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

2024-09-22

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共9篇)

1.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 篇一

浅谈剧院观众厅设计

观演建筑按其声学特性可分为两大类:音乐类与语言类,无论是哪一类设计,观众厅均为其核心空间。观众厅的空间形态决定了一座观演建筑的定位及质量,观演建筑建设领导品牌——赛宾(中国)对其空间形态设计作一些探讨和总结。

一、观众厅的空间模式

浅谈剧院观众厅设计。观众厅的空间模式,亦即观众厅的体形设计,对大厅的声音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是观众厅设计的基础环节。观众厅发展至今有多种模式,最早的观众厅形式是矩形;传统歌剧院以马蹄形或接近马蹄形的U形平面为主,也有少量扇形平面;现代剧院,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后,产生了较多新的平面形式,主要包括了椭圆形、钟形、多边形和不规则形等。

1.马蹄形平面

这种经典的平面对于大容量歌剧院是比较合适的。它的内部空间围合,增加了演出的气氛,同时观众视距短,视觉质量较高;明显的缺陷是台口两侧观众的视觉效果差。马蹄形的改进型平面则通过将台口两侧做成斜面,不设观众席,增强了中前区观众席的侧向早期反射声。美国的肯尼迪演艺中心及建设中的国家大剧院、温州大剧院均采用此种方式。

2.扇形平面

扇形平面最大的优点是观众席充分利用了舞台120°的展开角范围,以达到较大的观众容量。当扇形角度比较小时,会使大量座席远离舞台,后排视距较远,直达声弱,且池座大部分座席几乎得不到来自侧墙的早期反射声。因而,这种平面较适合于可用电声补充的会议中心观众厅,作为剧院使用则较少。

3.多边形平面

多边形平面一般在侧墙设多层包厢或逐层向台口伸展的跌落包厢,加之其侧墙的倾斜增加了侧向早期反射声,不仅视觉、声学效果好,同时观众包厢与楼池座一起形成对舞台的围合效果,提高了观演的亲切感。悉尼歌剧院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我们完成的温州会议中心、东莞大剧院也采用了这种平面方式。

4.不规则形平面

不规则形平面较适合音乐厅、会议中心,在歌剧院中采用较少。东莞大剧院观众厅在主体为多边形平面的基础上,后部根据平面条件层层后退,形成不规则形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在国内剧院设计中,这是第一例采用不规则形平面的案例。

5.钟形平面

钟形平面的结构简单,台口两侧的斜墙面为观众厅提供了早期反射声,有较好的声学和视觉效果。法国巴士底歌剧院、上海大剧院即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二、观众厅设计的技术特征

浅谈剧院观众厅设计。随着各种技术的成熟、材料的完善及现代计算机智能控制的引入,观众厅设计日趋成熟,并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现代剧院更注重自然声演出的效果。从自然声的实效出发,一般座位数控制在1800座以下,而不再追求过大的容量。这也是综合建筑声学、视觉效果各方面平衡的结果。

(2)计算机智能化设计控制引入剧院设计。通过计算机三维模型,可以模拟实际剧院的声场分布、视觉情况,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3)灯具及调光设备的突破性进展。长距离、高亮度的射灯和可控硅调光技术的发展,满足了多道面光及远距离追光的要求。同时,灯具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了保证。

(4)计算机控制下的舞台机械设备已趋于成熟和完善,基本上可以满足多种演出的特殊需求。国内新建剧院大多采用欧洲经典的品字形舞台,舞台面可以平移、升降、旋转、倾斜,适应多功能需要。

(5)现代结构计算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许多新颖的建筑造型及布局。两个观众厅空间可以上下重迭设置,并将两部分结构截然分开,以切断声桥的联系,保证了声学效果。

(6)舒适性设计被日益重视,更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三、观众厅的视线设计

剧院观众厅设计的关键在于视觉质量。

东莞大剧院歌剧院观众厅人数为1605座,为了有热烈的演出气氛,便于观众参与到演出中来,设计中采用了大面宽小进深平面,两侧另设计了三层侧包厢。用这种布置方法,观众从三面包围舞台,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缩短了视距,营造出良好的空间效果。但是,大面宽亦造成两侧观众的视角较小,侧包厢里视线遮挡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观众厅的耳光室突出的后边墙亦对侧包厢观众席形成严重的遮挡。

在初步设计开始的阶段,我们就视线的硬遮挡、视角以及耳光室设计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证,并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作了专门的视线分析报告。根据视线分析结果,我们发现问题的焦点在台口两侧的“金三角”地区。首先,我们以保证视线质量为出发点,界定了以观众能看到舞台面表演区的80%为视角限制的最低条件。以16m边界的台口为界,与80%表演区一起限定了侧边座位的范围,从而保证了座位视线水平角度的良好率。设计的另一重点是解决侧包厢俯角及耳光室造成的硬遮挡问题。根据相应规范,我们确定了包厢最大俯角的允许值为35°,通过调整三层侧包厢前后排高差及栏杆高度,使之基本无自身的硬遮挡。结合两道耳光设计,将耳光室形状由原设计的四层波浪改为三层波浪,每道波浪形分别设置了耳光。这样第一道耳光、第二道耳光、角度放缓的最后一道墙面满足了侧包厢的视线角度。几个项目设计中,为了达到高音质要求,我们均采用了较高的视线升高值。采用隔排计算视线时,根据不同部位C值取0.12~0.18m之间,达到了较好的视线质量。

从保证观众视觉质量角度出发,视线设计的第一要素是台口形状及尺寸,其次才是室内空间的形状及色彩效果,良好的视线设计应能尽可能使观众看到完整的台口范围。

四、观众厅的声学设计

对于以演出歌剧为主用途的观众厅来说,建声设计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电声设计只能是补充。相对而言,会议中心观众厅因为有了电声的辅助,因而建声对建筑体形等方面的限制相对少些。

在初步方案中,观众厅总体为多边形,后部局部采用渐退的布局。为了保证最远程观众的视线距离不致过长,采用了大面宽,池座观众席在不算两侧包厢的情况下最大宽度达到了32.8m,这样造成了前、中座缺乏早期侧向反射声。另外,计算机模拟显示,两侧包厢内部过深,声场不均匀明显。原方案考虑帘幕可调混响装置,但可调范围较小,作用不明显。针对初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与建筑声学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声学研究室一起,在方案优化及初步设计时间,对观众厅作了较大的调整。调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体形设计调整,混响时间的控制。

1、体形设计

体形设计主要解决声场分布、声扩散、早期反射声的分布、响度和消除音质缺陷等问题。具体的措施为:

(1)调整吊顶和台口前侧墙的角度以加强大厅前区的早期反射声和后座声级。

(2)抬高大厅两侧的部分座位,形成1m高的声反射矮墙,从而改善由于大厅太宽,使前、中座缺乏早期侧向反射声的状况。

(3)两侧包厢向前伸展,以提高包厢座位的声强,从而改善声场的不均匀度。

(4)大厅采用不规则形(包括墙体和吊顶)和凸弧形的栏板,有利于声音的扩散。

(5)降低台口高度,并相应降低吊顶高度,从而缩短了观众厅前区顶部反射声的时延间隙,增加了直达声强度。

2、混响时间的控制

由于歌剧和交响音乐均要求长混响,因此,一方面厅内除座椅和观众本身的声吸收外,几乎不用吸声材料。主要是尽可能降低座椅的声吸收,各接口用材尽量采用硬质板材。一些具体构造手法如下:

(1)后墙局部用少量吸声材料或扩散体。

(2)在楼座后区两侧设可调混响转体。

(3)可调结构反射面为20mm厚弧形木板,吸声面为25mm厚成品软包吸声板、留空腔。

(4)座椅设计采用背面木材,其余部分软包装的做法,从而使座椅对声音的吸收也得到适当降低。

东莞大剧院混响时间指标为1.3~2.0s,可调幅度为0.7s,其中0.5s由可调转体承担,0.2s由舞台上设置活动音乐罩获得。其他设计指标为:响度(强度因子)G●mid3.5~4.5dB;明晰度C●50(3)为2~-2.0dB,C●80(3)为0~-3.0dB;早期反射声时延间隙t●1≤20ms;声场不均匀度⊿L●p≤8dB;噪声限值N≤30dBA,没有音质缺陷。

五、观演空间的舒适性设计

浅谈剧院观众厅设计。观演建筑发展至今,已基本解决了其技术难点及使用功能要求,对舒适性设计的要求逐渐成为视觉设计、声学设计之后的关注焦点。从建筑空间尺度、观众席的分区布置、贵宾区域的布置,直到座椅的舒适尺寸、舒适性空调的合理运用等等,均是舒适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众席分区布置,使观众有较好的私密性和归属感。东莞大剧院观众席共分为七大区:其中池座两侧配合声学要求升起成独立区域;楼座中央及后部独立升起部分成为贵宾区;西边侧墙各设三层包厢。这样就形成了大而有层次的空间,且每个独立的区域都有其特别的空间效果。尤其是两侧包厢,由于它们与舞台距离较近,观众更容易参与到演出中来;同时,它们又像悬挂于两侧墙的活动的壁画,成为独立于楼、池座观众席的特殊区域;又因其每个包厢人数不多,相对独立成区,往往会成为大公司、财团最喜爱的包厢区域,可以较轻松地边交流边看戏,不会影响到其他观众。

各城市的大剧院均除满足观演要求外,亦是重要的社会交往场所,贵宾席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交往人群的心理感受。因而如何在创造优良声学效果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及观众心理需求,设置合理舒适的贵宾席就成为观众厅设计的关键问题,因而贵宾席设计成为应首先考虑的。在温州大剧院及东莞大剧院设计(图6c,4a)中,我们均将二层楼座中央后区设为独立的贵宾区,其后面为贵宾休息厅,有专门的贵宾电梯可以到达。

这种贵宾区的设置方式是当代国际上较流行的作法,上海大剧院、纽约林肯中心、大都会歌剧院均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需要保持私密及舒适的活动空间的重要贵宾来说,身居二楼中央比坐在池座前排更舒适、安全,又不会对普通观众构成影响。另外,吸纳东莞大剧院业主的意见,我们借鉴了北京保利剧院的作法,在池座前8~10排中央增设贵宾区,保证了中央及省市主要领导在正式场合使用。其优势在于:前排区域视距较短,视觉效果好;离舞台口近,便于领导在演出结束后上台慰问演出人员;第8排之前为中走道,便于领导疏散;同时第8排可以拆除用以安放临时小桌,可方便领导的使用。

这样,东莞大剧院有了池座前区、楼座后区、两侧包厢三种不同类型的贵宾区域,既方便了不同需求的领导、贵宾使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同时,分层次区域的贵宾席设置亦便于分档次售票,利于提高剧场的管理水平。

除了宏观的空间尺度、观众席布置外,落实到微观的座椅等也充分体现了舒适性原则。剧院由于剧场规模、视角、视距各方面限制,座位宽度一般控制在550mm左右,排距在900~950mm之间,贵宾席座椅则放大至600mm宽、1100mm排距。会议中心观众厅则因为在视线条件上限制较少,因而固定座位尺寸略为放大,一般可达到600mm宽,排距在950~1000mm之间。高档的报告厅考虑到人进出方便及使用的舒适性,一般会将固定桌子尺寸设计为450~550mm,排距放大至1500mm左右,同时采用活动座椅,这样可以方便人们在后面出入而不影响其他人员。

观众厅作为一种特殊技术条件下的空间形态,建筑技术对其的影响尤为明显。空间是人们对建筑最直接的感受,在观演建筑中,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形状、体量、肌理、色彩与材质,它更是建筑声学、视线、照明、音响、热工等舒适性空间的体现,它体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

2.建筑设计有哪些技术要求? 篇二

建筑设计有哪些技术要求?

建筑设计应遵循国家制定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各地或各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采光设计标准等,以提高建筑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基本建设步伐,这体现了国家的现行政策和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

另外,设计标准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只有设计标准化,做到构件定型化,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才有利于大规模采用工厂生产及施工的工业化,从而提高工业化水平。为此,建筑设计应实行国家规定的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3.建筑防火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篇三

1、防火墙不宜设在U、L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当设在转角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0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不限。

2、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当水平间距小于2.00m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窗。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3、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其它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填塞密实。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4、管道穿过隔墙、楼板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缝隙填塞密实,

高层建筑内的隔墙应砌至梁板底部,且不宜留有缝隙。

5、设在高层建筑内的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1.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

6、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7、垃圾道宜靠外墙设置,不应设在楼梯间内。垃圾道的排气口应直接开向室外。垃圾斗宜设在垃圾道前室内,该前室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8、用于疏散的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双扇和多扇防火门,还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

4.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 篇四

厂房立面设计是以厂房体型组合为前提的,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有着不同的平面布置和剖面处理,厂房体型也不同。如轧钢、造纸等工业,由于其生产工艺流程是直线的,多采用单跨或单跨并列体形。一般中小型机械工业多采用垂直式生产流程,厂房的体形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多跨组合,内部空间连通,厂房高差一般悬殊不大。但重型机械厂的金工车间,由于各跨加工的部件和所采用的设备大小相差很大,厂房体形起伏较多;铸工车间往往各跨的高宽均有不同,又有冲出屋面的化铁炉,露天跨的吊车栈桥,烘炉及烟囱等,体形组合较为复杂,

由于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节约用地和投资,在国外常采用方形或长方形大型联合厂房。贮存散碎材料的贮仓建筑多采用适于自动运输的各种拱形或三角形剖面的通长体型。

结构形式对厂房体形也有着直接影响。同样的生产工艺,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方案。因而厂房结构形式,特别是屋顶承重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厂房的体形。如某些厂房中的锯齿形屋顶、拱形和各种壳体结构屋顶及平屋顶等。

5.高层建筑隔震有哪些设计要求? 篇五

(2)设防目标:采用隔震设计的房屋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应高于抗震建筑。在水平地震方面,隔震结构具有比抗震结构至少高0.5个设防烈度的抗震安全储备。竖向抗震措施不应降低。

(3)隔震部件: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部件的性能要求;隔震部件的设计参数和耐久性应由试验确定;并在安装前对工程中所有各种类型和规格的部件原型进行抽样检测,每种类型和每一规格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抽样检测的合格率应为100;设置隔震部件的部位,除按计算确定外,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

6.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 篇六

1.体育建筑的疏散通道设计不会都在同一标高,高程上的过渡一般较多用踏步或设坡道,本规范规定室内坡道的坡度最大不能超过1 :8,这是人员行走还能忍受的最大坡度,设计上必须重视此问题。

2.本条文目的在于疏散通道穿越休息厅或其他厅堂时,厅内的陈设物,不能使疏散路线的连续性被中断,

这是保障疏散路线畅通的必要措施。

3.疏散通道上有高度变化时,为使人员尽快通过这些部位提倡设置坡道。当受限制不能设坡道而设台阶时,必须有明显标志和采光照明。这有利于提高人员通过时的速度,避免出现意外伤害。

7.SMT生产现场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篇七

SMT生产设备要求使用清洁而干燥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压缩空气不仅应当在压力,流量等参数上满足设备的技术要求,而且在进入机器之前将气体中所含有的水气,油,灰尘以及其它杂质滤除干净。SMT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幅度的振动,尤其是大型高速贴装时,对厂房引起的振动更为明显,如果比照GB 1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在白昼振动应控制在70db以内,最大值不应超过80db。太大的振动不仅不利于厂房结构的安全,干扰其它设备,仪器的操作,也会使操作人员产生不适的感觉。明亮整洁的厂房有助于员工全神贯注地工作,也有助于对生产质量的保证。对于SMT生产现场,照明度建议不低于300勒克司(注:距地面高度800mm处测量)。对于一些要求照明更好的工区,可以安装局部照明。SMT生产设备,SMT贴片胶,焊锡膏等一些辅助材料都应当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以便保持其特定的特殊性能和良好的工艺性。一般来说,厂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8℃-26℃的范围内是较合适的。在冬季供暖的季节,或在夏季使用空调的情况下,都必须注意向厂房内注入一定比例的新鲜空气。必要的新风量应能提供足够的氧气,满足室内人员的呼吸要求,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在SMT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无水乙醇,助焊剂等一类溶剂和其它一些易燃物品,在生产区和库房的防火安全设计是必须的。厂房的设计,施工和大型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都应当经过消防部门的评审,对贵重物品,元器件的保管和贵重产品(例如手机)的生产,不仅要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对生产区的设计也要把安全防盗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加以考虑。不少的手机生产厂都发生过手机产品,手机电池被盗的现象,以至于有些手机生产厂的总装配车间,所装备的防盗安全系统,不亚于民航机场的人身安全检查系统。

静电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严格地说,整个SMT生产现场应当按照静电安全工作区的标准进行设计。静电防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视作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部份,引起企业全员的重视。在生产区域不仅要配备各种必须的静电防护器材,还要对有关人员经常进行静电防护知识的教育,自觉招待静电防护工艺规程,生产和工作场地应设计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例如:对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厂房地面应具备防静电性能,或铺防静电地垫。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对人类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威胁日益严重,这已引起了各个国家的普遍关注。另外,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各个国家对有关环境法规的建立,社会对环境的期望等诸多因素也促使各个企业更加重视其环境表现和环境形象。任何工业厂房的设计都应当遵循企业以人为本的原则,许多现代企业在设计SMT生产现场时都引入“绿色生产现场”的概念。在SMT设备的安装现场,如果车间的建筑结构空间比较狭窄,且采用反射系数很高的材料(吸声系数很小,α<0。02),对声音的吸收能力几乎没有,完全是反射,从而使室内的噪声不断地被反射加强,产生强烈的混响效果。造成车间内的噪声主要成分为机械噪声,并伴有部分空气动力性噪声,因此大多可采用隔声,吸声的措施进行降噪处理。厂房的吊顶采用吸声能力较强的材料,将有利于减少噪声的反射。噪

声的控制标准应执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以及机械电子工业部1988年11月10日颁布的<<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的有关要求,SMT生产现场的大部分区域的噪声值应控制在70db以内。

电磁幅射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源。过强的电磁幅射将会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亚洲有一家公司生产的某种型号的贴片机曾经一度在欧洲市场上被停止出售,就是因为这种机器的电磁幅射超过了欧洲地区的安全标准。因此,在选择和购买SMT生产设备时,对设备可能产生的电磁幅射应当提出要求,以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SMT生产现场空气污染源程序主要来自波峰焊接,再流焊接和手工焊接所产生的烟尘(主要成份为铅,锡蒸汽,氮氧化合物,臭氧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其中以所含的铅蒸汽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最为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车间内的空气进行净化。生产区所设计,安装的废气排放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排放量,排放标准和排放高度应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在一些工位上可以安装烟雾过滤器,将有害气体吸收和过滤掉。在SMT生产现场的环境设计中,应遵循以下有关的评价标准。1。<<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有害物质:铅排放浓度:(34mg/N M3),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90),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铅烟0。03mg/M3,3。<<大气中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卫生标准>>(GB7355-87),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0。0015mg/M3。

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化学制品,如废汽油,机油,酒精,以及废弃的焊膏,贴片胶,助焊剂,焊锡渣等建议集中收集,由具有此类垃圾处理能力并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单位处理,不应随意丢弃,产生的其它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如SMD元件的包装材料等应分类存放,交由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

SMT生产现场的工艺布局应当是高效而有序的,物流路线要合理,应与工艺流程保持一致。物流路线要尽可能短,以提高生产和管理的效率。对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各类物品,应分门别类,实行定置管理,各工作区,各种物品的存放区,要有明显的标识。与生产现场无关的各类物品,应坚决清除出现场等。在设计上先进的生产现场应能体现出“生产均衡有序,工艺布局科学,劳动组织合理,岗位责任明确,消除无效劳动”的管理特色。

8.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 篇八

由于一些特殊的医技用房,如X光、CT、DSA、核磁共振等,有防辐射要求,根据防辐射当量不同,对机房墙壁及顶板的厚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墙体采用360厚实心砖墙或200~300厚混凝土墙(但应注意混凝土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房间顶板及底板混凝土厚度0.18m~0.25m,

直线加速器、伽马刀机房等混凝土墙的厚度要达到1.2~2.5m,设计时应提出大体积混凝土的处理方法,如水泥应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适当掺入少量化学添加剂等措施。

此外,这些医技用房需要敷设很多管线,而且部分设备可能会有振动,所以,房间的地面一般采用降板的方式解决,下沉部分采用焦渣填充,上面100厚细石混凝土及建筑面层做法。设备管线可以从下沉部分中预埋,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设备振动产生的影响。

★ 医院门诊年终工作总结精选

★ 医院门诊护理年终总结

★ 医院门诊药房个人年终总结

★ 医院门诊医生述职报告

★ 医院门诊主任述职报告

★ 医院药房门诊的个人工作计划

★ 在医院窗口门诊收费员年终总结

★ 医院儿科门诊用药药学服务探讨论文

★ 少先队工作计划及指导思想

9.扩展基础设计施工有哪些要求? 篇九

1,、扩展基础:

(1)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2)条形基础:是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

条形基础的特点一,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

条形基础的特点二,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

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无筋基础的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都不高,为了使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设计时需要加大基础的高度。因此,这种基础几乎不发生挠曲变形,故习惯上把无筋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无筋扩展基础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因此必须控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控制材料强度等级和台阶宽高比(台阶的宽度与其高度之比)来确定基础的截面尺寸,而无需进行内力分析和截面强度计算。图9-3所示为无筋扩展基础构造示意图,要求基础每个台阶的宽高比(b2:h)都不得超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表8.1.2中所列的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可用图中角度α的正切tanα表示)。设计时一般先选择适当的基础埋深和基础底面尺寸,设基底宽度为b,则按上述要求,基础高度应满足下列条件:

由于台阶宽高比的限制,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一般都较大,但不应大于基础埋深,否则,应加大基础埋深或选择刚性角较大的基础类型(如混凝土基础),如仍不满足,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上一篇:医院管理问题为导向下一篇:01水墨游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