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

2024-09-04

苏轼诗(精选13篇)

1.苏轼诗 篇一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海棠的赏析:

海棠即海棠花。海棠花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海棠花这一审美意象表现了游子思乡、离愁别绪之情。苏轼的《海棠》这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是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所作。全诗如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首句是起。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即春风。“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用典中的“语典”。“泛”即弥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崇”推崇,引申为“增长”。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次句是承句。诗人写道:“香雾空蒙月转廊。”这一句侧写海棠。“香雾”指的是氤氲的雾气中的.海棠花香。“空蒙”即细雨(烟雾)迷茫的样子。南朝齐谢眺《观朝雨》中写道:“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中写道:“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宋代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其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后两句写爱花心事。第三句转句。诗人首先写道:“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紧承第二句而转,担心“夜深花睡去”。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是从上面描写环境进入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表现了赏花者的心态。上面写 “月转廊”,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了。其中,一个“只”,可以说虚词表意,深化了爱花人的痴情。一个“恐”字,不但强调了诗人对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自己的孤寂、冷清。最后是合句。诗人接着写道:“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句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即所以之意,含有“特意而为”之意。同时,这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里,“红妆”表面指海棠,实则诗人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可以说,诗人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给人以审美想象。“烧高烛”与上文的“月转廊”形成照应,月光照不到海棠,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来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不让海棠睡去,更加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其中的“烧”和“照”,不但表明了诗人对花的喜爱,也表现了自己害怕孤独和寂寞情感。当然,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人为地去“照”,就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痛苦的超脱,对生活的豪迈之情。

在艺术上,首先,典故的运用,提高诗歌的含蓄性和深沉性。其次,结构上起承转合,使诗歌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再次,动词的运用更增强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第四,以花喻人,形象生动,内蕴丰富。

2.苏轼诗 篇二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和黄鲁直韵》

苏轼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译文:

黄鲁直那四句“偈子”,就像妙香一样四处飘散。此偈中之智慧不是仅凭耳闻心思就能企及的,其品质也是闻思香比不上的。为了更好地体会其诗中的智慧,应用心参悟,就像品香一样,最好用鼻子来“观”。

在明亮的窗几下,那些书上的字仍显得小,在我眼里就像斑斓一样模糊不清,一炷香燃烧完,香品不再散发出香气,火也熄灭了,就像我一样,年岁大了,心里却很闲适。

《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二首》

黄庭坚

海上有人逐臭,天生鼻孔司南。

但印香严本寂,不必丛林徧参。

我读蔚宗香传,文章不减二班。

误以甲为浅俗,却知麝要防闲。

译文:

有人爱香成癖,生来鼻观具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只要闻着帐中香,便能得到如来的印可,而不必去四方游历参禅了。

我读范晔的《和香方》一书,其文采不输汉代的班彪、班固父子。

他书中误认为徐湛之之辈像甲香味道浅淡、凡俗,却知道像庾炳之类的人物像麝香一样多禁忌。

《子瞻继和复答二首》

黄庭坚

置酒未容虚左,论诗时要指南。

迎笑天香满袖,喜公新赴朝参。

迎燕温风旎旎,润花小雨斑斑。

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未、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译文:

置办了酒席当然希望有尊贵的朋友一同痛饮,谈论诗文也要放在时代的大环境下而论。很高兴看到满袖飘香,欢喜听闻您又要为朝廷献力。

春光旖旎,微风和煦,燕子飞舞;细雨蒙蒙,花枝摇曳。燃一炷馨香,在喧闹繁华的街市忙里偷闲。

“丹青已非前世,竹君时窥一班。五字还当靖节,数行谁是亭闲。”本为苏轼再答黄庭坚之诗,《四库全书》误列黄庭坚《子瞻继和复答二首》之下。

浅析:

《答黄鲁直书》中写到苏轼第一次在孙觉座上见到黄庭坚的诗文,“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莘老言:‘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为称扬其名。’”“轼笑曰:‘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然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莫能用也。”苏轼对黄庭坚称赞有加,而黄庭坚更是投书苏轼,恭执弟子之礼。

苏、黄二人相交后惺惺相惜,也正因此二人遭际沉浮紧紧相连。“乌台诗案”苏轼的朋友中包括黄庭坚、苏澈、王洗、张方平、范镇在内的三十九人受牵连。黄庭坚虽然与苏轼未曾谋面,但因与其有诗文唱和往来,亦被罚红铜二十斤。

苏轼的《和黄鲁直韵二首》,一首说自己钦佩黄之智慧,以及其诗文之精妙,另一首形容自己的处境。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提到的香并非是具体的香品,而是黄庭坚为酬答别人送的香品礼物而做的诗,即《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以香赞黄庭坚诗歌之超逸绝尘。

第二首“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依然以香说人,用香来比喻自我精神的熄减,当然这实为苏的自谦之词。黄庭坚《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二首》引用了《楞严经》里香严童子闻沉水香悟道的典故。“但印香严本寂,不必丛林遍参。”一句说只要闻着帐中香,便能得到如来的印可,而不必去四方游历、参禅悟道。宋代诗文中有诸多“参诗如参禅”、“闻香如参禅”、“品茶如参禅”的表述。黄庭坚便极为推崇“闻香如参禅”。其《贾天锡惠宝熏乞诗作诗报之》云:“贾侯怀六韬,家有十二戟。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自称有“香癖”,且其自诩为“香痴”且对闻香做了许多禅理的提升。除了《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二首》还有诸多诗文中都提及焚香对禅修悟道的意义,如“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露台湛空明”。“当念真富贵,自熏知见香。”等诗文都谈及可以通过品香来修炼精神以及香能使人明心见性而达到圆通之境。

周裕锴先生《“六根互用”与宋代文人的生活、审美及文学表现——兼论其对“通感”的影响》一文中谈到黄庭坚是宋代比较早提出“鼻观”概念的人,即通过品香之类的人鼻所乐之的气味可以实现、获得圆通。“鼻观通妙”这一观念对北宋中叶后的文人影响深远,清代学者钱谦益更是主张:“鼻观论诗”并且明确提出“香观说”。

是谓“伯牙善抚琴,子期最辨音,高山情依依,流水叹古今”苏黄如伯牙、子期,二人气味相投,借书斋中常见之熏香为文赋诗,互相赠答、唱和、同参。

苏东坡对沉香也十分喜爱。在《沉香山子赋》冲咏道:“金坚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晚年被贬到海南岛,眼睹沉香被“竭泽而渔”,并借此赞颂其弟文词。《琼州府志》亦有记载其作诗抨击时人对沉香索取过度,曰:“沉香作庭燎,甲煎纷相如。岂若注微火,萦烟袅清歌。贪人无饥饱,胡椒亦求多。朱刘两狂子,陨坠如风花。本欲竭泽渔,奈此明年何?”

3.李白、苏轼绝笔诗对比 篇三

鹏无坠日,美玉永藏——聆听双“仙”最后之歌唱

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中说:“(李白)赋临终歌而卒”。

《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王直方诗话》说:“东坡将亡前数日,梦中作一诗寄朱行中”,“东坡绝笔也”。

《梦中作寄朱行中》

舜不作六器,谁知贵玙璠。

哀哉楚狂士,抱璞号空山。

相如起睨柱,头与璧俱还。

何如郑子产,有礼国自闲。

虽微韩宣子,鄙夫亦辞环。

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李白的这首骚体绝笔也体现了想象奇特的庄子和忧时伤世的屈原的特色。《临终歌》第一层写展翅高飞的大鹏中天摧折,令人惊,令人撼;第二层写大鹏左翼受伤,但余风仍可激荡千秋万代,令人敬,令人羡;第三层写泣麟的孔子已死,今世已无人为大鹏的陨落长天而痛哭,令人哀,令人叹。

朱行中,即朱服。浙江湖州人。小苏轼十一岁。历任知州、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朱行中以廉洁著称。“士大夫颇以廉洁少(轻视)之”,以为他“不合时宜”,而苏轼却“爱行中至矣”。(朱弁《风月堂诗话》)。

一个借鹏喻己,一个借人写己,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李白是伟大的,也是孤独的,更是可悲的。他既有壮士不遇的悲愤,又有被宠被弃的波折。他一生抱有“济苍生”的理想,却一次次受挫,最后以“从璘附逆”的罪名而流放夜郎。在生命将行结束之时,诗人无比愤懑地对当时的社会发出呐喊,控诉这埋没人才、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不合理社会。苏轼生活在矛盾冲突十分复杂的时代环境中,满肚皮不合时宜,所以左右支绌,动辄得咎,一生谪居生涯的空间之广大和时间之漫长,令人唏嘘不己。

李白一生都在希冀超越自我与自我的不可超越中无法平衡;而苏轼则是在渴求超越现实与现实的不可超越中矛盾重重。李白以诗人的心灵去构想现实,又以过于执著的世俗追求不断伤害着超俗的自己。李白心比天高,却脚踏现实。以尘外之思来应对红尘,必然要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脱节。苏轼一方面想积极入世,成就一番事业;另一方面,又想遗世独立,自足自悦。外在的环境使两者都无法实现,既不能兼善天下,又不能忘怀天下。无论是李白还是苏轼都承载了太多的矛盾和痛苦。他们一生都想超越,一生又都在挣扎。

李白之苦更多的来自于自我,所以他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理想时,就把理想人格彻底地投注或寄寓在他的作品中,他以艺术创作的方式使自己的生命在艺术里得到了延伸,并使致命的痛苦得以缓解和释放。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他强化他的理想,至死不衰。因为那是他唯一的一切,面对人生的自信,面对厄运的勇气,全赖于此。苏轼之苦更多的来自于现实,所以他要舍弃尘世的桎梏,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随时体察处世经验,总结人生,是东坡寻求灵魂拯救的常用思辩方法,而求诸内心又是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他能够自解自慰,在内心的平和中体察人世,总结人生,以此来对抗现实苦难,寻求灵魂拯救。在生命困境中,苏轼显示出了生存智慧;在与外界的抗争中,苏轼展示着独有的气度、识见和高远的人生境界。积极入世的精神为他带来的更多的是悲哀与不幸,而旷达出世的精神的确让他能坦然接受辛酸与无奈,从而笑傲人生,仰俯天地。

一个是天上谪仙人,雄视阔步,无所羁绊,如大鹏展翅,高翔天外;一个是士大夫典范,注重人格道德之修养,如无暇美玉,玉壶之冰,可垂范古今。无论是李白的张扬野性还是苏轼的沉稳理性,同样都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美”,是时代馈赠给后人的最珍贵礼物。

高云游空,流水行地——品味两代美妙之华章

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李(白)诗如高云之游空”,“苏(轼)诗如流水之行地”。对比李、苏,一个是唐音的绝唱,一个是宋调的颠峰;一个如豪情少年,意气风发,一个如沉稳中年,善于思考。他们不单有自己典型的个性,也能反映出两个时代之特色。

一、唐诗重形象 宋诗爱议论

李白饱蘸一生豪情,苦心孤诣,以系列的诗歌塑造了大鹏这一让人热血沸腾,叹为观止的高大形象。确如“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苏诗议论如风行水上,波澜迭起。全诗议论和说理十分明显,也见出宋诗的明显风尚。诗人笔走龙蛇,娓娓而谈,最后卒章显志,以画龙点睛之笔盛赞朱行中“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的高尚人格。其实,这些璀璨的美玉不仅是朱服品格的再现,也是苏轼品格的化身。纵观苏轼一生,怀瑾握玉,坦坦荡荡。所以,《宋史》对苏轼的节操评价极高:“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苏轼传》)他不“俯身从众,卑论趋时”,(苏轼《登州谢上表》)陆游对苏轼十分景仰:“公不以一生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放翁题跋·跋东坡帖》)苏轼自岭南北归常州后曾用尽积蓄购房一处,准备迁居此处。一晚踏月散步,听一老妪哭诉百年老屋被不肖子孙典卖,原来正是自己所买之屋。遂退还,且所用购房之钱一文不要,而自己却不得不借房居住,最后病逝于所借孙宅中。临死前,召子至床前说:“吾生不恶,死必不坠(下地狱)”。

二、唐诗工比兴 宋诗爱用典

这只奔涌着诗人炽热感情的大鹏正是作者运用出人意表的想象,动人心魄的夸张,引人入胜的神话,发人深省的传说塑造的至大至刚的艺术形象。大鹏是诗人灵魂的实化,理想的物化。全诗无一字直接涉己,却句句字字皆是自己。唐诗人是运用比兴的高手,李白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苏轼之诗用典故如探囊取物,俯拾皆是,如数家珍,无不称心。短短一首诗中,苏轼竟连用五个典故来比喻行中的高尚人格。①用《周礼春官·大宗伯》“(舜)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典故。②用《韩非子》中卞和献璞的典故。③用《史记》中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④用郑子产对待强晋的不卑不亢,不随意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的典故。⑤用韩起醒悟后退还玉环的典故。(后两则典故见于《左传·昭公十六年》)以上五个典故全涉宝玉。珍视玉,保全玉,爱惜玉,不贪玉,一重接一重,一浪排一浪,令人目不暇接又心服口服。以气贯注,以气导引,文气刚健浩荡,文风纵横恣肆,用典多但不板滞,有议论但不觉枯燥,确为大师手笔,令人叹为观止。

三、唐诗气象阔大 宋诗缜密流畅

李诗具有纵横开阖,一泻千里的壮阔气象。即使绝笔,也是壮怀高歌。李诗中心意象是雄飞九天的大鹏,忽而翱翔天外,忽而折翅云端,由令人惊、令人撼到令人敬、令人羡再到令人哀、令人叹。大开大阖的构思,大起大落的情节,壮大的场面,惊心动魄的情节,悲壮震撼的艺术效果,一如李白的主要风格。苏诗表情达意,神至笔随,抒慨写志,酣畅淋漓,理思缜密,一层一层如剥茧抽丝,最后见出中心论题。全篇构思清晰有条理,毫不拖泥带水,恰也可见出宋人重理思的时尚。

4.苏轼写的哲理诗 篇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有新思想,这种思想前人有过,却没有说过,苏轼说出来了。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难。有些人三岁想到的事六十岁也未必做到。由此看来,苏轼这首诗是“以议论入诗”的典范,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这正是苏轼哲理的价值所在,或者说是苏轼的功劳。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文入诗”,因为诗写情,文说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议论入诗”,因为不议理不明。

5.苏轼散文漫谈 篇五

一、行文雄奇奔放、语言流利晓畅,说理明晰透彻,且善于随机生变、翻新出奇。这主要表现在他的政论文和史论中。由于他知识广博,故敢于并善于对许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发表看法,如《平王论》思路开阔,列举历史上因固守旧都而使政权稳定,因避寇迁都而走向衰亡的种种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论证避寇迁都的严重危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明显的现实用心。《贾谊论》一反旧说,翻新出奇。指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的论断,促人深思,给人启迪。《留侯论》、《商鞅论》也都是独出己见的翻案之笔。政论文的代表作是《进策》二十五篇。或总论天下形势政治弊端;或设想治国方略、改革措施;或论攻守之势与安边御敌之策,篇篇切中时弊。这些议论文都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语言畅达,见解精辟。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性。

二、随物赋形、表达自由、腾挪变化、舒卷自如。苏文善于将描写、叙述和议论交替使用,结尾部分又能随主题需要而变化多端。这一点上兼有魏晋文的自由通脱,又自似唐宋文的明白简练。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他的亭台记以及游记、碑传中。如他的《超然亭记》用老庄的“游于物内”,“游于物外”的议论引起人们飘忽超然的意绪,文如行云流水,结构精巧严密。又如《放鹤亭记》则把议论放在中间,把酒与国君的好鹤相比较,说明“南面之乐”不如换取“隐居之乐”的道理。《凌虚台记》先写凌虚台的命名修建经过,再以兴废成毁之理的议论作结,诗意、画意和妙理融为一体。再如《喜雨亭记》则把“喜”、“雨”、“亭”三层意思顺写、倒写,分写、合写,虚写、实写,从各个角度发挥得淋漓尽致。同为亭台记,写法不一样,结构也各不相同,而又都那么得体,读来乐趣并生。其他,如《石钟山记》,《潮洲韩文公庙碑》等,无一篇不是写景、抒情纵心如意,叙事、描写挥洒自如的妙文,他的文章的确做到文理自然、随物赋形、舒卷无不如意的程度。

三、苏轼善于用一种鲜明、又仿佛是不经意的笔墨写出一种情调或一种情景。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他的一些记游小品和寓言杂说中。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八十余字似信手拈来,略不经意,然溶叙事、描写、议论于一炉,风神隽永,引人入胜,深得庄、禅三味。又如《答秦太虚书》,作者用白描手法,写家常琐事,幽默,风趣,情景逼真。其它如《书吴道子画后》,《书蒲永升画后》,《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三篇品画之文虽写法不同,结构各异,但都写得文笔简净,神采飞动,真切自然。至如《嫁说》以种田为喻,《日喻》以盲人识日为喻,均信笔写出而庄谐杂陈,寓意深刻。表现了苏轼具有惊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苏轼赋成就也很高。尤其是《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一写清风朗月下的秋光,一写水落石出时的冬景,一样风月,两种境界,均声韵铿锵,意境悠扬,被后代文人誉为宋赋之上品。

苏轼散文之所以具有上述风格,取得如此成就,不仅跟他本人勤于学习、不断吸收前人经验和对文学创作自由境界的不断追求、勇于创新有关,更与他本人那种刚毅敢言的性格密切相关。

6.苏轼诗的特点和风格是什么 篇六

一、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

苏轼是一位关心民众,有志于经世济民的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针砭和嘲讽的态度,在诗词创作中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入仕后勤于政务,又多次遭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常常把耳闻目睹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如《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写水灾后江浙人民的艰难,《夜泊牛口》写沿江居民的生活苦痛,《吴中田妇叹》则反映了当时赋税深重,谷贱伤农的境况。这些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对民众疾苦的关心。

二、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学者们一般认为唐朝以前的诗歌内容较窄,格局较小,明代李东阳说:“赖杜诗一出,乃稍为开扩,庶几可尽天下之情事。韩一衍之,苏再衍之,于是情与事无不可尽”就创作风格而言,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诗作或许比苏诗更要突出、鲜明,但若论创作成就,苏轼则是出类拔萃的。在内容的丰富、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情蕴的深厚等方面,苏诗都是独树一帜的。他晚年写了一百多首和陶诗,颇具特色。

7.苏轼词对白居易诗的化用 篇七

苏轼“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他的诗中多次自比白居易,“它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赠李道士》),“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三交,子由相继侍,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在苏轼的词中,虽然不像在诗中那样,直接地表达对白居易的景仰之情,但是其词却深深受到白居易诗的浸润。本文主要围绕苏轼词对白居易诗的化用,分析白居易对苏轼词的影响。

一、苏轼词对白居易诗化用的主要形式

在薛瑞生著的《东坡词编年笺证》(三秦出版社,9月版)中,可以看到苏轼词中八十余次化用了白居易诗,其主要形式有:

1.直接借用白居易诗的原意

《菩萨蛮•绣帘高卷倾城出》,苏轼借听歌妓唱歌,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其中有“凄音休怨乱,我已无肠断”的句子,借以表达自己悲痛至极的感情。就苏轼对白居易的熟悉和倾慕程度看,此意明显受到白居易“莫唱杨柳枝,无肠与君断”(《山游示小妓》)的影响。

词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关对音乐的描写和感受,更是常被苏轼引用到自己听乐的词中。描写崔闲的琴声之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减字木兰花•琴》),大有白居易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思;1074年苏轼与友人孙巨源在多景楼相遇,虽然是“多情多感仍多病”,但是与朋友的相逢仍然使他激起了“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的旷达情怀,产生了“停杯且听琵琶语”的生活情趣(《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言下也似乎具有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情愫;与张先同游西湖之上,听到弹筝之声,产生“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的感慨,也让人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江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诗句。

2.反其意用白居易诗句

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其黄州时期著名的词篇,其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借清泉寺旁边兰溪西流的眼前之景,表达了词人身处困境乐观旷达的情怀。人们在普遍欣赏这句词句的同时,很容易忽视与此相连的`“休将白发唱黄鸡”,其实这句词,化用了白居易的《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只不过,这里苏轼是反其意而用之,在旷达乐观中,隐隐地透露出丝丝的感伤。和上一句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了苏轼此时此景的人生感悟和内心情怀。在寄友人袁毂的《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中,苏轼再一次反用白居易诗义:“莫唱黄鸡并白发”,寄寓不要自伤衰老,悲唱时光流逝的意思。

苏轼惠州时期,循守周彦质路过惠州,曾为苏轼留半月,临别之际让会琵琶的小鬟佐酒,小鬟此时才十一二岁,苏轼《减字木兰诗•琵琶绝艺》反用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技艺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诗句,说小鬟“拨弄幺弦,未解将心指下传”,以此表明小鬟尚小,未能指下传意。

3.深化白居易诗的含义

元丰七年(1084)四月朝廷诏令苏轼从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十月经过扬州平山堂,这是苏轼第三次过平山堂。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时所建。欧阳修是苏轼的恩师,熙宁四年(1071)苏轼赴杭州通判任,曾经和弟弟苏辙一起到颍州拜谒过恩师。此时已经过了十三年,离欧阳修去世也已经十一年,世事瞬息变化,往日如昨,“平生弹指声中”,词人感慨万千,作了《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其中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悟。词句借用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不过比白居易诗更进一层,白居易诗中万事皆空,其转化在转头之间,而苏轼以为在没有转头的时候,万事就是空的,不值得去执著。与“平生弹指声中”相呼应,体现了苏轼在经历了人生的曲折和磨难之后对世事对人生的感悟与认识。

4.对白居易诗句中意象(事典)的袭用

在苏轼词中也屡屡出现白居易诗的意象。在答友人马 的送别词中,苏轼用白居易诗“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长恨歌》)中的“梨花带雨”比喻马 的惜别眼泪,“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在送别郑彦能的《蝶恋花•别酒劝君君一醉》里,有用了白居易诗“花枝缺处”(《长安道》“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的意象,指代青楼,“十五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白居易以葛洪《神仙记•壶公》作诗云:“谁知市南北,转作壶中天”(《酬吴七见寄》),苏轼借入词中称“青鸾歌舞,珠衣摇曳,壶中天地”(《水龙吟》),以“壶中天地”喻神仙境界。

此外,苏轼还在自己的词中,用白居易诗的“张丈唤殷兄”的事典(《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犹有夸张少年处,笑呼张丈唤殷兄”),其词为“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以少年情事,自比不老大伤悲,充满少年时期的情怀。

8.苏轼的杭州情结 篇八

而杭州恰恰是这样一个可以躲避虚妄的、浪漫逃离的目的地。三十六岁, 熙宁四年十一月, 苏轼第一次来到杭州, 一留就是三年, 温润的风许诺, 深翠的山许诺, 碧玺的水许诺, 在这里他不用故作坚强。这三年, 苏轼的杭州是柔软的。杭州的苏轼, 也是柔软的。

一切似乎都为苏大学士量身打造, 杭州的山山水水给了苏轼无限的宽慰———山总是藏隐士的。杭州的山都不高, 出入自如, 平易近人, 这就避免了不可自拔的不入世事;水总是鉴明心的。杭州的水是勾留的, 连而不断, 宁静致远, 这就将时间凝在了水里, 避免了滚滚流水的伤逝催促。苏轼就是在这里衔觞赋诗, 上访佛寺, 下采民风, 左采菱, 右放歌。与其把它理解成一个中央放来的官员, 我们更愿意把他采纳为新市民, 他不仅是诗人, 更是杭州的美食家, 规划师, 工程师。他的形象在杭州饱满了起来, 生动了起来, 与杭州融在一起。没有沉重的政治包袱, 不必伤神于明争暗斗, 一个真正的人在这里得到无需他人认可的神采飞扬。当然诗人的身份并没有因为其他形象的多元而改变, 他的诗与杭州与西湖形成了共鸣曲, 相互荣光。据有关考证, 苏轼是从杭州通判开始填词的, 可见这片土地给了他多少新鲜的空气和生长的空间。即使苏轼的词很棒, 但我想再也没有比《饮湖上初晴后雨》更使杭州与苏轼的文采相得益彰的了: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后两句甚至已经成为了杭州印象里最通俗而空灵的描绘。读罢此诗, 我总觉得苏轼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一样骄傲地推销着, 他说西湖的水好看, 山好看, 晴天好看, 雨天也好看, 他将西湖比作这世间少有的美娇娘, 无论怎么看都不妨碍她的美, 而且无论哪一款美, 他都喜欢。这诗除了写景也和苏轼的境遇恰好相吻合, 晴是他善良明朗的自由天性, 雨是他怀才遇挫的淡然忧伤, 但无论哪一个, 无论以什么比例调和, 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 那个苏轼都始终有自己的风采。

不像往常其他诗人写杭州西湖的诗那么绵软, 苏轼笔下的杭州清新明丽, 自然脱俗。他的豪放在这里得到了调和, 故他在杭州所做的诗大抵都被我称作是清丽的豪放派, 他的霸气和温柔中和, 让人煞是喜爱。南宋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苏轼之诗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摆脱绸缪宛转之度, 使人登高望远, 举首高歌, 而异怀浩气, 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 而耆卿为舆台矣”, 苏轼留下的有关西湖的遗稿, 正是介于绸缪和浩气之间, 在其中走出了第三条路径。

这个柔软的而又洒脱的苏轼, 比起喝着“大江东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他, 这里我宁愿相信他是真洒脱, 相信他纵历厄难, 随遇而安, 抱道守真, 不负初心。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词句虽好, 但总觉得那些词里他没有找到家, 他在漂泊, 他的乐观背后依然藏着“微冷”的无奈和哀伤。他不是那个地方的主人。他一生走了那么多地方, 起起伏伏, 贬谪再三, 他在无数诗词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克服的勇气, 他要用豪放克服这人生一切的不平坦不公正。但这克服背后的挣扎真叫人不忍, 他愈是豁然, 便让人觉得他的伤口扯得愈大。

人生有一个好处, 上天冥冥中总会暗暗地设下几个停靠所, 好在下一次风雨前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即将来临的危险。危险确实来了, 但诗人以诗的方式挺过来了。

元祐五年, 五十五岁, 他又一次踏上杭州, 这不再是一场单纯的邂逅, 而成就了奇诗人与美江南的相互依恋。他修缮西湖、治理水灾、疏通渠道, 他将对杭州的情谊化成了千古的功绩, 千古的诗作。

那个苏轼, 他不必豪放, 他不必踌躇满志, 他只要真诚地生活, 真诚地快乐就好。他曾经累坏了。而他的杭州只要他快乐就好。归去来兮是西湖, 杨柳依依的苏堤, 肥而不腻的东坡肉……苏轼之于杭州, 是习惯;杭州之于苏轼, 是港湾。

摘要: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但在豪放之余, 也有一个柔软的地方藏下他所有坚强过后的虚妄, 这个地方就是杭州。苏轼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一样骄傲地推销着。在这里, 他的霸气和温柔中和, 让人煞是喜爱。他将对杭州的情谊化成了千古的功绩, 千古的诗作。苏轼之于杭州, 是习惯;杭州之于苏轼, 是港湾。

9.苏轼诗 篇九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

作者:苏轼  朝代: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

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

清露未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

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

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

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

剡藤玉版开雪肤,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

(六观,取《金刚经》梦、幻等六物也。

老人,僧了性,精于医而善草书,下笔有远韵,而人莫知贵,故作此诗。

10.苏轼与武昌西山 篇十

关键词:苏轼,武昌西山,诗文

武昌, 尧舜时期称为樊国, 夏朝时叫做鄂国, 楚时叫做鄂渚, 秦汉设置郡县, 三国时谓之武昌, 孙权取以武而昌之意。辛亥革命后改名鄂城, 今为鄂州市, 位于长江中游的江樊二水合流处。武昌有西山, 西山别称樊山, 风景绝佳, 三国时, 吴王孙权曾在山上建造避暑行宫, 历代名人陶侃、李白、刘禹锡、元结、杜牧都曾游憩于此。东坡居黄期间, 曾多从游览武昌。

元丰三年 (公元1080年) 三月, 宣州 (管辖今湖北宜昌、长阳、宜都等县市) 通判杜沂首至黄州访问东坡。杜沂为蜀人杜君懿之子。他们同游武昌西山寒溪, 寻芳探幽, 瞻仰先贤故址。山上开满了不争春色、在暮春中寂寂开放的酴醾, 在东坡的眼中, 她们“不妆艳已绝, 无风香自远”。西山曾是吴国孙权读书理政的地方, 如今寂寞当年萧骨, 吴宫凄凉, 红粉余妍, 苏轼想象, 在有着朦胧月色的夜晚, “笙箫来绝巘”, 有着迷离光怪的美丽。西山的顶上流淌着清澈的白泉, 见泉苏轼想到“寒泉比吉士, 清浊在其源”, 发出“嗟我何所有, 虚名空自缠”的感叹。

离与杜道源游武昌西山不数日, 潘彦明来访。他哥哥昌言与其子潘大临在江南岸樊口开小酒店。樊口, 临近西山, 在樊水和长江的汇合处。酿酒之余时或以打渔为生, 与东坡相还往甚密, 诗书不断。此次, 东坡与潘丙棹小舟, 往樊口, 径至大临酒店, 对饮言欢。大临成为东坡先生慰藉心灵的理想朋友。在《答秦太虚书》中, 东坡对此做了详尽的描述:

所居对岸武昌, 山水佳绝, 有蜀人王生在邑中, 往往为风涛所隔, 不能即归, 则王生能为杀鸡炊忝, 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 作酒店樊口, 棹小舟径至店下, 村酒亦自醇酽。柑橘椑柿极多, 大芋长尺余, 不减蜀中。同年五月, 苏轼又同杜道源往武昌寒溪西山寺, 周游览吴王岘、九曲亭、菩萨泉、卢州、樊口诸胜。他们都在西山之樊水之滨。传说卢州是孙权“汛江, 遇大风, 舵师请所之”的地方。杜道源之子孟坚为黄州法曹, 亦至武昌陪游。游后, 东坡作《游武昌寒溪西山寺》、描绘西山的美丽景色, 在樊口翠木葱茏, 枝叶繁茂, 长江依山流淌, 宽阔的江面上是群飞的鸥鸟, 一叶轻舟在江面上更显得浪高波险, 绝壁上流淌着清澈的泉水, 而登上九曲亭之后, 行于松柏修竹之见, 长风流泉声里, 一览众山之小, 四面皆是青山白云, 俯瞰山下所居之处云水渺渺, 不辨路径, 山上有吴宫故址, 风景的绝美, 让东坡恨不得带足干粮长游于此, 而乳水宜酒的条件更是让东坡不禁动了买田居住于此的念头。

正月十四, 东坡与子由别于陈州, 二月中, 子由带着东坡家室缭绕江淮, 本于五月将至黄州, 但是因为二十七日遇上大风, 船被阻在磁湖, 东坡到巴河口迎接。四月底, 全家迁居临皋亭, 六月, 东坡与子由渡过樊口, 同游武昌寒溪西山, 九曲亭游樊山。东坡与弟弟同游西山, 神采奕奕, 西山的风景由此显得更加美丽静谧, “层层草木暗西岭, 浏浏霜雪鸣寒溪。空山古寺亦何有, 归路万顷青玻璃。”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然而, 西山美丽的景色更让苏轼与弟弟难分难舍, 他觉得自己就像是鸿雁, 漂泊于江湖, 没有固定的栖息之所, 与子由更是聚散无常, 于是更加珍惜此时的相聚。本想与子由开辟新蹊, 一同体味畅游山水之乐, 但是却害怕子由离开后自己不忍心再踏上此路, 睹物思人, 空有路迹而不得见子由。

同年十月, 李公择自舒州来访, 相聚数日后, 同游武昌寒溪西山寺。为发思古之幽情, 李公择请东坡作纪游, 东坡欣然允诺, 作《菩萨泉铭》。文中先叙述了文殊师利金像被东晋镇守武昌的荆州刺史陶侃送至武昌寒溪的始末, 再讲“今寒溪少西数百步, 别为西山寺, 有泉出于嵌窦间, 色白而甘, 号菩萨泉”的命名来由, 最后以“像在庐阜, 宵光烛天。旦朝视之, 寥寥空山。谁谓寒溪, 尚有斯泉。盍往鉴之, 文殊了然”这样优美的文字做结, 以文字表现出了山水之美。

元丰四年三月, 东坡的侄婿王适, 字子立, 自筠州回徐州秋试过黄州。东坡守徐州的时候, 王子立为州馆的学生, 东坡获罪后, 亲朋惊散, 但是子立与其弟子敏对其始终如一, 跟随岳父苏辙谪居高安。元丰三年五月苏辙来黄州, 子立相陪。此次见面, 苏轼倍感亲切, 同游武昌西山。

同年五月, 与弟子子由同游西山九曲亭新址。九曲亭本废弃已久, 位于西山半山腰松柏之间, 在一条羊肠九曲的小道旁, 其遗址甚为狭窄, 不能容纳多人相聚, 但因为周围还环绕着参天古木, 皆百围千尺, 无法留出足够的空间扩建。喜欢众人同游的苏轼多次在废址旁睥睨, 流连许久。谁知天助东坡, 一日雷雨大风交作, 拔去了亭旁的一棵巨木, 为建造新亭留下了充足的空间。东坡与朋友到西山游玩时见此情景 , 高兴的开玩笑说, 这是老天给机会我建亭呀, 其后与朋友、僧佛一起重建九曲亭。因为亭子建成, 加上子由远道而来, 所以此次来东坡兴致勃勃, 子由作了著名的《武昌九曲亭记》。追忆自己与东坡年少时相与游玩的时光, 那时“有山可登, 有水客浮, 子瞻未尝不先蹇裳先之, 有不得至, 为之怅然移日, 至其翩然独往, 逍遥泉石之上, 撷林卉, 拾涧实, 酌水而饮之, 见者以为仙也。”

在西山上东坡慧思留下了“皓鹤下浴红荷湖”的名句, 九曲亭上有句:玄鸿横号黄槲岘, 可是无下联, 九曲亭即吴王岘山, 一山皆槲叶, 其旁即元结陂湖, 荷花极盛, 对此情景, 东坡对除了皓鹤下浴红荷湖, 并作诗。

同年六月, 好友张舜民谪郴州, 绕道前来看望东坡。住数日, 同武昌县令李观佐, 武昌主薄吴亮等人往武昌樊山。元丰六年三月寒食日, 东坡与农人兼药师的郭兴宗游于武昌寒溪, 吴亮提壶置酒, 郑喜作挽歌, 因无佳词就略改了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一起度过寒食节。同年清明后, 杭州僧人参廖来访, 东坡与之游武昌西山, 作《记梦参寥茶诗》, 东坡在梦中见参寥携一轴诗给他看, 醒来后犹记得其中《饮茶诗》的两句是:“寒食清明都过了, 石泉槐火一时新。”梦中东坡问寒食分新火, 火是新的, 泉水怎么也是新的呢, 参寥回答说, 清明一般会淘井, 东坡后将之续写完整。

四月, 苏轼将离黄去汝, 做《满庭芳》 (归去来兮) 词告别黄州, 四月九日, 东坡一家在临皋亭登上离开的船只, 道潜随船去杭州, 东坡站在船上, 躬身拱手向前来送的人群告别, 在黄州近五载的朝晖夕岚薄雾晨昏涌上心头, 苏轼凄然作《别黄州》, 发出“投老江湖终不失, 来时莫遣故人非”的感叹。

天色将暮, 在一片苍茫的暮色中船只过吴王岘, 江涛拍案, 江面上烟雾四起, 迷离苍茫, 夜风吹拂中, 烟雾笼罩着对岸的黄州, 笼罩着苏轼生活过的雪堂、临皋亭, 还有开垦过的东坡地, 笼罩着给过他无数帮助和关心的黄州父老, 恰在此时, 对岸鼓角响起, 像是一个慈祥的母亲, 知道游子东坡此行不知何日可归, 鼓乐为其送行。鼓角声混着江上的阵阵涛声, 化为悲壮苍凉之音。在这天地的大迷离之下, 苏轼内心汹涌澎湃, 写下了《过江夜行武昌山上, 闻黄州鼓角》, 这首诗感人至深, 饱含深情, 读之令人泪下:

清风弄水月衔山, 幽人夜度吴王岘。

黄州鼓角亦多情, 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 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 鼍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 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溯江来, 还吹此曲相迎饯。

在江涛鼓角声中, 苏轼期待自己他年再乘扁舟归来, 再听着这样的声音回归黄州啊!可惜的是, 如同他当初离开四川眉山家乡至死未归一样, 这次离开, 苏轼再也没有回到黄州。至车湖, 遇风, 王齐愈留住两日, 王氏兄弟对东坡情深意重, 东坡在黄“及今四周岁, 相过殆百数”, 东坡住在王家, 无法抑制离别的感伤, 一再手书留别。

当他离开黄州的第三年, 即元祐元年 (公元1086年) , 任翰林院考试馆职, 于京师见到了嘉祐曾任武昌县令的邓伯温, 谈及昔日西山之游, “嘉祐中, 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 常游寒溪西山, 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 与武昌相望, 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考试馆职, 与圣求会宿玉堂, 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 因为此诗, 请圣求同赋, 当以遗邑人, 使刻之铭侧。”东坡作《武昌西山》和《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 再用前韵为谢》, 并托潘革将诗文带交给寓居武昌刘郎洑的王文甫。在诗中, 东坡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对西山的深切想念, 春天来临时, “春江渌涨蒲萄醅”, 而自己从樊口携酒步上西山看腊梅的往事历历在目。自己带着满壶的春酒, 从樊口步上西山寻春, 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野梅, 清香四溢, 在梅花香味中东坡一路过九曲亭、吴王台, 攀爬到了山顶, 在高山之上两袖满风, 北望中原, 只见落日尘埃。下山经过解剑亭, 只见云海茫茫, 将苍崖半裹在其中。那些情景, 都刻在了东坡的梦魂中!

元祐三年 (公元1088年) 十二月十五日, 东坡看到王定国所藏的山水画时, 为之作记——《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画上浮空积翠、云烟飘荡、渔舟一叶的山水之景让他立即回想起武昌, 于是借诗歌淋漓尽致的抒发了自己对那片美丽山水的思念之情: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 东坡先生留五年。春风摇江天漠漠, 暮云卷雨山娟娟。丹枫翻鸦伴水宿, 长松落雪惊醉眠。桃花流水在人世, 武陵岂必皆神仙。

诗句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那风景幽绝处“留五年”的生活经历。春天, 看春风摇江, 江天漠漠;夏天独对暮云卷雨, 山色娟娟;秋夜听寂寥夜声中, 丹枫翻鸦伴水而宿发出的声音;冬日则有悠闲长松, 落雪惊眠。自己对那片山水的魂牵梦萦, 也知道故人多情的相待, 然而遗憾的是终究无缘再得一回顾, 浓浓的遗憾中带着东坡对黄州的思念和发自内心的热爱。

注释

1《答秦太虚七首》之四, 《苏轼文集》卷五十二, 第1537页.

2《苏轼文集》卷十九, 第564页.

3《武昌九曲亭记》, 《苏轼资料汇编》, 中华书局, 1994年版, 第52页, 后同.

4《赠别王文甫》, 《苏轼文集》卷七十一, 第2260页.

11.苏轼诗 篇十一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颍叔王仲至诗四首

作者:苏轼朝代: 见和西湖月下听琴谡谡松下风,蔼蔼垅上云。

聊将窃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轩冕,一笑当琴尊。

良辰饮文字,晤语无由醺。

我有夙鸣枝,背作蛇k纹。

月明委静照,心清得奇闻。

当呼玉涧手。

一洗羯鼓昏。

请歌南风曲,犹作虞书浑。

(家有雷琴甚奇古,玉涧道人崔闲妙于雅声,当呼使弹。

)见和仇池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

还朝暂接g鸾翼,谢病行收麋鹿姿。

记取和诗三益友,他年弭节过仇池。

玉津园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

碧水东流还旧派,(玉津分蔡河上流,复合于下。

)紫坛南峙表连冈。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

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藉田窃脂方纪瑞,布谷未催耕。

鱼沫依O渚,蜗涎上彩楹。

江湖来梦寐,蓑笠负平生。

12.读李白苏轼秦观的诗感悟 篇十二

读李白的诗,感觉那不是文学,是摄影作品。

李白使用文字,就如同摄影师使用照相机。他有能力用文字摄影,把雄伟浪漫,美仑美幻的自然真实准确的呈现给你。

当我读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时候,总有种感觉:李白真神人也!

苏轼更喜欢在他的诗词里展示他的精神世界,对人生深深的`思考。这是苏轼和李白最大的文学气质差异。

同样是写庐山,李白喜欢写庐山的雄伟,于是就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更愿意思考庐山的内涵,于是就有了:“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精神世界,是非常难以把握分寸和尺度的。正如曹操所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苦比甜多,那么我们怎么可以不写人生的苦呢!

我们应该怎样描写苦,才是文学的巅峰,才是众生的福音。

戴复古写过一首词,有曰:“千首富,不救一生贫。”

如果一个作家写的苦让我们的读者更愤怒了,更压抑了,更纠结了,更失去方向了,这样的文学真的是上乘之作吗!?我们应该这样刻画生活里无处不在的苦吗!?

苏轼的朋友因为乌台诗案被牵连,发配蛮夷之地的岭南,归来京城后与苏轼相聚畅饮。席间,苏轼和朋友歌女的一番对话让苏轼诗兴大发,挥笔写就那首著名的《定**,常羡人间琢玉郎》。

“万里归来年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蒙冤受屈,背井离乡,艰苦卓绝的生活后,那个人回来了,那个人似乎是比从前年轻了,而且那个人是笑着回来了,笑得那么自然,美好,带着岭南梅子的香甜。

于是观众大惊,难道痛苦让人年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吗!?

于是答案呼之欲出,那答案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痛苦被文学家转化为轻松和答案后,我还是想哭泣,但我绝对不会迷茫。

秦观是苏轼的学生。在秦观的作品里,到处都是苏轼的影子。

下面,我想引用能让我泪流满面地一首词,那就是秦观的《鹊桥仙》。

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在飞奔的泪水中体味下什么叫做顿悟。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牛郎织女的爱情,有着迢迢银河阻渡,多么悲凉。

然而在诗人眼里,一年一度的相逢,却胜似人间厮守的无数,这是为什么呀?难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都不忍回头看鹊桥的归路般深厚的爱情,相逢一次就足够了吗!?难道一年一度的相逢不是可悲可叹的悲剧吗!?于是我们再次需要答案。

那答案就是,“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肉体远隔天涯海角,但是情在那里,但是心在一起,难道这不是最美的爱情吗!?难道这不是最真的答案吗!?

当一个人有能力用文字拍摄真实,他就是诗仙。

13.小议苏轼的婉约词 篇十三

不过, 苏轼的婉约词风有别于传统的婉约词风。传统的婉约词以柔媚香艳为主体风格, 常屈从于音乐, 以情歌恋曲为主, 在花前月下“浅斟低唱”, 自然形成香软柔婉之风。再加上宋代文人柔弱的文化心理多感伤悲情, 铸就了多情的气质, 柔弱的风采, 宋人程颐就曾说“今人柔了!”这样的传统风格, 使词在内容上偏于“儿女柔情”, 大多关乎男女情爱和个人情思, 艳情词、恋情词、闺情词、伤春词、悲秋词、离别词大量涌现。题材的选择上“伤春”与“悲秋”表现的更为集中。宋人往往在明媚的春光中感受不到勃勃生机, 面对自然盎然却伤情地比照着他们缺憾的人生, 面对来去匆匆、花开花落的春天, 词人联想的往往是人生苦短、青春易逝。于是伤春悲秋、相思离别之作涌起。传统词风在语言的选择上多以阴柔之美为主导倾向, 词中常见:小庭、深院、闺房、红烛、罗衣、曲径、月下、落花、微雨、飞絮等, 体现出一种悠悠情韵。意境的创造上以轻柔委婉、迷离朦胧为特长, 偏重阴柔之型。

而苏轼的婉约词淡化、内化了以艳为美的风格, 在内容、题材、思想、语言用词、意象等方面有不断创新。

一.内容上, 宋词传统柔媚词风吟风弄月, 而苏轼“摆脱了对音乐的依附, 扩大了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苏轼生性不羁, 他不愿意为音律束缚。晃补之说:“居士词人谓多不协律, 然横放杰出, 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他的“以诗为词”, 不为传统习尚所囿, 另辟天地, 举凡怀古、咏物、感旧、送别、记游、闲适、说理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 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 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 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词可以咏史, 可以悼亡, 可以说理, 可以谈禅, 可怜寄托情思, 可怜抒发悲壮之怀, 诸如人生的感慨, 仕途的升沉, 新友的聚散, 自然景物的欣赏等都可以入词, 这是对词的一大解放。因而词中有对虚假功名的鄙夷:“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算不着甚干忙” (《满庭芳》) ;有对民生的关切:“万顷风祷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浣溪沙》) ;有对人生的思考:“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 ;有对矛盾心态的真实剖白:“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 是前生” (《江城子》) ;有温馨恬然的田园风光:“麻叶层层苘叶光, 谁家煮茧一村香?”如此等等。苏轼全方位地摄取了现实社会的各种题材入词, 大大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二.从思想、风格上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气, 伤春悲秋之情。苏轼的婉约词既有“似花还是非花”、“枝上柳绵”那样的婉约情愫, 但又绝无婉约词中许多人的香软浓艳之气。苏轼的词既有大量豪放派的杰出篇章, 也有不少蕴涵着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的婉约派的佳作。他的婉约词的特点是用清浅的忧愁表达旷达的心胸, 用深沉的哀愁表达浓重的情爱, 用绰约的隐愁表达鲜明的个性。同样是恋情词却写得清丽洒脱, 如《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 花残草盛, 柳絮飘舞, 燕子低飞, 绿水环绕, 令人陶醉;“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二句, 把伤春惜春之情表现得缠绵悱恻, 十分动人;墙外行人, 看见墙里秋千高荡, 笑声飞扬, 不由得心荡神怡, 对“墙里佳人”产生爱慕之情。但“墙里佳人”并不知道外有一位“多情”的行人, 舞罢秋千, 翩然而去, 墙外有意, 墙内无心, 枉自多情的行人增添了惆怅和烦恼。这里的恋情是健康的, 充满了青春活力, 本是伤春光之流逝, 寄托失意沦落之感, 但是整首词却写得清新舒朗, 洒脱飘逸, 充满理趣。悼亡词是爱情词的重要方面, 苏轼写“生离”, 感情真挚, 深沉, 长于言情, 一首《江城子》, 近千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的心。这首堪称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 文笔细腻绵密、凄清幽独, 黯然魂销。但绝非易安的词那样凄凄惨惨戚戚, 而是读出来让人觉得凄婉哀绝之情, 已经冲出口, 荡气回肠, 余音袅袅, 回味无穷, 字字句句沁透着孤绝的阳刚之美。

三.语言意象运用上, 洗脱“脂粉气”, 从“倚红偎翠”中走向明丽净洁。和花间的“以艳为美”, 柳永词的“以俗为美”相比, 苏轼的婉约词总体上呈现出“以雅为美”的特点。人们常说“诗言志, 词言情”, 唐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 而苏轼打破了传统, 他的婉约词不再多做缠绵悱恻的抒情, 语气变的爽快利落, 与此同时将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理想和哲学思考巧妙地融合其中。《卜算子》中:“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淮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影。惊起却回来, 有恨无省。拣尽寒技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全词塑造了一只孤独寂寞的鸿雁形象, 寄托作者在遭受政治挫折之后孤独、迷惘的心境和孤高不屈的态度。写得幽深清绝, 每个意象都凸现幽寒的气氛, 全词笼罩了一层浓厚的孤独和感伤。此外, 他那“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的人生喟叹,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中思想与现实相矛盾的感慨,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作者那种不被当朝理解, 无法实现人生抱负的悲哀, 无不闪烁着东坡思想性格的光芒。

综观苏轼的婉约词, 他不但对传统的婉约词有所继承, 同时有许多的创新, 开拓了婉约词的内容, 提高了词的艺术成就, 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东破选集》,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选, 四川人民出版1987年11月第一版。

[2]《中国的诗词曲赋》, 任继愈著, 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一版。

[3]《婉约词》, 兰世雄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4]《王国维美文经典全集》, 张弘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上一篇:有关冬天的词语下一篇: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案件有关问题之诉讼主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