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类论文投稿

2024-06-30

文科类论文投稿(精选8篇)

1.文科类论文投稿 篇一

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肇庆身材:163 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2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编辑/作家/撰稿人:编辑 文案策划/资料编写 文案 行政/人事类 秘书
工作年限:1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2000--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11-2007.2 上海杰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行政助理

主要负责公司的行政工作和备用金的管理。能在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与领导、同事建立很好的关系。

*2007.5-2007.11 广州美运贸易有限公司   文案

主要负责公司的文案和行政工作,撰写的公司月简报和活动文案都受到公司领导的赞赏,与同事友好相处,工作能力也得到一致的肯定。

* .12-2007.1 《今日文摘》杂志社 实习生

实习期间,主要负责编辑部的信息采集,资料整理,日常文书等工作,并参与稿件的初选以及杂志插图,版式,整体设计等流程。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我掌握了与人协调,沟通的技巧,使工作可以在同心协力的情况下完成。

* 2006.12-2007.4  学院红十字会文娱部部长

文娱部的工作主要负责舞台的设计和节目的安排。部长的职责煅就了我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策划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而且我演出经验丰富,各方面的实践提高了我的综合能力。

* 2006.9-2007.4 《今日文摘》杂志 特约编辑

特约编辑的.工作负责每月的稿件收集,活动策划。在任特约编辑期间,我认真负责,按时按效完成任务。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增加了我的责任感。

* .12-2007.5 塞立信市场调查研究公司 录入员

三年的录入员工作培养了我的责任感和工作细心的优点。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2007-06-01
所学专业一:文科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4.9-2007.6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文秘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A级证书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证书

学院首届文化艺术节征文比赛二等奖

学院写作人才证书

2006.11-2007.1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培训中心 秘书实务 中级秘书资格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精通粤语水平: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本人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熟悉公文写作、办公软件和设备,擅长写作,文笔功夫好。

2、本人做事认真细心,有任责感,沟通协调能力好。多项的社会实践锻炼、增强了我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本人人际关系好,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能与人在短时间里建立良好、稳固的关系。

 
详细个人自传
 1、本人性格大方开朗,形象好,尊重长辈,道德修养好。在校期间选修编辑学,认真、勤奋的学习态度使我的编辑学考试--杂志版式设计成绩名列前茅,受到编辑学老师的高度赞赏。

2、我亲和力强,在公司能够与同事愉快相处。工作上谦虚认真,受到同事的热情帮助,使我很快能胜任工作。

3、在校期间我获得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证书,熟悉OFFICE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同时掌握Dreamweaver、CoreDRAW、Photoshop软件的运用,使我在工作上能够如鱼得水。

4、我能胜任编辑,文案、秘书等方面的工作,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会以我的努力和智慧还您一片天空。

 
个人联系方式

2.文科类论文投稿 篇二

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我国教育部门适应时代需求陆续开展了质量工程项目, 即本科工程项目建设, 具体包括特色专业建设、国家名师工程、教学团队建设以及精品课程工程等, 其中, 最为基础的就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因为专业发展依靠课程, 教学过程依托课程, 教师发挥作用也要依托课程。精品课程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课程资源建成后对其他课程的示范、引导、共享以及利用, 但是由于“重申报、轻建设”等普遍化的倾向所致, 现阶段精品课程的后续示范引导作用发挥并不明显, 共享与利用不容乐观, 所以研究精品课程引导示范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科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引导机制研究更为必要。因为相对于理工科课程的实践性强、见效快等特点, 文科课程囿于重理论、周期长、成效显现慢、教学手段受限等特点, 其课程的示范引导作用发挥就更不明显。因此, 研究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引导示范机制, 既可以推动精品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充分利用, 又可以有助于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完善与发展, 最终达到精品课工程项目推行的预期目的,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实现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最终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人才。

所谓机制原本是生物学领域的概念, 用于社会现象中, 主要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 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所以, 精品课程示范引导机制的研究对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乃至学科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机制的建立都需要两方面因素:一是靠体制, 体制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力、职责分工、配合及其制度化表现;二靠制度, 也就是一定形式的、固定的规章规定等。因此, 精品课程引导示范机制的建立也需要从体制和制度两个方面来建构和践行, 才能达到既提高课程质量, 又发挥课程示范作用的最终目的。

二、精品课示范引导的体制保障

精品课程之所以成为示范性课程, 因为它具备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的高水平, 因而具有引领和示范的功能。教师尤其是教学名师在教学团队、课程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教师团队也需要进行战略设计, 重新整合, 发挥优势效能。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要尽可能提供多方支持和保障性条件, 来帮助精品课程教师通过教学观摩发挥示范作用, 来促使精品课程的模范作用真正实现。

(一) 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

在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中, 国家级、省级乃至校级教学名师是团队的领军人物, 起着核心作用。他们负责为团队谋划建设思路、定位和目标并组织实施。精品课建设团队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课程主讲教师。教学名师通过定期与课程主讲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研讨、课堂教学观摩来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实现课程教师团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可以在其他相对成熟的课程成员之间推广。二是有目的地整合团队成员, 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发挥整体效能。

按照精品课程团队中教学名师功能定位, 学院层面有针对性地培育一些相对成熟的课程, 选拔教学水平较高、有较为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依托课程性质及教师个人特点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形成团队授课制, 充分发挥老教师的龙头作用, 以老带新, 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现有精品课程团队负责人在新课程团队组建过程中起到参谋咨询顾问的作用, 帮助教师按照课程发展程度组建不同的课程团队, 从而帮助课程按照已获批的精品课的标准来组建团队、建设课程。

(二) 教师梯队的合理搭建

我们对国家、省级各类精品课程的师资团队进行了分析和求证, 得出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要遵循老中青三结合的梯队搭建原则, 这一原则不仅对现有精品课程适用, 对培育中的其他课程也有明确的参考价值。其他课程团队可以仿效这种金字塔型结构来搭建梯队, 有层次地培育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 为申报精品课奠定师资基础。

合理的金字塔形结构的人才队伍梯队, 能够发挥各个年龄层次的优势, 实现课程团队整体效能的最大化。课程团队既包括资深的学术带头人, 又要有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 也要有年轻的有生机活力的青年教师。老年的学术带头人对课程发展有很清晰的定位与战略设计规划, 他们在精品课申报以及精品课程发挥效益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是承担重任的主体, 既有能力也有精力来投入课程建设;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 正值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 他们是攻关作战的主力军。

(三) 校院两级的协作管理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除了要为精品课程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性保障外, 更重要的是要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全校层面推广精品课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典型做法, 对精品课程示范形式制定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用硬性的指标来表示起到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另外, 在全校开展大规模的经验研讨和交流, 并根据相近类别课程的标准进行后续课程的重点培育, 发挥精品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例如精品课程的教材选用及教材编写工作, 有哪些成熟的经验值得推广。

学院应该切实发挥精品课在院内的示范引导作用, 然后才能推广到学校乃至校外其他专业。作为精品课程, 学院应将示范发挥的计划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将示范作为自己的责任, 帮助其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经过重点建设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从而符合精品课建设标准。具体措施包括请精品课程负责人做课程建设的主题报告, 组织课程团队教师和其他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研讨, 查找课程差距, 寻找可操作的有效的团队建设思路和方法, 除此之外, 相似专业课程可以采取一对一的重点扶持建设思路, 由精品课程负责人团队来帮助其他课程按照精品课建设的标准来进行集中设计与建设, 这样才能使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发挥到位, 不会流于形式。

三、精品课示范引导的制度支持

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引导作用, 除了多方参与主体有效分工及权责配置之外, 还需要有具体的制度性规定及制度性措施。具体包括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后期工程, 注重利用网络技术平台、拓宽精品课宣传渠道, 增加师生认可度和使用率等内容。

(一) 注重精品课程建设的后期建设与利用

现在我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因为精品课程的评审有具体的要求和程序, 致使各高校把大部分精力投在精品课程的申报上, 反而忽略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引领示范、共享利用, 有些精品课程一经申报成功, 几乎不再进行建设, 精品课程也就成了“半拉子”工程, 更谈不上发挥辐射影响的作用, 让课程师生受益。各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多少存在着“两重两轻”的倾向, 具体指“重立项、重评审、轻共享、轻利用”, 这种倾向不利于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对其他课程的引领示范, 也不利于其自身优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因此, 我们要建立健全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良性发展的制度性设计与安排, 以确保精品课程建设内在动力的持续有效运转, 因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建成后的引导示范、共享利用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具体的制度性措施包括定期或不定期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现场监督与评议, 请课程负责人汇报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并进行经验交流与总结, 对精品课团队教师进行学科、科研乃至教学等多层面重点培养, 组织教师开设精品课程的示范课, 进行现场观摩教学等, 制定阶段性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 从而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在引领和带动课程建设上的示范、榜样作用。

(二) 打造精品课优质资源网络教学平台

精品课程资源的应用与普及状况并不理想, 主要的原因来自两个层面:一是个别课程本身内容不够通俗, 二是课程受众主体学生对精品课程整体缺乏了解、对精品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不够重视, 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方法不能完全适应。这种状况与目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不利有关, 因为现在的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大多都是为了评审而匆忙上马, 突击建成, 缺乏清晰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课程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无法确保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动态性。另外, 对如何实现网络教学资源与现实教学资源二者的有机结合考虑不周。

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示范作用的主要媒介和平台,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打造和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的网络平台资源,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引领示范的功能和作用。首先, 要加深学生对精品课程的了解与认识, 培养学生的精品课程使用意识;其次, 要确保精品课程动态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模式, 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课件、教学信息乃至立体化的教材等制度化;再次,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和维护需要有专人负责, 要有持续或者定期的经费、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需要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学生、其他教师的共建。最后, 依托网络资源环境, 实现教学方式改变, 强化网络资源的教学服务及教学管理功能, 实现网络课程拓展传统教学模式, 形成以网络为载体、以支持电子学习或虚拟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三) 构建精品课程示范效应评估体系

构建精品课示范效应评估体系, 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要建立健全精品课程的过程化和立体化监督体系。充分发挥课程内外力量, 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质量监督作用。学校组织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服务和有效监督;教师是精品课程的建设者, 也是其他同类精品课程的使用者;学生是精品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受益者, 也是精品课程质量最直接的监督者。一个有效的精品课程资源引导示范和共享利用机制是这三方面有机统一体。二是要按不同层次的精品课程分别处理。建立精品课程示范效应的评估机制, 可以引导精品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以利于推广和示范。具体包括检查监督制度、奖罚激励制度、学建达标制度、定期总结交流制度、精品课程成果等效制度等。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精品课程优质资源有效的引导示范和共享利用功能。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精品课程引导示范和共享利用机制, 就是精品课程的建设机制和监督机制, 是体现精品课程建设效益的保障性条件。

摘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育功能发挥的基础性工作。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引导作用需要明确作用机制, 从体制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来具体实现, 对课程参与主体进行合理权责分工, 建立健全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性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打造现代网络资源平台等措施至关重要。

3.文科类论文投稿 篇三

关键词:考试改革;文科类考试;教学改革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高校文科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学改革内容之一的考试改革亦是如此。同时,进入新世纪后的前十年,教育部开展了规模空前的高校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各高校为了能够稳妥地说服评估专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对考试采取了一个标准的模式。显然,目前在高校文科教育中单一的考试的方式与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元化的现状有很大的背离。

在这些背景下,考试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考试改革的相关探索也如雨后春笋。不过应当看到大多探索是预定前提下的某种或若干种模式的探索,而相对于整体的理论思考应该说有些薄弱,而这些理论方面的探索更类似于顶层设计,相关问题的清晰有助于具体方案的设计。

一、考试改革的初衷与考试的定位

总览近几年的有关考试改革,尤其是文科考试改革,总有一种感觉,就是为了创新而改革,为了改革而改革。实际上,考试改革的初衷非常明确,但又不得不重申强化,考试改革的目的是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考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也只能是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所肩负的培养人才的使命决定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考试都得符合高教规律,不容许任何闪失,因为任何闪失对于受教育者而言都是不公平的。因此,老调的重弹无非是强调考试改革的重要性、严肃性和严谨性。

考试是教学诸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现在学生普遍反映的是相当多考试虽然仍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是终结的环节。考试结束后,这门课程随之结束,考得怎么样,除了学生内心模糊的感受外,就只有一个抽象的分数。这个分数怎么来的,学生不知道,平心而论,可能有的阅卷老师也未必能够清晰说出所以然;分数构成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如何再改进提高,学生也不知道。这样,考试作为促进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功能就大为削弱,只剩下所谓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功能和教学结束的评价功能。相对于中小学的考试,显然大学的考试功能发挥是受限的,因为大学的课程考试既不是选拔考试,也不完全是过关测试。因此诸多考试改革有必要向考试的本原定位回归,要让学生最后知道自己为什么得到这样的成绩,要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如果在提高应当努力的方向。

二、影响考试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既然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结果性考试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但是选择何种模式,这就得必须与教学结合起来,就得必须结合教学的各因素综合考虑。

教学中有哪些因素?显然主要有三个:教学主体(教师)、教学客体(学生)、教学内容;此外还有影响教学的过程因素:教学场地、教学方式等。这些因素对考试模式的选择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1.教师因素。教师的数量、能力、精力因素会影响考试模式的选择。有客观赋分标准的考试考查,对于教师数量、能力、精力的因素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如果类似口试、答辩、论文、实践等方式的偏重于主观判断予以赋分的考试考查,显然教师的数量、精力乃至能力的因素就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参与评分的教师过少的话,考试考查结果不可避免受教师主观偏好的影响,难言客观公正,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多于三人的课程组综合评定更能保证客观公正。同时这些类型的考试考查对教师的精力、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2.学生因素。学生的素质、数量会影响考试模式的选择。如果说学生的素质,即学生的能力、水平、态度本身就是考察的内容的话,受测学生的数量就成为这一因素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为如果课堂规模大,学生数量多,相当多主观性测试便成为了很困难的任务。比如就文科而言,许多课程采取过程性生成结果评价,即采用课堂小组讨论、辩论形式,综合学生多次表现予以最后成绩评定,但如果课堂规模超过30人,恐怕这种模式就很难实施。笔者教学过程中经常面对160人的课堂,面对这种规模,可能最后的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亦影响考试模式的选择。就文科专业而言,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型、思维方法训练型、业务能力提高型。当然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三者亦有可能相互交叉。整体而言,理论知识传授型更适合闭卷或开卷的考试,即考查学生识记情况;思维方法训练型更适合一些类似论文、课程作业、讨论、答辩等方式,这些方式更能考查出学生对于方法运用的情况;业务能力提高型显然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践应该说是更适合的一种考查的方法,当然也更适合生成性过程评价。

4.教学场地。教学场地条件同样影响考试模式的选择。教学场地可以有校内、校外,校内教学场地包括普通教室、实践中心、实验室,校外场地主要是指实践教学基地。笔试、口试、论文、答辩等方式可以在校内普通教室完成,对场地要求较低;实践、实验类型的考试考查就必须有专门的场地予以完成,如果缺乏必要教学场地条件,相关考试模式亦受限制。

5.教学方式。理论上讲,教学方式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类型来确定,不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受制于学生数量、教学场地,相当多可能采用适合于理论知识传授型课程的“教师教-学生学”模式,而非“教师教-学生练”、“教师做-学生练”的模式。如果能够达到理想的状况,显然后两种模式更适合于实验、实践等形式的考试考查。

三、各种考试模式的必要因素分析

简单地说,考试改革即考试模式的改变与选择。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因为考试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上,因此诸多考试模式必须从实现教学目的出发,综合考量各种要素,慎重做出选择。

1.笔试。这是传统的考试考查模式,也是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为实现标准化而广为高校采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经常被人诟病为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并且容易存在突击即可顺利通过乃至拿高分的可能。这是存在的事实,但这并不能否定这种考试模式的合理性,因为笔试适合于对学生识记内容的考查,而并不适合与能力、素质的考查。不相匹配不是这一模式的错误,而是选择者的错误。笔试适合于理论知识传授型课程,这些课程本身要求学生了解、识记系统的理论和知识。这种考试又有闭卷与开卷之分,甚至在教学实践中亦有半开卷形式——允许学生带有限的资料,如一张纸,仅仅是这一张纸,至于纸上承载多少内容就看学生了。笔试往往因为有比较客观的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因此对于教师的数量要求不高,对实施场地亦是如此。这种考试可以充分适应数量庞大的学生参试,当然参试学生少亦不是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可以适当化整为零,加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不定期测试,通过综合多次测试的成绩予以评定,防止学生平时松懈、考前突击的应对对教学质量的冲抵。不过正如大家所诟病的,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是无法真正考核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但一旦面对规模庞大的参试人群,而参与教师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无论什么类型的课程,可能不得已都得采用这种模式。

2.论文、大作业。这种考试模式并不适合于理论知识传授型课程,虽然在不少的考试改革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尝试,因为这种模式考试往往使学生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他所注意的那一个或若干个方面,但对整体的把握会有所欠缺。这种模式适合知识面不广,但注重深度挖掘的思维方法训练型课程。通过论文或大作业,可以使学生充分运用所学方法对材料、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的思维方法的掌握。采用这种考试模式应当注意两点:其一,教学方式要配套,绝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授课模式,而应灵活多变地采用课堂讨论、教学互动等方式;第二,这种模式在最后的成绩评定中一定要量化出若干观测指标,既利于学生有的放矢,亦有助于最后成绩评定,否则一个整体的印象分很难保证令学生信服。这种考试模式对教学环境要求并不太高,但是对受测学生数量和教师数量会有所要求,首先,如果学生数量过多,课堂很难展开讨论,因为无法顾及到所有人,那么与之相应的这种考查其效果要打折扣;其次,参与成绩评定的教师如果太少,尤其是一个人或两个人,教师主观偏好会有意无意左右成绩评定,难以确保考试成绩的公平。因此实施这种考试模式,除了相适应的课程类型和教学方法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参与学生的数量,当以不超过30人为宜;参与教师的数量,应不少于3人为宜。口试、答辩等方式亦与之类似。

3.实践、实验类型考试。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实验、实践似乎是理工科专业的自留地,文科是不需要实验,实践亦不是非有不可。显然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绝大多数文科专业都有一部分业务能力提高型的课程,这种考试模式正是适合于这种类型的课程。这种考试模式显然受限制的条件比较多,也就是说要求比较高。首先,学生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运作管理相当困难,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实施这种考试模式以不多于50人为宜;其次,教师应当有一定的数量,否则最后的分数评判可能会受到教师主观偏好的影响,公正性不好保障;再次,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有实验或实践的场所,即有实验室或实践中心、实践基地。如果这三个条件,尤其是第一、第三条达不到,这样的考试强行推行意义不大。

四、考试的实施与管理

加强考试的管理实际上是向高教考试本原回归的努力,即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教学过程的终结。根据对现有课程考试考查的反思,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挥考试的引导作用、检测作用和督促作用。

1.倡导形成性过程评价,淡化结果性评价。原有的一到两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做法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业务素质提升的程度,同时这种结果性评价在实际中造成考试即课程终结的结果。而分散于教学过程之中,根据教学各因素采用合适的、灵活的考查模式多次对受教者进行测量,一方面其结果更为合理,另一方面凸显考试是教学过程一环节的理念。

2.成绩评定的应当秉持公正公开原则。考试成绩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看重参与的任何一门课的成绩,一方面与其学习的成就感有关,另一方面他们的成绩在很多现实功利层面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评判教师必须慎重对待要记录在册的成绩。这一点往往是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约束,各高校为了防止引发太多争端,一般情况下对学生复查试卷设置比较高的门槛。随着网络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今后的考试改革不妨引入学生参与,即学生最后不仅能够看到自己的分数,也能够看到自己得到这些分数的缘由,对其学习的改进、提高显然有积极意义,同时这一方式亦能督促教师评分减少人为主观的随意性,从而使最后的成绩更客观、更公正。当然,文科考试没有太多绝对的标准答案,其分数评定有一定的弹性,只要标准制定清晰,虽然有空间可供商榷,但是最后的分数恐怕亦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3.考试改革的实施需要合适的管理环境。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后,各学校为了保险应对评估,大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设定统一标准对待千差万别的课程考试。随着考试改革呼声日益高涨,这种模式必须摒弃。考试改革需要一个合理合适的环境,这个环境不见得越宽松越好,但千篇一律显然是不合适。作为组织者,学校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更应该从宏观上进行服务、管理,不宜过多插手具体的微观层面的实施,同时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模式,前文所言的各种考试模式必然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唯有做好后勤保障,才能使教师在设计、组织、实施考试改革时无后顾之忧。

4.文科试验班类专业描述 篇四

文科试验班类专业描述

在对现行本科教育现状与问题的思考中,北大成立了“本科教学发展改革战略研究小组”,成员是由校长直接聘任的资深中老年教师。他们在对国内外本科教育现状进行考察之后发现,目前国内本科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确定专业的方式很不科学,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并不了解实际情况,选专业多是基于父母的意见和社会的潮流,这样确定的专业并不一定符合学生志趣,也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更不能做到与国际接轨。于是,研究小组提出了本科教学的改革计划,这便是9月启动的元培计划。开始拟名为“文理学院”,几经权衡,最终确定以“元培计划”为其命名。这是否显示其办学模式与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兼执行主任朱庆之对此给与了肯定的答复。

实验班学生与专业院系学生不同的是,他们更注重基础、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元培计划“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实验班采取了学分制、自由选择专业制、导师制、弹性学制等新的办学模式。级的81位同学便是这种新办学模式的首批实验对象。与接下来三届实验班面向全国单独招生不同的是,第一届的81位同学属于“二次招生”,即进入各院系的学生自愿申请报名并参加复试,最后确定名额。在低年级阶段对他们进行通识和基础教育,即前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难度和次序。一般在第二学期末,他们要提出专业意向申请,第三学期末确定最终的专业方向。一年半过后进入高年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学生在有关院系选课,进行专业学习,修学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元培计划到今年已经实施了四届,它的经验已经为北大各个院系以及国内各大高校所借鉴,据介绍,近年许多高校实行的按大类招生制度便是借鉴了元培计划的实践经验。

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较低分数段。

三.高考咨询问些什么?

4月下旬起,各高校招生咨询会此起彼伏,密度很大。为了提高现场咨询的效率,咨询前不妨做些“备课”,在相关部委的官方网站、校园网等网站上“预习”一些对外公开的基本情况。

比如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有了比较才有认识。从高校隶属关系看,既有国家部委所属院校,也有省市所属院校。隶属不同,经费投入、招生范围等也有所不同。目前,全国30多所列入“985工程”的高校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校,而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也有百余所。

另外,还可查询一下高校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数据。代表师资水平的数据包括院士、大师级人物有多少;作为未来院士“预备队”的“长江学者”有多少;博士生导师有多少等。国家重点学科是经教育部严格评审,在各个高校相同学科中排名前一、前二名的某些学科。一所高校的“重点学科”越多,其周边也必然聚集着一个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群。

在正式咨询时,再问到更细的专业层面。应真正了解专业方向的内涵,包括研究些什么、学哪些课程、将来在哪些领域就业、以往就业率如何、未来社会需求怎样、招生计划多少、过去几年录取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在同行中的水平、是否具有硕士点博士点以及现有哪些名师等。其中,录取分数线情况应掌握近几年的数据,参考其趋势变化。

四.20热门专业排名前十名: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长沙牛耳软件教育是湖南最专业的电脑软件培训学校)。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学、中药理论。

9、环境、心理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0、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好就业专业:据统计,排行前十的专业

一,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同声传译员的薪金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说。4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吃香。

二.3G工程师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到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中国已经进入3G时代了,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明。

三.网络媒体人才

目前,类似与在新浪和搜狐的网络编辑的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都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间。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目前,不少网络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颇有信心。

四.物流师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培训。据相关人士透露,对此人才有需求的某知名企业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到8000元。

五.系统集成工程师

据悉,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8万元,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在到对业务的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六.环境工程师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过环保产业的从也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有8万人,按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42万人左右,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左右。

七.精算师

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拿手的人才,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10万美金,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以上。随着人们对保险认识加强,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

八.中西医师,医药营销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科医生,和理疗医师都将十分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成流通企业,三十继续深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值钱,目前的医药行业月薪在3000到5000元。

十注册会计师

5.文科类论文投稿 篇五

一、基础题(23分)

1、根据原诗填空(任选3句)

(1)两情若是久长时。(秦观《鹊桥新》)

(2)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3)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只解沙场为国死,!(徐锡麟《出塞》)

2、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摄影圭臬慑服蹑手蹑脚B、花瓣搅拌辨别掰成两半 ....

C、裸露脚踝青稞裹足不前D、蜿蜒筵席垂涎荒诞不经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落榜闲暇钦佩悠然爬行B、垂青膨胀烘烤绿树成荫

C、遗留尽兴沉醉疲惫不堪D、娇气翻拣防护忐忑不安

4、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苏艾与琼珊在吃客饭时碰到,彼此一谈,发现彼此意气相投,便联合租下了那间画室。

B、日本政府妄图通过购岛实现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这其实是自欺欺人。

C、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思敏捷、夸夸其谈,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交口称赞。

D、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参观他旧居的人络绎不绝。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不仅多才多艺,会拉小提琴、会画画,而且能说和写10种文字。

B、全校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成桦同学能考上重点大学,不是她一贯努力学习的结果。

C、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D、20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六大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进展,其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为光彩夺目。

6、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粪土当年万户侯。

B、导演阴沉着脸,心中紧扣着的一线希望也随着这声响崩断了。

C、手臂的姿势犹如玫瑰花瓣的开放;他的双脚和着音乐在踩踏,如树叶飘然落地。

D、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8、下面这些广告语与其使用的范围不对应的一项是()

A、输入千言万语,打出一片深情。——某打字机广告

B、趁早下“斑”,请勿“痘”留。——某化妆品广告

C、除钞票外,承印一切。——某印刷公司广告

D、请记住,上帝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是汽车准备了备件,而人没有。——某整容美容院

广告

9、毕业前夕,各位老师给同学写了赠言。下列赠言依次出自哪些老师之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人生的方程也许配平,同音和欢乐共存,既要感谢欢乐,也要感谢痛苦。○

2人生可以有逗号、感叹号、省略号,但不能有句号。○

3人生有曲线、抛物线,但绝对没有直线。○

4人生的痛苦有裂变、聚变、衰变,但绝对没有永恒的不变。○

A、化学语文物理地理B、数学英语化学物理

C、化学语文数学物理D、数学语文地理物理

10、下列介绍的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对方的眼神、表情、姿态以及身体的细微动作,边听边辨别对方的心情,随时调整协商的内容和方式,以采取相应的对答。

B、广告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招贴等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广告词,又称广告语,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介绍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宣传用语。

C、在某些场合,针对某些有意为难的问题,要坚持原则,明确指出对方所提问题的不当之处,力求言简意赅。

D、策划书不用于计划书。策划书多为某单位或团体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作出的预想和安排,它往往会提出一时期的几项重要工作;而计划书则具体指导某次活动如何开展,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

11、下列对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里,诗人通过对橘子洲头初秋景物的描绘,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虑,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B、《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这篇文章强调人活着要有高尚的人格。只有有了高尚的人格,才能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只有有了崇高的精神追求,才能形成高尚的人格。

C、《跨越百年的魅力》用莫泊桑《项链》中主人公的追求虚荣,反衬了居里夫人不为容貌所累;引用苏东坡《前赤壁赋》里的名句,强调了居里夫人科学发现的价值和人生“得到了永恒”的哲理。

D、欧·亨利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简洁幽默的语言描述了贝尔曼的失意潦倒,同时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描写细腻地展现了琼珊的心理变化简笔与繁笔各尽其妙。

二、阅读题(3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26题

(一)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2、“漫江”的意思是“霜天”即:。

13、总领下文的一词是:

14、上文描写的具体景物是

15、对上文的中心句“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描绘了在橘子洲头见到的一幅彩色绚丽的秋景图。

B、这句的大意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这句对万物蓬勃向上的情状做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

D、这句从眼前景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是前面六句写景的总收。

16、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B、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

C、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飞机一样在低空盘旋的神态。

D、上文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积极进取的心态:江舟要奋发自强,蓬勃发展,何况人类呢?

(二)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苏艾在楼下那间灯光暗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了二十五年。她把琼珊的想法告诉了他,又说她多么担心,惟恐那个虚弱得像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联系,真会撒手而去。

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

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苏艾把她连枕头一把抱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17、上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贝尔曼生活的穷困,请把它们找出来。

答:

18、从“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

一句中可以体味出欧·亨利小说语言的风格;从小说的结尾处可以看出欧·亨利小说结尾具有的特点。

19、请用几个短语概括一下上文中描述的贝尔曼的性格特征。

答:

20、下列有关本文内容的阐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前文作者娓娓而谈中,我们丝毫看不出老画家画叶救人的任何端倪,结尾时却重笔一戳,露出机关,揭示出一个人生奇迹,使人恍然大悟,叹为观止。欧·亨利式的结尾的魅力恰在于此。

B、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不只是一片叶子,是老贝尔曼不死生命的结晶,是这个苦难世界穷人之间的一丝温情,是琼珊生命的转机和希望。

C、老贝尔曼“画叶”的行动本应是作品关键所在,作者却没有实写。只有结尾处苏艾向读者简单透露了贝尔曼画藤叶而死的事实,但对他的具体行为却不着一笔,这样,在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中留下一大块空白,这是本小说的一个败笔。

D、关于贝尔曼,前面说“他在艺术节是一个失意的人,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始终没有成功”。结尾处说“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这里是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三)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

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

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比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21、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人声鼎沸:○2肃然无声: ○

22、上文内容主要阐述的是

23、从上文中找出重现100多年前居里夫人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的光辉形象的语句。答:

24、仔细阅读上文,说说“漂亮”和“美丽”的区别。

答:

25、指出上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答:

26、下列说法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B、皮埃尔问:“你说镭会是什么样子?”玛丽说:“我只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C、“毫无疑问,我们家里的人有天赋,必须是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

D、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远不败的美丽。

三、写作题(35分)

27、为你家乡的一种著名特产,编写一份真空外包装盒的商品说明书。

要求:(1)选择一种著名特产,了解其原料特点及食用方法。

(2)写成条款式说明书。

(3)按照原料成份、商品特点、食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逻辑顺序撰写。

28、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紧扣活动主题):

6.文科类论文投稿 篇六

因此,理想的授课方式,是大学老师应该去思索的事情。对于不同的课程,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应不同。例如,笔者所教授的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库及程序设计课来说,本门课程主要是给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讲解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和页面的设计等,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一个简单网站。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程序语言是复杂的,还有许多应该注意的条条框框。学生们希望自己很快学以致用,因此老师最好能够先把主体讲清楚,构造出一个对于知识大体认知的一个框架,再去填写其他的细节。老师也需要激发同学的趣味性,这样的激发趣味性的方法就有很多,例如,把原本运行出来的矩形改成心形,一定会激发很多女生的兴趣,把类似的程序转化成贪吃蛇这一类游戏,相信很多男生也会对于计算机语言情有独钟。

这或许是程序设计的另一种魅力。同时,老师和同学们也要做好交流沟通,在课下可以让学生试着编一下趣味的小程序,在获得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另外,对于老师来说也可以把考试题设计成以游戏为载体,来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这样不失趣味性,也可以做到与时俱进。老师上课应该准备好思路,最好能用探讨的形式来替代枯燥的理论说教过程,让学生在感受网页设计魅力所在的同时还能够吸收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向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教师授课则起到类似向导的作用,由此引发学生去思考。如果教师把什么问题都讲得“明明白白”,没有疑问,课堂上也从不提问,学生也没有问题可问,这不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表面上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学生不一定理解和把握,问题可能还多着呢。因此,在授课时需要注意设置疑问并经常提问。通过提问和解答,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对问题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一些程序设计很有难度,在2个课时的听课时间内,学生很难做到完全不溜号,不走神。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板书就很关键,学生溜号之后看到刚才讲过的部分,中间还能衔接上。如果老师仅用PPT讲解,那么如果学生溜号之后不知道老师讲过多少页,这样根本谈不上思维的连续性。所以,老师要将程序运行过程写在板书上,板书一定要尽量写得工整,思维不要有跳跃,要连续一些,把重要的思维方法都体现在板书上,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一些。另外,老师还应该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多例举生活中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程序分析具体化,让学生知道程序的运行及应用,从而激发学习计算机相关技术的信心与热情。一定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网页设计课在课堂上接受起来并不容易,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听课效率和听课质量,预习阶段是重中之重,也是必不可少的。预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告诉学生提前看一下有关内容,也可以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思考题在课前以作业的形式交上来,以达到预习的效果。

课后的时候,老师最好把自己上课所讲的例题,整理好做成PPT的形式,并且发送给学生,以便于学生的及时复习。当今信息时代,我们使用的通讯工具日新月异,过去人们使用的手机只有打电话、发信息的功能,上网只能依靠PC机终端,但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在我国的普及,使用手机上网的大学生与日俱增,几乎现在每一个大学生都拥有一台智能手机,通过智能手机连接移动互联网。与电脑这样的PC终端相比,手机携带更加方便,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功能,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基于智能手机的方便快捷,大学生越来越青睐于使用微信、微博这些新媒体,可以说微信已成为大学生手机上的必备应用,新媒体时代呼之欲出。在新媒体时代,应用新媒体加强教学建设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兴课题。

7.文科类论文投稿 篇七

1966年, 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课件开始在课堂中应用。此后,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希望它能够在各种专业教学领域中被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文科类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说明它对教学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多媒体课件的“优良传统”在这个领域中被很好地继承了:它可以展示更多的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黑板加粉笔”模式;它使得教学过程更现代化并锻炼了教师多方面的技能。但是, 它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 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其中的问题, 因为它暴露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首先,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 一般人认为文科类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及应变能力, 只需要死记硬背即可。因此, 教师在教授这类知识时往往喜欢把教学内容罗列起来照本宣科。长此以往, 学生很容易失去对知识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信息技术”这一概念, 没有深入理解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和特点, 因此, 他们在应用时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全部依样画葫芦地搬到了多媒体课件中。这种做法所谓的好处就是:学生再不用反复地看书、看黑板, 只要死盯着屏幕就可以了。可是久而久之, 学生不仅产生了视觉疲劳, 也产生了不愿记笔记、对书本知识不求甚解的惰性。这样一来, 多媒体课件不仅没有发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反而造成了其负面的影响。

其次, 文科类的知识有许多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 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还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 要有学习者自己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与认知。比如:一些中学教师在讲《红楼梦》的时候, 只是把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段放给学生们看, 而没有深入挖掘其内涵。学生们仅仅是看了个热闹, 其文学作品的精髓根本没有把握。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以用一句老话来说明, 那就是:课件是死的, 人是活的, 教师在运用它们时要多动脑。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 就是学生对于文科类多媒体课件的态度。由于学习者学习风格的不同会导致其运用课件的效果也不同。对于沉稳冷静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讲, 教师应运用电视教材或一些有声材料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对于灵活好动喜欢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 教师不能只用演示型的课件, 要多加一些文字和问题以便帮助学生建构和记忆知识。也就是说, 不同的多媒体课件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不能千篇一律地运用一种课件形式去进行教学, 而使课堂陷入僵化。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文科类教学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教师和软件制作人员应该客观地去分析。在此, 仅提出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法供参考:

其一, 分析课程内容, 选择适合的课件。文科类教学内容非常丰富, 需要教师和学生们共同研究理解。在这种情况下, 选择课件是否恰当尤为重要。比如: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文言文、名家作品来讲, 教师应该选择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 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而对于文学性比较强的内容来讲, 就应该运用简单的文字或框架来引导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其二, 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运用。文科类知识不同于理科的知识, 它没有那么多变化和抽象的定义。所以, 传统教学方式在这里还是占有一定主体地位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的信息技术整合起来, 既可以让学生牢记书本知识, 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 拓宽其眼界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其三, 分析学习者风格, 因地制宜, 有的放矢。正如前面所说, 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当然, 我们的传统教育是课堂集体授课制, 不可能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风格都考虑进来。这时, 教师应该多动脑筋, 将多种形式的教学媒体结合起来有侧重地加以运用。例如:在教学《史记》的时候, 第一个课时可以利用影像资料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概念上的认知。在不断的深入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逐步减少对影音资料的依赖, 将其替换成文字和图片材料。这样, 学生会跟随教师进行下一阶段的思考。所谓“避其弊、取其利”, 就是这个道理。

8.文科类论文投稿 篇八

【关键词】文科高职院校 R&D活动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02-03

某文科类高职院校地处广西南宁市,在同一招生主要区域的其他同类院校对比中,师资及生数量、规模等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学科和专业的重合度高,因此从该高职院校的现实出发,分析其R&D投出产出状况、在发展模式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和经验,对其他同类院校有比较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投入分析

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主要由部分具有相应能力的R&D活动人员进行,整个活动环境需要考虑的变量太多,因此我们剥离了一些在当前环境下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如在考虑R&D投入时,将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排除在外。

(一)R&D活动投入总量和强度。以时间序列来看,目标研发主体的R&D投入2011年至2014年间四年的总量从711400元增长至1522725元(见图1)。

图1 研发主体2011年-2014年R&D投入总量 (单位:元/人民币)

从R&D投入变动来看,自采取新的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并实行正规的科研数据采集制度的2011年开始,目标研发主体R&D投入持续递增,按照目标样本的时间序列梳理,2012-2014年,R&D投入同比上年增加值分别为186167.5元、66645元、558472.5元人民幣,同比递增速度分别为26%、7%、57%。

(二)R&D活动投入结构。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投入绝大部分是R&D经费内部支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制下的外部经费,主要是纵横向课题对项目的资助,个别捐赠行为也归属于此类;二是研发主体的对项目的配套经费和内部资助;三是研发主体对于R&D活动一种奖励性补助(公立高校为了推动学校科研工作、肯定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一般会以年度为单位对校内人员的科研工作进行统计和折算,并予以额外的补助或奖励,我们认为这部分经费支出也应计入)。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投入结构大致见图2。

图2 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投入结构 (单位:元/人民币)

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投入结构中,外部投入始终保持向上的增长趋势,2014年还有一个较大的增量;内部投入变动较小,趋于平均;奖励性补助随着总量的增长以大致相同的幅度增长。

(三)R&D人员分析。目标研发主体从事R&D活动,R&D人员大多数均非全时人员,在折算计算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时,需要运用大量的调查和换算,我们暂不进行。目标研发主体2011-2014年的R&D人员数量见图3。

图3 目标研发主体R&D人员数量

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R&D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和时间积淀等方面上。从行政管理分类角度上分析,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单纯的科研人员,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其科研职能归属于教务管理部门,直接形成的局面便是除了从事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专门人员外的其他R&D人员中,全时人员基本没有。R&D人员的时间序列变化区间从115人开始到176人,任意连续两年区间的变化都在20~30人区间内。所有R&D人员属于全时人员仅有4名,均为直接服务科研管理人员,占全体人员的比例为1.05%,全体R&D人员占全体人员的比例30.2%~46.3%。

二、目标研发主体的R&D产出分析

目标研发主体既然作为典型的高职院校而且是文科类高职院校,其学科主要包含有经、管、文、理,其R&D产出形式基本以学术论文、著作、报告等形式体现,其法律权益则以专利权、著作权、署名权以及之上的衍生权利等形式存在。

(一)R&D产出总体分析。通过整理和归纳,目标研发主体的R&D产出主要有学术论文、著作、研究报告或提交相关权力机构的专门性成果、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具体见表1。

表1 目标研发主体近年产出总体概况

从普通产出形式看,目标研发主体最主要的R&D产出是学术论文,近4年来产出数量维持200~250篇的区间,变化幅度比较稳定。著作和研究报告(含提交成果)作为应用更为具体的R&D产出,也并不鲜见,但与学术论文在数量上不能相比。目标研发主体属于文科类高职院校,由于层次、学科和专业等因素,在三种专利类型(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方面的申报主张极少(几近于无),其余极少数的属于软件著作权,但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实际效应来看,其产出的意义还有待重构。

(二)目标研发主体R&D活动类型分析。按照《弗拉斯卡蒂手册》中关于R&D活动类型的区分,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也有翻译成“实验研究”或“试验研究”)三个分类中,目标研发主体作为文科类高职院校,进行的R&D活动类型绝大多数是应用研究,极少部分属于试验发展(高职院校的R&D活动中,尽管从内容实质上分析某些研究具备了基础研究的特性,但往往这些研究都在形式上偏向应用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尤为甚之。关于这一个论点需要另行解释,本文先行采纳;而比较偏激但普遍被人阐述的观点则认为基础研究难度较大,时间较长,高职院校既不满足发展基础研究的条件,也无必要进行基础研究)。这种严格按照手册区分的活动类型在反映文科类高职院校R&D活动类型方面的细致性略显不足,应予以细化,或按照分析需要另行重构分类体系。实际上,从研究目的出发,综合研究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要求,从学科领域分类的客观逻辑与价值判断的主观逻辑出发,对文科类高职院校的R&D活动类型进行内容性分类,更符合本文的要求,也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实际要求与基本规律。

目标研发主体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研究导向上,呈现出典型的文科类高职院校的特点,符合一般观点对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主要教学研发活动的定位和认知。

1.R&D活动方向中科研项目的整理。在本文中,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时间序列被固定为2011-2014年,其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广西社科规划办、广西教育厅、广西商务厅、广西社科联、广西地税局等职能部门,按纵向项目划分属省部、地厅两级。其活动方向主要分布见图4。

图4 2011-2014年目标研发主体R&D活动方向整理

由此可见,目标研发主体R&D活动的主要集群有教育学方向(合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经济学方向(合并区域经济、产业经济)、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方向等,其中教育学方向又可划分为实践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教育管理四个研究方向;从比例上看,教育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三个研究主集群占总项目数量比分别为67.1%、10.5%、11.8%,如实反映了当前文科类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在高校R&D活动版图中的地位和主要关注领域。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目标研发主体中,所有的省部级课题均属于非教育类方向,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行政学三个领域(2014年12月,广西教育厅下发的关于高职院校序列职称评审中对各级课题的认定细则对省部级课题的范围生变,如单列省级的教育科学规划归类为厅级课题等。本文从其规定)。

2.R&D活动方向中学术论文的整理。从产出数量上看,学术论文无疑要占目标研发主体的产出比例绝大部分份额,其原因包含了多个方面,涉及研究要求、研究成本、研究水平以及出版发表市场生态圈等要素,其他学者时有分析论证。受到研究水平、研究规范的限制,R&D活动产出的整理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本文对目标研发主体2011-2014年间的学术论文(样本总数量为955)篇标题进行字频分析统计,其结果见图5。

图5 学术论文标题字频统计(选取前10位)

“高职”类别开宗明义出现在论文标题中(158次,占总数16.5%),表明论文讨论领域限定在高等职业院(下转第131页)(上接第103页)校或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教学”类别(88次)和“课程”类别(36)存在较大程度的共生,“课程”包含于“教学”的比例达到了83.3%;各专业中,“英语”和“会计”占据了前列,和目标研发主体相关专业和学科人数分布成正比;一些注重本土化研究的文章直接体现研究对象的地理范围,以“广西”定名。

三、结论

第一,高职院校以注重教学为特点,特别是文科类高职院校,没有具体的“物”作为项目发展载体,因此其R&D活动领域往往集中在教育学方向,探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等,从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文化方向)角度出发的研究,最后又回归到教育教学改革的话题上。这个现象是正常的,但实际上也反映了高职院校的R&D活动在水平、角度、方式方法和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第二,R&D活动投入逐年增加,在产出结构方面,只有研究报告(提交成果)保持同步增长,而其他形式的成果如学术论文、著作、专利、软件等均没有出现持续增长。这可能是受到现行考核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外部因素制约,也可能由于自身水平和信息闭塞的内部因素影响。

第三,从R&D活动成果转化的途径看,目标研发主体的成果形式主要有研究报告转化为提交成果,出版专著、教材等,取得专利,编写软件等。其中绝大对数的成果转化以提交成果和出版著作的形式存在。这也是大多数文科类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关晓斌,张豫.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分析——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6)

[2]经济合作發展组织.弗拉斯卡蒂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与文献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李新辅(1984- ),男,广西贵港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上一篇: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下一篇:村主任助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