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与反思

2024-10-29

活动与反思(精选14篇)

1.活动与反思 篇一

主题活动反思与评价

主题活动名称:《动物世界》

主题活动时间: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31日

活动班级:小红帽幼儿园大二班

喜欢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们把动物当成自己的好朋友。爱听动物的故事,愿意探索动物身上隐藏的秘密。在《动物世界》这个主题中,如何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兴趣点入手,帮助幼儿总结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提升更丰富的知识经验?这是我们一开始就思考的问题。

在开展此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一直保持着很浓厚,每次的活动中处处体现对动物秘密的探究欲望。尤其是在开展科学活动《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时,幼儿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有文字、图片、动画等。在家长的帮助下有的用图画的方式,有的用文字的方式完成了调查表,还一起共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更全面的了解了20多中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开展的社会活动《江豚》《地球清洁工》等体验到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知道我们大家也应该保护它们。另外,我们又一起给动物分类,按生活习性分、按生活特征分,了解到人类可以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发明创造。孩子们在一次有一次的探索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经验。个别孩子的丰富经验让我们老师和孩子共同成长。

本次主题的顺利开展是和我们家长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家长一直在协助孩子收集资料,他们的支持是我们活动开展的巨大动力。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1、主题墙规划不清晰,内容丰富的不够及时。如孩子的作品江豚、骆

驼、恐龙等没有呈现在主题墙上。

2、由于近期手、足、口教师更多的是利用图片,动画等资料的形式来

开展活动,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真实的动物,给幼儿看的见摸得着有生命力的,在情感上幼儿的感触会跟显著。

3、幼儿积极发言、思维活跃,但课堂上的常规还需进一步的引导。为

上小学打好基础。

2012年5月29日

2.活动与反思 篇二

现象一:老师们对此活动态度消极, 大部分老师不愿授课, 甚至有部分老师不愿听课。

与往常相同, 上学期, 学校为了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发挥个人优势, 教导处号召全体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赛教的授课科目。但大部分老师问:“不参加行不行?”迟迟无人报名。最后, 学校在鼓励无用的情况下, 要求每位老师必须上一节课。并根据老师们的被动报名情况将其分成了三个听课、评课小组, 并要求评选出5名“校级教学能手。”

现象二:评课活动虚而不实, 不能起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评课时, 老师们有的只说教学优点, 对教学问题避而不谈;有的对教学优点大加虚夸, 对教学问题只说一些“时间把握不准;没照顾到全体学生”等不痛不痒的话。面对以上两种现象, 我不由心寒, 老师们为何如此消极, 如此虚伪?于是, 此项活动又从报名授课科目开始, 一幕幕的展现在我的脑海里, 直到评课结束, 老师们如释重负地在谈笑声中离开。我恍然醒悟, 原来, 这次活动除几位老师获校级“教学能手”称号外, 其他老师一无所获。于是, 在不断地反思与实践中, 我认为要改变以上现状, 使听课、评课活动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必须做到:

一、不断完善听课、评课活动的组织形式,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深知管理过程远远重于管理结果。因而, 针对听课、评课活动这一主要的教研形式。本学期, 我们不仅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听课、评课活动的意义;在教研活动时间引导教师进行了以“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专题的理论探讨;使老师们认识到了听课、评课活动的重要性;而且修改了学校的奖励制度, 将奖励融入听课、评课活动的过程管理之中。对于在此项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客观评价, 提出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意见或建议的老师, 我们将给与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这样一来, 大部分老师在本学期的听课、评课活动中认识明确, 行动积极, 变被动为主动。

二、加强业务指导, 使教师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有章可循

针对评课这一现象, 我认为各位老师不能客观地评价一节课。原因在于: (1) 我们本次活动的任务是评选出5名校级教学能手, 与老师们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 影响了老师们评课时的坦诚态度, 造成了评课的失真。 (2) 不会听课, 不知道听课听什么, 评课从什么地方评。这就造成了大家千篇一律的评语:“教太大方, 普通话标准”等。因此, 我们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 引导教师对听课、评课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学习、讨论, 使得各位老师在本学期的评课活动中, 都能从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对同行的课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三、注重听课、评课活动的效果

3.主题班会竞赛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篇三

一、主题班会竞赛的特点

参赛的每一节班会课都是设计出来的,它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主题班会的设计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这种“样板”有利于提升当下中学生主题班会的品质和效率。

1.主题鲜明

本次参赛的14节主题班会课,每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诸如“Hold住幸福”“战胜挫折”“放飞理想”“树立自信”“感恩父母”“学会容忍”“传递温暖”“向幸福出发”“我的健康我做主”等。

2.贴近实际

从主题确定到活动设计与开展,绝大多数参赛课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原点,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走近生活,直面社会问题。

3.推进有序

班会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遵循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层次性要强,并能逐步推进,从而保证活动的实效性。例如,“Hold住幸福”的班会流程是:认识幸福,感受幸福,传递幸福,珍惜幸福;“拥抱亲情,感恩父母”的班会流程是: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爱,报答父母的爱等。

4.触及心灵

在本次大赛中,几乎每节主题班会课都有亮点。例如,在“Hold住幸福”的班会课上,学生在做“谁是最重要的人”这一游戏时,3名学生泪流满面,情撒全场;在“放飞理想”的班会上,学生用相声的形式谈理想,新颖别致。

可见,主题班会竞赛为我们今后设计班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二、主题班会如何“更上一层楼”

1.深化认知,震撼心灵

班会都是有主题的,而对于这些主题,学生并不陌生,但都识之甚浅,例如“幸福”“宽容”“感恩”等。所以,在班会上,应该围绕主题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来加深对主题的认识。例如, “Hold住幸福”这节主题班会就设计了认识幸福(讨论)、感受幸福(故事)、传递幸福(帮助)、 珍惜幸福(游戏)等四个活动,从而让学生远离麻木,理解幸福,热爱生活;“向幸福出发”这节班会设计了三个活动:我把幸福弄丢了(反思与述说)、谁“偷”走了我的幸福(情景剧)、敲开幸福的大门(探究——找秘诀),从而让同学们明白了在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只要换种心态就会获得幸福,懂得了“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幸福”。可见,从主题确定到情境创设,班会一定要有冲击力,能够震撼学生的灵魂。

2.重视学生个体幸福生成和集体文化建设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可见,幸福与道德具有一致性。道德是幸福获得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享有的欢乐和幸福。”在学生德性养成的过程中,既要有那种沧桑在肩的厚实与沉重,又要有那种清风拂面的惬意与畅快。班会是一种灵魂的洗礼,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更是一种价值的提升。

班会应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软文化”,包括班级规约、价值观念以及言谈举止等,如合理的班纪班规、向上的精神状态、合作的团队意识、和谐的班级氛围、浓郁的学习风气、求真的探索品质、爱美的人格魅力,等等。例如,“放飞理想”这节班会通过认识理想(相声“谈理想”)、畅谈理想(成长路线图)、放飞理想(现场采访)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明确不同的理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从而树立正确而崇高的理想,并能为理想的实现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坚持不懈。这样,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体的幸福感,也有利于创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从而使道德教育与文化传承很好地统一起来。

3.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性的培养

班会同其他德育活动的功能一样,主要是引领学生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从而实现道德自觉以及人格的成长与完善。丰子恺先生曾把人格比作一只鼎,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分别为思想的真、品德的善、情感的美。可见,一个人要具备完善的人格,三者缺一不可。例如,有一节班会的主题是“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活动涉及的案例主要是天津许云鹤案、南京彭宇事件、广东小悦悦事件等。在整节主题班会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一种无助、伤心、恐惧和冷漠之中,根本就无法达到班会课的目标——传递温暖。所以,班会内容包括主题确定以及素材选取,应尽可能突出思想性、正面性和愉悦性,符合真、善、美的标准。同时,班会还应重视学生品性的培养。品德教育在培养人的“幸福感”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英国思想家罗素认为,品性教育的功能与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受和追求幸福的能力;品性教育应基于现实,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重视健康教育(身体和心理)——增强学生的活力,重视技能教育——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在本次主题班会竞赛中,有一节涉及中学生为举办生日聚会而进行大额消费的问题,同学们只谈“消费”,而老师却没有给予正确的价值引领。学生品性的养成,关键看学生怎么做。“生日”本是母难日,青少年过生日应该以感恩和孝敬父母为主题。当前,中学生大摆生日宴会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引导。

4.重视主体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与反思

班会应当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在课堂上,我们应当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增强体验,深入反思。这样的道德课堂才可能有学生德性的自主建构。长期以来,在班会课上,尤其是德育故事或案例的教学,往往存在以附带刻板结论替代思辨的现象,试图将需要宣扬和确立的价值观直接植入学生的头脑。显然,这样的德育课堂是低效的。品德立于生活,源于反思。所以,在班会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和他人经历过的生活,反思教师提供的成年人的生活情境,从而获得感悟和认知。例如,在本次大赛中,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这一主题班会设计得比较好,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设计了四个活动:一是再现生活——爸爸妈妈为你做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二是反思生活——两个连续的情景剧 “一碗面,两句话”和“两行泪,一颗心”;三是践行生活——孝敬与感恩父母;四是升华生活,师生同唱歌曲“母亲”。遗憾的是,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作为道德生成的主体,往往置身“事”外,成为了他人道德的旁观者和评判者。只有经过反思和内省的道德,才可能具有力量,才可能被真正内化,才可能蕴含着新的价值和意义。

5.坚持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从活动内容来看,班会应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一节以“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为主题的班会就有些不够贴近学生;有的班会课让学生体验的故事情境,全是古代人的经历,显然既不贴近生活,又没有贴近时代;有一节主题为“战胜挫折”的初中班会课,学生的活动--表演小品“招聘”,就明显没有贴近学生,也没有贴近生活。从活动的形式来看,常见的班会活动形式有情景剧、小品、故事会、讨论交流、访谈、朗诵、讲座、竞赛,等等,主要由学生主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主题要有好的形式。无论什么样内容的班会都不能硬套形式,牵强附会。班会要利用这种特定的德育形式,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所以,班会采用何种形式,既是内容的需要,也是学生自主的体现。在一节“放飞理想”的主题班会上,有一个相声活动“谈理想”,根据内容,角色应是两位男生,但在表演时却是一男一女,显然,内容与形式就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

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选择恰当的主题,采用合适的形式,使主题班会成为一种心灵教育,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性、社会现象的公正心、异质事物的宽容度,个体生命与基本人权的伦理观等,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刘建德,湖南省常德市教科院德育教研员】

责任编辑/张红灵

4.教研活动反思与总结 篇四

平时要认真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维,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结合起来指导教学。接下来,我将谈谈自己在教研活动中的一些想法:

每一项教研活动都是在实践与理论的交流中进行的。对我来说,这不仅是职业素养的提升,也是对我成长的极大促进。让我在和同行的讨论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倾听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借鉴教学经验和方法。

在学校开放课堂教学和校外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都进行了课堂评价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每个老师都能从细微之处发现课堂教学的成败。

在教研中,教师提出设计习题的难度、习题的量、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课件的使用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技巧。教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从每个人的发言中提炼出来的,这样我们在畅所欲言的时候就可以吸收老师的教学长处,让我的听力和评价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在教研活动中,我的收获是把自己放在了更广阔的教研空间里,让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只有接触到优秀的教育理念,观察到进步的课堂,参与到讲座和讨论中,你才会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也很多。

研究班和公开课作为教师创造高质量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将在研究状态下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实践思路,逐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我愿意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以便尽快提高教学技能。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线上研讨会,在线上教研平台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大大拓展了我的教学视野。我希望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5.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 篇五

我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参加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学习到了两位老师身上的个人魅力和教学技巧。

一、利用文本的空白点,进行了有效拓展

课堂上资料的拓展能激发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本堂可中,x老师多次恰倒好处地设计拓展的教学环节,这些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充实了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想象的能力,提升了学生书面的表达能力。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营造了书声朗朗的课堂

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一堂课的朗读形式多样,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交织在一起,整堂课书声琅琅。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能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句子蕴含的感情,用内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真正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文本处理,新颖独特

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课堂上的自学批注和批注方法指导无非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有关重点句段,并品读,感悟情感,更为精彩的是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意图。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的基础,提升为“海鸥送别老人”时的依依不舍、深深眷恋之情。然后,x老师预设情境,充分引导学生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进行感悟、体验和交流,让他们尽可能把老人对海鸥无私的关爱,和海鸥对老人以汇报恩情的亲人般的爱的情感更加丰满,并得以深化。

6.科学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 篇六

本次教研活动是由三年级组全体科学老师共同参与的,以“研究实验教学方法,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让科学老师们对于教学方法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更好的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方法。经过张春华老师的精心准备,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生动形象、扎实有效的课。先对此次科学教研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以学生学习为主,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让学生们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更大程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2、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张老师始终把握住整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学的“实”。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还应该是备学生,只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让老师更好的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3、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4、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张老师本堂课在练习的处理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特别是在如何区分“短路”、“短路”知识点上,学生掌握的情况很好。

5、课堂氛围融洽,张老师能对课堂情况和学生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求真的过程,针对实验的失败,张老师能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重拾信心,同时也保证了课堂的效率。

可以说,此次科学教研活动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三年级组的每一位科学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7.当代小学生读书活动的现状与反思 篇七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网络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人们在网络上可以获得许多当代的新闻,但对小学生的教育依旧离不开书本化的内容。读书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较弱,读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阅读能力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项生存技能,因此,小学生的读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的读书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开展小学生读书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有限,为了学生更深刻直接的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记忆,开展小学生读书活动是必要的。在素质教育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得十分重要,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在读书阅读活动中不断培养、训练,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是当代人在社会生活与工作中所不能缺少的能力之一,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保障。

当代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人才的产生需要学生全年发展,面对小学生这样的群体,开展阅读活动是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水平是对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纵观我国当代小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小学生读书活动有了明显的效果。小学生的课内读书活动逐渐增多,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对读书活动中的书籍选择较为适合小学生的理解,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词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小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语感的培养,面对语文阅读活动的进步与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完善。第二,小学生读书阅读兴趣不高。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紧跟考试内容对课程做出安排,因此,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读书兴趣的培养环节较少,只有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保证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三,小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小学生处于贪玩的年纪,对读书等活动还未形成正确的认识。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学生自主读书的开始,为了形成优秀的语文语言素质,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方法与数量是读书活动效果是否达到目的的保证,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利于这些条件的实现。第四,当代读书活动对不同的学生缺乏个性化指导。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教师对学生只能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这导致拥有不同兴趣的学生对书籍的选择产生了局限性,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对其进行培养实现读书活动对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

二、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有效开展

小学生读书活动在近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一线教师与广大学者的努力进行完善,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读书活动。读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当代读书教育关注的主要内容,面对出现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做出以下建议。

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的选择读书活动,才能提升学生读书的效率,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真正受益。小学生是学习时代的起点,在这一阶段的兴趣培养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习习惯与学习重心的规划。读书的能力是一个成熟的人必备的知识技能,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尊重学生对书籍的选择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丰富自我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对教师的考验。读书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以保证教师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正确有效。当代教师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但也存在部分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师生之间产生了代购,因此,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不仅是帮助教师加强读书活动开展的专业性,也是为教师之间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与环境。只有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为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保证教师的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对教师的培训需要帮助教师完成集体的备案,以节省教师的工作时间,最大效益的利用时间。统一的培训是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减少,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后,读书活动的书籍需要结合学生的教材满足不同阶段的学生对读书的需要。对小学生读书活动书记的选择需要教师的仔细筛选,良好的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所学习的知识与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适合不同阶段的学生阅读的书籍是对学生读书时的信心的树立,只有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书籍的内容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自信心的树立,因此,对小学生阅读活动书籍的选择是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阅读活动应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阶段性的变化对学生书籍进行筛选,以保证学生对优质书籍的阅读。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实现学生对读书活动的需要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内容,也是教师为教育事业的付出与努力的结果。

摘要: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只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才能保证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书籍是学生了解事物的主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义务教育提倡的内容。本文根据当代小学生读书情况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读书,现状,建议

参考文献

[1]朱鸿雁.小学生语文阅读现状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05).

[2]王红丽.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04).

8.活动与反思 篇八

关爱他人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良好品质。《指南》指出:要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能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在此背景下,尝试以“家务小达人”为主线,以运动为载体,结合中班幼儿对家务劳动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点,让幼儿在为爸爸妈妈做家务的情境中,通过擦玻璃、打水、擦地板等家务劳动,锻炼肢体的平衡和协调,并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关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做家务的游戏情境中,尝试采用膝盖悬空、手脚着地爬行及负重行走等方式,锻炼肢体的平衡和协调。

2.大胆探索多种擦地方法,发展创新、合作能力,充分体验关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椅子四张、毡布人手一块、标记物四个、音乐、哨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趣味忍者“嗨”翻天

1.情境创设:你们在家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会做什么?今天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不能让他们提前发现哦。

2.热身操:幼儿在音乐伴奏与教师示范带领下,一起做《忍者》律动操。

【设计思考:抓住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在情境中变身忍者,激发幼儿的运动热情。】

二、情境运动——家务达人有“妙”招

规划家务流程:这么多家务,我们一起来规划一下家务顺序。

1.家务一:全方位擦玻璃

情境创设:第一项家务活——擦玻璃。来!把袖子卷起来,干活要有干活的样子。

游戏方式:听口令上下左右擦玻璃,并通过延长时间、延展距离的方式,使动作停顿。

【设计思考:让幼儿挑战肢体舒展的最大幅度,为下面大负荷运动量的家务劳动做好铺垫。】

2.家务二:团队接力打水

情境创设:玻璃擦干净了,接下来擦地板。擦地板前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小椅子就是我们的水桶。为了不让水翻掉,我们应该怎么搬?

教师小结:水桶一定要放平,这样水就不会翻出来。

游戏方式:

(1)幼儿分成四队,竖排站立。

(2)当听到教师口令后,第一位小朋友搬起一桶水(小椅子)行进至折返点,并绕过标记物返回至起始点,将小椅子交给下一位幼儿,以此类推进行接力。

(3)在搬运过程中,引入“爸爸妈妈在午休、爸爸妈妈回来了、爸爸妈妈离开了”等情境,提醒幼儿停止行动。

【设计思考:活动中引入“XX回来了”“XX离开了”等情境,提醒幼儿停止行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控制能力,同时也可以避免游戏中可能发生的碰撞,增强游戏的安全性。】

3.家务三:花式擦地板

情境创设:水已经准备就绪,现在开始擦地板喽。

(1)自主探索:尝试用身体不同部位擦地、合作擦地等。

(2)依次尝试:分成四队,竖排站立,尝试用膝盖悬空、手脚着地爬行的方式擦地板。

(3)加速练习:分成四队,竖排站立,以鱼贯方式快速练习膝盖悬空、手脚着地爬行的方式擦地板。

【设计思考:中班幼儿的小胳膊越来越有劲,脊柱的支撑作用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膝盖悬空、手脚着地爬行的动作能进一步促进平衡性、协调性的增强。三次擦地环节,运动密度适宜,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4.家务四:全民大扫除

情境创设:接下来全民大扫除喽,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边边角角也擦干净。

游戏方式:

(1)全体幼儿一起从一个方向出发开始擦地。

(2)在行进擦地中,教师发出“换动作”的口令,提示幼儿用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的方法擦地;教师发出“洗洗布、XX回来了”等口令,提示幼儿模仿清洗抹布和收藏抹布。

【设计思考:本环节是对多种擦地方法的再次练习和巩固,运动强度大。在游戏中加入“换动作”“洗洗布”“收起来”等口令一方面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动静交替。本环节教师也参与其中,对幼儿是一种隐性的引导和启发。】

三、放松运动——按摩时刻见真“爱”

情境创设:大家帮爸爸妈妈做了这么多家务活,心里感到怎么样?爸爸妈妈回来后发现这么干净,也非常高兴。我们一起相互按摩一下吧。

左手给右臂:敲一敲、捏一捏;右手给左臂:敲一敲、捏一捏;敲敲腿、捏捏腿。

【设计思考:本次活动属于大负荷运动,放松运动有助缓减幼儿在活动后出现的肌肉酸痛等症状。师幼间的交流,使幼儿体会到了帮助爸妈做家务的喜悦,回归到关爱家人的精神主线。】

教学前说课:

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第一个环节:热身运动。在热身运动环节突出“嗨”,抓住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在故事情景中变身忍者,迅速激起幼儿的热情;在情境运动环节突出“变”,给予幼儿充分的自我探索空间。

家务活任务一:擦玻璃,通过上下左右擦的动作来挑战肢体幅度的最大化。家务活任务二:团队接力打水,创设了“妈妈在午休、爸爸回来了”等游戏情境,提醒幼儿停止运水,在提高幼儿身体控制能力的同时,还避免了游戏中可能发生的碰撞,增强了游戏的安全性。家务活任务三:花式擦地板是活动的重点。在自主探索中,幼儿创造出了扭一扭、蹭一蹭、推一推等许多擦地方式,有单人擦的,还有合作擦的。家务活任务四:全民大扫除,本环节是对不同身体部位、不同擦地方法的再次练习和巩固。运动量、运动强度和密度在有起有伏、有慢有快、有动有静的家务劳动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和递进。最后,放松运动环节突出“爱”,同伴间互相按摩放松,体会帮助爸妈做家务的喜悦,回归到关爱家人的精神主线。

教学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我有三大收获:顺应幼儿、游戏追随、迸发活力。

顺应幼儿: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活动内容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回归到幼儿的真实生活中,赋予了教学内容以游戏的“生命”。

游戏追随:我们抓住游戏中的元素(材料、空间、情节、伙伴),幼儿“置身”在“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运用情境性的语言,不断推进情节发展,赋予了运动游戏强劲的“生命力”。

迸发活力: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们以参与体验、互动合作的方式,充分调动了他们已有的运动经验,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力,迸发出最强劲的动力和最丰富的动能。

9.健身球活动案例与反思 篇九

活动目标:1、探索健身球的多种玩法。2、体验多种游戏的乐趣,练习幼儿的走、跑、跳、扔、等技能。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健身球、《健身歌》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引起幼儿对健身球的兴趣

播放音乐《健身歌》教师带领幼儿手拿健身球做运动,做头颈运动、扩胸运动、跳跃运动、活动手腕、脚腕、漆盖。

二、幼儿大胆尝试健身球的多种玩法

1、尝试健身球的玩法

师:小朋友手里都拿了一个健身球,看它长的小,有很大的作用呢!教师示范动作,健身球能当作按摩器敲打身体,幼儿模仿。

那么你们想一想,健身球还有什么好的玩法呢?玩的时候可以自己玩,也可以找好朋友一块玩。看谁的玩法最多(幼儿进行尝试活动,教师仔细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一方面发现有创意的玩法要及时给予肯定及表扬,另一方面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尝试新玩法)。

(2)讨论健身球的新玩法,并示范交流

师:小朋友们真棒,玩的花样真多,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你是怎样玩的?

请若干名玩得较有创意的幼儿表演新玩法,鼓励其他幼儿互相学习,集体模仿。

2、引导幼儿合作游戏,集体探索健身球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玩法,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

(1) 踢足球:健身球变变变,变成足球我来踢。

立正站好,手拿健身球,用右脚的内侧往斜前方踢,加大难度,手拿健身球,一只脚内侧踢完,换另一只脚的外侧踢,来回循环,看谁踢的最多。

(2) 双膝夹球跳:双膝将球夹住,匀速跳跃行走,中途掉球要夹住。

(3) 跳跃健身球,把健身球排成一排,幼儿依次跳过,练习单、双脚跳。

(4) 手拿健身球,看谁扔的最高

3、除了这样玩,你们觉得还可以怎么玩?请小朋友再想一想,看谁想的玩法多? (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玩健身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玩法,但是要注意,在抛、踢、扔投健身球的时候,不要打到其他小朋友。)

三、放松活动

小朋友,今天我们和健身球做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吧!幼儿把健身球真理好并带回教师。

活动反思:

10.大班活动《认识挂历》案例与反思 篇十

活动目标:

1、了解挂历的作用,感知挂历上数字的含义。

2、知道过一年自己将长大一岁。

活动准备:

课件、挂历,卡片、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挂历

二、1、欣赏新旧挂历

(1)幼儿欣赏旧一年和新一年的挂历,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对挂历上数字的理解。

2、观察感知挂历

(1)看一看,说一说:今年是那一年?今年是什么年?数一数:一年有多少个月?

(2)比较每个月天数的`多少,知道大月31天,小月30天。比一比,知道2月份是最小的一个月,为28天或29天。

(3)幼儿感知星期的概念:一星期共七天,分别是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一般星期六和日用白色或红色表示。

3.学习使用挂历。

(1)游戏:看谁找的快,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在卡片中找到相应的日期,并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2)请幼儿在挂历上找到6月1日和自己的生日。

(3)幼儿回忆去年6月1日自己干什么了?新的一年有什么愿望?

4、请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每人制作一个月的挂历,初步探索它的规律。

11.开展生物学调查活动的尝试与反思 篇十一

1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实践调查活动。要使调查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做好以下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1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基础、学习条件等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人,分组后采取学生自荐、教师指导调配的方式进行组内分工。分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课题能否顺利开展,所以对小组分工应重视。如实践调查活动小组的分工见表1。

1.2确定调查目的和方法

调查目的和方法由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分析后,最后确定如表2所示。

2 调查活动过程

2.1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到西樵山进行调查活动之前,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到西樵山森林公司了解、查阅有关西樵山生态资源的详细资料和西樵山各景区的分布及特点。并了解到,南海区西樵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降雨量1638mm。故西樵山冬无严寒,夏季清凉,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山虽不高,却绿荫蔽天,雨水充足,四季常青,而且植被类型丰富,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

2.2查阅地方志等文献资料

在调查研究当地生物资源的过程中,运用文献分析法能够便利地获取前人的经验,知识的来源准确而又节省时间和费用。学生要了解西樵山的地质地貌、动植物资源等,必须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到图书馆借阅了《南海县志》、《西樵山志》等相关书籍进行阅读、归纳、整理。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知道了西樵山的山体属肥沃的火山灰酸性土,适于种植多种植物,特别是茶树,所以才有了西樵茶行街;还知道了西樵山文化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通过文献分析,学生的归纳能力、提炼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3网上搜集信息,拓展信息来源

课题小组的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对西樵山的生物种类、地形状况、环境、文化历史等都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不同层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实地调查做了充足的准备。另外,学生还了解到,西樵原是鱼米之乡、纺织名城,西樵山根乡的桑基鱼塘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于是根据这一信息,教师还特意组织学生到西樵山根乡实地考查拍摄桑基鱼塘,寻找为数不多的桑树的踪迹,使学生对桑基鱼塘有了最感性的认识。

2.4選择、确定调查活动线路

调查活动依据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选择、安排活动线路。但教师选择的线路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对于一些地势险峻的线路则不在选择的范围内,避免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擦伤或被植物刮伤、刺伤。由于西樵山是一个旅游风景区,所以在得到有关部门的同意后,在不同景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线路,如碧玉洞景区、翠岩景区、石燕岩景区、白云洞景区等,以及深入道路两旁的密林灌丛中进行调查。

2.5实地调查收集资料

在调查活动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教师将观察作为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不采集实物样本,教育学生要爱护生物、保护植物的多样性,以免破坏和影响生态系统。所以沿途用数码相机拍下各种植物的照片,记录下各种植物的序号、特征、生态环境等。

但是,因为有些地势险峻,或植物太茂密无路可寻,为了安全起见,师生未能更深入林中,所以有些植物没有拍摄到,调查到的植物种类并未齐全。

2.6汇总整理资料

通过上述几个步骤,课题组对拍摄的相片进行整理,在教师指导下确认各种植物名称,并通过查阅书籍(如:《中国植物志》、《400种中草药野外识别图鉴》)、搜索网络等,来确认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所属科名、种名、作用等。最后学生以Word文档、图片等形式写一份调查报告,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等。

如课题组的学生在调查报告中写到:经过调查,我们知道,西樵山的地理位置在北回归线南,全年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山体多肥沃的火山灰酸性土,并贮有大量潜水,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实践调查中我们发现,从开发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在西樵山上比较适宜种植的观花植物有桃花、杜鹃花。如果能合理规划,形成这些观花植物的一定种植规模,能打造西樵山旅游胜地、成就非凡的都市田园梦想。

3 活动结果评价

活动结果的评价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指标选择的科学与否、评价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次调查的评价是依据个人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分,由小组各成员互评、自评和教师评价三方面综合得分,详见表3。

4 成效与反思

4.1成效

4.1.1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生物学调查活动,对增长学生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开发课程资源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西樵山植物的实践调查活动的尝试,使学生扩大了视野,收获了知识,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毅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4.1.2提升了教师的素质

在准备调查活动时,教师要作精心的设计,科学的安排,还要准备大量的资料。通过与学生一起进行生物调查,教师还能发现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迫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从而教师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

4.2反思

开展生物学调查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有很多难解之疑需要探寻。如:

(1)初中生年纪还很小,知识也不丰富,进行生物学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大打折扣;再有,野外调查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可轻视的。

(2)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课外实践调查活动占去学生很多时间,会不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12.活动与反思 篇十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探讨的主题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学生要明白反射的概念和类型;实践膝跳反射实验, 并掌握要领;经过自主与小组合作学习归纳出反射弧结构。此阶段的学生探知欲强, 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能力, 对神经调节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神经调节完成的生理过程却知之甚少, 因此我在课堂中开展体验式教学。

二、教学活动片段与反思

[教学活动一]亲身实验 感知反射

师:我们通过一起来做《膝跳反射》的实验, 亲身体验反射活动。同学们先自主学习教材101页实验内容, 注意实验的关键步骤。之后, 小组制订实验方案, 各成员轮换进行实验。

生:分组讨论, 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合作完成实验后记录实验现象, 交流操作要领……

师:有没有实验没有成功的同桌?来说说你的实验步骤, 大家分析为什么没有成功?该如何改进?

生1:我的小腿肌肉紧张, 实验没有成功。

生2:我的手掌叩击的部位不对, 第一次没有成功, 但我改正后第二次成功了……

反思:《生物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此段教学活动克服了传统教学直接给出反射的概念、再验证的缺点, 改进为先做实验, 在不断探究中去构建概念。在教师循循善诱, 人人去体验“反射”的过程中, 学生潜在的能力被激发, 勇于实践, 甚至去尝试失败, 相互学习, 互相启发, 在体验中改进了实验方案, 收获了成功。

[教学活动二]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师:我要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合作完成一个新游戏。

生: (踊跃上台参与游戏)

师:请你双手背后。 (教师站在这个同学的后面, 拿出牙签示意给其他同学看, 注意不要让参与者看到, 教师用这根牙签迅速去扎这位同学的手, 这个同学马上缩手, 大叫一声, 其他学生笑)

师: (把牙签示意给他看) 当我用牙签扎他的手的时候, 他有什么反应?

生: (齐) 把手缩回来, 是缩手反射。

师: (边拿出解剖针, 边说) 现在, 我们来做同样的活动, 不同的是我们不用牙签, 而改用解剖针, 我们开始吧。

生: (害怕的表情, 缩手, 不愿意进行)

师:用牙签扎他的手发生缩手反射, 然后他看到解剖针害怕了也发生缩手反射, 两次反射有何异同?

全体学生: (独立思考, 之后讨论交流, 总结得出反射的类型)

反思:虽然人体内的生理活动无法直接看到, 但师生自身都是“活教具”, 能完成反射活动, 这为教学带来很大优势。师生互动创设体验学习的情景, 合作完成“牙签扎手指的缩手反射”和“看到解剖针就害怕”的游戏, 步步引申, 紧紧抓住每位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 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使每一个结论都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 在愉悦的气氛中领悟出了反射的两种类型。

[教学活动三]调动感官 能力拓展

师: (给一些学生品尝酸梅) 什么味道?嘴里分泌唾液了吗?属于哪种反射?

师: (问没有品尝酸梅的学生) 你没有吃酸梅, 只是看他们吃, 是否也分泌唾液了?属于哪种反射?

生:吃酸梅分泌唾液是简单反射, 看别人吃就分泌唾液是复杂反射。

师:大家的这种反射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故事。

生:不约而同地说:“望梅止渴。”……

师: (屏幕展示相关例子, 引导学生分析) “吃”梅止渴—— (学生分析得出) 简单反射;“望”梅止渴—— (学生分析得出) 复杂反射;“谈”梅止渴—— (学生分析得出) 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师:请大家举出不同类型反射的例子。

生:看小说时, 感动得我痛哭流涕。有东西突然从眼前飞过, 我马上闭眼。兔子逃避鹰的追捕。谈虎色变、惊弓之鸟。有人在我身后叫我的名字, 我会扭过头。听到上课铃声, 我马上回教室。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反思:这部分教学调动学生的触觉、味觉、视觉等感官, 在教师系统设计和引导下, 分析“望梅止渴”“吃梅止渴”“谈梅止渴”时, 不是停留在语言讲解上, 而是真的让学生吃梅、望梅、谈梅, 亲身感受反射的发生, 环环相扣, 由浅入深, 将知识进行了自然的过渡和深化, 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强, 课堂气氛活泼。

13.大班连体人活动教案与反思 篇十三

活动设计背景

园里订阅了很多报纸,但没有充分利用它,而且孩子到了中班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老师想让孩子知道大家共同努力,可以做出许多事情,并且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报纸玩游戏,懂得游戏规则;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参加游戏;

3、培养幼儿互相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两人共同努力完成比赛,两人要团结一致不让报纸破

活动准备

废报纸、栅栏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活动准备:听音乐活动身体,重点活动颈部

(2)导入活动:出示报纸引起幼儿兴趣

2、游戏部分

(1)连体游戏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报纸不但可以了解新闻,还可以干什么吗?

幼儿:……

老师:老师把一张完整的报纸左右各剪一个洞请两位幼儿分别把头钻进洞里,即:形成连体人

(2)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

两两幼儿结合,进行游戏

要求:两个人在前进的时候,报纸不能破,配合要默契,并从中找到游戏的技巧

3、比赛游戏“连体人”

(1)通过比赛让幼儿感知只有互相团结,齐心协力才能获取胜利

(2)幼儿分成两组,每组5对,从起点出发中途跨过栏杆,返回起点并且报纸完好无损就是胜利

4、活动结束部分

(1)经验分享:互相介绍是怎么胜利的.

(2)放松全身,自然结束。

延伸: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除了可以钻洞以为还可以怎么做?

教学反思

1、在游戏时,老师指令性的语言,孩子并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游戏时老师要给孩子一个一个找规律。

2、在这节课里,孩子们知道了报纸的多种用途,除了可以看还可以做游戏,增加了生活兴趣。

14.大班区角活动教案与反思 篇十四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年龄段4-5岁,喜欢提问,喜欢解决问题,但不知道团结,想通过这样的区角游戏方式,让幼儿知道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还有幼儿在整理物品上稍有欠缺,不太喜欢整理,想利用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整理物品,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区角,与活动伙伴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并获得成功的情感。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活动,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

3、不乱拿乱放,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体验和伙伴团结解决困难,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在活动过程中不打闹,活动结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动材料。

活动准备

益智区:找瓶盖、迷宫、数圈圈、建构区:建构示意图、各种积木、小瓶子、牛奶盒

美工区:彩纸、皱纹纸、剪刀、胶水、手工纸、水彩笔、蜡笔

语言区:给字找朋友、图书、儿歌的卡片、故事录音、数学区:数字卡片、图形配对、量一量、称一称、比一比、数一数

表演区:小话筒、表演头饰、各种乐器、节奏卡、各种服饰

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实践操作——分享快乐

一、激发兴趣

故事引入,今天我们要去奇幻王国,那里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谁能玩得最好,玩得开心!

二、实践操作

1、幼儿按意愿自选活动区和玩伴。

2、师观察幼儿与投入材料的互动性,加以引导。

3、重点观察:益智区,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寻找答案。

三、分享快乐

1、幼儿说一说,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有没碰到困难?怎么解决的?

2、请幼儿当小老师评一评。你觉得他今天做的好吗?什么地方做的最好?(为什么没做好?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师对孩子的闪光点再次肯定,引发他们再次探索的兴趣。

4、教师带领幼儿排好队,回到自己的班级

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的不足:

1、区角的内容过多,幼儿自选区角游戏反而让幼儿在这种自由的趋势下,让幼儿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很多幼儿都是这个区角玩会那个区角玩会,少数幼儿不知道解决困难,遇到困难闹后幼儿就放弃了游戏,又进入下个游戏。

2、活动前的要求没提到位,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打闹的,有抢玩具的,也有坐着不玩的。

3、教师只是在旁观看幼儿玩让孩子自由玩耍,没有实践的帮助幼儿,和幼儿一起互动,孩子们即使完成了,也没有被老师注意到,导致幼儿兴趣不够浓厚。

今后应完善的地方:

1,区角应减少,分次玩每个区角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不专心,东玩会西玩会

2、活动的要求应在游戏前就应该提出来,并且要抓住重点提,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现象也可以在次提出,让幼儿有规矩的玩区角。

3、教师应该和孩子互动,和幼儿一起做有戏,帮助个别幼儿引导完成,幼儿有完成的很好的就可以立即表扬,让其他幼儿有信息继续完成。

上一篇:瓮安县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下一篇:安全校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