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川乡文化活动主持词

2024-09-20

侯家川乡文化活动主持词(共2篇)

1.侯家川乡文化活动主持词 篇一

构建服务平台 强化服务措施

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乡试点村侯川村、葛滩村、邢郡村分别将主导产业定位为乌鸡蛋鸡养殖、林果产业和规模养殖,并且按照“四个一”的目标要求,逐步培育壮大了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近期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乡试点村在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着眼政府主导,着力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我乡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把健全基层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放在了重要位置,目前各试点村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已按照五有标准要求进行了建设和完善。一是办公场所得到保障。各试点村衔接村委会,在村址调剂60平方米以上办公场所各一处,使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有了基本的办公场所。二是服务人员配备到位。县上下派驻村技术指导员3名,其中每个试点村一名驻村技术指导员。乡上共选聘村农业技术员11人,其中葛滩村4人,侯川村4人,邢郡村3人,使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有了精干高效的科技服务人员。三是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各试点村农业综合服务站建立了技术指导员、站长、技术员工作岗位职责及日常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管理等制度,并将相关制度喷绘上墙,使村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制度得到逐步完善。四是工作经费落实到位。根据县上相关文件要求,我乡及时安排财务人员办理了村级服务站工作经费和技术服务人员工资手续,确保了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经费,使村农业综合服务站有了相对稳定的经费保障。五是办公设备-1-

配置齐全。各试点村农业综合服务站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电话、办公桌椅、文件柜等办公设备,使村农业综合服务站有了必要适用的工作条件。六是信息平台开始运转,各试点村在电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为普通农民、农业经济组织、涉农管理服务人员等搭建了信息交流、知识培训、农产品推介的全天候、零成本信息服务载体。目前服务用户达2121户,为农户发送服务信息76356条次。

二、强化工作措施,着力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力度

一是在村站业务管理上,村站及其成员实行任期责任制管理,村委会与村农业技术指导员、村农业技术员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根据农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和村上产业发展情况,细化明确了村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二是各试点村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初步制定了村级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指导计划,对全村的农户信息进行了摸底登记,并且每个村农业技术员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包抓了10户规模种养示范户进行服务指导。到目前为止共指导新建标准化肉羊养殖小区3个,肉牛养殖小区1个,养鸡小区1个,新建规模化家庭养殖户170户,并指导完成22个会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级示范社的创建工作。三是各试点村及时组织种养大户进行了培训,邀请县农业和林业部门工程师和农艺师重点讲解了核桃树修剪等林果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动物防疫等,并在田间地头和养殖场对规模种养户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成立以来,共接待来电来访750多人次,接询到位率100%,农民服务满意率100%,促成农产品交易40-2-

多万元,对接土地流转1笔,下乡现场指导26次,培训农民300人次,为农民群众解决难题近30件。

目前我乡在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全县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会议精神为契机,继续完善工作方案和村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群众宣传力度,通过向广大群众宣传讲解村农业综合服务站服务内容和工作职责,让群众了解和接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加强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学习和培训,提高技术服务指导理论水平。根据群众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和主推实用技术,按农时季节组织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适时进行现场咨询和指导培训。进一步加快信息平台服务推广力度和范围,实现信息平台信息发布村级群众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殖规模户的信息摸底和情况统计建档工作,着力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指导。通过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服务指导,尽快完成侯川乌鸡“三品一标”认证,提高乌鸡产品质量,塑造侯川乌鸡品牌,提升乌鸡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乌鸡产业的影响力,把乌鸡产业培育成农民增收的首位产业。在完成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及时总结积累试点村工作开展的经验,为下一步全乡其它村顺利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3-

2.侯家川乡文化活动主持词 篇二

关于申请解决建设XX乡XX村千只肉羊育肥综合养殖场所需资金的报告

市畜牧局:

现将《XX乡XX村千只肉羊育肥综合养殖场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随文上报。

不妥之处,请批示。附:XX乡XX村千只肉羊育肥综合养殖场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

XXX年X月X日

主题词:申请 解决 养殖场资金 报告

XXX乡党政办公室 XX年X月X日印发 XX乡XX村千只肉羊育肥综合养殖场

建设可行论证报告

一、项目背景

位于XX乡XX村,XX村现有226户908人,耕地面积2813亩(其中旱地1822亩,水地993亩)。主导产业为畜牧养殖,发展思路为发展舍饲养殖提高农民收入。区域优势对育肥羊养殖场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成熟条件。养羊是我村农村养殖业的传统产业,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畜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富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程。我村育肥羊饲养数量逐年加大,面积较广,饲草饲料资源比较丰富,但长期以来,群众基本上以饲养品种为主。品种落后、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下。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农户养殖上不了规模,畜产品上不了档次,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养殖业没有真正的形成一种农村的优势产业,为了切实提高我乡育肥羊生产科技水平发挥养殖专业养殖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畜牧养殖方式彻底转变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该建设项目旨在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条件,建基地、带农户,建立健全产业化营销体系。对加快推进下川村经济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项目实施的重要性

本项目把玉米栽培和育肥羊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玉米高效节水技术产业化经营的水平,解决农民增收的同时,发展“种植养殖”一体化的种养业基地,从而为农村种养业生产和能源的发行提供发展空间。采取“养殖场+基地+农户”的组织管理模式,它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把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生产、流通等各环节的增值,增加农民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市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本项目实行“种植养殖”一体化经营模式、同时,还能带动包装、运输等间接就业机会,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助于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村社会安定,有利于推进区域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为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抓准国家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精神和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大好时机,望地方政府能够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加快项目的顺利开展。本项目建设后,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养殖场年存栏1000只优质育肥羊的规模。养殖场籍此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能力,为产品上档次,生产上规模,做大做强主导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就目前来看,养殖场发展势头良好,产品符合市场需求,销售良好。本项目的实施将提高养殖场的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养殖场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实施内容

本项目旨在积极配合景泰县种养殖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农牧“种植养殖”一体化的生态产业建设,采用立体种植技术,把玉米栽植和羊饲料储备结合起来,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供给玉米的栽培形成“种植养殖”一体化的生态农业模式,从而有效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养殖场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

主要建设内容

1、二通一平:供水系统一套(水塔一座、水泵、管路管道等);供电系统(变压器,电缆、电线等设备);场地平整硬化;场区围墙。

2、圈舍修建:修建双列式育肥羊舍10栋172平方米;

3、配套设施建设:修建办公室、饲料房、库房、门房、消毒池80平方米,修建青贮池1个500立方米;修建草料棚200平方米;水、电、路配套。

4、配套生产设备:铡草机、小型客货车、饲料加工设备、电子称(30吨)、小型运输工具、其他生产工具。

四、资金概算

养殖场建设主要内容及配套设施资金概算:羊舍20万元,料棚10万元,管理房5万元,生产设备30万元,羊只26.5万元,技术培训3万元,项目总投资概算为94.5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1.5万元,下剩83万元申请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五、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当地农民稳定增收,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项目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推进永川村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由于采用种养业相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把玉米种植和育肥羊养殖以及沼气的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养殖场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能源利用结构的改变,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农业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格局,提高农业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增加养殖业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善农业经营机制,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使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在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

(二)经济效益

项目在“养殖场+基地+农户”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养殖场、农户、村民三方的利益联结。养殖场和项目农户鉴定种养业协议,发展“订单农业”。基地由养殖场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技术管理方式,新建高标准养殖小区2处,负责生产技术服务工作,以此实现公司农户双赢目标,保护项目农户利益不受损害。生产能力达到年出栏商品育肥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依据肉羊市场价格现状,三年内可收回成本。

(三)生态效益

上一篇:关于2018年财务审计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下一篇: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