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营销精益管理(8篇)
1.电力市场营销精益管理 篇一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的全面开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电力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领域,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电力系统运作模式运输思想和管理能力的影响,电力工程质量还存在不合格的现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生产流程复杂,环节多样,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不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相背离。精益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它强调的是绿色、环保、干净的管理理念,注重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地控制,在保证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当然,由于精益管理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电力企业必须了解精益管理的内涵和意义,从电力工程的生产实际入手,全面推行新的管理办法,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精益管理;电力工程;安全质量
众所周知,电力工程是我国最基础的建设项目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工作更是关系到企业和百姓的生活。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市场经济全面推行,电力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电能的输送和供应受到了多方的限制,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单单需要从生产和技术上着手,还要关心管理职能的发挥。现如今,我国的电力工程施工在管理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粗放管理严重,不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还会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精益管理是与粗放管理模式对立存在的管理办法,它能够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全面控制整个管理工作,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本文就结合我国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从管理方式上着手研究,提出精益管理的有效对策,解决过去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确保整个电力企业协调发展。
一、精益管理的内涵
精益管理最早发端于制造业,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该种管理理念也被应用到了电力行业之中。顾名思义,精益管理是与粗放型管理模式相对立的管理方式,它的目标在于通过科学的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改变资金的产出方法,按照客户的需要加快生产流程,节约资源,并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精益管理办法需要电力工程在施工中全面贯彻“精益思维”,通过降低资源的使用数量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这种管理模式的使用,从最初的生产系统管理到目前的普遍推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前,国内电力发展的如火如荼,强化新型的管理对策,是电力质量得到保证的关键,也是符合现代化管理理念的科学策略,有助于电力工程的各个环节得到完善,改进电力工程的质量。
二、浅议通过精益管理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的意义
电力工程建设是国家最基础的建设项目,工程生产和施工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涉及的管理内容多样,流程复杂,一般来说投资规模也较大,再加上施工周期长的特点,使得工程管理难度较大,一旦管理不严格,就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不利于保证电力质量。精益管理思想就是针对目前的粗放管理模式提出的新的管理办法,其积极作用如下:
(一)精益管理的方法与电力企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具有一致性
精益管理的关键要素在于过程,重视和强调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是强调、利用系统的先进管理思想。精益管理所谓的过程即为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开发设计到产品最终满足客户需求的全过程。而电力企业主要的生产过程包括发电、供电和用电,其能够瞬间完成,拥有极强的过程性,任何一部分都不容有半点失误,否则会影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作。所以,精益管理的方法与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特点具有一致性。
(二)精益管理的方式可以推动电力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制度体系的创新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是发展的动力,传统的电力工程生产技术薄弱,管理工作不严格,不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电力管理的方法仍旧无法摆脱固有模式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全面推动的大背景下,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内部控制不协调,各部门的职责也难以发挥。与此同时,电力工程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管理本身的要求就很高,只有推动革新,坚持开展精益管理,才能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在推动技术变革的同时,制定管理的新制度,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三)精益管理有助于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
电力工程生产追求的根本就是安全质量,无法输送合格、稳定的电能,就会影响企业生产和百姓用电。当然,由于电力施工包含的工序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其中的任何疏漏都会影响电力工程的质量。因此,电力工程必须坚持精益管理的原则,完善管理体系,避免质量缺陷和施工问题,从而确保工程顺利开展,确保工程质量。
三、通过精益管理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的有效对策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已经直观清晰地认识到了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想要提高其质量,在坚持技术革新的同时还要推动精益管理模式的运用。坚持确定价值、价值流动的原则,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目标,创造巨大的价值。针对电力工程开展精益管理的意义,也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确保实现。
(一)实现需求拉动的经营管理和识别顾客价值
构建电力工程的主要环节包括电力工程的策划、设计以及采购等。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当熟悉和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并把客户需求融入具体的工作中。在电力工程的施工和运营中也要积极主动地听取和分析电力用户的诸多要求与建议,并且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电力工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电力用户,必须对顾客的实际需求进行准确确认,这样,电力企业才能够真正实现需求拉动经营管理及识别客户的实际价值,从而推动电力企业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精益管理理念。
(二)构建精益管理新体系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电力工程生产质量的保证必须要以健全的精益管理制度做基础,严格控制,管理创新,确保内部工作协调开展,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当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还要规范行业操作基本条例,控制好生产的全过程,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制定系统计划,确立管理的权利和职责,并定期开展考核,为实现精益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完善质量认证体系
对于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执行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电力工程的建设部门应当积极申请权威认证机构进行第三方认证,选择和使用得到行业内部和专业化的国际认证机构普遍认可的科学标准。电力企业部门实施第三方认证不仅有利于获取业界的普遍认同,有效地提升客户的信任程度,提高行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十分有利于强化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增加市场的占有率。与此同时,完善和健全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认证体系也符合精益管理的精神,也有利于精益管理更加深入有效地融入电力工程的管理过程当中。
(四)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管理人员是精益管理能够实施的核心,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背景下,电力工程更是要突出人员的使用。具体而言,电力企业要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对管理者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的精益管理办法,明确管理的原则和思路,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团队。另外,企业还要培养青年骨干力量,为后期的人才供应提供保障,适当地提供青年管理者外出学习的机会,扩展他们的眼界,并针对精益管理的原则组织学习,更新他们的理念,打好管理的人才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作为国家最基础的建设项目之一,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符合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下,企业必须直面挑战,坚持管理方式的创新,推动精益管理模式的发展,明确精益管理的内涵,逐步降低资源的使用数量,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完善质量认证体系,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余一,厉丹艳,臧国坚.浅议通过精益管理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的方式[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200-201.[2]张继军,王胜利,王志刚.刍议精益管理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的路径[J].科技资讯,2012(17):166.[3]陈静,孙学锋,高鹏,等.供电企业以精益化为导向的经营绩效管理[A].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5年经典案例集(《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第一期增刊)[C].2015:4.
2.电力市场营销精益管理 篇二
随着社会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也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逐渐形成, 企业在进行生产和运营管理的过程当中也就需要切实的适应这样一种客观的变化状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 主要出现了两种应用相对比较广泛且效果比较良好的管理方法来, 也就是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在这其中, 精益生产这样一个概念主要是来自于日本丰田, 且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应用的管理哲理并在各个行业内进行传播和应用。而六西格玛则是起源于摩托罗拉, 最初出现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较好的降低缺陷, 同样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得到了相当良好的发展。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和说明我们就可以看到, 虽然说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从本质上来讲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哲学以及方法, 但是其知识集却是相互的补充与交差的, 正是因为这样, 才提出在对企业的生产与运营进行管理的时候将其相辅相成的加以利用。
2 精益化管理的机制设计
2.1 分层管理的机制
在电力企业的精益化管理过程当中, 所谓的分层管理机制实际上就是指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将公司的管理分为统管项目和基层自主管理项目这样两大类, 且在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各个管理层的职责和工作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区别, 具体来说, 公司的统管项目往往是由公司精益化管理办公室来负责推进, 而自主项目则是由各个基层单位内部的精益办来进行必要的负责和实施。
2.2 立项评审制度
在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过程当中, 立项评审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希望企业内部的各项审查工作能够按照科技项目管理流程来有条不紊的进行。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公司本身的战略目标以及部门的预算来作为最重要的指导意见,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集中的策划与管理, 以这样一种良好的管理状态来保障和形成选项指导意见下发到各个单位内部去。各个基层单位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根据选项指导意见来切实的提出候选项目, 公司的精益化管理推进办公室同样需要组织相关方面的业务专家来对候选的项目进行评估和筛选, 一旦在评估和筛选的过程当中发现立项不符合公司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的话就需要予以排除。
2.3 过程监控机制
所谓的过程监控机制, 实际上也就是在进行精益化管理的过程当中实施分层级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的过程中还专门的聘请一些咨询公司的人员来对项目进行定期的指导工作。一般情况下, 就要求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定义、测量、分析、改善以及控制这样一个过程和途径来进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当中, 电力公司的精益化管理推进办公室还需要定期地对项目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并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按照项目的进度以及安排进行有效的评审。
2.4 成果推广机制
成果的推广机制则主要是强调在项目完全完成以后, 项目组在提交结项申请书、工作报告以及技术报告等文档的时候公司科技信息部门相关的专家来对整个项目实施结项的评审。在结项超过一定的时间以后, 公司精益化管理办公室还应当对项目进行必要的后评估, 这主要是希望能够推广和应用价值项目成果, 并在整个公司范围内予以良好地宣传和应用。
3 精益化管理的人才建设
精益化管理的人才建设主要是为了鼓励广大员工参与六西格玛运营的积极性, 在进行精益化管理人才建设的过程当中, 就可以设立一个独立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来, 在这样一个培训体系当中, 将员工进行一个良好的分级, 使其能够按照金字塔式的结构来进行分布。
4 人才培训与评估体系的建设
在进行级别的评定时, 最好是采用培训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 各级人员都必须在指定的机构参与相应级别的课程培训以后, 考核通过且颁发培训证书以后才能够回到原来的单位参与到项目的学习和实施中来。一般来说, 四级员工往往需要完成一个跨部门的项目, 三级员工则至少需要负责两个大型项目的实施, 项目在完成并通过相关部门人员的审批以后, 由个人向单位内的精益办公室提交级别资质评定的申请, 在单位的审核通过以后还需要上交到人才评价中心, 由专家成员组的人员来进行最后的评定。
5 电力企业班组精益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条件下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进行, 在电力企业内部作业的单元也越来越多, 因此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建立起来的班组的数量以及类别也要比之前多很多。电力企业在进行班组的精益化管理时更多强调的就是以员工的培训为中心, 并予以多方面工作的坚持, 下文中将就这样一个中心和多个坚持展开详尽的说明和分析。
5.1 员工培训
在电力企业内部, 班组所从事的主要就是生产活动, 因此, 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 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按时按量的完成好生产经营活动所赋予班组的指令或者是任务, 这实际上也是班组工作的意义所在。班组在进行员工的培训时同样需要以生产经营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进行, 这对于这个精益化管理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在进行培训的时候, 主要的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一是提高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 二是提高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工作技能, 三是端正员工在工作进行过程中的态度。
5.2 质量保证
在精益化生产管理中给出的具体要求就是要在每个班组内都实现零失误, 也就是要保证生产过程中百分之百的合格品。对于电力企业这样一个特殊形态的企业来说, 其为顾客提供的主要产品就是电能和服务, 因此其质量以及质量体系就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电能的质量, 主要包括电压的合格率、频率以及谐波等;二是服务的质量, 主要就是供电的可靠性以及客户的满意率等方面的内容;三是供电设施的质量。
5.3 成本降低
电力企业存在于市场竞争当中, 无疑就需要在进行自身建设的同时良好处理好企业竞争实力以及利润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 就是需要企业在竞争的过程当中良好地保证最佳的利润, 这样一种目的的实现就要求企业必须在整体上尽可能降低其生产成本。从上文的分析和说明中我们就可以看到, 班组在电力企业内部是最为基本也是最小的单元, 因此在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对班组的完善好优化来实现电力企业整体成本的降低。
6 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上文中对电力企业内部精益化管理的本质、内涵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都展开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进一步指出在电力企业内部实施精益化管理的优势所在, 其主要就是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能够有效提升整个企业的素质, 另一方面就是能够提升整个企业的形象, 再者就是能够提升企业的利润。
结语
电力企业内部实行精益化管理必然能够保证其在经济效益以及形象工程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摘要: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在我们国家出现和发展的时间都比较长, 且在应用的过程当中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的实际生产效率, 在此基础上还能够较好的提升顾客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发展到现当代环境下, 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在其内部环境以及企业发展需求的条件压力之下, 更是可以采用精益化的生产方式来有效激发和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这对于公司绩效以及社会形象的提升都是有着极好的帮助的。本文正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下对电力企业的精益化管理展开了说明和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精益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吕建忠, 于庆东.精益管理[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3
3.电力市场营销精益管理 篇三
【关键词】电力大客户;精益化;营销管理
电力大客户是电力企业获取经济利润的重要来源,对于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因而电力大客户对于电力企业的满意程度将会影响到电力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好电力大客户的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精益化营销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模式,对于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也逐渐开始采用精益化营销管理模式进行企业管理。精益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面向电力大客户进行精益化营销管理,能够为电力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信誉度,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电力企业大客户的内涵
大客户理论是营销管理理论中的观点,主要是指对于企业的消费量大、产品消费频率高、客户利用率高的一些客户,这些客户能够对于企业的经济利润做出重要贡献,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电力企业大客户主要是指在电力企业的供电范围内,用电量大、电压等级较高的客户。衡量客户是否是大型电力客户的标准主要是看这些用户在用电过程中的日常负荷情况,所使用的一些机械设备中的具体容量是否较大等。电力企业的大客户,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较大、要求较高,不仅体现用户对于电力资源的供电情况要求较高,同时还对于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要求较高。电力企业大客户的用电系统通常是与电力企业相互连接的,因而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行工作会对电力企业这些大客户造成直接的影响。加强对于供电工作的日常管理、维修工作,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电力企业大客户在日常的用电过程中用电量大,所产生的电费也会相应增加,这就为电力企业收获经济效益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电力企业的经济利润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电费的收取情况,及时从大客户手中收取到足额的电费,就能够保证电力企业进行下一步的经济投资,开展其他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从生活实践中看,大部分的电力企业的大客户是一些大中型企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本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保障电力企业大客户的用电效果,是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1]。
2.面向电力企业大客户实行精益化营销管理的背景
电力大客户是电力企业经济创收、顺利开展其他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因而需要做好电力大客户的管理工作。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网企业已经不再独家垄断电力市场,现如今的电力市场是以用户为导向的,基本上已经构建起电力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客户是各类企业进行服务的重要对象,电力企业想要抢占市场份额,就需要尽可能地抓住更多的电力客户,尤其是一些用电量大的客户。想要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抢占电力大客户,电力企业就需要不断提供更好的服务管理。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能够增强电力大客户对于电力企业的满意程度,从而选择接受该企业的服务。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电力大客户们的电力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走上了多样化的道路。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以应对用户们的众多要求。电力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合理的服务理念。电力企业需要对那些大型的电力客户重点关注,通过精益化的营销管理方法,增强大客户的忠诚度[2]。
3.面向电力企业大客户实行精益化营销管理的具体策略
3.1将电力企业的大客户进行精确划分
精益化营销管理模式,需要企业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服务对象进行细化区分,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提高客户对于企业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电力企业进行精益化的营销管理,也需要将大客户们进行精细划分。划分的根据主要是客户对于电力资源的实际需求程度和要求。对于电力企业供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对于一些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基本电费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能够得出一个时间段内客户们用电情况的各种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同时还能够精确掌握到在这个时间段内该区域的实际售电量的变化情况。
3.2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
面向电力大客户进行精益化营销管理,可以采取提供多样化服务方式的方法进行,对于提高客户们的满意程度具有显著效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产生活中各方面的要求都在显著提升,电力客户也不例外,他们对于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电力企业在进行精益化营销管理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良好有效服务。供电公司经理为客户分析各种用电情况,设计良好的用电方案,对于客户的用电信息进行检查,同时为电力大客户提供一些电网发展规划信息。
总结
电力资源是现代社会进行各项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电力企业为了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需要提供安全有效的电力资源。电力企业的大客户保障电力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对于客户的服务水平,改进管理方法。精益化营销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进行管理服务的重要方法,面向电力大客户,电力企业也逐渐开始使用精益化的营销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晓君.面向电力大客户的精益化营销管理实践问题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159
[2]周健,邹娜,李朋.电力企业大客户的精益化营销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156
4.电力营销市场营销管理论文 篇四
一、我国电力营销市场的基础特征及不足
伴随着我国电力智能化网络改革的推进,电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区分,合理的认识不同区域的不同电力企业建设发展的不同步情况,限制了电力营销系统的发展,阻碍电力营销管理,造成电力企业发展速度的降低,制约了电量的增长,造成电网设备不能有效的更新,技术人员不能有效的素质提升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国电力电网整体建设的速度。
二、加强电力营销的几个策略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营销管理概念
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有效建立需要电力营销管理企业加深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优质的市场经营管理服务模式,以合理的企业管理模式为基准点,合理有效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证企业的竞争力,我国的电力市场随着供需变化进行相应的改变,增强电厂规模的建设、扩大电网管理,保证电力营销的有策略的管理,保证电力营销市场的稳定性,更新营销管理模式的理念思维,拓展有效的市场开发和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合理的营销管理方案。
(二)细化市场的相关营销策略细则
在电力营销市场管理过程中,合理的完成企业的相关消费需求,将不同的消费群体以合理的市场营销方案进行分析,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细化营销市场中各类不同状态,在市场营销中寻找合理的基准点,保证市场整体化管理的同时,完成市场内部细化分工,以合理的切入点加深市场用电的相关方式,保证市场电力营销中各类数据之间的策略分析,完成电力促销市场的有效销售。
(三)加强有效的电力营销市场管理机制
加深电力企业的.营销制度管理是扩大企业的相关效益,降低企业的相关使用成本,实现电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实行合理的市场运行监督,制定合理的协调网上处理方式,从根本上提高电力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稳步市场相关份额的分配,充分发展工业化电价市场的控制,对大型工业化、农业化、居民用电等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提高电力营销企业市场的调研和电力产品的有效处理,合理的完成电力营销管理机制,直接的研究电力价格问题,间接控制电价数据,调整电能的营销和管理,保证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效果。
(四)改善电力资源营销管理效率
5.电力市场营销精益管理 篇五
摘要:电力营销不仅有助于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促进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系统、全面地分析和探讨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改变供电企业的经营观念,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各项管理业务,并且加强对电力营销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业务能力及工作质量,最终推动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市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对策;分析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核心任务。随着电力经济及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是很有必要的。
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1.1供电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有待完善。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运营的核心内容,供电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必须与市场营销需求相符。电力产品销售困难、服务体系不完善、供电服务质量存在问题、无法适应电力市场需求等问题都影响着电力销售,导致供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进而形成供不应求的供电现状与供电企业存在销售困难的矛盾性市场。
1.2电力营销体系与电力市场的脱节。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供电企业需要能够根据电力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注重对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设,并对市场的发展进行预测。供电企业要想赢得电力市场竞争的胜利,必须要以企业的发展为前提,根据电力市场的需求来对企业的生产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所有的营销计划都需要围绕市场的变化进行。但是由于电力营销体系与电力市场的脱节,使得电力营销的难度增大。
1.3电力营销管理机制无法适应信息化步伐。信息化具有高效、便捷、方便的特点,对信息处理要达到标准化和统一化。当前供电企业的用电业务流程以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为前提而制定,程序复杂,环节繁琐,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不符。此外,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用电客户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够全面,直接影响了业务传票的正常传递,相关有用信息也无法实现共享。
1.4供电合同不科学。供电企业的供电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比较复杂,而且合同管理涉及到的环节也比较多,如果没有设置专人管理或者人员的调动过于频繁,都可能会使供电合同出现差错。供电合同中涉及到用户的基本信息,在现代的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视电子管理,轻视书面管理;重视高压管理,轻视低压管理的问题。此外相关的主管部门在合同管理上的把关不严,流程不规范等也使得合同管理过于松散。
1.5用电市场开发不足。在绿色能源的号召下,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逐渐的走入到了居民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部分电能,使得供电市场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进而使得供电市场电力营销的占有率下降。同时我国供电产品的营销策略、产品的销售手段和模式等一直沿用传统的方式,与当前的市场发展形式不符。此外,在能源体制不变的情况下,供电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难以提升。
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是便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每个领域之中也是相继的融合互联网的技术,然而在供电企业之中,随着现如今的电力市场竞争不断的加剧,电力企业要想对自身的竞争力进行提高,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互联网营销的平台,将其互联网的技术可以有效的融入到电力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并且建立起全新的服务体系,使其可以对电力营销的质量和水平进行全面的提高。
同时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电力营销的管理工作也将会不断的发展,然而针对于供电企业的用户做出相应的分析,对其用户的需求变化做出充分的掌握,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细化从而开展智能服务的推广方式。例如在供电企业中,主要是可以通过短信和走入到社区中进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的营销,为客户可以介绍智能电力服务所存在着的优势。
二是针对于供电企业而言,进行电力营销的时候则是需要应用精细化的方式去进行管理,同时也是需要对陈旧的管理模式进行摒弃,这样才可以全面的去提高营销工作的管理效果。
必然可以根据其精益挂办理思想对其营销的工作作出相应的细分,从而将其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都进细化处理,保证各个相关部门都能够做好配合的工作,对其每个部门的责任作出明确,这样能够全面的促进电力营销的工作可以得到专业化的发展。再比如供电企业中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激励制度,通过应用激励的方式去提高员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激励制度的影响下也是可以对自身的营销目标作出相應的明确,让员工积极的参与到考核之中,对其有关的指标进行完善,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做的目的能够不断加强电力营销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营造出全员参与营销的氛围。由于供电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进而让他们能够快速的掌握当前市场中营销的最新方式,通过对用户心理进行抓住,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强用户满意度。三是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完善的产品战略,供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发展,就应该让用户时刻看到企业的优点。
因此要结合产品特点以及对当前市场的全面了解,要积极调整产品战略。供电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市场调研工作进行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哪些产品具有比较好的发展潜能,结合经济变化的实际状况,收集产品信息的基础删,还要对消费者的需求给与掌握,进一步制定出良好的产品营销战略。为了能够促进战略的有效开展,供电企业在促进战略发展的前提下,还要建立营销设施。不断加强电网在改造过程中的工作,保证用户在用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对用户服务水平进行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对自身的营销结构进行调整,将营销方面的权利直接下方给每个部门中,加强营销负责人的业务决策能力,在和客户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对来说比较多的自主权,保证其在营销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于营销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意识,产品在研发的过程中要做到充分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3结语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总之虽然是现如今我国的电力市场已经是充满了挑战,但是也为供电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只有企业满足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其市场的变化情况作出充分的了解,对其营销管理模式作出相应的转变,另外还要对营销工作人员进行不断的培训,在对他们专业技能提升的基础上,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相对比较科学有效的管理系统,结合精益化管理模式能够制定出符合电力市场营销管理方式,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6.电力市场营销精益管理 篇六
1、影响电力市场营销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与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许多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营销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1市场开拓精神不强:部分供电企业思想守旧,没有深入客户进行用电宣传,没有向广大客户进行电、煤、天然气等能源的比较分析,还停留在“守株待兔”的思想模式下,坐等客户上门。对于重点大客户的服务跟不上,没有切实落实跟踪服务、重点服务措施,影像了企业形象,同时也影像企业的经济效益。
1.2没有形成面向市场的营销体系:目前的供电企业的供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无论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运用,都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
1.3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一个供应商,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电范围供电。目前的供电企业不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条件,主要表现在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多,责权利不明确。长期以来实行的“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经济管理模式,致使供电企业缺乏应有的经营自主权,严重妨碍了提高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改进电力市场营销思路
电力市场营销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渠道。因此,必须确立电力营销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中心地位,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引导客户消费为手段,以取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2.1加快电网改造,做好精细化管理:电网薄弱是影响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改革用电管理体制和电价机制,全面推行“五统一”,电价、发票、抄表、核算、考核统一,和“三公开”,电量、电价、电费公开,逐步实现“四到户”,销售、抄表、收费、服务到户管理。坚决杜绝“人情、权力、关系电”,取消中间管理环节,实现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有序的市场营销管理秩序。
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电力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以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等,重点是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最终体现在实效上,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班组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重点。优质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直接面对客户的营业窗口,还包括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抢修等一系列环节。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终端客户用电效率。抓住重点建设项目,实现新的用电增长点,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加大对电能安全、洁净、便利、经济等优势的宣传,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用电业务管理,正确划分用电性质,保证电价分类准确、电量收费正确无误,做好各专业之间基础资料的衔接工作,严格执行电价政策。要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设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市场营销管理。
2.2实施用电促销策略,提高整体市场营销能力:电力销售量由人们的用电需求决定,用电需求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用电的欲望,是否有购买的能力,也就是想不想买以及买不买得起的问题,另外还要解决能否买得到、向谁买的问题。电价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起”的问题,两网改造的效果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到”,促销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人们用电的欲望,在买得起买得到的基础上注重买方需要,要以实现客户过渡价值、满足客户精神需要为导向,在企业的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上投本钱下功夫,使客户在购买电力与享受服务时有所增值。
提高整体市场营销能力,要重视客户服务中心这一首要环节,客户报装、供电、增容等工作需要建设营销其牵头,这些工作牵涉到一部三中心、分局、基建、规划和生产等部门,因此理顺三个中心内部及三个中心与分局之间管理关系,是当前必须高度重视的。如三个中心内部的运转应建立计划信息沟通机制,使专业管理层次更加分明;营销部加强对三个中心和各分局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建立营销和规划、基建及生产管理等部门的有效沟通平台。在企业层面上,建立以服务督察为主的优质服务督察队,对营销、规划、基建及生产管理等部门优质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达到市场营销工作的反应快速、高效通畅、和谐统一。
2.3做好营销效果评价,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制:对于供电企业营销效果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本企业的利益,将营销目标锁定在增供扩销和企业的盈利等方面,更应该树立社会营销观念,扩大营销视野,考虑供电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所发生的所有关系,具体地说,应考虑供电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供电企业与供应者的关系;供电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供电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因此,为了对供电企业的营销效果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应该对供电企业的营销工作做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综合的评价,为今后企业制定滚动营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电力事业的长期发展。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营销管理系统。供电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尽快建立以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抓紧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改革收费方式,逐步完善银行自动划拨,建立负荷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和用电查询系统,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7.精益管理在营销中的应用 篇七
精益管理理论概述
精益管理来源于精益思想, 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其核心思想就是消除浪费,追求效益最大。
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尔•琼斯等教授在经过对于汽车行业发展的对比分析后,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总结了以丰田的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的创始者所采用的一套适合日本国情的汽车生产方式:及时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充分协作的团队工作方式和集成的供应链关系管理, 是一种独特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生产方法。随后出版的续篇《精益思想》,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归纳了精益生产中所包含的新的管理思维,并将精益方式扩大到制造业以外的所有领域,不再局限于生产领域,从而促使管理人员重新思考企业流程,消灭浪费,创造价值。
精益管理是以精益思想为指导、以持续追求浪费最小、价值最大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为目标的管理模式,是精益思想在企业各层面的深入应用。精益管理包括五个原则,即顾客确定价值 (Customervalue) 就是以客户的观点来构筑企业的供应链,实现客户需求的最大满足,将全过程的多余消耗减至最少,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产品价值。识别价值流(Value stream mapping) 就是在价值流中找到那些真正增值的活动、去掉不增值活动。价值流动(Value flow) 就是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设备和人员确保产品价值在传递过程中的不断增值。拉动(Pulling)是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动力,进行投入和产出。尽善尽美(Perfection)是指循环改进,追求卓越。
营销精益管理的关键
在企业营销环节实践精益管理就是实现精益思想与营销效益增长相结合,注重对于方法的简化和过程的优化,追求价值和效率的最大化。即,一要充分的挖掘潜在消费需求,通过满足需求,实现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二是通过营销活动业务流程的梳理改善,消除市场资源的浪费、不断提升营销活动的价值,从而确保营销目标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构建模型详见图1:
1. 传递价值
营销的根本目的就是准确识别市场潜在需求,努力满足消费者对于消费的多样需求。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是实现名牌价值传递的过程。营销从计划模式、工商协同营销、精准营销到当前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其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寻找市场需求、满足市场消费能力的过程。聚焦在具体品牌上,传递价值的过程则是根据品牌特点以及它所针对的消费群体,通过最有效的方法将消费者需要的货源投放到他们最方便购买的地方。聚焦在终端渠道上,传递价值的实现则是在精确掌握终端的供需平衡状态的基础上,将产品精准的投放到能够销售该产品的零售户那里,实现品牌价值的转换。
2. 消除浪费
在营销环节中消除浪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消除市场资源的浪费,即努力提高新产品的市场培育的成功率。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业企业均保持着较高的新品推出频率,但是真正在短期内形成规模的产品不多,对于营销资源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品牌市场推广,提升新品成功率,是消除市场资源浪费最有力的体现;二是指提升内部流程的运行效率。营销的主要工作包括:目标确立、市场跟踪、策略协同、订单获取以及市场推广、物流送货等环节。通过审视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并运用合理的精益管理工具,比如PDCA、 QC活动等改进操作方式,优化流程,实现效率提升。
3. 循环改进
无论是精准投放满足市场需求,追求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 还是改进工作方式,优化流程, 努力提升工作效率,都是一个持续改进、追求尽善尽美的过程,核心是追求实效,关注价值和效率的提升。在过程中,可以将精益管理的要求与对标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对标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通过与行业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对标,注重研究分析影响指标值的管理流程、制度、关键环节等系统性因素,通过对标,有效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成本、费用、效率等重点指标的提升优化为突破口,追求尽善尽美。
4. 全员保证
精益思想的真正落地,关键还是“人”的因素。全体营销人员是推动精益管理的核心力量,通过积极塑造精益管理文化,让每个员工自觉关注工作的价值和效率,成为自主管理者。将精益思想的宣贯与群众性创新活动相结合,比如通过全员改善、合理化建议以及必要的考核机制等方式调动营销人员持续改善的积极性。一方面把精益管理的理念和阶段性总结持续传递到全体员工;另一方面开展员工素质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运用管理工具,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升全员意识,实现全员参与。
营销精益管理的措施
根据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集团在营销环节实践精益管理注重对于过程的优化、方法的简化,追求价值和效率的最大化,体现管理的集约化。将精益管理的精益思想贯穿于营销的各个主要环节。具体体现为:通过精准满足需求,实现品牌价值在传递过程中不断提升;通过简化方法和过程,实现品牌培育效率的不断提升;通过精益管理工具的运用,促进内部管理水平持续改善;通过建立员工素质和技能培训机制,提供精益管理真正落地的全员保证。同时,消除一切不为品牌和服务增加价值的浪费活动,追求企业营销效益的最大化,促进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
1. 精准满足需求,实现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在“中华”品牌的市场培育过程中,关注顾客的真实消费,通过市场信息跟踪和分析,尤其是关注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始终保持品牌良好的市场状态;关注目标零售户的选择,尤其是识别和扩大“中华”品牌核心零售户,不断夯实品牌的市场基础;关注状态与规模的动态平衡,不断提升品牌的总体市场价值。
精细目标终端的选择:通过分析零售终端高档烟经营能力,以区县为单位分析和筛选中华目标零售客户。通过工商协同、结合商业客户分类标准,全面把握区县级市场零售终端的规模、结构和经营能力,稳定扩大目标客户。
精确市场信息的跟踪:以周为单位跟踪商业“中华”品牌投放零售终端的订单明细信息,掌握区县铺货率和合理定量的执行情况,深入区县终端走访,根据市场走访情况,开展与商业公司的投放策略协调。
精准配送策略的执行:结合年度整体目标,以月度为单位,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特点,结合各区县的零售户分类设定预警指标,根据市场状态动态调整配送策略,尤其是关注铺货率和零售户的单次进货量,确保销售策略有效执行。
2014年度“中华”品牌商业销量增长超过15%,市场状态稳定,高档烟市场份额保持60%以上,月均稳定进货的目标零售户超过250万户,企业年度税利增长10%,重点品牌的市场价值不断提升。 . 简化方法和过程,实现品在“中华”品牌的满足市作法(详见表2-1),简化操
2. 简化方法和过程,实现品牌培育效率的不断提升第一步:面向市场开展对高端消费群体消费研究,
在“中华”品牌的满足市场需求过程中,运作“一张纸”工作法 (详见表2-1),简化操作流程, 提高工商协同效率,通过建立KPI评价方式,不断强化分析、协同、 培育效率的不断提升场需求过程中,运作“一张纸作流程,提高工商协同效率强化分析、协同、保障能力。 8保障能力。 费研究与竞争
“一张纸”分析,即利用一张A4纸列出了“中华”品牌市场分析的两级指标。运用KPI指标诊断的方法,研判市场表现情况。一级指标包括销量、库存。价格和份额四项指标,主要用于分析和判断品牌在一周内的健康状况。二级指标从终端铺货、进货和动销等角度细化,聚焦品牌在零售终端的表现, 分析销售策略的执行效果。 14于他们的偏好和态度进行全
“一张纸”协同。即利用一张A4纸针对商业公司围绕铺货率和单户进货量两个KPI指标工商拟订投放策略,建立与商业公司之间的定期交流沟通机制,确保营销策略科学合理,促进品牌发展。
“一张纸”保障,即利用一张A4纸关注货源满足率和送货准时率两个KPI指标,体现工业对商业企业服务的“短平快”。建立协同评估机制和预测与供应的保障机制,实现货源“敏捷”供应,进一步提高精准投放能力。
在新品市场培育过程中,努力减少工作环节,剔除不为品牌和服务增加价值的浪费活动,以“四步”工作法(详见图2)为手段, 着力把握新品培育的重点环节,通过市场驱动,使得产品创新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努力提高新品培育成功率。
第一步:面向市场开展消费研究与竞争分析比如开展对高端消费群体消费研究,对于他们的偏好和态度进行全面、专业的判断, 形成了“中华”新品开发的基本概念。比如通过开展对非固定消费者研究,分析薄荷卷烟的市场需求空间,准确捕捉薄荷卷烟的目标人群,为红双喜(荷派)开发提供可靠的市场依据。
第二步:针对消费开展产品策划与市场测试针对新品开发围绕目标群体的特征,形成开发需求, 将目标消费者需求信息转化为口味包装等方面设计,同时将口味包装等方面设计转化为营销策略,做到产品设计和策划针对性强。
第三步:聚焦产品开展上市宣传与市场推广新品的宣传推广以巩固市场价值为核心,着力突出产品特点,宣传和推广方式选择要针对目标消费群体,努力表现产品亮点,激发市场需求。
第四步:直面终端开展市场跟踪与品牌诊断通过加强终端走访,跟踪新品的市场表现,了解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评价,审视产品创新的成果,形成产品改进的良性循环。
通过“四步”工作法,企业创新产品规模及经济效益持续提升,2014年创新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8.5%,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0%。
3. 运用精益管理工具,促进管理水平持续改善
通过PDCA目标管理方法、 体系管理工作方法以及QC活动等相关精益管理工具的应用,聚焦关键工作流程,剔除不必要的冗余, 降低管理和运行成本,创新管理方式,优化服务模式。
一运用P D C A目标管理 方法,改进流程,降低库存水平。分析影响货源保障的主要因素,聚焦库存水平、计划衔接周期以及物理配送能力三个方面,通过设定合理周转库存,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货源利用率,降低运行库存,提高了周转效率的目标。以“中华” 品牌为例,2015年日均工业库存同比下降21%,周转效率(即日均工业库存的可销天数)上升25%,月末库存同比下降75%, 工商存销比下降70%。通过优化订单管理流程,努力提高省外客户的送货频率,采取“小批量,多频次”的货源保障策略,统一商业企业的配送周期、策略制定周期与工业企业的订单制作周期、发运计划安排周期以及生产计划周期,实现了在保持良好市场状态的前提下, “卖多少,签多少;什么时间要, 什么时间到”的既定目标,提高服务市场的相应效率。
二运用体系管理方法,完善文件框架,工作有章可循。用标准、制度和规范将运行流程和模式进行固化,即不断完善营销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并确保其高效规范运作,通过体系管理工具运用,促进内部管理更加精细。根据营销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动态制修订部门标准制度框架和明细。针对“中华”品牌营销方法,形成了市场信息采集、目标零售户选择以及货源动平衡三个工作标准。针对新品创新驱动,形成的涵盖消费研究与竞争分析、产品策划与市场测试、渠道推进与宣传推广、市场跟踪与品牌诊断四大环节共十五个细分流程的工作标准。针对一线营销人员日常营销工作开展,形成围绕满足需求、引导消费、客情维护和内部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守则。按照完善、发布、培训、执行环环相扣、 分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标准化文件的制修订,最终涵盖所有营销业务流程和内部综合管理的各个环节,共涉及企业以及部门标准共5大类33项,形成《市场营销中心制度标准汇编》。
三运用QC活动的方法,寻求资源最佳配置,提升利用效率。通过实施以提升营销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为主题的QC活动,充分调整驻外办事机构和营销人员的配置,适应不同区域市场集团品牌销量规模变化的特点。在不增加人员和费用的前提下,合理分配营销资源,突出重点市场,关注发展市场,兼顾潜力市场。营销资源效能提升显著,年营销人均销售额上升12%。 开展以产品质量改进为主题的QC活动,通过选取全国部分商业公司和零售户进行质量访谈、座谈交流,了解商业公司、零售户和消费者对集团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意见建议,并不断改进。通过制定售后服务工作机制,提高针对消者投诉的响应处置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2014年消费者投诉满意率 ≥90%。
4. 建立员工 培训和考 核机制,提供开展精益管理的全员保证
精益管理真正要落地,全员参与是根本保证,树立精益思想意识是基础,运用必要的精益管理工具是支撑,绩效考核保障是机制。
一是开展 精益理念 宣贯培训,提供开展精益管理的思想保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理念宣贯。 以月度业务例会的形式面向一线营销骨干进行精益理念宣贯。比如通过对于“中华”品牌月度市场状态的分析,审视各地区状态表现、策略协同效果、物流服务问题等将精益的理念融入到具体营销工作开展中。以半年度推进会的形式面向全体员工进行精益营销理念宣贯。理解行业开展精益管理的重大意义, 理解卷烟营销推进精益管理的具体目标以及具体措施,在思想上统一到开展精益管理的工作上来。
二是开展综合素质和营销技能培训,提供开展精益管理的能力保证。围绕卷烟营销业务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新流程的介绍,可以是执行过程中新遇问题的解决办法的介绍,也可以是行业集团政策的宣贯。通过培训传递信息、落实要求、加强团队合力,有力地提高业务运行效率。以新品推广为核心, 设立课题研究小组,对新品推广方面遇到的关键、难点问题,开展学习创新活动和评比竞赛,不断打造营销团队的创新活力。通过持续参加行业营销人员资格认证,员工素质和技能得到稳步提高,营销持证比例和营销技能等级不断提升,实现营销人员知识化、专业化、技能化。截至2014年,集团工业营销团队持证营销师比例≥75%,二级营销师比例≥8%,营销人员培训面100%。
三是综合运用绩效考核工具, 提供开展精益管理的机制保障。采用360考核和目标管理相互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营销人员的能力素质以及持续改进能力的全方位评价。360考核主要评定员工的综合素质,而目标管理方法则评定员工日常工作业绩,其中对于一线营销人员还引入了KPI指标评价方法。通过评定不同的等级,激励员工不断进取和持续改进。
结论与展望
通过正确 理解精益 思想理论,将精益管理的普遍概念与行业的实际相结合,与企业营销体系相结合。围绕价值传递、消除浪费、循环改进和全员保证四个关键点来实施精益管理。通过精益理念导入,全员参与,将精益思想融入营销工作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通过对于终端销售能力的客观分析,精准投放货源,将合适产品投放到具备销售能力的零售终端,在培育忠实客户的同时,巩固了产品的市场基础,同时实现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新品培育更加重视关注资源投入与效果产出的关系,努力达到最佳平衡,同时在精简和优化流程和方法的过程中,注重持续改进, 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不同的市场目标改进培育方法,追求尽善尽美。通过精益管理工具和方法使用与 效果的评 估实现有 效结合,促进品牌价值和新品培育效率提升的评价体系的完善。通过精益管理的实践,促使了企业营销工作 更加关注 价值与效 率的深入 融合 , 能够实现 为企业效 益持续稳 定增长提 供发展动 力的目的。
8.电力市场营销精益管理 篇八
关键词:SAP;电力企业;设备管理;精益化
一、引言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其应用领域也已经拓展到各个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各行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效率。从企业角度看,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不断引入新的应用系统,导致企业内运行系统繁多,给后期的维护和使用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企业这种多系统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率的现象,企业开始利用精益化管理思想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ERP就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内应用系统进行集成,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系统,ERP的突出优势是能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和对应用进行集成,其中SAP软件以其稳定的架构、严谨的数据流和灵活的配置等优势,成为ERP在电力企业研究试用的首选。本文将对SAP在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和分析。
二、SAP在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中的应用
(一)SAP技术架构。SAP软件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结构,主要包括SAP界面、应用模块、基础系统以及SAP技术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界面是SAP系统的展示层,是系统与用户交流的接口,该界面的图形统一化,便于用户操作。应用模块是组成SAP系统功能组件和为用户提供应用功能的载体,主要包括六部分,分别为服务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项目管理、物料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系统是SAP的核心,包括屏幕解释器、ABAP解释器、流控制和数据字典四部分。SAP技术则包括集成(PI)技术、Web Service接口技术、ABAP开发语言和远程调用(RFC)接口技术。
(二)关键技术分析。SAP系统关键技术包括接口技术、后台作业技术、搜索引擎技术和长文本技术,以后台作业技术为例:SAP后台作业针对的是没有交互要求的程序,同时需要处理大量数据。SAP系统可通过定时或事件触发的方式进行后台作业启动,定时启动方式会占用后台资源,若设计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系统的运行;事件触发启动方式不占用后台资源,可用于处理程序相对复杂的操作。在实际设计时,OA系统与SAP系统的集成采用的5min定时刷新技术属于定时启动方式,而在开发定标投票系统时,用到了事件触发启动方式。当用户点击“提交”按钮后,系统会将工作流启动程序关联到后台作业中,然后将作业状态调整为释放状态,执行用户指令。
(三)SAP在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中的应用。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也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载体。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设备资产信息分布在多个系统,各部门之间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及时修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本文将以电力企业的设备管理为例,对SAP的应用进行分析。
1、设备资产联动,实现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设备管理自设备的产生、使用、消亡过程都应该进行信息管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设计、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报废和拆除等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会对设备信息进行跟踪和记录,然后建立统一的数据字典,将设备各个生命阶段产生的数据信息串起来,形成从采购到报废过程的闭环管理;企业可利用系统了解每个设备的运行性能及维修历史,从而对企业内部设备资产的运行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实施SAP后,电力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可根据新增设备资产验收清单在系统中创建设备台帐,系统则根据对应原则自动形成资产台账,实现设备资产的“账、卡、物”一体化管理;财务部门则可利用最后的资产清册在系统中进行资产价值分摊,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设备运行期间若发生转移、调拨、转出等业务,ASP系统还能将设备与资产的调拨、转移、报废清单进行统一管理,这为电力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审核实物和资产的异动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管理过程中可同时对设备和资产的相关属性进行修改,确保设备资产“账、卡、物”的一致性,从根本上解决了设备实物管理与财务固定资产管理脱节的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2、实现大修运维项目预算管理。设备管理模块的项目主要包括大修项目、运维项目和技改项目。项目的主要功能是分配和管理维护修理活动的预算,归集维护修理活动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在SAP系统中维修项目由WBS元素组成,维护修理成本的预算化管理是通过维护修理工单与项目的挂接实现的。当与该项目有关的所有检修业务完成后,关闭大修运维项目,实现大修运维项目的闭环管理。
3、实现检修业务的精细化管理。ASP系统将检修业务的执行过程细化为17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企业设备检修精细化管理流程图
系统运行时,先在系中创建检修工单,检修工单通过审核处理后,检修人员凭借打印领料单领取相关的检修材料,并依据检修服务合同进行设备检修。当检修业务执行完毕后,财务部门根据相关的服务合同对检修业务的费用进行核算。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得到更为广泛的研究和完善,ERP系统在长时期的应用过程中,不断积累,生成的海量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信息价值。SAP系统在设备管理应用方面具有较多优势,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也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电力市场营销精益管理】推荐阅读: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的拓展07-27
电力市场营销与管理论文07-08
电力企业精益管理推行的思考09-01
电力市场营销期末08-10
电力市场营销现状08-11
浅谈电力市场营销06-30
电力需求侧市场分析09-01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问题研究论文09-10
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09-01
电力营销抄表现场06-30