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玩具》活动反思(精选11篇)
1.《伸缩玩具》活动反思 篇一
能伸缩的玩具教案
郝琳
【教材分析】
玩具是儿童喜爱及能激发其表现的素材,本课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玩中学”为理念,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教材提供了许多伸缩动物的玩具形象和制作步骤的示意图,只要我们能巧用心思,就能自己动手利用彩色卡纸、小棒、吸管皱纹纸等材料,制作会伸缩的动物来玩,在“玩”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和美术创作能力,养成学生勤思考、爱动手、爱生活、爱创作的良好品德。此课题还可以进行跨学科似的综合教学研究与实践,可以和学生一起编童话剧进行伸缩玩具的演出活动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伸缩玩具的活动和活动原理,利用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造型,并根据预先的设计完成能伸缩的玩具制作,运用纸材制作会伸缩的动物;能使用折、剪、粘贴的手工技能造型,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伸缩玩具的特点,了解其伸缩的原理。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及装饰,学习运用纸材制作会伸缩的动物,体验伸缩玩具的设计制作过程及乐趣。教学难点:
伸缩的拉杆制作的牢固性,伸缩拉杆与形象设计的巧妙结合,作品新颖、美观。制作有创意的伸缩动物,并利用伸缩动物进行表演。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人
我想在座的同学都喜欢玩具是不是?我想你们家里肯定有好多的玩具,今天,老师呢给大家带了一件好玩的玩具,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带的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玩具呢?(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拿出玩具,看看老师的这个玩具的神奇之处(能伸缩,能藏起来)好不好玩?边看边想问题:
如果拉动玩具上的拉杆,它们 会不会动起来? 它是怎样动起来的?
今天我们就学新的一课------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能伸缩的玩具》
二、自主探究
1、把玩具分别发给各组让他们讨论老师的玩具是怎样做的?
2、小组讨论制作步骤
3、自主探究,明确制作步骤。
4、(1)构思(2)纸杯或卷筒(3)粘贴(4)装饰(学生回答)学生通过看、观察教师总结制作的伸缩玩具整理并归纳出制作步骤: 板书设计:
(1)构思(2)纸杯或卷筒(3)粘贴(4)装饰
我看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自己尝试做一做了,老师给每个组命一个主题:
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2、三只小猪
3、狼和七只小羊
4、拇指姑娘
5、三个和尚
6、青蛙王子
看看哪个组最先完成任务,做完之后演一演。
(意图:在制作会伸缩动物的时候,从中学会解决如何使物体造型特征鲜明,色彩装饰生动美观等问题,探究制作会伸缩的不同表现方法。)
三、展示与评价
四个小组的同学表演,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夸夸本组和其他组的作品学习评论。
(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合作表演,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爱心、团体合作精神。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孩子们展示着完整的作业,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对其造型、色彩、伸缩进行评价时,淡化了教师角色和刻意评价的痕迹,让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更强。)
四、拓展延伸
1、师展示不同材料制作的会伸缩的玩具,师生共赏。
2、教师展示生活中出现的会伸缩物品:雨伞,杯子等。
小朋友们,学了这一课后,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利用伸缩创造更多既美又可爱的玩具,下课。
(意图:让学生了解伸缩材料的多样性、实用性,同时也加强“废物利用”的意识,体会设计应用的乐趣。)
2.中班综合活动:我是发条玩具 篇二
好的玩具不但可以扩展孩子的想象,发展智力,而且还有教育作用。发条玩具对于幼儿并不陌生,在小的时候可能都有所接触,但对其的观察和模仿却带给孩子们新奇的感受。“我是发条玩具”是一节偏向音乐的综合活动课,主要是让幼儿感知发条玩具由快变慢,最后停止不动的特点。而在音乐游戏环节又引导孩子把自己想象成“我就是发条玩具”,进一步感受发条玩具的速度和变化特点,同时还在玩具造型和节奏特点上,对孩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活动中,我将认知、游戏、音乐进行有效结合,将活动推向了又一个新高潮。
活动目标:
1.认识发条玩具,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发条玩具由快到慢,最后停止的速度变化特点。
2.能随着音乐的节奏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发条玩具。
3.喜爱玩发条玩具并乐意表现,享受活动的 快乐。
活动准备:
1.造型各异的发条玩具若干(幼儿人手一个)。
2.能表现发条玩具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认识发条玩具
教师提问:
1.“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许多的玩具朋友,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件喜欢的玩具玩一玩。”
2.“你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教师小结:这些要上发条以后才会动的玩具,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发条玩具”。
二、探索发条玩具运动时的速度变化
教师提问:
1.“这些发条玩具它是怎样动的?”
幼1:我玩的小鸡玩具是一跳一跳的。
幼2:我玩的小狗玩具是往前爬的。
幼3:我的奶瓶娃娃玩具它是摇摇摆摆在转圈儿的。
(……)
2.“这些发条玩具动起来以后速度又有什么变化?请你再去玩一玩,还可以跟着学一学?”(引导幼儿讲述并表演发条玩具的动作,感受发条玩具由快到慢的变化过程)。
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发条玩具上满发条以后,开始动得很快,过了一会儿,发条慢慢地松了,玩具动得有点慢了,慢慢地,等发条完全松了,它们就停下不动了。
三、表现发条玩具运动过程
(一)游戏“我是发条玩具”
1.教师:你们喜欢这些发条玩具吗?现在你就来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发条玩具,老师来做扭发条的人,我们一起来玩游戏“我是发条玩具”。
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发条玩具的造型。
教师:老师来猜猜你们表演的是什么发条玩具?
(教师观察幼儿摆出的玩具造型,从造型的趣味性、美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师幼共同游戏“我是发条玩具”。
教师:准备好了吗?发条的总开关在我这儿呢。“吱—吱—吱—吱—吱”,发条上满了!玩具们快快地动起来了,发条有点松了,玩具们的动作有点慢了,慢慢地、慢慢地,发条完全松了,玩具们停止不动了。
(教师根据发条玩具由快到慢运动的特性,简单评价幼儿表演。)
四、听音乐表现发条玩具。
(一)倾听音乐,感受音乐
教师: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发条玩具”的音乐,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听一听。
听后提问: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
幼1:我听到了扭发条的声音。
幼2:我好象听到了发条玩具先是快快地动,然后就越来越慢了,最后就不动了。
(二)随音乐表现发条玩具
教师:请小朋友跟随音乐来做一个音乐发条玩具。记住哦!要听着音乐的变化来做动作。(幼儿听音乐表演第一遍)
(三)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教师:他们表演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教师提醒幼儿从造型、动作、速度变化等方面对表演幼儿进行评价、鼓励。)
五、创编新的发条玩具造型和动作。
教师:“除了老师带来的发条玩具,你还想发明什么发条玩具?”
3.《活动室的玩具多》活动反思 篇三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大班幼儿的活动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升入大班后,活动室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其中玩具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在本次《活动室的玩具多》的教学活动中正是通过孩子们的自主观察、集体讨论,采用自主记录、集中交流、小组讨论记录、作业等不同的.方式,让幼儿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了解不同玩具的数量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记录。在活动中,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两张记录表,第一张是自主记录,请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数量记录,要求幼儿采取不同的记录方式,从幼儿的记录结果看,孩子们采取了数字记录、圆点记录、图示记录等不同的方式;第二张记录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录,请幼儿讨论商量记录方式,然后由组长进行记录,我觉得这一次记录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大家集思广益想出各种记录方式,所以在讲评中每一组的记录方式都是各异的。
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不但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幼儿同伴间的交流意识,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三年级美术第13课.伸缩玩具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伸缩玩具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原理(四边形易变性),利用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伸缩骨架,并根据预先的设计完成伸缩玩具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伸缩玩具的骨架,了解其伸缩的原理。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伸缩玩具的设计制作过程及乐趣。
教学难点:伸缩骨架制作的牢固性;伸缩骨架与形象设计的巧妙结合;作品新奇、美观。教学过程:
一、引入环节游戏:摸一摸,玩一玩。
二、建构新知:
1、对比三角形,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伸缩原理。
2、比一比。想一想,伸缩骨架有什么特点?他们是怎样连接的?有什么地方可以连接?(1)做一做,小组合作,设计伸缩骨架。(2)汇报交流,总结伸缩骨架。(3)总结伸缩骨架的形式。
3、创意比拼:
(1)巧用材料;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做骨架?(2)巧设造型;(3)巧妙装饰;
三、艺术实践
1、布置作业:用你所学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新奇的伸缩玩具。
2、辅导要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巧妙地连接;怎样快速的装饰;试一试装饰部分是否影响伸缩活动。
四、多元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
2、组织学生评价;
5.《伸缩玩具》活动反思 篇五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
五、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
6.《伸缩玩具》活动反思 篇六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玩具的种类及玩法。
2.在玩大型玩具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各种大型玩具的图片
活动过程:
玩滑滑梯
1.与哥哥姐姐一起玩滑滑梯,消除恐惧心理,了解游戏规则
2.上楼梯及下滑时,要保持距离,不推撞。<.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向上登梯时要抓紧扶手,向下滑时身体坐正,两手轻扶滑梯两侧
熟练后可换花样滑,如滑落时骤停(双手放松)
荡秋千
1.教师请胆小的幼儿坐在秋千上,轻轻地荡,使幼儿逐渐消除恐惧感
2.尝试用坐、蹲等姿势荡秋千
3.将绳转成麻花状,然后松开,随之转圈。
4.提醒荡秋千的幼儿应两手抓紧绳索,观看的幼儿要与秋千保持一定距离。
跷跷板
幼儿自由结伴玩跷跷板
双方有节奏的改变速度、高度,互相跷着玩。
双方配合,设法使跷跷板保持水平。
提醒幼儿注意双脚落地的位置,以防压伤。
教学反思:
7.玩具宝贝教学反思 篇七
玩具宝贝教学反思
小班孩子刚离开家中,还没有摆脱“自我中心”,想要把自己最喜欢最宝贝的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有很多幼儿都还不愿意,而这时教师就要用表扬,奖励的方式,激励其他小朋友感受分享的快乐,使他们也产生分享的意愿,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体会到一起玩的快乐。并且懂得在玩的时候要爱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玩具。
玩具宝贝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用书》上有首关于爱护玩具的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伴我做游戏,轻轻拿,轻轻放,脏了给你洗一洗,玩具玩具我爱你,做完游戏摆整齐。
我边说儿歌,边用玩具做演示,又让孩子做了几遍,孩子学得很快,玩完玩具之后也知道把玩具收起摆放好。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一个问题,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总是会有玩具掉到地上,还有的孩子愿意故意把玩具扔到地上;孩子自觉捡起玩具的次数很少,总是要督促好几遍才能磨磨蹭蹭的把玩具捡起。
一天孩子们收玩具的时候,我一边念儿歌,一边突发奇想,何不把儿歌改一改,把“脏了给你洗一洗”一句改成“掉到地上快捡起。”
玩具脏了一般都是由老师或家长来洗,孩子自己洗的次数很少。于是我就尝试着念了出来,孩子听完儿歌后的反应令我非常高兴,孩子们很自觉地把掉到地上的玩具捡了起来。
以后孩子们玩具掉到地上的多了,我再也不用扯着嗓子大声命令孩子捡起地上的玩具,只要一念儿歌,宝贝们会马上知道该怎样做。宝贝们在玩玩具的时候有时还会不自禁的念起来呢!
其实教育孩子并不需呀一味的疾声厉色,多动动脑,发挥一下自己的小智慧,许多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的。
玩具宝贝教学反思
《会走的玩具》这节课是四年级的一节美术手工课,本课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用废弃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作为手工课学生会特别的感兴趣,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玩过的玩具,再出示自己制作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走?同学们通过观察很快发现,玩具“走”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都靠外力和动力。
8.泥玩具反思 篇八
时间:2012.9.18 地点:石家庄六中 组织单位:石市教研所 学科:美术 授课人:许老师 听课人:刁桂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陶艺教学系列中的一课。陶艺的制作方法十分丰富,手捏成型技法最适合本课创作泥玩具,适合小学生在课上学习、掌握。泥玩具是民间流传历久不衰的工艺品,河南民间的“泥咕咕”、“泥泥狗”,无锡惠山的泥人,天津的泥人张,都是极有特色的作品。民间艺人的作品不仅造型质朴天然,色彩上也极具特色:用色浓烈鲜艳,纹饰简洁质朴,别有一番率真、清新的的美感。
9.《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篇九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圣诞老人”和“多啦A梦”为什么会走?同学们通过观察很快发现,“圣诞老人”是靠人的手指来“走”的,“多啦A梦”的两条腿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人用手推着它就可以“走”了。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我马上因势利导:还有其他的方法让玩具走起来吗?学生们马上联系到自己的玩具上,想到还可以给玩具安上轮子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一课的学习要求不但是让学生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还要让学生学会画设计草图,而我们平时上手工课一般都不画设计草图,为了让学生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于是我就在课前以“圣诞老人”为例先画了一张设计草图,上课时对照草图边讲解边示范“圣诞老人”的做法,还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不画设计草图会出现什么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知道,如果不画草图可能导致圣诞老人各部位尺寸不合适,影响制作效果等问题,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制作环节中大部分同学都考虑到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制作的玩具比较成功。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课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让学生商讨各种“会走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装饰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并采用画、剪、贴等各种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我示范了“圣诞老人”的制作方法,无形中产生了一定的框框,使得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制作了“圣诞老人”,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其实这也是美术课上的一个“老毛病”,不示范,学生无从下手,但一示范,又是全篇一律,没有了学生自己的想法。我一直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积极的寻求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最后的作品评价阶段,由于时间问题很多同学没有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总是不停的做自己的,无心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没有一个好的倾听习惯,这就使得这一环节不尽人意,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这也说明平时的课上就没有很好的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良好习惯。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平时课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提高作品质量的同时对行为习惯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在美术课上获得能力与习惯的“双丰收”。
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每个感官,对学生加以引导,实施教育。总之,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让我的美术课上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果。
10.玩具真好玩——教学反思 篇十
在“我的幼儿园”这一主题活动开展中,孩子们陆陆续续地从家中带来各种好玩的玩具,有的是爸爸妈妈买的,有的是亲戚在新年里送的,甭提有多喜欢了。一开始,孩子们只是自由地玩自己的玩具,慢慢地他们开始和同伴一起摆弄、交换玩具,但是很少用语言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我班的子课题“科学教育生活化”,设计了小班科学活动:《玩具真好玩》,活动中通过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来引导他们在“玩中学”,在“玩中求发展”,就如《纲要》中所说:“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发现和感觉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结合本班的年龄特点,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二条目标:
1、尝试探索不同玩具的玩法,在探索玩具玩法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玩具带来的乐趣。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本次活动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玩具”的基础上,从生活中发掘题材,重在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力和注意力。在此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性强,回顾整个活动过程,作一下反思:
一、有效的环节设计
1.以“做中学”的先进理念为指导。“做中学”所体现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儿童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它蕴含着人文精神。在这次的科学活动中,我以按“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设计本次活动流程,改变了以往幼儿盲目动手、教师过多限制的局面。
2.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以玩“玩具”激趣。玩具是幼儿喜欢的物品,有效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欲望,起到了引发幼儿思维的目的。其次,提供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根据班级孩子的生活经验,在活动设计中,我先让幼儿先玩自己的玩具,并提出要求“怎样让玩具动起来?”为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打基础。从活动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愉快地情绪,较好的完成活动目标,说明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是可取的。
二、有效的师幼互动
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不仅要教得好,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学会学习,给幼儿充分参与探究和有效学习的机会。结合本次活动,我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作了一些思考,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1.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本次活动幼儿使用的材料:电动的、手动的玩具都是由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的,一改以往由老师提供材料,幼儿实验操作的现象。在最后的延伸活动中,通过与更多的朋友交换玩具,来比较有什么不同的玩法,可以将探究发现活动不断的拓展。
2.探究的环节:活动中的探究活动是让孩子在动手前先动脑,有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使探究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在探究时,我首先给幼儿提出了要求:怎样让玩具动起来呢?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操作、实验,并让他们自己在操作中寻找答案,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小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开展探究活动会比较困难,但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看到,只要我们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对象,又遵循他们探究事物的特点,同样能在小班很好地开展科学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
1、在活动之前,对孩子的玩具没有进行认真的筛选,有的幼儿的电动玩具因为没有电池,不能动起来了,使得幼儿在操作活动活动中不能讲玩具玩起来,扰乱了课堂秩序。
2、本活动最大的一个失误,就是在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错误。新《大纲》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与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幼儿学科要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教师的职能也应从科学知识的讲解员转变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在本活动中,大部分的时间上,由于我怕气氛过于活跃自己控制不了场面,而限制了幼儿自由探索的时间,自己说的累,小朋友又玩的不尽兴。特别在给玩具分类时,本来应让幼儿充分感知到电动玩具和手动玩具的不同,然后再分类,而我怕小班幼儿自己不懂得去发现,进而来分类,也是自己讲的多,让本次活动黯然失色。通过在本次的科学探索活动,我明白了科学探究活动就是要大胆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放手让幼儿玩,而不是怕这怕那,畏手畏脚,让教师成为了活动的正确引导者,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附教案:
一: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并自由玩玩具。
1、这几天,宝宝都带来了许多自己喜欢的玩具。现在,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玩具是什么?它是怎么玩的?(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2、幼儿介绍
3、师:哦,玩具真多呀!想不想玩呀!请你自己去玩一玩自己的玩具吧!
4、幼儿自由玩玩具:要让玩具动起来哦!
5、幼儿交流:刚才你是怎么玩玩具的?怎样让玩具动起来的? 请个别幼儿演示玩法。先请手拿电动玩具的演示,(1)启发引导:怎样才可以让玩具动起来呢?里面装了什么宝贝,它才会动起来呢?
(2)老师帮其中一个玩具的电池取出来,看看究竟玩具还可不可以动起来呢?接着再把电池装上,打开开关,看看玩具是否能动起来
(3)老师引导幼儿一同小结:这些玩具必须装上电池、打开开关才能动起来,所以他们叫电动玩具
(4)请手里拿电动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站在电动标志图的一边来。再请手动玩具的:
你的玩具是怎么玩的呢?请你玩给小朋友看看,(几名幼儿演示并讲述)原来,他的玩具是用手去推玩具,玩具才动起来,你的呢? 这种玩具又叫什么玩具呢?(手动玩具)
请手里拿手动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站在手动标志图的一边来。小结:原来,我们的玩具有的是电动的、有的是手动的。
二、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玩具的玩法。
师:我们小朋友都玩了自己的玩具,你想不想去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呢?玩的时候要让玩具动起来的哦!幼儿交换玩玩具。
幼儿交流:你玩了谁的玩具?怎样玩的?和你自己的玩具玩法一样吗?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别人的玩具也能玩得很好。
三、活动延伸。
11.《伸缩玩具》活动反思 篇十一
设计意图: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无害的,孩子的行为习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的。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看似平常的活动,其实这正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大好时机。本班幼儿对玩具非常感兴趣,而在收玩具的行为习惯方面有所欠缺。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送玩具回家》,通过收整玩具,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游戏结束后能主动的收整好习惯。
2、按玩具的种类进行分类并保持玩具家的清洁、整齐。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玩具柜、各种玩具、卡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主题。
1、提问:谁知道玩具的家在哪儿?
2、教师向幼儿介绍玩具柜。(玩具柜是玩具的家,是专门摆放玩具的)
二、幼儿观察玩具柜中的凌乱的玩具进行讨论。
师:玩具柜中的玩具为什么很乱,乱了怎么办?
幼:摆摆好。
幼:一样一样摆放。
幼:分分类。
三、师以设疑的方法引导幼儿送玩具回家的方法。
师:怎样让玩具的家变得很整齐?
幼:分分家。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幼:方的放在一起,圆的放在一起;幼: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幼:相同的放在一起;幼:做标记;幼:用盒子装,因为有的玩具太小,用盒子装起来就整齐了。
(评析:此环节,教师未采取直接的语言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肯定与否定,此环节为幼儿提供了想像的机会,使幼儿感想、敢说。)
四、将玩具分类,教师总结并选出最好的方法。
1、幼儿商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玩具。
2、通过实践活动确定分玩具的最佳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很多方法进行分玩具,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适,为什么?
幼:颜色放在一起的不合适,里面的有大的又有小的,看起来很乱;
幼:圆的放在一起,方的放在一起不合适,里面的有大的又有小的,找的时候很难找;
幼: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最合适,看起来很整齐;(评析: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从中找到了摆放玩具的最佳方法。)
3、师对分玩具的最佳方法进行小结
五、引导幼儿做标记
1、提问:今天,我们将玩具进行了分类,过了几天如果小朋友忘记了,怎么办呢?
幼:做标记;幼:把标记贴在玩具家里,以后摆放的时候一看就知道了;
2、幼儿制作标记
六、送玩具回家幼儿按标记分玩具
七、延伸活动:
幼儿根据标记收整为玩具(评析:本次活动的取材来源于日常活动,活动中幼儿对玩具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活动中的氛围比较活跃,活动中教师的相关问题起到了引领的作用,问题的设置为幼儿提供了想像、表达的机会,孩子们通过想想、说说、议议,实践等活动从中找到了摆放玩具的最佳方法。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本节活动的实践幼儿通过反复的练习,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学反思】
本人能以帮助小熊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活动中,能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场的菜时,能结合复习方位词与讲完整句。大部分幼儿能根据玩具的标记找到各自的家,但还有小部分幼儿放错家。本人没有及时检验幼儿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况,进一步让幼儿清楚玩具不能随意放置,应根据各自的标记进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时,本人有意让幼儿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单纯由老师讲,幼儿不能理解。如果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让幼儿亲自体验,这样幼儿才能清楚地了解不是人多就是好办事。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送玩具回家》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346字。
相关文章
《家长会感想(一)》:家长会感想(一)原本上周举行的家长会,因为外出三天推迟到这周进行了。面对着这次家长会,我准备的比去年这次更充分。因为去年刚刚来学校不久,对家长的家教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但是一年多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家长
【《伸缩玩具》活动反思】推荐阅读:
《玩具女孩》社会活动反思10-01
警用伸缩警棍教案07-17
伸缩警棍基本用法09-18
幼教玩具——幼儿园雪花积木玩具08-18
玩具国作文09-01
《玩具》教学设计07-01
玩具广告词07-14
玩具销售技巧07-18
玩具的销售技巧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