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的教学计划

2024-10-19

高中美术的教学计划(共8篇)

1.高中美术的教学计划 篇一

高中美术的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抒写新的篇章,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美术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美术的教学计划范文1

一、美术学科的学习规律及教学要求

(一)在高中阶段,针对美术专业高考要求,美术学科主要指狭

义的“绘画”或是“造型”方面的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由于其“实践性”“操作性”较强,因此要有一个较长的动手操作过程,并且起步越早、时间越长越好,这不但针对高考成绩而言,特别是学生日后进入高校深造或是以后走向社会都会在专业优势上增加积淀。搞短期“突击”或是搞“投机”都不符合美术专业的学习特点,也不符合学校对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

(二)教学要求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美术学科特点,加强实践练习,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造型技能以及创造表现技能,达到高校专业录取要求;

二、美术专业高考要求

(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着重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普通高等学校美术类专业或按美术类专业招生的相关专业对美术技能的基本要求,为高等院校选拔美术类专业人才提供基本依据。

(二)考试科目、范围和形式

1、考试科目

我省自20xx年以来统一采用美术联考形式,科目为造型基础(素描)和色彩基础两科。造型基础(素描)主要考察学生对形体结构、空间、质感等方面的理解、认识与表现能力;色彩基础主要考察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认识和技法表现能力。

2、考试范围和形式

素描科目一般采用静物写生(含默写)、石膏人像写生、人物头像写生或默写等方式进行考查;色彩科目一般采用静物写生(默写)、风景默写(创作)等方式进行考查。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多数学生专业学习起点教晚,艺术实践经验欠缺,思想认识薄弱,甚至有些是为了升学门槛而临时“抱佛脚”;

2、学生基础专业技能薄弱,这与专业训练时间少有很大关系;

3、该年龄段学生可塑性较强,主动学习及自我探索能力较强,并且接受与理解能力也较强,因此在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约束下,加上较长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会有较大的提高。

四、专业课程教学规划

(一)从素描“造型基础”入手,通过写生与临摹,引导并转变学生眼、手、脑的观察、表现与理解习惯,逐步建立整体观察、大胆表现、细心分析的艺术实践能力。

此过程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二)色彩知识学习

本科目通过静物、风景写生与临摹主要解决学生对绘画色彩规律的理解、观察与表现。

(三)针对性模拟训练

运用较长一段时间,进入全天候考试仿真训练,并针对学生情况及个人专业发展意向针对性强化训练。

五、本专业课程是一种反复、循环、递进式学习训练方式

要保证一定的专业训练时间与训练量,逐步达到专业高考要求。高二年级特长新生由于绘画基础薄弱。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素描和速写的教学中。

一、授课内容

本学期学习课程有:素描石膏几何体临摹写生、素描石膏静物写生、素描石膏五官写生、速写人物全身像写生。

二、学习时间:单周下午2点半-五点

三、具体安排

课程科目课时

安排学习要求:

石膏几何体写生1至2周认识和掌握基本的透视关系,培养空间意识,基本的结构,构图意识。

静物结构素描3至4周通过训练,能够正确掌握物像体积的外形,抓住形体结构规律,并熟练运用直线、弧线、方形、圆形体块等几何形体去分析物象,理解物象,同时掌握线条的轻重、虚实等关系综合静物素描5至6周能够很好地把握画面的形体,控制画面的黑白灰关系,能分析认识构成素描的基本因素,并掌握客观造型的要领与方法。

水粉静物7至10周培养学生敏锐的色彩观察能力,熟练掌握色彩的冷暖关系和造型。

静物速写11至12周通过训练,能自由、流畅地用笔,熟练地运用直线、弧线、曲线等去表现物象,有一定的透视关系、空间关系,并能准确地描绘物象,很好地处理画面的轻重和虚实关系。

人物速写13至14周能很好地掌握人物的比例、形体关系,并能快速地把握好人物的各种动态,以及如何处理好线条的轻重、虚实和如何取舍等。人物头像临摹15至20周。

高中美术的教学计划范文2

一、本计划制订的依据

1、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教学信息和动态及教学大纲的课程标准对学科要求,及本校教研组对本学科的要求。

2、学生目前基础及其原因:(由于初次任教还对学生没有接触和了解)

3、所教年级定位:高中年级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他们可以接触和吸收一些绘画乃至艺术领域的内在高品质的文化。这也是对他们个人艺术素养的一种熏陶和提高。对于美术特色班的学生则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求在实际的绘画水平中可以达到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将来进入高等艺术学府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其他依据:由于课程的定位属于美术欣赏,所以扩展性很强,如果单纯的教学课本上的理论和资料图片往往不能够提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那可以把网络信息技术给合理的应用起来,让学生可以自主的通过网络这个强大信息平台,去搜集一些书本上所没有涉及到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或者是著名画家的一些轶事,然后回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这也是提高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

二、本计划应达到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高二年级美术课应达到目标:欣赏:

1、认知

1)从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中学会感受艺术的语言美。

2)知道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种类和形式。

3)知道外国绘画的各个时期和各时期一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作品。

4)知道中国优秀的建筑和雕塑并感受他们的内在表达语言。

2、理解

1)学会分析一些优秀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2)能够说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3)理解和体会部分艺术作品的特征和艺术语言。

考核:期末考核优良率应达50%,力争达到60%;合格率应达90%,力争达到95%

高中年级美术特色班应达到目标:

高一年级学会几何石膏素描、头挂像石膏、静物素描,早期就打好绘画的基础,同时培养一定创作能力,提高情操,参加对外美术比赛。

优良率达到50%,合格率达到90%(力争达到95%)

高二年级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绘画基本能力,提高一些绘画的熟练程度;开始进入设计部分的了解和学习。

高三年级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加强模拟考试的练习,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作品。

获奖率:争取培养获得区级奖2—3名

三、具体实施计划

1、高二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周充分领悟视觉艺术语言之美

第二周元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第三周搜尽奇峰卧游林泉

第四周写生摄情妙夺造化

第五周面向公众历久弥新

第六周一版神生百纸奇

第七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第八周产生巨人时代的艺术

第九周生活现实与形象

第十周抒情与分析

第十一周创新与变革的艺术

第十二周无尽实验标新立异

第十三周博大沉雄的丰碑

第十四周民族精神的再塑

第十五周理想的形象化体现

第十六周超越再现的创造

第十七周琼宫仙阙黑瓦白墙

第十八周移天缩地借景寓情

第十九周旷古绝世企求永恒

2、高中美术特色班:(第一学期,主要以高一年级为主要辅导对象)

高一年级

本学期主要学习几何石膏的素描基础,首先要打好坚实的基本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当中穿插一些静物素描的写生练习。(绘画是个长期的训练,因此早期的基本功的练习非常重要,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巩固。因此本学期主要以基础素描练习为主)

高二年级

需要抓紧时间练习石膏头像素描和水粉静物,每周需要有2—3天的时间用于美术绘画的训练。

高三年级

高三年级距离美术类专业高考只有最后一个学期(美术高考在每年的3月,也就是寒假过后),因此时间非常的紧张,没有接触过真人头像写生的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本学期主要的学习内容则应该对应所准备报考的学校的考试形式进行训练。

以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变动和调整。

四、具体实施

高二年级的美术欣赏课:

除了课本上的内容,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后的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是优秀美术作品,优秀的画家或者是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有趣的有特点的美术知识。使他们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上一些内容单一、枯燥的东西,让学生自我选择想了解的有趣的,丰富的艺术世界。

高中年级美术特色班:

加强对高一学生的一些宣传和引导,使喜欢美术或者是有兴趣的学生知道这样一个特色班可以培养他们,并且将来可以报考高等美术院校。(越早的进行美术专业学习,意味着将来考取院校的成功率也越大)

定期定时间的给美术特色班进行上课和训练。一周需要安排一个下午最后2节课(大约3点开始至5点)和晚上6点至8点的时间进行高中美术特色班的上课时间。双休日时间也可以组织一天对他们进行辅导。尽可能的使他们循序渐进的进行美术的专业学习,这样也有助于将来在高考时,有稳固实力去面对激烈的竞争。

五、保障措施

1、作为一个刚刚开始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应不断提高和创新,及时参加学校的培训和市、区的进修考核等;积极参加市、区的各类活动,和市、区的有关人员保持友好联系以沟通了解信息。

2、多听取有经验的带教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多听公开课,勤学勤问,以最快和最好的效率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3、主动和学生交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工作,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建议和想法,并及时对自己的进行调整。

4、美术特色班作为重点抓,花大功夫,做好高一新生的基础训练,给他们打好一个好的基础。

5、多与年级组沟通,以求对美术课及美术特色班课程的支持和理解。

六、总目标达到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关分析

高中年级阶段以欣赏艺术作品体会艺术语言为主,也是为美术特色班学生培养美术素养底蕴,增加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将来报考美术类的高等院校做好准备。作为新教师的我,严格遵循学校的办学宗旨,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七、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接触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术。具体的一些构思和方法在上面的具体实施里谈过。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经常的改变一些形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的整合,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欢迎。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高中美术的教学计划范文3

为了贯彻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学科特点,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同学初中没系统的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他们可以接触和吸收一些绘画乃至美术领域的内在高品质的文化。这也是对他们个人美术素养的一种熏陶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后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从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中学会感受美术的语言美。

2)、掌握外国绘画的各个时期和各时期一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作品。

4)、了解优秀的建筑和雕塑并感受他们的内在表达语言。

2、理解目标:

1)、学会分析一些优秀绘画作品的美术特点。

2)、能够说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理解和体会部分美术作品的特征和美术语言。

四、具体实施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旳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美术鉴赏课审美教育旳主渠道作用,平时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恰当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先进旳教学媒体,使学生成为真正旳学习旳主人。

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旳优势,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旳整合起来。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接触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旳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术。也可以经常旳改变一些形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很好旳整合,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欢迎。以达到课堂教学旳改革与创新,形成自己旳教学风格。真正提高学生旳整体素质。

3、课堂教学延伸为了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旳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后旳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旳内容,可以是优秀美术作品,优秀旳画家或者是画家旳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旳知识内容。培养他们旳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这个庞大旳信息资源库,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旳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旳交流活动,可以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展示自己所搜集到旳有趣旳有特点旳美术知识。使他们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上一些内容单一、枯燥旳东西,让学生自我选择想了解旳有趣旳,丰富旳美术世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旳能力。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2.高中美术的教学计划 篇二

一、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向历史借力的优势

1. 课程的实施要求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阐述美术课程性质与价值时, 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这意味着美术欣赏课程不仅是一门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才能的学科, 更是一扇通过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所蕴涵历史文化的窗口。因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我们应将关注点转向学生对美术作品历史、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绝不能忽视美术教材中承载的历史文化因素。

2. 学生的认知基础

无论是面对商周青铜器、明清故宫、宋元山水, 还是敦煌壁画、江南园林、希腊雕塑……要想赏析其中的任何一件美术作品, 我们欣赏者似乎都要知晓其产生的背景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各种历史文化资料。也只有在诸多文化史协助的基础上, 学生们才能更为精准地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情感, 并从往日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大卫的《马拉之死》如果脱离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同学们就只能从构图、色彩、人物几个方面肤浅地认识作品, 将无法真正了解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真实事件以及领会人们对理想英雄主义精神的渴望。所以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应该重视挖掘美术自身的历史文化因素, 利用史上的各种资料, 在扩充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引导他们从历史的源头, 追本溯源地分析、解读、欣赏美术作品, 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向历史借力的方法

其实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多个独立的课程产生的影响纠缠在一起, 构成一个能使学生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的境界。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原有的学科边界, 在拓展学生历史文化视野的同时, 感受古老而灿烂的艺术魅力。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上一节课就要与历史生拉硬扯, 但有时我们确实可以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去鉴赏作品。笔者在教学中也曾将美术与历史文化作了整合尝试。

1. 从故事事件中晓悟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选修本第六课中有一幅人物画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 它是以中国古代情节为绘画内容的杰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透析这件连环长卷作品, 笔者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 将南唐面临亡国之危, 画家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 夜间到大臣韩熙载家中, 观察、默记, 而后生动、具体地画下韩熙载等大臣在家中故作放荡、纵情声伎的情境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历史事件与创作背景的重现, 同学们不仅身临其境, 有效掌握了此幅作品的创作背景, 同时也能深入分析韩熙载在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不同场景中的神情变化。以这个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 如果适当利用多媒体则可打破时空界限, 将当时的故事情节再现眼前。这样不仅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可以利用文字、图片、影音等浑然一体的多媒体创设出相应的氛围, 让学生从故事事件中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 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2. 从社会生活中领悟美术作品的表现场景

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常对美术作品的历史内涵作深入了解与总结, 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合理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选修本第七课《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中有一幅最为震撼人心的作品, 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画面中央有一位伤心欲绝的母亲, 她背着脸, 双手拿着一件血染的上衣。围绕着她的有拽着裤脚哭泣的小孩、满头白发的瞎眼老大娘、拿着地契似乎浑身都在战栗的农夫……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满怀激愤地控诉着地主杀害无辜百姓的罪行。但如果脱离了对土地改革运动这一历史背景的介绍和阐述, 我们的学生除了认为该作品构图严谨、人物形象鲜明之外, 就很难从社会生活中领悟作品的表现场景, 并进而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 即中国人民在为砸破千年封建枷锁而掀起的一场土地革命风暴中所体现出的斗争力量和仇恨感情。同样东汉时期的《荆轲刺秦王》、徐悲鸿的《傒我后》、米勒的《晚钟》、库尔贝的《奥南的葬礼》……都需要我们学生从作品所表现的历史场景解读出更多的审美体验。因此, 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历史因素, 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关注历史, 注重作品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充分发挥美术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的作用。

3.高中美术课中的美术文化教学探讨 篇三

【关键词】美术教学 美术文化内涵 美术教育作用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62-03

美术欣赏课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之一,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学中开始普及,美术欣赏课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美术欣赏课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因此,美术欣赏课是达到素质教育目的的必不可少的课程。现阶段,美术课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没有纳入高考的普及必修课程,虽有艺考但更多出现重技轻文的现象。实际上,美术的学习是一种文化学习,深藏在美术背后的文化是非常深广的,几乎是所有学科之首,甚至可以说有一部分的学科都是从古代美术史中演变而来的,因此美术文化学习是美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美术学习是一种文化学习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美术文化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可见可以触及的物质,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以及各种设计产品和建筑物等;二是审美的理念,这其中就包括审美的知识、经验等,包括艺术理想以及审美价值倾向标准等;三是美术活动的方式,既包括将审美观念物化,又包括物态化的美术作品形成审美对象,产生艺术情趣。这就是说,美术的行为方式是自我创造和联系客观存在的物像发生复杂联系的中介,缺乏行为方式,美术的这几方面就不能形成统一的美术文化。由于美术也属于这类物质和精神财富中的一种,所以美术的学习也是文化学习的一种。中学美术课堂上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书本之外的各个领域知识和外国文化,只有了解我们的昨天,才能更好地做好下一代的明天。

(一)丰富美术形态学方面知识。有关美术形态学方面的知识范围较广,但从目前中学教材的内容上来看,它包括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不同门类的艺术形态特征。通过对学生的教学,学生领悟到这些门类的创作方法和用途,再结合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感受,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各个门类的技法特点、方法步骤,更能加深学生对美术形态的认识,还能理解到中外美术的历史和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对于还未真正踏入美术专业的非美术生来说,能让他们对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如点、线、面、构图、机理、色彩等方面得到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丰富美术史方面知识。鉴于当今的高考制度,在中学课堂开设美术史的课程基本不能单独实现。不过新课标出台以后,中学的新美术教材也随之出版,教科书上所涉及的美术知识足以丰富学生对美术史的认识。它大概介绍了美术的起源,远古时代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现代的各种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将教材上的这些知识串接起来,其实就是一部可以简单概括美术史的教材。再随着其他学科的带动,例如历史、地理,可以让学生粗浅地认识到美术发展的历程。通过书本上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很多的经典名作和艺术名家,还能了解到一些人类的美术遗存,了解了这些之后学生就会加深对美术形态学的理解。

(三)粗浅地学习和认识美学。“美学”一词在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被翻译为“审美学”。所谓“审美”就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对美的审视。研究审美问题就是研究什么是美、美感、形式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美的创作以及人类对美的各种认识。也就形成了审美学,即美学。

在笔者实践过程中,常常能听到学生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这幅画美吗?”“为什么我看不懂它美在哪?”“康定斯基画的这是什么啊?乱画的吗?”等诸如此类的美学问题。对于粗浅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这些并不是美术创作的问题,而是学生对认识美和感知美的美学问题,对这些学生来说,虽然“美学”一词的定义还有些模糊不清,但是“审美”这个词却能经常贯穿于耳。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虽然是非常粗浅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对“美学”或“审美学”的学习和认识。

在一些高中学校,美术班的学生几乎每天都与画画形影不离,但很多学生并不能对美术文化和美学有正确的认识,只是单纯的在技法和基本功上反复地做着训练,这使他们的学习十分枯燥乏味,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大打折扣。这样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对美术的真正的感情,并不能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在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对美术情感的教学,通过了解各个时代的艺术,然后体会艺术家是如何用美术来模仿生活反映社会现状的,是如何运用美术来表达个人感情的。应该让学生突破现阶段的美术学科,进行探索性的美术学习,达到一个能从美术中获得精神享受的境界,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美术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绘画的学习常常要从临摹开始,临摹的方式很容易看到成效,但同时它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很容易使初学者养成不良的绘画习惯和绘画思维。正如齐白石老先生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对绘画者强调创新精神的恰当概括。美术文化的学习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大来源。将学习美术提高到学习美术文化的高度,可以使学生的生活态度、人生观、感情更为丰富可取,并能从他们在美术发展的历史中得出启发,从而融入当今社会的现状加以思考。

二、课堂教学中的美术文化教学

(一)课堂教学设计上应注重美术文化学习。笔者在上“礼仪与教化”这一课之前,为学生精心准备了很多中国古代有关礼仪器具的图片,如编钟、莲鹤方壶、虎食人卣和各种各样的鼎器,等等。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些文物样式见得较多,而对这些文物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为了让课堂变得更为活跃,笔者主要从鼎的文化背景开始着手,介绍了鼎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封建的礼制文化。

“鼎”最早为中国的炊食器,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所发明,但鼎真正发展到最高峰的时期则为商朝和周朝,尤其是在商朝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以后,一直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度的鼎盛时代,鼎是一种标志身份地位和权力象征的重要礼器,被用于“别上下,明贵贱”。文献中所记载的“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就说明了这一点。除了这种用鼎制度,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中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器大多为三足圆腹,但更多用于权威象征的是四足方鼎。以周朝九鼎为例,周朝九鼎是大禹在建立夏朝后所铸,为了体现当时大禹的权力和威严,将九鼎以当时的九州命名,然后集中到王都阳城,借以显示大禹是九州之王,从此统一天下。随之“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的象征,但后因周末战火四起而神秘失踪,至今不知所在,但“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等词语至今还在广为流传。

在做了这些介绍之后,让学生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和课堂上的理解,对书本上的其他器具进行讨论。学生受到了老师的引导后,思维活跃,各自将所学过的知识贯穿其中,大胆猜测,使得课堂气氛极为活跃。课后,学生开始注意起身边或者其他书本上的历史文物,从以前的“看着好玩”的文物中更深层次地了解它背后的由来和用途,真正地体会到了美术的文化。

(二)结合美术文化讲授美术知识。具体如下:

1.以历史为脉络授课。以前美术的学习给学生的印象就是学习构成美术作品的元素,认识一定的创作作品的技法、表现形式,选材等。对于一个高中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常识,也是我们能更深层次学习美术的重要基础。其实在我们在学习美术的同时,还应该从各个角度去了解,如信仰、社会背景等对欣赏美术作品影响。因此,如果将美术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特征、民族文化中去,我们就能感受到比作品本身更深刻的内涵,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幅作品美在哪里”。艾迪斯和埃里克森所著的《艺术史与艺术教育》一书中说:“我们在评品一种文化作品时由于我们没有对这种文化做研究,我们少了一个层次的理解,结果我们所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

新课标对于“美术鉴赏”标准之一就是:知道中外美术的主要类别、风格倾向及形成背景、派别,能叙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过程。这一标准也是我们教学的大体指导方向。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作品美术文化的理解,将作品放在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中去理解,特别是与中国文化不同的西方文化,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一书中,将美术课堂的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认识审美、美术的历史、欣赏美术作品。编辑者这样分配内容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引导我们先认识如何审美,然后了解美术的背景,最后站在一个高度上去欣赏作品。书中蕴含着大量的图文数据,能够非常直观地让学生品读,并对照图文与历史做比较。

2.应将美术教学与其他科目相整合。从美术发展的历史来看,美术的观念和创造手段是多样的,美术老师应该从各个学科中汲取营养进行综合性的探究,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的发展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教学方式的前提是学生能在其他科目上有一定的基础,一旦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将事半功倍,能非常有效地让学生融入美术课堂中,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对课堂内容印象深刻。

笔者认为整合其他科目于美术课上最有效的讲授方式是情景扮演的方式。将美术的课堂内容变成一个故事,让学生扮演故事的主角,以某件作品或者艺术品为中心来做研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各种问题,分析创造者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要注重整合美术科与其他学科,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1)与其他学科相整合。美术教育与其他科目的不同在于,它是促进智力发展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美术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它的选材、表现手法、艺术观念等都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例如在课程中遇到古代雕塑相关的课题时,我们可以将宗教学中的有关知识进行穿插整合,让学生理解这类雕塑作品在当时的地位和价值。当在课程中遇到国画小品人物或花鸟的课题时,我们可以将诗歌、词曲等古代文学名句相整合,让学生从诗歌中体会其中的意境,认识“写意”的内涵。当遇到与建筑相关的课题时,我们可以与地理学科相整合,让学生了解地域的差别对建筑文化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整合。用心体会一幅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艺术之间是相同相融的。在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音乐的节奏、韵律;在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气势如虹的画面;书法是一段乐谱;舞蹈是用形体歌唱……与此相似,我们在美术教学时也应将美术与其他艺术学科相整合。传统艺术课是音乐、美术,新课标让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课堂。在我们的童年教育中,说、唱、画、舞等艺术活动经常是同时进行没有分隔的。现今,在艺术生活中其仍然是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通过感官汲取艺术的精华,所以综合多类艺术形式是最好最佳的学艺术的方式,这使艺术学科的学习变得活泼、轻松、多样,变得更容易更自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综合性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这些知识技能,所以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将美术与其他科目整合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例如,笔者在为学生分析一幅民间刺绣作品时,因为学生对当地的民间文化没有什么了解而不能看出画面的美感,但笔者从音乐角度进行分析,学生就能感受到画面中的美感,获得知识。在举例分析过后,再请学生回答并举例,学生也能从相关的方面举一反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感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在学习和传播美术中注入多元文化。增强美术知识和相关的人文知识,将新技术和传播文化相结合起来,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讲课、作画等基本能力,还应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前卫的文化思想。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艺术理念,将所学整合运用到教学中去。

此外,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还应该懂得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需求,例如“流行歌曲”、“时装潮流”等这些方面的知识信息也需要经常的关注。这些内容在当代学生群体的思想情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找到共同话题,适当举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些内容中找到与课堂相关的知识,加以引用,导入教学,而不是一味地扼杀学生的这些兴趣爱好。比如,笔者在教育实习阶段就遇到过一些所谓的“非主流”学生,他们奇装异服、浓妆艳抹,但在美术课堂中,笔者并没有将他们的这种思维一律否定,而是加以启发引导,让他们真正地理解什么是适合自己的美,什么是学生年代的美。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有亲近感,从而相信老师的审美观点是正确的。

倡导在文化情景中学习需要在美术课堂中注入多元文化,新课标提出“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在美术课堂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艺术,也要对其他国家的艺术文化有所了解,因为外国文化对当代高中学生的影响较大,中国已与国际接轨,在学生的身边也有很多的外国文化值得参考,例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外国文化,可以让学生与中国文化相比较,并分析不同国籍的习俗有所不同,再从中比较中外绘画中的不同,从而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

总之,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技法,而且应该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作品的内涵,培养其审美能力,使其知道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宽容和尊重世界多元的文化,这是新课标所期望达到的标准之一,也是高中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努力的基本方向。在教学中注重文化传播的同时加强技能的训练,两者相辅相成,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美术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焱.解读美术文化[J].湖南卫视新闻中心,2003(6)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出版社,2002

[3]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高中美术老师的教学反思 篇四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中,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我积极参加县、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竞赛活动。在聊城市20xx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进一步地完善自我。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这些学习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不断地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美术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高中美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如何进行美术教育,使受教育者把握美的规律,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克服以往美术教育中的诸多弊端,确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容许有千篇 一律的现象”,教学中最忌“在课堂教学的结构方面,在教学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的应用方面的教条主义和死板公式”。

二、认真搞好本职教学、教研工作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自己这几年的一些教学经验及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堂及教学实际,力求让我的美术课堂为学生的视野开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自己制作课件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课堂上认真传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之余,我致力于学术探讨,深入挖掘地方艺术课程资源,对其进行有效地整合。凭借对篆刻的浓厚兴趣,自己准备材料,购买专业篆刻书籍,从多方面充实自己。积极撰写论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自己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尽心投入到学校的文化艺术长栏建设中,尽职尽责,给社会、学校和师生之间架设了一座相互了解、交流的文化桥梁;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我们组建了美术专业特长班,成立了专门工作室,大力充实美术室的教学硬件设施,对美术特长生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20xx山东省美术联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期来的工作,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方面还有所欠缺,课堂教学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全面,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5.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篇五

美术学科已经在课程改革中发生了综合性的变化。新的学期,在现有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还将更加深入地进行。面对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中的实际状况,结合生活中的艺术,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狠抓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采用学校提出的三段五步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现制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只担任高一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我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鉴赏赏,绘画,工艺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美术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①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多学,多练,多找自身的不足,多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本学期我们的比赛较多,如计算机比赛包括:WORD、EXCLE、PPT,三项;钢笔字、粉笔字、说课、普通话比赛„„自己要抓紧一切空余时间多学多练多问,勤动脑,勤动手,争取取得好成绩。

②课堂教学活动。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

多和有经验老教师学习和沟通,不断创新,让更多学生爱上我的课堂。

四、教材分析处理:

1、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新课程改革中

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我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例如第十三课,西方现代艺术,只选择几个流派进行讲解,学生会更加容易掌握与理解,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五、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六、具体教学进度:

第2周: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第3周: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第4、6周: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第7周:外国古代绘画撷英

第8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第10周:外国雕塑撷英

第11周:西方现代艺术

第12周:中国现代艺术

第14、15周: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第16周:中国民间美术

第18周: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

第19周: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第20周: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努力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让我们和我们的学生一起走进绚丽多姿的美术世界吧!

2013年第二学期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6.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六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这些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

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能够真正把这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老师并不是很多。很多老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也很少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过程,而是自始至终一如既往地执行自己既定的教案。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还未真正确立;二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没有被广大第一线老师所掌握。因此,必须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着眼,把单一化、直线型的教学流程转变成可选择的、非直线型的教学流程,使现代教学理念通过新的课堂教学设计变得操作化,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就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和策略作一初步的探讨。

二.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主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

2.目标性原则。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定向作用,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教学设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帮助教师顺利地实施教学目标。

3.针对性原则。课堂教学设计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精心制定的。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学内容也各有千秋,教学设计需要体现这些差异性,具有针对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4.实践性原则。也称为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解决的是教师要“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解决的则是“如何教”的问题,更具有策略意义,更具有规划、筹划的意味,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

5.有效性原则。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有效。教学设计中所有教学策略的选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情景的创设以及课堂问题的设计等,都必须注重实效。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教学的对象--学生。可以这么说,脱离具体的教学对象,就无最佳教学设计可言。在许多教学设计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一大进步。但是许多老师假定,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了解是 “一张白纸”。事实并非如此。

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或学习的起点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因素。现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有时教师设定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实际的教学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师在教学前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⑴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⑵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

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2.客观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的全部。不少教师过分地拘泥于教材。通常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大多只是局限于补充、调整一些习题,很少更改例题,更谈不上结合生活实际编写例题。事实上,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教学法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为此,教学设计中要客观地认识教材,发挥教师处理教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般的教学目标中,已经包含了一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也依据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教学材料加以组织编排,并且尽可能围绕重点,突出难点。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和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对下列问题做出回答:⑴ 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还需要补充什么?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要渗透思想方法?⑵ 教材中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教学从哪里开始?⑶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什么?只有在回答了上述问题之后,才能采用有效的策略,诸如改变课时教学顺序,设计练习甚至例题,重新组合教材等等,使教材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易被学生接受的知识结构体系。

7.浅谈高中美术的课堂教学 篇七

一、注重各学科间的渗透性

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带有学生的个人审美情趣及年龄特点。教师将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的美术学习就能走出原来的单一形式。例如, 在欣赏俄罗斯画家列宾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 我就让学生自己说出内心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这样做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美术欣赏与音乐学科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美术是凝固的音乐。因此,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把美术与音乐联系起来, 不仅丰富了美术的表现形式, 而且对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理解美术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也会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

二、注重情感教育与审美能力的统一性

美术是情感的艺术, 而高中的美术课堂教学则以审美对象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术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作品的情感性, 同时情感性也是美学学习的基本特征。因此, 在高中美术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然而, 当前很多美术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 缺少对学生的情感引导。

情感教育是美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美术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 并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关系, 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 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审美能力。因此, 情感教育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在教学环节上下工夫。例如, 在《心灵的慰藉》一课中, 学生对中国的佛教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于是我准备了一些陶泥, 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一尊最想塑造的佛像并加以临摹, 但是高一年级学生的立体思维还是有所欠缺, 对佛像的体积处理得不好。于是在这一环节中, 我就准备了一些讲解物体体积的图形和视频, 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学生的个体独特性与差异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也应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的个性及个体差异得到应有的尊重。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快的时期, 学科知识结构也相对比较完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理解能力的增强, 会对美术鉴赏课程产生很大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 如《进入历史》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创设了“听声音猜画作”的体验活动, 学生从声音中辨别出了是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致辞, 于是开始了深入了解《开国大典》这幅画的体验。在体验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仅获得了学习的兴趣, 还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美术欣赏课本视若珍宝, 认真品味其中的每一幅画作, 并积极地了解更多类似的作品。

常言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有法。”其实,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等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内容本身是枯燥乏味的, 但教师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 同时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从他们喜爱的话题入手, 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并能获得一定的美的体验, 进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高中的美术教学主要以欣赏为主,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和历史背景,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只有注重以上四方面的渗透,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毕力格.论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 (23) .

[2]朱彦.论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8.论高中美术“有效教学”的开展 篇八

【摘 要】《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本文针对高中美术“有效教学”的开展,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中出现的美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低落等问题提出具体“有效策略”。【关键词】高中美术 有效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对“有效教学”有着明确的定义: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在具体学习中获得了一定的进步或发展。这就是讲,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我们的教学是否有效益的重要指标。然而据笔者所知,当前许多高中学校的美术课堂教学尚存在质量低、效果差的普遍现象,不少美术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也令人堪忧。那么,在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呢?1、问卷调查分析问卷列举:(1)你是否喜欢美术课?为什么有那么多同学不喜欢听课?你认为美术课应该上些什么?生1:其实我们是挺喜欢美术课的,但由于应试原因,好多节美术课都被语数外等主科给冲掉了,有时一个月也上不了几节,时间一长我们也就没太大兴趣了。上课时听讲的人也就很少,课堂纪律自然较差。生2:老师上课的态度太严肃、教学内容过于注重课本,使得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我们也学得兴趣索然。其实,美术课应该轻松一点,教学时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谈一谈现代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或者请同学们讲讲其所了解的有关美术的内容,这样同学们学起来就会兴味盎然。问题分析:从以上与学生交流的情况看来,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教者与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美术学习课堂氛围等方面的认识上存有差异,由此导致现行美术课堂教学难度的产生。2、具体策略思考2.1改变教学观念,加快知识更新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教师的知识更新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美术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如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欠缺;教师教学思想、观念及方式、方法的陈旧与落伍等等。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真诚反省自己各方面的教学表现,对于存在问题要及时觉醒,积极更新观念;应以现有自身知识技能为起点,不断激发自我工作责任感,增强学习的活力,通过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制定个人“业务成长计划”,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促其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合格美术教师。2.2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2.2.1明确教学目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高中美术欣赏课“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由此可见,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欣赏课的教学对全体学生进行美术素养的教育,积极突出美术教学特长的优势,充分发挥美术欣赏课对高中生审美教育主渠道的作用。2.2.2增强语言渲染为了提高美术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应不断增强教学语言感染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起学生对知识要点一波接一波的敏感和热情。具体要求:(1)在普通话语音的表达方面,我们应做到音质洪亮而有亲和感,语气要根据表述内容的需要而富有音乐般的节奏感和流畅性。(2)重视课堂语言的逻辑性和思辩性。(3)善于将得体大方、富于激情的肢体语言与生动风趣的讲述进行有机结合,如此相辅相成,也能大大增强课堂对学生的感染力.2.2.3活化教学设计例:一位老师教学《西方抽象绘画的欣赏与体验》一课时进行了如下优化设计:(1)结合对学生调查和心理分析的基础对教材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处理;(2)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简洁明了的问题;(3)充分运用教学小游戏,解决如何欣赏、感悟抽象绘画的难点。主要片断:(1)采用发现法比较认识抽象绘画的特点:两幅绘画《拾穗》(具象)和《即兴》(抽象)的区别?(2)欣赏《百鸟朝凤》和《百老汇的爵士乐》,结合具体音乐深入感受抽象画的单纯绘画语言给人的视觉冲击。(3)欣赏康定斯基作品,通过色彩理解抽象绘画。(4)开展游戏练习,要求:把文字描述和音乐节奏与相对应的抽象图案连接,体会对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感受:尝试用抽象图画布置居室、体会生活中对抽象图画的运用。(5)发挥想象,尝试创作。2.2.4评价促进创新教学实践表明,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他们向创新型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新《课标》提出:“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主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在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鼓励,在对具体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保护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总之,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学思想及方法的不断更新,要不断加大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力度,注重培养其学习能力与兴趣。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只有凭借扎实的教学能力实施务实教学,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美术专业能力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沈家华;关于美术学科教育基础问题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2]钟启泉 崔允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占必传;现代美术教育人才的素质特征[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4] 丁长河;美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5] 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5)[6] 刘海;浅议高中美术教学的“低效课堂”[J];中国美术教育;2009(2)

上一篇:微生物工程 第一章 绪论下一篇:记忆中一件最美的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