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利与弊论文(精选10篇)
1.网络利与弊论文 篇一
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有利有弊。电子游戏可以训练人的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可以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但是,未成年人由于社会认知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沉湎于游戏会引发违法犯罪,带来游戏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伤害。
上网的好处
必要性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实用性
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只要轻点鼠标,就能与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现实性
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孩子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网络,给信息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上网的坏处
网络成瘾带
报告指出,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功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本次调查显示:玩电子游戏后感到眼睛痛的占36%;脖子酸痛的占27%;头晕的占15%。同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使未成年人减少人际间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
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
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条款,但可操作性不强,还缺乏必要的惩罚性条款,执法力度弱。对法律的普及、宣传也不够。QQ浪费学生的时间
去年5月,广州市芳村区教育局在一家网络公司的帮助下,实现了“校校通”,学生和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芳村教育局此举,标志着广州的教育部门,第一次对网络的使师,便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教师也认为QQ与网络是一个中小学生难以回避的新生事物,但对学生是不是要使用QQ以及学习网络,表现出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近中学的徐老师就在一次家长会上说,现在一些学生开始玩网络游戏了,有些还偷偷地用QQ进行一些交友活动,如果学生沉浸在这种难以自拔的QQ交流中,会占去大量的时间,而现在学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如果让孩子过多玩这类游戏,显然对孩子的学习不利。
如何把坏处转变为好处?
作为家长要掌握一定的电脑网络知识,善用网络,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们成才的网站。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才能向孩子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才能掌握孩子的网上心理及动向。要正确看待网络,积极利用它的现代化的手段好的一面,引导孩子去避免他不好的那一面。
2.网络利与弊论文 篇二
一、网络使德育教育更有效率
互联网作为现代文明的载体, 它的使用普及性极高, 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连为一体, 这样子的一个整体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 使得教育空间更为开放。其次网络的信息是对教育资源极大的丰富, 使得传播信息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第三, 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使得德育教育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 使得教育更为直接、更为深入。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 使得教育更加具有影响力。第四, 网络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传统的德育教育, 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 我们这些教育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找资料, 学生则是被动地、封闭地接受灌输。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渠道来接受教育, 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所产生的效果非传统方式所能比拟。
二、网络的参与使得德育教育具有强烈的互动性
网络的参与, 使得这种教育变成双向的, 接受了教育的同时, 学生们也会独立地、积极地参与讨论, 更主动地了解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 使得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形成, 完善知识结构, 健全道德意识。在很多著名的网络社区的BBS上, 很多的网民都会积极参与到这种教育的互动中来, 大家的思想在讨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也有的网民介绍自己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 这样的“晒经验”的网络形式对于推动德育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总而言之, 网络的参与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利好影响, 使得教育的手段更多元化, 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 教育的效率大大的提高。这些利好影响带给我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网络带来的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
网络教育专家陶宏开教授为青少年的网络问题做过一个涉及35个城市的调查, “沉迷网络, 使青少年精神空虚、道德缺失, 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陶宏开的新浪博客中, 很多父母写下了自己种种的无奈、心疼, 笔者注意到, 很多孩子因为过分沉迷于网络游戏, 从而变得精神恍惚、思想混乱, 表现为厌学、敏感、孤僻、自卑, 这都是网络的无序化、无约束造成的。还有的学生因为自制力差, 迷恋上了黄色网站、暴力网站, 幼小的心中布满了逆反情绪, 这也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大大上升,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
那么如何使用好这把双刃剑, 使其能为我们更好地服务的同时又不危害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呢?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这样才能让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从网络中汲取成长营养, 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有力助手。针对青少年上网的道德偏差问题, 应该发动广大的教师、家长、专家学者都来上网, 在网上和青少年对话, 形成一股声势强大的正确导向力量。成年人把自己和中小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 跟他们倾心交谈, 能更好地引起思想共鸣。有些德育工作者已经开始利用网络来进行道德教育, 他们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与学生聊天, 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 进行教育和疏导,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总结起来, 德育工作的对策主要有: (1) 学校应充分扮演好教育工作者的角色, 针对学生思想尚未成熟、识别能力差、容易受误导的特点,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相应的网络警察的设置应该加快建设力度, 加大打击力度, 加强管理, 从而净化网络环境。 (3) 多建设适合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网站, 吸引他们走进有活力、健康的网络文化中来。 (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多方合作, 形成合力, 积极配合, 有效引导, 才能使得孩子在网络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
3.网络教学的利与弊 篇三
关键词:网络;语文;利与弊
网络犹如一块神奇的土地,有老师的耕耘、同学的创新,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我谈谈它的两面性。
一、网络教学的好处
1.新生事物优势较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各科教学达到最优化的目的,使课堂绽放出绚丽的色彩,许多教师开始由单一的教学转为网络教学,这样不但集中了多媒体的一些优势,而且学生还能上网操作,这就诱发了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如《鲸》一文,上课时老师先通过课件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鲸,然后教给学生网上搜寻鲸图片的方法。这时,学生如鱼得水,在网络上搜寻了大量鲸的图片,他们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探究、创新。
2.可以创设情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原本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当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时,可以借助网络教学使他们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鲸》一文,由于它生活在海洋中,许多同学对它比较陌生,知之甚少,对于它的种类、进化和生活习性更是难以理解和想像。这时,老师将学生分为种类研究小组、进化研究小组和生活习性研究小组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搜寻、研究并汇报。这样学生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课文的难点,知道了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二、网络教学的弊端
1.网络教学使学生的上网行为难拄制。当前,许多学校上了校园网,连接了宽带,为学生上网拓宽知识面提供了条件。对于学生的上网缺乏人文关怀,再加上学生对网络又很痴迷,会产生难以抗拒的诱惑。所以,课堂上学生一见网络就深深沉迷,对于老师的讲课会全然不顾,做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这对课堂的组合来讲就加大了管理难度。
2.网络教学要做到因课制宜。目前,一些教师为了实施网络教学,对于教材的选取不注意,在教学中求大求全,不符合教学规律,片面追求直观。因此,在网络教学中出现了走马观花、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情有独钟、弄巧成拙的现象。因此,要使网络教学绽放色彩,必须因课制宜,注意选材,未必课课进行网络教学。另外,单纯的网络教学也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容易冲击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对教学的导向性,对课堂的控制力降低。教师的语言艺术、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精神的影响也得不到有效发挥。造成部分学生不是利用先进的网络环境搞好学习,相反在网上做一些无聊的事情,产生很不良的影响。
过分依赖网络,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网络技术被运用于教学之后,教学任务被分解,教学内容在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提供后,还需要网络媒体设计人员的精心设计和开发人员开发,才能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况且,后者的作用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甚大。教师职能的转变使得很多人认为,在网络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网络,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首先,由于师生利用网络表达思想的技能差别很大,有些学生打字和文字组织速度都比较慢,现阶段通过网络进行师生交流还有一定困难,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利用網络进行交流,不利于对学生听说能力进行培养。如果交流都是在留言板、BBS上进行,学生就会丧失聆听与口头交流的机会,从而影响听说能力的发展。再次,网络教学使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人际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在情感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隐藏的危机。传统教学所具有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的优势是网络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因为,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可以极大地丰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然而,在网络教学中,学生面对冷冰冰的机器,以字符为中介,与教师和伙伴进行交流,处于一种虚拟化的环境中。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鼓励与赞许,也无法亲身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其言传身教给自身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如此,会使学生变得冷漠、自私、无情、情感失调,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网络的利与弊 篇四
如今的社会,仅仅是电视,手机,随身听等已无法再满足人类的需求了,在此时,被人们认可和追求的,是“网络”。
人们认可网络,并非是盲目的,而是有根据的。
一台电脑,便可代替多种物品。想看电视,电影,在电脑中便可下载;听歌,各种各样的音乐盒早已出此刻了您的眼前;游戏,上千上万款游戏任您选取;若有什么疑难问题,百科全书定会让你爱不释手!作文
电脑是很方便,便捷的。有了电脑,随时随地便可得到各种资讯,而且还会使您的生活更加充实,工作疲惫后,听听轻柔的曲子,煮上一杯咖啡,放松紧张的神经,暂时忘却生活中种种的烦恼,得到暂时的缓解也是很不错的呢!出游时,带上它,也会省下不少的力气呢!
电脑还能够传递人间的温情,在网络中,人们能够和自己的亲人们聊天沟通,在外的游子们也能够和家人们享受着久违的亲情的感觉……人们能够在这个网络中结交朋友,向他们倾诉出心中的不快……由此可见,网络能够架起一座座无形的桥梁,将友情,亲情紧紧地连在一齐!作文
网络能够是无数人都实现自己的梦想!喜欢写诗的,能够在网络上投稿;喜欢听歌的,能够报名在各个网址中试唱;喜欢交友的,能够找到一个和自己“臭味相投”的朋友!
由此可见,网络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很可观的,但是,一些不法之徒,也就趁虚而入了。
一些不法分子,也就是那些黑客,经常会搞一些“恶作剧”想你的电脑中“送”一些病毒,从而使您的电脑“瘫痪”,这些已以为常事了。
一些所谓的“老板”也会在网络上进行大肆行骗,一些不法之徒也会在网络中做些见不得光的事。
况且,网络但是随处都隐藏着危险,一些学生都会因自制力差而染上“网瘾”,从而荒废学业,更有甚者,会因为上网没钱而做出令自己抱憾终生之事。
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们不仅仅是好处,还有不少的困恼呢!我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同时,可也要加强自己的意识!别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骗了才好!
5.网络带来的利与弊 篇五
进入了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欣喜网络带个我们快捷便利的同时,时不时一些网络中的弊端也进入到我们的世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想:先清楚地认识网络带给我们的利与弊,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份宝贵的资源。
先说利。要说网络带给我们的利益,真是数不胜数。由于互联网的大范围覆盖。相隔千里之外也能够聊天,问候。随着QQ,MSN的不断升级,视频,语音聊天已不是梦想,他带给我们不少便捷之处。以前为购买一件商品,还要奔波于两地,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普及,网上购物成为年轻人新的购物方式。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网上购物会存在信誉问题吗?当然不会,网上购物因该说是十分安全的。当买家预订了一件商品后,卖家会让买家检查商品,买家认为商品符合自己要求后再进行货到付款服务。这样的交易是不存在信誉问题。
当你在工作中有一份重要信件需要传送给别人时,你希望是越快越准确。在没有网络的时代,飞鸽传书,邮件传递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网络的来临改变了这一方法。重要邮件通过几秒钟就能安全准确传递给别人。
其实网络带给我们的利益还有很多,但网络并非带给人们全是利益,弊端也随之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网上聊天工具的“兴起”,网络语言也随之泛滥。由于在打字时忽略了错别字的出现,许多繁体字,“火星文”也应运而生。或许这些文字体现了年轻人的个性,但中国的汉字是几千年渐渐演变而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现代文字在人与人之间的聊天中错别字连篇,并时不时加一点网络语言。我想:更多的网络语言给年轻人的影响是极大的。久而久之,在日常交谈中,这些网络语言就会脱口而出,无法控制。我们该如何正确去面对呢?
我想:网络游戏的庞大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原因之一。网络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游戏的发展。其实我也玩网络游戏,但我不会长时间全在电脑前度过。有些人宁愿玩游戏而放弃或是耽误了学协的生活。他们花大量金钱全用在网络游戏上。只图一时的痛快,却把宝贵的时间浪费了。
网络游戏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人去玩呢?我想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玩家会为级别快速上升而花大量时间,金钱在游戏上。其他如游戏中的精彩剧情和任务,人物也非常引人入胜。再加上绚丽的画面和3D效果,当然会吸引大量青少年去关注。玩游戏能够缓解学习中的紧张压力,但长时间沉迷其中就会适得其反。
6.网络游戏利与弊 篇六
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游戏都必须依赖于自己创造的一个氛围或场景,让参与者有发挥自我行为或思维的空间。而电脑游戏则带有方便快捷多媒体等特点。所以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电脑游戏是一个高级的游戏,如果只当作游戏的话,它所提供的娱乐度应该比其他游戏高,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电脑游戏而不喜欢传统游戏的原因。
和传统游戏对比,分析网络游戏、电子竞技、休闲游戏的区别。电子竞技就好像足球,篮球,象棋一样,从游戏最终变成一个体育项目。休闲游戏就好像平常的纸牌麻将一样,只是大众娱乐而已,而网络游戏,不仅仅是虚拟一个场景和氛围而是虚拟一个社会,如同科幻片《骇客帝国》,有着自己的起始、发展、稳定、消亡的过程,有详细复杂的规则,有类似现实社会的设定,如打猎、搏斗、撕杀、工作、交易、贸易、婚姻、结拜等。对于虚拟人物角色而言,有自身的能力、装备、威望、PK值等的提高,类似于现实社会的人生历程。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成为一个由电脑、网络、服务商、参与者共同组建非常类似于现实生活的虚拟社会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讨论电脑游戏的利弊问题。网络游戏以外的电脑游戏的利弊问题。
其一,从游戏和电脑游戏的共性上说。这部分电脑游戏和平常游戏一样,只是为了提供给别人娱乐而已,并且它只是场景,不是一个社会,即使存在思维的交流,其遵循的仅仅是道德约束,没有社会性的责任,更没有类似于法律的强制性条款,所以即使因为玩它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也不是它的过错,就好像打牌撮麻将踢足球影响生活耽误学习一样,只能说参与主体的态度有问题,而不能说这些游戏的存在是错误的。
其二,从不同点上说。电脑游戏依靠电脑来实现,长期从事电脑行业或工作依靠电脑的人都会出现的一个特点:思维的逻辑化。因为电脑的好多功能的实现是靠“开关式”逻辑实现的,所以这类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体现出比较强的逻辑特点,基本都自称有自己的原则,非常重视信任,大多数性格会比较直,因为擅长和平常人不同的逆向思维方式和身边的人的不同。可仅仅这些现象并不是玩电脑游戏或从事电脑行业的人独有的,是思维逻辑化的表现,在一些需要思维逻辑化的职业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表现比较突出的如军人,警察。
说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掩饰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的电脑游戏带来毒害的问题,只是想说游戏本身是无辜的,人性的弱点总是会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一个替罪羊来掩盖自己的错误,游戏没有这个义务和能力承担如此大的责任。总体观点,打个不贴切的比方,传统游戏和电脑游戏分别好像马车、汽车,不存在利弊问题,好坏之分,只是一个选择,根据自己的喜好的选择,而人是有娱乐的权利的。网络游戏的利弊问题
补充:
首先说说理想化的网络游戏的标准,它首先是虚拟了一个社会,使得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利益的冲突而不可能达到的某种境界或理想,可以在另外一个虚拟的社会里实现,因为虚拟世界的可重演性。可即使是理想化的游戏,它也仅仅是游戏,只是人思维的一种发泄,而不是寄托,人不会因为有虚拟世界而改变现实世界里的节奏,就好像我们去看3维立体电影时的体会,不是像《骇客帝国》里描述的一样把整个灵魂寄托于虚拟的世界。
现阶段的网络游戏,弊大于利的理由有以下三点。
其一,代理商需要玩家沉迷。现阶段的网络游戏从程序设计的角度,大部分游戏的大部分内容是基本符合理想网络游戏的标准的,不然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虚拟社会持续运转,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游戏运营商代理游戏的根本目的是让它能创造更多利润,而不是维护这个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网络游戏像戏台上的演员一样,一代新人换旧人,唱完一批走一批,而代理商是各个赚的膘肥体满。更让人气愤的是,大多时候,游戏的开发就是为了俘虏人的好胜好强心,虚拟世界里的任务,需要许多人经过长时间无差错的配合才能完成,为的就是提高同时在线人数。每多一个人在线,商家就多赚一分利润。
补充:
其二,经济体制需要玩家沉迷。中国现在的国情,需要一些产业来带动经济,可依靠网络游戏,无异于饮鸩止渴。现阶段中国经济需要开拓消费群体,增加就业渠道,网络游戏的种种特点符合这一要求。在网络免费风依旧强劲的势头下,主流网络游戏的利润空间依然非常的大;随着网络游戏的推广、点卡销售等环节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可回头想想,中国经济体制的高速运转带来的肯定是疲劳和不适,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得忍受国民身心疲惫这个负作用,人们吃的好了,穿的暖了,可过的并不开心,核心原因就是因为心理过度疲劳且不懂得自我调节,社会发展的太快,大家都觉得有点赶不上不能歇下来缓口气,无法适应在这么快的节奏里调节自己的心态,使得对现实略微不满是大部分人的普遍现象。政府其实也在努力倡导健康的全民健身运动,如各种活动中心、文艺团体、学校社团都在不断的新生发展之中。网络游戏是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是它主要是靠虚拟一个社会来让人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促进货币流通的,原本就不是很能调节心态的那一部分人,开始把自己的灵魂寄托于虚拟世界中,在虚拟中付出越多,就越有回报,和现实的脱轨越严重,因此就会自然的产生厌恶现实世界的心理。虽然虚拟世界可以通过模拟满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可它绝对不可能为现实世界中的消耗而付费,使得这一部分人最终面临一个严峻的社会和心理压力,有一些人最终心理崩溃,道德沦丧,做出了情法不容的事情。
其三,玩家需要自己沉迷。其实在其二中已经提到,大部分玩家不能认识清楚虚拟世界,不能正确使用虚拟世界来调节自己的心态,取代的是一种完全依赖和寄托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成就感。这个不光出现在网络游戏中,在很多的虚拟社区,聊天室中都有表现,可以和网友聊天聊几宿,可以在网络上和其他人虚拟的生孩子不顾现实中朋友亲人的状况,都是不能分清楚现实和虚拟区别的表现,严重的影响现实生活的正常秩序。有部分人性情古怪内向冷淡,因为沉迷虚拟世界而带有厌世厌学厌工作等心理障碍,对现实缺乏信心,平常不和别人搭理,但一旦触动他的敏感神经就会异常爆怒,这都是无法面对两个世界碰撞的人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的表现。
补充:
三,国家可以采取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方针。
首先,倡导健康的休闲类电脑游戏,这其实国家已经在做了,前不久提出了绿色游戏的口号,可我个人感觉具体游戏推荐上有待商榷,因为绿色游戏应该是纯娱乐为主的,在名单上不应该以MMORPG为主,而应该是以休闲类游戏为主。
其次,正确对待电子竞技,电子竞技已经是国家承认的体育比赛项目,并且已经组建了国家队,这类游戏的对抗性很强,帮助树立正确的成败观,统筹能力,大局观念都有很大的好处,应该在正确的引导下慎重的推广。第三,规范网络游戏,只承认其娱乐性,只定性为公共场合。否定虚拟财产的现实合法性,禁止虚拟货币交易产业化。同时认可进入、持续连接虚拟世界的账号和点卡的财产定义。
补充:
四,我对于虚拟财产的一些看法
首先需要阐明的观点是虚拟社会的特点,它应该是一个公共场合,但带有一定的社会性,所以使得里面的财产有似乎一定的合法性,但我认为这种合法性只能存在于虚拟社会,现实社会不应该保护,理由如下: 一)连接虚拟财产和现实社会的纽带——虚拟社会是不可能永久稳定存在的。虚拟社会的载体——游戏服务器的离线存储方式和统一存储方式,决定代表虚拟财产的逻辑字符串大部分时间只是临时存储在内存里面,一旦面临系统攻击,断电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将是绝大部分虚拟人物距离上次存储时间之间的所有活动全部被否决,创造的虚拟财产将全部消失。(二)虚拟社会的完整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完善能力决定着虚拟财产在虚拟世界里的价值。
1.如果一个没有自动回收系统的虚拟社会,就会因为只能创造物品而无法回收而造成供求关系变化剧烈而在短时间内使虚拟财产的虚拟价值以急速萎缩的方式贬值。拿《奇迹》这款游戏做例,在战士的一种武器“水晶流星”刚出现在虚拟世界的时候,等同于30个“祝福”石的价值(虚拟一般等价物),可因为没有回收系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因为产量的大幅增加内跌落到1祝福的价格。再过了不到一个月基本送给别人,别人都不太想要了。2.如果一个做的十分健全的虚拟社会,可以在不新增加设定的情况下,自行发放和回收虚拟财物,那么造成的将是真的非常类似于现实社会而让人沉迷,让这些人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逐渐的淡出现实社会。
补充:
三)虚拟财产的核心本质只是一段数据串,它的可随意产生、复制、泯灭等特性不适应成为财产,并且这些变化的最高管理阶级不是国家而只是游戏运营商,承认它们的合法性将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1.承认虚拟财产首先得承认虚拟社会的合法性,这就使得一些游戏运营商可以通过修改服务器数据而影响绝大多数游戏玩家的心情,使得这部分玩家的精神领袖发生根本性转变。
2.承认虚拟财产等于承认了除中国人民银行以外的其他国家货币发行机构。游戏运营商可以随意的修改服务器设置来达到大量产生虚拟财产的目的,而如果它对现实社会而言有价值,那么游戏运营商就有变相敛财的手段。
3.现阶段和将后的一段时间内游戏里的角色不可能和人一样有国家承认的有效证件来唯一标识。这就使得虚拟犯罪的取证基本没有办法展开,而承认虚拟财产就等于给了一些好吃懒做的不法之徒以简单而无法追究责任而获得财富的机会。
五,如何正确对待虚拟财产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些建议。
第一,保护虚拟财产在虚拟社会里的“合法性”(虚拟法),即规范虚拟社会,也就是督促游戏开发公司,在开发游戏的时候规范游戏中的经济活动,比如出售、购买、直接交易等等环节,规范服务商的责任,尽量降低服务器回档、服务器断线、GM舞弊等事件的发生,达到保护消费者在玩游戏的时候更多的是体验游戏带来的娱乐性。第二,保护现实消费者合法利益,应该承认玩家和游戏运营公司的现实消费合同,即玩家付费娱乐的一些必要措施,如消费的点卡和游戏账号。保证这些事物,既保护了消费者利益,又为把盗号等行为定性为违法犯罪提供依据。
第三,对于进行虚拟财产和现实财物交易的活动,如果是个人行为,采取不提倡不保护的态度,如果是团伙性的以获利为目的行为,应该采取打击态度,而对于游戏运营商参与或变相主张的应该采取修正处罚的态度。
补充:
六,如何救助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的人。
首先,对于任何人,企图修改他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必须取得他的信任,也就是说必须首先肯定他所描述的他所喜欢游戏的有益之处,就是万恶不赦的吸食毒品,也是以吸食后飘飘如仙的快感为一定基础的,全盘否决的态度只能将对方从思维上推到对立面,接下来的所有帮助在被帮助者的观念中只能是侵略式的粗暴干涉,轻的对你的帮助当耳边风,重的将造成全面敌对状态,反而造成无法继续沟通,或者表面屈服而我行我素,养成偷盗说谎等不良习性。
其次,分清楚他所喜好的电脑游戏是属于休闲游戏、电子竞技还是网络游戏。
如果只是喜欢聊天、玩QQ游戏、联众游戏等这类休闲类游戏,那么基本可以等同与迷恋打牌等一样对待,积极沟通,只要不影响到日常学习生活则没有大碍,参与这些游戏对人的思维全面性,开发智力确实有好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长时间保持静坐的姿势,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也可以主动提出集体性外出户外活动来减少长时间静坐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如果是喜欢反恐精英、星际睁霸、魔兽争霸等等这些竞技游戏,则处理的时候应该比较慎重。仅仅是喜欢没有达到迷恋的程度,处理方法因依旧类似于休闲游戏,因为玩的目的也仅仅是娱乐而已。
补充:
如果是特别迷恋,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把它当作一种事业来做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究竟是把这种迷恋退化为喜好还是成为职业选手是个非常慎重的选择,成功的人不是没有,郭斌就是例子,但是面对的将是一条艰辛的训练之路,类同于运动员式的训练方式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并且这个就像体育项目一样,讲究天赋的,做的不好将面临的是文化素质低、教育程度低、一事无成的局面。
如果是喜欢网络游戏,就一定要注意防止沉迷其中,沉迷其中所要面临的问题上面已经讲到,绝对不利于一个人未来的健康发展,如果只是喜欢游戏而没有迷恋网络游戏,个人建议不要尝试网络游戏,因为它虚拟社会所能带来的满足感,大多数人是很难不沉迷的。已经沉迷其中的人,因为他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思维体系和判断体系,外界的帮助非常困难的可以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靠强行覆盖式的教导方式,风险很大,并且一旦不成功,将基本丧失再帮助的可能,惟独让他自己认识到沉迷世界而带来的无法调和的负面影响才是帮助它脱离沉迷的先决条件,当他自己意识到问题的时候,也就是他心理矛盾最激化的时候,这时候现实世界的爱的呵护才能让他脱离虚拟社会的束缚,让他回归到现实社会中来。
通过以上的阐述可以看出,救助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的人,分清他所喜好的游戏种类只是处理问题时的具体办法和策略稍微不同而已,主要需要做的工作还仍然是影响他让他自己改变自己的悲观、自卑、随意、不负责的态度,从而可以正常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当他对现实生活充满信心,现实生活可以给他带来快乐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就不需要在虚拟世界里证明自我了。
补充:
七,以个人感受谈谈网络游戏对人的影响。
网络游戏所缔造的虚拟社会可以给予一个人在现实世界里无法达到的成功一个平台,使得他们可以换一个社会完成他们的梦想,可随之而来的两个世界剧烈的碰撞,将使得这种满足得不偿失,一个人眷恋于虚拟世界的美好,将淡忘现实世界的生活节奏,因为和现实人接触时的冷漠而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加之于在虚拟世界的被认可被追随建立起来的自信,将自然而然的对现实世界失去信心和拼搏精神,不希望和其他人接触,无法适应现实社会,厌恶现实社会规则和法律。可作为一个现实人,他又不得不为了能够进入虚拟世界而消耗现实财富,等到现实社会没有什么可以支付这种费用的时候,将面临一个很难抉择的困境。人性的弱点总是在威胁到他安危的时候才会显现,轻则逃避现实,逃避责任;重则消沉轻生,违法犯罪。
八,对现行的一些规定的态度 “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
首先客观的分析未成年人所处的环境,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喜欢电脑游戏必须有一定的频繁接触电脑的机会,也就是说,这类家庭经济不会太紧张,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和入网的费用已经比较的低廉,一台中档配置的电脑已经仅相当于不到半年的工资收入,而能够理解电脑游戏乐趣的未成年人是8-18岁,他们父母的年龄大约在30-45岁左右,应该是事业有成的阶段,如果子女确实非常喜欢电脑游戏,完全有经济能力负担这一支出,并且更多的情况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家长可能已经买有电脑。未成年人不仅只有网吧一个接触电脑的环境。
补充:
其次,网吧的复杂环境对未成年人造成危害的几率非常大。作为网吧老板,他追求的是最大的利润,他不可能希望在自己的网吧里出现治安管理的事件,并且除非是超大型规模化的网吧,一般是不配备有保安的,加之于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是非判断能力不是很强,所以使得对未成年人的恐吓、勒索、欺诈等违法犯罪事件极易发生并很难被调查取证,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大部分网吧的消防通风措施做的并不是很好,而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只是一个规定而不是法律,没有强制性。使得大部分网吧处在一个烟雾缭绕的环境中,这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发育极为不利。
由上看出,我对实行这条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是赞同的,因为它所起到的积极的作用确实比较大,但是在现实中,这条规定的执行情况非常的差,在更多时候这条规定成了执行机关获得经济来源的途径,而违背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初衷。在我有过直接间接调查的大约10个城市60多家网吧获得的信息基本一样,所谓的管理机关都是为了罚款而来的,即使做的很好的网吧也得被变相的也会收取保护费,而这些钱实际上最终都得计算在老板的经营成本中,使得很多没有大中专院校地区的网吧,必须得靠挣未成年人的钱才能维持网吧的生存和发展,完全的南辕北辙。
总之,个人观点要坚决执行这一条规定,否则将起到相反的作用。
补充: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规定。
第一,防沉迷系统的正文部分有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偷换概念,防沉迷系统中所有的规定写的都是使用者,而实际上的规定效力只能实施到游戏角色上,使用者是社会人,是一个实体,而游戏角色只是一个虚拟事物,其中要经过使用者→网络游戏→游戏账号→游戏角色三个转化过程。第二,并且就现在的现实情况和网络游戏的设定,无法形成使用者与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与游戏账号、游戏账号和与游戏角色的一一对应。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玩家不一定只玩一款网络游戏,不一定在这个游戏中只有一个账号,不一定在这个账号中只有一个游戏角色。其实现在的网络游戏的特点是一个游戏角色只能从事一种虚拟社会的职业,一个已经沉迷的人都需要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一番功绩,从客观上说,没有其他角色辅助的游戏角色无法将能力练就到中等偏上,绝大多数沉迷的玩家除了主号,辅助性小号都会有两到三个,如果是虚拟物品多放不下的话,仓库性质的小号更是不计其数。
补充:
第三,防沉迷系统如果全面实行将大范围影响现行绝大部分游戏虚拟社会的规则和制度,很可能导致虚拟社会的崩溃。因为游戏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虚拟团体,而小团体就会遇到大部分玩家不能同时在线的尴尬,使得这个小团体形同虚设,而导致整个虚拟社会经济、建设系统的崩溃,表面上说是防沉迷,从根本上说是在毁灭一款游戏,并且越好玩的游戏,虚拟世界的社会性越强,越将受到剧烈的冲击,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即使玩家换角色玩,也将始终受到一个低劣的服务,使得玩家的情绪会越来越暴躁烦躁,而最终迁怒于现实社会。
第四,现阶段的防沉迷系统并没有全面实施,即使那么已经实施的游戏也只是个别服务器执行而已。在已实行的几款游戏中,我比较熟悉的有《大话西游》和《梦幻西游》这两款游戏,都是一个游戏而多个服务器,都在100台服务器左右,而都仅仅实施了一个服务器,并且这个仅有防沉迷系统的服务器也因为游戏性被大大降低人丁稀少,基本没有人登陆,基本上起不到防沉迷的效果,更像是游戏运营公司的一个宣传招牌。
补充:
总之,总现在的情况而言,防沉迷系统对于网络游戏基本是一个摆设,根本起不到丝毫的防沉迷效果,并且就现在的情况强行全部推广,也未必会预期的效果,并且会破坏整个游戏世界的平衡,让那些玩游戏的人的厌世情绪更加的高涨。
对防沉迷系统的一点展望。我觉得防沉迷系统提出的目的可能是可以慎重的在今后新开发的网络游戏中里施行,但就即使如此,即使在不久的将来全中国所有的网络游戏的全部服务器的全部角色受到防沉迷系统的约束,也无法改变使用者和虚拟角色的不可能一一对应的尴尬局面。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标本兼治,并且以治本为主。而为治标提出的防沉迷系统从根本上有其无法逾越的技术和现实障碍,很难发挥其预期目的,并且一不小心就会发挥反向的作用,要全面实施必须要慎重再慎重。
补充:
个人的小小心愿
7.科技的利与弊 篇七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 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 我们的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促进社会进步, 让人们享受舒适生活:积极发挥科技的优势,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人便对西方现代科技有一种盲目的恐惧或崇拜, 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 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 也在国人心中种下了恐惧而又歆羡的种子, 科技强国因此被无数国民奉为圭臬。
但我们就该为此放弃传统文化吗?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 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伟大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传承千年、历久不衰的法宝, 也是我们走向复兴、开创未来的根本保障。虽然, 传统文化不乏糟粕, 虚荣、麻木等劣根性。但, 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 绵延不绝。文化的包容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 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 逐步融合, 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 各自焕发出新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以科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而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 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念等,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影响着传统文化。在科技条件下, 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 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 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 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 永葆生机和活力。发挥科技优势, 改造传统文化, 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8.论中职校园德育网络构建的利与弊 篇八
【关键词】中职 德育 网络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冲击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民人数也呈几何级数递增。在这递增的人群中,各中小学生成为了强有力的生力军。在课堂上、在宿舍区、在校道间,我们最经常看到的不再是学生青春飞扬、奔跑运动的身影,更多地是一个个手捧手机、手提、ipad沉迷于网络的孩子。这种现象在中职学校尤为明显,根据调查显示,笔者所在校学生目前的手机拥有率为93%,手提电脑拥有率18%,平板电脑拥有率12%;其中88%的学生经常使用手机、手提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上网;不具备随身上网条件的学生有64%会在日常和周末到网吧上网;有六成以上的学生把上网当作课余主要活动,而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包括聊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和查找资料。
笔者通过对广西区内近三十所中职校官网德育版块的调查发现,尽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到了网络对学生教育存在的影响性,但实际上真正能够理解并切实运用网络的导向性开展德育工作的却并不多。在受查的三十多所中职学校官网中,设立有专门的德育版块的学校占97%,德育版块由校团委负责的占85%,版块内容中多以团委活动动态的报道为主的占86%,只有13%的校园德育版块设有类似优秀毕业生、心理健康等题材的项目,而互动类的设置却是没有一个学校有。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中职校对网络德育环境的构建重视度不够,仅仅停留在团委建设的任务或者单一的内容上,完全忽略了网络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这样的德育版块,学生欢迎度不高,作用过于局限,无法达到通过网络开展德育教学的要求和作用。诚然,会造成这种情况,除了学校软硬件的客观条件制约外,还有教师对网络功能的正确理解的主观因素存在。
在很多教师来看,正如网络本身就是利与弊并存的“双刃剑”一样,校园德育网络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利弊。
一、校园德育网络的“利”
校园德育网络的“利”,可以从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能动性、隐匿性等特性来分析。
1、开放性。网络是开放的网络,一旦进入互联网,我们可以和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成为朋友,可以进入知名的大学电子博物馆查找各种资料,可以最快速地获得世界各地发生的种种事件的信息,在网络中,没有边界的差异也没有距离的束缚。利用网络构建的德育环境是一种开放式的德育,它改变了德育工作的时空,使人们可以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它以计算机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各个角落。
2、交互性。网络通过即时聊天工具、论坛版块等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随时的进行沟通与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中职德育课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后对教学效果的追踪与加固。一个中职德育课教师,往往要教授好几个班级几百名学生,课后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动态进行了解,这也使得德育课的实效性存在局限。然而通过网络的交互功能,教师在课后同样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及时的解答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例如学生可以德育版块在“网上论坛”、“在线指导”或聊天室中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或是德育网站管理者或德育教师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学生访问该专题时.由机器提问或回答,实现人机对话;而更多地,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学生实习企业人员都能通过E-mail、电子公告板、留言板等来相互传递信息,实现德育效果的全方面反馈。
3、趣味性。德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网络课程,对日常德育课程中不能顾及到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补充教学,或者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德育案例和专题信息,赋予德育教育趣味性,打破德育教育枯燥乏味、老生常谈的惯性。网络德育不仅仅只在文字,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等多媒体技术,使学生通过网络环境接受德育教育变得轻松起来。例如,可以在德育网上为学生介绍健康积极向上的电影、讲述感人的故事、开展丰富的竞赛活动、播报校园中大家都关注的事件,将德育网构建成学生日常网上“冲浪”喜欢逛的地方。这样既补充了德育的内容,使德育教育更全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污染。
4、能动性。一方面,构建校园德育网络,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绝对自由的。他们不用再坐在课堂中,接受教师制定和强迫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接受德育教育的主动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更有利于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德育网络的建设中来,将德育网络打造成学生自己的学习园地。如在德育网络上设置校园文明风尚版块,由学生作为小记者对校园内不文明现象进行揭露,鼓励学生弘扬校内的真善美,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道德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
5、隐匿性。虚拟网络社会可为用户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网络用户的身份、行为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隐匿,保有一定的隐私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说出自己真正的思想观点,可以不用担心因为观点的不正确受到老师的当场责难和同学们的白眼。对于一些诸如早恋、网瘾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德育提供的辅助教学课堂进行自我学习和修正,与教师进行网络咨询时也不会感觉难堪。
二、校园德育网络的“弊”
虽然校园德育网络具备如此多的“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
1、交互性受到客观条件的局限。中职学生多数来自于县镇,3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贫困地区,而这些学生的家长,很多都在家中务农或外地打工,平时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的机会并不多,要真正实现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位的交互交流可行性不高。
2、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信息大爆炸的同时也对德育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生的性格往往比较独立特行,由于对未来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和目标,中职生很少会主动去查找、关注对自己有用的各种信息,他们更多的喜欢能让自己放松的电影、游戏、音乐等等,这也是中职生缺乏自主学习性的表现。因此,如果德育网络的内容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和趣味性,就容易被学生忽视,也就无法展现出它的教育功能。而德育信息的更新,需要网站管理人员、德育教师付出很多的时间去搜索、整理,这对德育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3、网络的隐匿性存在不利于德育开展的因素。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用户身份、行为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隐匿和篡改,而且大多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青少年往往希望通过一些“犯规”行为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平台。校园德育网络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故意“找茬”或无意识“找茬”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过多,网站的效果必然会大折扣;如果管理员对这种现象管理过速,也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网站备受冷落,不得不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9.网络教学的利与弊 篇九
网络及其技术设备并不象事先想象的那样容易驯服,提高网络及其技术设备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仍然是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难点。
只有选择合适的课题,才能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课教学并非每节课都适用,网络只不过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我们选择的课型模式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才有意义,选择一个切合实际的探究性课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未知的热情,调动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等手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滥用计算机网络只会使师生成为机器的附庸。
网络探究教学并不能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所有的问题。传统教学中师生直接的沟通在网络教室里会被淡化,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依附于互联网。此外,部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成为了他们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一道门槛。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的现象,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不能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等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才能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
10.网络对孩子的利与弊 篇十
一、孩子上网过多的原因 1)由于我本身就是计算机专业的,从孩子很小时家里就有电脑和网络,平时一回到家就把电脑开开,就象别人一回家就开电视一样,已经形成习惯了,所以孩子接触电脑比较早,经常让孩子在电脑上看早教的VCD,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家生活中的一部分了。2)由于我们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孩子在假期基本一人在家,为了让她倒处乱去,孩子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看看动画片等也就成了她假期生活的一部分,久而久之,孩子上网也就成了习惯。3)我们也发现,孩子自学能力比较强,对电脑绘画,修改照片等比较感兴趣,我们也没有教过,都是她在网上自己查资料进行学习,很多软件我们都不会,她都会使用。同时在学习奥数时,不会的题也知道在网上查,这样对她使用电脑限制的也比较少。
二、孩子上网的好处 1)开阔了视野:网络上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孩子通过上网可以开阔视野,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和便利。)加强交流:由于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又工作比较忙,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少,而把孩子又渴望交流,通过上网,可以认识一些新朋友,讨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网络给了孩子们一个自由宽松平等的交流环境。)拓展了孩子受教育的空间:通过在网络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资料,从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三、孩子过度上网的危害)网络上的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孩子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又不强,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想不到的后果,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网上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上的发育期,可能会诱发早恋,也可能是孩子的一点朦胧的意识,但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得影响。3)孩子上网时间长了,难免会玩一些游戏,但如果对一个游戏玩的时间长了,是网络游戏,就会上瘾,上学的时候怎么样不知道,但一回到家就开机挂上,有空就想玩,做作业也不能集中精力,无形中学习就开始下降,我们孩子就有这种现象:她玩QQ飞车就很难控制,有空总想玩,老是惦记着做任务,升级,做活动,学习成绩下降很快。发现这种现象后,就控制了她用电脑的时间,规定一天用电脑不能超过半小时,今天超了明天就不能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又升了回去。)过度依赖网络对孩子的学习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由于家长不会的东西经常在网络上查找,孩子也养成了这种习惯:作业遇到不会的,不是认识思考,而把是直接上网查答案,这样时间长了不会动脑筋思考了,考试时遇到不会的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考试成绩明显下降。我们的孩子就出现过这种现象,我们发现后及时给她提出,和她讲明了利害,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好多了,就是有我们没把握的问题,也是我们查明白后再给她讲解。
【网络利与弊论文】推荐阅读:
优秀作文:网络的利与弊论文10-23
网络学习的利与弊08-05
网络中的利与弊作文06-16
网络的利与弊教学设计08-20
打游戏的利与弊-议论文08-12
长江三峡工程利与弊论文09-16
薪酬保密的利与弊07-24
普通合伙企业利与弊09-30
明星代言广告的利与弊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