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24-08-23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精选8篇)

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一

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论文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物理。

[关键词]新课改 激发 物理 兴趣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只要提到物理这门学科,不少高中生都感到头痛,无论怎样下功夫就是成绩提不高,所以大多数同学对物理这门学科不感兴趣。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现在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习激情

如何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呢?首先,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在社会生活在中的价值。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每节课把物理知识和祖国的建设及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学生自身的进一步以及学习发展和科研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懂得学好物理知识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这就能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通过课堂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用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力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让两质量不同的羽毛和铁片在真空中,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牛顿管的底部,可以发现两个物体时同时着底的。老师由此引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讲授。

2。利用实验的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之前,不妨先来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拿来一支玻璃棒,选一名男生与一名女生上讲台,让他们各持玻璃棒一端来比赛,看谁把棒拉过去。第一次交锋结果很可能是男生取得“胜利”。接着先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让女生胜过男生,再按照学生的方法进行第二次表演(例如把男生手持的那端玻璃棒擦上一层机油)。第二次再赛的结果,毫无疑问将是女生获“胜”。一个小小的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就想弄明白为什么,为讲解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打下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提高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感染和吸引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有良好的教学艺术所形成的个人教学风格,则自己能教得轻松,学生也能学得愉快。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这种魅力正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启迪着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利用新课标教材的趣味性,表现出这种魅力,则能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致勃勃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如在走进课堂时,我都是满脸笑容,因为这样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亦能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授课时,如果整节课都平铺直叙,则学生听起来会觉得很累,更别说兴趣了。此时,讲课时语言的感染力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若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达到的效果越明显。当然,我偶尔也会想到在用普通话教学的过程中夹杂些地方话,这样似乎在瞬间跟学生拉近了距离。尽管这不是很规范,但其趣味性特强,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也尤为显著。同时我也注意教学过程中的面部表情、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做到抑扬顿挫,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种美的享受。至此,学生能对你所讲的不感兴趣吗?

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多数情况下,我们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当然,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时也用讨论法、实验法等。在课堂上特别是讨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宁可牺牲课堂内容的完整性,也要花时间进行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不能随意泯灭,打击其积极性。

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讨论中,我设计一个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然后如何证明呢?”有一同学提出用照相的办法,另一同学马上就问照相机应装在哪里?因此,我认为有时“课堂不必太象课堂”,只要学生的兴趣能够被激发,思维得以训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该讲的内容未能讲完,只要学生有兴趣,我们可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或第二节课再补讲。这样做师生不就彼此轻松了吗?

在讲“力的分解”时,可这样导入新课:“有两位大力士在为谁的力气大而争吵,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力气大,这时有一个过路的小孩对他们说,拿一根结实的长绳子来,我一个人可以拉动你们两个人。两位大力士当然不服,结果两位大力士失败了。你知道这个小孩是怎么拉动两位大力士的吗?”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所得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学生经过努力便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便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给予适时鼓励,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这样才能兴趣持久。

2.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二

关键词:学习,兴趣

1 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语文的教学内涵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新课程指出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 指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但是, 众人解读新课程理解的角度都不会一致的, 因此出现偏颇也在所难免。比如, 新课程提出语文要课内外结合。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等理念, 所以老师在实践的过程中, 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因素, 要着力提高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性。要在课堂上结合讲、唱、跳、画、演、等形式。把教学重点用这种多样的形式实施和贯穿。丰富的教学方法虚化了语文的呆板, 虚化了小学语文课堂传统的严谨。因此, 语文新课程认为, 语文课堂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应该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体会魅力。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魂, 其他的那些形式, 可以做为语文学习的补充, 课堂上我们决不能肥了别人的田, 而荒了自己的园。如何体现语文的内涵呢?首先, 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每读一篇课文, 就犹如引领学生进入了一个特定的精神家园。在那种特定的时空中与课文里的人物对话, 与作者、与老师、与同学对话, 交流彼此的思想, 感悟经验等。还要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作者“情动而辞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做为我们就要“披文而入情”“三分文章七分意”, 解读课文, 读出文字中间的“七分意”, 解读课文, 读出文字中间的“七分意”让学生目视文字, 进而头脑中产生画面, 借助自己的经历, 体验谈自己的感受, 建构自己新的感悟, 新得体验。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分析、理解, 文字就不再是静止的符号, 而是充满活力的有声有色的画面、形象。从而提高语文的内涵, 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课。

2 改变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 在课后很少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语文, 因此在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课、认真思考问题的已属凤毛麟角。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悲哀。究其原因, 是学生觉得上不上语文课都差不多, 考试照考不误。事实上也是如此。这就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课题, 如何尽可能地利用课堂这块阵地, 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诱导他们在课后也自觉地去学习语文。新课程提倡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其实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反叛。传统的语文教学着眼点是“教”, 眼中很少有学生的影子甚至于没有。新课标则着重教与学的紧密结合, 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地去获取知识, 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语文学习的任务无非是读书, 写字, 写文章和语言交际。但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知道, 对照未来社会的要求,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 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是学生不愿学习还是不会学习?以前有人作过统计, 学生考上大学还没有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有的学生做习题可以, 但是给他一篇文章往往总结不出要点, 更说不出自己的亲身感受。我们不禁要问: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都哪里去了?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倡导师生、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明确了语文学习的五大目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 怎样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活动, 而不是我要讲什么, 我要交给他们什么。

3 创新教学内容, 提高学习氛围

课堂中, 教师决不仅仅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而应在恰当评价学生发言的同时适时点播, 促进课堂教学的新的亮点的生成。例如, 一位老师在讲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文的文句十分浅显, 既无生字也无难句, 但那位授课老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读了本文, 你感觉滋味如何?这是个很感性的问题, 既没有标准答案, 也不太难回答。果然, 学生很快有了自己的“滋味”, 一句, 两句, 只言片语, 有些答案也很到位。一般的处理是教师选择自己中意的答案归纳一下, 就完事了。但那位教师没有那样做而是一方面逐句修改完善学生的答案, 并且为它们添枝加叶, 成为通顺优美的语句;一方面又鼓励学生上黑板“发表出版”思维的成果, 使学生的思维具体化, 变成了明明白白的文字, 老师紧接着修改学生暴露出来的语言文字问题。与此同时, 那位教师还把学生的回答暗暗构思, 成了一篇散文, 在修改完所有的语句之后, 三勾两画, 添添改改, 学生先前的零散语言竟成为一片基本通顺的散文, 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三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高中政治  激发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7-01

【摘要】新课改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政治学习的过程。高中阶段的政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政治教学的力量,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文观念。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枯燥、学习方法不当等因素是导致学生厌烦政治课堂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态度,进而达到优化高中政治课堂的目标,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高中政治  激发  学习兴趣

4.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四

【关键词】兴趣 激发 物理 实验教学 知识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激励人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产生探究的动力。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通过研究,学生的特点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好奇。好奇作为学生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好奇心能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成功的起点,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发和激励。

二、好问。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这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也随之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应得到鼓励和尊重,教师也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

三、好动。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素养。

四、好胜。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课堂上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有意识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

五、好玩。玩是中学生的天性,玩也有出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见和选择,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让学生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创新。

总之,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压强的时候请同学们用两只手指压住一只圆珠笔问有什么感觉?又例如

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3.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在教学中结合艺术、哲理和幽默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风趣有味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这还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在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例如,在讲到绝对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时,故意说成“就是那个发现进化论的开尔文”,讲完后,学生们先是一楞,然后几乎全班同学齐声回答“那个是达尔文”,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都活跃起来了。2.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的情感,是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创设积极、和谐、富于情趣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影响着情绪和心态,决定着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亲其师,信其道”是富于哲理的古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怀、鼓励、启发、教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当众给以鼓励和表彰。对于进步显著的同学也不要忽视,使尽可能多的同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器重、信任和鼓舞,感受到欢乐和愉快的心境。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0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3.用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法。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

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二千多年前,阿基米德为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辨别皇冠的真伪苦苦思索。当他洗澡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浴缸的水被溢出时,猛然想起了身体入水部分的体积跟排开的水的体积相等,他欣喜若狂地喊到:“我想出了,我想出了!”。当讲到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叫赫曼,为了验证天电(闪电)与地电是否是同种电,竟被雷电击死在实验台上时,课堂一片寂静。当讲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用磁石来防刺客时,课堂上又是一片活跃气氛。

4.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从现象中认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在学完初二内容《空气的“力量”》后,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打吊针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问题一出,学生们就议论开了,通过了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发现:

(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

(2)药瓶要吊在高处。

(3)输液瓶如果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会倒流

(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对他们的发现笔者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此原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受笔者的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笔者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先通过组内讨论共同拿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然后进行组际交流,随着讨论甚至争论的不断展开,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的疑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每个人都争着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整堂课就在学生讨论、探讨中进行着。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并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活力。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个人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中学生更是如此。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感觉器官参加到物理教学中。例如:在介绍初二物理“惯性”一节时,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成一个动画(如可以运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有自动切换功能),让一个骑自行车高速行驶的人,在遇到障碍物时,猛烈地从车上向前摔出,立刻被摔得粉身碎骨(还可以配以碰撞声和人的痛苦呻吟,使动画更加生动)。通过播放动画分析这一模拟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将此作为本节的引入,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思维和情绪也都处于最佳状态,下一步就可以引导他们去追根求源,有

关“惯性”的特点就深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应用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对增强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很有帮助。

三、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以引起他们课后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减轻学生的笔头作业,根据学生所学的新的知识点,布置一些具体的实验设计,并提供有利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的要求,按要求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例如在讲完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这一节后,可布置学生课后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密度计。或者布置一些思考、推理、分析题,让学生课后思考、讨论。例如在讲完重力这一节后,可要求学生课后写一编小论文“假如地球上没有重力将会是一个什么情景”,这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新学的知识进行深化、扩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能;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物理组 唐新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课堂教学论》 袁金华江苏教育出版社

3、《教育研究》“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

5.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五

摘要:本文从三个不同方面举例说明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告诉大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才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

激发

学习

兴趣

“科学科”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因为有了热情,学生就能有兴趣的自主学习领悟新知识。通过指导多种多方面的训练,促使学生主动控制自己的学习,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学生乐于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而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从悬念中引导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使之自主学习,对每一个人来说兴趣是一种倾向,悬念中引导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积极去探究,推动学生去探究新的知识,在学习中不断发展新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了解学生哪些知识能自己乐意产生兴趣,对哪些事情不感兴趣。成绩好的孩子兴趣广泛些,较差生兴趣就不然,有的乐于学外语,有的乐于学语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把每一个小细节都要研究透彻,讲的生动,让学生学懂弄通,使之对你所提出的问题和讲授的知识感兴趣。一旦产生兴趣还注意培养兴趣,还要他产生新的兴趣。学习中有了进步,这时一定要表扬和奖励。才能不断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他们就乐于自主学习了。

例如:在教学“维护生态平衡”一课时,在自然界里一个区域的生物群落,如群落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失去平衡。我们都知道广袤的大草原,在那里生活着老鹰、兔子和兔子喜欢吃的草。它们之间的食物链。那么就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老鹰减少了会出现什么结果、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想象,结果出来后,大家都很吃惊,会出现兔子增多,草吃没了,最后兔子也都饿死了。然后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大草原只剩下草,又会是怎样?这时学生就产生了兴趣,非常乐于探究,增强自主学习意识炒。在整个教学中我注意在悬念中提出问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自主的学会了知识。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就必须创造一种让他们自由、轻松、没有约束的课堂空间,把课堂交给它们,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去学习。

比如:教学“滑轮”这一小节知识时,我首先提出问题,我们都看见过老吊车,那么你知道老吊车为什么能把那么重的物体吊起来吗 ?升国旗时、红旗在下方、我们在下面操纵,为什么红旗会升到上方去呢?学生产生联想,教师告诉他们那是因为吊车上方安装了滑轮。下面老师就发给你们一些实验装置,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然后找规律。

1:通过你的动手操作你认为能有几种滑轮?那么得出结果后。

2:你再研究“动滑轮”和“定滑轮”各有什么特点?这时学生非常乐于主动参与,并且都乐于先找到结果(也就是知识点),这时就乐于主动探究,因为有了兴趣,因为他们主动参与乐于学习,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探究,就容易掌握知识。

3:那么同学们再想一下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不可以组合使用呢?如果可能组合使用,又能有什么结果呢?同学们可以根据手中的材料进行研究,这样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形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在学习中挖掘知识潜能,推动自主探究新知识。

因为学生的知识潜能包括:未知的和社会经验的。老师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和对新知识需要创设情境,挖掘他们的经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同时也能使学生的知识潜能得到挖掘。

比如说:在教学“轮轴”知识时,同学们已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应用的轮轴,如压把锁、自来水龙头、方向盘等。那么更深层次可联想到,拧螺丝的扳手、还可以想象到自行车的脚蹬杆,这些都是应用了轮轴。这样学生们主动探究,从互相联系得出都可以省力的原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还挖掘了学生的知识潜能,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6.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六

心理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持续产生兴趣时才会感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才肯动脑筋去思考,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也就容易记住;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对象缺乏兴趣时,则会感到学习空乏无味,成为负担,产生厌恶情绪,不愿动脑筋思考,也就不可能学好。要让化学这门科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学生形成一种力求认知或趋近的倾向,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接近它、认识它、获得它,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果一个学生对化学产生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进而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笔者在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做了几点尝试。

1.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在这方面可以运用大量生动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讨论和引导学生思索。例如,烧火的壶用久了,壶的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锅垢”,水壶使用的时间越久,积存就会越多。“锅垢”究竟是哪里来的呢?又如,维生素又叫维他命或生活素,它是我们身体中所必需的养分,如果身体中缺少了它,就会发生一定的生理上的病症。那么,维生素是什么东西呢?教师还可以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持续发展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公众与科学技术”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民对地理常识和化学知识缺乏了解,对于“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滥用农药、化肥的后果”等有关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弊端和问题知之甚少、认识淡漠,造成乱开发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社会问题。可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化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未来国民的素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通过组织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化学科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年龄特征,按年龄段划分学习兴趣小组;或是指导学生组建探究性学习小组;或是从学生中挑选出学科带头人,组织全班同学主动学习和进行探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制作实验用品、举办化学讲座、出版化学墙报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体验和感受。例如定期出版班级化学专栏,刊登有关化学拓展知识和化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最新成就等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课外活动,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长久保持和稳定学习兴趣。

3.借助社会实践或野外考察活动适时地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每学期都会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一些学生活动,如外出参观、团队活动、春游、秋游等等,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教师如能把握和抓住机会,利用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有一次笔者带学生出游的时候,在山上抓起一把泥土问学生:“你们能够从这把土中判断出这座山里面蕴藏有铁矿石吗?”有的学生说能,有的学生说不能。笔者引导说:“大家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运用化学知识肯定能通过这把土确定这座山里面有没有铁矿石,所以从理论角度上说能的同学没有错。然而,研究是需要方法和条件的,我校只是一所初中学校,目前实验条件还不能达到通过这把土确定这座山里面有没有铁矿石的研究能力,所以从实践方面上说不能的同学也没有错。至于这座山里究竟有没有铁矿石的问题,只要我们保持兴趣,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创造条件,在你们当中将来肯定会有人能做出明确的回答。”

4.精心设计新课导言,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上一堂新课,教师能不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言的作用可以说至关重要,不能忽视。在备课时,应该重视引言的设计,要注重引言的艺术和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情境、通过引言导入、巧妙结合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迅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状态,并能始终保持课堂上最佳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状态。比如,上新课《爱护水资源》,可以这样引入:“众所周知,水是我们很熟悉的物质,邕江里的水相信大家都见过了,但不知你们是否见过浩瀚无边的大海,是否体验过在海边寻找贝壳的乐趣?当我们手捧起一把海水时,是否联想一下它跟邕江水有什么区别?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海水,为什么还要爱护水资源?”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学习的兴趣也就被诱发出来。

5.设置问题和悬念,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不仅新课导言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也必须精心准备,运用教学技巧设置问题和悬念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判断,随着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思考和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被激活起来了。例如,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一个悬念性的问题:印度尼西亚一个岛上有一条峡谷,当有人牵着羊或狗进入这个山谷时,羊或狗就会晕死过去,人往往因为蹲下去救护羊或狗而晕倒死去,所以人们称之为“死谷”。然后,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开这个谜。课堂教学内容中设置悬念,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活跃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6.根据化学科特点结合人文知识启发学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把化学知识跟人文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课堂互动式教学,不仅大有令人耳目一新、情趣昂然之感,还能产生引人入胜、记忆深刻之功效。例如,教学“碳”这一内容时,联系石灰石的性质跟明代于谦七言绝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境相吻合,若把两者结合起来学习探讨,让学生畅谈诗情、论人品、学知识,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石灰石的性质,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互动交流,增强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用成语猜物、课堂小竞赛、记忆小歌谣等等。

7.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七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片断练习,激发写作兴趣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能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反之,连一段话都说不利落,一整篇就必然更加夹缠不清了”。因此,首先要训练学生过片断练习这一关。片断练习内容具体, 目标明确,字数不多,容易完成,学生没有吃力的感觉。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用写实的方法进行训练,比方要写外貌,就让一个有特点的学生上讲台朗诵一篇散文,然后叫大家对他进行刻画,写得好的念给大家听。还可以采用看图说话写片断的方法,给学生提供画面,设置情景,先由老师进行画面解说,然后让学生去写,学生就会奔着目标去思索,如果针对性不强,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最终出现勉强凑集或言之无物的现象。

二、充分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它已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时,才能产生出学生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和词语。中学生自尊心极强,衡量他们作文不能有过高或拔苗助长的做法。应根据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告诉学生把平时看到的、做到的、想到的,按照一定顺序完整地叙述出来,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能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情就行了。学生在写作时,只要比上一次作文有所进步,就应该加以鼓励,让每个学生能够看到自己每次作文的进步,如发现初中生把课文里学到的句子或词语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之中,或能恰当地运用一个比喻句,就用红笔画出作一标记。只要在某一方面比上次作文有进步就加上批语,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每次作文批改后选几篇写得有进步或好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婉转地指出缺点,这样学生就会消除了畏惧感,看到了自己进步,写作时他们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写作文兴趣就会被强烈激发。

三、巧用电教、图片手段,创设意境,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往往喜欢注意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对有色的、有声响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声色并茂的电教手段,生动形象的图片,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在指导“我喜爱的青蛙”作文时,我先用录音机播放了青蛙的叫声,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呱-呱-呱”的蛙鸣声一下子抓紧了学生的心。接着,我依次展出青蛙的外形、青蛙头部构造图片,特别突出青蛙舌的构造,并配乐反复解说青蛙捕捉蚊子的过程。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情绪高涨,跃跃欲试,纷纷提笔,当场完成了这篇习作。

四、寻找读写的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再创作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借助于范文的阅读,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学习了表达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读”为导向,以“写”为目的,依据课文特点,选择读写的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再创作。如学了《海上日出》,我就让学生注意动态、颜色的描写,仿写《日落》。又如教学《孔乙己》一文中在结尾时写道:孔乙己喝完了酒,在别人的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走出酒店。在此处可设计一个续写的练习:孔乙己走向了何处?他的结局如何?很多学生能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续写,而且结局各异。有个学生写道:“这时,一群孩子看到了孔乙己,一齐围了上来,他们默默地打量着孔乙己,一个稍大的孩子问道:“孔乙己,你怎么啦?是病了吗?”孔乙己抬起头,望望这个孩子,喃喃地说了句什么。另一个稍大的女孩挤过来,伸手替他捡去了头上的几根枯草,惊疑地问:“大爷,你怎么坐在地上?是腿疼吗?许多孩子都围上来问这问那,几个稍大的孩子扶起孔乙己。孔乙己看到这一切,看到这些孩子们,干裂的嘴唇动了好几次,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他只觉得,包裹着自己的那个冰窖,正被一点点地融化开来。”在小说中,被鲁迅一笔带过的孩子们,成了这篇续写的重头戏,是这些孩子使孔乙己,也使读者感到丝丝暖意,看到了点点希望,多么合情而又合理!这样再创作,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五、走出课堂,指导观察, 激发写作兴趣

李四光说:“观察是得到一节知识的首要步骤。”鲁迅说:“如果写作,第一须观察。”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走出课堂,从观察入手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外出带个本子和笔,把随时观察的有意义的记录下来,积累材料,为作文打基础。春秋两季带领同学们认真观察天上飞的,地上活动的人和物,花草树木有何变化,田野果园有哪些景象。由于孩子们的天性是爱玩好动,初中生各种爱好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外出游玩比在课堂上闭门造车,靠想象作文要强出百倍。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在了本子上。回来,我让他们把记录的整理一下按顺序写,这样得到的材料真实具体,比课堂上讲,效果好得多。下面我举两次有相似内容的作文课,加以分析比较。第一次,老师先板书了作文的题目:我喜欢。接着,挂出小黑板,提出三点要求:1.横线上填一种玩具,如布娃娃,小汽车等。2写出小玩具的特点,围绕喜欢来写,写出真情实感。3.条理清楚,语句要通顺。最后老师发问:你准备定什么?小玩具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课堂气氛始终很沉闷,学生面有难色,迟迟不能动笔,个别学生到下课还未写满两行字。第二次作文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带你们到河边玩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于是来到河边,在一排柳树旁停下了。老师说:“这一节课呀,要让你们带着寒意来到这里,就是请你们仔细观察柳树,再联系生活实际,讲一讲柳树的作用。”随后,学生仔细观察柳树,他们七嘴八舌地说:“最早感受到春意的树木是柳树。”“在冰冻初消之际,将春光泄露给人们的,正是柳芽。”“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曳的枝条,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小型建筑物的优良用材。”有的说:“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以作接骨材料;在农学家手中,是嫁接物的天然保护伞。”也有的说:“农村的老人、妇女可以把柳条编成柳篮、柳箱、簸箕、抬筐等日用器具”。老师又说:“柳芽、柳絮、柳叶、柳根和柳皮有什么用途?”有的同学们说:“我听王医生说过,柳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晒干后,可以炒食,也可泡菜。柳絮可以作枕芯,也可作鞋袜毡垫。柳叶、柳根、柳皮入药,还可作浴汤洗涤疥疮。”同学们兴奋地观察谈论着,沉浸在欢乐之中。然后回到教室,完成了《我爱柳树》这篇文章。这两堂课,教学内容相似,但效果明显不同,后一堂课,从直观形象入手,用眼睛看,用手摸,听人讲,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教师再提出目的要求,更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作文就为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的目的。

8.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八

关键词:和谐 融洽 民主 快乐 激发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改变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与体会。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关系,对完成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会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功夫、花大力学这门课程,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了。所以,我注重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让自己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例如: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某某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上必须注重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活跃数学教学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共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愿意听下去,并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开展数学游戏或竞赛,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学习;低年级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插童话故事等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说一个幽默笑话、一则故事,或让学生进行课前两分钟总结,自由发言,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搬课本的例题讲一遍和做一两题练习就算是教学了,要善于利用教学用具、直观教具如图片模型等来进行教学。教具和教师的讲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给学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三、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好奇心,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些古今中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介绍他们多思多问、自问自答、刻苦努力、创造发明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个没有求知欲、学习不主动、懒于思考、不会问的学生,也就无创新可言。提问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妙,成为自觉的学习者。数学的定义和概念是怎么得来的?定理和公式是怎么得来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能有哪些变化?如何应用?……要让学生产生一种悬念,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学数学并不难,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养成想问题、提问题和延伸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还能深层次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凡事多问个“为什么”。通过师生双边民主和谐的活动,要让课堂焕发出创新的生机和活力,让问题进课堂,切实变革发展学生智能的行为方式。

四、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例如:在认识几何图形三角形时,老师从红领巾、小队旗的形状等引入新课后,请学生在本子上任意画出两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通过画一画,引导学生说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得出: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搭一搭、勾一勾,激发了学生对三角形认识的兴趣和想象力,使他们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领会、感知、理解,逐渐加深了对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著名的教育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上一篇:XX年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总结下一篇: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