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作文(精选8篇)
1.讲课作文 篇一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实录
薛法根
一
师:有人说了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并且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你相信吗?
生:(纷纷答)相信!
师:没人有疑问吗?
生:(纷纷摇头)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别人已经证明过了的。
生:因为课文中已经有结论了。
师:真的没人有疑问啦?
生:没有!(众笑)
师: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一个问号都没有,真理怎么这么快就诞生了呢?(众大笑)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没有经过质疑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而可能是——
生:歪理。(众大笑)
生:谬论。
师:对啊!所以,你要敢于怀疑这个观点。有疑问吗?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真理一定要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能诞生吗?
生:是不是所有的真理都是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诞生的呢?
师:(高兴地)你们这么想、这么问就迈出了发现真理的第一步!打开课文,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一生朗读)
师:理解吗?
生:(纷纷)理解。
师:有问题吗?
生:(纷纷)没问题。(众笑)
师:看来,你们真是太听话了,都成习惯了,要想有问题都很难。(众大笑)司空见惯理解吗?
生:就是看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生:经常看见的事就习以为常了。
生:见的次数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生: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山。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山。(众笑)
生:我们每天饿了都要吃饭,困了都要睡觉。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是饿了要睡觉,困了要吃饭。(众大笑)
生:白天升起的是太阳,晚上升起的是月亮。
师:一天又过去了。(众笑)从来没有想过这流过去的时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现象都是司空见惯的。你们对“司空见惯”的理解是就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有谁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司空”“见惯”呢?
生:(惊异地)没有!不知道!
师:我们对于熟悉的事物常常失去好奇心、探究欲,也就没有问号了!“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掌管建设工程,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高髻云环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原是一首讽刺官员花天酒地奢侈生活的诗,后来就有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明白了吧?
生:(恍然大悟的样子)哦!
师:不问不知道——
生:一问吓一跳。(众大笑)
师:你吓什么呀?那叫——问了才知道!(众笑)问号才能变成感叹号。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
生:“?”表示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了疑问;“!”表示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发现了真理。
生:“?”表示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表示最终找到的真理。
师: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生:这样说就是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表示,让别人印象深刻。
师:这是你的理解?
生:《课文详解》里看到的。
师:书上写的是别人的理解。你的呢?
生:这样说感觉很新鲜,也很简单。
师:这才是你的理解,你的观点。说得多好啊!新鲜,简单!把一个真理说得那么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让人耳目一新。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语句。
生:(齐读)
师:刚才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是“一百个”真理呢?99个不行吗?101个也不行吗?
生:“一百个”并不是真的是100个问号,而是说很多问号,无数个问号。
生:“一百个”是形容有很多很多问题。
生:“一百个”是说真理的发现过程是很长的,要经过艰苦的探索。
生:“一百个”是指那种不断探索的求真精神。
师:说得都有道理!“一百个”不是实指,而是指真理的发现要经历长期而艰辛的发问、探索的过程。比如“这件事交给我,你放一百个心吧!”是不是一定要正好放一百个心?
生:不是!是指绝对放心的意思。
师:对了!一起读一读这个观点。
生:(齐读课题)
二
师:用什么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请你默读课文,概括一下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生:(认真默读,教师巡视并请一生将概括的事例写在黑板上。)
师: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
生:(读黑板上的概括)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师:你转动一下眼睛让我看看。(众笑)能转动的是你的眼珠啊!(学生快速修改)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快速默读课文,发现相同点。
生:这三个事例都是从生活当中的小事开始的。
师:怎么开始?说清楚些。
生: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
师:这是第一个相同点。
生: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
师:哦,哪里体现他们是有心人呢?
生: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那位奥地利医生是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很善于从小的地方看出大的问题的,是有心人。
师:他们都是“有准备的人”!这是第二个相同点。
生:这三个事例中的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到的。
生: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才找到的真理。
师:分别说说?
生: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波义耳呢,对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次的实验;那位奥地利医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
师:说得清楚明白!这是第三个相同点。
生: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写法是一样的。
师:你从写法上去发现的!请你写到黑板上。这是第四个相同点。同学们再想一想,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相当于我们平时写一件事的——
生:起因,经过,结果。
师:对啊!一般写事情,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些?
生:经过。
师:那么,在这三个事例中呢?
生:起因和结果写得比较具体,经过写得比较简单。
生:每个事例中的经过只写了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师:至于怎么实验?怎么研究的?一个字都没有写。这是为什么呢?
生:(迷茫的样子,师指点题目中的“真理”、“问号”。)
生:为了突出真理是在问号之后诞生的。
生:没有问题就没有结论。
生:问号与真理是因果关系。
生:有这么多的问题才会有这么伟大的结论。
师:对啊!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的诞生!你们刚才没有一个问题,怎么可能发现这个观点是不是一个真理呢?(众笑)如果要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认为应该将哪部分写具体些?
生:经过部分!把怎样反复试验和研究的过程写具体,就能看出功夫下得多深了。
生:不写具体实验的过程,就体现不出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了。
师:同样的事例要证明不同的观点,所侧重的角度就不一样。既然三个事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为什么要写三个,写一个,或者两个不行吗?
生:写一个事例,别人以为那是偶然发生的。
生:一个事例不可信,有两个事例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了。
师:一个是偶然的,两个叫什么?
生:必然!
师:没这么快!(众笑)出现了一个,又出现了一个„„
生:无独有偶!
师:对啦!只有一个事例那叫“孤证”!三个事例不是多余的吗?
生:俗话说“事不过三”,有三个了那肯定是真的了,不会再是假的了。(掌声)
师: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这样的说法,也是人们普遍的看法。中国人证明观点要用中国人的办法!(众大笑)作者说完三个事例觉得还不够,又作了一个总结。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生:坚持不懈的人。
生:追根求源的人。
生:锲而不舍的人。
师: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生:洗澡水的漩涡、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是发现;石蕊试纸是发明。
师: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
生:发现的东西本来就有的,发明的东西本来是没有的。
生:发明是创造了新的东西。
师:对啊!发明是一种创造,而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一起读一读这个语句。
生:(齐读)
三
师:经过事例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你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后,一生读倒数第二自然段)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师: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难不难?
生:不难!
师:何以见得?
生:“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说明要发现真理并不像我们说的那么难。
生:只要„„就,这个句子也说明发现这里其实不太难。
师:并不难!(板书)往下读!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师: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
生:不容易。因为这里说“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
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
生:“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
师:你是这样的人吗?
生:有一点。(众笑)
师: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要恭喜你,你离发现真理不远啦!(众笑)发现真理并不易!(板书)
师:(指着板书)你发现什么了?
生:这两段话的意思是矛盾的,一段说发现这里并不难,一段说发现真理并不易。
师: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他想干什么呀?
生:不知道!
师:我知道你会说不知道。(众大笑)一般人都认为科学发现是科学家历经千辛万苦的结果,是望尘莫及、敬而远之的。但是作者说其实科学发现并不难,你听了会——
生:(接话)觉得自己也能发现真理。
生:觉得真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
师:说并不难,就会增强我们探索真理的信心!让我们充满激情地加入科学探索的行列。可是,正当我们满怀豪情的时候,他又说,科学发现并不易,让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会盲目和冲动。科学发现并不难,也不易,这就是辩证地看问题,这本身也是一个真理!(众笑)一起读一读这个结论吧!
生:(齐读)
师: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了一个观点——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再用的三个事例——
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师:证明科学发现需要——
生: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师:最后告诉我们,科学发现中的“偶然机遇”属于那些——
生:有准备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师:观点、事例、结论,这是一篇简单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阅读这样的议论文就是要把握“观点、事例、结论”这三个要点。敢于怀疑,善于发问,勇于探索,才能最终发现真理。陶行知先生说:真理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一百个问号,最重要的是——
生:第一个问号!
师:这是不是一个真理呢?有待你课后去用事实来证明!
【下课】
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后感
薛法根
我一直主张阅读教学有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如此,一篇课文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要教的东西就很有限。课堂教学就要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那些具有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上,而滤去那些正确的废话。课前,我常常会翻阅学生的教科书,查看学生的预习状况。这一次,我发现许多孩子将词语的意思,语段的含义,乃至文章的结构、写法等都一一作了标注。细问才知道,孩子们手头都有一本《课文详解》,内容之详尽较之教师用的《教学参考》,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学生与教师拥有同样多的信息,教师能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那应该是教师的智慧,从文本中看到学生看不到却很重要的东西。《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初次教学议论文,必然要涉及所谓论点、论据、结论等常识,而学生已经通过课外资料读懂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努力让学生熟悉的文本变得陌生起来,在学生自以为读懂的地方读出新鲜的东西来,从而带领学生进入议论文阅读的新视界。于是,我在课堂上有了下面的四问:
一问:你信吗?
对于课题的含义,学生早已领会。但是读完课题,我问学生:你信这是一个真理吗?学生都说“相信”;再问,学生还是说“相信”。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信”,而不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我们的学生往往以为教材中、课文中所写的都是正确的知识,是应该学习的,从来少有怀疑和追问。这样的教育培养的是顺从、听话的“良民”,而不是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公民”,也与本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想背离。如果我们的学生读了这篇课文,学生只是懂了这样一个“真理”,却未能产生一个怀疑的问题,未能作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学就离真正的教育“真理”越来越远,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或者是一种悲哀。在课尾,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待证的“真理”:一百个问号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问!这是一个需要学生用事实来论证的判断。教学,不是将学生心中所有的“?”变成了“!”,而是要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找到自己的“!”。我想,这才是需要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相对于理解和接受科学知识来说,怀疑、求证的科学精神,似乎更为重要!
二问:你了解吗?
学生凭借课外资料,已经大体上理解了文中词句的意思。当讲到“司空见惯”这个词语的时候,学生很熟练地说出了词语的意思:“见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 然而,学生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词语,特别是耳熟能详的成语的出典,未必就有追根求源的深入学习。如果我们的教学停留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必然失去教学的魅力。我问学生:“你了解这个成语的来历吗?”学生从未想过一个成语还有好什么来历,所以凝神静听。我联系刘禹锡所作的诗句,给学生讲述了“司空见惯”的故事,既丰富了学生的见识,又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培植学生刨根问底的学习品质。而这,比理解词句的意思显得更有意义。
当然,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对文本的相关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研究,要下“诗外的功夫”。对于语文知识,学生可以处在“语感”的层面,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教师必须超越这个层面,达到“语识”的层面,将那些学生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借助科学的概念、原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对文本的解读有了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才可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而不致于捉襟见肘,甚至黔驴技穷。
三问:你比较过吗?
对于文中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一读就懂。然而,却缺少深层次的比较研究,难以发现作为议论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记叙文所写事件的差异,也难以发现因不同的观点而选择不同的重点等,这些议论文选材和表达的特点,是需要教师特别的指导、讲述,学生才会关注。不教,就很容易从文字表面滑过去。教学中,我提了一连串的问题: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最重要的过程为何只写了一句话?为什么要用三个事例?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将阅读的重点从关注事例的内容上转移到关注事例的内容与表达上,进而关注事例的表达效果和意图上。从中,学生就发现了不同的文体在叙事时的差异,发现了不同的论点在引用事例时的详略。
议论文阅读是一种理解性阅读,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对文中的事例、表述作出自己的理解,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间接,这有别于散文等感受性阅读。什么文体的文章就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阅读,如果错位,就会陷入阅读的困境。试想,用体验、感受的方法去阅读议论文,那就会让学生找不到阅读的方向。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和方式,才能让学生越读越聪明。
四问:你这样想过吗?
文章最后的结论写了两段话,粗粗看来,也没觉得什么。但细细推敲,就发现大有文章:前一段说科学发现并不难,后一段却说科学发现并不易。文章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味着科学发现是不容易的,结尾为什么却说是并不难呢?这就有了矛盾。而发现这样的矛盾,就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独特的理解力,必须从更加抽象的视角来看这两段话,仅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是很难有所发现的。教师不这样想,学生自然就不会这样去思考。只有教师从这样的视角去思考,学生才可能获得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阅读方式。科学发现并不难,是激发人们探究科学真理的勇气与信心;科学发现并不易,是告诉人们探究科学要有准备的头脑,要独立思考,要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其实,这并不矛盾,是一种辩证法。如此教学,学生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阅读就能进入一种赏心悦目的境界。
会不会这样想?能不能这样想?取决于教师的阅读智慧和教学智慧。说到底,教育是以智慧启迪智慧。智慧的语文教师才能创造出慢智慧的语文课堂,才能教出更加智慧的学生。磨砺我们教师自己的智慧,才能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2.讲课作文 篇二
一、比对——让开头“不可复制”
在作文评讲课上,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时,应该在文章结构的设置方面多下点工夫,一篇文章的开头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开头写得好,思路才会顺畅,语言才会像泉水一样流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文章的开头是很不容易写好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小学生写作文更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的语言积累有限,经常不知道该怎样开头。但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模仿了其他优秀作文的开头。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以《有趣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写出了类似的话。如:“金色的童年似一片星空,件件往事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把星空点缀成快乐的海洋,最大最亮的星星里藏着一件童年的趣事,让我摘下这一颗,与你同享。”“童年时代的那一件件事,将岁月的长廊渐渐填满,犹如一只只贝壳、一束束阳光、一簇簇浪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而那记忆长河上的一叶扁舟,又载我驶向三年前的那件趣事。”
一篇作文,多次出现了类似的开头,说明这些开头并不是学生自己的话语,很明显有套用其他文章优美开头的嫌疑。这些开头不仅可以用在这篇作文里,还可以用在其他写事的文章中,这样的习作就失去了意义。不是说不可以套用这样的开头,而是在写作初期,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动脑筋写出富有自己个性特点的开头来。
每一篇作文都要有个性意识,作为教师不应该任凭上述情况“滋生蔓延”。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些相似的开头一一呈现,让学生打分。在学生发现这些片段有些雷同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好的开头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接着教师可以列举其他学生写得比较独特的开头。如:“今天真是太倒霉了,一会儿被老师批评,一会儿文具找不到……”“小时候,我特别馋,只要看到好吃的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劲地往嘴里塞。哪里晓得,因为馋,竟出了一次小洋相。”虽然这些开头不如套用的开头精彩,可是这些开头是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这样的开头才更有价值。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事应该有不同的开头。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开头应该是不可复制的。“好的开头是不可复制的”,就是强调文字之于文章的独特性、意义的唯一性。说到底,就是强调作文是自己的言说。凭借“复制”“粘贴”来完成一篇篇自己的作文,不应该是学生从学校获得的“写作能力”。模仿、借鉴别人的优美开头,不假思索地滥用会阻碍学生个人话语体系的充分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欣赏——表达因真话闪光
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该蹲下身来看,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在写作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得到教师的鼓励,才会有写作的兴趣,每位教师都应该深谙此道。
有一位老师的评讲课,前20分钟就是用来欣赏学生的精彩言说,尤其欣赏学生极具个性的表达。这种做法很独特,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是被欣赏到的学生变多了,一堂课就有10位以上的学生都被表扬了;其次,介绍语句费时少,教师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简明扼要的点评。如学生写道:“窗外传来阵阵笑声,伙伴们都在楼下疯玩,我只能在家里守着,守着那满桌的作业。”这位老师点评道:“好的表达不仅是表达意思,而且还要让人咀嚼出味道。有的时候文章的精彩不是因为你写了多少优美的词句,而是因为你写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从此,学生们学会了欣赏自己身边伙伴们写的精彩语句。如果写每一篇作文都只求出彩,胡编乱造,引经据典,那这种文章只能说写得很“成功”,并不能说明写得很有个性。因此,教师应先鼓励学生在写作文时讲真话。
学生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话语就像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花儿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只要教师始终坚守“欣赏个性表达”,从如何写的角度给学生指点迷津,就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欣赏”,表面上是肯定语言的精彩,深层次则是对学生写“真话”的赞许,是对学生语言创新的嘉奖。因为源自童心、发自真心,也因为不拘一格,所以,这种欣赏轻松自如,深入人心。而学生永葆童心就可能不断地创造出“那只老鼠撞到墙上,一下子不省‘鼠’事了”这样令人想不到的语言。
三、挑刺——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让每个学生的私人话语体系自由生长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原有的私人话语体系进行改良、发展和创新,逐渐孕育出走向成熟的个性化语言以及个性表达。这种孕育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发挥主导作用。如纠偏,组织学生阅读、会话,“促使私人话语体系和阅读话语体系、公共话语体系的交叉、渗透、活化、融合”。
在作文评讲课上,教师要善于“挑刺”——对学生不够规范的表达要及时指出,予以纠正。如有的学生写道:“我们都傻了眼,老师居然还没有来。但是,经过了上次的经历——抄单词,所以,我们汲取了教训,一直耐心地等着英语老师来……”这句话中多了“但是”和“所以”,应该去掉。再如:“如果我当初好好学习围棋,那么我就可以在围棋比赛中升级了,因为‘敌人’用的是基础知识中的‘三连星’阵术,只要,只要,只要,我……唉!”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文中的话应该去掉第二个“我”。
我以为这些小问题一是关乎学生学习语言的态度,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二是讲评要有效,就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共性语病。如滥用关联词与“我”的情况在很多学生身上都存在,但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表达上的这些语病一旦继续下去,那是很可怕的事情。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的学生向你报告:“因为小明生病了,所以他不来上学了。”你有何感想?而儿童口语中的“我爸爸、我妈妈、我爷爷……”经常出现在作文中,这种强调没有意义。这些语病学生很难发现,只有教师讲了,学生才能领悟。
去掉那些累赘,语言就简练多了。曾经有人问米开朗基罗:“为什么你的雕塑这么美丽?”他回答道:“我只是把石头多余的部分去掉而已。”雕塑艺术这样,语言艺术亦然。
3.一次作文评讲课的课堂实录 篇三
师:多数同学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写什么是同情,为什么要同情等等,都写得很好。到后半部分出现了下面这样的论述情况,大家讨论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
一、 同情要看对什么人,对坏人不能讲同情,对敌人怜悯就是对人民残忍。
二、 弱者才需要同情,同情并不能真正帮助别人,反而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和自立。
三、 光是同情不能解决问题,应该有实际行动,行动比同情更重要。
生:我觉得这几点都讲得很好啊。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师:如果孤立地看这几点,的确没有什么问题,这些道理也都讲得通,它们也几乎成为我们的共识。现在,我们把它们放到文章中去,结合文章的中心和议论文写作的要求,具体分析一下。当然,我不是说一定不能这样写。我们可以跳出这次作文本身,联系社会现实,更广泛地讨论“同情”这个话题,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同时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生:以上三点都是对“同情”的不同程度上的否定。如果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有一颗同情心”之类,那么行文到后半部分,说光有同情没有用,还要有实际行动,或者说有些人是不需要同情的,有些人是不应该同情的等等,这样写就偏离中心了。甚至像前面讲到的情况那样,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
师:有道理。我们反复强调,议论文要围绕中心展开论述,中心论点要一以贯之。
生:我不明白。我先讲我们要有同情心,再讲同情也是有尺度和分寸的,要看对象和情况,不能滥施同情,最后讲同情心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有实际行动。这样写怎么就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我是在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呀。
生:是啊,我也觉得这样写比较全面,还表现出辩证的观点,没有把话说绝对,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
生:正反论证应该怎样理解?如果我们说对弱者需要同情,强者不需要同情,或者说应该同情好人,不应该同情坏人,这是不是正反论证?
生:我们谈的是“同情”这个话题,还是“我们要有同情心”这个中心论点?
生:对,如果是“同情”这个话题,上面的写法当然可以,如果是围绕“我们要有同情心”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上面的写法的确有偏离中心甚至无意中削弱中心的问题。
生:就是谈“同情”这个话题,作为一篇议论文来说,你还是要有一个中心论点。因为“同情”本身不是中心论点?
师:对,中心论点应该是在某一个问题上你的观点、态度、意见是什么。比如在“同情”这个问题上,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当然,你可以说“我们每人都应该具有同情心”,也可以说“同情心比实际行动更重要”或“实际行动比同情心更重要”,还可以说“同情要注意尺度,要分清对象”,但你一旦选定了什么作为你的中心观点,那就应该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论述时可以用正反论证,但这儿的“正反”应该是同一个观点的正反两面,而不是两个不同的观点。
比如说,你的中心论点是“要有同情心”,正面论述是“同情心”的作用和好处,反面论述是缺乏同情心的害处,这样,反面论述还是为正面论述服务,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观点。如果你一方面讲要有同情心,接着又说不能滥施同情心,甚至说同情心并不重要,那不是一步步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吗?前面搭台,后面又自己拆台。这样的文章看上去讲了很多,孤立地看似乎也有道理,但放在一起,互相矛盾,互相抵消,最后等于什么也没有讲。所以我们特别声明: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就行了。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问题都想讲,最后是蜻蜓点水,什么问题也没有说充分说透彻。
生:我还是不明白。我一方面写要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又说不要滥施同情心,这怎么互相矛盾呢?这不正是辩证地看问题吗?
师:什么是同情心?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大致来说,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当我们看到或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痛苦不安的感情。这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很重要也很宝贵的人道主义感情,它能多少克服人的自私和冷漠,使人和人的关系趋向于和谐和亲密。这种认为人和人是同胞,应该互相关心和体恤的感情在有些人身上表现得强烈和丰富,在另一些人身上显得很微弱甚至丧失殆尽。为什么要有同情心?为什么要努力培养和珍惜同情心?我想引用摩耳的一段话,他说:“凡人都是同胞。我们都来自相同的生命的源泉,我们都同样的易感受苦痛,同样的有弱点,走入同样的最后命运。我们应当互相挽着手,我们应当结伴。现在的世界是一灰色的世界,我们就算不互相为难,也还有不少的忧虑——如饥饿、火灾、地震、风浪、疾病、死亡等等。我们应当互相信托,互相亲爱,互相同情和扶助,忍耐和宽恕。”面对同情心日渐丧失的现实,——这当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欠缺,文化传统和现实体制的弊端等等,我们不是呼吁和鼓励,而是大讲不要滥施同情甚至扬言要拒绝同情,这至少是无的放失。就“滥施同情”这个说法本身来看,也是经不住推敲的。什么叫“滥施同情”?是不是说,同情要有尺度,要分清对象?我在同情之前,还要先了解“对象”的有关背景资料,然后决定要不要同情、同情到什么程度,这样“精打细算”的同情不是太麻烦了吗?当我看到一个人从楼上摔下来,满身是血,伏在地上痛苦地呻吟,我自然会产生一种怜悯之情,无论他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少先队员在帮邻居奶奶擦窗户时不小心摔下来的,还是一个小偷在行窃时被主人发现慌不择路夺窗而逃而摔下来的。就算我知道了这些情况,我还是会同情后者,因为这个小偷可能是一个下岗工人在遭遇了巨大的物质贫困和心灵折磨之后的第一次笨拙的铤而走险。再进一步讲,就算是一个恶棍吧,一个危害社会的渣滓,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当他被押赴刑场之际,我尽管深知他罪有应得,但还是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人生道路呢?这种同情当然不会促使我去劫法场,也不会赞成那个被生活所迫的人去偷窃,这跟同情是两回事,这是起码的是非观念。人的堕落是可憎的,这是是非观,也是可怜的,这是基于对人的处境的理解而产生的情感认同。这两者是可以并存的。
生:我听得似懂非懂。刚才说到“同情心”与“实际行动”谁更重要的问题,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
师:“同情心”和“实际行动”谁更重要?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其实很难在这两者之间比较出谁更重要,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范畴。前者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者说思想意识,后者是一种客观行为,它们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有些行为是由同情心激发的,这种行为就是真诚的;有些行为却是出于其他动机和目的,比如说看望、慰问、捐助等行为可能是出于显示一种关心的姿态、沽名钓誉、炫耀、广告宣传等等,而同情倒是次要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同情。我为什么不太赞成“实际行动比同情心更重要”这个说法?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做出“实际行为”的能力和资本,这就给一些人用“行为”把自己打扮成富有同情心和亲和力的样子的机会,而让另一些人羞于表现自己的同情心,从而逐渐丧失同情心。具体例子我就不再举了。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深入分析下去,会有很多话说。这是一种功夫,我们要努力锻炼这种分析说理的功夫。我再强调一次,写议论文,要围绕一个中心论题深入挖掘分析,不要动不动就转移话题。有些同学对辩证法的理解恐怕过于简单和庸俗了,以为,这也说说那也说说,正过来说说再倒过去说说,就辩证了,就全面了,就无懈可击了,这其实是一种两头讨好的滑头主义,是各打五十大板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观点,并把它坚持下去。
生:我在写“要有同情心”时,写了什么是同情心、为什么要有同情心之后,感觉到没什么话说了。于是就想啊,想啊,很自然地就想到对什么人要讲同情,什么人不能讲同情,想到同情不能取代法律,想到光有同情不行,还要有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口头上的同情往往是廉价的,还想到同情不等于施舍,要尊重对方的人格等等。于是就赶紧写,写着写着,终于有了800字了。
师:你的描述很生动,这是有真实感受的,而且,的确代表了大多数中学生写议论文时的真实状况,也揭示出了中学生写议论文的普遍困境。
生:是的,议论文文说来说去就是这么点道理,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什么“有志者事竟成”啊,什么“自信是成功的阶梯”啊,什么“勿以善小而不为”啊,什么“做人要讲诚信”啊,什么“助人是快乐之本”啊,什么“坚韧——我追求的品质”啊,等等等等,这些道理都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拿来叫我们写议论文,实在不知道怎样展开论述,只能东拉西扯,把与中心论点有关无关的问题都拿来说说,凑足字数就算了事。
生:是啊,议论文说难写,还真难写,说好写也好写。主要是没有能力把问题深入下去,写着写着就没话说了,只好转入与此有关的另一个问题上去说几句,我有时也觉得论题不统一,这也说说,那也说说,然后罗列一些事例,如果想到什么名言警句也赶紧用上。有时自己觉得这样写真没意思。
4.老师讲课的作文 篇四
他是有包公一样的肤色,张飞一样的气质,李白一样的豪放。土家人嘛,自然有着浓厚的土家气息,比如:粗犷、豪放。
听吴老师讲课自然也就有了土家人返璞归真的味道。
那是一次有关物质分离的方法的课。只见他提着一篮子实验器材,耸着肩,两臂微曲,又带着“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感顿时上升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也集中在那篮子里了。再看看吴老师,这时又是微挑的眉毛,嘴角上扬,那就像魔鬼的蔑笑。可是,画风突然一转,“同学们先自行预习一下。”然后,只见他将粉笔盒挪到桌子边,又从篮子中拿出一根长管子,轻放在抹布上,然后又拿出一个漏斗状的带活塞的仪器,轻放在长管子旁边,接着,用湿抹布擦了一遍桌子,将课本和教案整齐的摆放在一边,当然还少不了一杯润喉茶。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过了一会儿,正式上课了。他先简单地叙述了一遍实验原理及内容,又详细讲解了实验步骤以及各种这样的细节。整个过程都十分顺畅,仿佛这堂课昨天也上过一样。可是部分同学仍是觉得较乏味,然后思绪就快要去到周公那里了。当然,吴老师是不会放走学生去见周公的。于是,他开始了实验的重头戏。他拿起了讲台上的那根长管子,笑眯眯地问到:“大家知道它的名称吗?”熟悉了实验步骤的我们异口同声地答到:“冷凝管!”正当我们得意之时,他突然拉下脸来,表情十分严肃,大喝一声:“错!这是一根破了的冷凝管!”一头雾水的我们又给逗笑了。然后,他搞怪地眨了眨小眼睛,微微吐下舌头。搞怪归搞怪,活跃气氛后,我们的精力高度集中,于是吴老师趁热打铁一股劲儿地将实验给我们做了一遍,又不停地强调了各个细节。
5.老师讲课的作文 篇五
做树叶画前,我望着手中这金色的“蝴蝶”,想着该把它变成什么样呢,正当我在低头沉思时,我听到了许老师在一字一句的对我们讲着该怎样去写这篇作文,我的心中突然拥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做许老师,我立刻把这个方法讲给我的搭档听。他也觉得我这个点子十分的妙。
随着许老师的一声令下,同学们都开始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树叶画。
我和搭档分好了工,我剪许老师的上半身(不包括眼睛、嘴巴和手),他剪许老师的下半身。
剪头时,虽然我竭尽全力的想把许老师的头给剪得好看一点,可没想到的是,那顽皮的剪刀很不听我的话,每当我要让他剪下去时,它却又剪到另一个地方去了,让我把许老师的头给剪得十分的丑,但经过数次修剪,我终于把许老师的头部给剪好了,也好看一点了。可当我想继续剪许老师身子时,却发现搭档已经把许老师身体所有部分(除了头)给神速的剪好了,可样子嘛,大家当然也知道了。
最后我们把许老师的各个部分给粘到画纸上之后,我们的大作就做好了,我们把这副画起名为《讲课许老师》。
6.讲课作文500字 篇六
老师还是先让我们自我介绍,接着玩了“两张纸条”和“成语接龙”两个小游戏,我们惊讶地发现,经历了前三堂课的训练,大家的演讲实力突飞猛进,做的动作更自然,语言表达更准确,上台也不像原来那么怯场了。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它能够使别人清晰地知道你对他表达的真正涵义,让别人信服,也能够化敌为友,甚至还能阻止一场战争的发生。
随后,老师教会我们快速记住别人名字的小诀窍,可以将名字组成一个好记忆的词,比如,我叫王天奇,别人可以用“天降奇才”来记住,或者通过熟悉的人名延伸记住陌生人的名字。老师说,让别人记住我们的名字,或者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别人的名字,有利于我们交到好朋友。
最后,老师又让我们以“早上、中午、晚上”、“平时、周末、节假日”、“以前、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方案,来描述我们父母的情况。等我们练习好后,老师把我们的父母请进来,听我们现场演讲,感受我们的进步。其实通过这几次的演讲课,我觉得受益多多,不仅增强了自信,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胆识,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7.讲演与讲课 篇七
先说件小事。
我50岁那年元旦,教育局机关要开联欢晚会,这种会实质上就是“难忘今宵”,最忌的是大家都接着来几句,但领导的新年致辞还是应该有的,否则就不成章法了。哪知司仪话音未落,局长说我的话就免了,现在大家鼓掌欢迎秋石老师来个即兴演讲!掌声夹着喊叫,我一下被推进云中雾里,额上几乎出汗了。人虽不得不慢慢地站了起来,脑子里却一片空白。掌声已经尘埃落定,几十双眼睛聚焦在我脸上,我无奈地笑笑说,大家再鼓鼓掌吧,越长越好。笑声掌声又起,几乎只有一分钟的思考时间,讲什么?既是元旦晚会,就得与年相关;怎么讲?只有扣住年龄,从教师天职说开。构思基本定位了,掌声还在响,我举手示意大家停下。我开讲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祝贺大家又添一岁。也祝贺自己50了。古时有个老头子说:“人见白头疹,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未到白头死。”(哄堂大笑,夹着唏嘘)。别哄,听我阐释,这老头确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话不好听,但有好的一面,别怕白头。我的头发也白了,(大家又笑,我的发非但未白,且黑得可爱)但我不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生命价值不在长短。我50年赶海,虽未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但我望见了海阔天空,还在海边拾到了几只很小的贝壳;我50年攀登,虽未能“登山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知道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经历了不堪回首的人生坎坷,但我不怨境遇不如人,知不如我者尚众;我坚持着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出了十数本书,学问不言我胜于人,知胜于我者太多!50年了,我才尝到盐是咸的,醋是酸的,汗是又咸又苦又涩的……(掌声四起)
谢谢掌声,这说明大家听到了一个老教师的心声。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是告诫我们浮生若梦,我想生命难由己,长也罢短也罢,活得充实为好;成也罢败也罢,一生无愧为上。三十而立,在座的30岁的诸位,要问问自己立未立;四十而不惑,在座的40岁的诸位,要问问自己有惑无惑:五十而知天命,50岁的我却远远不知天命。我的痛辙,是诸位的镜鉴啊!
莫道“难忘今宵”,幸福时代,夜夜良宵。最后送大家几句话——酒要喝,不要醉;舞要跳,不要累。记住,明天有课,不要谈恋爱鸡叫不睡!
可惜那天我被大家灌醉了,欣慰的是我的赠言被广为传讲。
有人说教师天天都在演讲,这话听似正确,但不准确。如果评某人课教得极似演讲,可能是指讲得很精彩,也可能是很糟糕,因为讲课又不等于演讲。 所以我在讲课之余学习演讲,就是想汲取演讲的营养作用于教学。这里以一次写作课为例。
淮南煤矿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基地之一,我工作的区又是淮南厂矿云集的基地中之基地,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老区再图崛起、再铸辉煌是必然之势。区委、区政府很快推出了一个“3341工程”每个数字都代表着一项大举措,印发了大量宣传资料, 通过各种媒体营造社会舆论。我当时想,宣传到了实质性阶段,必有一次演讲活动,便把学生以往学过的《最后一次演讲》拿来重讲一遍,紧接着又让学生每人写了一篇演讲稿。哪知作文一收上来,我看看笑了,这真堪谓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全是宣传材料的抄摘拼凑,次序颠倒而已,我没有评讲,有意放下了。
未出所料,不久一个大型演讲比赛开始了。全区所有部门都有代表参加角逐,一千多人的大剧场济济一堂,我把全班学生都带去了,只好挤在后面的过道里,结果我的演讲得了一等奖,同学们举着毛毯和鸭绒被,凯旋而归。
回到学校,再开始评学生写的演讲稿了。怎么评?比较鉴别。依据演讲会上的实际感受,进行研讨,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讲讲那天听的哪些稿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人讲得好,好在哪里,再各人针对自己的“大作”,比较鉴别,哪里还要一一点破呢?水到渠成。
最后讨论我的演讲。同学们把我在演讲中获得几次掌声,哪次掌声最响时间最长都记下了。就从掌声说起吧。我问学生,我往台上走时,还没上台,为什么掌声就起了?学生说那是因为您是作家,又会写又会讲。只有一个学生说20多人讲的虽各有千秋,但基本大同小异,听够了,您在最后,终于快结束了。我说最主要一条没讲到,我在这个区工作十几年,大家都知道我是桐城人,一口土掉渣的桐城腔,大家鼓掌是看我上去出洋相的。我能获奖说明演讲不是以口音为唯一因素的。
当我的演讲题《3341号列车从淮南谢区出发了!》一出口,又迎来一片掌声,为什么?这说明命题很重要,命这个题时我有几点考虑:标题一出,立即产生动感画面,赋数字以实体,先声夺人;以“列车”喻“工程”,以“出发”喻“启动”,化抽象以形象,立在眼前,触手可及;用一个介词“从”字组成介词短语,突出强调“淮南谢区”。
题命好了,宗旨就出来了,中心也才有依附。
开篇几句很重要,即所谓“凤头”,要开门见山,直接上题。我是这样开头的——“近一个月来,谢区几十万人的心上大潮拍荡,到处锣鼓喧天,奔走相告,‘3341工程就要启动了!’一个老教师热泪盈眶地说,同学们,你们赶上了,大家盼到了,我老头子等到了……”虽是几句话,但点明了工程启动为民心所向,众心所归。
开头又要考虑能紧扣下文,为下文开启“鸣锣开道”——“今天,此时此际,我不知在座的各位有何感慨?自从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以后,我们除了感叹、羡慕、焦虑之外,可曾想过我们也该起步了,也应该腾飞了!一个伟人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尤在今天,你落后了,连爹也不亲娘也不认了!同在一个淮南市,我们听到的热潮冷讽还少吗?说白鸽子从我谢区飞过就变成灰鸽子。多少人以调出谢区为荣,多少人以搬出谢区为乐……”
这一节意在引起人们面对严峻现实,唤醒思考,产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下面进入演讲的核心,即所谓“豹肚”部分,要厚实丰满。我从两大方面来写,先写大楚版土,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人们的血管中流淌着先人的智慧与勇敢;再写地区几十年煤炭生产,映红中国半壁江山的辉煌曾经。最后,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来突出强调工程启动的条件、基础、时机……
这一段演讲之所以引来最热烈、最长久的掌声,原因就在紧扣主题,联系实际,就题论事,就事言情,就情延伸,因而调动了情绪,激发了情感。
最后用几个排比段来畅想未来,即谓“豹尾”——
到那时,商厦林立,商贾云集,楼上楼下火照火,车来车往人看人:
到那时,一切远离了污染,天蓝了,水清了,云白了,空气甜了;
到那时,大道畅通,穿经织纬,卧云窟上,云蒸霞蔚,姊妹泉上,流水叮咚。
今天,无树不怨鸟飞走;明天,有林何愁凤还巢!
同学们,我的演讲结束后你们看到了,前排的领导全站起来转过身向着观众,高高举起手带动全场热烈鼓掌,这也并非说明我写得好,讲得好,参赛的许多稿子写得都不错,可以说每个参赛者的口语条件都比我好。如果要总结,有几条可取:
一、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你们的讲稿中也有激情,也有兴奋,但你们来自各市各县,对这一方热土缺少真情实感。
二、写讲稿要重素材,无粉不成粑,无柴煮不熟饭。
三、演讲绝不是只靠口吐莲花,舌绽春蕾就能成功的,要有各方面的素养,要以真情才能唤起真情。
有人说教师除了参赛,真正演讲机会不多,我并不这样认为,什么是演讲?我不认同有些辞书上解释的是“对某一问题向观众发表长篇系统的讲话。”正如教书,是一种职业的泛指,没有规定教就非教一课、教一本书。“传道、授业、解惑”有时就是几句话乃至一句话、一个字。讲演就是演释主旨,讲清了就好,讲明白就是目的,何论长短。因此,我就是抓住每一个演讲机会,进行学习和锻炼的。
一次去市里参加一个座谈会,台上坐着市里五大班子领导,下面全是市、区的教育系统领导及省、市重点中学的校长,我等平头百姓,真是凤毛麟角,那是什么会,我至今未搞清楚。而那一天的发言,又是空前的热烈,发言人等话筒的心急不可耐,又多是照本宣科,按讲稿向领导汇报学校辉煌业绩。我心释然了,等着喝酒吧,没有我的事了。哪知每讲完一个,坐在我左边的我区局长就戳我一下,该准备讲了。我讲什么?不是电话通知了么?我没听清楚,那也得讲。我俩在下面窃窃私语。哪知该我倒霉,坐在局长左边的一位抢到了话筒,他刚翻到最后一页,我们局长的手就伸过去了,话筒终于落到我的嘴边——各位领导,大家看见了,话筒是荚局长抢过来的,话却让我讲,今天是领导汇报政绩,我坐在这里都有点不伦不类之感,既代表不了区也代表不了学校,但讲完一个,荚局长就在下面拧我的腿,恭敬莫于从命了(全场大笑)。
坦白说,这一次我想“见缝插针”,训练一次演讲确实不易。绝不能离开大会主旨,南辕北辙,此其一:也不能离开基调,独辟蹊径,此其二:宁缺勿滥,要讲就得体现一个区的水准,此其三。——各位领导,如果不是大会的刻意安排,便是一种天然巧合。前边全是官声,下面也听听民意。淮南教育,一遍辉煌,那只能代表昨天,放眼未来,任重道远。我在桐城教了20年书,在淮南又教了10年,我将两地教育作个参照,讲几点意见,以供镜鉴。
我的演讲大约5分钟,从两地的师生素质与办学条件、普教与职教、重点与一般中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直抒己见,重点阐述了不能只抓重点而忽视一般中学。我提出一个公式,A+B=C,A代表重点,B代表一般,C值大小,取决于对B的重视程度,因为A的扩张系数已经几乎到了极限,而B却潜能无限。
我的演讲还算可以,我讲完后新上任分管教育的市委副书记还下来看了我,表示谢意。演讲5分钟竟赢得了7次掌声。
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了,一所中学的高三理科班语文教师住院了,请我去兼课,我没答应,不要多说,大家最清楚这种课不好接,不能接。第二天我去正常上课,校长见到我说你今天上午那边还有课吧?我惊诧了,不是已经谢绝了么?你又喝多了吧,人家课表和教科书都带回去了。我慌忙跑回家一看,塑料袋就在桌上。上完第一节课我就匆匆上了车,这一节不能讲正课是肯定的。我没有备课,诚然该上《屈原列传》,这课我教了多遍,要讲不难,但素有习惯,教100遍决不只备99次课。这一课怎么利用?高三惜时如金,既来了就得对学生负责,一分钱当两分钱用,糊涂上阵就开枪,必败无疑,做到知己知彼,又绝无时间的可能。探个虚实,做到心中有数,必不可少,好不容易把这一课的教案打成了腹稿,我下车了。
哪知一进课堂,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把我“巧妙”的开头构思彻底冲垮了,我站上讲台笑笑说——可惜呀,大家这么热烈的掌声,我觉得鼓得有点廉价、有点糊涂、有点悲哀啊(全堂笑声起)。
一、可能是老师病了,已经两周没上语文课了焦渴难耐,来了一个吹竽的,你们知他能吹响么?二、也许听到介绍来的是位名师,是位作家,你们听过我讲的课,看过我写的书么?去年过年我就买过两只塑料猪耳朵,烧掉一炉火也没煮烂,世之为欺者不寡啊!……
哄堂大笑,有人竟边笑边拍桌子。我很开心,高三学生太苦太累,难得这样开怀捧腹大笑一场,让蜷缩了很久的心舒展开来。
实践证明,我这几句“见异思迁”的开场演说效果不错,给学生一个悬念,要认真听我的课,以求鉴别是不是“滥竽”,给自己一种压力,力争不是“塑料猪耳朵”。
我由高级教师晋升特级教师前要上一节考评课,下午抓阄定的课,次日晨就要赶到50里外去上第一节课。其时我刚调到教委教研室,手上连教材也没有。说心理话,教案我不急,这一课我教过多遍,再者这种课没有实质性意义,几十年书都没教好,这一节课“出人头地”、“一鸣惊人”那是笑话。我倒是考虑了两点,既然去教就是45分钟,要对学生负责:二是这一节课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要导入、开启,开头一旦稍稍偏离轨道,后边车就不知开到哪里去了,所以我头天晚上便开始精心设计演讲开头,力争做到引人入胜。写了一个自己较为满意的设计草案。
一进课堂,高二的学生,一个个正襟危坐,噤若寒蝉,让人气都吐不出来,这能上课?!看来我准备的演讲稿不能用了,只得另辟蹊径。
——同学们:
你们真是守纪律楷模啊,天天上课都这样如临大阵?松弛点吧!
不就是后边坐着几位领导专家,前边换了一位老师吗?
告诉大家,我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是回来向母校汇报的,是你们老同学(下面开始笑,骚动,私语)。
评委是来评我教学的,我教不好,充其量我晋不了级,这是小事,我这节课上不好,你们每人浪费了45分钟,损失有多大?(马上有学生报出浪费2295分钟,又哄堂大笑,评委也笑了)。
那位如此肯动脑筋的学生请上台来,我有奖。我从包里取出一摞我的十数本著作说,今天凡充分体现“主体功能”的学生,我皆有奖。
满堂大笑,群情激昂,水到渠成,进入教学。
8.“走下讲台”讲课 篇八
所谓“走下讲台”讲课,主要指改变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的“填鸭式”教学,代之以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知识的新式教学。“走下讲台”更符合知识和教学的本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传播知识,培养人才。而教师不是神,并不是所有方面都比学生强,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面前没有先后之分,学高皆可以为师,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正是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能唱“独角戏”。
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新的理念武装头脑,用良好的心态“走下讲台”,用平等、博爱的心去包容学生,做到在教学和知识面前的平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知识上要“走下讲台”。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学生一样以一个求知者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避免教师教学上的拔苗助长和学生学习上的囫囵吞枣,使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体验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教师要从教学方式上“走下讲台”。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多给学生自主动手、动口的机会,增加他们对知识的体验。有时不但需要教师“走下讲台”,在知识面前与学生平等,而且有时还需要故意让学生显得比教师强,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讲台不是教师永久的舞台,让我们都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多和学生交流,走下讲台俯下身子来与他们对话,做他们的朋友吧!(作者单位:进贤县第二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曾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