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干部工作管理模式初探

2024-09-26

高校老干部工作管理模式初探(精选11篇)

1.高校老干部工作管理模式初探 篇一

初探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基建档案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及改建扩建等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关系到高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基建档案;初探

普通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基本建设发展迅速,其间,形成了大量的基建档案。基建档案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及改建扩建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文件,详细记载着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敷设等建设活动内容。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关系到高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序地管理好高校基建档案,既是建筑建设工程本身的需要,也是做好高校总体工作的要求。

一、高校基建工程档案的内容

(一)综合性文件。主要包括上级批准文件;计划任务书;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文件资料;征地、拆迁安置等文件资料;项目的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资料;规划、消防、环保、卫生等政府部门的审批文件资料;工程施工、监理中标文件及有关合同、协议书;工程竣工验收及质量鉴定文件资料;工程竣工结算及其审计报告等文件资料等。

(二)土建工程及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文件。主要包括开/竣工报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单等文件材料;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及工程例会纪要等;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或试验资料;混凝土、砂浆等配合比及试验报告;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文件材料;工程质量事故记录及处理的文件材料;施工技术总结等。

(三)竣工图。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竣工图;室外各种管线竣工图;建筑工程竣工图;装饰工程竣工图;结构工程竣工图;给水、排水工程、强电弱电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图以及其他特殊专业工程竣工图等。

二、基建档案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一) 为高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现状和历史依据 。基建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任何基本建设缺少基建档案,就缺少了使用和改造的依据。它不仅反映了该建筑物的`变化和发展,为高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现状和历史依据,也对高校总体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历史查找、产权查证、经济纠纷等提供依据。

(二) 对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关键是及时收集基建项目开工前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各种报批文件、合同协议、洽商变更等各种类的资料。这些档案既为高校的建设、维修、管理、改扩建服务,又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所以,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对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不强。领导和档案人员对高校基建档案重要性认识不够,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力度不强。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不稳定,使得基建档案资料流向不清,档案管理职责不明。另外,由于基建工程和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均有相应的专业和技术知识不足,使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不及时、不规范。

(二)档案材料不完整。档案材料不完整是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虽有基建档案归档率较好的项目,但归档率较差的项目不少,甚至很多工程项目竣工后没有档案材料,或只有工程主体档案,没有配套工程档案。

(三)管理模式不统一。从档案管理机构上看,有的高校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基建档案管理较好,有的高校则不然,基建档案由业务部门代管或由文书档案员兼管,形成的档案材料五花八门。

(四)缺乏专业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完备,既缺乏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又缺乏相关的基建业务知识,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四、加强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树立基建档案管理意识。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太重视的情况,到工程完工即将交工验收时,才开始整理,这给档案整理带来很大难度。所以,高校的领导、基建主管部门、档案部门、项目具体负责人员,均要树立基建档案管理意识,自上而下重视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使用。

(二)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基建工程建设各阶段档案资料的有序管理,档案部门、基建主管部门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应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措施, 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三)严格验收基建项目档案资料。基建工程竣工验收时,档案管理人员要会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按照基建工程档案归档范围的要求,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全部文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核,务必使得竣工材料做到真实、完备,归档范围符合要求,做到工程竣工验收与档案验收同步。

(四)强化档案材料编制工作。按照标准编制基建档案材料,是施工单位最基本的业务条件。 基建部门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明确责任,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档案材料的训练,不断提高编制基建工程档案材料的业务水平。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开发基建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大力推行缩微档案、磁介质档案、电子文件档案在基建档案中运用。主管部门还应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建立档案检索系统,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利用效率。

(六)及时记录传递和变更。在管理过程中,频繁传递和变更,容易使档案的完整性、有效性发生变化,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对档案的增减变动及传递情况做出相关记录,才可能有效地了解档案的来龙去脉,防止其丢失、损毁、失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做好高校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意义非凡,通过对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必定为高校的基本建设,为高校工作的全面开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敏.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7).

[2]贾树良.高校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

2.高校老干部工作管理模式初探 篇二

一、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现状

(一) 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背景

高校老干部工作的管理对象是离退休的教职工, 他们也是社会老年群体的一部分, 具备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高校教职工老龄化现象严重。众所周知, 我国的很多高校都是建立在20世纪50年代, 现在很多教职工都已到了老龄或是逐渐走向老龄, 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 这也是社会大趋势的体现。老年人口越来越多, 给社会养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二是“空巢”家庭越来越多。所谓“空巢”家庭, 即儿女不在身边, 只有老人在家的情况,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 很多年轻人都到大城市或国外去工作、生活, 留下年迈的老人独自在家, 给老人的晚年生活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 高校老干部管理模式陈旧

这种陈旧的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全封闭、各自为政。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建立了老干部管理机构, 但是这些机构都是封闭的, 即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 由于学校的不同各有政策, 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二是对学校的依赖性较大。高校老干部工作对高校的依赖性很大, 一遇到问题, 不管是大是小, 都需要学校去协调和解决, 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三是与外界同类型单位缺少交流。高校老干部工作管理人员局限于学校内部, 与其他同类型单位沟通和交流不多。这些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化管理趋势, 也给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 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社会化程度不高

社会化是老干部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目前, 我国高校离退休服务人员非常少, 地区差异性很大, 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养老水平。

二、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 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大局的重要问题。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 让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对高校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具体建议如下。

(一) 提高认识, 重视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

思想上高度认识是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很多人的认识却有所偏差:他们认为只要保障老干部的生活舒适、休息好、玩好, 就是做好了老干部工作。其实不然。俗话说:“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他们曾经在工作岗位上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宝贵学识, 他们的高贵品质曾经影响甚至一直影响着年轻人,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 落实老干部政策,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 必须要在思想上敬爱、尊重老干部, 重视老干部工作, 在生活上关怀、照顾他们, 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让他们真正快乐地过好晚年生活。

(二) 构建高校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新模式

逐渐社会化养老是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即要建立“社区+学校”双向负责的管理新模式。“社区+学校”的双向负责管理模式是一种横向开放、联合的管理模式, 从依托高校逐渐转为依托社区, 实现社会化养老新模式。为此, 一方面要加快建立配套的社区服务网络。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优化社区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想方设法解决老干部的实际困难, 给他们送去温暖。另一方面, 高校要构建新型的离退休管理模式。高校应根据国家政策和自身实际确定离退休人员的总体部署, 对老干部的生活待遇、政治待遇等给予落实, 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干部的管理工作, 不断开创新局面。

(三) 落实老干部的各种待遇, 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首先, 关心老干部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离退休教职工的身体状况要特别关注:一是定期进行体检。认真组织离退休教职工的体检工作, 及时告知体检结果, 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中有数。建立健康档案, 便于及时查询。二是通过走访、探视的方式了解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对于身体有病的老干部, 或联系落实疗养院, 或及时送医, 要妥善安排, 确保“老有所医”。

其次, 关心老干部的生活。老干部大多数已经年老体弱, 在生活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 学校要急老干部所急, 想老干部所想, 认真细致地做工作, 落实相关待遇, 尽量解决老干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再次, 关心老干部的思想。老干部的思想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随着年龄的增大, 老人在思想上愈发希望得到抚慰, 他们渴望被尊重、理解和关心。因此, 我们必须要多关心、多问候, 倾听他们的心声, 关注他们的情绪, 一方面要加强电话、书信沟通交流, 多联系, 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关注他们的心理;另一方面多走访慰问, 尤其是节日、生病的时候, 更要面对面地安慰他们, 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离退休的老干部工作经验丰富、学识好、素质高, 他们是高校的宝贵财富。很多身体健康、思想活跃的老干部, 不喜欢待在家里不动弹, 对此, 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根据老干部的意愿和特长, 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参加一些活动,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返聘回学校。一些离退休的教职工身体健康, 专业素质较高, 愿意在工作岗位“发挥余热”, 学校可以联系一些全职教师岗或是学校督导岗等相关工作, 让老干部继续在学校工作。二是参加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各种活动。现在老年大学和活动中心的组织的学习活动很多, 如绘画、书法、摄影、唱歌、交谊舞等, 老干部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去学习, 不仅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陶冶了情操, 丰富了精神生活, 还加强了人际交往, 保障了心理健康。三是组织集体参观、游览活动。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一些参观游览活动, 带领老干部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或寄情于大自然的美丽山水中, 或徜徉于历史文化古迹, 或体会祖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自然心情开阔, 精神愉悦。四是组织座谈会, 加强交流。组织座谈会, 倾听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与老干部的交流, 引导老干部监督学校的各项工作, 让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建设, “老有所为”。

3.高校老干部工作管理模式初探 篇三

摘要:现在社会上很多企业都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很多高校吸收了团队合作的优越性,提出要加强高校管理干部团队的专业素质,打造一支优秀的高校管理干部团队。现在社会上竞争激烈,高校主要通过对综合实力的评估参与竞争,打造一支优秀的管理干部团队有利于高校提高竞争力。加强管理干部的专业素质,是构建高校管理干部团队的关键。本文主要从高校管理干部团队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提高高校管理干部团队的专业素质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高校管理干部团队专业素质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校管理;干部团队;专业素质;团结合作;决策能力

一、高校管理干部团队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

要想打造一支优秀的高校管理干部团队,在高校管理干部实施管理活动时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

1.管理干部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要好。作为高校的管理干部,主要是管理好学校的学生。只有通过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上、生活上和感情上的问题,发挥团结协作能力,处理好高校的管理工作。

2.优秀的高校管理团队一定对学生管理工作有很高的热情。学生管理干部如果真心的喜欢和学生道交道,有利于管理干部集中自己的精力,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聪明才智,为学生工作。只有这样,学校才會充满阳光和朝气。

3.高校管理干部必须有很强的应变决策能力和计划管理能力。高校管理干部的工作琐碎复杂,这要求管理干部必须要对自己的工作拟定一个计划,做好具体工作的分工,举行一些娱乐活动,从而缓冲学生的学习压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可能会临时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干部必须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能够迅速针对突发事件做出较好的处理。

4.作为高校管理干部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领导激励能力。作为管理干部,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内心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管理干部的自身知识水平有限,这就需要我们要及时的进行学习,补充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二、提高高校管理干部团队专业素质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大学都开始重视优秀高校管理干部团队在提高高校竞争力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的深入,很多大学开始意识到对学校实施战略管理很有必要。社会环境的恶化,使很多高校认为构建一支优秀的高校管理干部团队已经迫在眉睫。所谓优秀的高校管理团队作是指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授新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教学人员与管理干部相互协调合作的一个工作团队。它要求每一位高校管理干部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能与其他人团结合作,善于处理交际关系,有坚强的信念,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提高高校管理干团队的专业素质,有利于管理干部根据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改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管理干部的创新能力,团结合作,共同致力于学校的发展。

三、如何培养高校管理干部团队的专业素质

众所周知,整个管理层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一个学校的的综合竞争力。为了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需要培养管理干部的良好合作精神,卓越的组织能力,果断决策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敢于创新能力。那么如何提高高校管理干部团队的专业素质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应该组织管理干部参加一些工作培训。学校为了了提高管理管理干部的能力,会有计划性的在管理干部工作安排方面进行特殊的处理。比如通过岗位交换,了解其它部门的运作,扩大视野;通过安排一些较高职务的事情,提高管理干部的思考问题高度;通过工作来提升管理干部的专业素质的方法最直接有效。

2.高校将管理干部团队的成员送到一些固定的教育结构去培训,这种培训比较正规,比较适合管理干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3.由高校内部组织一些专门的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时间较短。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管理干部可以在短期内提高自己某方面的能力。

4.要求高校管理干部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哲学上,我们曾经学过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因此,高校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培养,需要个人自主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实自己的大脑,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去应变一些错综复杂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构建一支优秀的高校管理干部团队。

四、总结

4.高校成人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初探 篇四

新乡广播电视大学张宁453000

【摘要】: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继续和延伸。成人学历教育中班主任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沟通学员、教师、学校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工作是成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成人教育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探析了班主任在成人教育中的管理策略和艺术。

【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引言

随着社会对知识需求的持续升温,成人教育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它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情况下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人函授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有着相同的理想和追求,但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特点,又表现出不一样的心态和特点。因此,正确地把握成人函授学生的特点和规律,理性地探讨学生管理工作,是保证成人函授学生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成人教育班主任,是班级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对班集体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作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谈谈如何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从各方面做好成人教育班主任工作。

二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对象及其特殊性

目前,我国的成人教育包括脱产、夜大、函授等形式,人数多、规模大,学习形式多样化,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对象多数是已经取得中专或专科学历的学生,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是中小学校的教师或在其他岗位工作数年,其中也有高考落榜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有中专毕业生,也有专科毕业生。由于成人函授学生特殊的社会地位、学习环境、以及个人成长经历,使他们在思想观念、学习价值取向等方面,较全日制院校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成人学员年龄差距较大,身份具有双重性,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在成人教育的学生中,年龄跨度在20岁到50岁之间,学生中大多数是已参加工作的或是曾参加过工作的,有的还在原单位担任领导工作,由于成人教育学生来源复杂,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储备不同,理论功底及思维能力不同,人生阅历、工作经验和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往往在思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2.2 学生学习过程中,工学矛盾突出。

成人教育体系中,学生形式多是集中的,或是业余的,常因工作及家庭问题,使学习受到干扰,致使其流动性大,同时,由于他们身兼多重社会角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加上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果比一般大学生要差许多。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工作和学习矛盾,也导致他们学习时间难以得到保障,上课出勤率低,从班级管理角度也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

2.3 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价值取向不同。

成人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论功底及思维能力往往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学员的学习目的和价值取向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充电,在工作和活动实践中,切身感到知识的缺乏,渴望获取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所以重新拿起了书本进行学习。这些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上往往善于思考、好提问、喜欢结合实际进行交流和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而有的则是为了拿文凭,这些学生,学习较为消极被动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专职班主任面对这样情况迥异的学生,就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复杂性。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班主任就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做思想教育工作.2.4 在考试考核上,录取条件与标准低于普通高校学生。

由于近年来普通高校扩招等原因,成人函授教育生源数量锐减,相应地降低了录取条件与标准,以致生源从整体角度讲专业基础较差。加之每年的面授时间有限,基本上是安排在寒暑假期间。在这短短的时问内,教师要讲授上百学时的课程内容,如果学生平时不格外用功加以消化吸收,难免囫囵吞枣。但是学生为了取得学历,考试时极易产生得过且过、投机取巧等不健康心理,考试作弊、替考等违规违纪现象便容易发生。

三高校成人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探索

高校成人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的教育发展要求以及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班主任管理也要与时俱进,转换观念,不断地进行探索,在管理中讲究策略和艺术。

3.1注重自身修养,养成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为一名成人高校班主任,首先必须要具有为学生服务,为教育事业贡献的精神。班主任从事的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班主任良好的道德修养能直接感染学生,使成人学生能对成人学校,对业余学习形式有一个新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更好的完成学业。

3.2 勤于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理论素质

高校成人教育学生社会基础广,知识程度差别较大。成人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也更高,一些学生不仅正从事稳定的工作,而且还担任着管理层工作,这就对班主任文化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作为成教学生的班主任,应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在教育、教导学生的同时,有必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通过自我形象的塑造来赢得学员的好感和合作,来增强班主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

3.3 注重工作方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成人学生班主任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责任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成人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以及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方面较普通学生要相对差,这就要求班主任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 ,尊重学生,做学生心灵交流的好友。

3.4 建立起完善的联络机制,完备的考勤制度,加强学生自我管理,选拔优秀的班干部,配合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针对成人教育学生流动性大的特点,所以班主任要组建信息联络体系,师生形成信息反馈网络。平时将每一位学生联络方式的备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可在网上建立班级同学录,建立qq群,有通知即可在网上发布。保证让每一项政策、要求、每个通知都能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位同学。

在考勤方面,班主任首先要明确考勤制度,逐渐使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成人高校的学生多是从业者,其学习目的、态度及个人的工作性质各有不同,年龄

差距也较大,一些学生对班级集体的各项目标及活动不在乎,也不关心。这就要求班主任根据他们的情况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形成良好的班集体。

4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成人教育班主任工作,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之外,还应该了解成人教育中教育对象的特点,讲求管理方法和艺术,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成人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 阎风桥.大学组织与治理[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2] 史为恒.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高校成人教育班主任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138-139

[3] 王北生主编.成人教育管理概论[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作者简介:张宁,女,1982年,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5.高校党外干部工作 篇五

中共中央最近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统一战线巩固壮大的新要求,结合党外代表人士的新特点,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曾明确提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知识分子工作是重要的统一战线工作,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是高级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汇集了一大批非党知识分子和一定数量的有一定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队伍建设,对搞好高校的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高校统战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党外代表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人才的聚集地,也是我国各民主党派组织比较齐全、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比较密集的地方,汇集着党外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和重要基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中许多著名代表人物均来自高校。2007年7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教育部党组联合召开了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贾庆林同志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了高校统战工作在整个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四大任务”,其中一大任务即是“认真做好物色培养工作,努力壮大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统一战线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刘延东同志在工作报告中,也把“大力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统一战线各方面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作为重点要做好的六个方面的工作之一。可见,做好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

1、学历高、职称高,文化素质较好,年轻有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大都生在新中国,接受过社会主义的系统教育,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文化层次高,年富力强,眼界比较开阔,思维比较活跃,开拓进取精神强,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思想基础和基本素质好。

2、业务能力强,在教学科研方面独挡一面,工作积极进取。由于高校党外干部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技术职称,许多人都是教学和科研骨干或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有的还是学科带头人。他们年富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取得了显著成绩。

3、社会交往和与海外联系广,视野开阔。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中,有不少有海外关系或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社会交往较广。他们与外界联系密切,信息灵通,容易接受新观念,特别是他们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和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在国际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

4、民主意识增强,积极参政议政。高校党外干部大多生活在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中,民主意识普遍较强,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反腐倡廉活动等要求比较强烈,并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他们热心高校事业发展,对于依法治校、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较高;同时,积极寻求参与国家事务的舞台,寻求表现自我、发挥作用的机会,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成为各党派开展工作和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主要力量。

三、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重视不够。从近几年看,高校的领导层对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重要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看到了高校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源头作用,但仍存在一些模糊观点,对如何抓好这项工作没有作为系统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体制机制不健全。从高校总体层面来说,缺乏对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总体规划, ,存在着“顺其自然”、等待“自然成熟”的现象。组织和统战部门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等主要环节还缺乏制度规范和沟通协作机制。

3、无党派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无党派人士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高校无党派知识分子数量众多,其中有不少知名人士。但是, 但是,由于缺少有形的组织依托,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选拔工作与民主党派相比,在日常联系、组织活动、锻炼平台等方面都有更多的困难。

四、对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工作的建议

1、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委重视,加强领导,组织、统战工作部门互相支持、通力合作。高校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溶合于全方位的校务工作之中,此项工作做好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校产等重大问题就能纳众人高策,迎刃而解。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认识,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工作,政治上安排,工作上使用,生活上照顾,给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出成绩,充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示范效应,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学校改革中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校改革的整体效果。

2、注重政治引导,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积极引导、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深入实际、与工农相结合,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祖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是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最根本的是夯实他们的政治思想基础,提高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继续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与我们党亲密合作,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

3、加强党外人士信息库建设,重点培养,合理分流。

通过信息库建设,做好党外人才储备工作,便于从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通盘考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真正把党外代表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去。

5、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党外代表人士工作。

高校党委要把选拔培养党外干部纳入党委组织部门的议事日程,从建立制度和党外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上入手,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更具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如定期谈话制度、联系交友制度、跟踪考核制度等,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和管理,促使其尽快成熟成长。高校党委要形成制度,经常听取党外代表人士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

6、做好党外人士政治安排的举荐工作,加大选拔培养力度。

积极举荐党外优秀人才,是统战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一方面,统战部门要主动与组织部门沟通、联系,积极推荐党外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干部选拔的新方法、新举措,加在竞争性选拔的力度,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一个平等的平台,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到领导岗位上,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要把培养选拔党外后备干部作为学校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整体的一部分,纳入党委的工作计划,从物色培养对象到选拔使用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做到有计划、有重点。

7、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

加大培训投入,拓宽培训渠道,依托社会主义学院等校外培训机构,定期对重点党外人才进行培训,加强对党外人才在政治理论素养方面的提升,使他们尽可能多的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的主张及方略,为他们进入参政议政和政治协商的角色作好思想准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8、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做好服务,积极为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

6.高校中层干部年终工作总结 篇六

一、综合治理工作以及学校的日常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一)后勤工作的成就

由于我校缺编严重,在职教师很少,导致学校的很多繁琐的后勤保障以及设备维修、安全治理等等问题没有专任后勤主任负责,我和学校的工会主席XXX主动承担起学校设备设施的维修维护工作,及时解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设备的缺损问题。比如水管维修,门窗维修,供电线路维修,下水道疏通等等工作。我俩用勤劳的双手保障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安全工作

我在学校领导的指示下,合理地安排了保卫工作人员的值班巡查时间,联系了广场罗派出所的协防人员按时对学校周边进行巡逻,定期对校园内的建筑设施,活动场地,体育器材、消防器材等设施设备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隐患排查,并且将有隐患的设备整理成资料上报给学校领导,并协同校领导制订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了学校师生的人生安全。

(三)“三创”工作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三创”就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模范城市。我校在“三创”工作中扎实推进,学校领导身先垂范,亲自动手参与创建工作。我除了与领导一起动手参与“三创”工作之外,还承担收集整理学校的“三创”工作资料并系统地编订成册。在20xx年的全市教育系统“三创”检查工作中,我校的三创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了市教育系统“三创”工作检查组的高度评价,比如在全市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取得了全市第二名,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我校的成绩名列全市第三名。学校取得的这些成绩,也有我的一份辛劳汗水在里面。

(四)学校的其他工作

学校的工会、少先队、教务工作也比较多,由于人少事多,我经常主动承担这些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比如工会的计划生育、家长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比如少先队的“祖国好家乡美”宣传活动、“宋庆龄爱心书库读书活动”的的汇演比赛等等德育工作,比如教务处的学生学籍网络登记照片的图像处理、学生信息收集整理,比如党支部的党建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等等工作,我都会尽心尽责去帮助相关部门共同完成。

(五)不足之处

首先是时间统筹做德不够好,由于我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以前没有做过的,经验不足,时间安排上有些仓促,资料做的有些粗糙。这就是今后我要改正的地方。

二、教育教学工作

(一)用心去关爱自己的学生。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首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关爱,经常与孩子们交往,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化解孩子们的难题。特别是要对那些随迁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付出更多的关心。我知道,教师对民工子女的关爱除了本身的职业道德所要求外,他还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制度优越性,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是党和政府关爱民工的政策落实的体现。因此,孩子的安全、健康、学习生活、思想认识都是我们老师应该关注的方面。作为老师,我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关爱。

(二)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技能。

孩子们除了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得养成学习的兴趣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我在音乐教学中,除了在无形中渗透乐理知识以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比如根据振动发生的原理,让学生知道苗族芦笙的发音原理,从而喜欢上了吹芦笙,推动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开展。比如在讲解反排木鼓舞的动作分解时,让学生体验走独木桥时肢体的平衡动作,让学生从中感悟苗族儿女在高山流水中飞快跨过河流上的独木桥而衍生出来的动作,这样,学生从心里面提高了认识,学起来很快。

除了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意外,我还将培养学生爱好的领域拓展到了话剧小品领域,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良好品德,因此我的小品兴趣小组在每一次的全市艺术节比赛中总能获奖。比如20xx年的全市“祖国好家乡美”曲艺组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在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取得了话剧小品组的第二名。

艺术是相通,我的学生除了在音乐、话剧领域取得好成绩以外,在摄影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我辅导的摄影作品《走向牛市》也取得了全市学生艺术节的摄影优秀奖。

(三)不足之处

由于我在行政资料收集整理方面的事情比较多,加上学校经常迎接各种各样的检查,能够挤出来用以教学研究的时间太少,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能够做到每一节课都是精心备课和认真上课。以后,我会在备课上多花心思,争取把课上更到位。

三、工作展望

7.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初探 篇七

学生干部是院系和班级的核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他们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班级建设中,他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思想建设中的表率作用、组织建设中的凝聚作用、学风建设中的感召作用、制度建设中的管理作用等。为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大,各种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学生的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行为更注重实际,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时逐渐失去了以前“一呼百应”的局面。学生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高校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因势利导地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才能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一、新形势下学生干部开展工作面临的压力

1. 来自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压力。

目前很多高校都凭借社会力量兴办了一批跨学校的大型学生公寓和后勤设施,由于是企业出资,企业拥有自主产权和经营权,与高校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和经济关联。学生选择住宿地点存在多样性,以往按系或者以班级为单位集中住宿的方式逐渐被打破,传统的以班级为中心通过集中开会来传达文件、布置任务、开展工作的管理方式,效果往往得不到保证了。由于住宿较分散,院系对学生较的召集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学生对会议、集合存在排斥心理,开会时往往出现缺席或早退现象,致使上下沟通渠道不畅。加之公寓式住宿本身会导致多样性群体的自发形成,学生自发性活动越来越活跃,学生社交对象越来越广泛,学生活动场所越来越分散,这些对学生干部开展工作都是极大的挑战。

2. 来自多种媒体方面的压力。

随着广播、电视、报纸的增多,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多样化的媒体给了大学生们一个空前宽阔的天地,为他们了解、适应和改造当今世界铺就了一条无比广阔的信息高速公路,然而多种媒体在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学校传统管理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上网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娱乐活动对大学生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通宵达旦地上网成为一种时尚,不少人对网络高度依赖、迷恋;同时,因为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存在很大差距,不少人对现实生活产生种种不满情绪,如对人际交往的理想化,对任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的轻视等,加之在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集体观念差,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集体活动采取回避、疏远甚至反感、抵触的态度,学生干部的号召力面临不断下降的危险。

3. 来自社会多元化发展方面的压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受教育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环境、生活背景及经济状况的差别,致使学生之间行为模式、兴趣爱好千差万别,特别是在不断开放、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受到多种影响和冲击,学生的信仰、价值观不再单纯,很多学生的行为带有较强的功利性,他们尽管竞争意识强,但合作意识差;尽管主体意识强,但集体观念弱;尽管锐意进取,但缺少参与;尽管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但忽略自身素质修养。凡此种种,使学生工作增加了许多管理上的难度。

4. 来自高校就业工作方面的压力。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已逐步由国家统包统分过渡到个人自主择业。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另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人才就业竞争也对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大学生们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希望自己能拥有更多的技能。有的学生一进校就确立“专转本”或考研目标,有的热衷于考各种证件、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很多学生过度重视技能的培养而严重忽视其它素质的培养,有的学生干部也是重技能、轻能力,放松对自己思想修养、人格塑造方面的培养。很多学生不愿担任学生干部,或者即使担任了,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往往担任一段时间就丧失工作热情,有的应付了事,有的则干脆辞职。如何使学生意识到素质需要全面性,使学生自觉关注素质教育中专业和技能以外的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性,这关系到学生干部队伍的继续培养乃至整个学生工作的开展。

二、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1. 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依靠学生党员,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干部。

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组织的培养帮助,学生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并得到巩固,其群众基础和在学生中的影响相对于普通学生干部有明显的优势。由于能得到普通学生的充分信任,且与一般学生接触频繁,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干部是十分可行的一种途径。

2. 扩大学生干部选拔范围,充实学生干部后备人员,增强学生工作力度。

以往的选拔学生干部,要求总是很严格甚至较为苛刻,一旦这些学生不愿或不再适宜担任学生干部了,往往不能迅速找到合适的学生充实到学生干部队伍中去。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要求学生干部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此,应该扩大学生干部培养面,新生也应迅速纳入到培养范围内。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上,应着重将两种学生抓好:一是各类模范典型人物,如学生党员、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及各项活动积极分子等,他们是学生骨干中的主体层次;二是虽然作用没有主体层次的学生骨干那么突出,但在班级建设中有着特殊影响和特殊作用的学生,如学习特别勤奋刻苦并能影响和带动周围一批人的普通学生,或者班上那些富有正义感,有着一定群众基础,热心支持班级工作的学生,以及那些有特殊专才表现较好的学生等,他们是学生骨干的附属层次。这两方面层次的学生从进校伊始就可以安排高年级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加以重点引导,一方面组建学生党章学习小组和业余党校,将这批学生逐步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另一方面开展学生干部培训班学习,请思政专业教师,或长期从事学生工作,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辅导员教师授课交流,使他们系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理安排学生干部任职时间,增强学生干部工作动力。

以往学生干部的启用时间在大学二年级,这些学生经过培养,往往到了大学三年级才能负责工作。近年来随着“考研热”和“考证热”的兴起,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时面临的学业负担很重,很多学生干部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业上去,工作上相对投入则较少,开展学生工作对他们而言总有些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适当调整学生干部的任职时间,把学生干部挑大梁的时间放到大学二年级。为此,对优秀学生,可考虑在大一上学期进行培训,大一下学期选拔有工作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骨干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在大学二年级时可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二是可吸收普通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学生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对一些辅助性、事务性的工作,可通过推荐、选举等方式吸收普通学生参与进来,成为主要学生干部的助手。

4. 利用因特网改善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确保学生工作富有成效。

应加大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所需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以减轻学生干部事务性工作,方便他们开展上传下达的工作。要利用因特网,开辟科技活动中心、BBS论坛学生活动中心等,各种通知要尽量通过校园网来予以传达,学生的各项建议也可以通过专用网站迅速反馈,让学生干部上网并成为“版主”,在学生工作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确保工作开展轻松、迅速、有效。

5. 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推进学生民主化管理进程。

为树立学生工作的全员意识,提高普通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的工作成效,可考虑成立学生代表大会,增强普通学生“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由旁观者成为局中人,主动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去。具体方案如下:坚持学工处的统一领导,在学生党支部及团总支学生会两大骨干队伍机构外增设学生代表大会(简称学代会),团总支学生会成员均由学代会投票选举产生并在工作中对学工处及学代会负责,定期向学工处及学代会作工作报告,并受其监督。学代会负责定期搜集各类反馈信息,并形成提案,督促团总支学生会答复解决,学代会成员尽量由班级内普通学生担任,不与团总支学生会干部及各班班委相重复,以扩大普通学生“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可使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更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6. 落实“推优”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增强学生工作吸引力。

对于培养的学生骨干在工作中要放手使用,支持他们开展各项活动,同时要悉心指导他们,协助他们做好各种协调工作,为他们能迅速培养起各方面的能力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并帮助他们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迅速成才。另外要加大激励机制,鼓励他们争先创优,并表彰先进,及时将他们中的优秀积极分子推荐入党,并在就业方面加大推荐力度。同时对学生干部要做到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定期考核,对要求不严、工作不力、作风不硬、表现不好的学生干部要热心帮助、批评教育,并要求限期改正,对确实考察不合格的要果断撤换,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加大学生工作的吸引力。

三、培养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的途径

1. 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环节,为搞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高校学生工作者在选拔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做到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任人唯贤,注重学业成绩和群众基础,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不但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应拓宽选拔学生干部的渠道,可以通过选举、推荐、招聘、自荐、任命等多种形式,做到坚持标准、全面考察、公平公正、严格选拔。这是提高学生干部素质的前提。

2. 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加强培养,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先进性。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党建工作,就是要把一批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骨干吸收并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整个学生工作深入细致地开展。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培养之后,其大多数无论在思想认识、专业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均接近一个高素质的青年学生的标准。党的组织建设要求我们学生工作者要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认真做好其群体的考察和发展工作,积极要求,严格把关,提高其组织纪律性,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学生干部的整体先进性,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3. 集中培训,为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以基层党校或团校为培训基地,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一是请领导、专家给学生干部做报告、开讲座,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介绍国际国内形势、学科发展动态、学校近期工作及学生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等等,帮助学生干部开阔视野,提高理论修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组织学生干部召开工作情况汇报会、经验交流会等,使学生干部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三是举办短期培训班,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系统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干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多种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与考核,既要大胆使用,又要关心爱护。

学生干部在整个高校校园中,是有着显著特色和强烈创新感的一部分,是高校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对高校学生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应该通过考核与监督,让每一位学生干部都感到有压力,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工作。同时,对待学生干部要在政治上关心、学习上指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要加强引导,使学生干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学习和工作的方法,提高效率,逐步走向成熟。

总之,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一支“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自觉奉献”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各级党委和学生工作部门需要正确领导,统筹规划,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新模式。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建设和管理好学生干部队伍,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模范性,才能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学生干部开展工作面临的压力,指出了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的具体方法,详细分析了培养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的途径和方法。

8.高校老干部工作管理模式初探 篇八

【摘 要】本文首先对老子“为道”“为学”的内涵进行了解析,接着阐述了“为道”“为学”思想在高校干部管理中的应用。最后论述了“为道”“为学”对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 管理思想 高校干部管理

【中途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老子的思想精辟独到,与时俱进,不但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落伍、不合时宜。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体现出其哲理的光辉和恒久的生命力。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凡夫俗子,研读老子者不可胜数。

1老子“为道”“为学”思想的内涵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48章)意思是说:追求学问天天都学有所得,习有所成,学之愈久,积累愈多。而追求大道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坚持不懈地一直减下去,最后就可达到无为的境界。达到了无为的境界后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实现了。所以“无为”不是空想和天生,而是长期学习、思悟、走出自我、按规律办事的结果。

2“为道”“为学”思想在高校干部管理中的应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干部管理使用问题上,不少高校存在或多或少的重视对干部的选拔使用,轻视甚至忽视对干部培养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干部使用上采取拿来主义,在干部培养上缺乏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不少学校提拔、选用干部时,在全校干部中过筛子,筛选适合干此工作的人选,但经常是选来选去找不到合适的人,有时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此时常有领导感叹,学校里缺少人才,许多工作难以找到合适的干部来承担。近些年来,“以人为本”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有些高校的干部管理工作“以人为本”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还未很好地落实到工作实际中。我们应在认真学习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实践真正搞清“以人为本”的实际含义和在管理中的实际意义,并把此理念真正贯彻到我们的管理思想中去,落实到干部管理中去。

营造内紧外松的管理氛围。正是因为“为道”的有所不为,才成全了“为学”的无不为。体现在干部管理工作中,要求管理者制造内紧外松的工作氛围。这里的内紧外松并不是要管理者面对被管理者充当两面派,而是在管理实践中,管理团队对内所持有的自强不息、认真不苟、追求真理的工作态度,对外所使用的“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简驭繁、的工作方法。在严格要求自己进步、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尽量做到“指约而易操”。法令滋彰、名目繁多往往是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绊脚石,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应提倡管理者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制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

把握“道法自然”的管理规律。“为道”就是追求自然、大道、规律。“道法自然”就是强调循道而行,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法则。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指自然规律,而是自然而然。在人类社会环境下,管理行为过程中的社会历史规律自然而然的发生和发展。高校干部管理工作中包含的高等教育规律、管理运行规律、人事制度改革规律等等,都必须符合高校的“道”。管理者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握好干部人事管理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决定了高校人事管理的效能和使用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要有战略家的眼光,客观冷静地观察高校干部人事管理运行之“道”,依“道”行事才能实现管理的创新。

3“为道”“为学”对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启示

高校干部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人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巨大的主观能动性,不会无条件地接受管理者的一切指令和要求,必然要对管理者的指令经过头脑的加工、消化并认可后才能付诸行动。因此,只有在管理过程中切实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善下之”等有效的方法,促使干部心悦诚服地认同指令或目标,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

从思想上引导高校干部,要转变观念,促进自我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干部管理首先要引导高校干部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而产生相互感应、体现共同的组织行为,使个体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奋斗目标趋同,达到实现学校目标之目的。这要求管理者将学校的管理目标内化为高校干部认同的理想,把纪律内化为高校干部认同的思想,实现规章制度和高校干部的理想追求的统一。学校要创造宽松有制、宽容有限、宽厚有度、动力充足强劲的氛围和环境,建立志同、理顺、利融、情依、互相尊重、互相制约、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管理运行机制,使管理成为高校干部和领导的共同行为,给予自我实现以张力空间,收到管理成效。

从知识能力上充分认识干部,知人善任,发挥最大效能。学校实施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在对人性和高校干部职业的科学理解基础上,以高校干部的发展为核心,看准每个干部的优势和利用这些优势,努力发掘每一个干部的独特价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不同点,然后加以激励和弘扬,把高校干部的工作潜能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实际效能,成为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进步的积极力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实践探索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每个高校干部的兴趣、需要和长处,充分考虑高校干部之间的个别差异,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创造相应的条件和环境,营造适宜每个高校干部发展的空间和氛围,根据高校干部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人尽其才,从而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干部的聪明才智,进而促进全校干部和整个学校的健康发展。

从关系上亲近高校干部,凝心聚力,营造和谐氛围。高校本身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每一位干部都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所以,学校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高校干部的个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要研究整个干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这一本质要求出发,一个有竞争力的学校,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是一个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办大事的团队。如何增强学校的合力,把学校建设成与时俱进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也是人本管理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高校干部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高校干部的积极性,这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条件。管理者应使高校干部之间互相信任、支持,做好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参考文献

[1] 彭长华.规范高校干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

[2] 黄俊伟.关于现代大学理念沉浮几点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1.3.

[3] 胡宗英,任再稳.高校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6.2.

9.高校学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篇九

一、总则

第一条为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并使之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选拔任用学生干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各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班级团支部、班委会学生干部。

第四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要热心于本职工作,热心为学生服务,任何学生干部不应脱离学生,凌驾于学生之上。

二、选拔任用条件

第五条学生干部任职,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一定的理论及政策水平。

2.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准,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3.勤奋学习,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学习成绩优良。

4.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勇于承担学生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热心为同学服务。

5.具有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善于团结广大同学。

6.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配合学院开展各项活动。

三、选拔任用程序

第六条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选拔程序如下:

1.自愿报名。

2.资格审查。

3.公开竞聘。

4、公示阶段。对竞聘的干部将在全校公示2天,同时公布相关

部门的举报电话。若有举报,学校将进行认真调查,对确实有不符合干部条件的同学,将不予以聘用。

5.主管部门批准。

6、试用阶段。学校将对公示后的学生干部进行试用,试用期为一个月。同时发给聘任证书,聘任时间为一年,期满后进行续聘或重聘,对表现不好的同学将解除聘任。试用期满后,表现合格的干部将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第七条班级学生干部采取任命和公开竞聘两种方式选拔任用:

1.学院党总支在新生入学半个月后,根据其在日常活动的表现,了解掌握具体情况,对新生班级的团支部、班委会干部采取任命方式或民主选举、主管部门最终审核确定的方式任用,任职时间根据其表现及班级具体情况而定。

2.民主选举时,到会学生应超过班级学生总数的4/5,并经过到会学生半数以上投票同意通过。

第八条学生干部一经确定,应立即公布,任职时间视其表现及班级实际情况而定。

第九条主管部门对所有学生干部建立档案,并定期组织对其

进行考核。

四、免职、辞职

第十条学生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免去现职:

1.言行违反四项基本原则,与党中央不能保持一致。

2.违反国家法令、法规、校纪校规,造成不良影响,受到警告以上处分者。

3.学习成绩排名达不到班级前50%者。

4.不能认真完成主管部门安排的工作者。

5.学期考核,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1/2者。

6.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者。

7.各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由其主管部门组织参加测评;各班团支部、班委会学生干部由其辅导员组织全班同学参加测评。

第十一条辞职分为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1.因公辞职,是指学生干部因工作需要变动职务,提出辞去现任职务。

2.自愿辞职,是指学生干部因个人或其他原因,自行提出辞去现任职务。

3.引咎辞职,是指学生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恶劣影响,不宜再担任现职,责令其辞去现任职务。

4.责令辞职,是指主管部门根据学生干部任职期间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责令其辞去现任职务。对不辞职者,应当免去现职。

5.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学生干部,辞职后一年内,不得在系内担任其他学生干部职务;自辞职一年后,表现突出,经民主选举通过的可重新担任学生干部。

6.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必须写出书面申请,主管部门应在一周内予以答复。未经批准,不得擅离职守。

五、监督、考核

第十二条学生干部应接受主管部门的管理,接受学院全体同学的监督。

第十三条每学期对学生干部进行一次测评。测评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担任现职。

10.高校团干部基层挂职工作总结 篇十

一是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向中国共青团、广西共青团、桂林共青团、桂林青年志愿者网、广西共青团简报、团市委简报、《今日荔浦》、年轻人杂志、农村青年杂志以及县内主要媒体投送信息10余条,其中,中国共青团网刊发4条,广西共青团、桂林共青团网全部刊发。 二是积极联系,协助开展捐资助学活动。8月30日,由桂林毛嘉工艺品有限公司全体员工自发组织、自愿捐款建立的“莘莘助学基金会”在荔浦县龙怀乡中心小学正式成立,并在该校举行了“金秋助学”捐赠仪式。本次共捐助困难职工1名,大学新生2人,成绩优秀的困难员工子女12人,受助资金达1万多元。 9月3日,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先生到荔浦县龙怀乡庆云小学为叶姣等5名学生送来了每人500元的助学金以及爱心书包、文具等。同时,该公司还制定了一套长期的资助方案,即每年为该小学受资助的学生给予每人1500元的助学金,如果该生一直品学兼优,将从小学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  9月6日,广西区著名瑶族书法家蒙汉康和中央电视台中国书画家《蒙汉康》摄制组一起,到桂林市荔浦县东昌镇安静小学进行爱心捐赠活动。《中国艺术家》杂志社社长王力军、《中国艺术家》杂志社广西办事处主任梁艳清、蒙汉康及夫人蒋晓云、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韦剑平、荔浦县政协主席覃舜及县教育局、东昌镇主要领导参加了捐赠仪式。蒙汉康向安静小学捐献了100张学生铁架床和5台22寸的电脑、1台打印机、1台冰箱、1台消毒柜及一批书籍,并现场为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小学生每人资助500元资助金。

1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初探 篇十一

关健词:学生管理;创新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生源质量的下滑,這都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所以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就提上了日程。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期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积极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彰显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更重人情味,把服务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激励学生,围绕着学生成长和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管理者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要发扬他们的个性,积极地、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摸索,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爱上学习。这里所说的尊重与信任,并不是在管理上对学生不理不管,放任自由,而是以一种更积极认真的态度,把参与班级和自我管理变为学生自身的一种需求,充分信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律能力和相互协调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体现严格要求。

二、积极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的创新

目前,在全国各高校中,除少数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是采取一级管理体制外,大多数院校的学生管理普遍采用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有一部分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由校、院(系)二级管理向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过渡,针对这种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情况,笔者认为,采取何种管理体制应本着有利于工作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学生规模、各学院学生人数及各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新的学生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要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要符合高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学生管理的新要求,更要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使学生管理工作更能体现教育、管理、服务、指导、咨询、维权、关爱七位一体的新格局。

三、积极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一)推进民主化进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对象的主体,学生必须通过自我管理,使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得到全面的训练,实现走向社会必要的社会经验、处事能力等方面的准备。而要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必须以学校的服务管理为前提,为学生自我管理提供必要的空间和条件,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外化为自觉行为。实现服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结合,这种结合也将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效率的提高。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学生的积极配合与主动参与,在学校里对学生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不同的途径:一是实现法制化,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对学生实行必要的行为约束,要向学生讲清制度管理与学生成才的内在联系,促进他们对管理制度产生认同和内心体验,进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二是实现民主化,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心理潜能,启发学生自行约束,实施自我管理。这两种方法在学生管理中都是必需的,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将外部制度管理与学生内部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参与管理和监督,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唤起他们的责任感。

(二)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为了完成管理任务,实现管理目标,通常采用简单的行政命令、行政管理方式,整天忙于“事”,而很少或没有考虑怎样以“学生”为中心。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现代大学的最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革除陋习,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命令”向“引导”变革;在坚持制度管理的同时,要多一些情感交流以及人格的影响力,要以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为主线开展管理工作,要本着“管理”就是“服务”,变“强迫命令”,为“引导”的理念开展工作;要把为学

生服务和对学生管理结合起来,将管理融入服务之中;将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发展学生的社交能力,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与人合作与相处。这就需要一方面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影响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另一方面要靠广大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氛围。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转变思想,应该以疏导为主,建立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思想交流,创造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体贴人、鼓励人,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中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在管理中,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真正形成“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通过科学、民主、高效的服务管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氛围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四、结 论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在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迫使各高校要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方针,坚持“育人”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

学发展观,使学生管理工作集教育、管理、服务、指导、咨询、维权、关爱七位一体,将导师制、学长制作为高校一线辅导员队伍严重不足的有益补充,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坚持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成功的作法,结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结合各高校的校情和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实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使之在人才培养和维护高校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海泉、吕东伟.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势在必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4(08)

[2]高伊.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值得信赖》[J],中国高等教育,2004(12)

[3]顾斌.彰显人文关怀,改善学生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4(11)

[4]赫连华巍.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

上一篇:《企业管理概论》测试题下一篇:审计局调研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