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反思(共10篇)
1.论语教学反思 篇一
《论语》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课程以《先秦诸子散文》为主,《先秦诸子散文》的内容编排又以儒、墨、道、法四家思想为主,对儒家思想的学习当属《论语》最为重要。
上学期末,我们文科三人组便开始研读《论语》选文,感慨于孔子思想的智慧、博大,又基于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以及“国学热”的兴起,我们决定在下学期的教学中,以学习儒家思想为主,将《先秦诸子散文》中13篇儒家选文列入教学计划,其中《论语》七篇、《孟子》六篇,而墨、道、法三家的选文也略有涉及。
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挖掘《论语》中孔子思想的时代意义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这七篇文章中分别涉及了孔子在从政、为人、处世、处事、教学等不同方面的思想,选文均是《论语》中的精华,且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学生在疏通文意方面有一定难度,在理解文本内容、挖掘思想价值方面更是对学生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一直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课堂效果也未达到理想中“探究文本、挖掘内涵”的程度。伴随着新学期的教学改革,课堂进入了学生“发问、提问、释疑、质疑”的新阶段,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有问有答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论语》的教学工作。
经过七节课的打磨、交流,学生的思考方式、思考方向在朝着我们引导的方向在转变。学习的方向逐渐从探究字词翻译转向探究文本大意、思想内容以及联系当下的现实意义。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当下的课堂侧重的是对《论语》思想的解读,文言字词积累放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中完成,若在这两个环节还有解决不掉的疑难字词,这则是妨碍学生理解文本的重点字词,则可以放到“展”环节展示,以待其他同学解答,对有些字词我们甚至大胆放过,不去过分探究。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论语》选文,所有的译文及关键字的释义都在教材的课下注释有所标注,因而不必字字落实地去翻译,否则会让自己陷入简单重复教材的境地。反思自己之前的古文讲解,过多的解释字词,解读文本思想成为了课堂的鸡肋,可有可无,或匆匆略过,点到为止,使语文课成为了功利化的得分场,而失去了学习语文、品味经典的意义。
学生对文本分析越来越深入,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探讨的价值,促使我们在备课时更为充分。为了能用精妙的语言点拨学生于困顿中,我只能使自己的语言更精炼、更深刻。我深深体会到了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便应有一桶水的意味。比如学生问道“克己复礼”的“礼”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礼”,那“礼”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孔子谈到“仁”,又谈到“礼”,那“仁”与“礼”的具体关系是什么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的不仅是应变的能力,更是对自身文化积累的考验与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当是孔子,而《论语》又是孔子思想的重要载体,是圣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孔子是中华文化的第一代表,是无人能取而代之的“万世之表”。然20世纪的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流行,“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响彻云霄,孔子成了封建文化的代表,“文革”批林批孔,孔子进一步成为了保守、倒退、反动、复辟的总代表,是千古的罪人,传统文化也逐步处于革灭殆尽之际。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读《论语》的人越来越少,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并将之奉为生活准则与信念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文化传统在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断层。因而,当《论语》出现在高中课堂时,在师生传统文化根基都极其浅薄的情况下,师生能否重新重视学习《论语》的意义,并努力完善自身的传统文化积淀,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文化的呼唤,是极其必要的。
在社会深刻转型,各类思潮泛起,利益多元交织的今天,新一代的青年已经能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的观点,他们能够取其精华,修身践礼。国学文化不应成为政治的工具,而应以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2.论语教学反思 篇二
《论语》与背景的关系。背景是理解的基础,这里的背景可以理解为两重含义:一是指《论语》与当时时代的关系,简言之,就是《论语》自身的文化含义;二是《论语》与当下的思想对接的关系,也就是重新解读《论语》文化含义的当下思想环境。
首先涉及的是《论语》与当时时代的关系,作为诸子百家之一,《论语》的主旨是孔子针对当时纷扰不断的社会提出自己的施政主张。孔子一再强调“仁”的主张,一方面强调统治者要不断修身正己,成为一个谦谦君子,然后达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境界,实现仁政;另一方面,孔子强调“孝悌”为“仁”之本,让百姓不好犯上作乱,由此将外在的统治要求内化为个人自觉的行为规范,最终要达到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有序的社会,统治者自然就能垂拱而治了。可见孔子并不会绝对强调某一方面,而是对君子和小人都作了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这又体现出孔子的中庸之道。这种内在的思路也是贯穿于《〈论语〉选读》之中的,我们可以看到从《为政以德》到《君子之风》,是强调实施“仁”的主体,再到《诲人不倦》孔子强调如何达到“仁”的境界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而学习的最终呈现结果就是达于中庸之道。因此这种背景呈现将会给学生一个理解的平台,对于选读的意脉有了整体把握,这是正确理解《论语》的基础,也是在教学中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的前提。如果没有这种背景的呈示,《论语》的文化意义在教学中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在把握与当时背景下的关系的基础上,还要厘清《论语》与当下思想环境的关系。《〈论语〉选读》教学的一个长远目标就是要实现《论语》的当下文化意义,这当下的思想环境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就宏观层面而言就是指当下社会的整体思潮;而从微观的角度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论语》接受者的思想状态。
在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微观层面。因为我们要谈的就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那么作为接受者,在《论语》教学活动中,就是教学的实施者,而接受者的思想状态在此可以理解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
《论语》从结集之后,在社会中流传开来,就出现了很多注疏,这些注疏不管侧重于训诂解疑,还是侧重于义理发挥,其实质就是对于《论语》的一种解读,就是一种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论语〉选读》也是当下对《论语》的一种解读,一种接受。因此,要实现《论语》与当下思想的对接与融合,实现其文化意义,在《〈论语〉选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解读?具体到《〈论语〉选读》的教学,就是《〈论语〉选读》与教师的关系,就是教师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采取怎样的方式去解读《〈论语〉选读》,解读最终应取得何种结果。这里的立场就是要站在人文的角度、文化的立场进行把握,然后与学生同时互动,引导学生主动体悟,提倡多元解读。这是一个教学思维的问题。
如果说从大背景上整体把握是一种鸟瞰式的俯察,得到《〈论语〉选读》的规模与形制。那么要入得其宫墙之内,窥得“宫庙之美,百官之富”,就必须登堂入室,具体而微,咀嚼其中的微言大义,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这就需要处理好相对独立的选本语段与《论语》语境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作品与选本之间的关系,只有把握住原作的精髓与内涵,才能体味选本的意义。因为作为选本,选出的各个语段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这个拼凑的拼盘之内,每条语段背后的含义无法在具体语境得以实现,这就是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感到《〈论语〉选读》难教之处,认为这些零散的语段之间的含义难以把握与发掘,从而造成了《〈论语〉选读》教学的生涩,缺乏生动的气息。因此,要实现语段之间意义的发掘,最好的方法是还原法,就是把课文中的每条语段回归《论语》原文,虽说《论语》原文每条语段之间并不全部都有联系,但在孔门弟子编次之后,每篇的主题是相对确定的,从而在每篇的语段之间也是有着更多的联系。因此,这种语段的回归还原,有助于整体意义的实现。
同时,由于选入的语段的编排也是杂乱无章的,前后混乱地堆陈,使得有些是晚年孔子的语言排在前,而早年孔子的语言排在后,而孔子的思想是有阶段性变化的,若是无法分清这些话语与孔子思想发展阶段的关系,就有可能将孔子思想前后篡解,从而也就无法真正把握其内涵。比如说《沂水春风》一课,有教师把“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这段话作为导入的引语,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孔子对这些弟子的评价显然是在各弟子言志之后的,若是孔子已经了解各个弟子的志向之后还来这一问,未免有故意找碴之嫌,也显得孔子的心胸狭隘了。
正是这种还原法,可以将《论语》的文化内涵完整地凸显,而不致管窥蠡测而是全豹再现。同时,再对相关的语段进行一个排序,这会更加有助于《论语》文化意义的整体把握,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虽然这些工作会有难度,很具挑战性,但这很有利于《论语》的文化意义在教学中实现。
至于如何传授,这与解读是密切相关的,有怎样的解读就会导致怎样的传授。这是一个教学观念问题。在确立了互动的思维之后,我们很多老师却陷入了单向传授的泥淖。就目前的文化教学观念而言,由于《论语》文化积淀的深厚性,在进行传授时,多数老师更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对人的输出,即对人的影响,却忽视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基因已经积淀于每个个体之中,而且传统文化也是从个体文化基因中提取之后的总结。因此,它的传授就应该是双向互动的,那就不能单纯强调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是根据传统文化自身的精华与糟粕,去发现个体身上的优劣之处。因此,在《论语》教学中,应该强调的是发现而不是影响。也就是说,《论语》中体现出对人性的思考与评判,体现为政治主张、修身正己的方式、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学习的方略不应该只停留于我们上课讲述的层面,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从他们身上讲起,从他们身上发掘闪光点,或者结合孔子批评学生的情况,去发现学生自身的缺点,要让学生感到《论语》就在身边,《论语》中的文化含蕴就在自己的身上。这种教学观念就是不把《论语》看做一个经典容器,而是让《论语》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发现、发掘中实现《论语》文化内涵与学生的融通、契合,从而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
3.论语文生成教学 篇三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于立足文本,课件若不能真正把握对生成性教学的理解主要涉及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动态的。动态即指现实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非预设性、开放性等特征;第二方面,是生成,可以从生成的形式、主题、内容三个方面去着眼,生成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预设性生成和非预设性生成两类:生成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生成、教师生成、师生共同生成三类,生成内容有教学目标的生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生成等。
一、生成性的教学是对人的尊重
生成性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高度关注人的教学思想,生成性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动态生成的重视,实质上是对教学中人的重视,关注生成就是更深切的关注认得生命的完整性、丰富性、自主性。对人的关注,是生成性教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二、当前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生成性教学的相关概念不清晰
對有关生成性教学方面的概念不清晰,是造成教学实践中认识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在对“生成”认识的理解上,有的人是从教学意义上来理解“生成”,有的人是从心理学的核心所在层面来认识“生成”,还有的人是立足于生命的高度来谈人的“生成”。如此“生成”导致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不注重互动的内涵和效果:不顾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肆意删除文本,置文本于不顾。总之,由于对“生成”本质的认识含混不清,缺乏明晰一致的看法,导致教学实践中认识的范围不一。
2.为生成而迷失教案
在许多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讨论而讨论,或者讨论流于形式,或者导致一致一堂课有讨论而没有结论,或者有结论而没有评价,或者有评价但评价单一,结果导致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根本不清楚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这种迷失目标、迷失文本的课堂交往与互动在表面上看似繁荣,实际上是教师有条不絮的问,学生亦步亦趋地答,教师的思维代替甚至压制了学生的思维。
3.语文学科的特点弱化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老师被“生成”牵者鼻子走,语文教学没有了边界,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不能把握语文课的精髓,语文生成性教学也只能是走过场,搞形式了。
三、小学语文老师实施生成教学的体会和建议
1.突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色
语文没有“语文味”就是没有理解语文课程的精髓。其精髓就是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语文素养我认为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的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
2.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性智慧,表现为一种机智,是教师所具有的、在复杂、微妙的教学情境中迅速且恰当的行动能力。它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以提升,每一次实践的过程都是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智慧。
3.改变教学的思维方式
传统的预设性形思维方式已不适应教学的发展,更不适应动态的课堂,只能将教师和学生牢牢的束缚住。而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神和思维方式,具有中创造、总差异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有用生成性思维来看待社会,研究教学才是科学的。课堂教学的推进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教学的演化史多变的,我们要彻底摒弃以往的线性的预成性思维模式,设计多个并列式结构的教学的路径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使课堂不在死气沉沉,而是充满弹性和张力。
4.《论语》教学反思 篇四
在昨天用一课时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我布置了一个回家作业,让学生在《高山仰止》篇中挑选一则自己读来最有感触的章节进行评点,在章节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心得。今天的课一开始,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文上能有思考过的痕迹,我又给了学生三分钟时间进一步整理思路,组织语言。接下来我就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想不到学生的点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能对一章内容进行多角度评点,又能将多个章节融会贯通,结合起来评点,既能读出《论语》的积极意义,又能读出其中的局限性,思想的光芒实在另我惊喜!
比如第5.22章,学生既能读出编者把这章放在《高山仰止》篇的用意,又能结合对孔子身平的了解,从政治目的方面分析这章。
又如第11.13章,对孔子这句“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学生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有学生认为孔子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这话说得过于直接,欠方法性;而另有学生认为正是这样直接毫无掩饰的话语,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关系亲密,是师生,更是父子。
再如第19.23章,关于孔子的学说叔孙武叔不能理解的问题,有学生就联系到了现在经典文学无人问津,快餐文学畅销的问题,呼吁同学要静下心来读经典。
当然,有些学生的点评由于对文本理解的偏差,说的是“歪理”,但绝大多数能切中要害,有的甚至不逊于某些大家,而且学生的有些评点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没有想到的,却也能让我感觉言之成理,让我真切得感觉到了“教学相长”的涵义。
5.《论语》教学反思总结 篇五
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而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希望让学生接受儒家文化中优秀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在情操修养,立身处事,为人治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引导,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坚定的价值观和乐善好学的品格和气度。当然也想借这些短小精炼的小短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论语》的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一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学习孔子为社会改革而努力的行为,感受了他那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请学生列举与孔子一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谈论作为一位中学生的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教《知知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充分谈论日常生活中求知的态度、对待错误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如何看待时间流逝等话题,再过渡到课文时,学生既容易接受,又深受启发。现实生活中学生有许多迷惘与困惑的问题,《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相当广泛,两者联系,尤其是把《论语》与学生提到的问题挂上勾,对学生的启发是很大的。
把《论语》与生活结合,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觉得《论语》其实很生活化,它离我们很近,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
6.《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 篇六
1.本节课突出了自主与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结合注释学习文言文,自己疏通文意,培养学生的一种独自学习惯(简称独学),许多学生学习文言文或做文言文题时,文言文中有注释也不看,在这一点上老师引导和督促做得好。遇到不会的先向小组长请教或小组共同讨论解决,这是属于合作学习(简称合学)。就疏通文意而言,本节课合学的形式多样:最难的部分由教师引导讲学,一般难的 篇章由组长讲学为主,容易的由组员讲述给组长听,组长纠正为主。真正做到合学适时,适地,有效。
2.注重学法指导。即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留、补、删、调、换、对。这种教,是结合了实例来进行学习,并且适时的引导学生实践——使用以上所讲到的方法。方法与能力结合进行训练。
3.加强文言文的背诵积累。本课的重点是积累,而并非一定要深入理解《论语》的思想精髓,是积累以便今后的“反刍”,教师在这节课充分的留给学生时间进行背诵,达到实效。具体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板书,自由背,指导背,提高背,形式多样,一篇文言文在第二课时课堂上不下8遍,再加上第一课时的5遍,学生哪有不会背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学生负担。
4.板书的妙用。本节课的板书精、准、实用。板书每一章的重点词,是文言文的重要结构,也是需要掌握的文言文重点实词,为以后学生参照板书背诵提供便捷,更为检查学生重点实词的意思而做准备。
5.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一学生有很多是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的,本节课注重了这一细节,适时地引导学生记笔记;重点词语进行归类复习,如“传”“新”“故”这几个是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而”字在本课有两种基本的用法,在学生积累时分别加以提问;“罔”和“殆”历来学生容易写错,当堂让学生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应该有很好的效果。
6.文和义相结合,每讲完一章,及时作出总结。
7.《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篇七
文言实词的理解和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阐述
二.教学过程
(一) 内容呈现
1. 学生小声跟录音朗读, 扫清文字障碍。
2. 对照注释自读课文, 明了大意。
(二) 师生互动
1.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
这十则语录分别谈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 你对文中的词语和内容有哪些疑惑的地方, 我们进行探讨。
学生进入问题状态, 边看课文边思考, 进行问题准备。
2. 学生提问:
学生相互解答, 教师可适当点拨引导。
(三) 交流对话
1. 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课文所选十则夫子之话, 看似只言片语, 零碎散乱, 不成体系, 你认为是这样的吗?为什么?
明确:
全篇有一个中心话题:学习。十则语录分别从方法、态度以及应具备的道德修养等角度来谈的。
话题二:在结构和语言上与以前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
明确:
结构是语录体。语言特别凝练朴实, 用词精当, 含义深刻。
2. 学生与老师对话
话题一:文中段与段之间的排列是随意的吗?
明确:
《论语》是用语录体的形式进行归类整理, 构成了孔子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而本文是按先总后分的原则编排的, 即先总的论述学习方法和态度, 再论述学习方法的具体表现以及应具备的态度, 最后强调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第四则是转折过渡, 第八则是对五——七则的归纳, 第九则、第十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深化、总结和强调。层层深入, 递进深化。编者编排的目的告诉我们:用功 (学习方法) 是表面形式, 用心 (学习态度) 才是内在动力, 用功与用心要结合, 才能创新, 才能有所作为。
话题二:文中有些文字如“女”注释为同“汝”, 字典、词典也没有这个音和这个意, 我们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是汉字在不断演化的结果。课文中的“说” (yue) 等都是这样, 我们要识记、积累, 今后学习文言文还会遇到。
3. 学生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论语十则》的中心是谈学习, 但每则的侧重点是什么?
明确:
第一则是谈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第二则是谈复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第三则是谈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第四则是谈对学习的求实态度;第五则是谈求学的态度 (勤学好问) ;第六则是孔子自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教学态度;第七则是谈学无常师;第八则谈学习的三层次 (学习、爱学、乐学) ;第九则是谈珍惜时光;第十则是谈实践的重要性。
话题二:十则语录都是谈的学习。到底学习与哪些问题有关?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明确:
(1) 学与习的关系:“温故”可以“知新”, 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可以做老师。
(2) 学与思的关系:二者结合, 缺一不可。否则, 则罔则殆。
(3) 学与问的关系:既要学也要问, 不仅要问比自己知识才能高的人, 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求问, 并称赞孔文子为榜样。
(4) 学与行的关系:二者并重。学得的知识按时完成, 加以应用, 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话题三:文中有哪些词汇作为成语保存在现代汉语里?有哪些是我们作为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明确:
成语: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名言警句:三人行, 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死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等。
4. 师生与作品对话
话题一:课文在编录与学习的有关的问题时, 编者在主观意图上强调的是什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何意义?
教师:文中是从对待学习方法的表面现象到支持这种做法应有的心理态度 (内在动力) 以及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怎样才能把别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 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自己是否学到了知识, 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知识的正确与否, 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学生:略
话题二:孔子的话, 语言凝练, 寓意深刻, 应从哪些角度去探究句式、体察语言, 读出怎样的节奏, 才能读出语感, 有所领悟。
学生:略
教师:从修辞的角度看, 第一则由三个反问组成排比, 节奏感强, 富有气势, 语言强烈;
从内容角度看:第五则一问一答;
从语气角度看:第六则怅然慨叹, 语调深沉, 语气强烈;
从句型角度看:第七则因果关系, 语调平稳, 语气舒缓。
读法:
例:学|而实习之, 不亦|乐乎?
(四) 链接生活
链接一:你认为孔子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哪些对你仍有借鉴作用?
学生:略
链接二:今天与孔子所处的时代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认为还有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今天的学习更有利?
学生:略
(五) 阅读体验
1. 读了这篇文章, 你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何感受?
8.《〈论语〉选读》课堂教学实录 篇八
时间:2005年6月10日
师:大家看这张照片,知道是哪儿吗?(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
生:曲阜陋巷街北头的牌坊。
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
生:沂河北岸的舞雩坛——古代鲁国求雨的土坛。
师:(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
生:万仞宫墙——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
师: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
生:《论语》中说“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概说的就是它吧。
师:对!颜回箪食瓢饮,身居陋巷,却自得其乐,他直面人生的苦难,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如果说陋巷在物资上是简陋的,那么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因此后人立了这个牌坊以示景仰。
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
生:《侍坐》中有一段好像是说“风乎舞雩”什么的?
师:对,(展示灯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这是曾皙的天人和一、自然和谐的政治理想,孔子对此也深表赞同。(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
生:(思考摇头)。
师:(展示幻灯片: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篇》)一次,有一个叫叔孙武叔的人在朝廷上说,子贡的道德学问已经超出了孔子。子贡听说后说:如果把道德学问比作围墙,我家的墙只到肩膀这么高,里面房舍的美好一目了然;老师的墙高数丈,如果找不到围墙的入口,就根本看不到里面宗庙的美好和府第的富有。因此“万仞宫墙”比喻孔子的道德学问之高。曲阜的好些地名和《论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曲阜大街小巷到处都写有《论语》的句子。这是我在曲阜鼓楼大街上拍摄的。(展示幻灯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请你来读一下,并说说写的是哪一方面。
生:(读)为政。
师:很好!(展示幻灯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家边读便欣赏其遒劲的书法。
师生:(读)
师:这句话表面上说松柏,实际上说什么?
生:人的道德修养。
师:因此孔庙里有许多松柏。尤其是柏树已成为我们曲阜的市树。陈毅元帅有一首诗:“大雪压青松……
生:(齐背)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师:(展示幻灯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我在曲阜师范学校的墙上拍的,因此《三字经》里面有一句什么来的?
生:“性相近,习相远”。学习方面。
师:(展示幻灯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同学们想想这一句放到哪儿最合适?
生:图书馆。因为人们应该广博地学习,图书馆书多,可谓博学;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沉醉其中,可谓“切问而近思”。
师:对!这就是曲师大图书馆前面草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刻写的。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论语》,我建议你到这里去(展示幻灯片:论语碑苑)。那里有好些名人精美的书法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总之,《论语》在我们曲阜可以说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们可谓耳濡目染。除了这些,你还会背哪些?并归纳一下属于哪些方面。
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面。
生:“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道德方面。
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谈为政。
师:请同学们对《论语》做一个整体概括。
生:《论语》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准则。
生:《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而成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教育、道德修养、为政治国三个方面。
师:大家说的很好,我总结了几句,请看大屏幕。(《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分上、下两部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对中国历史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无以复加的影响,故朱熹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因此1988年有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展示幻灯片:巴黎宣言)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伟大的先人,手捧的就是这么一部不朽的作品。《论语》分上下两部,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形象地说明了《论语》的重大作用。(展示幻灯片:“同学们,我们以首篇《学而》为例(如果你不喜欢,可以选取你所喜欢的一篇)从中选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研读,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好吗?10分钟时间,够吗?
提示: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哪些地方你觉得有异议?你认为如何?)我读过几遍《论语》,不过前两天又读,对于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异议。学习完之后整天复习,真是快乐!对吗?我问你如果叫你整天复习,你快乐吗?
生:(齐)不快乐。
师:可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月底没钱了,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明天到你家去,是不是很悲惨?人家不了解我,对我发脾气,我表面不发火,心里恼怒一下也不行吗?这种君子不做也罢。台湾学者南怀瑾曾经把这几句戏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过乎?”这才是人之常情。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字应注意,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这个字的最初写法是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说文解字》上说“习”指小鸟反复的振翅学飞。意思不仅仅是“学习,复习”,还引申为“演习、训练”,因此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主要指从老师那里学习了知识和道理之后,我们来实践一下,看看对不对,对了,乐!这句话指少年时代应立志刻苦学习,学了之后再去实践。人到中年,历经磨难,知交零落,这时才发现友情弥足珍贵,在一个风雨之夜,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推门而入,这时你会多么快乐。人到老年,历尽苦难,这时晚辈即使误解自己也是笑而不答,正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因此,我认为这三句话写了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时代立志学习并学以致用;中年时代明白了友情的弥足珍贵;人到老年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苦难。这是我研读的心得,请大家研读。
师生:(讨论,十分钟学生发言)
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认为应译为“我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因为子路的性格鲁莽直率,孔子为此教育子路,要他养成实事求是的好习惯。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有两点非常的可贵:一理由充分;二他从子路的性格态度入手,做到知人论世,这就是历史地看问题。
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认为这种说法现在应赋予新的意义,首先作为子女应该在父母生前好好地侍奉,而不仅仅是“慎终”;其次,在对待父母的丧事上不应该在形式上大操大办。至于“追远”,我认为主要在某些时候,例如清明节对先人追思一下就可以了,我们应该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
师: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论语》。上个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大陆访问时写了四个字——“慎终追远”。他做了两件事,一是在故乡湖南湘潭“慎终”,他和他的母亲一起奠扫祖坟;二是在黄帝陵“追远”,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那三个已分崩离析了,只有中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我们先人提倡的“慎终追远”的传统,这种民族的传统文化维系着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历经沧桑,5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历经多少苦难,海峡两岸60年的隔阂没有隔断我们血浓于水的感情,靠的不就是“慎终追远”吗?正如同学们所谈到的,看待《论语》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展示幻灯片:“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
一女生:我觉得论语中也有不对的地方,例如“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这句话歧视妇女,古代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给妇女套上了重重枷锁,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是戕害了多少妇女,孔子难辞其咎!看如今,奥运会上阴盛阳衰,妇女已经是社会的半边天。
一男生:这句话不能说全错,孔子把小人与女子放在一起类比,是想说小人不得人心,女子受到了无辜牵连!再说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中国古代女子甚至是现在也往往是口是心非。
一女生:凭什么让女子受到无辜牵连?那不叫口是心非,那叫含蓄!懂吗?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是非曲直我们今天先不下结论,一是消极的一面,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应从两方面看待《论语》,一是积极的一面。著名学者匡亚明说过(展示幻灯片: “孔子思想中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这两种不同因素导致了两种不同后果,前者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后者则形成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特点。这种矛盾现象是孔子思想内在二重性(矛盾性)的毫不奇怪的必然产物。”《孔子评传》)我想用他的话来平息我们刚才男女生之间的争执。我们应用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包容它积极的一面,也包容它消极的一面。(展示幻灯片:1.中国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孔子学说建立一个中华大帝国。中国切不可盲目采用欧洲文化,时移世易,但将中国旧文明之不适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已。欧洲人皆言中国如无孔教,中国道德必破产,此语余极赞同。中国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东方旧有文明之复兴。中国学术远在两千年前已灿然大备,若加以整理使之复兴,则影响世界,极为大,对于世界,必有特别贡献,最后中国或将为世界文化之中心。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2.以中国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余认为孔子之功。余虽隶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乐闻之。——李提摩太英国传教士)罗素为我们中华民族作了一个长远规划,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提摩太说的,他虽然信奉耶稣,但并不排斥孔子。人家外国人都用这种包容的心态看待《论语》,我们更应如此(展示幻灯片: “包容的心态”)。《论语》本身也具备这三个特点。首先它如实地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历史性。孔子有些保守,但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他又虚心好学,关于这点,《师说》上曾有论述。《腾王阁序》中说:“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当时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在《论语》上有记载,可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这句话最早是孟僖子说的,当时孔子才十七八岁,还没有儿子,因此孔子经常学习人家合理的语言。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还记载了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子产说:“其所善者,我则行之,其所恶者,我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毁之?”此时孔子至多11岁,后来孔子评价说:“由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孔子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并赞美子产的民主作风,这种心态也体现在《论语》中。最后我们用一幅对联概括我们今天研读的内容吧(展示幻灯片:“三种角度读论语,一颗童心谱新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展示幻灯片:“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为践行自己的理想,请从《论语》中找寻依据,好吗?并为刚才的那幅对联加个横批,作为我们下一步研读《论语》的目的,好吗?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9.《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 篇九
1、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
文言文的学习,相对于小说、记叙文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而,在教学时,多以故事的形式去讲解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十二章里,有些是学生在小学或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的,很多学生都能背诵,可以从这些入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翻译文本的同时注意心灵的感悟。
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将文言文翻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做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注重心灵的感悟,让学生从文言语句中感受古代文言的魅力,从而体会其中渗透出来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言文,有形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很多时候,文言文是学生自己读懂并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教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积累知识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4、因材施教不是一句口号。
尤其是这样的文言文,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教学,讲多了差生不能接受,讲深了学生不能理解,最后一团雾水,老师费了力没取得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大忌。
10.论语教学反思 篇十
教学对象: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课时: 三课时
授课教师:杨育馨
一、教材分析
《<论语>十则》是高中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的第一课,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文化智慧”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而这一目标的达成主要依靠对文言文的学习。本课涉及到的《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它的影响涉及文学、哲学、政治、思想、伦理学、美学、音乐、教育学等多种学科。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以仁释礼。“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孔子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孔子讲“爱人”以实现“仁”,以“忠恕”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实现“仁”。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还提出了“孝悌”和“忠恕”两个辅助原则--以“温和”的方式治理**的社会。孔子还从“仁”出发,提出了许多道德修养理论,如“克己复礼”。他还把“仁”推演为恭、宽、信、敏、惠等具体道德要求,以及中庸之道。从“仁”出发,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体现在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皇权宗法统治秩序上,体现在孝、悌、忠、信的礼教上,这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要求。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论语》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世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名倡议“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 5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3、能熟练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通过分类整理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归纳的能力及习惯。
3、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其成为反省自己的镜子。
2、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内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作为高二的学生,在学了五册必修教材之后,对文言文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根据他们平时的表现,凭他们的能力是可以理解论语十则的字面意思的,只是要把握这论语十则的深刻含义,还需进一步探究。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其成为反省自己的镜子。
2.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内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通过分类整理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归纳的能力及习惯。
3、结合合作探究,质疑解疑,对论语进行深入把握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 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2. 积累重点字词,疏通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学生说说《论语》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各则语录;
2、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学习重点: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
学习难点: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学生朗读目标重难点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方向
三、《论语》的价值地位影响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学生朗读 强化论语的地位
四、孔子简介: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孔子是一位旷世奇才,虽然一生颠沛游离,命运坎坷,但他所创建的儒家思想,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他在政治思想上大力宣扬“仁”的学说,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最高境界。所宣扬的“忠孝礼仪”的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王朝中起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论语十则》,回忆《论语》,回忆孔子。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回忆所学知识,强化记忆
五、《论语》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 做笔记 积累文化常识
六、熟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的预习案
二、 结合注释学习前五则,谈谈你对前五则的理解和感悟:
1、理解第一则,学生分析,教师点评
【翻译】:先生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安定,勤于做事而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啊。”
请学生赏析并谈谈对这一则的感悟,教师点评:
【赏析】这一则体现出了孔子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感悟】“物质的追求可让你富足一时,精神的追求却让你充实一生。”
2、理解第二则,学生分析,教师点评
【翻译】先生说:“我十五岁开始专心求学,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到事情没有疑惑,五十岁时知道了天命,六十岁时听别人的意见能够包容,七十岁时一切随心所欲,而不超出规矩。”
请学生赏析并谈谈对这一则的感悟,教师点评:
【赏析】这一则写出了孔子的早立志与好学。孔子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并且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想,然后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所成。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为了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感悟】“终身学习,便成天才”。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3、理解第三则,学生分析,教师点评
【翻译】先生说:“由(即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请学生赏析并谈谈对这一则的感悟,教师点评:
【赏析】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可当代社会偏偏就有很多人做不到。
【感悟】“实事求是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4、理解第四则,学生分析,教师点评
【翻译】 颜渊、子路立侍(在孔子旁)。先生说:“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把我的车马和衣服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觉得可惜。”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先生说:“老人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少年人得到关怀。”
请学生赏析并谈谈对这一则的感悟,教师点评:
【赏析】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从中可见孔子的博爱精神。孔子希望“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感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5、理解第五则,学生分析,教师点评
【翻译】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请学生赏析并谈谈对这一则的感悟,教师点评:
【赏析】孔子的乐学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渊明也曾“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便会甘之如饴;不喜欢读书,便味同嚼蜡。孔子正是因为乐读书,才会一生勤学不倦。
【感悟】“把学习当作一件幸福的事吧,你爱书,书也会爱你。”
四、朗读前五则 学生分析理解,交流对每一则的感悟 培养自学能力,提高鉴赏水平,加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巩固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
一、结合注释学习后五则,谈谈你对后五则的理解和感悟:
1、理解第六则,学生分析,教师点评
【翻译】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请学生赏析并谈谈对这一则的感悟,教师点评:
【赏析】这则好像是用山水的比拟对仁者和智者作一个比较。他认为智者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仁者仁慈宽容而不容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乐山乐水”不一定只是就性情而言,或许它更体现了一种人生价值观或者是生活态度。智者乐水,因为他们如水通过自身的流动滋润万物,且海纳百川;仁者乐山,因为他们如山,山虽不语却以自身的厚重令人高山仰止。
【感悟】“知者善行若水,海纳百川;仁者厚德如山,容载万物。”
2、理解第七则,学生分析,教师点评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请学生赏析并谈谈对这一则的感悟,教师点评:
【赏析】孔子的“安贫乐道”。《论语》里还有这么一则:“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极力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说他是真正的贤者。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孔子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没有关系,但同内心有关。而且孔子也认为不符合道德的荣华富贵他是不会接受的。
【感悟】“自由的心灵不能被物质所困。”
3、理解第八则,学生分析,教师点评
【翻译】 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总是忧愁、哀伤。
请学生赏析并谈谈对这一则的感悟,教师点评:
【赏析】孔子的坦荡胸怀。他认为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知命,坦荡自得。小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所以局促不安。
【感悟】“胸怀四海才能心宽天下”。
4、理解第九则,学生分析,教师点评
【翻译】 颜渊问什么是“仁”。先生说:“克制自己的私心,使一切复归到礼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的私心,使一切复归到礼,天下就称许为“仁”了。达到仁是出于自己的努力,难道是由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它的具体要点。”先生说:“不合乎礼不要看,不合乎礼不要听,不合乎礼不要说,不合乎礼不要动。”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愿意实践这几句话。”
请学生赏析并谈谈对这一则的感悟,教师点评:
【赏析】仁是孔子的人生哲学的基础,也是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根本。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主体,礼是外在的功用,二者紧密结合。
【感悟】“谨于言,慎于行。”
5、理解第十则,学生分析,教师点评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少年时,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请学生赏析并谈谈对这一则的感悟,教师点评:
【赏析】孔子的清心寡欲。沉迷美色、争强好斗、贪得无厌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诱惑,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或者自身欲望太强,就可能陷入欲望的沼泽,无法挣脱,愈陷愈深而无法自拔。
【感悟】欲望是个深深的泥潭,在它面前,请停住你的脚步!
二、教师总结:
孔子的道德精神:
好学乐学,安贫乐道,博爱仁慈,坦荡胸怀等。
孔子把这所有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仁”。
三、拓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赏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宏图。
幑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
赏读: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徦旰,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
赏读: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艰苦的环境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艰苦的环境才能真正地考验人。 学生齐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 培养自学能力,提高鉴赏水平,加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巩固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论语》总共十则,每一则计分十分。每一则学生能正确翻译占5分,能谈谈自己的感悟占5分。由小组对每个组员进行评价。
八、 板书设计
《论语﹒里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为政》: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杨育馨
【论语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10-15
初一《〈论语〉》教学设计10-05
论语12章教学实录10-13
论语之“交友有道”教学设计08-02
论语为证篇教学设计10-22
论语启示07-10
孔子论语全文09-19
论语解释09-19
论语教案全集10-03
孔子、论语简介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