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户外拓展游戏(通用9篇)
1.中小学生户外拓展游戏 篇一
游戏策划环节
一、破冰环节(总30分钟)
1、相互了解,促进大家更加熟悉
将所有人排成两个同心圆,随着歌声同心圆转动,歌声一停,面对的两个人要相互自我介绍。(10分钟)
2、大树与松鼠 ①事先分组,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培训师或其它没成对的学员担任临时人员。
②培训师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培训师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③培训师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培训师或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④培训师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培训师或插其他没成对的人亦插入队伍当中,落单的人表演节目。(节目不限,可以进行才艺表演,也可以说笑话)(20分钟)
二、小组分队竞技环节前期准备(总15分钟)
1、分队
先将男女分成2队,分别1、2、1、2的报数,在将其中报1的在一队,报2的在另一队。(5分钟)
2、小队内部协调工作
每个小队进行队长,队名以及口号的选举。(10分钟)
三、小队游戏竞技环节
(一)链接加速(用时15分钟)
1、项目类型:团队协作型
2、参赛人员:10参赛者
3、场地要求:一片空旷的大场地比赛赛距:30米
4、竞赛方法:参加游戏者6人一组,后边的人左手抬起前边的人的左腿,右手搭在前边的人的右肩形成小火车,最后一名同学也要单脚跳步前进,不能双脚着地。场地上划好起跑线和终点线,其距离为30米(以一篮球场宽为准,来回),游戏开始时,各队从起跑线出发,跳步前进,绕过障碍物回到起点,最先到达起点的为胜。按时间记名次,按名次记分。
5、竞赛规则:(1)游戏过程中队员必须跳步前进,不允许松手(一直保持抬起前边的人的左腿),以防止出现断裂现象,队伍断裂必须重新组织好,从起点重新开始游戏。如果不重新组织,继续前进,则成绩视为无效,记为0分;(2)以各队最后一名同学通过终点线为准;(3)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必须在规定的赛道进行比赛,不许乱道,犯规一次扣时2分,依次累加。
(该比赛总分20,共比拼2次,每次10人,一次10分)
(二)疯狂的设计(用时20分钟)
1、游戏人数:至少两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
2、游戏道具:小纸条、笔(工作者提前准备)
3、游戏规则:
第一、二轮:小组成员派一个代表抽出一个工作者提前准备的26个字母中的两个,然后用最短的时间摆出这个字母。(比2次,每次从小组的20人中派10人比赛)
第三轮:小组成员派一个代表抽出一个工作者提前准备的一个单词,然后用最短的时间摆出这个单词。
(前2轮共有积分20最后一轮积分20,总积分40)
建议使用单词(live,warm,come,give)
(三)接歌词(总时间20分钟)
1、游戏人数:每组一人分别派10人参与
2、游戏道具:纸条、笔(工作者提前准备)
3、游戏规则:
主持游戏的人念出一段歌词,然后2队抢答,先举手的先回答,回答正确加3分,错误扣2分,要是可以唱出来可以额外加2分,及唱出歌词的那一队加5分。(该比赛一共有10道歌词题目,依旧比2场,每场比赛5道题)
(四)七彩连环炮(10分钟)
1、游戏人数:所有人
2、道具要求:气球
3、游戏规则
每个人手里会发一个气球,然后在让大家在3分钟的时间限制内一起吹气球,每一队吹破一个气球就可以加10分,没有吹破不扣分。
四、游戏惩罚环节(10分钟)
胜利的小队有权帮输掉的小队抽签决定其惩罚项目,惩罚项目不一定是惩罚。(芥末面包,喝醋,喝酱油,喝加了胡椒粉的水,汽水,白开水,吃老北京的佐料包一口,喝盐水,给大家唱首歌,大声说我和刘德华一样帅或者我和林志玲一样美)
五、总结发言时间(10分钟)
大家可以自愿上来发言,也可以选择队长上前发言,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不足以及改进,也可以说下自己今后的想法,自己的梦想,自己想要在这学期做些什么,得到什么等等.
2.中小学生户外拓展游戏 篇二
户外拓展运动, 是近年来体育运动中的新生项目, 它融合了拓展训练和户外运动两者的优点, 一方面使人们能在户外拓展运动中既互相帮助又彼此对抗, 能有效地塑造个体的行为模式, 促进其人际交往和社会化过程;另一方面, 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增进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5,6,7]
以户外拓展运动为主要干预手段, 以大学生为干预对象, 力求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防治提供一种健康的、经济的、方便普及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随机选取湖南人文科技学院600 名大学生, 第一步, 先使用手机依赖症量表 (MPATS) 进行筛选, 确定被试人数:男性为65 人, 女性为54 人;第二步,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 ( SAS) 进行筛选, 删除得分大于50分 (重度焦虑患者) 的39 名受试者;第三步, 将80 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 人。
1.2 干预方法
采用以户外拓展运动为干预手段: (1) 内容:考虑到场地条件、可操控性和经费支持等因素, 确定“同舟共济、齐眉棍、信任背摔、电网、定向越野、步调一致、盲人方阵”等10 个户外拓展运动项目为实验组干预手段。 (2) 程序:为了使每位被试都可以亲身参与到每次课的各项拓展运动中, 在干预时先集合、整队、点名, 然后宣布本节课的轮值班长和课程安排, 班长负责器材的发放、回收;需要分组时, 可以自由结合分组。 (3) 时间:干预时间为8 周, 每周两次 (周二、周四) , 每次45min左右。 (4) 对照组, 原则上不做任何干预, 只是尽量占用被试等同于实验组相同的干预时间, 同时进行实验前后的测试评分。
1.3 测试指标
借鉴熊婕等[8]编制大学生手机依赖症量表 (MPATS) 进行测试, 此量表包含16 个项目4 方面的因素: 其中每一项又按程度的不同, 划分为5 个等级, 分值为1-5 分。量表的总分区间为16-90 分。 (1) 戒断症状 (含6 个条目, 指没有参与手机活动时生理和心理产生的负面反应) ; (2) 突显行为 (含4 个条目, 指手机的使用占据了思维和行为活动的中心) ; (3) 社交抚慰 (含3 个条目, 指手机的使用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 (4) 心静改变 (含3 个条目, 指手机造成的情绪变化) 。
为筛选被试及获得初始数据, 实验前测的使用量表包括MPATS和SAS两个。 在8 周干预活动结束后7 天使用与前测相同的MPATS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实验后测。
1.4 统计分析
用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EXCEL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 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干预前、后MPATS的得分比较
将实验组被试干预前、后测试的MPATS的得分数据, 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 结果如表1 所示, 每个检测项的P值<0.01。 表明干预前后实验组手机依赖症大学生MPATS总得分和4 方面因素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注:组内比较, # P<0.01.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机依赖症大学生干预后MPATS的得分比较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机依赖症大学生干预后各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 结果如表2 所示, 各项因素和MPATS得分的P值<0.01, 表明干预后, 两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注:组间比较, # P<0.01.
3 讨论
与常规体育项目相比, 户外拓展运动优势特征分析。
(1) 在概念上, 户外拓展运动是指在户外自然环境中, 通过外在的身体活动完成心理挑战, 挑战个人极限, 达到完善人格目标的一种身体运动。 户外拓展运动表面上是一种身体活动, 但本质却是人思想的交流、 碰撞、 激发, 促进人的思维模式健康发展, 很快融入团队和社会, 这与常规体育项目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掌握, 忽视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本质的区别。
(2) 在活动形式上, 常规体育项目过分强调的是肢体上的单一活动, 导致其形式上的枯燥性, 缺少趣味性。 户外拓展运动多样性、趣味性的活动形式是常规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 也能够培养大学生各种兴趣和爱好, 使其更乐于的接触他人与社会。
(3) 在学习方式上, 区别于常规体育项目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学习, 户外拓展运动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 包括负面情绪, 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去参与、发展、然后分析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知识和感悟, 从而实现超越过去的自己, 展开与他人的合作等行为。
(4) 在干预重点上, 户外拓展运动干预强调行为的变化和情绪的体验这两点。 区别于常规体育项目, 户外拓展运动并不强调身体能力的储备与提升, 而是以磨练意志, 完善人格, 增强凝聚力等为主要教学目标。 正是因为户外拓展运动将体育和心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它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质, 还能有效地塑造大学生的行为方式。
4 结论
在严格实验控制下, 以户外拓展运动这一运动疗法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进行为期8 周干预后, 结果表明: 实验组被试在接受户外拓展运动训练后, 手机依赖症量表 (MPATS) 得分和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静改变等方面与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上显著性差异。因此, 科学的规律的户外拓展运动能有效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患者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并有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户外拓展运动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干预效果。方法 :将筛选后80名被试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实施为期8周的户外拓展运动干预, 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 并于实验前、后通过手机依赖症量表 (MPATS) 进行测评获取原始数据。结果:实验组大学生干预前、后MPATS总分及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静改变4方面因素的P值均小于0.01。结论:户外拓展运动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干预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户外拓展运动,手机依赖症,干预研究,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汤敏佳.当代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症”分析[J].江苏高教, 2010 (1) :154-155.
[2]陈彦君.手机依赖的研究进程与构想[J].社会心理科学, 2013, 28 (7) :22-25.
[3]邹云飞, 邹云青, 姚应水.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症的横断面调查[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1, 30 (1) :77-80.
[4]黄时华, 余丹.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J].卫生软科学, 2010, 24 (3) :252-254.
[5]蔺雪莲, 李丹.户外拓展训练走进普通高校体育必修课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4 (2) :107-108.
[6]何东明.户外拓展让您的团队坚不可摧[J].经营管理者, 2007, 8 (3) :99-100.
[7]张祥彪.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中小学生户外拓展游戏 篇三
关键词: 户外拓展 学生管理 思想政治 心理健康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重心,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使学生管理工作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两大重任。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是重要部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起桥梁作用,在学生中起模范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1]。为此,高校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利于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户外拓展的含义
户外拓展即户外运动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拓展活动主要包括更多具有趣味性与挑战性的项目,广义的拓展以户外特点和冒险技能为主,对生存危机与心理压力的考验,使体验者获得全新认知。狭义的拓展即将游戏与管理融为一体,在陌生情境下以团队形式开展游戏,以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为目的的一种活动。目前,一直被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模式,对思政教育中团队意识、心理健康等均能起到良好作用。
2.户外拓展的类型
户外拓展训练项目可分为室内训练和室外训练,室外训练更具挑战性,包括拓展场地项目、低空项目、高空项目、水上项目。根据培训对象与企业需求的不同,户外拓展又分为团队熔炼、企业文化认同、高效沟通、挑战与压力、精诚合作等类型。每个类型包括更多活动,其中信任背摔、生死电网、毕业墙、孤岛求生等为地面拓展中最经典的项目活动。
3.户外拓展活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学生管理中要使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不仅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还要针对大一新生进行拓展训练。通过户外拓展培训解决高校学生适应性差、自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差、控制情绪能力差、缺乏自信、依耐性强等各种问题。
3.1提高新生适应能力,增强独立意识,拒绝依赖。
由于高考压力,更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便完全进入放松状态,面对学习困惑、不善交流等,使自己产生各种心理困惑,不能适应大学集体生活。户外拓展活动中其中一项为破冰游戏,所谓破冰,即用于化解团体成员初识的紧张与陌生。作为拓展活动的第一环节,可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相识,从而消除相互之间的戒备心理,迅速了解彼此,因此破冰环节是拓展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2]。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以游戏随机分组,打破异性之间的障碍。对独立意识较差的学生开展“丛林绳桥”拓展活动,目的在于调整学生情绪,学会一个人应对恐惧和压力,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3.2提高新生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团队意识。
新生入校,人际交往成为一门必修课,交流过程中信任显得尤其重要,往往同学们疏于换位思考,导致各种矛盾激发,使人际交往出现窘态。如寝室关系不和,其症结在于进入大学,上课节奏变慢,滋生更多网虫,不分昼夜,严重影响他人正常休息。通过户外拓展中开展“信任背摔”,活动中每一位学生既是保护者又是被摔者,自我保护是每个人的本能,只有在完全信任对方的情况下做好沟通,本能才不会显现。“女皇圈”活动告诉大家要想坐得舒服,首先将自己变成一把椅子,一个简单的活动即教会大家学会沟通、学会换位思考,这就是户外拓展的魅力所在。
3.3培养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
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有目的性地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帮助其更好地定位既是服务者又是领导者。同时将拓展融入学生教育,利于培养参与者的团队精神,为营造良好班风、班级凝聚力做铺垫。“生死电网”拓展活动中,在大家只能使用肢体语言的情况下,领导者如何协调、成员如何配合、成员间的信任度均可以体现,每托起一位同伴,大家都小心翼翼、屏气凝神,担心触碰到封锁线使电网再次缩小。从中完全体现出核心领导力与决策力是成功的关键,有组织、有计划的合理沟通是基础,队员有共同目标是重点。说明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代表整个团队的成功,只有团队成员群策群力、鼎力相助,才能实现最终目标,从而使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增强。
总之,户外拓展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以积极态度对待问题,具有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同时,户外拓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不断探索自我、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O1/19/content-2806434.htm.
4.户外团队拓展游戏 篇四
人数:不限,人数较多时,需要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8一16个人组成的小组。
道具:
·1个海滨气球。
·比较大的游戏场地。
概述:这个游戏会让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它甚至可以调动那些最不愿意参与的队员的积极性。
目的:
1.培养团队精神。
2.增强合作配合意识。
准备:
步骤:
1.让队员们站成一圈。
2.告诉队员们他们将要一起挑战一项世界记录。
3.告诉队员们他们的任务是让球在空中停留2分16秒,在这段时间内,垫球次数不得少于136次。任何人不得抓住球不放,大家必须通过不停地垫球,使球不至于落地。另外,不允许连续垫球,也就是说,接到球的人必须把球传给另一个人。
4.如果队员们可以很轻松地实现目标,那么你就需要提高目标了。可以通过一个小花招,不着痕迹地提高目标。比如你可以这样对大家说:“抱歉。我刚才读错了,这项世界记录是这样的……”,或者说:“刚刚接到通知,今天早些时候有人刷新了这项世界记录,新的记录是……”
讨论问题示例:
安全:告诉队员们注意安全,小心不要被绊倒或撞伤。如果大家在垫球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进入了有危险隐患的区域,你要赶紧让大家停下来,重新开始。
5.中小学生户外拓展游戏 篇五
拓展游戏出自:明阳天下拓展公司。
游戏名称:无敌风火轮。
道具要求:报纸、胶带。
场地要求:一片空旷的大场地。
游戏时间:10分钟左右。
游戏玩法:12-15人一组利用报纸和胶带制作一个可以容纳全体团队成员的封闭式大圆环,将圆环立起来全队成员站到圆环上边走边滚动大圆环。在一定的时间内,走的距离远的得分最高,要求报纸不能受损,必须完好。
活动目的:本游戏主要为培养学员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培养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培养服从指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增强队员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
游戏名称:齐眉棍。
游戏人数:10-15人。
场地要求:开阔的场地一块。
需要器材:3米长的轻棍。
游戏时间:30分钟左右。
游戏玩法:全体分为两队,相向站立,共同用手指将一根棍子放到地上,手离开棍子即失败,这是一个考察团队是否同心协力的体验。在所有学员手指上的同心杆将按照培训师的要求,完成一个看似简单但却最容易出现失误的项目。此活动深刻揭示了企业内部的协调配合之问题。
活动目的:在团队中,如果遇到困难或出现了问题,很多人马上会找到别人的不足,却很少发现自己的问题。队员间的抱怨、指责、不理解对于团队的危害„„
这个项目将告诉大家:“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团队最大的贡献”。提高队员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能力。统一的指挥+所有队员共同努力对于团队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游戏名称:摸石过河。
参赛人员:每队1人上场。
场地要求:一片空旷的大场地。
比赛赛距:20米。
需要道具:砖头块三块,计时表一个。
竞赛方法:参赛队员立于起跑线后的第1、2块河石上,手拿第三块河石。裁判发令后,队员将河石踩在脚下交替向前行进。
竞赛规则:(1)、参赛队队员在起点线外准备,到达终点时才可以原路返回。(2)、比赛过程中只要有脚触地的情况,均视为犯规。并按触地次数对比赛扣分。
活动目的:本活动旨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战略战术,训练团队内部的协调能力。
6.破冰游戏精选户外拓展活动 篇六
[目 的]集中注意力。
[方 法] 学生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站好,然后把左手张开伸向左侧人,把右手食指垂直放到右侧人的掌心上。
教师发出“原地踏步走”的口令后,全体踏脚步。教师可用“1、2、1”的口令调整步伐。当发出“1、2、3!”的口令时,左手应设法抓住左侧人的食指,右手应设法逃掉,以抓住次数多者为胜。
[规 则]
1.抢口令者抓住无效。
2.手掌不张开,抓住无效。
户外拓展破冰游戏好玩推荐——万里长城
1、参加者围成一圈,向右转,双手搭住前面一人的双肩,要求所有人注意听一个口令(比如叫停就停,叫跳就跳,叫坐就坐,叫坐时前一人要坐在后一人腿上,叫走就走),听到后必须按口令做,否则受罚。
2、游戏开始,所有人听口令往前走,1-2-1,1-2-1,1-2坐,第一次一般会有人跌倒或者不坐下,不坐下的受罚。
3、让大家依然双手搭住前面一人双肩,但距离缩短,再试一次,所有人都坐住了,开始倒数10-9-8-。。。-1),站起。
4、参加者双手搭住再前面一人的双肩,再试一次,应该都能做稳了
5、活动结束可以请人谈谈感受。
户外拓展破冰游戏好玩推荐——孤岛求生
活动目标:合作的重要,藉团体合作与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体会个人在团体的重要。 活动时间:30-40分钟
活动材料:报纸数张
活动程度:
1、导师先将全班分成几组,每组约十人。
2、导师分别在不同的角落(依组数而定)地上铺一张全开的报纸,请各组成员均进入报纸上,无论用任何方式都可以,就是不可以脚踏报纸之外。
3、各组完成后,导师再请各组将报纸对折后,再请各组成员进入报纸上。各组若有成员被挤出报纸外,则该组淘汰不得再参加下一回合。
4、上述进行至淘汰到最后一组时结束。(勿过长),时间到换下一位上场,至轮完为止。(以上约30分钟)
5、分享与回馈:请各位成员围坐成一圈,讨论刚才之过程并分享心得。
6、导师结论参考:
(1)要求得团体或班级的成功或胜利,惟有透过合作才能众志成诚。合作乃在团体贡献一己之力,并截长补短,同心协力共同创造团体成功之机会。
(2)解决问题时可藉团体合作与思考达到目的,每个个人在团体中都有一定的重要性。
7、注意成员安全。
户外拓展破冰游戏好玩推荐——信任背摔
1.项目开始前,让所有学员将所有尖锐物件摘下,并把衣兜掏空。
2.选两个志愿者,一个由高处跌落,一个作为监护员,负责监控整个游戏进程。让他俩都站在平台上。
3.其余学员在平台前面排成两列,队列和平台形成一个合适角度,必须肩并肩从低到高排成两列,相对而立。要求这些学员向前伸直胳膊,交替排列,掌心向上,形成一个安全的承接区。他们不能和对面的队友拉手或者彼此攥住对方的胳膊或手腕,这样承接跌落者时,很有可能会相互碰头。
4.监护者负责保证跌落者两腿夹紧,两手放在衣兜里紧贴身体;或者两臂夹紧身体,两手紧贴大腿两侧,跌落者下落时要始终挺直身体,不能弯曲。监护员还要保证跌落者头部向后倾斜,身体挺直,直到他们倒下后被传送到队尾为止。
5.监护员应该负责察看承接队伍是否按个头高低或者力气大轩匀排列,必要时让他们重新排队。
6.跌落者应该让监护员知道他什么时候倒下。听到监护员喊:“倒”之后,他才能向后倒。
7.队首的承接员接住跌落者以后,将其传送至队尾。
8.队尾的两名承接员要始终抬着跌落者的身体,直到他双脚落地。
9.刚才的跌落者此时变成了队尾的承接员,靠同志台的承接员变成了台上的跌落者。依此一直循环下去,让每个学员都轮流登场。别忘了让监护员和队友交换角色,好让他也能充当承接员和跌落者。
户外拓展破冰游戏好玩推荐——数字传递
1、在接到数字后,各队学员排成一列纵队,如果多个队伍,适当保持距离;
2、队尾的学员将得到一组数据,他们必须把这组数据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给前面的学员,然后由前面学员继续向前传,一直到最前面一名学员,并将数字写在培训师制定的纸上,看哪个小组传得准,传得快;
3、传递过程全体学员不允许说话,后面的学员手臂不能伸到前面学员面前,前面学员不能回头看;
4、比赛进行三局,传对且不超过5分钟为有效,都传对时间快者获胜,都传错为平局,如果平局继续加赛一局决出胜负(如果全错全体受罚);
7.中小学生户外拓展游戏 篇七
“拓展训练”属于一种体验式的培训。对这个名词最初的解释为:一只小船在狂风暴雨即将到来之际,迅速起航,在没有既定目的地的情况下,去挑战旅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险。它起源于二战时期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名叫Outward Bound的技能培训。 1994年传至中国内地。目前,拓展训练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团队合作精神、人才创新意识和执行力的重要培训内容和手段被广泛开展。但在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开展拓展训练的还比较少。
二、实践中感悟拓展训练对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团结协作精神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社会、团队、个人何其重要,不言而喻。它也成为衡量青年人基本素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拓展训练的课程中可以找到生成这些要素的丰富资源。我校经常开展的项目有“逃生墙”“生死电网” “破冰之旅”“信任背摔”“感恩之旅”“齐头并进”“高空断桥”等。活动要求在户外环境下,创造情景,模拟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学生融入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逃生墙”项目,面对四米高的墙壁,在没有任何工具和其他外力的帮助下,所有成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全部“逃生”。这需要进行分组讨论,整合意见, 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落实到行动层面上。首先要进行分工。谁是总指挥,谁是应急安全员,谁是底座,谁第一个上去,谁应该是最后一个上去的。当整个挑战过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在场的每一个成年人都惊叹、感动。每一个学生都将自己视为团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肩、用手、甚至用头顶起同伴的双脚,将他们送至“安全地带”。胜利之后他们抱在一起欢呼,向着天空呐喊,甚至有很多学生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拓展训练不仅给予学生一种体验,更使我们在课本中、课堂上一直追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绽放和升华。
(二)培养自信,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很多“学困生”。经过不断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不单单是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得当等因素,还有在面对学习压力、疑难问题的时候缺乏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针对这些方面,我们设计了“高空断桥” “鳄鱼潭”“水上独木桥”等活动。完成这些项目是有难度的,这对本身就缺乏自信和勇气的学生而言是巨大的挑战,但这也是活动的目的之所在。项目中我们会按照学生的情况均衡分组,建立团队竞争机制, 团队完成项目用时最短者为胜。这样每个成员都背负着团队责任,“被逼到了生死线”上,从而,个人表现决定着团队的“生死”。这样一来,在团队的鼓励下学生们克服了自身的心理障碍,完成了既定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很多学生说做梦都没想过自己会成功。 奇迹来的就这样简单而自然。一次并不复杂的体验让“学困生”找到了信心与勇气,向成功的人生方向迈进了最重要的一步。
(三)培养学生创造力、判断力和执行力
创造力、判断力、执行力是当今企业发展、民族兴衰、国家进步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则是个人成才的重要素养。对教育本身而言,培养学生这“三力”更是一个难题。在不断深入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解决这一难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了。活动中,我们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户外拓展训练,效果显著。例如 “穿越电网”就是一个经典的拓展项目。活动开始,起初跃跃欲试的学生在经过几次失败之后,渐渐发现单靠个人根本无法通过。于是大家冷静下来,队长安排,进行严密的分工,队长负责总体设计并指挥,其余队员认真执行队长的命令,有人负责帮助,有人负责监护,有人负责抱、抬、托、举……在资源有限的 “格子面前”,面对困难,学生们统筹计划,合理安排, 创造性地完成了任务。
三、中学拓展训练存在的不足
(一)活动不系统,缺乏计划性和连贯性
我们虽然每年都在针对不同年级开展拓展训练活动,但只是随机性地按照大概时间,到不同的拓展训练基地开展活动,对活动的预期设定,学年所要完成的教育目标没有具体的计划,更没有针对拓展训练对中学生各学段的教育目标进行规划。例如2012级实验班每年都到郊外进行拓展训练,2013年地点安排在西青区的杨柳青,2014年去的是蓟县,2015年又要去津南区。每一次安排的拓展项目大同小异。 在第一次拓展训练的时候,效果非常明显。学生们全情投入,积极参与,高效协作,勇于挑战,但后期的 “跟随”没有建立,导致拓展训练的整体效果和意义事倍功半,而且学段、学年目标的不系统、不确定,训练计划和内容的不统一、不连贯,训练场地的不规范等诸多原因,直接制约了中学生拓展训练的发展,也大大影响了实际效果。
(二)活动前缺乏对学生针对性的动员
现在,大多数的中学拓展训练都是“为了拓展而拓展”,就拓展所要生成的效果和教育意义没有设定和预期。对学生思想上的渗透极度缺乏,学生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参加拓展,不了解什么是拓展。致使学生从头到尾只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和角色的充当者, 没有真正将身心全部融入角色,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学校在正式进行拓展项目前,尤其不重视“破冰”(有些拓展训练也把其纳入拓展项目)。“破冰”是指在开展一整天训练之前,采用一些活动形式让团队或个人迅速融入角色的一个拓展项目和准备工作。根据笔者多年参与并组织拓展训练的经验,“破冰”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层面。有些拓展训练基地甚至从来不安排“破冰”,他们认为“破冰”是在耽误时间,直接进行具体项目的体验最为关键,所以便争分夺秒地、尽量多地开展项目,导致学生筋疲力尽, 收效甚微。与其说这是拓展训练,不如说是一节“全方位立体式”的体育课。看谁胆子大,看谁力量强,看谁最灵活,看谁跑得快,把整个活动变成了胆量、力量、速度的竞技场,失去了载体活动本身的价值。
(三)在拓展项目的设定上缺乏针对性、科学性
这个问题是目前整个中学生拓展训练领域中最明显、最突出的问题。大部分拓展培训师都是将其他企业认可的拓展项目原封不动地拷贝,没有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学段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设定项目,从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甚至有些项目没法完成。例如,在初一阶段安排的“极限逃生墙”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项目设置上的失败。这个项目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统筹协调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完成既定目标必须要搭人梯、堆人墙,这对学生的力量和骨骼的承受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级阶段,身体发育快,骨骼肌力量弱,过量的身体负荷很可能造成身体伤害,如肌肉拉伤、关节错位、骨折等,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然而即便是这样,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有些拓展基地仍然在坚持这种模式。
(四) 中学对拓展训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缺少财政投入
这是目前制约拓展训练在中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学校为了赶“时代潮流”,又不愿意投入过多,便将社会实践活动冠名为拓展训练,简单地将社区服务、社团活动、远足等归纳其中。但这显然是错误的。严格意义上讲,中学拓展训练应该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还有些学校,领导重视,要求体育教师拓展思路、开发资源,利用现有的条件自己开展户外拓展。这是一个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素材, 意义深远,但是由于师资、场地、经费等因素没法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属于免费教育,在规定的框架内不能因任何原因向学生收费。然而,每一项拓展训练都需要经费,例如场地费、培训费、材料费、保险费、车费、午餐费等。这些经费从哪里出?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也确实需要有关部门给予解决。
四、改进措施
(一)制定系统的学段、学年拓展训练计划,建立学生拓展训练档案
学校每年都有学年教学计划,德育计划。拓展训练应该属于德育范畴,但其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可以将拓展训练提出来单独制定学段、学年、学期计划,它不同于普通的课时,但具备学时的特点。计划中要设计学段、学年及学期目标、拓展训练次数,每次拓展训练的时长、拓展内容等。计划中目标既是方向又是活动指南,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等特点统筹考虑。例如初中阶段的拓展训练目标应该是了解大自然,充分认识自我,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融入团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等。高中阶段的目标应该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于挑战困难, 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执行力及自我实现意识的培养。拓展训练次数要根据活动目标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讲每学期不应少于5次,每学年不少于10次,每学段不少于30次,否则就缺乏了连续性。。
(二)提高拓展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重视“破冰”
拓展训练应该根据团队特点的不同,设定不同的项目和目标。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开展拓展训练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所以整个活动的始末都要以学生的阶段性特点作为项目、目标、标准等设定的基础,例如,初中阶段主要安排身体负荷较小、运动强度较低的拓展项目。可以形式多样,但也要考虑量的适度。可以增加项目的难度,但也要考虑智、体、心理兼顾。适合的项目很多,“逃生电网”“信任背摔” “匍匐前进”“车轮大战”“齐头并进”“感恩之旅”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在拓展训练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忽略一个最关键的项目,它是每次拓展活动必有的标配———“破冰”。正因为每次都有,所以容易被忽视或者忽略。一次拓展训练的效果如何,成功与否,“破冰”是基础和前提。因为没有融入团队,没有进入角色扮演的情况下,再科学的项目设定也只能停留在项目本身,或是体能训练,抑或是智力考验,得不到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升华,更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
(三)挖掘价值,提高重视程度
目前,在我国开展户外拓展训练的中学不多, 2009年我们做了第一次尝试。经过6年的不断探索实践,我们发现了它的极大魅力以及在德育中的神奇力量。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各种差异,表现出重视程度的不同。在较为发达的城市,教育理念先进,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应该因为地域或学校的差异而被忽略或遗弃。如果我们能够迈出第一步,如果我们每个学校都敢于、舍得去尝试,那么我们就能够收获一种新的思路、新的体验、 新的教育手段。我们举个例子。“感恩之旅”是一个针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项目。项目安排两人一组, 其中一人用道具遮住双眼,扮演盲人,另外一人扮演聋哑人。项目设计了近一公里的艰难行进路线。两人相互搀扶,跨越激流的小河,穿越杂草丛生、碎石遍地的小山,通过狭窄的独木桥与山洞。两人在整个为期一个多小时的活动中不能用语言交流,完全靠“聋哑人”搀扶和用肢体对“盲人”的提示完成任务。过程的难度与艰辛可想而知。学生两人一组排着长队沿着既定的路线行进的过程形成了一组美丽的画面。 即便是在“聋哑人”的努力照顾、呵护下,还是有很多 “盲人”掉进了小河,衣服湿了,摔倒了,一身泥土。就在这时候,我们看到了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信任、一种宽容。“聋哑人”因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同伴而无比地伤心、自责,有的甚至心疼地流下了眼泪。而 “盲人”听到了哭泣声,摇摇头为同伴擦去了眼泪。感人至深,发人深思。目的地是一个宽敞的大厅,感人的旋律在安静的房间中回荡,同学们相互搀扶静静地坐下,主持人饱含深情地朗诵,揭示人间大爱,友情,亲情,与爱的力量……“我们要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被现场这样的场景震撼了。同学们相拥而泣,师生互拭眼泪。还有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如此的深刻。
8.中小学生户外拓展游戏 篇八
摘要尽管众多学者们对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能够带给大学生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诸多好处进行了定性的研究,在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旧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满足高校实际需要的科学完整的户外拓展课程内容体系,突出户外拓展课程存在的价值和特点,为其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顺利的成长、壮大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高校户外拓展课程内容设计
高校户外拓展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新生事物。为此,众多学者围绕如何将户外拓展课引入高校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且称其可以带给高校大学生诸多益处。童丽珍的《对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户外运动的探讨》认为户外拓展课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有众多天然优势;周云等《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必要性研究》则认为户外拓展课符合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理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梁夫生《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研究》认为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这一课程存在的客观原因之一;赵瑞晔《高校开展户外运动价值功效探究》则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角度强调户外运动的价值所在;邓文红《高校如何进行户外体育课程教学》则认为开展户外教学可以缓解教学场地紧张的压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周云等《高校设置户外课程的研究》认为户外课程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周光明《高校学生户外训练的探讨》认为开展户外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王勇《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认为开展户外运动可针对性的提高大一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诚然,上述学者对高校开展户外运动可以给大学生带来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诸多好处进行了定性的研究,但是在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满足高校实际需要的科学完整的户外拓展课程内容体系,突出户外拓展课程存在的价值和特点,为其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顺利的成长、壮大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户外拓展课程特点
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大学生心理、生理需求的课程内容势必要充分发掘该课程的特点,围绕该课程的特点进行内容的设计定会使该课程充满生机与活力,并且能够保证户外拓展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参与户外拓展活动是以健康的身心为基本前提,以保持身心健康为基本目标
“体育者,养生之道也”——高校户外拓展课程既然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自然离不开“养生”的范畴,对于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身体的发育已经接近成人,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基本都处在健康状态,但是“盖生而强者,滥用其强,不戒于种种嗜欲,以渐戕贼其身”,户外拓展课正是通过适当的身体锻炼保持甚至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此應为拓展课程“养”的内涵。
(二)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旨在促使学生身体均衡发展
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吸收了以往传统体育项目的优点,同时也有目的的避开了传统体育项目的某些缺点,比如中长跑的强度较大,心脏负担较重(心率为130-150次∕分),不适合大多数非体育生;而同场竞技的球类运动技术动作较复杂,比赛时身体接触较频繁,对抗激烈,大多数非体育生一朝一夕也很难掌握,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则“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旨在“使身体平均发达”。
(三)户外拓展活动的最终目地是体会某些精神实质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以此看来,户外运动课程的实质是通过具体的身体锻炼,达到增长知识、增进情感和增强意志的目的。“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躯也”,学生若能够通过户外拓展课体会到这样的精神实质的话,以后的人生和事业的成功则指日可待。同时,达到了这样目的也就实现了体育的德育教育的功能。
(四)形式简单多样、寓教于乐是户外拓展课程的基本特点
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兼顾“学与玩”,“学与乐”并且达到了学、玩、乐的平衡。经典的拓展课内容之一,如“信任背摔”、“抢钱游戏”基本是靠徒手组织进行的,但是从实施的效果上看,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且一提到户外拓展课,这两个内容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此外还有“穿越雷区”“电网逃生”等内容则借助少量器材进行,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上述特点的顺利体现能够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要素之一。
二、户外拓展课程内容设计所兼顾的目标
遵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需要给户外拓展课程设置一定的目标,使之能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户外拓展课程这一独特形式完成某些特定的教育任务。
(一)运动参与目标
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参与,并把这一要求理解为积极、主动参与户外拓展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切身体验课程内容涉及的有关体育运动的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对体育运动的欣赏能力。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则无法掌握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强迫的、被动的参与最终会与这门课程的基本目标背道而驰,也更无法真正的实现这一目标,会对参与者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目标最基础也最重要,应该是户外拓展这门课程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二)心理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要达到两个层次的要求就能够很好的诠释这一课程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带给学生的独特感受。其一是基本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户外拓展课程的设置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因而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这样能够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此外同一个内容不同的难度级别可用于区分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完成同一内容的课程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既可以浅尝辄止,也可以轻松胜任,更可以全力挑战更高的目标。而每个难度级别对于那些能胜任的学生来讲都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就个体而言,根据自身能力大小完成的不同学习目标都能够带给学生本人成功的感觉。而少数学生会试着挑战更高难度以求体验更大的成就感。虽然只有少数学生会这样做,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完成心理健康第二目标的质量。第二个目标的建立恰恰是为少数学生设立的。对于那些敢于挑战更高难度的学生来讲,这一目标的设立除了能让他们体验更大的成就感之外,同时也可以带给他们更大的挫折感,在摆脱困扰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对少数学生的意志力莫大的考验。完成这一目标能够带来两个直接的结果,其一对于那些能挑战成功的学生来讲,他们就是这个团队的精英分子了,对于教师来讲,通过这一手段即可筛选出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来。恰恰是这一点最能够体现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三)社会适应目标
社会适应目标之于拓展课程就是培养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户外拓展课程所提到的团队精神是通过完整的实践全部课程内容后所要领悟的最高精神境界,它贯穿于拓展课程的始终,引导学生由自发运用向自觉运用过渡,并且以拓展课程为起点不断扩大团队精神的运用广度和深度,最终跳出拓展课程的束缚,推己及人的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个体。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社会服务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使之成为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之一。拓展课倡导的团队精神着重强调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激励作用,其二是凝聚作用。激励作用体现在找到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之前,队员个体之间相互协调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毅力;而凝聚作用则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分工促使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不断强化每个角色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拓展课程内容的每一次成功实施都能够让学生愈加深刻地体会这两种精神作用。
三、正确选择体现戶外拓展课程内容设计主旨的活动形式
毋庸置疑,户外拓展这个名词是个地道的舶来品,欲使户外拓展课程更好的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服务,这就不免让人思考如何设计使之适合中国国情这个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局面。
(一)要考虑拓展课程适用的对象和适用的范围的不同
如果不考虑这点的话,那么再好的课程内容对于身份完全不同的人群来讲未必都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不得不承认户外拓展培训在国外公司的广泛影响力,作为岗位培训的拓展课程实际上是一种职业教育,其主要受众是公司新职员而非在校大学生,旨在通过学习拓展课程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打破新员工间的情感隔阂,尽快融入工作中去。可见这种培训有很强的职业色彩,有明确的职业定位。而作为在校大学生的选修课的户外拓展立意更高,影响更深远非企业培训所能企及。
(二)要考虑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性
东西方迥异的文化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对户外拓展培训内容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东方人特别是中国大学生的需求。比如说,拓展课程的设计要尊重义利兼顾的传统价值观,摒弃西方那种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尊重个性,重视集体而非只重视个性忽视集体。对于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持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要考虑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清醒认识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那么如何设计高校拓展课程内容也就有清晰的框架了,对于西方拓展课程内容的取舍也就有据可依了。要让拓展课程这一新兴事物在中国茁壮成长就不能够完全照搬西方的拓展培训课程内容。要从国情出发,注重课程内容的教育功能符合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四)要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
适者生存,即拓展课程的设计要适合高校的实际,与高校校风校训相吻合,和学校的文化气质相吻合,和学校倡导的人文精神相吻合。这些都是拓展课程赖以生存的土壤。充分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会使拓展课程的设计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使其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去,带有鲜明的本地特色为不同地域的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们服务。
总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取舍,既要考虑拓展课自身的特点,更要考虑如何设计使之能够在中国高校这块平台上生存、发展。避免发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样的情况。保证这一新鲜事物能够将其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完美的达到所有教学目标,造福于当今的中国大学生。就要求我们既要避免照搬西方拓展培训课程的全部,又要避免闭门造车的盲目做法。不断挖掘拓展课程的内在价值和特点,使之适合当今国情,符合高校客观实际。这才是拓展课程能够在高校生存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拓展课程这个新生事物能够在高校生存发展,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童丽珍.对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户外运动的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 周云.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5.
[3] 梁夫生.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1.3.
[4] 赵瑞晔.高校开展户外运动价值功效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5.
[5] 邓文红.高校如何进行户外体育课程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09.1.
[6] 周光明.高校学生户外训练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7] 王勇.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1.
[8]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3.
[9]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教体艺.2002.13.
9.青少年户外拓展游戏活动 篇九
2、我在二年级学生的六个班中,将准备活动部分加入“青少年户外拓展游戏”,如:“共绘蓝图、手对拉、脚对脚、同时起、急速六十秒”。这个游戏
规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全部坐在在地上,脚正面相对靠,手互握对方手腕,靠两人或多人的力量在同一时间从地上坐起来。我先从两名学生开始,再到四名、八名,以此类推,最终要求全班同学坐在地上,在同一时间全部站立起来。两名同学起身很容易,人数越多难度也就越大。在这个游戏过程中,班上同学人数达一半时,运用“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要求两组人比赛,看哪组人先坐起来,第二名起立的那一组稍稍给予惩法,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最后当全班同学同时起来时,每位同学均兴奋不以、手舞足蹈。真正核心的部分是游戏后的小结,为接下来课程的基本部分作一理论上的铺叙。
【中小学生户外拓展游戏】推荐阅读:
户外游戏小学生10-05
中小学生户外活动安全常识07-25
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工作总结07-04
中小学课间游戏200个06-26
晋中市中小学评价标准—中小学一级09-08
中小学生学习计划06-30
中小学生征文比赛07-05
中小学生如何减负10-05
中小学学风建设08-27
中小学教师职称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