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考核细则

2024-08-19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细则(精选6篇)

1.临床输血管理考核细则 篇一

临床科室成分输血考核办法

1、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应针对医疗实际需要积极推行血液成份输血;医疗机构临床成份输血比例,应当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2、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各临床科室成份输血及输血符合率的考核,具体考核工作由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负责,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成份输血指导。

3、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使用全血、成分血的审批。

4、输血科每制定临床输血计划、临床成分输血目标,每月、每季度、每年对临床各科室和全院成分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并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5、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输血工作会议,按科室随机抽取有输血史的病人病历5份,对成份输血情况及输血符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及时回馈给临床科室,对血液制品使用不当的临床科室提出指导性建议。

6、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成分输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计入科室和个人考评。

7、开展成份输血的教育和培训,每年组织《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医生法规知晓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医生对成份输 血指征、各种成份血的作用和适应症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计入医务人员考评。

8、全院成分血使用率应>95%。

2.临床输血管理考核细则 篇二

1 牢固树立护理人员输血安全意识

1.1 护理人员应掌握输血的一般知识

护士除要掌握有关血型,输血适应证、禁忌证等知识外,还应熟悉常用血液制品的性质、特点,输血方法,各种输血反应意外抢救措施。了解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免疫效应和成分输血等。

1.2 严格执行输血管理制度,认识安全输血的重要性

正确输血能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错误的输血不仅影响疗效、安全,而且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输血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病情,认真执行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一丝不苟地按输血护理常规工作。

1.3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输血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定期组织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护理服务的首要前提。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的道德信念和慎独精神,工作中主动克服侥幸心理,增加责任感,自觉地将各项护理工作标准及要求内化成自身的护理行为[1,2]。通过法规的学习使护理人员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树立法律观念,学法懂法,依法施护,认识到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加强输血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输血护理技术,转变输血护理观念,已成为现代输血发展的必然趋势。

2 输血过程安全管理

2.1 输血前查对

护士取血时,与血库人员严格查对申请输血患者的姓名、床号、血型、输血号、血量,同时检查血液成分的颜色、外观和有效期。对新入院患者,紧急输血前采集好血检四项,以确保输血后不必要的纠纷。由于输血核对的最后一关是护士把握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双人核对,严格“三查八对”。在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全部资料,无误后方可执行输血。

2.2 输血过程中观察与护理

护士在输血开始后数分钟内留在患者身边,虽然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存在于整个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如果开始前5 min~15 min不发生问题,出现致命的危险性就会明显下降。在输血15 min后,患者无不良反应,输注速度可以加快。输血速度一般根据血液成分种类和受血者体质而定,开始稍慢,待观察患者无不良感觉或症状后,再根据需要调速,一般4~6 m L/min.血小板取回后要立即输注,为防止血小板聚集,输注时速度要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宜。血液在常温下应4 h内输完。

2.3 输血后

再次核对输血相关内容,继续观察患者至少1 h,并进行相关内容记录。对输血完毕一次性血袋,需保留24 h.

3 正确处理输血反应并及时上报

护士要熟悉并严密观察各种输血反应的出现,掌握其处理原则及常规,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如发生反应,根据情况可减慢或停止输血,立即通知主管或值班医师,积极配合治疗及抢救。经处理后反应不见好转或情况严重,原因不清时,须进一步上报并及时与血库联系,保留余血以备检验。

参考文献

[1]金钰梅.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医疗护理缺陷防范之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2) :785.

3.临床输血管理考核细则 篇三

【关键词】 输血科;安全管理;临床输血;纠纷;措施防范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67-01

输血和其他临床诊疗措施一样,必须做到安全和有效,这两者是辩证统一,如果输血不能产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就失去了作为治疗措施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样,如果尽管通过输血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缓解了病情,但是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输注的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发生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后果,使产生的治疗效果大大折扣[1]。自2002年9月1日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公民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也纷越来越多,而输血科的安全规范管理则是输血安全的首要条件。现笔者分析近几年临床输血纠纷的实例及预防纠纷的几点措施如下;

1 建立、健全输血科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临床输血,减少临床输血纠纷

在科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了输血科各项管理制度、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组织实施各项制度等并确保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组织学习本科所有人员并确保每人均能理解,带领全科人员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输血科管理办法》,使输血科的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秩序化、提高了工作的质量,确保了临床输血的安全。

2 加强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科工作人员及血站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预防医患纠纷

2.1 临床方面应该严格管理,堵塞漏洞 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预防医疗纠纷的实际手段主要还是靠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例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不完善,监督执行不力;科室和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够;个别医院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病案和其它医疗文书书写和管理不规范等。医护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对已经发生的差错和纠纷应采取个案分析,对案例进行讨论剖析,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纠纷产生的原因,使全體医护人员逐渐学法、懂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2.2 对于输血科工作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尤其是交叉配血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配血双签字制度。交叉配血时要同时检查受、供血者ABO正反定型及受血者Rh血型、采用聚凝胺法。对可疑结果要重复检查核对,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严防差错事故。同时输血科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满足临床不断发展规律的要求,通过各种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思想,每个星期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巩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每年派工作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全国性会议,拓展视野,接收最新的医学信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更重要是工作中把好质量意识关,强化工作人员对安全输血的思想意识,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及对于患者关于输血方面的咨询,输血科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2.3 对于血站工作人员来说。目前血站检测血液技术都比较成熟和安全,但是有极少用于临床输血之后患者出现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国内均报道经输血传播艾滋病、丙肝、梅毒等经血液传播疾病。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窗口期”因素。(2)目前的检测手段还不够先进。(3)检测方法本身的误差可造成漏检。(4)由于献血员自身情况造成[2]。由于以上各种情况的存在,就造成血液污染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构成输血而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造成患者严重的损害和后果,使产生的治疗效果大大折扣,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血站应该强化管理,规范健全创建机制始终以提高职工思想素质、质量意识作为工作重点,严格按《质量工作手册》进行考核,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牢牢把住了血液的检测质量利用。

2.4 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时,就对医疗过程、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血液制品进行怀疑、抱怨甚至纠纷。笔者曾值班时遇到一位肿瘤病人输注一袋血浆后发生荨麻疹、皮肤潮红等输血反应症状,患者家属要求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工作人员予以解释,笔者亲自向病人家属解释,根据患者症状属于正常的血浆过敏反应,荨麻疹反应较常见,发生率可达1%-3%[3],但病人家属一直认为就是血浆质量有问题,并且患者家属在输血科情绪激动,任何解释都是无法听进去,从而引进一次临床输血纠纷。笔者认为,在输血前让患者家属认真阅读输血治疗同意书,以做好输血时发生的任何输血反应。

3 共同努力,提高输血技术,把输血医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减少医疗纠纷隐患

临床科室,输血科,血站等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整个医疗诊治过程,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更要加强输血科以后的发展方向是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输血反应,引进科学的方法、先进的设备,使临床输血更安全更放心,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总之,现代医疗纠纷的发生是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输血科认为规范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行为,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峰.输血与输血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

[2] 安万新.输血技术血[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07-210

4.党员管理考核细则 篇四

为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端正党员的行为,履行党员的义务,严肃党内纪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考核细则。

一、相关要求

(一)认真学习贯彻并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性原则,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

(二)有较强的组织观念,按时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认真撰写学习笔记,不迟到、不早退,会议期间不交头接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履行党员义务,按时交纳党费。

(三)积极参加公司党委、党支部组织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若有事不能参加须向支部书记履行请假手续。

(四)党小组长按照要求进行本班组内员工思想动态的了解,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并反馈,对本班组内违规违纪的人员及时进行回访并记录,及时组织党小组成员进行党小组学习,并进行记录。

(五)认真履行责任区责任人的职责,带领责任区内的党团员、群安网员、青安岗员和其他员工积极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身边无“三违”,责任区内无事故。党员责任区

负责人带领成员对本责任区内的卫生进行定期清理,每月上报党员责任区工作的开展情况。

(六)党员年初进行承诺,每季度对践诺的情况进行自查。

(七)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按时撰写思想汇报,定期向培养人、党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汇报思想情况,培养人、党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需将谈话内容定期填写在考察表上。

二、考核管理

(一)对于不能参加党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党内活动的党员,在未向车间支部书记请假的情况下,考核党员100元,并在党员大会上通报,在绩效奖中体现。视情节严重者,翻倍考核。

(二)对于参加党组织生活迟到早退的人员,在未提前向支部书记说明理由并未请假者,支部考核50元,并在党员大会上通报,在绩效奖中体现。视情节严重者,翻倍考核。

(三)对于未按时上交党员学习笔记的党员,支部考核100元;党员笔记内容较差者,支部考核50元,若在下月笔记检查中存在相同的问题,视情节严重者,翻倍考核。

(四)对于不能按时上交党费的党员,支部视情况考核党小组组长50元,视情节严重者,翻倍考核。

(五)党小组组长不能及时了解本班组员工的思想动

态,造成越级上访的事件发生,同时不能对违规违纪人员进行回访,支部考核党小组组长200元,视情节严重者,翻倍考核。

(六)党员责任区内发生安全事故、责任区内卫生差,支部考核责任区负责人50元,不能每月及时上报责任区内开展工作的情况,支部考核50元,视情节严重者,翻倍考核。

(七)党员不能及时进行承诺,践诺自查,支部考核50元,视情节严重者,翻倍考核。

5.教师考核量化管理细则 篇五

为强化学校管理,使学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除推行制度管理、目标管理外,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本细则共包括五个一级指标、三十七个二级指标和加减分三部分组成。现就具体细则分述如下:

一、职业表现(14分)

1、政治、业务学习考勤(2分)。政治、业务学习,一学期全勤得满分,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旷工一次扣1分。

2、政治学习笔记、心得(3分)。有政治学习笔记,能按规定要求记录。每学期有两篇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2000个),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笔记不够标准的扣0.5分,无笔记的扣1分,心得体会不认真扣0.2分,缺一份扣0.5分。

3、工作态度(2分)。拥护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书育人,工作态度端正,讲政治,比奉献,能吃苦,不讲有损于工作和同志团结的话,作风正派,加满分。若工作态度不端正,根据情节酌情扣分。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分配的任务做的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者减0.5分;对分配的工作做的出色者加1分,教师上班期间上网聊天者减1分。

4、遵纪守法(2分)。全学期无违法乱纪行为记满分,有违纪行为发生的,根据情节扣分。违纪行为以抓获或通知学校为准,违纪一次扣2分

5、热爱事业(2分)。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积极改革和进取精神,关心学校、荐言献策;对工作拖拉,责任心不强者扣2分。

6、服从安排(2分)。学校分配任务、安排工作认真接受实施的记满分,经校领导做工作两次以上才接受任务的扣1分,拒不接受的记0分。值周老师做好本周学校各项记录,不及时检查纪律、卫生者减0.5分;值周老师不及时检查放学情况者减0.5分,路口值勤老师不准时到岗者减0.5分,缺岗者减1分;打扫环境卫生、厕所的班级如果不及时打扫干净减班主任0.5分,不能按时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者减0.5分,对分配的任务拒不接受者减5分,能不折不扣的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者加1分,教师每次劳动酌情加分加0.1--0.3分。

7、爱护学生(2分)。爱护学生、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记满分,有体罚学生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二、业务能力(16分)

1、专业知识(3分)。精通学科知识,熟悉《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及学科结构体系,清楚重、难点,重视知识更新,功底扎实,符合规定学历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有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培训等级证书,坚持业务自修,不符合上述标准,无其中一证件者,每证扣0.5分。(新凭教师除外)

2、教育论文(2分)。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大胆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创新活动,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每学期撰写一份字数在3000字以上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达不到上述要求、无论文的扣1—3分。

3、校本培训(1分)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并能认真做好培训笔记、按要求书写心得体会。一次不参加者扣除0.5分,迟到一次扣除0.2分。

4、远程教育(2分)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远程教育培训,能按学校规定充分利用远教资源进行学科授课。以平时检查结果为依据,用总分乘4%即远程教育工作总成绩。

5、基本功训练(2分)。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坚持继续教育,主动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业务学习、培训不参加者一次扣1分。基本功不达标者一项扣1分。

6、教学能力(2分)。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教法活、思路新,质量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实际操作能力强,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酌情扣分。

7、教学研究(2分)。积极参加教育科研,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确定符合实际的科研专题,积极参加各类论文撰写,并能公开发表,善于做课后记,写心得,及时纠正教学不足,总结认真及时。无科研专题者扣1分。

8、业务学习心得、笔记(2分)。有业务学习笔记,能按规定要求记录。每学期有两篇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1000个),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笔记不够标准的扣0.5分,无笔记扣1分,心得体会不认真扣0.2分,缺一份扣0.5分。

三、履行职责(20分)

1、安全工作(4分)以平时检查结果为依据,用总分乘4%即安全教育工作总成绩。

2、平时考勤(4分)。无迟到、早退、违纪现象的记满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旷课一节扣1分,矿工一天扣2分,非特殊事(病)假一天扣0.3分。

3、早操、课间操(2分)。出满勤记满分,每缺一次扣0.5分。

四、教学实绩(25分)

1、制定计划(2分)。计划按要求完成的记满分;内容不全、不符合要求的记1分;计划缺一份扣0.5分。

2、教学设计(8分)。以平时检查结果为依据,用总分乘8%即教学设计得分。

3、作业批改(10分)。以平时检查结果为依据,用总分乘10%即作业得分。

4、听课记录(2分)。听课全学期达12节,且有较详的记录,有针对性评语的记满分,每少一节扣0.4分。

5、呈送材料(1分)。向各个部门呈送的各种材料,按时如数交的记满分;每迟交一次扣0.2分,缺交一次扣0.5分。

6、辅优帮差(2分)。按学校要求辅优帮差,面向全体,效果明显,优生率符合要求,优生率不达标者酌情扣分,后进生转化不明显的酌情扣分。

7、工作总结(3)能按学校要求完成学校、个人、学科总结得3分,缺1次扣3分。

五、教学成绩(25分)

考试成绩平均分的25%为教学成绩,教师考核分按照“双四六”标准计算。“双四六”是指第一

(二)学期期中、期末成绩分别占本学期成绩的40%、60%;第一、二学期成绩分别占全学年成绩的40%、60%。标准进行计算,得出教师年终考核分。

六、加、减分

1、任课教师所带科目统测成绩保持上学期期末统测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不加分。

2、教师所任学科的教学成绩若提高(降低)一个名次,在期末考核分中加(减)在原基础分上增加(降低)1分考核分加(减)0.5分。

3、学科竞赛(1)学科竞赛的集体名次在县级以上获奖者加5分,居县级第一名加4分,第二名加3分,第三名加2分;居校级第一名加1分,第二名加0.5分。(2)个人获得优秀教师或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者:区级加3分,地市级加2分,县级加1.5分,局级加1分,校级加0.5分。

4、公开课、示范课、业务讲座:国家级加5分,区级加4分,地市级加2分,县(局)级加1.5分,校级加1分。

5、教研成果、论文:区级加3分,地市级加2.5分,县级加2分,局级加1.5分,校级加1分。(教研成果、论文等必须有教育系统颁发的证书,无证书的必须是《宁夏教育》、《吴忠教育》发表的文章)。

6、在师生安全及学校财产受到损害时,能挺身而出,护校救人有功的加5分。

7、教师代表学校参加文艺演出的,区级加3分,地市级加2分,县(局)级加1。(获奖后再加0.5分)

8、积极参加学校各级组织的各类活动,每次加0.2分。

9、兼职加分:除完成应履行的岗位职责和应带课时数以外,兼任学校其它职务,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加兼职1—3分。

10、教具(图书)使用(借阅)按学校安排,一次不借扣0.1分,以次类推。

11、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者,根据活动安排、记录、效果等加1—3分。

12、所带学科班级的巩固率达100%者记满分,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减1分,依次类推。(巩固率按开学注册学生计算)。

教师量化管理 实施细则

曹路小学

2017年2月26

6.临床输血管理考核细则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2014年输血归档病历每月20份,共720份,调查输血病历护理记录及2012-2014年输血科输血标本接收记录、输血血袋回收登记。

1.2 方法

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云南省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输血相关政策性文件,对输血申请单、输血标本接受登记、输血(配血)报告单、输血医嘱执行、输血不良反应、输血过程护理记录、血液领取至输注时间、双方核对、输血血袋统一回收处理9个项目进行检查分析。

1.2.1 检查

(1)输血申请单:输血前检测项目包括血常规、乙肝两对半、ALT、梅毒、艾滋病、丙肝抗体等项目检查是否完善,检测或采样时间是否在输血前。(2)用血医嘱执行:医嘱时间及执行情况。(3)护理记录:输血品种、数量、输血起止时间、滴数,输注过程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输血方式、输血量与发血量是否一致。(4)输血(配血)报告单内容是否完整,配血、复核、发血、取血、核对、执行者签名是否符合规范。(5)血液领取至输注时间、双方核对:查看血液领取至输注时间,要求在30 min内,查看双签名执行情况。(6)输血标本接收登记:护士采集输血标本是否规范。(7)输血科血袋回收记录:输血血袋返回输血科是否及时,返回前利器是否进行了规范化处理。(8)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及处理记录情况。

1.2.2 持续改进措施

输血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得到迅速的发展,它在医学救治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对临床科室的监管一直是薄弱环节。(1)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依据相关输血法律法规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了本院《输血技术规范及标准操作规程》,规范了医、护临床用血,使医院临床用血工作有据可依,全院执行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并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2)2013年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加强对临床用血监管,每月抽查20份输血病历,对不合格病历进行全院公示,制定奖惩规定,并于年底对输血病历质量指标达标并10份以上的医生及护理团队进行表彰。(3)输血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监管作用,每年召开2次会议,在会议中对临床用血进行分析、总结、讨论,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改进输血质量。(4)针对输血护理记录不规范,输血管理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在护士工作站中启用输血护理记录模板,规范输血护理记录并对所有护士进行培训。(5)输血科、护理部制定了输血标本采集规范及流程,对所有的护士进行培训、考核。(6)针对双签名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护理部制定了奖惩规定,对未双签名的护士进行了处罚。(7)护理部加强对输血安全管理,加大对护理队伍的培训考核力度。(8)护理部规定所有临床科室护士长在输血后对输血护理质量进行自查,及时完善,防范医疗纠纷。(9)病区领取血液后要尽快输注,对不能及时输注的血液应放置专用冰箱保存,在室温停留不能超过30 min,否则会影响血细胞的存活质量[2],医院配置了血液运送箱,用于血库到临床科室运送、暂时存放血液,对于30 min内不能输注的血液,医院制定了暂存制度,输血科指定暂存专用冰箱,从而保障了血液运输、保存质量。(10)针对输血后血袋保存、处理不规范,护理部与输血科进行了沟通,临床科室对利器进行规范化处理,血袋放入专用容器,做好标记,送回输血科并做好登记,输血科按照规范保留24 h后进行无害化处理。(11)加强输血过程观察,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的速度约为3 ml/min,15 min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3]。(12)护理部加强与输血科的沟通,及时整改,输血科参加护士长专题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整改。

2 结果

720份输血归档病历其中2012年缺陷病历75份(31.25%),2013年缺陷病历41份(17.08%),2014年缺陷病历2份(0.83%)。笔者所在医院输血护理质量合格率明显提高,2012年改进前、2013年改进中、2014年改进后比较,输血护理质量明显改进,效果明显,特别是输血护理记录、输血标本采集、血液领取、输注双方核对、血袋统一回收处理明显改进,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临床输血是一种特殊的、高风险的治疗手段,护士在患者输血过程中的采血样交叉配血试验、取血、输注等环节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做好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确保受血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避免医疗纠纷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日显重要[4]。从表1中可看出,笔者所在医院输血护理质量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了改进输血护理质量,规范管理临床用血,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及输血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适用于医院的《输血技术规范及标准操作规程》,内容涵盖输血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血液储存、运送、发放、输注、输血文书书写等操作规程,并由输血科对全院进行每年2次培训和考核,输血科每月随机抽查20份输血病历,对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各临床科室并在院周会上进行通报,医务部、护理部对相应人员进行处罚。充分发挥输血管理委员会作用,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对医院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应对策,持续改进输血质量。从表1、表2可看出笔者所在医院输血护理质量合格率明显提高,2012年改进前、2013年改进中、2014年改进后比较,输血护理质量明显改进,效果明显,特别是输血护理记录、输血标本采集、血液领取、输注双方核对、血袋统一回收处理明显改进。这与医院、科室重视、培训、考核力度加大有关,通过多次培训、考核及检查、处罚,临床输血护理质量管理提高,输血过程规范,输血文书书写规范。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涉及到开具输血申请的临床医生、输血科检验师、临床输血护士,但每个环节都需要护士参与。病房输血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可能导致护理事故、差错或纠纷[5]。规范输血护理质量管理,制定输血护理标准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及考核,持续改进输血质量管理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同时也是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的需要。输血质量管理需要医院行政主管部门、临床医生、护士、输血科三方共同完成,持续改进输血管理质量对安全用血,防范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输血病历中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输血护理规范化,提高临床输血安全,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随机抽查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4年输血归档病历,每月20份,共720份。检查输血申请单、输血标本接受登记、输血(配血)报告单、输血医嘱执行、输血不良反应、输血过程护理记录、血液领取至输注时间、双方核对、输血血袋统一回收处理9个项目,计算缺陷率和合格率。针对存在的问题护理部、输血科进行持续改进。2012年为改进前,2013年为改进中,2014年为改进后。结果:2012年75份输血病历存在护理质量缺陷,占31.25%,2013年41份输血病历护理质量缺陷率为17.08%,2014年2份输血病历护理质量缺陷率为0.83%。结论:定期开展输血护理质量检查并进行持续改进,能有效提高输血护理质量,确保输血安全。

关键词: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陈萍,姚健,刘红,等.输血科对临床用血科室监管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14-16.

[2]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5.

[3]王梁平,周春兰.临床输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的规范[J].护理学报,2009,16(20):24-26.

[4]肖素娟,曾钰莲,黄艳,等.临床输血护理规范化管理调查分析[J].内科,2014,9(2):233-234.

上一篇:铲雪后感 初三叙事作文700字下一篇:工会职工维权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