡妻的三句话:“我死了,这一群孩子可苦了。”“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了?”“没有书怎么教书?况且他又爱这个玩意儿。”充分表现了她气质的淳朴、善良、无私以及对丈夫和孩子们深深的爱。另外《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引用叶圣陶先生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心胸宽广、反对虚伪的形式主义、具有高超的文学技艺以及独特个性的老先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阿河》和《飘零》中他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朱自清散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艺术可见一斑。

六、丰富的文化底蕴

朱自清的《你我》一文深刻地剖析中国的称谓文化,博古通今,从口语到书面语,从中国到外国,不但列出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称谓,更深刻地透视了这些称谓所体现的深厚文化背景。由于此文的丰富文化底蕴,只有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此文的含义,那些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是很难理解的。相对而言,《欧游杂记》中的多篇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欧洲文化。所写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等都是欧洲的文化名城,在描绘和说明这此城市时,都或多或少带着某种文化的气息,而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些文章才跟所写的城市一样,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博物院》一文更是精妙。以博物院为中心,将各国文化进行一次大比拼。语言上,自是各有各的风味。另外《乞丐》、《圣诞节》等文也展示了朱自清对欧洲文化的独特理解,表现在语言上,显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总之,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典雅清丽、蕴藉深厚、雅而不俗、柔而不媚,与其刻意出新的口语化、叠词的大量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选择、人物语言的揣摩以及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荷塘月色:阅读和写作(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5.71.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荷塘月色:语文(第一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7.

[3]梁实秋.论散文[J]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39.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6.

4.浅析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篇四

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价值,不仅是它记载了一定时代的人生,而且也在于它独特的艺术。

一、也许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存贮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工,要算他了。”这是郁达夫对朱自清散文中诗意的赞赏。

朱自清一生是平凡的,但他又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诗。在他的散文中也因为他本身是一位诗人而带有诗人型。在他散文天地里,有着诗人的疯狂,联想和想象犹如千姿百态的群鸟,在不以表面的物质世界为限的空间里翱翔。朱自清总是积极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按照美的旋律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组合,不断涌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充分体现其主体生命色彩的诗意。追求诗意,这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一大特点。

丰富奇特的想象,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点之一。黑格乐认为,对艺术家而言,“如果谈其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朱自清的散文同诗一样充满了想象,就充满了奇妙的魅力。他在散文中善于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一个全心渴求的意境。在《荷塘月色》中,作者首先写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紧跟其后写荷花时,用了这样的诗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的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荷花,但在朱先生的想象中,是魔术家的手指,在我们面前轻轻一点,就出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迷人世界。写清香,作者将其想象为远处高楼上的歌声;写叶子并肩挨着,想象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写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薄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时,作者想到的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罩着纱的梦。这样的想象,真叫人感慨万千,这样的想象,真是奇特之至。

想象力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它成为审美反映的枢纽。“我意在表现自我”是朱自清提出的一条美学原则,从艺术哲学意义上看,这就包括抒情散文在内的一切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艺术规范,是美文区别于一般散文的一个规定。藉厚流畅的情感,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点之二。他的散文,语言极为凝练,很讲究单调的和谐和押韵。富有音乐感,并随着情感的起伏波动,从而自然而然形成了节奏感。如在《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节奏的起伏,情感的回荡,不能不叫人心灵为之震颤。散文语言在声调和节奏方面的要求是和谐而富有韵律的,虽然散文不讲究音韵和对偶,但是所有好的散文作品读起来都是琅琅上口的。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和《春》,其文句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和韵,使人时时感到一种自然的.韵律所在,感情美,文字美,声调和节奏也是极其优美的。正好一位作家说过:“不但诗讲究节奏,散文也该讲究这些,讲音调的和谐。”

多样的艺术手法,也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征之一。散文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最少受到拘束,它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也可以几种手法融合在一起。总之,就是出于再现现实,表达情感的需要,作者完全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采用他所以为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作家大都以自然景物之感受,一般不脱离现实,不甚对自然景物作拟人化之描写。然而朱先生却在自己散文中超越现实充分运用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荷塘月色》《春》中就表现出来,表明他有别于中国的一般散文家。

二、作者的情意就在文中艺术境界中表达出来,这种境界能引发作者的想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感染。如《背影》一文,为何打动了那么多读者的心?就在于作者描写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构造意境是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点。

善于营造空间结构的意象。如在《背影》中,他将潜在心底真挚而深厚的父子之情,凝聚在一个普通又极其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从而得到了普天下相似境遇的人的共鸣。让我们一起体会这样的空间意境:“在火车站,一个父亲在月台下到月台上,再走过去,爬上那边的月台”。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空间里展示了一个伟大的真情――“父爱”。这就是包涵在作品中的精神境界和通过作品向人们揭示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这也是耸散文意境空间上的体现。

言外之意的余音,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的另一个特征。在文学创作中,许多对朱先生意境论者只看到意境中淡淡的情绪,虽在艺术性方面作出了相当贡献,但很少有人将其放在特定背景下剖析其内在的思想性,也就难体味到其散文作品言外之音。势必影响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如《背影》论者对其布局基调,色彩以及语言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剖析,题旨的概括也无异议,但如能在“五四”背景下联系考虑,所谓父子之爱的主题,不就能显示出对人性的人情色彩吗?

5.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五

摘 要:朱自清是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成就很大,为新文学运动作出

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为其后的散文创作开启了一片繁华似锦的新局面。他的散文,构思精巧,语言凝练,手法多样,情景交融,多用口语。他还善于将丰富的思想情感诉

诸简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中。把自己真挚的内心豪无保留地剖析出来。他非常擅长观察景物,食

物的大大小小的特点,对色彩,声音有独特的敏锐感受,对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运用自如。“口

语”艺术刚健清新,亲切有味,使得他的散文风格非常独特,充满诗意与情致,却平实质朴。

他的散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创建平易的现代散文作出了贡献。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情感内涵,景物描写,艺术构思上的独到之处,此外,还论述

了朱自清散文的时代烙印。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情感内涵,景物描写,艺术构思,口语化,时代烙印。

一.唯“真”的情感内涵

从情感内涵上说,他散文的本质是“真”。正如古今许多美的散文一样,写的往往是身边的琐

事,这些所谓的琐事,范围极广,人生旅途中所历所感,无不涵盖其中。朱自清选取生活中那

些美好的,悲伤的,拨人心弦的一枝一叶入文,既净化人们的情感,陶冶人们的心灵,又在平

凡中见真理,在琐事中见真情,《背影》一文中所叙之事非常简单,描述了一个丢了差事的小

官吏送儿子上京城读书时到车站送行的场面。却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

亲的百般感激。父亲的形象尤为感人,当时家中老人去世,父亲自己又失业,光景惨淡,儿子

便成为他老境中唯一的依靠和寄托,作者没有泛泛地写父亲对儿子的爱,而是把笔墨凝聚到了

一个小小的细节----“背影”上,几处的背影描写,尽显真情。又如《给亡妇》,1929年11月前妻武钟谦病逝,三年之后,即1932年10月写下这篇悼念亡妻的文章,这篇悼文曾被时人评为“至情之文”。作者分别从亡妇为母,为妻两

个方面,选择一系列的生活细节吸引人,打动人。人们真切地看到一个温柔敦厚、吃苦耐劳、贤惠善良的普通妇女形象。作家赵景深说,朱自清的文章“不大淡哲理,只是谈一些家常小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朱自清就是这样。

他用真挚的情感、真实的景物、真诚的议论,表达自己对生活真切地思索和感悟。朱自清自己

也说过,“先驱者告诉我们说自己的话。不幸这些自己往往是简单的,说来说去是那一套,终

于说的听的都腻了,--------我便是其中的一个。这些人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话,只是说些中外

贤哲说过的和病症少年将说的话。真正有自己的话要说的是不过的几个人;因为真正一面生活

一面吟味那生活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他本人便是“这不多的几个人”之一。

二、唯 “美”的景物描写。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一大特色。《荷塘月色》

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

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镜之美。语言运用巧妙,修辞很美,有鲜明的比喻,如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生动形象的描绘出荷叶的婆娑婀娜的丰姿,有神奇的通感,“微风

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幽微的香气比作是渺茫的歌声,可见这香气是飘忽不定、忽浓忽淡、时断时续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作者把黑白相间的光和影构成的画面比作和谐的旋律,小提琴奏的名曲,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本是肩并

肩挨着”、“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三句中,“泻”、“浮”点活了

月光和雾气,“挨”字活画出了甜甜荷叶像一群光彩照人的少女妩媚多姿的形象,“画”字写出投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新隽永到质朴深厚再到激进深邃,都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美,叠词“蓊蓊郁郁”、“远远近近”、“曲曲折折”、“亭亭”、“田田”、“脉脉”、等等,不但传神的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就是这样,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

三、漂亮的艺术构思。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跪姗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1]。

如《给亡妇》一文,是作者为怀念他死去的夫人而写的。文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亡妇生前家庭生活的琐事,而且并不相互关联。于是作者写亡妇“为了孩子”,“为了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这两层意思[5]。一件件、一桩桩生活琐事,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来,而是把两层意思并列地归类地写出来。使那些并不连贯的材料凝成感人肺腑的艺术整体[2]。运用情感把许多各不相干的材料连缀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另外,朱自清还常常采用首尾呼应法。如《背影》结尾以背影呼应。《绿》则是开篇点题“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中间浓墨重彩铺叙“绿”的风采神韵,最后以“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收束全文。朱自清还常常采用设置文眼法。《绿》中的“惊诧”一词锁定梅雨潭“绿”的神韵,《荷塘月色》中的“不平静”点出主题。

“结构永远是测度一个艺术家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志。”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均十分重视结构

艺术,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在结构上。

1.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可以这样说,结构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内容的单纯结构,一定的思想内容总是呈现着一定的结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内容非它,即形式之回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到形式”。[3]前文所述的“背影”是“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再如《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方面

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织全文结构的经纬,因而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而又主题突出。《背影》一文的结构表现着、服务于主题。《春》的结构主要由盼春、描春、颂春三个结构层次组成。其中以“描春”为重点。朱自清巧妙地把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结合起来,把时空交汇互织在一起,细致入微而又繁简得当地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依次而写,层层展开,展现了色彩缤纷、春满人间的巨幅图景,表现了作者因春之来临的无限兴奋情怀。可以看出,“春”是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结构。开篇以“盼春”开启全文,中间的“描春”再现春的生机蓬勃图景,结尾的“颂春”回应开头,同时盛赞了春意盎然的青春活力。《春》一文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结构谨严有致,很好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2.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既表现了主题,又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细读朱自清的散文,深感剪裁的详与略,安排的先与后,缝合的疏与密,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即把七零八碎的互不关联的材料,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显示了作品结构的整体性。《南京》一文,介绍南京古城风光,顺着游踪,叙写了鸡鸣寺、玄武湖、莫愁湖、明故宫、中山陵、雨花台等大小景点,时而观赏、时而遐想,时而凭吊,表过了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的时代苍桑感。《罗马》一文,则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狮场”南面的卡拉浴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连缀在一起来叙写。象这类记游的文章还有《松堂游记》、《莱茵河》、《威尼斯》等等[4]。此外,注重开头和结尾,也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结构的整体性特征。

3.结构的不断变化。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变幻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变化的美。他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来营构他的作品。作品的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因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主题也会因文而异,而呈现出结构的多元性。同是写“哀”,怀念妻子,《冬天》与《给亡妇》的结构不同。前者,作者在怀念亡妇中怀有温馨的甜蜜,以此掩饰内心的楚痛,故采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横断面结构。在对比衬托中隐含着对亡妇的怀念之情,回忆亡妇,顿觉“温暖”。后者,怀念的是一腔悲痛,想到亡妻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内在的怀想和哀痛为线索,一气贯通地抒发感情。《荷塘月色》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因此特定的情绪,特定的题材,创造了特定的结构。总而言之,朱自清散文严谨缜密的结构,不仅体现在漂亮的构思上,也体现在多元的结构技巧上;不仅表现着,服务于思想内容,也表现了内容的客观形式—即结构的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漂亮缜密的写法,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

四、口语化的魅力。

朱自清散文受欢迎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最具体、最感性、最技术的原因就是-----(1)、语言的口语化。他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因语言。此,在创作中大量运用日常用语,娓娓动听的进行叙事说理,绘态传情,读起来给人一种朴实、自然、清新、亲切、风趣之感,使人读着犹如和作者促膝谈心,感到亲切自然。为了使文章显得口语化,朱自清很注重使用口语的词汇与句式;

“桃树、杏树、,梨树,你都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

尽量使用口语词汇,他不说春天到来各种树的花都开了,争奇斗艳,而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不说这些花争先恐后地迎春开放凑热闹,而说“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不说野花是各式各样的,而说是“杂样儿”。

使用口语的文句,短小,符合口语的习惯,文中描写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像人们平时 一样,以整齐而富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构成了口语所具有的那种自然活泼、明快错综的结构和节奏,很好地表现出自己赞美春花那种愉快的心情。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没有一个多余的字,看似自然,实则精心炼就,句式活泼,变化多端,让人觉得情感抒发的很自然。在词性的选择上,多用实词,少用虚词,因而表达平实。

(2)、多用短句,少用主谓宾齐全的句子,该省则省,因而读起来简洁明了,让人感到轻松自然,如当面促膝谈心,显得亲切。

五,刻上时代的烙印。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很多都刻上沧桑的时代烙印,伴随着对封建主义文学和文言文的批判,最早的一批现代新文学作品出现了。议论性散文便是其中的之一。议论性散文所议论的对象紧贴生活,形式自由,语言风格多样。朱自清早期创作过一系列以抨击黑暗现实为主的散文,如《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航船中的文明》。表现了他的正直,热情与思想的进步。其中,《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写的是“我”在上海电车头等厢里被一个“我”喜欢的“小西洋人”侮辱和挑衅的情形,“呸,黄种人,黄种的支那人,你-------看吧,你也配看我”,并由此感到“这一次袭击实是许多次袭击的小影。他的脸上便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他之来上海,或无多日,或已长久,耳濡目染,他的父亲,亲长,先生,父执,乃至同国,同种,都以骄傲践踏中国对付中国人;而他的读物也推波助澜,将中国编排的一无是处”。这种愤怒源于国家弱小,国力衰弱,科技落后,是一种“迫切的国家之感”,“国家之念”,深感“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鄙视,被践踏。除了愤怒外,还有着深深地反思。孩子,即使是“袭击”过“我”的白种孩子,也仅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作者原谅了他,他只是被“传统”教育坏了的孩子,犹如一个强大的社会环境里产生的一个“强势孩子”。作者忧思的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中国人的孩子什么时候也能成长为“上帝的骄子”,从而教育我们的国人要有民族凝聚力,奋发图强,使我们的祖国强盛起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上帝的骄子”。

《执政府大屠杀记》,1926年的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500多人,在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为,在天安门前游行集会,会后结队到段祺瑞执政府请愿。段祺瑞执政府命令卫队开枪射击,造成死47人,伤150余人的血腥惨案,此文以记事为主,风格与朱自清的其他文章略有不同,开始刚硬冷静起来,他写了大游行,大屠杀的全过程,极尽其详,细节反复出现,重要情节一再提及,读者好像随着游行队伍,随着朱自清的身影一起行走,聚拢,散开,逃避,一起观察,一起害怕,一起愤怒。这些详细的细节描述正好揭露了当局的残暴,驳斥了反动报纸的无耻之言,还历史一个真相,是一份关于段祺瑞执政府罪行的详尽报告书和铁证文件。我们后来的人可以从中了解一个真实的政府,一群热血的青年以及那个时代真实的黑暗与残酷,“死了这么多人,我们该怎么样办?”十二个字凝聚了作者的愤怒,悲痛,谴责,自责的全部复杂心情。

这一篇文章,既是朱自清文人正义良心的体现,也是他铮铮铁骨的体现,“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社会各界报纸记载多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朱自清 挺身而出,撰文揭露真相。再如《蒙自杂记》,本文以对蒙自的怀恋和热爱为线索,记载了蒙自的文化生活,社会风习及自然地理,以客观记述的笔吻,写出蒙自的特色和美好,作者笔下的蒙自人的特点是乐观,虚心,追求进步。当时正值抗战时期,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表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处处展现着时

代的缩影。作者不掩饰自己的强烈的爱憎。袒露自己热爱祖国反对侵略的正义呼声:“蒙自有个火把节······那晚上城里人家都在门口烧着芦杆或树枝,一处处一堆堆熊熊的火光,围着些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孩子们手里更提着烂布浸油的火球儿晃来晃去的,跳着叫着,冷静的城顿然热闹起来,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这雄伟的火光,既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熊熊烈火把,也寄予了作者坚信抗战必胜的信念和理想。《论无话可说》写于1931年·3月,那时局势黑暗,作者感到既痛心又失望和无奈,因而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他深刻地剖析自己及这个不平常的时代,更觉得已经没有自由说话的权利了,“这年头要的是代言人,而且将一切说话的都看做代言人,压根儿就无所谓自己的话”,社会不需要真言,所以想起“无话可说”竟是法国俗语“一切皆好”的同义词时,觉得既辛酸可笑又可悲。

文学作品植根于时代,反映时代,朱自清的散文亦如此。参考文献

1.《朱自清全集》(1-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篇六

姓名:柳俊洁 班级:09新闻与秘书 学号:2009307211

【摘要】:朱自清是中国近现代来有名的散文大家,他曾经风趣地说自己起自己的散文生涯:近几年诗意枯竭,搁笔已久,觉得小说非常难写,至于戏剧,更是不敢染指,但有不免有话要说,所以自然而然采用了(散文)这种体制。他的一些作品,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都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散文名篇,被人们广为推崇。其中很多作品都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敏锐地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作者倾注于人物形象中的感情力量,扣人心弦,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与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发生共鸣,增添了散文的感招力;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质朴中见到独特的情致;为文如作画,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画出了各“景”中特有的意境;词语细致精当,形象生动而有韵味,总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受。他的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文言而代之的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 真实亲切 情景交融 清幽细密

朱自清是以诗走上文坛,而以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获得国内与国际赞誉的。他的散文创作单纯而又复杂。说它单纯,是指它文字朴素和细腻,灌注了一股真挚的而又深沉的感情,容易为人们感受和理解;说它复杂,是指它那复杂、纷繁的内涵,是人们不易感受和把握的。他的散文思想内容各不相同,艺术表现手法也迥然有异—有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的则是印证现实,直抒胸臆;有的柔情似水,委婉多姿,流露一些淡淡的优愁;有的又怒火中烧、慨然陈词。即使同属写景抒情的散文,也是一篇有一篇的风范与艺术表现手法。他的散文就像春蚕一样简简单单地吐着丝,柔软中闪着细韧,简朴中流露着莹洁,当然,也萦绕着自我难以宣泄的缕缕情思。无论是写景、状物、记事、抒情,他的散文都是随性所至,在文章中讲自己的感情自然的表露出来。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值得我们去加以认真探讨、总结和学习。

下面我将依据我所有学的有关朱自清散文和一些相关文献资料来谈谈朱自清散文创造的几个特色:

一、真实亲切。

朱自清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情感真挚,给人以难以忘怀的亲切感。抒情,使朱自清的散文富有感染力。真挚深厚的感情注人散文增添神韵,激起了读者的共鸣。无论是以事传情,还是借景抒情,都以他特有的文字魔力,给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和生动的画面。

《背影》既无生动曲折的事件,也无华丽眩目的辞藻。它与一般写人的散文不同,没有正面刻划父亲的肖象、神情、音容、笑貌,而另辟蹊径以父亲的“背影”为全篇布局谋篇的中心和行文遣笔的线索,在淡淡的笔触之中营造了醇浓的情意,文淡而情深,出色地表现了父亲的淞犊之情,感人至深,极富艺术魅力。《给亡妇》中的悼妻与自忏之情,《儿女》中父子亲情;《自采》中朋友友情;《荷塘月色》中苦闷、超然怀乡的淡淡情思;《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幻灭”、“惆怅”的情思,也极见深情,尤为动人。

写实景,也是朱自清“美文”的一个显著特色。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景物本来没有思想,但在朱自清笔下,都染上了一种自然的人情美的色彩,朱自清也往往选用具有真、善、美的那类人来做喻体,就使得景物清淡素美,感情则真实而自然。

朱自清写景抒情的散文中,以人喻景的例子很多:《绿》:“这平铺着,厚积着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撷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

《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散文中选用了这些各具一已之美的人来做喻体,使他笔下景物个个散发不拘一格的人情美,而这人情美又显得那么合谐自然。人们历来称赏苏轼的两句写景的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散文以人喻景,都是“真”中见美,因而勿须“淡妆浓抹”,也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这种求“真”风格也是与众不同的。

二、情景交融。

朱自清原是一个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诗人本色,“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文中有画、画中有情。《荷塘月色》以景物之“静”反衬心情之不平静,使人似乎可以触摸到作者的心音。

这篇散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荷塘月色”,抒发内心情怀,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苦闷、超然怀乡的淡淡情怀。作品中的景,重点自然是“荷塘月色”。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有时甚至不着一点痕迹。这种不同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是需要我们潜心观察,悉心体会的。比如写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对荷叶的描写,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不也点染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吗?再看作者笔下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那荷花的洁白,晶莹美好,就更不仅仅是月光下荷花的写实了,作者主观上对荷花的特有的深情厚爱,在这里是十分明显的。即便是写荷香,作者也绝不肯作平庸的描写,而是借助通感,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比喻这随着微风飘拂而来的似断还续的缕缕幽香,以引起人们美好的情思。风过荷塘是一瞬间的现象,但也没有逃过作者敏锐的观察,他形容它“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就连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作者都感到它的“脉脉”含情啊!这些描写不都反映了作者在用整个身心来感受自然,并根据自己的理想来表现美的吗?

对于月光的描写,作者描绘了它照在夜间塘面上的氤氲水气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的美的景观,和照在花叶上所涂上的象在牛奶中洗过一般”的柔和的色调,在这两个比喻的基础上用“又象笼着轻纱的梦”来表示置身于这种境界所引起的梦幻似的感觉,而这三种意象的朦胧飘渺,与作者当时的不满黑暗却又不知如何打破黑暗,向往光明却又不知如何走向光明的朦胧的憧憬与追求,不又是一种心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的契合吗?甚至对形成这种朦胧意象的原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作者也十分欣赏,喻之为别有风味的小睡。最后写由采莲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曲》和南朝乐府《西洲曲》,并引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这实质仍是写作者对美好自由的憧憬和延伸,更多的是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上又增添了一层怀古之情和乡思之愁。就这样,原只是清华园中僻静少人的一角,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充满诗情画意,似乎比之曹氏父子的邺水朱华都更胜一筹。关于这一点,他自己在他的《论逼真于如画》中就说过:“文学的文字媒介,文字表示意义,意义构成 想象,想象里有人物,花鸟,草虫及其他,也有山水——有实物也有境界,但这种实物只是想象中的实物,至于境界,原只是存在于想象中,倒是只此一家,所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清幽细密。

朱自清的散文,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有口皆碑。在质朴中见风华,其人如是,其文也如此。就以《绿》为例,写游仙岩梅雨潭,并无人为的曲笔,但写景色之美,不在“景”上做文章,却在“颜色”上下功夫,抓住一个“绿”字,写尽了梅雨潭之诱人可爱!文章给人的艺术美感与古代散文中的《小石潭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七板子”的雕栏、家具、家具上的大理石、玻璃、灯彩、光影„„都用表现各种色彩的词语细致形容,选词十分精当。爱用叠词,造成了朱自清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如《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脉脉的”、“阴阴的”,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等。这使行文的气势变得雍容舒徐,不至令人读时感到躁急和逼迫。

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文章中朱自清是通过文字的描绘,构成油画般的效果的,他在记述自然景色时,写出自己细致独到的观察,进行加倍的描写,运用泼墨似的技法作出充分的勾勒;这种工笔画的作风,是由于他的词藻华美、精雕细刻,像这样加倍的描写,才保证他画幅中的许多形象,达到十分精确、丰满和浑厚的程度。他这些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文字,一点儿也为显出斧凿之痕,在这些读起来琅琅上口,颇有情韵的文字底下,更显得是蕴藏了十分饱满的形象,不象徐志摩散文的词藻那样,显得过度的繁复和铺陈,简直是堆砌和雕琢到了极点,已经浓得化不开,变得十分滞涩,这就影响了形象的鲜明,阻塞了感情的倾泻。朱自清却尽力将文采去渲染和烘托形象,而不是用这来损害它,这正是他运用词藻的高超之处。

在《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朴素优美,形象生动。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动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他反映了真情实感,而至诚的感情总是朴素的、自然的,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这种平淡是有着丰厚的内涵和巨大的感染力的。

格涅夫说“:在文学天才身上———重要的东西却是我想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东西。”就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中,只有表现出“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艺术个性,他才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朱自清“自己的声音”,是通过在艺术构思方面,重视真实亲切,创造自己和谐具有诗一样美的意境,追求一种真挚的美;在抒情方面,寓抒情于朴素的叙述之中,情景交融;在语言方面,提倡“谈话风”,对口语进行改造,锻炼,追求朴实平易的风格,清幽细密,朴实中见风华。他在我国古代散文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并进行自己的创造,建树了他散文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可以说,他的散文艺术及其风格对现代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朱自清的名字永远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联系到一起。

【参考文献】: [2]版

[3]真与情》

[4] 书林:《朱自清文集》线装书局

7.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篇七

很多名家都赞叹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美。这“美”是如何透过文字表现出来的呢?

一、结构严密, 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冬天》一文描绘了三幅场景:一是父子围桌吃白水煮豆腐, 二是同挚友共游西湖, 三是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作者描绘这三幅图画时, 主要是以第三幅为主。作品写道:“外边虽老是冬天, 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 回来的时候, 楼下厨房的大门窗开着, 并排的挨着他们母子三个, 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 似乎台州空空的, 只有我们四人。”寥寥数语, 家庭生活的幸福温暖便跃然纸上。作品描写的三幅场景, 本身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 作者却通过自己的感情线索, 天衣无缝地把他们连为一体:“无论怎么冷, 大风大雪, 想到这些, 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对于这篇文章领会了“温暖”情思的连缀作用, 就会感到文章的珠联璧合的独特之处。

二、感情真挚, 给人以逼真的艺术效果。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是写景叙事议论, 还是写景抒情, 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 语言再漂亮, 也不过是蜡质美人。”他无论是写个人、友人、家庭, 还是写景观、时政, 都倾注了深厚的情感, 且率真细腻, 朴素自然, 或温厚、或幽默、或感伤、或激愤, 真正做到了以情动人, 以情服人。朱自清的散文正是以真挚的感情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获得了逼真的艺术效果。

我们以《绿》为例, 全文只有四个自然段, 结构紧凑, 首尾圆合, 景物的描写极为逼真。先写山岩、梅雨潭和梅雨亭, “走到山边”, 先听到声音, 再看到“一带白而发亮的水”是梅雨瀑, 走到梅雨亭上, 正对着瀑布、山岩、平台、草丛、潭水、尽收眼底。作者写踞于岩上的梅雨亭, 薄阴的天气岩面与草丛, 直冲而下的瀑布, 流水撞击岩上的飞花碎玉, 纷纷落下的如白梅, 似杨花的水花, 此处没有夸张和雕饰, 却让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然后, 作者写了梅雨瀑的绿色, 奇异的绿色招引着游人, “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揪着草, 攀着乱石, 小心探身下去, ”又过了一个石穹门, 到了潭边, 望着这一碧潭水, 作者说:潭水象一张极大的铺着的荷叶, 想张开两臂抱住它。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着动人的绿, 然后用见过的种种的绿与之相比较, 认为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 真是恰到好处了。最后作者展开联想, 极写这绿色的鲜润醉人, 为它命名为“女儿绿”。作者对绿色潭水的描写, 融情于景, 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三、形式灵活, 给人以生动的知觉美感。

朱自清的散文, 灵活多变。他既注重“动与静、形与神、张与弛、虚与实、详与略”等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 又注重“拟人、排比、对照、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 比喻最为精当。

凡能涉及的, 信手拈来便是一喻。首先, 以物喻物“那溅着的水花……象一朵小小的白梅。”《绿》;“叶子出水很高, 象亭亭舞女的裙。”《荷塘月色》;“远处……有一两片白云……象美丽的贝壳一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里把水比喻成白梅, 把荷叶比喻成舞女的裙, 把白云比喻成贝壳, 通过迁移、转换, 从不同角度选取喻体, 从不同深度寻找相似点, 从而产生联想。其次, 以人喻物, 他或选取人体的某一部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 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或选取人体的全部, “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 在月光里鲜明的少女一般。”《威尼斯》;“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那醉人的绿呀……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绿》

(二) 通感手法, 朱自清散文中大量运用这种手法, 而且是现代散文作家中运用的最好的。

例如《荷塘月色》“有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的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句写荷花的清香。本来是形容嗅觉的, 但他都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种听觉来形容, 让人感觉到香气的悠远、飘渺、若有若无、形象生动。后句写“光”和“影”的和谐, 却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比喻, 将视觉通感为听觉。在《绿》一文中, 作者形容梅雨潭的水说“他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 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这里是视觉与触觉的通感, 用“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形象的描写了潭水的柔滑与细腻。

(三) 杨振声说朱自清的散文是“风华从朴素出来, 幽默从宽厚出来, 腴厚从平淡出来。

【1】”从表面上看他的作品句句明白如画, 然而浅中有深、平中有奇, 能于意处见工, 让人回味无穷。

《背影》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 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 给儿子买水果的普通事情, 但让人读后不能不被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感情所深深打动。我说到:“爸爸, 你走吧。”他在车外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南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的留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橘子一股脑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过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以上是全文的核心段落, 不过是写父亲临别前去买了几只橘子, 给孩子路上吃, 语言极为朴实, 却写得非常感人。作者特别细致得勾画了父亲买橘的“背影”。下去“尚不大难”, 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先写父亲的着装, 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平地走路, 就用了“蹒跚”, 可见步履的不便。“蹒跚”与“胖子”正好照应。从月台下去, 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 用“探”字动作写的非常准确。在写他怎样爬上去时, 两手动作用了一个“攀”字, 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 两脚的动作用了一个“缩”字, 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了。这里又说到他身子的肥胖, 点出他爬法的困难,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段描写, 运用寻常的语言却传达出无限的深情, 这正体现了作家对语言的要求, “语言第一是要回到朴素, 回到自然”【2】。

参考文献

[1].选自: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

8.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魅力 篇八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艺术魅力

朱自清先生的文风是十分独特的,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本文从结构的艺术魅力、抒情的艺术魅力、语言的艺术魅力三个方面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魅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结构的艺术魅力

(一)优美的构思

1.“文眼”的设置

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文眼”是一篇散文的重中之重,是作者对素材的艺术性概括,它是作品中的形象和所表达的思想的统一体。散文围绕“文眼”把素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散文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

例如:《春》这篇短小而又精致的散文,文章以“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谚语开头,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这篇散文通篇都是美景美图,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用“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做文章的“文眼”,是思想核心之所在。这个文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毫不粉饰,却不乏美感。

2.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魅力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都有一条线索很好的为主题服务,这条线索将生活片段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一篇结构严谨的优美散文。如果没有这条线索,文章中的材料将像一盘散沙,互不相连,更不可能有何艺术魅力,观赏效果不佳。总的说来,朱自清散文的线索分为“纵贯式”和“横贯式”。其中《背影》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 《给亡妇》、《冬天》等采用的是“横贯式”的线索结构,是以内在的思想感情将看似不相关的生活片段并列组织在一起。

(二)缜密的结构

1. 服务性。结构是服务于文章内容的,运用的好将会领文章更加优美,让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好的散文结构是具有服务性。总的来说,结构与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支撑、相互服务才能创造出好的散文。《背影》一文中“背影”是“文眼”,是文章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文章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写作素材进行深加工,进行有效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背影》一文的结构具有服务于主题的作用。

2. 整体性。细细品读朱自清的散文我们不难发现其结构的整体性,作者善于将各种写作素材认真裁剪好,按写作思路排好先后顺序,之后进行巧妙的缝合,使得整个文章看上去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即不同维度的写作素材,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显示了作品结构的整体性。

3.多元性。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中,既有整理的美,又富有变化的美,而且千变万化,色彩艳丽。他从主题的需求出发,他的作品善于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来营构。作品的结构中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因不同的题材和不用的主题也会有所差异,继而出现了结构的多元性。

二、抒情的艺术魅力

(一)融抒情于叙事之中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文章都是叙事抒情的代表作品,朱自清先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了“写实主义”的方法,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而在偏重写“身边琐事”的文章中,如《给亡妇》、《儿女》等,他把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更“情意化”,抒发了真情实感,更有一番“声色”。他的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成为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二)抒情与描写相结合

在朱自清的文学作品中,大部分是借景抒情的文章。在这作品当中,他喜欢描绘各种风景画和风俗画,而且特别钟爱用重彩工笔,大多“以形传神”,尤其重视形似,主张“以形为本”,若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了,孜孜不倦的是一种绘画的美。

(三)抒情与议论相交错

朱自清有一部分散文是融情于理的,文章在叙事过程中既有理论的美,在理论当中又带有抒情的美。例如《航船中的文明》一文中,作者对男女分座一事的陋习进行了讽刺,在文章中朱自清把叙事和议论有机结合起来,抨击了旧社会的恶劣制度,表达了人们对旧社会和反动军阀的痛恨。

三、语言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朴素美。他的语言艺术中带有含蓄,平淡朴实,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没有用很多华而不实的辞藻,更没有用冷僻难懂的词,相反都是平常之词,既清淡闲雅、平正通达、形象生动而又富于创造性,正是这些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朱自清对字句的锤炼,首先表现在对动词的选用及词句的组织排列上。动词的运用可以使所写之景瞬间活跃起来,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朱自清散文中蕴涵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同时在积累了中国古典诗文词汇的基础上,在吸取西方语言文化精华的前提下,作者善于掌握平易近人的群人语言,写出别具风格——新鲜活泼而又自然朴实的语言。

上一篇:桑拿服务员岗位职责下一篇: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